理想心理

2024-05-12

理想心理(精选七篇)

理想心理 篇1

然而有许多演奏者在演出时出现过于紧张的情绪而影响演奏水平的正常发挥导致演出效果差;同时他们也会感到整个演奏过程是一种痛苦的经历, 从而挫伤舞台演出的积极性并使其对舞台演奏产生畏难情绪。一个良好的演奏心理对音乐作品内在精神完美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理想的演奏心理形成的条件

1. 客观因素:演奏者的演奏技术水平

一个演奏者的演奏技术水平的高低对音乐作品诠释有着直接影响。为什么这么说呢?音乐作品有简单有复杂之分, 简单的音乐作品对演奏者的演奏技术的要求相对比较低, 具备基本的音准、节奏, 可能就能把一个简单的音乐作品很好的诠释出来。但更多的演奏者或演奏家在舞台演出时或是在音乐会上, 所选择演奏的音乐作品都是有一定难度的, 那么要把这些难度较大的音乐作品完美的演奏出来, 必须要求演奏者具备一定的或者更高超的演奏技术。

再者, 演奏技术是为表现音乐作品内在精神情感而服务的, 由于演奏者的演奏技术水平不够, 所演奏音乐作品的难度远远的高于其所能胜任的演奏技术水平, 是得演奏者在演奏音乐作品时表达不出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 使音乐流动的连贯性中断, 导致演奏效果失败。

所以我们可以说, 一个好的较高的演奏技术是理想演奏心理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

2. 心理因素

与理想演奏心理相对的是失常的演奏心理, 我们基本上会把这种失常的演奏状态解释为紧张的心理情绪。

我们简单的分析一下紧张的演奏状态是怎样形成的。

其一, 缺少舞台演出经验。

在演出时, 演奏者对自己演奏技术的不自信, 感觉驾驭不了整首音乐作品, 一时又很难适应新的演出场地和众多的观众, 必然会对演奏者的演奏心理产生相当大的心理压力。

其二, 演出的性质。

比如说演出的重要性 (如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演出) 和演出者的整体水平 (如与演奏者合作的是世界一流的乐团) 还有音乐作品的难度和现场观众的现场气氛 (肃穆的或是喧闹嘈杂的演出场所) , 都能在一定的程度上给演奏者以一定的心理压力, 造成紧张情绪。

3. 主观因素:演奏过程中要保持对音乐作品时时刻刻都具有新鲜感

什么是对音乐作品的新鲜感?作为演奏者, 在一开始拿到一首全新的音乐作品时, 都会对作品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 想知道作品的难度和作品的内涵是什么!这种强烈的求知欲, 我们暂且把它理解成为“新鲜感”。

演奏者在这个新鲜感的基础上会花大量的时间去练习, 但要达到在音乐会的舞台上演奏的水准, 演奏者就会无数次的反复练习作品而达到对音乐作品的分毫不差的演奏效果。但由于演奏者练习和演奏作品的次数过多, 必然会对音乐作品的演奏产生演奏惯性, 即条件反射的演奏, 不用头脑去思考音乐的音符, 在演奏过程中手指自动的、不经思考的演奏音符。久而久之, 演奏者可能会对乐谱产生陌生感, 音乐记忆也会随之变淡, 对音乐作品的表现欲和音乐作品情感的传递也会逐渐消失, 甚至严重的还会使演奏者对作品产生厌恶的情绪, 以至于不愿意在演奏下去。

为了这种情况的产生, 演奏者必须积极的发挥自己的音乐想象能力, 每次演奏同一作品时, 都把作品想象成为一个新的音乐形象, 就好比我们天天要出门, 出门看到路上到处都是人, 但大家的长相、穿着都不一样, 使我们的眼睛没有疲劳感, 那么在演奏音乐作品时也应该像路上的行人一样形式各异, 这样才能对一首演奏多次的音乐作品时刻保持不一样的新鲜感, 才能一次比一次更好的诠释这个音乐作品。

演奏的经验告诉我们, 在演奏音乐作品时, 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能使我们更加准确的表达音乐作品中的精神内涵, 所以我们必须要着重的加强培养良好的演奏心理。

二、建立理想的演奏心理

一般的紧张可以通过更多的参加舞台演出获得更多的演出经验、通过舞台锻炼来获得改善。

所谓“艺高人胆大”扎实的演奏技术, 熟练地演奏技巧, 流畅的音乐演奏是表现音乐作品的基本要求也是减少舞台演奏心理压力的一个基本保证, 也只有坚定地演奏技术才能游刃有余的胜任高难度、高水准的音乐作品的演奏, 所以演奏者在平日练习时, 一定是一个一丝不苟的过程, 避免一切有可能被忽视的小的演奏错误, 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音乐作品中的每一个音符、每一个休止符、每一个力度记号、每一个表情记号完美的表现出来并熟练地掌握, 才能更进一步的避免舞台演奏时紧张心理的产生, 也只有这样, 才能逐渐的养成一个良好的舞台表演心理。当然这只是养成理想演奏心理的一个方面。

再之, 我们必须使演奏者建立良好的自信心。自信心能使演奏者在舞台演奏时对乐曲控制能力的增强, 同样可以使一些不利于演奏的一些因素转化为有利于演奏的因素。一个演奏者如果具备这种自信, 那么他所演奏的音乐作品肯定是可以达到一个令演奏者自身和观众群体一致满意的演出效果。

这种自信心的来由, 不光是老师、同学或欣赏者平日里的赞许, 还来自于演奏者自身对音乐作品的完美把握和独特的见解。

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不同的演奏者对生活有着不同的经历, 对事情有着不同的理解, 那么他们在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演奏的时候, 在尊重原作的同时, 必然会在音乐处理的方面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这种对音乐作品的独特见解, 就会帮助演奏者更好的挖掘音乐作品中更深层次的内涵, 更能使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到作品中, 与作品完美的结合, 从而更好的与观众的思想产生共鸣。

观众在听到与往常所听的同一音乐作品时, 由于演奏者加入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独特见解, 那么观众会对作品的理解必然也会产生新的体验。给观众的带来新的感受, 观众肯定会给你带来热烈的掌声以资鼓励。

当然, 作为演奏者, 舞台演出的良好心理状态是慢慢培养和建立起来的一个缓慢的过程, 不要因为一次的演出失败而产生对演出的畏惧感, 应该把每次演出时, 所产生的小问题, 很好的总结起来, 做一个详细的分析, 分析一下问什么会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 久而久之, 这些问题必然会在演奏过程当中会有效地避免开, 使演奏者在舞台演奏中, 精彩的把握演奏的每一个瞬间。

丰富的音乐想象力培养同样也是培养和建立良好演奏状态因素之一。把一个抽象的音符, 在你的演奏中转化成为一个具象的实物, 那么对于观众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起到很大的帮助。

就好比, 我在口头向某人描述一个人的样貌, 不如直接拿一张这个人的照片给某人看来的直接了当。所以在平日的演奏中, 我们可以把音乐作品对应成一幅幅精美的油画, 每一个音符, 每

浅议歌唱训练中的松紧关系

王新力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晋中038300)

摘要:在歌唱训练中, 紧张与放松是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中最普通的一对矛盾关系。歌唱训练就是对发声所涉及到的身心各方面进行的一种松紧关系的协调活动。因此, 在这里, 我将对歌唱训练中的几个方面 (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字及歌唱心理及形体准备) 所涉及到的紧张与放松关系进行论述。

关键词:歌唱训练;紧张;放松

在歌唱训练中, 紧张与放松是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中最普通的一对矛盾关系。可以这样说, 在某种意义上, 歌唱训练就是对发声所涉及到的身心各方面进行的一种松紧关系的协调活动。因此, 在这里, 我将对歌唱训练中的几个方面 (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字及歌唱心理及形体准备) 所涉及到的紧张与放松关系进行以下阐述。

一、歌唱呼吸中的松紧关系

呼吸是歌唱的动力, 正确的歌唱必须要有良好的气息支持。我国古代发声法强调“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可见歌唱中要求呼吸是经过调整的, 有控制的呼吸, 而不是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呼吸。对于初学者来讲, 呼吸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声乐训练的过程中, 几乎每一种发声上的毛病, 都可从呼吸问题上找到原因。因此有“呼吸问题解决了, 歌唱问题就是解决了一大半”的说法, 而呼吸问题的解决, 首先要做的便是让学生明白紧张与放松的关系。

在实际歌唱中, 由于情绪的不同, 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快慢、力度的强弱等不同, 我们的气息运用也要有不同的变化。但是无论怎样变化, 正确处理呼吸中的放松与紧张, 才能保持气息正确的通畅感和弹性, 才能更好地表现歌曲。

二、发声与共鸣中的松与紧

1. 发声过程中的松与紧

要了解发声过程中的松紧关系, 必须先对发声的机能状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根据研究, 人的发声器的结构类似双簧管, 但由于人的声带是由肌肉纤维构成的两条韧带, 通过调节可变粗、变长、变厚或变细、变短或变薄, 所以声带又不同于双簧管的哨片, 声带在喉咙里面, 它的变化是看不见, 摸不着的, 只能靠听觉分辨, 声带张紧, 边缘相靠近的声音, 听起来结实、明亮、有穿透力;声带松弛, 不完全靠拢, 声音听上去虚浮, 没有穿透力, 有漏气现象。要在歌唱时使声音要合乎要求, 就需要做到:两声带靠近, 并且从低音到高音声带有拉长、缩短、边缘变薄、吹开小孔等变化。咽喉部分有喉头下降, 咽腔底部变宽, 会厌附近的咽腔缩小。所以, 在发声过程中, 声带紧张与放松的控制要适应声乐作品的要求, 达到正确发声的基本要求。

2. 共鸣腔的松与紧

作为声音的主要共鸣器官之一的胸腔, 只要气息调节得当, 呼吸运用自如, 一般便会获得。而口咽腔与头腔的共鸣, 则需要我们做艰苦的努力, 做大量的练习, 去使这一部分的器官协调自如地工作, 才能达到要求。

一个音乐记号都是画中的一个元素。演奏者在演奏作品时仿佛是在作画, 把优美的旋律, 深刻的内涵全都演奏成为一幅画中的花花草草、鸟语花香、小桥流水、大自然中的万物, 不仅自己能准确的把握音乐情感的流动, 更能使观众直接的感受到音乐的感染力。这就使演奏者在舞台演奏的过程中, 能够时刻的给予观众不同的魅力, 时刻吸引着观众。

在任何舞台演奏的情况下, 演奏者都必须要把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全部的投入到自己的舞台演奏中去, 尽可能的抑制自己的紧张情绪, 是自己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对音乐作品的演奏和完美诠释音乐作品内涵中去。

一个作曲家的作品再现是要靠舞台表演来实现的, 而舞台

口腔是声音的出口, 它和咽腔相连, 其后半部软腭的升降, 喉肌的移动, 舌面的凹凸与平放, 都能使口腔后半部的空间发声较大的变化, 口腔前部由于舌头前半部分的凸起与平放, 口张开的大小而影响声音。咽喉腔是咽部与喉部的统称, 由于咽壁肌肉的张缩与喉结的升降, 使这部分腔体有粗细和长短的变化。了解了以上变化, 我们便可在训练中有的放矢, 针对不同的问题, 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调节和控制, 使我们获得结实明亮, 音域宽广, 位置集中的歌声, 同时也找到了发声与共鸣中的松紧关系。

三、咬字、吐字中的松紧关系

歌唱的咬字、吐字方法与说话时的方法不同。正确的歌唱咬字、吐字方法和说话咬字吐字的重要区别在于元音形成的部位不同。说话是在口腔形成, 歌唱元音则应在咽腔形成。歌唱家在咽部调节发音所需状态的同时, 也将咽腔顶端调节为某个元音所需的状态。丰满、动听的声音与元音是同时形成的, 声音在到达口腔之前, 元音就已经形成了, 口腔无需再为元音作形, 只需放松张开, 让元音畅快的流出即可。因此, 意大利美声唱法有句名言“歌唱家的嘴在咽部”。辅音是由唇、齿、牙、舌、喉不同部位阻气形成的。而发辅音必然要阻断气流, 为了保持歌声流畅, 歌唱时要求辅音动作准而快, 尽量缩短对元音打断的时间。

正确歌唱时, 咬字、吐字的松紧现象如下:

1. 咽部像打闷哈欠似地松松扩展, 咽腔顶端则紧紧地将元音保持住。

而且在元音延续过程中要始终不变。这样发出的声音将是元音清晰、音质清脆、音色丰润的美好声音。

2. 舌头要放松地放在口中, 舌后两侧被紧紧提起与软腭、咽壁相靠近, 舌体放松灵活随咬字吐字而作必要的调整。

舌在发声共鸣中起重要作用, 它是咬字、吐字的主要器官。一条由韧带和肌肉纤维构成的舌头, 后部要保持共鸣所需的状态不动, 中部、前部却要为了咬字、吐字而不断变化为各种状态。在进行元音、辅音的舌头练习时, 不可忘记舌后部要保持共鸣所需的状态。

3. 歌唱时口腔开度要比说话时大, 嘴唇要比说话时松, 上腭

像要打喷嚏时紧张拱起, 向后上方提起, 下腭被松松地挂在脑后耳朵上。

总之, 在歌唱中感到不舒服和费劲时, 可从松紧关系中去找一找原因, 也许会使您有所启发, 从而走出难关, 使歌声逐步成熟, 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歌唱的机能状态》 (林俊卿著) .[2]《声乐入门》 (孔令华著) .

[3]《让你的歌声更美妙》 (吴天球著) .作者简介:

王新力,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主任, 晋中市教育学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有多篇教学、心得论文在《教学与研究》《黄河之声》等专业刊物上发表。

表演是要求演奏者有着良好的演奏技能、丰富的想象力、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音乐修养和良好心理素质, 只有具备这些的条件, 才能在舞台上发挥出演奏者的“理想境界”和作品的完美再现, 这样才能使作曲家的作品有价值, 表达出音乐的心声, 传达音乐所要体现出的哲理。

摘要:在舞台演奏过程当中, 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到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演奏, 外在的、内在的, 这就需要演奏者有着良好的演奏心理素质, 从而使其在舞台演出时可以很好的、完美的诠释音乐作品的内涵, 可以很好的搭建起音乐作品内在情感与观众之间的桥梁。

关键词:演奏,演奏心理,演奏技术

参考文献

[1]《心理学与艺术》李璞珉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2]《音乐能力心理学》捷普洛夫著.孙晔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版.

青少年理想心理问题研究 篇2

青少年理想心理问题研究

理想是激励一个人为未来的人生目标而奋斗的倾向.从对青少年理想的分类、理想的.内容、理想形成的原因、理想发展的趋势以及理想的培养及研究方法等几个角度,回顾了20多年来有关青少年理想心理问题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青少年理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在新的条件下青少年理想心理研究的意义及改进策略.

作 者:郭俊汝 隋雪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刊 名: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427(2)分类号:B844关键词:青少年 理想 研究

关注心理健康,成就理想人生 篇3

关键词:心理 健康 理想人生

学校的教育职责要求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学习素质和身体素质,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呢?如何开拓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就必须摒除以往的那种“唯知识第一”“唯成绩第一”“唯升学率第一”的错误的“三唯”教育观念。然而在我个人看来,学校教育中除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要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一)情感日益丰富,他们的主观行动带有自觉性,但意志力不足

高中生的责任感、荣誉感都较为强烈,自尊心进一步加强,对友谊显得更为执着和珍惜,择友也更为慎重严肃,尤其对异性的关注和爱慕心理更加突出。这种心理一般具有外显性和内隐性。有的学生性格开朗大胆,容易把这种心理表达出来,并付诸与行动;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害羞,易出现暗地里的单相思,坠入情网。如果教育不及时或不当,易出现轻率的不计后果的行为,轻者伤害自己和他人,重者违规违法。

(二)自我意识强烈,渴望成熟,但对成熟的认识和定位存在偏差

高中阶段的学生,能比较全面地认识自己,有自我进步与不断进取的强烈愿望,同时对自己的错误过失也能从动机、思想、心理根源上寻找原因。他们对于偶尔一次的成败能持比较冷静的态度,情感波动较小。他们有被同伴、异性、教师、家长认可和尊重的强烈愿望,同时自己也能对他人做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然而部分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评价过高,总是自我感觉良好,无论在言谈举止中还是学习生活中都是过分自信,容易自傲,目标常脱离现实,眼高手低、浅尝辄止较为常见。还有的学生对自身不足认识不够,刻意隐瞒,甚至与教师搞对立,拒绝接受教师的教育。这种学生一旦遇到挫折就极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变得对周围的一切人事都充满敌视情绪,出现病态心理。

(三)认知能力增强,思维水平提高,但容易忽视细节

高中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对知识的认知接受能力还是分析记忆能力都有很大增强。他们想象力丰富,并且能围绕核心问题进行丰富而连贯的构想,逻辑思维变得严密,并在整个智力活动中占主导地位。他们在讨论问题时,不仅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也希望对方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而且对自己的观点或意见不会轻易放弃或改变。他们对新事物极为敏感,接受快,少保守,思想活跃,爱赶时髦,追潮流,想象力丰富。但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仍奉行机会主义,漠视经验主义,缺乏足够的耐心和耐力,对传统经验不屑一顾,也不注重积累,尤其对细枝末节比较忽略,有时往往导致严重失误。

二、要有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手段

(一)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校,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成年人,教师往往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的知识层次、教学方式、教学态度、兴趣爱好都会给学生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加强自身的修养,以身作则,模范表率,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好的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内在人格和心理,尽量减少学校教育的消极影响。

(二)给学生自由成长的空间

学校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特征,广泛地开展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在活动中不仅能锻炼学生,还能在活动中教育学生、陶冶学生。而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重负下,也渴盼有更多的机会松驰神经。我们就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各种活动的开展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兴趣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心理疏导之目的。

(三)给予积极正面的引导

我们在教育与疏导时要多从正面去鼓励学生,用激励、表扬、鞭策的方法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正确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尊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并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在教育与疏导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和手段策略,以便教育与疏导获得最佳效果。

(四)关注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是不可能脱离家庭和社会的,尤其是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深远,作为学校,作为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频繁且有效的联系,及时向家长反映和汇报学生在校情况,尤其是对心理异常的学生,教师和家长应该站在一条线上,坦诚相待,互通有无,力求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统一,使心理疏导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

我们在教育与疏导工作中不能刻意地只是去教育,要营创一个氛围,这个氛围应该是团结、民主、友好、文明而且积极向上的,这样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与疏导。

然而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复杂的,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在进行心理辅导时不能刻意地只是按照某种固定模式来进行,而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根据个体差异,多方面进行协调配合,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的积极环境,使我们学校能培养出更多的素质高,更重要是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为心理素质是各种素质充分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整体素质提升的内部依据。为了给每个学生一个健康的人生、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在注重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理想之道 篇4

一、相关政策, 再“给力”一些

社会要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给予相关的政策。这里所说的“社会”, 包括政府及其他部门、团体组织。“社会”政策给力了, “大环境”好了, 就能为教师的心理维护“保驾护航”。

第一, “社会”要着力为教师营造一个支持其职业威望的社会氛围, 制定、完善有利于维护教师身心健康的相关政策, 为教师创造一个融洽、温馨、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 减轻他们过重的工作压力及心理负荷;既要在氛围上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风气, 又要在待遇上让教师得到真正的实惠, 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 让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实现自身价值并收获职业幸福。

第二, 监督和指导学校办学行为, 不要让所谓的“卓越”“优秀”极端功利化地给教师加码, 要适度“解放”教师。

第三, 建立、健全学校良性竞争的评价机制, 用发展性、差异性、多元性评价观考核教师, 让教育充满生机, 充满活力;敬畏教育、善待教师, 对“问题”教师, 多一份理解, 少一分责难, 更不要为获得“新闻效应”, 随意放大其教育中的失误与不足。

第四, 启动教师心理健康教程,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考核项目和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适当加大教育投入的比重, 在建立为学生服务的心理辅导机构的同时, 建立专门为教师服务的心理辅导机构。

二、学校管理, 再“人文”一些

实践证明,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往往跟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人际关系等有直接联系。学校在维护教师心理健康方面是应该“大有作为”的。

第一, 学校领导者要努力为教师营造温馨、和谐的内在环境, 从根本上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源, 更要主动深入到教师中去, 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 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 努力提高教师的心理满意度, 使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在管理层面上, 应有从“人治”过渡到“法治”进而走向“文治”的意识。“文治”是学校管理的最高文化境界, 管理者要让教师感受到管理层面的尊重、关心、培养、激励、合法, 也要善于有用“法”来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的意识。

第二, 学校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 少些浮躁与功利, 多些恬静与守望。让教师从“追风”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追求教育的本真之道, 遵循学生的成长之道, 让教师“专业”地发展, 幸福地成长。

第三, 学校要尽量减少可能干扰和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之事, 让教师少参与或不参与与教育无关的活动, 如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纯形式的会议;减少毫无意义、形式多样、名目繁多的, 所谓的“高大上”的“专家”讲座、培训或以收费为目的的“继续教育”等活动;想法遏制“应付主业, 忙于副业”的不良现象愈演愈烈之势。

第四, 对教师的评价要尽可能公平、公正, 不随意指责与批评, 采用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 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 激励其勤奋、愉快地工作;重视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致力于教师间团结一致、关系和睦、愉快沟通局面的形成;完善绩效考评制度, 努力挖掘教师潜能, 让教师在合作、竞争中获得价值体验。

第五, 定期邀请专家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或支持本校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定期为老师做团体辅导。指导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 具体的压力应对策略, 帮助教师正确认识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三、教师自身, 再“主动”一些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内部动力, 一切外部的帮助都是间接的, 外力充其量也只是“助人”。从根本上说,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还是要靠自己。

首先, 师者自当树立高远的教育理想。教育理想是教师对教育事业、教育理论及教育主张的确认和信奉。高远的教育理想可赋予教师无穷的力量, 催发教师无尽的动力, 促使教师自觉、主动的强化教学技能, 掌握教育智慧, 做时间的管理者, 高效率的践行者, 帮助教师走向“省时———高效———省时”的教育境界。

其次, 师者自当一定的“抗压”技巧。无论哪个时代、何种职业, 不可能不存在压力。教师要学会辩证地看待压力, 正确对待挫折和困惑, 只有练就了过硬的“抗压”能力, 才能精神不倒、信心不败、奋斗不止。

再次, 师者自当有锻炼意识与心理调适意识。健康的身体是健康心理的保证, 教师要定期抽出时间刻意“关照”身体;当心情不适时, 或锻炼、或宣泄、或K歌、或会友, 或购物、或读书、或旅游……调节郁闷情绪, 让健康愉悦充斥身心。

最后, 定期反思是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师者要善于用反思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提升个人效能感, 自觉“维修”心理健康之路。同时, 学会定期反思也是教师成为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专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具体地说, 反思训练包括每天记录自己在教学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心得、失误、心情;与同科教师相互观摩课例, 及时交换看法, 达成改进措施;对课堂上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进而获取解决办法等。

四、学生方面, 再“默契”一些

教师的心理健康, 很大程度跟学生有关。学生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关心老师、遵纪守法、勤学好问, 师生关系和谐, 就能激活教师的教育潜能, 让老师焕发出无穷的精神力量, 就会毫无保留地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学生。在此过程中, 师者就会获得一种被尊重、被信任、被理解的心理满足感, 进而滋生出职业幸福感。

五、家长助力, 再“积极”一些

教师的心理问题, 一部分来源于家长。“一个家长说, 教师一天到晚在收钱;又一个家长说, 我孩子成绩好, 是因为他聪明;还有一个家长说, 我儿子成绩差, 都是老师不会教……”面对众说不一的家长诉求, 教师时而紧张, 时而不安, 时而焦虑, 尤其是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与难以与时俱进的中老年教师, 更是家长挑剔的对象, 他们有心理困扰是在所难免的。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 怎会教出阳光、快乐的孩子?

因此, 为了孩子, 也为了教师, 家长可以适当“积极”一些, 努力提升家教观念, 就能使学校教育多一些理解, 少一些苛求;正确认识孩子差异, 理性对待孩子期望值, 就能让教师多一些育人的快乐, 少一些失败的烦恼;积极支持学校各项活动顺利开展, 就能让教师多一些自如, 少一些无奈;学会换位思考, 当孩子与老师出现矛盾冲突, 站在教师的角度上看待问题, 就能让教师多一些理解, 少一些责难……

理想心理 篇5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写于1934年4月,是一部描绘湘西农村风俗人情的作品。它以其如诗如梦般的优美故事成为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湘西世界山清水秀的水墨画,尽情地歌咏了边城人的敦厚、淳朴、善良的品格。在这块“净土”上,处处闪烁着人性美和人情美的光辉。边城人的美好人性和边城的秀丽风光交相辉映。“边城”这个词在许多读者心中,已经凝定为湘西“人性之美”的文化概念。然而,在这片至善至美的土地上却隐隐约约蒙上了一层凄凉烟雾。这部仿似朝阳般温馨的书,偏偏给人的是一种夕阳西下的感觉,洋溢在读者周围的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忧郁。年轻的天保驾船闯滩意外死亡,重情的傩送深感自责离家外出一去不返,豪爽的船老大因家庭的变故而变得狭隘冷漠,年老的祖父带着牵挂在深夜悄然离世,留下的只有纯情的翠翠一个人孤零零地默默守候。亲情不再,爱情破灭,这分明是个悲剧,原来美丽的光环里面包涵的却是苦涩的泪水和殷红的鲜血,这似乎太沉重了,沉重得不知这份“人性之美”是否能够承载?

湘西作为沈从文艺术把握的对象,是一个与现代社会发展不协调的世界,是一个浸濡着孤独的世界。恶,作为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在与善对立的同时,也吞噬着人性的光辉,更给自然健全的人性造成退化和伤害。②处于现代都市的喧哗与骚动之中,目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沈从文从梦中惊醒,他不得不用审丑的目光去揭示。他曾经在《散文选译·序》中说过,他的作品“有个共同特征贯串其间,即作品一律渗透了一种‘乡土抒情诗气氛,而带有一份淡淡的孤独和悲哀,仿佛所接触到的种种,常具有一种‘悲悯感。这或许是属于我本人来源古老民族气质上固有的弱点,又或许只是来自外部生命受尽挫伤的一种反映现象”。

湘西的自然和人民保留着更多原始淳朴、粗犷单纯的风姿和心理,沈从文正是看到了现实社会中人性的沉沦,才把他那充满美丽幻想的目光转向充满原始淳朴民性的湘西社会,其目的就是希望用原始民性中充满“美”与“爱”的野性活力,洗刷以“风雅”为外衣的“俗气”、“庸鄙”与“残忍”,以净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达到人性的复归。因此在他笔下的以翠翠为代表的湘西人,性情深厚犹如山崖,心灵明静犹如溪水。他在《边城·题记》中曾这样写道:“生活有些地方极其伟大,有些地方极其平凡,性情有些方面极其美丽,有些方面极其琐碎——我动手写他们时,为了使其更近人性,更近人情,自然便老老实实的写下去。”

很多时候,我们有意无意地把沈从文误读为一个漠视现实生活、沉醉于自我艺术天地以乡土世界的风俗美、人情美来吸引眼球的作家,只欣赏到一幅幅“世外桃源”的山水画,一曲曲人生的田园牧歌,没能体会到沈从文特有的那种不易形诸于笔墨的沉痛和隐忧,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尴尬的“隔膜”。为此他感叹:“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掉了。”③其实,在《边城》里,沈从文有着更大的人生寄托与象征,他的主观内心情绪也叠印在这群湘西儿女的身上。他在谈及《边城》的创作时说:“将我某种受压抑的梦写在纸上……这一来,我的过去痛苦的挣扎,受压抑无可安排的乡下人对于爱情的憧憬,在这个不幸故事上,才得到了排泄与弥补。”④

阅读《边城》可以发现小说世界里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学世界:一个是以乡村题材构筑的湘西世界,一个是以都市题材构建的都市社会。沈从文对乡村的近乎偏执的迷恋,对都市的顽固的蔑视在他的作品中是很突出的。他以湘西人物原始而较为健全的生命表现,反照城市因礼教和“文明”发展的矛盾而导致的虚伪、萎靡。正是这位宣称自己是“乡下人”,不喜欢“城里人”的沈从文,面对“城居生活”,一方面沉浸于乡村世界的回顾,鄙视都市文明的侵袭,一方面又渴求现代文化的熏陶,以摆脱封建文化的缠绕。沈从文的情感就是在这文化选择的矛盾中徜徉,置身于无所适从的两难境地,而一旦把这复杂的心境投射到他的文学创作,就构筑起两个互为观照、互为发现的文学世界,在礼赞湘西世界抨击都市社会之中实现他的审美理想,但又潜意识地流露出对乡村文化失落的哀惋,对都市文化无奈的认同。

其实,沈从文内心深处怀着深深的民族忧患意识。他在《边城·题记》中表示,这篇小说是奉献给那些“极关心全个民族的空间与时间下所有的好外与坏处”、“很寂寞地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们,以重新“点燃起青年人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他对于文学社会功能有特立独行的看法。他认为,一部文学作品除了给人以美的享受之外,应当“还有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而这种“向善又不仅仅是属于社会道德方面‘做好人为止,而且还要让人们从作品中接触到另外一种人生,从这个人生景象中有所启发,对人生或生命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因而,他写《边城》的“人性之美”,并不是游离于现实之外的,而是一种“湘西世界与都市社会”的客观存在——美好而杂有瑕疵的人生形式。他在尽情展现湘西“人性之美”的同时,又深谙与这种美并存的,还有野蛮、迷信与落后的缺憾。这种缺憾隐伏于边城人们的意识当中,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正是在它的作用下,造成了翠翠父母的去世,造成了祖父希望的破灭和翠翠与傩送有情人难成眷属等一系列的人间悲剧。因此,《边城》所包涵的并非单一鼓吹湘西人性之美,而是展现人性美与迷信、落后的纠合、争斗及挣扎,理想的美丽与现实的忧郁之间的矛盾,启发人们对“人生或生命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从而思考“能够追究这个民族一切症结所在,并弄明白了这个民族人生观上的虚浮、懦弱、迷信、懒惰,由于历史发生的影响,我们已经受了什么报应,若以后再糊涂愚昧下去,又必然还有什么悲惨场面……为这个民族自存努力上,能够尽些什么力,且应当如何尽力”⑤。

在沈从文《边城》宁谧的湘西世界里,湘西不再是那个充满神性的湘西,尽管它还保存着许多优秀的东西,但它决不是未来的生命存在方式;都市文化虽然使湘西的人性发生了变异,可以说是打了个胜仗,但它也不是未来的生命存在方式。本不该发生的悲剧却纷至沓来,打破了旧有的生存状态,留给人们刺骨的伤痛。也正是这一幕悲剧使人们震撼于这一毁灭,带给人们深层次的思考,唤起人们对完美的追求;也正是这一幕悲剧,让人们意识到人生中的缺失及其破坏力量;也正是这一幕悲剧,使人们看到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来探求“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造”。《边城》是美丽的,正是以这样的存在方式,才构成了她独特的风格和永远的思想魅力!

————————

注释:

①关峰:《论沈从文的文化心理》,《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②黄小珍:《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试析沈从文文学创作一种现象》,《南平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

③沈从文:《从文自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④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0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⑤转引自吴立昌:《沈从文的“浮沉”与现代文学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2期。

不理想就业大学生心理问题探讨 篇6

关键词:不理想就业,大学生,心理问题

1 大学生就业现状

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校和社会都非常关注的问题,但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大学生就业困难却一直是我国的一个问题,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对岗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高,而企业的运行由于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企业危机等却一直在裁员,同时,企业的离职或退休人员的人数远远少于毕业生的人员,导致大学生毕业后就业越发困难,经过总结,我国大学生毕业就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供过于求

在大学生毕业之后,很多企业的人才需求名额通常都很少,且现在很多的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往往都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这样就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在企业选用人才的时候,往往都是选取针对他们专业的人才,其次是高潜质的人才,对于毕业人员不断增多的当今,我国企业所能提供的岗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毕业人数,造成了大学生毕业后求职时的供过于求,导致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形成就业困难。

1.2 缺乏胜任力

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生在毕业后往往很难马上适应工作岗位,由于企业运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益,但大学生在毕业后踏入工作岗位,很难在短期内适应企业的运营模式或工作岗位,导致有很长一段时间的适应期,而这也是企业不愿意选择应届毕业大学生的一个原因,需要对其进行长时间的培训,导致企业获利效益减缓。

2 不理想就业带来的影响

如上所述,不理想就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供过于求的岗位缺乏,导致大学生在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二是工作岗位不理想,不能符合大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需求,而这种就业不理想的情况,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

2.1 就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

供过于求的现状会导致大学生在毕业后就要面临失业的,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大学生的消极心理,同时也会在学生家长和国家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如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会给家长带来更多的困扰和负担,或大学生毕业后成为待业青年很容易使大学生在生活中无所事事,长期的这种状况很容易使大学生接触其他道路,如酗酒、打架,甚至犯罪,这些问题也会给国家带来很多的问题。

2.2 就业压力带来的影响

就业压力是各种因素形成的大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低下,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就业压力时,一个最为直观的后果就是降低了学习情绪,转向对就业问题的盲目着急,导致知识学习的相对损失,从而又再次降低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就业压力的形成往往会给大学生自身带来很多的问题,如生理上的影响。在大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就业压力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情况,给学生自身的身体带来不同的影响。在学校里,适度的压力可以使学生具有饱满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开创性地学习,掌握知识,从而促使自我能力达到自身条件的提高,而过度的压力使学生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导致无心学习,消极情绪加重,无法做出决定和解决问题,并引发某些疾病。当学生的就业压力长期存在时,不仅会给学习带来问题,还会导致出现一系列的心理病,这些疾病的出现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身体生理破坏,形成非常严重的生理问题。

3 解决对策

大学生的不理想就业会给大学生造成非常严重的生理影响和心理问题,在解决大学生不理想就业的时候,除了要加强对大学生自身专业知识的培养,以便大学生可以在毕业后可以更加快速的进入工作岗位,增加就业竞争力外,还需要对我国教育的体系进行一定的完善和提升,本文研究了美国大学生高校就业支持体系,并结合我国高校就业现状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以期缓解大学生不理解就业问题。

3.1 美国高校大学生成长就业支持体系

美国的工作氛围是全世界最好的环境,而在美国的就业过程中,并不是以薪水的高低决定人的成功,在美国工作当中,最著名的一个标准就是:做你喜欢的工作。而这也是美国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高昂的一个主要方面,在美国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也有了一个成熟的支持体系:(1)人本化的成长服务体系;(2)就业引导的教学支持体系。

3.2 我国高校大学生不理想就业完善

针对我国大学生不理想就业的问题,结合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支持体系,本文提出了如下几点改善建议:

(1)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系。结合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体系,在我国的高校运行过程中,可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工作实践机会,加强大学生的工作经验,帮助大学生提升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提升就业机会。(2)加大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我国现行的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力度都还不够大,仅仅只是对大学生开放了创业贷款5万元,在具体政策和技术支持上还有很大的缺乏,因此在对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可以加大对大学生的扶持力度,如政策上的一定年份免税、增加技术和理念帮助、加大贷款额度等,帮助大学生创业,进一步缓解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3)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投入。在我国的高校大学中,现在基本都有了大学生心理治疗室,但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这些部门很少可以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定期的开展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课程,通过对大学生及时讲解或单对单的心理谈话等,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避免由于心理问题造成大学生的各种疾病或其他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孙莉娅.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异常行为管理预防[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2),72-75.

[2]解军.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分析[J].心理学探新,2001,(1),49-54.

[3]郁正民,宋蓓.大学生心理与行为健康状况调查[J].艺术研究,2008,(2),77-78.

理想心理 篇7

不苟合他人的声音使龙应允《野火集》的“火种”在荒原上破土而出, 以长虹贯日之势风靡台湾, 当初使很多人震动、愤怒、讶异、醍醐灌顶的观念随着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演进逐渐具有了普适性, 虽世殊事异, 但历数当下情状, 倡扬的与现实呈现的仍有很大距离, 原有的未见改善且变本加厉, 新问题层出不穷。

民主法治社会中, 风起云涌、蔚为大观的应是一种蓬勃的民间力量。但在当时文化衰堕的台湾乃至现今大陆地区, 来自民间的声音是萎靡微弱的, 隐伏于种种问题之下的固然是社会文化、精神素质的浸漫, 但民众话语的虚弱直接导致公共传媒壅塞。尤其今日, 视频网站、通讯软件等各种新媒体的衍生, 其唯点击率、传播量的特点使文化资源更商业化、娱乐化、同质化, 平庸、浅薄、恶俗的文化派生物充斥于满目污浊与疮痍之今日庙堂、学府、院所、媒体种种, 妖异鬼魅、沉渣烂滓, 世风乖戾。传媒的失范与泛滥造成文化气候鼓噪喧沸, 随意的拼凑、含混的价值、倒置的本末, 掀起一场场视听漩涡, 又引发更多焦灼、迷乱、疲惫的耳目欲求, 文化反复落入线性窠臼, 个体的操守、情志趋向往往面对两难境地。

社会文化环境和风气本应是给人能量的精神资源, 传媒本应冲破陈规, 提供人们对可能性的想象, 而现实场域里民众观望, 文化话语贫乏, 即使是民意, 也“可能恶质化成一种多数的、平庸者的暴力, 限制个人的发展……当集平庸之大成而形成的民意越来越是社会主流的时候, 制衡这个趋势就得让更多的思想顶尖的个人出头……一个社会中特立独行的人越多, 天分、才气、道德勇气就越多”。因为当民主时代的社会责任转到个体肩上时, 个人的胜利和个性价值尤为重要, 个体必须树立独立的意志、人格和自由精神, 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真实而纯粹的‘在野’之声”不是没有, 但是微弱喑哑, 知识分子“或者受制于强权而不敢作声, 或者屈服于做官的私欲而婉转歌唱, 或者受挫于尝试的失败而灰心隐退;仍旧在努力中的, 只能支支吾吾、避重就轻”。

中国人往往畏人言, 唯唯诺诺, 迷信权威, 附和顺从, 不懂得争取自己的权利。因“向国际求好的心态”汲汲于“‘国际形象’、‘文化遗产’、‘慎终追远’”, 置人文精神、人道关怀于不顾。将几卷中国画馈赠外国人, 以宣扬中华服章之美, 着力在“宣扬”、“宣传”文化, 浑浑噩噩地避讳、遮盖文化病痛。这种迫切要求别人注意, 亟待外界认可的心态正是内里浮泛空洞心虚、文化失落、自信缺乏的体现。

梁启超启蒙思想给人的一个重要启思是文化创构中开放的文化视阈与坚定的民族立场、自信间的关系。他身处的时代西学东渐、旧学蜕变、古今交替, 正值青黄不接的过渡期, 指出当世所称好学深思之士之虞并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表现出更辩证、理性的姿态:“夫我界既如此其博大而深赜也, 他界复如此其灿烂而蓬勃也, 非竭数十年之力, 于彼乎, 于此乎, 一一撷其实, 咀其华, 融汇而贯通焉。”与盲目排外或为外国学术思想所眩, 全盘西化的思维相比, 他清醒地认识到民族文化的危机:“吾不患外国学术思想之不输入, 吾惟患本国学术思想之不发明。”将求新求变的视线主要投向西方, 但反对“于本国者不屑一厝其意”的民族虚无主义, 斥欲举民族文化悉数付之一炬的人只配做洋奴买办。如今这个最光明也最黑暗的时代, 对西方文化缺乏深入理解和真正的认识, 且丧失自身文化的记忆和经验, 同是一种“独立思考的困境”与“文化精神分裂的困境”。抑或是《正眼看西方》里那种在自卑与自大的搅混之下挣扎于崇洋和排外两种心态间, 面对社会问题不正视自身缺陷, 而是直觉地反问:“西方就没这些问题吗?”“老说欧美文明进步, 你崇洋!”为情绪化役使, 始终走不出“西方巨大的阴影”。

“野蛮与文明之间, 竟然只有极其细微、随时可以被抹掉的一线之隔”。奸商诈欺、贪污腐化、生态破坏、道德沦丧、治安不宁弥漫现代社会, 褊狭、保守、封闭、自私、自卑、麻木、自欺的批判的陈规恶习就如同嘴边的痈疽、没有泄气孔的压力锅, 不舔舐、不触及也许短近里不会发作, 但隐埋日久的痼疾积弊流毒甚深, 变成了阻碍生机的桎梏, 终酿成种种让人扼腕、心恸神伤的悲剧和惨祸。

目的在培养“有能力‘慎思、明辨、笃行’的下一代”的教育, 缺乏创造性而重在管制, 民间话语为政治阴影笼罩, 民众意志可以为威权僭越操纵, 安定是封锁式、压抑式、暗流汹涌的安定。尤以独立性和创造精神为生命的艺术, 被政治侵染、控制, 教育与资讯在某种程度上利用作维护政权、灌输意识形态的工具, 僵化、陈腐、教条, 重形式俯拾皆是, 徒有口号标语蔚为大观, 庸俗、折中、妥协、苟安心理弥漫, 社会道德堕落, 权者假借名目以便其私, 生活环境满目疮痍, 吊诡、混乱每天都在发生……正如金耀基先生所说:“中国的文化传统确实是在更深地解组。价值的衡量标准已日渐由权力、声威、身份转向财富”, 种种都在滑向不可控的失范状态。龙应台杂文所针砭的诸般社会问题, 根本上植因于中国文化传统在变迁过程中承续的断层、零落, 片面寄希望于知识分子的责任践行, 或是政府的疏导规诫显然是不够的。在体制内发难, 以民间疾苦为出发点, 将批判转向社会个体, 指出正因每个人在道德上的怯懦和未尽义务, 才使罪恶遂行。提出每一个公民都承担未竟的文化责任, 对于民主、自由、人权的争取, 没有人有权利做一个旁观者, 必须打破沉默, 以智能、良心和热忱加以拥抱, 强调个体的社会责任和民族的“文化自信”。

梁启超将文化比作饮茶:“茶叶倒去了, 洗得干干净净, 表面上看来什么都没有, 然而茶的‘精’渍在茶壶, 第二次再泡新茶, 前次渍下的茶精便起一番作用, 能令茶味更好。茶之随泡随倒随洗, 便是活动的起灭, 渍下的茶精便是业。”一国文化的特质犹如茶精之积淬, 日渍日多, 历史的沉淀、民族文化自身的承续与绵续性不能轻易割断, 因此“欲自善其国者, 不可不于此特质焉, 淬历之而增长之”。文化精神于社会的各个面向:政治、教育、思想等, 如空气如菽麦, 避不得避, 是人情人性与社会风貌的总根源, 发展的根本性要素。文化质素如文学、藏术、建筑等传统遗产, 这些大可在形式上或内涵上透过创造的心灵及政府与民间财富的投资, 使之滋养、敷设中国社会的精神与面貌。

如今, 无论大陆地区还是台湾, 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物质文化均日渐为西方和现代的思想物质所浸染。收看任何一个节目, 翻阅任何一张报刊, 走在任何一条街道, 传统和现代, 东方和西方, 民间的和精英的质素, 都或融洽或生硬地交糅, 西方的、现代的价值发生重大作用。龙应台将在西方社会生活的视阈、体验和台湾市井民众的本土经验沟通起来, 通过社会生活具体的面引导、催化台湾人潜在的公民意识, 疾呼家国情怀、乡土情怀及个体价值和尊严的紧密扣合, 冀求在民间社会与文化精神传统土壤上耕耘出批判的“火种”, 即建立起有特色的受全体认同的自主的文化心理———“台湾意识”, 而非暂时的“复兴基地”。以责己、深省精神创构开放、尊重人性的文化心理空间, 在此之上实现真正健康的、免于恐惧的民主与自由, 公正合理而焕发新机的社会生活。

《野火集》谈论的多是现代国家和民主政治的常识, 抨击另辟蹊径, 看似百无禁忌实际上还是走在体制的边缘, 其社会、文化批判虽有着不彻底性, 但影响一大批市井民众和年轻知识分子, 让他们有初步的反对权威、自由主义的思想。语言介于清明理性和丰沛感性之间, 抗辩、训诫、警示张弛有度, 时而情感激扬充溢, 热气逼人。没有佶曲艰涩的援引、论述, 通过故事、人物传达急需的价值理念, 气盛言宜。《容忍我的火把———与一位告密者的沟通》中, 针对深文周纳的指责, 态度中没有丝毫妥协让步, 直言痛恶, 说理透辟, 洋溢着自由骄矜的人格, 有力反击间胸怀磊落, 态度恢廓, 大有“振衣千仞岗”的气魄与豪情。此外, 她更兼疏朗蔼然的气度, 《目送》中, 用一片朗澄情思记录时代的色彩与空气, 以简劲恬然的笔墨, 爱美、爱赏自然的生活态度勾勒生命感觉和意趣, 一篇篇生活实景的写生道尽人世哀乐、死生和幽微, 洗尽尘渣, 独存孤迴。

真挚、仁爱的同情心是社会道德的基础。“道德的精神在于诚, 在于真性情, 真血性, 所谓赤子之心。扩而充之, 就是所谓‘仁’”。龙应台以“盗火”、“播火”的启蒙角色, 经深省而奋笔抒胸中块垒, 用真性情、真血性的一支笔揭破诸般社会暗疾, 在文化衰堕时期冒险为争取自由、民主、人权、道德勇气凛然呼告诘问, 为生民苦乐牵系。播散着一把“野火”的她兼具柔肠与侠情, 直率的性情使她罔顾威权, 谏诤敢言, 字里行间坦荡谆至, 这是《野火集》见嫉于执政者、当权者, 为民众激赏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龙应台.野火集[M].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 2013.1.

[2]龙应台.目送[M].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 2013.3.

[3]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法律出版社, 2010.8.

上一篇:写作公开课下一篇:公司的爱心与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