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个性的唤醒

2024-05-03

语文教学个性的唤醒(精选十篇)

语文教学个性的唤醒 篇1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主体意识,创新能力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前辈时贤已经发表过很多精彩的见解。学好语文,能使我们正确地掌握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加厚民族文化底蕴,增强民族自豪感……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情况却又与此相去甚远:学生唯一可以不用记的课表就是语文,上自习唯一可以不看的书就是语文书。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作为语文教师,如何走出语文学科的这一尴尬处境呢?下面就浅显地谈谈我的认识。

一、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况和困惑

教师或者社会人,大多都会高度重视语文的学习,甚至有些人走上工作岗位后还大发感慨地说,哪怕其他所有的科目学不好,也要学好语文。这也许有些夸张,但却真实地反映了语文对一个人的重要影响和作用。但是学生对语文为什么不感兴趣呢?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们很喜欢小说、诗词、曲赋,但是一旦把这些东西放入课本,即使内容一样,学生们也会望而生畏。而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对语文的情感也是相当复杂的。他们本意喜欢,但上课不喜欢,可为了考试又不得不喜欢。这就不得不令人深思了。学生真的不喜欢语文吗?我想问题的关键就是考试。课外学生的阅读是一种休闲,没有精神负担,没有各种束缚,但是一旦放入课本,当他一看到文章,首先考虑的就是怎样理解分析它,考试会不会出相关题,怎样才能做出正确的答案,不会丢分。加之语文的学习虽有较长的时间,学的知识也已有一定量的积累,但是考试时怎样将知识储备转变为知识个性体系和能力,并结合自己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在答卷中较好地反映出来,答出优秀答案,这是学生们普遍面临的困难,也是需要学生花费心血精力做的。一旦教师指导不够,他们就会感到迷茫,不知该怎样学语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大多数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也就是怎样能得到高分,甚至有的学生学习语文就是为考试,他们没有认识到学习语文的意义,这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就被应付考试的理性分析所消亡了,从而学习语文就成了被动的应付。他们不是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更不会把语文放在大环境中学习,进而学好语文,以致形成恶性循环,语文科目也因此成为最尴尬的学科。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扭转这种局面呢?

二、树立大语文观,唤醒主体意识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针对学生对语文科的被动应战的现状,教师要积极设法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并逐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主体意识。

(一)从远处着手,引导学生树立起大语文观。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中学语文教师在现代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首先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起大语文观。那么什么是大语文观呢?即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不仅仅是课堂上的语文课,走出教室所面对的社会也是语文的天地,包括路途中的指示牌、大街小巷街道的名称、各种广告、电视电影中的台词、交往中的对他人的称呼、待人接物的态度等。“人生处处是语文”,如果学生们能意识到这一点,再加上教师的适当而具体生动的引导,学生就会对身边的各种现象加以注意、分析,最终和自己的人生体会联系起来,得到人生的感悟,进而就会懂得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一旦兴趣激发出来,学生就会对语文课堂有主动性,上课就会用心,掌握知识也就牢固,做题也就得心应手,就有了和其他科目一样的成就感,也就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其次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内在乐趣,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再次要善于抓住中学生的天真、好奇,容易对各种事物提出问题的年龄特点,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设法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最终产生对学习的兴趣,诱发创新欲望,进而唤醒他们学习语文的主体意识。

(二)转变教学方式,改变作业和出题形式。

学生的主体意识是随着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而觉醒的。面对竞争激烈的考试,考试成绩无疑是学生的“命根子”。如果学生对语文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攻读,而成绩又提不上去,那么学生的兴趣就会减退,就有可能失去主体意识。而近几年的中高考试题也正向考察学生的思维、情感、个性等方面过渡,为学生充分张扬个性提供了舞台,不再是局限于死知识的考察。所以在学生发挥主体意识,广泛涉猎课外语文知识,丰富情感后,教师就应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重点从传授知识转移到传授思维方法,指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及情感体验与考试答题有机结合。

三、积累知识,构建知识个性体系

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决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即“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呼唤着具有高素质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面对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在中学这个基础教育阶段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设法点燃学生心中的创新火花,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构建自己的知识个性体系。

正如一位专家所说,知识有明确的知识和缄默的知识,有静止的知识,也有不断编码的活化的知识,做事的过程中不断学习的知识,只能在做事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还有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还有很多是智慧性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不是在教师既定的传授过程中就能够学会的,它需要做事,需要回到生活,需要有丰富的感受,才能把握,尤其是那些智慧性的知识。因此教师应善教善放,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教材进而获得创新的方法。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能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同时让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做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就容易使学生“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同时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善于教导学生,也要学会如何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我们应教会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学生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摸索,只在必要时做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要善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掌握足够的知识,以促进学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再次发现。还应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而且能够渐渐养成敢于除旧、敢于创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习惯。

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在我们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时,还应该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在现实的训练中,教师要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让他们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积累,也要注重建立起两类知识体系,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多种方法,提升思维品质,学会在继承中发展,在传统中创新,不断培养和丰富自己健康、文雅、高品位的情感,进而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个性体系,并在考试答题中充分体现展示出这种个性。例如下列几道试题就充分体现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一是:请写出部首相同的四字短语。二是:请用十个不同的含有卷舌音的字,组成一句话。第一题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判断题型,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展现自己知识的积累,同时反映自己的个性情感,考查的是缄默性的知识。如果改变为:请听写下列短语,就会将知识变为不动的了。第二题考查学生个性情感和个性化知识体系。它既考了语音知识,又考了语法知识、字形、审题,有利于推广普通话,更重要的是它将知识和学生的个性结合了起来。如果学生平时是死记知识,则很难做出。而对于那些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又有丰富情感体验的学生相对就容易多了。所以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丰富知识积累,积极构建知识个性体系。

四、丰富情感,张扬个性,秀出华章

随着中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中高考以及其他各种考试都由考知识转向了考情致和考个性,主观题相应增多,作文的命题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过去的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到看图作文,到这几年的供料话题作文。(尽管有的省回到了命题作文,但已不同于以往)作文命题的开放性越来越大,即作文留给学生的自主性的空间越来越大,这几年的作文对文体也做出了全面的放开,这样作文对学生的限制就少了,但对学生作文的思辨性、情感性、语言风格、文化个性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高中学生要有自己的情致,有自己的个性情感,因此在主观题及作文中就应该充分张扬个性,答出个性化答案,写出个性华章。如请用十个不同的含有卷舌音的字,组成一句话,这道题考生就能写出如:“长征唱出茁壮成长之章;志者支持知识而崇尚智者;智者重治真知而慎正身……”这样优秀的短句。无个性,就无作文。

每一位学生都是具有个性的风华少年,每一位具有个性的风华少年,只要进行内心驱动地写作,写出来的文句,就会文采熠熠,个性鲜明。个性和写作从来就没有分开过,所以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要注重积累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不再是简单地模仿别人的样式,套用别人的语言风格,假借他人的情感体验……而是做到个性化感受,个性化思维,个性化题材,个性化语言,个性化说理,个性化描写,个性化抒情……做到“新瓶装新酒”,张扬个性,写出个性华句华章。

唤醒班会课堂的教学美doc 篇2

——全国第五届班会课大赛观摩随感

安庆市第四中学 袁玉婷

9月20日到24日,我有幸随安庆教育代表团一行15人到哈尔滨参加全国第五届班(团、队)会展示课大会。在哈尔滨的日子里,我们不仅时刻感受着哈尔滨的魅力,更是充分领略到了班会课堂的教学之美。

哈尔滨美在大气。它的路笔直而宽阔,它的建筑明显受俄罗斯建筑风格的影响,穹顶、厚重中处处透出设计的精细和金属的光泽。由于刚刚经历9.18纪念日大游行,哈尔滨街头随处可见群众爱国的印记。商店门口悬挂着鲜艳的国旗,整条街道国旗飞扬。在这里,浓厚的国家意识感动着每一个人。哈尔滨的阳光很特别,照在树上,花上,人的脸上,是那么明亮,甚至是一种惊艳,熠熠生辉。我惊奇这郁郁葱葱的树木和繁花似锦的景象。在哈尔滨,一切是敞亮的,开阔的,心情舒畅。

此次来哈尔滨主要任务是观摩全国主题班会课大赛。感谢市教研室的江龙林老师,是他得知比赛信息并积极争取参赛机会。大赛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组,三个地点举行。我主要听了初中组和小学组,两个地点之间穿梭,有些忙碌,但收获颇丰。我们四中一向重视班会课,很多班主任的主题班会亦是生龙活虎,别具特色。可是真正上好一堂既受学生欢迎,又达到教育效果的班会课,并非容易之事。本次大赛主题是尊重,理念是“无痕的教育”。我很赞同,无声的教育才最美。有几节课至今记忆深刻。

天津的一位老师主题单刀直入“尊重他人”。上课伊始,她带着四组学生做按摩操,轻松自然地引入主题。再设计出几个生活场景如市场上、篮球场、教室里、家庭中学生遇到的摩擦,由组长抽签选择场景并分组表演,即给了学生选择的权利,又让每一个学生快乐参与活动。学生分小组表演后,每组推选一人总结问题处理的方法,教会学生方法落实了德育的实效性。最后,老师自编了一段三句半,有四个男生表演,学生表现大方、幽默,使本节课主题得到升华。本节课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活动的参与面高,人人参与,这本身就体现了老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尊重,营造了良好的教育心理氛围。

这节课给我的启发是:好的班会课首先要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每一个同学都积极参与进来,在活动中有分工、有角色。参与的过程就是学生受教育的一个重要过程,比老师单纯说教有效果。学生们积极发言,在自我评价和互相讨论中,总结经验,寻找不足,自我教育。老师在这里的角色就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注意观察学生讨论的走向,及时引导,以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同时好的主题班会是一节非常开放的课堂,采用开放的活动控制方式,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发和鼓励学生自由展示他们的情感、体验和观点,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学会创造。

湖北的一位老师选题是“尊重廉洁人物”,时代意义鲜明。整节课模拟周立波,找了一位搭档共同主持。在班会进行中,老师和学生一起唱歌跳舞,真是佩服这位美女老师的才艺!山西的一位老师选题是“尊重残疾人”,切入点小,容易深入。她创设了三个体验活动,模仿独臂人穿衣、盲人走路、聋哑人聊天,表演的学生全是随机抽的,课堂真实,活动层层深入,很能触动学生心灵。特别是教学中设计了和残疾人相处的技巧的内容,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解决的方案都充分体现了老师自身对残疾人的尊重。我很喜欢这种真实的课堂,在平实中显现厚重和丰盈。

杭州的一位老师选的题目是“微笑的魔力”,选题小而新。特别深刻的是课堂上自带道具,教会学生三步骤微笑法,我也试了一试,很管用,孩子们更是兴趣盎然。这位老师还有一个高招,她的一位助手一直在拍照,我原以为是留下资料。可是,结尾时一个个动人的微笑突然展现在屏幕上,学生的,评委的,听课老师的,还有服务人员的,这个设计真是独具匠心,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实在高!

这几节班会课给我的启发是:好的班会课内容一定要有时代性、新颖性、趣味性。围绕主题选取的材料首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才有可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在班会上少讲道理,多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具体事例来教育引导学生。选材还要结合社会实际,生动典型,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使德育回归生活,增强德育的时效性。班会课的目标具体,不能空洞,也不宜过高,要让学生可做可行。

本次安庆选手来自太湖县新城小学的徐燕老师,她的参赛课题是“让爱住我家”。徐燕老师虽是年轻,但进入状态快。这份自信源于她自身的底气和精心的准备。她的课堂充分体现了情境之美,以情动人。尤其她运用了汶川地震中一个真实的故事:妈妈用身体保护了女儿,并发了最后一条短信——宝贝,妈妈永远爱你!在悲伤的音乐的烘托

下,徐燕老师缓缓地叙述着这个故事,教室里一片沉静,所有的听课老师和学生一起被故事感动。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故事,为什么有如此的感染力!我很佩服徐老师语言的功力!故事叙述完,老师设计了一个情境体验,播放一段教师自拍的视频:一位母亲弯腰牵着孩子学走路。然后让学生出列,弯腰60秒体验母亲的辛苦。最后在爱的告白环节中,孩子们有的说:妈妈,我是男子汉,我会保护你;有的说,爸爸妈妈,我会买大房子,让你们有幸福的晚年------学生们的发言赢得听课老师的自发的掌声,这掌声既有老师们对学生的尊重,更是对徐燕老师教学成功的赞赏。这些年,我也一直在学习、研究、实践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从这个角度看,这是一堂很成功的班会课。

这节班会课给我的启发是:班会课要重视情境创设,力求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班会课的活动既可以是班主任的慷慨陈词,也可以是学生间的激烈辩论;既可以是讲述故事,又可以是娱乐游戏„„我们不要过多地追求形式上的完美,按照“近、小、亲、实”的原则设置情境,融入教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真情感染学生,触动学生的心灵,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得到体验和感悟,生成德性。

反思我们平时大多的班会还是停留在说教的层面,学生被动接受,主动性偏弱,自然地德育接受度低。有专家总结,好的班会课“四要五化”,即班会各项准备要充分,环节设计要递进,提前发动要必须,最后总结要升华;力争语言幽默小品化,内容实际生活化,主题鲜明唯一化,效果感人震撼化,后续有力系列化。本次大会结束时,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分会副会长总结:班会课一定要让学生活动、感动、行动。这给我们已很大启发,指明了班会课教学的方向。

第斯多惠说:教育的全部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和唤醒。我想,我们真的迫切需要唤醒班会课堂的教学美,迫切需要激发班会课堂的唤醒美。

唤醒动力 释放个性 篇3

一、激发创作欲望,释放真实个性

写作是一个创作的过程,过多的束缚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学生若在写作中失去个性,就不能直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网络有丰富的资源,包括文字、声音、影像、图片,它们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刺激学生的感官,帮助学生释放个性,激发创作灵感。

1还原生活

生活永远是写作素材的大本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素材的攫取者,只要善于整合资源、发现素材,作文就不会出现无从落笔的窘境。比如,在写景习作中,要描写荷花之美,虽然有《荷》专题可借鉴,但终究还是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而展示荷花的千姿百态着实费力,不可能要求学生拿着相机去公园里守候,拍摄荷花的变化。而且如果在冬季、春季来写这篇作文,那么荷花尚未盛开,学生又何来观察之说呢?网络恰恰弥补了这一缺陷。网上有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的荷花,如同一部荷花集萃展现在学生面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

2寻找真我

受模式化语言的束缚,写作时学生往往无法真正释放自我,作文带有条条框框的痕迹,缺乏真情流露,难免带有虚空之感。比如,在写社会热点问题“该不该扶起老奶奶”的习作时,需要学生能够写出真实感受。但模式化写作思路会使学生迷失自我,内心激荡的涟漪往往无法准确表达,或干脆不表达。对此,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设一个小论坛,鼓励学生们踊跃跟帖,再将这些言论整理出来。学生既在整理过程中寻找到了真我,又完成了这篇“真实”的习作,可谓一举两得。

二、巧积写作素材,建立个人文库

素材是写作的基础。尽管生活丰富多彩,但学生不能观察到生活的每个角落。所以,很多学生苦于无处收集素材,写作时常常“无米下锅”。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如同一部时时更新的百科全书,是最好的素材库。对此,学生要做的是学会如何攫取。

1收集素材

网络带给学生一个庞大的素材库,包括图片、声音、影像和文字,这些都可成为写作素材。当然,素材的收集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紧密相联,因为爱好会引导学生关注相关的信息,从而收集素材。比如,汲取网络杂志、网络书籍等内容,甚至在QQ交流、论坛交流中,也能收集到素材。再如,对社会热点问题,网络也会有相应的评价。在上面所提“该不该扶起老奶奶”的习作中,也可充分利用网络论坛里的跟贴,来整理收集大众的看法。

2创建文库

建立写作素材库,既方便写作,又积累了知识。网络素材库的最大优势在于“上传和分享”的强大功能。比如QQ群、公共邮箱、写作网站等,这些方便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也便于写作素材的共享。当然,素材整理要分门别类。比如,环保题材的相关文章,如《小筷子引发的大问题》、《和雾霾说‘不》等范文,甚至网络上一些红文、美文,在创意、节奏等写作手法上都能够开拓学生的思路,具有借鉴价值,也值得收录到文库当中。

三、博采网媒所长,丰富写作形式

初中作文更注重内涵与思想,对文体的要求则相对宽松。这就要求学生多加练习,将写作形成一种习惯,由量变到质变,从而真正提高写作水平。随着网络的影响扩大,学生需要更快捷更方便地抒发心情、书写心事的平台,需要更多的关注度。网络的互动性和及时更新、快捷书写等优势,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1微博:缩短的随笔

随笔是学生练习写作的重要形式之一。随笔就是要及时记录下自己的心理感受,而微博就是缩短了的随笔。微博,因篇幅短小、发布文章快捷等优势,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关注。比如,生活点滴,包括与父母相处、与同学朋友相处,甚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都可通过微博发布,并吸引他人关注。这些文字积少成多,就形成了一个素材库,到写作之时,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

2博客:心灵的家园

博客出现较早,与微博相比,更受爱好写作的学生的青睐。很多学生甚至将博客当成日记来写。一方面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心情、趣事,另一方面通过博客吸引共同爱好者,开拓一片广阔的天地。与微博的作用相同,博客文章也是写作的重要素材。甚至,一些学生养成了写博客文章的习惯,从而锻炼了写作能力。

四、优化评改方式,促进互动交流

评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交流沟通的纽带。但对教师的书面评改,学生能有所领悟的并不多,很多学生是为了改而改,缺乏与教师的沟通。将评改通过网络的形式来实现,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又增加了沟通的及时性,便于学生领悟教师评改的意图。

1提高实效

以往的作文评改方式是通过课堂评改或直接在作业中评改,这种方式要求评改要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进行。而网络评价不拘泥于形式,随时随地都可进行。比如,学生在写《我的父母》这篇作文时,通过个人博客发表了这篇作文,教师可及时跟帖回应,指出不足之处。在网络上,评价语也较课堂评价更活跃,甚至可适当运用网络语言,比如“你写得很到位”等。但要注意评价用语的规范性,给学生营造一个规范的语言环境。

2互动交流

网络评改的互动性毋庸置疑。仍以上面的习作为例,学生在博客发布作文后,不仅仅教师能看到作文,其他学生也能看到作文,并能通过及时跟帖形成互动,写下自己的读后感,有助于学生之间的写作体会交流,相互促进。虽然在课堂教学中也能实现这些,但通过网络平台来交流,给学生更加宽松的空间,便于抒发个人真实感受。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网络交流作为一个交谈的窗口,能营造出平等的交谈关系,从而拉近师生距离。

语文教学个性的唤醒 篇4

一、发挥教材的德育功能,赋予学生哲学思想

“一个创新者如果具备了哲学头脑,那么他的创造成果就可以增加一倍。”由此可见,哲学思想、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一个创新者必备的个性素质。在教育中,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内容,用哲学的观点指导讲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同时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用哲学的观点理解数学知识、说明数学知识、阐述它们之间的联系、分析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有目的地、有计划地用哲学思想充实、武装学生的头脑,促使学生内在素质的提高。

二、适度加压,增加学生的紧迫感,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压力是驱散怠惰、激发求知欲的积极因素。因此,适当的压力对于创造是十分有意义的。教学时,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加压、不断挑战自我的同时,精心组织、设计教学素材,激发学生主动地去发现新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勇于探求新知。

例如,同类项概念教学,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首先为学生提供观察、感知材料:(1)2a2b3与-3a2b3,(2) 4xmyn与-xmyn;然后让学生围绕下列问题进行探索,(1)各组中的两项所含字母有什么关系?(2)相同字母的指数有什么联系?有意识地对学生施加压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紧迫感,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三、设置悬念,引导质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好奇心更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好奇的目光往往可以看到比他希望看到的更多的东西。因此,在新课引入、知识讲解、课时衔接、习题设计等教学环节,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设置悬念。如观察下列图形寻找对顶角(不含平角):

图(1)中共有_对对顶角;图(2)中共有_对对顶角;图(3)中共有_对对顶角;研究(1)—(3)图中直线条数与对顶角的对数的关系后思考,若有n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有_对对顶角。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大胆地探索,独立获取新知,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创造的兴趣。

四、创设情境,善于激励,培养学生的勤奋精神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造活动还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因此,营造浓烈的创造氛围,可以极大地鼓舞学生,有利于创造潜力的挖掘。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和保护学生的创造热情,坚持肯定表扬与鼓励引导相结合,不断激励学生多思考问题、多提问题,欢迎学生提出不同见解,甚至反对意见,善待学生的奇思异想,从而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经常处于被激发状态,进入发现情境,不断提高创造性,培养勤奋精神。

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再创造过程,增强自信心,培养勇敢精神

众所周知,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强化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尤为重要。

例如,角平分线性质内容的教学,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先让每一个学生任意画一个角及其角平分线,再让学生在角平分线上任意取一点,并画出表示与这一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等长的线段,然后让学生通过度量比较这两个距离的关系,引导学生归纳得出表述角平分线性质的命题,再加以证明。总之,我们可以对概念的形成,性质、法则的归纳概括,解题思路的探索等过程进行优化设计,让学生充分利用眼、口、耳、手等各种感官,通过看、说、听、画等多种形式,共同参与探索,获取“新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创造并非离自己那么遥远,只要自己努力去实践探索,也能成功。从而揭开创造发明的面纱,消除其神秘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勇敢精神。

六、强化学习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是以其足够的知识储备为基础的。实践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学习习惯。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有必要强化学习管理:督促学生集中精力,该做必做,要有时间紧迫感,讲求时效;指导学生学会“品味”解题方法,优胜劣汰;引导学生善于总结规律;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及时纠正等,促使学生逐步养成思考全面、分析透彻、运算细致、推理严密、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的良好学习习惯。

有效教学唤醒教师决战课堂 篇5

打印本文 添加时间:2008-11-4 13:41:07 点击:30

《中国教育报》2008年9月16日第12版

■北京钢铁学院附中 吴有奇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师们关注的焦点,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该怎样实施,已经成为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关键和根本所在。

有效教学的本质与内涵

有效教学的本质是什么,如何从教学文化的角度看教学的有效性,怎样改变无效、低效教学,实现有效、优质教学?这一系列问题,如果不从理论的高度加以认识和厘清,就奢谈有效教学,是不负责任的行为。缺少理论的指导,在实践操作层面上也就谈不上真正有效的研究、行动和落实。

钟启泉先生认为“有效教学的最终标准是学生成长”,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提出:课堂要转型;教学的转型是以教师角色的转变为前提的,召唤一线教师“决战课堂”。文喆的《课堂教学的本质》从教学文化的高度,具体指出了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要实现有效学习,必须形成五个条件:学习内容要恰当、学习环境力求宽松、学习形式应多样、学习组织过程要科学、学习活动评价应有较强的包容性。余文森教授在《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中明确了考量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北京市光明小学刘永胜校长把教学活动分为教学投入和教学产出两部分。他认为,一个教师如果真心实意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就不能不“算计”在备课时是否认真研究了学生?讲授的内容是否适合每一个学生?每次评价会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所布置的作业是否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传道:让教学更有效》汇集了当前国内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几篇权威论著,把其中的核心认识和权威观点呈现出来,为老师们看待课堂教学有效性和了解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课堂,提供了基本方向与思考角度。

怎样实现有效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之所以效益不高,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效益意识不强,没有把促进学生的发展落到实处。提高教学效益,要求教师在每一个教学细节,都能从深层次上关心学生的发展,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和策略实施,把有效教学扎扎实实地落实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过程和结果中。

《传道:让教学更有效》一书所有章节均以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为依据来选文组材,从课前、课中到课后,一般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和内容都有涉及。“如何确定教学目标”、“怎样找寻和利用身边的资源”、“如何设计好教案”、“板书有哪些讲究”、“如何导入与引导”、“怎样的情境更有价值”、“怎样让预设生成都精彩”、“什么是真正的合作学习”、“怎样让学生会发问”、“课堂提问的设计和技巧有哪些”、“遇到冷场怎么办”、“怎样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学语言的艺术该如何运用”、“怎样的批评更有效”,集中了课堂教学的热点和核心内容,篇篇文章均来自实践者和研究者真实、具体的感受,有鲜明的代表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启发性。

作业本上的新生活

作业本在很多学生心目中是枯燥的,甚至是厌烦的,它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效果。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载体,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业的布置与批改、预习、复习这些传统的教学环节,也通过“创新教学”和“行动研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形式。山东省肥城市汶阳镇一位教师《用活“作业本”》在这些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尝试:

(一)作业本里,孩子们把悄悄话告诉了老师

生:“老师,谢谢你这么长时间以来的照顾。自从我爸爸得病后,你一直对我很关心。前几天,我经常做错题,您很生气,我以为您不管我了,但是您还那么细心地给我讲题。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师:“你是一个聪明的小男孩,老师很欣赏你的才华,无论是动手操作、绘画,还是在知识的理解方面,你都有很高的悟性,老师真的害怕一颗闪亮的小星星由于不负责任、由于贪玩而黯淡无光!振作起来,让所有关心你的人知道:你一定是最好的,好吗?”这是一本数学作业本上的师生对话,那个学生很聪明,通过师生在作业本上的交流,他慢慢振作起来,成为班里的积极分子。

(二)作业本里,教师热情激励孩子们

“你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朗读和日记的进步就证明了这一点!这学期,老师希望看到你的字写得工工整整,相信你能做到!”“做事认真是你的一大优点,课堂上再活跃些,多和大家交朋友,你收获会更大!”这些是一位语文教师学期初在作业封面上给学生的寄语,老师给自己的寄语起了一个名字叫“希翼”。每当孩子们捧着自己的作业本时都不免会怦然心动,他们看到的是老师的希望,也会为达到老师的希望而努力。

(三)作业本中的“补白”,让孩子们在自我反思中学习

“‘花梗上托出三个黄豆粒大的花骨朵儿,紧紧合拢着,像没睡醒似的。’老师和同学们都说我“托”字用得传神,我是修改后才用上这个字的。因为我想起了老师讲的‘贾岛推敲’的故事,以后写作文还得好好推敲推敲。”这是一位五年级学生在自己作文本上的一段“补白”。“这是我第三次忘了加单位了,太粗心了,一定要改过来。”这是一本数学演草本上的“补白”。“补白”就是教师鼓励学生在自己作业的空白处写下对自己作业的评价,或者画一点装饰,当然也可以不去补。补白后的作业本“活”了,让孩子们在反思中进步;作业本“美”了,让孩子们爱不释手,孩子们变了,再也不随便涂鸦了。

(摘自贾同文《用“活”作业本》)

教育家鲍林说过:“如果一个人在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进行研究,那么他的教学效果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有效,是教学的生命,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要实现有效教学,就需从根本上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就是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

唤醒高中语文教育的母性 篇6

语文教育的问题不仅仅是语文教师的问题。母语贫血的背后是民族精神的贫血。德国教育家洪堡特有一句名言:“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 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人们的任何想象。”当全民学外语成为国家战略, 当“政史地、音体美”成了副科被一些学生当成敲门砖, 当学生被关进教室与世隔绝, 当知识精英把出国定居作为人生首选的时候, 母语的衰落, 国民人文素养的衰退, 甚至是社会文化环境的紊乱就成了必然。

语文是各科之母, 其母性表现在哪里?一是因为它的文化、情感、思维等深层次的内容, 成为一切思维图式和精神图式认知的基础;二是现代各种门类的学科, 都在走向精细化的极端, 但其总源仍是语文。作为母语, 实际上有三个层面的东西, 一是语音、文字、词汇和语法, 这是最表层的东西;第二个层面, 是修辞、章法、为文技巧等;三是文化、情感、思维等精神层面。第三个层面才是高中语文教育的真正内核。高中语文教育应该是介于第二层向第三层发展的一个过程。

高中语文教育母性缺失体现在何处?如何唤醒高中语文教育的母性?

母性体现在本色。

母性体现在真实, 本色, 不求即时回报, 从这个意义上讲, 语文学习是长效性的, 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

但我们现在看到的现象是不少教师把基础年级语文教学当成高三来教,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学校不断的考核排队, 使得语文老师被动应对。语文是一个长效的学科, 比如, 语文学习的习惯养成需要一个过程, 以文言文教学为例, 查字典自学就是必备的能力, 但为了应对考试, 就必然要大量让学生学习记忆。阅读积累显示出效应也需要一个过程, 短时间怎么能体现出来?

基础年级语文教学应该怎么做?我认为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特别是自学习惯和阅读积累、写作原始素材积累的习惯。语文教学因为其显效较慢, 容易为学校领导和其他老师所诟病。古人说, “亲其师, 信其道”, 但现实是频繁的分班, 使得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养成难以实施, 也使得语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文纽带不断撕裂。这一点需要高度重视, 而且需要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有序衔接。

以高三现代文阅读和古诗词欣赏为例, 大家都在思考, 学生错误率高, 怎样才能得高分?其实, 在高一时就要解决如何读文章的问题, 我们的学生缺少“静下心”来读完文本的意识, 缺少梳理文章内部结构层次的意识, 连阅读文章先分段标号都不能做到。过去做教研员时, 我也赞同一些老师舍弃必修教材个别文章的想法, 现在重新回到一线教学, 回头想想, 类似于《获得教养的途径》这样的文章, 不正是培养学生论述类文本阅读能力的好文本吗?古诗词欣赏高三重在揭示规律, 但如果从高一就流连于技巧分析, 缺乏对诗词的诵读感悟, 缺乏整体感知品味的意识, 那古诗词欣赏就不断停留在炒冷饭这个层面, 难以取得实效, 而这一些正是应该在高一做的工作。我区要求基础年级实行“5+2”课时, 即用两节地方课程引导学生阅读欣赏, 这样做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我区励才实验学校开设“作家专题阅读活动”, 每学期精选一个作家, 选择其优秀作品, 集中阅读交流, 同时邀请作家来校开设讲座, 让作家和学生开展互动交流, 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对学生奠定厚实的阅读基础无疑是有效的。高三可以开展主题阅读, 这样做不仅可以缓解学生考试的焦虑症, 同时也开阔了学生视野, 为学生阅读和写作提供素材库。

母性体现在全方位。

著名课程专家钟启泉教授曾说:“语言同人类的客体认识和关系认识 (情感、意志、态度等) 密切相关”, “语言同人类认识的一切作用密不可分”。语言可以表达人文文化、历史文化、科技文化等一切文化, 但我们的语文教育已经窄化到文学教育的范畴, 文学教育又已经窄化到小说和散文 (含古诗文) 的教学了, 试想一下, 这样的情况长此以往继续下去会出现什么结果?

因此, 高中语文阅读的“底盘”应该宽一些, 再宽一些。阅读的面不能仅仅是散文、小说, 这些文本是高考必考的, 但是也要引导学生读一些“磨脑子”的文章, 读一些“诗性”的文章, 随笔、杂文、传记、诗歌都应该涉猎。我们现在常常抱怨学生不会写议论文, 其实, 根子还在于学生视野狭窄, 不会思考, 或者思考缺少深度。阅读教学还要关注中外哲学、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积累, 视野再开阔一些。我们的语文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如阅读哲学类文章, 提高学生思想的含金量, 居高临下辩证地分析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著名特级教师曹勇军的《高三 (10) 班在六楼》一书介绍了他在高三一年开设“时事讲坛”的思考、做法和成果。尽管曹老师用十个关键词介绍了他的思考, 但我还是不想急功近利地去评价这件事情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多大作用, 因为我过去也做过这类尝试。我想这件事的潜在价值在于, 它教会学生关注生活, 教会学生思考与分享, 教会学生质疑与批判, 这才是语文教育的母性所在, 如同每个母亲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够独立生活那样。试想一下, 一个人接受过母语教育10多年却不能熟练地运用母语去阅读表达, 这岂不是一件挺奇怪搞笑的事?

我们的语文教育有时要做点“无用”的事, 营养要均衡。诗人北岛说过一段话:“读书与上学无关。那是另一码事:读———在校园之外, 书———在课本之外, 读书来自生命中某种神秘的动力, 与现实利益无关。而阅读经验如一路灯光, 照亮人生的黑暗, 黑暗尽头是一豆烛火, 即读书的起点。”所谓“神秘的动力”也就是人本身的精神需要而已。比如, 一些长篇巨著, 历史著作, 名人传记, 人文地理等, 这些无用的东西和高考并不直接相关, 但和人的成长有关。

母性体现在放手。

每一个母亲都清楚孩子最终要离开自己独立行走, 因此要教孩子学会生存本领, 最终必须放手, 语文学习也是如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 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学生的语文学习一开始是要老师扶一扶的, 但不能到了中学甚至大学还要扶, 那既是学生的失败, 更是教师的失败。

阅读也好, 写作也好, 都需要经历放养、领养、再放养的循环过程。孩子一开始需要学会爬, 要牙牙学语, 语文学习也是如此。阅读需要让他自己有兴趣看着玩, 写作和口语表达要让他先自由说写, 虽然不像样, 但这是源自天性, 自有其真意趣在。若是一开始限制或者是引导过度, 恐怕就会使学生丧失了兴趣。语文教学的特点是慢热、恒温, 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因此, 允许学生自由阅读, 写作随笔等, 能让学生保持一定的学习兴趣。

但老师也不能完全当甩手掌柜, 要从“放羊”式向“领头羊”式转化, 从“注水”式向“挖井”式转化。需要利用课堂阵地教会学生自主阅读欣赏, 教会学生品鉴习作。过去对阅读的重视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 重视宣传阅读的作用, 不没收学生的课外书, 同时带领学生用好图书馆阅览室等积累。阅读摘抄固然有好处, 但放羊式阅读效益不大, 易受其他学科老师以及班主任诟病。语文教学不能仅仅靠无心插柳, 也要做一些“有心栽花”的工作, 不仅要让学生直面文本, 观其貌, 凭借着自己的心智和阅读经验对文本进行直接的审美感知;还要和学生一起“寻其味”、“悟其道”, 让学生潜心会文, 自然涵咏于文本语言所描述的情境之中, 用心体味、捕捉和追寻文本的情趣和意蕴, 在揣摩体会文本的过程中, 让心灵与文本所传达的内在生命结构之间产生深层次的契合, 从而进入一种豁然开朗、心领神会、赏心怡情的境界。

写作的指导也是如此。我们总以为孩子缺少的是写作技巧, 其实, 很多著名作家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 孩子们缺少的是生活, 缺少的是体验, 缺少的是悟性。阅读和写作从来都是不可分离的, 而且写作本身也是“情动而辞发”的, 再多的技巧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做基础, 就等于我们手拿着擀面杖, 熟记着擀面的技巧, 但没有面粉, 谁能擀出一碗面来?

阅读和写作是交互共生的, 阅读让我们能更理解写作的规律, 让我们懂得如何去观察生活, 去学会表达, 写作让我们懂得交流, 同时也会增强阅读欲望。当你要写点东西的时候, 你往往会要去查找一些资料, 或者回头去翻翻已经读过的书, 这时, 你可能会觉得, 自己的书读少了, 或者读得不认真。人们常说, “书到用时方恨少”, 其实也可以这样说, “书到‘写’时方恨少”。放手让学生阅读和写作才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正道。

教学艺术:唤醒学生体验的能力 篇7

你的解读和钻研是通透的, 但是, 如何将你的理解变成学生自己的?如何带动学生开始沿着经典文本自由航行?如何让学生被美妙表达真正攫获, 不由自主地开始自我发现和品赏, 并为这种赏析激发更多阅读和探究的兴趣?

答案很多, 最重要的一个也许是:唤醒学生的体验。没有唤醒的教学可以成功训练人才, 但绝不会唤醒潜藏的人性力量。钟情教学艺术的教师明白:“艺术是一条通向自由的道路, 是人类心智解放的过程, 而人类的心智解放则又是一切教育的真正的、终极的目标。”追求教学艺术, 就是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促动学生体验进而唤醒学生智慧的引导艺术。那么, 如何把课堂讲授变为唤醒体验的艺术呢?

首先, 避免硬讲。必须明白, 教材的美妙绝不等于授课的美妙。你对教材概念化的所谓正确评价, 绝不能取代学生获得知识的体验旅程。用“是不是”“对不对”换来学生的一句“是”或者“对”, 暗含着教师的强制:只需要学生肯定我的观点, 教学环节就算完成。而学生自己是否真的晓悟了, 则往往被忽略。

其次, 寻找能够“去蔽”的授课语言。授课语言是打通教材跟学生理解之间屏障的隧道, 是摆渡学生跨越广阔深奥知识海洋的航船。授课语言是对经典教材的“翻译”, 好的“译笔”非但不会变成丢失原著风味的漏勺, 更能变成接通智慧和意趣清泉的“坎儿井”。因此, 精读教材的教师, 拥有一桶水的丰润, 最善于把知识化成自己的智慧, 既扣住知识体系的关键, 又拨动接受未知的心弦。

再次, 用教学设计去唤醒学生。一个女教师让孩子自己读一首陌生的诗歌, 让预习过的学生替他把关, 然后再请纠正的学生指出问题, 再读课文, 让其他学生把关纠正。她的教学环节本来是讲生字词, 可是她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字词并呈现自己的盲点, 使学生体验到了这些字词的“真相”。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是对学生体验方式的设计。

最后, 用丰富的课堂活动去促成体验。一个教师讲柳永的《雨霖铃》, 问:“执手相看泪眼”中, “执手”能否用握手“握手”“拉手”代替, 学生有争议, 他便让两个女生上台来, 分别表现这三个动作, 结果两个女孩子很自然地将对方的手捧在胸前, 用来表现“执手”。学生们立刻明白:执手, 是一种珍重爱惜的举动, 恰当表现出分手时爱人的依依不舍。

一个教师讲《项链》, 让学生改编小剧本, 表演马蒂尔德的丈夫拿到部长家的舞会请帖, 回家后的夫妻对话。一组学生想象改编:因为不在意那个舞会, 所以丈夫领着妻子去草地散步, 对她表达情意, 结果马蒂尔德没去参加舞会, 没丢失项链, 后来过上了美好生活。由此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明白:如果丈夫也不贪慕参加上司舞会的虚荣, 他完全可以阻止悲剧的发生。

旨在促动学生体验的课堂活动也可以是辩论、采访、对读等等活动形式。还可以用写作练习来带动理解。比如, 讲述《记念刘和珍君》, 可以在读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这样的句子后, 让学生结合上下文的脉络和语境, 具体写出这个“缘由”。学生就可以领悟前面所写执政府的残暴、无耻文人的造谣, 这种一贯的的愚弄压迫, 让中国人集体变得“默无声息”;阅读穆旦诗歌《赞美》, 遇到“在大路上多少次愉快的歌声流过去了”这样的句子, 就可让学生充分想象, 注释写出那些“愉快的歌声”是什么;再引导学生运用历史课上学到的知识, 回想历朝历代农民起义的歌声和口号, 而这一切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 让学生在注释行为中既运用已知知识, 又切实体验了中国农民在历史长河中的命运;讲完《祝福》, 布置作文, 让学生写《假如我是鲁四老爷》, 让他们做一回“有责任心和觉醒了的乡村绅士”, 反思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的行为;《雷雨》赏析完毕, 让学生写《鲁侍萍没有说出的话》, 发挥台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或者“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中省略和咽下的话, 从而深入体验一个母亲的深沉而悲哀的母爱。

语文教学中如何唤醒学生的积极情感 篇8

一、问题的提出

道德,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段的舆论对生活起约束作用。道德是一个多纬度的结构, 包括道德认知、道德行为、道德情绪和道德意志四个方面, 并与社会、家庭、自我构成一个立体的结构。

许多研究者对于道德的分支, 如道德判断推理、社会行为关系、自我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取得了一些成果。知识经济的来临, 生态观念的融入, 使我们当代的小学生道德品质产生了新的变化。但是在以前的研究成果中, 对于道德内容新发展的项目没有涉及。为了了解当前中学生的道德状况, 有必要对当前中学生的道德现状进行研究。

二、中学生道德现状剖析

1. 社会责任感缺乏。

在市场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冲撞中, 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已乘鹤而去, 在当今的中学生身上这种意识仅存于少数人身上了。

2. 拜金主义思想在中学生心中生根。

如果你问学生“你选择事业时的依据是什么?”他们一般都会说:“高薪。”“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一部分人会说:“做个有钱人!”由此可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拜金主义已经在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导致了他们认知上的一种不良倾向。

3. 集体主义价值观略显薄弱。

在市场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撞击下, 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已经失去了昔日一统天下的地位, 取而代之的是现实主义思想。

4. 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倾向。

如果你问中学生“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说做个有钱人, 有说做个有文化的人, 有说做个积极健康的人……可见, 当今中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倾向。

三、中学生积极情感的道德教育思考与实践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是人在各种活动中对周围现实所表现出的态度和体验。人的情感可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积极情感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实施教育和定向培养。”学生的情感领域是丰富而复杂的, 时时会在道德教育中体现出来。教师如果不能从学生的情感需要上去考虑, 就会责怪学生不听话, 认为他们是不守纪律的孩子。问题的症结可能就在于德育实践过程中, 我们怎样唤起、催醒儿童内心的积极情感。

1. 借助写字教学渗透德育。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各阶段学生的书写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可行的实施建议。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日常的指导和训练时, 不仅要强调写字的方法和技巧, 更应该充分认识写字教学的重大意义———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精神风貌。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文字之一。从最初的甲骨文, 发展到篆书、隶书, 再到日后的草书、行书、楷书, 不断传递和发展的汉字, 弘扬着优秀的中国文化。学生练习写字, 可以让其领略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 热爱祖国的文字, 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培育和发扬民族精神。同时, 写字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在学习过程中, 能不能坚持勤学苦练, 是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事实上, 在练字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做事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所以, 注重写字教学, 可以使学生在写得一手好字的同时完善自己的个性、情感, 乃至于审美趣味, 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

2. 利用教材内容渗透德育。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文学性的特点, 选进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型文章。这一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把学科知识教学和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 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渗透, 以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如从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中, 感受到鲁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 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 培养学生以祖国强盛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 树立为民族复兴而读书的伟大理想。再如《鼎湖山听泉》、《画山绣水》、《飞红滴翠记黄山》等文章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祖国山河的美丽风光, 足以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 对祖国大好河山产生自豪感, 同时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认识到自然是人类之友, 人类装点自然并从自然界中得到感悟, 发现自我, 从而提升人格精神和审美能力。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良好的德育素材, 可以通过讲授课文内容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也可以通过对课文精彩语言的品味、典型人物形象的分析来启发学生思考, 使学生领会蕴含在课文中的思想内容, 真正受到切实有效的思想教育。

3. 通过写作教学渗透德育。

作文往往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内心世界, 它可以让教师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有助于教师及时进行引导。如在写“情”为主题的文章时, 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感受浓浓的情感, 从而真正体会父母的伟大和无私、友情的可贵与纯洁,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又如布置学生写《带着坦然上路》一文时, 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总有挫折和失败, 面对挫折要学会在逆境中不消极、不颓废;面对成功要学会在顺境中不骄傲、不自满, 能正确对待失败与成功。作文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 可以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 使他们的思想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4. 开展课外活动渗透德育。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必须是生活的, 一切教学通过生活才有效。”语文教师要在课内教学活动的基础上, 为学生提供课外活动的机会, 达到德育的目的。如我在教学《散步》一文后, 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在感受了亲情的可贵以后, 请为你的长辈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 (如捶背、洗脚、洗衣、揉肩等) 。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惜亲情、关爱家庭的意识和情感, 促进学生为家庭亲情建设尽一份力量。此外, 语文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教学, 有机地引导学生通过人物传记、励志影片等不断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语文教学个性的唤醒 篇9

惩罚是对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 它既可以体现在精神上, 又可体现在行为上。适时适当的惩罚是教育的有益补充。中国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语:教育不能没有惩罚,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讲过: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 而且是必要的。大到社会秩序, 恐怕西方文明, 新加坡的井然不单单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吧。

作为70后的教师, 看到90后学生确实存在的冷漠、自私、无动于衷, 甚而极具破坏力的种种现象, 我试过“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树“榜样”, 言传身教, 一系列努力都无济于事后, 我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 和同学们民主商量了一些惩罚措施。

个案一熊莎, 女, 就读初一, 每天上课要么和邻桌讲话, 要么听mp4, 要么吃零食、睡觉, 无心听讲, 没有求学的意识。一番感恩教育, 稍微点醒了她那沉睡已久的上进意识, 但收效甚微。后来我让她站到讲台前, 用扩音器将“我是学生, 我是来学习的”这句话念每天念三遍, 这唤醒了她些许良知。接着我让她扫地一周, 让她知道生活不仅是享受, 还有苦累和责任。在后来的课堂上, 熊莎同学讲话次数越来越少, 有时还会认真地紧跟老师的上课节奏, 听讲、做笔记。

个案二曾兵, 男, 就读初一, 父母长年在外打工, 跟着爷爷奶奶。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打架, 甚至会叫社会上的小混混帮忙;开门总是用脚踢;抽烟、旷课;上课经常讲话, 作业经常不做;视校不顾, 校内骑车等等, 似乎是一个违纪集大成者。我找到他, 肯定了他的一些优点后, 将他的违纪事件一一列出, 问他:“如果你是班上的其他学生, 会喜欢与现在的你交朋友吗?如果我们班再有几个你这样的学生, 班上会成什么样子?如果你是老师, 你会对这样的学生怎么办?”他低下头, 似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小声说:“老师, 我知道我错了, 我愿意接受惩罚, 我会慢慢改。”我问:“你准备用什么方式弥补过错呢?”“按班里商量的办法”他说。我告诉他:“这样吧, 给你一个将功补过的好机会, 这个星期, 你做了10件坏事, 那么限你在一周内为班上或学校做十件好事, 少一件都不行。”他听后笑了笑, 说道:“老师, 我一定照做。”快到一周结束时, 星期五下午, 曾兵在我办公桌上留了一张纸条, 上面写着:老师, 这是我这一周做过的好事:1.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2.帮助值日生摆放桌椅;3. 修理班上的烂桌椅;4. 主动借笔给同学用……请老师核查。通过此次“将功补过”的惩罚, 在班务日志中, 曾兵违纪、做坏事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平时工作中, 我一直依据“谁的错, 谁负责”的原则进行惩罚, 如:谁将泡泡糖吐地上, 谁负责一个星期的泡泡糖清理;谁扔垃圾在地上, 谁负责一天的垃圾清捡等等。这些小小的“惩罚”, 能够让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 懂得为自己的过错负责, 感到一种责任。

为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教学 篇10

一、发挥表率作用, 培养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 做“创新学习的示范者、组织者和鼓励者”, 以自己的不懈创新精神或其他的创新榜样来激励、鼓励师范生不断创新。在教学中, 若没有教师的创新在先,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只会是一句空话。

在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思路、方法要不断推陈出新, 不断给学生新的刺激、新的感受, 保持他们学习语文的持久积极性和思维活跃性。针对不同的课文应采取或讲授、或点拨、或讨论、或比较、或做读书笔记等多样的教学手法, 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手段, 针对课文寻找最佳的切入口, 不断变化教学思路。教师的言传身教自然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二、放飞学生心灵, 激发创新热情

“自由之意志, 独立之精神”是早就为一代鸿儒陈寅恪先生终身提倡力行的。而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教师、名家、权威的迷信膜拜, 却消蚀着学生的心灵自由与灵性感悟。学生唯师是从, 唯书是从, 不敢越雷池半步。对于这种不良现象, 我们必须对学生予以正确的点拨指导, 注意破除旧的教育观念, 解放学生的思想。

首先, 要破除师范生对教材的过分依赖和迷信。要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书本和教材, 甚至要注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教材“挑刺”, 以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和批判精神。另外, 还要引导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书本和教材。时代是发展的, 知识运用的环境也在不断改变。今天正确的结论, 明天就不一定正确。书本上的结论既不是完全可靠的, 更不是恒久不变的, 人类的认识在发展, 任何一个正确的结论的正确性都是相对的。因此, 要启发学生勇于向“定论”挑战, 用一颗自由的心灵汲取中外文化的精髓, 以丰富自己创新的思想, 以涵养自己创新的心灵。

其次, 要破除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和迷信。学生的脑袋决不是教师脑袋的复制品, 要培养他们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的精神, 鼓励学生提出新观点、新方法, 甚至让学生分析教师示例方法的局限性, 这有利于突破思维定势的蕃蓠, 激发创新热情。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教学的关键是淡化权威, 解放学生, 使学生在没有任何顾忌和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参与对真理的探求——“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陈云语) 。教师和学生都“把每一堂课看作一次精神的探险” (钱理群语) , 一种新的教学境界就出现了。

三、树立民主观念, 激发创新欲望

在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主教学思想, 建立平等、自由、宽容、轻松、激励、赏识的师生关系, 创设一个让学生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愉快生动、民主宽松、锐意进取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 充分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感受到自己是学生的主人。从某种意义上讲, 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 学生在课堂上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 创造性也就越强。因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 面向全体学生, 给每一个人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机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 使他们都可以通过努力, 跳起来摘到桃子, 激发其创新欲望, 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在教学民主方面堪称我们的典范, 他不光班级管理依靠民主, 讨论问题发扬民主, 就连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要跟学生共同商量, 甚至连公开课上学什么、学多少、学到什么程度, 仍然跟学生商量。他的这种教风, 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权, 让师生真正处于平等的地位, 给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这种环境中, 学生以主人的高度责任感自觉学习探索。试想, “主人”们一旦自觉学习、主动探索起来, 思维岂能不活跃, 创新意识的火花岂能不迸发?

四、改变评价观念, 发展创新个性

创新教学强调评价要有赏识性、激励性, 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给予更多的肯定、赞赏、表扬与鼓励, 从而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情境。在教学过程中要解放学生, 多鼓励学生的学习活动, 让学生敢想、敢问、敢疑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在课堂教学中, 由于语文知识的多义性, 学生必然会有一些不同于教师的见解, 学生能够有自己的见解正表明他已是学习的主动者了, 这时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切不能以为自己是“主导”, 可以说了算, 给学生一个死答案。正确的做法是“存异”。尤其对那些不受传统观念束缚, 敢想、敢干、不盲从的爱钻“牛角尖”的学生要进行正确引导, 即使他们观点偏激, 也不要斥为“异端”而打入“冷宫”。只要利于个性自由发挥的, 我们都应给予肯定、鼓励和赞赏。学生发挥个性的过程正是激发、锻造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过程, 也是发展其创新能力的过程。

五、密切联系生活, 提高创新活力

近年来, 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语文与人的心灵、与社会生活的紧密关联。有人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 语文教学应将联系生活、贴近生活、适应时代气息和现实生活需要的内容融进教学内容中,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从而意识到学习语文是生活的需要, 也是精神的需要。同时, 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并通过写日记、随笔, 提高思想境界, 生活品位。另外, 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活动, 放手让学生去了解社会, 感悟人生, 提高发展个性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自觉性。例如, 针对香港、澳门相继回归, 可以组织一堂“港澳掠影”的活动课, 让学生了解港澳地区文化、经济、人物、风情;针对“申奥”, 可以搞“奥运回眸”知识竞赛。这些富有时代气息的活动课, 本身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 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和训练, 使我们祖国明天的教育不再是充满作业的劳役和考试的恐惧, 而是充满求知的渴望和创造的欢愉的教育;不仅是使一代代学子在课堂上获得成功, 更是使他们走向社会以后, 在各个领域都获得成功的教育。

摘要:21世纪的语文教育以创新教育为核心, 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主题。创新的高师语文教育需要语文教师改变教育观念, 提高自身素质, 构建语文教育创新的条件和氛围。

关键词:创新意识,高师语文,学生

参考文献

[1]蔡克勇.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M].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2]戈登.德莱顿.珍妮特.沃斯.学习的革命[M].上海三联书店, 1997.

[3]王国莲.问题意识:创新教育的第一要义[J].江苏教育, 1999, (12) .

上一篇:电气节能优化设计下一篇:土地执法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