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写作

2024-05-11

高中写作(精选十篇)

高中写作 篇1

所谓过程写作, 就是强调以实际应用为最终目的,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一种符合高中英语新课标要求的写作教学方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写作是一个重要环节, 而“结果教学法”是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指的是由教师将大量英语写作范文提供给学生, 并由教师来分析、讲解这些范文, 再要求学生根据范文进行写作, 写作完成后由教师批改并打分。结果教学法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始终为被动状态, 写作思路受到限制, 缺乏自由创作思维能力。然而,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 对过程写作法的推进与实施, 则能够保证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并且在写作时变被动为主动, 全面拓展创新思维能力。

一、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过程写作法的实施步骤

1. 分组讨论

学生开始写作前, 英语教师可为学生多提供些写作体裁与写作题目, 将学生进行四人一组的划分, 并相互讨论, 并在交流时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以最终确定写作题目。之所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写作题目, 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写自己感兴趣或者比较擅长的内容。

2. 初稿写作

初稿写作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提纲, 对英语文章进行初步创作。这个过程中, 学生完全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 对自己的英语写作内容予以完善。

3学生互评

学生在完成写作后, 英语教师先不对其评阅。可由四人小组作简单互评。这样, 学生在对同学写作问题及错误予以指出的同时, 还能够学习对方写作技巧及方法。

4. 教师评阅

学生互评后, 英语教师可认真评阅学生的作文, 明确指出他们在文章中所出现的语法错误、语句错误以及单词拼写错误等。必要时, 还可以当面批阅, 或个别指导。

5. 最终定稿

每位学生对同学和老师给予的建议与意见进行综合, 并进行认真修改。同时, 学生最好能够将出现过的错误及修改意见都整理罗列在专门的笔记本中, 以便需要时作为参考, 避免同样的错误重复出现。

二、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巧用过程写作

1.过程写作要具备全面系统写作框架

英语教学中的过程写作仅为一种教学形式, 但仅依靠一定的方法、步骤, 还不足以写出一篇好的英语作文。英语教师应该利用此训练方式, 让学生形成系统的英语创作思路。因此,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能够全面完整地搭建英语写作框架的能力进行培养。比如下面这个写作题: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 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工厂气体排放、汽车尾气以及河流污染等都对人们生产与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作为一名合格公民, 所有人都有义务与责任对那些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进行遏制。根据以上内容, 创作一篇12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

依照以上内容, 学生在写作前, 必须要形成一个系统全面的写作框架。第一段描述现阶段环境中所存在的问题, 及其产生的原因;第二段具体介绍为保护环境应该采取的措施;第三段主要是对整篇文章做一个总结。

2. 过程写作要具备精炼清晰的英语写作语句

有了体系与框架, 一篇英语作文基本成形了, 但要精益求精的话, 还要注重遣词造句。因为高中英语语法通常较为繁杂, 而且部分词汇也存在一定难度, 所以在进行英语写作时, 写好内容还对单词与语句的使用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高中阶段, 考生如果想在英语写作部分取得高分, 不仅要正确使用词句, 还要能够熟练使用精美词句, 以达到润色文章的效果。

三、结语

高中写作 篇2

一、勤读、多背词汇,好精句

要想写好一篇文章,没有充足的词汇量是不行的。课文中的俗语和谚语的识记是通过背诵来完成。背诵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语言学习的必经之路。

1、背词句,背诵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和短语尤其是课文中的俗语、谚语和经典句子。

2、背范文,将近几年高考中的作文和课文中好的段落以及报刊上的各种各样的体裁和优秀文章让学生多背,这样学生才能在自己的脑子中形成一定的写作框架,做到心中有数。

3、多读书,用英语进行思维。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定势,增加对英语国家文化、社会风俗、风土人情、思维方式的了解,扩大视野,选择课外阅读,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猜测、推理和领悟的能力。部分学生在写作时习惯用汉语思维,然后再逐句译成英语,结果写出来的文章是汉语式的英语。要想学会用英语进行思维,就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大量阅读,选择精彩的词句、文章和佳句,引导学生阅读,摘抄或背诵来培养语感。

二、亲自动手,自己写作

教师应注重基本功训练,严格要求学生正确,工整,熟练地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同时注意大小写和标点符号。进行组词造句,组句成段练习时,要学生写出最简单的短句,为以后英语作文打好扎实的基础。这种练习可以安排在刚开始的训练中,要求学生能够用最基本的时态去完成写作。另外结合高中英语基础知识的复习,对学生提出较高写作能力的要求。

1、范例引路

学生在进行短文写作训练时,教师应提供各种文体的范文,讲明各种文体的写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如日记,便条,书信,通知的格式等,并给予必要的提示,并掌握各种体裁文章的格式。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应对高考中各种体裁文章。

2、限时训练

教师当场发题,限时交卷。这样能促使学生瞬间接受信息,快速理解信息,迅速表达信息,提高实际应用和应试能力。这一步是关键,也是学生的的难关。必须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牢牢记住以下口诀:“先读提示,要点与格式要弄清;时态语态要当心,前后呼应要一致;结构搭配,莫违背;文章写好细检查,点滴小错别忽视”。学生明确目的,并掌握要领后,要严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3、多想精炼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多看、多听、多想,用心体验和感悟身边的人和事,然后将自己的体验和感受用英语写出来。教师可要求学生每周写两篇,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作不同的要求。鼓励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此外,有时根据所学单元知识布置一篇作文,或给学生提供一些与时事或与学生学习活动和生活有关的材料。此类话题的现实性能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其有话可写,有感而发;还能增强其信心,使其写作能力、技巧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对于有待进步的学生要及时励,激发其写作热情,增强其自信心。

4、自改互改

对照范文,学生先对已查出的表达有误的.地方进行初改。范文不可能把各种表达方式都包括进去,况且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也不尽相同,因此,还可安排学生互改。以同桌两人为宜,这样同时进行了改错训练。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写作教学是一项“由简单到复杂,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起始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审题。要求学生认真审读图表或提纲,领会意图,捕捉信息,确定文章时态及体裁。

2、写提纲。教师引导学生构思文章要点,写出每个段落主题句、关键词,然后确定细节和内容要点。

3、写初稿。经过审题和列提纲后,学生开始写作,教师指导学有意识地使用固定句型,使用关联词,把段落按逻辑顺序连成一体,形成基本连贯的初稿。

4、检查错误。检查是书面表达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完成初稿后,老师指导学生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修改和查错:

(1)看要点是否齐全,有无遗漏;

(2)体裁是否恰当,有无偏题;

(3)内容是否连贯,有无缺词;

(4)语法是否正确,人称、时态、语态、冠词及名词单复数等有无错误;

(5)用词是否得当,有无习语及固定搭配等方面的错误

(6)最后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无合适的连接及过渡,经过有效的训练,学生犯的错误会逐渐减少,同时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会逐步提高。

探究高中语文写作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兴趣

一、重视作文资料的储备,让写作“美”起来

古人说的好:“学文有三偷,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偷即是模仿,学生最初的写作,都是从模仿开始,在模仿中成长和创新。所以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作文资料积累是很重要的。教师要用这些材料为学生们带来知识的铺垫,从而对学生进行整体的教学指导。如果学生们没有丰富的资料储备,就会造成众多的试卷中存在千篇一律

的文章,有个性、有特色、有亮点的文章很少,有的文章甚至胡扯一通,毫无章法,离题万里,不知所云。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该让学生们重视作文知识资料的积累。同时还应该掌握一些作文的写作技巧,加强作文的写作训练。

二、注重积累生活的点滴,让写作“活”起来

在语文作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是很重要的。“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存在于整个生活里,整个生活时时在那里向上发展,写作材料自会无穷尽的流注

出来。”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对于写作来说,以及丰富的生活经验储备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

引导学生要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积极参加课外的社会实践,

去了解社会,并且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可每天写一写日

记,记录生活的点滴。同时要大量地阅读好的、优秀的文章,这也是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的一个很好的指导老师,当学生具备了生活的体验,和阅读优秀文章得到的素材,那么必然妙笔生花。

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写作“嗨”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教师们首先要千方百计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正如德国的教育家第惠多斯所说的那样:“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让学生们产生兴趣是整个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一步。那该如何做,让学生产生写作的兴趣呢?首先让学生们去体验生活的各种情感,去参加生活中的各种活动。让学生们明白写作不是空谈,而是写自己的生活感触,写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生活的丰富多彩,会感染学生,也会使写作变得丰富。

让学生产生写作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譬如鼓励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胜的欲望,还能让学生写作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

四、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让写作“久”起来

无论做什么事情,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字“坚持”。写作也是一样,没有捷径可走,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能提高的事情,是通过大量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知识的积累,因此学生们一定要做到的就是坚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坚持写日记。刚开始可能会觉得很无聊,不知道写什么。那么,可以给自己规定,开始少些一点。然后再慢慢地增加自己的要求,这样循序渐进,慢慢就不会觉得写作无话可说了。长此以往,写作才会有真正的提高。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育教学是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在能够达到以上几点要求的时候,教师们还需要有的是更大胆地去创新,去开拓新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们能够充分的发挥主动性,积极地参与到知识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去,让学生们的写作拥有亮点、个性、富有表现力。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引导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地去激励学生,

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不断地促进学生们的发展,真正意义上的达到素质教育,体现当今社会素质教育的真正价值。

高中写作 篇4

一、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及相关问题

1.教师教学理念不完善。在传统观念、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之下,高中英语教学中依旧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部分高中英语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阅读等方面,忽视了学生写作能力的锻炼与提高。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理念并不完善,存在着急功近利、脱离实际、忽略过程、评价不一等问题,导致英语写作教学效果不佳。

2.教材与高考大纲不健全。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交际能力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英语教材与英语考试大纲中的重点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英语写作课程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从教材方面分析,教材中出现的各种英语写作练习大部分都是仿写,而且相关的题材、内容等都与真实写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无法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作能力。从高考大纲方面进行分析,英语写作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较低,导致部分学生缺乏进行写作练习的动力,教师也缺乏必要的重视程度。

3.学生学习动力与方法不合理。高中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缺乏必要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是学习方法不合理。在学习动力方面,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长时间的积累与练习才能够有所收获,部分学生缺乏持之以恒、吃苦耐劳的精神,常常半途而废。在学习方法方面,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将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在单词背诵与阅读练习方面,无瑕顾及英语写作,同时缺乏系统的写作知识,导致英语写作水平始终难以有效的得到提升。

二、基于“过程写作”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措施

当前,过程写作已经成为了进行写作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有效利用过程写作的理念、原则及方法已经成为了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面临的重点课题。基于“过程写作”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体裁教学。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第一步应该对写作的体裁进行判定与应用。教师在进行英语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熟悉与应用各种写作体裁。在英语写作题材教学中,主要的措施包括三个方面: (1)在体裁选择的过程中要遵循趣味性与关联性原则,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语言水平进行体裁选定;(2)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范文的方式让学生对体裁进行了解与掌握;(3)体裁选择的过程中要注重真实性,强调写作要体现真实世界、真实情感与真实反馈。

2.倡导进行英语合作写作教学。过程写作中强调要将写作转化成为学生参与实践、交流支持的语言交际活动过程。 教师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自主进行写作的选题、初稿、反馈、修改、展示等活动。在英语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 依据学生知识、个性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小组划分,为每位小组成员分配相应的职责,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 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实现学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

3.促进英语写作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在过程写作理念的指导之下,学生在英语写作教学评价中占据主体地位。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小组互评等,通过沟通与交流实现观点互换、取长补短,促进英语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首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实现评价标准的制定,主要的内容包括写作方式、文体结构、语法句法等。在写作评论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写作作品发表,通过竞赛、广播、发表等方式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4.转变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角色。在过程写作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与以往并不相同,教师不再是课堂的讲解者与评改者,而是成为了课堂的引导者、提供者与读者。在过程写作理念的指导之下,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主要的作用就是对学生进行指导、鼓励与帮助,为学生的参与、互动与反馈提供有力的保障。在学生进行写作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及时的指导与帮助,例如设定情境、小组划分、讨论指导、 反馈点拨等。写作属于非线性的学习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重点放在帮助学生开发与发展写作潜能方面,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鼓励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写作教学互动中,实现自身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提高。

通过实践可知,过程写作符合语言教学理论原则与高中英语课标要求,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过程写作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当前,已经有部分教师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课堂中应用过程写作途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过程写作理念的本土化与多元化发展,更好地发挥过程写作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当前,我国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在理念、方法等方面并不完善,严重阻碍了高中英语写作新课改的效果。本文以“写作过程”为基础,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相关措施进行了分析,为英语写作教学改革与高考英语写作提供一些参考。

写作指导:高中写作指导之立意 篇5

1.有敢冒风险勇气。出奇是一种可贵的创新思维,更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境界,没有一点冒险精神,满足于四平八稳,如何能摧枯拉朽,推陈出新?凡有创新品质的考生,即使在大的立意观点方面一时无法全面突破,也应尽量在细小的方面“跳一跳”。

2.有拒绝平庸气度。拒绝平庸就要突破模式的束缚。模式是出奇的死敌,只有突破模式的桎梏,不顺从既定的思路,采取灵活多变的思维战术,多方位、跳跃式地从一个思维基点跳到另一个思维基点,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东西,才能让创新的思想在蓝天上自由飞翔。而没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则容易流于平淡、落人俗套。

3.有全面辩证认识。“寻奇”要有基础,脱离了生活实际就会走火入魔,沦为猎奇或胡说八道。“寻奇”也不会是横空出世、亘古未有之奇。对多数考生来说,只能是较之一般人在某一点上或新一点,或深一点,或广一点,或巧一点。

高中创意写作教学尝试 篇6

创意写作在西方以及东南亚的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从事高中语文教学近三十年,对目前服从于高考作文要求的模式作文已经深恶痛绝,每次高考阅卷回来,都心情沉重,即使所谓的满分作文,也大多是一些中规中矩缺少创意的庸常之作。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在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孩子作文,只能像朱光潜先生所言,“说的话和那话说出来的形式都大半彼此相同,看起来只觉得‘天下老鸦一般黑’”(《选择与安排》)。作为一名以语文教育为职业的教育者,我在对自己失望之余,希望能寻找到一条革新之路。于是,接触到了欧美及香港一些创意写作的教材之后,我在作文教学中开始了创意写作教学尝试。

香港作文教学研究专家认为,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为了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为学生提供过多的现成内容或提纲,因而大大地削弱了学生的写作乐趣,彻底破坏了学生的写作动机。这样也就使学生误以为,写作的目的只是为了分数或供教师阅读和评改的材料,而不是自己向他人传递意念和感受,因而使写作变成了毫无意义的活动。因此,创意写作应该让学生们在一个自由的天地里创作,激发学生的写作信心,让学生多写作、多表达、多运用自己的语言,发展学生完整的语言系统。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和写作个性呢?笔者在试验中发现,创意写作首先应该从创意阅读开始。“一千个读者要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创意阅读就是要读出自已与众不同的感悟,要有自己的眼光和追求,要有自己的阅读兴趣。要培养学生的纯正的阅读兴趣,就应该让学生喜欢他所读的作家和作品。笔者曾经在班级开展过一次阅读活动,“寻找一个自己崇拜的作家”。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展示自已的读书摘记卡片,展示搜集到的作家照片和签名,并评优张贴。活动结束,组织了“我喜欢的一位作家”演讲比赛,并在文学社社刊上推荐选发了部分优秀读书笔记和小论文。学生可以追文艺体育之星,其实也可以引导他们追作家之星。把一个作家的作品读全读透,熟悉他的创作历程,就能有自己的所见所解。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和独特的眼光,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养成写眉批和旁注的习惯。在阅读一本书的过程中,往往有许多小火花闪现,可以是批判,可以是延伸,也可以是感悟,及时记录,其中藏有很多的创新意识。这在无意中培养了学生的联想思维、逆向思维和创新思维。学期结束,我在班上举办一个课本展览,尤其是自读课本,写的旁注越多,甚至书页上因为字写得多和乱显得不那么整洁,只要有新见地,我也会大力表彰,引以为傲。

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Torrance先生就提出了创造性教学原则:重视不寻常的问题和意念;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意见是有价值的;提供不作评估的练习与学习机会;提供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发掘的空间,鼓励自发学习;给予连续因果的评价。对照这五条原则,笔者认为自己组织的创意阅读活动是契合了这种精神,在实际教学中也受到了学生的热烈响应,养成了学生读书的方法和习惯,为创意写作试验做了很好的铺垫。

从这五条原则出发,从高一开始,我要求学生每周完成一篇随笔,主要内容就是读书笔记和生活心得。关于“读书笔记”的写作,我建议学生可以换一种方式,把作品读到一半,停下来,设想一下假如你是作者,后面你怎么写?结局应该怎样?假设作者是曹雪芹,你是高鹗。写完了设想再继续读完原作品,比较一下,作者比你高明在哪里。也不排除你比作者更高明,再写一篇心得体会。

关于“生活心得”的写作,我参阅了西方创意写作教材,建议学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下手:(1)把你热爱的东西列出来,必须是所有的东西,比如爱吃的巧克力曲奇、心仪的演员、吸血鬼、爵士小号还有梦想能够飞翔等等,从中选一两个相结合,创作一个故事;(2)选择某样你深信不疑的东西写一篇文章,可以是某种政治、宗教信仰,或者更有趣的事情,比如你相信玻璃是绿色的,精灵也许真的存在,或者你坚信mp3比mp4更好用等;(3)描写一个看法与你截然相反的人的所思所想,但不要描写得太直白;(4)用不同的手法把从前写过的东西重写一遍;(5)改变作文主人公的一段背景,比如如果你是男生,就把主人公的性别设定为女生,反之亦然;(6)写一个你从未写过、很少写起的秘密,一定要坦诚;你可以永远不给任何人看你写的东西,可以不交给老师看,甚至可以写完马上就把它烧掉。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随笔中充满了许多新鲜有趣的故事,出现了许多超乎我想象的观点,读学生的随笔成了我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有了这样的随笔训练的基础,我就开始了大作文创意写作教学的尝试。按上级要求,一学期高中学生必须完成六篇作文,作文题目都是现成的,在教科书的每个模块后等着你。即使你想另外择题,还有一条规定卡着,同年级备课组必须统一作文题。但是,该出手时就出手,我在自己任教的两个班做了尝试。

先是命题采用“放羊式”:你写一篇你最想写的文章,你觉得你一肚子的话憋在肚子里快要爆炸了,不说不写难受了,老师给你一个泄洪的渠道。但你得注意,这是作文,得注意表达方式和方法。题材不限,可以是记叙文议论文,也可以是小说、剧本、诗歌。这一次可以说是身心大解放,什么文体什么主题都到场了,其中不乏佳作,让我充满了信心。

以后的作文,有命题方向,但要求学生开始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文体。或者有体裁要求,不作命题限制。我觉得一下子全放开,中学生还不适合,毕竟有写作训练的步骤要求,得循序渐进。这样下来,大部分同学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文体。比如贾瑞罡同学的作文《时光》是一个剧本,改编的是《水浒》的一个章节,受到全班同学好评,所在班级把它排练出来,在学校“戏剧节”竞演,获一等奖。还有一位女生张一,特喜欢足球,几乎每次作文题材都是球星球赛,写其它题材就干巴巴,后来和她交流几次后,觉得这样写也未尝不可,只要每次都写出新东西,就是好作文。在作文评价上,我也改变了方式,先由学生自评,再由我评价,最后综合给等第。

经过两个学年的探索,有了较大的收获:学生喜欢上作文课,喜欢动笔了;学生作文有了很多让我耳目一新的内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目前的背景下,要真正做好创意写作教学,还有许多方面值得反思。

其一,相对高考作文而言,创意写作有很大的冒险性,一种可能是受到追捧,得高分;另一种可能是棒杀,低分甚至零分。我所在的学校学生大多数是出国或保送,压力相对小一点。但是我也捏着一把汗。

其二,创意写作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高考模式下的语文老师习惯了“八股”套路,忙于做题,往往疏于阅读和写作,甚至会视“创意”为异端。笔者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在学校开设了选修课《小说时评》,把当下的优秀小说推荐给学生,在没有教材定论的条件下,凭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解剖作品,引发学生的见解。在课余坚持小说创作,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花城》等刊物发表了六十多万字的小说,创作必然会锻炼了自己眼光的敏锐性,能进一步发掘自己的创新意识。这样,相对而言,更易捕捉学生作文中的创新火花,珍惜并引导学生作文的创意。

其三,很多人对“创意写作”有误解,认为我们培养的学生绝大部分不会做作家,没必要“折腾”学生。其实,“创意写作”是一切创造性写作的统称,它虽然与培养作家的文学类创造性写作并行不悖,但更多地着力于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基本功,是为整个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核心从业人才奠定基础。不认识到这一点,就会贬低“创意写作”的价值和意义。

(余一鸣,南京外国语学校,210008)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探讨 篇7

一.鼓励学生观察生活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依据现有的生活材料用书面的形式来表达学生的思想观点。因此生活是一切作文教学内容的基本来源, 与此同时作文也是生活的真实写照。作文的意义在于将作者的亲身感受通过书面的形式得以表达。因此在进行作文培训时,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选择好个人与生活之间的关键枢纽, 这样才能让作文更具有生命力。根据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发现, 许多学生为了获取高分过分的强调书面语言, 而忽略了作文与生活最密切的关系, 因此起到了反作用。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当中大胆地表露自己的心声, 写出自己对生活最真实的看法, 将自己的真情实感用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写作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 语文作文一旦离开了生活作为铺垫, 一切都变得平淡无味, 尤其是对于高中生而言, 可以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 对自己熟悉的生活景物发表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既然创作的来源是生活, 因此教师在整个授课过程当中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自己狭隘的生活空间, 融入到社会生活当中采集具有生命力和鲜活力的素材, 比如说可以通过发掘具有代表性的实例, 让文章具有生命力和说服力。作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加留意身边的人和事, 并及时地作出记录, 通过日记或者周记的形式积累素材, 教师可以定期地对学生的随笔进行批阅, 并附上具有鼓励意义的话, 充分调动学生观察生活的积极性。

二.创新作文拟题法

俗话说的好,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题目就相当于一篇作文的眼睛, 只要透过题目, 读者就能够深刻准确地体会到作者想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 应该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拟题能力上。下面就来提供几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拟题方法。第一, 关键句拟题法。根据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发现, 在学生进行写作过程当中会出现难以确定题目的情况, 这时就可以利用文章中的关键词或者句子的方式进行拟题, 即可使是文章主人公的的一句话, 也可以是能够围绕主题的关键词。这样就能够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第二想象拟题法。在写作过程当中往往离不开适当的想象或者心理描述活动, 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高中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用联想进行写作。根据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发现, 许多学生在写作过程当中往往存在着思路狭隘的问题, 就事论事的写作模式让整篇文章看起来空洞乏味, 在这个时候如果添加适当的联想元素, 就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将作文中的各个要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让文章增添了浓郁的美感。第二朦胧拟题法。朦胧的美感总是能够让人添加许多可以遐想的空间, 这类朦胧的拟题方法往往能够留住读者的目光, 让读者产生兴趣。通常情况下具有模糊性的题目往往隐藏着大量的信息, 既可以让读者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又能够巧妙的设置悬念, 迫使读者认真阅读全文。

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一切工作的动力与源泉。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高中语文作文写作过程当中也正如此。学生只有拥有了写作兴趣, 才能够形成发挥出丰富的想象力。在帮助学生激发写作兴趣的过程当中, 教师起到了直观重要的作用, 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说尽量地利用一切机会来表扬学生,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让平常的写作训练紧密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只有通过这样的形式才能够让学生有东西可以写。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说构建第二课堂, 在锻炼学生各项能力的同时, 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的整体语文学习兴趣, 对过往乏味的语文学习有了新的改观。教师还可以选定某一题目, 让学生针对这个题目展开社会调查, 通过撰写调查报告或者写心得的形式记录下生活素材, 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写作时有丰富的内容可以发挥, 并通过观察社会现象的形式, 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思考, 让写作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对于教师而言, 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还可以帮助教师本身提高自身的素质。

浅谈高中作文写作 篇8

有人说过, 教师就是一个轴, 所有教导之事都挂在其上, 通过教导学习这一过程给学生的生命带来变化。那么面对学生写作能力差的情况, 我们必须先确立务必使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思想, 什么都不能成为我们推脱责任的借口。从现在学生的写作水平看, 在作文评讲中, 教师的肯定性评价依然不够, 作文在高中语文考试中占60分, 切入分45分左右, 写得合格的基本上得分总是在45分上下, 56分以上的高分一个班有时最多三五个, 有的甚至没有, 一位老师一生从没有给自己学生一个满分, 难道我们不遗憾吗?我们进行一次写作评价, 总是给个分数了事, 学生无论认真抑或马虎应付, 所得分数总是在一个固定分数线, 学生求进的意识就会变弱。所以我们在改作文中务必耐心细致, 一个新词新语的使用, 一个标点符号恰到好处的运用, 都应该成为惊喜的发现。老师就应该在细微处培养起学生对作文的写作兴趣。

此外, 教师缺乏具体的作文指导方法。作文亮点处主要在题目、开头、结尾。题目 (自拟题目作文) 拟写主要遵循点题、简洁、一目了然的原则, 为使题目新颖、印象深刻, 可以采用引用、化用名句, 一语双关等方法, 如我们学过的课文《药》《曹刿论战》;开头可以是以一连串优美的句子排比成章, 也可直抒胸臆, 单刀探入作者内心世界, 或者欲扬先抑、设置悬念。比如《荷塘月色》《囚绿记》等;结尾升华主题、照应开头、卒章显志, 那么就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每段文字的需要有意识地去组织材料, 结构成篇。

作文在考试中存在许多限制, 比如字数、题目、文体等。但是, 学生苦于作文, 主要是写作思路打不开和语言表达困难。学生遇到一个作文题目, 常常脑子一片空白, 有时心中也会浮现一些零碎的词语, 但写完后没词了, 写作文时总是无话可说, 一些例子无论写什么作文都是稍加改动, 利用一番。那么解决学生“无话可说”状况, 就可采用下列几种获取“源头”的方法:

一、靠“抄录剪贴”丰富库存, 注材料之活水

记录在册, 剪贴保存。俗话说:“最浅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因为即使当时印象很深的材料, 时间一长终会淡忘, 成了过眼烟云。所以, 请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 将看到的好文章、好素材随时剪贴或记录下来, 分门别类进行储存。学生对于自己认为非常好的材料要经常诵读, 甚至背诵。

二、靠“联想”, 打开思路, 挖掘思维的活水

联想在学生作文构思中起着重要作用, 决不可忽视, 但是联想用得好, 基于对我们接触到的诗文有极大关系。我们过去学过的不少好文章就是由联想而产生的。相似联想如刘基的《卖柑者言》, 由“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的柑子, 想到封建社会那些道貌岸然而内心肮脏的官员;周敦颐的《爱莲说》, 由荷花“出污泥而不染”, 想到在龌龊环境中保持高洁品质的人。相关联想如“荷花”这个话题, 我们学过诗《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散文《荷塘月色》、论说文《爱莲说》等。

三、靠“文学手法”打开文路, 打通文采的活水

单单在描写方面, 就有正面描写、侧面衬托、细节描写、感情衬托, 在描写一个场面时若能运用上这些手法, 就一定能宕开写作的思路, 不愁无话可说。

如何指导高中作文写作 篇9

一、语文教学中要重视作文教学

目前, 在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多数教师无明确的作文教学计划;大多数教师作文教学方法陈旧;作文批改停留在形式上, 没有落到实处且批改方式单一;作文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任务。教师和学生在作文教学和写作中都存在着一定的“惰性”, 前几年提倡的教师写下水文的习惯也渐行渐远,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仍采取“知识—行文—讲评”的简单循环模式, 从而导致学生对作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且对作文的兴趣越来越淡漠。很多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认为作文靠的是平常知识的储备和积累, 更靠的是临场的发挥和学生本身的理解力和悟性。诚然, 如果一个学生在这些方面做得非常好, 对于写好作文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 但是, 教师这种对作文教学的误读带来的是学生整体对于作文写作的“轻视”, 从而直接影响到了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和成绩。

二、指导高中作文写作的方法

1. 培养积极的价值取向

最近网上很多人关注到了2012年的一篇广东省高考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 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 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 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你写信对我说, 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 她宁可生得晚些, 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 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 写一篇文章。

有位考生这样拟题《如果生活可以选择, 我愿意生活在新闻联播里》, 考生用了一组以“如果生活可以选择, 我愿生活在新闻联播里”作为开头句的排比段落, 文中还参照《春天里》的歌词仿句, “如果有一天, 我老无所依, 请把我埋在新闻联播里”。从整个文章中可以看出, 考生的文笔很好, 对于时事的关注很高, 但是在价值取向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中存在一定的偏差, 从而导致这一篇零分作文。

因此, 对于高中作文教学, 在教好语文字、词、句等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取向教育, 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社会的大爱, 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感受到人性向善的力量。

2. 努力提高作文写作的深度

江苏作为经济、教育发展都走在全国前列的大省, 近几年的作文题目都看似简单, 实际写好并非易事。2012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忧与爱》, 在语文考试结束的当天, 新闻记者也在第一时间采访了很多的考生和相关的专家, 考生一致认为, 2012年的题目好写, 有话说, 但是专家觉得2012年的题目看似简单, 但是要写得有深度、有内容, 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这篇作文要想获得高分, 不仅要阐释“忧”和“爱”, 而且要阐释忧和爱背后的原因, 也就是说作文写作不仅仅要阐释现象, 更要阐释其所以然。因此, 在高中的作文教学中, 要努力提高作文写作的深度, 教师对于文题的讲解首先要到位, 然后在具体的讲析中, 特别是事例的列举等方面, 一定要与时俱进,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多花工夫, 做足功课, 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 站在高考的角度, 这样才能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

北大陈晓明教授曾言:“它 (高考作文) 应该在人文的、文学的、美学情趣的框架里来命题, 在合乎少年孩子健康自然成长天性的前提下来命题, 让他们能写出少年独有的心理、独有经验、独有记忆、独有的爱与恨、独有的语言、独有文章。”在整个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 教师也应该在遵循语文的基本框架前提下, 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 让作文能充分展示学生个人的综合素养, 能充分展示学生面对现实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熊海燕.浅谈高中作文教学[J].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2012 (2) .

高中写作 篇10

关键词:人文素养,母语,个性与激情

长期以来, 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其主要问题是从“读写结合”入手, 把对范文的解析同时扩展为模仿范文的写法来进行作文教学。课文成了阅读和写作的共同观照物, 因而出现了用文章结构分析来置换、代替阅读信息处理的怪现象。从写作的角度解读文章, 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症结所在。从写作目的讲, 作者是要把人生经验通过自己的文章传达给读者;阅读它的目的, 则是读者想要准确、具体地把握作者传递的信息。阅读, 不是要去专业性地分析文章结构, 以及分析其中包涵有哪些语文知识点。而是要根据阅读目的有效地理清作者表达在文章中的内容。 另外, “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很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阅读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去掌握标准答案, 而恰恰是为了培养学生探求正确结论、准确获取文章信息的能力。

“文以情动人”, 文章的思想是灵魂, 感情可谓之为“灵气”。没有情感的文章不能称之为好文章。因而培养学生感情, 激发学生感情, 并使之反映在作文中, 是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人的思想感情不是天生的, 它的形成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多情, 要善于感受, 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才能通过自己分析、综合, 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上升到对人们普遍情绪和感情的概括。这种概括愈广泛就愈有典型意义, 生活经验唤起情感, 再由情感激发写作欲望。

一、引导学生感悟生活, 走近大自然, 收集、积累创新素材

学生的心灵与生活为什么不能擦出火花呢?在考试、升学的重压之下, 他们的生活被枯燥乏味的公式定理所占领, 最精彩的也不过是一些快餐文化的刺激和调节, 于是他们的心变得浮躁麻木了。缺少了生命的意义感和幸福感的心灵怎能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快乐呢?所以说学生并不是没有生活, 而是缺少点燃他们生命激情、唤醒他们写作欲望的火种。“引导”, 是指遵照教育规律, 把学生引向比他们自身生活更宽广更深入更真实更缤纷的生活。特别是奇妙的大自然, 与养育人类的大自然进行真实的“对话”, 在花草树木、山川湖泊中陶冶自己, 在阳光中感受泥土的芬芳和飞鸟的痕迹, 让学生用眼睛去观察, 用手去感受, 用心去思索。这样, 在学生的心灵上就下载并储存了许许多多原汁原味的生活素材, 再经过未来生活的不断浸泡、冲刷、烘干, 其色彩一定丰富而鲜明。这些素材就是创新的种子, 一旦有土壤、阳光、雨露, 它就会发芽、拔节、开花, 灿烂一片。虽然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 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约, 带有理想色彩, 但是作为语文老师, 应该有这样的理念, 引导学生用心感悟自然, 学会与自然对话, 关注一朵花的盛开, 聆听鸟儿的歌唱, 这些细微的感受都是生活中最珍贵的心灵体验。让学生成为有感情的人, 才能唤起他们心中对真、善、美的向往, 并把这种追求通过笔端或直接或含蓄地表现出来。当然, 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 学生未必能有领略山川湖泊之美的机会, 即便有也未必能有很深刻的体悟。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巧妙借助对文学作品的解读, 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跟随作者一起感悟自然和生命的真谛。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中关于生命的深沉思考, 作者在走出心灵困境后, 还是一如既往地钟情于地坛, 还是喜欢去那里寻找生命价值的哲学。地坛不愧为作者神交已久的一位人生道路上的导师, 一位大彻大悟的智者。地坛有益地开启了作者的心智, 是作者情绪化的产物, 是作者生命哲学的一次真诚释放。学生读了这样的充满了真实感悟的文章, 也必然会和作者一起体验生活的磨难, 接受心灵的洗礼。因此懂得快乐的人生, 也会有痛苦, 不一样的选择, 不一样的人生之旅, 而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 就只有直面挫折, 而不是放大痛苦。痛苦和挫折是人生必然要遇到的两大难题, 要想让我们的心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 只有在遭遇挫折时排解痛苦, 积蓄人生的力量为新的目标而奋斗, 生命之花才会常开不败, 生命的存在才会有新的更深刻的意义!或许这种间接体验也可以触发学生灵感, 从而写出优美生动的文章。

二、教会学生热爱母语, 热爱生活, 亲和自然, 敬畏生命, 蓄积创新能量

学生是有感情、充满个性的个体, 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一定要注意有效引导。学生要热爱写作, 首先要热爱母语, 要有健康的生活心理, 积极、乐观、进取地融入生活, 轻松愉快地走进生活, 而不是为了写作而去刻意地观察、挑剔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真我”出发, 感悟到“我手写我心”的写作真谛, 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写自己思考过的内容。有了诚挚的情感、向善的思想、丰厚的底蕴和娴熟的技巧, 才能写出真正具有生命力有美丽灵魂的好作文。我们曾经选用过这样一个作文话题: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 一只小鸟突然飞进了赛场, 被疾飞的网球击毙, 击中小鸟的运动员立即停止了赛事, 跑到小鸟前双膝跪下……运动员对于生命深切的怜悯与敬畏之心令人动容。其实, 也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 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 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地上搬家的小蚂蚁, 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 大海中戏水的游鱼等等, 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我们也会时时处处在体验中获得“鸢飞鱼跃, 道无不在”的生命的顿悟与喜悦。

语文老师要构建“大语文”的理念, 营造良好的母语氛围, 鼓励学生关注生活, 学会思考生活中有价值的事物。生活不仅仅是个体参与的直接生活, 还指通过各种媒体 (包括书籍、电视、网络等) 获得的虚构的生活。这些虽然是虚构的, 但同样可以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 我们完全有理由把它们作为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是创新的原材料, 又是一座活火山, 是创新的巨大能量。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繁衍, 绽放了绚丽夺目的光彩。生命自产生起就是为了精彩而存在。塞内卡说过:“生命如同寓言, 其价值不在长短, 而在内容。”生命只有焕发光彩, 方不辱没生命的意义。

三、给学生充分自由的作文空间, 营造“个性写作”的氛围

中学作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所认知的社会生活及所欲构建的内容的表达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陶冶学生的情感, 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应通过创设和谐的教学情景, 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 使学生发表新颖独特的见解。让学生的个性特点渗透在作文中是作文教学的目标。个性, 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心理特征系统。作文是生活的反映, 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外显。学生由于知识水平、认知能力、阅读能力、生活阅历等因素影响, 思想幼稚甚至谬误, 这些都是难免的。对于学生来说, 幼稚天真就是他们最本真的美丽。但倘若为了“立意深刻”就去抹杀他们的真实感受, 为了思想健康就去让他们承载成人的“道”, 长此以往, 学生会不愿抒发自己的情感, 不愿表露自己的思想, 结果只能是无可奈何地说大话说空话。如何让学生的个性体现在文章中呢?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学生还不会写作之前, 不要讲太多的“清规戒律”, 作文本无定法, 少做“奉命作文”、“模式作文”, 打破思想定势与思维模式, 让学生自由写作, 放飞思绪, 天马行空, 自由翱翔。一篇篇作文仿佛就是一颗颗透明的心灵, 成了学生流露真实情感和生活思考的天地。在作文中有学生初涉人生的体验, 有小试牛刀的回味, 可以宣泄衷情, 可以描绘人生, 可以形容世故, 可以揭露丑恶。真正的好文章一定是情感自然流露, 个性自然展现的作品。可以华美也可以平实, 可以含蓄也可以犀利, 只要能够真实地反映小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思考, 都应给予鼓励。“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文教学一定要着力于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 尽可能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写作空间, 使其张开灵感的翅膀, 飞翔在美丽的文学天空。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就有很强烈的感受, 那些擅长写作的学生往往不仅文学底蕴丰厚, 而且兴趣广泛, 他们对生活有一种孩童般的好奇心, 在写作时, 平时看来无关的东西就可以派上用场, 信手拈来, 文思泉涌。所以, 文章不是“作”出来的, 它实在是学生思想的折射, 灵魂的吟唱。

王荣生先生曾经给过我们这样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提示:我们认为理想的状态, 既不是陈义过高而一厢情愿地杜绝模仿, 也不是放任学生照葫芦画瓢地机械仿制;而是要引导学生立足于真情实感, 对“优秀作文”的写作过程作“想象性还原”。也就是说, 模仿不是对静态例文 (文本) 的仿制, 而是动态地体验该例文的写作过程。这种“模仿观”, 突破了以“文章学”为支撑的“作文训练”, 而使作文教学回归到对写作主体的关注上。“想象性还原”, 是“入”“破”“出”三者的辩证统一:“入”, 就是学。引领学生模拟“优秀作文”的作者, 在想象中也经历相类似的写作过程, 探究作者是如何把自己涌动着的真情实感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来的。“破”, 就是“有选择地学”。从教材编撰的角度看, 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提供同样是真情实感但用另外样式表达的“优秀作文”;二是积极引导学生对各种“优秀作文”报以“批判性”的态度, 而不仅仅是一味认同。“出”, 就是在学中求创新, 力求让学生运用最贴切的方式完满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努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 让学生通过写作更深刻地感悟生活, 丰富人生体验, 用审美的眼光体察多彩的生活。语文教师要通过不懈的努力, 让学生的作文成为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内核, 散发出人性的熠熠光辉。

参考文献

[1]徐延春.优秀作文的灵感从哪里来.中学语文, 2004年第5期

上一篇:五大危机产业下一篇:减少投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