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运动体能训练

2024-05-01

足球运动体能训练(精选十篇)

足球运动体能训练 篇1

1、足球体能训练的原则

1.1、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在贯彻全面训练的基础之上,将运动员的各项体能训练贯穿到每个阶段,要想使体能训练收获到最大的成果,必须是全面与专项的结合,系统的、计划的、有针对的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和巩固运动员的体能素质,以应对激烈的比赛。

1.2、全面性原则

足球体能训练的全面性原则,其目的是达到身体的达到全面发展和优化,促进身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运动员身体素质,为运动员参与比赛打下扎实的基础,全面性的体能训练还能最大限度的延长足球运动员参与运动的运动寿命。

1.3、大运动量与适度原则

足球运动是一项抢拼激烈、技术动作复杂、持续时间长、活动量大的体育项目,足球运动的这些特点要求运动员平时的训练,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和调节各方面的身体机能。研究表明,运动成绩和运动训练的提高需要靠大运动量的训练来完成,大运动量训练指的是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在训练中最大限度的提高运动员的适应能力和身体素质。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时要把握好适度原则,过犹不及,在体能训练中要把大运动量与适度原则有机的结合起来。

2、足球体能训练的内容

2.1、速度素质训练

良好的速度素质对足球运动员来说极为重要,足球场上的激烈抢球、运球、传球以及运动跑位,需要良好的速度素质做基础。速度素质的训练有速度耐力训练和冲刺跑、变速跑、起动跑等种种跑动的练习。其中,起动跑的目的主要是在赛场上摆脱对方防守、快速跑位,它要求运动员在最短的时间从间歇的静止状态迅速爆发,达到人体最大速度。冲刺跑训练主要依靠平时的快速跑动为主要手段。我们知道在足球场上,不管是进攻防守还是与队员的战术配合有需要良好的速度能力做支撑。因此,具备良好的速度素质是对足球运动员的最起码的要求。

2.2、力量素质训练

足球运动的力量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快速力量;二是力量耐力。力量素质构成人体运动力的基础。

(1)快速力量素质的训练。快速力量是指人体的肌肉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大的限度来爆发力量。它主要依赖人体肌肉的收缩速度和人体肌肉的收缩力量,在平时的训练中运动员用的力量与速度是成正比的,力量越大,速度就越快,反之,速度越快则表明运动员所用的力量越大。实践证明,要想使运动员的快速力量达到最佳的状态,需要人体肌肉和人体肌肉力量两方面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2)力量耐力素质的训练。力量耐力训练的方法主要采用循环训练的方法,一种是高强度的间歇训练,一种是低强度的间歇训练。具备良好的力量耐力素质对足球运动员极为重要,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保证肌体的血液循环,保证呼吸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无氧代谢等等。除此之外,力量耐力水平还与肌体的最大力量有关系,运动员完成相同负重时的次数差异,就表现为最大力量的差异,最大力量与重复次数成正比关系。

2.3 运动耐力素质训练

足球运动是一项长时间、高强度、运动量大的体育运动项目,这些都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运动耐力素质。影响足球运动员体能的运动耐力水平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心理意识品质,尤其是当运动员处于疲劳时;二是运动中肌体生理潜能的水平:三是人体总的机能系统调节能力,如快速力量、氧债、耐乳酸能力等等。

2.4 心理机能素质训练

心理素质的训练对运动员具有重要意义,它贯穿运动员体能训练以及技战术训练的全过程。在体能训练过程中的心理机能训练,主要是让运动员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充分的自我缓解和调节训练中的困难和疲劳感。心理机能训练其实也就是运动员意识品质的培养,它包括训练主体的动机、愿望、心理状态、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应对态度等等。心理机能的这些因素和条件,是运动员参与体育运动的不竭动力与源泉。

以上这些主要针对的是足球运动的体能训练,体能训练不仅是针对足球运动员来说的,对于所有的体育项目,都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体能水平,因此,体能训练可是说是各项训练的基础,只有把体能训练的基础打好,才能更好的进行别的训练。

参考文献

[1]胡少娟.浅论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J].内江体育科技报,2011, (9).

[2]胡寓东.浅谈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J].人文论坛,2010,(3).

足球体能训练计划 篇2

 力量训练

一、上肢力量练习1.头手倒立

2.两人面对两腿左右分开站立两手紧扶对方的肩两人的额中夹一球互相用力顶住 3.双手传抛实心球、足球或用实心球掷界外球 4.两手扶头,在颈部转动时给予抵抗力 5.俯卧撑 6.引体向上

7.卧推(水平、上斜、下斜;宽握、中握、窄握;正握、反握)8.哑铃/杠铃弯举

9.俯立哑铃臂屈伸(宽握、中握、窄握;正握、反握)10.杠铃俯立划船(单臂哑铃划船)

11.对坐,两腿分开,互抛实心球(先离心后向心)12.远距离传球和射门练习

13.两人两对和侧对站立原地轻跳数次之后在同一时间跳起在空中用胸部和肩部互相冲撞。14.坐和俯卧姿势的哑铃练习15.两人不倒地的角斗

二、腰腹力量练习

1.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仰卧快速屈体。2.侧卧做体侧屈俯卧做体后屈。

3.仰卧两脚夹实心球离地15—20厘米以腰为圆心划圆圈。4.肩负杠铃做体前屈和体转抓举械铃。5.跳起空中转体和收腹用力顶球。

三、跳跃训练

1.立定跳远、多级跳、蛙跳、跳台阶。2.肩负杠铃或手握哑铃连续向上跳。3.单腿或双腿起跳的跳高练习。4.连续向前并腿跳。

5.两人互抱对方一条腿原地连续同时向上跳。然后换腿进行。6.双腿并拢然后向前后左右跳越球。

7.两脚夹实心球双手叉腰原地跳三次后跳起在空中转身90°。8.两手捧实心球原地跳三次后跳起越过蹲伏的人。9.两人下蹲姿势连续向一侧跳动顶球。

10.两脚夹实心球连续向上跳几次后跳起将球甩给对面同伴。

11.两脚夹球原地纵跳23次然后向前方甩出立即跳过蹲撑着的人再追球射门。12.两脚夹球原地纵跳23次然后向前或后上方甩出再追上去射门。 耐力素质训练 ①有氧耐力

1.3000米、5000米、8000米等不同距离跑。2.定时跑。如12分钟跑 3.穿足球鞋长距跑

4.100-200米间歇跑,400-800变速跑 ②无氧耐力

1.30-60米重复多次冲刺跑 2.100-400米高强度反复跑 3.4.5.6. 1.2.3.4.5.6.7. 各种短距追逐跑

进行5、10、15、20、25米折返跑、半场折返跑 规定时间做不同人数抢传练习两人抢夺球 灵敏协调素质

交叉步前进或后退练习,侧向移动练习。

各种跑。快速后退跑、转身跑、快速跑动中看手势变向。各种翻滚与起动跑。听掌声、哨声起动跑。喊号追人。

两人冲撞躲闪。多种动作过障碍。柔韧素质训练

1.颈前屈、侧屈、后屈并绕环,体前屈、侧屈、后屈并振动。2.前弓步和侧弓步压腿,纵劈腿和横劈腿。3.前踢腿、后踢腿、侧踢腿和腿绕环。

4.站立体前屈下压,或靠墙站立体前屈下压。背伸、展腹屈体练习及腿肌伸展练习。

5.模仿内外颠球动作,单双腿连续做内翻和外翻练习。模仿内扣和外扣动作,单腿连续做内转、外转动作。

6.两腿交叉的各种跨步、转身动作。

7.踢球、顶球、抢截球等各种技术动作的模仿练习。

8.跪压正脚背(上体后仰轻轻振压)及全脚背着地的俯卧撑练习(主要拉长脚背韧带和小腿前肌群)。

9.模仿和结合球的大幅度振摆腿、铲球、侧身踢凌空球及倒勾射门等练习。拉伸大腿后部肌肉: 1.坐在地上,把要拉伸的腿在体前伸直, 弯曲另一条腿,整条腿的外侧贴近地面,与伸直的

腿组成三角形, 背部挺直,从胯部尽量向前屈,双手抓住伸直腿的 脚尖,保持这个姿势20分钟 , 手触脚尖时不允许有弹动式动作(触不到脚尖也没关系)2.坐姿:双脚脚底相互贴近,膝盖向外撑并尽量*近地面 , 双手抓住双脚踝,保持这个姿势,数10 , 放松,然后重复3次。

3.坐姿,双脚在体前伸直并分开 , 保持背部和膝盖部挺直,从胯部向前屈体,双手从腿内侧去抓住双腿的脚踝, 保持这个姿势,感觉大腿内侧被拉紧 , 放松,然后重复。

拉伸小腿(后部)肌肉

俯身,用双臂和一条腿(伸直,脚尖着地)支撑身体,另一条腿屈于体前放松,身体重心集中于支撑脚的脚尖处,脚跟向后、向下用力,感觉到小腿后部肌肉被拉紧,保持紧张状态,数10 个数,放松,重复3次,然后换另一条腿做3次。拉伸肩部肌肉

1.仰卧,抬起一条腿,抓住大腿*近膝盖一端,用力 拉向胸部,保持另一条腿伸直并贴近地面,头部也不能离开地面,保持姿势,数10,重复3次,并换腿。

2.用一只手从外、后侧抓住对侧手臂肘部,拉向被抓 手臂的对侧,保持姿势数10,重复3次,然后拉伸另一侧肩部。

3.双手手指在头顶交*互握,掌心朝上,双臂向上、向后伸展,保持15秒钟。

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浅探 篇3

摘 要 运用专家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现代足球运动的特征和足球运动员的体能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体能和技术两方面揭示了我国足球运动落后的原因。最后探讨了当前足球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我国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依据。

关键词 体能训练 足球 体能特征

体能是足球竞技能力发展和发挥的先决条件,是足球竞技运动的物质基础。近年来,足球比赛对抗更加激烈,攻守转换更加快速,现代足球的发展趋势对运动员体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断提高体能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最大化挖掘运动员潜能是国内、外体能训练的共同目标。目前,我国足球运动员体能的训练水平还较低,国内许多教练员和管理人员对足球体能训练理解还停留在经验的层次,缺乏对足球体能训练规律性的认识,这是训练过程无效训练和破坏性训练产生的根源。因此,要提高体能科学化训练水平,首先要科学认识体能训练特征。

一、足球运动特征和体能的重要性

统计资料表明,1998年法国世界杯上球员一场比赛中的跑动距离在9000~14000m,平均为10800m。随着现代足球全攻全守型打法的确立,比赛要求运动员不断地进行交叉换位、互相补位、随机策应、反复冲刺跑,在激烈对抗中快速完成技、战术动作上百次,比赛不仅强度大,而且每场比赛之间的密度也大,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就显得非常重要。在90min,内甚至120min内,运动员如果没有良好的体能训练水平,就会导致体力、脑力、感觉、情绪诸方面身体机能的下降,错误动作增多,就很难自始至终发挥高度的技、战术水平。因此,运动员必须具备非常好的体能才能适应比赛的需要。体能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体能的表达,只有在体能和技能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保证下才能很好完成各种战术安排。所以,良好的体能与充沛的体力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始终保持高速竞技能力的前提和保证。

二、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体能是足球运动的技术基础和战术基础我国足球的技战术水平与国外高水平的球队相比没有根本性的差别,而主要差距在于体力和对抗能力方面,这是影响我国足球运动不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重要因素。体能是球类运动,尤其是身体直接对抗的球类运动达到高水平的基础。没有高度发展的体能水平,就不可能在激烈的比赛中发挥高超的运动技术,达到有效的战术配合。

体能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高强度训练和比赛的基础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训练就是对运动员有机体施加负荷刺激,进行生物学改造的过程。负荷刺激的结果是有机体产生适应性变化,导致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能力的改善,从而使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得到提高。生理学研究指出,一定范围内负荷越大,刺激越深,体能提高也越快。竞技运动的发展史证明,运动负荷和体能训练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运动员的休能水平高,在激烈的拚抢对抗中,跑动范围大,积极主动,快速敏捷,这样,防守时可以相互补球,构成铜墙铁壁,进攻时能快速多变,创造战机。

三、我国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不足

我国足球体能训练存在的不足表现为:一般体能训练过多,专项体能训练过少。一般体能是专项体能的基础,当一般体能达到一定水平后,就需要进行专项体能训练。我国聘请的体能教练大部分是田径体能教练,而足球体能教练首先必须是足球教练,必须了解足球的特点,否则没有办法进行足球专项体能训练,只能进行一般的体能训练。此外,我国各级球队体能训练方式与要求常年不变,训练没有针对性,使一般体能无法向专项体能过渡与转换。

忽视对身体基本素质的训练。有人认为,足球队员在体能训练的重要部分——力量训练中表现得相当不专业和低效,可能根本“不会”体能训练。在速度训练中过分强调起动速度而忽视了加速度能力,研究表明,足球比赛中多数活动是在1/4以上的速度基础上而不是与原地启动的,在训练中注重速度忽视力量或质量,导致爆发力合成不足,因而在身体对抗中处于明显下风。混淆一般耐力训练和速度耐力训练,一般耐力是足球运动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在训练中一般耐力训练对负荷强度没有严格的要求,但速度耐力是较长时间保持快速运动的能力,在训练中往往被忽视或不重视。

四、结论与建议

(一)现代足球运动体能概念的外延宽泛、内涵丰富,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和身体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要注意对每个方面的细化研究。

(二)足球运动正朝着“三高”方向发展,落脚点在高技术,而支撑点则在高有氧、高对抗表现出的高体能上,突出了三大供能系统和技战术的完美结合。

(三)体能训练的组织实施中,要注意突出专项特点。不能只重视体能训练的形式和过程,还要对其质量和效果进行科学有效的监控。

参考文献:

[1] 陈明.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与疲劳消除[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2).

[2] 崔冬冬,郑鹭宾,王美.我国优秀足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方法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1):89-93.

[3] 龚波.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M].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5.60.

浅析足球运动体能训练 篇4

对足球运动员训练包括技术、战术、体能、心理等方面的训练。其中, 体能训练是技术、战术训练的基础。要对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首先要了解项目的特点和运动特征。足球比赛具有对抗激烈, 攻守转换快速, 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而足球运动员的运动可分为走动、慢跑、中速跑、冲刺跑、带球跑、后退跑等6种基本形式。而这6种运动形式的交替出现则产生了不同强度的运动时间和间歇时间, 而且在这些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完成各种足球技术动作。

一、影响体能训练的因素

通过比赛发现, 具体的比赛及体能训练中, 体能的好坏与运动员的自身条件、教练员的素质、足球比赛开展的环境等因素有直接关系。我国足球运动开展较为普及, 但运动水平不高, 甚至有些学校还因足球的不重要因素限制其开展, 这严重影响了足球运动的发展, 对于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也就无从谈起。在基层农村中小学, 足球课程虽有安排, 但是从不开课, 在诸多学生当中虽有足球方面的天才, 但因足球运动员的出路太窄, 参与人群受到限制。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足球运动的开展, 也影响足球运动体能训练, 要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 必须从基层中小学选材开始, 逐步走向科学系统的训练。

二、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要与专项训练相结合, 不需要一味强调体能测试, 而要合理有效地安排运动员的训练, 要处理好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身体训练、身体训练与战术以及身体训练与比赛等之间的关系。一般把素质训练作为准备期, 恢复和促进运动员身体状态的手段或为比赛需要以保持运动员身体处于最佳生理状态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并要求运动员自觉的、长期的、不间断的进行一般身体素质训练, 不是将一般身体数值训练作为课的主要内容长期进行训练, 而是在技战术训练课中, 将体能训练的要求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 这样可使运动员不会感觉到训练的枯燥与乏味, 并且能达到进行体能训练的目的。

1、有氧耐力训练

在有氧耐力训练中应注意适宜的强度, 目前运动生化学以无氧阈为标准, 即由有氧供能开始大量动用无氧供能的临界点为强度指标, 这种有氧与无氧的混合代谢区域是指把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结合起来进行训练的有效区分“每分钟心率以不低于150次作为基本强度标准”, 这种训练手段对提高耐力项目的最大有氧能力非常有效。

2、无氧耐力训练

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由于攻防战术的需要, 往往在很短的时间里进行反复冲刺跑, 对无氧耐力水平的要求较高, 无氧耐力训练也需要注意保证大强度和必需的持续时间, 以保证运动员机体在活动中有高乳酸值产生。随着运动员无氧耐力素质的改善, 为不断提高训练水平, 教练员及时地调整训练方法, 如不变间歇时间, 加长练习时间, 或不变练习时间, 缩短间歇时间等。

三、体能训练的构成因素及训练方法

体能训练在具体的训练中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的运动素质、专项技能、心理能力等方面因素构成, 这3个因素是影响体能水平的重要指标, 为了更好的进行比赛, 提高比赛水平, 必须对运动员进行必要的体能训练, 具体可在一下3个方面进行:

1、身体形态训练

身体形态训练部分与运动员的先天遗传有关系, 一部分则需要后天的训练, 后天训练可从运动员的基础素质进行, 一般进行必要的力量, 速度, 耐力, 灵敏性, 协调性等素质训练, 依次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水平, 塑造健康的体格, 适应比赛需要。

2、身体机能训练

身体机能训练实质就是对运动员的供能系统及各个器官供能的训练, 是通过3大能量代谢系统训练为基础, 这在足球的供能特点中已经有详细介绍, 因此, 在足球比赛中, 为了保证肌肉正常工作, 必须及时补充ATP, 及其另外的3个途径即磷酸肌酸供能、糖无氧代谢供能和有氧代谢供能, 对一般采用间歇训练法如组织定时小型的足球比赛, 待机体不完全恢复在进行下场比赛训练, 这样可以提高机体的供能系统工作效率。

3、运动素质训练

运动素质训练一般指的是力量速度, 柔韧等基本运动素质, 但在足球运动中, 这方面的训练强度和负荷得有所增加, 尤其是下肢力量及快速的奔跑能力训练, 具体课通过专项素质训练提高, 如50米冲刺跑, 原地纵跳等专项素质训练法莱进行训练, 以此提高专项运动素质。

4、专项技能训练

专项技能训练也是体能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具体的足球比赛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专项技能一般包括:球性练习、运球训练、定位球训练、头球训练、运球中各种射门训练等, 这可以通过专门的技能训练进行, 如:重复性定位球练习, 10米助跑头球练习, 小场比赛运球突破练习, 快速跑动传球练习等, 以此来提高专项技能水平, 从而适应高强度、高负荷运动技术的需求。

5、心理训练

以往训练中, 教练员往往忽视队员心理素质的训练。然而事实表明, 大型足球比赛当中, 心理因素对优异比赛成绩的取得具有是风重要的作用, 在运动员训练中不可忽视。在运动过程中, 无论是体力的分配, 还是技术、战术的发挥, 都是心理活动的调节和支配下进行的, 许多有潜力的运动员, 由于心理紧张, 情绪上的变化, 直接影响其技术水平的发挥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因此在训练中一定要加强心理训练, 以此来提高心理队员心理素质。

四、结论

足球体能训练对提高足球比赛水平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足球的快速发展, 对运动的体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体能是运动员正常完成比赛的可靠保证, 所以训练者一定不能忽视体能的训练, 应在吸收田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足球专项从运动员生理、心理以及力量、速度、柔韧、耐力等全方面的锻炼自身的体能, 以此来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 从而促进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

参考文献

[1]秦志辉:《足球运动员耐力训练若干问题的探讨》,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25:136-138。

[2]陈明:《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与疲劳消除》,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29 (2) :206-208。

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 篇5

南湖小学 高洪林

摘要:本文从体能训练的界定、体能特征和体能训练方法等方面,对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进行了阐述,旨在为教练员制订体能训练计划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帮助。

关键词:排球运动员;体能特征;体能训练

当今世界排球技、战术特点是沿着快速、全面、多变的方向发展,一支排球队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做到体能、智能、技术、战术、心理等竞技能力要素的高度协调发展。在以上5个竞技能力要素中,体能是基础,良好的体能将为技、战术的充分发挥提供可能。尤其实行“每球得分制”规则以后,“排球比赛时间缩短,比赛强度和难度提高”[1](P34-38),这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排协从1996年开始在每年全国排球联赛前对参赛的运动员设定了“助跑摸高”、“20s连续5次助跑摸高”、“6m×16次网下穿越移动”和“800m跑”4项体能测试项目,规定不达标者不得参加比赛。2004年,排协又根据排球运动发展对体能的新要求,取消了“6m×16次网下穿越移动”和“800m跑”,增加“9m×10次移动”和“100m计时跑”。体能测试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各运动队对体能训练的重视力度。无疑,它对促进和提高我国排球运动员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1 体能训练的界定

运动训练学者把体育运动项目分为体能类项目和技能类项目,体能训练由此引出。所谓体能训练是“指通过科学地施加专门地训练刺激,使运动员有机体在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等方面都产生良性训练适应地训练过程”[2](P90)。

它突出对人体各器官和机能系统的超负荷适应训练,旨在产生机能和心理适应,以达到提高整体运动能力和培养顽强拼搏精神的目的。因此,教练员应深刻认识到高水平排球运动员更须加强体能训练,提高他们各项身体机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及内脏器官的机能,使之能适应排球技、战术发展,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延长运动寿命,和防止伤害事故发生等方面的需要。排球运动员体能特征 排球运动属技能类集体对抗性项群中的隔网对抗性项目。笔者认为,排球运动员的体能特征主要表现为:整体力量、弹跳力、专项速度、运动耐力四大因素。2.1 整体力量

“整体力量是运动员在从事排球运动时身体各运动环节协调一致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力量”[3](P49-52)。整体力量包括最大力量、速度力量(爆发力)和力量耐力三种不同的类型,是各力量成分在专项工作中的综合表现,它取决于身体各个部位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排球运动员的弹跳力、移动速度和手臂挥击速度都是以力量素质为基础的。同时,高水平的力量素质对于减少运动损伤也有重要意义。2.2 弹跳力

排球比赛中,网上争夺是攻防对抗的焦点,扣球和拦网是制胜的关键。运动员在身材大型化的前提下,还要具备高水平的弹跳能力和跳跃耐力,用最快的动作速率,多次获得腾起后最大垂直或横向位移距离的扣、拦能力。所以它“是运动员速度、力量、协调能力的综合表现;或是运动员合理运用纵跳动作方法,有效利用各相关肌群的功能,充分发挥各相关身体素质的一种潜能”[4](P119-121)。2.3 专项速度

排球比赛中,低、中和高重心的反应速度、移动速度和改变方向移动的能力,是提高防守起球、移动拦网、跑动进攻效率的关键。排球运动员不仅要反应快、判断好、身体重心改变方向和手臂控制能力强,而且还要具备极短距离的快速起动、移动和制动能力,以快球掩护为中心的各种跑动进攻战术,更需要直线或变向的起动和跑动速度。另外,比赛中扣球和跳发球的效果取决于运动员的跳跃高度和快速而有力的挥臂速度。2.4 运动耐力

排球项目属于短时间、爆发式的身体运动被“轮转制”和死球间歇等特点分隔开来的间歇运动。决定运动员的供能系统是以有氧耐力为基础,无氧耐力为主导的,“所需要的耐力是在适当间歇的情况下长时间保持稳定的强度能力”[5](P16-17)。表现为频繁移动、防守和攻拦跳跃的耐力,以保持移动速度和弹跳高度的稳定性。所以,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抗缺氧能力和抗酸性的耐受力,有助于长时间技、战术训练和长时间比赛时正常地发挥水平。

3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原理

掌握合理的训练原理是教练员进行科学训练的关键。从五十年代末,我国排球训练就贯彻了“三从一大”的方针,这种超强度的训练方式和对队员自信心的打造,为中国女排的崛起打下良好的基础。纵观中国女排的成功,笔者认为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主要应突出以下三个方面内容:①训练强度最大化与合理化的平衡;②强化力量、移动速度和弹跳力的训练③“以赛代练”的训练。

3.1 训练强度最大化与合理化的平衡

在体能训练中,“运动负荷(不单指运动强度,而是个人所承受的最大负荷)的最大化与合理化平衡的训练方法是针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状况,使运动员在特定的环境中训练更得当、更有效,更贴近运动员的承受度”[6](P31)。从训练结构上来说,运动负荷对机体的刺激大,刺激训练的痕迹就深。在强负荷的刺激下,人对运动会产生记忆痕迹,记忆痕迹越熟练,训练效果就越好。但是长时间运动负荷的最大化容易使人产生疲劳,控制动作的稳定性下降,容易出现运动损伤。运动负荷的最大化与合理化的平衡是一种“量配”技巧,在对运动负荷量的检测时,除了用心率外,采用生化指标(最大摄氧量、代谢酶、肌糖元、耗氧量等)来控制运动量则更具有针对性、安全性,能使运动员的运动负荷量得到及时修正,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因此,运动负荷的最大化与合理化的平衡应该是训练的主导思想。对此,教练员应科学吸纳日本的大松博文“魔鬼式”的训练方法和学习陈忠和一天三练的训练思想,使训练在内容上有重点、时间上有侧重、方法上有个性、手段上有创新。

排球训练负荷调控方式,多采用渐进式、阶梯式、波浪式、跳跃式。强度控制:最大心率=220—年龄,科学量配大强度(180次/分以上)中等强度(150次/分以上),以及起码心率的强度阈“60%×(最大心率-安静心率)+安静心率”。所以,教练员在安排体能训练时,要按照肌肉适应的生理过程:刺激-适应-增加刺激-达到新的的适应规律,以及对排球专项运动生理负荷的最大化和合理化的平衡因素的理解,及时调整运动负荷。3.2 强化力量、移动速度和弹跳力的训练 3.2.1 力量训练

力量素质是排球运动员专项技、战术掌握与完善的基础和保证。在运动竞赛中进攻与防守的反应与移动、助跑起跳、挥臂速度,以及防守与攻击的有效性无一不取决于力量素质。郑念华(2001)[7](P122-125)研究表明,“排球运动员专项力量主要是由下肢快速蹬伸,使身体腾空或在地面快速移动的力量,腹背肌快速收缩、协调用力的力量,上肢最大力量以及肩带肌群快速收缩力量综合形成”。所以在体能上,提高腿部的力量以便能够在场上进行迅速的移动、跳跃,与增加手臂的力量对提高扣球效果同样重要。

发展力量素质有明显的年龄特征。13-14岁之后发展最大力量会更有效果,在此年龄以前发展爆发力较好。因此,发展力量训练要循序渐进,先从克服自身体重开始,如:“跳深练习”、在沙地上做各种徒手跳跃练习等,然后逐步过渡到利用各种轻器械跳跃练习,最后再用杠铃及组合训练器作大重量训练。其目的是提高弹跳能力和保护膝关节,避免力量失衡,预防伤病等。

腿部力量的主要训练方法有“重复法”,可采用近似于扣球起跳的膝关节角度60º-90º或屈膝95º±5º左右,进行负重下蹲或卧蹬练习。其负重指标采用运动员本身的最大负荷强度的75%-90%,每次练习组数为6-8组,每组3-6次,每组间歇3秒。

增加腰背肌力量的训练方法有“强度法”,用最大负荷强度为85%-100%,组数为6-10组,每组1-3次,每组间歇3秒;“离心向心收缩训练法”,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起立或推出轻重量或中等重量,并尽量用较长时间慢慢下蹲或收回。

上肢力量的训练主要是提高挥臂击球能力,采用联合器械来塑造肌肉力量,如投掷实心球、牵拉皮条挥臂、持哑铃挥臂等。

力量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对于排球运动员来说最主要的是动力性抗阻练习。

3.2.2 移动速度的训练

排球运动的技术特点决定了运动员完成动作的时间极为短促,尤其在比赛中,大部分时间是一种无球的移动,加之场地相对较小,所以排球运动员的“移动能力需要的是短距离启动、制动和转换方向的速度,而不是长距离的位移速度”[8](P20-23)。随着排球运动员选材身高的日益增加,高大运动员的移动速度,和抢救“高远球”及“险球”等实战特点也需得到加强,因此,中国排协选择“9m×10次移动”体能测试项目更具有科学性,这对测试运动员急停转身启动的快速移动能力及无氧供能能力具有等价性。

移动速度除了移动动作的协调性之外,还要克服较大的身体惯性(静止状态到迅速移动)和运动冲量,这需要腿踝有强大的力量,故增加肌肉力量和提高肌肉速率要并进,其主要目的是改善运动员肌肉的质量和功能。移动动作是两腿轮流交替支撑完成的。发展移动动作的最大力量、速度力量的方法与发展跳跃动作的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的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完成力量练习动作的要求不同,如移动练习距离要短、重心要低,这样重心转移快,移动的速度及步频就快。并多采用徒手或轻负荷、短时间、疏密度和在不疲劳状态下进行练习。

在软地或沙地上做各种小碎步移动:原地小碎步计时跑、小碎步的前后左右移动3m、看教练手势做综合移动步法练习、穿砂衣做突然起动、突变转动、迅速制动的练习等。3.2.3 弹跳力的训练

排球运动员弹跳能力主要是弹跳高度、弹跳速度及连续起跳的能力。在排球比赛中,跳发球以及网上的扣球和拦网是进攻与防守对抗的焦点,由于战术变化多,进攻速度快,要求运动员在进攻中,起跳突然性要强。防守中,拦网移动后起跳要快。如拦各种快球或时间差扣球,运动员不仅要跳得高、跑得快,而且还需要快速连续的起跳能力。

“助跑摸高”、“20s连续5次助跑摸高”都是衡量排球运动员连续弹跳能力的指标。由于后者的时间限定在20s内,主要供源物质依然是磷酸原系统。而连续的起跳用力和助跑与排球比赛实战紧密结合,突出反映了运动员的脚步灵活性。发展运动员弹跳能力的方法较多,各种方法都有自身的特点,现将发展运动员弹跳能力的方法划分为3个类型:

跳跃类训练:包括负重(强度30%~50%)及不负重的垂直、水平、变向、单脚、双脚的各种条件下的跳跃训练。目的是提高肌肉的弹性及不同的工作能力,改善肌肉收缩速度,便于将肌肉力量转化为技术所要求的弹跳能力。

离心类训练:负重或不负重的双脚、单脚各种跳深(60~120cm高台);在低于自身

摸高最高点的10cm处,要求连续全力纵跳几百次,并要达到一定的要求等多种连续跳跃练

习。目的用于改善肌群的制动和持久的工作能力,提高肌肉的伸缩性。速度类训练:各种短距离的起跑、牵引跑以及利用坡度为3º左右的加速度跑。目的是提高肌肉收缩的速度,改善神经系统支配肌肉群的转换速率。3.3 “以赛促练” 的训练

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国内外赛场日益火爆,运动员所面临的比赛越来越多,赛期越来越长,每场比赛的间隔也越来越短。运动员在赛场上的各项竞技能力,只有不断在实践中去积累,在这特定环境中去磨砺,特别是与强手的激烈对抗中才能获得真实的感知和得到全面的锻炼与提高。据统计,世界优秀运动员每年参加世界高水平比赛的平均达到15场左右,其中相当多的运动员超过20次,甚至30次。

跳发球是运动员受到体能直接影响的技术动作之一。美国男排主教练比尔博士经过实验和世界比赛的检验,提出了男子选手跳发球的速度最少也要超过每秒30米,不然就很难直接得分。就雅典奥运会排球比赛看,这一理念得到了丰富与发展,特别是世界强队,无一队采用清一色的跳发球,轻重结合性能变化,与找点找人相间交替的发球战术,被普遍采纳且收效显著。陈忠和教练及时顺应了形势发展,对中国女排的训练进行了及时调整,根据本队选手的个人特点,布置了适应自己的发球战术。中国女排首发阵容中,王丽娜、杨昊和张萍是大力跳发,周苏红跳发与跳飘相结合,而冯坤和刘亚男则采用跳飘发球。从比赛看,对手对于中国队忽重忽轻的发球不太适应,跳发球较好的队伍,如美国、古巴等队,对我们的跳飘不适应;而发飘球较多的队,如巴西、德国等队,同样不适应我们的跳发,因此我们跳发得分较多。战例告诉我们,比赛作为整个训练工作的核心与精髓,不仅与训练工作无碍,反而对其有极大地促进作用。关键是我们如何真正做到训练与比赛有机地结合,使之相互促进,同步提高。4 结论

4.1 体能训练中,教练员必须解决因训练时间不同而造成的单位时间内运动量加大与受训者负荷承受能力的不对称,改变训练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训练观念,根据排球运动的规律以及对专项运动生理负荷的最大化与合理化平衡因素的理解,及时调整运动负荷。

4.2 提高排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必须要和运动员的个人特点紧密结合在一起,首先测出该运动员某一阶段的最大负荷量,然后根据不同的司职位置需要,制定训练目的、目标、内容、方法,采用不同的负荷进行。完成这个阶段任务后,再调整训练负荷。

4.3 排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主要表现为弹跳力、移动速度和手臂挥臂击球能力等三种身体运动能力,训练中必须加强与专项技术直接有关的肌肉群(腰背肌、上下肌)的训练,加强协同肌和拮抗肌的训练,同时,不可忽略加强小肌肉群的训练。

4.4 体能训练就是为了技战术在比赛中正常运用或超常发挥,而比赛作为整个训练工作的核心与精髓,通过比赛促进训练,不仅与训练工作无碍,反而对其有极大地促进作用。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体能训练的目的,起到完善和检验技、战术目的。

[参考文献]

足球运动体能训练 篇6

关键词:青少年;足球;体能

足球比赛时间长、运动量大,技、战术多变,运动形式复杂多样,良好的体能是保证运动员在全场比赛中保持高速度强对抗情况下完成比赛活动的重要身体素质。足球体能是有氧供能、磷酸原和糖酵解三种供能系统的连续统一体,缺一不可。本文研究目的就是在广州U—16男子足球队赛前体能储备期,进行14周的系统体能训练,训练前后测试比较有氧和无氧能力变化情况,分析体能训练的效果。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广州U—16男子足球队18名运动员,队员平均年龄16.2±0.4岁,平均身高164.4±5.4cm,平均体重55.2±4.8kg。

1.2 研究方法

1.2.1 训练设计

青少年运动员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过大、不适宜的训练强度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损害。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把体能训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训练阶段是一般体能训练阶段,第二个训练阶段是球场高强度体能训练,第三个训练阶段是有球对抗训练。具体安排情况见表1。

1.2.2 测试指标

1.2.2.1 最大摄氧量

使用Medi soft心肺功能测试系统,在跑台逐级递增运动负荷的过程中,要求运动员的呼吸商大于1.00,心率达到180次/分钟以上,体力达到力竭,不能跟上跑台的速度持续运动方停止测试。

1.2.2.2无氧阈

最大摄氧量测试完成后,将相关数据对比,寻找最大摄氧量拐点并记录对应心率,为无氧阈。

1.2.2.3 最大无氧功率

采用Monark功率自行车测试,测试时间30秒,计算测试过程中最大功率,反应ATP-CP系统最大做功能力。

1.2.2.4 平均功率

采用Monark功率自行车测试,测试时间30秒,计算30s平均功率,反映了较长时间持续大强度运动糖酵解供能能力。

1.2.3 数据处理

运用SPSSI1.5统计软件,将实验前后的各项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显著性水平。

2 测试结果

注:﹡p<0.05为显著性差异,﹡﹡P<0.01为非常显著性差异。

3 分析与讨论

3.1 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变化情况

最大摄氧量是在心肺功能和全身各器官、系统充分动员的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机体吸收和利用的氧容量,可反映人体最大有氧代谢能力,反映心肺功能氧的运转能力和肌肉对氧的吸收、利用能力。有证据表明,最大摄氧量和比赛中奔跑距离之间具有高相关(r=0.67)。有研究报道,国外优秀足球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相对值大都在55—77范围内[1]。无氧阈是指人体在递增工作强度时,由有氧代谢供能开始转化成无氧代谢供能的临界点。无氧阈对耐力的评定、训练强度监控有重要意义。用“无氧阈”强度进行训练,可发展最大有氧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耐力项目的成绩。无氧阈在运动实践中可用于评定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评价训练效果;可用于安排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强度。从表2可看出,实验后,运动员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明显高于实验前,差异显著。这表明经过14周体能训练,运动员有氧供能能力显著提高,训练效果比较好。

在足球比赛中,有氧氧化系统供能能满足中小强度的一般跑动。由于足球比赛的特点决定了运动员比赛时间长,活动的范围广,跑动的总距离长,全场比赛几乎在不间断状况下进行的。因此,从总体来看,维持运动员整场比赛的能量是靠有氧代谢来完成的。 研究表明,在90分钟的足球比赛中以有氧氧化供能的中小强度运动的时间占到90%以上,因此,有氧氧化供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时间承受运动负荷的前提就是发展最大摄氧量(VO2max)能力,用接近“无氧阈”的负荷强度是有效地提高 V02max 利用率的理想方法。刘丹等研究表明:使用无氧阈心率监测足球训练强度是一种比较科学,且较简便准确的评定方法[2]。因此,建议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要重视有氧能力的训练,在日常训练中,可将无氧阈强度心率或血乳酸做为训练强度的控制标准,合理有效地提高有氧耐力水平,为参加长时间高强度的足球比赛打好体能基础。

3.2 最大无氧功率变化情况

最大功率反应磷酸原供能系统最大做功能力,在运动中表现为最大爆发力,经常用来评价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发展水平。从表2可看出,实验后,运动员最大功率明显高于实验前,差异显著。这表明经过14周体能训练,运动员磷酸原供能能力显著提高,训练效果比较好。

高能磷酸原(ATP-CP)供能系统,其特点是供能速率快,可达1.6- 3.0MM/ kg/s,多发生在小肌群、高速和持续仅10秒以内的大强度运动中。足球运动项目特点一般是在短距离内,短时间的冲刺跑或间歇跑或者是在短时间内完成动作的组合力量的爆发,这种活动方式决定了足球运动员的跑动大约有25.5%是在冲刺跑中完成的,而且跑动的速度快、爆发性强、时间短、强度大。因此,人体通过ATP与CP的快速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来提供运动员快速的冲剌跑所需要的能量。在足球比赛中,关键性的技术动作的完成,如短距离拼抢、冲刺、射门、和一些足球项目特有的不规则的移动—后退、侧移、加速、减速和变向等,这些代表足球运动特征的能量供应,主要依赖高能磷酸原系统。从足球运动特点整体上看,尽管其供能所占比例甚少(仅占 10%左右),但重要程度却高居各种供能方式之首。因此提示足球体能训练要把磷酸原供能能力训练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经常进行训练。

3.3 平均功率变化情况

功率自行车无氧功率测试是反映无氧能力较理想的测试。30秒平均功率反映了较长时间持续大强度运动的能力、糖酵解供能能力,是较长时间的大强度跑动、反复冲刺、长途奔袭等的能量基础。在足球运动中,超过10秒的大强度运动,或每次动作时间虽然在10秒之内,但连续短间歇的大强度运动,ATP恢复不足时需糖酵解系统参与供能。从表2可看出,实验后,运动员平均功率明显高于实验前,差异非常显著。这表明经过14周体能训练,运动员糖酵解无氧能力显著提高,训练效果非常好。

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不仅要进行快速的冲刺跑,而且依据比赛情况的不同和需要,还要进行不同距离的折返跑、追逐跑、摆脱、补位等行动,并且在一定时间(30秒-2分)内,要求运动员在反复的快速奔跑中去完成进攻或防守,再加上比赛攻防不断转换和比赛节奏的快慢不定,造成运动员的跑动呈间歇性,这种间歇性的大强度剧烈运动,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速度耐力,维持这种速度耐力的能量供应就是依靠糖酵解所释放的能量。足球比赛中短时间、高强度的运动主要依靠无氧供能[3]。国外研究表明,瑞典国家队的30秒平均相对功率平均值为13.5,国外一些学者研究对不同等级足球运动员无氧能力测试的结果表明,凡运动员等级高、比赛名次好、无氧能力包括最快功率、平均功率和肌肉爆发力均较高。这一结果反映了无氧能力与比赛成绩、运动员等级存在着线性关系[1]。这一现象提示我们要高度重视足球运动员的无氧能力训练。

4 结论

经过14周系统体能训练,运动员有氧供能能力、磷酸原供能能力和糖酵解供能能力均显著提高,赛前体能训练效果比较好,达到了赛前体能储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埃克布洛姆.运动医学与科学手册——足球[M]. 陈易章译.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104-111.

[2] 刘丹等.无氧域心率及无氧域速度在女子足球体能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体育科技,1998(7):45-50.

[3] 张剑利等.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监控与调控研究综述[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3):22-26.

略谈初中学生足球运动的体能训练 篇7

一、正视体能训练问题,突出学生运动素质

初中学生的足球运动体能指的是学生在参加足球运动中身体的基本运动能力。审视当前初中学生的体质机能状况,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是体能差、运动素质弱。这是学生不喜欢足球运动和即使参与也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所在,也是长期制约初中学校开展足球课程教学的瓶颈。形成初中学生体能训练效率低下,学生畏惧足球运动的原因,一方面是学生身体客观存在的原因,平时缺乏有效的体能训练;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教师在进行足球课堂教学中,足球运动对学生体能的负荷要求缺少或了解不够,特别是教师对学生的体能训练与足球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未能有科学的认识和深入的研究,对在体能训练中练习什么内容?练习多大的运动量?如何练出效果心中无数,导致了初中学生足球运动体能训练科学化水平不高,效果不显著的现象。

初中学生足球运动体能是参加足球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体能综合了学生在足球运动中的身体的形态、运动中所呈现的身体机能、运动的素质等各种身体运动的能力。纵观这几种能力,其中起着关键的决定性因素的体能是学生的运动素质,而具有基础性运动素质的则是学生身体的形态和运动中所表现出的身体机能。因此初中学校要开展好足球课程教学,就应该以突出学生运动素质为主题,强化体能训练。

二、了解学生生理规律,制定体能训练方案

1.初中学生生理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的骨骼生长正处于加速期,肌肉的生长和力量的形成正在逐渐向成熟发展,因此体能训练的负荷应适当加重,练习量应有针对性地加大,教师应根据足球课程的内容与要求突出进行动力性练习,适当的时候也可以进行静力性练习,学生在静力性练习时教师要对时间进行科学控制,力求做到动力性练习与静力性练习有机结合,整个训练的负荷应适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使他们乐于练习,练有成效。

2.初中学生在形象思维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事物的分析研判的综合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对足球运动中的各种条件反射能够很快地建立起来,对很多的高、难、精、细、复杂的动作能够理解和比较好地掌握与运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初中学生的体能训练对于开展好足球教学作用与价值非常重大。

3.运动医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的基础心率(指学生晨醒后静卧2分钟~3分钟后的心率)几乎接近或者已经达到了成年人的心率标准。因此,教师在实际训练中要切实考虑到学生还未完全发育的客观因素,既不能安排强度过大的运动量像成年人那样训练与运动,但又必须通过一定的强度训练与运动,来提高学生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功能,使之发育得更快更好,从而使心肺功能适应大强度的足球运动。

三、掌握科学训练方法,强化速度力量训练

1.速度训练。在对学生的体能训练中,教师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手段来提高他们的速度与耐力,对于提升与发展学生在足球运动中的快速运动能力和激烈的身体对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足球运动中的快速反应速度、敏捷动作速度、及时位移速度是速度素质的三大核心。

足球运动中,学生对于比赛中瞬息万变情况的快速反应速度、处理球的敏捷动作速度和及时的位移速度必须重点提高,这三种“速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教师在训练中应处理好这三种“速度”的关系,加强对这三种“速度”训练。在训练学生快速反应速度中,教师应设计很多“出其不意”的球和场景,要求学生以最快的反应速度处理;在训练学生敏捷动作速度中,教师应设计多种高难度的球,要求学生学会以简洁、快速的技术动作处理好,做到“反应快、动作快、出脚快、出球快”;在训练学生及时位移速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视野开阔,将整个比赛场景尽收眼中,根据比赛的情况及时位移,快速冲刺跑占据有利位置。

2.力量训练。初中学生足球运动的体能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可以根据足球教学活动日期的远近来确定体能训练量的比重大小,远则大,近则小。教师应注意运用好对学生进行力量训练的方式方法,方法正确不但学生有兴趣,乐此不疲,而且训练效果也会很好。

学生在激烈快速的对抗中,要在承受自身体重情况下准确地完成快速带球、跳起争球、急停、过人、转身、射门等一系列的动作,这就需要学生有强大的力量和持久的耐力。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体能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以模拟比赛为主要训练载体,最大程度地在各种动作技术要领方面保持与正式比赛一致,以提高体能训练的效果。

综上所述,初中学生体能训练的宗旨是提高身体素质水平,也是有效开展足球课程教学与运动的需要。因此,初中学校应重视和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为强健学生体质,开展好足球运动奠定体能基础。

我国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对策研究 篇8

现代足球比赛所具有的持续时间长、不同的运动强度、不同的运动时间、不同的动作速率、不同的运动距离、不同间歇时间、不同的恢复时间构成了足球比赛的运动特征。而在比赛中根据比赛形式的千变万化各种移动形式之间的间歇时间各异。由于在足球比赛中间歇时间的不同, 体能恢复的程度则由分为短时和长时恢复, 不完全和完全恢复等形式, 但在高水平的比赛中运动员的机能恢复多处于短时和不完全恢复的状态。

2 我国足球队员体能训练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结构的特点, 在训练结构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更加突出的是提高体能水平训练。但从奔跑的能力来看, 通过与国外足球发达国家运动员在一场足球比赛中平均跑动距离相比, 我国足球运动员体能与国外队员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 由于在奔跑距离上的差异我国球员在战术活动中的变化和次数也少于国外强队。因此, 各俱乐部球队已经意识到高水平的体能在现代足球比赛中的重要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问题。

2.1 体能训练与体能测试的关系处理不当

中国足球运动员进行体能测试, 目的是强调足球运动员体能的重要性, 以及督促球员加强体能训练, 但一些俱乐部足球队的教练把运动员体能训练带入了一个误区。教练员为了使自己的队员能达到国家足协体能测试的要求, 在体能测试前, 占用大量的时间对运动员进行针对体能测试项目的身体训练, 将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完全分开, 并聘请田径教练来指导足球运动员们的体能训练。每年在海南和海埂基地进行50多天封闭式突出, 主要以无球的耐力奔跑训练为重点, 是训练本末倒置。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体能外练”的典型做法。不仅不可取, 也不符合足球运动发展规律。

2.2 体能训练安排仍以周期性理论为依据

根据目前我国全国足球甲A联赛与足协杯的赛制安排, 各个时期的关系比重发生了变化, 如在比赛期的体能训练的比重加大40%~50%, 准备时间的比重减少20%~30%。现阶段我国职业足球训练是围绕比赛进行的突出负荷强度的训练, 使比赛和训练的要求融为一体。

2.3 周期训练的强大小

小周期训练安排已成为职业球队年度训练安排的核心, 突出训练的强度。但与世界足球队相比我国小周期训练负荷累加效应较差, 这也是目前我国足球队训练水平低的主要原因。

2.4 竞赛阶段体能训练强度下降

我国足球职业化以来, 在准备期的负荷安排上, 已将量与强度增长的“交叉”剪刀式训练方式, 转变为“同步化”增长的变化, 更加突出了强度, 体现了训练程度的逐步提高及竞技状态的持续性特征。从相关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 我国足球队在进入比赛期后训练负荷及频率与准备期相比降低了, 而国外球队此阶段反而提高了训练负荷和训练课的频率。这可能是我国足球运动水平始终处于低谷的重要原因。

3 对体能训练的几点建议

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要与专项训练相结合, 在平时训练中, 并不需要一味地去强调体能测试要求, 而要合理有效地安排运动员的训练, 解决好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与专项身体训练、身体训练与技战术训练以及身体训练与比赛等关系, 一般把身体素质训练作为“准备期”恢复和促进运动员身体状态的手段或为比赛需要, 来保持运动员身体处于最佳生理状态而采取的一种练习手段。

3.1 有氧耐力训练

在有氧耐力训练中应注意适宜的强度, 目前运动生化学以“无氧阈”为标准, 即由有氧供能开始大量动用无氧供能的临界点为强度指标, 这种有氧与无氧的混合代谢区域是指把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结合起来进行训练的有效区分。每分钟心率以不低于150次作为基本强度标准。这种训练手段对提高耐力项目的最大有氧能力非常有效。

3.1.1 持续负荷法。

持续负荷法是发展有氧耐力的主要方法, 没有间歇。每次负荷时间不应少于30min。对有一定训练水平的运动员负荷时间可达到60~100min。

3.1.2 重复训练法。

它是在发展有氧耐力的同时, 还能发展专项或比赛能力, 符合强度比较大, 每次练习应得到完全恢复以后, 在重复进行。

3.1.3 高原训练。

高原训练就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训练, 由于身体在缺氧条件下的应激作用, 能促进红血球和血红素的提高, 血乳酸可达到平原训练达不到的水平从而提高了机体无氧糖酵解和抵抗酸性物质的能力。

3.1.4 交替跑训练。

由三组运动员在同样的距离内进行往返交替跑, 如A、B两组在一边, C组在另一边, 练习由A组运动员开始跑向C组一边, 当A组跑至C组一边时, C组跑向B组所在的一边, 然后, 当C组达到时, B组在迅速跑向A组的一边, 依次往返进行交替跑。距离可定在30~60m之间;练习时间可控制在20~30min, 通过交替跑的练习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

3.2 无氧耐力训练

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由于攻防战术的需要, 往往在很短的时间里进行反复冲刺跑对无氧耐力水平的要求较高。无氧耐力训练也需注意以下几点。

3.2.1 无氧耐力训练必须保证运动员机体在活动中有高的乳酸值产生, 为此, 大强度和必需的持续时间是必不可少的。

一般而言, 每次活动的持续时间应在10s以上, 1min以下, 如果时间过短, 主要发展的是磷酸原供能系统。时间过长, 则因强度降低而形成有氧耐力训练。

3.2.2 间歇训练法是当今足坛普遍用以发展无氧耐力的有效方法。

在运用这一方法时, 掌握合理的间歇时间, 是训练效益的决定因素。当间歇时间过长时, 血乳酸值会随休息时间长而减少。形成主要发展速度素质。因此, 根据运动员训练水平状况安排适当的间歇, 保证机体始终处于高乳酸值状态, 是无氧耐力训练目的实现的根本保证。

3.2.3 随运动员无氧耐力素质的改善, 为不断提高训练水平, 教练员应及时地调整训练方法。

如不变间歇时间、加长练习时间;或不变练习时间、缩短间歇时间等, 如:30×30m×4组4∶4传抢练习, 时间为4~6min, 间歇时间2min。在训练中我们可根据训练的要求来改变练习时间和间歇时间。

3.2.4 无氧耐力训练是一种大强度活动, 运动员需要在练习前做好

准备活动, 在间歇期应采用积极性休息方式, 以免因突然停止大强度活动后造成血液回流困难, 头脑发生昏厥现象。间歇训练法用于无氧耐力训练, 是以产生乳酸值为基本准则的。任何一种间歇训练方式, 只要能满足这一基本准则的要求, 都可在实践中采用。

摘要:我国足球运动员在参加国际比赛中, 体能是影响技术发挥的主要因素, 体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比赛效果。本文对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情况进行分析, 并给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足球,体能,对策

参考文献

[1]秦志辉.足球运动员耐力训练若干问题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25 (1) 1:36-138.

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与提升 篇9

关键词: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

一、足球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的重要意义

体能训练是进行所有运动练习的基础, 缺乏标准的体能素质, 技术、战术等训练活动必将失去实际意义;缺乏有效的体能练习活动, 提升各种运动项目的比赛能力都是一句空话, 根本无法得到保证。

(一) 体能素质是足球运动员运用技能和战术的基础。

从技能和战术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我国足坛的整体水平和国外足坛的水平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之所以在比赛中不能获得优秀的成绩, 其根本因素在于我国足球运动员的体能力量与对抗能力远远落后于国外高水平的足球运动员。较高的体能素质在所有的球类比赛中, 特别是在对抗性的球类比赛中, 更是取得好成绩的前提与基础。如果体能素质发挥不出高水平, 则在比赛中就会直接影响到动作技能的运用, 无法将各种战术进行有效的配合。

(二) 体能素质是足球运动员进行高强度运动的基础。

从生物学的身体机能角度分析, 训练活动就是为了强化运动员身体机能承受强度的能力, 进行身体机能改造的全过程。训练活动就是使身体机能出现习惯性的演变, 致使整体的身体系统都能产生对应性的提高与改善, 进而促使运动员的体能素质大幅度提升。[1]同时, 生理学的相关研究发现, 在一定程度内身体承受的强度越大, 刺激程度越大, 体能素质的提高速度也就越快。竞技比赛的发展历程表明, 运动强度与体能训练是推动其不断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在激烈的比赛竞争中, 体能素质水平越高的运动员, 跑动区域就会越大, 也会更加主动, 反应速度也相对更快, 只有达到这种水平, 防守就可以做到接力补球, 组建坚不可摧的防卫线;进攻时则可以随机应变, 制造更多的机会。

二、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础原则

(一) 坚持全面的体能训练。

进行全面系统的体能训练,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提升身体体能, 促使体能素质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进步, 最大程度地挖掘体能素质, 为比赛打好基础, 提升运动员的健康体能, 同时, 还可以延长足球运动员进行足球训练的时间。

(二) 坚持系统的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必须以全面的练习作为基础, 然后采取系统的练习, 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运动员发挥出最大的潜力。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一定要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当中, 同时, 要结合专业方向进行科学合理的系统练习, 确保运动员的体能素质得到不断的强化和提高, 满足各种比赛对体能的特殊要求。

(三) 坚持高强度训练。

经过科学的运动试验证明, 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能够快速提升运动员的体能素质, 获得比赛成绩。依据足球运动比赛所需的具体时长、运动强度、对抗程度、动作要领、战术要求等等一些列因素作为参考基础, 制定训练方案, 进行相适应的高强度训练, 最大程度地激发运动员的身体潜能, 促使其身体机能素质得到不断的提升。[2]高强度的训练主要由运动量与运动力度组成, 具体细分为练习时长、训练间隔、运动强度等等诸多方面, 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 也就不存在所谓的高强度体能训练。教练员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 要强调高强度训练的重要性, 让运动员真正认识到高强度训练对于提高比赛成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充分激发运动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训练当中。经过高强度的体能训练, 不仅能够强化运动员的体能素质、提高技战术水平, 而且能够转变运动员的思想意识观念。

(四) 坚持普通训练与专项练习相统一。

专项练习, 既是在普通身体锻炼的基础上, 根据专项运动的具体特征与特殊要求, 开发运动员专项运动所需要的身体机能。依据足球运动的主要特征, 足球运动员需要具备优秀的跑速、快速的反应功能、随机应变能力、高强的耐力等等, 而这一系列的专项体能素质必须经过有计划、系统的、长时间的专项体能练习才可能掌握。体能训练过程中, 要不失时机地融入技战术内容, 因为体能训练的目的是提升身体机能的全面进步, 确保与技战术水平的同步提高, 所以, 在体能训练中要高度重视技战术练习的融合, 以保证锻炼出的优秀体能可以在比赛竞技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三、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在足球运动员所有训练中, 体能训练属于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 足球运动员只有保持高标准的体能训练, 才能满足各种比赛对参赛者身体素质的特殊要求, 才能促使运动员掌握更多的比赛技能与战术, 才能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出最高的水平。根据各种比赛的不同身体素质要求, 将日常的体能训练划分为三种:有氧耐力训练、无氧耐力训练、肌肉技能训练。[3]

(一) 有氧耐力训练。

有氧耐力训练主要是为了强化足球运动员熟练掌握各种动作技能, 预防比赛中出现任何技术质量问题, 以及由于过度疲劳所引发的各种失误等等。有氧耐力训练能够提高身体系统的供氧输氧能力, 提高身体在承受高强度活动后的整个恢复能力, 提高身体处于长时间运动状态下自动运用氧和脂肪的特殊功能。[4]有氧耐力训练主要分为恢复运动、小负荷运动、大负荷运动这三项训练内容。足球运动员在比赛结束和大强度运动后, 通过继续慢跑、进行游戏等一系列恢复运动, 能够促使运动员的身体状态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有氧耐力训练有很多锻炼方法, 诸如射门练习、相互传球训练以及模拟比赛训练等等。

(二) 无氧耐力训练。

比赛过程中, 足球运动员需要在相当短的时间内, 通过不断的冲刺性快跑进行进攻和预防对手, 这就直接决定了参赛运动员需要具备高水准的无氧耐力水平。[5]在对足球运动员进行无氧耐力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三点:一是确保参加训练的运动员身体能够产生较高的乳酸值。因为乳酸值是维持高强度训练和长时间训练所不可或缺的成分。二是充分运用间隔训练方法。间隔训练法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无氧耐力训练方法, 掌握科学合理的间隔时间直接决定着训练效果。三是适时调整训练方法。根据足球运动员无氧耐力的逐渐提高, 适时调整训练方案, 通过延长锻炼时间、减少间隔时间等一系列方法的合理搭配, 促使运动员的训练技能不断提升。

(三) 肌肉技能训练。

在足球运动员所有技能之中, 肌肉技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对于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水平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足球比赛中的很多动作诸如快跑、转向、对抗、弹跳等等, 彰显出身体力量与爆发力的相互融合。在日常训练中, 通过加强足球运动员的肌肉技能练习, 强化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所需的强大肌肉力量。在肌肉训练过程中, 教练员应该根据不同运动员的身体差异, 有针对性地配备不同方案提高其肌肉技能。

参考文献

[1] .赖先龙, 郭惠先.浅谈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J].体育世界 (学术版) , 2010, 10

[2] .胡寓东.浅谈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J].才智, 2009, 24

[3] .胡少娟.浅论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J].内江科技, 2011, 9

[4] .赵国强.体育与文学学科交叉视域中体育文学的发展现状及路径[J].芒种, 2012, 13

试论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篇10

1 足球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1.1 要进行全面身体训练

身体全面训练的目的, 是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使各项身体素质得到相当的提高, 为最大限度提高专项身体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同时还有效地延长运动员长期从事足球的运动寿命。

1.2 要系统地进行训练

体能训练一定要在全面训练的基础上, 进行系统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必须要贯彻在每个训练阶段中, 体能训练要结合专项有计划、系统的进行训练, 这样才能保证运动员体能不断的巩固与提高, 以适应运动比赛的要求。

1.3 要进行大运动量训练

运动实践证明, 大运动量的训练能迅速提高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根据足球运动比赛的时间长、活动量大、拼抢激烈、技术动作难度大等特点, 应进行大运动量训练, 以最大限度的动员机体潜能, 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大运动量训练主要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因素, 具体可分为训练时间、练习密度、强度、时间等方面要求, 离开这些因素, 就不可能保证大运动量。在训练中要使运动员在思想上明确大运动量训练对提高足球运动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调动他们参与运动训练的自觉性, 通过大强度运动训练, 既能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拔战术水平, 也能练思想作风。

1.4 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

在体能训练中, 专项身体训练是在一般身体训练的基础上结合专项运动的特点和要求来发展专项所必须的身体素质。根据足球运动的特点, 运动员应具有迅速的反应能力、良好的速度、高度的灵活性以及良好的耐力能力, 这些专项素质一定要通过系统的、长期的专项身体训练才能获得。身体训练要与技术、战术训练相结合, 身体训练是为了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保证和促进技术、战术水平的提高。因此, 在训练中应该注意身体训练要与技战术训练密切结合起来, 使在训练中获得的良好身体素质在比赛中充分发挥出来。

2 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内容

2.1 力量素质训练

力量素质是人体运动的基础, 足球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快速跑动和长时间大强度奔跑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 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是足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的重要部分。

2.1.1快速力量的训练, 快速力量取决于肌肉的收缩力量和收缩速度, 是指肌肉尽快和尽可能地发挥力量, 快速克服外界负荷的能力。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所用的力量越大, 速度越快, 则所表现出的速度力量就越大。训练实践中, 只有使肌肉力量和肌肉速度两方面都提高, 才能取得快速力量训练的最佳效果, 科学研究证明, 快速力量训练要处理好负荷重量与动作速度的比例关系, 使之能与专项运动要求相一致。无论是从不降低动作速度的角度增加力量, 还是从不减小负荷的角度提高运动速度, 或是同时增大负荷和提高速度来发展快速力量, 都要解决好练习负荷与动作速度的优化组合问题。

2.1.2力量耐力的训练, 运动员的力量耐力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 其中最主要的是保证工作肌耗氧和供氧的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机能能力、无氧代谢的机能能力和工作肌群协同有效地共济工作的能力, 以及运动员克服自身疲劳的意志品质。此外, 力量耐力与最大力量有密切关系, 不同运动员在完成同一负重时的次数, 主要取决于最大力量。最大力量大, 则重复次数多, 力量耐力好。运动实践证明, 循环训练法是提高力量耐力的主要办法。不同运动项目对力量耐力的需要是不同的, 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方式的循环训练:大强度间歇循环训练和低强度间歇循环训练。循环练习要保证一定的练习密度和练习强度:练习中不可安排间歇休息, 或没有练习时间限制但必须确定一组或三组循环练习的时间要求;提高训练强度的方法是, 重复次数和负荷不变而减少完成每组循环练习的时间、增加负荷或增加重复次数;可以用计算心率的方法对照间歇休息时间。当心率下降到每分钟120次时, 即可开始下一次循环练习。足球运动项目力量耐力的提高, 必须与心血管系统和呼吸循环系统的机能改善相结合进行。在提高运动员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的同时, 肌肉力量耐力训练中, 应注意培养运动员对抗疲劳反应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

2.2 速度素质训练

足球运动比赛中的各种抢断球、迅速跑位接应等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速度能力。足球运动项目的速度训练主要包括短距离的种种起动跑、冲刺跑、变速跑和速度耐力等练习。起动跑特点是人体在尽快短的时间内由静止状态加速获得高速度。起动跑主要表现在足球比赛的迅速跑位、摆脱防守。起动跑能力主要通过各种起跑来练习。在足球比赛中, 快速防守和战术配合等都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冲刺跑和变速跑能力。冲刺跑能力主要通过短距离的快速跑动来练习。

2.3 运动耐力训练

体能训练中的运动耐力主要指大强度长时间从事专项活动的能力。强度主要指运动的速度。强度与时间, 速度与距离是统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运动强度大, 运动时间自然短;运动速度快, 运动的距离必然短。然而, 足球运动项目要求既要运动强度大, 又要运动时间长, 即要跑得速度快, 又要跑得距离长。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运动耐力水平主要取决于: (1) 功能系统的机能能力, 即氧债和耐乳酸工作能力、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等; (2) 在比赛中有效地利用机能潜力的能力; (3) 疲劳情况下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2.4 心理机能的训练

心理机能和意志品质的训练在运动员的整个训练过程中, 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现代激烈竞争的球类运动竞赛中, 常常要在落后的情况下, 在逆境情况下进行艰苦的对抗, 此时运动员的心理机能和意志品质往往成为取胜的关键因素。体能训练中的心理机能主要是指在面临难以忍受的疲劳感时, 保持稳定心理状态, 使神经系统充分挖掘和动员机能潜力, 完成比赛和训练任务的能力。心理机能取决于运动员完成比赛任务的愿望、意志和自我调节对照能力。这其中, 愿望是动力, 自我调节是方法, 意志是条件, 三者缺一不可。

3 结论

体能训练是足球运动员训练的重要部分, 必须贯彻在年训练周期的始终。教练员必须深刻理解影响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内容, 这是体能训练创新和持续提高的前提与基础。

摘要:在阐述体能训练与身体训练的区别的基础上, 提出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基本内容主要有力量素质训练、速度素质训练、运动耐力训练及心理机能训练。

关键词: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创新

参考文献

[1]秦志辉.足球运动员耐力训练若干问题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上一篇: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下一篇:支出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