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皮肤护理

2024-05-11

日常皮肤护理(精选十篇)

日常皮肤护理 篇1

关键词:儿童,糖尿病,日常护理

在我国的经济不断的发展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这同时也造成儿童疾病的高发。患有儿童糖尿病的儿童在最初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只会经常性的多食、口渴以及尿多,而且其体重会有所减轻,但是这有可能造成心血管障碍的并发症。所以对于患有儿童糖尿病的儿童来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减少儿童糖尿病的发生频率,我们需要对其日常护理加以注重,这对那些患有糖尿病的儿童来讲是尤为重要的。

1 儿童糖尿病的主要概要

糖尿病是由不同病因与发病机制引起的人体内胰岛素缺乏或功能障碍,主要是指糖、脂肪、蛋白质等的代谢紊乱,儿童糖尿病指的是15岁以下的儿童发生的糖尿病。根据发病病因的不同,儿童糖尿病可以被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营养不良型糖尿病、糖耐量损伤以及其他类型的糖尿病,可能是由于先天遗传造成的,也可能是后天的饮食不规律导致的。

2 儿童糖尿病的主要症状

儿童糖尿病一般发生在胰岛细胞破坏90%的情况下,患病的儿童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但是在各个年龄组糖尿病的发病率不同,发病率最高的就是5~7岁和10~13岁的儿童。儿童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一般都比较急促,在最初的时候会表现得明显多尿多饮,每天的尿量和饮水量可达好几升,而且患者的胃的容纳量会增加但体重却会有所下降。年幼的患病者的消瘦和尿床通常会引起家长的注意,这就需要家长及时的关注自己孩子的健康状况,以免出现不及时治疗的状况,因为这有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3 儿童糖尿病的日常护理

3.1 日常饮食护理

正常有效的饮食控制可以使患有糖尿病的儿童患者保持正常的体重,减少血糖波动,还能够维持正常的血脂。一般来说,儿童患者应当遵医嘱给予低糖饮食或者按照营养师的要求摄入食物。基本上,每日所需热卡为1000卡路里加年龄与80的乘积之和,热卡分配为50%的碳水化合物,20%的蛋白质,30%的脂肪。患者必须一日三餐,顿顿不落,而且每餐留少量食物作为餐间点心只有适量的摄入食物量才能减缓病情。同时还需要详细的记录进食情况,以维持正常体重、减少血糖量、维持血脂正常为原则。

3.2 医 疗护理

医疗护理是减轻病情的一大有效的手段,主要包括排尿护理与预防感染两个过程。排尿护理主要是对于患病的遗尿少儿进行夜间定时唤醒排尿, 并且记录详细的摄入水量与排出尿液的量,同时还需要及时的清洗排泌系统,并对经常性口渴的儿童准备足够的饮用水,防止发生脱水现象,对于婴幼儿则需要及时的更换尿布。预防感染主要是为了防止出现尿道感染,对于患有儿童糖尿病的儿童需要经常性的洗头、洗澡,保持皮肤清洁,为了避免出现皮肤划伤还需要勤剪指甲。

3.3 运 动治疗

患有儿童糖尿病的儿童的家长不仅需要掌握运动疗法、运动量及适宜运动的时间,还需要要掌握尿糖、尿酮的化验技术对于家庭条件较为优越的家庭,还需要掌握携带式血糖仪的使用方法以便监测血糖,同时还需要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技术及注意事项,学会胰岛素剂量的调整以及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患儿或家长只有掌握以上的基本治疗技能才能较好地坚持治疗并取得好的疗效。运动是儿童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生活内容对于糖尿病儿童来讲运动更具意义。运动可以使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而且让患儿进行适量的运动既可以增强体魄,还可以在运动的过程中建立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3.3心理辅导护理

患有糖尿病的儿童可能会由于其身体虚弱、消瘦,不能过度玩游戏等原因可能使其在小伙伴中缺乏自信,从而不能更好的与小伙伴们进行交流,这有可能造成患病儿童的性格忧郁,不善与人交往等。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们为患儿选好心理辅导教师,辅导其至其表现完全正常。而且由于儿童的长期用药还可能为患者家长带来很大的精神负担,这就证明适当的心理辅导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糖尿病需终生用药、行为干预与饮食管理,以及这给给患儿及家长带来很大的精神负担,患者一家能否坚持并正确执行治疗方案,是治疗护理成败的关键。同时,家长还应说服患儿配合治疗计划,逐步养成生活规律,尽可能定时定量进餐,要及时的掌握患儿心理状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治疗方法。

4 结语

日常怎样保养皮肤 篇2

保养皮肤小方法:

注意饮食调理,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锻炼身体。另外要保持心情舒畅,再使用一些适合自己的护肤品,肯定皮肤好。

用水保养皮肤。用冷热水交替洗脸,先用温水湿敷,后用冷水擦脸,这有助于减轻面部皮肤对低温的敏感性;洗脸时要少用香皂,尽可能用洗面奶。洗澡水温应控制在摄氏38度左右,这既有利减轻皮肤瘙痒症,又不容易洗去皮肤上的一些有用物质如皮脂。洗澡时可在水里加入少量的醋,以减轻碱性物质对皮肤的损害。

善用护肤手段。洗过脸后,搽用一些含油脂多的护肤化妆品,并按摩数分钟,以恢复由于冷空气刺激而变弱的皮肤弹性。做水果面膜是冬季润肤的好方法,选用含维生素C较丰富的苹果、梨、香蕉作为面膜材料,每星期进行1—2次,每次以20分钟左右为宜。

饮食保养皮肤。多喝水是保持皮肤润滑柔软的首要前提,喝水量以每天8杯左右为宜。日常饮食应多吃各种蔬菜、鲜奶、鸡蛋、植物油等,这些食品中含有许多有利于皮肤保健的维生素。除此之外,还必须摄入一些矿物质,如镁、钾等,这些矿物质可消除疲劳、帮助消化、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有利于美容美发。

少食肉类食品。蛋白质是构成身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一旦长期缺乏蛋白质,人的皮肤就会失去弹性,变得粗糙,容貌显得格外苍老,说明蛋白质是人类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于是,在传统观念的指导下,许多人就仅把肉类视为摄取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其实这是一种不完全正确的看法。因为在一定条件下,肉类及鱼、虾、蟹的蛋白质,很容易引起皮肤过敏,有损皮肤健康。另外,蛋白质、脂肪在人体内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硫酸、乳酸等酸性物质,使血液呈酸性状态,而这些酸性物质对皮肤和内脏均有强烈的刺激性,妨碍皮肤的正常代谢,影响皮肤的健美。普遍认为,皮肤的粗糙往往是血液肌酸含量的增高所造成的。因此,不少人主张荤食与素食合理搭配。根据人的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调整肉食与素食的比例。一般而论,成年后多吃素食,尽可能多从植物蛋白中获得能防止皮肤粗糙的胱氨酸和色氨酸等,让皮肤的含水量维持在10%左右,可延缓皮肤衰老,改变皮肤粗糙状况。荤食不能多吃,我们依然需要补充胶原蛋白,可以试试欧宝诺的胶原蛋白肽,提供每天我们皮肤中所需的胶原蛋白。

皮肤的粗糙通常是血液酸性偏高的结果,而新鲜蔬菜里的碱性无机盐如钙、钠、钾、镁等含量较高,经常不断地吃新鲜蔬菜,能使体内碱性物质充足,使体内的酸性物质迅速中和成无毒的化合物排出体外,血液维持在比较理想的弱碱性状态中,就可以保持皮肤的光滑滋润。

注意事项

脐部的日常护理&特殊护理 篇3

脐带日常护理3个要诀

保持干爽

脐带如果被水浸湿和尿液污染,要马上用干棉球或干净的纱布擦干,然后用75%酒精棉签消毒。消毒时应注意未脱落的脐带从脐带的根部向上消毒。而脱落后的脐带,要从脐窝中心向周围消毒。

避免感染

在脐带脱落前,刚结扎的新鲜脐部伤口很容易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为了保护脐部,医护人员在脐带结扎后的12~24小时里会用无菌纱布包扎在脐部,纱布容易被刚刚结扎的脐带伤口分泌物及宝宝的大小便污染,给细菌在脐部生长繁殖创造条件,所以脐带结扎12~24小时后,一定要及时去除盖住脐部皮肤的纱布,并每天用75%酒精消毒脐带2~3次,直至脐带干燥脱落。

减少脐带摩擦

已经干燥但尚未脱落的脐带残端很坚硬,经常触碰摩擦,容易导致脐带根部出血。所以,要避免衣服和纸尿裤对宝宝脐部的刺激,选择纯棉内衣,柔软的纸尿裤,还要注意将纸尿裤上端往下翻一些。消毒脐带时,手法要轻巧,不能太用力,避免擦伤。

特别提醒

一定不要在脐部撒痱子粉和其他消炎粉末,以免导致脐部直接感染。还要注意宝宝衣服的洁净,尤其是紧贴宝宝脐部的内衣,每1~2天更换一次,衣服脏了要立即更换。

小心,5种脐带异常

1脐带发红

在脐带残端干燥脱落的过程中,脐带根部及肚脐周围的皮肤常常会出现轻微的发红,这是脐带残端脱落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用太担心,可用络合碘消毒,之后再外涂刺激性小的红霉素软膏。但是,如果肚脐和周围皮肤变得很红,脐轮有肿胀,而且发红处的皮肤摸起来温度比别处皮肤的温度高,可能是肚脐出现了感染,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

2脐带渗血

如果看见脐部创面滴血或包扎脐部的纱布被血液浸湿,说明脐带有出血现象。脐带渗血多发生在脐带结扎后12小时内,是脐带结扎不彻底所致,需要重新结扎止血。也有少部分脐带渗血是发生在脐带残端干燥脱落之前,由于脐带残端干燥之后变得坚硬,牵拉、刺激脐带根部周围的皮肤所致。这种情况可以在出血部位外涂云南白药,必要时也可以到医院断脐。

3脐部有分泌物

愈合中的脐带残端经常会渗出清亮的或淡黄色黏稠的液体,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不及时清除,分泌物干燥后,会使脐窝和脐带的根部发生粘连,不容易清洁,这时脐带表面看起来很干净,其实脐窝里可能积有脓液。有的妈妈不敢碰脐带根部,仅在脐带表面擦拭,其实起不到消毒的作用。

注意!

如果宝宝哭闹不停,并伴有呕吐、脐部肿块不能推回到腹腔内,可能是脐疝发生了嵌顿,这是急症,要立即带宝宝去医院看外科急诊。

有些新生宝宝出生一周后脐带还未脱落,原因之一就是脐带和脐窝粘连所致。用上述方法处理脐带,可以加速脐带的脱落。如果肚脐的渗出液像脓液或有恶臭味,且宝宝伴有发烧、食欲减退、精神反应低下等全身症状,说明脐部可能出现了感染,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4脐带迟迟不脱落

一般情况下,宝宝的脐带会慢慢变黑、变硬,3~7天自然脱落,如果2周后还不脱落,要仔细观察脐带的情况,只要没有红肿、化脓,没有大量液体从脐窝中渗出,宝宝也没有食欲降低、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就不用担心。另外,可以用75%酒精棉签给宝宝擦拭脐窝,使脐带残端保持干燥,加速脐带残端脱落和肚脐愈合。

5脐疝

宝宝的脐带脱落后,如果在肚脐眼处有一个向外突出的圆形肿块,就是脐疝,小的像黄豆大小,大的可像核桃,当宝宝平卧、安静时,肿块会消失,而在直立、哭闹、咳嗽、用力排便时,肿块会突出,用手指压迫突出部,肿块很容易回到腹腔内。

脐疝的内容物是肠管的一部分,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平时不要让宝宝过度哭闹,避免发生脐疝嵌顿(肠子被环口夹住)就可以了。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疝环口也会逐渐缩小,一般在2岁以内就能自然闭合。

正确的消毒方法

用棉签蘸75%酒精,一只手提起脐带的结扎线,另一只手用酒精棉签仔细分离脐窝和脐带根部的粘连部分,周边都分离开后,换新的酒精棉签从脐窝中心向外转圈擦拭,擦拭干净后再把提过的结扎线涂上酒精。一般一天1~2次即可,2~3天后脐窝就会干燥。

日常皮肤护理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神经内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住院80例脑梗死患者经头部CT或MRI, 证实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均为大脑中动脉范围内梗死患者, 发病在24h内入院, 半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均无严重的精神意识障碍, 生命体征平稳, 能配合康复训练,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梗塞部位、梗塞时间、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 床上良肢位的摆放:早期患者体位是使患者上肢保持肩关节向前肘关节伸直, 腕关节伸展, 旋后, 指关节外展, 患者下肢应放在中立位, 膝关节微屈, 防止外旋。体位变换急性期患者大部分在床上度过, 不良姿势会加剧痉挛程度, 正确的卧位姿势有: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和床上坐位。患侧卧位时患侧上肢充分伸展前臂取旋后位腕关节自然背伸患侧下肢自然伸展位, 健侧卧位患者躯干前方及后方各置一软枕患侧上肢充分前伸, 肩关节屈曲100度左右, 患则上肢下方垫一高枕;患则下肢髋.膝关节屈曲, 下方垫一软枕, 为防止踝关节出现内翻, 软枕必须垫至足部以下。仰卧位:容易诱发异常的反射活动, 所以时间不宜过长采取仰卧位时, 可以用若干软枕对患侧给予支撑, 首先在在患侧肩关节以及上臂下方垫一长枕, 以保持肩关节充分前伸, 肘关节伸展和腕关节背伸。其次用一长枕垫在患侧臀以及大腿的下方, 目的在于防止髋关节外旋。采用, 首先要保持躯干的端正可用大枕垫于身后, 使髋关节屈曲90度, 将双上肢置于移动小桌上, 防止躯干后仰, 肘及前臂下方垫枕, 以防肘部受压。床上坐位:床上坐位难以使患者的躯干保持端正, 异出现躯干后仰, 呈半卧位姿势, 而半卧位会助长躯干屈曲, 激化下肢伸肌痉挛, 原则上不才取, 仅在进食, 排泄等不的已情况下。 (2) 患侧肢体关节活动度的维持训练:早期开始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 可维持关节正常的活动范围, 有效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的发生。急性期没天一次, 每次20min, 患侧肢体各个关节运动方向做全活动范围的运动7~15次。 (3) 采用运动再学习的方法;早期诱发肩关节前伸。 (4) 采用Bobath方法, 患侧肢体随意运动易化训练 (双手交叉上举训练, 膝关节屈曲伸展训练, 髋关节控制训练, 双桥, 单桥训练) 。 (5) 坐位平衡训练、站位平衡训练、步行训练、ADL训练等方法进行训练, 一般上午输液, 下午训练。

1.3 观察指标

(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 (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日常生活活动 (ADL) 量表Barthel指数记分法。正常总分100分, >60分者为良, 生活基本自理;60~41分者为中度功能障碍, 生活需要帮助;40~20分者为重度功能障碍, 生活依赖明显;<20分者为完全残疾, 生活完全依赖[2]。

1.4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CSS) 进行评分[1]。基本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且病残程度为0级,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变, 病残程度为1~3级,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 瘫痪肢体肌力提高I级以上,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或加重,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以下。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数据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 对照组为77.5%。两组等级资料经Ridit分析检验, 差异显著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

结果见表2。

注:*P>0.05, 与对照组比;**P<0.01、△P<0.05, 与治疗前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Barthel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同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 (P<0.05或P<0.01) , 而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较对照组同期下降更显著, 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同期增加更明显,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3 讨论

由于我国经济实力有限, 医疗保障体制有待完善, 因此多数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过后, 通常是出院选择回归家庭休养。因此要促使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 就要使患者最大限度的实现生活自理。研究表明, 患者进行早期活动, 可以降低复发率, 实施早期康复训练相比单纯使用药物治疗, 更能有效促使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因此, 当患者发生脑梗死后, 只要患者生命体征正常, 情绪稳定即可实施康复治疗, 以避免发生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畸形等二次损害。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表明早期实施康复护理更利于患者恢复。作者认为, 只要患者无进行性脑梗死且生命体征平稳, 即可对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治疗。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于患者运功功能的恢复以及减少残障的发生率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病程, 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ADL) 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观察组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康复护理, 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 治疗8周后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 (P<0.05) , 但观察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上升更明显, 神经功能缺损下降更显著,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 有计划地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能有效促进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减少病残率, 缩短病程, 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早期康复,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晓兰, 毛玲娣, 孙英.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2003, 15 (8) :460-461.

油性皮肤男人的日常护理方法 篇5

与女性相比,男性皮肤毛囊和皮脂腺更为发达,皮脂分泌也更旺盛,男性中油性皮肤的人比例很高。这些油性皮肤的朋友如何做好日常护理呢?

努力做到控油和水油平衡是对付油性皮肤的关键

油性皮肤的人,毛孔易被油污和角质堵塞形成粉刺或暗疮,如果护理不当,脸部常常会留下令人讨厌的凹洞疤痕。你不重视它,它就会在你的脸上还以“颜色”。

护理皮肤清洁是关键,也是重点

油性皮肤的朋友,应选择有控油作用的产品,并注重日常护理。具体的实施办法如下:每天早晚洗脸时,先用温水湿润面部,然后用洁面产品轻揉面部2―3分钟,之后用冷水冲去。

用冷水可以使面部血管收缩,以此减少油脂分泌。洗脸之后,还需要使用收敛性化妆水拍脸,这样可以使在清洁过程中扩张的毛孔收缩,最后再用清爽型的乳液,使皮肤滋润不干燥。

如果毛孔阻塞特征非常明显,油脂分泌特别旺盛,必要时每周做一次去角质,早晚都无所谓,但一定注意保湿和防晒。由于新陈代谢较为旺盛,油脂、死细胞、死皮等物质不一定能在每天的洁面中去除,所以可以采用磨砂或有角质松解作用的产品对皮肤进行深层清洁。

风湿病人的日常护理 篇6

风湿病多为慢性病,因此除吃药打针外,还必须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疗效,巩固“战绩”。衣食住行虽属琐碎,但人人都离不开,合理安排衣食住行既有一定的实用性,又有一定的科学性,类风湿病人必须充分注意,以助早日康复。

风湿病人选择衣服的标准应该是舒适、轻巧和容易穿脱。如小钮扣往往难以扣上,而拉链和尼龙带则比较容易使用。若是拉链,则可在末端加一个环,并带一个构形柄,便于上下拉动。冬季的衣服当然要暖和,但不宜太重。鞋的大小要合适,应选择轻便柔软的硬底软帮鞋,鞋带宜用松紧带代替。

在大多数情况下,风湿病人除了少数人因某些食物引起反应而不宜食用外,并没有必须禁忌的特殊食物。

风湿病人若工作和居住的地方潮湿,应积极创造条件,加以改善。即使条件优越,处于现代化的环境中,也有加以注意的必要,如夏季应用电扇、空调等时,应该适度适时。

在工作中,应把自己的病情告诉一起工作的同事,以便使他们能有所了解,必要时另行安排适当工作。在做家务时,也要讲究“艺术性”,应干片刻歇片刻,经常变换零活和姿势。熨衣服等许多零活可以坐着干,使用长把工具可以减少弯腰。注意厨房的工作台平面都应在同一高度,使盛有熟食的平锅和盘子可以沿着平面滑动而不需端起来。用凳子坐着淋浴比盆浴更安全。在马桶上装上高起的塑料垫座,并在周围装上扶手,便具更适合于病人等等。

用木块将床垫高,使得上床更容易,在床边放一张椅子用来帮助起床。餐桌和办公桌可用砖或木块调节到合适的高度。选用支撑下背部的,并不要太软和太矮的椅子。一对支架和双拐是首先帮助某些人行走的最好方法,但并不能使双腿更强壮,应让病人在温水中锻炼大腿肌肉,并鼓励病人拄棍行走。拐棍的末端应装上橡皮,以防止滑倒。少数病人需要靠轮椅助上一臂之力,病人的手臂如果有足够的力量,可以自己推动轮椅;手僵硬的人需要将轮子的推圈包上垫子或戴手套。

◎ 风湿病人日常的自我调护

1、首先对风湿病要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虽然风湿病是慢性病,治疗上困难又很大,但绝不是不治之症。早期治疗可控制病情,如延误治疗可使病情加重,发生骨破坏,甚至畸形,到那时候就难治了。所以有了病尽早到风湿病专科医院诊治,按疗程服药切不可乱投医,滥用偏方和激素,否则造成经济浪费、精力消耗,还会带来许多服药的副作用。

2、生活方面的调护:①避免劳累、受风寒和潮湿。风湿病多与外感风寒湿邪有关,因此,患者不要睡地板、冷水浴,开空调过冷过久等。注意天气预报随气温调整衣服,防止感冒,以免加重病情。②饮食应注意营养。故应尽量吃清淡易消化食物。不要吸烟、饮酒及进辛辣之品。③要学会自我调节,要保持心胸宽广和豁达大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

3、加强功能锻炼。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改善关节功能、防止肌肉萎缩、增强体力促进食欲。除发热、血沉过高者外都应进行适当运动锻炼。运动锻炼种类很多,如广播操及关节操,即每天活动手指腕、肘、肩、足趾、踝、膝、髋、腰、颈等各个关节,使之伸展、屈曲,左右内外旋转,其他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打羽毛球等等。类风湿病人开口困难可嚼口香糖,患手握核桃行捏搓活动。总之,锻炼可以选择1~2种,要动静结合,以免久坐伤肉,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风湿病人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积极坚持用药,加强自身调护,使之战胜病魔,还您一个健康的身体。

◎ 风湿病人日常中的其他注意事项

风湿病人的病情波动与缓解都与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应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1、情绪:风湿病缠绵使患者多有不同心理障碍。要以战胜疾病自强不息的精神鼓励自己,保持愉快心情,平衡心态才能有效的调节好自身免疫系统和新陈代谢。

2、日常生活:90%的患者对气候变化敏感,阴天、下雨、寒冷和潮湿时,关节肿胀和疼痛均可加重,因此,换季时特别是秋冬之交、春夏之交,尤其要注意防寒和防湿,切忌风吹受寒或雨淋受湿。夏季应穿长袖和长裤睡觉,不宜用竹席和竹床。天阴下雨时,应少外出活动,切忌迎风而卧或睡中以电扇取凉。卧床休息时枕头不能过高,不宜睡软床垫,膝下不要放枕垫,以免髋、膝关节畸形。支架和双拐是帮助病人行走的最好方法,尽可能自己拄棍行走。

3、日晒:在无风且阳光充足的天气里,宜多在户外晒太阳。日光浴一般选择上午9~11时或下午3~5时,夏季以上午为宜,冬季以下午为佳。注意空腹及饭后不宜立即行日光浴,以饭后1小时较好,夏季以每日照射5分钟开始,以后每日增加3~5分钟,直到每日30分钟。

4、怀孕:最好在病情稳定期并停用有关的药物半年以上再怀孕。

5、休息和锻炼:急性发作或反复发作间,有发热、血沉明显增快和白细胞增高者;受累关节显著肿胀,关节腔有积液者;颈椎或下肢负重关节病变明显者,不宜锻炼。应在病情稳定后再行锻炼。锻炼应循序渐进,以刚引发疼痛为度,运动前热敷,常变换锻炼方式。

日常皮肤护理 篇7

关键词:康复护理,脑卒中,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指数

脑梗死是由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包括缺血性脑梗死和出血性脑梗死。。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每年脑卒中的发病率为217/10万, 发病患者数逾150万, 致残率高达86.5%, 由于脑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 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1]。近年来, 随着医疗水平的增高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有所降低, 但仍有很高比例的患者在患病后致残, 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 也给家庭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有效而正确的护理对患者康复和减少脑梗死的复发有重要作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2]。现对我院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与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12月脑卒中患者105例,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所制定的有关脑卒中诊断标准[3]。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 (55例) 和对照组 (50例) 。干预组55例, 男34例, 女21例, 年龄45~67岁, 平均年龄 (52±4) 岁, 病程3~9d, 分类:脑梗死36例, 脑出血19例。对照组50例, 男31例, 女19例, 年龄46~65岁, 平均年龄 (51±5) 岁, 病程2~8d, 分类:脑梗死29例, 脑出血2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经统计学分析,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及一般护理。干预组在上述基础上且根据综合功能评定量表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 主要包含:吞咽功能康复护理、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护理、语言功能康复护理、认知功能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等综合性的康复护理。

1.3 观察指标

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及生活质量评定康复护理的效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参照Barthel指数[4], 评估结果100分视患者为可以自理, 分值<100且≥70为基本自理, <70为不能自理。生活质量评定参照生活质量指数[5], 包括患者的日常生活、生理功能、心理状态、自觉症状等, 满分为144分, 正常人评估得分范围为121.5~127.5分。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自动处理, 计量资料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脑卒中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

见表1。

2.2 两组患者近期、远期生活质量指数比较

见表2。

注:干预组与对照组近期生活质量指数比较*P<0.05, 存在显著性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远期生活质量指数比较**P<0.05, 存在显著性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卒中通常是指急性脑血管疾病, 起病急骤, 可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症状和体征的一组疾病, 患者多数偏瘫, 自理受限, 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大负担[6]。康复护理的目标在于可能的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与康复治疗相辅相成, 是康复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研究结果显示, 表1可知进行康复护理的干预组的患者中能够自理的的占比为85.46%, 而对照组能够自理的患者占比为38.00%, 干预组能够自理的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P<0.005, 存在统计学意义。表2两组患者的生活指数的对比中可看出, 无论是近期生活质量还是远期生活质量, 干预组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P值均<0.05, 存在统计学意义。现对本次研究做如下分析: (1) 吞咽功能康复护理: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后遗症, 表现为随意性舌运动时间延迟以及与吞咽有关的肌肉运动协调性降低[7]。给予患者的的康复护理主要包括:运动疗法、按摩穴位、摄食训练、咳嗽训练、仪器治疗等。 (2) 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护理:脑卒中发病之后发生最常见的为偏瘫, 可是很多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并不一定是瘫痪所引起的。所以没有对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工作, 这会导致患者出现肌肉萎缩、挛缩、关节畸形、体位性痉挛等并发症[8]。康复护理主要包括:体位的变化、床上及床边的功能训练、被动运动训练 (肩部、手部、足部、关节等) 等, 所有的训练根据患者的不同程度制定不同的方案, 循序渐进。 (3) 语言功能康复护理:脑卒中后患者的语言障碍主要有构音障碍和失语症, 更具其程度和性质的不用, 采用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方案, 包括:刺激疗法、口唇肌肉训练、发音训练等。 (4) 心理护理:脑卒中后由于肢体或语言功能的障碍, 生活降低并对康复失去信心, 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依赖的心理, 为了增强患者的信心, 在治疗过程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心理护理主要途径为与患者多沟通, 给予心理支持, 减少负面情绪, 树立信心等。

综上所述, 脑卒中患者在常规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有助于患者的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新德.实用临床神经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7:112.

[2]邹晓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3 (2) :137.

[3]中华神经内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380.

[4]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81-383.

[5]田金洲.血管性痴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39.

[6]蔡文智, 李亚杰.脑卒中的康复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49.

[7]Debarah JC, David G, Kalra L.Early assessments of dysphagia andaspiration risk in acute stroke patients[J].Stroke, 2003, 34 (5) :1252.

日常皮肤护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选取本院2015年1—9月收治的105例脑梗死患者。入组标准: (1) 首次发生脑梗死和 (或) 曾发病但未遗留活动障碍; (2) 肌力0~4级, 存在明显活动功能障碍; (3) 能积极自愿配合护理。其中男57例, 女48例, 年龄49~69岁。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 0例和观察组5 5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接近。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脑梗死的常规药物,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无吞咽困难患者, 嘱进低盐、低胆固醇、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如蔬菜、水果、精瘦肉等。患者以少食多餐为原则, 给予饮食护理。同时, 给予患者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取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 以热情诚恳的态度对待患者, 加强自身操作技能, 以减轻患者的恐惧感,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患者对康复护理作用的认识, 使其积极配合。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强康复护理, 行主动及被动活动功能锻炼。给予患者按摩, 按摩时动作要轻柔, 尤其注意易产生褥疮的部位及患肢, 按从远心端到近心端的顺序操作。患病后应尽早 (发病48小时后) 开始行活动功能锻炼, 通过理疗仪刺激患者肌肉收缩功能, 帮其进行适当的被动运动, 保持患肢关节的功能位, 防止关节畸形及肌肉变形萎缩。患者活动功能锻炼方法具体如下:

1.2.1 手部锻炼

加强患者握手活动, 并嘱其用患手拿食物, 必要时可用健手帮助患手, 尽量让其自行进食, 使患肢产生主动或被动训练。

1.2.2 关节锻炼

给予患者肩、肘、髋、膝等关节的活动功能锻炼。患者肘关节活动时, 可使肘关节屈伸, 前臂旋前、旋后。患者肩关节活动时, 需外展90度回旋, 注意手指向上, 前臂伸至手掌接触病床, 而后肩关节屈曲, 使手掌接触头顶。患者行髋关节及膝关节活动锻炼时, 嘱平卧、两腿伸直;协助患者一手托住膝关节, 另一手托住足跟将下肢稍抬起, 做分、并腿动作, 以锻炼髋关节;将下肢抬起, 使患者大腿向腹部屈曲, 而小腿朝大腿后曲, 然后复位, 将下肢抬起、膝关节屈90度, 以活动膝关节, 每次30分钟, 每天5次左右。其他上述关节活动锻炼每次3分钟左右, 每天2次。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 ar th el指数评分情况, 并比较干预效果。

1.4 疗效判定标准

Barthel指数评分分为大、小便控制及修饰、洗澡、如厕、穿衣、吃饭、转移、行走、上下楼梯10个项目的评分, 0~100分。0分表示没有独立活动能力, 全部日常生活都需帮助;100分表示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良好, 不需他人帮助[2]。疗效根据Barthel指数评分判定, 优:Barthel指数评分>60分, 有轻度活动障碍, 能独立完成部分日常活动, 需要部分帮助;良:Barthel指数评分41~60分, 有中度活动障碍, 需要较多帮助方能完成日常活动;差:Barthel指数评分≤40分, 有重度活动障碍, 绝大部分日常活动需他人帮助或完全需要他人帮助。

1.5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使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Barthel指数评分差别不大,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干预后Barthel指数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 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干预效果比较 (表2) 观察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68, P<0.01) 。

3 讨论

脑梗死常造成患者脑部支配运动功能的细胞受损, 严重者导致瘫痪[3]。因此, 临床对该病除对症治疗外, 对于患者的康复治疗及护理也十分重要, 加强康复护理势在必行。有研究报道[4], 针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相关护理, 可加强患者神经功能重组, 提高肌力, 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改善预后。马静[5]报道, 采用中医康复护理的观察组患者, 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优于仅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Barthel指数评分及干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明脑梗死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有效, 与上述文献报道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 在脑梗死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施加康复护理, 对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积极作用, 有利于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古扎努尔·克尤木.坚持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方针造福病人[J].新疆预防医学杂志 (维吾尔文) , 2000, 19 (2) :71.

[2]李奎成, 唐丹, 刘晓艳, 等.国内Barthel指数和改良Barthel指数应用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9, 24 (8) :737.

[3]刘窈.52例脑梗死后遗症老年患者康复护理体会[J].当代医药, 2013, 19 (19) :123.

[4]张凤莉.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临床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 2014, 23 (4) :122.

日常皮肤护理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二科住院经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纳入标准: (1) 首次经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 (2) 活动状态Karnofsky评分≥60分。 (3) 病情分期为Ⅱ~Ⅲ期, 并接受了乳腺癌根治术治疗。 (4) 自愿接受各种问卷和量表调查测试。 (5) 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排除标准: (1) 患有其他严重的躯体性疾病。 (2) 术后未出现严重合并症。 (3) 有有精神疾病或精神疾病家族史, 及严重的智力或认知障碍者。 (4) 有药物或酒精依赖史。本文实际入选乳腺癌术后患者64例, 年龄43~79岁, 平均 (56.28±16.49) 岁。

1.2 方法

1.2.1 分组及术后康复护理方案

入选患者根据术时间和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 (32例) 和对照组 (32例) , 观察组术后参照日本抗癌协会乳腺癌术后康复方案接受康复护理, 该方案共分3个阶段: (1) 第一阶段 (术后1周) :此阶段是卧床期, 训练以掌指关节为主, 兼顾腕、肘关节 (指关节曲伸运动、握弹力球运动、逐个交替屈指运动、肘关节区伸运动、握放毛巾运动、用患肢梳头) 。 (2) 第二阶段 (术后1~2周) :以肩关节运动为主, 包括6套运动或体操 ( (1) 先直立, 上体前倾, 双手前后左右摇摆; (2) 患肢做前后内外旋转运动; (3) 爬墙运动; (4) 风车运动; (5) 双手拉绳运动; (6) 回旋运动) 。 (3) 第三阶段 (临近出院前) :以恢复患肢机能为主, 包括6套运动或体操 ( (1) 双手体侧平伸, 上下反复运动手臂; (2) 患侧手指于前额前摸对侧耳, 患侧手反摸背中部上方。 (3) 双手抱颈后方, 然后顺序外展、内收肩关节; (4) 将毛巾置于颈背部, 用患肢拉动毛巾; (5) 举棒运动; (6) 患手摸凉衣杆, 往返运动) 。全部疗程1个月, 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方案。

1.2.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评估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 测试内容分10项, 满分为100分, 分别为尿、便、修饰、用厕、吃饭、转移 (床-椅) 、活动 (步行) 、穿衣、上楼梯、洗澡。每项根据测试内容不同满分为5~15分, 分值越高代表日常生活能力越好。评估时间均在康复护理开始前和结束后1周内。

2 结果

6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治疗后平均ADL总分为93.16±25.33, 明显高于治疗前 (72.67±22.51) , 同时尿、便、修饰、用厕、吃饭、转移 (床-椅) 、活动 (步行) 、穿衣、上楼梯、洗澡等ADL分项评分也明显高于治疗前 (P均<0.01~0.05) 。

3 讨论

乳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 其外科治疗方式以改良根治手术为主, 保乳手术和根治术为辅, 但无论哪种手术方式, 腋窝淋巴结清扫均为手术的标准组成部分, 其手术损伤是乳腺癌术后远期并发症产生的主要原因, 主要包括疼痛、麻痹、肩关节运动障碍、上肢水肿等, 后者给患者日常生活中带来诸多不便, 如吃饭、穿衣、洗脸、梳头、沐浴, 特别是搓背手过背中线、穿脱衣背后系带及两便后用纸擦拭时, 患肢操作困难等, 发生率约在36%~65%之多。一般认为[1], 虽然手术本身是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但合理的分期康复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并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的有效方法。我们选择择6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观察对象, 康复体操参照日本抗癌协会乳腺癌术后康复方案编排, 护理干预前后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 统计结果表明, 护理干预结束后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尿、便、修饰、用厕、吃饭、转移 (床-椅) 、活动 (步行) 、穿衣、上楼梯、洗澡等ADL分项评分和ADL总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国内其它一些报道与本文结果接近[2~3]。

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护理方法较多, 方案可根据手术方式、患者理解能力、文化程度等情况因人而异制定, 同时还需结合持久的有氧运动锻炼, 通过提高心肺功能,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提高酶的活性, 使肌纤维增粗, 关节滑液分泌增加, 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僵, 维持原有运动性反射, 发展身体代偿功能, 从而有利于保持和改善上肢的运动功能, 使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一步得到恢复。

摘要:目的 观察康复体操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方法 6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接受了康复体操护理, 治疗前后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结果 6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治疗后尿、便、修饰、用厕、吃饭、转移 (床-椅) 、活动 (步行) 、穿衣、上楼梯、洗澡等ADL分项评分和ADL总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P均<0.01~0.05) 。结论 康复体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康复体操/护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凤玲, 马双莲.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锻炼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20) :73~75.

[2]阳世伟, 王先明, 宗智敏, 等.乳腺癌术后康复操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7) :608~610.

日常皮肤护理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病例纳入标准:均为颈内动脉系统的脑卒中;首次发病年龄为45岁~75岁;意识清楚,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9分。排除标准:椎基底动脉的脑卒中;年龄>76岁;昏迷者;采用过溶栓或抗凝治疗的脑梗死;经颅脑手术治疗后的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 (出血量>60 mL) ;大面积脑梗死;严重痴呆;脑卒中发生2次以上;短暂性缺血性发作与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丧失者。

1.2 一般资料

共纳入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116例, 均为2008年6月—2010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 经临床和头颅CT或核磁共振成像 (MRI) 检查, 确诊为脑出血或脑梗死;入院时肌力评价:上下肢肌力均<3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评分均<40分;排除原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及神经、肌肉、骨骼功能障碍者;年龄45岁~73岁。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58例, 男35例, 女23例;脑梗死38例, 脑出血19例, 脑梗死合并脑出血1例;右侧偏瘫31例, 左侧偏瘫27例;语言功能障碍8例。对照组58例, 男33例, 女25例;脑梗死36例, 脑出血22例;右侧偏瘫33例, 左侧偏瘫25例;语言功能障碍6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疾病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均同时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 脑出血予以脱水、降颅压、止血、脑保护及一般对症治疗, 脑梗死、脑栓塞给予抗凝、降低黏稠度、抗栓、抑制血小板聚集、脑保护、改善脑细胞代谢及一般对症治疗。观察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 采用早期康复护理, 即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进展后48 h~72 h开始康复护理。

1.3.2 心理护理

脑卒中发病急, 病人易产生恐惧、消极、悲观、烦躁心理, 常常陷入绝望和担忧的状态中, 表现为少言、淡漠、缺乏主动性, 日常生活过分依赖他人, 强化病人角色, 对治疗缺乏信心[3]。因此, 护士应善于启发、诱导病人正确对待疾病, 做好家属和病人两方面的工作, 加强心理疏导工作, 适时给予心理支持。同时, 护士应说明早期加强肢体功能锻炼重要性, 对病人耐心开导, 进行安慰、鼓励;讲解疾病有关知识, 根据病人个体差异进行相应护理;帮助病人消除焦虑、恐惧心理, 消除抑郁情绪。对于有语言功能障碍的病人, 护士要善于应用表情、手势、体态语言或应用写字板等非语言式沟通方法, 为病人康复提供有利的社会支持系统, 激发病人进行康复的兴趣。康复护理不宜采用一般临床护理中的“替代护理”模式, 而应更侧重于“自我护理”模式。应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性, 引导、鼓励、帮助和训练病人发挥其身体残余功能和潜在功能, 使病人最终能部分或全部照顾自己, 为病人重返社会创造条件。

1.3.3 早期康复护理

在脑卒中发病后的急性期, 无论脑出血病人, 还是脑梗死病人, 只要生命体征稳定均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 甚至超早期康复训练 (发病48 h~72 h) 。早期康复护理介入的最佳时间为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进展后48 h~72 h。主要是预防并发症及继发障碍出现, 并为今后的康复训练做准备。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康复护理计划, 责任护士每日床边指导训练, 以病人能耐受为度。①正确体位的摆放。体位的变换, 原则上要求每2 h更换1次体位, 但需要根据病人的年龄、营养状况等恰当调整。卧位姿势包括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患侧卧位:是所有卧姿中最重要的体位;患侧在下背后用枕头支撑, 患侧上肢伸展, 下肢微屈, 健侧上肢自然位, 下肢迈步位;鼓励病人多向患侧卧位, 对抗痉挛模式体位。健侧卧位:躯干与床面成直角, 身前用枕头支撑, 患侧上肢自然伸展, 患侧下肢屈曲。仰卧位:应尽量少用, 头部置枕不宜过高, 患侧臀部和肩胛部用枕头支撑, 患侧上肢伸展, 下肢屈膝, 踝关节保持中立位, 头稍转向患侧。正确的姿势处理能预防压疮和肢体挛缩的发生, 还可以有效预防肩痛、肩手综合征、肩关节脱位异常模式的产生。②床上被动运动与主动运动相结合[4,5]。病人病情稳定时, 可早期进行肌肉按摩及从肢体近端向肢体远端进行关节的屈、伸、内旋、外展等被动运动, 先大关节后小关节, 循序渐进, 幅度由小到大, 运动量由小到大, 每日可进行被动运动2次或3次, 每次20 min~30 min;指导病人进行主动运动, 以“健”带“患”, 如Babath握手、床上半桥训练和床上翻身训练。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训练病人自主翻身, 指导病人床上坐位平衡训练, 逐步进行坐站转换训练、站立平衡训练以及行走训练等。③活动训练。指导病人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设计简单易行的康复训练, 如扣扣子、捡豆子、拉拉链、拨算珠、套圈、插插销、搭积木、抓木钉等以及穿脱衣、进食训练等。

1.3.4 观察指标

①采用Barthel指数法 (BI) [6]进行评定ADL, 分进食、如厕、修饰、洗澡、穿衣、转移、活动、上下楼梯、小便控制、大便控制10项, 共100分, 100分为正常, 0分~20分为极严重功能缺陷, 21分~45分为严重功能缺陷, 46分~70分为中度功能缺陷, 71分~95分为轻度功能缺陷。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各评定1次。②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 包括肩痛、肩手综合征、肩关节脱位。

1.3.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在脑卒中发病后的急性期, 只要生命体征稳定均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 甚至超早期康复训练 (发病48 h~72 h) 。早期康复护理介入的最佳时间为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进展后48 h~72 h。早期康复护理主要是预防并发症及继发障碍出现, 并为今后的康复训练做准备。实践证明, 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对病人的康复过程进行干预, 可实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塑, 减少脑卒中偏瘫病人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畸形等后遗症, 预防致残, 降低致残率, 减轻致残程度, 增强病人的信心。同时, 能使病人从生物-心理-社会功能方面达到全面康复, 为回归家庭、重返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病人治疗后BI评分明显提高, 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BI评分;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提示:早期采取积极正确的康复护理训练, 对病人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58例, 两组病人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 观察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 进行早期康复护理。采用Barthel指数法 (BI) 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P<0.05) , 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BI评分明显提高 (P<0.05) , 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BI评分;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少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 提高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刘琴.脑卒中患者早期偏瘫的康复护理[J].临床医药实践, 2010, 19 (14) :953-954.

[2]王俊棠.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 (3) :62-63.

[3]孙映川, 胡兰.脑卒中偏瘫70例早期康复训练与心理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15) :29-30.

[4]朱怡然.临床护理全书:内科特护分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1:237.

[5]南登昆.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1.

上一篇:定位监测下一篇:农户基本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