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养殖新品种

2024-05-07

淡水养殖新品种(精选十篇)

淡水养殖新品种 篇1

澳洲淡水龙虾因个体较大, 且外形有些酷似海中龙虾, 又只生活在淡水中, 故被称为淡水龙虾。其个体一般重100~200克, 在澳洲最大的个体可重达500克。其外形美观, 体色褐绿, 头胸部和腹部均匀连接, 外被一层坚硬外壳, 并生有胸足5对, 外被一坚硬外壳, 并生有胸足5对, 第一对胸足特别发达而成为强大的螯, 雄性的螯比雌性更发达, 螯的外侧还有1条膜质鲜红带, 而其头部有触须6条, 尾部则有5片尾扇, 所以澳洲淡水龙虾样子威武且又美丽好看, 因而兼有观赏价值。

据研究, 澳洲淡水龙虾是目前世界上的名贵经济虾种之一。它生性喜暗怕光, 善于爬行生活, 不善游泳。通常白天隐匿在深水洞穴中, 傍晚太阳下山后开始活动, 大多聚集在浅水边爬行觅食寻偶, 若受惊吓, 便迅速逃回深水中。它生活要求水质清新, 喜欢活水新水, 并略呈咸性, 还喜爱逆水上溯; 适应性强, 水温在15~35℃都能生存, 能忍耐恶劣的气候环境, 一般条件下能正常渡夏和越冬, 当遇到环境不适时, 还能爬上塘边陆地栖息。这种虾食性杂, 既吃动物性饵料, 也食人工饲料, 既可精养也可粗养。据养殖显示, 该虾生长快, 成活率高, 产量也高, 在华南地区养殖一年便可性成熟, 当年放养当年可收获上市, 人工养殖管理得好, 单造亩产可达400公斤以上。

淡水龙虾养殖方法 篇2

二、清池肥水。池塘要进行清淤、修整、曝晒。在放养虾苗前10-15天,每亩用50kg生石灰干池消毒,7天后注入新水。在进水前要安装好60-80目的的进水隔网,水深为50-80cm,同时每亩施发酵畜禽粪便300kg,以培育浮游生物。

三、虾苗放养。虾苗放养宜在3-4月份睛天的早晨或傍晚进行,虾苗的放养规格一般为3-5cm,每亩放养3500-4000尾,同一池塘放养的虾苗规格要求整齐一致。

四、精心投饵。放苗后3天内,投以绞碎的小杂鱼、下脚肉和人工配合饵料;待虾苗长到6-7cm时,可全部投喂轧碎的螺蛳、河蚌及适量的植物性饵料。日投喂量以吃饱、吃完、不留残饵为准。每天早、晚各投一次,晚上投全日量的70%-80%,饵料应投在池塘四周浅水处,龙虾集中的地方可适当多投,以利检查吃食情况。

五、加强管理。淡水龙虾生长快,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大。因此,特别要加强水质管理。一是看水色,以浅绿色为好;二是测试水中酸碱度,以PH值7-7.5比较合适;三是及时换水,15-20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50%,在正常气温中(20℃-30℃)虾池以1m左右水深饲养,气温在15℃以下或35℃以上。

六、病害防治。淡水龙虾放养密度较大,要注意防病。一是虾壳病。可用孔雀石绿和福尔林液混合,给龙虾药浴20-30分钟。二是黑鳃病。可用亚甲基蓝全池泼洒。三是纤毛虫病。治疗可用硫酸铜溶液浸洗病龙虾5-6小时,每个疗程连续3-5天。

淡水养殖新品种 篇3

葛氏鲈塘鳢属鲈形目、 虎鱼亚目、塘鳢科,为小型淡水鱼类,俗称山胖头、沙姑鲈子、还阳鱼、老头鱼,广泛分布于黑龙江、图们江、松花江等水系。

葛氏鲈塘鳢生命力极强,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其一,极耐低氧,在极度缺氧的条件下也能生存。其二,越冬能力非常强,在寒冷的冬季,能潜伏于水底泥土中处于冬眠状态,几乎停止活动,而在水较浅的泡沼中,即使冰层冻到底也能安全越冬,而且越冬几乎不消耗体能,不降低体重。因此,葛氏鲈塘鳢非常适合在具有漫长严寒冬季的北方地区养殖。其三,葛氏鲈塘鳢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冻不死。在浅水的泡塘,当冬季来临、其生存的水体全部结冰时,有的葛氏鲈塘鳢会故意将身体冻在冰里,待到冰慢慢融化后再活过来,故被誉为“还阳鱼”。葛氏鲈塘鳢的这种特性是其他鱼类无法比拟的,对其将来进行产业化开发,活鱼保存,确保一年四季都有活鱼上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养殖前景

葛氏鲈塘鳢为小型淡水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口感独特、肌间刺少、富有营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目前,在酒店或家中,葛氏鲈塘鳢常被人们以酱焖或油炸的方式加工后食用,并已成为各大酒店和饭庄招揽客人的特色菜。

当前,市场上的葛氏鲈塘鳢商品鱼大部分都来自于人工捕捞。由于其市场前景非常看好,人们加大了对其捕捞力度,再加上近些年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葛氏鲈塘鳢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自然资源日趋减少,这就使葛氏鲈塘鳢的价格快速上涨,市场价格现已涨至80元/千克左右,并且供不应求。因此,投资葛氏鲈塘鳢养殖业将大有前途。

三、养殖技术

葛氏鲈塘鳢具有很强的抗逆性,耐低氧,耐低温,对水深要求不高。天然水域内的昆虫幼虫、小的鱼虾、甚至鱼卵都可作为饵料;人工养殖条件下,将动物内脏、畜禽加工的下脚料和鲜杂鱼配以豆饼、玉米粉加工成饲料,可替代天然饵料。在养殖方式上,既可采用池塘主养,也可利用葛氏鲈塘鳢的底栖和摄食习性与传统鱼类混养,从而提高饲料和水体的利用率。

1. 池塘主养

①池塘条件。对池塘条件无严格的要求,一般的水产养殖池塘均可,塘口面积1~10亩,平均水深在1.0~2.5米之间,底泥厚度以不超过20厘米为宜。池塘之间互不相通,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②清塘消毒。在鱼苗放养前15天左右彻底清塘消毒。清塘最好用干法清塘,即池塘平均水深在10厘米左右,每亩用生石灰80~100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清塘2天后,将池水注到70厘米深左右,注水要经过密眼网过滤,谨防敌害生物等进入,然后往池中投入发酵好的粪肥250千克/亩左右,以培肥水质。

③鱼种放养。在消毒10天后,每亩投放白鲢鱼种(规格为150~200克/尾)20~30千克,作为搭养的上层鱼,以调控水质。然后每亩投放葛氏鲈塘鳢鱼种100千克左右(规格30克/尾左右)。鱼种可以自己培育,也可以购买。

④饲料喂养。可在池塘南岸浅水处搭设饵料台,一般10亩以内的池塘设置1个饵料台即可。鱼种入塘后,可将豆粕粉、玉米粉、鱼粉及绞碎的杂鱼、畜禽下脚料等混合成团,在饵料台旁投喂。每天投喂两次,早晨1次、傍晚1次,傍晚投饵量较大(以次日清晨吃完为度)。

⑤日常管理。坚持每天巡塘,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巡塘做好防逃和防病工作的同时,每7~10天随机取样20~30尾,根据取样情况调整饲料投喂量和投喂次数。高温季节开启增氧机增氧,以防缺氧浮头。

2. 池塘套养

对池塘条件无严格要求,一般的水产养殖池塘均可,大小不限,平均水深要在1.5~2.5米之间,底泥厚度不超过20厘米。主养鲢鳙鱼且小型野杂鱼较多的池塘套养效果较好。一般在5、6月间每亩可套养葛氏鲈塘鳢鱼种(规格30克/尾左右)150~200尾。

淡水养殖增效措施 篇4

1 正确选择养殖品种

目前, 我国水产养殖有传统品种、新开发的地方名优品种以及从国外引进的品种, 三者总数超过了100种。在选择养殖对象时, 应遵循一个原则, 即养殖品种有市场 (包括潜在的市场) 。

1.1 传统品种市场需求量有增, 不要轻视传统品种养殖

青、草、鲢、鳙、鲤、鲫是淡水养殖的传统品种, 同时也是市场供应的主体, 养殖面积广, 产量比重大, 承担着常年供应市场的任务, 在城市中低收入阶层和农村市场占据着主导地位。从近2年水产品市场行情来看, 养殖前景看好, 需求量增加, 经济效益将上升。其原因:一是近年来各地都在狠抓养殖品种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名特优品种养殖, 从而挤压了部分传统品种的养殖面积, 使其产量减少, 导致市场上出现季节性缺乏, 价格有所回升;二是最近几年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禽流感, 疫区大批活禽被宰杀, 城镇严禁活禽销售, 导致销费者不敢食用家禽, 转而消费水产品;三是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休闲垂钓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 参与的人数众多, 需求量很大, 而目前休闲垂钓的主要品种是四大家鱼等常规品种;四是我国已把水产品加工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尤其是对传统品种的加工将有重大突破, 这将拉动对传统养殖品种的需求。

1.2 名优小品种发展空间较大

鳜鱼、黄鳝、黄颡鱼、长吻鮠、河魨等小品种的养殖, 目前养殖规模不大, 产量不多, 有些关键养殖技术还在探索之中, 但这些品种市场需求量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市场销售价格较高, 且较稳定;有些品种还可出口创汇, 积极稳妥地发展这些小品种的养殖, 仍然具有较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小品种养殖上, 一是坚持一地一品原则, 按照市场需求, 选择养殖技术较为成熟的品种, 采取主养、混养等多种形式, 不断扩大养殖规模, 建设优势产业区, 形成品种优势和区域优势。二是集中力量, 主攻苗种。目前这些小品种扩大养殖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是苗种来源困难, 苗种培育技术还未完全过关, 因而采取企业和科研单位联手的措施, 研究这些小品种的苗种生产技术, 建立苗种培育基地, 以便为发展小品种养殖打好基础。

1.3 小龙虾最具发展潜力

淡水小龙虾目前正处于内销外贸两旺的状态, 是近几年来国内外市场上最热销的虾类, 其需求量大, 销售价格上涨, 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在国际市场上, 美国是淡水小龙虾的主要消费国之一, 不仅作为食用, 而且是垂钓的重要饵料, 每年的消费量在6~8万吨, 自给自足能力不足1/3, 其余靠进口。而在欧洲, 淡水小龙虾的销量也呈火爆状态, 尤以瑞典最为典型, 瑞典有龙虾节, 每年8月的前3周, 举国上下欢庆此节, 气氛十分热烈, 每年销费小龙虾1.5~2.0万吨。整个欧洲年消费量也在6~8万吨, 自给自足能力只有20%, 可见国际市场需求量之大。而近几年我国的小龙虾出口量一直保持在2~3万吨, 养殖与出口大有可为。国内市场, 淡水小龙虾的消费也呈火爆状态, 以江苏南京为最盛, “十三香龙虾”、“水煮龙虾”、“手抓龙虾”称誉大江南北, 每年的6~10月南京每天消费的龙虾量可达70~80t, 而这种消费正在合肥、杭州、无锡、上海等地蔓延并火爆。从目前国内的消费情况看, 淡水小龙虾的年消费量也在8~10t。而目前我国生产的淡水小龙虾绝大部分依靠自然捕捞, 其产量逐年减少, 销售价格连年大幅上升;而这种虾适应性强, 饵料来源广, 对养殖的生态环境要求不高, 扩大规模养殖此虾, 经济效益甚佳。

2 灵活应变, 创新经营策略

市场的低价位运行要求经营策略上灵活多变。现提供几点体会:一是巧卖鱼, 要采取“抢空档、抓节日、错季节、避高峰”的销售策略, 什么时候赚钱, 什么时候卖。同时还要注意区域之间的价差信息, 实现异地销售。二是树品牌, 实现水产品牌效应, 占据市场份额。三是加工水产品, 实现水产品的转化增值, 如水产品除腥、除刺、冷冻保鲜、包装适输等。

3 更新观念, 转换养殖方式, 实施无公害健康养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无公害产品, 包括无公害水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销路好, 价格也高, 因而能够为生产经营者带来较多的效益。因此, 要改变以往的养殖方式, 在养殖水域的选择、鱼种选养培育、饲料肥料的使用、鱼病防治等各方面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执行, 使生产的大宗水产品能进入大中城市的超市, 争取能出口创汇。

摘要:针对近年来淡水养殖业整体效益下降的现状, 根据当地实际和生产经验提出更新观念、转换养殖方式和经营方式等方法提高淡水养殖效益, 以供水产养殖者参考。

关键词:淡水养殖,增效,选择养殖品种,创新经营策略,无公害健康养殖

参考文献

[1]潘仁秀, 李志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8) :269.

[2]郝彦周.淡水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渔业致富指南, 2009 (15) :14-15.

[3]周万龙, 黄永春.百色市淡水养殖业发展建议[J].广西水产科技, 2009 (1) :26-29.

淡水小龙虾养殖方法 篇5

虾苗投放应选择在晴天的清晨或傍晚进行,在投放前先用少量的池水徐徐加入运苗容器内,调节水温,直到容器内水温接近池水温度时再将虾苗放入池中,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7.5~9.0尾,同一池塘放养的虾苗规格要求整齐一致。

日常管理

淡水养殖高档鱼——梭鲈 篇6

1.形态特征 梭鲈体肥肉厚,体呈梭形,头小,吻尖,口前位,口间距不大,上下颌有颚齿和犬齿,鳃部生有锐利的小剌。背鳍较长,分为前后两部分,尾鳍为分叉的正形尾。腹鳍在胸部稍后于胸鳍。梭鲈的身体浅黄色,腹部呈淡黄色、黄白色或淡青色色调,身体的两侧有大致纵行的黑色不规则色素斑8~12条。

2.生活习性 梭鲈喜生活在水质清新和水体透明度、溶氧量高,并具有微流水的环境中。要求水体pH值在7.4~8.2之间。梭鲈为冷水性鱼类,其适温范围为0~33℃,最佳生长温度为12~18℃。梭鲈属中下层鱼类,多在较深的水层平稳地活动,稍有惊扰即迅速潜入水底。此外,梭鲈还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惯,一般傍晚后出来觅食。

梭鲈为肉食性的凶猛鱼类,在自然水域中多以小杂鱼、虾为食,其摄食的种类与其生活的环境和饵料鱼的体形及规格有关。梭鲈鱼苗的开口饵料是轮虫、无节幼虫等,随着生长而转向大型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如大型蚤类、水蚯蚓等,当长到2.5厘米以上时便可捕食小虾、小鱼苗,处于饥饿状态的梭鲈苗可吞食其自身体长2/3的鱼苗。在饵料不足时还吞食其同类弱小鱼类。

3.年龄和生长 梭鲈的生长与水温等生活环境有关。水质清新、饵料充足适口,梭鲈生长快。在人工养殖饵料充足的条件下,梭鲈鱼种苗当年可长到700~1000克上市商品规格。

淡水小龙虾养殖技术 篇7

1 养殖设施准备

对于池塘,以深1~2 m,面积3 335~6 670 m2为宜,池底平坦,以壤土为好,要求土质较硬,水位易控制。对于池塘水,要求无污染,水渠排得出、灌得进,按照高灌低排的原则,并且池塘保水性较好。另外,由于小龙虾易于逃逸,通常用钙塑料或塑料薄膜建好防逃设施,并于池塘四周用木桩或竹桩围起防逃网。围栏高度60~70 cm,埋入地下大约20 cm。

2 清塘消毒

池塘消毒有2种方法:一是漂白粉消毒,用量450 kg/hm2,将漂白粉完全溶化后,进行全池喷洒[1];二是生石灰消毒,用量750~1 500 kg/hm2,池塘留水5~10 cm,将生石灰溶化后进行全池喷洒,第2天对池底进行搅动,经过3~5 d后进行晒塘。

3 施足基肥

施足底肥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促进浮游动物和藻类的繁殖,浮游生物可作为虾苗的饵料,可以促进虾苗的生长[2];另一方面,可以稳定水质。但是应该注意施肥用量和方法,正确施用方法为将肥料埋入泥中,深度15~20cm,不可直接洒入池塘水中,以免造成水体污染。如果池塘淤泥较少或是新开的池塘应多施,施用量1 500~4 500 kg/hm2;如果池塘淤泥较厚,则不施或少施。肥料种类以生物有机肥为佳,牛粪、鸡粪或猪粪次之。

4 种植水生植物

池塘中种植水生植物作用较大,一是水草可以供小龙虾栖息和攀爬,起到优化生态和较大隐蔽的作用,减少以强欺弱;二是水草可以作为小龙虾的饲料,池塘中水草的覆盖度不小于60%;三是可以净化水体,平衡水体环境,吸收水体中有害物,防风浪[3]。水草种类有水葫芦、水花生、苦草、伊乐藻、菱草、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水草种植面积以占池塘面积的50%为宜,有条件的还可以在水体底部放一些树根、竹筒、空易拉罐等,这些是小龙虾最喜爱的栖息场所。

5 虾苗虾种放养

长丰县大多采用夏季放养,时间在7月中下旬,以当年孵化的第一批稚虾为主,放养量45万~60万尾/hm2,稚虾规格0.8 cm以上。对于苗种有严格的质量要求:一是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生命力强;二是虾苗虾种都是人工培育的,对于野生种需要经过驯化才能放养;三是规格整齐,同一池塘放养的虾苗虾种需规格一致,虾种规格为3 cm左右,稚虾规格0.8 cm以上。

对于虾苗放养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为了杀灭致病菌和寄生虫,放养前应用3%~5%食盐水浴洗10 min;二是针对外地购来的虾种,需先浸泡1 min,然后提起搁置2~3min,如此反复2~3次,以提高成活率;三是对于夏季放养可选择在阴雨天进行或晴天早晨,减少阳光曝晒;四是为了改善池塘水质,充分利用饵料资源,可在池塘中放养鲢鳙鱼[4]。

6 科学投喂

第一,按照小龙虾的生活习惯来投喂。由于小龙虾大多喜爱在夜间活动,因此在上午、下午各投喂1次,以下午为主,占总食量的70%左右。投喂时采用定量、定时、定质的投喂方式,确保喂足喂匀,确保每只虾喂饱,减少稚虾之间的争食。第二,根据小龙虾不同发育阶段对饲料的要求进行投喂。一是稚虾、幼虾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以水生昆虫幼体和枝角类、轮虫、桡足类等为食;二是成虫阶段。以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为食。另外,8—10月小龙虾生长季节,多喂一些青绿饲料、豆饼,适当投喂一些动物性饲料;到了冬季则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在小龙虾放养后,对于水体要进行追施肥料、培肥水质[5]。第三,根据天气情况、水质变化进行投喂。小龙虾适宜生长温度为20~32℃,5—6月或8—10月,小龙虾需食量大,多喂干饲料或混合饲料。但是遇到连续阴雨天或水质过浓,要少喂饲料;天气晴好时要多喂;小龙虾蜕壳时要少喂,蜕壳后要多喂[6]。

7 日常管理

一是每天进行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二是调控水质,每隔15~20 d换水1次,保持p H值为7.0~8.5;每隔20 d喷洒生石灰水1次,用量150 kg/hm2。同时保持水位稳定,不能忽高忽低;三是对于蜕壳场所进行管理,大批虾蜕壳时严禁干扰,并增加适口饲料,防止相互残杀。

摘要:近年来小龙虾养殖成为渔农的重要收入来源,笔者从养殖设施、清塘消毒、施足底肥、种植水生植物、虾苗虾种放养、科学投喂、日常管理7个方面对小龙虾养殖技术进行了阐述,以供广大渔农参考。

关键词:龙虾,淡水,养殖技术

参考文献

[1]王全蛾.池塘龙虾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293-294.

[2]江山.淡水小龙虾无公害健康生态养殖技术[J].科学养鱼,2016(2):26-27.

[3]王春华.小龙虾池塘养殖管理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3(1):66-67.

[4]吴启柏.潜江市小龙虾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2.

[5]王慧慧,苏昕,董彦岭.微山湖地区淡水小龙虾养殖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15(5):37-40.

淡水龙虾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篇8

1 营造良好的池塘条件

淡水龙虾养殖池塘选择通风向阳、土质保水、水源无污染的地方建池, 池塘有良好的进、排水设施。池塘四周用竹片、网纱等围起高50 cm的防逃墙。池塘规格一般为0.33~0.67 hm2 (5~10亩) , 水深达到1.5 m以上, 沙泥底且底部平坦, 池坝坡比1∶3~4, 具有方便的进排水条件和防盗防护措施。在养殖水域设置虾栖息场所, 如安设瓦砾、砖头、石块、网片、旧轮胎、草龙等作虾巢, 供虾隐蔽栖息和防御敌害。在池内四周种植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茭白等水生植物, 其覆盖面一般为池塘水面的1/3, 以利龙虾蔽荫和滋生龙虾爱吃的浮游生物。

2 放养密度要科学合理

2.1 虾塘的消毒和培水

放养虾苗前, 用生石灰100~150 kg/667 m2进行清塘消毒, 以杀死池中的有害鱼类和有害的水生昆虫, 彻底消除池塘中的鲶、鳅、黑鱼和蛇、鼠等掠食性野生敌害。消毒3 d后进水, 10 d后用300~500kg/667 m2发酵腐熟的有机肥肥水, 培育丰富的浮游生物, 为虾苗提供充足的饵料。池塘进水前要安装好水隔网最好是60~80目防止水中敌害进入。池水深度保持在50~80 cm, 透明度在30~40 cm。

2.2 虾苗的放养

虾苗放养一般在2~3月份进行, 选择体长3~5 cm、体格健壮、无病害的虾苗, 放养密度可控制在5 000~8 000尾/667 m2, 规格小虾苗的可适当增加放养密度, 由于龙虾会以强欺弱, 小虾怕大虾, 因此同一池塘放养的苗种规格要整齐。同时可在塘水中放养400 g左右的花、白鲢80~120尾, 放养200 g鳊鱼50尾。放苗时避免水温温差过大, 宜在傍晚或黎明时下池。放苗前, 先用少量池水缓慢的加入运苗容器中, 直至容器水温接近池水温度时, 再将虾苗轻轻倒入池水中。

3 饲养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3.1 饵料投喂

淡水龙虾属杂食性, 既喜欢吃鲜杂鱼、螺蚌、蚯蚓及畜禽内脏等动物性饵料, 又喜欢吃黄豆、豆饼、麸皮、玉米以及鲜嫩水草等植物性饵料, 还可以投喂虾用配合饲料。放苗后3 d内, 投以绞碎的小鱼和碎肉, 3 d后1个月内投放小杂鱼、下脚碎肉或配合饲料, 待虾苗长至6~7 cm时, 可全部投喂轧碎的螺蛳、河蚌及适量的植物性饲料, 如麦子、麸皮、玉米、饼粕等或配合饲料。根据一般经验, 全日的投饵量应掌握以吃饱、吃完、不留残饵为准, 一般小虾按体重的20%~25%, 中虾按体重的15%~20%, 大虾按体重的10%~15%投饵, 1 d投喂两次, 早晚各一次。因为淡水龙虾主要在夜间进食, 所以晚上投喂全日饵料的70%~80%, 饵料要投在池边浅水中。投饵要做到定时、定点、定量、定质, 每个池塘可以设2~4个饵料观察台, 每天早上观察饵料是否吃完, 来决定当时投饵量, 投饵量过少会抑制龙虾的生长或因饥饿而相互残杀, 过多既增加成本又会造成池塘环境恶化, 对龙虾的生长和脱壳不利。饵料可使用一般的对虾饵料或龙虾专用饵料。

3.2 水质管理

龙虾生长快, 新陈代谢旺盛, 耗氧量大, 故虾池水质要保持清新, 每周加水15~20 cm深, 确保水质新鲜、洁爽, 并有足够的溶氧, 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5 cm深以上, p H值7~9, 溶氧大于4 g/L。当天气过热时, 要适当加深池水, 以稳定池水水温。严防水质受到工业污染、农药污染和化学污染。当水中溶氧低、水质老化或遇雷阵雨闷热天、连阴等恶劣天气时应减少投饵量或停止投饵, 并注意观察, 若发现龙虾反应迟钝, 游集到岸边, 浮头并向岸上爬时, 说明缺氧严重, 要及时注水或开增氧机增氧。当天气过冷或过热时, 为防止极限温度出现可适当加深池水, 以稳定池底水温。在6~8月份高温季节每隔5~7 d换一次水, 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20%~30%, 换水不便的可以定期加注新水。

3.3 病害防治

淡水龙虾比河蟹、青虾等水产品抗病能力强, 但是人工养殖条件下, 其病害防治不可掉以轻心。龙虾出血病是由气单胞菌引起的虾败血病, 此病来势凶猛, 发病率高。病虾体表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 特别是附肢和腹部较为明显, 肛门红肿, 螯虾一旦染上出血病, 不久就会死亡。烂鳃病由细菌引起, 病虾鳃丝发黑, 局部霉烂后出现死亡。因此幼虾下塘前必须对虾体进行消毒, 严防病原体带入池内。正常饲养期间定期对水体进行消毒, 主要以生石灰为主, 每隔15 d用生石灰10~15 kg/667 m2溶水全池泼洒, 不但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还有利于淡水龙虾的脱壳。在夏季高温季节, 每隔15 d, 在饵料中添加多维素、钙片等药物以增强淡水龙虾的免疫力。

3.4 勤检查, 勤巡塘

注意每天巡池, 做到疾病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注意龙虾的觅食、活动、生长和蜕壳等情况, 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及时清除池中青苔;经常检查进、排水口的过滤网, 防止由于过滤网破损而使龙虾外逃或野杂鱼等有害生物进入。经常注意池中是否有敌害生物, 如水老鼠、水蛇、水鸟等, 如有应及时将其除掉。

4 捕捞收获

淡水龙虾生长快, 一般饲养3个月左右, 当年放养可以当年收获上市, 当龙虾体重达50 g左右时, 可捕捞上市, 捕捞龙虾采用虾笼、地笼、围网、手抄网和干池捕捉等方法, 捕大留小。

5 效益分析和总结

据分析, 每667 m2放养5 000尾虾苗的池其每667 m2产商品龙虾160 kg左右, 规格在60~90 g, 最大可达130 g;每667 m2放养8 000只虾苗的池塘可产商品龙虾140 kg左右。由于龙虾在养殖过程中采用了生态养殖方式, 品质较好, 且放养规格统一, 商品龙虾规格整齐, 产量高, 价格好。所放养的白鲢收获时每尾达1.6 kg, 鳙鱼每尾可达2 kg, 鳊鱼每尾达0.4 kg, 鲫鱼和小杂鱼是随着进排水进来的味道鲜美, 市场紧俏。综合核算, 养殖淡水龙虾毛收入有4 000~5 000元/667 m2。通过养殖实践, 进行龙虾的生态养殖, 合理控制养殖密度, 提升了品质, 提高了养殖规格, 达到质优、价高、增效的目的, 这种养殖方法具有示范推广意义, 将在江之鲜水产合作社里面进行推广运用, 增加我镇水产养殖的综合效益。

欢迎订阅2011年《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杂志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由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山东农机学会主办,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农业机械协会协办, 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类科技期刊, 主要内容包括:行业政策、热点问题探讨, 行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基础理论与试验研究探讨;新产品研发,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实践应用;企业生产经营和科研管理经验交流;行业数据分析及其他综合信息。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是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为月刊,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7-1433/TH,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3-3142。大16开本, 四封及插页精美彩色印刷, 每月10日出版, 本刊自办发行, 订价:72元/年。

编辑部电话: (0531) 88623885, 88623875

传真: (0531) 88617638

E-mail:nzcl-a@163.com

网址:www.sdnj168.com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桑园路19号

邮编:250100

开户银行:工行济南工业北路支行

户名: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杂志社

浅析淡水养殖的生产经营 篇9

根据养殖面积的分布, 把养殖户的养殖规模分为小规模户, 中等规模户和大规模户。根据淡水养殖的不同品种把养殖户的生产类型分为三种:常规养殖、特种养殖、混合养殖。常规养殖户主要从事草鱼、鳝鱼、青鱼、鳙鱼这四大家鱼的养殖, 特种养殖户主要从事蟹、虾和小龙虾的养殖, 混合养殖户主要从事鱼、虾、蟹混养。

目前我国渔业地位显著提升、影响力扩大, 渔业在农业增效, 渔民增收中作用进一步突显。在生产政策上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推进健康养殖规范化。在健康养殖示范基地, 引导养殖户运用环境减少养殖自身污染, 改良型养殖模式, 科学防病治病, 使用优质水产种苗和优质配合饲料, 逐步实现从传统养殖向科学养殖的转变。

二是推进高效渔业规模化。组织实施高效渔业规模化工程, 推动水产品养殖向专、精、优、强方向发展。坚持发挥优势、合理分工的原则, 大力推进渔池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设施渔业。

三是推进产业化。提高渔业组织化程度, 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 不断完善利益分配和联结机制, 带动养殖户进入市场。在稳定现有优势品种的同时, 扩大渔业对外开放, 加快优势水产品出口产业带、加工示范园区建设, 形成了一批外向型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出口基地。

在销售政策上, 针对水产品销售中存在的问题, 地方政府加大资金投入, 发展协会, 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等政策。为养殖户提供贷款, 尤其在联系外地客户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解决水产品的结构性过剩, 积极推行“订单农业”, 帮助养殖户解决“卖难问题”。市场从经营策略、方式上去灵活应变, 实现趋利避害, 其措施主要有:

一是巧卖鱼, 解决淡水产品的季节性过剩和地区性过剩问题。开展“随养随卖”, 还可以上门到相关单位或个人家庭联系销售。必要时还可以鱼换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还可通过垂钓上市解决卖难问题, 像草鱼、螂鱼垂钓价格比市场价格要高两倍多。

二是树品牌, 实现水产品的品牌效应, 品牌经营自然是水产业提高知名度而带动收入上涨的有效途径。

三是加工水产品, 实现水产品的转化增值。水产品加工是一个拉动性极强的产业, 淡水产品加工对缓解水产品过剩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利用小型鱼虾采用干、熏等加工出价格低、口味好的加工品, 保健食品和模拟食品, 如鱼糕、鱼丸、鱼卷、鱼饼等, 搞活了加工无形给养殖生产开辟了一个永久性的高速通道有助于实现养殖户收入的增长。

水产养殖业是人类利用太阳能、生物、水域、气候等自然力养殖水生物的生产活动, 淡水养殖品的生产经营特征是影响水产养殖户的收入稳定、提高的因素。它决定了水产品生产中经济的再生产过程和自然的再生产过程是密切交织的。淡水养殖品的生产受水产资源和劳动力的影响。生产经营上的主要特点有:

一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利于提高养殖户生产的积极性, 但养殖户的生产规模很小, 经济效益不高;

二是水产养殖品生产具有区域性, 这影响到产品的流通半径, 主要是以局地流通为主, 容易出现区域性供给失衡, 水产养殖品的鲜活流通要求切实做好水产品的保鲜工作, 具体包括:运输过程必须配备专门的车辆, 途中采取一系列保鲜措施。

三是水产品生产具有季节性, 生产的季节性使得产量随生产周期变化, 造成水产品的流通路径呈现一定变化规律, 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交易的成本。淡水养殖品的风险较大。由于水产品的鲜活性, 使得运输等环节的技术要求、风险程度提高;水产养殖品生产和消费的分散性, 使得人们难以全面把握市场信息, 每个经营者都难于取得垄断地位;水产养殖品生产的季节性强, 导致市场价格波动大, 市场价格在区域间和季节间调节困难, 使水产养殖品有更大的经营风险。

因此, 要提高淡水养鱼的生产经营,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引导养殖户调整结构以稳定收益和降低养殖风险。应推进养殖结构、养殖模式的进一步调整, 重点加大名、优、特新品种的养殖规模, 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 着眼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经济效益就会不断上升。调整养殖结构有利于提高养殖户克服由于市场因素带来的风险的能力提高养殖户的应对风险的能力。

二是在技术引进和推广上加大资金投入, 提高信贷支持。需要政府部门拓宽养殖户筹措资金的渠道。在调整方向上, 政府部门需要通过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 积极引导养殖户改革传统的养殖模式, 在大力培育名、优、特水产品时, 形成以鱼、虾、蟹等多种名优新品种共同养殖开发的新格局, 获取更高的农产品比较效益。

水产品的养殖风险大, 政府要加大科技资金投入, 因为以家庭为经济单位的农户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进行技术改进, 所以政府需要为广大农户提供公共服务, 切实帮助养殖户降低在水产品品种选择、病害防治上遇到的风险。

三是引导养殖户发展集约化养殖, 以实现规模经济。要提高养殖户经营管理的水平, 并向着集约化方向发展。提高产业规模和组织化程度, 形成整体竞争优势, 规避风险, 增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淡水珍珠养殖的气象条件分析 篇10

1 温度

由于河蚌是变温性冷血动物, 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很大。适宜生长地区:冬季平均气温在3℃以上, 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上, 江湖一次最长连续封冻时间在10 d以内的地区。

(1) 育珠蚌生长温度条件。

育珠蚌开始活动的时间为50 cm深度处日平均水温稳定通过10℃, 低于10℃则进入休眠期, 0℃时会发生育珠蚌死亡现象, 大于35℃开始造成育珠蚌热昏迷现象, 育珠蚌长时间地处于热昏迷状态对其珍珠的产量和质量都有明显的影响。大于40℃会造成育珠蚌的死亡, 为了避免高温造成的损失, 应及时将育珠蚌下降到1.0~1.5 m水层处。10~20℃比较适宜, 20~35℃是最适宜其生活的温度。

(2) 河蚌运输温度。

河蚌采捕后, 需要从生长地运输到育珠地, 如果运输时间长, 应当控制温度, 以保证其成活率。温度低于0℃, 需要保温, 但是运输的距离不宜长。温度越低, 成活率越高, 5~25℃时, 可以进行长距离运输河蚌, 防止太阳直接曝晒。

(3) 河蚌插片温度。

插片时温度以其生活的温度范围为准, 其中下限在0℃以上, 上限在40℃以下, 如果超过该范围将导致离体细胞迅速死亡。离体细胞小片适温范围是5~35℃, 在该范围内温度越低, 生存时间越长。

(4) 插片后珍珠囊形成温度。

冬春季节, 气温稍低 (18~22℃) , 珍珠囊形成需30 d左右的时间, 分泌有机质需要约25 d, 珍珠质沉积需25~30 d。夏季气温较高, 珍珠囊形成较快, 温度为30~35℃, 插片后珍珠质快速沉积, 30 d左右便可生成纯化的霰石结晶。

(5) 四季气温管理。

冬季, 当50 cm深的水温稳定降至10℃以下, 育珠蚌开始进入休眠状态, 为了使其安全越冬, 应将育珠蚌下降至1.0 m深水层。春季, 当50 cm处的水温稳定达到10℃时, 为了充分利用光热及浮游生物, 将育珠蚌提升至30 cm表层, 从而加速珍珠质沉积, 有利于休眠后的育珠蚌活动。夏季, 阳光足, 温度高, 利于水生植物繁殖, 注意及时清理水草, 以免其消耗氧气, 影响育珠蚌生长。50 cm深度处平均水温达到32~41℃, 容易对育珠蚌造成危害, 因此应当及时将其下降至深水层 (1.0~1.5 m) 。经高温资料统计, 7月5日至8月25日为最适宜的下降时间。秋季, 气温较为稳定, 利于育珠蚌活动和珍珠质沉积, 不受高温和低温影响, 当50 cm深水温稳定低于35℃时, 为了充分利用热量条件, 应当于8月底至9月初, 及时将育珠蚌移至30~50 cm深水层。

(6) 不同水层温度。

气象条件对南方育珠水域影响较大, 不同类型的水域包括哑河、湖泊、塘坝水库、沟港等, 其不同水层影响也不一致。因此, 为了培育高产、优质的珍珠, 应当选择适宜水域和水层。不同水层各季节温度变化规律如表1所示。

(7) 积温。

河蚌育珠要求插片至成商品珍珠期的50 cm水层大于10℃积温最少为11 000℃。12 000~16 500℃范围内与积温成正比, 超过16 500℃, 育珠蚌发生衰老, 其正比关系不明显。

2 日照

自然条件下, 河蚌生活于河、湖、塘的底层, 一般水深2.0 m以下, 水温低、光线弱, 温度变化平缓, 自然成珠少。人工育珠条件下, 光照强度提高, 蚌的生活环境改变, 阳光照射到2.0 m深以下水层。人工育珠蚌生活水层为0.3~1.0 m深, 光照很强, 利于育珠蚌的成长。有试验研究表明, 育珠蚌的日照时数至少为2 700 h, 一般应在3 200~3 700 h。水的光照强度与水的透明度有关, 水域透明度好, 太阳光射入水层的深度深些。不同水域、水层的光照度如表2所示。

3 降水

强降水, 尤其是暴雨对水中的溶解氧有一定的影响。有研究表明, 与正常情况相比, 暴雨过程中水的密度减小1.38%, 溶解氧减少1.9 mg/L。因为暴雨过程中气温偏高、气压偏低, 使水的密度减小, 造成溶解氧减少。暴雨多集中在5—8月, 此种情况下, 影响育珠蚌渗透压的调节, 不利其生长。蚌体组织中渗透过多水分, 导致外套膜和内脏团积液过多, 可造成死亡。为了避免给育珠蚌的正常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必须采取措施。

(上接第217页)

4 风

育珠蚌主要是采取吊养或网养方式, 8级左右大风不但可以摧毁养殖设施, 也可把育珠蚌打落到底泥中, 在育珠过程中, 应经常性地采取防风措施, 以减轻或避免大风造成的损害。

摘要:从温度、日照、降水、风等方面对淡水珍珠养殖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 指出淡水珍珠养殖时每个阶段应该注意的气象条件, 以达到产业的发展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

关键词:淡水珍珠,河蚌,养殖,气象条件

参考文献

[1]池塘育珠蚌的秋季管理[J].农村实用技术, 2010 (9) :57.

[2]徐毛喜, 邱齐骏, 孙小兵, 等.池蝶蚌育珠生产技术[J].科学养鱼, 2009 (8) :32.

[3]柳富荣.育珠蚌管理五要点[J].内陆水产, 2006, 31 (2) :14.

上一篇:临场发挥心态是关键下一篇: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