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消费需求

2024-05-12

石油消费需求(精选十篇)

石油消费需求 篇1

关键词:消费税,成品油,改革

一、我国石油消费税基本规定

我国石油消费税是以成品油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现行石油消费税的基本政策规定主要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 (国务院令[1993]135号) 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和完善消费税政策的通知》 (财税字[2006]33号) (以下简称《通知》) 。

1. 石油消费税纳税义务人。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石油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都是石油消费税的纳税人。

2. 石油消费税征收范围。

我国石油消费税是主要针对石油消费品征收的, 其征税范围为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通知》所规定的石油消费品, 这类消费品主要包括成品油税目, 其子税目分别为汽油、柴油、石脑油、溶剂油、航空煤油、润滑油和燃料油。

3. 石油消费税税率。

我国石油消费税采用有差别的定额税率, 主要分为两个档次, 0.1元/升和0.2元/升 (含铅汽油0.28元/升) , 具体税率见下表:

4. 计征环节及相关优惠。

为了加强税收管理, 堵塞税额流失, 我国石油消费税在生产环节和进口环节征收。考虑到当前国际市场成品油价格上涨较快, 新增税目纳入征收范围后如果征收力度过大, 将不利于价格的稳定, 经国务院批准, 为适当缓冲对价格的影响, 对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和燃料油先按应纳税额的3 0%征收, 对航空煤油暂缓征收消费税。

二、外国主要产油国石油消费税简介

目前, 世界主要产油国大都实行了石油消费税 (或者类似于消费税的税种, 在本文中统一称为消费税) , 下面以美国、英国和俄罗斯为例, 对其石油消费税作简要介绍。

1. 美国石油消费税。

美国的石油消费税主要是对所销售成品油的销售额课征的一种税, 也叫成品油税, 其征税范围主要是汽油和柴油。美国汽油约占油品总需求量的5 0%, 政府为了限制汽油消费, 中央和各州分别对汽油征消费税, 联邦政府对每加仑汽油征税14.1美分, 每加仑润滑油征税6美分。各州对每加仑汽油征税高低不一, 加州每加仑汽油征税7.5美分, 康涅狄格州每加仑汽油征税2 5美分。对汽车用柴油每加仑征收燃料税1 5美分。

2. 英国石油消费税。

英国的石油消费税主要为燃油税。自2005年10月1日起, 英国提高汽油和柴油的消费税, 幅度均为每公升提高1.28便士。增税后, 两种燃油的消费税将分别达到每公升57.48便士和58.88便士, 消费税在燃油价格中的比重接近7 5%。在现行的消费税中, 也涉及到石油消费税, 即烃油税。烃油税的税义务人为国内原油加工业者和油类加工业者;征税范围为各类烃油、重油、燃料泊等, 税率为每加仑30便士, 但重油 (除用作公路机动车的燃料油外) 税率轻一些。救生艇用油、渔船用油、炼油厂燃料油等, 免征烃油税。

3. 俄罗斯石油消费税。

俄罗斯石油消费税的纳税人是在俄罗斯境内及其大陆架从事石油和天然气凝析油开采的企业和组织, 向天然气销售组织和直接向消费者出售天然气的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所属的天然气运输和供应企业与组织。石油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包括石油、稳定凝析油、汽油、柴油、机油和天然气等。石油消费税的课税对象是已销产品的数量;天然气消费税的课税对象是按国家调节工业批发价格, 已售给天然气销售组织和已直接售给消费者的产品的价值。石油消费税主要采用定额税率, 主要税率为:石油、稳定凝析每吨66卢布, 辛烷值为80以下 (含) 的汽油每吨1350卢布, 其他辛烷值的汽油每吨1850卢布, 柴油每吨550卢布, 机油每吨1 5 0 0卢布。此外燃料油、润滑油其税率为不带增值税的销售金额的2 5%。在税收优惠方面。销售新投产油田开采的石油, 在俄罗斯政府规定的开采量范围内, 前5年不交纳消费税。

三、改革我国石油消费税的建议

结合国外主要产油国石油消费税政策, 提出如下改革我国石油消费税的建议:

1. 适度提高汽油、柴油消费税税额。

通过提高消费税税额, 体现国家“寓节于征”方针, 缓解国家能源紧张的局面, 并增加财政收入。考虑我国的国情和消费者的承受能力, 建议汽油消费税税额由原来的0.2元/升提高到0.4元/升, 柴油消费税税额由原来的0.1元/升提高到0.2元/升, 尽管表面上看单位税额提高了一倍, 但是消费税占成品油售价的比率还是很低的, 远远低于国外的一般水平。

2. 改生产环节征收为在零售环节征收, 调整成品油消费税为价外税。

经过多年的清理整顿, 国内成品油市场逐步规范, 经营秩序和税收征管条件已有较大好转, 已经具备了消费税转向零售环节征收的条件。同时对成品油消费税税目实行价外税制度, 有利于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 起到引导消费的作用。这样, 石油消费税最终由消费者承担, 避免了因为汽油、柴油税率提高给石油企业带来的税收负担, 也可以使消费者感受到购买应税消费必须上税, 形成节约能源的意识, 更好地发挥成品油消费税调整消费结构、引导消费行为、减少资源消耗的作用。

3. 调整石脑油消费税政策。

《通知》规定, 生产企业将自产石脑油用于本企业连续生产汽油等应税消费品的, 不缴纳消费税;用于连续生产乙烯等非应税消费品或其他方面的, 于移送使用时缴纳消费税。而我国企业所产石脑油绝大部分为自用或内部企业间互供的基础原料, 用作生产乙烯和芳烃等中间化工品, 是不能免交消费税的, 不能达到抑制消费、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因此建议企业内部转移和内部企业之间互供的作为乙烯、芳烃和化纤工业原料的石脑油免征消费税。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1993]135号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和完善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字[2006]33号

中国石油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篇2

xx月份中国石油市场进口环比小幅下滑2%,但原油加工量和成品油销售情况仍保持稳步上升态势。同时,柴油批发毛利的小幅回升也印证了终端需求的复苏仍在继续。因此,需求复苏在岁末持续符合我们预期,而原油进口量的小幅下降反映出国内原油市场xx月去库存约1600万桶,超出预期(季节性库存下降约500万桶)。

二、中国石油市场需求分析

预计20xx年中国石油市场需求增长达48万桶/天,至1086万桶/天,同比增速达4。7%高于20xx年的3。4%,继续充当非OECD需求乃至全球需求增长的发动机。20xx年中国石油需求增速提升的主要原因有三:

1)经济增速回暖,拉动需求增速回升,根据权威机构预测GDP将由20xx年的7。8%提升20xx年至8。1%;

2)下游企业的去库存接近尾声,有望于20xx年转而进入补库存阶段,进一步拉动对上游原材料油品的需求(如化工用油);

3)基建投资增速在20xx年有望进一步提升,拉动沥青等基建类用油的需求。20xx年中国原油进口增速提升,对海外原油需求进一步上升。

三、中国石油市场进口需求

基于测算,20xx年中国原油进口量有望接近600万桶/天,同比增长接近10%,相比20xx年的6。8%有进一步上升。理由如下:

1)由于新建炼油产能的投产和石油需求回升,原油加工量年同比增长有望达50万桶/天,带动原油进口量上升;

2)新增的炼油产能需要相应的运营库存,进一步带动进口量上升;

3)地方炼厂加工原料的转变,中国化工集团获得20万桶/天的原油进口配额,将使得作为传统地炼原料的燃料油进口与原油进口此消彼长。

四、中国石油市场需求分析总结

石油资源的分布与消费 篇3

石油价格高企引发人们对经济增长的忧虑。据美国媒体报道,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中的1/3认为,倘若原油价格突破每桶50美元,则将严重威胁经济复苏,并可能使经济重新陷入衰退。近1/3的经济学家认为对经济复苏构成威胁的原油价格的临界价位是每桶60美元。

事实上,由于石油价格飞涨,美国6月份贸易逆差创历史新高。8月中旬,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报告称:6月份美国商品及服务的国际贸易逆差从5月份修正后的468.8亿美元上升至558.2亿美元。逆差远远高于华尔街分析师们此前的预期。之前,经济学家曾预计美国6月份贸易逆差将达到475亿美元。

对于国际市场油价屡创新高,欧佩克主席普尔诺莫·尤斯吉安托罗认为,这并非由市场供应短缺引起。尤斯吉安托罗说,欧佩克目前日产量为3000万桶,还有200万桶左右的剩余产能。他表示,市场对石油供应中断的担忧情绪导致每桶至少15美元的溢价,随着委内瑞拉、伊拉克局势恢复正常,俄罗斯尤科斯问题得到解决,2005年世界石油价格可望恢复到每桶30美元的水平。

去年3月以来,欧佩克和墨西哥等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并实施限产保价协议,同时受亚洲经济复苏对石油需求增加的影响,世界石油价格猛涨到每桶40多美元,这是海湾战争结束以来首次上涨到如此程度。

石油价格的急剧上涨已经成为二战后美国多次经济衰退的主要因素,至于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5月3日国际能源机构发出警告说,油价一年升10美元/桶,亚洲(不含日本)的GDP就要下降0.8%。

对现今世界经济而言,石油价格是重要影响因素。无论从数量或是价值上,石油都是最大的国际贸易商品。此外,与能源相关的商品和服务受能源价格影响较大。尽管不能完全替代天然气、煤炭和电力,石油在某种程度上也与这些燃料价格相关。由于这些原因,石油价格的震荡对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都会产生广泛的影响。

真实的案例不胜枚举。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石油出口国印度尼西亚货币贬值75%以上,加上国际油价低迷,该国外汇收入大减。在双重打击下,苏哈托总统解除了燃油和电费补贴,致使国内燃油价格猛涨71%,电费猛涨60%。这一决策遭到失业者和赤贫阶层的强烈反对,引爆震动全国的骚乱,执政32年之久的苏哈托最终被迫辞职。

当石油供应过剩和价格过低时,会产生不同的政治经济后果。石油价格急剧下跌,将有利于石油进口国,损害净石油出口国的利益。对石油净进口国来说,石油价格降低的效果类似于减税,增加了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这经常导致宽松的货币政策,低利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并存,由此,经济通常会迎来强劲增长。但对石油出口国而言,则是一场灾难。1998年,当每桶原油价格跌破10美元时,俄罗斯因石油收入锐减而陷入了债务危机;石油富国文莱国王被迫让位。

石油资源分布的资本格局

由于石油资源的重要性,在争夺石油资源和控制石油市场的博弈中,产油国和石油消费国总要尽量维持使自己获取利益最大化的供需格局。

据英国石油公司(BP)最近发表一份报告,称截止到2003年底,全球石油储量为11477亿桶,仅够用40年。同时,石油在全世界的分布极不平衡。整个近东地区拥有全球63.3%的石油储量,欧洲和中亚的石油储量占9.2%(仅俄罗斯就占6%,拥有691亿桶石油储量)。此外,非洲地区石油储量占全球8.9%,拉丁美洲和中美洲占8.9%,北美地区占5.5%,东南亚和大洋州占4.2%。

产油国中,仅三大产油国储量就占世界总量的近50%。沙特阿拉伯拥有2627亿桶石油储量,占全球的22.9%,位居第一。伊朗的石油储量为1307亿桶,占11.4%,位居第二。接下来是伊拉克,拥有石油储量1150亿桶,占10%。

1960年,一些产油大国联合起来,组成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包括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亚、尼日利亚、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委内瑞拉等11个国家。2003年,石油产量超过200万/天的13个国家中,有6个是欧佩克成员国。欧佩克成立的宗旨,在于通过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价格波动,确保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价格的稳定,保证各成员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并为石油消费国提供足够、长期的石油供应。不过1998年后,尽管伊拉克是欧佩克成员国,伊拉克的产品并不包括在欧佩克限额协议中。

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的调查认为,欧佩克组织的探明储量约占世界总量的2/3。不过欧佩克并不能控制国际石油市场,因其成员国的石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只占世界石油、天然气总产量的40%和14%。但是,欧佩克成员国出口的石油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50%以上,因此当其决定减少或增加石油产量时,对国际石油市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非欧佩克国家份额稳定增长

过去的三十年中,非欧佩克国家俄罗斯、挪威、墨西哥等石油供给大大增加,在蚕食欧佩克市场份额中起到重要作用。非欧佩克石油供应的增长导致欧佩克市场份额一直低于1973年52%的历史高点。2003年欧佩克成员国的产量只占世界总产量的38%。

1970年代早期,北美支配着非欧佩克国家的产油;1980年代,北海地区和墨西哥发展成重要的产油地;1990年代,新的产油国大多来自拉丁美洲、西非、中东地区的非欧佩克国家以及中国。非欧佩克国家的已探明储量稳定增长。1980年代晚期及1990年代早期,有预测悲观地认为,从长远来看,资源的局限性将使得非欧佩克国家的产量陷于停滞状态或者减少。事实上,尽管有几个时期石油价格相对较低,但是从1993年以来,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逐年增长,从1993到2001年每天增加580多万桶。同时,随着新探测和生产技术的出现,石油行业成本的降低,以及产油国政府以优惠条件吸引外资、鼓励探测和发展的种种努力,非欧佩克国家有望恢复生产能力。

非洲特别是几内亚湾地区存在巨大的石油资源潜力。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非洲石油投资不断增加,非洲成为世界能源市场上的又一个竞争高地。

作为世界八大产油区之一的非洲,近年来由于深海勘探技术的运用和几内亚湾地区新油田的发现,探明的石油储量不断增加,引起世界广泛关注。

非洲石油储量从1997年的92亿吨上升到2000年的102.59亿吨,2002年的104.59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7.4%。2001年新发现的80亿桶石油中有70亿桶在几内亚湾。以苏丹为例,2004年1月,苏丹的原油探明储量估计达到5.63亿桶,2001年的储量还仅是2.63亿桶。与此同时,非洲石油产量、出口量较前10年也有了大幅度上升。到2001年底非洲日均原油产量已达870万桶,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1%。

非洲20个产油国中,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和安哥拉5个国家的产量占非洲总产量的85%。其中,安哥拉的产油量仅次于欧佩克成员国尼日利亚。1980年以来,安哥拉的石油产量增长了6倍。2003年,安哥拉石油平均产量是92.3万桶/天,到2008年产量预计将是现在的两倍。出口也增长迅速,2003年安哥拉对美国出口原油达到35万桶/天,占美国进口总量的4%—5%。由于开采成本较低、接近欧洲市场、基础设施完善等因素,非洲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产油地。近年来,安哥拉、埃及等国家相继调整了石油政策,国有石油公司的垄断地位正在被打破,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技术,非洲石油市场空前扩大。2004年6月,苏丹产量由去年的27万桶/天提高到34.5万桶。赤道几内亚、乍得等也跻身于非洲产油国之列。

在未来5年内,国际市场上新的非波斯湾出产的石油有1/4来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美国石油金融公司预计,安哥拉的日产量预计会翻一番,接近200万桶。2004年通往喀麦隆的耗资37亿美元的输油管道建成后,乍得的石油产量将达到22.5万桶。3年之内,赤道几内亚的日产量预计将增加近1倍,达到35万桶。

从更长远来看,未来20年,非洲石油产量可能增至日产石油1100万桶,比现在增加40%。这些数字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打破世界石油分布的格局,但随着几内亚湾新油田的继续发现,非洲在世界能源市场的地位有所提高,世界石油航线将有所改变,对非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影响重大。

目前,美国从撒哈拉以南非洲进口的石油占美国总进口量的16%,相当于从沙特阿拉伯进口的石油数量。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预测,到2015年,美国从非洲进口的石油占其石油进口总量的25%,超过从海湾国家进口的总和。

东北亚石油需求激增

一直以来,世界能源消耗大的国家绝大多数是净石油进口国。在世界消费总量中,北美占30.2%(仅美国就占27%),欧洲占27%,亚太地区(不包括中国)占22%,而非洲仅占3.3%,南美占6.3%,中东为6%。2003年世界前十大能源消耗国中,只有俄罗斯和加拿大是净石油出口国。

国际能源组织预测,未来世界能源需求的主要增长将基本产生在经济增势明显的亚太地区,尤其是亚洲地区。亚洲很可能将取代北美成为世界石油消费市场的中心。21世纪前30年,世界经济发展热点在东北亚环日本海地区,该地区对能源的需求增长将最快,可达8~10%。随着中国的崛起,预计中国在2010年前原油消费量将以年均4.5%的速度递增,2010年将达到3亿吨,需进口原油1.2亿吨;2020年原油消费量将增加为3.84亿吨,需进口原油1.82亿吨,进口依赖率将高达50%以上。

近十几年来,东北亚地区的能源需求总量在世界能源需求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目前,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不包括俄罗斯)的能源需求占世界能源需求总量的比重已近1/5。其中,日本、中国大陆和韩国的能源需求占东北亚地区能源需求总量的98%以上。

在东北亚地区,中国的石油消费去年第一次超过日本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日本居第三位,韩国也是世界石油消费大国。这三国中,日本是传统能源进口大户,目前仅在日本海沿岸拥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油田,产量仅占全国石油供给量的0.2%,其他则全部依赖进口。日本的石油进口不仅居东北亚地区第一位,也是亚洲地区进口石油最多的国家。韩国的石油则完全依赖进口。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也已达32%。

韩国、中国既是东北亚地区石油进口的第二、第三位,也是整个亚洲地区进口石油的第二、第三位;韩国还是整个世界的第四大石油进口国。日、中、韩三国也是世界石油加工大国,日本、中国、韩国的石油一次加工能力目前分别居世界第三、四、五位,合计能力约占世界总能力的15%以上。另外,朝鲜虽有煤炭,但迄今未发现石油,所需石油也全靠进口。蒙古虽有油矿,但由于开采能力有限,也基本依赖进口。

从石油进口地区来看,日本石油进口基本全部来自中东地区。日本日平均石油进口量在430万桶以上,其中来自阿联酋的约占24%,沙特占23%,伊朗13%,卡塔尔10%,科威特7%,阿曼6%,其他17%。韩国的日原油进口量也在300万桶以上,石油进口有70%以上来自中东地区,石油进口在韩国进口总量中占到13%以上,且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约5%。虽然俄罗斯远东地区有丰富的石油,但迄今为止,由于开采困难等原因,俄远东地区对中、日、韩三国的能源出口仍非常有限。目前,日本每天从俄进口的石油仅约6000桶。

美国著名能源问题专家卡尔德认为“一方面,能源可能造成大国对抗从而加剧地区紧张;另一方面,通过重要的新形式的合作,各国之间的矛盾可得到化解。积极推进能源合作,将对整个东北亚的稳定起建设性作用”。

石油资源的分布地区与消费地区存在巨大差异。为加强对石油资源的占有,石油资源出口国主要是通过国有化由国家不同程度地控股,并形成石油国家之间的合作组织来维护自身利益。而发达国家主要通过资金与技术投入对资源国资源取得不同形式的占有,常常用经济、政治乃至军事的渗入相结合以掌握自身油气消费的来源。

石油消费需求 篇4

一、石油划转院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截至2000年底, 我国原属国家石油工业部直属的6所石油本科高等院校 (石油大学 (北京、华东) 、大庆石油学院、西南石油学院、江汉石油学院、西安石油学院、抚顺石油学院) 划转到地方, 实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 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 以省管理为主”的新体制 (本文简称“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体制) , 这些院校在发展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不适应的问题。

1. 思想观念的转变滞后

对于划转后的石油院校, 石油行业教育主管部门相应地被撤并, 给予充分的办学资金保障逐步取消, 长期以来石油院校与石油行业相互依存的“血肉”关系也日渐疏远, 甚至完全分离。但实际上, 石油划转院校“行业部委”思想根深蒂固, 惯性依赖的思想导致对管理体制变革认识和自身准备不足, 思想观念与办学理念未能实现与时俱进, 又缺乏与地方主管部门主动沟通的意识和技能, 而地方主管部门往往与原地方院校具有天然的背景和情感, 使石油划转院校在具体工作中陷入被动局面。

2. 石油划转院校自身发展定位出现了盲目攀比的困惑

随着石油院校划转后资源与机遇的丧失, 单一的石油传统专业无疑要面临来自地方综合性院校的竞争与挑战, 石油院校学科和服务面窄的劣势开始凸显, 面向石油行业办学的定位有所动摇。决策者们一方面有办高层次大学的良好愿望, 另一方面却找不准自己的定位而盲目攀比, 导致学科专业定位趋向多科性的综合化, 层次水平定位趋向高层次、高水平的国际化, 类型定位趋向由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教学型甚至研究型大学发展等等, 这使得石油行业需求的专业化、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与高校单一化发展倾向的矛盾日渐明显。

3. 石油划转院校在发展中出现了优势减弱和特色弱化的问题

为拓宽发展, 石油划转院校学科专业布局逐渐综合化, 开始向新学科、交叉学科和弱势学科等领域开拓, 呈现出追求多科性和综合性、高层次和高水平大学单一发展目标的层次化发展态势。如大量增设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非石油类学科专业等, 这无疑分散了原本有限的办学资源, 加之缺乏科学统筹规划, 导致其特色学科专业资源配置不足, 重点学科专业人才匮乏, 行业特色专业的办学优势和特色淡化。

4. 石油划转院校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划转后的石油院校除教育部直属的中国石油大学外, 其余5所的发展受所属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制约和影响。主要原因有:一是因迁址建造成本还贷款压力大, 使教育教学基本设施建设难以得到保证。二是地方政府办学经费和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经济发展欠发达的省市, 所属地方政府对石油划转院校支持力度是十分有限的, 尤其是地方院校数量较多, 重点支持“985”和“211”院校较多的欠发达地区和省市。同时, 地方政府也会在地方区域利益的影响下, 往往以院校对地方经济发挥的作用和贡献率给予支持, 而石油划转院校新增设的非油学科专业尚未形成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优势, 与地方原有高校相比, 取得的地方政府支持也是有限的。

5. 石油划转院校服务石油行业的功能与作用的发挥受到影响

划转后石油院校由于脱离了原石油行业内的统一管理, 失去了来自石油行业的外部支撑和坚强后盾, 客观上制约了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功能。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后, 石油企业以及用人招聘制度的改革, 石油划转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渐渐失去了石油行业的依托, 面临与其他高校同类强势学科专业的竞争不断加剧, 特别是一些实力较强的综合性大学也纷纷开办了石油行业主干学科和专业, 吸引了一大批原石油院校的优秀师资, 使石油划转院校的优势受到严重冲击。

二、聚焦石油行业人才战略需求, 推进石油划转院校加大全面综合改革的力度

石油划转院校要从石油工业未来发展与人才需求的战略高度为着眼点, 加大综合改革的力度, 巩固和发展办学特色和优势。未来石油行业人才需求的新特点:

1. 对传统专业的人才需求仍是重点

石油行业对勘探开发、石油炼制与化工等传统专业的人才需求仍是主导, 一系列技术难题的解决, 依然依赖于传统学科的不断发展和理论与技术的不断创新。这就要求石油划转院校, 要把勘探开发、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作为重点, 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

2. 更加需要国际化、多元化人才

未来中国石油工业对于国际化、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更加明显, 特别是对国际化生产经营人才的需求将成为重点。为此, 石油划转院校应更加重视国际化专业人才的培养, 使其成为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交流人才的基地, 不断培养出良好的国际交往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优秀人才。

3. 更加需要掌握高深理论和高新及前沿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和科研实力强大的科研队伍

石油企业的科研和生产部门必须拥有一批掌握高新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 不断破解石油科技难题, 不断将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技生产力。为此, 石油划转院校既要注重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 又要注重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研力量。

4. 更加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和管理领域的不断扩大, 石油企业需要高、中、低不同层次以及经营管理、科技研发、技术应用等不同类型的各方面专门人才。据此, 应加强对石油划转院校的统筹分类管理, 系统优化层次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布局, 调整专科、本科、研究生的层次结构, 建立通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创新和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 增强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 提升社会竞争力和贡献率

为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石油划转院校的“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走可持续特色化健康发展之路, 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进一步明晰职责权益, 完善“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管理体制

在中央、地方和高等学校之间重新科学合理地分配职责权益。针对石油划转院校的管理体制存在职、责、权、益不清问题, 要进一步完善“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管理体制, 必须重视科学合理地分配中央、地方和高等学校的职责权益。就地方政府而言, 要更好地履行和发挥统筹领导和发展高等教育的责任, 尤其是在政策法规的规范化建设与监督执行、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合理增加高等教育投入等方面肩负起管理职责。

2. 确保或扩大石油划转院校的办学自主权

首先, 要转变地方政府职能。通过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落实好政府的统筹领导和发展区域或石油行业高等教育的责任, 不断提高政府宏观管理高校的科学化水平, 为高校自主办学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 要重视依法治校。政府应加强制度和法制建设, 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 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 建立起在政府宏观调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 面向石油行业和区域经济自主办学、自我约束、自求发展的运行机制。

3. 成立“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合作组织管理机构或部门, 探索发挥“四位一体”的新型关系作用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下设一个合作组织管理机构, 切实履行加强和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模式的必要职能, 发挥政府、石油企业、石油划转院校与社会之间“四位一体”良性互动的新型关系作用。在行政上, 强化政府宏观统筹协调和分类管理, 特别是要全面推进校企全方位战略合作创新模式, 探索协同发展, 共创互利共赢的办学新模式。在财政上, 要进一步规范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对石油教育财政投入制度政策体系, 明确两级政府对石油行业划转院校经费投入的范围与领域, 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或专项资金, 保证对传统石油优势学科发展的支撑作用。注重发挥市场机制, 强化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学校管理和办学, 完善合理的多元化筹资体制。在学校内部管理上明确学校办学权利和责任, 明晰校院两级管理责权范围, 追求精致化管理, 完善和规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石油企业管理上, 探索石油企业对石油划转院校政策支持和投入的新机制, 鼓励石油企业支持和推进石油划转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 并提供广阔的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与技术应用平台, 发挥企业在校企合作中主体作用。在教育督导和监督上, 要积极探索石油企业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发展性的教育督导体制和机制。同时, 注重建立共建各方依法依规履职的有效监督和多元评价机制, 促使共建各方更好地发挥作用。

4. 建立“政、产、学、研、用一体化”运行机制

一是“政学一体”, 通过积极开展学校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良好互动, 密切与石油企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教育管理部门的联系, 构建服务国家、石油行业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长效机制。二是“产学一体”, 通过设立专项学科创新资金, 加强以学校为主体的系列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三是“研学一体”, 是通过统筹国内国外资源, 深化国内外校所院合作开放, 推进教育科研深入融合。四是“用学一体”, 通过政策和经济的“双重杠杆”来支持和引导校企的真正融合, 大力推进学校办学机制、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模式的改革,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载体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深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改革, 构建以服务求支持, 以特色求发展的良性联动机制。

5. 建立校企高层次科研人员“双向交流”管理体制和机制

国家应设立校企合作专项资金, 一方面支持石油划转院校和研究机构面向企业中青年技术带头人, 设立科技研发平台, 培养企业创新人才。同时选聘石油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科技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另一方面鼓励石油划转院校学科带头人及科研骨干到石油企业或研究机构挂职锻炼, 加强对石油企业科技人才需求情况的深入了解, 建立校企科技人才的共享机制。

参考文献

[1]贾承造.未来中国石油工业与石油教育的发展趋势[J].21世纪石油工业与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2006.

[2]铁铮, 田阳.政产学研用一体化[N].中国绿色时报, 2012-7-24.

[3]李爱民.行业特色型高校研究现状评述[J].中国高校科技, 2012 (10) .

[4]赵哲.行业院校划转地方院校后“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J].高校教育管理, 2011 (1) .

[5]李萍等.行业划转院校办学理念的影响因素和原则[J].现代教育管理, 2012 (6) .

石油工程信息化需求与建设思考论文 篇5

我国石油化工企业为了能够满足现实技术研究与生产需求,对源头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统一开发建设。此系统将各种功能融为一体,涵盖了任务管理、加载、钻井施工等业务。现如今,该系统已经在我国很多油田得以应用,对勘探业务的进一步开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因为此系统主要是为了满足勘探开发业务需求,并未顾及到石油工程领域的要求,因此该系统信息涵盖范围并不全面,无法将石油工程信息完全的涵盖其中。以钻井工程数据为例,源头数据采集系统对于此方面数据信息介绍并不多,一部分来自于钻井日报,另一部分是井史数据。很多数据都没有被收录其中,所以此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此满足生产需求。

1.2生产管理需求

目前我国很多石油企业都构建了自己的生产管理体系,使得企业内部信息共享问题得以解决,大大提升了生产管理效率。比如某油田企业自主建设成功了钻井生产管理系统,这使得该企业钻井生产流程不仅实现了网络化流转,还实现了指令衔接,管理者还能够进行指挥监控。这与传统的钻井生产管理模式相比,是非常大的创新。但是因为石油工程业务并不是统一管理,而是专业管理,所以生产管理系统建设也是由各个部门独立展开,专业不同,生产管理系统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重复建设严重非常严重,信息“孤岛”问题也非常常见,为此,石油企业进行集成整合非常关键。某石油企业,建设了节能分析管理系统、施工单位资质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统计数据逐级汇总,企业管理效率因此得到了提升。但是这依然没有解决全部问题,很多业务管理信息无法进行汇总,一直滞留在企业内部中,所以无法支撑起整个企业的业务管理。

1.3专业应用需求

现如今,与石油工程相关的各个专业,都按照自身发展需要,研发与引进了很多工程软件。据不完全统计,用于配套的钻井、井下作业、测井等业务软件有60多种,而这其中有30多种从国外引进,我国自主研究,同时得到大力推广的软件非常少。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由于对石油工程软件给以了大力扶持,有很多我国自主研发的软件都获得了成功,再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应用。但是因为没有进行统一规划,同时也没有配套资金,虽然研发成功了很多专业软件,但是很多深层次问题却未能解决。比如软件业务覆盖面比较窄,依然不能达到石油工程业务全部要求;而且软件品牌杂乱,生产厂商也比较多,软件水平高低不同,很少软件能够构成规模,内部人员阿无法开展内部技术交流,也无法定期进行软件的优化;另外,软件许可数量非常少,很多重点业务都无法覆盖,目前开发的软件,只能够满足一部分人要求;再加之,我国自主研发又非常成熟的产品少之又少,根本无法构成一个系列。

2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设策略

2.1构建规范高效的现场数据采集模式

建设更加高效的采集模式,重点满足以下要求:a.数据采集系统必须同时满足数据采集和现场应用两方面的需求;b.实现现场各专业数据的实时共享,避免重复采集;c.保证现场数据库和采集系统稳定运行。针对这些要求,从技术上必须对现有系统进行整合,既要满足钻井施工全过程生产数据的完整采集,又要满足各专业的日常应用;从管理上必须建立现场网络建设和服务器部署规范,建立数据采集管理考核制度。结合以上需求,建议探索一种全新的模式:在钻井队建立移动信息站,配备专门的机房和专职信息管理员,保证施工全过程各专业数据的采集和共享。

2.2构建石油工程数据中心

随着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原有“分专业建库、纵向管理”的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业务的发展。为解决企业层面的数据集成难题,中国石化正在试点建设勘探开发数据中心,主要对各类数据进行统一组织管理,为油田综合研究和勘探开发生产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数据中心涵盖了地质研究成果数据以及大部分的测井、录井、试油数据。这些数据都是石油工程应用所需的数据,因此无须重复进行石油工程数据中心建设,只需在勘探开发数据中心基础上,扩展石油工程生产过程数据,实现对石油工程业务应用的全面支撑。主要开展的工作包括:扩展石油工程业务的源头数据采集、业务模型、数据模型和相关的信息化标准;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和服务等应用勘探开发数据中心已经建成的平台工具软件;按照一体化的部署,扩展石油工程数据(施工运行、队伍管理、市场管理、工程科研等)。

2.3构建大生产运行系统

目前,由于不同专业之间、相同专业的不同单位之间存在生产管理流程和管理模式上的差异,自行开发建设的生产运行管理系统并不完全一致。需要建立标准化的生产运行管理流程,突破专业和单位局限,以井筒施工为主线,抽取主要流程开发建设多专业集成的生产运行系统。通过网络将现场施工和经营管理的各部门组织在一个“虚拟办公室”内,通过信息的实时采集和指令的实时传递,实现网络协同调度,提高生产运营的效率和科学性。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现如今,我国石油企业建设的信息化系统,都比较分散,未形成集成化系统,因此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集中精力研发覆盖石油工程信息需求的集成化系统,使得石油工程板块信息真正的实现纵横贯通。本文是笔者多年从事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设经验的总结,仅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孙金凤.中国石油企业源头数据资源建设架构及对策[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04).

[2]张卫东,袁文奎,田克忠.未来石油勘探开发技术展望[J].石油钻探技术,(03).

[3]李大伟.对中石油专业应用软件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04).

[4]韩强.石油工程企业开创国际业务新局面遇到的风险及思考[J].经济师,2013(06).

石油消费需求 篇6

关键词: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TE49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140-01

人类21世纪已经全面的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以及各个行业都受到了信息技术的极大影响。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石油行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石油工程中积极的应用信息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现在我国的石油行业并没有最大限度地利用石油信息化,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开采技术仍然得到了较多的应用,所以有必要对石油工程信息化需求与建设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一、全球石油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现在全球的大型石油企业都在石油工程中应用到了信息技术,这些石油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就是信息化。同时,很多发达国家的大型石油企业有机地结合信息化和管理,从而使整个企业都实现了现代化和信息化。立足于信息化的实践效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促进石油企业生产力发展以及经济效益提升等方面信息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极大地推动了全球石油工程的不断发展[1]。

与发达国家比起来,在信息化方面我国的石油工程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现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中国石化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中石化以自身企业发展的特点为根据将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了出来,并且对国外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进行了积极的引进,然后以此为基础实施了有效的创新改革,在将信息化发展的目标明确下来之后,积极的推动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石油工程信息化的主要需求分析

(一)石油工程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石油工程除了要有先进的技术之外,同时还需要大量的设施设备。开展整个石油勘探工作的前提就是基础设备的建设,因此对于石油工程来说,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项极其浩大的工程,石油工程需要多方面的设计技术和设计知识,同时也需要多方面的基础设备建设。

(二)石油工程信息化的生产管理

现在很多企业都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根据将自身的生产管理系统建立了起来,通过对其他行业的经验及借鉴我们可以发现,科学合理的运用生产管理系统能够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将大量的人力资源节约下来,对企业的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因此能够极大的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现在分专业管理是我国石油工程业务管理的普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具有非常多的重复建设,导致企业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而通过生产管理系统则可以对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并且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2]。

(三)石油工程信息化的数据库

石油工程信息化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就是数据库,利用数据库才能够有机地结合石油工程的勘探技术和生产管理,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整合石油开采的各个环节,这样除了在管理工作人员的时候变得更加方便之外,还可以使石油工程的开采效率得以显著提升。除此之外,数据库建设还能够使石油工程的管理数据、开采数据、技术数据等的安全性得到充分的保证,并且可以实时的监控石油工程的各个管理环节。

三、建设石油工程信息化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石油工程现场数据采集模式

生产数据采集系统在我国现在的石油工程中一般包括三大类,也就是各业务现场业务处理系统、井场生产信息集成系统以及源头数据采集系统等。利用这些系统就能够采集整个石油工程勘探业务数据。然而现在石油工程具有越来越高的勘探要求,因此必须要立足于原有的生产数据采集系统,并且对数据采集以及现场应用这两种需求予以重点关注,最终能够在使数据共享得以实现的基础之上,避免发生重复采集的情况,从而确保资源最优化的实现。

(二)建立完善的石油工程数据中心

石油工程数据中心中必须要包含试油、录井和测井等各项数据,在石油勘探工程中这些数据都属于核心数据,因此不需要对另外的石油工程数据中心进行重复建设。只需要立足于勘探开发数据的基础,然后对石油工程所产生的数据进行扩展,也就是要扩展填充不包含在勘探开发数据中心中的石油工程业务数据。

(三)对生产运行系统予以扩大

在生产管理方面不同的企业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不同企业的生产运行管理系统也具有较大的不同。我国的石油工程必须要将标准的、统一的生产运行管理系统建立起来,对生产运行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并且还要将不同企业和不同专业间存在的局限性打破掉,要将主要线路作为井筒的施工,然后从其中将最为主要的流程选择出来实施开发和建设,然后将一个多功能的集成多专业的生产运行系统建立起来[3]。

(四)对石油工程专业系列软件进行构建

石油企业需要立足于石油工程的业务流程来构建专业系列软件,首先要认真地分析石油工程的具体业务,在将每个业务的具体需求得出来之后,然后以需求为根据科学的评估国内外的此类软件,然后将能够使其主要业务需求得以满足的软件选择出来,随后实施统一配置,以自身的能力和需求为根据进一步的研发软件,随后积极的开发和研究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这样就能够通过对统一的平台的利用有效集成研发的各种软件,从而将石油工程专业系列软件构建出来。

四、结语

现在石油工程发展的主要趋势就是石油工程信息化,全球各个国家都在积极的探索和研究石油工程信息化,然而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石油工程信息化仍然具有较大的差距。所以必须要充分的重视对石油信息化的研究工作,从而全面地推动我国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发展。本文分析并介绍了石油工程信息化的需求,然后以一系列的需求为根据将相应的工程信息化建设策略提了出来,希望能够对我国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泰旭,马勇,荣勇,张秦川. 关于石油工程信息化需求与建设策略探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15)

[2]戎凯旋.关于石油工程信息化需求及其建设的探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05)

浅析中国石油钻井技术的现状及需求 篇7

关键词:中国,石油钻井技术,需求

石油钻井技术是一项很难的技术, 在石油开采中的波折很多, 但是相应的也取得了一些成就。我国采用科学钻井技术是在五十年代初, 从那时起, 我国石油开采技术就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并成为世界上使用钻井技术第二大国, 但是我国的钻井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 仍比较逊色。再加上受我国地形条件的限制, 更加剧了石油钻井工程的难度。如何改进石油钻井技术, 加快石油开采的进程, 已经成为石油开采业关注的重点。

1 我国石油实行科学钻进技术概况

五十年代的时候, 我国就发展了喷射式钻井技术、丛式井钻井技术及高效钻头技术、井控技术、保护油气层技术等先进技术。然而这些只是些单一的技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至今一直采用的都是科学的钻井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及网路化、智能化的发展, 为这一时期的钻井技术带来了新的动力不仅发展了井下信息实施检测技术, 实现了钻井过程中的地址参数、钻井参数和井参数的实时测量、分析和控制, 也开发了惊吓导向和闭环钻井系统, 业发展了有利于新发现新油气层和提高油田采收率新钻井技术和方法, 如欠平衡压力钻井、水平井钻井等。虽然我国在钻井技术上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是随着我国钻井地域及井深的不断变化, 现有的钻井技术出现了一些难度, 特别是在深口井钻井技术上。这一钻井技术是在五十年代才逐渐成型的,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这种钻井技术是代表着一个国家钻井技术水平, 是钻井技术的标志。这种钻井技术是极为复杂的, 其适用性及配套方面的问题, 影响着可持续发展, 同时其也是制约着我国钻井技术发展的限制性条件。

2 深井钻井技术现状

深井钻井技术如果不能将其复杂性处理好, 就不能将此更好的运用到实际应用中去。这种技术区别于传统的钻进技术, 深井钻井技术并不是单一的, 受钻井目标及新执行因素及学科归属等多方面的影响;钻井技术不具备有序性, 常会受到不均匀性、非线性及非连续性的限制, 在钻底层及岩石、井眼等方面的钻速及成本上都有所展现, 从客观上来讲, 利用分形几何学、混沌学进行据分析的话, 对平均设计法和辨证思维等高新技术又具有可行性;如果用黑箱子理论进行研究, 其不确定性及相关的测量因素很闪实现惊吓闭环控制;有很多时候还具有风险性、随机性或是偶然性等不确定因素;地形的特质和钻头的类型也会影响钻井技术的实施;有的时候钻具会因某种客观原因突然停止工作或是出现任意加深及县官套管的影响, 也会影响深层钻井技术的使用。在众多的复杂性因素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的是地层的复杂性与钻具配合工作, 在钻地层的时候是需要钻头和钻具进行配合的, 很可能会因为高温、高压、高密度及井喷、井塌、井漏及钻具的突然磨损, 加剧钻头和地层复杂性之间的不确定性, 发生不可避免的事故。如在塔里木盆作业时就出现过此类事故。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复杂, 其倾斜角较大, 要想将井眼打直, 就需要对其进行倾轧吊打, 在这种情况下, 就影响了其钻速, 最后导致了套管和钻具的严重磨损。地要想对这类事故进行控制, 就需要将失去重心的钻具恢复运行, 由于是在深井中作业, 要想使其快速的恢复, 其难度将是很大的, 甚至会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在用系统工程技术思想对深井进行控制的时候, 最好对进内压力、井眼轨迹、稳定性进行整体控制, 最好能将这些问题看成是井下控制问题。井内压力控制是对地层孔隙进行控制, 而井眼控制则是控制地层坍塌压力的。对于钻井技术的对象来说, 并不能真正的确定其是多套地层, 由于不能确定其地层的性质, 很可能会增加钻井技术的难度。

3 中国石油钻井技术发展需求

(1) 深井钻井技术作为钻井领域最重要的技术, 要想使深井钻井技术更好的发展, 应该加快对垂直钻进技术的研究, 并将其应用到地形比较都的地区, 来解决井斜问题;只能对井漏问题应该采用非常规的套管技术来解决相应的问题。钻井技术的发展, 在深井钻井技术领域将会出研究出更多解决深井钻井复杂性问题的技术, 以保证深井钻井技术的发展。就目前国际上国际石油工业发展趋势来看, 石油钻井发展技术将会想更高层次发展, 将会以提高勘探开发为主要目标的, 逐渐向新油气藏和提高采油效率上发展。受网络化普及的影响, 石油钻井技术也将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就目前的石油产业的发展趋势, 要想找到更多的石油, 是比较困难的, 石油作为非可再生资源, 开发一点就少一点, 石油产量正在不断的递减。针对这一问题, 一些石油公司加大了对石油的科研投入, 想通过新的油藏来满足人们的需求。现在一些石油开采公司及相关的服务公司正在以智能化、信息化为基础的前提下对新的油气藏进行勘探, 以保证提高其开采率。平衡压力钻井、水平井、分支水平井钻井、小井眼钻井技术和连续油管钻井技术等都赋予了新的内涵。只有对油气藏进行勘探并最大限度的利用油气藏, 才能更好的实现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

(2) 随着对国际石油钻井技术使用随钻测量、随钻测井、随钻地震等技术实现以来, 为我国石油钻井技术提供了新的动力。在这些技术中主要采用了信息数字化钻井技术, 信息化钻井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对井下的地质参数、钻井参数、流体参数进行预测、分析和执行, 还能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及时的反馈和修正。钻井技术正在向数字化领域发展, 在不久的将来将会研究出对石油开采更有效率的石油钻井技术;石油开采工具及相关作业的智能化为石油开采带来了巨大的方便。特别是美国自动化控制导向的工具及及相应评价系统的开发, 为现代化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4 结束语

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与发展, 石油钻井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中。钻井地域发生了改变, 又远离的陆地渐渐的过度到沙漠和海洋, 钻井的深度也逐渐由浅向深过度, 钻井的井型也发生了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无一不在说明钻井技术的进步。然而, 随着钻井地域、深度的变化, 现有的钻井技术已经不能更好的满足石油开采的需要。要想更好的满足石油开采的需要, 还需要钻井技术的领域的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晓方.国内外采油工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矿业.2005. (05) .[1]王晓方.国内外采油工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矿业.2005. (05) .

[2]孙丙伦.深部找矿组合钻探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9.[2]孙丙伦.深部找矿组合钻探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9.

[3]吕开河.钻井工程中井漏预防与堵漏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7.[3]吕开河.钻井工程中井漏预防与堵漏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7.

石油消费需求 篇8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GDP年均增长9.79%, 原油消费年均增长5.77%, 而国内原油供应年增长速度仅为1.67%。特别是我国不断增加的石油需求和对进口石油越来越高的依存度 (自2004年以来, 我国石油进口对外依存度一直位居40%以上) 已经影响到国家的石油安全。因此, 对中国石油消费的基本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

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开创性研究是Kraft和Kraft (1978) 二位学者做出的, 他们发现GNP增长与能源消费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Crompton和Wu (2005) 基于1956年~2003年期间中国的能源消耗问题, 预测在2004年~2010年期间中国的石油消耗量将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Zhu (2003) 认为, 在中国如果天然气、核能源和电力没有被充分开发和利用, 石油消耗在能源消耗总量中的减少以及石油存储量的减少都可能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范雪红、张意翔 (2005) 通过对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进行计量经济分析发现, 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带动了经济总量的增长;而经济总量的增长却并不是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主要动因。田澎、靳萍 (2006) 利用1953-2002年的统计数据和状态空间模型对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研究。李光谱 (2009) 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认为, 导致中国石油消费飞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石油消费本身的累积性冲击。石油价格的波动并没有导致石油消费显著下降。在长期, 煤的消费会对石油的消费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

本文的结构如下:首先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综述, 解释研究石油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次基于我国1553年———200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动态相关系数和冲击反应动态的分析, 表明石油消耗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动态相关性轨迹中具有一定程度的非对称性, 石油消耗增长率变化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较强, 而经济增长率变化对石油消耗增长率的影响较弱;最后对所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解释。

二、石油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一) 数据

我们分别利用变量Gt和Ot代表我国年度实际GDP和年度石油消耗水平值的对数值, 利用变量gt和Ot代表我国年度实际GDP增长率和年度石油消耗增长率, 选取的数据样本区间为1953年至2006年, 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及《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二) 动态相关系数分析

我们分别利用变量Gt和Ot代表我国年度实际GDP和年度石油消耗水平值的对数值, 利用变量gt和Ot代表我国年度实际GDP增长率和年度石油消耗增长率。GDP与石油消耗之间的动态相关系数可表示为:

其中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协方差, 分别表示两变量的标准差。j<0表示当期gt与滞后j期Ot+j之间的相关性;j<0表示当期gt与超前j期Ot+j之间的相关性;通过计算样本协方差和样本标准差, 可以得到如图1所示的GDP增长与石油消费增长的动态相关系数轨迹。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所有时滞范围内, 经济增长率与石油消耗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时正时负, 当期的石油消耗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最高的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接近于0.4, 这说明当期石油消耗增长率的快速增加会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率, 从而导致同一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在3年的期限内, 二者的相关性轨迹具有负向的变化模式, 超前3年的石油消耗增长率与当期经济增长率的负相关性最强, 几乎达到-0.65, 而且这种负向相关性说明前期的石油消耗增长速度将对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产生负向影响, 前期石油消耗量的快速增加会阻碍后期经济的增长速度, 这是因为我国石油资源相对不足, 国内石油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 在供求矛盾日益增强、石油战略储备不足的情况下, 前期石油消耗的快速增加将会减少后期石油的供给, 导致资源紧张, 油价上涨, 进而影响经济的增长速度。另外, 石油消耗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动态相关性轨迹中具有一定程度的非对称性, 石油消耗增长率变化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较强, 而经济增长率变化对石油消耗增长率的影响较弱。在经济长期发展态势下, 石油消耗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率具有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 而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对石油消耗增长速度产生反馈作用, 高速的石油消耗增长量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降低石油消耗增长率。

(三) VAR结构的冲击反应函数动态反应路径分析

我们利用条件异方差模型来描述经济增长率序列和石油消耗增长率序列中的波动特征。首先利用信息准则和拟合优度检验, 选择AR (1) 过程描述石油消耗增长率的均值过程, 并估计石油消耗增长率序列的GARCH (1, 1) 模型如下 (仅给出方差方程, 均值方程略) :

采用同样的检验办法, 我们选择经济增长率的均值过程为AR (1) , 然后建立并估计GARCH (1, 1) 模型如下:

从方差方程估计的显著性上看, 上述模型的估计效果较好, 表明石油消费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序列中存在着明显的条件异方差现象。进一步, 图1和图2给出了石油消耗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的条件异方差曲线。

在图1表明1953年中国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 由于参考和借鉴了苏联模式而大力发展高耗能的重工业, 1958—1960年又实施“大跃进”发展战略, 粗放型增长方式无以复加地放大了, 能源消费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 经济系统消耗和浪费了大量能源。1961年国家无力再支撑“大跃进”模式, 导致了1961—1963年的能源消费负增长, 1960—1963年能源消费下降幅度达到48.43%。1967年“文革”冲击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能源消费量随之下滑, 但这一次的影响并没有持续太久。随后,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国家生产建设资金紧张, 造成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的下降, 出现1981年的能源消费负增长。进入90年代中期, 我国显露出买方市场特征, 国内市场供给大于需求, 产品与要素市场需求都表现出疲软的迹象, 1997—1998年旺盛的能源需求也得到暂时的降温。

从图2中可以看出我国从建国初到现在的经济增长率波动的状况, 在1958-1960出现第一次波动聚类区;1966-1972出现第二次波动聚类区;19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增长一直都比较活跃, 出现经济增长率波动的持续“多高态势”。综合图1和2的分析, 本文认为在大多数年份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均围绕经济增长速度上下波动, 改革开放前波动较为频繁且幅度较大, 反映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 资源的配给制度与现实经济的不和谐。1978年后, 经济增长速度与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波动较小, 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这表明经济运行趋于平稳, 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2003年后, 大量的重复建设与投资冲动降低了投资效率, 同时产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上升, 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再次快于经济增长速度, 能源利用效率下降。

而采用VAR结构当中的冲击反应函数识别经济增长率波动和石油消费增长率波动对各种冲击的动态反应过程。我们采取含有3阶滞后变量的VAR模型 (进行阶数比较后, 发现3阶的效果较好) , 取经济增长率和石油消耗增长率的波动成分建立VAR模型, 并选取滞后长度为10年, 通过具体计算可以得到冲击反应函数, 其轨迹由图4和图5给出。图中的横坐标是冲击发生后的时间间隔 (以年度为单位) , 纵坐标直接以坐标尺度表示百分点数。

从冲击反应曲线当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 石油消耗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冲击反应模式不同:当发生一单位石油消耗增长率波动成分的正向冲击后, 经济增长率波动成分首先具有负向的反应, 并在3年后达到最大值-0.03, 而后有所缓和, 在4.7年后变为正向反应, 并在7年后方向又有变化。而当发生一单位经济增长率波动成分的正向冲击后, 石油消耗增长率在1年后达到正向的最大反应值0.057, 随后有所下降, 在3年后方向改变。

注意到图3和图4纵坐标尺度上的差异, 经济增长率波动成分对石油消费增长率波动成分的冲击反应惰性更强一些;石油消耗增长率波动成分对经济增长率波动成分的冲击反应显得更敏感一些, 特别是在单位经济增长率波动冲击发生的1年后, 显示出经济增长对石油消耗具有很强的冲击作用。将石油消耗的波动成分和经济增长的波动成分的预测方差进行分解, 可以判断形成这些变量波动性的主要成分 (石油消耗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所在各列表示它们在形成标准差中的贡献) 。方差分解提供了另一种描述系统动态性的方法。方差分解给出每个扰动对VAR中变量的相对重要性的信息。

三、基本结论及解释

本文基于计量经济学方法, 对我国石油消耗与GDP水平值以及石油消耗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内在关联性问题进行了研究, 石油消耗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但在现实经济运行中两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并不容易被察觉, 因为在经济增长的当期 (一年内) 二者是正相关的, 只有在长期石油消耗量的增长速度过快才会阻碍经济高速增长, 经济的高速增长才能够促使石油消耗增长率下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解释:首先, 当期石油消耗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呈现微弱的正相关关系说明,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短期内石油消耗量的快速增长会刺激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 这是因为大量的石油消耗部门能够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其次,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来看, 石油消耗量的快速增长会阻碍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 这归因于我国是石油资源相对匮乏的发展中国家, 前期石油的过快消耗可能会导致后期石油能源供给不足, “中国国家能源综合战略和政策研究组”对我国石油供需预测认为, 到2020年, 我国石油消费量将大幅度增长, 但是我国石油产量不可能大幅度增长, 到2020年预计为1.8-2.0亿吨, 然后逐年下降, 而到2020年石油消费量最少4.5亿吨。这些数据也更加警示我们,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不能以石油的加速消耗为基础, 尽管在短期内会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 以加速石油消耗而带来的经济短期内的高速发展, 最终有可能因为石油供给不足而导致经济的衰退;最后,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内, 经济的高速增长会降价石油消耗的速度, 有两点原因:一方面, 经济的高速增长会加速石油生产企业、石油需求企业以及石油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从而会使石油的生产技术、利用技术大为改进, 从而提高石油利用率, 进而降低了石油消耗增长率;短期内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会促使石油消耗增长率的下降, 这是因为,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技术、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只有在长期经济增长中该作用才能凸现。

摘要:本文利用动态相关的计量模型对我国石油消耗与经济增长水平值以及石油消耗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进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 在经济运行的长期过程中, 石油消耗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在短期内经济的增长并不能促进石油消耗的迅速增加。

关键词:石油消费增长,经济增长,动态分析

参考文献

[1]Yu, E.S.H., Hwang, B.K., 198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Future Results”, EnergyEconomics, 6, 168-190.

[2]Cheng, B.S., 1995, An Investigation of co integrationand Causality Between Energy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 21, 73-84.

[3]李光谱.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价格月刊, 2009 (1) .

[4]李震.中国石油供需趋势预测及供需矛盾分析.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 .

[5]王海鹏, 田澎, 靳萍.基于变参数模型的中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6 (3) .

石油消费需求 篇9

关键词:石油产品,质量检测技术,需求,发展

科学技术蓬勃发展背景下,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取得了进一步发展, 为我国石油产品质量检测工作提供支持, 现代质量检测技术以其自身准确性高、分析速度快等特点, 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不仅如此, 日后也将成为石油产品分析仪器发展的必然趋势。至此, 加强对石油产品质量快速检测技术需求及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石油产品质量快速检测技术需求分析

对于快速检测技术的需求, 主要源于石油产品应用范围。首先, 军事方面, 由于军事现代化发展需要全天候、全方位发挥作战准备, 对用油装备实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此, 对石油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快慢及准确性直接影响军事作战效能。上个世纪90年代, 检测设备耗能较高、且检测效果并不理想, 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 后经过大量研究及试验, 研制出现代检测仪器, 以此来满足快速、高效分析仪器, 为军事发展提供较大支持[1]。

其次, 石油存储及生产方面, 油料存储及运输是石油产品不可避免的环节, 如果在这些过程中, 能够实现监控, 能够节省更多成本, 提高保障效率。针对这一方面质量检测, 主要采用过程分析技术, 其不仅能够提高军事油品检测效率, 在石化行业生产等方面也能够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 由于其中离线分析, 检测结果存在一定滞后性, 由此, 我国研究人员引进手持式辛烷值机进行产品离线检测。随着技术不断发展, 在线分析技术、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等层出不穷, 实现了即时检测目标, 确保质量检测准确性及科学性。

最后, 在用油品方面, 我国大力提倡节能环保, 促使汽车等行业油品及添加剂配方技术不断进步, 油品质量检测重要性日渐突出, 不仅如此, 发动机及相关传动系统油品质量检测已经得到广泛推广, 为了满足需求, 各个国家加大研究力度, 各类快速检测仪器出现在人么视野中, 特别是美国利用光谱分析技术对发动机氧化物等进行实时监督和控制, 取得了显著成效[2]。综上所述, 石油产品之间检测技术作为衡量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 要想提高检测质量和效率, 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不断创新技术, 以此来满足更多需求。

2 我国石油产品质量快速检测技术实际情况及未来发展

2.1 实际情况

为了满足日益多元化发展需求, 我国加快对燃料快速鉴别及检验技术的研究, 由于传统检测技术存在试验用量大、化验时间长等问题, 难以满足我国现代军事等领域发展需求, 至此, 研究人员研发了适合外场检测技术, 例如:手持式数字密度计、石油产品低温性能测定仪等小型仪器以及便携式酸度计等快速检测等方法。并将检测技术应用于实际检测工作中, 检测人员结合实际需要, 选择合理方法, 不仅极大的提高了检测效率, 且检测数据更为准确, 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随着时间推移, 技术始终处于不断发展状态中, 在科学技术带动下, 现代光谱技术逐渐渗透石油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当中, 光谱技术主要是将物质光谱特性作为基础, 鉴别其物质及化学组成的方法, 将其应用于石油化工领域中, 能够实现远距离传输。例如:针对旁路测样系统而言, 将系统与生产线连接在一起, 并对样品进行过滤、脱气等恒温处理, 以此来确保测量准确性及真实性, 及时发现问题样品, 通过这种方式, 能够显著提高检测质量及效果。随着石油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催化重整等装置引进到生产线上, 对石油产品质量进行实时监督和检测, 以此来提高产品收率。

2.2 未来发展趋势

就目前情况来看, 现代分析化学技术将会朝着精确度大、快速及环保等方向发展, 并将积极与先进技术相结合。受到国际新型石油产品质量检测方法发展的影响, 我国相关分析仪器会加大对国产化仪器进程, 并在资金及政策等方面给予制造业支持, 减少进口仪器进口量, 掌握核心技术, 最大程度上减少成本投入, 创造更多价值。

另外, 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 为社会各个领域发展注入了新力量, 未来, 石油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智能化水平将会日渐提高, 且操作简单, 能够满足石油相关行业多样化需求, 节省培训费用的同时, 还能够实现以其远程维护需求。诚然, 即时检测已经在军事领域得到了广泛推广, 未来, 将会逐渐普及到民用领域, 并完全取代传统分析设备, 为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支持[3]。

3 结语

根据上文所述, 石油产品在军事、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应用范围较广, 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相关领域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 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检测技术也随之发展, 并结合实际情况, 满足日益多元化需求, 不仅能够实时质量检测, 且检测准确性得到了较大提升, 进而提升我国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原雯, 李红, 吉华祥.卡尔菲休滴定仪测定液体石油产品中水含量[J].化学分析计量, 2010, 18 (03) :259-261.

[2]李研, 周振宇, 屈媛玉.加油站液体石油密度的监测[J].品牌与标准化, 2012, 20 (05) :12-14.

石油消费需求 篇10

石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不可再生能源之一,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的物质条件之一。人们通过对石油进行加工提纯,可以提高社会劳动力、资本运作和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同时石油消费量的不断上涨对保障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现状,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应该同石油消费的增长速度成正比,也就是说,随着石油消费总量的增加,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也会相应的提高[1]。

到21世纪初,我国石油地质储量累计探明为203亿吨, 其中可开采石油储量探明为52. 1亿吨,石油剩余探明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 4% 。我国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石油功不可没。这几十年来, 我国的石油工业处于储存和产量相对稳定的壮年期。从地理位置来看,我国石油资源相对贫乏,分布不均,而且石油勘探程度低,不论是人均拥有石油可采资源量,还是人均产量,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城市化和工业化阶段,我国对石油消费的需求不断升级,石油问题已经成 为影响我 国国民经 济和社会 发展的热 点和难点[2]。

2实证分析

2.1单位根检验

实证分析中,在大多数研究经济时间序列的情况下,需要对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如果一个时间序列的均值或自协方差函数是时变的,即随着时间变化而改变,那么这个序列就是非平稳时间序列。通过单位根检验推断出单整的阶数。

当随机过程 { yt} 的数据生成过程服从于一个AR ( p) 过程的时候,我们可以将DF检验的检验模型扩展如下:

像这样通过增加变量的滞后项来消除残差之间的自相关,这种检验方法被称为ADF检验方法。本文选用1990— 2013年我国石油消费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原始数据, 如表1所示[3]。

注: GDP 单位为亿元,石油消费总量单位为万吨标准煤。

为消除异方差性,数据都经过取自然对数处理,记为Ln GDP和Ln OM。Ln GDP、Ln OM非平稳,在进行协整分析之前,首先要检验二者的整性。对Ln GDP、Ln OM两个变量的ADF检验见表2。

注:*表示 1% 的临界值,**表示 5% 的临界值,***表示 10% 临界值。

单位根检验结果Ln GDP,Ln OM都是一阶差分平稳,二者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即Ln GDP ~ I ( 1) ,Ln OM ~ I ( 1) 。

2.2协整检验

协整是对非平稳经济变量长期均衡关系的统计描述。非平稳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称作协整关系。常见的协整检验方法有两种: E - G两步法和Johansen协整检验。本文分析的是两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故采用E - G两步法,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协整回归。用普通最 小二乘法 ( OLS) 估计Ln GDP和LNO之间的方 程。R2= 0. 980354 , DW = 0. 468743 。 得回归方 程:Ln GDP= 2. 19 Ln OM - 11. 25646 。

第二步,保留该回归方程的残差并用进行单位根检验。如表3可知,残差平稳,则Ln GDP,Ln OM存在协整关系,即GDP与石油消费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2.3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

Engle与Granger于1987提出了著名的Granger表述定理: 如果变量X和Y是协整的,则它们间的短期非均衡关系总能由一个误差修正模型表述[4]。

由下表4可知, 误差修正 模型为: DLn GDPt= 1. 853DLn OMt+ 0. 539ecmt - 1, SE = 0. 090338, DW = 1. 122453,调整后的R2= - 0. 938117,绝对值非常接近1, 同时AIC,SC较小,说明修正模型估计结果较好。

在上面的误差修正模型中,差分项反映了短期波动的影响。GDP的短期变动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短期石油消费波动的影响; 一部分是偏离长期均衡的影响。误差修正项ecmt - 1的系数的大小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从系数估计值 ( 0. 539) 来看,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0. 539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

2.4Granger因果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是经济学问题的实证研究中常用的方法[5]。在协整检验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对1990—2013年中国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见表5。

由结果可知,Ln OM是Ln GDP的格兰杰原因,Ln GDP不是Ln OM的格兰杰原因。

由上述因果关系的分析可知,从长期趋势分析,石油消费量的增长,是国家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经济增长并不是石油消费量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3结论

本论文以中国GDP和石油消费总量作为讨论对象,对1990—2013年样本区间内的石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在利用单位根检验对变量平稳性考察的基础上,应用协整方法对变量的长期均衡进行分析,应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经验性研究。通过因果关系检验,经济增长与原油消费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对原油消费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原油短缺将会对经济增长带来严重的负面效果。在1990—2013年样本区间内,石油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是经济增长不是石油消费的格兰杰原因[6,7]。

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能源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不高。 因此,我们要优化能源结构和产品结构,节能减排,注重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把引进先进技术作为基础,保证在推进国家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有效降低污染,提高利用率。探索出新的能源生产转换和使用形式,以环境友好型、 节约型,高效型给老百姓提供安全的、清洁的、可靠的能源供应。

参考文献

[1]刘宏杰,李维哲.中国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J].国土资源情报,2007(12).

[2]王倩,阮蓉.论中国经济增长与石油消费[J].经济师,2007(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4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4]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李子奈,叶阿忠.高等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6]Hoda Hassaballa.Testing for Granger Causality between Energy Use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flow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3.

上一篇:防控仔猪腹泻病下一篇:晶体二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