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技巧

2024-05-22

步骤技巧(精选八篇)

步骤技巧 篇1

一、建立数据库

邮件合并除可以使用由Word创建的数据源之外, 可以利用的数据非常多, 像Excel工作簿、Access数据库、Query文件都可以作为邮件合并的数据源。只要有这些文件存在, 邮件合并时就不需要再创建新的数据源, 直接打开这些数据源使用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Excel工作簿时, 必须保证数据文件是数据库格式, 即第一行必须是字段名, 单元格不能合并, 数据行中间不能有空行等。这样可以使不同的数据共享, 避免重复劳动, 提高办公效率。

首先启动Excel表格建立“08年工资”为例, 在A1:F1里输入“序号”、“姓名”、“基本工资”、“加班费”、“合计”、“扣税”、“实发”, 并将工作表重命名为“5月工资” (见图1) 。

二、创建模板

新建一个Word2003文件, 对页面纸张进行设置, 然后用表格工具在文档添加一个二行七列的表格。输入相应文字, 并对格式进行设置, 建立“工资条”模板 (见图2) 。

三、添加域

步骤1打开数据源:在菜单栏上右击, 打开“邮件合并”工具栏, 点击“邮件合并”工具栏上的“打开数据源”按钮, 进入“选择数据源”对话框。选择已经建立的“08年工资”, 点击“打开”按钮, 弹出“选择表格”对话框, 选择“5月工资$” (见图形3) 。

步骤2插入域:将光标定位到“序号”下的单元格, 点击“邮件合并”工具栏上的“插入域”按钮, 选择“姓名”, 点击“插入”按钮, 将其插入到指定位置 (见图4) 。点击“关闭”按钮退出“插入合并域”对话框。

步骤3其它插入域:用同样的方法, 在“姓名”、“基本工资”、“加班费”、“合计”、“扣税”、“实发”单元格下插入相应的域。

步骤4合并到新文档:点击“邮件合并”工具栏上的“合并到新文档”按钮, 在对话框的“合并记录”选项中单选“全部”, 确定, 退出对话框。这时“邮件合并”功能将根据用户数来批量制作“工资条”, 并重新生成WORD文档。

四、操作技巧

1.在2008第10期《电脑爱好者》的文章提及第五步骤的方法, 复制表格后, 粘贴28次表格, 这对于邮件合并来说是大可不必的, 邮件合并的便捷之处就在于它可以简化这样的操作, 这步可能省略, 直接合并生成新文档即可。

2.由于合并生成的新文档, 上一条记录与下一条记录是由分节符隔开的, 每一条记录都是重新的一页开始, 这对于“工资条”这样的一页可以打印多个的文档, 是不合适的。那么如何将分页打印, 改成连续打印呢?可能将分节符换成换行符即可, 操作方法如下:按CTRL+F, 打开“查找与替换”对话框, 在“查找”中输入“^b”, 在替换中输入“^l”, 即可实现连续打印。

考研复试步骤及技巧 篇2

第一、全面了解初试排名,详细分析复试情况,做好万全准备

1、通过学校网站或者研招办查询到自己在所报院校专业里的排名情况、分数高低,可以知道排名在自己前后的同学各科分数,包括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些同学的本科院校和本科专业。

2、分析一下所报考院校专业往年的招生人数和录取比例、录取情况,以及今年的录取名额,学校招生人数,结合前面自己的排名情况与各科分数情况,再安排一个合理的期待值,也即判断一下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第二、尽快掌握复试内容、面试老师及所报考院校专业的研究方向、发展方向信息

面试导师考查考生的角度主要有:专业知识、研究方向、毕业论文、发表论文等,因此考生的准备也应按照这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

(1)专业知识

老师可能会问一些行业内的热点新闻,要求你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谈谈对这些热点事件的理解。考生一定要避免就事论事,也不能空谈理论,而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2)研究方向

最好的参考就是导师的研究方向,面试的时候导师的兴趣点很可能与他的研究方向有关。因此,考生平时要多看相关专业领域的权威期刊,对所报考导师的学术观点、论文、专著应有较深的了解。

(3)毕业论文

很多老师都会问及考生本科的毕业论文。对于跨专业考生,本科毕业论文方向的选择会反映考生在论文上的敏感和专业上的偏好,也是导师关注的重点。

(4)发表论文及著作

有的导师在面试过程中会问考生是否有论文发表,因此有论文和著作的,最好提前复印一下当面给老师留下,没有的话,可以围绕自己对科研的设想具体讲述一下。

(5)阅读的著作

要准备这样一道题:请你介绍一本自己阅读过的专业书籍,这几乎是文科专业面试时的必考题。这是导师了解考生的一个窗口。

第三、沟通技巧

1、为导师第一印象而准备细节

在复试面试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的细节,比如礼仪、着装等方面。面试结束离开考场时,要鞠躬向老师道别,并再次表达进入学校读书的强烈愿望,可以提高印象分。

2、掌握面试时的沟通技巧

生物实验设计题解题步骤及技巧 篇3

关键词:实验设计;解题步骤;解题技巧

高考大纲要求学生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因而生物实验设计题是高考中的一种重要题型。它对检测学生的生物学基本素养、逻辑思维能力、科学创新能力等均有较好的作用。真正体现高考的“能力立意”。但作为主观性试题开放程度较高,学生语言的表达方式各不相同,在阅卷中老师很难把握。如果掌握了实验基本原理,熟悉设计步骤,并能在答题技巧方面进行改进,以最简洁的形式呈现给阅卷老师,是完全可以获得好评的。

一、近几年高考实验题型

1.以实验为背景的选择题。

2.对实验过程中的现象作出正确判断,能根据实验现象作出正确结论或说明。

3.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并订正。

4.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或探究某一生命规律,并做出预测。

5.补全实验步骤。

6.设计遗传育种实验步骤。

二、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步骤

明确目的和要求→联系理论原理→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设计实验思路→设计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的预期分析和讨论。

在这五步之中,关键的是第一步和第三步,为了使实验设计更加科学严谨,应同时考虑是否遵守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对照性原则(包括空白对照、自身对照、条件对照、相互对照)。

2.单一变量原则。

3.可重复性原则。

4.科学性、简便性和应用性原则。

三、实验设计的答题技巧

1.用图示或图解法答题。用简单的图示或图解设计出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并用文字简略说明。

2.用列表法答题。用规范的表格标明实验步骤,试剂种类、数量、编号及实验现象等。

3.用“→”标出实验步骤流程、现象及结论等。

4.分步列出实验步骤及对应的现象。此种答题步骤一般为:第一步分组编号,每组安排或添加相同的无关变量;第二步设置自变量(关键步骤),分清实验组和对照组;第三步把各组放到相同且适宜条件处理;第四步定时或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现象、测定实验数据,并记录、分析、比较。

5.用成段的文字叙述答题。第一种、第二种方法为高要求,是最佳方法,一般多用第四种方法,第五种方法既费时又不易说清,易扣分。有时可以几种方法并用。

四、典例分析(高考题)

将青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在脊柱下部打开脊椎骨,剥离出脊髓一侧的一对脊神经根(包含一个背根和一个腹根,见图1)。分别电刺激背根与腹根均可引起蛙同测后肢发生运动反应。已知背根含有传入神经,腹根含有传出神经,背根与腹根合并成脊神经。

请根据上述提供的实验材料(实验用具自选)设计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以分别验证背根具有传入功能,腹根具有传出功能。

解析:完成此题需具备的知识基础是:反射发生的过程为: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产生反应),传导的方向只能按此进行,反射孤任何一个环节遭到破坏或阻断,都不能完成反射活动。

本题实验设计属自身对照验证实验。题目中已完成了青蛙反射孤各部分完好的对照实验,而且给出了电刺激手段,这些都是已知的。要证明背根、前根的传导方向,学生在已有上述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所给图形,只要先将背根剪断,电刺激激切口两端,后将腹根剪断,电刺激切口两端,根据两次剪断刺激后观察的现象进行正确分析,不难进行验证。

原参考答案:

实验步骤1:在背根中央处剪断(或用麻醉药阻断),分别电刺激背根向中段、外周段,观察蛙后肢是否发生运动反应。

预期结果:电刺激背根向中段蛙后肢发生运动反应,电刺激背根外周段蛙后肢不发生反应,说明背根具有传入功能。

实验步骤2:在腹根中央处剪断(或用麻醉药阻断),分别电刺激腹根向中段、外周段,观察蛙后脚是否发生运动反应。

预期结果:电刺激腹根向中段蛙后肢不发生反应,电刺激腹根外周段蛙后肢发生运动反应,说明腹根有传出功能。

评析:上述答案,字多繁琐,不利于客观评分。

优秀题解:

在原题图1上画出剪断部位并标上A、B、C、D点,如图2所示。

评析:此种答法文字简洁,既节省答题时间,又直观清晰,易于教师评卷。

参考文献:

企业退休人员信访接待步骤及技巧 篇4

一、退休人员信访接待步骤

(一) 热情礼貌接待

退休人员来到办公室上访, 第一个步骤是热情礼貌接待。首先是礼貌称呼, 一般有一定工作时间的退休人员管理工作者, 基本能认识单位的退休人员, 最优行为是能准确称呼来访者的姓氏, 后面加社会习惯礼貌称呼, 例如:张大爷, 王婆婆……其次是请坐, 如果观察到来访退休人员有腿脚不便的, 应扶着安全落坐。最后是泡茶, 将泡好的茶水放在退休人员方便取饮的地方, 如果发现来访者有手抖握持力差的现象, 应根据季节情况提供温水、凉水。

(二) 耐心倾听交谈

退休人员坐定后, 一般会主动介绍来访目的和提出诉求, 实际的工作经验是:单独上访的退休人员10%是真正有问题需要解决的, 10%是无理缠纺者, 80%是老年生活寂寞, 需要找人倾诉和谈话以满足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无论哪种情况, 都需以耐心倾听的态度对待, 从谈话中逐渐甄别来访者属于上述三种情况的哪种情况。对于群体上访则请他们推荐一位作表作为主谈者, 由主谈者代表群访人员集体进行谈话, 以防止出现所有人都说话、场面难以控制的情况出现。

(三) 分析具体情况

耐心倾听步骤完成后, 已基本能判断出来访者属于确有问题需要解决、需要满足倾诉的心理需求、无理缠纺三种情况的哪一种。接待人员可以一边做接访登记一边在心里默默分析, 迅速确定处理方法。

(四) 决定处理方法

1. 属于确有问题需要解决的, 如果在接待人员一级能够解决的问题, 应按政策和规定立即给予解决;

如果接待人员一级无权决定需向上级汇报的, 一是应详细作好记录以便向上级领导汇报, 二是引领到上级领导办公室由上级领导接待。一般确有问题需要解决的退休人员来访者, 行为表现为思维正常, 逻辑明晰, 会高度配合接访人员的指引。

2. 属于需要满足倾诉心理需求的, 一般为轻度老年病患者,

言谈基本无逻辑性, 拉拉杂杂, 没有明确主题和目的, 多数回忆自己的光辉历史。接待人员如果没有要紧的工作, 应尽量与之交谈, 最优行为是洗耳恭听, 适时赞美。感觉来访者心理需求得到一定满足, 自己又有工作要做时, 比较恰当的方法是看看手表, 然后说:XX大爷, 过一会儿我要参加一个会议, 跟您老聊了一会儿, 学到了不少知识和人生哲理, 您老改天再到我办公室我们继续聊, 然后恭敬礼貌地送到楼梯口。

3. 属于无理缠访的。

此类来访者虽然属于老年人, 但精力旺盛, 言谈不知疲倦, 甚至力大无穷。判断来访者属于这类人员后, 首先应做好自身安全防范措施, 可以叫来同事一起接待, 也可以用巧妙的方法放置一个自己能迅速拉到身前的障碍物, 防止与来访者发生近距离接触。接待来访人员的座位布置也应接待人员更接近门口, 方便躲闪逃避。

二、退休人员信访接待技巧

(一) 面部表情

因为来访者是退休人员, 应视为长辈, 整个面部表情应该表现为谦恭, 温和, 低调, 和蔼可亲, 平易近人。

1. 目光。

目光的接触表达希望交流的信号, 表示尊重并愿意倾听对方的讲述, 此外还可以通过目光的接触来判断来访者的心理需求程度, 交谈中运用目光接触技巧时, 接待人员要注意视线的方向和注视时间的长短。一般目光大体在对方的嘴、头顶和脸颊的两侧这个范围活动为好, 给对方一种很恰当地、很有礼貌地看着他面部的感觉, 并且表情要轻松自然。

2. 眼神。

恰当地运用眼神, 能调节交谈双方的心理距离, 能使之感到自己一直被关注, 来访者诉说时, 不应左顾右盼, 而应凝神聆听, 来访者才能意识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

3. 嘴唇, 嘴唇应配合温和的目光和关注的眼神, 保持嘴角上翘的微笑状态。

(二) 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应表达可信赖, 有兴趣, 倾听。 (1) 身体微微前倾, 肩膀松驰, 更能表达接待者对来访者的亲切之意。 (2) 坐直身体, 肩膀松驰, 目光集中在来访者脸上, 会让来访者感觉到他的话题你有浓厚的兴趣。 (3) 表达倾听的态度, 可以双臂交叉, 一只手托着下巴, 拇指向下、食指向上, 然后不时的点点头, 表达对来访者的赞同。 (此姿态不适宜无理缠访者)

(三) 语调和语速

语调温和, 语速稍缓。 (1) 语调。语调要让来访者感觉轻松、温和, 亲切的情感。 (2) 语音。适当加大音量但不宜太高, 保持平直。对有听力障碍未携带助听器者, 则必须大声, 并想办法尽快结束谈话。 (3) 语速。语速应比正常谈话语速稍缓, 以适应老年人的听力和节奏, 方便来访者听清。

(四) 语言宜忌

接待退休老年来访者, 应特别注意语言宜忌, 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1) 要多说老年人爱听的话语, 例如您面色红润, 精神饱满, 步履矫健等等。如果听说老年人家发生了喜事, 要在谈话中多多提起, 老年人过去的光荣历史也要在谈话中与他谈论。 (2) 不宜谈论疾病和死亡。一次, 一个单位的退休管理人员在与一位老人的谈话随意谈到:“听说XX死了”。恰好这位老人与谈及的XX是朋友, 两个老人碰面后说起这事, 另一个不依不饶的找上门来, 引得科长处长都来做思想工作, 表示一定要严厉教育工作人员, 老人才息怒离去。

(五) 临危不乱

因为无理缠访者的问题一般都无法解决, 碰到无理缠访者, 要做到临危不乱。 (1) 想办法安抚来访者情绪, 尽量让来访者平静下来, 可以再次采用接待步骤的第一步, 续水, 询问茶水凉热等办法拖延时间。 (2) 尽快通知同事与自己一起接待, 有一个伙伴, 更有利于在来访者情绪失控时制服他。 (3) 通过可能的手段, 例如电脑QQ信息, 手机短信等方法让同事帮忙通知治安部门前来维持秩序。 (4) 在采取 (2) 、 (3) 方法之前, 先想办法将自己安置到门口, 如果救援未到时来访者情绪失控, 方便躲闪逃避。 (5) 单位管理的一些退休精神疾病患者, 应建立完整和及时更新的亲属档案和联系方式, 以便在亲属看护空档他们到单位时及时通知亲属前来领回。

(六) 寓理于情

采用寓理于情的方法更容易收到好的效果。我国养老保险统筹内有地区差异, 同时一些人员未能纳入统筹, 例如因病死亡退休人员的遗孀。遗孀的管理按居住地原则执行当地社会保障局规定的生活费标准。一次, 一位居住在自贡荣县的遗孀要求按成都市的标准发给她生活费, 各类文件和规定全部出示给她看后, 接待人员苦口婆心的说了3小时也未能说服她。眼看到午餐时间了, 接待人员说:婆婆, 到午餐时间了, 您肯定也饿了, 我请您吃碗面吧。吃面时, 接待人员说:婆婆, 按成都市的标准也就给您增加100多元, 如果您确实生活困难, 那我们退休科的职工每月捐给您100元吧。这位婆婆听后十分感动, 表示自己儿女尚还孝敬, 自己身体也还好, 吃完面就告辞回老家了。

(七) 坚持原则

对于反复上访人员, 一定要坚持原则, 态度明确, 统一口径。

一位有偏执狂又特别会找漏眼的退休人员上访者, 持续不断到单位提出无理要求, 言语不合就动手打接待人员, 或者在单位门口持续高声谩骂, 一度让正常工作无法开展。对待这样的老年上访者, 一定要提前布置, 坚持原则, 统一口径, 让他挑不出漏眼和毛病。即使他们精力比正常老年人充沛, 但也总有疲倦的时候。他情绪失控打人时则多名工作人员一起制服他, 让他动弹不得;他谩骂时则不予理踩, 他骂累了还是会离开。

总之, 退休人员属于老年群体, 是一个特殊群体, 同时, 每一个个体也有其特殊性。除了不断学习国家各类政策规定、信访条件外, 还要学习老年心理学、老年行为学, 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才能把退休人员信访接待工作做得更好。

摘要:随着我国在2012年进入老年社会, 老年人占人口比重越来越大, 因此, 老年人口的稳定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作用。对于退休的老年人的接访工作, 是维持老年人稳定的重要部分, 文章将结合实际分析企业退休人员信访接待工作流程和步骤, 工作技巧及经验心得

高考志愿报考步骤技巧 篇5

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按普通类上线考生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A、B、C

3个(提前和本科批次)或A、B、C、D、E

5个学校(专科批次)依次检索,首先将考生档案投给考生填报的A学校,如成绩未达到该校控线,则投给B学校,如此类推,只要被检索的3所或5所院校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档案投出则完成该考生投档过程,投档后由院校决定录取与否。如果经检索未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也完成了该考生的投档过程。

高考志愿怎样填报

那么在知道成绩之后,我们如何选择学校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是根据你自己的分数筛选出你可能上的一些比较好的学校。这时候需要用到的就是在高考之后学校会让你们买的一本关于志愿填报的书,非常厚一本,里面有所有学校的历年分数线等等相关信息。

如果说你觉得历年的分数线可能会差别很大的话,那么还有一个小妙招,就是看省市排名,通常一个学校在一个省市招收的学生的排名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时候,你就可以拿起你的笔,将你所有可能上的比较好的学校都圈出来(只要有可能的都画出来)。

第二就是把你画出来的这些学校,都去网上了解一下,途径主要是:官网、宣讲会、学校招生电话、你的高中老师等等。

内容主要包括:学校所在城市的环境,气候,学校综合实力,专业设置等方面。然后排除一些你确定以及肯定一定不会去的学校,剩下的就是你的学校选择大名单了。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关注近3-5年数据

为了给孩子填报志愿,很多家长做了不少工科,他们了解志愿填报的规则,熟悉填报的方法,知道运用一份一段表和省位次,但是这些还是不够的,要对近3-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因为每年的高校录取情况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的波动,所以如果只参考一年数据,难免会产生一些数据的误差,建议大家要参考近三年数据做综合考评。

关注高校网站和招生简章

前面我们说要参考线,那么线从哪儿来,就是从高校网站上查询的。此外,很多会有一些特殊要求,比如身高、视力等等,这些要求会在招生简章中发布,所以要关注招生简章,还有部分学校会设定级差,也是在招生简章中发布,如果你没有及时关注,可能会对你的志愿造成很恶劣的影响。

不能只关注学校排名,尤其是对一些中等学生

很多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只关注大学的排名,这点是不好的。尤其是对于一些填报普通一本、二本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对于重本来说,及时只关注学校排名就业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对于普通一本、二本学生就不一样。每个学校可能总体水平都差不离。那么这个时候你就要对学校的就业考研、学校的实际水平都要有一个了解了。

注重调剂的问题

步骤技巧 篇6

关键词:野外露头 信手剖面图 原则 步骤 方法技巧

露头是地层、岩体、矿体、地下水等露于地表的部分。野外露头观察及描述是获取原始地质资料最直接的方法,对找矿及其他地质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信手剖面图是以目测的方法勾画出露头外形,并记录一系列重要地质信息的图件。露头上一些用冗长文字无法描述清楚的地质现象,均可用信手剖面图直观、形象地记录下来。虽然摄影也能获得这种效果,但它受光线、镜头取景范围等影响较大,且主次不明,难以突出露头上的重要地质信息。因此,绘制信手剖面图仍然是地质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一、信手剖面图的绘制原则

不同于普通的风景素描图,野外露头信手剖面图的绘制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快

在野外地质调查过程中,地质工作者在每个露头上停留的时间有限,所以要求他们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图件绘制。因此,地质工作者可直接用铅笔或钢笔在野外记录本上勾画,不要求精工细作。

2.准

露头上地质现象纷繁杂乱,在绘图时,地质工作者必须加以选择,突出重点。在如实描绘客观现象的基础上表达必要的地质信息,忌用夸张、想象等手法对图件进行艺术加工。

3.全

信手剖面图必须包含必要的地质信息,才能体现其价值。根据野外工作中的习惯用法,信手剖面图要求尽可能注明以下几项内容:①图名;②比例尺;③信手剖面图一端的方位;④地质界限、地质符号、岩层信息及相应说明;⑤图例。

二、信手剖面图的绘制步骤和方法技巧

野外露头信手剖面图绘制常采用“远近结合”的方式。地质工作者先从远处观察露头外形,圈定绘图区域、勾画露头轮廓线,再近距离观察、记录露头上重要的地质体特征,丰富图件地质信息。

为了更好地阐明野外露头信手剖面图的绘制步骤与方法技巧,下面以青海大柴旦五彩煤矿中某露头为例加以说明(如图1所示),笔者于2013年9月在柴达木盆地开展野外地质调查时绘制该露头信手剖面图(如图2所示)。

1.圈定绘图区域

野外地质调查针对性较强,观察重点未必遍布整个露头。因此,地质工作者应在露头上圈定绘图区域,确保图件能够清晰反映重要的地质信息。如为了记录大煤沟组(J1d)及采石岭组(J3c)不整合面及上下地层特征,地质工作者在露头上圈定绘制区域(如图3所示)。

2.确定比例尺

要绘制出可信度极高的信手剖面图,地质工作者常选择易于估算真实长度的标志物(如电线杆、树干、汽车等)确定图件比例尺。如笔者选取露头前方的汽车为标志物,车长约5米,在图框内画一个长2厘米的汽车,可确定该剖面图比例尺为1∶250。

3.勾画露头轮廓线

露头轮廓线包括露头外形及其中的重要地质体。根据露头外形、重要地质体与标志物的大小比例及相对位置关系,可勾画出露头轮廓线。如笔者已确定剖面图的比例尺是1∶250,根据人眼看东西近大远小的特点,笔者站在远处拿一支笔对着汽车,当笔看起来与汽车一样长时,保持这个距离度量露头外形尺寸。汽车所在路面为剖面图的底边界,底长约35米、竖高约20米,汽车离左边界约23米,离右边界约5米。根据比例尺及汽车所在的位置,笔者在图框中勾画出露头外形。然后,运用相同的方法度量,J1d及J3c之间不整合面约在汽车上方13米处,略微倾斜。至此,剖面图框架基本建立。最后,笔者用相同方法可勾画出各岩层厚度及形态。

4.丰富地质信息

信手剖面图的描述对象不同,需要补充的地质信息也不同。如果图件描述对象是地层,则地质工作者需要近距离观察露头上各地层岩性特征、矿层特征、风化壳、化石、地层接触关系,测量岩层产状,并记录到剖面图上,不能直接反映的地质信息可在旁边做文字说明;如果图件描述对象是断层、节理、褶皱及其他构造现象,地质工作者应着重描绘可充分显示构造现象的标志层以及构造特征。如褶皱两翼地层产状、反映断层上下盘移动方向的标志层、断层面产状、节理面夹角及产状等。

5.完善方位、图例、图名等

方位即剖面走向,可直接用罗盘测量。

图例是地质图中的习惯用法,地层岩性、地质年代、构造现象、矿床等均有统一图例标准。在野外制图时,一些常见地层岩性、地质年代和构造现象的图例可省略。

为了反映剖面位置,突出剖面图描述对象,信手剖面图图名常以“剖面位置+描述对象+剖面图”方式命名。此外,地质工作者可以按照实际需要,增加其他地质信息。

三、结语

信手剖面图的难点是如何在图件中真实地反映露头上的重要地质信息,即使没有绘画基础,只要遵循一定的方法技巧,就可完成高质量的信手剖面图。

參考文献:

[1]兰淇峰,宋姚生等.野外地质素描[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

[2]蔡二兰.MAPGIS在地质制图中的应用技巧[J].华北国土资源,2006,(4).

步骤技巧 篇7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作文,写作步骤,现场应试技巧

众所周知, 在通常情况下, 写作一般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确定主题;2.收集材料;3.列出提纲;4.运用写作技巧扩展文章;5.修改定稿。但参加写作考试时,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试题的具体要求, 写作步骤可以简化为:1.审题;2.构思;3.组织文章;4.修改定稿。下面我们分别对其加以论述。

一、审题

考生拿到作文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审题。审题的作用在于使你所写的文章不跑题。审题就是理解题意, 抓住中心。众所周知, 四级考试作文规定了考试的时间, 而且相当一部分的写作题为考生确定了短文的主题, 甚至规定了写作提纲, 这就要求考生严格按照试题的要求去布局谋篇。在这种情况下, 审题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该如何审题呢?

(一) 正确判定文章的体裁

在审题时, 考生首先要根据所给信息判明用什么样的体裁去写, 因为不同的题材要用不同的体裁去写。英语写作的体裁主要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和记叙文。但透过近些年的四级作文考试, 我们可以发现真正四级作文的写作很少用单一的体裁, 而是几种体裁的混合体。例如:

Directions:For this part, your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on the topic:Trying to Be A Good University Student.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00 words and you should base your composition on the outline (given in Chinese) below:

1. 做合格大学生的必要性;

2. 做合格大学生的必备条件 (可以从德智体方面谈) ;

3. 我计划这样做。

很多人把这种类型的作文看成是议论文, 其实不然, 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看成是几种体裁的混合。第一段的“必要性”, 是议论文体裁的典型范例;第二段的“必备条件”, 完全可以用说明文的体裁来写;而第三段的“这样做”, 又可以用记叙文的形式来行文。由此可见在许多情形下, 四级作文的体裁往往是三种体裁的混合体。

(二) 根据不同体裁确定写作方法

确定了文章的体裁之后, 考生接下来要做的是确定写作方法, 因为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写作方式。

议论文:要有论点和论据, 而且往往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述。

说明文:可以从几方面或几条来说明一个问题, 就上面的作文而言, 可以从三方面 (德智体) 来说明合格大学生的必要性。

记叙文:以“人”为中心描述一个“做”的过程。与上两段相比, 本段的主语多为人称代词, 它要与第二段相呼应进行描述。

二、构思

审题之后马上就要构思, 成功的构思是写好文章的前提。认真构思是考生写作前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如果没有构思, 想到哪儿, 写到哪儿, 就会造成思路混乱, 从而导致文章逻辑性差, 条理不清。草拟提纲, 是写作中最关键的一步。草拟提纲包括文章应分成几段来写, 每一段围绕什么样的主题展开, 各段需要扩展哪些内容, 先写什么, 后写什么, 怎样写才能有说服力并能把主题句阐述清楚, 怎样写才能切题、连贯、清晰、正确。文章的素材有很多, 必须经过筛选, 决定取舍, 分清主次, 要选择既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又极有说服力的素材去论证或阐述文章的主题及各段主题句中的观点。有了明确的提纲, 文章的基本框架结构就固定下来了, 只要再添加一些具体的细节、事实、内容, 文章差不多就写出来了。可以说草拟好了一个提纲, 几乎就完成了文章的一半。近几年来, 四级作文一般都是提纲式写作。例如:

Directions:For this part, your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on the topic:My View on Job-hopping.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and you should base your composition on the outline (given in Chinese) below:

1.有些人喜欢始终从事一种工作, 因为……;

2.有些人喜欢经常换工作, 因为……;

3.我的看法。

显而易见, 这是一道提纲式的作文题。可以通过以下审题和构思过程完成这篇作文:

1.分析题目和提纲可知, 应该写一篇说明文, 当然其中可以夹有议论。要写出“不换工作”和“换工作”的原因, 然后给出自己的看法, 重点是原因和看法。

2.根据提纲, 文章可分三段, 第一段是“喜欢从事一种工作”的原因;第二段写出“喜欢经常换工作”的原因;第三段是“我的”看法。

3.根据以上分析, 可以把提纲转换为主题句如下:

◆Some people tend to stick to their position all the time.

◆Some people are different.They are in the habit of job-hopping.

◆I am not in favour of constant job-hopping.

4.以材料支持各段主题句。第一段的材料可以是:喜欢那份工作的各种原因:有发展前途、工资高等;第二段经常“跳槽”的原因: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谋求更高的收入等;第三段也要说明原因, 并总结归纳, 圆满结尾。

三、组织文章

在构思完成之后, 就进入组织文章阶段, 在构思阶段我们所得到的只是一些句子, 还需要我们根据写作的有关方法, 通过一些过渡手段, 把这些句子连接成完整的短文。例如, 上文我们就可以写成:

My View on Job-hopping

Some people tend to stick to their positions all the time, as they think the longer one works in a particular field, the more skillful one will be at it.Some have been teachers all their lives.Some devote all their energy to scientific research.Such people love their work and turn out to be specialists in their own fields.They are usually high achievers.

Some are different.They are in the habit of job-hopping, for they always pursue what is new and stimulating.They never seem content with their present situations.They like to meet more people, make more money and new acquaintances, so they hop from job to job.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 am not in favour of constant jobhopping.I believe in a famous proverb, “A rolling stone gather no moss.”I want to be professionally strong.And I respect those who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ir affectionate jobs throughout their life.

四、修改定稿

考试过程中, 由于时间紧, 心理紧张, 再加上平时练习不够, 考生很容易在写作时出现一些简单的、不应该出现的语言错误, 因此在写完作文后, 应尽量抽出时间全面检查是否有常见的语言错误。例如:

1) 主谓语是否一致;

2) 动词时态的使用是否有误;

3) 名词的单、复数是否有错;

4) 有些表达是否属于“汉语式英语”;

5) 词序安排是否得当;

6) 有没有不完整的句子;

7) 拼写是否有错;

8) 标点符号及大小写是否有错。

步骤技巧 篇8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快读阅读,技巧

1 考试形式及目的

快速阅读要求考生在15分钟内完成一篇1200字左右的文章和后面的10道题。前面7个题是判断正误 (包括NOT GIVEN) , 后3个是填空题。根据阅读的理解, 填三到四个单词 (答案基本都是原文中出现的原词) 。它的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单位时间当中的阅读量。这些年来, 四级考试委员会对阅读速度的要求逐渐提高。

2 快速阅读解题步骤

(1) 小标题, 大作用

考生在拿到题之后, 不要把文章从头到尾读一遍, 这种方法是一个大错误, 既浪费了时间, 又使学生浪费了大量精力, 题却不一定能做对。正确的方法是, 先预读文章的标题 (title) 和小标题 (sub-title) 。在四级考试当中快速阅读其实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对应关系和联系能力, 小标题的作用如同字典前面的目录, 可以帮助考生宏观地把握文章框架, 迅速寻找到有效信息的范围。“画竹, 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只有这样才能“一发而得其妙解”。这样考生对文章内容及具体信息的分布会了如指掌, 在做题时便于快读及准确定位。

(2) 找关键词

读完标题后, 考生应当翻到后面直接读题、解题, 逐个突破。在读题干时, 需抓住关键词以便定位、解题。关键词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先考虑表示时间、地点、数字、人名、书名、作品名、组织机构名称等专有名词。因为这些词的首字母一般为大写, 在原文中容易辨认、查找;其次要考虑动词、副词这类说明主语动作及状态的词, 有时题干的动词直接来自于原文, 并未改动;再次, 要找那些特殊的、偏长的、在原文中出现次数比较少的词, 这样在原文中查找时才容易。

(3) 在原文中定位并解题

找到关键词后, 在快速阅读中, 第一步工作应该是用题干去对应小标题, 先确定大的范围, 然后在确定的小标题项下查读。不要一字一句地读, 而是在原文中快速寻找定位词。找到后分析其所在句或前后一句话。然后回到题干, 根据原文所诉内容对题干的对错进行判断。

定位应注意的问题:

(1) 留意数字和符号, 数字和符号的位置是最容易找的, 如问题有提及过, 用寻找关键字的方法找答案。为了提高难度, 题干或文章中的数字也会采用英文表达。

(2) 注意文字或句子的形式变化, 在文章中寻找答案的难度大多取决于对字句形式变化的认识能力。

3 快速阅读中一些有用的技巧

(1) 跳读和略读 (skimming and scanning)

所谓跳读, 是指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找到你所需具体信息所在的位置, 而并非读懂文章的内容。略读是指迅速阅读以获取文章或某一短文的大意或是中心思想, 也就是说, 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 可跳过与题干不相关的细节, 以求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据统计, 训练有素的略读者 (skimmer) 的阅读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3 000个词, 甚至4 000个词。

略读可以运用下列技巧: (1) 充分利用印刷细节信息, 如文章的主标题、副标题、小标题、黑体词、注解、斜体词、标点符号等。进行预测略读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文章结构方式 (模式) , 以便把握大意、有关的细节及其相互关系。 (2) 阅读文章开头的一、二段和结尾段, 力求抓住文章大意、背景知识、作者的文章风格、语气、口吻及态度等。也阅读段落的主题句 (topic sentence) 和结论句。抓住主题句就掌握了段落大意, 然后省去细节不读, 以保证略读速度。 (3) 注意转折词和接续词。转折词如however、moreover、in addition等;序列词fi rstly、secondly等。据研究四级考试的专家分析, 在这些表示转接或接续的词后, 多会是出题位置。

(2) 猜词

猜词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不管多么优秀的学生, 在快读阅读中总会遇到一些生词, 考试时又不能查字典或资料进行参考, 但不明白生词的含义就会影响对题干或选项的理解, 从而影响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甚至决定了考试的成败。因此, 掌握猜词的技巧就成了至关重要的因素。猜词主要是通过上下文线索 (contextual clues) 。上下文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定义 (defi nition) 有些时候, 有的词汇或短语会通过标点符号给出生词的释义。E.g.Desalination, or the removal of salt from seawater, is a method of providing fresh water for business, home and agriculture use.生词后面的短语实际上就是对其定义, 从此可以推断生词是海水淡化的意思。

(2) 举例 (examples通过与生词相关的例子, 可以猜出生词的含义。通常的都带有for example、for instance、such as、including等。

e.g.As they moved westwards, they faced many adversities, such as scarce food, extreme weather, and loneliness.从such as后面的内容可以推测出生词含义为“艰辛”

(3) 同义词 (synonyms) 生词周围的词和其含义几乎是相同的

e.g.Cell phones have become ubiquitous, you can see and hear them everywhere.从句子可以判断出everywhere和生词是同意含义, 即“普遍存在”。

(4) 反义词 (antonyms) 生词周围的词与其含义恰好相反

e.g.My sister thinks it is futile to study hard the night before the exam, and I fi nd it quite useful.从句义可以推断出生词和useful恰好相反, 所以含义为“无用的”。

(5) 通过词干和词缀——这些是非常重要的猜词线索

e.g.Businesses are redesigning their offi ces to provide better working environment for their employees.众所周知, “re”这个前缀表示“重新、再一次”, 所以生词意为“重新设计”。

(6) 通过对句意的大致理解或通过常识来猜词

e.g.It took a whole day for them to extricate the little girl from the bottom of the well.当考生看到“从井底”的时候, 就知道大致含义是把小女孩从井底救上来。那么, 生词的含义就应该是“营救”。

上一篇:市场的道歉下一篇:卡通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