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2024-06-10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精选十篇)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篇1

关键词:先导,基础,凭借

少年儿童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 通过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音乐教学已成为促进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创造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 如何在唱歌课教学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培养音乐想象力呢?

一、简介歌曲创作背景是“音乐想象”的先导

音乐教材中的一些歌曲常有特殊的创作背景, 有些歌曲还具有创作的故事或创作花絮。如果在学歌曲前把它们简要地介绍给学生, 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一步一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音乐想象”的空间。例如一位音乐教师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音乐教科书《卖报歌》, 他把音乐家聂耳创作这首歌的故事背景告诉给学生:当年, 聂耳在上海认识一个叫“小毛头”的报童, 了解到他的生活十分艰难, 由此触动写下了这首歌。通过介绍, 学生体会到报童无依无靠, 吃不饱、穿不暖的滋味, 想象出报童忍着饥饿和内心痛苦, 在凄风苦雨中奔跑叫卖的情景, 从而在学生心田里埋下对报童无比同情之感, 为接下来学唱时展开“音乐想象”作好先导与准备。又如, 另一位教师教学《闪亮的水晶》这首歌时, 讲了赖宁的故事, 再现赖宁为拯救国家财产壮烈牺牲的场面, 塑造了一个英雄少年的光辉形象。然后在音乐声中予以体现、升华, 开展丰富的“音乐想象”, 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歌词教学是“音乐想象”的基础

歌词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语言, 是构成音乐形象的“物质”基础。音乐课本里所选歌曲的歌词大都鲜明生动, 是内容美、声韵美、节奏美和意境美的统一。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细致地分析、体会歌词、吟诵歌词, 可使学生在文字的引导下, 进入想象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再来学唱歌曲, 学生就会把文字描写的形象与音乐描写的形象结合起来理解, 展开“音乐想象”。例如有教师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 歌词内容丰富, 形象生动, 既叙事又抒情,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学时, 通过对歌词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了解到了一个王二小将敌人引入我军埋伏圈的生动故事, 脑海中会出现王二小悲壮牺牲的情景, 从而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以致“未成曲调先有情”。然后, 教师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分析, 理解每段歌词演唱时不同的感情处理。教学实践证明, 由于重视了歌词教学, 打开了学生“音乐想象”的大门, 学生每唱到“可怜死得这样惨”时, 热泪盈眶, 仿佛看到小英雄王二小惨死在敌人屠刀下、鲜血染红了大地的情景。

三、课本插图是“音乐想象的凭借

小学音乐课本中的插图, 是最直观的教具。它把歌曲的主要内容通过视觉形象地表现出来, 符合儿童对形象事物乐于接受, 容易理解的认识特点。在儿童音乐思维形象化中, 插图起到了催化作用, 直接推动学生进一步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 因此, 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课本插图的作用, 尤其在小学低年级一定要把插图很好地运用起来。如《小小的船》这一课, 彩色插图上画着一个小女孩坐在月船上邀游星空, 全图充满了幻想的童话色彩, 富有儿童情趣。教学过程中, 要让学生边唱边看彩色插图, 在彩图的视觉作用下, 随着美妙的旋律, 学生的思维就会很快进入神秘的夜空, 插上“音乐想象”的翅膀。又如, 学习第八册《草原上》这课时, 重视观看彩色插图, 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促进学生音乐思维形象化, 帮助学生感受优美、广阔的草原音调, 从而把学生带入那美丽的边疆草原上。

四、舞蹈表演是“音乐想象”的拓展

自古以来, 舞蹈与音乐就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 是形体美与音乐美的交融。《乐记·师乙篇》记载道:“故歌之为言也……嗟叹之不足, 故不如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说的就是唱歌唱到激动时, 不知不觉手也舞起来、脚也跳起来了。由此可见, 舞蹈是唱歌时感情的升华。如果音乐教学能做到根据歌曲的内容, 创作一些舞蹈动作, 让学生边唱边表演, 定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内心体验与理解, 拓展学生的“音乐想象”,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舞蹈和音乐结合紧密、妥贴, 展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助人为乐的生动画面, 有利于学生”音乐想象“的进一步展开。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篇2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贴画吗?

生:喜欢。

师:现在,我们就来创造一幅贴画,题目是《夜空》(出示深蓝色天空背景挂图)。夜晚的天空宁静而又美丽,夜空中都有什么呢?

生:夜空中有星星和月亮。

师:能说说你看见的星星是什么样的吗?

生:夜空中的星星非常多,数也数不清。

生:有的星星很亮有的星星看不清。

生: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亮晶晶的,好象许多小眼睛。

生:他说的是歌词!

师:虽然是歌词,但是用的很巧妙,大家同样给他掌声(鼓掌)。下面,我们就一边唱《小星星》一边贴小星星。

师:贴了这么多金色的星星,太美了!看看还缺什么呢?

生:还有月亮。

师:贴什么样的月亮合适呢?

生:贴一个圆圆的月亮。

师:为什么?

生:圆月亮又明亮又好看,像一面镜子。

生:应贴一个弯弯的月亮。

生:因为星星又多又亮,所以月亮应该又小又弯的。

生:他说得对。我平时看到月亮时,如果它很大很圆很亮,星星就会很少。

师:(贴上弯月亮)说得很有道理,你是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

师:从古至今,月亮曾给人们许多遐想。现在我们也来想一想:弯弯的月亮像什么?

生:弯弯的月亮像一把镰刀。

师:那天空就是等待收割的庄稼地。

生:弯弯的月亮像马蹄儿。

生:马到哪去了?

生:马儿跑了,看不见了。

生:弯弯的月亮像妈妈微笑的眼睛。

师:每一个人都有一位亲爱的妈妈,我们只有做一个懂事的孩子,才会经常看到妈妈弯弯的笑眼。

生:弯弯的月亮像一块圆饼干被我咬了一大口。

生:(笑)真贪吃,都吃到月亮上去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有趣,想象力很独特。

生:弯弯的月亮像一只小船。

师生: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师:好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了。这首诗写得非常美。(配乐)如果我们把夜空比作海洋,弯弯的月儿就像一只小小的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飞向天空(贴上小女孩图),乘着这只月亮船去遨游太空。看,蓝蓝的天上,无数的星星一闪一闪地眨眼睛,好象欢迎小朋友去探险,这神秘而又美丽的夜空,老师用一首歌来赞美它。(演唱歌曲《小小的船》,在背诵课文)这首诗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叶圣陶老爷爷写给小朋友的,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评析:

想象是通往创新的桥梁。《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本教学片断的设计首先是以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为宗旨,从学生的心理、思维、兴趣出发,采用贴画、唱歌、朗诵等直观形象的手段去创设学生的认知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了想象的主动性,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感知和领悟课文中月亮与船两个意象的联系。其次,体现了教学是师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要素。通过语言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联想,多表达。如“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学生的发言充满新意。同时,参与到学生的想象世界中,帮助学生拓展想象的空间,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3月29日]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篇3

“三角形三边关系”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中的第三课时。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不仅给出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的标准。该课时是在学生对三角形的特征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特征。教材在编排时先安排了生活情境,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觉得从家到学校的三条路中走中间这条路最近,由此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接着教材呈现了三组纸条6、7、8;4、5、9,3、6、10。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到:三根小棒有时能围成三角形,有时围不成三角形,从没有围成三角形的两种情况中猜想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猜测一验证一总结的学习习惯。

围绕教材的编排意图,第一次课堂实践采取了围小棒的方式,通过“操作—观察—推测—验证”的模式进行教学。

第一次课堂片段聚焦

一、动手操作发现问题

师:是不是任意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呢?老师为同桌两位同学准备了红(6厘米)、黄(7厘米)、蓝(8厘米)、绿(14厘米)四根小棒,请你们任意选三根小棒,自由组合围一围,看是不是都能围成三角形,或者有的组合围不成。

1学生操作(同桌两位学生一组进行操作)

2交流反馈

在反馈中,学生一致认同红(6厘米)、黄(7厘米)、绿(14厘米)这三根小棒围不成三角形;认为红(6厘米)、蓝(8厘米)、绿(14厘米)围不成三角形的只有2组学生。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在围的过程中红色和蓝色的线段合起来和绿色的线段一样长,这时仍有一组学生说我们能围的。

片段问题探讨、采用围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种方法有什么欠缺的地方?

课后我们在对这一片段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提出了以上问题,通过对课堂的分析我们有了自己的想法:

1在平面图形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研究长方形、正方形,还是研究平行四边形……都是先有这些图形再进行研究的。而在研究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时候却是在没有三角形的情况下围几个三角形进行研究。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也能通过已有的三角形进行研究呢?

2用围小棒的方法让学生体验有时能围成三角形,有时围不成三角形,从没有围成三角形的两种情况中猜想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这种方法具有局限性,因为无论有多少根小棒都是有限的,那么围的各种组合也就不具备普遍性。其次,因为小棒是教师提供的,学生在选择小棒的过程中也不需要进行思考,选这三根围得成,选那三根围不成,对于小棒的选择是无意识的。

3本堂课最难窍破的是学生思维的“临界点”。在教學过程中发现对于两根小棒之和小于第三根小棒的组合围不成三角形,学生通过操作都能感悟、理解。而对于两根小榛之和等于第三根的时候是围不成三角形的,而只能形成两条相等的线段,利围小棒的方法恰恰很难突破这个“临界点”。从学生的心理原因分析,今天老师让我们围小棒,学生就会千方百计地想去围咸。从客观原因分析,用小棒围三角形,因为小榛是立体的,在围的过程中很难达到相邻的端点相连,也就会出现课堂上大多数同学帮说能围成的现象。更难的是学生以自己的操作为第一表象,当教师用课件演示完以后,仍然有学生认为是围得威的。说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空间想象完全是缺失的。

二、观察思考引发推测

师:仔细观察,推测一下为什么这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

生:其中两条线段的和比第三条短或一样长。

师:那怎么样的三条线段能围咸三角形呢?

生:两条线段的和比第三条长。

教师小结:这三条线段在三角形中我们叫它边。也就是说,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片段问题探讨:从研究怎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到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描述中间,还应为学生的思维铺垫什么?

在对这个片段的课堂分析中,老师们感觉在学生探讨“为什么这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的过程中,得出了其中两条线段的和比第三条短或一样长就围不成。进而教师设问:“那怎么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呢?”学生也能描述两条线段的和比第三条长时能围成。这时教师马上小结:“这三条线段在三角形中我们叫它边。也就是说,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样跳跃性很强。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完全是教师个人把学生的思维硬拉过来的过程,中间缺少铺垫。

那么除了借助围小棒的方法到底有没有更合乎学生思维起点又能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呢?怎样循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刻呢?学生在“实践操作,进行验证”这一环节中,认为把绿色的小棒剪短到12、11、10、9、8、7、6、5、4、3、2厘米都可以和6厘米的红色小棒、7厘米黄色小棒围成三角形。教师提出:“绿色的线段从11变到2,三角形会怎么变?”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想象感悟到三角形由矮、扁变成高、瘦。这一教学环节给了我们启发:本堂课能否以已有三角形一条边的变化为切入点进行动态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在空间想象感悟、操作验证等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

第二次课堂片段聚焦

一、空间想象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那么有没有想过是不是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三角形的三条边应该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两条很短,一条很长就不行了。

生:任意的三条都行的。

教师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研究三角形,研究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师:现在有红、蓝、绿三条线段,红线段长4厘米、蓝线段长5厘米、绿线段长6厘米,想不想看看这三条线段围成的三角形是怎样的?

(多媒体呈现三条线段围成的三角形)

1第一次想象

师:如果把6厘米的绿色线段换成一根长7厘米的线段。想想围成的三角形会有什么变化?

生:红色和蓝色的要斜下去了。

生:三角形要变扁了。

多媒体呈现4厘米(红)、5厘米(蓝)、7厘米(绿)三条线段围成的三角形。

2第二次想象

师:如果把绿色线段再换成8厘米,围成的三角形又会怎么变呢?

生:更扁了。

生:更矮了。

多媒体呈现4厘米(红)、5厘米(蓝)、8厘米(绿)三条线段围成的三角形。

3第三次想象

师:现在请你们继续想象,如果绿色的小棒变成9厘米会怎样呢?

生:更扁了。

生:马上要平了。

生:快要撑不起来了!

多媒体演示4厘米(红)、5厘米(蓝)、9厘米(绿]三条线段围三角形的情况。

生(开心):真的平了!

师:和你想象的一样吗?发现了什么?

生:蓝色和红色的线段连起来和绿色线段一样长了。

生:重叠了,围不成了。

4第四次想象

师:绿色的线段再换一根长10厘米的呢?

生:绿色的要长出来了。

生:红色和蓝色中间要空出!厘米了。

师:你是指红色和蓝色的碰也碰不住了,是吗?

多媒体演示4厘米(红)、5厘米(蓝)、10厘米(绿)三条线段围三角形的情况。

片段分析:以三角形一条边的变化为切入点进行动态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来感悟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1通过空间想象,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想象力的缺失,往往会让人变得呆板。在第二次课堂实践中我们通过三角形一条边不断变化的动态研究,让学生在头脑中不断地想象和建构。学生的想象经历了第三边不断延长,三角形不断变矮、变扁直至无法围成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了三角形由于边的变化而产生的形与结构的变化,这种想象相对于选择有限的小棒围三角形而言更具有普遍性。同时在想象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以充分的展示,课堂也由此充溢着生命的灵动。“扁下去了”“马上要平了”“快要撑不住了”“快要瘦成一条线了”“要空出来了”……学生们用自己最真实、最朴素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想象画面,同时也揭示了三角形的本质,即三条线段要围成三角形,相邻的端点相连,其中的两根必须撑得起来。可以说,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已完全领悟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以致课堂最后在解决课本情境图时,有学生竟然还会通过想象认为“把上面两条边往下压肯定比第三条边长”。

2通过空间想象,轻松“跃过”学生思维的“临界点”

在学生想象三角形绿色线段由6厘米换至7厘米、8厘米“两次变扁”以后,教师再一次让学生想象4厘米的红色线段,5厘米的蓝色线段不变,绿色线段换长到9厘米,会怎样?学生想象到“更扁了”“快要平了”“快要撑不住了”……这时候媒体适时的介入让学生介于清晰和模糊之间的想象豁然开朗,于是课堂中就有了学生一片带着新奇又快乐的声音——“真的平了”,真可谓“难题一攻而破”。

二、引导探究

教师引导:仔细回忆刚才的学习过程,现在你感觉三角形的三条边应该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探究交流)

生:两条边的和不能等于或小于第三边。

生: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生:较短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

片段分析:让学生自主经历由“围三角形”到“三边关系”的转化。

相对于第一次课堂实践,在第二次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课始就让学生思考“是不是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三角形的三条边应该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空间想象,认为两条很短、一条很长的时候就不行了,也有学生认为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予了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即今天要研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学生经历了第三边不断延长,三角形不断变矮、变扁直至无法围成的变化过程之后,教师再一次重复了课始的问题:“现在你感觉三角形的三条边应该有怎样的关系?”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自我经历了两个过程,先思考怎样的三条线段能围咸三角形,再此基础上转化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避免了第一次课堂实践中教师把在研究怎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的学生强拉到三角形三边关系中来的现象。

三、深刻认识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让这个三角形中绿色的边不断延长,发现三角形越来越扁,最后红、蓝两条边撑不起来,围不成三角形了。你们由此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有了自己初步的想法。

多媒体再次呈现4厘米(红)、5厘米(蓝)、6厘米(绿)三条线段围成的三角形。

师(引导第五次想象):接下来我们继续研究,现在让绿色的边变短,变短到5厘米,三角形会怎么变?

生:变高了。

生:变瘦了。

多媒体演示4厘米(红)、5厘米(蓝)、5厘米(绿)三条线段围成的三角形。

师(引导第六次想象):当绿色的线段从5厘米变短到4厘米,那么三角形又会怎么变呢?

生(齐答):更高,更瘦了。

多媒体演示4厘米(红)、5厘米(蓝)、4厘米(绿)三条线段围成的三角形。

师(引导第七次想象):看着绿色的边,绿色的边再变短、变短……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生:围不成三角形了。

教师引导:绿色的线段短到几厘米的时候围不成三角形了呢?

生:1厘米。

教师引导:按照刚才同学们认为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5+4>1为什么又围不成了呢?

生:现在最长的那根是蓝色了。

生:红、绿两根的和等于蓝色的了。

多媒体演示4厘米(红)、5厘米

(蓝)、1厘米(绿)(竖成一条直线)

教师引导:现在是哪两根的和与哪一根比?

完善推测:现在你认为刚才两种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描述哪一种更合理?

生(齐):三角形中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生:我认为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片段分析:再一次的想象让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更全面完善。

当学生的空间想象经历了第三边不断地延长,三角形不断地变矮、变扁直至无法围成的过程时,更多学生对三边关系的认识局限于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只有少部分学生关注到必须是较短两边大于第三边。为了让更多学生完善自己的认识,教学时通过绿色边的两次缩短,让学生想象三角形不断地变高、变瘦。再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想象“绿色的边再变短、变短……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学生通过想象认为,缩短到1厘米的时候三角形又围不成了。因为蓝色的那条边变成了最长的边,红色、绿色两边的和等于蓝色的边了。学生自主地改变了比较的对象(在绿边延长时是红色、蓝色边的和与绿色边比),深刻地领悟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两边必须是较短的两边,课堂中更有一位学生感悟到了“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四、动手操作,验证推断

教师引语:同学们通过研究,感悟到三角形中应该较短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那么是不是所有三角形中的三条边都有这样的关系呢?老师觉得我们有必要再摆一摆、围一围来证明一下。

一部分学生脱口说一定,小部分学生脱口说不一定。

师:老师为同桌两位同学准备了三根小棒,请你围一围,然后再量一量。

1学生用教师准备的小棒围三角形。

2学生测量验证。

教师小结:看来我们的推断是完全正确的,在三角形中较短两边一定大于第三边。

片段分析:通过想象后的操作,让结论从个别走向普遍。

在本堂课中借助一个三角形中一边不断变化的动态研究让学生充分想象,感悟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但有一部分学生的思维还局限在刚才变化过程中的几个三角形中。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可以证实这部分同学的想法。当提出问题,“在改变三角形一条边的过程中得到了我们的推断,三角形中较短两边的和大干第三边。那么这个推断在这些三角形中适用,在其他的三角形中呢?”有学生马上说不一定。因此教学中为学生准备了不同长短的小棒,让学生先围一围,在操作的基础上再进行测量,验证能围成的三角形是否都是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围不成的是否较短两边等于或小于第三边。通过操作,和判断全部一致。这样的过程让学生的推测由个别走向普遍,认识由局部变得完整,同时也让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进行了亲手实践,使操作充满了学生的期待。

和第一次课堂实践相比,第二次课堂实践解决了第一次课堂教学后想到的课堂问题。在磨课过程中让我深刻地感受到课堂是由“问题”组成的,只有静下心来反思一个个能想到的教学问题并逐一去突破,才能让自己和学生在一次次的课堂中有所收获。也正是磨课的过程让我们突破了传统教法,通过想象,让学生学得轻松智慧,让教师教得轻松愉悦。因为是借班上课,学生不认识我,课后很多学生拥到讲台,对我说“老师这堂课真有趣”。我问:“为什么有趣?”学生说:“我们想到、看到了三角形慢慢撑不下去了。”从学生的话语中,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良好的空间想象力,关键是我们有没有给学生想象的机会。正如,有一位听课教师在短信平台中写道:“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而本堂课通过空间想象让学生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正是把握了“村、店”的特点和优势。

如何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篇4

一、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诱发想象力

很多资料表明, 严厉刻板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 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他们只能一味地按老师的要求做, 唯命是从, 如傀儡一般, 这就失去了课堂教学原有的意义, 学生也很难得到充分发展, 张扬个性。因此, 老师要想方设法创设各种学生喜欢的情境来缓和紧张的氛围, 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

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想象力

好奇心是学生们对新、奇、特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他们对新感知到的事物会有很多疑问, 进而产生探知的欲望。利用这一心理特点, 我在每次授课前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搜集各种音乐素材运用到教学中去, 充

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董风琴

(山西省芮城县第一职业学校, 山西芮城044600)

摘要: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 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帮助学生更好的就业。网络时代决定了计算机应用教学越来越重要, 随着信息工程的迅猛发展, 计算机课程的设置逐步以就业需求为导向, 更加注重岗位操作的实用性。本文将通过教学实例介绍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来展示这种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从而推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字:中职教学;计算机;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

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 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是以任务为主线, 以学生为主体对象, 以教师为主要指导, 如何布置任务是核心内容, 如何有效驱动是关键要素, 培养学生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利用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 让学生感觉好像身临其境一般, 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音乐表现欲、求知欲。

三、歌唱中的启发式教学

在音乐课的歌曲教学中, 很多学生在学唱歌曲的时候, 只是简单的模仿歌曲的旋律, 不知道怎样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歌曲的演唱没有一点感染人的地方, 让谁听起来都不会动心。这种情况的出现多半是由于教学方法不当。经过不断地摸索探究, 我着重从几个方面着手。例如, 在教唱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中,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绿色家园的内在含义, 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这个教学环节中, 利用多媒体播放大量的影像资料和图片, 通过启发式的教学, 把学生引入教学意境中来,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用真挚的情感来演唱这首歌曲。再者, 对歌词的理解和掌握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首好歌词也可以说是一首好诗, 对学生而言, 歌词为演唱提供了音乐形象, 能够丰富学生们的想象力;同时, 歌词为歌曲提供了音乐故事, 迎合了学生们的学习口味, 调动了学生的学唱积极性。趣味性的学习歌词, 要从分析歌词、理解歌词、朗诵歌词入手, 在感性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 再配合曲调学唱,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 掌握朗诵技艺和演唱技能,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发展形象思维

1. 掌握音乐的表现手法, 这是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必要条件。

如:在上音乐欣赏课《雷鸣电闪波尔卡》的时候, 利用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色让学生展开想象:钢琴的快速琶音好像叮咚的流水;长笛的三度音好像清脆的鸟鸣;定音鼓的滚奏好像隆隆的雷声;大镲和小镲的打击声像迅疾的闪电声, 等等。这既让学生欣赏了乐曲, 又让学生听辩了演奏乐器的音色, 认识了不少乐器;既丰富了教学内容, 又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2. 经常进行选择性想象训练。

教师提供一个想象的范围, 由学生选择合适的音乐。比如:教师提出一个运动会的场景, 学生可以选择《运动员进行曲》、《解放军进行曲》、《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 等等。在欣赏音乐作品时, 让学生通过讨论来了解需要表现的事物。如:在欣赏歌曲《大海呀, 故乡》时, 让学生讨论大海象征的品质, 引出大海就像妈妈一样宽容, 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不求回报的爱, 希望我

文章编号:1674-9324 (2013) 04-0109-02

的信息素养是教学目的。任务教学法中教师要在教学大纲的指引下为学生确定相应的课前预习的任务, 并在课中让学生以任务为引导完成教学。学生对所要进行的任务加以们也能像大海妈妈一样博大宽容。

五、贴近生活, 让学生的思绪在自然中升华

我们知道, 一切音乐都来源于生活, 只有贴近生活, 融于自然, 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作品, 更好地去表现音乐。也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享受快乐, 享受音乐之美。怎样在实际生活中启发学生, 感知音乐的真正内涵, 进行快乐教学, 笔者做了如下尝识:2011年暑假期间, 笔者带着由学生组成的乐队去信阳市的鸡公山参加夏令营活动。由于是集体活动, 同学们的情绪格外高昂。我们在山野中即将举办的文化大餐是刚排练的合唱音诗《森林日记》。乐章中叙述的林海一下子变成了现实:鸡公山的奇峰叠翠、山明水秀及那空蒙的满山雾绕, 使学生从《森林日记》的音乐走向了真实的绿色海洋;那华中避暑胜地、豫南云中公园的泉溪瀑布, 风景幽奇展开着学生们音乐想象的画卷。在大自然中真正品悟到了人与自然的种种和谐和亲近。鬼斧神工的鸡公山所蕴含着的意境与音乐曲式结构上的大音画相吻合。由于是即兴而乐, 同学们通过对森林的种种细微观察, 把大自然融于音乐中, 又用音乐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所以宿营中的演练就显得有条不紊了。当天晚上在鸡公山山顶, 同学们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晚会。《森林日记》的夜曲随着指挥在时空上划了一个大弧圈, 音乐圆融得如森林中的篝火, 发出那节节有致的脆响。女声合唱音乐, 层层迭进, 如空中彩练。那诗与乐的合一, 旋律很美, 纯得像头顶上一片蓝天。夏令营中的嬉戏和调侃、热烈和肃然等,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生活之美。通过对大自然的亲身感受, 结合音乐的主题旋律, 让学生们的歌声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乐流汩汩, 泉水叮咚, 在鸡公山的演排, 使学生的思绪在自然中得到升华, 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音乐之美。事实上这种贴近生活的音乐教育, 能够获得课堂上难以达到的教育效果。

总之, 想象力是学生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的, 没有想象就没有鲜活的音乐教学课堂。只有想象, 我们才能走进作曲者内心深处, 走进作品, 才能与音乐交流;只有想象, 我们才能穿越时空, 感受音乐的无穷意趣;只有想象, 才能放飞思绪, 展开联想与想象的双翼, 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教师只有大胆创新, 准确地把握新理念, 才能让学生们借想象的翅膀在音乐的天空里自由飞翔, 去感知美、发现美。

摘要:想象力是学生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的, 没有想象就没有鲜活的音乐教学课堂。只有想象, 我们才能走进作曲者内心深处, 走进作品, 才能与音乐交流;只有想象, 我们才能穿越时空, 感受音乐的无穷意趣;只有想象, 才能放飞思绪, 展开联想与想象的双翼, 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教师只有大胆创新, 准确地把握新理念, 才能让学生们借想象的翅膀在音乐的天空里自由飞翔, 去感知美、发现美。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教学总结 篇5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教学总结

一、放飞思维,激活想象

童话和寓言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而童话最接近学生的内心,反映着真挚的童心。因此,编童话故事给了学生一个释放心灵、宣泄情绪的机会。教师怎样才能顺利地打通学生想象的通道呢?上课伊始,笔者就开始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故事接力,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听声音、想故事等形式,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思维空间,令学生浮想联翩,神思飞动。接下来,笔者再让学生说一说“111”是什么,利用简单的图形,从形及物,由此及彼,学生想象的大门随之大开。“111”是这次习作内容所在的页码,这一巧妙的设计使学生兴趣盎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令他们产生了愉悦的心理。这样,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笔者以一组词语为载体,一个事物为主人公,由物及事,为学生架起了思维的立交桥,大自然的鸟兽虫鱼、名山大川、文具五官都被赋予了生命与灵性,在学生的想象中鲜活、生动起来。

二、自主选择,彰显个性

从习作内容来看,学生可以选择习作中提供的词语,也可以另选词语来编故事;从学习方式上来看,学生可以在教师提供的个人空间中进行独立思考,写一写、画一画,也可以寻找合作伙伴,进行故事接龙,共同表演故事;从交流对象来看,学生不仅可以和同学、任课教师进行交流,还能向其他听课教师请教、交流。这样一来,使课堂呈现出开放格局,突现了教学信息的立体化、教学过程的开放化、交际形式的多样化。通过双向的组织、多向的交流与互动,营造出和谐、自然、开放的课堂氛围,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强调了语文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

三、关注生活,乐于表达

新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3~4年级)习作提出的要求是:“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虽然童话可以海阔天空,驰骋万里,但是它仍然与生活、与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指导学生编写童话,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联想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让学生把思维的触角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学生自由组合活动时,教师可以巡回指导和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海滨小城》《五彩池》等课文,调查我们生活的这座小城的生态环境,然后讨论“怎样保护周围的环境”,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环保这个主题;教师可以联系学生不爱护眼睛,在体检中视力不达标者越来越多这一实际;联系个别学生不爱惜文具,不爱惜学校财产等行为;联系社会上的旅游热等。这些热点问题一一反映在童话故事中,必将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敏于思考的习惯,以及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的意识。

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 篇6

现代教育技术以其优势的教学功能逐渐深人到教育的每一个角落。研究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以提高幼儿园教育效率,全面落实教育目标,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中的一个新的教育方式。本文结合自己从事幼教工作的实践经验,谈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游戏和日常生活三个环节中的作用。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运用现代教育技術可以使教学信息形象化、生动化、综合化,因此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幼儿更具有吸引力,较易达到教学目的。具体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培养了幼儿的兴趣

在语言教学中,我们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创设一个轻松愉快、优美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大班多媒体语言活动《小蝌蚪找妈妈》,通过一系列动态的画面和小蝌蚪与鱼妈妈、乌龟妈妈、鹅妈妈等之间的对话,感受探究生命过程的乐趣。幼儿们很轻松地就理解了故事的整个过程,能模仿课件用不同的语速、声调及体态语言表演故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参与的热情非常高:一幅幅富有动态的画面,让幼儿觉得就像在看动画片,一个个都喜欢得不得了,而教育目的却轻而易举地达到了。

(二)录像片在幼儿科技教育中的作用,培养了幼儿的科技素质

科技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向幼儿传授科技知识中的抽象枯燥的概念与原理的过程中,用传统方法往往难以引发幼儿的兴趣,用形象、生动、直观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使我们的科技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幼儿科技教育更需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三)视听手段的运用,促进幼儿个性得到发展

让美妙的音符流动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音乐是有声的画,图画是无声的歌”,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音乐艺术有形成性格的力量。我园的广播系统和班上的各种录音设备,都发挥着无形的教育作用。幼儿早晨人园、早操、进餐、午睡、分区活动、户外活动等,我们都精心挑选各种风格的音乐,或优美抒情,或活泼轻快,或振奋激昂,让幼儿有意无意地去欣赏、去感受,日久天长,潜移默化,所收到的教育效果不亚于投人时间和精力设计的音乐活动。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游戏活动中的作用

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幼儿园游戏的性质、内容、目标等范畴出发,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全方位地将其渗透游戏过程中,做到融会贯通,创新深化。

(一)营造游戏氛围

在表演区,以往我们只为幼儿提供录音,让幼儿去表演。现在,我们利用投影仪展示各种风格的歌曲、舞蹈、儿歌,让幼儿感受到了动作、音乐、节奏的和谐,使幼儿真正体验到了欢乐的过程。

在手工区,我们发挥了多媒体课件灵活、形象、多变的优势,帮助我们设置问题,取代了平白的语言表述。

(二)积累游戏经验

我们在丰富游戏经验的时候,有条件的学校才会带领幼儿去参观一些活动场所,如超市、菜场、交通岗等。而对于我们没有条件的学校,则只有通过图片、枯燥的讲述使他们慢慢了解。有了现代教育技术,我们就可以将这些需要了解的场所拍摄下来,减少参观次数,缩短讲解时间,提高活动效率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一)拓宽幼儿视野

在休息放松的时候,可以准备一些知识性的内容让孩子们自己去浏览,或者有计划地安排机器自动播放,这样可以增长孩子的知识面。假若教师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做一些充分的准备则可以使教育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孩子们会自然被吸引进去遨游知识的海洋。

(二)便于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交流

我市实施的家校路路通联系方式和我园的网络建设,使幼儿教师和家长的联系沟通更加方便。家长可以通过班级网站,查询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甚至观看孩子在班上的活动图片,或对老师、对幼儿园提出建议和意见。教师也可以通过信息交流系统了解到幼儿在家里的情况与家长的所馈意见,实施对幼儿的及时教育与保育,从而更加完善幼儿教育管理与教养体制。

(三)有利于实施安全保护措施

安全事故是幼儿园最敏感的话题,因为幼儿个个都是家长的心肝宝贝。信息系统可以用于监视幼儿活动,以便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可以用于家长接送交接手续,防止冒领幼儿或幼儿走失。

四、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教育的策略

(一)合理选择教学媒介,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幼儿教育的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形式包括讲故事、听音乐、做游戏、认识事物等,应该让愉快的、朝气蓬勃的氛围包围着幼儿。根据不同的形式进行教学媒介的选择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上作用事半功倍。如利用计算机媒介进行听音乐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幼儿在音乐的深入中不自觉地跟着学唱起来;在认知事物环节中,通过把事物的具体形态以及与其他事物比较的异同以图片等形式在计算机等媒介中展现,可以让幼儿构成思考和获得启发。

(二)借助信息技术渲染活动气氛,有效提升活动效果

不论是园内组织大型活动还是班级进行的主题活动,我们都可以活用信息技术来巧妙地渲染活动气氛,提升活动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多媒体所具有的形象性、直观等特点,不仅能为幼儿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培养幼儿的认知兴趣,还能够创造出崭新的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景象,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利用幼儿的学习动机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是教师常用的教学策略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篇7

一、言语交流作业——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

一方面是与家人的交流。家人在一起本来就喜欢分享一天的收获,学生很乐意接受这样的作业。例如把复述课文的要求改为讲课文故事。对于教材上要复述的课文,学生讨厌死记硬背,普遍对背课文不感兴趣,但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我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对于故事性强的课文,例如学完《祈黄羊》之后,我给学生布置讲祈黄羊“外举不避亲,内举不避仇”的故事这一作业。要求学生练习后,先把故事讲给家长听,再讲给同学或朋友听,然后在故事会上讲给全班同学听。为了把故事讲好,每位同学都反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练习讲故事。这样,既达到了复述的目的,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另一方面是与同伴的交流。在教室里,作业“不是被老师检查,而是与同伴分享”。因为,学生很喜欢与人分享其思考的过程与结果,可以让学生与同伴分享完成作业过程中遭遇了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还想到了哪些新的问题等等。例如在完成习作草稿后,把自己修改习作的作业改成欣赏同桌习作,让他们相互读读对方的自作,取长补短,然后向对方说说自己写作的意图和经过,再谈谈读别人习作后的感想,一个成功者往往希望别人知道他是如何克服各种艰辛取得成功的,而对别人对他的评价会作为不断提高的参考。因此,完成作业后的同伴交流充满乐趣,学生能充分享受这样的交流,而没有被检查的感觉。

二、实践操作作业——让学生的双手动起来

实践操作活动是儿童成长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养成实践能力的载体。如在传统节日端午来临之际,我让学生去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查阅资料了解屈原的生平,搜集、摘抄屈原的诗词进行赏析,了解端午节各地有哪些风俗,并亲自动手包粽子,以表达对爱国志士屈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春天到来的时候,布置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的足迹,到春风中去放风筝,搜集赞美春天的诗歌、散文,举行“春之声”诵读会,写和春天有关的任何题材的习作,拍摄反映春景春趣的照片……

再如布置让学生通过进行社会调查,用研究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到的资料,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设计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建议方案,它需要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例如:在学了《云雀的心愿》后,为了让学生对地球知识、环保知识了解得更深刻,我组织学生去调查家乡的环保现状,观察、分析家乡的水资源污染情况,查找污染源,到气象站了解大气资源状况,访问在环保工作的家长,了解环保措施实施情况。在调查研究中,学生被一个个令人震惊的数字所惊愕,写出了一份份加强环境保护的倡议书,设计出一幅幅情真意切的环保标语、宣传画——“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还我蓝天碧水”,“愿青山常青,绿水常清”。家长则帮忙提供材料,关注安全。全家上下忙得不亦乐乎,通过各项调查,让学生动起手来,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知识,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增强了公民意识,培养了合作、探究精神,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在写调查报告的过程中,锻炼了综合写作能力,这样的作业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无穷的“智趣”。

三、搜集探索作业——让学生的眼睛敏锐起来

让学生搜集一些跟语文有关的资料,对他们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他们会认为这是对他们自己搜集探索能力的挑战,布置这样的一些作业时,我通常还会结合材料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

四、学科融合作业——让学生的营养丰富起来

学科间融合,课内外结合,让作业与学科接轨。如学了《金蝉脱壳》后让学生回家去查阅资料,了解蝉的习性,与科学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学了《第一次抱母亲》后让学生去搜集有关赞美母亲的诗句,并自己也试着写几句;搜集歌颂母亲的歌曲,唱一唱,与音乐学科相融合。古诗的特点是短小精悍,讲究意境及其韵味,古诗的语言凝练、形象且含蓄,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处处闪耀着美的情趣。因为它语言精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是训练学生改写、扩写、续写的好材料,也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绘画能力的有效载体。教学《山行》一诗时,我采用化文为图,化图为文的方法,理解古诗、训练绘画、提高写作能力。为了让学生感受诗人看到的深秋远山那独特迷人的景象,课堂上我要求学生用水彩笔画出这一幅图画。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边读边想象,边想边画,在作画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深秋远山那种多彩秀美却又略显萧条的景色。这样,课文学完了,不仅给学生留下了语言,留下了形象,留下了作文。这种“画中写话”的训练,还可以体现在故事作文中,教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后,我要求学生画画诗的意思,再根据图画来编个故事,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合理想象,把文中的小孩与蝴蝶嬉戏的经过写得活灵活现,充满了童真和童趣。绘画和作文训练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绘画能力得到提高的前提下,写作文有话可写,且很有新意。这样,把作业设计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提高。

五、社会生活作业——让学生的世界精彩起来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因此,语文教学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语文教学的触角要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作为语文教学内容重要之一的作业,也不能局限于课内学习内容中,拘泥于课本知识中,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教师要把语文作业设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篇8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阅读方法,展开想象,创造机会

语文教材图文并茂, 是训练想象力的好教材。在阅读中合理地大胆想象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让学生身临其境, 感悟情感。学习写作方法。如我在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时, 让学生想象毛主席那一夜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心理活动。学生通过想象, 走近伟人, 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毛主席那凡人的情感和伟人的胸怀, 同时还学习并运用了写人的基本方法, 一举数得。另外,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具备创新精神。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前提。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类的创造发明离不开想象, 学生的学习同样离不开想象。想象力是极其重要的智力因素, 是构成语文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与想象力有关。阅读文艺作品时, 要借助再造想象, 再现作品描绘的情景, 从而理解作品内容。因此《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在阅读中合理地大胆想象, 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 主动会文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阅读教学中, 想象不是唯一, 它必须以充分的阅读为基础, 要学生大胆合理想象, 必须多读多想, 从而调动学生动口、动脑;想象成果需要交流, 交流可通过说、画、写等形式呈现, 又调动了学生动手、动口参与学习。想象把枯燥的文字符号变成了生动鲜活的画面,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 促使学生主动会文, 个性阅读, 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儿童思维活跃, 富于幻想, 处于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语文教材图文并茂, 是训练想象力的好教材。因此, 为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提高学生的能力, 教者就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那么,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想象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丰富表象积累, 以开阔想象

想象的水平依赖于表象的数量和质量。一个人头脑中储备的表象越丰富, 知识越丰富, 想象就越开阔、深刻。而丰富的表象来自于对直接和间接生活的大量接触、认真观察。写观察日记是丰富学生表象的有效方法, 我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 每天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同时我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活动和家务劳动, 感受大自然, 感受生活。凡此种种, 将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 呈现出一个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学生的生活经验越厚实, 表象积累越丰富, 想象就越开阔。

二、肯定学生, 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让学生有大胆想象的勇气

孩子们本是思维活跃、富于幻想的, 在想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漫无边际的、“不合适”的幻想, 如果予以打击, 大胆想象就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对于学生的一些光怪陆离的想法, 我们不能只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该肯定的就肯定, 即使是错误的, 也应该好好加以引导。只有在尊重理解学生的基础上, 我们的教学往往才能事半功倍, 甚至可以达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

三、抓住要点展开联想

人们在阅读的时候, 看到书本上所写的内容, 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它们和别的事物联系起来。在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抓住要点, 大胆引导, 让学生联想开去, 冲出教材, 形成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如在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 我抓住“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让学生展开联想。孩子们很快联想到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人物和事迹, 进而更好地理解了“忠骨”的含义。英雄的伟大事迹和崇高精神深深地烙在了孩子们的心灵。实现了文道统一。

四、创造机会, 让学生多想象

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有机会就让学生想象, 如果学生经常处于一种想象的环境中, 想象能力才能有效提高, 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才能更深入。抓住细节描写, 展开合理想象。如在教学《翠鸟》一课时, 细读文中对翠鸟外形的描写, 展开想象, 画出翠鸟。学生通过读、画, 很容易地感受到了翠鸟的可爱、作者对翠鸟的喜爱, 同时联想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画一画, 学习作者的写法写一写, 又学习了文章的写作方法。在文章空白处大胆想象, 深化理解文本。如教学《凡卡》后, 让学生大胆想象凡卡的命运, 续编课文。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当时沙俄社会的黑暗。《穷人》一课, 想象渔夫夫妇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的故事, 学生能更进一步理解渔夫夫妇善良的品质。

总之文学作品离不开想象, 它作为一种形象思维贯穿于整个作品的表现手法之中。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只有从想象入手, 进行课文分析, 才能使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领略课文的艺术真谛, 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 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海芬.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整合[J].小学时代 (教师) , 2010 (05) .

[2]王洁.浅析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吉林教育, 2010 (11) .

在古诗文教学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篇9

我曾经在教学中利用古诗文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发现古诗文是学生作文训练的很好素材。古诗文是经过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晶,凝聚着五千年中华精英的智慧和感悟,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是每个当代中国学人的文化根基。如果断绝了民族文化精华的滋补,舍弃了我们的根,中学生就会灵性凋敝、底气不足、文采黯淡。古诗文深蕴人文内涵,其爱国爱民、心怀天下,其励志抒情、警世省己,其陶冶性情、浸润审美,可以内化为学生的情感道德力量,并且与写作交融互化,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想象创新,修炼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改”“编”古诗文

流传至今的古诗文语言精练,意境优美,主旨深远,画面隽永,是初中学生模仿写作的典范———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重心在写人记事上。古诗文的篇幅有限,提供的信息也有限,但都是一字千“斤”。在语文教学中可结合写作,对其进行改编。

1.“改编”情节。

针对一篇古诗文,我们把它故事化,让学生在品读古诗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其背后可能发生的情节。张晓风读张继的《枫桥夜泊》,不是“改编”出了《不朽的失眠》吗?唱红大江南北的《涛声依旧》,创造灵感不是来自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吗?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可作为学生想象的平台:“我”在旅途上想念家中的父母妻儿;“我”在萧瑟的深秋回忆在家享受的天伦之乐;“我”回忆与父母妻儿告别的情景;“我”落榜后的徘徊失意,无脸回乡……像《石壕吏》《塞翁失马》《口技》《狼》都可作学生作文的改编“蓝本”。

……乌鸦的低吟,划破天空的寂静。妻子在门中扶着母亲,斑白的发偎依着墨黑的发,静立成一尊塑像,向着枫叶飘落的尽头———向着我走远的方向。……(学生作文想象“我”与父母妻儿告别的情景)

2.“改”“绘”场景。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写人记事类作文写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不擅或不会描写。描写有关于人物和环境的,学生多忽略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有关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学生多忽略自然环境的描写。但自然环境的描写在文章中往往能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烘托人物的性格,在文章中举足轻重,在写景抒情类的散文中更是主体。而古诗文写景佳句多如牛毛:“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在让学生理解赏析的基础上写作,浓彩重笔描绘这些场景,既是对古诗文精华的深度吸收,更是学生模仿描写学会描写的二次创造。

二、填补空白

古诗文由于语言行文特有的精练,留下了很多空白。挖掘这些空白可让学生的发散性想象自由地驰骋,品味到文外之趣、言外之旨。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知识水平、生活感悟,沿着不同的方向,顺应各个角度,可加工创造出展现自己个性的文外之“言”。像《木兰诗》中有关花木兰在战场的多年生活情况是一个空白点,可让学生发挥想象,通过填补,“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创造出战场上花木兰英勇坚毅、机智无畏的女英雄形象。

三、续写古诗文

很多古诗文在精彩处戛然而止,留下了很大的审美空间,语文教师要利用这些古诗文进行作文训练,完成二次审美创造。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千差万别,他们从文本中感悟到的东西也不尽相同,其想象创造亦是千姿百态的。新课程蕴含的理念之一是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努力寻求独特的认识、感受、方法和体验,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从而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在教学《卖炭翁》时,学生对卖炭翁的悲惨命运表示关注与同情,对造成卖炭翁悲剧的原因亦有一定的认识。文章在“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处结束。卖炭翁的命运将会如何?续写《卖炭翁》,有的学生想象卖炭翁在炭被抢后衣食无着,屈辱难尽,无脸回家对妻儿有个交代,便用这“半匹红绡一丈绫”上吊了,用结束生命的方式向黑暗的唐朝宫市抒发无言的控诉;有的学生想象卖炭翁在漫天的飞雪中又饥又累又辛酸,找不到一点果腹温暖的希望,像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冻死了;有的学生本着善良的愿望让卖炭翁得到清官的救助,暂使全家人免遭冻死饿死的厄运……

太阳渐渐西斜,风,无所忌惮地划过山坡,扯落枯枝上仅有的黄叶,微融的雪与灰泥被车轮碾过,搅和在深深浅浅的车辙中。一头老牛迟缓地在这泥泞中移动———卖炭翁手中的鞭子不知什么时候滑落了,目光如一颗灰黑的小石子嵌在苍黑的脸庞上。妻子在倚门盼着,女儿在倚门盼着,盼着这满满的一车炭能换来几斗米,能换来几尺棉,好挨过这个饥寒的冬天。妻儿的盼望全落了空……一行浊泪滑出,回想这几年起早摸黑,没吃过一顿像样的,没穿过一件暖和的;而“宫市”是越来越猖狂,这世道分明是不让人活了!这一丈红绡,这半……半……,能当饭吃!能当衣穿!

天色暗了下去,风,叫得更响了,路边的一棵树上,隐约可见一红绡的结,结上挂着一个僵黑的身子。(学生作文想象卖炭翁用上吊结束生命)

这既是对文本的深刻挖掘,又融入了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价值观。学生的想象如插上翅膀,穿越时间空间,翱翔在文学的天空。

四、“反创”诗文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目标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1]而逆向性想象是最富有创意的思维过程,它的核心是标新立异。在古诗文的学习中要鼓励学生进行逆向想像,“反创”文本。在《桃花源记》中,写渔人出而复寻,“遂迷,不复得路”,“后遂无问津者”。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反创”,渔人带着众人探寻桃花源,找到了,会发生什么。有的学生写太守带着人向桃花源中的人“取经”,经过努力,武陵也“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怡然自乐”,俨然另一个桃花源;有的学生写太守带着人大肆掠夺,桃花源变得鸡犬不宁;有的学生写太守带着人大规模移民,有限的资源承受不了过量的人口的生活消费……“反创”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个性,带着自己的积累,带着自己的独特感悟,与古诗文的作者对话,与古诗文文本对话,与自己对话,与生活对话,在对话中受到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古诗文教学融入想象创新作文,这既能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又能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但在“改编”古诗文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以翻译代替想象地倾向———囿于知识经验的积累、语言表达能力的薄弱、性格上的惰性等。如何让学生摆脱逐字逐句的翻译呢?我在教学中渗入了学法指导:一是在详略安排上找差异,如改写《卖炭翁》,原文中有南山烧炭、夜雪驾车、木炭被抢三个片断,可以让学生对木炭被抢的情节进行详细叙写,既有环境,又有人物;人物的外貌、神情、动作、语言皆可重彩描绘。二是在叙述顺序上找变化。可从泥泞的雪路上卖炭翁的回忆与对未来的遐想入题写;可从卖炭翁与宫使刹那间的对峙入题写;可从卖炭翁木炭被抢后的伤心欲绝入题写。

部分学生想象展现不开,只有文中之人、文中之景,如何让学生面对有限的文本激活无穷的想象?可让学生在时间空间的坐标上延伸并添加人物、事件。如类比联想、对比联想、发散想象等。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十个字包含的内容情感不亚于张洁的长篇小说《世界上最疼我的人哪儿去了》。我们可以给学生这样一些要素:时间———晚上,最好是深秋的晚上;地点———陋室的油灯下;人物———“我”和母亲;事件———母亲在我临行前为“我”赶制冬衣。一篇感人的记叙文的题材已具备了,接下来就是构思问题了。

以上是我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古诗文进行想象创新作文的尝试,希望广大同行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能多运用多总结多反思,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针对学生作文缺乏想象力、不擅描写的现状, 在古诗文教学中融入写作训练, 可更好地学习民族文化精髓, 亦可古为今用,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对古诗文的改编、续写、填补、“反创”, 学生的感悟能力、作文能力、想象能力皆会有所提高。在学生想象受阻之时, 教师要因人因文予以具体的写法指导,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古诗文想象创新作文的魅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诗文教学,想象创新作文

参考文献

让学生长出想象的翅膀 篇10

一、设计适当的疑问,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古人说: “有疑则有进, 无疑则无进;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由此可见, 设计必要的疑问是何等重要。在从事语文教学时,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途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现举两例加以说明。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有这样一节: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对此, 我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1.大家大概都知道姜育恒的那首《今夜星光灿烂》吧?请大家想象一下, 说说这首歌词的题目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星辉”又怎能用船装?请你想象一下诗人当时是怎么想的 3.你能想象一下诗人在“星辉斑斓”之下放歌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诗人的神情大概是什么样的?进而再想象一下:他当时做了些什么?

从课堂反应看来, 学生在一连串的问题之下能比较快地进入诗的意境, 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处对康河不尽的爱恋。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比较投入, 敢于想象, 因此更易体会到诗歌内在的浓情。比如第二个问题刚提出来之后, 马上就有学生说: “‘满载一船星辉’是诗人的假想。”有人说: “他想拥有这灿烂的星光。”还有人说: “诗人太喜欢这些星辉了。”于是我马上顺势问下去: “中国不是也有许多星辉吗?诗人如果真的这样做, 不是要花太多的国际运输费用吗?”我这一问, 大家都笑了。于是就有学生说: “这说明诗人太喜欢康河的一切了, 他想回国以后还能继续陶醉在这美丽的风光之中。”还有学生说: “徐志摩太富有美妙的想象了!”还有的说: “他实在太留恋这里的一切了!”我认为学生能想到这个程度, 实属不易。

又如梁小斌《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中有这样几句:

当我成熟以后被抛在地上/我仰望秋天/像辉煌的屋顶在夕阳下泛着金光。

这几句话对接触诗歌不多的高中生来说并不好懂, 然而它恰好能体现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于是我便设计了以下四个问题:1.人们常说果子成熟后会掉在地上, 请你想象一下:人成熟以后被抛在地上是个什么样子?含义是什么 2.如果说这个“成熟”指人的“死”, 那么再想象一下, 什么样的心情的人才会如此写 3.既然如此, “仰望秋天”指什么 4.诗人在这里把秋天的天空比作“辉煌的屋顶”, 是不是说诗人爱财?你能想象一下诗人此时的感受吗?

这几个问题环环相扣, 较能引起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想象。在课堂上, 大多数学生都有一种喜悦感, 因为他们借助想象感受到了坦然面对秋天、面对人生的秋天时的自得之感, 理解了“精神家园”这几个字的含义。比如问到如何理解“当我成熟后被抛在地上”时, 有的学生说: “‘成熟’指诗人老了。”有的说: “‘被抛在地上’指诗人被人撞倒。”“那么是谁这样恨心, 竟然将一个年老的人抛在地上?”学生们一时答不上来。于是我又问: “大家想想, 为什么不写被抛在床上?想想这两种说法有何不同?”不少学生一下子明白过来, 有的说: “这是指诗人想象自己死后回归自然。”有的说: “这表明人也像果实熟了一样回归大地。”接下来我又问: “那么大家能否想象一下诗人写这句话时对死的想法?”“坦然” “毫无怨言”“认为回归自然、回归秋天的自然很正常”……学生的回答不一而足。

二、设计小型写作练习,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上面所说的第一种途径, 注重的是阅读教学中的想象。有时候, 我们不妨在阅读教学的同时结合一些写作练习, 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诗经》中有一首《邶风·静女》, 讲的是一对青年男女恋爱的故事。但这首诗写得很有抒情味, 也很简洁, 中间有很多可以想象的空间。比如:这对青年男女是怎样来到约会地点的?女青年一开始为何躲起来?她当时的心情大概是怎样的?他们在一起相会时可能说些什么?他们后来大概怎样了……这些问题都是诗中没有写出且没必要写出的, 但它们恰好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好好地想象一下。

于是, 在学完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后, 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小型的写作任务:用五分钟时间将这首诗改写成现代诗歌、小故事或散文, 字数在100字左右。不料所教的两个班大多数学生都写了200~300字, 不少学生争着让我读他们的文字。我选读了几位学生改写的内容, 其中读了一位女生改写的一首现代诗歌, 大家都拍手叫好。这节课后, 我想:所教的两个班尽管基础有较大差距, 但这两个班的学生在想象的潜力方面却不相上下, 这足以说明每个学生其实都是可以造就的, 我们应该对他们更加有信心。

三、让学生动手绘画来发挥想象力

这个学期, 诗歌共有三个单元。而诗歌语言的意境与意蕴, 有时无法全部讲清或无需全部讲清。所以, 对于一些画意较浓的诗, 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诗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然后再将诗、画对照加以体验。

比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在师生共同完成对本诗基本语言与基本内容的理解之后, 我请班上一位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女生当堂在黑板上作画。没想到有好几个学生频频举手要求上台作画, 于是我又叫了一位男生。我记得那节课上, 大家注意力高度集中, 因为他们都在兴致勃勃地看这两位同学作画。几分钟过后, 两人都画好了, 台下掌声四起。两人的画各不相同, 但都画出了田园生活的意趣。接下来我们把画与诗进行对比, 发现两个班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创造:一个班的学生在陶渊明的方宅门口添上了陶渊明正走回门口的背影, 画得很逼真:另一个班的学生添加了一个矮小的草棚, 他说这是陶渊明为陶冶性情而需要的棋室。这些想法都表现出他们大胆的想象, 我为他们高兴。

上一篇: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下一篇:中学俄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