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方式改革

2024-05-15

体制方式改革(精选十篇)

体制方式改革 篇1

中央历来十分重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六大都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进入新世纪,面对新的发展任务,党的十七大更加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明确提出了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可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直是我们党的全部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和重点。

应当看到,多年来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的大幅跃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没有达到本来应该达到的目标。当前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一是发展结构不合理,主要是产业关系不协调,投资消费关系失衡,内外部经济关系不匹配;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管理水平不高,经营方式粗放,投入多、消耗大、成本高,乱占耕地、乱采矿产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现象相当严重,付出的能源资源和环境代价过大;三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行业和社会成员收入分配悬殊,城乡贫困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协调各方利益难度加大;四是社会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人民生活水平与经济总量水平不相称,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应有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既同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有关,还同我国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关,也同经济体制特别是行政体制仍存在弊端有关。据国家行政学院对参加培训的厅局级干部进行的问卷调查反映大部分受访领导干部认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旧面临着诸多困难,其主要症结在于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因此,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要靠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更要靠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来推动,尤其需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动力和制度保障。

政府作为公共权力行使者、政策措施制定者、经济活动管理者、国有资产所有者、改革创新组织者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政府对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多方面的、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必须加快行政体制改革。近年来的实际情况愈益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最终确立和巩固,经济发展方式能否实现不断推进和根本性转变,关键在于行政体制改革能否取得新进展。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问题不解决,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就不能完全确立;各种不应有的垄断、过度的行政干预和形形色色的地区封锁不打破,统一开放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就不可能真正形成;不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不改变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经济管理方式,就不可能建立灵敏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经济发展方式既受特定发展阶段以及资源禀赋条件等客观因素决定,也受发展观念与发展战略导向、管理体制和政策安排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可以是自发的渐进的历史过程,也可以是政府自觉推动的战略性转变过程。对于不同的国家来说,需要根据自己的国情采取合适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形式。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多属于市场推动的过程,但政府也实施了一定的干预,通过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规范、调整市场进入标准和市场主体行为,保证市场竞争的有序进行;政府大力投资于科技、教育、卫生和其他公共领域以改善劳动者的素质,加速人力资本的积累;通过税收、财政转移支付等经济手段调节社会收入分配,这些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

我们实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灵活有效运用政府和市场两者长处的优势,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个体制的比较优势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主要由市场自行解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下,针对我国市场经济尚不成熟的现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调整重大结构和比例关系,包括调整产业结构,协调内需与外需关系、投资与消费关系、收入分配关系、城乡关系、区域关系,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还需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作用,来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十二五”期间,行政体制改革需要着力抓好以下重点任务:

第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目前,政府职能缺位、越位、错位现象依然存在,有些地方还相当突出。主要表现为:政府仍然管了不少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行政审批事项仍然过多,审批程序过于繁杂;一些地方政府仍然没有把属于企业的权力交给企业、没有把该由市场管的事交给市场,直接干预微观经济运行和市场行为,越俎代庖,代替企业招商引资;而应由政府加强的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还没有到位。因此,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关键是加快推进政企分开,让各类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充分行使投资决策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真正做到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下放和规范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手续,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要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要更加注重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完善体制、政策,全面加强社会建设,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是在促进就业、卫生、教育、社保、住房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第二,优化政府结构,理顺行政关系。首先,要继续优化部门设置,合理界定政府部门职能,明确部门责任,确保权责一致。坚定推进大部制改革,提高整体效能,对职能相近、管理分散的机构和职责交叉重复、相互扯皮,长期难以协调解决的机构进行合并、调整,对职能范围过宽、权力过分集中的机构进行适当分设,以改变部门结构失衡和运行中顾此失彼的现象。其次,要逐步减少行政层级。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这些有益探索应予以鼓励和支持,并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正确引导。再其次,还要认真研究和正确处理中央和省级政府一些部门实行垂直管理体制的做法,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三,加强宏观调控体系建设,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要着眼于加快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提高宏观调控和管理水平。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协调重大经济关系,尤其要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发挥国家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和信息服务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价格和收入分配等政策手段,形成调控合力。要加快财政税收和价格体制改革,着力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制度和价格机制。要完善公共财政预算,建立健全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资金更多地支持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建立向节能减排、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倾斜的长效机制。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进政府会计改革,逐步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完善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加快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资源环境产权交易机制,加快建立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全面改革资源税,开征环境保护税,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特别要理顺煤、电、油、气、水、矿产资源类产品价格体系,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健全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完善市场法制和监管体制,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和保护市场公平竞争。

第四,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邓小平在1990年12月指出,“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当前,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已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十二五”期间,应该突出地把逐步共同富裕作为中心课题,既要通过发展经济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又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合理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应更加注重公平。要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政府对收入分配的统筹调节机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实施“十二五”规划过程中,一定要有切实可行的政策, 促进和保障分配制度改革, 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目标的实现。要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解决好低收入阶层的失业、医疗、养老等问题。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健全增加劳动收入的发展环境和制度条件,促进社会公平。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总之,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运用多种有效手段,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第五,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行政决策水平直接影响发展方式转变进程和成效。应着力制定科学的决策规则和决策程序,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完善社会听证制度和公示制度,为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提供制度保障;完善专家咨询制度,保证专家咨询的规范性、独立性和公正性;建立决策中有论证、执行中有监督、执行后有评价、决策失误有追究的全程制约机制。树立现代行政管理理念,广泛利用社会力量,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管理手段,推行电子政务,优化管理流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大力建设“阳光政府”,推进政务公开。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行政立法、执法和监督工作,依法规范行政运作和行政行为。

第六,完善政绩评价机制,严格执行问责制。推行正确的政绩观和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导向的关键意义。要改革和完善行政绩效评估制度,坚决改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总量扩张的政绩标准和考核评价制度,切实把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改善民生,加强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和公共服务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重要标准并纳入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各级政府把更多的精力和资金资源投入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时,要相应改革和健全统计制度。健全和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制度,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度,强化审计监督。

政府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有更大作为,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要重视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又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当前,结构调整要着力解决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坚决淘汰部分行业落后过剩产能、促进产品升级换代。二是推动能源资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变革,提高利用效率。政府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引导资源配置,又要辅之以必要的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消除各种制约和影响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体制机制,健全统一、公平、公开竞争和优胜劣汰的机制,从而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政府科学管理和市场公平竞争的制度保障。

二要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要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职能和事务,健全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正确发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中央政府要加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引导和管理,进一步减少和下放具体管理事项,把更多的精力转到制定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上,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和市场统一。地方政府要确保中央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加强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协调,强化执行和执法监管职责,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安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把保持中央财政调控能力与扩大地方财力恰当地结合起来。围绕优化投资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投资体制改革,各级政府要进一步集中资金解决涉及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强化投资监管,完善引导全社会投资活动的体制与机制,推进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式的创新。

三要处理好各类规划之间的关系。“完善国家规划体系”,这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要求,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这里主要是指正确规范各级各类发展规划的定位和功能,特别是合理规范国家规划与地方规划、整体规划与专项规划、中长期规划与年度计划以及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从我国各级各类规划的性质和功能看,中央和地方各级制定的综合性规划、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都要经过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因而都具有法律效力,都应当贯彻执行,以体现规划和计划的权威性、指导性。但由于行政体制和各类规划制定程序、批准权限不同,地方人大批准地方规划在前,全国人大批准全国规划在后,使我国规划工作一直存在两个体系。多年来,地方性规划与全国性规划明显脱节、不少专项规划与整体规划明显脱节、年度计划与中长期规划明显脱节,使得我国各级政府花费巨大人力、财力制定出来的各类规划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四要处理好行政体制改革与其他改革的关系。行政体制改革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必须妥善处理好行政体制改革与其他改革的关系。一方面,不能以行政体制改革代替其他体制改革;另一方面,行政体制改革又不能脱离其他体制改革。要把行政体制改革放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中统筹谋划,使行政体制改革服从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建设法治国家相协调。我们要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努力形成各方面体制改革良性互动、协调推进的局面。

“十二五”乃至更长的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迫在眉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对于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建成中等发达的现代化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按照中央要求,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深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争取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促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国家现代化提供良好的体制保障和制度环境。

体制方式改革 篇2

[摘要] 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根本要求。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中,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改革政府内部管理,密切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加速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课题。

[关键词] 行政管理方式;行政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不少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政府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行政审批事项仍然较多,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尚未真正确立,缺乏监督制约和责任追究。因此,必须按照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的讲话精神,加快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仍比较薄弱;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的问题仍比较突出;政府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行政运行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完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消除体制性障碍,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党的十七大以来,按照中央部署,我们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探索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

见》,进一步明确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2008年以来,我们进行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目前,国务院机构改革已全面完成,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接近尾声,乡镇机构改革全面推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同时,启动了省直管县体制和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通过这些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取得新的进展,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要求得到进一步落实;政府组织结构得到优化,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迈出重要步伐;政府部门职责关系进一步理顺,部门责任得到明确和强化;政府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不断创新,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

回顾这几年,我们在行政体制改革上取得很大成就,但影响和制约行政体制改革进程的原因也有很多,既有观念上也有体制机制上的原因,既有政府自身也有政府之外的原因。分析这些原因并研究相应的对策,对于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程,确保如期实现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

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改善经济调节,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经济活动,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严格市场监管,推进公平准入,规范市场执法,加强对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领域的监管。加强社会管理,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和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维护社会稳定。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着力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公平公正、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各级政府要按照加快职能转变的要求,结合实际,突出管理和服务重点。中央政府要加强经济社会事务的宏观管理,进一步减少和下放具体管理事项,把更多的精力转到制定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上,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和市场统一。地方政府要确保中央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加强对本地区经济社会事务的统筹协调,强化执行和执法监管职责,做好面向基层和群众的服务与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按照财

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科学配置各级政府的财力,增强地方特别是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合理界定政府部门职能,明确部门责任,确保权责一致。理顺部门职责分工,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要明确牵头部门,分清主次责任。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这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确立了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确立了到2020年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今后5年的重点任务,确立了组织实施这项重大改革的具体要求。《意见》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通盘考虑、总体谋划,在广泛征求意见中集思广益、科学论证,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及政府信息化建设中取得很大进步,改进工作方法,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权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但是,由于长期受传统行政管理方式的影响,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目前在行政管理方式上还存在观念滞后、职能不到位、手段原始、效率偏低等很多问题。客观地说,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管理主体存在局限,观念滞后

传统集权管理模式下甚至普通工作人员,拥有占绝对数量的公共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性与权力相结合,容易形成官本位思维。“官本位”观念这一思维还存在于行政机关文化中,导致一些行政人员服务意识淡漠、工作效率不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推委扯皮;相互制肘;手续繁锁;拖拉延误;人浮于事;文山会海;瞎指挥;怕负责任,不负责任;服务态度差;铺张浪费。同时,不出风头为为政的要诀使得一些行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思想僵化、保守,不敢开拓、创新,行政活动缺乏应有的弹性和活力。行政管理中爱做官样文章,办事拖拉,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决策迟缓,影响行政效率的提高和行政目标的实现。

2.管理手段原始、效率偏低

高成本,低效率,以牺牲效能为代价,颇具粗放管理方式特点的传统行政管理方式还存在。许多政府部门和地方仍习惯以“内部文件”“行政命令”等随意

性大、透明度低的管理方式开展工作,“暗箱操作”、随意裁决等问题时有发生。在行政过程中,屡屡出现内部文件的权威大于部门法规政策,部门和地方规定大于国家法律法规的现象,甚至有时依据内部决定或领导口头指示就可以改变或变通既定规则的执行。遇到问题,大多采用开会研究、逐级下达、层层上报的工作方式,耗费大量的行政经费,“文山会海”和“公文旅行”等现象,浪费人力、财力。此外,在具体的行政管理实践中,政府仍然对社会经济事务进行具体的干预,行政审批事项过多过细,办事程序过于繁琐。行政手段运用过多,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运用不够等。

3.政府管理和被管理的对象仍以单向的层阶式的关系为主

传统的领导方式注重以“任务”为中心,政府官员是标准的“行政人”,实行的是一种缺乏人性的标准化管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是被动的,是“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那种单向的层阶式作用关系。行政程序是通过各级代表会议,将意见集中向上反映,形成规章制度和政策法规,然后层层下达,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信息不对称,单向的层阶式的方式为“暗箱”操作提供了可能。其局限是组织的高层不能与基层进行直接的协调和沟通,不仅减缓了信息的传递速度,还容易造成信息的过滤、堵塞、失真或扭曲。

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建“高效”之政府。显然,我国行政管理方式依然存在着与依法行政基本原则和规则不相符合的方面。努力促进各级政府管理方式的根本性改变,势在必行。

1.全面清理现行的行政法律规范和各种类型的行政许可制度

切实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改革行政许可方式,目前最迫切的任务是全面清理现行的行政法律规范和各种类型的行政许可制度。对于国家宏观调控必须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予以保留和进行完善,对于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则予以清除和撤消。真正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企业、市场、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按公民自治、市场调节、行业自律、行政监管的顺序来设定和实施许可,实现“廉洁而高效”。对取消的审批事项,要认真研究新的管理方法,积极运用监管、检查、备案等管理手段,建立后续监管制度;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要建立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管理制

度;对需要调整的审批事项,要制定严格的审批程序,形成制度规范。

2.加强间接管理、协调服务和事后监督等手段的运用

真正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企业、市场、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按公民自治、市场调节、行业自律、行政监管的顺序来设定和实施许可,实现“廉洁而高效”。对取消的审批事项,要认真研究新的管理方法,积极运用监管、检查、备案等管理手段,建立后续监管制度;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要建立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管理制度;对需要调整的审批事项,要制定严格的审批程序,形成制度规范。

加快体制改革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篇3

“十八大”报告当中关于经济发展方面的总体部署或者说叫战略部署,可以用这样几个数字来概括,两个“一”:叫一个“坚持”、一个“立足点”;两个“二”:叫两个“翻番”,两个“加快”;有两个“四”:叫四个“着力”、“四化同步”;一个“五”:叫五个“更多”。

一个“坚持”,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绝不能有丝毫动摇,这个大家在《报告》(指中共“十八大”报告——编者注,下同)当中,经济发展方面最后一句话,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强调。再次强调,就是我们新一届的党中央仍然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

一个“立足点”,《报告》经济发展的下一段专门讲了,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就是我们要发展,但是我们的立足点和过去不一样了,不再是立足于速度的高低,下一个十年到底有多快,这个《报告》上没有追求高速度。

而且我们要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这四个字大家看一看,过去仅仅用到改革开放上,就是改革开放是关系我们国家全局的战略抉择,这次把主题、主线上升到这样一个地位。

所以我觉得这次“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我们今后发展的指导思想,在经济发展方面如何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发展的话,就是坚持主题主线,把立足点转到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来,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围绕着速度、立足于速度来推动发展,它是完全不一样的。

因为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包括我们当前存在的问题,很多就是由于过去盲目地、过度地追求高速度带来的问题。

两个“二”,其中一个是大家所熟知的叫两个“翻番”,但是我觉得需要说明一下,在目前媒体对两个翻番以及我们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解读,有点儿过于去强调两个翻番了,我觉得需要说明几个问题:

第一个是两个翻番它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一,大家还要注意有两个全面,第三部分的标题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当然我从经济角度上来讲,我不全面讲那五个一体的发展目标,但是两个翻番报告中也是讲,仅仅是经济发展目标当中的一个目标,整个目标是有五个方面,但是两个翻番只是经济发展目标当中的一个,这是需要说明的。

第二个是两个翻番是有前提的,大家一定要注意,报告是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三个是为什么这次增加了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标,我觉得这是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的需要,这也就是说要纠正过去过度依靠投资和出口来带动经济发展的这样一个方式,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当中的比例,因为在后边也讲到了两个提高,提高两个比重、两个同步的问题。这样的话我们的翻番才能更多地建立在消费,建立在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的基础上。如果还是像过去似的,过于依靠投资、过于依靠出口来拉动增长,那么实现这样的一个翻番,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

第四个两个翻番是一个全国的目标,并不认为所有的地区、所有的人群收入都翻番,因为我们现在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比较大,所以说它未来可能翻一番,可能会多一些。

那么对于低收入群体,对于农民来讲,国家要通过加大再分配调节的力度,这个在收入分配当中专门讲了这个,加大再分配的调节力度,使他们的收入增长,我相信低收入群体应该翻一番还多,当然这个居民收入翻番它是讲扣除了价格因素以后的这样的一个翻番,是实际的增长。

两个“加快”,怎么实现这两个翻番,我觉得报告的第四部分的标题叫做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那么这个是统领整个第四部分标题的这样一句话,也是我们未来发展最根本的方针。

大家如果比较一下“十七大”(报告)的标题,关于第四部分,关于经济发展方面的标题叫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果大家仔细读一下报告,这次报告当中除了在总结经验当中用了一个“加快发展”以外,就是对发展前面加了一个“加快”,在未来发展的步骤当中,没有再使用加快这两个词。而把有限的加快用在了转变发展方式和改革方面,对经济发展的总的方针的提法,这次叫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个又好又快的“快”已经没有了,在《报告》里找不到了,“平稳较快”也找不到了,我们今后促进经济发展总的方针是叫“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所以有了一点全党的共识是,未来我们的发展不在于快,关键是怎么样持续、健康,这个当然就包括转变发展方式。

四个“着力”,或者叫要推动形成四个新机制,前面讲到了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来,但是具体还要进一步地说怎么样做到这一点,怎么样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把推动发展的工作重点或者说着力点,转到培育形成四个新机制上来。

第一个这个《报告》上都有了,就是要“增强新活力”,增强各类市场主体,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等,他们才是市场主体的新活力,企业才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主体,政府并不是主体,当然这要通过改革了。

第二个叫“新动力”,要增强创新的驱动力,包括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来带动产品的创新、品牌的创新,产业组织和商业模式等等各方面的创新。

第三个是“新体系”,就是要推动我们新产业的成长和壮大,使凝聚最新科技成果的产业,未来能够成为带动增长的重要力量。

最后一个是“新优势”,因为大家知道我们劳动力成本比较低这个传统的竞争优势正在减弱,所以要培育形成新的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主要特征的这样一种国际竞争的新优势。

那我觉得更为重要的就是我们的各级政府一定要把推动转变发展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发展方式的转变上。

当然我们是不否认政府的作用的,我们发展需要发挥两只手的作用,但是政府怎么去发挥,不要是再像过去那样把主要精力、主要着力点、主要工作重点放在招商引资、扩大投资、壮大产能、促进生产上,这样会加剧我们产能过剩的矛盾,而把工作着力点转到这儿来了,会有助于我们转变发展方式。

nlc202309010926

四“化”同步,大家知道十七届五中全会,也就是“十二五”规划建议提的是三“化”同步,这次专门加了一个信息化,这里面的涵义我想把握三点。

第一,丰富了我国现代化的内涵。这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新的目标要求。就是我们中国要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这样一个现代化,而不是某一个工业化孤军奋进、城市化孤军奋进这样的一个现代化。

第二,推进四“化”同步,重点在哪里?这里面讲了三句话,第一个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适应未来新技术革命的这种需要,可能要更多地通过信息化来促进制造业的数字化,那质量不高有很多方面的表现,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这次也在《报告》当中非常明确地提出来,作为一个城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这样的话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实质的城镇化有进步,因为按照统计来讲,我们城镇化已经超过了50%,但是按照户籍来讲,我们城镇化只有35%、36%这样的一个水平。

第三,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要相互协调,这也是我们下一步四化同步当中第三个重点,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农业现代化的水平远远落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所以说下一步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通过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也通过农业转移人口更多的市民化,来反过来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最后一个就是五个“更多”,这是新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这次《“十八大”报告》当中,专门有一句话叫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什么样的呢?就用五个“更多”来进行描述。

第一个,因为我国虽然还没有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阶段,但是目前消费不足问题或者说叫内需不足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因素了,所以说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更多地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这就是新的发展方式的第一个内涵。

第二个,我们国家工业化还没有完成,但是制造业已经产能过剩了,所以说今后要更多地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带动增长,这是第二个内涵。

第三个,我国的就业总量压力仍然很大,但是结构性的矛盾已经开始凸现,工资上涨很快,劳动力成本低的传统竞争优势开始减弱了,去年到今年,企业经营比较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压力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比较快。所以《“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来带动增长,这是第三个。

第四个,我们国家在能源和资源消费总量方面,仍然处于总量扩张的这样一个阶段,也就是我们总量还要扩张、扩大,但是目前环境的容量和资源的瓶颈已经对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制约,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越来越收紧,所以今后应该更多地依靠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来推动增长。

第五个,我们国家城乡区域之间,在居民收入、公共服务、基础方面,这个差距还比较大,概括起来说就是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还比较大。

但是在前一个阶段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当中,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所以报告强调要更多地依靠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互动来促进增长。

上述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式的五个内涵。相比较于“十七大”报告讲的三个转变,(“十八大”报告将)需求、产业和要素进一步扩充、进一步明确,方向更进一步地清晰了。

“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经济发展的思路,我觉得是一套完整的逻辑,首先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但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要转变,推动发展的工作重点或者说叫着力点要转变,但是根本上还是要加快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这样我们“四化”才能够同步,我们“两个翻番”的目标才能完成。

体制方式改革 篇4

1 财税体制改革的紧迫性

当前, 我国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国家财政实力逐步提高, 财政支出结构得到优化, 财政管理质量稳固提升, 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帮助。 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国家大力推广财政政策及相应宽松的货币政策, 全面体现了财政职能, 有效避免了经济增速下滑问题。 不过, 我国现行的财税体制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比如财力与事权不匹配、缺乏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税收体制等。 所以加强财税体制改革已经成为了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2 现行财税体制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不利影响

(1) 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干预太多

由于我国企业投资自主权落实不到位, 政府投资决策机制不完善, 政府投资职能机构提供的决策不正确, 决策人员对决策结果补承担任何责任, 如此一来, 就出现了政府为了一定的政绩和忙于招商引资情况, 注重短期效益的投资, 更有甚者涵盖了因环境引起的污染项目。 而需要政府真正去关心的医疗、农业等环节, 常常投入力度不够。 造成我国投资一直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 还带来了投资结构方面的问题, 最终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2) 现行制度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利

我国当前实施的分税制由于将本地财政收入纳入重点考虑范围, 使得地方政府对污染的项目提高了支持力度, 比如当钢铁产能已经达到两亿吨时, 只有压缩才会过剩, 但压缩会影响政府的业绩, 影响财政收入, 所以虽然全面掌握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但实践操作却十分的艰难。

(3) 缺乏完善的生产要素市场

当前, 我国还没有构建起完善的生产要素市场, 市场机制的功能作用也未得到全面发挥, 最关键的是土地、能源、资本等要素不够成熟, 行政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干预, 比如土地这一极为关键的生产要素, 基本上都被政府紧紧抓牢。 现行的政绩考核与征地制度, 使得土地成为了政府实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渠道及招商引资的最佳途径。 有的地方将招商引资的指标进行了分配, 不涉及经济工作的部分部门分到了指标。通过这样鼓励和支持企业拓展规模, 不但降低了土地的有效利用, 而且还出现了严重的浪费情况。

3 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税体制改革建议

(一) 完善促进财力与事权相适应的财税体制

加大财税体制的改革, 确保地方财力与事权的相匹配, 这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很大帮助。 现阶段, 在财税体制改革中, 急需要完成的任务是构建一套完善的能够促进中央财力与地方事权有机结合的财税体制, 调动地方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主动性。

(1) 清晰划分各级政府应承担的财政支出责任;我国财政层级应向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职能和事权上转变, 并且科学合理划分具体的事权。 当前, 我国地方已经落实了“省直管县”、“乡财县管”的政策, 不仅缩短了政府财政层级, 而且使各级政府尤其省级政府清晰掌握了自身所要担负的公共产品服务责任。 同时结合各地实况, 逐步落实该政策, 并基于此加快行政层级的改革力度。

我国要想真正解决事权划分的问题, 就必须致力于法制化建设。 以清晰划分各级政府事权为基础, 通过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各级政府的事权及支出责任。 现阶段, 可在国务院行政法规的基础上准确划分各级政府应当担负的职责义务。 我国应充分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的成功做法, 有针对性的设置法律, 适当整改宪法条款, 从而使各级政府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 形成具有法制化特点的事权划分责任制。

(2) 加大营业税、资源税、物业税的改革力度;由于我国地方政府没有稳固的核心税种, 这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极为不利。 因此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地方核心税种体系, 同样是财税体制改革中不容忽视的内容。

从相关税收角度上看, 应拓展地方税核心税种的税基范围、收入应趋于稳定状态、税负不会转移到其他地方, 本地税负由本地居民承担。 当前, 我国地方税的核心税种共涉及到三个方面, 一是营业税,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下, 第三产业在我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这使得营业税进一步增加。营业税直接关乎到了地方经济、地方政府的业绩, 能提供良好的税源, 对经济进行了有效调节。 二是物业税, 对民众之间的收入差距予以调节, 确保地方政府有较高的财政收入。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中, 将物业税纳入了地方政府核心税种范畴。 未来中, 当房地产税、土地税统一纳入到物业税范畴中时, 随着税率、课税领域等相继发生变化, 在财产税中占据核心地位的物业税其收入会得到大幅提高, 并且进一步促进了分配体制的改革进程。 三是加大资源税的改革, 确保资源的合理节约及维护自然环境, 为一些资源短缺与经济水平低下的区域加强税收收入, 以推动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向前迈进。 针对统一的税收政策, 给予地方相应的税收政策管理权和某一类型的税种设置权, 从而为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提供保障, 奠定地方坚实的财政收入基础。

(二) 建立有利于科技发展与创新的财税体制

(1) 加大消费型增值税的推广宣传力度;由于科技发展与创新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前期投入, 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效益, 所以国家应从财税政策角度给予相应的支持。随着我国实施了消费型增值税, 使得研发与使用高科技的企业税负大幅降低。消费型增值税在优化升级传统产业技术的同时, 还大力支持了一些前沿技术的运行。 站在国际经济环境角度上看, 消费型增值税和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增值税制度十分相似, 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向国际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依据。 所以消费型增值税更优于生产型增值税, 缩短了非抵扣项目数量, 无论是增值税的征收还是缴纳, 都十分的方便, 合理节约了税收管理成本, 征管效率得到提高。

消费型增值税的实施, 调动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使企业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时“临危不惧”, 加快了经济增长。 不过, 对于科技进步与创新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消费型增值税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现阶段, 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 高新技术目前处于艰难的发展时期, 生产规模有待进一步拓展, 增值税抵扣领域中很少涉及生产设备品类, 所以并没有得到比传统产业更多的税收优惠。 在制定消费型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过程中, 要根据使用高新技术的企业生产实况, 对实际需要抵扣的生产设备品类进行分类, 适当的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 保证企业一直处于市场最前沿。

(2) 注重培养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为中小企业提供充足的创新基金, 不断完善管理, 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将资金运用到科技发展与创新中; 通过财政拨款等渠道加大对科技实验室、中试基地等资金投入力度;优化调整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并以政府采购等政策为基础, 建设专门的高新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市场, 推动先进技术的高效应用。

(三) 构建适应于社会公共需求的社会体制

公共产品在我国处于短缺状态, 这就要求社会体制改革中应注重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导致城乡差距大的原因就是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存在差别性。 因此应加快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减小城乡差距。 增强国内消费需求, 尤其要强化居民的消费需求, 通过消费拉动经济, 改善国民收入经济体制, 提高居民尤其是收入目前处于低水平民众的消费能力, 不断扩大就业规模, 带动社会公众自主创业。 在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时, 单凭国有经济远远不够, 还需要全民共同参与。 通过实现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发展农村市场, 加强结构性改革, 实施政策、体制的创新, 大力发展城镇化, 促进城乡一体化。

(四) 创新税收制度, 保证经济结构的优化

对财税制度的创新能够很好的推动经济发展, 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首先, 资源课税应涉及土地、水、森林等领域, 并制定新的计税依据, 以从价计征为主, 关于资源的消耗、回收率等指标, 要和资源税额密切挂钩。 其次, 环境税强调对引起污染的单位或个人追究其责任, 因此开发人员将环境纳入到了生产成本范畴进行计算, 环境税收涉及了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方面。 随着国际环境的日益良好, 我国经济也因此得到了稳定有序发展, 基于此, 应落实环境税。 此外, 结构性减税应密切联系资源税费。 当税负趋于稳定状态下, 在税制改革时应紧密联系结构性减税, 资源税费与其他税负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平衡, 如果资源税费增加, 那么就要减轻其他税负。 资源税费改革中, 应促进营业税向增值税方向快速转变, 对车购税、出口退税等进行优化整改, 从而使各类税收制度进入改革正轨。

(五) 向低碳经济发展方向改革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方式有效转变, 优化经济结构的必然选择。 由于低碳经济覆盖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领域, 同时还关乎到社会公众的生活方式、思想、消费方式方面的转变。 因此政府发展低碳经济时应尽快转变职能, 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4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 我国财税体制改革过程中, 应注重分析其他核心领域及环节的改革, 制定一系列完善协调的改革措施, 通过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将行政与财税这两方面的层级紧密联系起来进行改革, 突出社会税收和社会改革的匹配性, 将资源税费和资源价格有机结合, 只有做好这些, 才能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强有力保障, 使经济发展目标落实到实处。

摘要:加强财税体制改革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对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财税体制改革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不利影响, 同时提出了能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建议。

关键词:财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方式,影响,建议

参考文献

[1]梁云凤.绿色财税政策研究[J].财政研究, 2010 (04) .

[2]李峰, 王晓秋.关于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思考[J].今日科苑, 2010 (20) .

[3]侯冬生.浅谈我国的财税改革[J].华章, 2011 (30) .

[4]赵静.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1 (14) .

[5]袁新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 2010.

[6]唐龙.体制改革视角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述评[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9 (02) .

[7]许卫.着眼利益分配调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N].新华日报, 2014.

[8]缪毅容.对财税体制改革作更深研究[N].解放日报, 2008.

[9]姚佳.改革开放以来财税体制改革的历史考察[D].湖南科技大学, 2011.

体制方式改革 篇5

提交日期:

考试得分: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在线测试题 2013-05-09 100.0 考试用时: 12分钟46秒 未评分试题: 0

正确率: 100%

共8题,正确8题

共0题,正确0题 答对试题数: 28 单选题: 判断题:共15题,正确15题 多选题: 共5题,正确5题 问答题: 我国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分值:3.0/得分:3.0)规模化 城镇化 市民化 城市化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分值:3.0/得分:3.0)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我国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分值:3.0/得分:3.0)

分:3.0)城乡现代化 城乡发展一体化 农业现代化 城乡统筹一体化(分值:3.0/得分:3.0)我国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国有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集体经济 外向型经济()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分值:3.0/得分:3.0)经济建设 深化改革 政治建设 社会建设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分值:3.0/得

得分:3.0)

国际化 现代化 全球化 贸易化()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分值:3.0/科技创新 科技进步 科学发展 科技投入 我们要提高大中型企业(),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分值:3.0/得分:3.0)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力 产品竞争力 市场占有率 我国要深化()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分值:3.0/得分:3.0)

分:3.0)

分:3.0)高效农业 现代农业 科技农业 循环农业 我国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GNP GDP CPI R&D 加快发展(),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分值:3.0/得资源性产品 农业产品 工业产品 矿业产品 我国单位()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分值:3.0/得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分值:3.0/得分:3.0)国家 产品 产业 企业(分我国要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值:3.0/得分:3.0)

516 和谐劳工关系 新型劳动关系 和谐劳动关系 和谐劳资关系 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二〇一一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万亿元。(分值:3.0/得分:3.0)七十四点三 四十七点三 五十七点三 四十九点三 以()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分值:3.0/得分:3.0)经济建设 科技进步 环境保护 社会管理 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分值:5.0/得分:5.0)文化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建设 政治建设 我国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分值:5.0/得分:5.0)改革开放 多元平衡 互利共赢 安全高效 解决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关键在于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分值:5.0/得分:5.0)

不平衡不协调 不均衡 不稳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分值:5.0/得分:5.0)保护自然 尊重自然 恢复自然 顺应自然 我国应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分值:5.0/得分:5.0)

22基础研究 前沿技术研究 社会公益技术研究 高新技术研究 我国()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分值:5.0/得分:5.0)资源节约型 生态文明型 环境友好型 全面协调型 我国必须以()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分值:5.0/得分:5.0)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改善需求结构 推进城镇化 优化产业结构 我国要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分值:5.0/得分:5.0)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 和平发展 超越发展 我们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分值:3.0/得分:3.0)

是 否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破除体制障碍 篇6

1930年1月24日生于南京。 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宝钢经济学教席教授;国际经济学会执委会成员、国际管理学会会员;《改革》、《比较》、《洪范评论》杂志主编;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

今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十二五”规划的主线,就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实,在制订“九五”规划的时候,中央就已经开始研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到了制订“十一五”规划的时候仍在继续。为什么这么多年还是没有解决呢?

这是因为转变遇到了“体制障碍”。1992年,党在“十四大”召开时就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然而,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政府仍然保持着支配资源的大部分权力。

政府支配资源首先体现在金融领域。我们的金融改革已经市场化多年,但各级政府对于金融机构仍有很大的影响力。由于其他机制上的原因,政府部门对于支配信贷资源也有相当大的权力。

不仅如此,在城市化加速之后,政府手里又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可以支配——土地。目前,各级政府很容易用低价格把土地拿到手,转而又用这些土地换成可以用来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在现有体制下,各级政府用手中支配资源的权力来营造政绩的现象并不鲜见,GDP的增长则是他们政绩的主要表现。

其次,技术创新也遇到了困难。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技术创新的主要问题是自我创新能力不足,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以后,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有了很大提高,现在到处都能看到一些相当先进的技术,有些技术甚至突破了前沿。

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依然非常困难,这其中的一项原因在于我国尚未建立一个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环境:很多技术有了发明却变不成产品,有了产品却又形不成产业,一些企业勉强在市场上站住了,却总是长不大。与之相对的则是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由于商品化和产业化不利,几年过去以后,原有技术已不再先进,沦为二流技术,造成了技术的浪费。此外,由于法治和司法的地方化,也使很多人不愿意创新。因为“你创新我仿冒”,只要争取到了司法管辖权,就有了地方保护。

正是因为上述各种体制障碍,让我们在过去就提出的“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难以落到实处。好的体制没有建立起来,再费力气,经济发展方式也转变不过来。

值得庆幸的是,“十二五”规划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动力是改革。只有坚持改革,才能消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性障碍,只有改革,才能建立起有利于发挥创新精神的经济社会政治体制。

改革的任务庞大而艰巨,现在国有部门的财税体制、金融市场、法治建设、教育科研体制等,都积累了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哪里下手呢?

我认为,改革要有顶层设计。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们国家有了非常大的发展,但在新的平台上又面临新的选择,这就需要由我们的执政党在顶层设计上做选择。

从经济方面来说,以下几方面的突出问题有待解决:一是国有经济,如何真正完成“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改革目标;二是财政体制的完善,如何实现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对应。

更重要的是金融体系的建设。如何解决好我国金融体系开放不够与金融创新不足并存的问题是关键。在金融体系建设中,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言,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性问题,那就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目前的银行体系和政府监管体制下,这一问题越来越尖锐。

无论在哪个国家,小企业都是创新的主要来源,如果小企业没有好的经营环境,我们的技术创新、新技术的产业化都会碰到很大障碍。所有这些问题的焦点,则在于要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只有在这种环境下,才能促进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此外,所有改革的关键之处还在于政府自己。政府应该下决心进行自我改革,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今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根据前几个五年规划的经验,我们一定要清晰地认识到全面改革势必遇到种种阻力和障碍。其中,主要阻力是两个:一是来自既得利益的阻力,就是在原有格局下得到利益的人们会有惯性来阻碍改革;二是意识形态的阻力。我国长期受到前苏联过来的意识形态的影响,有这种意识形态的阻碍,市场化改革必然会受到影响。

体制方式改革 篇7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 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1. 农业合作化时期

1950年, 废除了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广大农民被赋予更多自由经营、买卖和出租土地的权利, 为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由于个体分散经营方式下资金短缺, 生产工具不配套, 农业经济发展受到阻碍。1953年, 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 并逐渐发展为互助合作运动, 到1956年, 全国实现了初级合作化, 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分离, 基本上实现了农业规模经营和生产资料的联合使用。1956-1958年, 土地报酬被取消, 实行统一经营和分级管理, 土地归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 农业生产得到较大发展, 农民生活有了很大程度改善。

2. 人民公社时期

1959-1978年为人民公社时期, 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 在中共中央出台的关于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的若干规定下, 在农村开始实行“三级所有, 队为基础”的体制。这个时期农业经营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集体占有、集体经营, 这种经营方式违背了农业生产的自身规律, 农村生产力发展停滞不前, 农民增收缓慢。

3. 改革开放时期

1978年,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序幕, 20世纪80年代初, 家庭联产承包制正式确立, 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自主经营, 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农地开始向更多种田能手集中。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不仅没有否定农业合作化以来集体经营的优越性, 还充分发挥了农户个体的经济优越性, 有利于缓解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

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资金和资源的高效、集约、节约使用, 同时还要注重环保,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良好局面。所以我们需看到目前我国农业集约化程度较低, 应积极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特色化、集约化、产业化农业, 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 同时, 把握好集体、合作、企业经营模式在市场、技术、效率和规模等方面先进生产力作用, 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组织化。

二、我国农业管理体制的现状和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一直在对农业管理体制进行着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 从总体上来看, 保证了国家关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相关政策的落实, 切实推动了“三农”发展。但目前农业管理体制现状仍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农业管理缺乏权威的管理机构, 没有统一的管理目标, 管理职能分散, 各部委之间难以形成合力, 管理效率低下。 (2) 在国家权力和资源的分配中, 农业部明显处于弱势地位, 掌握的权力和资源有限, 另外就是农业部职能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指导上, 管理的是小农业, 在重要决策的制定上权力也不大。 (3) 政府习惯于用行政手段来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 常常直接对农民和基层组织发号施令, 而不能因地制宜进行指导管理, 且不善于运用市场机制进行调节, 这必然会使农业管理过多地受人的主观意志的控制。 (4) 缺少必要的先进农业组织, 在原有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已不复存在的条件下, 如何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的问题日益突出。

三、基于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策略

1. 建立综合统一的农业管理部门

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管理缺乏权威的管理机构、没有统一的管理目标管理职能分散的问题, 笔者建议建立综合统一的农业管理部门, 实行一体化管理, 从农业的生产指导、农地及其他农业生产资料的管理、农产品的加工到农产品销售、食品的安全检查等, 从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到水土保持和农业旅游等, 从自然资源的保护、农业教育、科研、推广、动植物保护到农业合作组织等, 都交由农业管理部门统一管理, 使农业管理部门职能更加宽泛而综合。在管理、调控手段方面, 可利用金融、财政、税收、行政、法律等手段, 力争实现对农村、农业经济活动的有效、统一管理。实行农业管理部门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统一管理, 可有效避免各部门之间不必要的摩擦, 减少资源浪费, 还有利于实现农业资源利用、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农村经济发展等农业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有效协调。

2. 加强政府的统一宏观调控

对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依靠市场力量, 由于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 农民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意识薄弱, 因而需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力量, 以保持农产品供需平衡, 保护农民利益。首先, 政府应从宏观层面把握现代化农业发展趋势, 制定有利于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关于农产品质量、价格等方面的政策法规, 做好农业区划和规划, 力争做现代农业发展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次, 采取一系列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引导监督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再次, 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 通过调整补贴结构、设立项目开发基金和农业研发基金、发放低息贷款、建立农业产业规模经营风险基金制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 在确保财政资金得到高效利用的基础上, 促使农业朝着现代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第四, 加大对农业的技术支持,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安全保障体系和动植物检疫防疫体系, 规范农产品质量标准, 完善农产品检验检测和监督体系, 推广新型农业技术, 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重组和技术改造, 逐渐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 政府、社会、企业、农民相结合的多元化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3.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

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升级, 实现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和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基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改革农业管理体制, 应将加快土地流转作为管理和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变“拦路虎”为“助推器”。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土地改革制度, 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建立土地预流机制, 完善土地流转的有形市场, 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 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 并对失地农民开展技能培训, 发展精准农业模式,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为农村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4. 加强对各类农民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和引导

当前, 我国农村存在的民间公益性组织和群体性自治组织一直处于自生自灭、自由发展的状态, 这不利于保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期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 对于出现的各类农民组织, 不应马上否定, 应根据组织性质和工作内容, 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积极培育社区性市场中介服务组织, 引导农民组织工商登记, 建立和完善规范管理的机制, 实行业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另外, 还要为农民组织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推动其依法规范发展。

结语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建设现代农业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之一。现代农业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必然, 是一次全方位的变革。只有加快推进农业管理体制改革, 才能更好地发展现代农业, 更好地应对国际竞争, 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更好地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农业农村经济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本文从农业经营方式的演变与选择出发, 深入分析我国农业管理体制的现状和问题, 总结了基于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农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些创新策略, 仅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农业管理体制,体制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征兵.中国农业发展方式应转向精细密集农业[J].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1 (5) :16-20

[2]邓俊锋.河南省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实践与评价[J].中国集体经济, 2008 (5) :158-160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体制创新 篇8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从自身发展历程的角度进行纵向比较,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我国现在的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低成本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高强度投人, 经济高速增长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过大。以“十五”时期为例, 中国能源、电力相对于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比“九五”时期都提高1倍多, 煤炭产量增长1倍多, 水泥产量增长79%, 钢材产量增长187%。而且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 加剧了经济内外失衡即投资与消费失衡和内需与外需失衡。2001年~2006年, 中国外贸顺差由225.5亿美元提高到1775亿美元。

大量的事实证明, 从整体上来说, 尽管中国早在上世纪年代末就明确提出并引导着人口、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年代初也曾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提上议事日程, 但是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尽管几乎人们都不愿意让停下快速发展的脚步以给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但目前看来, 我国却不得不面对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

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产生原因分析

1. 粗放经营的习惯思维原因

很多人对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各方面的思想认识是一致的、积极的, 然而对于经济增长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不少方面的思想认识还有差距。尽管党中央早有明确要求, 但实际工作中历史形成的思维定式, 却使我们长期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重视不够。一说到发展经济, 就是争投资、上项目、铺摊子、实行粗放型增长。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实际上并没有摆脱重外延轻内涵, 重速度轻效益, 重生产轻流通的状况, 仍然相当普遍存在着重复建设、盲目引进、扩大外延、铺新摊子和片面追求产值、忽视质量、市场和经济效益的倾向。不仅如此, 就投资行为而言, 现在投资的主要推动者和责任方还是政府而不是企业。政府只管投资, 实际上很少问津回报率和回收率, 以致不少项目一旦投产就陷入亏损的境地。在经济管理工作中, 缺乏明确的相互配套的推动集约化经营的政策措施, 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 没有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提出具体要求和政策, 现行的经济体制和方法也不利于实现这一战略转变的要求。经济增长往往过多地立足于外延型扩大再生产, 而对企业技术进步, 特别是对老企业的技术改造注意不够。因此政府角色错位及其职能转变的滞后也大大阻碍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2. 资源丰富的优越感影响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种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不同, 其资源的相对价格也就会不同, 由市场需求所引导的经济结构及增长方式也会有不同的特征。比如, 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财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丰富而劳动力相对短缺, 因而多采用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方式。但我们不能据此就不加考察的认为中国要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完全照搬这种模式。这是因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种生产要素相对丰富时, 其价格就会相对较低, 市场机制的作用就会导致在经济增长中更多地依赖这种要素的投入。目前, 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 我国的物质资源相对贫乏, 环境保护压力很大, 而与此同时, 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为亿, 国有企业有万左右的富余职工, 而且每年又有上千万的新增劳动力, 这就决定了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我国必须大力发展能够节约资本和物质投入而充分利用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顾我国各种资源的现状而简单讨论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不现实的。

3. 经济发展阶段原因

经济增长方式同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密切相关, 一定的经济增长方式总是同特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 我们既不能人为的阻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也不能不切实际地幻想逾越经济发展阶段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必须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联系。

目前,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 经济发展已经进入起飞阶段。从国际经验来看, 在这一阶段中, 经济增长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资本密集型的投入来实现, 这是由处在这一阶段的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包括技术装备水平、劳动力素质、管理水平等客观因素决定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对较小, 而资本投入的增加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可见, 想在短期内超越客观制约的因素而实现总体经济增长方式的突变是不大可能的。

比如在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 经济的增长就应该由总量的扩张转变到质量的提高, 但并不能一概排除在某些行业和部门依然通过增加劳动力的投入来积累财富、扩大规模。同时, 在中西部不发达地区, 由于工业基础相对薄弱, 资源上又有相当优势, 为了积累一定的资本, 则可能要上项目、增投资、铺摊子, 但在某些部门或行业则应大力加快技术进步以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升级。

三、转变方式和创新体制的必要性和对策

1. 转变方式和创新体制的必要性

首先, 我国现有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原材料、能源以及恶化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的。我国自然资源的拥有量虽居世界前列, 但人均占有量不足。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一系列资源与环境的矛盾, 是经济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在已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下, 生产扩张与资源消耗、生产规模与环境恶化相伴而行的局面不可能通过经济增长得到转变, 相反, 只能是生产越扩张越是激化了这些矛盾。因此, 只有加快转变、彻底转变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 才能缓解, 进而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制约经济长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同时, 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使经济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民, 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而近几年来, 我国的各种矿难事故频发, 这其实是高能耗、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市场反应”。事故发生后增强企业安全生产意识, 整治并形成严密的安全生产体系, 强化法律责任、行政责任的追究是必要的, 但是调整对经济发展模式的认识, 形成逐步走出现有发展模式困境的共识, 让科学发展观扎根于各级政府的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之中, 切实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现有经济增长方式才是终结“矿难”根本之举。

2. 转变方式和创新体制的对策

(1) 要构建有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条件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也是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构建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 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重点推进国有大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改革, 加快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 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增强内部约束机制;深化垄断行业企业改革, 放宽市场准人, 实现投资主体多化;积极推进企业重组, 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整体技术水平, 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进一步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种体制性障碍, 促进民营企业制度建设和管理规范化, 提高集约经营水平。

(2)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投资体制改革已经取得积极进展, 但现行投资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 与投资体制配套的土地管理和环境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投资管理责任缺乏约束, 政府投资的公共性不强, 公共决策机制缺失。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必须加快土地管理、环境管理等相关配套制度改革, 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和协调性。进一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健全公共投资决策机制, 逐步建立和完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约束投资决策中的机构利益行为, 逐步改变目前各级政府投资决策机构“权重责少”的状况;增强政府投资的公共性, 逐步消除城乡间、地区间和不同收人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强化投资监督体系建设, 通过提高投资决策透明度、增强内部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增强地方人大对重大项目的监督作用, 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上、下册)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6年2月第一版

[2]何干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年版

[3]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年1月第一版

[4]周绍朋:中国经济热点问题讲座.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5年版

体制方式改革 篇9

资阳市现行的农技推广体系, 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 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诸如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科技进步的挑战、需求多样化的挑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挑战、生存与发展的挑战等等, 存在着诸多不适应, 包括推广理念、职能定位、机构设置、运行机制、推广方式方法、人员素质等等。现行的农业推广体系, 主要存在如下5个方面问题:一是农业推广的行政倾向性强, 市场导向性差, 导致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脱钩, 科研、教育、推广、生产脱节, 缺乏成果转化时效性观念。二是农技推广、科研投入机制不健全, 资源供给渠道单一、狭窄, 供给量严重不足。三是条块分割, 多头管理, 机构重复, 力量分散, 组织创新滞后, 造成经费浪费, 分配不合理。四是知识陈旧, 人才断层, 缺乏一支高素质的农技推广队伍。五是农技推广仍属于狭义的“技术推广”, 而对农民心理、行为、观念、素质及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等方面涉及甚少, 不能满足现代农民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对科技、市场、金融、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要求等等。综上分析, 改革与创新我市现行的农技推广体系, 已迫在眉睫。

二、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构建模式

1.按镇乡设置基层国家农技推广服务机构, 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分离, 公益性职能由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履行, 所需经费由财政全额供给。

2.按区域设置国家农技推广服务机构, 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分离, 公益性职能由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履行, 所需经费由财政全额供给。

3.经营性农业服务推向市场, 实现市场化运作, 允许多种所有制主体从事经营性农业服务。

4.建立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模式, 实施推广机构和人员的资格准入制度, 实行行业管理。

三、农技推广服务体制创新

1. 乡镇农技推广公益性职能的界定

实行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分离, 禁止职能交叉。按照“稳定公益性、搞活经营性, 建立适应市场农业发展要求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总体思路, 在对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和经营性服务的性质及职能科学定位的基础上, 积极推进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创新, 实行公益性与经营性分离。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坚持事业单位性质、理顺管理体制、稳定技术骨干、财政全额拨款、保证基本工作场所与设施, 不再从事任何经营创收活动。经营性服务要实行改制, 现有的经营性资产部份, 包括门市、房屋、物资等, 可以通过变卖、配送、分流人员等方式改制成私人经营, 保留其为农技推广服务性质不变, 不能保留“公有”性质, 要建立产权明晰、企业运作、科学管理的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 全面推向市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实施细则》等的有关规定。根据职能界定, 乡镇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法律法规授权的执法和行政管理;二是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三是动植物病虫害及灾情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四是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安全的检测、监测、强制性检疫和农业标准化工作;五是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六是农业公共信息服务;七是农民的公共培训与教育。

2. 依法确立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法人地位

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是国家成立的承担公益性服务职能的独立事业法人, 改革后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 实行“统一经费管理、统一印章管理、统一建帐立户、统一签订岗位责任书、统一考核标准”的管理制度。同时扩大乡镇农技推广体系的经营自主权、用人自主权、分配自主权, 乡镇政府或县 (市、区) 级主管部门对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管理, 主要通过签订责任书、监督公益性事业落实、强化债权管理、严格控制债务、加强对法定代表人的管理等方式, 不具体管理事业单位的内部事务。

3. 推进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人事制度改革

(1) 建立乡镇农技推广服务考核体系

农技推广公益性服务要项目化、数量化, 实行“政府出资、以事定编、定岗定责、农民签单、考核兑现”, 由乡镇政府、县 (市、区) 级主管部门与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签订责任书, 明确公益性服务的项目和具体内容、考核标准和办法、资金投入额和双方责任义务。同时, 要将群众的认可程度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要严格考核, 按考核结果兑现报酬和奖惩, 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 法定代表人应予解职, 有关责任人员应按规定予以解聘。

(2) 改革用人制度

全面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法定代表人通过委任、考任、公开选任等形式进行任用。改革后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要在编制、岗位限额内, 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 在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在编在职人员中择优聘用。

(3) 改革分配制度

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要进一步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 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收入分配向关键岗位和特殊岗位倾斜。聘用人员工资构成中的固定部分, 按国家现行政策执行;工资构成中活的部分和地方性津补贴, 要与聘用人员的责任、业绩、贡献、效益挂钩, 由本单位自主分配。要逐步推行按项目分配的政策和办法, 实行项目招标或承包, 按照服务内容及质量高低确定报酬。要提高分配的透明度, 法定代表人的报酬经职工大会讨论后, 由乡镇党委、政府审核批准;其他受聘人员分配方案经职工大会讨论决定后, 由乡镇党委、政府审核, 报县 (市、区) 相关部门备案。

4. 优化农技队伍, 推行资格准入, 实行竞争上岗

根据人事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暂行办法》的有关原则, 出台《农技推广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对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人员 (包括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的从业人员) 全面实行职业资格准入。

对乡镇国家农技推广人员, 按照事业单位推行全员聘用制的建设要求, 实行公开招考、竞争上岗和全员聘用。从制度上规范乡镇国家技推广机构人员进人的程序和做法, 防止通过各种非正当途径向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安排人员, 切实把好进人关。公开招聘和考试, 由当地政府组织, 并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下进行。竞聘乡镇国家农技推广人员的, 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事业心强, 热爱基层农技推广工作;②身体健康, 适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③具有从事农业专业技术推广人员执业资格准入证书, 聘用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知识;④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和较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 连续从事乡镇农技推广服务工作3年以上;或国家全日制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生;或其他具有同等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

5. 建立竞争激励机制, 实行人员聘用制

聘用制度是事业单位的基本用人制度, 乡镇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建设全面推行聘用合同制度。通过科学合理设置岗位, 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任职条件, 把对各类人员的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按照《资阳市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制管理办法》, 各乡镇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 通过签订聘用合同, 确定单位和个人的人事关系, 明确单位和个人的义务和权利。聘用期一般为3年, 聘用期满后, 根据单位用人需要可以续聘, 也可以解聘;根据被聘人员的一贯表现、实际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比照技术职称, 可以高聘, 也可以低聘, 以建立起竞争流动机制, 促进人员结构优化和知识更新, 不断提高农技推广服务水平。

6. 建立健全各种制度, 加强聘后管理

逐步建立乡镇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工作人员考核、奖惩制度, 明确岗位职责, 落实任务要求, 量化考核指标, 把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工作的实绩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 推行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的群众打分制;实行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职员培训;坚持辞职、辞退和退休制度;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聘后效能考核管理制度。

7. 实施人员分流安置制度

根据《资阳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建设人员分流安置意见的通知》精神, 严格按照分流人员的有关政策规定, 对竞岗落聘人员进行安置。鼓励人才合理流动, 实现减人增效、下岗分流, 同时, 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 采取多种方式妥善安置下岗分流人员, 为发挥他们的作用创造条件和机会。

8. 建设乡镇国家农技推广机构的管理体制

积极稳妥地建设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管理体制, 乡镇国家农技推广机构的管理权限彻底下放, 实行党政属地管理, 当地政府负责人事管理和工作安排。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业务技术指导、专业技术评审和资格认证管理。农业、编制、人事、财政、劳动保障、科技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 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到位。农业部门负责调查掌握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 加强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 严把农业人员从业、执业资格准入关, 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并做好农情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者推广中出现的先进经验的收集整理等信息反馈工作。编制、人事部门负责抓好国家农技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进人计划、工资福利、职称评定等管理工作, 保障农业推广服务机构健康发展。财政部门要增加支农经费投入, 确保国家农技推广机构的推广经费和农业推广人员应有待遇落实到位。劳动保障部门负责按照政策规定, 做好国家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金的收缴和发放工作。科技部门要积极支持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 在农业科技项目立项、科技进步奖励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实行协会指导下的行业管理,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其经营机构的场地、设施、人员、资金等等进行审查, 实行资格认证, 加强对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的监督, 会同工商行政管理和技术监督部门, 维护市场秩序, 促进公平、有序竞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资格认证意见, 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确保涉农服务的有序竞争, 维护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9. 建设农业科技投入机制, 支持发展经营性农业技术服务组织

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支持力度, 广泛调动集体、企业和社会对农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 逐步建立起国家、集体、企业及社会力量一体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投入机制, 重点支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重大关键品种、技术的引进、试验和推广, 以及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应用项目。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积极帮助引进战略投资和风险投资, 通过资产重组、控股、参股等形式组建股份有限公司,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加快进入资本市场的步伐。

对建设后的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给予扶持, 各地应采取项目支持、科技奖励、物资激励等方式, 对经营服务手段、服务设施设备、知识更新、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对符合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准入标准、农技推广工作突出和示范带动作用较好的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 有关部门将优先列入农业项目 (如农业科技示范场、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等) 。

10. 过渡时期资产处置

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实行公益性与经营性分离后, 对现有资产应进行合理的处置。具体处置方案是:一是将其现有的办公用房及办公设备划归国家农技推广机构所有;二是将现有的营业性固定资产 (包括门市部、部分办公用房等) 和流动资产 (包括商品物资、部分货币资金等) , 采取变卖、配送、入股等方式纳入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

四、新时期农技推广运行机制

综观改革进程及目前形势, 无论政界、商界, 还是学术界, 各种改革措施其实都围绕着农技推广体制和运行机制这两个相互关联的要素进行。

1. 更新推广理念, 改进农技推广运行机制与工作方法

强化以人为本, 创新推广理念。多年来的推广工作, 注重的是技术本身, “见物不见人”, 忽视了推广活动主体的地位。今后应着重提高推广对象 (农民) 的科技文化素质, 使他们由被动接受推广技术到主动要求技术推广, 切实提高他们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和技术到位率。就推广人员而言, 要实行以岗定人, 竞争上岗, 择优录用, 全员聘任, 做到“以人为本”, 创新“人-技-人”的推广理念。

2. 加大农业推广投资强度, 科学规划投资用向, 提高投 (融) 资效益

改革农业推广项目的资金拨款制度, 建立推广项目的基金管理制度, 对推广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竞争管理。通过竞争申请或公开招标, 可以使有限的推广经费得到最有效地利用。此外, 应明确政府在农业推广投资中的主体地位。国家在对推广经费实行基金化管理的同时, 必须逐年增加对推广经费的投资, 使技术推广与创新基金按比例稳定增长。另外应调整政府投资结构。明确不同投资主体投入的使用方向, 强化对农业推广一线人员的经费补贴。

3. 坚持以人为本,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技推广队伍

加强农技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素质, 适应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通过强化培训和考核, 努力提高农技队伍的综合素质。在转变运行机制方面, 全面开展职能鉴定, 推行“竞争上岗, 持证上岗”, 改革推广工作的评价体系。对现有推广机构人员应制定培训计划, 定期达到持证上岗要求, 对新进入推广机构的人员, 必须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人员由身份管理逐步转向岗位管理, 实行全面聘用, 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4. 推广农民需要的农业创新技术, 加强信息沟通与反馈, 实现供需趋同

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已从数量型逐渐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农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 要求农业科研与推广部门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及时转向, 研制、引进、开发相关技术, 实现供需趋同。

5. 推广主体多元化, 合作化, 优化主体结构与功

在新形势下, 应尽快建立国家级农技推广协调机构。我国农业推广正在由一元演变为多元, 加强宏观调控势在必行。为此, 必须建立起一个高层次的宏观管理机构才能保证放而不乱, 管而不死, 使多元化的推广机构有序、公平、合理地竞争;发挥各自的优势, 在竞争中合作。另外, 应鼓励企业、农民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 大力培育多种成分、多种形式的农技服务组织, 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

6. 增强农民对农业创新成果的采用动力与吸纳能力

体制方式改革 篇10

早在“九五”计划期间, 中央就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五”计划提出:“坚持在发展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十一五”规划继续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七大报告特别强调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是十几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并未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这种转变仍然相当滞后, 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体制机制性障碍是最深刻、最根本的根源。因为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明显的“由体制机制决定”的特征:体制机制不但决定着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 而且会让这种方式沿着既定的方向不断自我强化。这些体制机制问题是长期存在的, 其运行惯性十分强大。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和实际情况看,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的体制、机制性制约体现在多方面, 但是, 最为突出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还很不完善。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经过多年改革, 多种所有制经济得到了共同发展, 奠定了市场经济体制产权多元化的微观基础和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竞争机制。但是, 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的经济地位还很不平等, 竞争机制还很不对等, 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还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进程迟缓, 某些行业还处于寡头的垄断中, 国有产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也还很不健全, 国有经济“点多、面广、线长、效率低下”和垄断经营的问题依然严重。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互相促进的新格局远未形成。这样就严重影响着资金和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二, 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我国多年来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变缓慢, 数量扩张惯性难以扭转, 是因为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体制因素, 这些因素构成了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体制障碍。从资源配置来看, 生产要素市场还不完善, 资源产品价格严重偏低, 价格构成不合理。目前市场价格能够发挥较大作用的仅仅是产品和服务市场, 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市场发育滞后, 不能很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价格形成机制过多受到行政干预, 价格体系未能充分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 价格杠杆很难有效地发挥作用, 在客观上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的粗放型扩张有利可图, 高能耗、高排放、资源型产业发展得不到有效控制, 各类环境污染的外部成本尚未计入企业成本, 是造成经济粗放经营、浪费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宏观管理职能转换还很不到位。

从市场主体来看, 各级政府偏离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过多直接干预经济活动。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还没有完全市场化,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许多行政性干预, 企业无法真正成为独立经营的市场主体, 政府成为经济结构的主要调节者。政府通过控制国企、批租土地、项目审批、价格管制、行政垄断、地区保护等仍掌握着过多的资源配置权, 在一些重要领域排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加上政府投资决策的机制不规范, 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 决策者不对决策后果负责, 这些很容易导致执政行为出现偏差, 是过度投资、产业结构恶化的最主要的原因。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偏短、政绩考核体系不科学、以GDP论英雄等行政管理体制下, 很容易导致政府角色的错位, 铺摊子、上项目、粗放式扩张成为最佳的途径选择, 而真正需要政府关注的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 恰恰投资不足, 使得我国政府投资率居高不下, 而且投资结构扭曲, 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第四, 财税激励机制有偏差。

目前我国的财税体制实行的是分税制, 这样的制度安排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为各级政府出于就业、本地财政收入、地方政绩等方面的考虑追求产值的增长, 去发展那些产值大、税收多的重化工业, 或者是低水平的加工工业产业, 而不是按照经济效益的标准去规划、去发展产业, 是造成三次产业结构扭曲、生态环境污染、过度投资、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经济增长方式指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 包括为了实现经济增长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手段和具体做法。从早期经济增长到现代经济增长, 先后出现了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R·索洛模型) 、新增长理论 (R·卢卡斯、P·罗默) 等理论。尽管人们对经济增长动力因素的看法各不相同:从人力资本到研究开发, 从通货膨胀到财政赤字, 还有从开放程度、发展、政治稳定等不同的角度论述了经济增长有关的因素, 但是从总体来说, 并不存在经济增长的简单决定因素。虽然经济发展方式并不等同于经济增长方式, 但是有一点经济学家们是取得共识的:不管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都需要有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作保障和支撑。体制和机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有效的制度设计与创新不仅能显著地推动经济增长, 而且能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中有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 而美国、日本、德国、亚洲新兴工业国等国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尤其值得我们借鉴 (高峰2008;郭连强2008) 。

(一) 明确政府在非竞争性领域的职责

例如美国政府通过在非竞争领域制定的一些税收优惠、价格保护、出资修建、直接经营、补助运营成本、支持研究与开发、制定规划、发布信息等一系列的干预政策对于经济发展转变、协调、引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基础性条件。日本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实行了对企业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给予税收优惠或政府补贴支持, 对科技创新重点产业和相关企业给予优惠融资, 增加对新兴产业和企业的投资等一系列鼓励技术创新的配套措施, 并通过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 促使企业把握产业的发展动向和变化趋势、改善经营、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向集约型部门转移, 为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 强化市场机制在竞争性领域的地位

在竞争性领域, 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重视建立市场秩序, 推进市场开放和充分竞争, 特别是开放生产要素市场, 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二是发挥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 确保市场信号不扭曲;三是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保证企业独立自主经营和公平竞争;四是促进政策透明、信息公开, 企业能够及时作出反应。

(三) 通过科技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发挥主导作用

与科学相关的技术的广泛运用, 是现代经济增长中效率改进的一个基本源泉。科技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和质量的第一推动力。美国、日本、德国等政府十分重视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美国政府对科技创新非常重视, 把科技创新战略放在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不仅成立了专门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还非常重视科技创新的人才队伍建设, 增加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 重视科技成果在经济上的应用, 促进科技成果商业化。日本则侧重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日本大量引进有利于加快技术装备现代化、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有技术改进和创新潜力的世界先进技术, 致力于前瞻性技术研发、尖端产品的生产, 并投入巨大的研发费用, 充分发挥企业界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主力军作用, 从一个引进、模仿西方技术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技术出口国和技术不断创新的国家。德国非常重视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加大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加大对科技投入的力度, 采取“引进吸收”与“自主创新”同时并举的办法, 建立企业、大学和科研相互合作的科研开发体制,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四) 实施符合国情和经济发展特色的调控措施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虽然主要靠企业经营方式的改变, 但并不排斥政府的宏观调节作用。为了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发达国家普遍加强了宏观经济调控, 并形成了两大调控体系。一是以利率、汇率、税收为主要手段的政策调控体系, 保证宏观经济体系的基本平衡;二是以市场准入和监管为主要内容的市场监管体系, 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和市场体系的强大活力。如美国主要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进行干预, 政府调控的目标以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充分就业为中心, 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日本政府的宏观干预中, 通过对幼稚产业和战略产业的扶持、引导和促进投资、发展为战略产业服务的政府公共投资政策、振兴出口政策、采取“倾斜式”的产业技术政策等特色产业政策, 带动经济全局的发展, 从而达到经济赶超和实现最大的国家利益。

体制机制不完善、改革不到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目前, 我国仍处于体制转轨时期, 如前所述, 市场体制机制和宏观调控手段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 积极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就显得特别重要。一方面, 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优化资源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 要健全宏观调控手段, 利用经济杠杆和法律手段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面, 围绕这两个方面, 谈一些改革、创新体制机制,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粗浅看法。

(一) 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多地表现为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或过程。在这里, 建设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 确立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就显得特别重要。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更充分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更好实现。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因此, 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平等保护物权, 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要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深化垄断行业改革, 引入竞争机制, 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要坚持公平待遇原则, 改善融资条件, 破除体制障碍, 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

(二) 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

充分的市场竞争有利于实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因此, 必须注意发展和完善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市场, 完善市场体系, 健全市场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在优化资源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对市场经济而言, 公平和有效的竞争比什么都重要, 必须打破行业垄断、地方保护主义、行政垄断, 加强竞争秩序和竞争环境的法制和制度建设, 防止并依法惩治各种损害效率和公平的限制竞争行为, 要积极鼓励市场竞争, 维护良好的竞争秩序, 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地方政府不能以竞争主体的角色参与市场竞争。

(三) 健全和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政府职能, 完善政府经济管理体制。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要科学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职责边界, 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限制政府权力, 建设有限政府、有效政府、服务型政府。在市场经济中, 政府除非在市场失灵、而且政府干预确有效的条件下, 不应干预市场交易活动和企业的微观决策, 不在地区、部门、企业间依据政府自身的偏好配置资源, 市场机制才能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政府应该坚决把自己不该管的事交给企业、社群组织和市场去处理。

要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的导向和刺激作用。通过完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 调动企业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进一步加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发展等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完善资源节约和环保标准, 明确激励惩罚政策, 规范执法主体, 严格依法管理。

(四)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国家财政应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要求, 顺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 逐步减少营利性、经营性领域投资, 大力压缩行政事业经费, 逐步规范公共财政支出范围;要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 逐步减少对企业的经营性发展项目、应用性研究项目的资助。把经营性事业单位推向市场, 将财力主要用于社会公共需要和社会保障方面。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 增加对教育、科学、卫生、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的保障力度。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 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 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五) 完善资源管理体制和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

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和生产要素价格改革, 完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才能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这是从体制机制上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客观要求, 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近几年, 我国经济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但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 资源性产品价格严重偏低, 价格构成不合理, 各类环境污染的外部成本尚未计入企业成本, 是造成经济粗放经营、浪费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改变这种状况, 就要加强政府合理有效监管, 建立能够充分发挥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 使资源产品的价格能够反映市场供求的状况和资源的稀缺程度, 迫使企业依靠技术进步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 提高经营效益, 促进全社会节约资源产品,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样, 就可以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价格机制的调节下走上集约化道路。矫正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价格的扭曲, 关键在于实现价格市场化, 把定价权还给市场, 要素价格由它们本身的稀缺度而不是由行政官员决定, 市场机制才能够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这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条件。

(六) 完善科技自主创新机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与科学相关的技术的广泛运用, 是现代经济增长中效率改进的一个基本源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S.库兹涅茨指出:“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 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始终是基于科学的技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优化科技结构布局, 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 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建设以科技人员为主力军、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 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

(七) 建立和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过去领导干部政绩的考核, 在客观上存在以GDP论英雄的情况, 不够完整和全面。处理得不好, 容易导致执政行为出现偏差, 这已经为大量事实所证明。要打破以往GDP导向型的政绩观, 按照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 设计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官员的考核要进行全方位综合考核,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树立正确的政绩导向、用人导向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改进干部政绩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 把消耗的成本费用、环境指标、人文指标、综合发展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使领导干部更多地关注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建设, 更多地关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摘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其实质是要求加快步伐,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经济发展方式。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变革。目前, 我国仍处于体制转轨时期, 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国外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实践证明,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相应的体制机制作保障和支撑, 而它们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也很值得我们借鉴。因此, 必须采取各种切实和有效的措施改革、完善、创新体制机制, 以达到一方面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优化资源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利用经济杠杆、行政和法律手段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制机制,保障

参考文献

[1]郭连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国际经验及启示[A].领导干部决策大参考: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经济模式[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2]艾洪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于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J].党政干部参考, 2010, (3) .

[3]高峰.国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经验借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8, (3) .

[4]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6.

[5]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改革开放三十年:从历史走向未来[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6]周叔连, 刘戒骄.如何认识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理论前沿, 2008, (6) .

上一篇:实践科学发展观下一篇:绿色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