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措施

2024-05-22

煤矿安全生产措施(精选十篇)

煤矿安全生产措施 篇1

一、煤矿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

煤矿开采条件非常恶劣, 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在开采过程中, 很容易出现水灾、火灾、人身伤害等安全事故, 严重情况下, 还可能出现瓦斯爆炸事故。造成煤矿安全事故的具体原因如下:

1. 安监人员监督不到位。

煤矿安监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 不能把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 往往造成当煤矿发生安全事故后, 才去调查事故原因, 查找安全隐患, 基本上没有发挥安监应起的作用。有的煤矿安全监管人员, 由于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或者责任心不够, 在监管过程中, 对于安全设备隐患和员工违规作业现象, 监督不能及时到位, 不能提前发现事故隐患并进行预防, 或者发现了安全设备隐患和员工违规现象, 没有及时督促整改, 给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 企业安全管理不完善。

企业安全管理不完善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煤矿企业往往重视生产效益有余, 而对安全管理重视不足。由于安全管理不完善, 煤矿企业所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往往得不到真正的落实, 比如有的煤矿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措施实用性不强, 管理人员能力与岗位不匹配, 加上没有落实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容易造成执行不到位。有的煤矿所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措施虽然看起来实用性很强, 但是执行起来难度比较大, 也容易造成执行不到位。

3. 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由于煤矿生产环境恶劣, 危险性较高, 收入相比其它行业也不是太高, 大学毕业生很少有愿意去煤矿工作的, 就算有一部分暂时到煤矿工作的, 由于很难适应煤矿的工作环境, 再加上煤矿人才激励政策吸引力不大, 工作不久辞职的比较多。煤矿工作的合同工和临时工比较多, 他们的素质相对大学生比较低, 专业安全生产知识不够, 安全意识也不够, 加上合同工和临时工的主人翁意识比较淡薄, 做事比较马虎, 对潜在的安全隐患容易视而不见, 违反安全规范的事时有发生。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行为是违章的, 图省事和侥幸心理, 也不愿意更改自己的错误行为, 容易造成老化的生产设备和安全措施缺乏及时维护, 导致生产设备和安全措施安全性能下降, 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4. 地质条件复杂。

由于煤矿开采基本上都是在地下, 恶劣地质条件加上外部自然环境的影响, 开采过程中, 必须面对高温、高压、水、瓦斯、煤尘等多种威胁, 特别是瓦斯和水的威胁。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 开采难度越来越大, 瓦斯越来越不容易排出, 当瓦斯浓度比较高时, 容易引起瓦斯中毒, 当瓦斯含量达到一定比例时, 容易导致瓦斯爆炸。此外, 由于地下水较多, 开采过程中, 当煤矿井下的涌水量超出煤矿的排水量, 当积水较多, 排水系统不完善时, 很容易形成水灾, 一旦发生事故, 工人很难迅速撤出, 也很难实施救援。

5. 资金投入欠缺。

煤矿在早期开采过程中, 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造成生产装备和安全设施水平偏低, 给煤矿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随着煤矿的不断开采, 由于生产装备和安全设施不断老化, 加上生产装备和安全设施固有的缺陷, 生产装备和安全设施很容易出现缺陷, 如果不投入资金及时进行改造, 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虽然煤矿管理者都知道投入资金改造的重要性, 有些煤矿企业有资金, 但是出于节省资金的考虑, 不乐意对生产装备和安全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有些煤矿效益不好, 也没有充足的资金对生产装备和安全设施进行改造, 仍然还在使用旧的生产装备和安全设施, 增大了煤矿安全生产风险。总之, 当煤矿在生产装备和安全设施投入的资金不足时, 会制约新装备和安全设施在煤矿的应用, 导致生产设备和安全设施更新周期过长, 增加了煤矿安全隐患。

6. 培训工作不到位。

对员工进行培训对煤矿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 传统的培训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目前煤矿的发展水平, 具体表现为煤矿的培训师资力量普遍老化, 培训内容脱离生产实际比较严重, 在进行培训时, 会导致员工产生厌烦心理, 造成培训工作流于形式, 培训效果大大降低, 没有起到培训应有的作用。培训工作不到位, 造成一些煤矿工人没有受到有效的安全培训就上岗, 由于他们对工作中的危险因素不太了解, 导致煤矿开采过程中, 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二、煤矿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1. 加强安监力度。

安全监察人员是煤矿井下安全生产的直接监督者, 为了实现煤矿安全管理的目的。首先, 应加强安监力度, 为了这个目的, 应建立一套实用的监督制度, 在制定制度时, 要避免那些片面肤浅的看法, 要让所有的安监人员集中在一起对不太合理的制度进行修改, 还要分清主次, 突出重点。其次, 为了强化安监效果, 保证制度的执行力, 应建立一支业务过硬的安监队伍, 发挥好每一名安监人员的作用, 要做到这一点, 需要提高安监人员的思想认识。再其次, 要结合实际, 加强技能教育, 提升安监人员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安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要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 对于那些做事认真的, 要加强奖励, 还应大幅提高安监人员的工资待遇, 解决安监人员的后顾之忧。

2. 加强内部管理。

没有抓不好的安全, 为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煤矿企业要加强管理, 排查治理各种安全隐患并及时消除, 要针对具体安全事故, 建立起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 并对预案进行实际演练, 这样既可以增强煤矿员工的安全意识, 也可以增强他们的事故应对水平。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 首先应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心, 合理设立岗位责任制, 完善激励机制和惩戒机制, 在制定岗位责任制时, 由于虚设的责任制会起懈怠的负面作用, 要坚决杜绝虚设的岗位责任制;在制定激励机制和惩戒机制时, 要做到有功必奖, 有过必惩, 对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发现安全事故隐患的, 要给予物资奖励外, 还要进行精神激励, 对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出现安全问题的, 要严格追究责任, 该罚款的罚款, 该调离岗位的调离岗位, 该开除的开除, 以便彻底消除员工的松散懈怠心理, 消除不安全的行为。

3. 加大资金投入。

搞好煤矿安全, 必须加大资金投入, 依靠人才和科技的力量, 用高素质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装备保证煤矿安全生产。首先, 要加大资金投入, 吸引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投身到煤矿中来, 从根本上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避免违规事件的发生。其次, 要加大资金投入, 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 推广新技术设备和新工艺在煤矿的应用, 进一步改善煤矿的安全生产条件, 比如采用集中监控系统、干式变压器、双电源供电等, 这样一来, 不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而且也可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最后, 还应加大资金投入, 增强煤矿企业自有的研究机构的研发力度, 还应与有关大学和科研院所共同研发新技术和新设备, 更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4. 强化员工安全培训。

为了不断增加煤矿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知识, 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煤矿企业要高度重视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 要建立健全培训中心, 采用灵活的培训手段, 将培训工作做好。员工只有熟悉了安全规章制度, 才能更好的执行安全规章制度, 首先, 安全培训要进行安全规章制度培训。其次, 培训内容要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要针对具体岗位的难点和危险点, 培训员工的安全注意事项和事故处理措施, 并在培训结束后, 进行实际操作考试, 考试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最后, 为了提高培训效果, 培训形式除了采用讲师培训的方式外, 还应该邀请领域内专家讲授安全生产经验, 重点分析曾经发生过的安全事故, 或者邀请设备厂家对设备进行重点讲解, 让煤矿员工针对设备现场实际情况, 深刻剖析影响煤矿安全事故的根源。

煤矿安全出口安全技术措施 篇2

自“9.28”正升透水事故以后,我矿按照上级文件指示精神立即进行停工停建,通过三个月的大整顿、大排查活动,我矿具备了复工的条件,为确保矿井早日实现联合试运转,我矿近期组织了施工队伍进行了副立井井筒改造。旧主立井仍担任矿井矸石的提升任务,旧副立井担任矿井回风任务,主斜井目前为矿井的唯一安全出口。正中煤业目前处于基建期间,特制定安全出口的安全技术措施:

1、定期对正中煤业安全出口和避灾路线检查维护,确保畅通。

2、矿机电科每周组织有关单位对绞车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检查试验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运搬队每天对主斜井的提升安全保护装置检查试验一次。

4、近期加大组织矿井灾害预防方面的演习,熟悉避灾路线。由安监处负责监督各巷道岔路口及避灾路线上设置路标及安全标志牌,防止人员走入岐途。

5、主斜井每天工人上下班期间进禁止下料,严格遵守“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规定。

6、在每条巷道的出口、尾口均设立安全出口等标志牌。

7、矿井一旦发生事故,作业人员应按照一下各避灾线路撤离:

发生水灾时:01材巷、01运巷、01联巷→回风巷、回风石门→井底车场东→主斜井连接段→主斜井。

运输石门、轨道石门→轨道下山→井底车场东→主斜井连接段→主斜井。

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 01材巷、01运巷、01联巷→轨道巷→回风暗斜井→井底车场东→主斜井连接段→主斜井。

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措施探讨 篇3

关键词:煤矿 安全 生产 保障

煤矿开采工作作为一项高危职业领域,其安全意识需要时刻关注。煤矿生产工作涉及企业自身的利益,也关系到员工的生命安全利益,一旦煤矿生产发生事故,就会引发一连串社会问题。因此煤矿安全生产的工作必须要严格把关,唯有将安全生产放在重点位置,才能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双收益。

1 对企业而言,煤矿安全生产的具体工作体现

1.1 与员工的生命安全密不可分

员工参与到煤矿生产中,等于是参与到了一项高危职业工作中。在煤矿生产中,员工的工作环境是否安全、各项工作环节是否安排到位,直接关系到员工的生命安全是否能够得到全面的保障、员工的家庭生活是否幸福。由此可见,为员工创建一个安全稳定的煤矿生产环境是企业必须要努力做好的环节。

1.2 与企业自身的效益密不可分

企业发展最终的目的虽是获得利润,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应当始终注重以人为本,关注员工自身的情况,也就是说企业在煤矿生产中应当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给予同等的关注。

当企业在煤矿生产中的安全事故减少,投入成本减少时,获得的经济利润也会随之水涨船高,经济效益获得丰厚的回报;与此同时企业的社会形象就会富有责任感,社会中的广泛评价良好,社会效益提高:这两方面的成果优势,为企业在众多竞争对象中获得出彩、立足市场创造条件。

1.3 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密不可分

企业要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有自身的特点,作为煤矿生产这样一项高危活动,企业要在生产中尽量减少阻力,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可,就要在安全环节做好工作。安全性是衡量一个企业责任意识的重要指标,对于提高社会知名度具有重要价值。安全保障需要付出的努力很多,但只要在安全环节把握好,就能够获得更高的社会回报。

2 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环节中存在的不足

随着煤矿行业的发展,行业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也日益显露出来,成为行业中的普遍化问题。为了促进煤矿行业的良性发展,激发行业中的良性竞争,使煤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生产安全性上的提高,就要正视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1 安全意识不够强烈

一个行业要安全稳定地发展首先要形成一种思想上的意识,对于煤矿行业来说,当前存在的不足就是安全意识不够强烈,对于生产环节中可能发生安全事故没有作出全面的预测,也没有实施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对事故发生后带来的危害没有一个全面理性的认识,这就使得安全防范工作远远落后于实际煤矿生产工作,在煤矿生产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就是在事故发生后寻找问题所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治标不治本。

2.2 长期发展的意识不够坚定

煤矿生产的安全工作是一种长期保障工作,不是在一次生产工作中认真达到安全要求就可以松懈的,必须要树立一种安全工作“常抓不放”的意识,不能苛求安全工作的成效可以即时见效,要用长远发展的眼光看待,为煤矿生产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保障系统。而目前煤矿企业缺少的就是这样一种坚定的意识,对于安全工作不能够长期坚持,提高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降低了安全生产的稳定性。

2.3 措施安排不够全面

煤矿生产工作不是有决心、有意识就能够实现安全性的,还需要有全面的安全保障措施,安全保障措施的制定要在煤矿工作开始之前就做好安排,在施工方案中对每一个环节中做好最坏的打算,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形成科学可靠的措施保障安排,稳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3 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措施

3.1 在思想上提高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

要在安全生产中保证作业顺利进展,企业经营者就要有安全防范的意识,在思想上树立高度的重视,深刻意识到安全生产在煤矿生产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只有树立了这种意识,才能将安全措施考虑周到,实现安全保障工作的全方位完善,而这种思想意识的树立主要有两个主体。

第一是煤矿企业经营者,企业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经营者的认可,因此首先要攻克的就是经营者的思想意识,经营者的安全性防护思想提高,煤矿生产工作才能较为顺利地进行。

第二是煤矿生产的工作人员,煤矿工作开展的主要参与者是基层工作人员,只有工作人员树立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才能在生产环节中严格遵守要求,保证每一个环节都在安全范围内进行,将危险性降到最低。

3.2 强化生产中的安全保障制度

煤矿工作的开展要靠制度来约束,制度存在,工作人员才能在制度要求下严谨工作,避免作出具有危险性的行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种制度内容着手。第一,强化顶层设计的相关制度,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要以具体的生产状况为基准,设计合理的制度规划体系,将整个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安全环节都考虑在内,使煤矿生产有条不紊。第二,要保证制度实施切实可行,制定制度最根本的目的是运用到实际中,对具体工作进行约束,因而制定的制度要切实可行,充分体现实际操作的意义,使工作流程中要遵守的内容一目了然。

3.3 重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

煤矿生产工作主要依靠的是基层的工作人员,也就是说在一定意义上,工作人员的素质对煤矿工作的安全性产生重大影响,而作为企业发展中必须要秉承的一种理念就是重视与工作人员相关的工作内容。

第一,要制定适当的人才引进计划,引进的人才要具有充实的煤矿安全生产知识,能够凭借科学化的知识帮助煤矿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第二,要加强内部工作人员职业素质的培养,以企业发展中的人才比例为准,有针对地培养专业化的人才,定期召开培训会和素质考核会,重点培养企业煤矿安全生产中急需的领域性人才,提高整体工作水平,依靠人才来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水准。

3.4 加大煤矿生产的各类投入

煤矿工作的正常开展离不开人才的知识,同样也离不开资金和重要技术的投入。针对这一点,煤矿企业就要根据生产的环节分配,适当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资金充足可以为煤矿工作的开展提供物力方面的支持,比如机械设备的完善等,技术可以减小煤矿作业的难度,用更为灵活有效的方式解决生产中的难题,为生产环节提供一个各类资源投入丰富的工作环境。

煤矿安全生产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完成、实现的工作,要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就要时刻处于谨慎的状态,努力为提高企业自身的利益作出努力,保障员工个人的生命安全,减少煤矿生产事故的发生,全方位的落实安全保障措施,为煤矿行业的良性发展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陈东.我国煤矿安全科技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J].科技资讯,2013(09).

[2]杨敏.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促进煤矿安全生产[J].内江科技,2013(09).

[3]孙金光,李爱国.矿工个性性格与煤矿安全教育的探索[J].科技风,2012(17).

[4]李国萍.半年内蒙古煤矿安全生产继续保持较好水平[J].西部资源,2012(04).

煤矿安全工作治理措施 篇4

1 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人是生产活动中最活跃、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坚持“人本”观念,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 不仅是提高原煤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前提, 也是搞好安全生产, 建立本质型安全矿井的重要条件。

(1) 建章立制, 层层明确安全责任, 形成齐抓共管体系。煤矿应着眼于全员参与、动态激励、消除安全盲区, 制定和完善一列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制度。

(2) 严格生产技术管理。为充分调动生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增强做好安全技术工作的责任感, 实行安全技术“多家把关, 一票否决”制, 严格执行“一工程、一设计、一例会、一规程 (措施) 、一案例”, 严把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贯彻、执行四关, 凡出现一次技术事故, 取消有关技术人员本年度先进资格, 做到举一反三, 防患于未然。

(3) 坚持管理“关口”前移, 抓好现场管理。现场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前沿, 也是安全管理工作的落脚点。坚持干部值班下井制度, 管理人员下井, 控制一班, 充实二班, 强化夜班, 切实做到职工三班倒, 班班有领导。同时, 针对各阶段不同的生产条件, 不定期地开展安全生产整治活动, 大搞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 实行安全质量动态达标。主要领导与工人同上同下, 同甘共苦, 密切干群众关系, 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保证了安全生产。

2 以科技水平的提高为基础

积极实施“科技兴煤”战略, 坚持以“一通三防”和防治水为重点, 找准制约安全生产的“瓶颈”问题和关键环节, 加大科技攻关力度, 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难题, 促进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

(1) 预防和管理好瓦斯突出。要重点把好巷道通风关和边远地区、采煤工作面上隅角、高冒和采空区的重点管理, 对局部风机实行专人管理, 采掘分开供电变电所安装选择性漏电继电器, 矿调度室通过模拟盘对风机运行信号跟踪减少无计划停电停风及掘进工作面瓦斯超限作业现象, 对重点工作面实行专职瓦斯员“一炮三检”制。井下所有工作配上自救器, 班长、放炮员及电工全配齐了便携式瓦捡仪等。

(2) 做好防火工作。针对矿井自燃发火周期短、采空区漏风严重掘进高冒的特点, 要采取快速封闭采空区、向采空区注水、均压通风等技术措施。对因压力大、二次维护巷高冒, 要采取充填、导风筒和定期定点检查瓦斯等方法使煤层自燃现象得到早发现, 早处理。

(3) 做好防尘工作。对大倾角采煤工作面要实行炮前炮后洒水, 设置放炮自动喷雾装置和刮板输送机机头喷雾联锁装置。定期检查边远及人们去的少的巷道, 对煤尘量大的皮带巷道每日要定时进行扫尘、洗尘、杜绝防尘死角。井下各装裁点及车场设置煤车洒水装置, 减少运输线的严尘量。

(4) 做好通风工作。对于采场过深, 矿井的通风阻力大, 湿度、温度高, 严重影响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劳动效率的矿井。要成立技术攻关小组, 进行了矿井通风阻力测定、风机性能鉴定、地温实测和预测、气温实地调查, 分析井下风网结构, 提出解决高阻、高温的可行性方案和综合治理措施。如选择合理的巷道布置形式和设计方案, 尽量缩短独头巷道距离, 及时形成延伸巷道的通风系统;加强高温作业人员的休息、保健工作。利用局部可控循环通风技术, 加强井下通风强度, 实行局部人工制冷和降温降湿措施等;针对井下煤巷压力大的特点, 煤矿与山东科技大学合作攻关, 研究应用了锚网支护技术, 为实现大段面、大风量创造了条件, 解决矿井通风难题。

3 以提高政府工作职能为支撑

政府府的职能就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煤炭是一个特殊行业, 煤炭资源的保护和开采事关我国的能源安全, 因此, 政府应把煤炭行业提浅论煤矿安全的治本之策升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加以重视。20世纪90年代末, 由于机构改革的需要, 国务院撤销了煤炭部, 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也撤销了煤炭厅 (局) , 弱化了行业管理的职能, 国有大矿都下放到地市级政府管理, 加之当时, 正赶上亚洲经济危机, 国有大矿普遍陷人经济不景气的状态, 安全设施投入不足, 安全欠账逐年增加, 安全管理滑坡, 造成21世纪初头几年国有大矿频繁发生重特大事故的悲惨局面。在经历了这一艰难的调整期后, 国家及时调整政策, 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要求煤监机构和各级人民政府加强了对国有大矿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重特大事故频发的势头才得到遏制。因此, 政府对煤矿安全生产首先负起管理的职责, 完善各级监管体制, 理顺各类生产关系, 依法管理好煤矿安全生产。

(1) 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及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 理顺各级政府部门的关系, 尤其是地方政府应整合安全监管的资源, 形成合力, 使煤矿安全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2) 落实地方政府对安全监管的主体责任, 按照“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职责定位。要突出国家监察, 就应在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中明确规定:国家监察不仅是对煤矿企业进行监察, 同时要对地方相关职能部门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实施监督和指导, 并建议地方政府改进工作。这样才能树立国家监察的权威, 同时有利于监察监管资源有效地结合起来, 发挥更大的效能。这就是说, 政府监管的主体责任只有在国家监察的有效监督下, 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而不仅仅体现在出了事故后的责任追究上。

(3) 要落实企业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政府要监督企业层层落实煤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制, 从总经理到基层班组长, 都要有安全责任区目标, 有奖罚制度, 要有隐患排查制度和消除隐患整改制度, 各级安全管理机构不但要健全而且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

摘要:煤矿安全工作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动态复杂的系统工程, 是煤矿生产的“天字号”大事。如何从根本上搞好煤矿安全生产, 建立本质型安全管理机制, 不断延长安全生产周期是煤炭行业长期以来不断研究探讨的一项重大课题。根据多年来从事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践体会到, 强化以人为的安全理念, 以科技水平的提高为基础, 以提高政府职能为支撑。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措施论文 篇5

1.1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设备老化问题严重

近段时间以来,我国煤炭的产量始终居高不下,因为受到利益的驱使,煤炭企业将生产放在工作的第一位,机电安全常常受到忽视,在生产过程中处于一种配角的地位,经常处于一种连轴转的状态中,养护不及时为机电设备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我国多数煤矿机电设备在安全投入上普遍欠账很多,很多煤矿存在较多的老主扇、老防爆高压开关以及老绞车等,在这些设备中主扇不能使矿井风量负压要求得到满足、高压开关保护不完全等,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加上设备连轴转不能进行及时的技术测定,留下很多事故隐患。

1.2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随意性

多数煤矿机电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素质都比较低,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普遍不高,单纯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管理,虽然一些技术人员参加了专门的技术培训,但是因为在实践经验上的缺乏,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违章作业的现象,作业过程中存在较大随意性。设备故障存在的可能性比较大,经常出现因为电气失爆而发生的瓦斯保障和煤尘爆炸等事故。虽然每年都会进行定期的培训,但是因为培训的针对性并不强,在实践操作方法上讲授的并不具体,很多操作方法并不能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使用,在这种情况下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因此培训的效果并不大。

1.3煤矿机电设备存在隐患,维护工作不到位

因为很多机电设备带病运转,加上保护装置与安全设施不全,所以和《煤矿安全规程》中的要求相差很远;一些提升系统没有对托罐装置、缓冲装置进行安装,制动与电控系统保护也不完全;加上很多井筒装备受到严重锈蚀,没有进行定期的防腐;一些矿井为了尽快完成生产任务,加班加点生产,主井与副井的检修时间得不到有效保证,绞车提升负荷也大大超过了设计中所能提升的能力;很多固定设备的电流表、电压表等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校验;没有按照规定对井下设备进行电气试验,使得过流保护整定值过大,使用铝丝、铜丝等代替保险丝;煤矿局部接地不符合相关要求,同时在安装上也存在问题。

2、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安全生产中应用的具体途径

为了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性与质量,同时减少安全事故,必须制定出一套切之可行的方案对煤矿机电设备展开技术管理,进而使煤矿建设的安全生产得到保证。

2.1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维修

煤矿业主应该增强安全意识,充分重视对一些安全事故的防范与规避,在机电设备的资金投入上加大力度。首先,应该对资金预算与生产规划进行制定,在生产规划制定过程中为设备购置与维修留出足够的资金,这样就可以对机电设备的质量以及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效率进行保证。其次,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应该使机电设备的维修质量进行加强,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与设备检测周期对其进行定期的养护与维修,在检查过程中排除安全隐患的存在,使安全事故的发生得到尽量避免。

2.2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煤矿企业是一种以安全为本的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保证全体职工及国家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使煤矿生产的被动局面扭转过来。应该加大力度进行中级工等级培训,工作人员一定要持证上岗,并通过对定向培养方式的利用,进一步强化专业技术工种的培训。同时还要对激励机制进行完善,将高级技术工人与首席技术人才的“传、帮、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加大力度建设期一支可以驾驭新技术的专业人才队伍,保证煤矿机电工作可以走上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

2.3设备防爆严把检修、验收、入井关

首先,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之后,要对正台合格防爆进行保证。设备上井之后都会接受解体检查,对易损器件进行更换,对防爆面进行打磨、涂油,如果外壳有变形的现象,应该对其进行整形,同时将防锈漆涂在外部,并对防爆面间隙进行测定,同时对各隔爆面参数进行测定,并对存在裂纹的接线柱进行更换。其次,对经过检修之后的电气涉笔进行验收,由防爆检查员与技术员进行共同负责,然后进行再次的通电试验,并对各隔爆技术参数进行测定,将验收与记录工作做好。最后,在下井之前电气设备需要进行再次的通电试验,必须同时凭借着“防爆合格标志”与“防爆电气设备验收合格单”才能对下井合格证进行签发。

2.4提高设备的安全保护性能

在井下供电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设备零件是完好无缺的,同时还要针对设备安全保护装置展开相应的检查与管理,例如针对低压馈电开关进行检查等,一定要保证这些零件的性能是完好的。应该每天检查一次继电器,并在没半月进行一次远试;每月对运行中的馈电开关进行3次的全面定值检查,并对保护系数进行核对,上井检修过程中应该将过流定值校准,并将刻度重新标上;每班对煤电钻综保进行一次接地试验;对风电连锁装置进行定期的检查。某矿务局针对原有两台电机的机电设备进行了改造,依据现有提升机的成熟技术,将其改造成为单机驱动的设备,经改造之后的设备有效解决了原有设备体积大、传动率低等问题,最重要的是设备的安全保护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结束语

提升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水平的措施 篇6

关键词:非煤矿区;安全监管水平;措施

现阶段,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而解决非煤矿山事故问题的重点在于预防,就需要不断提升其中的安全监管水平。非煤矿山是指对金属矿石、放射性矿石、石油化工原料等材料进行开采,但是一般位于矿山和尾矿库中,经常使用三种开采方法对矿石进行开采,即:空场;充填;崩落。本文将针对非煤矿山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提出安全监管水平的解决措施,以此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率,提升非煤矿山开采的安全性。

一、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水平存在的问题

非煤矿山存在安全隐患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企业安全监管水平水平低,安全生产意识不高及安全监管措施不力等原因,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率越来越高,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一)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明确

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是煤矿工作开展的保障,如果出现安全生产责任不明确的情况,就会存在安全隐患,对非煤矿山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其主要体现为三方面的内容,即:非煤矿山企业不能够执行规范的安全生产流程,容易出现错误指挥、错误操作的现象[1];资金利用不合理,造成设备更新较慢,工作环境较差,生产安全没有保障;容易出现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的情况,不按照相关规程进行规范的开采,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非煤矿山企业技术落后,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较差

科学技术的更新速度较快,新技术的出现是为了更好的进行工作和保障安全,但是由于大部分非煤矿山的开采投资较小,就没有相应的生产和开采技术,导致其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进行非煤矿山开采的工作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2],安全意识较差,在工作中经常出现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三)非煤矿山企业制度不完善

非煤矿山企业的制度是企业以及工作人员工作的依据和准则,如果制度不完善,就会造成开采处于一个无序的过程,容易出现胡乱开采或者胡乱挖掘的现象[3],不利于非煤矿山企业的发展,同时还会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也存在生产技术的影响,没有先进生产技术的保障,无法确保非煤矿山企业制度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四)企业内部安全监管部门设置不完善

监管部门是进行监督和管理的部门,确保非煤矿山企业工作顺利的开展,但是由于我国存在的非煤矿山数量较多及规模普遍不大,致使企业内部监管部门的设置和实际非煤矿山企业的开采工作不相适应,对开采的质量和效率产生影响,因为没有健全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企业安全生产隐患得不到及时发现和整改,从而安全生产事故率得不到有效降低。

二、提升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水平的措施

为了有效降低非煤矿山事故的发生率,提升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水平,提出了以下四方面的措施。

(一)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生产责任的落实

为了解决非煤矿山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需要制度并实施安全的生产制度,确保生产责任的落实。安全生产是非煤矿山发展的前提和重点,明确其中的责任,即将责任层层落实,在非煤矿山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部门以及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并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制,使其能够认真的履行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时督促其他部门按照规定的流程开展工作。

(二)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非煤矿山企业是进行矿石开采的企业,开采矿石是为了获取经济效益,为了确保开采过程顺利,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4],就需要制定合适的管理制度,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即对非煤矿山地区进行统一管理,合理开采,严格按照规划进行生产,确保生产有序进行,从而避免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升经济效益。

(三)规范有序的开采,规避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非煤矿山开采工作的重点不只是进行矿石的开采,还需要对其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进行排查。对非煤矿山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工作人员具有相应的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及时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将规避安全隐患的工作和开采矿石的工作提升到同一高度,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监管的力度,降低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风险和事故率

减少安全事故,提升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水平,最根本的就是实施监管措施,对非煤矿山企业工作的各个流程进行监管,设立相应的监管部门,增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技能,避免非煤矿山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比如:设备落后存在的问题;技术更新的问题等。以此增强非煤矿山企业工作的安全性和时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水平的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完善其中的安全监管水平,降低非煤矿山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从而促进非煤矿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浩燃,陈绍清,刘光才等.非煤矿山监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5(z1):41-44.

[2]郭忠林,郑志琴.依托科学技术,提高我省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水平[J].铜业工程,2010,(1):13-15.

[3]邹延剑.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管政策研究——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0.

[4]刘晓峰,赵目良,关守军等.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探索与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3).

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和改进措施 篇7

安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最基本要求, 只有在一个安全平稳的环境中, 社会生活才能正常进行。煤炭行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必备的能源支持, 但同时这一行业也是一个高危行业, 因此, “安全”就成了贯穿企业发展的主线, 煤矿企业只有保证职工的安全才能为企业的发展赢得一个好的条件。通过合理科学的安全管理能够为煤矿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也能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1]。正确认识并且解决煤矿的安全管理问题是我们应该常抓不懈的一个重要问题, 应该建立长效机制来确保其有效实施。

1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1.1 煤矿的安全生产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

煤矿的安全生产关系到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每一次事故的发生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员伤亡, 如果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存在不当之处还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对于煤矿企业自身而言事故的发生不仅会打乱正常生产, 也会对于职工的心理造成一定影响, 使企业生产效率下降, 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影响社会发展。

1.2 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中国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宪法明确规定了要改善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并加强他们的劳动保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企业安全生产、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生产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文化生活需求, 人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就是对安全健康的需求。近几年党中央的多次会议都对安全生产做出过重要批示, 要求各个企业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 健全安全责任制度, 增加安全基础设施的投入, 通过重重把关来消除事故隐患。煤矿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安全生产工作历来被国家重视, 这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问题, 所以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3 煤矿的安全管理是促进企业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如果一个企业事故频发必然会导致生产的下滑和企业效益的降低, 这也被社会中的一些例子所证实, 所以“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被提出和提倡。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煤矿企业也不例外, 在重视效益的过程中要提高对于安全的重要认识, 既要促进生产又要保证生命安全, 如果只是重视追求效益忽视对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 没有营造出一个平稳安全的大环境, 这对于煤矿企业的发展是有很大潜在危害的, 因此安全管理既是保证了人民群众的安全也是在促进企业效益的增长。

2 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繁杂

中国当前的安全管理体系中存在相对较多的安全监管部门, 这些部门的存在使煤矿的安全管理中存在严重的交叉, 在行使具体的责任时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越位、推卸, 这样相对混乱的管理使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出现了低效性。这样的行政体系让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受到多个部门的政令影响, 甚至会让其面对不同的意见, 使得企业不能更好地将精力放在安全管理上[2]。因此, 混乱臃肿的管理体系使得煤矿企业对于自身的安全管理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不能真正发挥管理的作用, 这也是当前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难以发挥实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2.2 煤矿企业领导自身的安全意识不强

煤矿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单纯追求产量的倾向, 在生产发展过程中安全意识不强, 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做得不到位。因为传统企业管理方式的影响使得安全设施建设程度不高, 安全工作也不好开展, 所以企业管理者自身的安全意识不高也是影响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原因。

2.3 安全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不高

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企业受到了市场经济负面性的影响, 煤矿企业为了节省资金、追求利益而减少了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资金投入, 使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得不到保障。注重产量和效益的传统管理模式使得企业忽视了政策法规, 导致煤矿企业中安全管理能力下降, 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

2.4 安全管理工作中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指导

中国大多数煤矿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 或其它工种的工作人员来担任此职位。由于近几年煤矿企业效益下降, 对于安全工作专业人才的引进投入也大大减少, 使这方面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趋于下降。甚至因为企业安全管理的意识弱, 使这部分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低, 进而使得职工转投其它行业, 而新引进的人员短时间内还不能很好适应工作, 所以, 安全管理工作中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很难得到保障也是制约这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2.5 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影响, 煤矿企业的一线工作人员采取了雇佣的模式,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效益,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引进的大批人员中大多数是农民工, 他们本身缺乏安全意识, 煤矿企业又忽视了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 这都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和隐患。

3 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措施建议

3.1 加快煤炭产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煤矿企业是能源消耗性的企业, 主要是进行资源的开采, 但是资源总会有枯竭之时, 这时就会出现企业经济效益倒退。所以, 应该加快煤矿企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来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进行进一步深化, 改变传统的单一经营, 实现经营的多元化。在不断的发展中最终形成发展的规模化, 只有使煤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使其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 才能加大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投入。

3.2 煤矿企业应该提高安全意识加大培训力度

煤矿企业的发展应该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将安全生产放在重要的位置, 在安全的生产环境中追求经济效益才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这需要各个员工及部门的共同努力, 要加大对于员工的安全培训、深化安全意识, 牢记住安全生产这个原则, 组织定期、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 从根本上强化安全意识, 促进安全环境的营造。

3.3 加大对安全设施的投入力度

煤矿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 随着近年资源开采力度加大, 工作人员需要进入地下更深的部位去作业, 难度的增加也使得安全隐患越来越多, 这种情况下煤矿企业应该加大安全设施的建设, 这样既能保证员工的安全, 也能保证企业发展的稳定性。

4 结语

煤炭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行业, 它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能源, 只有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才能为中国的发展增加动力。但是, 近年来煤矿行业安全事故频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煤矿行业的发展。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及现状和提高其安全生产水平等方面进行论述, 希望对于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摘要:安全生产是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社会生产发展及社会稳定的基本条件。煤矿安全管理就是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预防发生事故, 维护煤矿企业的稳定生产。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加大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 才能更好地促进生产发展从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当前中国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促进煤矿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必要性,现状问题,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闫永兴.我国煤矿安全现状与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14 (16) :5.

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篇8

1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总体状况和主要问题

相关资料表明, 总体来看, 较之于国外, 我国煤炭行业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例如, 澳大利亚最近几年的煤矿生产基本上实现零伤亡, 实现这一良好结果的前提是澳大利亚煤矿生产技术水平远远低于我国。从目前来看, 尽管我国煤炭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较之过去已经取得了进步, 但煤矿灾害事故仍然频繁发生, 从整体上而言, 煤炭安全生产的总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随着科技水平的整体提高以及国内企业的规范化管理程度的逐渐加深, 国内煤矿生产安全状况在总体上呈现出不断好转的趋势。数据表明, 我国早在2001年就发生了3 082起死亡事故, 死亡人数高达5 670人, 2002年的死亡事故明显增多, 共计发生了4344起, 死亡人数也递增到6 995人;2004年我国的煤矿死亡事故略有降低, 共计3 639起, 死亡人数仍然高达6 027;2005-2007年, 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为5 986人、4 746人和3 786人, 呈递减趋势, 并且近年来, 这一数据正在持续降低。究其原因, 上述问题并不代表我国的相关技术不够发达, 大多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 虽有瓦斯灾害严重、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均衡等客观因素, 但更多的还产生于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安全措施的执行力度不够等主观因素。

2 提高煤矿生产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2.1 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完善和认真执行

要想把握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真正完善和有效执行, 首先就应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 依法对政府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煤矿企业各级岗位的安全生产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 在煤炭企业内部建立制度合理、管理有效、层次分明的管理系统, 系统建立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以及企业内部生产责任。

在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企业规章制度建立完备的前提下, 煤炭企业还应该提高员工的生产安全意识, 使职工通过合理验收、认真考核、系统检查等工作环节, 积极参与到安全生产的整个过程之中, 并由此逐渐形成正确的安全管理意识。具体而言, 其一, 对于煤炭企业的管理人员来说, 按照岗位、职能、责任和权利统一的原则将煤矿安全管理责任细化, 将企业和部门的全部安全生产责任逐项分解, 明确煤炭企业各级职能机构 (尤其是安监部门) 、各级负责人和岗位人员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 使安全生产制度能够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人员身上;对认真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的职工应给与奖励, 一旦发现煤矿员工没有按照制度的要求进行规范操作, 或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违反煤矿企业内部管理的相关规定, 就应该立刻责令其停止操作, 并限期改正, 如果逾期不整改, 就应该依据企业内部制度给予相应处罚。其二, 对于煤炭企业的生产职工而言, 在生产操作的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 在工作现场发现现实的以及潜在的危险时, 要及时、详尽上报, 并及时制止不规范的违章操作行动。

2.2 在企业内部形成完善的安全管理监察机制

第一, 在具体工作中要重视煤炭企业内部的基础工作, 要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行强化, 将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建立的生产指标控制体系不仅要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 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要保证安全有效, 同时还要形成与之相应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并在实际过程中不断使安全管理监察机制得到调整和优化。

第二, 完善的安全管理监察工作机构是煤矿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组织保证。为了确保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相适应, 煤炭企业应该动用高层管理者的行政力量, 不断充实检查机构力量, 对煤矿企业的现场安全管理实施及时性、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动态化的监督检查工作。并且, 还应该让检察人员树立正确的科技创新观念, 这就需要通过通过建立完善的多种业务培训课程, 以此加强安全生产监察管理的队伍建设, 使其无论是在政治思想层面, 还是在安全生产监督层面, 或者是在信息反馈层面都得到提升, 从而打造一支具有强大的开拓创新能力、能够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检查需要、管理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的煤炭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监察队伍。

2.3 有效运用现代化科技

改善安全管理技术不仅能够明显改善煤炭企业员工的科技水平, 而且还能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实现。具体来说, 一方面, 现代化科技要大力提倡对新工艺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大力运用, 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员工不断学习这些新技术, 从而提高岗位综合素质。在具体运用现代化技术时, 还应提前做好技术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工作, 有效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 并且资金投入要有足够保证, 在具体运用的时候, 要因地制宜, 不能盲目行事。尤其是对于能够使原有的安全条件得到改善的新技术和新设备, 企业应给予充分重视。

2.4 重视“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

近年来,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在国内的出现次数十分频繁, 一方面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威胁, 另一方面使国家财产遭到损失。这些惨痛的教训面前, 管理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一旦稍有松弛, 就很有可能酿成大祸。因此, 必须把“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作为工作重点, 从而有效掌控安全生产管理的主动权, 更好地控制煤尘以及瓦斯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基于此, 安全管理工作就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给予重视:其一, “一通三防”工作在履行之前, 要对防尘通风设施进行检查和完善, 从而做到万无一失, 这就需要有足够的资金给予支撑。其二, 在具体工作实施过程中, 要高度重视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 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通风系统管理, 另一方面还应对不合理的通风系统进行持续调整和改造。此外, 还要避免人为破坏因素, 让每一名员工都爱护防尘通风设施。

2.5 持续加大职工安全培训力度

员工培训工作应该贯穿于整个煤炭生产过程之中。一方面, 要向员工提供煤炭安全生产管理的理论培训, 使员工能够对安全生产管理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 为了让培训更加深入人心, 就需要加强案例教育培训, 结合以往事故给企业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对家庭、社会的影响, 并深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再让受训员工针对具体案例展开讨论和反思。

参考文献

[1]吴德建, 武爽, 邹文杰等.澳大利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与文化的借鉴[J].煤矿安全, 2009 (2) :94-97.

[2]郝贵.关于我国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管理世界, 2008 (1) :2-8.

[3]煤炭经济形式调研组.2008年上半年中国煤炭经济运行[J].中国煤炭, 2011, 34 (10) :5-11.

煤矿安全设施及防护措施 篇9

1 震动放炮

对石门揭穿突出煤层采用震动放炮有严格的规定, 工作面一定要有独立可靠的回风系统, 以确保回风系统中风流畅通, 并严禁人员再次通行和作业。在其逆风侧的巷道中要设置两道坚固的反向风门, 与该系统相连的风门、密闭、风桥等通风设施一定要坚固可靠, 避免突出后的瓦斯涌入其他区域。凿岩爆破参数、放炮地点、反向风门位置、避灾路线以及停电、撤人、警戒范围等, 要有具体明确的规定。放震动炮要有统一指挥, 放炮后至少经30min, 由救护队人员进入工作面检查。按照检查的结果, 确定采取恢复送电、通风及排除瓦斯等具体有效措施。为降低震动放炮时诱发突出的强度, 要采用挡栏设施。挡栏可用金属、矸石或木垛等构成。揭开煤层后, 在石门附近30m范围内掘进煤巷, 要加强支护, 严格采取防突措施。

震动放炮要求一次全断面揭穿或揭开煤层, 对急倾斜和倾斜的薄煤层, 都要一次全断面揭穿。对急倾斜和倾斜的中厚、厚煤层, 一次全断面揭入煤层深度要大于1.3m, 对缓倾斜煤层, 应一次全断面揭开岩柱。若震动放炮未能按要求揭穿煤层, 一定要根据震动放炮的安全要求进行放炮作业。震动放炮未崩开石门全断面的岩柱和煤层时, 还要根据震动放炮的有关规定继续放炮, 并加强支护, 设专人检查瓦斯和观察突出预兆。在作业时, 若发现突出预兆, 作业人员必须马上撤至安全地点。

要制订瓦斯排放钻孔、水力冲孔等防突措施。在采用抽放瓦斯、排放钻孔、水力冲孔之前, 一定要加强巷道及迎面支护, 巷道支架背严、背实后才能进行作业。在作业时, 一定要采取保护工作面作业人员的安全措施, 在放震动炮前, 要把全部钻孔和在煤体中形成的孔洞封闭孔口, 孔内注满水或以黄土、砂充实。

2 反向风门

突出危险区反向风门, 要设在石门掘进工作面的进尺侧, 这样能够使瓦斯沿回风道流入回风系统。同时, 要设置两道牢固可靠的反向风门, 风门墙垛可用砖或混凝土砌筑, 其嵌入巷道周边岩石的深度要按岩石的性质确定, 要大于0.2m, 墙垛厚度要大于0.8m。门框和门可采用坚实的木质结构, 门框厚度要大于100m m, 风门厚度要大于50m m。两道风门之间的距离要大于4m。放炮时风门要关闭, 通过内墙垛的风筒, 要设有隔断装置。放炮后, 相关人员进入检查, 要把风门打开顶牢。反向风门距工作面的距离和反向风门的组数, 要按掘进工作面的通风系统和石门揭穿突出煤层时预计的突出强度来确定。

3 远距离放炮

采用远距离放炮时, 放炮地点要设在进风侧反向风门之外或避难所内, 放炮地点距工作面的距离要按实际情况确定。放炮员操纵放炮的地点, 要配备压风自救系统或自救器。远距离放炮时, 回风系统的采掘工作面及其他有人作业的地点都一定要停电撤人, 放炮30min后, 才能进入工作面进行检查。

4 井下避难所或压风自救系统

煤矿井下避难要求设在采掘工作面附近和放炮员操纵放炮的地点, 避难所一定要设置向外开启的隔离门, 室内净高要高于2m, 长度和宽度要按同时避难的最多人数确定, 而每人使用面积要大于0.5m。避难所内的支护要保持良好, 并设有与矿 (井) 调度室直通的电话, 有供给空气的设施, 每人供风量要多于0.3m/m in。若用压缩空气供风, 要有减压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避难所内应按避难最多人数, 配备足够数量的自救器。压风自救系统要求安设在井下压缩空气管路上, 要设置在距采掘工作面25~40m的巷道内、放炮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以及回风道有人作业处。长距离掘进巷道中, 必须每隔50m设置一组压风自救系统, 每组压风自救系统一般可供5~8人使用。

5 其他防护措施

在有突出危险的采区和工作面, 电气设备一定要由专人负责检查和维护, 每旬检查一次防爆性能, 不可使用防爆性能不合格的电气设备。突出矿井的入井人员, 如果不能一次揭开煤层全厚, 在掘进剩余部分时, 一定采用抽放瓦隔离式自救器。

参考文献

[1]杨胜强, 唐敏康.矿山安全技术及管理[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12.

[2]汤其建.煤矿安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2.

[3]徐永圻.煤矿开采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9.

[4]胡贵祥.采煤概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7.

煤矿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 篇10

根据塔山矿地测科提供的《同煤大唐塔山煤矿公司三盘区辅运巷地质说明书》资料分析, 三盘区辅运巷正巷掘进前方50 m处将揭露1条落差为7.50 m正断层, 前方为上升盘。截止2015-04-04三盘区辅助运输平硐掘至距井口斜距130.5 m, 从巷道揭露情况看, 断面从上至下有2.65 m的表土冲击层、1.35 m的砂砾岩、1.38 m的石英砂岩。工作面距1#断层约21 m, 距301水巷约28 m。

2 过断层施工工艺

三盘区辅助运输平硐掘进至1#断层 (斜距151 m) 位置时, 盖山厚度22~23 m。根据塔山矿地测科提供的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通知, 推断巷道揭露煤岩性自上而下为22.95 m黄土及填充物、2.63 m粉砂岩、0.9~1.20 m煤、8.30 m细砂岩。在巷道拱曲线范围内为黄土及填充物, 不具备采用锚索网喷支护的条件。巷道施工过1#断层时, 所采用的施工工艺与表土及风化基岩段施工基本相同。

2.1 打钢针

钢针规格为Ø50 mm地质管, 作用为超前支护, 以防表土冲击层塌落。钻眼机具采用YBYZ型岩石电钻, 钻头Ø58.5 m。拱部钢针长度2 000 mm, 间距0.20 m, 共43根。

施工方法:①第1茬钢针的长度2 m, 布置在轮廓线上与巷道走向相同, 与地平线夹角为7°;②后续钢针长度1 m, 与第1茬钢针重叠压茬为1.5 m, 角度不小于5°, 终孔距巷拱掘进轮廓线误差不大于200 mm (实际170 mm) , 以此类推, 直至穿过1#断层。

2.2 开挖和运输

2.2.1 开挖

(1) 在钢针布好后, 进行开挖。在过1#断层时, 巷道拱曲线范围内的黄土及填充物采用挖掘机开挖。拱曲线范围内挖掘机无法开挖的坚硬岩层 (砂砾岩+石英砂岩) 采用松动爆破的方法进行掘进, 减小由于爆破对拱顶表土冲击层的影响。

(2) 掘进必须在打好钢针、护顶工作完成之后进行, 以保证掘进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3) 挖掘机开挖工作面时, 施工人员必须站在挖掘机后至少2 m处, 保证施工人员不受土层塌落的威胁。

2.2.2 运输

开挖的土方用LG850型装载机运至硐外临时储矸场, 然后装车运至排矸山。装载机在巷内运行时, 现场人员必须暂停工作躲在两帮, 确保人员安全。

2.3 架U29钢棚

(1) U29钢棚的作用为加强临时支护, 同时又是永久支护的一部分。

(2) 在通过1#断层时, U29钢棚间距缩小为500 mm, 每开挖够700 mm即停掘, 架设1架U29钢棚, 最大空顶距700 mm, 最小空顶距200 mm。

(3) 架设U29钢棚方法:①将在巷内组装好的U29钢棚, 借助装载机立起, 移动到位, 用拉杆将钢棚拉住。并在巷道左右帮上分别打Ø22 mm、长1.2 m钢筋3根, 用以固定棚腿, 靠工作面用圆管将钢棚戗住, 防止钢棚倾倒。根据有关规定, 倾角小于10°的倾斜巷道, 棚子迎山角为3°~5°。在借助装载机立U29钢棚时, 必须将钢棚与装载机固定牢固, 现场操作人员必须远离工作面到安全地点, 待钢棚移动到位后, 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每架1架固定1架、充填1架、喷浆1架, 然后前掘。②在有涌水地段, 为了防止棚子受力下沉, 用六方砼墩衬垫棚腿, 规格为厚200 mm、边长300 mm、Ø600 mm。工作面用至少3台潜水泵排水, 排水量共计160 m3/h。③棚子的接口要严密牢固, 卡兰扭矩不小于300 Nm, 棚平面与巷道中线垂直, 不许出现吊唇、后倾、错牙现象, 不许出现前倾、后仰、迈步现象。

2.4 挂金属网和喷浆

在U29钢棚外缘铺设规格1 000 mm×700 mm钢丝网阻止沙土塌落, 网孔为50 mm×50 mm, 网与网搭接压边100 mm, 采用10#铁丝双行交错绑扎, 每节间距200 mm;挂网时, 要紧贴巷道的顶帮面上;喷浆厚度60 mm, 砼标号C20。

2.5 铺设背板

铺网和架设背板同时进行, 铺1块网, 在其上背上背板, 背板规格为1 100 mm×200 mm×50 mm。为了便于壁后注浆, 背板采取花背形式。

2.6 砌碹的施工

(1) 钢筋砼为永久支护 (即二次支护) 。

(2) 通过1#断层时, 采用短掘短支法掘进, 砌碹支护不得滞后临时支护8.0 m。

(3) 二次砌碹顺序为:铺底部的钢筋砼→施工墙部的钢筋砼→进行顶部钢筋砼施工。

钢筋砼的规格和质量要求:施工中铺底、墙、拱曲线均采用钢筋混凝土, 其强度等级为C35, 墙和拱曲线厚度为450 mm, 铺底厚度为750 mm, 其中厚500 mm钢筋混凝土在砌碹前施工。为有效解决混凝土防水和防止井筒漏水, 砌碹施工时铺底及两帮混凝土中加BR-3型防水剂, 防水剂用量4 kg/m3。

钢筋采用HRB335 16Mn螺纹钢和HPB235Q235盘圆钢, HRB335钢筋做环向钢筋, 绑扎搭接长度不小于35 mm, 直钢筋接头应分散错开, 同一截面钢筋接头不得超过25%, 钢筋保护层厚度50 mm (均指钢筋外缘至井壁混凝土外缘之距) 。

3 过断层瓦斯管理

(1) 加强通风管理, 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严禁瓦斯超限作业, 采用FBCDE-6型防爆对旋轴流式局扇进行供风。

(2) 按照有关规定配带瓦斯便携仪。正常施工时, 必须将班长携带的便携仪吊挂在工作面附近顶板的最高处, 并加强对高冒区的瓦检工作[1]。要求跟班瓦检员每隔1 h对高冒区进行1次瓦斯检查, 并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

(3) 加强井下电器管理, 严禁机电设备失爆, 加强局扇和风筒管理, 确保工作面正常通风。

(4) 严禁瓦斯超限。做到瓦斯超限先断电撤人, 并及时向各有关部门汇报。

(5) 过断层时要求安监瓦检员必须设专人24 h现场盯班, 确保施工安全。

(6) 每班必须由瓦检员、安监员现场监护, 每班开工前, 严格执行开工准入制度, 做好“四位一体”安全检查, 确认施工现场无不安全因素。

4 顶板管理

(1) 施工中密切观察巷道周围的土层位移和应力变化情况, 如果发现局部冒顶, 采用编织袋装土充填+喷浆充填封闭加固, 铺设1层编织袋喷1次水泥浆。钢棚架好后在背板上用编织袋装沙土充填严实, 然后再喷浆加固。并将每班的进度标在井上下对照图上, 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2) 在组装U29钢棚时, 将散件用装载机运到施工点附近, 人工组装, 组装时要有领导现场指挥, 做好施工人员安全自保、互保、联保, 确保安全施工, 立钢棚时, 棚下严禁站人, 并在跟班领导现场统一指挥下进行。

(3) 当施工中发现有周围局部土层坍塌时, 要立即将人撤至安全地点, 及时汇报上级领导, 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应变措施, 原则是先安全后生产, 不安全不生产。

(4) 所有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2], 严格执行开工前的“五位一体”安全检查制度, 先安全后生产, 不安全不生产。每班班长在开工后要经常检查工作面安全情况, 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消除隐患方可工作。

(5) 在施工中, 发现顶板掉渣有冒顶征兆时, 必须先将全部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后, 立即采取应变措施, 以防发生事故。各项支护必须要求紧跟工作面, 且必须保质保量。支护不合格必须及时重新支护, 确保支护安全、有效。各施工人员均必须在支护完好的情况下作业, 严禁空顶作业。

(6) 掘进过程中加强对工作面顶板的观察, 如果顶板破碎严重, 支护不能满足要求, 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加强工作面支护, 保证施工现场安全。

5 防水

(1) 根据钻孔资料和地质预报, 预测断层的导水性和涌水程度, 根据预测结果配备120 m3/h的水泵1台作为备用。并保证排水管路畅通, 以防发生水灾。

(2) 当工作面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顶板淋水增大、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时, 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切断电源, 将全部人员撤至安全地点, 并向队、项目部领导汇报。

(3) 加强矿井水灾防治教育, 让施工人员熟知突水征兆和避灾路线。

(4) 当发生水灾, 先断电撤人, 后汇报调度室, 并通知受影响地点的人员撤人。

摘要:断层一直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 为了保证过断层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结合现场实践总结出煤矿过断层的安全技术措施。介绍了塔山矿遇到断层的工程概况, 对过断层期间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具体的描述, 给出了过断层期间的瓦斯管理措施、顶板管理措施以及过断层期间的防水措施。

关键词:煤矿,断层,顶板管理,瓦斯管理

参考文献

[1]毕仲文.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过断层技术措施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 (2) .

上一篇:大力推广下一篇:合理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