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防雷电安全措施

2024-05-26

煤矿防雷电安全措施(精选6篇)

篇1:煤矿防雷电安全措施

雨季“三防”安全培训教案

第一部分 矿井水害防治知识 目的要求

了解矿井水害概念、类型、矿井充水的水源和通道及水害形成的原因;掌握矿井水害的防治及水灾事故的处理;

一、矿井水害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

水害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在煤矿生产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水的威胁。水害轻者会增加煤炭企业负担,全和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具体表现在以下影响经济效益:重者会直接危害职工生命安几个方面:

(1)如果矿井排水系统不畅通,涌水任意流,巷道到处是泥水,必然恶化井下作业环境,不利于文明生产;

(2)由于矿井水的影响,可能造成顶板淋水,使巷道内空气的湿度增加,影响工人身体健康;

(3)在生产建设过程中,矿井水量愈大,安装排水设备和排水用电费用就愈高,这不仅增加原煤成本,也给煤炭企业管理工作增加一定的难度;

(4)矿井水的存在,对金属设备、钢轨和金属支架,将会产生腐蚀作用,缩短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

(5)矿井水量一旦超过排水能力或突然涌水,轻者会造成矿井巷道或采区被淹,导致停产;重者会矿毁人亡;

(6)由于矿井受到水的威胁,有时就需要留设保安防水煤柱,这必然会影响煤炭资源的充分利用,有的甚至难以开采。

因此,必须严格执行《规程》的有关规定,加强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研究,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杜绝水害事故发生。

二、矿井水害的概念

(1)矿井水: 凡是在矿井开拓、采掘过程中,渗入、滴入、淋入、涌入和溃入井巷或工作面的任何水源,统称矿井水。

(2)矿井突水: 凡因井巷、工作面与含水层、被淹巷道、地表水体或含水的裂隙带、溶洞、洞穴、陷落柱、顶板冒落带、构造破碎带等等接近或沟通而突然产生的出水事故,称为矿井突水。

(3)矿井水害: 凡影响生产、威胁采掘工作面或矿井安全的、增加吨煤成本和使矿井局部或全部被淹没的矿井水,都称为矿井水害。

三、矿井水害类型

1.地表水水害 2.含水层水害 3.断层水水害 4.老空积水水害 5.岩溶水水害

6.封闭不良的钻孔水水害

四、矿井充水的水源

1地表水 2大气降水 3含水层水 4断层水 5老空水 6钻孔水

五、矿井充水通道

1构造断裂带 2冒落裂隙带 3含水层的露头区 4煤层底板岩层突破 5封闭不良钻孔 6导水陷落柱和地表塌陷

六、矿井水害的原因

1.工程与技术方面的原因 2.管理方面的原因

七、矿井水害防治:防、排

1.地面水害防治

①严格按《规程》规定选择井筒及工业广场

井口和工业广场内建筑物的高程必须高于当地历年的最高洪水水位;若井口及工业广场内建筑物的高程低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水位时,必须修筑堤坝、沟渠或采取其他防排水措施。

②防止地表渗水,井田范围内的河流、沟渠等地表水,可以通过裂隙渗透到井下造成水害。因此,应将其疏干或改道移至矿区以外。

③防止地面积水,对井田开采范围内的地面低洼处、塌陷区等易积水区,应设法填平,防止积水,积水量大时,要用水泵排出。

④对可能引起漏水的地表裂隙、塌陷、废弃钻孔等,应及时用粘土充填或用水泥堵塞。

⑤加强防洪防讯工作,在每年的雨季来临之前和雨季期间,要加强对矿区内防洪工程的检查和防讯抢险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填塞通道 排除积水 挖排洪沟 筑防洪堤 整铺河底 河流改道 井筒位臵选择合理 井下水害防治

(1)做好矿井水文地质工作 ①做好水文观测工作

a、收集地面气象降水量与河流水水文资料;查明地表水的分布、3 水量补给、排泄条件;查明洪水泛滥对矿区、工业广场及居民点的影响程度。

b、通过探孔和水文观测孔,观测各种水源的水压、水位和水量的变化规律,分析水质等。

c、查明矿井水的来源及矿井水和地下水、地表水的补给关系,观察矿井涌水量及季节性变化规律等。

②做好矿井地质工作

a、地表以下冲积层厚度、岩性、地质构造、透水性、含水性等 b、断层和裂隙的位臵,错动距离,延伸长度,破坏范围和含水、导水性。

c、含水层与导水层的位臵、厚度、岩性。各含水层的涌水量,水压,渗透性,补给、排泄条件,及其到开采煤层的距离。

d、调查老窑及开采小窑的开采范围,开采经过;开采煤层及深度,积水区域及分布状况,勘探钻孔的填实情况及其透水性能。

e、开采过程中围岩破坏范围及地表塌陷情况;观察塌陷带、裂隙带、沉降带的高度,以及采动对涌水量的影响,判断是否透水等情况。

f、井巷出水点的位臵极其水量,老窑积水的范围、标高和积水量,都必须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水淹区应标出探水线的位臵。

(2)留设防水煤(岩)隔离柱

a、留设防水煤柱可以防止地下水溃入井下。防水隔离煤柱的种类有:井田边界隔离煤柱、预防断层、被淹井巷、陷落柱、冲积层的防水煤柱等。

b、防水隔离煤柱的尺寸应根据相邻矿井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 4 件、煤层附存条件、围岩性质、开采方法积岩层移动的规律等因素,在矿井设计中加以规定。

(3)保证安全厚度:

煤层顶板以上和底板以下与含水层的距离要符合安全厚度。(4)建防水建筑物:防水墙、水闸门等(5)疏放水(6)注浆堵水(7)井下探放水

①探放水的原则: “有疑必探,先探后掘”是防止井下水害的基本原则。凡是井下受水害威胁的地区,都必须坚持这一原则。

②采掘工作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探水: a、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时 b、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 c、打开隔水煤柱放水时

d、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

e、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 f、接近有水的灌浆区时 g、接近其它可能出水地区时 底板原始裂隙有透水危险时

接近水文复杂区域,或有出水征兆时

③透水预兆

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水色发浑、有臭味、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裂隙出现渗水。

发现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④钻进时注意事项

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钻孔中的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异状时,必须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现场负责人员应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并派人监测水情。如发现情况危急时,必须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区的人员,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八、矿井水害事故的处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在场人员的行动原则

发生透水事故时,在场人员应尽量了解或判断事故的地点和灾害的程度,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条件下,迅速组织抢救,尽可能就地取材,加固工作面,设法堵住出水点,以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大,如无法抢救,则应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有组织的沿规定的避灾路线,避开压力水源,迅速撤到涌水地点的上部水平或地面,而不能进入出水点附近的独头巷道。如果独头上下山的唯一出口被淹或被堵没有办法撤退时,则可在独头巷道内躲避,以免受涌水的伤害,这时独头巷道上山附近的空气会因水位的上升逐渐压缩,能保持一定的空间和一定的空气量。井下人员万一来不及全部撤到安全地点,而被堵在其它巷道内,应保持镇静,避免体力过渡消耗,坚信组织上一定会努力营救。

2被困时的避灾自救措施

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避难硐室中避灾,或选择合适地点快速建筑临时避难硐室。迫不得已时可爬上巷道中高冒空间待救。如系老空透水,则需在避难硐室处建临时挡墙或吊挂风帘,防止被涌出的有毒有害气体伤害。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避难硐室外留设明显标志。

在避灾期间,要情绪安定、意志坚强,轮流观察水情,减少体力和空气消耗。

避灾时要用敲击方法有规律、不间断地发出呼救信号。断绝食物后不要嚼食杂物充饥。需要饮用井下水时,应选择适宜水源,并用纱布或衣服过滤。

长时间被困井下,发觉救护人员到来营救时,避灾人员不可过度兴奋和慌乱,以防发生意外。

3透水事故的抢救措施

a、各级领导应准确检查井下人员,如发现尚有人员被堵于井下时,应首先制定营救措施。

b、立即通知泵房人员,要将水仓水位降到最低程度,以争取较长的缓冲时间。

c水文地质人员要分析判断突水来源和最大突水量,测量涌水量大小及其变化,察看水井及地表水体的水位变化,判断突水量的发展趋势,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淹没矿井。

d检查和维护所有的排水设施和供电线路,了解水仓的现有容量,如果水中携带大量泥沙和浮煤时,应在水仓进口处的大巷内分段建筑临时挡墙,使其沉淀,减少水仓淤塞。在水泵头被堵塞时,应组织会 7 水人员清除龙头上的杂物。

e检查防水闸门是否灵活、严密、并派专人看守,清理淤渣,拆除短节轨道等,做好准备,待命关闭。在关闭水闸门时,必须查清人员时否已全部撤出。

f采取上述应急措施仍不能阻挡淹井时,井下人员应向高处撤退,迅速向安全出口转移,安全上井。被淹井巷的恢复

在排水复井的过程中,有被水封柱的瓦斯或其他有害气体突然涌出的可能,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1经常检查瓦斯浓度。当井筒空气中瓦斯浓度达1%时,应停止向井下输电排水,并加强通风,使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

○2对井下气体要定期进行取样分析,在排水时,每班取样一次;当水位接近井底时,每两小时取样一次。发现有害气体,必须进行处理;

○3严禁在井筒内或井口附近使用明火或其他火源,以防止井下瓦斯突然涌出时引起爆炸;

○4在井筒内安装排水管或其他工作人员,都必须佩带安全带和自救器;

○5在修复井巷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冒顶与坠井事故的发生。

第二部分 矿井防雷电知识

1.意义: 雷击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危害,可能造成设备或系统过电压;电器设备绝缘破坏;形成大规模停电;还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等。因此,电力设备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以切保雷击时电器设备的安全运行及人身安全。

2.雷击危害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是直击雷。是指雷云对大地某点发生的强烈放电。它可以直接击中设备,也可以如图所示,雷电击中架空线,如电力线,电话线等。雷电流便沿着导线进入设备,当雷电流通过被击物体时,将产生有破坏作用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相伴的还有电磁感应和对附近物体的闪络放电。直击雷防护措施: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是防止直击雷的主要设施。

第二是感应雷。它可以分为静电感应及电磁感应。下图是静电感应的例子。当带电雷云(一般带负电)出现在导线上空时,由于静电感应作用,导线上束缚了大量的相反电荷。一旦雷云对某目标放电,雷云上的负电荷便瞬间消失,此时导线上的大量正电荷依然存在,并以雷电波的形式沿着导线经设备入地,引起设备损坏。当雷电流沿着导体流入大地时,由于频率高,强度大,在导体的附近便产生很强的交变电 9 磁场,如果设备在这个场中,便会感应出很高的电压,以致损坏。对于灵敏的电子设备,尤需注意。

措施:为了防止静电感应产生的高电压,可采取屏蔽措施并将建筑物和构筑物内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结构钢筋予以接地。

第三是雷电侵入波

雷电侵入波是由于雷击发生在架空线路或者架设于空气中的管道上,在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上产生冲击电压,并沿线路或管道向两侧迅速传播,称行进波。当这种行进波沿导线进入变电所时,将使电器设备绝缘击穿,危急人生安全。

防护措施:1).变配电装臵的防护措施 一般10KV及以下变电所进线选用阀型避雷器作为保护电器。安装和使用应注意:a.10KV母线上应安装一组阀型避雷器,该避雷器与变压器的电器距离,当自有一路进线时,不宜大于15米;当有两路进线时,不得大于25米。b.架空线路终端应装设一组阀型避雷器。C.对于有电缆进线段的架空线路,应在其终端电缆盒附近装设阀型避雷器;其电缆两端的金属外皮均应接地。为防止低压侧雷电入侵波的正变换电压和来自高压测的反变换电压击穿变压器绝缘,在低压测宜装设一组阀型避雷器。如变压器35KV以上,则其高低压侧均应装设阀型避雷器。

3.防雷装臵

通常采用的防雷装臵有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避雷带、避雷网。一套完整的避雷装臵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臵组成。

3.1.接闪器 接闪器位于避雷装臵最上部。其作用原理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的高度,形成集中电场,把雷电引向自身,并接受雷电放电。根据保护范围和保护对象不同,接闪器可做成针状、线状、网状和带状,即所谓的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和避雷带。

3.1.1.避雷针 避雷针为针状接闪器,一般用1.5-2米的镀锌圆钢或钢管制成,其顶部做成尖角形,以便很好地吸引雷电,造成尖端放电。避雷针保护范围的大小以其高度有关,当保护范围较大,单支避雷针达不到保护要求时,可采用双支和多支避雷针共同进行保护。单支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r=1.5h.在被保护物高度上的保护半径为:当hx≥h/2时,r=(h-hx)p 当hx<h/2时,r=(1.5h-2hx)p.式中:当h≤30m时,p=1 当h>30m时,p=5.5/h开方 3.1.2.避雷线

避雷线也叫架空地线,它是悬挂在高空的接地导线,一般为35-70mm的镀锌钢绞顺着每根支柱引下接地线并以接地装臵相连接。引下线应有足够的截面,接地装臵的接地电阻一般应保持在10欧以下。

为了降低雷电通过避雷针放电时感应过电压的影响,不论是避雷针或者避雷线以被保护物之间必须有一定的安全空气距离,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小于5m,另外,防雷保护用的接地装臵与被保护物的接地体之间也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3 m.一般66KV及以上的架空线路需沿全线装 11 设避雷线,35KV的架空线一般只在经过人口密集区或进出变电所的一段线路上装设,而10KV及以下线路上一般不装设避雷线。3.1.3.避雷网和避雷带

避雷网是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顶中的金属焊接成网状结构构成。避雷带是在屋顶围栏上焊接金属栏杆构成。避雷网和避雷带一般用于保护高层建筑作接闪器。3.2引下线

引下线是连接接闪器和接地装臵的连接导线。其作用是当接闪器遭受雷击时,将雷电流导入大地,因此对引下线的要求是: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导电性、热稳定性及耐腐蚀性。一般采用圆钢或者扁钢制作,如用钢绞线制作,其截面应不小于35平方毫米。

当引下线的锈蚀达导线截面的30%时,应予更换。3.3.接地装臵

接地装臵是防雷装臵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和大地中的土壤紧密接触,可使雷电流很好的泄入大地。3.4.避雷器

按结构原理不同可分为阀型避雷器、管型避雷器、氧化锌避雷器、保护间隙。

3.5.避雷针的日常检查项目

外观检查:有无倾斜,锈蚀情况,针尖是否腐蚀。

基础螺栓应涂抹黄油防腐,接地线连接处无腐蚀。接地电阻测试:每年三月份进行接地电阻测试,要求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

二. 接地

定义:将电力系统或建筑物中电气装臵、设施的某些导电部分,经接地线连接至接地极。

电力系统根据接地的目的不同可分为两类: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

(一).工作接地 在电力系统电气装臵中,为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如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其他装臵接地等)。

1.其目的和作用:1.1降低触电电压;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当一相接地而人体触及另外两相之一时,触电电压为相电压的1.732倍。而在中性点接地的系统中,触电电压就降低到等于或接近相电压。

1.2迅速切断故障设备;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当一相接地时,接地电流很小(因为导线和地面间存在电容和绝缘电阻,也可构成电流的通路)不足以使保护装臵动作而切断电源,接地故障不易被发现,将长时间持续下去,对人身不安全。而中性点接地的系统中,一相接地后的接地电流较大(接近单相短路)保护装臵迅速动作,断开故障点。

1.3降低电气设备对地的绝缘水平;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一相接地时将使另外两相的对地电压升高到线电压。而在中性点接地的系统中,则接近于相电压,故可降低电气设备和输电线的绝缘水平,节省投资。2.系统接地型式

2.1 低压系统接地可采用以下几种型式。

图 1 TN—S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

线与保护线是分开的

a)TN系统。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装臵的外露导电部分用保护线与该点连接。按照中性线与保护线的组合情况,TN系统有以下3种型式: 1)TN—S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分开的(图1)。2)TN—C—S系统。系统中有一部分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图2)。3)TN—C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图3)。b)TT系统。TT系统有一个直接接地点,电气装臵的外露导电部分接至电气上与低压系统的接地点无关的接地装臵(图4)。

c)IT系统。IT系统的带电部分与大地间不直接连接(经阻抗接地或不接地),而电气装臵的外露导电部分则是接地的(图5)。

图 2 TN—C—S系统,系统有一部分中

性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

图 3 TN—C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

图 4 TT系统

图 5 IT系统

图1~图5所示是常用的三相系统的例子。文字代号的意义:

注 1 2 第一个字母——低压系统的对地关系; T——一点直接接地;

I——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电气装臵的外露导电部分的对地关系;

T——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与低压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N——外露导电部分与低压系统的接地点直接电气连接(在交流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如果后面还有字母时,字母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的组合;

S——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

C——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PEN)线。

(二)保护接地 电气装臵的金属外壳、配电装臵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触电事故而采取的一种安全技术措施。只实用于中心点不接地的系统。如IT系统。

(三).接地装臵的装设

1)一般要求 在设计和装设接地装臵时,首先因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如果实地测量所利用的自然接地体电阻以能满足接地电阻值的要求而且又满足热稳定条件时,可不必装设人工接地装臵,否则应装设人工接地装臵作为补充。

2)自然接地体的利用 建筑物的钢结构和钢筋,埋地的金属管道等均可作为自然接地体,但应注意利用自然接地体时,一定要保证良好的电气连接。3)人工接地体 有垂直埋设和水平埋设两种基本结构形式

最常用的垂直接地体为直径50mm、长2.5m的钢管或50×5的角钢。其根数的多少,应根据接地电阻要求而定。为了减少外界温度变化对流散电阻的影响,埋入地下的垂直接地体上端接地体距地面不应小于0.6m,长度与2.5米为宜。对于敷设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的接地装臵,应根据腐蚀的性质,采用热度锌等防腐措施,或适当加大截面。垂直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的间距一般不应小于5米,布臵形式有封闭性、反射型、综合型。

4)接地连线

接地连线一般用25×4mm的扁钢或8mm的圆钢制作,接地扁钢一般立放,连接时采用焊接,在制作时,要保证接地线与接地体之间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对于角钢接地体,应将接地连线弯成90度焊接两个面,对于管型接地体,应先在管子头部焊接O型卡件。扁钢应距钢管或角钢顶端100毫米。接地网连接好后,应在适当位臵焊接引出线,引出线应露出地面0.5米以上,并涂以防锈漆。

5)接地装臵应满足的安全要求

a.导电的连续性。保证连接不得有脱落现象。在其伸缩缝或接头处应加跨接线。

b.连接可靠。在有振动的地方,因采取防松处理。c.足够的机械强度。做好防锈防腐蚀处理。d.足够的导电能力和热稳定性。E.防止机械损伤。

F.防腐处理。为了防止锈蚀,钢制接地装臵应采用镀锌材料制作。焊接处应涂沥青防腐,明设的接地线要涂油漆防腐。

g.地下安装距离。接地体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5米。与独立避雷 17 针接地体间距离不小于3米。

f.适当的埋设深度,离地面不小于0.6米。

防雷装臵的接地要求 避雷针宜装设独立的接地装臵。安全距离其最小间距不小于3m.6)接地电阻测量方法。

常用ZC29型接地电阻测试仪。使用方法:1)测量前将仪表放平,然后调零,使指针指在红线上。2)将被测接地体接至E,沿直线相距20米插入电流电压探针(P接至电压探针,C接至电流探针)。3)将倍率开关放在最大倍数上,缓慢摇动发电机手柄,同时转动测量标度盘直至指针停在红线上,当检流计平衡时,加快转速至每分钟120转,调节测量标度盘直至指针稳定指在红线上。即可读数。4)如测量刻度盘的读数小于1时,应将倍率开关放在较小一档,然后重新测量。

篇2:煤矿防雷电安全措施

矿井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机电科

时间:2017年

盐津县永丰煤矿

矿井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

为了确保做好矿区防雷电工作,提高对因夏季雷雨到来而引发重大灾害的快速抢险救灾的能力,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保证安全供电,集体财产,职工的人身安全,雨季期间矿井供电安全,防止雷电事故的发生,现编制本措施。

一、组织措施

矿成立防雷电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李永辉)副组长:机电副矿长(陈学渊)

成员:总工程师(刘元生)、安全副矿长(程仕斌)、生产副矿长(王玉华)、通风副矿长(黄训培)、机电技术员(陈学翰)、机电科所有成员

二、安全技术措施

1、加强矿井地面、井下防雷电的安全管理,详细检查各防雷电装置是否符合要求,并加以完善和整改。

2、雨季防雷电工作领导小组须组织人员对全矿地面的房屋建筑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落实办公室处理,消除存在的雷电安全隐患,确保避雷针、避雷网等防雷装置完好。

3、机电队须对主井口、风口井、10KV供电线等供电设施的所有避雷器进行全面测定和检查维护,并将校试后不合格的加以更换。

4、机电队应详细检查主副井口排水管路的防雷电装置、运输队应详细检查轨道入井的防雷电装置,确保其完好,不得将雷电导入井下。

5、机电队须详细检查通信线路在入井处装设的熔断器和防雷电装置是否合格,对不合格的予以更换。

6、完善地面、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系统,全面测试其阻值是否符合要求,为此,机电队须作好以下几方面的检查和落实。

7、严格检查地面接地极,必须符合规程要求。机电队应将矿井所辖机房、、炸药库、高层建筑、10KV架空线路、入井风水管、入井轨道等接地极测试数据报矿部存档。整改完不合格的接地极,接地极合格数据报机电矿长备案。

8、井下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钢丝)、铅皮或屏蔽护套等是否有保护接地。

9、井下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网的电缆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1Ω。

10、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包括电缆的铠装、铅皮、接地芯线)和局部接地装置,应与主接地极连接成一个总接地网。

11、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

局部接地极可设置于巷道水沟内或其它就近的潮湿处,设置在水沟中的局部接地极应用面积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或具有同等有效面积的钢管制成,并应平放于水沟深处,设置在其他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可用直径不小于35mm,长度不小于1.5m的钢管制成,管上应至少钻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并垂直全部埋入底板,也可用直径不小于22mm,长度为1m的2根钢管制成,每根管口应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2根钢管相距不得小于5m,并联后垂直埋入底板,垂直埋深不得小于0.75m。

12、井下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芯或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100mm2的扁钢。

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接地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电缆连接装置两头的铠装、铝皮的连接,应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25mm2的扁钢。

13、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其他有关规定加强炸药库房和主扇机房的防雷电管理,防止因雷电引发恶性事故。

三、应急措施

1、雷雨季节,防雷电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轮流值班,遇到雷雨天气要深入重要部门、岗位,确保设备、设施免遭雷电侵袭。

2、如有雷电侵袭造成事故,要积极组织抢险,恢复供电及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篇3:浅析煤矿电器设备的防雷电技术

关键词:煤矿,电器,防雷电

1 煤矿监控设备简介

监控系统是通过井下的若干监控模拟信号传感器, 将捕捉到的具备安全隐患的信号传递到单片机, 分站经过模拟———数字化后, 通过通信线路将安全隐患的信号传递到地面机房, 机房服务器对信号进行全面分析, 为领导者提供全面的技术数据, 决策应急措施。能否保证井下数据的准确传输是整个监控工作关键, 其意义不言而喻。

2 煤矿监控系统雷电侵入渠道

2.1 地面机房雷电侵入渠道

2.1.1 电源线路引入

由于机房电力供给是由变配电室引入的, 电源高压端的防雷保护已由电力供电部门实施。雷电防护只需要在机房配电处安装防雷设备, 据悉目前没有因雷电过电压沿电源引入, 烧毁设备现象。但今后如果有条件应该采取防雷措施。

2.1.2 信号线路引入

从井下引入机房的信号线路是一个严重的途径, 煤矿雷电非常大, 远远超过了国家相关标准。从防雷模块损坏的程度上分析, 信号线路不仅仅存在线对地雷击, 同时还存在线间雷击, 其雷电能量远远超过国家最高标准。

2.2 井下分站设备引入

1) 电源线路引入。井下分站设备的电源系统应该安装防雷设备, 抵御雷电高压沿井上电源线侵入井下烧毁分站设备, 据悉欧洲的煤矿井下安全设备已经安装了防雷设备, 而我国目前没有因雷电过电压沿井上电源引入烧毁井下设备现象。但今后如果有条件应该采取防雷措施, 防患于未然。

2) 信号线路引入。井下分站设备输出的信号线路端口是一个严重的雷电侵袭对象, 雷电过电压沿信号线路侵入分站设备。抵御雷电侵袭, 保证分站设备线路通畅是本案的关键。也是煤矿监控系统最容易遭受雷电侵袭的关键, 同时可以理解为:信号线路是否畅通、通信设备运行状态是整个监控系统能否发挥作用, 最大限度的保护井下人身安全的瓶颈和关键。

3 现场状况系统分析

3.1 常用措施

为防雷击, 很多地方采取了一系列防护测试, 效果显著, 但许多地况劣质的地方仍然存在雷电击毁设备的现象。为此我们进行了带载模拟雷击试验, 就许多技术问题进行了技术交接和探讨, 对今后如何抵御雷电保护设备有了进一步的共识也找到了部分雷电防护隐患的原因。

3.2 实际操作难点

国家和国际电工委员会要求雷电产品必须良好接地, 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但是在许多场所应用的确很难做到, 如何防护, 应该肯定的说这是一个世界级难题, 国内外许多国家科技人员都在为此努力工作。

4 信息系统防雷

4.1 机房雷电防护

根据IEC和GB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需在计算机机房不间断电源输入端进行三级保护, 第一级使用火花间隙放电器 (对10/350u S直接雷电进行90%的吸收) , 第二级使用半导体过电压保护器 (对第一级火花间隙放电器吸收雷电后, 残余部分感应雷电进行吸收, 使雷电的能量基本吸收完毕) 第三级使用半导体过电压保护器 (对第二级半导体吸收后, 残余的雷电杂波及其它操作过电压、容性负载感性负载引起的浪涌过电压实施进一部的吸收, 并对电力线出现的差模干扰、共模干扰实施有效的抑制和吸收) , 如有条件, 应使第一级防雷器件与第二级防雷器件之间拉开直线距离10米以上、第二级与第三级之间拉开直线距离5米以上, 利用电力线上的自由电感、自由电阻进行级级解偶, 以达到级级保护器的响应时间相配合, 实现真正的多级保护。如不能实现利用电力线实施距离解偶时, 应该采用人为的电阻、电感实施LC延迟解偶, 以达到多级保护的目的。三级保护完成后, 能够为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的电源输入端提供安全、可靠的用电环境。

4.2 实施雷电防护的基本要素

4.2.1 机房地线问题

根据IEC和GB的有关计算机机房的标准, 机房地线有二类:独立地线和共用地线。但从防雷角度来看, 必须使用共地, 目的是减少雷电的高压反击。但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许多新机器对用电环境要求非常苛刻, 如果强行机械的把机房逻辑地、静电地、保护地、交流地、零线接地、防雷地、建筑物主钢筋、屏蔽地等统统连接一起, 实现共地。共地的基本目的是希望达到全面地电位等电位, 抵御雷电的高压反击, 如果强行等电位, 必将造成不愉快的后果。

4.2.2 均压等电位的防雷器件安装原则

防雷器件与被保护的设备全面等电位, 防雷器地线输入端接大地, 防雷器地线输出端设备, 在通讯线路进入设备之前安装通信信号防雷器, 其地线就近与设备外壳地连接。在防雷器之后, 不能在有任何形式的接地, 否则防雷工作肯定失败。

4.2.3 防雷器件的选择

1) 电源防雷系统。机房配电系统必须安装能够抵御直接雷击 (10/350μS) 防雷保安器, 并且实行三级保护, 防护雷电流:三相五线每线各吸收25KA (包括:火线与零线、火线与地线、零线与地线、火线与火线之间的雷电) 。单相三线每线各吸收50千安培 (包括:火线与地线、零线与地线、火线与零线之间的雷电防护)

2) 通讯信号系统。租用邮电线路进行数据传输的防雷保安器必须抵御和吸收 (8/20u S感应雷击) 5千安培雷电流。必须具备线与大地之间的防雷保护, 同时, 必须还要增加线与线之间的雷电保护。线对地和线对线同时吸收20KA。

4.3 屏蔽与屏蔽接地问题

4.3.1 屏蔽

所有电力线、广域网线、局域网线、控制线、监控线、视频线等系统线路必须进行屏蔽处理, 屏蔽线槽必须二点以上非等长接地, 屏蔽物端点必须接地。

4.3.2 屏蔽共槽问题

电力线与网线不能同槽铺设;局域网与广域网线路不能同槽;广域网和局域网线路串墙壁时必须套入金属管, 金属管接地处理。局域网和广域网布线必须距墙壁一定空间, 减少感应雷击对线路的影响。

4.3.3 光缆问题

光缆一般不会传导雷电, 光缆金属护套和金属芯线可以电引入雷电烧毁设备, 为此, 必须在进入设备之前, 使芯线和护套接地或通过SPD进行有效接地, 即可达到避雷的目的。

5 结语

篇4:煤矿防雷电安全措施

关键词:农用变电设备;防雷安全;电网运行;质量标准;效益水准

中图分类号:TM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0-0134-02

农村电网内部的配电结构建筑规划活动在不同形式的雷电环境中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针对普遍农用配电设备的技术缺陷以及防雷效能缺陷进行细致的构件布局研究,结合先进的预测技术手段以及质量部件制定标准进行系统规划,确保相对高效预防方案的制定效果,促进变电设备的具体保护,避免雷击事故危机的强力蔓延,促进农用电力机械设备的推广和应用,进而促进用电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改善,保证先进防雷技术的具体施展空间,实现国家内部电网建设工作的全面拓展。

1 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发生变压设备雷击事故的主要

原因分析

1.1 变压设备尚未进行接地处理,同时缺少避雷设施

对于不同电力发展能力的农用地域来说,由于传统电力部门的观念陈旧以及对先进防雷击设备的了解不足,使得具体的接地处理手段以及避雷器的设置没有进行系统的安排。结合实际发生雷击事件位置的闸杆材质现状以及连接金属部件的烧伤痕迹进行绝缘层位置的仔细检查。如果内部设备的隐性接地功能使得具体的雷电流入地回路系统形成。

1.2 变压器接地,尚未进行避雷器的安装处理

结合实际灾害地区的考察,针对变压器的实际安装位置以及接地处理模式的观察,测量工频接地的实际电阻值,其中变压设备的接线位置直接受雷击被切断,造成相线跳开,而低压侧位置受损现象比较轻微。

经研究发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架空线路的设计方式引起的,根据接地结构处理的主要框架以及雷电在高压闸杆的电流延伸作用使得接线位置顶端出现放电现象,使得高压外侧结构部件的破坏蔓延,这种效果还包括雷电高地作用下的变压结构内部反击作用等,这对于后期技术改进有着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

1.3 雷电直击造成的变压结构电流的影响效果

由于传统的高压架空线路设计缺乏避雷线的完善,整体农用高压线离地距离11 m,结合雷电天气发生的频率以及空间效应进行综合分析,使得具体雷击产生的空间结构等效面积结构得以展现,保证年平均雷击次数的预测效果。

由于高压位置的Y相线在电杆顶端进行架设,内部接线效果存在闪线隐患,因此一旦发生雷电直击现象,就会使得结构附近的部件严重受损,在电流电磁感应的传播作用下,使得不同相线的损坏现象也随即发生,但总体效果较直接作用位置稍显轻微。另外,变压设备内部的系统结构会对雷电电流产生互感效应,直击雷电电流在变压设备的实际值为5 kA,尽管接地电阻保持在0的条件,内部线感作用始终无法彻底根除,结合组织位置的危险高压感应现象进行接地线感的呼应,因此对于接地工频电阻的改变处理几乎还是无法避免雷电作业下的电位反击效果,因此,需要结合系统的分析手段进行全面的电网结构研究,确保相对合理的改进方案得以落实。

2 具体的防雷电安全措施的制定

2.1 实现高压瞬态作用范围内的电位连接布局

结合变压设备不同位置进行避雷器的架设,实现变压器壳与其他结构部件的接地连接格局,尽管受到雷击,也会保证整体结构部件的电位变化的一致效果,不存在附加电流的影响作用,因而可以具体保证设备的完整效果,避免严重损坏现象的发生。

但实际进行处理中发现,关于这种瞬态等电位的连接手段,当出现雷击天气和安全威胁时,在结构内部避雷部件的影响范围内,使得内部电压与避雷部件的运行时效出现差别,同时伴随连接导体的实际阻抗效用,使得整体等电位的实际效果不能够全面保证。不过,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部件结构的合理设计,目前的变压器不同压侧位置的避雷器结构设计已经实现了瞬态等位连接的稳固局势,因此,作为防雷手段的主要内容,这种手段在实际防雷击工作落实过程中受到广泛认同和应用推广。

2.2 关于高、低压架空线路位置的具体防雷手段制定

根据农村高压架线在空旷地区的设计传统要求进行野外查探,根据架空转埋地的变压设备接入方式改进,使得关于高压侧位置的雷电电波减弱效应逐渐强化;根据低压架设线路在野外分布位置的研究,结合雷击安全隐患的分析,低压位置线路的上中性架设手法进行避雷闪线在电杆顶端的外接,保证整个杆体范围的整体接地格局,注意保证不同相线与下横担结构的平行效果,结合中线保护空间的架设要求进行闪击效应的减缓,实现终端设施的良好维护。

2.3 接地线的完整设置结构追加

对于变压位置结构的接地处理,尽管不能彻底消除雷击隐患的直接影响,但对于中性线雷电高低电位以及电反击作用下的具体强度有着一定的缓解作用。只有保证结构的良好接地,才能促进内部雷电电流的良好泄放。尽量减少雷电直击作用下的低压终端用户质量的实际影响,具体手段是进行接地工频电阻值的合理设计,同时严格执行接地线感的具体材质规格要求。结合之前两种手段进行综合格局的稳固建立,才真正把握防雷设计格局的建立要求,尽量避免雷电高发区位置对农村电网设备的破坏,保证先进电力事业在农业生产、活动的支持效应,促进先进生产行业的发展与现代综合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这是现代化电力建设事业的主要目标。

另外,全面加强农村电力用户的管理,促进内部安全用电行为检查工作的顺利落实,实现雷电预防工作的及时响应,及时配合天气预报单位工作,确保相对合理系统防护工作的指导价值。全面根据设备的维护管理功效进行配电结构的维护处理,实现供电部门的统一管理,保障必要故障部件的保护动作能够正常响应,具体进行故障现象的隔断,确保自动停电范围的缩小,结合新接入配电网用户设备的标准质量进行必要的安全技术检验,使得相对雷电天气作用下的具体用电效能能够适应一定安全隐患的改进,当然,还是尽量避免雷电天气下具体电力设备的运行,确保电网空间格局的完善,避免接地位置以及高压接点等结构的受破坏危机,全面促进输电质量以及服务的综合发展水准。

3 结 语

目前,我国雷电多发区的电力设备保护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主要是结合先进防雷部件处理技术以及高效的接地安排工序进行系统方案的制定以及实施,尽量避免直接危害对部件安全产生影响,尽全力改善农村电网运行的防雷电安全技术。

参考文献:

[1] 徐余丰.无功补偿设备控制方案及调试装置的开发和应用探讨[D].杭州:浙江大学,2009.

篇5:煤矿防雷电应急预案

1.1 编制目的

煤矿防雷电是煤矿雨季三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切实加强煤矿防雷电自然灾害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高效有序的救灾运行机制,提高防灾救灾工作的整体水平,切实做到有备无患,迅速、准确、及时、高效地做好我矿的防灾、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雷电灾害造成的危害,促进煤矿稳定和谐的发展,特制定防雷电自然灾害应急预案。1.2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害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文件有关规定,结合煤矿防雷电工作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矿区范围内防雷电应急工作。

一、指导思想: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确保我矿职工平安。

二、防御要求与重点:凡遇特大雷电灾害或重大雷电灾害,我矿救灾应急预案启动。确保我矿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在矿内重点防御。

三、救援程序

1.发生事故后,单位领导及工作人员应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按照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立足自救或者实施援救:(1)当雷击引起人员伤亡、火灾、爆炸的,及时实施消防、医疗救护、人员疏散、努力保证人员安全;(2)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灾情;(3)保护好现场和保证通信设备完好,内外、上下主要信息联络畅通。

2.雷电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接到重、特大雷灾事故报告后,立即向公司领导报告,并组织有关人员赶赴现场,成立事故处理现场指挥部,指挥部指挥长由矿长担任,对抢险救灾事故处理实行统一指挥。

3.参加抢险救援工作,在事故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实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诿,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险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排除险情。

(2)迅速控制危害源,并对危害源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和危害程度。

四、雷电灾害事故报告

(1)发生雷电灾害事故时,事故当事人或者发现人应当立即报告单位领导和雷电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紧急情况要报警,有伤亡、火灾、爆炸时,应当保护现场并迅速组织抢救人员和财产。

(2)较大以上雷电灾害事故,矿应当在事故发生后半小时内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起因、造成后果、已采取措施等情况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领导。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

成立防御雷电灾害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在公司的领导下,按照“统一指挥,分工负责,专业处置”的原则,负责本矿区域内防御雷电灾害的领导工作,监督检查防雷工作的情况,负责突发雷电灾害的救援、伤亡救护、因雷电诱发火灾和雷电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一)主要职责。

1.负责研究和制定本区防御雷电灾害工作安排和雷电灾害应急处置的具体措施和意见;

2.负责雷电灾害的处置、救援、救护和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3.负责雷电灾害的应急保障和应对工作;

4.负责防雷安全联合检查,职能部门负责防雷工程质量监督、验收工作;

5.负责制定防御雷电灾害的工作规划和计划,做好防雷工作总结;

6.负责雷电灾害抢救和救援队伍的建设、管理工作;

7.负责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

(二)组成人员。组

长:

副组长:

区安全生产监督局局长

区气象局局长

成员:

区发展改革工委副书记

(三)工作机构及其职责。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气象局,其职责为:

负责领导小组部署的各项任务及上级气象主管机构部署的防雷减灾业务工作;

负责行政许可项目的实施工作(新、改、扩建建<构>筑物防雷图纸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

负责新、改、扩建建(构)筑物的防雷检测和跟踪检测工作;

负责制定建(构)筑物防雷装置与设施的整改方案,实施监督管理工作;

负责组织建(构)筑物特种行业的防雷装置和设施的常规检测工作;

负责防雷执法检查和防雷工作违法、违规行为和案件的鉴定、处理工作;

负责雷电灾害的鉴定、事件的诱发成因分析、灾害总结、信息统计、上报工作;

负责防雷工作科普宣传和预报、预测工作;

向区政府领导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相关单位领导报送防雷减灾工作简报及信息。

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人员为:

主任:

区气象局局长

成员:

区避雷装置安全检测站站长、区气象局综合科科长

区避雷装置安全检测站助理工程师

区避雷装置安全检测站技师

(四)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及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1.王振江副区长负责防雷工作的全面指挥和领导工作;

2.高士虎负责防雷安全监督检查和灾害处理工作;

3.袁贵臣负责防雷日常业务、应急案件的鉴定、信息统计报送及灾害的责任认定工作;

4.区发展改革委负责协调供电等责任部门的防雷工作;

5.区市政管委负责协调电信等责任部门的防雷工作;

6.区建委负责建设工程的防雷安全检查和质量验收工作;

7.市公安局顺义分局负责灾后的治安保卫工作;

8.区公安消防支队负责防火安全检查及雷电引起火灾的处置工作;

9.市规划委顺义分局负责在建设工程认领规划许可证后,协助区气象局做好防雷图纸设计审核工作;

10.区农委负责各镇防雷工作协调和灾后处置工作;

11.区教委负责落实本系统防雷和灾后处置工作;

12.区商务局负责落实本系统防雷和灾后处置工作;

13.区工业局负责落实本系统防雷和灾后处置工作;

14.区卫生局负责灾后伤亡人员救援、抢救工作;

15.区广电中心负责防雷工作宣传、采访、报道工作;

16.各街道办事处负责本管辖区的防雷工作和灾后的群众安抚及救援抢险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在防雷工作阶段性联合检查时,负责协助区气象局开展行政执法工作。

今后,如需调整区领导以外的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由成员单位提出调整意见,经领导小组批准后,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自行发文通知,并报区应急办备案。

二、应急救援、救护和抢险工作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成立专业救援、救护和抢险队伍。

区卫生局在接到雷电灾害伤亡紧急报警时,救护队在20分钟之内迅速到位,实施对伤员救援、救护工作。

区公安消防支队在接到雷电引起火灾报警后,20分钟之内到达火灾现场,实施灭火、扑救工作。

市公安局顺义分局在接到雷电灾害报警后,20分钟之内调集民警维护灾害现场秩序,做好治安保卫工作。

区发展改革委在接到雷电灾害报警后,立即调集供电部门救援抢险队处理电力设施事故。

区市政管委在接到雷电灾害报警后,立即调集电信部门救援抢险队处置电讯设施事故;

区建委在接到雷电灾害报警后,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对建(构)筑物造成损害程度做出鉴定,落实防护措施;

区气象局在接到雷电灾害报警后,立即将报警信息上报市气象局、市防雷检测中心,20分钟之内赶赴现场,做出事故责任调查和灾害鉴定,做好现场影像资料录制、灾情上报和信息传送工作;

区应急办和区安全生产监督局在接到灾害报警时,牵头指挥救援、救护、抢险工作。

其他各成员单位的救援抢险队均应在本系统发生雷电灾害时,20分钟之内到达现场,实施抢险救护工作。

篇6:煤矿防雷电安全措施

为了确保矿井安全越冬,保障职工健康生活,根据《*****关于扎实做好低温凝冻天气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的通知》文件精神,及早部署,提前预防,积极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切实把安全生产落到实处,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在冬季来临之前,对我矿冬季防寒、防冻、防火、防煤气中毒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为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经矿领导研究决定,特制定冬季防护工作计划及安全技术措施如下:

一、目标任务

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巩固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专项整治检查等活动成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狠反三违,把冬季防护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杜绝火灾事故,消灭因火灾造成的重伤以上人身事故,保证供暖锅炉安全运行,实现主要工作地点和要害场所供热,防止主副井筒发生坠冰事故,严防煤气中毒等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冬季安全。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我矿冬季防护工作的领导,矿成立冬季防护领导小组。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各部门所有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检部,负责冬季防护的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考核工作,常务副总方军。

三、职责分工

组长对冬季防护工作全面负责;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冬季防护的日常工作;安检部负责冬季防护日常工作的安排、平衡及冬季防护工作的监督检查落实;机电部、机电队负责各设备设施的供电、检查、检修及防护的准备和

安装工作;采购部负责冬季防护所有设备、材料的招标采购;综合部负责做好地面防火、安全保卫及防中毒工作;各部门、各区队要根据矿冬季防护工作的总体安排,专人负责,确保防护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实现矿井安全越冬。

三、加强冬季防护的宣传教育

冬季防护工作关系到我矿全体职工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稳定发展,要调度重视冬季防护工作,在安排正常工作的同时,把此项工作做为一件大事来抓,利用板报,标语和各种会议等形式大力宣传冬季防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及灾害预防知识,勤走访、勤检查,在宣传教育中把检查出来的问题汇总到安检部,并及时制定整改措施,监督整改落实到位。

同时,为让广大干部职工从思想上引起重视,要积极做到冬季防护的宣传工作,各部门要充分班前会,安全检查例会广泛宣传发动,不断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职工自我防护能力,为矿井打下坚实安全基础。

四、工作重点

1、机电部、机电队要及早着手,提前安排,对各办公室取暖设备、锅炉等设备设施的安装、检查、检修,保证供热、职工洗澡正常进行;提前做好井筒防冻工作准备,加快井筒供暖设备、设施的采购、安装;10月底必须投入运行,严防井筒结冰;对变电所、供电线路、通讯线路进行全面检查,组建兼职抢险队伍,准备抢险物资,因恶劣天气造成的供电、通讯中断事故要及时抢修,确保冬季安全供电,通讯线路畅通;对主井提升钢丝绳、天轮、井架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采取可靠的防冻措施。

2、保卫部门经常对办公室、职工宿舍、仓库、绞车房、主扇房、变电所等关键部位的防灭火设施进行检查,确保消防设施完好;关键部位的冬季取暖严禁使用电炉、煤炉及大功率耗电设备取暖;加强对矿区内部不定时巡逻及增强门岗的责任心;井口房严格执行入井验身制度,防止职工把火源带入井下。

3、办公室及安检部要加强对轻钢彩板房及临时房的排查,防止因大风、大雪造成倒塌而造成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同时加强对职工冬季防护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保证人人有意识,人人懂得注意事项和防范措施。

4、矿冬季防护领导小组、各部门、各工队要加强领导值班,做好冬季防护紧急事件的应对工作;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特别是寒流和风雪降温天气,提前做好防寒流和大风雪降温、降雪天气的准备工作,及时排除恶劣天气造成的事故隐患,确保冬季安全生产。

5、各部门、各施工队在10月10日以前,对辖区的冬季防护工作进行自查,10月12日前矿冬季防护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对矿井防护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落实整改,确保矿井安全过冬。

五、冬季防护工作安全措施

(一)、防火措施

1、地面防火:

(1)、冬季防护小组成员要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对职工宿舍进行检查。(2)、宿舍内严禁使用电炉等大功率用电设施。

(3)、组织职工学习防火知识,加强安全防范意识,防止火灾发生。(4)、宿舍严禁用煤气炉、煤炉及明火取暖。(5)、易燃物品要与火源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6)、职工严禁躺在床上抽烟,以免疲劳过度睡着引起火灾。

(7)、机电维修间电焊、气焊作业时必须及时用水对焊渣进行降温处理;井口电焊、气焊作业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后方可执行。(8)、机电部、安检部加强监督检查,严禁私拉乱扯电线,防止火灾、触电等事故发生。

(9)、锅炉房、食堂烧过的炉灰必须用水泼灭后才能运往垃圾场。(10)、坑木场严禁抽烟、严禁采用明火取暖,并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11)、地面消防水池水量必须充足,水泵、消防栓、软水管消防设施必

须配备齐全。

(12)、绞车房、压风机房、主扇房、充灯房、配电房、仓库等重点要害场所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及消防沙,并及时更换失效的灭火器。(13)、各要害地点的工作人员都必须熟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职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14)、必须设置地面消防材料库,消防材料库必须设在井口附近,并有轨道直达井口,但不得设在井口房内;消防材料库储存的材料、工具的品种和数量应符合有关规定,并定期检查和更换,消防材料和工具不得挪作他用。(15)、对违犯规定造成火灾人员,除赔损失外,视情节轻重给予100-1000元罚款。

2、井下防火:

(1)、加强井口验身工作管理,严禁入井人员穿化纤衣服和携带点火物品。

(2)、加强井下电气设备的管理,杜绝失爆设备入井和在用设备出现失爆现象。

(3)、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和电缆。

(4)、完善井下电气设备的各种保护,并经常检查各种保护的使用情况,严禁出现甩掉不用电气设备保护的现象。

(5)、对井下漏电继电器保护整定值进行合理整定。

(6)、对井下接地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接地电阻值、接线体、导线截面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7)、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变压器油必须装入盖严的铁桶内,由专人押送至使用地点,剩余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运回地面,严禁在井下存放;井下使用过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到地面处理,不得乱扔乱放;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和硐室内;井下清洗风动工具时,必须在专用硐室进行,并必须使用不燃性

和无毒性洗涤剂。

(8)、必须设置井下消防材料库,井下消防材料库必须设在井底运输大巷内,并应装备消防列车,消防材料库储存的材料、工具的品种和数量应符合有关规定,并定期检查和更换,消防材料和工具不得挪作他用。(9)、必须对井上、下消防管路系统、防火门、消防材料库和消防器材的设置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0)、消防管路必须畅通,地面消防水池水量必须保证正常用水量。(11)、井下变电所、泵房、各设备安装地点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及消防砂。

(12)、井下工作人员都必须熟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职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13)、井下严禁使用灯泡取暖和使用电炉。

(14)、电缆连接处必须使用接线盒,严禁出现鸡爪子、明接头、羊尾巴。(15)、必须对电缆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有破损或胶质老化的电缆要及时处理或更换。

(16)、井下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如果必须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巷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措施,并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执行。

(二)、防煤气中毒

1、冬季防护小组成员要定期、不定期的对锅炉房进行检查,重点是中午、晚上职工休息时间。

2、职工应经常打开前后窗户对流通风。

3、各队要利用学习日向职工宣传防煤气中毒知识。

4、宿舍严禁用煤气炉、煤炉及明火取暖。

5、严禁私拉乱扯电线。

(三)、防交通事故

1、作业区使用各种车辆及外来装卸货物车辆,必须严格遵守交通安全法规,禁止无照无证驾驶,禁止乱停乱放车辆,严禁酒后开车,严禁超速行驶。对于无视安全规章制度,不听劝阻,不听指挥者,按公司相关规定协调保卫科共同处理解决。

2、雨雪大雾凝冻天气视实际情况停止车辆运行。对于损坏现场设备、设施的,可以恢复原状的要求其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影响正常生产且造成一定损失的报公司相关部门协同处理。

3、厂区内行走人员、车辆必须遵循“礼让三先”原则,必须严格遵守交通安全法规,车辆和人员不得有意阻塞马路。

(四)、防寒、防冻措施

1、井口

(1)、加强翻矸台、井口平台的检查,及时清扫积雪,对结冰处应及时进行除冰。

(2)、井口封口盘要及时清除杂物,清扫积雪、积水,以防结冰。(3)、主、副井口、井口信号房、各车间、宿舍、办公室、食堂、澡堂、车房(如绞车房、压风机房、主扇房、变电所、配电房等)由机电部、机电队安排统一安装供暖设施。

(4)、不得长时间停止绞车及罐笼运转,若出现长时间停止运转,则需要采取防结冰措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一旦结冰,必须破冰后方可运行。(5)、井口应配备手镐、大锤及钎子等工具,并安设热水器,以供破冰使用。

(6)、通往井口的道路必须及时清除积雪、积水,防止地面和梯道结冰;若结冰时必须及时清理,以防人员滑倒。

(7)、各车间、宿舍、办公室、食堂、澡堂、车房(如绞车房、压风机房、主扇房、变电所、机修车间等)及时更换破损门窗、玻璃,采用暖气或空调等供暖设备取暖。

(8)、必须及时供暖防止井筒结冰,保证井口以下温度不低于2℃。(9)、把地面存放的单体液压支柱内的水放净,采用帆布棚包裹,降雪后及时清理积雪。

(10)、对供水管路用岩棉包裹严实,不得露出管壁。

2、生活区

(1)、生活区宿舍、学习室、会议室、餐厅等采用空调或暖气取暖。(2)、对各供水管路进行保暖处理。

(3)、水龙头夜间可小量流水,防止冻坏阀门。(4)、设备长期不使用的放净内存的水。

(5)、经常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在降雪前储备一定量的生活物资,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职工吃上热饭热菜。

二〇一六年十月八日

内蒙古蒙西矿业*******煤矿

冬季防寒、防冻、防火、防中毒安全措施

上一篇:双十一销售额排名下一篇:档案整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