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汉译

2024-05-09

字幕汉译(精选三篇)

字幕汉译 篇1

随着中俄交流的进一步加深,在两国出现了“汉语热”或“俄语热”。电影作为一种形象艺术可以更为直观地展示自己,是了解两国文化的最佳途径。尽管出现了俄语热,但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可以看懂俄文原版电影,对于许多看不懂俄罗斯原版电影的中国人来说,这就需要借助于字幕翻译。中国的字幕翻译发展比较晚,总体上还存在着经验、经费不足以及人才短缺等一些问题。现俄文影视译制成中文的有:《他是龙》《爸爸的女儿们》《体育老师》《饭店迷情》《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西伯利亚理发师》《传奇十七号》《接吻吧,不为媒体》《地铁惊魂》《静静的顿河》《铁人伊万》《守日人》《守夜人》等等。这些影片已经成为我们了解俄罗斯的媒介,正是有了这些媒介,我们才可以深入了解俄罗斯这个充满欧亚文化的国度。

一、字幕翻译的特点

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字幕翻译尤为必要。所谓字幕翻译就是在保留原声的基础上将源语言译为其他语言叠加在屏幕下方的文字。其特点是:口语化、瞬时性、大众化、本土化。[1]所谓口语化就是影视作品的语言比较口语,通俗易懂。字幕翻译工作者要精通俄语的口语及其与汉语的对比,使之翻译的文本既通俗易懂,又符合俄罗斯的国情文化。瞬时性,字幕是影视剧中人物的对白,一瞬而过,没有容你思考的时间,因而字幕翻译要意思明确,让观众一看就懂。大众化,源语言贴近生活,要求译语也要符合大众文化。本土化,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那么其影视作品也是紧紧跟随该国的时代潮流,极具本国特色。

二、字幕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字幕翻译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其中之一就是文化差异问题。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由于中俄两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的不同,必然会出现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横亘在字幕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如在《传奇十七号》中小主人公成功脱险后,妈妈说,“Вот ты пол у чишьуменя!”表面意思是“你想从我这儿得到的!”这样就让人摸不着头脑,而译成“你可真成!”这就是妈妈心有余悸的感受,既想批评自己的孩子,又担心和心疼孩子。很多译语过于直白,比如俄罗斯电视剧《Фузрук》就译成了《体育老师》,Фузрук的本义是体育老师的意思,但这是一部喜剧片,此译名无法将其喜剧效果表达出来,而译成《我的逗比老师》就凸显其喜剧效果。

三、字幕的翻译策略

1. 姓名的翻译

俄罗斯人名独具特点,姓名由名字、父称和姓构成。俄罗斯名字的形式相对比较复杂,如:Александра,Саша,Сашенька,Сань,Саня等都是“萨沙”的名字。俄罗斯人的姓名有以下来源:一是俄罗斯人起名时往往为纪念祖先或其他亲友、伟人而从其名;二是俄罗斯人信奉基督教,孩子出生后,在命名日神甫给孩子命名。俄罗斯人姓名的全称用于正式场合,全称有三部分,其顺序一般是:名字+父称+姓。俄罗斯姓名的汉译一般采用音译的方式,除了某些约定俗成的,切记不可乱译。如:Толстой托尔斯泰,Горький高尔基,Мохаммед默罕默德,Константин康斯坦丁等。[2]

音译是人名翻译中最常见的策略,所谓音译一般应以全国统一的译音表为准,不得自造。如:《密码疑云》中的Даша译为:达莎;《传奇十七号》的Анатолий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Таросов译为阿纳多里·弗拉基米洛维奇·达拉索夫,Валерий Хорломов译为:瓦列拉·哈尔拉莫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Федот Евграфыч译为:费多特·耶夫格拉维奇,Рядовая Бричкина Лазавета译为:丽阿朵娃娅·布里奇基娜·丽莎维达;大型纪录片《总统》的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вич Путин译为: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洛维奇·普京;《铁人伊万》中的Иван Максимович则译为:伊万·马克西莫维奇等。

2. 绰号的翻译

无论在哪一个地方,绰号都是十分普遍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毫不例外,俄罗斯人也广泛地使用绰号。俄罗斯语言学家Н.Н.Подольская认为,绰号是根据某人的典型特征、随其生活发生的情况或者按照任何一种相似点所起的补充名号。早在俄罗斯历史中就存在这一现象,如伊凡·瓦西里耶维奇(Иван Васильевич)因其生性残暴被称为Иван Грозный,译为伊凡雷帝。而樊锦鑫把《死魂灵》中的Толстунчика译为肉团儿,Чернушка译为黑宝宝。[3]在影视作品中往往会存在一些绰号,当然,俄罗斯影片也不例外。绰号的翻译基本上采取直译或意译的翻译方法。

(1)直译

在《我的逗比老师》(另一译为《体育老师》)中,就存在大量的绰号。“Минус”是一个近视眼,是一位听话、学习认真的学生,同学们戏谑地称其为“Минус”,即“近视眼”;“Псих”是体育老师的朋友,文化水平不高,做事易冲动,因而译成“疯子”。[4]这些绰号的翻译鲜明地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而《饭店迷情》中厨师长的绰号为“Шеф”,即老大。这一绰号既亲切又可以彰显其在厨房里的地位。

(2)意译

绰号翻译的另一种方法就是意译。如在《我的逗比老师》中一位女学生的绰号是“Пупок”,因为她体育课上穿的衣服露着肚子。“Пупок”原意是脐、肚脐眼,因而译成“肚脐妹”。萨沙比较胖,因吃东西上课迟到而气喘吁吁,体育老师凭第一次见到萨沙的印象而称其为“Наф-Наф”。“Наф-Наф”原意指刚跑完步的喘气声,因而将“Наф-Наф”译成“呼哧妹”。[4]绰号的意译突出了人物的鲜明特征,生动而形象,且观众容易记忆深刻。

(3)归化

归化,即在翻译中以目的语言或译文读者为主,译文符合读者的语言习惯,意在用传统的情调去取悦译文读者。《两个人的车站》中的“драная кошка”译成:干巴猴子,драная кошка在俄语中有两个意思:一是瘦得皮包骨的猫,二是(粗俗)瘦得难看的女人。译者采取归化的方法,将其处理成“干巴猴子”,此翻译既能迎合中国观众的口味,而且把普拉东的愤怒鲜活地展现在屏幕之上;“козёл”则译成:野狗,козёл的原意是山羊,常用作俗语、骂人话,而山羊在汉语中,象征着吉祥平安,温顺、软弱,很难联想到不好的事物。[5]因而译者将这个词进行了归化分析,用“狗”来替代“羊”这样既符合安德烈气愤的语境和粗俗的性格,又符合中国文化,对观众来说通俗易懂。

3. 对白的翻译

字幕翻译的目的无非就是使本国人看懂并能够理解俄罗斯的影视文化。此时字幕翻译一定要准确,准确地表达信息、情感,使观众了解俄罗斯的国情文化。字幕翻译并没有明确而严格的翻译规则。

(1)直译

(2)意译

中俄文化交流不断深入,特别是值此中俄媒体交流年之际,两年内将在两国记者和媒体之间举办多项活动,影视在其中的角色尤为突出,包括联合制作,影片互换,举办电影节等,这些活动将会带动两国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因此,在这一文化背景下,就需要我们做好字幕翻译工作。只有熟知中俄文化才能译好字幕,促进中俄电影的交流与发展,进而促进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摘要:随着中俄文化的交流,俄罗斯的很多影视作品进入中国市场,对于看不懂原版电影的人来说,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字幕翻译具有口语化、瞬时性、大众化、本土化的特点。因此,在翻译俄罗斯人姓名、绰号以及影视对白时,应该考虑中俄两国的文化差异,采用音译、直译、意译和归化等翻译策略。

关键词:俄罗斯影视,字幕,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吴蔚.论影视字幕翻译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J].电影文学,2013(24).

[2]蔡毅,孙桂芬.俄译汉教程(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3]于双雁.俄语绰号探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2(3)

[4]徐丽艳.俄罗斯电视剧《体育老师》翻译策略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5.

字幕汉译 篇2

关键词:关联理论;字幕翻译;《泰坦尼克号》

一、引言

《泰坦尼克号》贴切传神的中文字幕翻译准确传达了当时语境下的信息,使得国内观众能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本文论证了关联理论来指导字幕翻译是合理有效的。

二、关联理论简介

关联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在语言哲学领域兴起的关于语言交际的解释理论。它认为关联性 的强弱取决于两个因素:处理努力(processing efforts)与语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s) 。这就是说,第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强;第二,在其他条件 相同的情况下,处理话语的努力越小,关联性越强。话语的关联程度就取决于话语所具有的语境效果和处理话语时所作的努力这两个因素。

三、字幕翻译与关联理论

字幕有两种,语内字幕和语际字幕,后者才是通常所说的字幕翻译,即在保留原声的情况下,将剧中人物对白和必要视觉信息译为目的语,叠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其宗旨是,最大限度地传递语义信息,帮助观众跨越语言障碍,了解故事情节。

字幕翻译有两个典型的制约因素: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时间限制是指字幕须与图像同步配合,空间限制是指屏幕上可容纳的语言符号数目有限。

根据关联理论,字幕翻译要取得最佳关联,应当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字幕的语境效果要大,也就是说字幕要与电影画面尽量保持一致;第二,对字幕的处理努力要小,这就意味着观众不会花很多的精力来阅读字幕,从而影响了整个的审美体验。

四、关联理论对《泰坦尼克号》字幕翻译的关照

措辞在字幕翻译中非常重要,要实现字幕翻译的最佳关联一方面取决于“语境效果”,另一方面要取决于观众对字幕翻译的“处理努力”。由于字幕翻译本身的限制,观众要求字幕简单易懂,因此翻译时要尽量避免生僻词,而应使用一些常见词、简单词。下面看一下《泰坦尼克号》字幕翻译中的实例:

例1:Liz: You actually think this is you, Nana?

丽姿:奶奶,你觉得这真是你吗?

Old Rose: It is me, dear. Wasn’t I a dish?

老年罗丝:是我,亲爱的。我当时是不是很漂亮?

如果我们从字典里查“dish”这个单词,其意思是“盘子”或“一道菜”,而在英语口语中 “dish”常用来比喻外表非常有吸引力的人。相当于中文中的“秀色可餐”。此处,字幕翻译者选用了“a dish”在英语口语中的含义,不仅成功地表达了原作者的意思,同时也保证了目标语观众的正确理解。使观众付出了较少的处理努力,收到了很好的语境效果。

例2:Tommy Ryan: Forget it, boyo. You’d as like have angels fly out of your arse as get next to the likes of her.

汤米·瑞安:甭想啦,老弟,你连接近她的机会都没有。

Arse原意为“屁股”。此句属俚语中的粗俗语。粗俗语一般用来表达烦恼、侮辱、蔑视、惊奇等情感,具有侮辱性,不堪入耳。俚语翻译是文化翻译的一部分。但电影的主要目的不是文化介绍与交流,其字幕应简洁、通俗,以确保普通观众了解剧情和人物。因此,译者可以删除、阻断一些与故事发展关系不大的文化信息,以更有效地传达重要信息,使英文字幕与电影故事之间具有更强的“关联性”。在翻译这句话时,译者直接将其内在意思译了出来,略去了目的语观众难以理解和接受的英语文化特征,利于跨越文化障碍,使中国观众接收到有效的信息,实现了最佳关联。

例3:Ismay: Make the Morning papers. Retire with a bang, E.J, eh? Good man.

伊斯梅:占整个头版。饮誉而退,是不是? 好样的。

“bang”本来是拟声词,在电影中被解释为“成绩或成功”。 如果译者把“bang”译成中文的“砰”,使中国观众会以为船长遇到了什么可怕事情,因而造成意义混淆。所以,将“retire with a bang”译成“饮誉而退”,把说话者暗含的意思准确地传递给了目标语观众,实现了最佳语境效果。

例4:Molly: You′re about to go into the snake pit! What do you plan to wear?

莫莉:你这是羊入虎口!你打算到时候穿什么去呢?

此处的“snake pit”,字面意思是蛇洞。但在中文中,我们常用“羊入虎口”或“龙潭虎穴”来比喻一个人将要面临巨大的危险或要去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此处,字幕翻译者用 “羊入虎口”表示“去蛇洞”,充分考虑了中国观众语言习惯与处理努力,准确而又快速地表达了电影最想传递给观众的信息,收到绝佳的语境效果,实现了最佳关联性。

五、结语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和深入,字幕翻译也成为了“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电影翻译追求的终极目标被概括为“见之于文,形之于声,达于观众,耳目能懂”。而“见之于文”是字幕译者承担的责任,因此,字幕译者应在此领域内做出积极、有效及长期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白英华.关联理论诠释下的电影大片的字幕翻译[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9):119.

[2]何兆熊.新編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81.

[3]孟建钢.关联理论对翻译标准的解释力[J].中国科技翻译,2001,(1).

[4]杨洋.电影字幕翻译述评[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字幕汉译 篇3

本文以美剧《生活大爆炸》为例, 通过分析其字幕的中文翻译, 旨在探讨剧中幽默效果的传达策略。《生活大爆炸》 (The Big Bang Theory) 是由查克·洛尔和比尔·普拉迪创作的一部以“科学天才”为背景的情景喜剧。2009年8月, 该剧赢得了电视评论协会 (TCA) 的最佳喜剧系列奖, 剧中主人公的语言诙谐幽默, 恰当处理其中的幽默语言既能突出人物形象, 又便于译文读者接受。

一、字幕及字幕翻译

字幕翻译是一种新的语言转换形式, 是把源语的视听语篇 (口头的或书面的) 翻译成目标语的书面语, 再搬上荧屏 (Gottlieb 1994:262) 。

根据Gottlieb的观点, 字幕一般呈现四个主要特点: (1) 以书写成文字的形式出现; (2) 后添加的; (3) 瞬时性; (4) 与画面声音同步。

英语电视电影的字幕翻译, 作为翻译的一个应用领域, 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总的来说, 字幕翻译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李和庆, 薄振杰, 2005:46) 。“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讲, 字幕翻译分为语言内字幕翻译和语言外字幕翻译” (赵素梅, 刘玉霞2009:78) 。

字幕翻译同样属于文本翻译, 但是与普通文本翻译不同的是, 字幕翻译的目的并不在于形式上完美, 而在于使观众收到与源语言观众相同的感受。

乌音嘎 (2012) 撰文从文化翻译观分析影视字幕翻译的翻译策略, 并借用苏珊巴斯奈特的话, 认为文化等值是翻译的基本原则, 翻译不应该局限于对原文的描述, 而在于该文本在译语文化功能上的等值; 译者在翻译中应该使译语文化和原语文化在功能上等值, 使译语文本对译语文化的读者达到源语文本对源语文化的读者相同的效果。

孙萌 (2013) 从目的论视角研究字幕翻译研究, 认为译文的好坏, 要看它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的。周丽娜 (2013) 从关联理论视角研究《孔子》的字幕翻译, 总结出了影响字幕翻译的三类因素:第一文化因素, 比如生存环境、宗教信仰、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等;第二技术因素, 例如时间局限和空间限制;第三语言因素, 例如语言习惯。梁静 (2013)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研究美剧的字幕翻译, 认为字幕翻译应以译语观众为中心尽可能选择译语观众习惯的表达方式, 同时根据字幕的时空限制性, 灵活地选择省略、增译、释义等翻译方法, 力求达到观众的预期。

综合上述研究表明, 字幕翻译作为一种实际应用翻译, 应

二、翻译标准

国内一般把严复的“信达雅”奉为三字经, 这充分表达了翻译的理想状态;钱钟书的化境论, 傅雷的神似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 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国外颇具影响力的是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几种见解虽国界不同, 但基本都倡导翻译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达到一定的交际效果, 内容大于形式, 神韵大于内容。法国文学社会学家Robert Escarpit于1961年在著作《文学的社会学》中提出创造性叛逆理论, 认为翻译永远是一种创造性叛逆 (1961:67) 。

许渊冲先生认为“如果读者不但喜欢译文, 而且读得爱不释手, 觉得是一种乐趣, 那就达到了文学翻译的最高目的 (2006:20) 。就字幕翻译而言 , 预期就是使目的语读者同样感受到源语中的幽默色彩, 使字幕翻译更上一层楼, 更好地实现传播的目标。

字幕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方式, 受两种文化的制约, 很难做到形神兼备, 而且由于字幕本身的特点, 一些具有源语社会文化特色的表达, 难以在有限的时空限制下让观众理解, 如此怎样让观众爱不释手呢?

三、例证分析

1.源 语 文化 幽默 的 处 理

具有源语独特社会文化色彩的词, 受影视画面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难以做到详细注解, 所以精译其意很重要。例1中Sheldon在讨论Penny是否发疯的时候 , 先是引用爱因斯坦的话“精神不正常就是翻来覆去重复做一件事却期冀得到不同的结果。” (Insanity: doing the same thing over and over again andexpecting different results.) ; 接着又说 “By that standard, Pennis cuckoo for Cocoa Puffs.”, “Cuckoo for Cocoa Puffs”是一则于1958年上市的早餐麦片的广告语 , Cocoa Puffs的吉祥物就是一只名叫Sonny的卡通杜鹃鸟 (Cuckoo) , 其在广告结束时往往会说:“I’m Cuckoo for Cocoa Puffs.”这句话在流行语中多指那些疯疯癫癫的人。译文为“Penny真是病得不轻啊。”, 用中国现在的流行话传译, 效果不错。

有时, 英文作者为了使内容变得生动活泼, 往往会加入一些比较“花哨”的比喻, 有些内容, 并不符合我们的习惯, 对这些语句, 在不影响其他内容的情况下, 可改变说法, 使之符合中国人的习惯。把英文的示例、文字、地名、人名改成中国的地名、人名, 会使用户感到亲切自然。

2.非 源 语 文化 幽默 的 处 理

例2中 , 原文用的 是“dollar”———美元 , 如果直译 成“整整一美元呢”, 那么对于中国的观众来说, 没有太多感觉, 毕竟美元不是生活中熟悉常用的事物, 如果译成“整整一块钱呢”, 也多少缺少感情色彩, 画面上的字幕为“整整一元大洋呢”, 用中国观众熟知的“大洋”达到互文性效果。大洋是“中华民国时期流通的货币, 很多人辛辛苦苦也挣不到一块大洋。而这里, 使用“大洋”这个独具中国历史文化色彩的词, 通过Penny的夸张语气, 表达了她对Sheldon吝啬之举的不屑和嘲笑, 让中国观众在熟悉的事物中感受剧中人的幽默。

例3的“不为无益之事, 何以遣有涯之生“一译可谓是精妙绝伦。Sheldon告诉Leonard自己只在带有“R”的月份里吃巧克力, 也就是每年的9~4月吃, 5~8月不吃而已;Leonard很疑惑地问他为什么, Sheldon则以一脸“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表情说:“不为无益之事, 何遣有涯之生。”———说白了就是人生苦短, 总得干那么些无聊的事情吧。原句“What’s life withoutwhimsy.”, 直译就是 “谁的生 活中还没 有点稀奇 古怪的念头。 ”。

带有中国文言文气质的译文, 把Sheldon的性格和语言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信观看到此处的观众会不禁为译者喝彩。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有语:“偶忆项莲生鸿祚‘不为无益之事, 何以遣有涯之生’, 伤哉此语, 实为寅恪言之也。”“有涯之生”说法来自于《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就当今中国而言, 文言文是属于“高大上”的表达, 而此译文正表现了Sheldon的言语习惯———喜欢用复杂的专业性语言解释十分简单的现象及其渊源。另外, 译文结构工整, 使用四字成语, 符合汉语语言审美的特点, 让中国读者为Sheldon开怀的同时, 不免感叹中文的美妙, 回味无穷。

例4中, Sheldon和Amy在听一位教授的讲座, 该教授提到他将在不用数学和物理学知识的前提下, 探究我们所生存的宇宙是否是唯一的。Sheldon觉得他的讲座甚至观点很好笑, Amy也说听这样的讲座算是忙里偷闲 , 接着Sheldon给出如下评述:“You may actually believe you’re in a comedy club.”译文是“你都会觉得自己是在德云社听相声。”。原文用词“comedyclub”直译为“喜剧俱乐部”, 就中国而言 , 此类组织很少 , 而德云社作为一个相声团体, 因其幽默搞笑名气很大, 此译文会让观众不禁想起郭德纲, 幽默效果不言而喻。

以上例子就源语话语本身而言, 并不带幽默色彩, 而结合句中人物及发生的情境以后, 汉语字幕均采用中国本土化的表达方式, 或带着中国历史社会文化的词进行翻译, 或许打破了一贯提倡的“信”的原则, 可正是这种破后而立, 才能更好地传递原文的幽默效果, 实现“叛逆的美”, 更好地再现原作的人物性格。

这种叛逆更多的是文化叛逆, 隐藏了源语特有的社会文化, 更加凸显译入语的社会文化表征, 其目的是让译入语文化读者更好地接受作品信息, 也更加符合字幕翻译的需要。“尽信书不如无书”, 我们或许可以说“尽信原文不如没有原文”。保留源语文化特点词会使得译文读者觉得生僻, 在画面瞬间即逝的前提下, 会影响观众理解的流畅, 也会降低观众的接受效果。

中国观众的接受感不仅仅来自字幕的字面意思, 更多的是字幕呈现出的特有的中国文化情怀, 因为与英语同步进行的是意、韵饱满的中国色彩。

同样的例子还有例5, 在清除网络足迹, 防止“前女友”找到他而采取了各种措施之后, 女朋友依然找上门, Sheldon慌乱之中不忘悲叹“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The only flaw in an otherwise perfect plan) 。

例6中, Leonard提到一些物理学家担心一旦超撞机真的实现, 会导致地球生命被吞噬的危险, Raj评论说“No guts, nglory man”, 被译成了“人有多大胆 , 地有大高产”。

3.中国化色彩的优 势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 属于英语文化的词, 为了避免中文观众疑惑, 只译其意, 采用观众熟悉的俏皮话, 而非源语文化特有的幽默情节, 进行中国化处理, 展现中文的优势, 如语言精练, 蕴含丰富, 多使用成语典故, 工整的四字词语, 等等, 用中文特有的美传递幽默效果。

“中国化”此处意指使用带有中国历史文化色彩的表达进行翻译, 通过文化互文性在中国观众引起呼应, 最大限度地照顾中文观众的审美心理, 最大限度地传达幽默效果。字幕翻译受语言和文化规范的制约, 具有幽默色彩的字幕翻译则以其诙谐和观众的可接受度为衡量标准, 幽默效果的有效传递是再现源语之美的一把标尺。

四、结语

影视字幕翻译结合了文学翻译和应用文体的特点, 不能纯粹按照文学翻译的模式, 要考虑影视作品的特点和实际目的。在中国这个大的市场环境下, 笔者认为采用中国本地化方式处理字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 能更好地达到文化交流和商业宣传的目的。

注:所有视频来自搜狐视频。例1选自第四季第9集;例2第六季第3集;例3第三季第23集;例4第四季第20集;例5第四季第5集;例6第一季第15集。

摘要:本文以美剧《生活大爆炸》前六季中随机抽取的几集为例, 通过对具有源语文化特色的幽默及不具有源语文化特色的幽默例子分析, 解读其中较为典型的翻译是如何应用“中国化”翻译策略的。

关键词:字幕翻译,幽默美,中国化

参考文献

[1]Gottlieb, Henrik.Subtitling:Diagonal Translation[J].Perspectives: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1994.

[2]李和庆, 薄振杰.规范与影视字幕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 2005 (2) :44-46.

[3]李静.《老友记》字幕翻译探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VOL36:286.

[4]梁静.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看美剧DESPERATE HOUSEWIVES的字幕翻译[D].中国知网硕士论文库, 2013.

[5]孙萌.目的论视角下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的字幕翻译研究[D].2013.

[6]魏玉梅.从文化翻译观分析影视字幕翻译的翻译策略——以“别对我说谎”, “怪物史莱克”、和“功夫熊猫”为案例[D].2012.

[7]许渊冲.自成一派的文学翻译理论[A].2012.收录在辜正坤《国际翻译学新探》[C].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20.

[8]翟悦.字幕翻译中动态顺应对提高翻译质量的影响——以哈佛公开课程字幕翻译为例[D].2011.

[9]赵素梅, 刘玉霞.“信, 达, 雅”理论标准下的《功夫熊猫》字幕翻译[J].金华职业技术学报, 2009 (5) :76, 78.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字幕汉译】相关文章:

影视字幕翻译字幕报告05-25

影视字幕翻译字幕报告05-03

汉译技巧05-21

汉译英翻译句子05-04

英语谚语汉译方法05-03

字幕翻译04-20

字幕翻译论文04-21

电视字幕运用05-31

影视字幕翻译05-31

汉译英专项练习答案05-22

上一篇:现代图书馆发展方向下一篇:项群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