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摄影及冲洗放大

2022-08-13

第一篇:黑白摄影及冲洗放大

黑白摄影冲洗个人总结

黑白摄影海鸥120相机拍摄个人经验

因为胶卷是处理胶卷,曝光时间过长回显背字,所以尽量用大光圈快速度,拍摄。3.5,125s。等

黑白摄影冲洗个人总结

一、胶卷的冲洗

1、把胶卷从相机取出。通过暗袋,120胶卷插入显影罐的边缘,往进送,扭动卡槽两侧,装送完毕。拼装好显影罐。

2、调配胶卷显影液,按包装说明调配,水温20度(水温高照片灰、水温低显影慢),

3、调配定影液,按包装说明调配,水温20度。

4、用清水灌入显影罐,冲洗一遍,流出蓝夜。

5、显影时间,十分钟左右,每隔一分钟,转三十秒。显影完毕后,把显影液倒入显影液存储罐。

6、用清水灌入显影罐,冲洗一遍,冲洗掉显影液,也有定影的作用。

7、把定影液灌入显影罐,每隔一分钟,转30秒。定影后,把定影液灌入定影罐。

8、把清水灌入显影罐,冲洗,冲洗十分钟。期间不停换水。

9、开罐,取出胶卷。

10、晾晒胶卷。

二、放大照片

1、布置好暗室,放大机,底片,安全灯(红灯),相片显影液,定影液,裁刀,清水盆,都准备好。

2、把相纸在安全灯下裁好,放入相纸袋,密封好,用一张拿一张。速度要快,以防跑光。

3、用小片的相纸试验。把胶卷放入放大机卡槽,把焦距调实。底下放入相纸。开灯,口数若干秒(根据胶卷曝光不同时间长短不同,若过爆则时间短,若曝光时间不够则时间长)一般在5秒左右。(欠爆的也有13-16秒的经历)关灯。

4、把相纸放入显影液,充分泡透。看照片的变化。相片显示在暗房内会比在外,显黑,所有偏黑为正常。等颜色感觉正常后,放入清水盆。漂洗后,放入定影液。几分钟后再放入清水盆。

5、全部照片洗完后,晾晒。

第二篇:黑白摄影冲洗印放技术初涉心得(推荐)

黑白摄影拍摄冲洗印放技术初涉心得

——《感光材料应用基础》课期中报告

本学期已至期中,记得马震老师在第一节课上就曾讲过:“艺术≠技术”,因为摄影是情感化的艺术,所以“艺术=技术+情感”,摄影先是技术,后是艺术。于是,带着对摄影艺术的懵懂,开启了对《感光材料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

自1839年8月19日,摄影术的诞生之日起,摄影已走过170多年的历程。从尼埃普斯发明“日光蚀刻法”获得到史上第一张能留存的照片——《窗外景色》;到达盖尔在法国科学院将其“银版摄影法”公诸于世;再到塔尔博特发明“卡罗式摄影法”做到纸上成像的成功„„随着人们对影像信息记录和传播的需求,及物理、化学等学科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摄影术自诞生起就得以飞跃式的发展。尤其是作为摄影三大元件之一的感光材料的不断更新换代,感光度、清晰度、颗粒性等方面的性能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感光材料的性能不断改进 ,为摄影画面制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技术手段,从而为摄影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黑白摄影在记录和表现现实世界方面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黑白摄影中,把一个现实的色彩世界置换为黑、白、灰的单色影像的原理是同摄影表现的原则相一致的,也就是说,黑白摄影能够更准确地体现创作者的美学意识和思想内涵。正如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鉴赏水墨画的文化传统,我十分喜爱水墨画,并也学习过一段时间,中国画论中有“墨分五色”,“墨分七彩”之说,水墨画的这种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墨写色,注重“神似”而非“形似”的美学思维方式,更能充分、纯粹地体现创作者的精神和艺术境界。艺术总是相通的,我想,通过黑白摄影也可以做到,关键还是要看自己的一种艺术创作理念,要不断的从生活中发现并表现美,为世人还原一个别样的世界!

在学习《感光材料应用基础》课程之前我也曾对黑白摄影以及暗房技术多少了解过,所以学习起来并不觉得吃力。但问题在于我习惯按照自己的一条路子走,老师在暗房调配好的药剂我不会信手拈来,我觉得只有自己亲身探索才能真正领会科学道理的来之不易。所以,我都是私底下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在寝室调配药剂、冲洗胶卷,虽然与老师的要求还有些差距,但我认为这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另外,我也十分注重理论的学习,自己购买或借阅黑白摄影方面的书籍,勾画标注、总结整理,可以说我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了自主学习。但这个过程也不是顺利的,我始终难以找到能与我志气相投的人,百般无奈之下也只能特立独行了。

我喜爱黑白摄影。不仅是在端起传统相机的那一刻有种仿佛回味于历史之中的感觉,其中有着太多的神秘感,我认为这是值得我去研究的一个方面;而且在后期暗房冲洗过程中,安全灯昏红的弱光之下,观看随着显影液的晃动而渐渐显见的影像,还会感受到一份耕耘和收获。安塞尔·亚当斯提出的一套精密地控制影调的制作技法——“区域曝光”理论,为黑白摄影提供了一种“预见”的可能性。预见,就是预先决定想要的照片影调,用测光表测出被摄体主要部位的明暗度后,就能够确定拍摄的影像应是什么调子,然后根据这个影调修正曝光或调整显影过程。然而,黑白摄影并没有“正确曝光”这一说,只有符合摄影者要表现的那种情感和气氛的曝光。

拍摄、冲洗、印放是黑白摄影影调复制的三大过程,《感光材料应用基础》课程更加注重冲洗和印放过程的学习。通过对胶卷冲洗,控制底片的反差,以求得一张密度适宜的底片;通过对相纸印像,控制相纸的曝光,以求得一张影调丰富的照片。我所上交的期中作业是11月10日在团结老街拍得的街景,于11月11日上午在寝室冲洗出来,于11月14日下午在暗房进行印像,由于胶卷冲洗稍薄一些,所以印像时有意的延长了相纸的曝光时间,以获得丰富的影调和分明的层次。

以下就对黑白胶卷的冲洗程序和相纸的印像程序做一个简短的总结:黑白胶卷的冲洗程序,缠片—预湿—显影—停显—定影—水洗—浸润—干燥。黑白相纸的印像程序,曝光—显影—停显—定影—水洗—干燥。其中,缠片过程须在暗袋中进行,冲洗过程应严格控制药液浓度、温度,以及冲洗时间、搅动频率等„„只有用严谨的态度对待黑白摄影才能创作出最佳的影像,通过学习实践也似乎明白了老师所讲:“摄影创作是艺术和技术的有机结合”,在摄影的任何过程中都应做到精心,都要有耐心,都须用心。

在这份报告中,我不想过多的把一些操作过程的细节表述出来,因为那些内容在教材上及笔记本上都有记载,我没必要再去抄一遍下来,另外,那些内容老师肯定都懂,也会不耐其烦的去看其他同学那种的传统性的报告。我想说,在我的报告里都是我接触黑白摄影以来的心得体会,因为我认为我是真心去学了,只是要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报告给老师,绝对没有应付作业之意。

望老师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多多指教,我深知,踏上摄影之路的发展还很长远,既然我选择了摄影,就要时时刻刻为了摄影,为摄影的同时也是为生活,只有把摄影完全融入生活,才能够真正发现生活的美。

因为,艺术源自于生活!

第三篇:黑白摄影拍摄冲洗印放技术学习心得

——《感光材料应用基础》课期末报告

伴着新年钟声的响起,在大学的第一学期已至期末,记得马震老师在第一节课上就曾讲过:“艺术≠技术”,因为摄影是情感化的艺术,所以“艺术=技术+情感”,摄影先是技术,后是艺术。于是,带着对摄影艺术的懵懂,开启了对《感光材料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在马震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实践,使我受益匪浅……

从对黑白摄影的生疏到渐渐熟悉,从对传统相机的生涩到渐渐熟练。在本学期中,我通过实践领会到黑白摄影的拍摄技法讲求曝光控制和影调调节,基于在程卓老师课上学到关于亚当斯“区域曝光”理论的学习,我能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尽可能较大的提升照片的影调层次,获得较为丰富的影调效果。黑白摄影的魅力不仅是在拍摄过程中,而且在后期暗房处理中更为神奇,亚当斯说过一句名言:“底片是乐谱,印放是乐章。”足以说明黑白摄影后期暗房处理中“手工制作”的乐趣,也同时道出黑白摄影作品制作过程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本学期的《感光材料应用基础》课程先是利用几个课时的时间讲解了感光材料的发展沿革以及感光材料种类、构造、特性等内容,然后将理论归为实践,在暗房操作中我们逐步学习了黑白胶卷的冲洗过程和相纸的冲印工艺。拍摄、冲洗、印放是黑白摄影影调复制的三大过程,《感光材料应用基础》课程更加注重冲洗和印放过程的学习。通过对胶卷冲洗,控制底片的反差,以求得一张密度适宜的底片;通过对相纸印像,控制相纸的曝光,以求得一张影调丰富的照片。 黑白胶卷的冲洗程序:缠片—预湿—显影—停显—定影—水洗—浸润—干燥。黑白相纸的印像程序:曝光—显影—停显—定影—水洗—干燥。其中,缠片过程须在暗袋中进行,冲洗过程应严格控制药液浓度、温度,以及冲洗时间、搅动频率等……只有用严谨的态度对待黑白摄影才能创作出最佳的影像,通过学习实践也似乎明白了老师所讲:“摄影创作是艺术和技术的有机结合”,在摄影的任何过程中都应做到精心,都要有耐心,都须用心。

本次上交的30张期末作业中以建筑摄影为主,多数是在成都“东郊记忆”音乐公园拍摄的,在我看来,“东郊记忆”音乐公园是一处非常富有艺术气息的场所,那里也极大的激发了我的摄影创作灵感,无论是在取景还是在构图上都有着极大的突破。

正如:1-5影像中,镜头锁定在了一个极具特色的电话亭里,采取竖幅的形式,画面简洁,光影生动,电话机置于画幅的右上方黄金分割点上,是本幅作品的视觉兴趣中心,连接话筒的线呈S形,打破了横竖线条的拘谨,使画面更富有活力,那只话筒被“藏”在暗处,貌似与电话机玩起了“捉迷藏”游戏,极具戏剧色彩。2-4那幅作品则是典型的对称式构图,画面简单,具有平衡、稳定、相对的特点,而拱形在画面中又显得灵活,光影变化也显得的生动了许多;3-3也是采用了竖幅形式,构图严谨,近实远虚,近处的水面波光粼粼富有质感,远处在建的高楼像披上朦胧的面纱,整幅作品杂而不乱,曝光控制也把握的非常合理……

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我要将踏实进取的精神继续发扬,争取在期末为老师及远方的父母交上一张满意的答卷。最后,感谢老师的指导,希望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多指教。

我深知,踏上摄影之路的发展还很长远,既然我选择了摄影,就要时时刻刻为了摄影,为摄影的同时也是为生活,只有把摄影完全融入生活,才能够真正发现生活的美。不断开阔自己的眼光,以形成自己的个性风格,为世人展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第四篇: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及测量方法

1、放大器的性能指标 (1)静态工作点

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是UBE、IB、IC、UCE。

一般只测量UBE、IC、UCE三个参数。

(2)电压放大倍数 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AV(3)输入电阻 (4)输出电阻 (5)最大动态范围 (6)通频带

2、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以单管共射放大器电路说明。

Vo Vi图2-1单管共射放大器电路

(1)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与测量 ①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是指对管子集电极电流IC(或UCE)的调整与测试。

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对放大器的性能和输出波形都有很大影响。如工作点偏高,放大器在加入交流信号以后易产生饱和失真,此时uO的负半周将被削底,如图2-2(a)所示;如工作点偏低则易产生截止失真,即uO的正半周被缩顶(一般截止失真不如饱和失真明显),如图2-2(b)所示。这些情况都不符合不失真放大的要求。所以在选定工作点以后还必须进行动态调试,即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一定的输入电压ui,检查输出电压uO的大小和波形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则应调节静态工作点的位置。

(a)

(b) 图2-2 静态工作点对uO波形失真的影响

改变电路参数UCC、RC、RB(RB

1、RB2)都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如图2-3所示。但通常多采用调节偏置电阻RB2的方法来改变静态工作点,如减小RB2,则可使静态工作点提高等。

图2-3 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最后还要说明的是,上面所说的工作点“偏高”或“偏低”不是绝对的,应该是相对信号的幅度而言,如输入信号幅度很小,即使工作点较高或较低也不一定会出现失真。所以确切地说,产生波形失真是信号幅度与静态工作点设置配合不当所致。如需满足较大信号幅度的要求,静态工作点最好尽量靠近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②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ui=0的情况下进行, 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直流毫安表和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C以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UB、UC和UE。一般实验中,为了避免断开集电极,所以采用测量电压UE或UC,然后算出IC的方法,例如,只要测出UE,即可用

IE算出IC(也可根据IC=UC-UE。

UCCUCRCUBUBEIC

RERF1,由UC确定IC),同时也能算出UBE=UB-UE,UCE为了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应选用内阻较高的直流电压表。

2、放大器动态指标测试

放大器动态指标包括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动态范围)和通频带等。

1)电压放大倍数AV的测量

调整放大器到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然后加入输入电压ui,在输出电压uO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ui和uo的有效值Ui和UO,则

AV2)输入电阻Ri的测量

U0 Ui为了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电阻,按图2-4 电路在被测放大器的输入端与信号源之间串入一已知电阻R,在放大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 用交流毫伏表测出US和Ui,则根据输入电阻的定义可得

RiUiUiUiR UIiUSUiRR

图2-4 输入、输出电阻测量电路

测量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①由于电阻R两端没有电路公共接地点,所以测量R两端电压 UR时必须分别测出US和Ui,然后按UR=US-Ui求出UR值。

②电阻R的值不宜取得过大或过小,以免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通常取R与Ri为同一数量级为好,本实验可取R=1~2KΩ。

3)输出电阻R0的测量

按图2-4电路,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条件下,测出输出端不接负载 RL的输出电压UO和接入负载后的输出电压UL,根据

ULRLUO

RORL即可求出

RO(UO1)RL UL

在测试中应注意,必须保持RL接入前后输入信号的大小不变。

4)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UOPP的测量(最大动态范围)

如上所述,为了得到最大动态范围,应将静态工作点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为此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情况下,逐步增大输入信号的幅度,并同时调节RW(改变静态工作点),用示波器观察uO,当输出波形同时出现削底和缩顶现象(如图2-5)时,说明静态工作点已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然后反复调整输入信号,使波形输出幅度最大,且无明显失真时,用交流毫伏表测出UO(有效值),则动态范围等于22U0。或用示波器直接读出UOPP来。

图2-5 静态工作点正常,输入信号太大引起的失真

5)放大器幅频特性的测量

①逐点法测量

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是指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AU与输入信号频率f 之间的关系曲线。单管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2-6所示,Aum为中频电压放大倍数,通常规定电压放大倍数随频率变化下降到中频放大倍数的1/2倍,即0.707Aum所对应的频率分别称为下限频率fL和上限频率fH,则通频带 fBW=fH-fL

放大器的幅率特性就是测量不同频率信号时的电压放大倍数AU。为此,可采用前述测AU的方法,每改变一个信号频率,测量其相应的电压放大倍数,测量时应注意取点要恰当,在低频段与高频段应多测几点,在中频段可以少测几点。此外,在改变频率时,要保持输入信号的幅度不变,且输出波形不得失真。

图 2-6 幅频特性曲线

这种方法属于静态测量,测量误差较大。 ②扫频法测量

低频放大器用低频扫频仪测量,高频放大器用高频扫频仪测量。 这种方法属于动态测量,测量比较准确。

第五篇:《电工电子技术中三极管放大电路布局及焊接》说课稿范文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

课题:电工电子技术中三极管放大电路布局及焊接 执教教师:方莉 班级:30812 日期:2009年12月2日 上课地点:电子实训室

一、 教材分析

电路的布局与焊接是《电工电子技术》实训的重要部分,即是对于前阶段学生读图教学成果的检查,也为下章节的焊接实训技能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前面元件整形、安插、焊接和导线工艺实训基础上,初步进行独立焊接电路的培养。本节课是电工电子技术实训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要求将电路图读图能力和焊接实训有机结合,为《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项目综合实训铺砖引路。

二、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看懂三极管放大电路原理图。

2、巩固元件整形、安插的技能应用。

3、明白在印刷电路板上对元器件合理布局的意义

能力目标:

1、能利用电工工具对元器件进行整形。

2、能按照原理图在电路板上对元器件进行合理的布局并正确焊接。

德育目标:

1、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团队合作的意识。

3、在技能实践中,促进学生规范职业素养的养成。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理解放大电路原理图。

2、 利用电工工具对元器件进行整形。

3、 按照原理图对元器件进行正确布局并焊接。

教学难点:

1、 利用电工工具对元器件进行整形。

2、 根据原理图在印刷电路板上对元器件进行正确的布局并正确焊接。

二、说教法

电工电子课程是一门理论结合动手实践的课程,在中职教育中,我们更注重对

1、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理念解释,如:信息技术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其特点、其知识结构、其培养目标等。又如: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2、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分析。根据教材特点,预定选用的教学方法,如:演示法、讲解法、指导法,操作尝试法等,并对整个教学设计采用何种体系和模式进行,如:任务驱动模式。

三、说学法

中职教育学生年龄段,分布在16~19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发展阶段,此阶段学生思想不成熟,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在学习方面,我们学校的学生在初中教育中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教育的失败品,学习的主动性较低,所以,在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更需要老师采用新的教学法,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读图和识图基本技能,本人利用任务引领教学法,并通过小组的互助学习,这样不但能分担教师的负担,而且更能让更多的学生当堂掌握知识,并且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四、教学过程设计

1、任务提出 三极管放大电路在日常家电中经常接触到,其作用非常关键。本节课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更直观了解三极管放大电路,并了解其作用,并能按照电路图搭建电路进行焊接。从而提升焊接等电子技能。

2、理论铺垫

引导学生读懂三极管放大电路原理图。

3、实践操作

(1)用电工工具对元器件进行整形

(2)对元件进行合理布局 (3)对元件进行焊接

4、典型错误分析

(1)分析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

(2)从技术上指出学生的不足

5、纠错提高

小组形式,让优秀的同学帮助他人

6、成果评价

挑选出几份典型的作品,进行评价,并指出部分同学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有效巩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同时完成评价报告。

7、小结

以大多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回顾任务,总结技能,提示不足,避免重复犯错。

上一篇:哈尔滨公安局政治部下一篇:湖北省重大专项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