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2024-05-24

创新教育的重要性(精选十篇)

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工作室,实践教学,创新能力

为迎接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教育为本”,努力推进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以保证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国家教育部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支持和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并提出了“应用现代教育科技、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创新能力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抉择。高层次人才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创新人才队伍中的主力军。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场所,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的创新教育对建立创新型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

目前创新工作室作为高校创新教育的平台,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由开展创造性、实践性、开放性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参与创新中寻求自我的突破和共同发展,为学生提供自我发现、展示才华的舞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全校性科技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和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学习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新型教育是高等院校发展的生命线,而创新型课程的建设则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关键。基于创新工作室的有效教学及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还不多见,单一研究集中在宏观层面和理论层面,微观层面和操作层面的内容相对比较缺乏,而且各项研究比较零散,不够深入系统,对创新工作室参与者的学习行为、创新活动以及师生关系的关注尚有缺乏,有待进一步完善。

1 创新教育理念的诞生

自教学活动诞生以来,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一直在努力研究和探索降低教学所耗、增大教学所得。有效教学[2]作为鲜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追求,其历史并不很长。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他的德文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我国把“创新”一词引入了科技界,形成了“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等提法,进而发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由此,创新教育应运而生。

进入21世纪,创新教育愈加成为教育界开展有效教学的普遍共识。20世纪初在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工作室学生与导师共同设计完成课题,对今天的艺术教育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对其他学科的教学范式起到了辐射影响作用。在21世纪的全球化时代,以“工作室制”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得到推广和应用。

2 创新教育模式的主体—创新工作室

所谓创新工作室[3],是指一种创意生产、科技研发和科技服务的工作载体和组织架构,通常是以专业技术人才为骨干,形成创业创新团队,作为相对独立的主体从事文艺创作、科技研发、技术咨询、专业培训等社会服务。这种工作形式在许多行业被广泛应用。随着产学研结合教学改革的深入,工作室模式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被大量引进。

创新人才的成长是一个研究性、探索性和创造性学习与实践的过程,需要民主化、个性化、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传统的以教室为主阵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氛围、学习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工作室作为创新教育的平台,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由开展创造性、实践性、开放性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工作室的组织规模比较小,活动方式比较灵活,研究性学习的氛围比较浓郁,有利于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进行个性化、探索性、创造性学习,尽快提升创造创新的品质。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以研究性、实践性为主的创新工作室,最大限度地体现“创新性”,有别于普通课堂的教学模式。将开放性特征、个体适应性特征、反思性特征相互结合,提倡“自主、合作、体验、探究”的新型模式,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迅速提高;另一方面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紧密相连,也十分有利于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突显学生的潜能发展与终身发展,深化有效教学的实效性。

3 创新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与实效

基于创新工作室有效教学范式的探索与实践,我院把研究对象确立为环境与资源学院下设的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把着眼点放在学生创新工作室之一的“环境科学与技术创新工作室的有效运行机制”上,运用工作室形式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4]。创新工作室属于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场所,采取全新的培养模式,实行导师负责制,由负责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为学生动手、动脑,运用所学知识自由开展创造性、实践性活动提供了一个空间与平台。创新工作室学生的学习方法、手段都完全突破了原有的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模式。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作为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把基础实验和自主实验相结合,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层次,既照顾到一般学生,也为部分学生提供了发挥创造的空间以及彰显个性特征的机会。从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通过一些理论及实践教学方法的尝试,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掌握,既是对教材的补充与更新,又能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人文资源优势,我院以科技教育为主题,开展了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学生自觉地对知识进行拓展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和科技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做中学”,真正激发学生不断探究创新的欲望,构建具有学校办学特色的科技创新校园工作室。

4 创新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工作室是高校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尝试。创新工作室的建立,开辟了协作式学习、自主式学习、对话式学习的新环境。结合创新教育实践,不断提高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创新工作室秉承启迪创新智慧、倡导创新精神、推动创新研发、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的教育理念,开展的各项活动不仅可以协助落实教师的科研、教改项目,将不同门类的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相关的实践,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工作室的推进发展中,大胆探索新模式,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真正改变学生的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技术应用水平和刻苦钻研的科学态度,还给学生创造了展现自我、体现自身价值、获取成就,理论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领域、发展和提高技术水平的天地。工作室开发和完成的成果,卓有成效地推动学生的学习生活、素质训练和品德涵养的提高,为学生带来无穷的学习动力与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5 结束语

当代大学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及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其中创新能力尤为重要。高校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不断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高校义不容辞的使命。创新教育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教师自身的综合水平具有很大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于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形式的完善、工学结合成果的检验以及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具有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中,涌现出工作室模式、科技园区模式、创新研发活动中心模式等多种实践模式。这些实践探索极大地调动了高校、大学生、企业等方面参与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

教育的关键在质量,教学的关键是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学持续发展的瓶颈。环境学科是问题导向性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特点。结合现代教育的特点,以学生的主体性—研究性大课堂—有效教学作为主线,聚焦“环境科学与技术”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首席教授的引导作用,以科研项目为牵动,构筑研究、创新的生态性大课堂,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的“三赢”。

参考文献

[1]韩建华,陈欣.论大学考试改革与培养创新人才[J].南昌高专学报,2007,73(6):60-62.

[2]周小蓬.有效教学的法则与证验[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4):34-37.

[3]王飞.真实环境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室模式探析[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11(1):85-88.

中学教育创新的重要性 篇2

中学教育创新的重要性

于萍萍

吉林松原油田第十二中学(138000)

在英语但单词中,创新这个词是innovationin就是into的意思,nova就是new的意思,而tion就是act的意思,那顾名思义innovation就是将新事物引进的行为。当今社会我们急需的就是创新型人才,而这样的人才怎么样培养的呢?当然需要我们这些教育者来做,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我们的教育教学就应该创新。教育创新是非常重要和有必要的。

1有利于中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1.1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

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都有影响。有些专家把人的主要智力分为七种:语言智力,即读、写和用词语进行交流的能力;逻辑或数学智力,即推理和计算能力;音乐智力;空间或视觉智力;运动智力;(又称身体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内在智力(又称内省智力,即洞察力)。社会对人的七种主要智力都有需求,但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大多数学生只是在前两种智力上得到了较好的培养,致使我们的传统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在毕业后不能立即适应社会的需要。创新教育强调的是对未来社会的适应性,强调的是人的综合智力的发展。实施创新教育有利于学生在七大智力上都有所发展。

非智力因素主要指的是意志、情绪、兴趣、性格、动机、理想等对人的智力因素的成长有影响的因素。要想创新,首先要有理想,还要有兴趣,要有顶得住失败(甚至上百、上千次的连续失败)与挫折的坚强意志,有不屈不挠、坚毅不拔的顽强心理品质。创新教育的过程,正是磨炼中学生上述各种非智力因素的过程。

总之,创新教育能使中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改善,从而收到提高其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效果。

1.2有利于中学生大脑的综合发展。

人的大脑主要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在正常情况下,两个半球是协同活动的。但在特定的活动中,总有一侧半球占优势,称为优势半球,由此形成了左、右脑的不同重点功能:左脑主要用于语言的发展、逻辑分析、抽象思维和数学运算,中学生在学校学习语文、外语、数学等,实际上是重点开发了左脑;右脑在音乐、韵律、节奏、情感、绘画、空间感、想象力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创造力、创新力、实践能力主要取决于右脑。但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由于脑科学的落后和不普及,致使右脑的潜能远远没有得到发挥。通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右脑的开发,使左、右脑协调发展,使人脑的潜能得到更充分的挖掘。

1.3有利于中学生的个性发展。

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独特性的体现。创新的本质是新,是独特,是别人没有而我有,是与众不同。因此,创新是与个性的发展相辅相成的。实际上,中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就是其个性发展的过程。一个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愈浓,创新思维能力愈强,该生的个性也就愈鲜明。

2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2.1有利于我们树立新的人才观。

创新教育所倡导的全新人才观主要包含下列内容:

第一,人才的非标准化。知识经济时代与工业经济时代前、中期的很大的不同之处是: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百人一面、个个雷同的“标准件型”,不再是生产线上生产的“通用品”。(教学论文 )因此,我们学校在培养人才时,就要因材施教“量体裁衣”。

第二,几乎人人都有创新潜力和创造能力。除了残疾人中的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人都有一定的创造、创新潜力(或称能力),而且会随着科学、有效的教育训练活动使这种潜力发挥出来,浮出水面,得到发展,有的人甚至成长为创新型高级人才。

第三,人才评价的个性化。评价人才的标准要“非标准化、非固定化”,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不要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人。

第四,人才成长时间与速度的非同步化。承认人的成长有快慢、成才有先后,允许一个班、一个年级的中学生们在一定的范围内有不同的成长速率。同时,要特别注意创造条件,甚至是打破陈规戒律,让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更快成长。

2.2有利于我们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

“‘应试教育´不是对我国现行基础教育的概括,而是对其中存在的单纯以应试升学为目的而产生的诸多弊端的概括。……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了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单纯以应付考试,争取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应试教育主要面向少数优秀学生,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偏重于所考科目的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忽视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死记硬背和机械性的重复训练为主要方法,妨碍了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地学习;以应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甚至是唯一的标准,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极不利于激发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变成了“应试机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许多方面是相克的。大力开展创新教育,有利于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

2.3有利于校长和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2.4有利于学校教育条件及各种硬件设施的改善。

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会更受高一级学校或社会各界的欢迎,因而学校更易得到高一级学校或社会各界的支持,特别是财和物方面的支持,使教学条件得到改善,使学校的发展更有后劲儿。

2.5有利于学校改善与所在社区的关系。

2.6有利于学校形成自己的良好的风格、特点,构筑良好的校园文化。

3有利于祖国各项事业的发展

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篇3

关键词: 创新意识;小学;数学教育;重要性;策略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指导,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恰当的评价,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相信通过我们教师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一、创新意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位著名的数学家说过,每个孩子都是数学天才。我们相信,每个孩子的天资虽然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是富有潜力的未来人才,是振兴国家的希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的宗旨就是教书育人,将学生们培养成才。如今,学校的数学教育多向应试教育看齐,忽略对学生数学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有所制约。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势在必行。只有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创新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由探索数学世界的神秘,自主思考,创新方法,大胆实践,从“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变为“自主创新式”的学习,让学生们更好地获取数学知识,提高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创新意识的有效策略

1、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还在学生教学的过程中起到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而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相互交流共同参与的方法,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积极的发挥自身的智慧来很好的解决在生活中存在着数学问题,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2、鼓励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大胆联想。创新是思维发展的源泉。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上,大胆的想象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面对那些较难的数学问题与情境,在思路不畅通的情况下,便可以考虑大胆地发挥想象力。著名数学家说过:在你证明一个数学定理之前,你必须猜想到这个定理内涵。在你完全做出详细证明之前,你必须猜想证明的主导思想。所以说,大胆的想象、让思维信马由缰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大重要工具。例如,在跟学生进行数字游戏“谁能被3整除”时,教师给出起始数字3,接下来由学生向下接龙,6、9、12、15、18、21……说到一定的数字后教师开始询问这些被三整除的数字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这时就应该由学生进行大胆的关系联想,观察能被3整除的数字,利用相加相减等等方法,经过大胆的想象,终于发现这些数字的共同特点就是所有位数的数字加起来是3的倍数。

3、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是一种集体活动。所以让学生集体学习、相互合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教育界对学生的合作学习也一直很重视。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也曾说:小孩最好的老师是前进的小孩。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互帮互助和相互促进的过程。数学教学应该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的集体活动,也就是各个成员的讨论和交流活动。集体组织一旦建立就能为师生和生生提供良好的数学教学环境,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如果教师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就能有效地突出“同伴教学”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展现。同时,学生也只有通过积极的自主探索,集体的合作与交流和老师的激发和引导才能使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吸收、重复做题的过程转变到以学生自己的知识为基础通过集体成员的相互探讨和启发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和探索。

4、加强操作实践的应用。儿童心理学研究标明:思维始于动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一些画、摆和拼等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将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使自己创新思维的结果物质化,不流于形式。因此,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目睹自己创造成果,体验创造的乐趣,进而有效地提高求知欲望,增强其创新能力。如在进行“长方形的认识”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下课桌桌面的长度与宽度,或者动手剪一个规定长与宽的长方形等等,让学生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充分了解数学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有效促进小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

5、采用积极的评价方式,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的评价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还能够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因此,我们教师应多用积极性、鼓励性的评价,不应总是打击、责骂学生。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哪怕是学生在学习中一点点小的进步。在创新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并加以鼓励和表扬,激励学生继续运用自己的智慧在学习过程中用于创新。积极的评价方式不仅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保证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

总而言之,小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培养过程。我们在平时教学时,只要结合教学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鼓励学生大胆地探索,积极地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被动机械模仿”学习过程转为“主动提高创新”这一过程,就会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地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西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考试周刊,2012(90)

[2] 唐进琼.《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教育研究,2013(24)

[3] 格日卓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都市家教,2013(9)

[4] 贾振通.《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周刊,2011(09)

论创新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篇4

在此,让我们一起回望一下我国的教育体系和制度,此时也会想起一个以创新人才而闻名的国度———美国。

美国的中小学生几乎是生活在没有压力的幸福天堂里的,从小,生活在美国的孩子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一些益智性的游戏,就是进行一些手工劳动,其余时间全部由自己支配。然而这种方式在现在我国看起来是行不通的,在广大的家长眼中,也变成了浪费时间的典型,完全的忽略了挖掘学生的潜力。另外,美国的小学非常重视学生对科学的理解,他们将科学教研室以及训练当做考试的科目大概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生都会被安排有实验任务,实验内容也相当的广泛,其中它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市场商品的质量等等。题目自拟,例如,物理热、光、熔点;生物观察种子发芽的温度过程等。在试验中,孩子不可以请家长代劳,最后会用文字和多媒体的方式报告,最终让自己的论文与自然科学的论文几乎如出一辙。但是同龄的中国孩子,可能正被父母压着上补习班。这也就是造成了同龄的学生中,为什么中国学生在中小学时拿的奥林匹克的竞赛的奖杯高出国外那么多倍。

进入中学的学习后,两国学生所受的教育的差异就能清楚的体现出来了。

在我国,初中和高中的学科科目难,内容经典,高中通常都是苦学两年,然后用尽全力的用最后一年准备高考复习,其目的进入好的大学。一切都是为了高考,并且所考的内容单一,让学生缺少自由发掘的空间,为了应对机械的考试,又何谈创新呢?

在美国,却十分注重学生的创新,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发挥自己的长处,而且他们的考试没有标准答案,这样,学生的潜力也就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和证明。

从两国教育和考试体制的不同来看,中国注重的是学生对数理化等科学基础的培养,因为像重工业防线的人才必须有坚实的数理化基本功,在这一点上,中国教育胜过美国的教育。而且从一些华人的诺贝尔奖得主的经历来看,他们都在中国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之后在国外深造,所以他们可以得到成功,这与国内对基础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是为什么国内的大学生,没有出现过诺贝尔奖项得主呢?这值得我们深思。学校的设备和资金也是不可或缺的。

大家都知道美国有一个吸引着全世界目光的比赛—ISEF,在这个全球规模最大的中学生科技竞赛者,曾经诞生过7名诺贝尔奖获得者,2位菲尔兹堂吉奖获得者。每年全球有一千多名中学生角逐400万美金奖金,即便最终没有获得奖金,而对以后申请哈佛、耶鲁这样的世界名校也有很大的帮助。

在刚刚结束的TSEF中,最终获奖者有两个华裔学生,而在制造这个荣耀的人选上,似乎只能是华裔,而不是本土的中国人。

其实中国也会创办自己的ISEF———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但是好像开始的初衷没有带来好的结果,一场科普竞赛可以说是一场抄袭大赛,换句话说,由于在比赛中可以得到好的名次就可以在高考证加分,一场科普知识大赛就成了“捷径”。试问,这样的竞赛,怎么选的出人才呢?

据报道:清华大学举办的创新教育研讨会,一个来自伊利诺伊州数理中学的老师笑着谈起了他的学生是如何使用磁性量子细胞自动取代晶体管的。如何让建立能源转换实验室时,对于在场的中国教育家们如同天方夜谭一般。

在教育者将错误归结于大学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理性的思考一下,问题到底在哪?

创新不仅仅是与学习好坏有关,是否有创造的能力,与家庭教育也是息息相关的。

很多家长都是在孩子出世的时候,将自己不能实现的梦想寄托于自己的孩子身上,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前景,家长们便不约而同地用“未来”去“教育”孩子。但是用这样的逼迫方式,只会让他们更激化更叛逆,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大多数的孩子不得不选择妥协,刻苦学习,重压之下,放弃自己的梦,已经苟延残喘的学子,哪里还有力气去创新呢?

金钱观的观念也都深入人心了,好好学习,就可以找一个好的工作,然后有很多钱,诸如此类,那么,从根本上,孩子从一开始不知道,学习是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是为了创造,而就认为,学习就是为了造钱。美国的高中学生被组织去非洲当志愿者,公益活动层出不穷,当然也会学会如何理财。这样在一开始价值观的培养上,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难道中国在创新方面永远都要在人后?又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确实值得深思。

环境的创造,现如今很多中小学开设了校本课程,他们已经在有意识的模仿着国外的教育,可是力度如何,还是一个问号。学生在休息的时候,干的最多的事情大概就是上辅导班、休息、上网。有机会和父母聊天的时候,谈得最多的也就是学习。学生很累了,学校安排了很多课程,而加入了创新模式的校本课程,看起来是要学生有创新意识,就像前文说的一样,在那么多课程的压力之下,学生已经是苟延残喘了,哪里还有力气创新。

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篇5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2010-2020年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并能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修正传统教育存在的一些弊端,使学校的管理工作更加优化与完善。

一、学校教育管理现状

1.应试教育“只手遮天”我国倡导素质教育已经有十余年的时间,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学校仍然以考试作为衡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唯一指标。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的教育管理呈现出单一性:目标单

一、内容单

一、手段单一。学校所有的工作都围绕着成绩做服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把考试成绩作为对学校考核的最重要指标,考试成绩好的学校能够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诚然,学校是实施教育教学的场所,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成果需要用一个相对统一的显性指标表现出来,但是“唯分数论”会让学生沦为学习的机器,从而不得不放弃其他受教育的机会。这样的学校管理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师生共同陷入课本与题海建筑的壁垒中。2.同构同质僵化单调我国的学校管理一般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校长,主要负责学校的发展方向,确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育原则。第二个层面是副校长,负责学校具体工作的安排和分管。第三个层面是主任,负责具体工作的执行。可以看出,学校的组织结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单纯的,指令从下达到执行的速度比较快。但是这三个层面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管理内容的制定是否科学与规范,是否能够满足本校的实际需要。这就使得学校的管理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状况,一是沿用了几十年的管理模式仍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老牛拉车”,二是全国各地的学校对于某些新型教育模式的趋之若鹜。当一些先进的管理模式诞生后,全国各地的学校都以考察、交流、学习的模式照搬,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调整,致使好的管理方法也并未能产生好的效果,最终半途而废。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照搬的模式会导致学校的管理千篇一律,丧失属于自己的特色。3.继承发展不做处理一个优质的学校必然有延续多年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教育时代背景下,很多学校都在提倡变革和创新,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将过去积淀下来的传统彻底否定,则使教育的延续性遭到破坏。尤其是学校管理干部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后,年轻的领导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倾向于使用“休克式改革”,重新打鼓、另外开张,完全无视过去管理经验中的价值。最终造成学校的历史和人文割裂,在文化上呈现出生硬的气质,完全违背了教育管理的初衷。4.管理工作缺乏作证学校的管理工作直接面对的是学生,他们尚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建立的阶段,思维和情感都比较活跃,这就要求学校的教育管理要因地制宜,但这并不代表其教育管理是盲目和随意的。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科学严谨的过程,教育工作者的管理目标如果和学校的管理目标不一致的话,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就会出现诸多的不适应。最可怕的是,学生的管理无章可循,把握不好度,就会被看作是专制和任性,从而把学校变成各种教育方法的实验场,这种错误的定位最终导致教育工作没有完整的体系,看似轰轰烈烈,实则基础松软。

二、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1.科学发展,绩效先行教育管理的目标不应该局限于改善本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排名,而应该考虑社会的需求。所以,学校管理教育的创新最终是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应该紧紧围绕着这个核心展开。所谓的以人为本,就是让教师正视学生的发展规律,正视学生的发展需要,在社会主义教育大方向的指引下,建立一种科学的、长效的培养机制,把学生的各个指标放在一个体系当中进行考查,使应试教育中单一的考查方式逐渐被淘汰,得出的考查结果是这个体系的整体表现。同样,对于教师的考查也要和学生的考查指标相一致、相吻合,并以绩效的形式予以保障。这样一来,教师就会自觉地探索提高学生素养的途径与方法,然后落实到工作中,使学校的教育管理在落实层面变得丰富灵活,引人入胜。2.创新素养,校长先行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校长个人的创新素养直接决定了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程度。所谓的创新素养是主动吸取知识、培养技能,敢于尝试、谦虚谨慎。创新不是匹夫之勇,也不是妄自尊大。它是要站在教育的客观规律上,通过认真研读本校的实际情况,从个人的意识观念中提炼出一条思想轴线。所以,校长要站在传统教育管理和创新教育管理的中间,一边延续传统教育管理中的精华,一边审视传统教育管理中的缺陷,然后去粗取精,客观地运用到自己的管理中。那些追求政绩或是视己为官的作风,都不会对创新素养的形成发挥积极作用。3.创新管理,科学先行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从来不缺乏边思考边探索的先行者。教育管理者要解读教育的形式、预判教育的趋势、形成教育的模式。可以是教无定法,但是不能教育无法。在管理中能拥有一个辩证的思想,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此,教育管理者要走出校门,去教育管理比较成功的学校进行观摩、学习、考察,也要去尚处于落后状态中的学校去观察、研讨、发现。这样一来,管理体系的建立才能是立体的,管理者的头脑中才能清醒地甄别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什么是可以尝试的、什么是绝对不能触碰的。进而在本校的教育管理实践中不出现盲目的模仿与崇拜,也不会出现妄自尊大的止步不前。4.理论实践,人才先行在学校的创新管理中,人才作为最基础的元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着重培养理论和实践双优的管理人才。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建立一个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对当下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会诊,结合理性的思考与设计,为学校的创新管理寻找合适的路径,并提供最及时的咨询与帮助。学校内部要把人才的培养计划纳入学校制度中,成为常态管理的一部分。每个学期组织教师进行主题培训,每个学年和兄弟学校轮岗交流,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进行农村支教等教学服务。让教师在各种教育环境中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总结和反思,主动地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使学校既有独立的人才,又有高质量的队伍,管理进入高层次的创新中,不至于在低层徘徊不前。总之,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人性化、动态化的过程。管理者要想让管理价值发挥出来,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升教学管理的学术性,强化开放和多元的管理目标在时代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把管理的制度、管理的理念、管理的对象都放置在变革的环境中,不断填充新的内容,从社会的实际需求出发,为未来的实际使用储备,真正实现管理的创新,回归教育的初心。

[参考文献]

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篇6

一、概述创新能力

什么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人们革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现矛盾、提出假设、论证假设、解决问题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新问题从而不断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等。创新能力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创新激情、创新思维、科技素质。创新激情决定了创新的产生,创新思维决定了创新的成功和水平,科技素质则是创新的基础。创新的能力有一部分是来自于不断发问的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创新能力在一定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可以训练出来、启发出来,甚至可以“逼出来”;创新最关键的条件是要解放自己。因为一切创造力都源于人的潜在能力的发挥。

创新能力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音乐的一切实践活动从创作、表演到欣赏,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活动。每个学生都有音乐创造的潜能,关键在于音乐教师要创造一条适合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性活动的途径。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把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作为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和目的。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音乐学习兴趣做基础,包括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内的音乐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

2.体验联想,诱发创作灵感

黑格尔曾说过:“最杰出的艺术就是想象”。想象力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但是我们可以在不断的学习中去培养。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每做一件事、每发现一种现象、每遇到一个问题都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捕捉瞬间出现的灵感。我们可以设定生动有趣的音乐学习内容、形式和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而诱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是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音乐思维能力是学生审美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马克思认为,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是毫无意义的,音乐的耳朵对美的感知能力是音乐审美活动的基础。音乐审美创造力的培养,是音乐审美教育的最高要求。审美创造性思维是创造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音乐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机会和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音乐课堂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在教学方法上通常都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习惯于夸大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只会不厌其烦的讲解乐理知识,一味强求学生进行枯燥乏味的技能训练。因此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下,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没有能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反而在很多方面还存在无意识的抑制、扼杀。为了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音乐教师应该在音乐课堂上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来启迪学生思维、激发情感,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认识。

2.课堂上教师、学生之间关系的转变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当中,教师往往是“指挥”,总要求学生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或者他认为他怎么教学生就应该怎么学。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总是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地位,这种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隔膜越来越大。我们可以想象在这种不民主、不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其个性肯定得不到发展,肯定缺乏能力创新的锻炼。因此,为了能改变目前音乐课堂中存在的这种现状,音乐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知识、经验、情感的交流,从而达到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学习、共同发展,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有利的条件。

罗曼•罗兰说过:“我创造,所以我生存。生命的第一个行动是创造的行动。”21世纪将成为创造教育的世界,世界各国纷纷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并积极推进创新。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创造性思维有着其他因素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对学生整个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形式和手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这为我国培养面向未来人才提供了根本保证。

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篇7

关键词:教育管理创新,教育思想,制度创新

在这个知识迅速发展的时代, 高校教育管理必须与时俱进, 更新观念, 创新制度, 深化改革, 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这不仅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更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如何更新教学管理观念, 加快高校教育管理创新, 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 已经成为摆在各高校面前的重大课题之一。应在“以人为本、求是创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制度, 努力实现更加个性化、柔性化、研究化的教育教学, 着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1 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

1.1 管理观念落后

当前很多高校的管理方法因循守旧, 不愿意进行大胆的教育管理和教育改革的创新, 在处理和解决问题上依旧采用传统经验, 不能及时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使得教育管理一直无法取得进步, 无法适应和满足社会对高级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管理主要是为了培养综合能力强的人创造良好的条件, 目的是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各方面人才, 很多高校的管理只是停留在管理学生层面, 只是局限于约束学生的行为, 不注重为教学活动提供服务, 所以,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的发展。

1.2 管理模式存在弊端

我国目前的教育管理依然是教条式的, 仅停留在“管”的表面阶段, 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这些制度只能约束规范正常的教学活动, 但管理的效率很低, 很多制度限制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 无法激发师生的自主性, 限制师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 不利于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3 管理资源配置不均衡

现今, 时代在不断进步, 高校教育培养的创新人才是引领时代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如果管理观念不能更新, 没有一支专业化强、能力强的教育管理团队, 这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更不利于社会和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当前我国对于教育的投入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足, 国家对重点高校和非重点高校的财政投入不均衡的政策, 直接导致了重点高校获得了更多的财政和政策支持, 而一般的普通高校则由于经费投入不足, 导致仪器设备紧张、学生宿舍条件差、图书资料缺失或陈旧等, 这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长期发展。

2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2.1 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管理观念的改革和创新是对常规管理的提升, 是办学品位的追求,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高效、有序的教学管理是深入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人才成功的前提和保障。近年来, 随着高校扩招, 教育质量和高校毕业生素质及就业等问题已经制约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如果高校没有改善教育管理的方法、改进教育模式、改进教育管理制度, 只是在学生数量上增多, 那么一定会造成高校教育管理滞后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速度。因此, 对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改革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2.2 当前高校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各种观念日新月异的时代, 而且我国高校还面对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激烈人才竞争、优胜劣汰的社会形势。在这样一个机会与挑战并存的大环境下, 高校只有尽快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尽快运用创新教育管理理念改革高校教育管理的制度、方法, 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在校生的能力和素质, 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3 创新教育管理的途径

3.1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在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高校教育管理者应当努力转变思维, 以人为本, 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 从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出发, 使其从分发挥自身价值。就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来讲, 第一, 以人为本, 就是以学生为中心,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 关心学生, 依靠学生来推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 树立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工作里理念。第二, 要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重视学生的因素, 尊重和发展学生独立的个性, 体现学生的价值,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围绕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标。

3.2 坚持与时俱进, 创新教育管理观念

为了有效应对知识经济时代可能面临的各种机遇与挑战, 我国必须加快高校教育管理改革, 培养创新型人才。当今社会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依靠人才的竞争, 作为培养优秀人才主要基地的高等学校肩负着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 同时, 这种机遇与挑战也赋予高校更为丰富的使命内涵, 学校不仅应履行传递文化, 服务社会的职责, 而且更强调教育功能与学术功能的完美结合, 更强调探索真理与传承文明的高度统一和社会的责任。因此, 必须加快高校教育管理创新, 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教育思想, 转变教育观念以确保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与发展, 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

3.3 坚持遵循规律, 创新教育管理机制

创新高校教育管理水平和管理机制直接决定着一所高校的发展水平, 科学合理而富有特色的管理制度则会极大地强化激励的有效性。随着我国各大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传统的精英式逐步转变为大众式教育, 因此, 我们必须从体制机制入手, 规范管理, 建章立制, 必须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多元化方面的要求, 将人才培养作为目标,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突出解决教育管理工作在学校的地位、教师在学校的地位等基本问题, 以教学工作推动学校的整体工作, 以教学改革带动学校的综合改革, 以教学管理推动学校的各项管理。将教育管理作为重点, 遵照现代管理原则, 将研究与改革、建设、管理四者有机结合, 制定公平的政策, 实行持续性调整机制, 达到整体性提高的目的。

3.4 坚持提高质量, 构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改革是出路, 创新是灵魂, 我们要在实践中探索, 在探索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近些年来, 人们把管理理念引入高校管理之中, 开始构建以教学质量持续提高为中心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 要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 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 学校的高层领导、管理人员和全体教职工都要转变教育管理观念, 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意识, 对教学质量和工作质量永不满足, 全校上下各方面的力量要通力合作, 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沟通、相互支持。

3.5 坚持教育管理多元化、人性化, 形成良性运作机制

高校教育管理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不仅适应某个专业的需要, 而且要全面、协调发展, 这是实现。新时期的高校教育管理理念, 应注重学生的个性, 使整个教育管理区域人性化, 尊重学生的个性, 满足学生人格自我成熟与完善的需要, 只有真正把教育管理自主化、多元化与人性化贯穿到具体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去, 才算是真正转变传统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模式, 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4结论

当今时代, 教育管理创新是教育之展形势的迫切要求, 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以及教育目标的新指向, 对教育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教育管理必须进行创新, 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任胜涛.构建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思考[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03) .

创新教育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8

一、在注重智力开发的同时, 实施素质教育

人的智力发展虽然主要依靠智育来完成, 但人体发育智力的器官机能却有赖于体育活动。在教学中利用图像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 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 要让学生了解想跑得快, 跳得高, 应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的形态结构, 从而使学生选择跑步、弹跳的最合理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教师要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 在进行讲解示范和辅导时, 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上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 开发学生的智力, 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 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 加深理解, 从而获得学习上迁移和反馈的积极作用。创新教育虽然仍将传授知识、授业解惑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 但是它已不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终极目标了。在创新教育中, 教师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开发学生的智力, 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从而迸发出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 能够处于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

二、创新教育具有多样性

1. 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这些形式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 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 有的取向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 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 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追求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追求从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追求从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说明各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

2.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如培养形式灵活, 培养层次结构多样化, 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电化教学、分级考核、小组创编队形, 以及理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的情感。

3. 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未来的体育教学内容, 将以“以运动技术为核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运动技术教学的否定。不过, 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及学校的教学条件, 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非竞技运动项目、娱乐体育项目及个人运动项目的内容比重将加大。内容的广度将拓宽, 包括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 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三、创新教育具有自主性

要使体育创新教育获得最大效益, 必须从整体性的观点出发, 把握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弄清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而, 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种关系。

1. 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 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习的主人。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发挥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就是看是否善于调动学生学习和接受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是否使学生能做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是否有利于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创新精神与能力, 并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来实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 建设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关系, 合作就应当是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 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良好创新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一基础就会时时处处激发起学生创造的兴趣, 在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 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这样就能理解处于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时的许多幼稚的想法和做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并不失时机地加以正确的指导和引导;尊重学生的人格, 把学生真正看做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努力创设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 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无畏精神, 放开他们的手脚和大脑。如果我们真正能建立起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学生自然会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乐于参与, 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他们创新意识的萌芽会得到精心的呵护, 那么, 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能力也就会得以实现。

3. 处理好身体活动与知识的关系

体育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以身体活动为主”, 这就形成了体育教学在实施时与其他知识传授类学科不同的特殊性。我们要认识体育教学的特点, 把握这些特点, 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由于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 因此活动量和生理负荷是最显而易见的因素, 但身体活动又并不只限于给人以生理上的作用, 还兼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发展、情感的体验等作用。因此, 创新教育应以“量”的多少和合理性进行评价。其次, 学生的进步应表现在所学技术难度的不断提高和知识深度的增加以及感觉——理解——创造的思维递进上。而在培养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性、改善学习效果、增加运动乐趣等作用的认识和功能上应得到充分发展。再者, 身体活动外在表现 (技能) 的因素来自于学习者本人努力之外, 其他的因素 (如遗传的身高、体重、肌肉类型及神经类型的不同) 影响很明显, 因此体育课中的个体差异大于文化课中的个体差异。再加上体育学科的培养目标 (为终生体育服务) 和体育内容的相对可选择性 (例如同样为健身既可以打篮球也可以打排球) , 因此, 创新教育应给学生选择的权利, 这种选择, 体现在内容、难度、量和学习方法等方面。

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篇9

一、概述创新能力

什么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人们革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现矛盾、提出假设、论证假设、解决问题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新问题从而不断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等。创新能力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创新激情、创新思维、科技素质。创新激情决定了创新的产生, 创新思维决定了创新的成功和水平, 科技素质则是创新的基础。创新的能力有一部分是来自于不断发问的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创新能力在一定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 可以训练出来、启发出来, 甚至可以“逼出来”;创新最关键的条件是要解放自己。因为一切创造力都源于人的潜在能力的发挥。

创新能力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 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音乐的一切实践活动从创作、表演到欣赏, 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活动。每个学生都有音乐创造的潜能, 关键在于音乐教师要创造一条适合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性活动的途径。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音乐教学中, 要把学生的音乐兴趣

(上接179页) 培养作为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和目的。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 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更重要的是, 如果没有音乐学习兴趣做基础, 包括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内的音乐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

2. 体验联想, 诱发创作灵感

黑格尔曾说过:“最杰出的艺术就是想象”。想象力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 但是我们可以在不断的学习中去培养。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我们引导学生每做一件事、每发现一种现象、每遇到一个问题都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捕捉瞬间出现的灵感。我们可以设定生动有趣的音乐学习内容、形式和情景, 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进而诱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是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 音乐思维能力是学生审美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马克思认为, 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 最美的音乐也是毫无意义的, 音乐的耳朵对美的感知能力是音乐审美活动的基础。音乐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是音乐审美教育的最高要求。审美创造性思维是创造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 音乐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机会和创造条件, 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音乐课堂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音乐教学过程中, 老师在教学方法上通常都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习惯于夸大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 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只会不厌其烦的讲解乐理知识, 一味强求学生进行枯燥乏味的技能训练。因此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下, 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没有能积极培养学

三是家长支持是增长兴趣的保证。在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反而在很多方面还存在无意识的抑制、扼杀。为了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音乐教师应该在音乐课堂上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来启迪学生思维、激发情感, 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认识。

2. 课堂上教师、学生之间关系的转变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当中, 教师往往是“指挥”, 总要求学生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或者他认为他怎么教学生就应该怎么学。因此, 在课堂上, 教师总是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地位, 这种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隔膜越来越大。我们可以想象在这种不民主、不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出来的学生, 其个性肯定得不到发展, 肯定缺乏能力创新的锻炼。因此, 为了能改变目前音乐课堂中存在的这种现状, 音乐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知识、经验、情感的交流, 从而达到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学习、共同发展, 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有利的条件。

罗曼罗兰说过:“我创造, 所以我生存。生命的第一个行动是创造的行动。”21世纪将成为创造教育的世界, 世界各国纷纷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并积极推进创新。在音乐教育过程中, 创造性思维有着其他因素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对学生整个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形式和手段,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这为我国培养面向未来人才提供了根本保证。

浅析职业学校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篇10

1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创业型人才的现实意义

创业教育不只是为了解决当前毕业生就业的权宜之计, 而是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长远大计。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开展创业教育, 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并且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培养创业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 我国的教育思想与观念正进行着大的转变与飞跃。学校教育正经历由封闭式转型为开放式;由继承型转型为创新型的过程。中等职业学校在针对21世纪对人才知识和素质结构的要求, 转变教育思想及观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大量专家、学者、普通劳动者的同时, 也应该为社会培养大量创业型的人才, 特别是那些有着较强的市场观念、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潜质的未来的企业家。

1.2 培养创业型人才, 可以把求职者变为职业的创造者

当前, 我国大中专毕业生已经出现了就业的瓶颈效应。在知识经济发展的时期, 就业岗位只能满足一部分就业群体的需求, 更多的毕业生需要自行创业, 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因此, 只有开展创业教育, 提高大中专毕业生的创业能力, 才是拓宽就业渠道, 有效帮助学生成才立业的根本途径。培养学生创业的精神和能力, 可以说就是把未来的求职者, 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

2 中等职业学校的创业教育模式

2.1 实施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点的“五环复合”创业教育模式

所谓“五环复合”创业教育模式的涵义是指:根据培养创业型人才的目标, 制定促进课程教育、渗透教育、活动教育、环境教育、实践教育等五个教育环节, 既相互配合又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构成“五环复合”创业教育的模式, 并有效利用“五环符合”的创业教育模式, 实施创业教育。

(1) 课程教育:课程教育是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开设必修的创业教育课程和相关联的选修课程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主要目的是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精神和提高创业能力。

(2) 渗透教育:渗透教育是指结合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技术课的教学内容, 有机渗透相关的创业教育内容。主要目的是激发创业意识, 增加创业知识, 增强创业能力。

(3) 活动教育:活动教育是结合校内外、课堂内外学生的各种社会、科技、文化活动进行创业教育的有效补充。比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等。能够利用业余活动时间逐步锻炼自己的能力。

(4) 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营造出有利于创业的氛围。主要目的是倡导创业精神、提升学生对创业的正确认识, 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 强化创业教育的政策导向和创业价值观念。

(5) 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通过真实和模拟公司的创立与经营管理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创业的展示舞台, 使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 积累必要的创业经验, 提高学生发现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实施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点的“双线全程”就业指导模式

“双线全程”就业指导模式是指既通过“五环复合”的创业教育模式进行创业精神、创业素质和“自主创业”的指导, 又可以通过“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程教育”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就业指导, 双线推进, 相辅相成, 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3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3.1 更新观念, 激发创业意识

创业教育首先需要人们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因而, 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 通过建设创业文化, 宣传创业光荣的理念, 树立创业典型。另外, 也需要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 鼓励学生创业。

3.2 强化创业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 不同于普通教育, 它担负着创业知识的传授及创业实践的积累, 以及创业技能和创业意识的培养的重任。创业教育的课程计划应该是多层次、多形式的, 要求在学校的课程计划中增加市场经济、创办企业等所必须的经济、法律知识教育。可以以选修课等多种形式面向全体有创业兴趣的学生, 以激发其创业积极性。

3.3 制定相关政策,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创业环境

首先, 对于那些有创业能力的学生, 应制定相应的政策, 鼓励他们积极创业。对于这些学生的学籍管理制度及考试办法可作灵活调整, 比如可实行弹性学分制。其次, 可采取一些措施, 鼓励学生可以自由地跨系科选课, 这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有利于人才资源的优化, 要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培养复合型人才。再次, 学校可以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构建畅通的学校与企业及社会之间沟通的渠道, 实现优势互补, 为学生提供创业的机会。中等职业学校要把社会实践作为学生参与创业教育的大课堂, 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与锻练学生的创业能力, 从而真正地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创业教育, 为今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发展打造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许铁梅.对高校培养创业型人才的理性思考[J].江苏高教.2001, (6) .

上一篇:微型课题研究的新路径下一篇:包神铁路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