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平等对话

2024-05-14

师生平等对话(精选十篇)

师生平等对话 篇1

当下流行的是“启发式”“诱导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教师不是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 而是把知识像美味的汉堡包一样摆在学生面前, 然后以各种美妙的言语让学生明白眼前的知识汉堡包是多么富有营养、多么可口, 以打动学生的心, 激发其求知欲, 使他们垂涎三尺, 蠢蠢欲动, 最后争先恐后地自己动手来取, 再狼吞虎咽地吃下去。

应该说这种模式比起“填鸭式”模式来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因为教师在行动上似乎不再那么专制了, 因此这种模式广受师生欢迎,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方兴未艾。

但仔细思考一下, 我们就会发现教师在思想上还是学生的主宰。“启发式”的教学策略主要是“教学问题”的设计和提出, 而设计和提出问题的是教师, 也就是说是靠教师来启发。而我们大部分教师在启发时却忽视了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启发, 对学生的自我启发就更不注重了。因此在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 “教师引导”变成了“教师主导”, 学生在一次次回答和教师的一次次纠正中, 成了教师思想的俘虏。“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在这一点上, 这种模式就暴露出其“教师中心主义”的弊端。

究其原因, 还在于教师没有与学生平等对话, 未能形成和谐共享的师生关系。教师不管学生有没有“吃过”这个知识汉堡包就大肆描述它的营养价值和它的美味可口, 这就剥夺了部分没有“吃过汉堡”的学生的想象和创造的权利, 更剥夺了那些已经“吃过汉堡”的学生的话语权, 久而久之, 学生自己对文本就没有了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理解, 有些学生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

其实, 面对美味可口的知识大餐, 我们师生首先应该围绕它平等地坐在一起, 这对学生而言问题不大, 关键在于教师能否以和学生平等的姿态参与其中。我这里说的平等是指尊严和权利的平等。尊严是一个人的内心感受, 它是要通过权利来体现的, 所以尊重一个人就必须给予他一定的权利, 如若剥夺了一个人的权利, 那也就意味着使他丧失了尊严, 使他处于不平等的地位。爱默生曾经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给予学生平等对话和思想的权利, 它包括思考的权力、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力以及与其他人 (包括教师) 展开对话甚至争论的权利。给予每位学生权利就是尊重他们每个人, 教师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 以与学生平等的姿态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做不仅不会使教师掉架子, 反而会让学生感到更亲切, 更欣赏教师, 更愿意和老师及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从而取得更好、更有效的成绩。即便是差生也会享受到做学生的最起码的人格尊严和学习的乐趣。

其次, 教师应与学生一同“用餐”, 一起品尝, 并且边品边聊各自的不同感受, 也即在平等的前提下进行对话, 共享学习的乐趣。语文学科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这就给语文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教师的职责就是要通过教学, 让学生在这个广阔的文化空间中纵横驰骋, 让学生自己去探寻、研究、发展和创造, 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敢于怀疑的习惯。比如在品读冯延巳的《鹊踏枝》时, 学生以小组形式就词人所抒发的“闲情”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愁情进行了讨论, 结果答案可谓是丰富多彩:有的认为是男女相思之愁, 有的认为是人生不得意之愁, 有的学生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认为是一种家国之愁, 还有的认为就是一种莫可名状之愁。我在一边都插不上嘴, 只是不断地点头微笑, 享受着他们的快乐。一堂课下来, 我虽没说几句话, 但内心是很满足的, 因为自己的学生通过互相合作对这首词的理解已经非常到位了。再比如我在教《孔雀东南飞》一文时, 有学生提出:课文的悲剧结尾有悖于人们“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其他学生觉得也有道理, 我没有表明自己的看法, 而是问他们:如果这个结尾有悖于常情, 那么作者为什么不以大团圆结尾?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们以评《孔雀东南飞》悲剧结尾为题, 各抒己见。为了使学生能真正理解悲剧结尾的深刻性和不可更改性, 我首先指出“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 其次从焦仲卿、刘兰芝性格入手分析:焦仲卿为孝子, 性格软弱, 刘兰芝虽貌美多才, 但对爱情忠贞不贰, 悲剧结尾难以避免。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原诗的结尾无法改动。

在平等对话的教学模式下, 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 思维一直处在积极活跃的状态, 教师应不断根据学生的学习思维状态创设和谐平等的情境, 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创新, 面对争议, 特别是一些需要引导的话题, 教师不是以独裁者的身份发表一锤定音的“最高指示”, 而是以一个和学生一样具有平等发言权的引导者, 以闪烁着智慧火花的富有真理性的真诚发言, 为学生提供更宽阔的思路、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选择。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也获得了情感上的愉悦, 可以说在平等对话的教学情境下, 师生双方实现了双赢。因为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和谐共享了教学资源, 以及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独特的富有个性的观点甚至思想。

师生平等对话 篇2

所属市县:驻马店市确山县 工作单位:确山县实验小学 姓

名: 代占丽

箱:153790351@qq.com 联系电话:***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师生平等对话教学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语文课堂教学已成为新课程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热点”。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呢?如何让他们积极发动思维,大胆表现自我,求同存异,畅所欲言呢?师生关系或者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不可否认,教师永远是课堂的主导,教师采用什么方式引发学生表达自我至关重要,这涉及到意识和技巧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成了很多中小学语文老师在新课改过程中所共同关注的话题。在此,我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初浅地谈谈如何实现在语文课堂中的师生平等对话教学。

关键词:平等对话 和谐相处 交流互动 自我超越

教师完全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从头讲到尾,学生则完全扮演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这当然是与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相违背的。语文课更容易出现教师自己滔滔不绝分析课文的情况,更应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在课堂上少说话,这主要是为了适应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性质。

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对文本的内容主旨和写作方法提出自己的认识和分析;语文教学是说与写的双面结合,不能说就不能写,不能写也就说不好;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即生活,学习语文也就是学习怎样去生活,怎样在生活中建全人格,磨练性格。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呢?如何让他们积极发动思维,大胆表现自我,求同存异,畅所欲言呢?师生关系或者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不可否认,教师永远是课堂上的主导,教师采用什么方式引发学生表达自我至关重要,这涉及到意识和技巧等方面的问题。

平等对话教学是一种强调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式的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学。它是新课程的热点与亮点问题,在改善教学方式上发挥着特殊作用。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享有“平等对话”的自由呢?

一、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和谐相处的课堂

对话教育认为,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有一位专家作了这样的形象比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就像抛球与接球的过程一样。第一,抛球者和接球者都是主体;第二,抛球者与接球者之间是平等的、合作的;第三,抛球接球双方都认真对待对方;第四,抛球和接球是可以连续的。可见,没有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达到真正和谐。教师没有对话意识,与学生就难以和谐相处。为此,教师应该主动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把学生的地位“升”上去。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做一个忠实的听众。我们认为要实现对话教学,教师要学会倾听。老师要做孩子们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互相启发,或自由组合朗读„„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听,适当地作些点拨。

2、做一个友好的伙伴。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对话,要与学生友好相处,这样孩子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交往中。师生之间在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多方面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和孩子们成了合作的伙伴。这样,教师关注的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每个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即时状态。

3、做一个出色的主持。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做“节目主持人”,说具体一点,要做“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更多地让学生走向前台,展现他们的思想。在多向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的课堂

“平等对话”离不开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这是因为学生之间年龄、心理、水平相近,交往中最放松;而且,在交往中碰撞,在争论中启发,最能激发创新。为此,在学生“平等对话”中提倡以下交流互动方式:

1、互相讨论。要让孩子有独立的人格,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肖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都得到两种思想。”学生之间的合作就是互相学习,共同讨论。如上《落花生》一课时,以“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辩论:“现代社会,你想做苹果那样的人,还是做花生那样的人?”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分成花生组、苹果组,实话实说,旁征博引,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如花生组:“花生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而苹果外表美,可内心不美。”“华罗庚、童第周出生在一贫如洗的家庭,但他们出国留学后还是回到祖国工作,无私奉献,他们是落花生的代表人物。”苹果组:“我们苹果有水分,不但外表美,内心也美,而花生一点水分也没有。”“华罗庚、童第周不表现自己,哪里有人发现他们?总统不表现自己,能当上总统吗?”“我们各有各的长处,花生内在美,苹果外在美,合在一起不是两全齐美吗?”这是多么精彩的一段对话。

2、共同体验。语文教学,应当是一次次生命的对话,是孩子们内心情感的真切流露,是他们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如《第一场雪》采用虚拟“雪后小记者采访”生活情境的教学,以小记者采访为经,以广大学生扮演各类人物角色为纬,双线互动,完成了本课教学任务。主要步骤:

①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三名小记者从教室外走进。一位记者:“老师您好,我是来自南方的一名小记者,听说你们这昨天刚下过一场雪,专程赶来采访,行吗?②记者采访,品味意境

采访主题一:这场雪来得快吗? 采访主题二:这场雪下得大吗? 采访主题三:这场雪下得实吗? 采访主题四:这场雪下得好吗? 采访主题五:亲眼看到这么大、这么美、这么好的雪,你心中还联想到什么? 学生通过模仿各种角色对这5个问题的回答,完成了对课文情境的体验。

三、师生与教材“平等对话”:自我超越的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只是对教材、教参上的知识进行系统地讲授,而忽略了对师生“自我效能感”以及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成败归因的分析。为此,教师既要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从而实现教师与教材的平等对话,并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超越。

1、让学生融入教材情境。为了不断地让学生对教材有新鲜感,教师应树立由“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向“教师导着学生走进教材”的观念转变,运用多种方法,巧妙地激发学生对教材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形成浓郁的学习气氛。发挥学生自己学习语文的巨大潜能,提高阅读的效果和效率。

2、让学生发现教材的疑点。“惟书、惟上、惟权威”是传统教学对人思想和精神的禁锢。创新教学、现代课程理念提倡的是“不惟书、不惟上、不惟权、只惟实”。因此,在探究教材中,教师要让学生敢于怀疑、敢于质问、敢于批判。

3、让学生探究教材的特点。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课堂应该是孩子们自我学习和能动探究的教育场所,所以,应该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探究他们认为有趣的知识。自主探究,重在信任每个学生的主体阅读能力,尊重学生阅读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鸟的天堂》一课中,学生在自我探究大榕树的美丽时,有一个学生观察文中插图后说:“远看大榕树,它就像一只大熊在河边喝水,太美了。”大家仔细一看,插图上的大榕树果真像一只大熊,学生那独特的想像和理解真令人折服。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情景,创建民主氛围,实现师生平等对话教学,可以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关系更为真诚,可以使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春成,《新课标语文教育随笔》,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12),第一版。(2):戴宝云,《新课标小学语文实教学90法》,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3),第二版。

(3):李争平,丁志鹏,《小学新课标资源库语文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9),第一版。

精彩,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生成 篇3

每每进入初三以后,笔者总要在班级中安排每日一题的讲题活动.即前一天由我布置精心选择的一道思考题,由学生在课外独立思考后,然后利用当天课堂中的前5分钟时间由一名学生(前一天随机确定的)主讲,其他学生再进行补充或质疑.为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也为了保证讲题的效率,布置的问题应尽量体现层次,难度适中,从而既使学生能在互相交流过程中达到丰富解题思路,提炼数学方法,完善认知结构的作用;也容易使教师较好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以便有的放矢地展开指导活动.这样的活动由于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比较受学生的欢迎,有时还经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下面是学生对2012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卷第26题的讲题过程,笔者把它记录下来,以飨读者.

笔者当时选择此题的用意在于,本题既能反映学生对特殊图形性质的掌握程度,对全等、相似等基本数学方法的运用能力,还能考查学生在复杂图形中提炼基本图形的能力.虽综合性强,但起点颇低,难度不大.因此,原先并没有意识到会深入讨论.但事实上的进程却一波三折,与本人预计的大相径庭……

2.2 预设之中的回答

果然,小B同学已急不可耐的跑上讲台开始他的讲解.

接着在追问环节,小B同学阐述了自己思路的来源:要求CG,先分析CG所在的三角形,发现△CEG或△CGF的条件都只有2个,因此就去寻求它们的相似三角形,由于∠ABC=∠AEF=∠ACB=60°,于是自然发现了一线三等角相似模型.

小C同学也不甘落后,马上站起来提供了下面的解法,理由与小B相同,但利用的是△CGF与△CEA相似.

解法4 如图2,易知∠ACF=60°,于是∠ACF=∠AEF,又∠AGE=∠FGC,故∠CAE=∠GFC,又因为∠AGE=∠FGC,所以△CGF∽△CEA,故由CGCF=CEAC可知,CG=38.

下面还有同学指出可利用△CGF与△DFA相似来解,看到这几位同学的思路与笔者预设的不谋而合,再看看下面多数同学理解并赞同的神情,感到已达到了讲题的目的.于是,再一次强调了学习中要注意归纳基本图形的重要性后,准备上课.这时意外发现平时难得发言的小D坐立不安且欲言又止的表情,我内心实在有些纠结,已过去十几分钟了,感觉本题应该也不会再有更简捷的方法了,再下去本节课的教学将会受到影响.但又想到小D发言实在难得,从维护他的学习积极性来讲,就算真的耽搁了也值.因此微笑的对小D说,你还有什么新的招数吗?

2.3 一波三折的尴尬

小D的想法:由于△CEG中求CG条件不够,因此想利用相似来求,发现BC∥AD,又F为4等分点,于是构造了下面的相似.

话音刚落,下面同学已说开了,明明已有相似了再去构造,不是多此一举吗.

确实,这个方法与前面的方法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但思路要比小A更清晰些,同时,利用平行线构造A型(或X型)相似也是常见的添辅助线方法.因此,我还是对他的方法表示了极大的肯定,小D有点兴奋的坐下了.

正当我准备进入正题时,我班的数学课代表小E大呼一声:老师,我还有新的方法.我想:完了,今天的课看来泡汤了,心一横,那就让我们继续吧!

小E的想法:刚才大家都在说要求CG,而△CEG或△CGF的条件不足,所以要去找相似,但刚才小A的证明图3或图4都给了我启发,可计算出EG=13EF,而EF通过解△ABE(或△ACE),可求出AE(即EF)的长为132,因此,再利用小A的图4解△CEG就行了.

我定睛一看,这种方法自己在备课时确实忽视了,但G为EF的三等分点用面积法说明会更简捷些,只是这个方法若与前面的相比,要解两次斜三角形,从表述来看,会更繁复.怎么让学生愉快的接受呢,我有些犯难!

果不其然,下面已有同学嘟囔,这么烦的方法,有什么好的.一些同学也随声表示附和.看来我不站出来,小E同学会比较难堪.因此,我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方法好坏本身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小E同学能从大家都忽视的问题中认真观察,深入分析,并提出自己新的见解值得大家学习,请大家为他鼓鼓掌.当然,证明G为EF的三等分点还有别的方法吗?请注意,AC为∠BCD的平分线.

“同学们体会到了吧,方法的优劣在于能否深入思考,正确运用,而不在于方法本身.因此,经常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可以使知识间的联系更紧密,对问题本质的认识更透彻,思维也更广阔.”正当我进行自圆其说的总结时,冷不丁,一个声音从小G的嘴里传来:老师,能否建立坐标系,用函数方法来解吗?

又是一阵尴尬,这个事先自己也没有过思考.仔细观察后迅速让自己冷静下来,有点不好意思的说:“好主意!你们看图中所有的点都是确定的,大家试试吧!”经过几分钟的讨论交流,学生给出了下面的解法.

解法7 如图6建立直角坐标系.

在学生阐述解法时,我内心既感汗颜又切实感到教学相长的道理.下课铃响了,但我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3 过后的感悟

平日上课有时会有这样的体会,精心预设的课未见精彩,而有时无心插柳的课堂却能茁壮生长.难道这是一对悖论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细细回味本课的场景,给笔者的启发是,精心预设的课若未见精彩,一定不在于备课本身,而在于师者因成竹在胸,却有意无意地会显示出自己思考的痕迹,于是教学往往会在教师的牵引下按预期的发展,学让位于教,课堂于是难见精彩的生成;而无心插柳的课若成就精彩,一定在于平等的对话,发散的空间.以本课为例,因为平等,学生的想法得以充分展现,教师让教于学的角色得以确立,学生的交流得以深度展开,也就自然实现了预设与生成,知识与方法的精彩融合.但深层次分析,本课的问题同样明显.因为课前思考的不足,使得教师的引导多是依赖于灵机一动的成分,关键性的有效启发引导缺失,使得不同解法之间(如解法1、2、5)的有机联系挖掘不够,也使得精彩的解法往往依赖于优秀学生的灵感迸发,具有偶然性.因此,要想让课堂常见精彩,教师既要在备课上做足功课,特别要在学生思维中可能出现的关键点、疑难点、障碍点设计好关键性的启导语,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堂的效率;同时,更要在课堂中营造民主的氛围,要敢于在学生面前示弱,从而让学生在平等的对话中敢讲、愿讲、善讲.唯如此,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自然的流淌,也才能催生出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精彩课堂.

师生平等对话 篇4

课堂文化是指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的, 并为师生所自觉遵循和奉行的共同的课堂精神、 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课堂文化建设以科学的教学观为前提, 以课堂为主要空间, 以行为实践为主要形式, 促使学生逐步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 形成民主平等、合作探究的文化意识形态。 可以说, 课堂文化是现代学校文化的最高境界。 我认为要推进学校课堂文化建设, 首先, 要实现从“单向型教学”向“多向型教学”转变, 构建“对话文化”。传统课堂的一个显著特点, 就是师生双边活动的单向性, 由教师向学生讲授课本知识成了教和学的中心或唯一任务。 实施“多向型教学”, 就是要在课堂中开展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互动对话的教学活动。 本文主要讨论如何用师生之间的对话开启民主平等的课堂文化之门。

师生对话是平常的, 但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对话有着多层内涵, 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谈话和交流, 追求的是平等、民主、公正的交流和沟通。 这种对话的本质, 不是为了裁定、评价, 给学生一个终极的标准答案。 它的本质应该是为了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是对学生精神生命的一种尊重、一种唤醒、一种赏识。 只有建立这种对话, 才能够真正开启民主平等的课堂文化之门。

一、建立尊重的对话

《做一片美的叶子 》课文教学行将结束时, 老师安排了这样一个练习, 针对课文中这样的一句话:“大树把无数的叶子结为一个整体, 无数的叶子在树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1:“班级把同学们结为一个整体, 每个学生在班级里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

师:“好! ”

生2:“工厂把工人结为一个整体, 如果工厂倒闭了, 工人就下岗了, 就没有自己的位置了。 ”

师:“很有现实意义。 ”

生3“中国把五十六个民族结为一个整体, 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都有自己的位置! ”

生4:“地球把所有的国家结为一个整体, 但美国为什么不让伊拉克有自己的位置? ”

师:“问得好! 先天下之忧而忧。 但要弄明白这个问题, 还需要时间啊。 ”

(师生的对话真可谓是“四两拨千斤”啊。 )

生5:“家把爸爸、妈妈、孩子结为一个整体, 每个人在家里都要有自己的位置。 可是我的爸爸、妈妈离婚了, 他们都不愿意要我, 我没有自己的位置了, 我……我很难过。 ”

(老师走近学生, 把女孩儿搂在怀里, 就像只对这个孩子说, 但又像是说给大家听。 )

师:“孩子, 不要难过, 老师给你讲个故事。 我非常喜欢一种小动物, 叫珍珠贝。 这种贝类, 如果有沙子什么的跑进里面去, 它会把它们包起来, 最后变成一颗珍珠。 孩子, 不要难过, 用自己的善良包容人生所遭遇的一切波折与困难, 这样, 你的内心就会长出一颗颗璀璨的珍珠! ”

这番对话, 既有肢体语言, 一个搂在怀里的动作, 又有自然语言, 一个关于“珍珠贝”的故事。 那么, 这样的一个对话, 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呢?一种情, 一种心灵的抚慰。显然, 这番对话抚慰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 它同时抚慰着其他的孩子, 人生有太多的苦难, 太多的伤感, 碰到这些不幸, 相互之间的言语的慰藉, 就是最好的疗伤, 这种对话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层次尊重。

二、建立唤醒的对话

古希腊散文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如果对话只盯住最终的结果, 那么很可能失去对话的意义, 最好的对话是唤醒孩子心中的巨人。 你一定要有结果, 那么对话本身就是一个结果, 一个流动的结果。 对话的意义在它的每一个当下, 对话的每一个当下, 都是师生本有的思想、激情、智慧的一种澄明。

上《登山》一课, 老师上完全部的新课内容, 安排学生质疑问难, 问学生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课文中有这样的一个细节:“列宁和巴果茨基下山的时候依然选择走那条险恶的小道。 ”

生1:“列宁为什么坚持要走那条小路? 老师, 我还是不能理解。 ”

这个问题实在叫人哭笑不得。老师花了两节课, 说到底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可好, 这孩子就是不能理解, 怎么办? 如果就这样把这个问题给毙了, 师生之间就没有对话了。

师:“你是不是对列宁最后说的那段话还有不理解的地方? ”

(投石问路, 理解这孩子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孩子点了点头。

师:“那这样, 你再仔细读读最后一段话, 看看列宁的话哪些地方你还不能理解, 等会儿我们单独讨论。 ”

(宕开一笔, 这是“让学”的机敏。 )

生2:“我觉得列宁回来的时候完全没有必要走那条小路。”

生3:“我赞成, 锻炼自己的意志有很多机会。 你回来, 你摔死了呢? 我认为没有必要走那条小路。 ”

师:“这的确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万一列宁因此掉入深谷没命了呢, 这次登山到底还有没有意义? 这个问题, 其实我也想过, 但不瞒大家说, 我还真没想通, 我也找不出答案。”

(碰到类似的问题, 讨论几乎没有意义, 很多时候我们的对话不要去追求那个所谓的结果。 )

生4:“老师, 我还有一个问题, 这巴果茨基为什么一开始就对列宁说他不能走那条小路? ”

生5:……

老师说:“我很高兴, 同学们能发现这么多问题, 大家都善于思考。 这些问题, 有的会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当中解决;有的可能在自己的反复思考当中解决;有的可能要在十年、几十年后的某一天、某一个情境中, 你一下子深深地领悟了。 这都没关系, 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 今天我们在思考! ”

这就是智慧的启迪, 这就是唤醒的对话。 智慧是什么?智慧不是知识, 所谓知识, 那是看见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 欣赏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所谓智慧, 它看见的不仅仅是这粒沙子, 更是这粒沙子背后一个个缠绵悱恻的故事, 它欣赏的不仅仅是这块石头, 更是蕴含在这块石头中的一个个鲜活赤诚的灵魂。 尽管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提的问题都没有找到答案, 但是老师已经把思考人生的终极答案传递给了学生, 点燃了孩子思考的火把, 唤醒了孩子心中的巨人。

三、建立赏识的对话

孩子成长的动力, 更多来自他们的伙伴、来自亲人与师长对他们发自内心的关爱、欣赏和激励。 课堂的对话, 就应该是一种对生命的赏识。 《只拣儿童多处行》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它的特点就是:对话不息, 赏识不止。 课堂中有一个交流读后感的环节, 对话过程是这样的:

生1:“诗曰:‘儿童不解春何在, 只见游人多处行。 ’我觉得‘儿童’和‘游人’换一下, 看出冰心奶奶心里有‘儿童’, 因为心里有‘儿童’, 笔下才会有‘儿童’。 ”师:“是呀! 心里有儿童, 眼里才有儿童;眼里有儿童, 笔下才有儿童。 ”

(这是老师一种认同式的夸赞。 )

生2:“颐和园门口, 就像散戏似的, 成百上千的孩子, 闹嚷嚷地从门内挤了出来。 在一般人看来, 这群孩子是顽皮的、令人讨厌的, 而冰心奶奶却把他们看成活泼、可爱的小天使。 ”

(老师点了点头。 )

生3:“太阳是光明的、温暖的, 冰心奶奶说孩子‘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气息’。 ”

(老师继续首肯。 )

生4:“冰心奶奶说我们是天使、是太阳、是花朵、是春天。我们感谢她的比喻, 感谢她的提醒。 是天使, 我们要释放可爱;是太阳, 我们要释放光明;是花朵, 我们要释放美丽;是春天, 我们要释放明媚! ”

师:“你正在释放着可爱、光明、美丽和明媚, 不仅是我,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了。 ”

生5:“读了课文我知道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生之美在儿童。 ”

师:“很好, 请你在这句话的下面画上破折号, 签上你的名字。 记住, 这就是你的读书格言啊。 ”

生6:“花是美丽的, 也是柔弱的;花是美好的, 花期却是短暂的。 生命柔弱似花, 生命短暂如花, 我们应当怎样延续美丽的花期呢?

师:“了不起的是, 你从正反两个方面谈花期, 谈人生。你的问题值得包括我在内的每一个人去思考。 我愿意把你的话记在心里, 时时警策! ”

生7:“我认为课文第四节‘我们站了一会’读起来有点别扭, 我建议加一个儿。 ”

师:“学习书本, 不迷信书本;崇拜作家, 不盲从作家。 这是一种优秀的思维品质。 ”

生8:“课文中说‘春光, 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 都尽情地发挥出来了! ’而我把爸爸、妈妈一生蕴藏的天真、活泼释放出来了! ”

师:“你从课文的字里行间读出了自己独到的想法。 这里, 我愿意和在场的同学和听课的老师一起再次聆听你刚才讲过的话语。 ”

这次的对话过程, 一共八个孩子交流读书心得, 老师的对话有肢体语言式的, 有顺水推舟式的, 有认同强化式的, 有提炼上升式的, 有重复呈现式的, 有指点方法式的。 不管怎么样的形式, 那都是一种赏识, 在这样的对话中, 我们的课堂自然而然呈现出一种和谐、平等的课堂文化。

人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没有超脱文化的真正意义的人, 也没有离开人的文化。 课堂总是存在着某种文化, 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 学生都在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 建设现代学校文化, 需要以环境文化作基础, 也需要以制度文化作支撑, 更需要以课堂文化作底蕴。 构建民主平等的课堂文化是我们的追求, 我们希望建立这种尊重、唤醒、赏识的师生对话能够成为开启民主平等课堂文化之门的钥匙。

摘要:课堂文化是指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的, 并为师生所自觉遵循和奉行的共同的课堂精神、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可以说, 课堂文化是现代学校文化的最高境界。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用师生对话开启民主平等的课堂文化之门:第一, 建立尊重的对话;第二:建立唤醒的对话;第三, 建立赏识的对话。

关键词:课堂文化,对话,尊重,唤醒赏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钟启泉, 崔允漷, 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301.

与孩子民主、平等地对话 篇5

文章来源:太仓幼教中心 文章作者:打的去埃及 推荐给朋友 收藏本页

假期里读《给幼儿教师的建议》一书中,看到“与孩子民主、平等地对话”一章节时,里面的教学片断以及相关的点评给予了我猛然的深思。教学片断师小班关于图形宝宝的活动,里面的对话在我看来似乎很正常,因为它让我看到了自己平时活动的影子,自己平时正是怎么做的。而再看专家点评时,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狭隘。自以为运用提问对话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自主自发地将答案说出来,可是答案却早已在老师的脑海中形成了,对话只是徒有形式。因为老师的提问给予幼儿的是选择题,而且是单选项的选择题,这样一来幼儿的答案就可想而知了。

师生平等对话 篇6

【关键词】文化反哺师生关系平等开放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快速变迁,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社会文化传承模式和秩序开始遭遇挑战,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都开始出现了“文化反哺”现象。原本平静的校园中也悄然出现了学生对教师的文化反哺,悄然改变着传统师生关系和教育教学的方式。

一、 什么是文化反哺

周晓虹教授指出:所谓文化反哺就是指“一种发生在疾速的文化变迁时代,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现象,其实质就是年青一代向年长一代进行积极主动的文化影响过程”。它是一种与“嗷嗷林乌,反哺于子”的生物现象十分相似的社会文化现象。

早在上个世纪,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未来与文化》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喻文化说”,即前喻文化、同喻文化、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年长者向年轻者传授知识、经验,年轻者向年长者学习的文化;同喻文化是同代人相互学习的文化;后喻文化是年轻者向年长者传授知识、经验,年长者向年轻者学习的文化。显然,玛格丽特.米德的“后喻文化”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反哺。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文化反哺就是指传统受教育者向施教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所传授社会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文化过程。它也是人类文化社会传递在代际之间所呈现的关系与方式之一:反向传递模式。

文化反哺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在教育领域必然对传统的师生关系产生冲击和影响。归纳起来,主要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 削弱老师的知识权威

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学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这意味着,教师不再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师的传统知识开始从教师知识权威中心向边缘失落,宣告了教师知识权威形象在历史舞台上的淡出”。

(二) 弱化教师的心理权威

已经习惯于再学生面前发号施令的教师,在崇拜时尚、追随流行、极力挣脱束缚、张扬自己个性的学生面前,心理必然会产生极大落差,这削弱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

(三) 转变教师的角色权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权威报告《学会生存》中说:“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多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点,而不是拿出现在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作为师生交往中最直接、最活跃的方式——师生对话必然也有着本质的改变。

二、 什么是师生对话

传统的教学中,通常“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教师是主动者、支配者;学生是被动者、服从者。教师、学生、家长以致社会都有这样一种潜意识:学生应该听从教师,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而文化反哺视野下,教学是一种交往,通过师生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样的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育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师生对话是师生在真理探究、价值建构中的平等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是基于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倾听和言谈而进行的双向沟通、共同学习、自我建构的过程。说起师生对话,笔者不禁想起先师孔子,想起《论语·先进》中记载孔子与弟子的一场精彩对话场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让人仿佛跨越时空,看到杏坛上,清风徐来、琴声悠扬,孔子与弟子席地围坐,孔子宽衣博带,长髯飘胸,悠然发问;弟子神态自若,欣然作答,侃侃言志。

三、 文化反哺视野下的师生对话特征

(一) 话题的开放性与集中性

文化反哺视野下的师生对话,教师并不是话题提出的主宰者和包办者。也就是说,学生在此过程中和教师享有同等的提问权利、表达权利。话题是开放的,但不是无序的、随意的、而是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相对集中和层层深入的。

(二) 语言的鼓励性和引导性

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来说,保证其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比获得知识更重要。因此文化反哺视野下的师生对话强调鼓励性。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恰当的表扬评价语,都会给予学生莫大的鼓舞,使其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对话。同时,对于学生的言论,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剔除无效和无用的信息;对于偏颇的理解,教师应像舵手一样,给予矫正和指引。

(三) 方式的生成性和提高性

师生对话是需要教师事先预设的,但真正对话时,应尊重其生成,并找准突破口,顺藤摸瓜、逐层深入。

(四) 对话是有意义和全方位的

这种对话不同于寻常的聊天,而是一种启示,一种意义建构活动。通过彼此的容纳、吸收、思考,取长补短,改变原有知识结构,促进新意义的生成。

四、 文化反哺视野下师生有效对话的策略

教师必须承认文化反哺现象的合理存在,并正视其带来的影响和转变,以平等、宽容的心态来转换自身的角色,注重向学生学习,强调合作和创新,塑造人格权威。

(一) 以人格力量获得人格权威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机关,无论设想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人格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爱岗敬业,保持积极上进的态度,增强自己的专业权威。其次,教师注重德行修养,做到为人热忱、公平、诚实、遵纪守法,以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促进年轻一代“精神成人”。

(二) 以宽容平等的心态引领师生对话

文化反哺视野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在对话中,师生享有同等的地位和相同的权利。因此,教师在对话中,应革新思想观念,时时具有文化反哺的意识,时时关注文化反哺对自身发展的影响,并充分相信学生具有发展自己的潜能。

1. 强化危机意识。随着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和发展,教师的信息优势从根本上动摇。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忧患意识,并愿意与学生共同成长。

2. 拥有平等宽容的心态。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坦然接受文化反哺现象,并坦然承认自己的不足,以平等的心态来引领师生对话。这样,对话的氛围是宽松而活泼的,双方的思维是激荡而碰撞的。

教师不会因为学生没有实现自己的课前预设而焦虑,也不会因为学生与自己意见相左而不愉快,更不会因为话题的看似不相关而批评学生。“平等”是成长的前提,这样的课堂成了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时空。

(三) 转变角色,注重向学生学习

文化反哺时代,教师要转换角色,建立自身的角色权威。

1. 教师要变传递型与引导型。对话中,教师是激发者、促进者、点拨者和协作者,而不是传递者和灌输者。

2. 教师要变传授者为学习者。孔子主张“不耻下问”;荀子主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因此,在对话中应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积极平等地参与对话,善于向学生学习。

3. 教师要变专制型为民主型。师生对话应该是一种相互磋商、相互启发的交流。因此,在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在对话的方式和内容上,教师要学会倾听、吸纳学生意见。

4. 教师要变清晰型为模糊型。师生对话中,不再有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也不再有独领风骚的对话贵族。教师应力求与学生一起共同体验学习的快乐,共同达成某一方面的“视界融合”。在此过程中师生角色是模糊的,是不分主客体的。“教师是学生式的教师,学生则是教师式的学生”。教师与学生成为平等的对话者。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其意义在于从外在于对话情景,转向与学生一起和情景共存,教师是内在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此时的师生对话中,教师的作用不仅没有被抛弃,而且得以重新建构。应该看到得以重构的教师角色直接诱发教师对话行为的变化:建立一个接纳的、宽容的、支持性的对话氛围;创设丰富的对话话题,激发学生的对话动机和兴趣;指导学生的语言表达;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

(四) 合作互动、积极创新、推动师生对话的深入

文化反哺反映的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文化传承方式。因此,创新则是其典型性特征。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相信儿童有着巨大的潜能,不仅有能力自主解决各种问题,而且还能够创造性地改变世界和未来。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应大胆鼓励儿童想象与创新。在师生对话中,通过“换位思考”“移情”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自我建构的能力。

有效的“对话”是进行着“心理磨合”“情感交融”“智慧碰撞”的过程,并在此间进行双向滋养,从“文化反哺”走向“文化互哺”。

师生平等对话 篇7

一、教学留白,留出对话“空间”

我们都知道,绘画讲究“留白艺术”,就是给人们留出一定的想象空间。对于高中语文课堂而言, 同样需要留白,即为学生留出“对话空间”。

例如,笔者在《荆轲刺秦王》 一课教学中的对话教学片断如下:

师:细读课文后,大家来谈谈对荆轲的认识或评价。(为了让学生有自己的体会,留给学生25分钟的时间。)

(25分钟后,学生作了如下的反馈。)

生1:荆轲面临危难之时,并没有退缩,而是回答:“微太子言, 臣愿得谒之”,体现他的侠义精神。

生2:“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刚烈性格。

生3:献图时,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竟“色变振恐”,而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说明他的超人胆略和非凡气质。

……

在上面这个案例中,笔者给预留了25分钟的时间,巧妙欲留的课堂空白,使学生能在后面的对话中有效、自如、坦诚地敞开心扉,放飞思想,既保证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实现了师生的有效对话。

二、巧妙切入,切出对话“话题”

只有适当的对话话题,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对话兴趣,让学生进一步畅所欲言,进而使得师生对话能够广泛深入地开展。因此, 在语文课堂的师生对话中,话题的选择和切入非常关键。

例如,笔者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课中的对话教学片断:

师: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有学问有文采, 这个我们都知道了,但说他有热心肠,可全篇文章中没有提到梁先生乐于助人的事,那么,“热心肠”该如何理解呢?

(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充分讨论和交流。)

1.关于杜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第一小组:这首诗被称为杜甫的“第一快诗”。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致使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此时诗人听说战乱终于平定,自己盼望多年的安定和平终于到来,自然喜极而泣。任公与杜甫之心有相通之处,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最为动荡、 混乱的时代,先生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国家动荡让他涕泗交流, 战乱平定国家安定让他张口大笑,他和杜甫一样是忧国忧民的。

2.关于《桃花扇》

第二小组:《桃花扇》是通过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一代兴亡的历史剧,抒发了对末世既临无可挽回的叹息。《哭主》一出写左良玉在黄鹤楼开宴,正饮得热闹时,忽然接到崇祯帝殉国的急报,唱道:

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你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这勾起了先生亡国之悲。

……

在这个案例中,笔者抓住梁先生的“热心肠”作为问题,话题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很好把握了对话的创造、生成功能,挖掘语文学科的创造性因素,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 启发他们联想和探究,给他们预留了发挥和拓展的空间,使学生在思考和对话中闪现智慧的火花,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

三、情境创设,创出对话“氛围”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由此可见,情境创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比如执教《别了,“不列颠尼亚”》时,笔者创设了“我当一回小记者”的氛围,让学生依据这篇课文改写一则规范的新闻稿,推选一篇大家比较满意的,并说一说改后的新闻稿同原文你更喜欢哪一篇。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又加上他们具备了写新闻稿的实际基础,人人都能写,个个都想说,对话的主角不再是少数善于思考、 能言善变的学生。

让每位同学都参与都写了一篇,并经过讨论推选最佳“新闻奖”的几个作品,在评选的过程中感受优秀新闻作品的写作特点和文章的内容主题。

四、调控引领,引出对话“深入”

在师生对话中,教师要发挥引导点拨、评价激励的“引领”作用,引导师生对话向纵深发展。

例如,在《祝福》一课的教学中,对话教学片断如下:

师:这么一位善良、勤劳的女人最终走上了死亡的境地,是谁害死了她呢?

(学生回归文本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踊跃,合作交流后积极反馈。)

生1:鲁四老爷。

生2:四婶。

生3:柳妈。

生4:文章中的“我”。

……

师:你们能说说理由吗?

(同学们结合文章内容,各抒己见)

师:可是,元凶———我是说元凶———到底是谁,却值得大家认真地思考一下。

生:是封建礼教。

师:为什么?

生:从鲁四老爷、祥林嫂的婆婆、柳妈还有作者“我”的行为,可以看出,他们对待祥林嫂在精神以及灵魂的态度,他们在精神上、 灵魂上残酷地虐杀了祥林嫂,他们的行为都是自觉不自觉地受封建观念的驱使,祥林嫂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

在这堂课上,教师注重发挥自己的调控引领作用,师生对话内涵丰富而有层次性,将《祝福》 一课由浅入深的探究,使学生最终能为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切入点的大而空,应始终注意把握问题的角度和梯度,推动谈话向纵深发展,进一步促进生生、师生互动。

师生平等对话 篇8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教育对象的课堂, 它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 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1]这不仅是传统课堂教学观最根本的缺陷, 同时,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也侵染了这种缺陷。教师成了教学过程中真正的“皇帝”, 学生成了“臣民”, “臣服”于老师的话语权下, 保持着沉默者的姿态。这种语文课堂完全就是教师的“独白式”的单向传输信息的模式,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就是知识的容器。认真听课的学生倒是能理解知识的传播, 而一旦学生不喜欢这个老师, 那这样的教学就是非常地失败, 那么教学效果也就没有达到。

“教学”并不是单一的一个字“教”, 而是还有一个字, 即“学”。所以, 除了教师在教语文之外, 还注重一个“学”。不仅是学生的“学”, 同时, 老师也要在教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学生, 学会自我反思, 自我学习, 自我进步。不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反思、学习。内容包括对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工作的了解, 以及中职语文教师的进修、教学研究和典型教材分析与教法探讨等。在教材中反思一条适合老师和学生的教学方法。老师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反馈, 根据反馈寻找一条适合大多数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针对中职学生不爱文化课, 惰性大, 依赖性强, 学习不主动的特点, 语文老师有必要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兴趣以及重视语文的积极性。有一位中职老师在课堂教学中, 采取分组教学的方法, 得到了学生和老师高度的评价。他将全班同学分为“听、说、读、写”四个大组, 每个小组成员在每节课都要完成适当的任务。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 同时, 学生也参与到了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来, 使老师从单一的教转到了引导角色上。而学生也从“学”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如果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忽视“关注学生的发展”, 很少考虑学生的需要, 很少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那么老师上课的效果会不尽人意, 不仅让学生失去听课的兴趣, 同时学生的反馈信息也会让老师对自己的课堂失去信心, 对自己的教学提出质疑, 这种互动必然导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恶性循环。所以, 作为中职老师, 在语文教学中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思考“教”与“学”的内容和形式, 让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让形式更吸引学生的眼球, 而不是单一地向中职学生讲解课本知识。因为这些对于很快就投入工作的急功近利的中职生并不重要, 他们需要的是给他们以后的人生实际生活中带来实惠的知识。所以了解中职生, 了解自己的教学手段、内容、方法和方式, 对于中职语文老师来说至关重要。

二、学生主体地位须提高, 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

一旦老师做到了从单一的“教”学生的教者转为“教”与“学”的协调者, 那就意味着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高, 学生拥有的话语权就相对大了。现在的学生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才会花更多心思, 语文如果只是跟传统教学一样, 分析结构课文的话, 对学生而言是比较乏味的。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 吸引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 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好坏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在“不存在一个最高的权威, 最终的原则, 各个参与者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发言、叙事。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2]的环境下, 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主体意思,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内发性动机和原动力, 因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都得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一旦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教学效果便能更大程度地达到。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 主张教育要“关于生活”“依据生活”“为了生活”, 语文跟生活也是有着密切的关系。脱离了生活, 就是不正视学生为主体的教育, 学生就无话可说, 那就不是学生真正要寻求的教育。有位教师在教《小小的船》这一课时, 一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老师, 在月亮上看天, 天是不是蓝的呢?”这位教师很不满意地说:“你懂什么, 听老师说就行了, 不要在课堂随便打岔, 你呀, 经常如此, 这是不礼貌的, 今后不能这样。”这位学生听后心里鼓着气坐下了。可以说, 学生的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就受到了打击, 他的兴趣也就大打折扣, 他对老师的印象也就没有那么神圣了。假如老师能积极引导, 不仅让学生参与进来, 而且也把生活带到课堂里来, 充分发挥想象力适当鼓励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常识, 那么学生的兴趣肯定会大大地提高。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语文, 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学有动力。

三、建构平等对话的和谐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最宝贵的品质是永远捍卫学生发表观点的权利, 当学生的权利得到尊重的时候, 当人本得到回归的时候, 当学生不是为老师而言说, 而是有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的时候, 真正的自由民主发展和充满平等对话的气氛以及由此产生的创造力变会在课堂中真正地呈现。当教师正确定位自己的课堂, 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 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共同分享各自的知识、经验、阅历和信息, 鼓励学生讲真话, 引导学生行使自己的话语权, 打破课堂教学“一言堂”的现象, 语文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允许学生有错误, 有不同的观点, 甚至是离经叛道的, 老师也要维护和尊重学生, 给学生一个交流的机会, 将学生想要发表的意见, 想要表达的意思理解清楚, 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从某种程度上说, 学生要表达的一切, 都是学生的心里真实的反应。只有敢于让学生讲话, 讲真话, 才能于学生真实、平等交流并且教育学生的机会, 才能避免学生成为“知识的接收器”, 而不能成为真正的学习者, 思考着, 创造者。“客观结构中的变迁过于迅猛, 那些还保留着被以往结构所形塑成的心智结构的行动者就成了守旧落伍的家伙, 所作所为也就有些不合时宜, 目标总之未免与潮流相悖。”[3]教师往往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等多重因素使许多贯彻新课程理念的举措只是成为了虚假的外壳。因为一切变革总是有风险, 教师往往为了避免这种风险带来的后果, 往往采取回避态度。他们在新课程改革中往往表现出不适甚至抵抗心理, 他们害怕变革, 也不知道怎么变革, 他们仍然按照自己的习惯, 占有学生开口说话的权利, 即使有问题也是非常死板地回答, 而没有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他们习惯了原来的教学方式;习惯了一种声音的课堂, 习惯了自己掌控的课堂;他们生怕学生来打断他的课堂思路, 来阻碍他的教学进程;他们在新课堂里, 会显得惊慌失措, 显得诚惶诚恐。正如弗洛姆说的“现代人在享有言论自由时, 往往人云亦云。”[4]但是习惯并不是无可破除的, 只要能够意识到我们正在为习惯所左右, 通过意识的觉醒, 或者某种自我的努力, 教师一定能够让学生和自己处于一种平等对话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因此, 提倡教师反思不失为一个良策, 通过反思让教师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 促进意识的觉醒, 那么就能更好地为我们构建的一个理想的课堂教学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郑乐平.超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论新的社会理论空间之建构[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65.

[2]徐辉, 谢艺泉.话语霸权与平等交流——对新型师生观的思考[J].教育科学, 2004, (6) :49-51.

[3][法]布尔迪厄, 华康德.实践与反思[M].李猛, 李康,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175.

师生平等对话 篇9

有效的师生互动是优质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呢?需要在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对话机制的前提下, 创设生动合理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促进师生双方的多向交流, 从而实现师生内在的本质的思维互动。

一、构建平等对话机制, 夯筑有效互动基础

教师在上“美国1787年宪法”, 展示了一张制宪会议会场的图片, 然后提问学生:“从这张图片中, 大家能获得什么信息?”

“代表们正在进行激烈的争论, 说明这次会议上矛盾重重。”

“代表们各自为阵, 说明会议上存在多个派别。”

“好像代表们都是白人, 没有黑人……”, 一个始料未及的声音传来, 不大但很真切。

教师一怔, 但很快镇定下来:“哦, 这倒是个了不起的发现, 依你看, 这是为什么呢?又说明了什么呢?”

“我……不太明白。”这位学生挠挠头。

“那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 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于是, 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开始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大家得出一个共性的认识:这正说明了当时美国还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 也正因如此, 完全由白人制定出的1787年宪法就不可避免地会打上种族歧视的烙印。

问题解决了, 教学继续, 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似乎更高了……

那位学生的嘀咕看似不经意, 实际上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个发现, 特别在评价1787年宪法时, 这一发现可以成为这部宪法尚存种族歧视这一局限性的有力佐证。该教师原本是想通过图片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并借此说明1787年宪法是各派别争辩与妥协的产物, 从而为接下来创设教学情境做好铺垫。上述话题的出现及其讨论实属“意外”, 不在该教师预设之中。但是, 该教师并没有因为害怕教学计划被打乱而无视学生的反应。面对课堂上的这一“节外生枝”, 他的处理无疑是成功的。在这样民主开放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看到了跳动着学生激烈思维的举动, 听到了涌动着学生个性的语言, 感受到了那闪烁着学生思想的情愫。该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及时捕捉并充分地利用了课堂的生成性资源, 使历史课堂在动态生成中得到了升华;此间更从根本上反映了该教师充分地尊重和关注了学生的兴趣、情感、需要与个性, 以学生学习促进者的姿态和“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与之展开了对话, 从而营造出了一种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 进而建立起了平等的对话机制。而这, 恰恰是师生能进行有效互动并实现教学升华与生命课堂的基础。

从本质上来说, 师生互动就是师生交往与对话的过程。对话能否产生实际效果, 关键在于对话双方的地位是否平等, 是否能构建一种宽松的对话氛围和平等的对话机制。要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实现师生有效互动, 必须重构师生关系, 创设民主和谐氛围, 实现师生平等对话。这就要求教师切实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积极转变自身角色——要由知识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促进者;要由教学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学习引导者;要由“独奏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伴奏者”、合作者, 成为“平等中的首席”。为此, 教师就必须从高远的讲台、知识的神坛、成人的认知模式走到学生的认知领域、智慧原野和心灵世界, 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辩、敢质疑、敢参与, 和学生一道互学共生、建构成长。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与对话机制形成了, 学生的心灵解放了, 感受到了“自我”的真切存在, 才会思维敏捷、个性飞扬, 才会主动参与积极探求, 从而才会产生有效的师生互动, 构建起真正生动活泼、充满生命力的课堂。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

教师首先创设情境:在美国处于一片大萧条之中的时候, 1932年美国举行了总统选举, 罗斯福以选举人票472:59票的绝对优势当上了美国第32任总统。面对这么多的困难, 罗斯福即使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有的学者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他的智囊团里有大学教授、社会工作者、工人活动家、律师、金融家等, 正是这批智囊人物, 成为罗斯福做出决策的主要思想来源。假如在座的同学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 现在请你们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 帮助罗斯福总统把病入膏肓的美国从经济危机中拯救出来:

假如你是智囊团金融委员会成员, 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恢复银行的信誉, 促进金融业的正常运行?

假如你是智囊团农业委员会成员, 你将如何提高农产品价格, 增加农民收入?

假如你是智囊团工业委员会成员, 你将如何解决产品过剩的问题, 恢复工业生产?

假如你是智囊团社会福利和就业委员会成员, 为了缓解社会矛盾, 你将如何进行救济和解决就业问题?

然后教师将全班分成4个大组, 各个大组分别围绕上述4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师生互动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动”得起来, 而课堂上学生主动而非被动地参与、积极地而非消极地探究, 又是实现师生有效互动的重要保障。但是,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完全取决于内驱力, 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 学生的求知欲望也有所不同。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而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

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过程中, 教师要以情境的生动性来引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良好的教学情境应该是形象的、生动的、可见的、摸得着的, 它能吸引学生的视听神经, 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上述课例中, 让学生自己角色模拟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 就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幅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的历史画卷, 罗斯福及其新政就离学生不再那么遥远, 而成为了一个可感可触的生动的历史事件。作为罗斯福总统的“得力干将”, 应该怎么为其出谋划策呢?学生就会努力“神入”历史, 积极主动去探究。

教师还要以情境的合理性来保证学生主动参与的质量。所谓合理性, 第一, 是指教学情境不牵强附会, 不艰深晦涩, 它是根据学生学习内容的特点而创设的, 是能有效引起学生关注、激起学生兴趣、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情意场。罗斯福新政的出台, 其麾下一批锐意进取的专家和教授所组成的“智囊团”的确功不可没, 让学生角色模拟罗斯福总统的“智囊团成员”出谋划策, 迎合了学生的探求、发现和乐于展现的心理, 是合理的、可行的。第二, 是从在整堂课来看,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适量, 不能为情境而情境, 为活动而活动, 把一堂课上成一场晚会。创设一个情境, 就要充分地用好它, 用足它, 切勿浅尝辄止。否则就会陷入过于追求形式而忽视学生思维本质互动的泥沼, 从而造成教学的低效或无效。

三、加强调控与引导, 促进师生多向交流

师:请同学们阅读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试着给辛亥革命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辛亥革命是成功了, 还是失败了?抑或是……

(在教师的组织下, 前后左右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 立即投入到了热烈的讨论当中。学生充分讨论后, 教学进入到全班分享交流阶段。)

生1:我认为辛亥革命成功了, 因为它推翻了清王朝, 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生2:我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 因为其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

(不少同学囿于教材内容, 逐渐“无话可说”了。)

师:对于这个问题, 我们是不是还可以从另外一些角度来思考, 那就是作为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它的革命任务完成得怎样?同学们还有新的想法或补充吗?

生5:辛亥革命应该是成功了, 它不仅结束了封建帝制, 颁布《临时约法》, 还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反封建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同时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

生6:我不同意!辛亥革命并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革命后中国依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 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师:这位同学能够进一步用史实加以说明吗?

生6:反封建方面, 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后, 破坏《临时约法》, 建立北洋军阀统治, 并复辟帝制, 中华民国名存实亡;反帝方面, 外来民族压迫依然存在, 1915年日本逼迫袁世凯签署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就是明证。

师:对于辛亥革命的结局, 有的同学说成功了, 有的说失败了, 并且都阐述了各自的理由, 说的都有道理。那还有没有其他的观点呢?

(同学们你一言, 我一语, 场面再次热烈起来, 交流进一步深入。)

生n:我觉得应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 辩证地予以评价。辛亥革命产生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有成功的地方, 但它并没有实现中华民族真正的独立、自主与富强, 也有着严重的不足之处……

(最后教师在同学们充分讨论的基础上, 对各种看法进行了梳理、总结。)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 围绕着中心问题而发生的交流在师生、生生与生师间多维展开, 呈现出多向多层的交互性特点。学生的一个观点被阐述完之后, 不会“石沉大海”, 而通过教师的引导, 能在学生间引起积极回应, 或唤起认同, 或触动联想, 或产生争议, 或激发疑虑……而在教师的现场灵活调控与进一步启发下, 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被打开, 思考进一步趋于理性, 课堂的交流也进一步走向深入, 并渐入佳境。学生们的认识就在这种多向度、多层次的互补、正反、冲撞、融合中不断完善、提高、深化。

这种多向多层的交流充满了生命力, 引发了师生的思维交锋, 闪烁着思维碰撞的灼灼光华, 是一次较为成功的有效的师生互动。何以至此呢?第一, 要设计高质量的问题。一般来说, 交流总会围绕一定的问题情境而展开, 提问的质量就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交流的优劣。好的问题要有较大的覆盖面, 能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要有较强的穿透力, 能给学生以正确的思维导向;要有较好的探究性, 能给学生以合适的思维强度;要有较浓的情趣味, 能给学生以一定的思维诱力。“辛亥革命是成功了, 还是失败了”这一问题, 就是一个值得交流、也能引起广泛而深入交流的话题。第二, 教师要积极参与加强引导。学生虽是学习主体, 但只有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之下, 其主体作用才能得以真正充分的发挥。在上述课例中, 教师不是无作为, 而是密切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整个交流的动态过程, 适时地进行点拨和启发, 提供新的思考角度和方法支持, 从而引领着交流更为充分而深入地进行。第三, 要科学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 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的特点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它是一种学习者的群体思维活动, 也是教学中实现多边互动的重要途径。上述课例在这一点上留下了一些遗憾。交流中, 作为小组代表, 学生是以“我”而不是以“我们”进行表达, 说明学生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 也反映了学生没有有机地融入小组, 集体的智慧没有充分发挥。其实, 教师如果能让学生在合作讨论前有一定的独立思考, 在小组内做一定的分工,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明确的职责, 如组织者、激励者、记录者、发言者等, 特别是能在小组讨论时深入学生中间作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不仅使每个同学都能获得发展, 而且会使整个讨论更充分, 交流更精彩。

平等对话构建和谐语文课堂 篇10

笔者认为,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最大的转变是课堂地位的转变。语文教师常常“雄踞”讲坛, 、居高不下也就居高临下。, 学生再“风华正茂”也难“激扬文字”。提倡“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就要走下“神坛”。

怎样才能使教师的角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对话性是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学生课堂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的对话者、学生学习发展的激励者。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实现师生互动, 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最大效度的生成学生的语文能力。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决定他们不甘心是被动的受教育者。平等对话, 给学生提供了指点的机会、评判的权利、思考的平台和施展的舞台。古人先贤“百家争鸣”, 今天的莘莘学子更要“百花齐放”。和谐的语文课堂由此而产生。在和谐的语文课堂上, 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 气氛是民主的, 沟通是欢快的, 彼此信任、相互尊重、共同探讨、教学相长。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实际的语文教学中, 我是如何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呢?

一、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文本不是客观对象, 而更像对话中的另一个人。”文本是对话之本,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顺利进行其他对话的基石。授课前, 教师首先要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我认为, 最重要的是:精心设计对话切入点, 选准对话话题。对话的话题应能“四两拨千斤”, 这样能真切检验老师和学生的阅读质量。

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效果直接影响对话的质量, 也是教师地位能否转变的关键一环。在这一阶段, 教师应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 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上要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1) 预测。为了提高阅读效率, 加深阅读理解, 可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用预测阅读法。预测阅读法就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用已知的阅读知识推测未知的阅读内容的阅读方法。过程就是“预测-证实或推翻-再预测-证实或推翻”。从阅读的顺序看, 可看题目预测正文内容, 看开头预测全文内容或结尾, 看上段内容预测下段内容。

(2) 反思。学生在阅读结束后, 反思自己阅读理解达到的水平, 评价自己是否完全达到了阅读的要求。反思时可自问: (1) 我了解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了吗? (2) 我需要查阅相关资料解决疑问吗? (3) 我能回答课后的问题或老师提出的问题吗? (4) 我能概括出这篇文章的主要思想吗?

(3) 质疑。质疑是理解的深化, 也是思考的检验。质疑形式可分两种:一种是直接质疑。检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答案可从文中归纳概括。一种是间接质疑。由文本内容引发的思考。如, 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个角度成文?如果我重新作文可在哪些方面创新?阅读这篇文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三、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根据文本的易难, 可将师生对话分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导”两种方式进行:

(1) 教师主导。对于应研读深究的或有难度的文本, 教师先提出问题,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在问题的设计上, 要发掘体现学生思想光芒的话题;对话时由浅入深地进行引导, 层层剥笋;激发学生对话的欲望, 营造和谐的对话氛围。

(2) 学生主导。对于学生能驾驭的文本, 应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 (这要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信任的基础上, 这一点也是许多语文教师很难接受的) 。课堂上, 教师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对话。对于学生主导的课堂对话, 教师也不是完全放手的, 应着重做好对话前的准备和对话后的总结工作。

平等对话的教学方式, 可操作性极强, 但又极易出现不可避免的问题。所以, 平等对话也要讲策略:

(1) 不可无视文本。对话是建立在文本上的对话, 任何脱离文本的对话都是无益、无效的对话。

(2) 不可盲目追求“气氛”。对话不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热烈, 未必体现学生的热情。对话可求新但不是求异, 可出彩但不是出怪, 教师要用理性的眼光驾驭课堂,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3) 合理评判。“尊重学生的个人理解”不等于听之任之。学生任意的解读、误读有十分严重的后果。教师指导得法, 才不会谬种流传。

平等对话的语文课堂是学有所获的课堂, 平等对话的语文课堂是智慧飞扬的课堂, 平等对话的语文课堂是思维跃动的课堂。对话须平等, 平等对话, 则师生共进、“教”“学”和谐。

上一篇:学风调查下一篇:师生合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