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登记

2024-05-11

船舶登记(精选八篇)

船舶登记 篇1

关键词:船舶登记,风险防范

杭州是一座因水而灵的城市。近年来为全面实施“水运强市”发展战略,杭州内河水运迎来了发展黄金期。随着杭州西溪湿地旅游区、湘湖旅游度假区等风景名胜区的相继成功开发,内河辖区游艇业的市场持续升温,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上公共观光巴士的开通,杭州“旅游西进”发展战略对千岛湖、新安江等航区船舶运力结构调整,标准化船型要求的实施,集“山水秀美、生态宜居、城景交融、和谐发展”的“三江两岸”打造黄金生态旅游线的启动,杭州市内河水运发展迎来了新机遇。“江、河、湖、海、溪”五水共导,营造了杭州绝佳的生态环境,构造了杭州未来旅游发展的新格局,水运业对杭州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产生了积极影响。随着杭州内河注册登记的船舶数量逐年增加,船舶登记的地位和作用在水运管理中也更趋重要。但由于船舶登记类别的增多,登记申请主体的增杂,船舶价值的增大,船舶登记中原历史遗留问题的存在,以及登记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等,大大增加了船舶登记的工作量和登记风险,任何登记上的差错,即使是一些细节性的疏忽都可能引起纠纷或诉讼。如何有效规避、控制船舶登记中的风险,是登记实践中亟须高度重视和探索的问题。

1 杭州内河辖区船舶登记现状

船舶登记涉及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较多,是一项重要的海事基础管理工作。现杭州内河辖区已注册登记的船舶近6500多艘,船舶登记的类别繁多,主要有:船舶所有权登记、船舶国籍登记、船舶抵押权登记、船舶光船租赁登记、船舶最低安全配员登记、船舶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等。杭州内河辖区点多线长,船舶航行的水域较为宽广,有西湖、西溪、湘湖、新安江、柳溪江、千岛湖、京杭运河、钱塘江等,即有封闭的库区、湖区,也有通航的江、河、湖、溪。主要涉及客船、普通货船、液货船、工程船、工作船等近40几个船舶种类;船舶等级从一类至三类高低不一,有全国内陆湖最大、最豪华的载客496人的游船“伯爵号”,也有载客6人的木质摇橹船;船舶价值从几千元至几千万元不等,即有进口的豪华游艇,也有国产的各类船舶;申请主体不一,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均有。杭州率先在浙江省内河辖区开展了在建船舶抵押权登记、反担保抵押权登记和进口游艇登记等。船舶登记受理由9个海事处分别承担,受理、制证人员轮岗较为频繁,存在未经培训或上岗培训较少情况。登记时需使用浙江省地方海事局和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各自开发的互不兼容的船舶登记系统,杭州内河辖区船舶登记的特殊性和繁杂性在浙江省乃至全国都较为突出,一些潜在的登记风险也伴随存在。

2 船舶登记存在的风险因素

2.1 船舶登记主体

①船舶登记作为不到位,不能胜任岗位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一种是行为人虽主观上无过错,但由于受自身业务素质的局限,对登记业务了解不够,甚至对规范操作完全不知,存在工作易出差错和办事效率不高现象。另一种情况是行为人主观上清楚业务要求,但工作不够严谨,未尽到审慎审查职责,有时会出现同样的错误不加以纠正;为承诺办证时效,只偏面追求速度不注重质量。事实证明,由于部分登记工作人员责任和风险意识淡薄等因素,不可避免地造成登记质量下降。②船舶登记不作为,履职能力缺失的风险。认为登记出事很少,对历史遗留的瑕疵问题进行再核查补漏未免过于认真;规范登记怕会得罪人,担心行风评议不过关,存在畏难和互相推诿情况;未按规定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应当补交的申请材料,或未说明不予登记的理由;对需进行核实的事项不进行实质审查等。③部分岗位设置不合理,人员配备不足的风险。登记人员未实施AB岗,登记岗位登记人员数量未能满足船舶登记工作的需求,存在混岗、兼岗和登记业务一手清等现象,有些长期与时间赛跑,超负荷工作,面临健康风险。④廉政风险。船舶登记工作人员,特别是受理人员会经常与行政相对人打交道,同社会接触较为广泛,工作的内容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也是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最直接、最具体、最前沿的岗位。廉政风险是船舶登记的主要风险之一,它贯穿船舶登记的始终。

2.2 船舶登记行为

船舶登记机构作出的船舶登记行为属于具体行政行为,船舶登记行为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具体的审查职责,受理和登记机关未尽到充分的审查核实职责,就会有瑕疵和漏洞,将面临承担行政风险、服务风险、政策风险、协助执行风险、甚至刑事风险。主要表现在:①船舶登记据以作出的事实依据存在风险。未尽审查核实义务,有仅提交复印件而未与原件校验,提供的证件无效,身份证明已过期或与现申请主体身份不符无说明;受理资料不齐全、不完整,如船舶转让或建造合同由委托代理人签订,但缺委托书和受托人身份证明,或虽提交委托书,但委托事项和委托期限不明确。虽提交船舶照片,但船名或船籍港无法辨析。②船舶登记据以作出的程序存在风险。对不符受理要求,未按规定一次性明确告知;受理和登记超过服务承诺时限,易引起申请人的不满,诱发投诉现象的发生;船舶登记资料查询和协助法院等部门执行未按规定程序审批;不注重船舶登记登记档案的收集、立卷和传递接收时效等。③船舶登记据以适用的依据存在风险。各地对规范性文件理解不同,存在执行上理解的异议。

2.3 船舶登记环境

一个良好的船舶登记环境是保障登记工作顺利进行的条件,现船舶登记环境虽比过去大有好转,但影响船舶登记环境的内外风险因素仍还存在。主要有:①船舶登记系统数据信息不能共享,对系统维护不够重视。现C/S架构的《浙江省船舶登记管理系统》与交通运输部海事局B/S架构的《船舶登记系统》数据信息不能兼容,数据由省局靠人工逐条复制粘贴到部局系统,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且易出错的弊端,数据修改或删除权限尚需完善。②业务系统开发缺乏整体规划。登记部门与相邻职能部门缺乏数据交换标准,业务协同不够,造成相互之间同一信息不一致,如《船舶登记管理系统》与《船舶检验监督管理系统》中对船舶种类、机舱自动化、船体材料等信息缺乏统一标准,核发的证书相互间不一。③登记立法较为滞后,原则性过多,具体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对规范性文件使用情况进行评估,有些规定缺少解释,易对规范性文件的理解和适用产生异议。④对登记相关规定执行情况监督不力。内部开展监督检查情况过少,对登记档案管理不够重视,如船舶有时因登记机关间档案传递时间过长而停航,可能面临有理投诉的登记风险。⑤对登记工作内外宣传力度不够,思想重视不足。对内由于宣传和培训较少,有时缺乏对登记管理工作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对外因缺乏大力宣传,行政相对人的知情权未能充分保障,使得公众对登记工作难以真正了解和理解。

3 风险控制措施

3.1 稳定船舶登记人员队伍,以践行“四型海事”适应船舶登记工作需要

船舶登记工作具有管理要求高、程序性强和法律责任重等特点,实践证明,登记人员素质直接影响船舶登记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影响社会各界对登记机构的评判。①树立工作学习一体化和求真务实创新理念,完善服务,降低风险。使学习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防止浅尝辄止,完善公开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工作制度。立足本职,改进工作方法,建立船舶登记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职责履行到位。②树立岗位责任意识,任人唯贤,正确面对责任风险。各层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对登记人员队伍的建设,优化人员配置和专业梯队,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选派那些思想觉悟高、业务技术精、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充实到登记队伍中,多提供开展培训和经验交流的机会,建立登记工作信息交流交互平台。消除干与不干一样,干多干少一样,干好干坏一样的不良现象,向“庸、懒、散”工作效能亮剑,建立起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竞争激励机制。③树立廉洁公正、依法行政意识,积极防范责任风险。建立重大疑难问题的集体讨论制、登记工作监督检查制,避免草率从事、不求甚解、敷衍塞责,明确登记操作规程,登记工作以规范为主线,以制度为约束,从源头上预防和堵塞登记上漏洞,防微杜渐,合理避免责任风险。

3.2 规范船舶登记行为,确保登记准确、合法和有效

船舶登记行为应为合法,并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要从严格依法行政的角度审视,去探寻并准确把握登记机构“合理审慎”的审查职责。细节决定成败,要经常自查和互查各风险点。①运用证据规则标准来评判登记行为据以作出的事实依据。以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作为登记资料的审查标准。对登记申请资料、证件、签名、印章等内容和形式,在审查时应尽足够的注意义务。对船舶所有权登记申请应当进行审查核实,存疑问题应实质审查。②合法、正当程序应贯穿于船舶登记整个实施过程。受理、审批、制证、校核、发证、签收、存档等流程细节,须遵循程序规定且有责任人签字负责,注意变更船名、遗失补发、船舶登记簿装订入册、船舶登记档案移交和接收等时效,切实履行一次性受理告知和限时办结制。③船舶登记适用的法律规范应准确、适当。注意适用法律规范的时效性、层次性和特殊性,适用法律规范的对象、范围和内容;审查船舶登记依据的法律规范是否有效,有无被废止或重新修订;遵循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后法优于前法以及特别法优于一般法这三项法律适用原则。如申请人需办理光船租赁登记,则在审查光船租赁合同时,注意船舶出租人向承租人提供的船舶,应是不配备船员的船舶这一合同特征细节。

3.3 营造和谐的船舶登记环境,推动登记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构建和谐的船舶登记环境,是开展健康有序船舶登记工作的重要保障。①重视登记系统的维护,提升系统的风险控制能力。船舶登记系统是船舶登记机构能否正常开展工作的条件。要注重登记系统人员权限的设置,录入和修改等有痕迹记录、注意数据信息清理和备份,规范系统升级操作流程,完善系统故障处理措施,避免人工重复录入和频繁传递数据信息,保证船舶登记的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相符。②实现资源共享,加强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技术部门和相邻业务部门沟通协同。实现统一规划和布局,统一规口径和标准,实现与其它业务系统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要投入必要的资金,明确对问题解决、反馈的时限要求,切实解决上下沟通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或相互扯皮等“瓶颈”问题。③加强对登记立法的研究,完善对规范性文件的评估清理。提高公众参与意识,扩大公众参与立法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对船舶登记特点的深入探讨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适用规范。不可忽视立法的后评估,应建立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机制,保证登记体系文件和工作手册的覆盖性、符合性和有效性,避免对规范性文件执行上的理解异议。④加强船舶登记宣传和职能部门间协同工作,进一步增强监督实效。根据业务工作实际,采用辅导、交流、以案释法等多种形式进行岗位业务培训。注意登记工作中的关键点、容易忽视的问题,以直观的方式,警示、引导船舶登记人员提高依法办事、业务操作和服务应变能力。要针对船舶登记岗位的特点,建立登记操作规程和指南,实行登记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处置的三道防线,建立与工商、质监、公证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助平台,采用先进技术手段防范虚假登记申请,有效防范受理环节的登记风险。建立与公安、法院系统的联动机制,达到预防风险的效果。建立服务对象联系点制或服务对象回访制,定期主动了解情况,征求意见,解决实际问题,预防和化解行政相对人对登记工作不理解和不配合引发的风险。

船舶登记工作规程 篇2

(2003-11-11)

船舶登记工作规程

为加强船舶登记工作的管理,规范船舶登记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和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一、船名审核工作程序

(一)船名审核依据:交通部海事局《船舶名称管理办法》(海船舶字[2000]425号)办理。

(二)职 责

1、船舶登记经办人员负责船舶名称申请的受理、申请材料和登记管辖的审查。

2、船舶登记主管人员负责船名的核准(分支局登记船舶的船名上报直属局核准)。

(三)申请人资格:船舶所有人或光租外国籍船舶承租人。

(四)工作程序

(参见附件一:船名审核程序流程图)

1、受理

船舶登记经办人员在接到船名申请时,按规定对提交的下列申请材料的种类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完整及申请的登记内容是否属本机关管辖进行审查:(1)船舶名称申请书;(2)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A、属企业单位的,提供工商营业执照;

B、属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的,提供法定机构核发的身份证明文书;

C、属自然人的,提供居民身份证(不得为临时的)的复印件并同时查验正本。

(3)如委托合法代理人代办的,还须提交合法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明的复印件并同时查验正本以及委托书正本。(4)相关证明文件 A、新建船舶:建造合同。

B、购买取得船舶:船舶买卖合同;或购船发票。

C、以其他方式取得的船舶:船舶所有权取得的证明文件。D、光租外国籍船舶:光船租赁合同。

E、船舶名称变更:船舶名称变更的书面理由,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如该船系共有,应提供三分之二以上份额或者约定份额的共有人书面同意更名的文书;如该船设有抵押权登记的,还应提交抵押权登记证明书及抵押权人书面同意更名的文书。

对按规定属于本机关管辖且申请内容明确、真实,申请材料齐全的申请,予以受理,将申请书与申请材料报船舶登记主管人员。(由分支局或地、市局登记的,可将申请书与申请材料传真交上一管辖机关的经办人员报船舶登记主管人员)。否则,不予受理,退回申请材料,并说明理由。

2、核 准

(1)直属局(省局)船舶登记主管人员应核对申请书填写的内容与所附材料相一致,并根据申请材料对该申请是否符合《船舶名称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审核。对符合规定的,将该船名在部海事局指定的专用网站船名库中校核、注册,由直属局经办人通知申请人使用,或由直属局[省局]经办人通知分支局[地市局]经办人员,由分支局[地市局]经办人员通知申请人使用;对不符合规定或重名、重音的,由直属局(省局)经办人通知申请人。(2)船名核准使用后,直属局[省局] 船舶登记主管人员在船舶名称申请书的核准机关意见栏内签注核准意见、签名并加注日期。

船名注销由直属局(省局)申请部海事局按有关规定从船名库中予以注销。

(五)办结时限:2个工作日

二、船舶登记工作程序

(一)办理登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

(二)职 责

1、船舶登记受理人员负责船舶登记申请的受理。

2、船舶登记经办人员负责申请的接收(记录造册)及证书的制作、发放;

3、船舶登记主管人员负责初审、空白证书保管、证书校对和档案管理;

4、船舶登记部门负责人负责复审和印章保管;

5、船舶登记机关领导负责审批;

(三)申请人资格:船舶所有人或外国籍船舶光租承租人。

(四)工作程序

(参见附件二:船舶登记程序流程图)

1、受理

船舶登记受理人员应审查:

(1)所登记内容是否属本机关管辖范围;(2)所提交的材料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完整;(3)是否已收到上一船舶登记机关的船舶登记档案。

对按规定属于本登记机关管辖且申请内容明确、真实,申请材料齐全的申请,予以受理,在《船舶登记审批单》(以下简称《审批单》)中填写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申请内容和受理日期,然后将《审批单》和申请材料交初审人;否则,不予受理,退回申请材料并告知其理由或应选择的受理机关。

受理人在受理时,对于符合上述条件的,应在审批单“申请”栏备注中签署意见,署名受理人、受理机关及日期,填写“船舶登记受理审查审批明细单”(见附件三)复印件经审核与原件一致的,应盖上与原件核对无误章。受理时限:1个工作日。

2、初审

船舶登记主管人员应:

(1)核对申请书填写的内容与所附材料是否相一致,审核所申请的登记事项及所附的材料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审核该船舶是否符合《船舶登记条例》等有关规定确定的船舶登记条件,且船舶登记档案符合要求。(适用于需移交档案的船舶)

A、办理所有权登记应审查的材料: 1)经核准的船名申请书; 2)船舶所有权登记申请书;

3)所有权共有情况证明文书(适用于共有情况); 4)船舶所有人的身份证明;

5)委托书和受委托人身份证明(适用于委托他人办理);

6)船舶所有权取得证明文书;(船舶买卖合同和交接文件;或购船发票和交接文件;等等)7)机电部门进口批文及海关完税单;(适用于购入外国籍船舶)8)合资公司出资额的证明文书(适用于中外合资公司所有的船舶);

9)原船舶登记机关出具的注销船舶所有权登记证明书(适用于原已登记过的船舶);

10)原船舶登记机关出具的未进行抵押的证明文书或抵押权人同意被抵押船舶转让他人的文书; 11)船舶技术资料;

12)船舶照片5张;(正横2张、侧艏1张、正艉1张、烟囱1张)13)登记机关要求的其他材料。

对于进口船舶在渔监登记后转为运输船舶到海事部门登记的船舶,适用交通部《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2001年第2号)中有关进口船舶船龄限制的规定,还应审查在渔监登记时的原始材料(包括建成日期、进口日期、进口用途的证明文书等)。B、办理船舶国籍登记应审查的材料: 1)船舶国籍登记申请书;

2)船舶所有权证书;(与船舶所有权登记同时申请的可免)3)船舶经营人的合法身份证明文书;

4)委托书及受委托人身份证明;(适用于委托他人办理)5)船舶技术证书;

6)原船舶登记机关出具的注销船舶国籍登记证明书或者将于重新登记时立即注销原国籍的证明书;(适用于原已登记过的船舶)

7)委托经营协议;(适用于委托经营船舶)8)登记机关要求的其它材料。C、办理临时国籍登记应审查的材料

1)船名申请书(适用于未进行船名审核的船舶); 2)临时国籍登记申请书;

3)船舶所有权取得证明文件或建造合同(适用于新建船舶试航);或建造合同和交接文件(适用于异地建造船舶);或光租租赁合同或光船租赁证明书(适用于光船租赁外国籍船舶); 4)申请人的合法身份证明文件;

5)委托书和受委托人身份证明(适用于委托他人办理); 6)船舶技术证书;

7)船舶经营人的合法身份证明文书;(新建船舶试航除外)

8)中止或注销(或将于重新登记时中止或注销)原国籍注销证明书;(适用于从境外租进船舶)9)海关完税单;(适用于光租外国籍船舶)10)登记机关要求的其它材料。D、办理抵押权登记应审查的材料: 1)抵押权登记申请书;

2)2/3以上份额或约定份额的共有人同意设定抵押的证明文书(适用于多人共有情况); 3)抵押人和抵押权人的合法身份证明文件;

4)委托书和受委托人身份证明文件(适用于委托他人办理);

5)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或船舶建造合同及船舶所有权归属证明文书(适用于在建船舶); 6)抵押合同及其主合同;

7)承租人同意船舶设定抵押的文书;(适用于已办理光船租赁登记的船舶)

8)船舶抵押权转移合同、抵押权人通知抵押人的证明文书、原抵押权登记证书;(适用于船舶抵押权转移)9)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船舶价值评估报告; 10)登记机关要求的其他材料。E、办理光船租赁登记应审查的材料 1)光船租赁登记申请书;

2)出租人和承租人的身份证明文件;

3)委托书和受委托人身份证明文件(适用于委托他人办理); 4)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

5)船舶国籍证书(适用于已办理国籍登记的船舶); 6)光船租赁合同;

7)船舶所有人(或抵押人)告知承租人该船舶已经抵押的文书;(适用于已办理抵押登记的船舶)8)登记机关要求的其它材料。F、办理变更登记应审查的材料 1)变更登记申请书; 2)变更项目的证明文书;(必要时,审查三分之二以上份额或者约定份额的共有人书面同意变更的文书)3)委托书和受委托人身份证明文件;(适用于委托他人办理)

4)抵押权登记证明书及抵押权人同意变更的文书;(对于设有抵押权的船舶)5)与变更项目有关的其它船舶登记证书; 6)登记机关要求的其它材料。G、办理废钢船登记应审查的材料 1)废钢船登记申请书; 2)船舶所有人的身份证明; 3)船舶所有权取得的证明文件;

4)委托书和受委托人身份证明(适用于委托他人办理); 5)进口许可文书及海关完税单;(适用于购入外国籍船舶)

6)船舶所有权注销证明书、国籍注销证明书(适用于购入外国籍船舶);加盖废钢船印章的注销证明书;(适用于中国籍船舶)

7)登记机关要求的其它材料。H、办理船舶注销登记应审查的材料 a、所有权注销

1)船舶所有权注销登记申请书;

2)申请所有权注销登记的相关支持文书; 3)船舶所有人的身份证明;

4)委托书和受委托人身份证明(适用于委托他人办理); 5)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和国籍证书;

6)抵押权人同意船舶转让的文书;(对于已办理抵押权登记的船舶)7)已通知光租承租人的证明文书;(对于已办理光船租赁登记的船舶)8)登记机关要求的其它材料。b、(临时)国籍注销登记

1)(临时)国籍注销登记申请书;

2)申请(临时)国籍注销登记的支持文书; 3)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4)委托书和受委托人身份证明(适用于委托他人办理); 5)(临时)船舶国籍证书; 6)登记机关要求的其它材料。c、抵押权注销登记 1)注销抵押登记申请书;

2)抵押权人同意解除抵押的相关证明文件; 3)申请人的合法证明;

4)委托书和受委托人身份证明(适用于委托他人办理); 5)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 6)船舶抵押权登记证书; 7)登记机关要求的其它材料。d、光船租赁注销登记

1)光船租赁注销登记申请书; 2)终止光船租赁关系的证明文件; 3)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4)委托书和受委托人身份证明(适用于委托他人办理); 5)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 6)光船租赁登记证书; 7)登记机关要求的其它材料。I、办理换发证书应审查的材料 1)换发证书相关的船舶登记申请书; 2)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3)委托书和受委托人身份证明(适用于委托他人办理); 4)原船舶登记证书;

5)船舶技术证(适用于换发国籍证书); 6)登记机关要求书的其他材料。J、办理补发证书应审查的材料 1)补发证书申请书; 2)申请人的合法身份证明;

3)委托书和受委托人身份证明(适用于委托他人办理); 4)书面说明补发理由及相关支持材料; 5)原证书作废的公告;(连续公告3天)6)登记机关要求的其它材料。

(2)在《审批单》审批意见栏内填写初审意见,(包括资料是否齐全、是否同意登记、证书有效期拟发放至X年X月X日等内容)签名并注明日期后报复审人。初审时限:2个工作日。

3、复审

船舶登记部门负责人应:

(1)核查申请书的主要内容和《审批单》。必要时,核查申请人所提供的材料。

(2)审核初审所认定的事实是否合理,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规范性文件是否正确。必要时,向初审人查明有关情况。

(3)复核后,复审人应在《审批单》审批意见栏内填写同意或不同意初审的意见(不同意应当写明理由),签名并注明日期。

(4)同意办理登记的,将申请材料交送交审批人。不同意办理登记的,由初审人将《审批单》及申请材料交船舶登记经办人员退回受理机关,由受理机关发出书面通知,连同申请材料一并送交申请人。复审时限:1个工作日。

4、审批

船舶登记机关领导应:

对初审和复审意见进行审查。在确认该船符合登记条件后,在《审批单》审批意见栏填写同意或不同意发证意见,签名并注明日期,(该日期即为证书签发日期)将《审批单》和申请材料交船舶登记经办人员。

对不符合登记条件的,在《审批单》审批意见栏填写不同意发证意见和理由和(或)其它处理意见,签名并注明日期,交初审人。(由初审人视审批意见作进一步处理)对审核有误的,退回复审人再审。批准时限:2个工作日。

5、制证与发证 船舶登记经办人员应:

根据审批人同意发证的意见,在应退还申请人的文件原件上加盖“业已登记”印章并签注日期,开具登记收费通知单。

根据审批人同意发证的意见和制证所需的材料,将有关数据和内容录入计算机管理数据库,制作相关证书和打印船舶登记簿,在《审批单》上填写相应的船舶登记号和发放证书的印刷流水号,并签名、注明日期。3)将制作完成的船舶登记证书交船舶登记主管人员校核确认无误后,送船舶登记部门负责人加盖船舶登记专用章,复印证书交船舶登记主管人员存档。校核人应在《审批单》上签名并注明日期。

4)通知申请人领取证书。在申请人缴纳登记费后,将证书和应退回的文件一并交申请人,并在《审批单》上签名和注明日期,同时要求申请人签名及注明日期。制证、校核及通知申请人领取证书时限:1个工作日。

6、存档

船舶登记主管人员按照《船舶登记档案管理规定》将申请材料、证书复印件和《审批单》归档。

三、单证审核、填写及证书制作

(一)申请书审核

船舶登记受理人员受理申请时,应严格按《申请书填写规定》(附件四)对申请书进行审核。对于不符合填写规定的,应予以退回重新填写。

(二)登记审批单填写

《船舶登记审批单》应使用船舶登记主管机关统一印制的标准格式的《船舶登记审批单》。《船舶登记审批单》应使用兰、黑色水笔,以正楷简体字规范填写,字迹应清晰端正。

3.登记受理人负责填写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申请内容、申请资料情况及受理日期。受理日期为申请材料送交并被登记机关接受的日期。

4.同时受理的同一船舶的多项船舶登记申请(所有权与国籍登记同时申请时除外),应按登记项目分别填写船舶登记审批单。

5.“审批意见”栏由登记审核人在对应的栏目内填写审核意见,签名并签注审核日期。在审批人签字处,船舶登记机关应加盖船舶登记专用章。

6.“证书制作发放”栏由制证人、校核人、发放人、签收人分别在对应栏目内填写制作、校核、发放、签收证书的种类和数量,签名并填写日期。

7.“备注”栏内,证书制作人应填写所制作证书的流水号。证书发放人应填写退还登记申请人的申请材料原件的名称及数量,并要求申请材料的签收人在备注栏内签字并填写签收日期。

(三)证书制作

在制作证书时,船舶种类不选用《船舶种类对照表》中编码最后二位为“00”的船舶种类。

1、所有权登记证书

所有权登记证书应使用主管机关统一指定的船舶登记软件制作。50总吨或75千瓦以上船舶,应使用6号证书(证书流水号的第一位数字为证书编号),以宋体12号字制作。50总吨或75千瓦以下船舶,应使用7号证书,以宋体9号字制作。

(1)船舶登记号:该号码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共由12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前4位为船舶登记机关代码(编号),第5、6位为办理登记时的年份后2位数字,最后6位为登记流水号。

(2)初次登记号码:是指船舶第一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办理船舶所有权登记时所取得的登记号码,一经确定,不再变化。

对已持有95年旧版船舶登记证书的船舶,其初次登记号码为持有的95年旧版船舶登记证书的九位登记号码,不再往前追溯。

(3)造船地点:国内建造的,填写省市名称及造船厂名;国外建造的,填写国名及造船厂名。(4)船舶价值:填写“--”。

(5)船舶所有人法定代表人姓名:所有人为自然人时,填“——”;所有人为企业或事业单位时,按其工商营业执照或法人登记文件上的法定代表人姓名填写。

(6)登记项目的变更情况:每项变更均应记录变更登记项目的名称、变更前后的数据及变更登记日期,变更登记日期上应加盖船舶登记专用章。变更登记情况应按登记的时间顺序依次填写。

(7)抵押情况:抵押登记应记录抵押登记号、抵押人及抵押权人的名称、债权数额、受偿期限及抵押登记日期,抵押登记日期上应加盖小号船舶登记专用章。注销抵押登记,应记录抵押登记号及注销登记日期,注销登记日期上应加盖船舶登记专用章。

(8)光租情况:光租登记应记录光租登记号、出租人及承租人的名称、租金、租期及光租登记日期,光租登记日期上应加盖船舶登记专用章。注销光租登记,应记录光租登记号及注销登记日期,注销登记日期上应加盖船舶登记专用章。

(9)照片:为4寸普通彩色照片(不得使用数码照片),照片上的船名、船籍港等标志应清晰可见。证书上的船舶照片为船舶正横方向拍摄的船舶全貌的彩色照片;马克照片(不强制性要求在所有权证书上粘贴)为从船舶正横方向拍摄的仅烟囱部分的彩色照片,照片上应加盖船舶登记专用章钢印。

(10)发证机关及其编号:由登记软件自动生成,并加盖发证机关的船舶登记专用章。(11)发证日期:填写登记审批人批准的日期。(12)其他项目:按审批同意的申请书内容填写。

2、国籍证书

国籍证书应使用主管机关统一指定的船舶登记软件,按下表的要求制作。

适用船舶使用证书制作字体字号制作要求国际航行船舶1号证书宋体12英文应使用大写国内航行50总吨或75千瓦及以上海船2号证书宋体12——国内航行50总吨或75千瓦及以上内河船舶3号证书宋体12——国内航行50总吨或75千瓦以下海船4号证书宋体9——国内航行50总吨或75千瓦以下内河船舶5号证书宋体9——(1)临时国籍证书号码为:P加4位登记机关代码,加登记年份后2位数字,再加6位登记流水号,共由12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2)国籍证书有效期至:填写“某年某月某日”。原则上按《船舶登记条例》规定,核发有效期为5年的证书。对于老旧运输船舶,如船龄距特别定期检验日期不足5年,其国籍证书的有效日期不得超过船舶特别定期检验日期之后3个月。

(3)其他项目:按审批同意的申请书内容填写。

3、抵押权登记证明书

船舶登记机关应使用主管机关统一指定的船舶登记软件,用宋体9号字制作抵押权登记证明书。

(1)抵押权登记号码:由登记软件自动生成,由DY加4位登记机关代码加2位年份加4位流水号组成。(2)抵押权登记日期:是指登记申请送达登记机关,并被接受的日期。(3)签发日期:填写登记审批人批准的日期。(4)其他项目:按审批同意的申请书内容填写。

4、光船租赁登记证明书

船舶登记机关应使用主管机关统一指定的船舶登记软件,用宋体9号字制作光船租赁登记证明书。(1)光租登记号码:由登记软件自动生成,由GZ加4位登记机关代码加2位年份加4位流水号组成。变更登记:在证书“备注或变更”栏内,记录变更登记项目的名称、变更后的内容及变更登记日期,并在变更登记日期上盖小号船舶登记专用章。

其他项目:按审批同意的申请书内容填写。

5、注销登记证明书

船舶登记机关应使用主管机关统一指定的船舶登记软件,用宋体9号字制作注销登记证明书。

(1)注销登记号码:由登记软件自动生成,由ZX加4位登记机关代码加2位年份加4位流水号组成。(2)兹证明该轮在本机关的 登记(登记号码):填写注销登记的种类和相应登记证书的登记号码。多项登记同时注销的,登记号码栏内应同时填写各登记证书的登记号码。

(3)于 年 月 日/重新登记之日/注销。*:日期为《船舶登记审批单》中审批人签发的日期。划去“于 年月日”或“重新登记之日”,只保留其中一项。

6、废钢船登记证明书

船舶登记机关应使用主管机关统一指定的船舶登记软件,用宋体9号字制作废钢船登记证书。

(1)废钢船登记号码:由登记软件自动生成,由FG加4位登记机关代码加2位年份加4位流水号组成。(2)《废钢船登记证明书》中的“有效期至”:按船舶航行至拆解地点所需时间填写,最长不得超过15天。其他项目:按审批同意的申请书内容填写。

7、无抵押登记证明书

船舶登记机关应使用宋体9号字制作无抵押登记证明书。

(1)证书号码:由登记软件自动生成,由WDY加4位登记机关代码加2位年份加4位流水号组成。(2)若船舶所有权未注销,则“船舶所有权登记注销日期”及“注销登记号”栏目内填“— —”。(3)其他项目:按审批同意的申请书内容填写。

若因填写内容较多,某栏目填写不下,填写该栏目的字号可予以缩小。

四、空白证书及印章管理

(一)空白证书管理

1、空白船舶登记证书由证书管理人专人保管。

2、证书管理人与证书制作人不可由同一人兼任。

3、船舶登记机关应设立《船舶登记证书管理台帐》(见附件五)。空白证书入库、出库,证书管理人应在台帐上予以记录。证书制作人领用空白证书,应在台帐上填写领用记录并签字。

4、作废证书交证书管理人保管,经分管领导审批后定期交局办公室统一销毁。证书管理人应将作废证书的销毁情况记入船舶登记证书管理台帐。

5、船舶登记机关应定期对库存证书的数量进行清查核对,清查结果记入船舶登记证书管理台帐。参加证书清查的人数应不少于2人。

(二)印章管理

1、船舶登记专用章(包含钢印)由船舶登记机关指定专人管理。空白船舶登记证书保管人、船舶登记专用章保管人与证书制作人不可由同一人兼任。

2、使用船舶登记专用章,应将船舶登记审批单,连同制作好的船舶登记证书一同送交印章保管人核查。

3、印章保管人确认登记内容已经登记审批人签字批准、船舶登记证书已经证书校核人签字核准,且船舶登记证书的种类、数量与登记审批单批准的内容相符后,分别在船舶登记证书及船舶登记审批单“审批人签字处”加盖船舶登记专用章。

五、档案管理

(一)依照《船舶登记档案管理规定》的要求,对船舶登记档案的保存、查阅及移交等进行管理。

(二)原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移交档案时还应:

1.依照主管机关的授权通知及船舶登记机关的地址,将船舶登记档案移交具有登记管辖权的船舶登记机关。2.移交包括登记申请材料、审批材料在内的全部船舶登记档案的原件。

在船舶登记档案发出后,立即以传真方式向接收档案的船舶登记机关发出档案移交通知,告知发出档案的时间。如在15日内未收到接收档案的船舶登记机关的回执。应通过电话或传真向对方查询,做好查询记录,并在自发出档案之日起30日内对档案的转移过程及接收情况作出明确记录,留存好有关电话记录及传真件。

(三)接收档案的船舶登记机关应:

1.收到船舶登记档案后,负责初审人员应按《船舶登记档案管理规定》的要求核对所收到的船舶登记档案,做好记录。

2.船舶登记档案经核对无误,应在3日内以电话或传真方式通知移交档案的船舶登记机关,留存好电话记录及传真件,并按要求发送回执。

3.船舶登记档案如存在以下问题,应在3日内以传真方式通知移交档案的船舶登记机关纠正问题,并留存有关传真件:

(1)档案内容与《船舶登记档案清单》不符。(2)未按有关规定移交全部登记档案。(3)存在导致后续登记工作无法进行的问题。(4)不纠正会引发严重后果的违规登记问题或缺陷。4.存在以下问题,应以电话或传真方式通知移交档案的船舶登记机关,留存好电话记录、传真件及有关证明材料,并将档案用特快专递退回移交机关: 船舶不在本机关登记管辖范围内。

移交档案的船舶登记机关无法纠正或说明(仅适用于历史遗留问题)档案问题。

(四)船舶登记机关在纠正档案内存在的问题时应:

1.登记机关应确保档案内存在的问题在本机关及时解决,不得遗留至下一船舶登记机关。

2.登记机关追究问题应掌握适度原则,对不妨碍后续登记工作或影响已消除的原登记机关缺陷及档案问题不予追究。

3.处理纠正档案问题遵循逐次追究原则。登记机关将档案内的全部问题反映给前一登记机关。前一登记机关负责纠正本登记机关产生的问题,并按此原则向本登记机关的前一登记机关反映其他问题。

4.对于无法纠正的历史遗留问题,问题产生的登记机关应对具体情况做出明确的书面说明,档案接收机关不再予以追究。但本规程实施后产生的问题不按此原则处理。

5.档案移交、接受机关在纠正、处理档案问题时,应相互配合。如确有争议,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及时报请共同的上级主管机关处理。

(五)船舶从海事部门转往渔监部门登记,提供渔监部门所要求的档案材料的复印件,加盖与原件核对无误章;从渔监部门转至海事部门登记的船舶,若渔监未能提供海事部门所需材料的原件,可接受加盖渔监登记部门章的复印件。

六、船舶登记簿管理

(一)船舶登记簿应使用主管机关统一指定的船舶登记软件,按统一格式,以宋体9号字制作。

(二)证书制作人应在制作船舶登记证书的同时制作船舶登记簿。

(三)船舶登记簿应由档案保管人统一保管。档案保管人应在船舶登记核准之日起5日内,将船舶登记簿装订入册。船舶登记簿内应保存船舶历次办理登记时制作的全部船舶登记簿。

七、注意事项

(一)“住所所在地”系指自然人的户籍所在地;“主要营业所所在地”系指法人所持工商营业执照的注册地。

(二)光船租赁中国籍船舶,不改变船籍港,由船籍港登记机关办理光船租赁登记,在国籍证书变更栏目内对经营人栏目内容作变更登记,并在其后注明光船租赁的起止日期。

(三)船舶改变航行区域(包括拟在光租后改变航行区域)的,若原船舶登记机关对船舶不再具有登记管辖权,该船舶应转移至有管辖权的船舶登记机关办理登记。在这种情况下,仅收取证书工本费及有关的手续费,不再收取登记费用。

(四)废钢船登记:废钢船指拟予以报废拆解的船舶。原船舶所有人应向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登记,经审核符合条件的,船舶登记机关核发注销证明书,并在右上角加盖废钢船印章(样式如图1,1.5*3.0CM),填写“可由x港航行至x港”,时间从发证之日起不超过15天。

原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不再为报废拆解船舶办理废钢船登记,报废拆解船舶应转移至具有登记管辖权的新的船舶登记机关办理废钢船登记。

图1

(五)外国公司或公民与中国公司或公民共有的船舶,参照船舶登记条例第二条的规定,中方出资额不低于50%的,可予以登记。

(六)对档案材料、船舶登记簿中内容的更改,均应在更改内容上盖上更改章(格式如图2, 1.5*3.0CM),由初审人、复审人在其上签名。更 改

初审人: 复审人: 年 月 日图2

(七)如有必要,外国证明或文书须经该国公证机构公证,并由我国驻外领使馆认证(如该国与我国无外交关系,则免予以认证);外文材料应由具有翻译资格的机构译成中文。

(八)港、澳、台资本视同外资。

附件四:

申请书填写规定一、一般规定

(一)登记申请人应根据申请登记的内容填写相应的船舶登记申请书。申请书应使用船舶登记主管机关统一印制的标准格式的船舶登记申请书。

(二)申请书应使用兰、黑色水笔,字迹应清晰端正易辨。

(三)申请人为法人的或其它组织的,应按其工商营业执照或其它有效的身份证明文书填写单位全称,由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法人单位印章。申请人为自然人的,由本人签名。

(四)申请书的申请日期应为递交申请的当日日期,如是被登记机关退回后重新申请的,申请日期为重新申请的日期。

(五)“交验证书”栏:申请人根据实际递交的申请材料情况,应交材料或已交材料,在相应文件名称后的“□”内填“√”;非应交材料或未交材料,在相应文件名称后的“□”内填“X”。

(六)申请换发或补发船舶登记证书的,应在“备注”栏内注明“换发”或“补发”。

二、船舶名称申请书

(一)申请使用船舶名称数:按实际需要船名数填写(最多不超过5个)。

(二)船名:自行拟定的欲使用船名,根据喜好程度按1至5顺序排列。拟定船名数可以多于实际需要船名数。

(三)汉语拼音:各拟定船名对应的汉语拼音写法。

(四)是否系列船名:如船名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固定的汉字与阿拉伯数字组成,即为系列船名。

(五)曾用名:指该船在本次登记前使用的不同的船名,如没有,则填“--”。

三、所有权/国籍登记申请书

(一)船名:指按《船舶名称管理办法》申报,并经审核批准的船名。

(二)曾用名:指该船在本次登记前使用的不同的船名。如没有,则填“--”

(三)船舶呼号:指船舶电台执照上注明的船舶呼号。没有船舶呼号的,则填“--”。

(四)IMO编号:为七位阿拉伯数字,国际航行100总吨及以上自航客船、300总吨及以上自航货船必须填写。其它船舶如有该编号的也应填写。没有该编号的则填“--”。

(五)船籍港:按船舶登记软件中列出的港口名称选定。如需增加或调整,应报主管机关批准后,在数据库中予以增加或调整。

(六)原船籍港:指在本登记机关登记前使用的船舶登记港。如没有,则填“--”。

(七)船体材料:按船舶检验证书船体材料的名称填写。

(八)船舶种类:根据船舶检验证书,对照《船舶种类对照表》(见附件)填写。如遇有数据库未列入的船舶种类,应报主管机关批准后,统一在数据库中添加。

(九)船舶价值:如实填写。

(十)建成日期:指船舶检验证书中的建造完工日期或船舶出厂交接文件中的建成日期。

(十一)造船厂名:根据建造合同或船舶检验证书填写。

(十二)造船地点:根据船舶检验证书填写。国内建造的,填写省市名称及造船厂名;国外建造的,填写国名及造船厂名。

(十三)改建日期及地点:按船舶检验证书中的改建完工日期和地点填写;如没有改建情况的,则填“--”。

(十四)尺度、吨位、主机、推进器:按船舶检验证书中的数据填写。船舶尺度的数值应保留2位小数。吨位的数值保留整数。有两台及以上主机的,总功率栏填写合计总功率。总功率的数值保留2位小数。

(十五)航区:按船舶检验证书填写,供制作有关证书时参考。(十六)所有权取得日期:填写船舶交接文件的日期或其它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文书的日期,船舶转让人、受让人对所有权取得日期另有约定的,则为双方约定的日期。

(十七)船舶所有人及其地址:所有人为自然人的,按其身份证上的姓名和地址填写;所有人为法人的,按其工商营业执照或法人登记文件上的单位全称和地址填写。船舶为数人共有的,所有人应填写占有最大份额的所有人名称及共有人数量,例如“XXXXX(姓名或公司名称)等(X人或X公司)”,地址填写该所有人的地址。但共有人有约定的,按约定的船舶所有人名称及地址填写。

(十八)船舶共有情况:根据船舶共有情况证明文件如实填写全部共有人的名称和所占有的份额;共有份额以百分数表示。如没有共有情况的,则填“非共有船舶”。

(十九)船舶经营人及其地址:根据水路运输许可证或国际航行船舶经营许可证或工商营业执照填写。不从事经营的船舶,填写“实际使用人:(名称);(地址)”。

(二十)申请核发中英文版船舶登记证书的,应在“备注”栏内填写申请人的英文名称、英文地址。

建造中的船舶及建造完毕尚未取得船舶检验证书的船舶,申请书上的有关技术数据和内容,按经船检部门批准的船舶设计图纸填写。

四、抵押权登记申请书

(一)抵押人名称、地址,抵押权人名称、地址:按抵押合同及其身份证明文件填写。

(二)债权数额:按抵押合同确定的船舶所担保的债权数额填写,但不得超过抵押船舶的抵押当时价值。

(三)抵押金额:填“--”。

(四)受偿期限、利息率:按主债权合同的内容填写。

(五)原有抵押情况:按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抵押情况”栏内登记的内容填写,未办理抵押登记的填写“无”。

五、光船租赁登记申请书

(一)船舶出租人、船舶承租人:按光船租赁合同及其身份证明文件填写。

(二)租赁契约号、租金、租期、起租日期、终止日期:按光船租赁合同的内容填写。

六、船舶变更登记申请书

(一)变更内容:按实际情况填写申请变更的内容,划去不适用项。

(二)项目填写:按变更证明内容填写,仅填写变更项目的内容,未变更项目空白。

七、船舶注销登记申请书

(一)注销内容:按实际情况选择申请注销内容,划去不适用项。

(二)项目填写:标准同“所有权/国籍登记申请书”。

(三)新船籍港名称:依据新船舶所有人的身份证明注明的住址及主管机关授权的船舶登记机关所辖的港口确定。

八、废钢船登记申请书

(一)船舶拆解单位:按拆解合同的内容及合法身份证明填写。

(二)船舶拆解地点:按拆解合同的内容填写。

船舶登记种类对照表 船舶登记证书管理台帐 船舶登记种类对照表

(一)船舶登记新旧系统船舶种类、编码对照表 序号 新编码 新船舶种类 原编码 原船舶登记种类 100 客船 101 普通客船 10 客船 2 102 客货船 11 客货船 3 103 客渡船 12 客渡船 104 客货渡船 14 汽渡船(12人及以上)15 火车渡船(12人及以上)17 车客渡

AI 车渡船(12人及以上)5 105 旅游客船 13 游览船 19 旅游船

AF 游艇(12人及以上)6 106 高速客船 16 高速客轮 QD 气垫船

QQ 全垫升气垫客船 7 107 客驳船 42 客驳 8 108 客滚船 18 客货滚装船 KG 客滚船 109 客箱船 KX 客箱船 200 干货船 201 普通货船 20 货船

ZW 干货船(包括500总吨以下沙船)HB 机动货驳 202 杂货船 21 杂货船 13 203 散货船 22 散货船 90 沙船(500总吨及以上)204 散装水泥运输船 2A 散装水泥船 AJ 罐装水泥船 205 集装箱船 23 集装箱船 16 206 滚装船 25 滚装船 17 207 多用途船 26 矿/散/油船 27 多用途船 208 木材船 29 木材船 209 水产品运输船 97 水产品运输船 20 210 重大件运输船 28 载驳船 99 重大件船 211 驳船 AC 甲板驳 40 驳船 212 渡船 14 汽渡船(未满12人)15 火车渡船(未满12人)AI 车渡船(未满12人)23 213 挂桨机船 93 挂桨机船 24 214 冷藏船 24 冷藏船 300 液货船301 油船 30 油船 31 供油船 32 植物油船 302 化学品船 60 化学品船 61 散装硫磺船 303 化学品船/油船 AA 化学品船 28 304 液化气船 62 液化气船 63 液化天然气船 305 散装沥青船 64 散装沥青船 30 306 油驳 34 储油船 41 油驳

307 食物(一般)货船

401 工程船 50 工程船 51 挖泥船 52 测量船 53 打桩船 54 起重船 55 打捞船 56 搅拌船 57 布缆船 5D 钻井船 5E 打桩起重船 5F 吹泥船 TB 起重驳

501 作业船 58 破冰船 5A 航标船 5B 起锚船 70 辅助船 71 修理船 78 带缆船 7E 工作船 AN 电焊船 600 其他

601 拖轮 75 拖轮、推轮

602 油污水处理船 7A 油污水处理船 35 603 供给船 76 供水船 77 供应船

604 交通艇 79 交通船(未满12人)37 605 引航船 7D 引水船 38 606 救助船 73 救助船 39 607 浮船坞 72 浮船坞

608 垃圾处理船 7C 垃圾处理船 41 609 公务船 80 公务船 81 公安船 82 消防船 83 缉私船 84 监察船 85 巡逻船

610 摩托艇 94 摩托艇(未满12人)43 611 帆船 96 帆船 95 机帆船 44 612 趸船 74 趸船 AE 囤船

613 游艇 AF 游艇(未满12人)45 701 特种用途船 59 勘探船 5C 科学调查船 65 海洋地质调查船 7B 医务船 AB 实习船 AM 特殊用途船

801 水上平台 AD 海上升降设施施工平台 PT 工作平台 JZ 减载平台船 47 901 水下观光船

删除种类 33 槽管轮 91 渔船 92 农用船 98 水产品加工船 AG 废钢船

注:表中大于12人或未满12人,均指乘客定额证书中的数。

(二)船检证书、船舶登记证书船舶种类对照表 序号 船舶登记证书 船舶检验证书 1 客船 地效翼客船 2 干货船 运牲畜船 干货船 危险品船(炸药船)4 干货船 半潜船 液货船 液体货物滚装船 6 趸船 娱乐趸船 7 趸船 餐饮趸船 8 其它 顶推船

船舶登记证书管理台帐 空白证书库存记录

序号 出/入库 证书数量 清查人 清查人 出/入库时间

所有权[大] 国籍[大] 所有权[小] 国籍[小] 抵押 光租 注销 废钢

中文 英文

空白证书领用登记表

序号 船名 所有权登记证书流水号 国籍证书流水号 抵押权登 记证明书 光船租赁登记证明书 注销登记证明书 废钢登记证明书 发放人 领用人 发放时间 作废证书登记表

船舶登记制度和保险理赔 篇3

【摘 要】 为促进我国船舶保险业的发展,保障被保险人的正当权益,从船舶登记制度角度出发探讨与船舶保险之间的关系,对保险承保风险评估标准进行研究,并分析理赔额度与汇率之间的变动关系、保险理赔困难程度以及船舶再保险理赔困境等因素对海外登记船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借助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的契机,逐步改革我国船舶登记制度,吸引船舶回归国内登记,从而促进我国船舶保险业的产品创新和国际贸易的开展。

【关键词】 船舶登记制度;方便旗;船舶保险;理赔

船舶登记制度与船舶保险的承保和赔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保险人通常会对投保的船舶进行风险评估,船舶登记条件和内容与保险风险评估的多个项目存在重合。因此,保险人对船舶保险登记国以及登记内容的考察,关系到保险承保费率、范围、免赔额及理赔等多个环节。

1 船舶登记制度

船舶具有拟人化特征,凡是在海上航行的船舶,其所有人必须通过船舶登记确定船舶的法律地位。经过登记的船舶拥有国籍,可以悬挂登记国的国旗,享有在公海航行的权利。

船舶登记对船舶所有人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船舶所有人与船舶的法律关系,船舶所有人对登记船舶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2)确定船籍和取得海上航行权,船舶合法登记将获得船籍证书并悬挂该国国旗,可在船旗国的内河、领海及公海进行合法的海上运输活动;(3)适用船旗国的经济和法律政策,船舶所有人可享有船旗国的优惠税收和补贴政策,并受船旗国的监督。

国际上通常按船舶登记条件的严格程度分为开放登记制度和封闭登记制度。各国采取的登记条件不同,主要表现在对3个方面的限制:船舶所有人的国籍、本国资本所占的比例和雇佣船员的国籍。船舶的开放登记制度又称为方便旗制度,其在船舶自身条件、船员配置及税费方面对船舶所有人的要求较低,开放登记船舶的吨位数占船舶登记总吨位数较大的比例。

开放登记制度相对封闭登记制度限制较少,对船舶所有人吸引力较大,主要体现在:开放登记国对船舶安全和运营管理相对松懈;船舶所有人可雇佣外籍船员,提供较低的船员工资、福利待遇;仅收取登记费和年费及较少的其他费用,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基于上述便利条件,大多数船舶所有人倾向于在开放登记国进行登记,悬挂方便旗从事海上运输业务。

封闭登记制度的严格与开放登记制度的宽松都不利于船舶市场的繁荣发展,尤其是航运市场不景气,导致船舶所有人迫于成本压力而更倾向于选择悬挂方便旗,从而造成本国外汇流失,监管难度加大。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第二船籍制度进行研究,即不改变原有的传统船舶登记制度的前提下,通过采取优惠的船舶登记政策,并在税制方面提供类似于方便旗国的优惠,吸引本国船舶特别是已移籍海外的本国船舶和外国船舶在本国注册。第二船籍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船舶登记制度的不足,吸引船舶所有人回国登记。

2 船舶登记制度与船舶保险的关系

船舶开展海上运输业务离不开船舶保险的支持。对于保险人来说,船舶保险属于高风险业务,因为船舶本身价值巨大且结构复杂,海上航行状况多变而风险频发,虽然保费收益可观,但是一旦船舶遇险,保险人可能面临巨额的赔付。为了规避风险,保险公司在接受被保险人投保时对船舶及承保范围有着严格的限制条件,对保额巨大的保险标的须进行分保。

对船舶进行风险评价时,保险人一般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船舶种类及性能;(2)船舶年龄和吨位;(3)船舶国籍及船级证书和各类检验证书;(4)承保险种;(5)被保险人资信和经营状况;(6)船舶以往承保信息和损失记录。

必要时,保险人应登船进行实际检验,以发现船舶资料中未记载的问题。具体评估依据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保险公司的承保风险评估与船舶登记的内容存在较大关系。据统计,诱发船舶风险的因素中,人为因素占70%,其他因素占30%。被保险人在投保时应遵循最大诚信原则,但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因信息不对称,在保险收益和风险面前,双方都存在利益的博弈。保险人应重视对船舶登记内容的考察,并作为保险承保和理赔的重要依据;被保险人在考虑方便旗船登记的成本优势的同时,也应考虑船舶登记制度与保险之间的利益平衡。

3 海外船舶登记制度和船舶保险理赔

3.1 汇率波动的风险影响赔偿额度

被保险人在外国船舶登记机构进行船舶登记,可享受当地的保险优惠,但购买外国保险易因汇率波动而影响保险赔偿额度。一般来说,船舶保险理赔周期漫长,整个过程双方都将进行利益博弈,协商时间有时甚至长达数年之久,而汇率的波动瞬息万变,通过协商获得的赔偿款受本国和外国汇率的影响,往往出现缩水现象。

3.2 船舶登记国与本国的保险法规差异造成 索赔困难

船舶在外国登记后就与船旗国建立了法律关系,船舶所有人享受优惠措施的同时,将受到登记国的法律约束。涉及到投保险种较多且保险价值巨大时,保险人与被保险人通常就免赔额、共同海损、船舶修理费用、救助费用等进行协商。若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出现法律纠纷,适用本国法律还是船旗国法律,判决结果可能有所不同;适用船旗国法律进行判决,一旦出现不利于被保险人的状况将造成索赔困难。

船舶所有权登记的效力分析 篇4

一、船舶所有权登记的效力在《物权法》中的体现

根据我国的《物权法》, 船舶所有权的变动应当依据交付, 而不是登记。因此, 对船舶买卖当事双方而言, 判断所有权的归属, 应当依据交付, 而不是登记。一旦根据买卖合同进行了交付, 船舶的所有权即从卖方转移至买方, 至于卖方是否注销登记, 买方是否办理取得登记, 均不影响买方对船舶的所有权。由此可见, 我国的船舶登记不具有对内的效力。比如根据我国《物权法》第28条、第29条和第30条规定, 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和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 因继承或者受遗赠或因合法建造取得或变动物权的, 即使该物权的变动没有交付或登记, 照样可以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

二、船舶所有权登记的效力在《海商法》中的体现

我国海商法有关船舶所有权应当登记的规定, 属于倡导性的法律规范, 而非强制性的规范。该条的规定, 从立法技术上来看, 并无不妥。笔者认为无论是从登记的前提, 还是登记的性质来看, 我国船舶所有权的变动采用的是典型的“公示对抗主义”, 即船舶所有权可在买卖当事人之间发生变动, 但这种变动“可以”登记公示;不公示, 不对抗第三人。对船舶所有权如何变动, 该条并没有特别的规定。笔者认为, 船舶所有权的变动应当依据我国民法通则有关财产权转移的规定确定。因此, 船舶所有权变动的原则也应当是, “有法依法;无法依合同;无合同依交付”。

三、我国法律规定, 船舶所有权的变动, 不登记不对抗第三人

不登记, 是指虽拥有船舶所有权但未办理船舶所有权登记。何谓“第三人”, 我国海商法并未规定。如果仅从字面上理解, 应当是指船舶所有权变动当事方以外的所有其他人, 我国海事司法界的主流意见持此种观点。依据该观点, 船舶所有权的变动在当事人之间有效, 但如果未经依法登记, 对双方当事人以外的任何人将不发生变动的效力;确定船舶所有权的依据为船舶登记。笔者认为, 这种观点不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既不符合我国现有法律制度, 也不符合公示的目的, 颇值得商榷。

这样扩大化地理解“第三人”, 将使船舶所有权虚无化, 不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依照上述观点, 如果买方取得的船舶所有权未办理登记, 船舶遭受侵害后, 将不享有诉讼权。这样便会产生三个问题。如果买方取得的船舶所有权未办理登记, 船舶遭受侵害后, 将不享有诉权。这样便会产生三个问题。第一, 对实际所有人是否公平?第二, 已经登记的船舶所有人注销登记怎么办?第三, 登记的船舶所有人真正享有诉权吗?这些在船舶所有权登记的效力的研究里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四、船舶所有权登记的公信力是国家公信力的表现

这里的“公信力”的效力一般都是相对的, 而不是绝对的。所谓“绝对的公信力”, 是指不管第三人是恶意还是善意, 只要依登记行事, 一律予以保护。在《德国民法典》实施以前, 德国汉堡及索克逊联邦实行的就是这种制度。所谓“相对的公信力”是指原则上承认登记具有公信力, 但还要看真正权利人有无“归责要素”, 以及第三人在主观上是否善意, 有无过失。由于绝对的公信力过于强调登记的效力, 强调保护第三人利益, 很容易使无过错的真正权利人遭受损害, 因此, 现大陆法系国家已不再采用。因此, 将公信力限定在“对善意第三人信赖的效力”, 也符合“登记的公信力”对外效力的通常含义。

笔者认为, “未经登记, 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就是赋予登记“足以使善意第三人信赖的效力”。这种效力既是一种“对抗力”, 也是一种“公信力”——即使登记记载的物权不存在或存在瑕疵, 对于信赖该物权的存在的人, 法律仍然认定登记记载的权利人为真正的权利人, 并承认该第三人行为的效力。

五、关于船舶所有权登记的效力的一些惯例

例一:在2001年7月20日的《全国海事法院院长座谈会纪要》认为, “对根据船舶建造合同、船舶买卖合同、船舶租购合同等合法方式接受船舶, 但没有依法进行所有权登记的委托建造方或者买受方, 其与合同对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依据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予以保护;但其对合同之外的第三人提出的船舶所有权主张 (包括以船舶所有人名义向他人请求船舶损害赔偿) 或者抗辩, 法院依法不应支持和保护”。

例二:汕头港务公司诉巴拿马利得海运有限公司船舶碰撞损害赔偿案;罗文辉、姜洪帮诉钦州市钦南区水运三公司、李国庆、孙宝生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纠纷案 (上诉判决) , 见广西高级人民法院著《船舶所有权未经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海事审判若干问题的意见》 (粤高法发[2001]49号) 第一条“关于船舶所有权变更登记的效力问题”也规定的:“船舶所有权转移以登记为准, 未办理新所有权登记的, 视为所有权未转移;已经办理所有权登记的则为已转移。即使船舶在事实上已转让, 若未办理所有权变更登记, 仍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例三: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认为, “桂北渔16311”号渔船经案外人蓝庆强转让给另一案外人刘世连, 刘世连再转让给本案被上诉人罗文辉、姜洪帮。该船的两次转让均未向有关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该船登记的所有人仍是蓝庆强。“桂北渔16311”号渔船的总吨不足20吨, 本案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根据该条例第五条第一款“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 应当向船舶登记机关登记;未经登记的, 不得对抗第三人”的规定, 尽管案外人刘世连认可被上诉人是该船的所有人, 但因被上诉人受让船舶未依法登记, 他们之间的船舶转让的效力仅及于双方当事人, 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即被上诉人不得以船舶所有人的名义向合同之外的第三人请求船舶碰撞损害赔偿。因此, 两被上诉人与本案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不是本案适合的原告, 其以船舶所有人的名义提出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的主张, 法院依法不予支持。上诉人关于被上诉人不是“桂北渔16311”船的所有权人, 上诉人不应向被上诉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上诉理由, 法院予以支持。

参考文献

[1].钱明星著.物权法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2].王轶.物权立法争议及其辨析.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商法律网”, 2007

[3].黄永申.试论船舶所有权登记的效力[J].中国海商法协会通讯, 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办法》 篇5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办法》已于12月8日经第29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

部长 李小鹏

月13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船舶登记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船舶登记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船舶登记,是指船舶登记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的规定,对船舶所有权、船舶国籍、船舶抵押权、光船租赁、船舶烟囱标志和公司旗进行登记的行为。

第三条 下列船舶的登记适用本办法: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有住所或者主要营业所的中国公民所有或者光船租赁的船舶;

(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设立的主要营业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法人所有或者光船租赁的船舶。但是,在该法人的注册资本中有外商出资的,中方投资人的出资额不得低于百分之五十;

(三)外商出资额超过百分之五十的中国企业法人仅供本企业内部生产使用,不从事水路运输经营的趸船、浮船坞;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公务船舶和事业法人、社团法人和其他组织所有或者光船租赁的船舶;

(五)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注册的企业法人所有或者光船租赁的船舶。

军事船舶、渔业船舶和体育运动船艇的登记依照有关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四条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负责全国船舶登记管理工作。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依据职责具体开展辖区内的船舶登记工作,以下简称船舶登记机关。

第五条 船舶登记港为船籍港。各船舶登记机关进行登记的船籍港范围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统一确定并对外公布。

船舶登记港由船舶所有人依据其住所或者主要营业所所在地就近选择,但是不得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船舶登记港。

由企业法人依法成立的开展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经营的船舶,可以依据分支机构营业场所所在地就近选择船舶登记港。融资租赁的船舶,可以由租赁双方依其约定,在出租人或者承租人住所地或者主要营业所所在地就近选择船舶登记港。

光租外国籍船舶的,由船舶承租人依据其住所地或者主要营业所所在地就近选择船舶登记港,但是不得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船舶登记港。

第六条 船舶登记机关办理船舶登记,应当遵循依法、公正、便民的原则。

第七条 船舶登记机关应当建立船舶登记簿。

船舶登记簿可以采用电子介质,也可以采用纸质介质。船舶登记簿采用电子介质的,应当定期进行异地备份,并具有唯一、确定的纸质转化形式。

船舶登记簿由船舶登记机关管理和永久保存。船舶登记簿损毁、灭失的,船舶登记机关应当依据原有登记资料予以重建。

第二章 登记一般规定

第八条 船舶登记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申请;

(二)受理;

(三)审查;

(四)记载于船舶登记簿;

(五)发证。

第九条 申请船舶登记,申请人应当填写登记申请书,并向船舶登记机关提交合法身份证明和其他有关申请材料。

第十条 登记申请材料应当为原件,不能提供原件的,可以提交复印件,并同时提交确认复印件与原件一致的证明文件。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是外文的,应当同时提供中文译本。

第十一条 申请人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负责。

第十二条 船舶登记机关收到船舶登记申请材料后,应当审查申请材料是否齐全,申请材料是否符合法定形式,申请书内容与所附材料是否一致,并核实申请材料是否为原件或者与原件一致。

第十三条 船舶登记机关对登记申请材料审查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况出具受理意见:

(一)申请事项属于本登记机关管辖、申请材料齐全、申请书填写完整,复印件与原件一致的,应当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二)申请事项不属于本登记机关管辖的,应当当场书面告知申请人向有管辖权的登记机关申请;

(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告知并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申请人更正后,应当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

第十四条 在船舶登记证书签发之前,申请人以书面形式申请撤回登记申请的,船舶登记机关应当终止办理,并将申请材料退回申请人。

第十五条 经船舶登记机关审查,船舶登记申请符合规定要求的,船舶登记机关予以登记,将申请登记事项记载于船舶登记簿,制作并发放船舶登记证书。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船舶登记机关不予登记并书面告知理由:

(一)申请人不能提供权利取得证明文件或者申请登记事项与权利取得证明文件不一致的;

(二)第三人主张存在尚未解决的权属争议且能提供依据的;

(三)申请登记事项与已签发的登记证书内容相冲突的;

(四)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

第十七条 船舶登记机关应当建立船舶登记簿,载明下列事项:

(一)船舶名称、呼号、识别号和主要技术数据;

(二)船舶建造商名称、建造日期和建造地点;

(三)船籍港和船舶登记号码;

(四)船舶的曾用名、原船籍港以及原船舶登记的注销或者中止日期;

(五)船舶所有人的名称、地址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

(六)船舶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和取得日期;

(七)船舶所有权登记日期;

(八)船舶为数人共有的,应当载明船舶共有人的共有情况;

(九)船舶光船租赁的,应当载明光船承租人名称、地址及其法定代表人姓名;

(十)船舶已设定抵押的,应当载明船舶抵押权的设定情况;

(十一)船舶登记机关依法协助司法机关执行的事项。

第十八条 船舶登记证书污损不能使用需要换发的,持证人应当持原船舶登记证书向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申请换发。

第十九条 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船舶国籍证书、船舶注销登记证明书遗失或者灭失的,持证人应当书面说明理由,附具有关证明文件,向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申请补发。船舶登记机关应当予以公告,声明原证书作废。

所有权登记证书补发公告之日起90日内无异议的,船舶国籍证书、船舶注销登记证明书补发公告之日起3日内无异议的,船舶登记机关予以补发新证书。

第二十条 船舶抵押权登记证书、光船租赁登记证书遗失或者灭失的,持证人应当向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报告。船舶登记机关应当予以公告,声明原证书作废。

第二十一条 船舶权利人、利害关系人、有关国家机关可以依法查阅、复制船舶登记簿或者船舶登记档案。

第二十二条 船舶登记机关协助法院执行的,应当收存法院送达的协助执行通知书和生效的裁判文书。

第二十三条 自船舶登记申请受理之日起,船舶登记机关应当于7个工作日内,将申请登记事项记载于船舶登记簿并核发相应证书,或者做出不予登记的决定。公告时间不计入前款规定的`时限。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中的公告,可以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的官方网站上发布。

第三章 船舶所有权登记

第一节 船舶名称

第二十五条 船舶申请登记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申请核定船名:

(一)现有船舶,由船舶所有人或者光船租赁外国籍船舶的承租人向拟申请登记地船舶登记机关申请;

(二)新造船舶,由船舶建造人或者定造人向拟申请登记地船舶登记机关申请。未确定拟申请登记地或者为境外定造人建造的,由船舶建造人向建造地船舶登记机关申请。

第二十六条 一艘船舶只准使用一个名称,船名不得与登记在先的船舶重名或者同音。船名经核定后,24个月内未办理船舶登记手续的,经核定的船名自动失效。

第二十七条 船名包括中文名称和英文名称。中文名称由两个及两个以上规范汉字或者两个及两个以上规范汉字加阿拉伯数字组成。英文名称为中文名称中规范汉字的汉语拼音或者中文名称中规范汉字的汉语拼音加阿拉伯数字组成。

第二十八条 船舶不得使用下列名称:

(一)与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名称相同或者相似的,但经有关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同意的除外;

(二)与国家机关、政党名称相同或者相似的,但经有关国家机关、政党同意的除外;

(三)与国家领导人姓名相同的;

(四)与政府公务船舶名称相同或者相似的;

(五)申请人户籍地以外的省、市简称加船舶种类组成的;

(六)带有民族歧视性或者殖民主义色彩的;

(七)有损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不良文化倾向的;

(八)法律、行政法规明确禁止使用的。

第二十九条 船名经核定使用后,船舶所有人未发生变更而申请变更船舶名称的,应当重新申请核定船名,并将变更情形进行公告。

第三十条 船舶所有权注销或者船名变更后,原船名自动注销,其他船舶不得申请使用该名称。新的船舶所有人继续使用原船名的,应当重新向船舶登记机关申请核定原船名。

第三十一条 船舶所有权登记由船舶所有人提出申请。共有船舶由全体共有人共同提出申请。

第三十二条 申请办理船舶所有权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船舶所有权取得证明材料;

(二)船舶技术资料;

(三)船舶正横、侧艏、正艉、烟囱等照片;

(四)共有船舶的,还应当提交船舶共有情况证明材料;

(五)船舶所有人是合资企业的,还应当提交合资企业出资额的证明材料;

(六)已经登记的船舶,还应当提交原船舶登记机关出具的船舶所有权登记注销证明书。

前款所称的船舶技术资料是指新造船舶的建造检验证书,或者现有船舶的船舶检验证书,或者境外购买外国籍船舶的技术评定书。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提交的船舶所有权取得证明材料,应当满足下列情形之一:

(一)购买取得的船舶,提交购船发票或者船舶的买卖合同和交接文件;

(二)新造船舶,提交船舶建造合同和交接文件;

(三)因继承取得的船舶,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权取得证明文件;

(四)因赠与取得的船舶,提交船舶赠与合同和交接文件;

船舶登记 篇6

据悉,新加坡海事港务管理局(MPA)已发布通函,宣布倘若条件适用,其将接受电子日志簿(electronic log book)来替代手写日志簿,包括那些IMO Res. A.916(22)决议所列的情况。

其商船航运(安全公约)条例第V章第13条和第28条要求所有船舶所持有甲板和机舱日志簿的用途为有关船舶及其机械、锅炉,以及其他日常业务活动不可磨灭的英文记录,诸如船舶位置、航速、航程、气候条件、油耗、油舱探测、机械操作压力、温度,以及任何事故等数据,这些对海上人命安全、防止污染海洋环境是极其重要的。有关保持航行、工程活动、突发事件的记录,必须包含足够的细节,以便还原完整的航行记录。当人工输入这样日志时,要求每天由船上值班驾驶员签署,并由船长或轮机长酌情会签。这样,主管领导需要时可获得日志或副本。

MPA将接受在新加坡注册登记的船舶使用电子日志簿,作为保留航行和工程活动记录的手段,提高记录保存有效性和准确性。电子日志簿应满足附则A所列指南和有关航行事件记录IMO A.916(22)决议的指南。新加坡MPA建议,配备电子航海日志的舶舶,其船东、管理人、船长和驾驶员应使用这些指南,以促进电子日志簿的安全和有效。现有自动记录装置(例如发动机速度记录仪)被考虑接受为电子日志簿的一部分。建议使用电子航海日志簿的船东和管理人必须在其公司及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纳入有关程序,处理有关电子日志簿的培训、使用、维护、备份和安全保管等事项。

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在我国的可行性 篇7

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的定义没有统一的说法, 国际海事组织 (IMO) 对其的定义是“一国在其国内另外设立的并设置与其本国船舶国籍登记条件不同的船舶登记制度。”[1]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实不同于严格登记制度与开放登记制度的一种新发展的船舶登记制度, 它是一国在国内实行的在保持原有船籍制度不变的情况下, 为改变原有船舶登记制度的弊端, 结合国情, 增强本国航运业的总体实力而实行的第二船舶登记制度。

二、我国船舶登记制度及存在问题

我国是严格的船舶登记制度, 此种船舶登记制度要求众多, 首先对于登记主体, 根据《船舶登记条例》的规定限制在必须在我国境内有居所或者主要营业所的中国公民的船舶, 而对于外商出资的中方投资人的出资额不得低于50%, 并且明确排除船舶的双重国籍, 船舶雇佣外国船员需报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批准, 这对于大多数船舶所有人来说, 不利于其在远洋贸易运输中的竞争优势, 对于船员国籍的要求, 增加其在船舶运营中的成本投资。

在船舶登记申请程序中, 要提供诸如船舶技术以及与所有权取得的众多相关文件, 并且还应当按船舶航区和船舶种类校检, 由法定船舶检验机构签发有效的船舶技术证书。这些程序过于繁杂, 提交的证明文件众多, 且需相关机关逐一进行检查, 船舶所有人往往为了避免这些程序而选择向实行开放船舶登记制度的国家进行船舶注册登记。由于此项严格的船舶登记制度, 使得我国船籍外移的现象极为严重, 这大大消弱了我国远洋运输船队的综合实力, 不利于我国在国际海运贸易中的竞争。同时国轮船队的老龄化不断严重、船舶技术的状况不断恶化。同时方便旗的船舶在禁止双重船籍的登记制度下, 享受不到相关的优惠政策, 使得我国众多船舶无法实质享受我国同其他海运国家达成的优惠条件。

三、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在我实行的制约因素

(一) 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在我国实行的制约因素

1.注册登记程序繁琐

我国工商行政登记实行“前置审批”程序, 根据我国的《国际海运条例》规定:新设国际海运企业在进行工商登记之前, 获得“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许可证”是其前提条件, 而在这种工商环境下, 国际航运企业更愿意选择境外登记成立单船公司。

2.税制限制

方便船籍一般都是为了规避税收, 从而使得本船可以不交或者少交征税。[2]而我国对于本国登记的船舶征收众多税种, 给船东造成很大的压力, 实行国际船舶登记制度首先应该从税制改革入手, 从而吸引船东在本国登记。

3.立法的制约

国际航运业容易受到立法的影响, 我国当前的立法并不能完全保护船东以及航运公司的一些权益。这些因素也不利于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的实施。国际船舶登记制度需要立法的相关支持, 保护船东利益的政策也应配套, 才能减少方便旗船舶的数量。

(二) 实行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对我国产生的影响

1.积极影响

实施国际船舶登记制度, 配合我国相关政策的实施, 将有助于缓解我国船舶船籍外移的现象, 减少我国方便旗的数量, 从而增强我国航运业的整体实力, 提高我国船队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加大我国在国际航运业的影响力, 大国形象和地位将显著增强。

2.消极影响

实行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可能会动摇原本的船舶登记制度, 会对原有的船舶登记制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同时可能会对造船业造成冲击, 船东可以再国外造船享受国内的免税政策。

综合以上, 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的实行有利有弊, 笔者认为, 在我国实行该项制度, 通过对税制以及相关因素的整改, 配合相应的辅助政策, 对我国航运业必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与改良作用。但在我国实行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有众多因素的制约, 改变船舶登记的程序只是其中之一, 应从法律, 经济以及行政方面综合进行考虑, 方能发挥船舶登记制度在改变我国船籍外移现象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IMO, Consideration of the Report of the Administrative.Finacial and Legal Committee, A/15/5 (b) /1 (Sept.1987) , Annual Review of Ocean Affairs:Law and Polity, Main Documents, Vol.1 (Compiled and Edit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Ocean Affairs and the Law of Sea) (1989) , UNIFO Pub]ishiers Jnc.P223.

船舶登记 篇8

关键词:船舶登记,抵押权,请求权

登记请求权, 是指登记权利人对登记义务人所享有的请求其履行登记义务的权利。我国现存的海商法著作中尚未有关于船舶抵押登记请求权的论述, 在民法研究领域中对此问题的研究也甚为少见, 但大陆法系许多国家的立法和学说大多肯定了登记请求权。《瑞士民法》第665条规定:“有取得所有权理由的取得人, 对所有人有请求登记的权利, 如所有人拒绝时, 有请求法院判决登记的权利。”德国《民法典》第894条也规定了更正登记请求权, 我国台湾地区和日本的司法判例更是广泛地确认了登记请求权制度。

1 抵押登记请求权

所谓抵押登记请求权应指抵押登记权利人 (通常为抵押权人) 对抵押登记义务人 (通常为抵押人) 所享有的请求其履行抵押登记义务的权利。在抵押登记请求的过程中, 依据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 一方有义务办理登记手续, 另一方则有义务协助办理登记手续, 虽然《海商法》对于船舶物权的登记规定得较为详细, 其第13条船舶抵押权设立登记规定:“设立船舶抵押权, 由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共同向船舶登记机关办理抵押权登记。”但当船舶抵押权人要求抵押人协助办理抵押权登记时, 如抵押人不予以协助, 则抵押权人的利益势必受到损害。可见, 在法律上抵押登记请求权对于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利益十分必要, 如果登记义务人拒绝协助办理登记申请, 则登记权利人的利益就会落空, 不仅其自身利益受损, 对登记制度本身亦会有损害。

2 船舶抵押登记请求权的内容

关于抵押登记请求权的内容, 一些学者认为应该包括请求登记的权利和登记更正请求权, 而后一种请求权又包括不当登记注销请求权、不当登记更正请求权和不当注销回复请求权三种情况。笔者赞同这种观点, 因为船舶抵押权人或者抵押人的权利如果未登记或未为适当登记, 其利益必然受到损害, 而在船舶抵押权因法定除斥期间届满, 或因主债务之清偿等原因而消灭等场合, 船舶抵押人就其抵押权之登记应享有申请注销的权利, 船舶抵押权人亦有协助其进行注销登记的义务。

结合我国船舶登记的实际, 笔者认为船舶抵押登记请求权主要发生在如下场合:a.因船舶抵押权的设定而产生的抵押权人对抵押人的设定登记请求权。b.因船舶抵押权的转让而产生的受让人对转让人的变更登记请求权。c.第一顺位的抵押权人因主债务被清偿而使抵押权消灭时, 第二顺位的抵押权人有权请求第一顺位的抵押权人为抵押权的注销登记而产生的注销登记请求权。d.在债务人已经清偿债务或船舶抵押权因法定的除斥期间已过等原因而告消灭的情况下, 船舶抵押人对船舶抵押权人所享有的注销登记请求权。e.在主债务无效或依通谋虚伪意思表示或基于伪造抵押合同等文件的情形下而发生错误权利登记的场合, 真实的权利入所享有的注销或回复登记请求权。f.因船舶抵押登记有误, 原登记权利人对登记义务人所享有的更正登记请求权。g.在船舶抵押权发生连续转让但未进行连续登记的场合, 当事人间因此产生的中间遗漏补充登记请求权。

3 对我国现行有关立法的检讨

我国法律对登记请求权无明文规定, 司法实务中也大多否定权利人登记请求权的存在, 究其原因, 大概由于没有区分物权变动与债权合同乃不同法律关系所致。但是, 建立抵押登记请求权制度对于保护当事人之权益及维护抵押登记制度本身, 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在民法学领域已有学者开始关注此问题, 有关的著述也有所见, 最高人民法院对此问题同样有所重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解释》) 第56条第2款规定:“法律规定登记生效的抵押合同签订后, 抵押人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拒绝办理抵押登记, 致使债权人受到损失的, 抵押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但可惜的是参与此《解释》起草工作的几位法官在解释此条规定时, 却仅从抵押权标的物特定化原则出发, 认为抵押人拒绝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的过错仅仅在于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致使抵押合同不能生效, 其应承担的是缔约过失责任。笔者以为, 从合同法的角度看, 此说不无道理, 但其实此种规定距离在我国相关立法中确立船舶抵押登记请求权制度仅有或仍有一步之遥。其没有严格区分物权变动行为和债权行为, 没有将登记真正作为物权变动的要件, 未能还抵押登记以本来面目, 因而也就不能真正发挥抵押登记应有的物权变动公示公信作用, 在恶意当事人利用法律逃避责任并借口合同尚未生效而拒绝履行登记义务之时, 立法者也只能在《解释》中补充作出此条较为生硬的规定施以补救。所以, 为解决这一问题, 应当明确赋予权利人以船舶抵押登记请求权, 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地发挥船舶抵押登记物权公示公信的效力, 全面完善我国船舶抵押登记制度, 更好地保护船舶抵押权法律关系中各方当事人的权益。

综上所述, 从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完善船舶抵押登记制度的角度出发, 同时也为了维护物权登记的公示公信效力, 在我国将来的《海商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中有必要明确设立船舶抵押登记请求权制度。

上一篇:人物类电视专题片下一篇:医院人才培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