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园林

2024-05-03

节约型园林(精选十篇)

节约型园林 篇1

1. 节约型园林的内涵

1.1面向城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节约型园林

节约型园林是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提出的,园林绿地是城市中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与城市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节约型园林内涵的理解应在城市与社会发展的层面上。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城市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很多建筑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 为城市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果在园林绿地中能够通过合理的方式有效消解这些废弃物,将会为城市和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这是园林建设对社会发展层面做出的贡献。

1.2建设与节约并重的节约型园林

对节约型园林内涵认识上的不足容易导致节约型园林建设的误区。节约的含义是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因此节约不代表的减少资金投入,应该充分发挥资金投入的价值,避免建设实施过程中的浪费。节约型园林的概念中也包涵了对土地资源的节约,但是并不意味园林绿地的建设规模的下降。废弃物的应用,也并不表示城市绿地的建设标准需要降低,标准的降低会带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降低,这实际上是一种浪费的做法。因此,节约型园林需要在不降低建设标准和不减小建设规模的基础上,合理使用建设资金,在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2. 园林材料应用与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2.1园林材料研究的匮乏

我国现代风景园林建设的兴起集中在最近十余年的时间,园林建设的速度非常迅猛,没有在建设初期形成成熟的园林材料市场,而建筑和市政行业的材料市场已进入成熟期,材料市场的大部分产品主要为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供应,因此很多园林材料也多选用建筑和市政行业的材料。对于园林中需要何种性质材料的探索非常少,这也导致了很多园林中有特殊功能无法找到相对应的材料,有针对性的材料主动设计与研发工作需要风景园林行业的从业者与材料学科的科研人员合作完成,而在当代, 很少有人对新材料的研发进行研究。

2.2常规材料应用的困境

2.2.1常规园林材料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园林材料大部分源于对自然资源的直接获取。 风景园林中常用的基层材料有级配砂石、灰土、混凝土等材料。级配砂石和灰土作为半硬性的基层材料,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的消耗量极大。级配砂石和混凝土中各种粗细骨料的生产主要依赖对自然河滩资源的开采,这对水源涵养和自然环境的稳定状态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常规园林建设是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进行的,对于自然环境产生了间接的破坏。常规的园林建设对于自然资源具有很大程度上的依赖性。

2.2.2材料特性与设计形式的矛盾

园林中道路、场地等经常采用自然、流畅的设计形态,在不规则形态的表达上,石材加工厂出产的成品花岗岩板等材料就显得十分不恰当。公园的道路通常呈自然曲线的形态,采用规整的花岗岩材料很难准确表达出公园主路的形态,灰缝的参差不齐和石材的切割等情况经常出现,导致了材料的浪费、工期的延长和造价的提升。形式与材料的使用特性不匹配,不仅使得硬质景观设计大打折扣,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材料本身的品质。

2.2.3材料特性与构造做法的冲突

每一种材料都由于其自身的理化性质而具有自己的使用特点,这种特点如果不被设计师所掌握, 材料本身的使用情况可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本文以木材为例,论述其构造做法与材料使用之间的关系。木材的腐朽,是受木腐菌侵害所致,木腐菌主要依赖干湿交替的潮湿环境而得以生存与发展,凡是在结构构造上封闭的部位以及易经常受潮的场所, 其木构件无不受木腐菌的侵害,严重者甚至会发生木结构坍塌事故。园林中常见的木铺装做法是在混凝土垫层的上方铺设木龙骨。这种木铺装的做法为木材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如果遇到雨水天气, 水会聚积在混凝土垫层上方,将木龙骨浸泡,只能在阴湿的环境中慢慢风干。这种情况反复发生木材就会逐渐发霉腐烂,继而影响木铺装的正常使用。

2.2.4材料特性与功能要求的偏差

风景园林中通常会为儿童活动设置独立的区域。儿童由于其活泼好动的天性,更加需要软质的材料来确保活动的安全性。园林中儿童活动区的常用铺装做法为沙坑和塑胶。沙具有自然、柔软的特性,也符合儿童亲近自然的天性。但是设计中如果没有在沙坑底部做出透水做法并接入排水花管,在雨水天气过后会出现积水现象,无法尽快恢复使用功能。此外,由于沙坑中具备植物生长的条件,经常出现杂草丛生的情况。塑胶作为软质铺装,无法满足透水的要求,在遇到水环境时会产生积水现象,而且塑胶颗粒较硬,在摔倒时容易擦伤。

1|花岗岩铺砌的曲线园路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2|杂草丛生的沙坑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2.2.5常规材料色彩与肌理的缺失

风景园林中常用的材料主要岗岩、砖、混凝土等为主。风景园林中的花岗岩以烧毛面、荔枝面、 斧剁面等为主,花岗岩本身的颜色会非常淡。园林中的砖主要以透水砖、烧结砖和水泥砖为主,砖的颜色主要是靠往面层中加入染色剂获得,颜色偏灰, 不够鲜艳。而且在室外环境中,灰尘的积累、风雨的影响都会使色彩减弱,太阳的光照也会让染色剂中的部分成分氧化,减弱材料的颜色。风景园林中瓦片立砌、卵石嵌砌等铺装形式具有丰富的肌理, 但是这类材料对工艺的要求较高,会耗费较长的时间,人工成本的上升也会导致造价的提高。由于造价和工期等因素的限制,整料是材料选用的首选, 单调乏味的大面积铺装越来越多,精致工艺塑造的具有丰富肌理的铺装变得越来越少。

3. 园林材料理论研究的拓展

3.1材料的本性与真实性的思辨

材料的属性可以分为物质属性和感觉属性两个方面,物质属性是材料的理化特性,包含了硬度、 密度、抗压能力等。材料的感觉属性是指材料经过处理或受到影响后带给人们的感受。材料的感觉属性并不是对物理属性的客观反映,它更看重的是对人产生影响的效果1(陈龙,2003)。材料的“本性” 更多的是基于材料本身的思考,“真实性”则是针对材料应用过程中的认识和讨论。材料“真实性” 也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物理真实和感觉真实。 物理真实主要是指材料的应用需要符合材料的物理属性。感觉真实探讨的问题是一种材料是否有表达自身的愿望和自由。比较统一的观点是材料在使用中应该表现出自己的特性,设计师也应该根据材料的感觉属性进行“真实”的设计。

3.2现象学视角下的园林材料研究

“让每一种材料都表现它的真实,砖表现出砖, 木表现出木,铁表现出铁,每一种材料都符合他自身的法则。”2现象学是一门关于事物与意识联系的学问。建筑学通过引入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建筑现象学。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已经开始进入风景园林学的领域,在这个过程中风景园林学习了现象学的研究方法,现象学通过在风景园林学领域的拓展。3(郑小东,2014)

材料的物性与意识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这主要是因为材料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材料的物性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会逐渐变弱,而时间则赋予了材料更多感受层面的内容,对于废弃物而言, 其物性与感受的转化作用尤其明显。许多物体在长期的使用中会在人们的意识中形成积累,并产生了符号性的作用。当人们再次观察物体的时候,符号性的作用会唤起人们对材料的感知,与之前接受的类似信息进行对比,产生相应的影响。4(郑小东, 2014)。

3.3园林材料与建构逻

建构在建筑中所体现和表达的技术、情感等因素其实在风景园林中同样适用,因此本文将建构逻辑作为材料应用研究的一种视角,从技术和情感两个方面去论述废弃物的应用。建构里面蕴含的逻辑可以分为构造逻辑和建造逻辑,构造逻辑是指充分理解功能、构造和功能等方面要求的前提下,找到合适的技术手段,包括结构类型、构造形式以及材料选择。 5(郑小东,2014) “建构”是一个历史上的概念, 理解它的概念还要注重时代背景。本文中提出建构的概念,主要是因为全球化的迅猛浪潮冲淡了风景园林的地域性特征,信息化的碎片式作用导致世界范围内的风景园林作品越来越趋同,地区之间园林材料的可识别性和设计风格的差别性逐渐降低。

4. 节约型园林背景下的园林材料应用策略

4.1秉承节约理念

4.1.1场地内部废弃物的再利用

对于风景园林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场地内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是一种节能、节材的设计策略,可以大量地节约常规建材的应用,而且能够省去建材在运输过程中的能耗,节约工程造价。对于场地外部的建筑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设计人员也应给予相应的关注,如果能在设计中将其利用,能对城市环境做出一定的贡献,也能在绿地建设中起到节能节材的作用。

4.1.2城市绿地对废弃物营建的适应性

天然材料使用的数量和频率随着人们理念的转变将逐渐减少,废弃材料的回收利用成为趋势,也是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在建筑工程和市政道路工程中,许多废弃物已经开始应用,在实际工程建设中也体现出了很好的性能。城市绿地内部园路和硬质场地的基层要求与市政工程非常接近,可以参考市政道路的做法。由于园路的要求与市政道路有一些差距,各种废弃物的回收、加工等工艺也会相应简化,更加具有节能的意义。由于城市绿地建设对于材料的要求比较多元化,其采用废弃物营建的潜力比市政道路工程和建筑工程更大。

4.2继承传统文化

工业化建设模式的蔓延使得中国传统园林的建造方式面临崩溃。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建设速度、 规模的加快与扩大,废弃物的感受层面作用在不断增强。废弃物如果要适应工业化的建设模式,必须与现代工程技术相融合,提高施工效率。随着结构作用的减弱和感受层面作用的增强,砖瓦土石木等传统建筑材料废弃物的应用逐渐倾向于饰面材料, 这对工程建设速度的加快形成了促进作用,也使传统工艺与现代的建设模式走到了一起。古典园林中铺装“低材高用”的设计理念与现代风景园林建设的需要并不矛盾,“低材高用”中廉价的材料与较高的人工成本适当中和,能够适当地降低造价,而通过较高的手工工艺提高园林铺装的景观效果也是风景园林师对于古典园林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4.3探索现代之路

4.3.1传统工艺的丰富与完善

新工艺的探索需要施工人员在工程技术方面进行主动的研究,在混凝土施工工艺上,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混凝土灵活实用的特点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克蓝本皇家植物园位于墨尔本南部,设计师采用了暖色系的景观材料,塑造了整体风貌统一、主题园各具特色的花园。花园的主路、景墙等都采用了暖黄色混凝土作为材料,形成统一的色系。澳大利亚花园中的主路采用了一种黄色混凝土,将基层面层的施工可以合二为一,又方便塑造曲线的形态,黄色的混凝土与全园的色彩保持统一。在澳大利亚园中,混凝土易塑形、易染色的特点被充分地体现出来。

4.3.2新工艺的园林化开发

千层水岸是澳大利亚花园中一处非常精致的水景,位于主水面的边缘,混凝土驳岸被塑造成熔岩的肌理,形成了极具艺术特色的景观效果。这需要在混凝土制模阶段将模板制成非常准确的曲线形,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通过离心振捣将混凝土骨料适当下沉,保证驳岸的表面光滑圆润。这就需要混凝土浇筑前用软质模板进行制模,还要采取抗氧化的措施避免在强烈日照下产生变色。在澳大利亚园中,混凝土高强度、易塑形、易染色等特点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3|澳大利亚园中的混凝土园路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4|澳大利亚园中的千层水岸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5. 小结

如何建设节约型园林 篇2

关键词:考虑实际;建设节约;节约型园林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006-0510(200B)12004-02

一、脚踏实地做好四项工作

节约型园林的概念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其次是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再次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最后是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那些片面追求生态环境效益而忽视瓷源与能源消耗的园林,或者片面强调局部环境改善而忽视整体环境恶化的园林。以及片面追求视觉景观效果而忽视自然演变能力的园林等,都不能称其为节约型园林。

建设节约型园林,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做起,脚踏实地的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倡导勤俭节约办实事的工作作风,要在决策者的思想观念上树立节俭的意识,从根本上扭转当前追求豪华奢侈的园林建设指导思想。二是建立健全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从法规上和制度上杜绝浪费型园林建设和运营模式。三是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更大的扶持,鼓励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科研工作与推广工作,努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观念和经验。四是建设节约型园林必须以科技为支撑。从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环节人手,制定科学的规划设计导则和施工养护及运营管理规范,集约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与能源。惟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资源浪费型或环境破坏型园林绿化模式的盛行,实现园林绿化建设的低投入、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

二、以植物为主体、水土为要素

中国传统的自然山水式园林以范山模水的景观类型而著称,造园受到水、土、石、术等自然资源的巨大限制。在自然资源贫乏的地区营造自然山水园,势必要耗费巨大的自然资源和人力物力。因此,当前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不顾当地自然资源条件,一味追求理想化景观类型,从而改变场地原有的景观特征。造成外来景观入侵的建设模式,是中国园林绿化建设普遍资源消耗比较严重的主要原因。

因此,建设节约型园林,应大力倡导“以植物为主体、水土为要素”的园林建设指导思想。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特点,充分利用自然能力营造园林绿化。要走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园林绿化之路,彻底改变现有的园林绿化美学观念。耍抛弃矫揉造作的园林趣味,追求朴实自然的园林气息。

三、节约型园林的技术措施

建设节约型园林又是一项长期而全面的工作,周期长而涉及面广是其显著特点。既要从园林绿化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运营等各个环节抓起,又要有长期坚持不懈的思想准备。同时还应从节约型社会的整体要求出发,考虑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确保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节约型园林的研究和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体现在节地、节土、节水、节能、节材、节力等几个方面。

节地型园林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用地矛盾的日益加剧,建设节地型园林作为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在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小气候环境,节约资源与能源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必将成为我国园林绿化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为此,应大力提倡屋顶花园、墙面绿化、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等节地型园林形式,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做到科学规划、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程度的发挥园林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

节土型园林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所需要的回填土和种植土,大多来自于山地和农田,大量的园林土方工程势必对山区和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那些从视觉效果出发而堆砌的高大土丘,因植物生长困难而需要大量的人工灌溉来维持,不仅带来高昂的园林绿化建设成本与养护费用,而且造成水土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节土型园林建设应从有利于植物生长、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的设计要求出发,尽量节约利用宝贵的土壤资源,以利于缓解园林绿化与农林业生产之间的矛盾。园林绿化节约土壤资源的具体措施,一是保持场地原有的地貌特征,尽量做到土方就地平衡;二要避免进行大规模的地形改造工程,并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表土作为种植土进行回填。

节能型园林近年来,由于大型城市广场、音乐喷泉和景观大道等城市形象工程的盛行,造成全国各地在园林绿化建设和运营中的电能的消耗量不断增加,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更加尖锐。更有甚者,花哨的夜景照明不是用来突出园林中的景物,而是追求造型奇特的灯具装饰效,或者追求亮如白昼的夜景效果。这不仅失去了照明设计的本意和含蓄优美的夜景效果,而且造成经济和能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园林绿化建设中能源消耗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并亟待出台有关城市和园林绿化夜景照明方面的设计规范。

节水型园林节水技术措施主要体现在广泛提倡使用集水技术。推广采用地面透气透水性铺装。从提高渗水率的角度考虑,应尽量减少铺装面积、注重雨水的回收利用,提倡使用再生水灌溉,以及采用微喷、滴灌等节水设施。建设节水型园林应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人手。一方面要增加可利用的水源总量,如雨水回收、中水利用等措施;另一方面要减少水资源的消耗。不仅要在水的运输、灌溉等方面减少损失,如利用地膜覆盖减少水分蒸发、利用土工布减少水分渗透等,而且要选用耐干旱的植物种类,并将水分送到植物最需要的地方,如微喷、滴灌,在树木根部盘绕穿孔输水软管等,这些技术措施花钱不多,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更加适宜的环境。

节能型园林绿化作为节约型园林的重要内容之一,应提倡并鼓励因地制宜,利用当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力等,实现安全清洁的园林绿化建设养护和日常管理。尤其是那些远离城市的郊野公园或高速公路绿化。利用太阳能、风能、水力等能源解决照明、灌溉问题,还能节约大量的管网建设投资。另外,利用反光和荧光材料制作的园林小品、指示牌等,既有利于营造节能型园林绿化,还能够产生独特有趣的园林景观。

节力型园林最后。节约型园林应以便于养护管理作为衡量的标准,要求在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和日常运营中,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据统计,在发达国家大约10年的养护费用就相当于园林的建设费用,园林的养护费用已经成为政府的巨大负担。尤其是在我国,随着人力资源成本逐渐提高,园林绿化的养护成本也将越来越高,现在若忽视养护管理问题,园林绿化有可能很快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难以承受之重,园林绿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因此,节约人力、便于养护,理应作为节约型园林的考核标准之一。

节材型园林建设节约型园林应以各种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合理利用、循环利用为原则,减少各种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应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和地方工艺,以及环境友好型材料,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突出园林绿化的地方特色。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富有创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或再利用的方法,形成十分奇特有趣的园林小品。如利用搅拌机剩余的混凝土形成的“假山石”,以铺路剩余的石块、砾石作为园林铺地,以及利用死树枯干形成的园林景观等等。此外,植物的死干、枯枝、落叶、树皮等,与其将其大量焚烧或作为生活垃圾处理,造成资源的浪费或环境的破坏,不如将其回收利用,或作为园林绿化的生物性肥料,或作为园林建设的材料,营造独特的园林景观。

节约型园林建设理念下的市政园林 篇3

关键词:市政,园林,节约

我国虽处于发展阶段, 但是由于人口众多, 资源和能源在不断消耗的过程中逐渐短缺, 这一问题制约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园林, 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 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等。节约型园林在降低建设成本的同时, 充分的发挥出其原有的生态功能, 从而降低了后期的养护费用和维护费用, 实现了城市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 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具体措施

1.1 完善园林建设中的水、能源的节约技术

建设节约型的园林, 就是要控制园林中水、能源以及资金的节约。因此, 在园林用水上, 要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 降低对水资源的使用量, 采取开源节流的方法。园林中的植物种类较多, 且种植的密度也较大。在雨水量极少的季节, 由于植被缺乏地表水, 就需要用大量的自来水来进行浇灌。传统的浇灌方式的利用率较低, 没有合理地使用水资源, 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不仅如此, 还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财力和物力。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可以采用集雨和再生水利用技术。在雨水量较大的季节, 尽可能地收集地面径流, 同时对地下水和土壤要加强渗补给, 降低对自来水的使用量。对植被进行补水, 放弃传统的人工浇灌方式, 采用滴灌技术或自动化的灌溉系统, 并且在喷灌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树种采取不同的喷灌方式。比如乔木区适合高射的喷头, 灌木区适合低射的喷头, 面积较大的草坪中适合地埋式喷头。花的种植区采用滴灌技术, 可以避免花朵受淋水的损坏。

1.2 加强对园林中植物的修剪工作

对园林植物进行修剪的工作除了是满足观赏的需要, 更多地是通过撑拉拽、除残花疏果或轻修剪技术措施, 可以有效地减少水肥消耗、节约消纳运输的费用。但园林中植物的修剪要根据不同树种的特性, 来选择最佳的修剪时间, 并降低植物修剪量的工作。以此来达到既美化了园林的环境, 也节约了大量修剪植物的成本和劳动力。

在节约型的园林建设中, 可以广泛地采用乔木和灌木组合的种植方式。这样不仅能完善种植的结构, 还能有效地降低浇水、修剪以及病虫害治理等管理的投入, 促进了园林中的绿地生态系统平衡。

1.3 选择节能照明设备

节约型的园林建设中, 对照明的设备要选择节能的灯具。比如LED照明灯或者新能源的灯具等。在照明的时长和开关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 控制照明开关灯的时间, 降低对能源的消耗。

1.4 加强对病虫害的控制

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控制, 除了丰富植物的种类和搭配树种等一系列完善环境内生态结构的措施外, 要加强引进和培育园林植物病虫的天敌。增加园林中太阳能诱病虫灯等设备, 在除去病虫的药剂上要选用少量低毒的高效生物药剂, 对病虫害较为严重的区域进行针对性施药。尽量在降低人工干预的成本和劳动力的基础上, 达到园林绿地环境的生态平衡。有效地控制园林植物受病虫危害的程度, 减少病虫害药剂的使用量, 降低农药的过量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1.5 及时修复受损的植物

节约型园林建设中的绿化养护管理要尊重自然的规律, 在种植大规格苗木时, 要优先使用乡土园林植物。在种植的过程中要坚持适量的原则, 不能盲目地扩大苗木的种植范围。乡土园林植物适应性强, 成活率高, 养护成本低。在选择种植植物的要求上, 要选择不仅符合本地自然气候条件的植物, 也要能保证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丰富城市园林绿化的效果。

1.6 提高绿化垃圾的循环利用率

节约型的园林建设中的绿化养护过程中, 产生的一些植物修剪的树枝和枯枝落叶等园林垃圾较多。我们可以采用高温发酵的方式来处理这些园林垃圾, 降低垃圾的堆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种高温发酵的方式属于无害化的处理园林垃圾的方式, 是通过基质来归还园林种植的土壤, 从而促进园林植物的生长。有效地提高园林的生态、经济效益。同时, 可以通过这些材料进行废弃物的利用, 用修剪下来植物的枝叶搭建成园林的景观。循环地利用这些材料, 加强对废弃物的利用, 降低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节约型园林建设中的绿化养护管理中, 要加强养护技术, 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对绿化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 提高其对植物的管理和专业的技术。提高对园林植物修剪、喷灌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降低对资源的浪费。在保证园林植物健康的生长基础上, 提高园林植物的观赏性以及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园林中的绿化养护工作者要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 总结节约的措施, 并加大对园林建设中绿化管理节约型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进行保护绿化的意识。

2 结语

节约型园林的研究和采取的技术措施 篇4

关键词:考虑实际;建设节约;节约型园林脚踏实地做好四项工作节约型园林的概念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其次是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再次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最后是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那些片面追求生态环境效益而忽视资源与能源消耗的园林,或者片面强调局部环境改善而忽视整体环境恶化的园林,以及片面追求视觉景观效果而忽视自然演变能力的园林等,都不能称其为节约型园林。

建设节约型园林,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做起,脚踏实地的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倡导勤俭节约办实事的工作作风,要在决策者的思想观念上树立节俭的意识,从根本上扭转当前追求豪华奢侈的园林建设指导思想历史论文发表/lslwfabiao/。二是建立健全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从法规上和制度上杜绝浪费型园林建设和运营模式。三是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更大的扶持,鼓励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科研工作与推广工作,努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观念和经验。四是建设节约型园林必须以科技为支撑,从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环节入手,制定科学的规划设计导则和施工养护及运营管理规范,集约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与能源。惟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资源浪费型或环境破坏型园林绿化模式的盛行,实现园林绿化建设的低投入、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

以植物为主体、水土为要素中国传统的自然山水式园林以范山模水的景观类型而着称,造园受到水、土、石、木等自然资源的巨大限制。在自然资源贫乏的地区营造自然山水园,势必要耗费巨大的自然资源和人力物力。因此,当前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不顾当地自然资源条件,一味追求理想化景观类型,从而改变场地原有的景观特征,造成外来景观入侵的建设模式,是中国园林绿化建设普遍资源消耗比较严重的主要原因。

脚踏实地建设节约型园林 篇5

关键词:节约 勤俭 节约型园林

近年来,由于观念上和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着注重视觉形象而忽略环境效益的现象。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追新求异、急功近利的建设思想指导下,各种奇花异木飘洋过海,大树移栽之风屡禁不止。不仅如此,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园林绿化手法,如反季节栽种和逆境栽植,追求视觉形象的挖湖堆山,甚至填湖造园等等,屡见不鲜。不讲科学的园林绿化建设,不仅造成宝贵的水土、植物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耗费巨资带来的是当地景观特色的严重丧失。因此,当前提出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口号,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及时。

一、脚踏实地做好四项工作

节约型园林的概念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其次是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再次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最后是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那些片面追求生态环境效益而忽视资源与能源消耗的园林,或者片面强调局部环境改善而忽视整体环境恶化的园林,以及片面追求视觉景观效果而忽视自然演变能力的园林等,都不能称其为节约型园林。

建设节约型园林,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做起,脚踏实地的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倡导勤俭节约办实事的工作作风,要在决策者的思想观念上树立节俭的意识,从根本上扭转当前追求豪华奢侈的园林建设指导思想。二是建立健全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从法规上和制度上杜绝浪费型园林建设和运营模式。三是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更大的扶持,鼓励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科研工作与推广工作,努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观念和经验。四是建设节约型园林必须以科技为支撑,从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环节入手,制定科学的规划设计导则和施工养护及运营管理规范,集约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与能源。惟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资源浪费型或环境破坏型园林绿化模式的盛行,实现园林绿化建设的低投入、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

二、以植物为主体、水土为要素

中国传统的自然山水式园林以范山模水的景观类型而著称,造园受到水、土、石、木等自然资源的巨大限制。在自然资源贫乏的地区营造自然山水园,势必要耗费巨大的自然资源和人力物力。因此,当前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不顾当地自然资源条件,一味追求理想化景观类型,从而改变场地原有的景观特征,造成外来景观入侵的建设模式,是中国园林绿化建设普遍资源消耗比较严重的主要原因。

因此,建设节约型园林,应大力倡导“以植物为主体、水土为要素”的园林建设指导思想。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特点,充分利用自然能力营造园林绿化。要走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园林绿化之路,彻底改变现有的园林绿化美学观念。要抛弃矫揉造作的园林趣味,追求朴实自然的园林气息。

三、 节约型园林的技术措施

建设节约型园林又是一项长期而全面的工作,周期长而涉及面广是其显著特点。既要从园林绿化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运营等各个环节抓起,又要有长期坚持不懈的思想准备。同时还应从节约型社会的整体要求出发,考虑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确保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节约型园林的研究和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体现在节地、节土、节水、节能、节材、节力等几个方面。

节地型园林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用地矛盾的日益加剧,建设节地型园林作为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必将成为我国园林绿化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为此,应大力提倡屋顶花园、墙面绿化、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等节地型园林形式,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程度的发挥园林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

节土型园林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所需要的回填土和种植土,大多来自于山地和农田,大量的园林土方工程势必对山区和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节土型园林建设应从有利于植物生长、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的设计要求出发,尽量节约利用宝贵的土壤资源,以利于缓解园林绿化与农林业生产之间的矛盾。园林绿化节约土壤资源的具体措施,一是保持场地原有的地貌特征,尽量做到土方就地平衡;二要避免进行大规模的地形改造工程,并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表土作为种植土进行回填。

节水型园林节水技术措施主要体现在广泛提倡使用集水技术,推广采用地面透气透水性铺装。建设节水型园林应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增加可利用的水源总量,如雨水回收、中水利用等措施;另一方面要减少水资源的消耗。不仅要在水的运输、灌溉等方面减少损失,而且要选用耐干旱的植物种类,并将水分送到植物最需要的地方,如微喷、滴灌,在树木根部盘绕穿孔输水软管等,这些技术措施花钱不多,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更加适宜的环境。

节能型园林近年来,由于大型城市广场、音乐喷泉和景观大道等城市形象工程的盛行,造成全国各地在园林绿化建设和运营中的电能的消耗量不断增加,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更加尖锐。更有甚者,花哨的夜景照明不是用来突出园林中的景物,而是追求造型奇特的灯具装饰效果,或者追求亮如白昼的夜景效果。这不仅失去了照明设计的本意和含蓄优美的夜景效果,而且造成经济和能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园林绿化建设中能源消耗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并亟待出台有关城市和园林绿化夜景照明方面的设计规范。

节能型园林绿化作为节约型园林的重要内容之一,应提倡并鼓励因地制宜,利用当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力等,实现安全清洁的园林绿化建设养护和日常管理。尤其是那些远离城市的郊野公园或高速公路绿化,利用太阳能、风能、水力等能源解决照明、灌溉问题,还能节约大量的管网建设投资。另外,利用反光和荧光材料制作的园林小品、指示牌等,既有利于营造节能型园林绿化,还能够产生独特有趣的园林景观。

节材型园林建设节约型园林应以各种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合理利用、循环利用为原则,减少各种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应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和地方工艺,以及环境友好型材料,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突出园林绿化的地方特色。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富有创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或再利用的方法,形成十分奇特有趣的园林小品。如利用搅拌机剩余的混凝土形成的“假山石”,以铺路剩余的石块、砾石作为园林铺地,以及利用死树枯干形成的园林景观等等。此外,植物的死干、枯枝、落叶、树皮等,与其将其大量焚烧或作为生活垃圾处理,造成资源的浪费或环境的破坏,不如将其回收利用,或作为园林绿化的生物性肥料,或作为园林建设的材料,营造独特的园林景观。

节约型园林 篇6

我国城市的规模、数量和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在一片兴旺发达的景象时期, 园林城市也就油然而生了。本文着重介绍在园林建设中如何进行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当今的园林景观相对以往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随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 对园林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所以在景观设计和施工方面要更加贴近人, 人性化, 资源上更加节约, 降低成本。总体来说, 今后园林景观要做到自然、生态、节约。

2 自然形式的园林景观分类

我们的自然应该分为四类, 即原始的自然、生产的自然、美学的自然和被损害自然的恢复。我们中国美学的自然即所谓的花园概念源于对第一种自然的理解, 而西方的美学自然观则源于对第二种自然的理解。我们的设计, 所谓的“师法自然”, 不是简单的有山、有水、有地形起伏、曲折道路的自然, 它们真实的自然应该是源于现实、源于场地的历史和场地独有的自然面貌, 而这才是我们景观设计师在设计每一寸土地时应该去挖掘的, 不是那种肆意改变现状, 或者来个“中国式”的自然, 那不是属于这块场地的自然, 那是一种很失败的景观, 而这也往往是我们现在中国的景观设计师乐意去做的景观。那些自然不是真正“人性的自然, 不是真实的自然, 不是长于土地上的自然”。我们做景观设计实际上应该是对自然的一种管理, 而不是对自然的一种创造, 不要将创造强加于土地上。每个地方的景观都应是结合当地地形地貌为骨架, 有着当地特色的景观。晋朝的文人陶渊铭在其《桃花源记》中描述了古代真实的自然景观:“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 欲穷其林。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 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这应该是当时真实的自然。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在其一篇被小学课本录用的文章《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中说:“足下的文化”是指日常文化, 作为生活和作为城市记忆, 哪怕是昨天记忆的历史文化;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人、事和自然之物的故事。歧江公园使我们看到了那些被忽略的自然, 推开了被时光默默湮没了的“单位”之门, 迎面吹来清新怡和的风, 还能听到劳动的人们在歌唱。“野草之美”是指平常之美, 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自然之物的美。野草是美的, 因为它和庄稼或鲜花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而这些才应该是现代最“自然”的自然。

3 生态型园林景观首先, 应遵循城市“宜居环境”的规律, 做好城市植树绿化的总体规划和小区布局。

给城市的居民和游客提供良好的生活与休闲环境, 就必须在有限的空间内, 尽可能多栽植树木花草。对规划范围内能够植树栽花种草的地方, 也要做好小区规划和细部规划, 使整个环境得到优化美化, 力求使城市植树绿化的环境效益、生态效益都趋于市民满意的状态。其次, 应遵循“植物群落”的生态规律, 合理做好乔、灌、草搭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藤本植物其自身内在的功能不能相互取代, 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化中, 应当遵循宜树则树、宜乔则乔、宜草则草, 克服目前片面“贪大求洋”心理, 注重乔、灌、草的合理搭配, 多栽乔木, 提高绿化效益。

4 节约型园林景观

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就是“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广义地讲, 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就是生态化的城市绿地, 也是可持续的绿地。这样的绿地的设计成为可持续景观设计或生态设计。在做节约型园林景观的设计基本遵循以下几条:尊重乡土知识:当地人的经验。当地人对于环境的知识和理解是场所经验的有机衍生和积淀。所以, 一个适宜于场所的生态设计必须首先考虑当地人给予设计的启示。当地材料:乡土植物和建材的使用。因为乡土物种不但最适宜于在当地生长、管理和维护成本最少, 还因为乡土物种的消失已成为当代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所以保护和利用乡土物种也是时代对景观设计师的伦理要求。减量, 这也是节约最狭义的定义。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以及生物资源的使用, 提高使用效率。在城市绿化中, 即使是物种和植物配植方式的不同, 如林地取代草坪, 乡土树种取代外来园艺品种, 就可大大节约能源、减少资源的耗费, 包括节约灌溉用水、少用或不用化肥和除草剂, 并且植物能够进行自身繁衍。不考虑维护问题的城市绿化工程, 无论其有多么美丽动人, 也是一项非生态的工程。利用废弃的土地以及原有材料, 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干新的功能, 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规划园林城市改善生态和文化环境园林城市是由各类形态各类功能的公园、绿地构成的总体, 不管什么形态什么功能的公园、绿地都应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一项首要功能。它应该拥有很高的园林绿地率, 其标准应以能够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为准。要加快园林绿地的建设步伐, 以适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不仅要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发展公园、绿地, 同时还要大力发展郊区的公园、绿地、风景区和生态林地。在建造各类公园、绿地时, 都应坚持以使用植物材料为主, 以复层种植结构为主, 少搞硬质铺装, 少搞大面积的纯草坪, 以利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还要特别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植保方面要严格限制使用有污染的药物, 大力推广无污染的综合防治办法。

5 结语

建设城市园林, 保护生态与环境园林城市是在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基础上, 紧密结合城市发展, 适应城市需要, 顺应当代人的需要, 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 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经过工业化、城市化急速的发展, 人们猛回首, 惊觉我们的环境已经变的如此恶劣, 生态失去平衡, 大自然饱受蹂躏, 空气、水、土壤遭受污染, 动植物灭绝, 森林消失, 水土流失, 沙漠化, 温室效应等使人类生活品质下降, 各种“城市病”随之而起威胁人的健康。这些促使人类觉悟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我们必须从工业化的黑色道路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转折。建设园林城市可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 维护生物多样性。

摘要:如今部分园林景观设计者会走入一个误区, 那就是生搬硬套, 盲目地追着潮流走。其实最好的景观有时就在眼前却视而不见, 破坏了现有的景观资源, 而强硬地将其改为另一种景观, 往往事倍功半, 不仅不能做到师法自然, 反而异巧成拙, 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自然资源。作为园林景观设计师应该真正地利用自然资源, 因地制宜, 设计出真正的自然、生态和节约型的园林景现。

关键词:自然生态,节约资源,园林景现

参考文献

[1]袁兴中, 刘红.城市生态园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J].城乡生态环境, 1994, (4) :71~74.

[2]贺振, 徐金祥.园林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J].中国园林, 1997年增刊:135~139.

[3]周武忠.中国园林艺术[M].上海:中华书局, 1991.

[4]周鸿.论殡葬与生态园林公墓建设[J].思想战线, 1998, (5) :31~36.

[5]陈传康.风水现代化及其旅游开发意义[J].人文地理, 1996, (1) :29~35.

节约型园林 篇7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建设,硬质材料,设计运用

节约型园林主要是指在建设过程中企业使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和资金来打造最佳的园林设计效果并实现园林建设的最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节约型园林建设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园林硬质材料的使用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大大地较少了园林建设中的成本。因此,园林硬质材料在我国的节约型园林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

1 我国的园林硬质材料的运用现状

园林建设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为园林硬质材料的使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我国的大量园林建设中都在使用各种具有生态环保效益的优质材料。通过对废弃材料的回收和加工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还有效地减少了园林施工建设的成本。然而,我国的节约型园林建设中的园林硬质材料的运用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设计师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对相关的园林硬质材料的性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曝晒的木质水池和木质道路的铺设严重地影响了资源的使用周期。同时,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应该要从该地区的具体实际出发,充分地利用已有的环境和资源创造新的景观元素。但是,一些园林中的硬质材料在使用当中缺乏科学的设计理念,硬质材料的运用和园林周围氛围造成不和谐的情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已经投入使用的园林硬质材料经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相关的管理部门又没有及时地对其采取补救措施从而不仅影响了整个园林景观的艺术效果,而且还严重地影响的硬质材料的使用寿命。由此可见,我国园林硬质材料的运用现状亟待改善。

2 节约型园林建设中园林硬质材料的运用手法

2.1 因地制宜,发挥地方特色

节约型园林的建设目标是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以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三者有机结合。因此,在实际的园林施工过程中要积极地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材料。地方材料在进行了岁月的洗礼之后更加能够彰显地域性文化色彩。园林设计师要对当地的园林材料进行积极地挖掘,通过现代化的园林设计理念对其进行合理地加工形成一种新的景观元素,为园林的整体效果增添一抹新的风采。比如传统的砖瓦的设计,就可以设计成相关的景窗。同时,地方性的硬质材料还可以和现代新型的硬质材料进行有机地组合形成一种既有传统元素又有现代气息的园林景观。

2.2 提高硬质材料的使用效率,更新设计理念

我国现代的节约型园林的建设主要是以维护生态平衡作为主要目标。因此,在实际的园林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不断地更新自身的园林设计理念,通过提高已有硬质材料的利用效率来实现节约型园林建设的目的。对于在待建的园林中如果有许多的废弃材料,那么设计师就可以发挥其想象将这些材料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将其改造成各种园林景观。比如在对废弃碎石的处理方面,可以将其用于园林的墙体设计或者用于公园道路的点缀等等。这些废弃的硬质材料不仅可以提高其使用效率而且还可以减少施工建设的成本并能够改善园林的艺术景观效果。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废弃硬质材料的作用,设计师还可以将其融入到新的硬质材料中。通过新旧材料的对比和融合形成一种新的观景效果。

2.3 加大对新型园林硬质材料的研发力度

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并不只是局限在对地方材料的应用,它还需要加大对新型的园林硬质材料的研发力度。随着现代化高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园林建设过程中也可以积极地引进先进的园林硬质材料,尤其是对于一些耐高温和不易腐蚀的新型园林硬质材料的应用。新型硬质材料的使用不仅可以延长其使用周期而且还可以减少园林建设维修工作。比如对防腐蚀木板的利用,设计师可以将其放置在水上公园的装饰方面从而减少了水对木板的腐蚀程度。为了满足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发展,设计师还可以充分地吸取国外先进的园林设计经验。通过借鉴成功的园林设计案例和发挥自身的特色来促进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实现。

3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硬质材料在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建设节约型园林过程中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从而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郁玺,林涵,李静等.节约型园林建设中节地要素的运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25)

[2]闫煜涛,白丹.论节约型园林建设中园林材料的设计手法[J].华中建筑,2009(6)

[3]周展兴.关于惠州市开展节约型园林建设浅析[J].价值工程,2011(13)

浅论节约型园林建设 篇8

当前,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也使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环境和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据美国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的数据,中国境内80%的河川已不适合鱼类生存[1]。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国家领导人及时地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方针,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积极发展节约型园林是贯彻这一战略方针的关键载体。

1 节约型园林的提出

当前,园林建设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违背科学发展观,破坏自然生态资源,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建设部2007年8月30日出台的《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提出:“建设节约城市园林绿化是要按照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循环和合理利用的原则,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养护管理,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获取最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2]。如何建设节约型园林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2 节约型园林的内涵和原则

节约型园林就是要求资源和能源的投入最小化,产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园林绿化建设模式[1]。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在园林建设中最大限度的节约各种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其次是完善城市的园林绿地体系,改善城市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最后,尊重自然规律,展现自然魅力,实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建设节约型园林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因地制宜,保护地方特色原则;

2)生态优先,遵循自然规律原则;

3)节约资源,杜绝浪费原则。

3 节约型园林的建设途径

3.1 科学规划设计,从源头上把好节约关

从规划层面上把好节约关,园林规划设计要从重视视觉效果的传统规划向以生态效益为主的生态规划转变,生态规划是运用系统科学、生态学、经济学和各种社会、自然、信息、经验、规划、调节和改造区域各种复杂的系统关系,在区域现有的各种机遇与挑战条件下探求效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可行性对策所进行的安排[3]。

3.2 科学合理优化植物配置

1)巩固现有绿化成果,重视立体绿化。

巩固现有的绿化成果是建设节约型园林的重要手段之一,反对盲目的大量移植大树甚至古树来代替原有的绿化树木,大树、古树不仅从购买、运输、栽植到后期管护的费用高,而且其成活率也较低,死亡后需要进行二次栽植,既造成了浪费,且对原有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破坏。因此我们提倡尽量巩固现有绿化成果,推行节约型绿化养护模式,实现绿化成果逐年保值和增值。立体绿化能够节约土地资源,丰富园林景观层次,还能大大减小城市热岛效应,尤其是夏天能降低建筑空调电的消耗量,提高园林的生态效益,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必须提倡重视立体绿化的技术措施。

2)坚持适地适树,优先选择本土植物。

提倡乡土植物作为园林绿化的首选树种。乡土植物不仅具有成本低、数量多、抗逆性强、适应性强等独特优势特点,而且具有少病虫害,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良好,景观效果显著等特点,还能减少后期养护成本。

3)以复层式绿化模式为主,模拟乡土优势植物群落。

传统的绿化模式注重观赏效果,而对植物生物学特性、生态位以及群落结构与配置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城市绿地人工群落多数种间配置单一化和群落层次结构简单化的现象很严重[4];而现代植物景观设计追求植物形成的空间和尺度,以及反映当地自身条件和地域景观特征的植物群落,尤其着重展示植物的自然分布特点和整体景观的美感[5]。一般地方植物种群和群落结构都是自然界长期竞争的结果,它们对当地的环境气候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也具有更强的景观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

3.3 积极运用节水新技术

1)雨水的收集再利用。

合理的雨水收集再利用技术能够在保证绿地综合功能可持续发挥的同时,降低长期养护管理过程中经济投入,成为建设节约型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雨水收集有多种形式,可以采用透水材料铺装或树木间空地直接增加渗水量的收集方式,也可利用建筑、道路建造雨水花园来收集雨水,例如我国城市常见的市政雨水管线位于道路绿化隔离带的两侧,可以在这些绿化隔离带的适当位置,局部建造雨水花园,雨水花园可以有效增加生物种类,是一种可持续的雨水利用设施。当雨量大时,整个城市可以结合雨水塘、湖泊及雨水收集管道系统使雨水最终汇集到地下蓄水池中,用于绿地灌溉和景观用水。

2)自动喷、滴灌技术。

传统的灌溉方式灌溉不均匀,浪费大量水资源,自动喷、滴灌技术是根据对植物的生理习性和土壤、气候状况的自动监测,运用自动控制系统适时适量地进行灌溉,相对于传统的浇灌技术可节省水约30%~50%,而且还节省劳力,工效较高[5]。自动喷灌技术比较适用于低矮植物和密植植物的灌溉,而滴灌主要应用在行道树、灌木以及花卉的灌溉。

3)发挥湿地的生态作用。

从环保角度看,水资源的再利用有利于实现水的生态良性循环。“中水”有广泛的用途,特别是对于缺水的城市来说,“中水”成为一个宝贵的水来源途径之一,而实现从污水、废水到中水的转换,最生态的方式是利用湿地的净化作用。湿地是分布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具有独特水文、土壤、制备和生物特征的生态系统,在蓄洪防灾、污染物降解、水源补给、侵蚀控制、气候调节、支持生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6]。

随着国家有关城市景观水质标准的出台和景观用水规范的实施,人工湿地技术得到人们的重视,并开始应用到园林相关的实际中。例如临沂国际雕塑公园的湿地系统和污水处理厂紧密相连,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的水首先进入到公园的湿地系统中,经过湿地的净化作用,再流入到园区的其他水域,最后再排到附近的河流中。

3.4 利用循环再利用理论,推广节材、节能技术

“循环再利用”是节约型园林的另一个节约资源的措施,它要求人们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模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在设计中做到“3R”原则,即减少(Reduce)、再利用(Reuse)、循环(Recycle)。在实践中主要包括园林绿色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废旧材料的循环再利用以及前面提到的雨水的收集再利用等。

1)园林绿色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

园林绿色废弃物,主要指园林植物自然凋落或人工修建所产生的植物残体,主要包括树叶、草屑、树木与灌木剪枝等[7]。把这些富含有机质的废弃物倒掉或填埋,不仅要花费运输和处理资金,还占用土地资源,浪费营养元素,是不合理的。绿色废弃物堆肥就是指绿地中产生的树枝、落叶、草末等废弃物经过一定的处理和混合配比,在适当的条件下经过有氧发酵,形成有机肥料和土壤改良剂的过程,达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利用的目的[8]。利用堆肥技术让有机质重返绿地,对土壤改良和生态平衡是有益处的,同时这种处理园林废弃物的方式也与人们对环境的要求相符合。因此通过园林绿色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来实现园林废弃物无害化与资源化、节约资金投入、节约无机化肥材料。

2)废旧材料的循环再利用。

此处废旧材料的循环再利用是指将各种废弃地遗留下来的或建筑物、构筑物拆卸下来的废弃材料在景观改造规划中,充分挖掘其景观价值,进行景观改造与再利用。例如将替换下来的各种类型的粘土砖、釉面砖、金属构架和混凝土材料,通过不同工艺重新塑造后应用到园林建设中,从而降低建设成本等。

3)积极利用新能源。

建设节约型园林应该积极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水力、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它们具有绿色健康,节能,环保等特点。绿色能源技术在园林建设中的使用,能节约传统能源,减少污染,解决能源危机,实现安全清洁的园林建设养护和日常管理。

3.5 节约人力、物力、财力,降低维护成本

节约人力、物力、财力,便于管理养护成为节约型园林重要考核标准。园林的后期管理是园林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程序,维护管理是长期、周期性的过程。据统计,在发达国家大约10年的养护费用就相当于园林的建设费用,园林的养护费用已经成为政府的巨大负担[9]。因此,园林景观设计既要考虑建设时投入资金的节约,还要考虑后期管理过程中的节约。管理的节约性应该在工程建设的最初阶段被明确,通过规划设计全盘控制。要明确园林功能,减少前期的非必要或不合理建设,尽量设计管理粗放型的园林景观,方便后期管理。另外理解文化的内涵,杜绝盲目文化建设。盲目文化建设不仅造成景观特色丧失,致使宝贵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面临着湮灭的危机,还增加了后期不必要的管理费用的投入,加重后期管理负担。

4 结语

建设节约型园林是个错综复杂的综合性课题,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来解决这一难题。在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实践过程中,必须从多层次出发研究节约型园林建设,不能只局限于单一的形式,要充分考虑与自然及环境的多重关系;必须遵从科学的理念和原则,以因地制宜为基础,以法制为保障,从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从而获得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建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J].中国园林,2009,25(2):78-82.

[2]建城[2007]215号文,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S].

[3]王浩,王亚军.生态园林城市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811.

[4]周健东.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生态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8):12230-12232,12235.

[5]孙雯,练恩.植物景观的美学探析[J].景观设计师,2009(6):28-31.

[6]仇保兴.城市湿地公园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意义[J].中国园林,2006,22(5):5-8.

[7]吕子文,方海兰,梁晶.园林废弃物堆肥处理的国外现状和我国的出路[J].中国园林,2009,25(4):1-6.

[8]周肖红.绿色废弃物堆肥处理模式和技术环节的探讨[J].中国园林,2009,25(4):7-11.

生态节约型园林建设策略 篇9

生态节约型园林是“生态园林”与“节约型园林”的二者结合, 它兼顾了“生态”和“节约”两方面的内涵, 既强调了生态型园林植物景观的科学配置,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又体现了节约型园林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即实现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 最大限度的节约各种资源,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在园林建设中尽可能的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统一并最大化。它具有环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低成本、可持续性等特点, 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 是当前园林设计的依据和努力的方向。

2 建设生态节约型园林的意义

生态节约型园林作为当前园林行业倡导发展的主题, 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实施生态节约型园林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通过生态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构建节约型社会, 是目前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事情。实施生态节约型园林是城市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履行节能减排政策的重要手段。它以节地、节水、节能、节财为主要手段, 有助于实现园林景观生态、社会、景观、经济等综合效益最大化。

实施生态节约型园林是促进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条件。城市园林绿化以植物造景为主体, 植物的科学配置既能体现美感又能带来最佳的生态效益, 是实现城市绿地可持续、自维持、高效率、低成本、稳定性的根本保证。同时园林绿化为城市居民提供了适宜工作和居住的环境, 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通过建设生态节约型园林, 不断缓解城市发展与土地、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失衡等矛盾;制止一些地方过度铺装、高价造绿、大树移植等破生态、奢侈浪费问题。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促进城市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生态节约型园林建设策略

“生态节约型园林”建设主要奔着“生态”和“节约”两个目标点着手。园林建设必须从实际问题出发, 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 做到科学发展。

3.1 生态策略

生态策略, 主要体现在园林植物景观营造方面, 做到乔灌草科学配置, 严禁城市绿地无限面积的铺建大草坪。草坪绿化虽有见效快、较高观赏性等优点, 但相同经济费用的同面积草的生态功能仅为同面积乔灌草立体配置的1/72。园林绿化要做到乔、灌、草科学配置, 发挥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植物种植要做到适地适树, 植物设计师在绿化设计前要充分了解植物对光照、土壤、温度、水分等环境的要求及植物间的相生相克关系, 把握植物的生态习性, 做到科学配置。严禁大树进城而移植, 破坏原有的生境和原有的和谐共生关系, 不仅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 最终只能造就一个病态、缺乏生命力的城市环境。这也与当前倡导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相矛盾。

3.2 节约策略

节约策略, 涉及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各个环节, 可细从以下6个方面考虑。 (1) 节地:想方设法尽可能利用有限的土地最大限度的增加城市绿地面积。一是在现有园林绿地上进行乔灌草立体化配置改造, 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绿量;二是在城市用地紧张局面下充分利用屋顶、墙体、停车场、道路、桥面、边坡等进行立体绿化和垂直绿化, 合理利用空间, 增加绿化覆盖率。 (2) 节水:在水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 发展节水型园林意义重大。一是植物方面, 在城市绿化要优先使用乡土树种, 大力发展构树、苦楝、白蜡等一大批耐旱植物, 控制冷季型草坪草的应用比例, 使园林绿化“耗水型”向“节水型”发展。二是设备设施方面, 采用微喷、滴灌等节水设施, 避免水资源浪费。 (3) 节土:绿化建设离不开土壤。一方面为防止水土流失, 科学建绿固土;另一方面在工程施工微地形的营造方面, 充分利用就近挖填土壤相互补充平衡, 减少外运过程中的损失。 (4) 节材就是利用最少的材料并发挥它最大的价值,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一是回收废弃的碎石、混凝土、枯枝落叶等, 在园林建设中做到再利用;二是使用环境友好型材料, 为建设节材性园林提供有力保障。 (5) 节能: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一是在公园建设中要结合实际情况, 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 鼓励建设“风车园”、“太阳园”等科教性的专类园;二是在建筑周围营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 降低建筑能源消耗量。 (6) 节财:就是利用最少的成本, 保障项目的进行。如珍贵树种只做点缀;严禁违反“适地适树”的大树移植费用;控制种植大面积草坪, 减少其养护费用;使用本地乡土树种, 提高树种的成活率;规划设计中控制喷泉、雕塑等奢侈硬质景观的比例, 倡导简单自然的景观等。

4 结语

生态节约型园林的建设, 是一个长久的过程, 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摸索和完善, 需要各方人员共同努力, 需要制定明确的规范和条例进行约束和遵守, 确保其健康科学稳定地发展。

摘要:概述了生态节约型园林的内涵, 分析了当前建设生态节约型园林的意义, 最后从生态和节约2个方面重点提出了建设生态节约型园林的策略, 以促进园林建设科学健康发展。

城市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探讨 篇10

摘要: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带动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但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骄人的成绩的同时,我国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经济与环境问题无疑成为了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园林景观作为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如何平衡好经济与园林景观建设之间的关系,是目前以及未来我国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始终坚持努力的方向,本文通过提出节约型生态园林的概念,从城市建设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原则、设计要点等方面对城市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给我国的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了严峻的考验。现在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大气、噪音、水等的污染问题已经对城市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影响,这就相应的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的环境问题,必须让城市有着自己的调节系统、自然环境来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近年来,怎样在城市中建设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是目前解决城市生态面临问题的有效途径。

1.生态节约型园林的含义

简单的说,生态节约型园林就是消耗最少的资源和投放最少的资金,使园林绿化最大的综合效益变成现实,从而有助于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节约型园林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使生态效益以及环境效益充分发挥其效能:二是保持与人们的合理的物质需求水平和精神需求水平相一致:三是合理有效以及各种能源的利用自然资源,降低其浪费率,大大提高其利用效率:四是用合理的投入来达到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目的[1]。

2.城市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性

城市园林景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的发展,从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环保意识的强弱,还可以看出其对整个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还从经济、政治、人文水平等多个角度来反映整座城市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相应的人们越来越渴望满足精神上的文明需求。因而,有必要加大城市建设园林景观的力度来提高城市的绿化,从而使人们的居住环境的质量得到提高。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除了能满足人们一定的精神需求以外,还具有更深一层次的意义,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城市的环境,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减少城市的环境污染;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因此,为城市居民建设一些可以使心身放松的娱乐、休闲场所来调节自身缓解这方面的压力;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能够给人们创造一个接近大自然的生活空间,使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得到了提高。总而言之,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不仅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还能提高城市生态绿化的建设,为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有利条件。

3.城市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在特定的地区范围中,通过利用园林景观技术以及工程技术等手段,掌握地形、安排树木以及花草的种植,创造并完成优美的自然环境建设的过程。

一般而言,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首当应考虑是否适用的原则性问题,这里所说的适用性是指园林景观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以及园林景观设计功能是否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所以我们说园林景观设计的适用性是其建设实施永恒关注的问题。只有具备一定的适用性,我们才能放心考虑园林景观设计的经济问题。通过采取因地制宜的手段,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相应的资源、能源,这边可以解决部分的经济问题。经济问题无非是指怎样消耗最少的资源、资金来把事情做好。我们在满足适用性要求和解决经济问题的同时,还需尽可能的兼顾到园林景观设计的美观,就是使园林景观设计具有艺术性。当代的人们,对美的追求已经提升到了一定的水平层次,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美观的追求也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美感除了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外,还能够通过对环境的美化,创造出一种精神文明氛围,满足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2]。

4.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要点

4.1生态功能优先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

生态功能优先是指通过建设功能多样性的景观,并且注入与之相匹配的自然生态要素,比如说种植花草树木、构建人工湖等,争取建设整体生产力健全的景观生态结构。绿化的数量作为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我们要尽可能的稳固这一基础,只有基础牢固了,园林景观设计后续工程才能有效的开展。我们可以通过建设乔木、灌木、草与地皮结合的复合结构来提高绿化的功能,在植被的选用上,我们可以选择树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叶绿素含量高、光合作用强的植物来种植,从而达到提高光合效率,调节城市气候的目的。这样,城市居民就会拉近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接近自然。根据城市的不同区域,比如说在水污染严重的区域,我们可以选择耐污染性以及抗污染性强的植被,充分其功效,从而达到降低水污染、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目的。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选着一些可以促进身体健康的植被来种植,这样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还能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4.2物种多样性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

在城市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建设中,要做到物种的多样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具备一定的品种意识,选择与地方气候环境相适应的植物,加强对新型品种的筛选与进化,构筑出具有地域特色城市化绿化景观。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国外引进优良的品种进行培植;目前城市绿化主要选则,四季常青的植被,这就相应的增加了对植被的要求,其存活率也不高,有的植被已经渐渐的退出了城市的绿化建设中。所以在此我们提倡物种的多样化,除了引进上述植被外,我们可以引进一些适应强、色彩丰富的的落叶植被。这样一来,我们不仅增加了植物的多样性,城市里也出现了植物一年四季变换的景致,给人们带来了身临自然的感觉和美的感受。

4.3因地制宜是生态园林设计的保证

由于城市的生态系统存在一定的脆弱性,所以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土壤、环境、位置以及功能等综合性因素,还要结合当地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满足其适用性的要求。通过因地制宜的手段来设计园林景观的建设,只有充分合理的利用当地提供的地理、人文条件,才能建设符当地城市发展方向的园林景观。这不仅能减少建设成本,还能提高人们对其的适应程度。因地制宜不仅是生态园林设计的有效手段,也是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必不可少的途径[3]。

5.结束语

综上所述,迫于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必须要与当前的环境问题相结合。在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必须要选择走生态化节约型道路,才能使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变得具有实际意义。这就要求我們在把握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的基础上,牢牢抓住其设计要点,这样才能改善我国城市的生态环境,满足人们对环保生活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瑶红.城市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探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2:44-45.

[2]沈昱彤.城市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探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5,14:136-137.

上一篇:中小企业如何打造品牌下一篇:经腹子宫剔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