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节约型社会宣传

2022-08-16

第一篇:建设节约型社会宣传

建设节约型校园宣传口号

---中都中学

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

让节约成为一种态度

节约是远见,是责任,是智慧

让节约成为我们健康科学的生活态度 倡导节约,从我做起

树立节约意识,倡导节约文明 节约,让我们付诸行动

让我们行动起来,建设节约型校园 节约不是口号,而应见于行动

无人房间灯不亮,人走灯灭成习惯 节约美德,创造价值

节约从生活点滴做起 节约,人人有责,人人有利,人人有为

勤俭节约是美德 节水,节电,节能

节约,为了明天更美好 勤俭节约是个人事业成功的一半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节约,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节约是本,创新是魂,创新节约,共建和谐。

点点滴滴,身体力行,坚持节约生活。

节约必行,爱及四方。

惜水、爱水、节水,从我做起。

树立人人珍惜、人人节约水的良好风尚。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全社会共同责任。 浪费用水可耻,节约用水光荣。 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节约每一度电”。

“爱惜每一滴水”。 节约用水献份爱,绿色环保更美好。

节约,贵在行动! 节约能源,人人有责。 阳光如此充足,何必点亮明灯。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一起承传这种美德吧!。 ”“不要让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变成人类的眼泪”。

节约利人利己

节约是一种美德

节约是公民的义务

持续发展从节约做起

减少浪费,增加美德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节约创造财富,环保深入人心。

大家节约一点,校园美丽无限。 同心同德践行节约资源,群策群力构筑和谐校园。

节约行动 有你有我。 节约用水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

大力普及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全社会共同责任。 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

珍惜水就是珍惜您的生命。 世界缺水、中国缺水、城市缺水,请节约用水。

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是我们的眼泪,不要让那美丽的倒影成为我们永远的回忆。 节约用水,在合理用水,科学用水。 树立人人珍惜、人人节约水的良好风尚。今天不节水,明天无泪流

人体有70%是水份,节约用水,尊重生命 万物之源,滴滴珍贵!

节约能源一起来,好山好水好将来。

节约能源做得好,省钱省能又环保。若要电费缴得少,节约用电要做好。

节约能源做得好,用水用电没烦恼。地球资源日日少,节约用电不可少。

人人省电,人人省钱。 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

省一点能源,多一点资源。 节约能源度危机,共创经济新契机。

节约用电没诀窍,随手关灯为首要。节能解危机,地球有转机。

节约能源一起来,共创美好的未来。地球资源真有限,省电省钱省能源。

珍惜能源,创造美好环境。 珍惜现有能源,保有未来资源。

节能N次方,地球更健康。 能源来自大自然,节能保护大自然。

推动节约能源,落实优质环境。 节约能源就从居家做起。

节能大作战,等你来挑战。 节能尽一份力,环保多一点心。

欲享资源用不竭,各种能源随手节。 “节约粮食”经典标语

1.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2.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一米一粟当思来之不易,爱粮节粮须知人人有责。

4.浪费去无踪,粮食更出众~

5.食堂礼仪宣传标语:节约用水一点一滴,珍惜粮食一颗一粒 6.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 8.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9.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

10粒米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

11.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第二篇:建设节约型社会

 联系实际谈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意义,以及当代学生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怎样履行自己的义

务,承担自己的责任? 在谈建设节约型社会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为什么要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也就是要明确这个问题的背景。 首先,人均资源相对较少是我国突出的基本国情。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根据我国国情和世界政治经济环境,我国的发展必须实施以依靠本国资源为主的发展战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资源需求迅猛增长同国内资源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因而,努力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不足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我国资源总量较大,种类比较齐全,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人均资源量少,资源质量相差悬殊,低质资源偏大,地区分布不平衡,组合也不理想。多年来资源开发强度高,后备资源不足,加之利用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更加剧资源供应的紧缺。 其次,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与世界水平差距很大。 我国不仅存在人均占有资源相对较少的问题,更为突出的是,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还非常低。这种低下表现在资源开采、资源加工、资源回收和资源循环等生产、生活消费各个方面。目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资源能源消耗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甚至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另外,资源浪费现象相当严重。我国人均水资源少,但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为0.4,是国外先进水平的一半,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0立方米,是国外先进水平的10倍,多数城市供水跑冒损失超过20%。矿产资源回收率低,总回收率仅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以上。煤炭综合回收率为30%,其中小型煤矿仅为10%~15%,大量尾矿资源浪费。由于技术落后,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货车百吨公里油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23%,内河船舶油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0%~20%。由于设计不合理,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是气候相近国家的2倍至3倍。 最后,国内资源供需矛盾加剧,资源对外依存度升高。 由于我国主要矿产探明储量的增长,远远低于开采量的增长,开采量的增长又远低于消费量的增长,形成了倒逼资源强度开发。但由于过去建设的矿山陆续进入“老年期”和“衰竭期”,资源产能大幅度下降,有的资源型城市所依靠的矿山又面临资源枯竭的局面,资源的供给出现了紧缺,甚至“断层”。这一切,使煤炭、石油、钢铁、铜、铝等重要资源需求增长呈指数型曲线上升。为了平衡供需,2003年以来,铁矿石、石油、钢、氧化铝等资源性物资进口大幅度增长,我国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明显升高,在国际市场上引起了强烈反映;不仅进口价格高速攀升,铁矿石价格一年上涨70%,运费上涨150%,而且被一些反华势力所利用,借口制造“中国威胁论”。因此,必须改变这一被动局面。 所以,党中央作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不仅充分考虑了我国人均资源稀缺的基本国情,而且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客观要求。其重要意义在于:建设资源节约型,是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保障我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 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应当以身作则,遏制奢侈之风,杜绝奢侈行为,鼓励合理消费,提倡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 要想履行自己的义务,承担自己的责任,就必须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1)要端正消费观念。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相辅相成和内在统一的关系。鼓励消费并不是无节制地制造消费,更不是奢侈浪费。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而人们消费的“度”就在于资源和环境的可承载能力。资源是稀缺的,有的又是不可再生的,为了可持续发展,为了子孙后代,人类必须对自己的消费行为加以必要的、合理的节制。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在全社会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和浪费之风。 (2)要提倡文明消费。 正常消费,高质量、高品位的消费,是随着生产和科技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提高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但是,不能“过度消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并不是不要人们消费,更不是要求人们压缩必要的消费和反对不断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是提倡合理的、正当的消费,实行文明消费。这就要求人们改变不良消费习俗,如饮食摆阔,大量浪费,肆意斗富,挥金如土,无节制地盲目追求高标准、超豪华等。文明消费是要把生活消费控制在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实现资源“最大效用”上。应从每一个人做起,在生活领域实行节水、节电、节煤、节油、节粮、节材等,真正体现“物有所值”、“物尽其用”。

第三篇:建设节约型社会

一、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指导思想: 2004年初,我国政府正式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问题,目的是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和健康发展。节约资源终于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问题。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他明确指出,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

本节课的选题是基于我国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个大背景的考虑,本节课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撰写提纲、交流发言、展示成果、提出建议等系列活动,了解我国资源、能源浪费惊人,人们的节约意识淡薄,节约并没有形成社会风气,懂得树立节约意识、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要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

2、理论依据:依据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是:指导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依据课程标准的“活动建议”是:调查本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设计一个保护环境或珍惜资源的公益广告。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节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句古老的资历名言,既反映出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节俭的美德,也是对国家兴亡、家业盛衰及个人成败原因的反思与总结。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提倡节约,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作贡献。

这节课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撰写提纲、交流发言、展示成果、提出建议等系列活动,了解我国资源、能源浪费惊人,人们的节约意识淡薄,节约并没有形成社会风气,懂得树立节约意识、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要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

2、学生情况分析:作为现在的学生,生活在新时代,基本上都过着“衣来张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而且在学生当中浪费的现象十分普遍,让学生认识到节约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并且让学生通过这次活动真正从生活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粒粮”做起,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作贡献。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1)、教学方式:实践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

(2)、教学手段:投影仪、幻灯片、录像资料、音像材料、课件、黑板等

(3)、技术准备: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技巧

三、教学目标及内容设计: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资源、能源浪费惊人,人们的节约意识淡薄,节约并没有形成社会风气,懂得树立节约意识、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要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

2、能力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完这节课后,树立环保意识、节约意识,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自觉地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教学过程设计:

1、 采用自我评价为主的方式:包括小组自评和个人自评,主要从个人参与情况、

小组组织活动的过程、小组成员参与态度、成员之间合作的情况、小组在全班交流发言(展示)情况、取得的活动成果方面。

2、 采用项目评价方式:学生活动的计划性、学生对搜集资料的筛选的合理性,

学生合作的积极性与自主性,提交材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3、 采用描述性语言评价方式:

小组活动情况评价表

第四篇:建设节约型社会

一、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有效体制机制。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在指导方针、政策措施上注重加强薄弱环节,特别要重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重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其他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重视扩大就业再就业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重视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重视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安全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推进。

二、2005年6月30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电视电话会议发表讲话《高度重视, 加强领导,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指出:

1.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战略意义是:

(1)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2)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3)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4)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

2.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总的要求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节约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务求建设节约型社会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明显成效。

3.近期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抓好的重点工作是:

(1)大力节约能源。

(2)大力节约用水。

(3)大力节约原材料。

(4)大力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

(5)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三、2005年7月5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指出:

1.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工作是:

(1)大力推进能源节约。

(2)深入开展节约用水。

(3)积极推进原材料节约。

(4)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

(5)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第五篇: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缓解我国当前资源瓶颈制约的有效途径。胡锦涛总书记在党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的社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参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时再次强调,要加快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工作,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节约资源能源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我国的建设节约型社会指明了方向。对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体会,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同时要结合地方详情,在十一五时期,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任务贯彻到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结构调整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经济结构的调整是最大的节约,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根本。在生产领域,建立以节地、节水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用先进适用的技术替代落后的传统的生产模式 。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企业的发展,淘汰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努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在消费领域,大力倡导居民和理性消费适度消费的健康消费理念,逐步把垃圾分类回收,减少适用一次性用品,和节能节水节电转变成整个群众的自觉行为,形成文明的节约型的消费方式。

保护环境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前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把环境保护当做一项重要的任务。加强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地区的环境监管力度,特别加强对污染环境的整治工作,对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的行为严肃查处。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

科技创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动力。加大对资源的节约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的攻关力度,积极推广和示范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技术支撑体系。在创新的同时既要注重对新的技术的应用,有要注重对引进技术的重新整合。同时,要注重人才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技术创新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进经济社会真正走上依靠科技创新和培养人才的道路。

加强监管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保障。目前在我国的资源开采,储运和生产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监管力度的不到位时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鼓励节能减排,严肃处理浪费资源能力的企业,并且,政府部门应将各企业的资源有效利用程度予以量化,对于严重浪费资源能源的企业,用法律手段处罚。让 节约者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和机会,让浪费者付出更高的成本和代价。

政府体制改革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府部门在节约上存在很大的潜力。为此,作为公职人员应自觉把节约做为

1. 事物是有普遍联系的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联系时客观的、普遍的、多样的。联系和系统是统一的。

2. 事物是永恒发展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任何事物的内部矛盾都有肯定和否定的两方面。肯定方面是维持事物的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和渗透,肯定中包含否定,否定中包含肯定。

由于事物内部的矛盾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矛盾运动,发展的完整过程要经历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由否定阶段到肯定阶段,即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三个发展阶段,完成事物自我发展的一个周期,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3. 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事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个基本含义: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在 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表现在质变和量变的两种状态中:

在量变的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量的变化,通过双方力量的消长,为质变做准备;在质变过程中,斗争性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完成质变。

4.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就是同时要看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

重点论就是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两点论中的重点论, 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和重点论事统一的

6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事物的度,就产生质变。质变又一起新的量变,开始一个新发展过程

上一篇:近三年思想工作总结下一篇:建设节约型社会问题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