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历史课

2024-05-03

如何上好历史课(精选十篇)

如何上好历史课 篇1

我曾经听过一堂观摩课,课上出了点小意外,一位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没有按照教师精心设计引导的方向去回答,而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滔滔不绝地陈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几次想打断将其引入正题,但没能实现。等这个学生回答完毕,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于是授课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一时课堂气氛有些尴尬。学生是不会吗?他只是与教师设计的答案不同而已,学生没兴趣吗?那他怎会滔滔不绝地陈述呢?学生的掌声又说明了什么?这引发了我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

历史课本内容虽然繁多,中国外国、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政治经济、文化贸易,可谓包罗万象,但这并不妨碍历史课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课,成为学生爱学的课。怎样上好历史课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它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乐于学习的情绪体验。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因此,在中职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激情,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方面的创新性行为奠定基础。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自己就要在勤于积累资料素材的基础上, 巧于设计问题情景,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寓言、脍炙人口的诗歌、言简意赅的歇后语、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慧的谜语、幽默风趣的漫画等融入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如,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时,我以电视剧《太平天国》主题曲为切入点,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 有一次,我出示一片美丽的罂粟花图片,然后指出:中国近代一百年的屈辱历史就是从它身上开始的。学生不禁惊讶,产生想探究的欲望。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注重在新课开始时的情景导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学习动机,这只是第一步, 在课堂上更要精心设计,给学生创设一个展现才华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锻炼自己,做课堂的主人。

二、放飞课堂,积极参与

激发并保持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不是靠一两次活动或简单重复说教就能奏效的,而是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变化、知识的增多、理解能力的提高、审美意识的增强等因素,贯穿历史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从而使学生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

以往的历史教学都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变成了学习的客体。现代的教学理念应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教师应有意识地创造环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意识到自己的力量,然后积极地去参与,让他们感到参与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教师根据课标要求精心设计问题,由学生自己分组讨论,同学讲述,其他学生点评,教师评论,目的是在师与生、生与生的切磋交流中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学生由原来的只听、只看变成去寻、去学、去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给原本枯燥难以记忆的课程增添色彩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潜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所以在每次上课前,我都精心设置一些问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去讨论。这样学生就在一个民主和谐、愉快积极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地去学习,他们主动地动脑、动手、动口,全方位地参与,并自觉地搜集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然后,各组出一个代表到讲台前阐明小组的观点和认识,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通过这种方法, 学生不但有了学习的兴趣,还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他们所找资料的知识范围已大大超出了课本,并掌握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教学《五四爱国运动》中,运动的经过和结果是枯燥乏味的过程,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我采用指导学生营造历史场景, 进行角色表演的方法来突破。设置时间:1961年6月28日;地点: 民国电视台;事件:《新闻关注》节目录制现场;人物:《申报》记者、 北大学生、北大校长蔡元培、本台评论员。学生以以上角色参与到运动中,感觉身临其境,枯燥的过程一下子变得妙趣横生,既记住了学习内容,又锻炼了各种能力。

教学是教和学的有机结合,学是目的,教是引导。教育者施行的各种教学手段,都是为了使受教育者明确该怎么学,都是为了使受教育者愿意学、主动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放飞学生,难免出现“跑偏”的现象,这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教育机制,既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又要保证教学内容的实施。

三、善于运用教学设施,引领学生的思维方向

历史学习的最佳氛围就是要有真实或较为真实的历史学习的环境,因此,历史教学中仅靠粉笔板书、教师讲解,是无法突出历史学习的形象生动、丰富有趣的特点,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的。形象生动的历史教学挂图、历史事件的录音录像、电视投影以及多媒体等在教学中的运用,能为历史教学创设一个较为真实的历史环境。因此,教师要熟练恰当地掌握运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和设备,为学生营造类似于当时的历史场景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开国大典》时,一段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视频,令学生群情激扬;一幅《八国联军瓜分中国示意图》又令多少学生咬牙切齿,坚定了为中华富强崛起而努力学习的决心。这些都是单凭教师的说教做不到的。当然,任何教学手段的运用都是建立在教师自身的素质之上,教师有渊博的知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才能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才能使历史课成为学生爱学乐学的课程。否则,再好的教具都是摆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总之,教师要努力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理解感悟和体验。这样,离上好历史课也就不远了。

摘要:上好历史课,首先要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其次要放飞课堂,积极参与;再次要善于运用教学设施,引领学生思维方向。要努力发挥教学智慧,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其参与热情,使其勇于表达独特的理解感悟和体验。

教师实习体会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 篇2

中学历史应该是一堂什么样的?应该怎么去设计,怎么去在堂上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我认为这是上好一节历史的最终目的。但是,就目前中学历史堂的现实情况和高考制度的现状,历史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之下,以死记硬背为主要教学手段。那么处理好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寻求两者的良好对接,既做到通过历史启发学生思维,又能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十分关键。我觉得要把从把握教材的深度、把握好调动学生的广度、把握好堂训练的密度三个方面很重要。

首先,把握教材的深度;要挖掘好教材的深度,首先要吃透教材和大纲,明确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思想教育)和编者意图。弄清知识体系和教材结构,熟悉教学内容,把握重点,难点。其次掌握学生情况,有的放矢。由于学生基础不一,教材撑握的深度应有分寸。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要了解学情,了解教材,备好。

第二,把握好调动学生的广度;抓好调动学生的广度是区别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备时就要全面考虑如何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堂上要善于启发各类学生,作为历史,可以通过历史小故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把握好堂训练的密度;堂训练是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讲练结合是堂教学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抓好堂训练的密度是落实知识体现学生主体,提高堂效率的`有效措施。作为一节历史而言,要根据学情的不同,要有差别的、有层次的布置堂训练。

浅谈如何上好历史课 篇3

一、前言

历史课教学是一个纷繁复杂的过程。通过对历史知识的讲授,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历史上发生的事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拥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合格有用人才。

在历史课教学中,作为教师首先必须要掌握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内容,突出重难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注重授课方式。根据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精心策划课堂40分钟,力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一堂课一个中心”

教师在组织教材时,要尽量做到围绕一个中心,这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人的大脑皮层中不可能同时拥有两个兴奋区域。两个以上的中心会使学生思维受到限制,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尤其这样。环绕一个中心带动学生,是教学内容系统性强,逻辑严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掌握的概念更加深化。充分利用精心设计板书,力求突出重点。例如在讲到《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课时,重点要求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了突出这个重点,讲述这个问题时,我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在认真读书的基础上,了解五四运动的发起、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中共一大召开的基础上,让学生和老师共同歌唱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来调动学生的兴趣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之后向学生讲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打败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又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在1978年实施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以后,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一个强大的国家,洗刷了以往的耻辱,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示课堂重点,使学生更加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三、将爱国主义教育融于课堂教学中

浅谈如何上好历史课 篇4

一、教师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

课程标准规定历史必修课分三个学习模块, 四个学习主题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 共计25项学习内容。选修分六个学习模块。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 必须涉猎历史知识和原始资料, 并深入分析。同时注重学科的知识整合, 掌握语文、政治、地理、音乐、美术甚至数理化等相关知识。例如, 讲到辛亥革命时可从鲁迅的作品看其失败的原因。《祝福》:“年年如此, 家家如此……”这段话显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并未发生新变化。这样, 通过学生熟悉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的原因。要讲好这些, 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文学功底和修养。古今中外历史知识博大精深, 教师应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和交流, 以培养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教学中做到“高屋建瓴”, 这是教好历史课的前提。

二、在教学中学会取舍, 活用教材

新课改后课时知识量不降反增, 有的教师发现,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让学生探究, 还是教师宣讲, 无论是传统教学方法还是新的教学方法, 都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真正理解驾驭教材, 在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 认真备课, 综合地对教材灵活运用。要学会取舍, 不能让教材把教师的教学方法限制住。必要时还可以打破教材结构, 重组知识, 以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更新

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研究探讨式等。以学生为本, 充分调动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

多媒体技术是一项先进的教学手段, 它应用于教学, 给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教学思想和活力, 把学生带到一个集声音、动画、图形、视频、文字于一体的新天地。教师可把涵盖量很大的内容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地表现出来, 使枯燥、抽象、不易理解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变得具体直观、具有感染力, 使得原本单调的教学活动充满魅力。

四、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除了教师生动的课堂表演外, 教师应指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 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热点, 如, 全球气候问题, 朝核问题, 能源问题等, 让学生感到历史就在身边, 能把握历史的真实感, 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此外, 还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认真听讲、扎实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 还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如通过网络、图书馆、访问、实地调查等获得知识, 积极思考, 从单纯的学历史到学会学历史。唯有如此,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五、在历史教学中应注重情感教育

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教师对学生充满了爱、对历史充满了爱的情感释放。历史教学中, 教师用动人的史实、凝情的语言燃起学生的情感之火, 使其产生共鸣, 成为其奋发进取的动力, 这对学生的学习, 甚至一生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学习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成就, 能激发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无比自豪感;学习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历史, 能激起学生发奋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学习革命先驱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斗争史, 能唤起学生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怀。

总之, 在历史新课改下, 我们只有迎难而上, 不断发现新问题, 探讨新对策, 才能焕发历史课堂的生机与活力, 也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如何上好初三历史复习课 篇5

这次历史教研会,主题是研究如何做好中考复习工作,大家知道,中考复习的基本形式是复习课,所以研究怎样上好历史复习课,是这次研讨会的重点。上好中考复习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历史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复习内容庞杂,应注意对历史知识的整体、系统把握,不论是单元复习课还是专题复习课都需要历史教师在众多的史实中找出一条主线来统领所学知识,理清线索,便于学生记忆。其次,复习课是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相对而言趣味性降低、知识性增加、能力要求提高。第三,近年来,历史学科中考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考题灵活,联系实际,淡化纯知识、纯记忆的内容,所以需要对学生学习及答题方法进行指导,注意学生能力的训练。

我们给大家提供了两节课例和一个经验介绍,我觉得这两节复习课上的很成功,充分体现了复习课的特点,线索清晰,知识性很强,同时也注重了趣味性,特别是进行了学习方法指导。孙伟老师的经验介绍也很深入,能紧紧围绕中考理念,结合课的具体内容和自己的实践,谈一些很有价值的策略和方法,这样不仅从实践层面给大家以一定的示范,而且促使我们去思考上好历史复习课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下面,谈一谈我对如何上好中考历史复习课的一些思考,供大家借鉴。

一、明确中考理念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初三历史复习,首先就应该弄明白中考的基本理念,考试考什么,怎么考。只有对这些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历史复习中不走弯路,提高效率。为此,我们一定要深入研读考纲,那里明确规定了考试的指导思想、考试意图和命题原则等重要内容,可以说是有关考试的总的指导思想。在认真学习考试指导思想之后,接下来,我们还要认真研究中考历史试卷,进行试卷分析,可以说,中考历史试卷就是一个样本,它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考试说明,从实践层面上告诉我们考试究竟考什么、怎么考。分析05——08年的长春市中考试题,可以发现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

灵活性:即表达方式灵活,情境创设巧妙,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开放性:即给学生以广泛的思维空间,答案灵活,不求唯一,注重学以致用。

综合性:侧重同类知识的归类比较和历史发展线索的整理。

注重考察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和提取有效信息及文字表达等多种能力。

注重将历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相联系。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体现了历史服务与现实的思想。

所以,通过对中考试卷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必须将知识教深教透,很多内容不仅要讲清是什么,还要使学生明白为什么;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想到用什么方式让学生掌握,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可以说,对考试意图和方向的研究把握是后面进行有效复习的前提。

二、深入研究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备好历史复习课。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应该有规划、系统的进行,复习课的质量必须全面提高。我们都知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很多老师上新授课时备课很认真,但对复习课的备课重视不够。历史复习课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只要在书上写写画画要点即可,而是对原有学习成果的巩固和提高,是对学生中考能力的培养。所以,备好历史复习课是能否保证课堂复习质量的关键。备课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深入研究课程标准之内容标准的要求,确定所要考查内容的知识要点和能力层次要求。建议大家首先可以自己列一个表格,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列出考试的知识要点及相应的能力层次要求。这样在进行复习时,对所要复习的内容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也便于复习时随时查看。关于知识的能力层次要求:哪些知识是要求识记的,哪些知识是要求理解的,哪些

知识是要求运用的,大家可以阅读历史课程标准,其中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里重点是要弄明白要达到这些能力层次要求,对知识点的掌握究竟应达到什么程度。一般来说,属于识记层次的,只要掌握知识点是什么即可;属于理解层次的,则需要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让学生真正理解;属于运用层次的,要求更高,需要能够运用所了解到的基本事实,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等解决历史问题。尤其是属于理解、运用层次的内容,更需要我们把它们真正弄懂弄透。

2.认真备好每节课,重点是制订复习课的教学目标

备考复习时间有限,又由于历史学科自身的地位,很难有额外的时间复习,所以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而要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备好每节课。备课中,重点应根据前面对考试要求的分析,课标的认真研读,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复习课知识容量较大,经常要复习一个甚至两个单元的内容,所以更需要我们理出个头绪来,弄明白这节课究竟应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提高哪些能力;采用什么方式能够让学生掌握;要对学生进行哪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这些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课堂复习才不至于盲目,才能是高效率的。

另外,备课时,还应出好每课相应的课堂练习题,以检测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同时通过讲练结合,使学生的复习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三、具体复习建议

1.按单元进行复习

涉及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四大板块的内容。在对这些板块进行复习时,建议首先还是按教材中的先后顺序,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复习。这样做,第一可以全面复习巩固学生以前所学到的历史知识,尤其对于以前知识掌握不是很好的同学,这样的复习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查漏补缺的机会;第二有利于学生把握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建立起时间概念,并从整体上掌握各板块历史发生发展的基本线索。第三许多单元本身也是一个历史复习专题。所以单元复习的同时就是进行专题复习。

我们在进行单元复习时主要应明确每个单元的大致时间、主要历史事件、事件相互之间的关系及体现出来的单元特征、单元的基本线索等。大家应该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各部分内容。例如,在开始进行一个板块复习时,可以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前面的目录部分,通过目录,使学生了解该板块由几个单元构成,并通过单元标题,从整体上了解该板块讲述的主要内容,基本线索等,从总体上形成一个知识的框架。具体到各单元的复习时,首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单元概述内容,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使其明确该单元的大致时间、发生的主要历史事件、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构成的单元特征、单元的基本线索等。同时通过单元概述,还可以了解到同一时期中西方不同的发展情况,便于将中外历史进行横向对比。最后具体到单元中每课内容的复习时,教师重点应该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看书找出要点。例如,告诉学生要全面掌握一个历史事件,应该从起因、经过、结果、作用或影响等方面全面了解。可以通过掌握事件发生、发展、结束过程中的主要大事来了解事件的经过等。总之,总复习时,怎样让学生动起来,改变教师的一言堂,保证教学目标的落实,确实需要教师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许多老师在这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取经。最后,在单元复习的基础上,还要将各单元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各板块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例如通过对世界近代史各单元的复习,可以得出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一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确立——发展。这也是最主要的线索;另一条线索是近代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还有一条线索就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由于该线索内容不是考试范围内的,老师复习时可以不用特别强调。可以说,世界近代史各单元、每节课的内容都可以被串联到这些线索中。通过这样的点线结合的复习,学生学到的历史知识就不是零散的、孤

立的、杂乱无章的,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了知识网络。

单元复习是中考复习中最重要的步骤,也是花费时间最多的部分,只有在单元复习时做到稳扎稳打,才能保证最终的复习质量。

2.在单元复习的基础上,进行专题复习

在单元复习学生已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专题复习,能够提高学生综合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中考考察的重点,比如中考试题中的简答题、问答题主要就是考察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关于复习专题的确立,前面已经说过,许多单元就是一个专题,例如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抗争”、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等本身就是一个复习专题,在单元复习时已经复习过了。那么除此之外,我们通过对历史知识横向联系、纵向联系、因果联系、中外联系等全面的、多方位的联系,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确定新的复习专题。

(1)将同一种类型的知识进行归纳比较。如英法美三大资产阶级革命、近代社会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三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二战后欧洲与日本经济的发展等。复习时重点是注意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并通过对同种类型知识的比较,找出共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更好的理解历史现象、感知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将中外历史上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横向联系比较。可以是同种类型的,如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西方跨入近代社会门槛与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等。也可以是同一时间的,如19世纪60——90年代中外历史上发生的重要变革等。通过比较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更好的了解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

(3)同一国家和地区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比较。如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美国历史上杰出总统及其事迹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日本明治维新与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等。通过这种纵向联系比较,能够综合分析、认识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历史。应该指出的是,复习专题的确立,不应盲目追求大题目、多内容,主要应以考试要求和课程标准为主,不等超出一定范围,否则,只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效果也不会好,比如,选择中美关系为专题就不够恰当。

3.另一方面要进行强化训练,通过训练题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

《考试说明》是中考的重要指导用书,要从中了解考试范围、内容、形式、题型及其要求等情况,结合近几年来中考试题,把握考试命题方向、难易程度,选择一些能充分展示考生能力的新、活题型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练题形式要多样化,包括课堂的口头回答、书面作业、单元检测、月考等,但不要搞成题海战术。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使能力得到培养。练习的内容可分为基础训练和理解训练两大部分。前者采用填空、选择、填图、识图、列举等题型;后者采用材料分析、简答题、综合问答题、编写大事年表等题型。而后者特别是综合问答题是中考分值最多、份量最重的题型。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最后一个方面,就是做好解题思路方法的指导。

要针对中考的题型和要求进行专项指导。同时必须在复习当中,针对每一种题型进行分析指导,特别是解题的方法、解题思路、回答问题规范化的分析和指导。并且严格要求学生书写必须工整、规范作答,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在考试中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 篇6

关键词:历史课;文明讲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116-01

我们伟大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个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以高度的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人类文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们积极地从古代文明中汲取营养,同时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当代社会主义文明,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历史教学研究与实践,使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感兴趣,喜欢上历史课。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节历史课呢?下面就结合本人工作实践,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想法和不成熟的认识。

一、激情导入,自然过渡,走进历史

首先,新课导入设计得好,就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启发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呢?是用影像资料、图片、史料还是实物,要根据教材特点,选择效果最明显的方式。例如,在教学《‘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一课时,考虑到教材内容处于特殊的时代、特殊的背景,上课开始时,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出版并发行了一本被国际社会公认的二十世纪最流行的书,而且曾成为当时中小学生学习的唯一的教科书,知道这本书的名字吗?”,学生瞪大眼睛,好奇地期待着答案。于是,教师拿出不同版本的《毛泽东语录》,学生则一片哗然,因为调查中他们得知人人都会背毛泽东语录,但对它当時的社会价值是不知道的,他们情绪高涨,气氛活跃,跃跃欲试,想亲手翻阅一番,教室趁势引入新课,很容易把学生带入历史学习中。

其次,处理好各个环节的过渡也是非常重要的。最好的过渡应该是通过一句简单的话语,将前后部分内容衔接起来。好的过渡,需要进行深思熟虑,达到从上一环接到下一环节,给学生一个容易接受并且完整的知识体系。不能一味地说“下面咱们讲下一个问题”这种生硬的过渡,有可能导致学生会失去兴趣,也难以形成一个系统知识。要处理好一节课中的过渡,就要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多参考别人成型的过渡案例来不断完善自己,天长日久就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二、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唤起学生的热情

课堂气氛是影响学生主体角色形成,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课堂气氛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的智力活动;反之,只能使学生“呆若木鸡”,唯唯诺诺,以至阻滞他们认知过程的顺利进行。有研究表明在以专制为特征的课堂气氛下,学生十分讨厌集体活动,对学习无大热情;在以放任为特征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对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度显著加强。现代许多老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气氛的优化问题,正因如此,教师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就应该直接的依靠以至利用情绪体验,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三、积极创设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

每个学生由于接受知识的能力、个性、特点等方面是有一定差异的。因此,在当下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发学的潜能,不失时机地创造各种问题情境,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施展才华的机会,已经成为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自觉行为和追求。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教师要打破以往备课的常规,先备学生后备教材,根据不同班级的学生状况和教材的具体内容,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注意设置多样化的问题,层层递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四、增加历史课的现实性,适应学生历史学习的心理特点

从学生的认知特点而言,中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历史的过去性特点,使得历史不内向其他学科知识那样复原与复制。历史由远而近的发展规律与学生由近及远的认识规律相背离,这些都使得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受到负面影响,更影响了历史教学的效果。而增加历史课的现实性,例如,在学习《美国的独立》一课时,可以给他们介绍置于美国纽约湾自由岛的“自由女神像”的由来,还可以介绍美国的星条旗的含义。这样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不再是遥远的不可捉摸的人和事,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可触摸的存在,同时也当产生历史责任感,养成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通过所熟悉的身边的事物进入历史世界的目的,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信息历史的兴趣,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五、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富于变化的共时群体活动。主体、客体和媒体之间的关系处在不断转换之中,从教的角度来看,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材是媒体,即教师通过教材中介,使学生获取知识,以实现培养目标。而从学的角度看,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客体,教师是媒体,即学生通过教师引领,学习教材掌握教材,并得以发展。这种不断转换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活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强的现场性。因而学生就可以迁移基础,运用旧知识去尝试演练,把传统的“先教后学,以学为主,先讲后练,以讲为主”改变为“先学后教,以学为主,先练后讲,以练为主。”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才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自主学习的意识。

六、扩充课外知识,满足学生对课本以外知识的需求

高中学生已不满足于对课本知识的学习,他们更渴望了解课本以外的知识,特别是对于一些具有多重性质的历史事件、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与现代生活有一点关系的问题有兴趣,愿意进行讨论。例如,如何评价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圆明园的重建问题、以及对成吉思汗、曾国藩、拿破仑、希特勒等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等。在学生心理需求情况下,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扩展,可以调动学生思维以及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

七、好课也应给学生留有空间

著名美术学家朱光潜先生曾有这样一个独特的主张:少上课,多读书,少上课是教师放弃话语霸权,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即少说话,多引导;多读书是要学生学会学习,主动探究,尽可能地拓展学习空间。可是我没有的历史老师往往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满堂都是历史故事,有的还有相关历史故事的“超级链接”,历史是老师好像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似乎口才很好。学生听了好像也很开心,很有收获,实际一无所获,这里的历史课堂变成了学生“听书”的地方。学生除了听到满耳历史故事之外全是云里雾里,也谈不上对所学历史的七嘴八舌甚至“百家争鸣”,历史老师更没有实现历史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这样的历史课就不是一堂好课。据说,新教材苏教版《思想品德》中就有大量“留白”,很受师生喜爱。我们历史老师上课能否从中受到点启发呢?所以滴水不漏的课,是教师的“匠心独运”,可以让听课者刮目相看,但绝不会让学生受益匪浅,这样的“好课”,是教师的“独秀”,学习的主体学生却只当了一回群众演员。没有空间,就没有遐想与深思,没有遐想与深思,何来个性与创新?留下空间,有时就是留期待、留下余韵、留下创造!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

八、注意课堂评估

新课标下, 如何上好初中历史课 篇7

一、依托历史教材, 开发学生智力

就中学历史教学来说, 培养学生的能力应当有个依托或依据, 这就是历史教材。新编教材寓能力培养于述史之中。教师应从教材中发掘可培养能力的因素和材料。教育史家康内尔在《二十世纪世界教育史》一书中指出:进入二十世纪以来, “历史课也逐渐变得重要起来, 它开始被看作智力训练的源泉。”对获得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才能转化为能力。教材上介绍了一些有成就的历史人物, 在他们创造性的工作中蕴含着灵活运用知识的哲理。《詹天佑和京张铁路》中有一段说:“他亲率工程队勘测实践, 然后同铁路员工一起, 克服资金不足、机器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等困难, 出色地完成了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处艰难的隧道工程。为了确保行车安全, 詹天佑设计出“人”字形路轨以减缓坡度。”这段内容孕伏了詹天佑在三个地方灵活运用了知识:其一, 在开凿八达岭、居庸关隧道时, 他创造了从中间开井与两端相对开凿的方法, 加快了工程的进度;其二, 为了克服陡坡的险阻, 保证列车安全地爬上八达岭, 他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 从青龙桥起, 依着山腰设计了一条‘人’字形轨道, 来降低坡度;其三, 用两台大马力机车调头互相推挽的方法, 解决了坡度大机车牵引力不足的问题。这是灵活运用知识的范例, 学生可从中受到启迪, 学习中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二、采取合作学习, 促进尝试与探索

三人行, 必有我师。合作学习通过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 创设出具有活力的合作情境。似是无心却有意地向学生灌输了一种社会观念, 即每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过人之处, 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学习资源。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老师的职责是授予合作技能, 让孩子学会合作;探索合作方式, 让孩子体验合作;创设合作情境, 让孩子享受合作。

要进行合作时, 我准备了8套选择题, 分别写在8张纸上, 每套题有8道。第一节课是由7位小组长来抽题, 各小组合作把答案写在自备的纸上并要写上本组的名字。时间为10分钟。从第二节课开始由我派发, 原因是再抽有可能会做重题, 这8套题每组都会轮到一次, 最后是以总分取胜。对大家来说是公平的。在小组活动时, 同学们是八仙过海, 各显其能。有的组是大家齐心合力, 共做一道题, 有的组是把题承包到更小的小组, 提高做题速度。在第一节课上, king小组只做了4道题时间就到了。其他小组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遇到问题不思考, 问题永远是阻碍你前进的绊脚石。现实迫使大家积极思考, 如何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和准确性?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一股内驱力, 为了自己, 为了小组的利益, 每一个小组都全力以赴。

8套题做完后, 我在课上对大家的努力成果进行了总结与表彰, 再次鼓舞大家的士气。在期中考试结束后, 我要求各小组长统计本组的分数, 以此作为基础, 到第二次考试时, 对有进步的小组予以表彰。让大家的热情与积极性保持下来, 让历史课成为大家的加油站。

三、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 加深理解内容

历史新课标指出, 要“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应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 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由于历史课内容纷繁复杂, 年代、人名、史实颇多, 学生很难记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集中注意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教材中的史实和结论, 除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启发的方法外, 使用历史插图进行教学, 可以给学生一个深刻的印象。如在讲唐朝民族关系《和同为一家》一课时, 教师可使用“唐朝边疆各族分布图”, 每讲一个民族, 就示意学生用不同颜色的小纸片帖在图上对应民族的位置, 并注上该民族首领及其演化后的民族名称, 同时用红笔标出唐都长安, 这样, 唐朝与周边各族的位置关系便一目了然。利用这张图进行师生互动, 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形象记忆, 多数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教材内容。

四、学生自编自演, 激发学习兴趣

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繁杂, 知识点琐细, 若教师按部就班、一一讲解, 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乏味的情绪。在教学中, 我有针对性地将教学内容交由学生处理, 鼓励学生自编自演历史剧。

例如, 学生将《和同为一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中“文成公主入藏”编成历史短剧, 形象地再现了历史情景。“文成公主入藏”, 路途漫漫, 留念依依, 学生在表演中大胆创新, 塑造了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青海有一座日月山, 唐朝时是唐与吐蕃的分界地, 文成公主离开长安时, 唐太宗特地为她铸造了两面黄金宝镜──日月镜。宝镜能照见中原河山, 让她思乡时使用。文成公主途经这里, 举目四望, 草原空旷, 杳无人迹;拿出宝镜东望, 长安城繁花似锦, 不禁潸然泪下。可一想到大唐、吐蕃世代友好的大局, 她毅然踏入吐蕃地界, 扔掉日月镜。一位留念故土, 却又能识大体、顾大局, 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文成公主的形象栩栩如生。这一剧情的安排, 既尊重了历史, 又融入了丰富合理的想象。整个历史短剧流畅、生动、活泼、有趣。大唐皇帝气度非凡, 胸襟宽阔, 以汉藏两族关系为重, 不乏有泱泱大国的风范;吐蕃赞普热情豪爽、豁达朴实;文成公主善良美丽、感情细腻真挚。这些人物性格特点的塑造, 真实、可信, 丝毫不矫揉造作。

历史短剧全部程序由学生自己制作完成, 给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潜能的场所, 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程下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 篇8

一、积极创设教学情境, 不断引导学生产生质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甚至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疑是思之始, 学之端。初中历史课堂传统的模式一般是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进行回答, 整个教学状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 可以说毫无生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我们必须要将这种模式进行彻底的改变, 要鼓励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使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培养初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完全可以利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也可以利用实物来创设教学情境, 还可以利用悬念来创设教学情境等, 进而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进一步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促进学生的思维在“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与锻炼。例如, 在学习“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时, 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故事:老人将要去世, 此时, 老人将自己的三个儿子唤到自己的身边, 老人让每一个儿子尝试性将筷子折断, 每个儿子都很轻松地将筷子折断了。老人再让三个儿子尝试将筷子放在一起能否折断, 这一次, 三个儿子未能轻松办到。这个故事对于当前的初中学生来说非常简单, 教师可以让他们自己谈谈从这个简单的故事得到了什么样启示, 故事中所表达的寓意与改造之后农民经营方式有没有相似之处等。教师以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 让学生展开讨论:一根筷子其实就是一个人, 而三根筷子的意思就是就像一个集体, 经过数次的大型改造之后, 农民的经营方式得到了改变, 逐渐向集体性经营方式发展。广大农民积极参加生产合作社, 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工业化发展。

教师要顺应形势的发展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 进一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保障学生在历史课堂活动中能够真正地“动”。新课程标准提出, 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应该是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历史课堂教学要积极推行素质教育,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对中等生与后进生多关心, 打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氛围, 让整个初中历史课堂不断闪现激情、活力、智慧等等。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过程中, 教师可担当聆听者、观察者与引导者, 在课堂氛围中身临其境地感受着学生的一言一行, 进一步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与技巧。

另外, 新课程标准也强调教师应该重视“因材施教”, 在学生的精神与心理上进行必要的鼓励与肯定。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让学生保持高昂的探知热情, 这才是上好一堂历史课的关键。

二、积极引导学生互动, 学会协作求知

现代社会更加关注个人能否与他人团结协作, 能否借鉴与吸收他人的意见与建议, 并在综合归纳的基础上将自己的观点充分表达出来。因此, 积极引导学生互动合作, 培养学生团结的精神就显得非常重要。当前能培养学生这种精神的主要方法就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例如, 在学习“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三大宗教”的相关知识时, 我将知识点列成表格, 让学生分成三组寻找答案, 从中将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创始人、诞生时间以及地点、经典事迹等等准确地找出来, 在学生讨论、归纳、整理的过程中将这些问题融入, 最终把答案总结出来。小组长将小组成员最后讨论的结果在课堂上公布出来, 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结果进行适当的点拨与补充。为了更好地检查小组讨论实际情况, 教师可以随机抽查小组成员进行回答, 若是回答不够准确, 则证明小组的展示效果不佳。此举是为了促进小组不断创优, 将团队合作的精神充分发扬, 各个小组成员互动、互助、互相配合, 最大限度保障每一个成员都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学习目标。这样, 合作探究、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便能在初中历史课堂持续保持下去, 这才算是真正上好了一堂历史课, 并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乐趣

现代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与模式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亲身体验”, 这类体验活动表现在由学生的身体性活动与感性经验产生的一种意识, 整个学习过程中, 学生需要将全身感觉器官都动用起来, 积极用脑思考、用耳听、用嘴说、用手做等等。而教师则要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让他们积极“动”起来, 在体验中理解、归纳、总结并掌握知识。例如, 在学习“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时, 教师在对辛亥革命进行评价时可以提出:“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 也有失败的一面, 同学们怎么来理解?”问题提出之后, 学生的探知欲望被激发, 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以此问题引发一次小小的辩论, 学生不仅能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而且也学会了如何看待事情的两面性,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评价历史事件。以这种方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其进一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这是上好一堂历史课堂的主要手段之一, 更为学生今后学好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 要上好一堂初中历史课, 必须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提出的方法只是其中一些手段, 还希望通过广大教育者的共同努力, 为历史高效课堂的打造添砖加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将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 进而打造高效课堂。要上好一堂初中历史课, 无疑要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高效课堂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也是当前教育者不断追求的一个目标。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 对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提出自己的看法, 努力实现历史高效课堂, 进一步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

参考文献

浅议新课改下如何上好历史课 篇9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我们每一位历史老师的任务, 如果教师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 就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 从而导致学生“厌学”。因此,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历史学科的知识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实际上, 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学生学到了丰富的历史学科知识, 有助于他们去认识和理解其它学科的知识, 他们会感到极大的满足和乐趣;加强趣味性,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其目的也是使学生更加自觉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 所以, 两者结合起来并不难, 问题在于教师是否肯下功夫。

例如, 在讲述“西安事变”时, 我先请学生简单地介绍事变发生的经过, 然后提问:“张学良和杨虎城拘捕蒋介石后, 该如何处置?是杀、是关、还是放?”学生对这样的提问十分感兴趣, 展开了热烈的争论。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认识事变发生的背景, 了解事变发生的国内和国际形势, 认清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

当然, 在教学过程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不能脱离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 使“兴趣”成为教学内容的外加东西, 这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课堂教学, 其效果必然是无效的。所以, 在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的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二、新旧知识注意“承上启下”,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普通高中历史课虽然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模块教学, 但他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 不同的模块之间有着一定的必然联系。因此, 在教学新知识时, 我们可以通过设问, 引导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回忆思考, 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 这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例如, 在讲述《为恢复国民经济而斗争》时, 设置这样的文字情景:

材料一:在七届二中全会以后, 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前往北平途中, 毛泽东曾风趣地自称是“进京赶考”。

材料二:当时有一些不法资本家曾狂妄地断言:“共产党军事上一百分, 政治上八十分, 经济上打零分。”

设问: (1) “进京赶考”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 回答“进京赶考”是指工作重心的转移, 就是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2) 用事实说明“共产党军事上得了一百分, 政治上八十分”的情况。

(军事上:渡江战役, 南京解放, 祖国大陆基本解放等;政治上:解放初的三大运动, 使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

在学生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 提出第三个问题——在经济上, 面对混乱的状况, 中国共产党人将如何面临这一挑战呢?

这样设计的问题相互关联, 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性, 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之上去感受新知识, 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改革要求历史课堂是动态的教学,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即新知让学生发现、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 使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空间, 这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建构主义理论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活泼的、发展的学习主体。所以, 历史课一定要改变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探讨、小组合作得出结论。比如, 在教学中可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讨论与互相交流, 让教学成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最优化结合的过程。

四、努力创设新的教学情境

近几年来, 尤其是新课改以来, 高考试题出现了大量的新情境的题目, 在新情境中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感悟能力。面对这一变化, 就要求广大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 要适当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创设新情境, 以激发学生想象和思考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 在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时, 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新情境:拍摄一部19世纪未20世纪初的电视剧。

小组一:创设一个政治方面发展变化的镜头。

小组二:创设一个经济方面发展变化的镜头。

小组三:创设一个思想方面发展变化的镜头。

小组四:创设一个文明礼仪、社会习俗方面发展变化的镜头。

这样, 通过各个小组模拟创设新情境, 使历史课堂还原了历史,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复习了相关的历史知识, 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做好课后自我反思

众所周知, 课堂教学过程包括备课、上课、课后反思三个阶段, 前两个阶段是重中之重, 因为它直接决定一节课的成败, 但是, 如果忽视了教学后的课后反思这一环节, 教学过程就不完美。反思,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对上课过程的“回顾”, 而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总结, 以备下一节课进行及时调整, 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效果。

例如:在历史必修一专题三“伟大的抗日战争”这一课学习时, 我虽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重点和难点的分析, 但学生整体上对这一节的知识把握不好, 于是我写下了如下的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容量较大, 记忆的东西偏多, 教师讲解过快, 平铺直叙, 没有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应该打破课本结构, 重新编排知识要点”。因此, 下节课, 我将教学设计作了如下调整:一条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两个战场 (正面战场、敌后战场) ;三个阶段 (防御、相持、反攻) ;四种力量 (中共、国民党、苏联、美国) 。这样教学, 使学生对本课的重难点“一览众山小”, 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教法上都让学生耳目一新, 激发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

如何上好《历史》活动课 篇10

一、教师要重视历史活动课

活动课是新编历史教材一大亮点, 要想让活动课起到应有的作用, 就需要教师高度重视活动课, 一方面, 教师要大量搜集资料, 根据活动课的内容安排适当的形式, 并精心备课, 预想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 并预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另一方面, 课前要发动学生多渠道搜集活动课需要的材料, 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的历史课程资源, 并让学生向家人和社会相关人员了解这些历史资料的背景, 作为活动课学生活动的主要内容。比如, 初一第一次活动课———寻找历史, 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寻找历史的途径。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我知道一个人的资源没有全班学生资源丰富, 于是充分发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 搜集了十几种寻找历史的途径———服装、书籍、字画、瓷器、石雕、砖雕、古牲口棚的屋檐照片、古石碑、古代的首饰、儿童的银饰、磁枕等, 来用作配合学生课堂讲解的知识贮备。果然活动课上, 学生说出几十种寻找历史的途径, 有的学生课下向有收藏爱好的亲戚、邻居请教, 获得大量提取历史信息的途径, 使得学生认识到历史学习真是无处不在。但是, 有个学生却搜集到了一枚没有年号、只有“隆福”二字的类似钱币的东西。学生也说不出这东西的来历, 只说是从爷爷的抽屉里找出来的。我将这个课堂无法解决的问题, 留给大家课下继续向有丰富历史专业知识的人请教。最后, 还是一个学生的邻居推测说可能是清朝到民国期间, 一个名为“隆福”商贸团体间内部流通的货币。这种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对活动课的兴趣, 带动了学生对历史的学习。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1. 给每个学生创造参与活动的机会。

设置活动课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来, 体验以活动促学习的快乐, 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研究角度, 促进历史学习和其它学科的整合,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感悟能力。我们要求活动课上课之前, 让学生根据各自兴趣爱好以及知识储备情况, 选择不同的参与方式。比如, 在准备“追访历史新闻———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时, 让学生自行选择担任角色:哥伦布、水手、新闻发布官、记者、学者、讲解员等, 并结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以及在发现“新大陆”过程中的表现, 有针对性地准备各自的发言词。建议每个角色和自己小组的其他成员共同完成准备工作。这样就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活动课上, 学生是活动主角, 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 只是对学生的活动起引导和点拨的作用。这样, 学生通过课外的广泛收集资料和充分准备, 课内的主动参与, 得到了很好的历练, 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2. 通过活动课, 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分析、评判能力。

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向来颇多, 而历史教材容量有限, 只是概括介绍了这些人物和事件, 学生缺乏全面而理性的认识。教师要善于利用活动课, 让学生通过广泛搜集材料来更多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 培养学生以客观而理性的目光来全面认识历史人物和事件。比如, 在“秦始皇的功过辩论”时, 教师课前要引导学生广泛搜集资料, 并将这些资料分为两类:一类是推动历史进步发展的业绩;另一类是暴政和增加人民负担的事例。对两类材料进行归纳, 总结出其对历史发展的贡献和对人类发展的阻碍, 通过对比, 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是功大于过, 还是过大于功?课堂上让两个对立观点的代表上台辩论, 要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学生在辩论过程中, 对历史人物有了更客观、全面的了解, 也有了自己对历史的独特观点, 符合个性化学习、开放性学习的要求。在“我看拿破仑”的活动课上, 学生面临着一个极大的挑战——写一篇评价拿破仑的小论文。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引导学生课前搜集、阅读大量关于拿破仑的资料, 还要参考人们对拿破仑的评价, 综合各种信息得出自己的独特结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 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体现活动课不但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 也以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主。

3. 让学生从生活中体味历史的元素, 促进对历史的感悟能力。

我们的生活中, 也有许多历史学习的元素。要引导学生及时发现并感悟这些元素, 来提高对历史的感知能力。比如, 上“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活动课前, 让学生搜集能反映历史变迁的歌曲来感知历史的变化。学生从《毕业歌》中, 感受到青年学生奔赴抗日战场, 甘愿为民族解放牺牲的精神;从《黄河大合唱》中感受到中华儿女为保卫祖国而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从《解放区的天》中感受到翻身农民喜气洋洋, 颂扬党的恩情;从《让我们荡起双桨》中, 感受到新中国成立后, 带来一个火红的年代;从《龙的传人》和《我的中国心》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气息。家庭中也有历史学习资源, 不同时代的照片、实物, 以及长辈对往事的回忆, 都是学生学习历史的课外课程资源。“家庭照片”就是启发学生从不同时代照片的变化中, 发现历史的变迁, 人们的发型、服饰、照片的背景, 以及人们面容所反应的精神风貌, 都可以反映历史的变迁, 也可以看出当时特有的时代烙印, 教师通过这堂课培养学生广泛学习历史, 敏感感悟历史元素的习惯。

上一篇:三个转变下一篇:桥梁建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