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的市场机制

2024-05-11

不合理的市场机制(精选十篇)

不合理的市场机制 篇1

关键词:合理用药,干预机制,国际指标,药物利用,现场调研

合理用药是以现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合理地使用药物能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有利于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WHO报道,全世界>50%的药品是以不恰当的方式处方、调配和销售的,同时有50%的患者未能正确使用[1]。全球死亡患者中有1/3并不是由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有1/7的患者住院不是由于疾病本身的需要,而是不合理用药造成的。我国不合理用药现象同样严重[2]。为促进合理用药,WHO于1985年启动了全球促进合理用药行动,于1990年组建了合理用药国际网络(INRUD), 2005年合理用药国际网络(INRUD)中国中心组成立。于2007年5月1日实施的新《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要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已成为医疗机构的法定义务。笔者组织项目小组,参照WHO推荐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和《处方管理办法》,对我院门诊患者的处方指标和患者关怀指标进行现场调研,以了解我院门诊合理用药情况,同时采用药物利用研究方法对使用量前10位的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从而分析产生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和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探索建立不合理用药干预机制,对本院的不合理用药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在规范用药行为的同时加强医师、药师、护理人员和患者的用药教育,提升服务意识,促进医患沟通,以期逐步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在2009年7~12月(干预前)和2010年7~12月(干预后)门诊处方中,以月为单位,每月将处方按1~7日,8~15日、16~23日、24~30(31)日分为4份,每份处方充分混合后随机分成5份,每份随机抽取处方75张,每月计300张。干预前后各抽取1800张。如果含有抗菌药物,则进行登记。干预前和干预后,调查每周周一上午内科门诊就医患者5人,每月20人,干预前后各调查120人。

1.2 调查方法

1.2.1 处方指标:

将随机抽取的处方填入预先设计好的表格,内容包括:处方日期、患者姓名、年龄、诊断、药品品种数、处方金额、抗菌药物(有/无),注射剂(有/无),药物通用名数、基本药物种数、医师签名、审核调查药师签名、是否合理,存在问题。

1.2.2 患者关怀指标:

按预先设计好的表格逐项填写: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医师、就诊时间、是否开具药物;药房调查内容:药品调配时间、处方药品数、药品标示完整性、患者是否了解使用剂量和方法、患者对医疗过程的满意度。

1.2.3 抗菌药物利用指数:

筛选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局部用药除外),依据说明书上的适应证与临床用药指征(诊断)是否相符,对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先进行相符性判断;剔除适应证与临床用药指征(诊断)不相符的处方后,再按使用药物名称登记剂型、日剂量、用药天数。

1.3 统计学方法

人工统计和Excel电子表格统计相结合的方式。

1.3.1 处方指标:

(1)每张处方的平均用药品种数;(2)处方药物使用非专利名的比例;(3)每百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比例;(4)每百例患者应用针剂(不含预防注射/计划免疫)的比例;(5)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比例。

1.3.2 患者关怀指标:

(1)每例患者接触医师的平均时间,即平均就诊时间;(2)每例患者接触药师的平均时间,即平均调配时间;(3)药物标示(药名、用法)完整率;(4)患者了解药物正确使用的百分率。

1.3.3 补充指标:

根据处方指标调研内容统计:(1)每张处方平均药费;(2)抗菌药物占全部药费的比例;(3)针剂占全部药费的比例。根据患者关怀指标调研内容统计:患者对医疗全过程的总体满意率。

1.3.4 抗菌药物利用指数:

根据相符性判断结果计算适应证相符率,适应证相符率=符合说明书适应证的处方数/使用抗菌药物总处方数;采用WHO[3]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作为抗菌药物使用分析的测量单位,以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抗菌药物是否合理用药的指标,DUI≤1为基本合理。用药频度DDDs=处方总用药剂量/DDD,DUI=DDDs/总用药天数。统计内容:DDDs、DUI。本文中DDD值来源于《药品的解剖学治疗学化学分类索引及规定日剂量》(2003版)。按DDDs排序,选取前10位的抗菌药物进行分析。

1.4 干预方法

1.4.1 确定存在问题,制定干预计划:

由于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病情的因素,还有药品政策、药品供应、药品价格、患者经济状况、医师用药习惯、广告促销行为,乃至院方的绩效考核方法等。针对不同因素要采取不一样的干预措施,如:针对医师、药师,以培训学习为主,组织医务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临床用药指南;针对患者,以宣传教育为主;针对广告促销,以加强管理为主。从而制定不同的干预策略。

1.4.2 抓住主要问题,实施重点干预:

以“容易做的先做、突出问题先解决”为原则,确定阶段干预重点,实施重点干预。从规范处方行为,如患者年龄、诊断等前记填写,药物通用名的使用,处方药品的品种数,处方剂量,医师签名,审核调查药师签名等;规范发药行为,如规范药品调配流程,规范药品标示的方法,向患者交待药品的使用剂量和方法;完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修订医院基本用药目录;编写处方集;加强药品供应等事情先做起,到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如规定平均就诊时间,落实处方金额控制等,分阶段实施重点干预。

1.4.3 健全规章制度,建立长效干预机制

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临床用药指导原则,建立健全合理用药管理的规范制度,特别加强对抗菌药物、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使用管理;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大处方、不合理处方;开展不良反应监测,编印《药品通讯》,定期通报临床用药中存在问题等。以行政干预为重点,逐步建立促进合理用药的长效干预机制。

2 结 果

2.1 处方指标

干预后平均用药2.58种、应用抗菌药物比例为25.94%、应用注射剂比例20.89%、每张处方平均药费98.36元、抗菌药物占总药费比例22.80%、注射剂占总药费比例17.80%均低于干预前,使用非专利名的百分率为95.30%和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比例为88.50%高于干预前。见表1。

2.2 患者关怀指标

干预后平均就诊时间11.3min、平均调配时间35.2s、药品实际调配比例为98.7%、药物标示完整率为100.0%、患者用药知晓率为98.6%、总体服务满意率为98.6%均高于干预前。见表2。

2.3 适应证相符性

干预后处方适应证相符率为92.72%(433/467),干预前为85.66%(448/523)。

2.4 药物利用指数

干预前阿莫西林DUI值为1.57均高于其他抗菌药物,居第1位,干预后DUI值下降,为0.98,但排序仍居第1位。见表3。

3 讨 论

建立不合理用药干预机制,旨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使患者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用药,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以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其核心是保障合理用药。如何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建立起一个领导能够满意、医师能够接受、患者愿意配合、药师又能承担得起来的长效干预机制,是医院药学部门必须思考的实际问题,它影响干预机制能否长期运行的重要标准。随着国家新医改政策的不断推进,国家基本用药政策的实施,合理使用药物已得到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加强对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干预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为药学人员开展相关工作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5]。如何开展这方面的工作,谈谈几点体会。

3.1 结合国家政策开展工作

《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要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是医疗机构的法定义务,作为医院药学人员应该自觉地担当起这方面的责任。近年来,国家对合理用药工作十分重视,修订出台了《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多项药事管理政策,颁行了抗菌药物、精神药品等项的药品临床指导原则,为干预不合理用药的提供了保障和支持。

3.2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开展工作

合理用药涉及患者就医的整个过程,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做好这方面工作,要解决好以下几方面。

3.2.1 争取领导支持:

这是开展这方面工作的前提,争取医院管理者的支持,才能做到健全规章制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到执行有力,奖惩兑现,才能真正把促进合理用药行动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3.2.2 保证多方参与:

这是开展这方面工作的基础,制定工作方案时,要保证医、药、护等医务人员都有适当的位置,都有恰当的工作可做,并能使他们看到自己的工作成绩,成为促进合理用药的生力军。

3.2.3 取得患者配合:

促进合理用药的目的是减少和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避免不合理用药给患者带来的伤害,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用药,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只有取得患者的参与和配合,才能普及合理用药的科普知识,提高患者安全用药的意识。当患者的合理用药知识和安全用药意识提高后,又能反过来促进合理用药工作。

3.2.4 加强自身队伍建设:

这是这方面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保证。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医院药学人员尙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因此,必须加强自身队伍的建设,才能担当得起这项工作。

3.3 客观展示干预成效

定期对干预措施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查找存在问题,落实改进措施,客观展示干预成效,可赢得医院领导和各类参与人员的信任和支持,为建立长效干预机制营造良好的氛围,另外可促进药学人员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增强做好这方面工作的信心。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有些不合理的用药行为,源于医务人员的工作习惯,只要医务人员重视此项工作,调整一下工作方法,改变一下工作习惯,多与患者讲几句话,就可使一些调研指标得到明显提高。实践证明,定期通报干预情况,客观展示干预成效,能取得各方支持,可促进干预机制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Word Health Organization.Promoting rational use of medicines:core components[J].Geneva:WHO,2002.

[2]李青,曾繁典.制定我国国家药物政策的紧迫性及其建议[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3,12(6):281.

[3]邹豪,邵元福,朱才娟,等.医院药品DDD数排序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J].中国药房,1996,7(5):215.

[4]魏建英,虞璧丹,杨悦.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调查[J].医药导报,2009,22(3):372.

幼儿园的合理安全机制论文 篇2

面对不断出现的安全事故,幼儿园迫切需要制定相关的安全机制以确保幼儿的安全。这些机制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一些可能引发危险事故的因素,但在保障幼儿生命安全的同时,却又造成“保护过度”,反而小利于幼儿的发展。

一、安全机制过度的表现与不利影响

1.安全机制过度的表现

(1)三重门卫。幼儿园已经配置了专门的保安员进行门岗保卫和园所巡逻、出入登记、周边定时检查、物品器械的安全和维护等工作。但是,当地的派出所直接到幼儿园安排任务,明确表示由于公安部门人力小足,在入园与离园时问小能到幼儿园维持工作,要求幼儿园在门口对面再建一座治安亭,请一位专职保安值班,确保幼儿入园和离园安全。这样,幼儿园的保安就变成了巡逻、门岗、门亭的“三重保卫”。

(2)过度喷杀药物。在登革热防疫期问,防疫部门通过上级部门不断强调:学校、幼儿园一定要做好日常的消毒工作,并且做了详细的规定。为了确保幼儿园不出现传染病,除了每日常规的紫外线消毒、消毒液浸泡消毒、高温消毒之外,每周一、三、五在幼儿离园之后还要在教室内外喷洒灭蚊药水。

(3)严禁家长进园。由于社会上出现校园袭击事件,上级部门要求幼儿园禁止家长入园,因此,幼儿园就更改了相关的接送机制。晨间接待要求教师七点半就列队在幼儿园门口迎接家长和孩子,从家长处接过孩子后认真观察孩子的情况,然后孩子自行到校医处进行晨检,最后自己走回教室;离园的环节中同样如此,家长在幼儿园门口列队,孩子在幼儿园内列队,由老师一个个带出校门,直接交到家长手中。

(4)环境材料的过度。幼儿园为了安全,把草地或花园改建为塑胶地面,再铺上安全垫,代替原来的草地和土地;教室内外所有的墙角、桌角、台阶边角等也都进行了“圆润”处理,即用软包条、软包角给予包边处理,做到幼儿园无坚硬棱角。

除此之外,过度的安全机制体还体现在消防物品的配置、视频监控的安装、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机制及动态监管、检查、公示等方面。一定的安全机制是幼儿园安全的必要保障,但过度的安全工作就变成幼儿园的工作负担。

2.过度安全机制的不利影响

幼儿园安全机制的存在为幼儿园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但目前安全管理上的“过度保护”,却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园教育活动造成了小利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过度的安全机制会影响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例如,走平衡木,跳房子、踢毽子、蒙眼走路、踩小高跷等游戏活动,这可以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灵敏度。相关管理部门一直向幼儿园教师反复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在组织活动时,老师为了确保不出现意外,为了顾及幼儿的安全,忽视了对幼儿平衡能力、动作协调性的锻炼。

(2)增加幼儿园不必要的成本。民办幼儿园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学费,而在成本核算中,职工的工资及福利待遇已经占了每月收入的70%,剩下的30%还要维持幼儿园正常的运作,如办公费、维修费、物业管理费、电费、设备购置费、培训费、财务费等开支;然而由于安全机制的规定,幼儿园必须添置一些不必要的材料,这就导致幼儿园的支出大大增加。例如,门口保安的费用、园内地面软化费用、消毒器械的购置费、安全用品(所有1.2米以卜的墙边贴上防撞条)费用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幼儿园支出。

(3)阻碍了与家长的正常联系。从幼儿园禁止家长进园这件事上看,幼儿园忽视了“为家长服务”的办园宗旨。其实,家长在每天接送孩子入园和离园时,都是一个和老师简单交流沟通、了解自己孩子的一个有利时机,可是幼儿园硬性的接送机制减少了家长和老师交流的机会,阻碍了沟通联系。

二、幼儿园安全机制过度的原因

1.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能力小足

在幼儿阶段,孩子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爱玩、好动、好奇的特点在孩子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爱跑、爱玩、爱探索,对什么东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在活动中他们难免要奔跑、跳跃、钻爬、攀登等,往往会忽视自己的安全。然而,由于孩子动作灵敏性和协调性比较差,在活动中可能会小自觉地闯祸甚至是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例如,幼儿在活动中突然跌倒、因争抢玩具打架、从秋千上摔下来、抛接的物品落到自己或同伴的身上等情况。当处于危险时,幼儿又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这就导致老师在组织开展活动时畏手畏脚,甚至拒绝户外活动。

2.家长的过多要求

家长对孩子的过度紧张与过度保护是造成幼儿园“过度保护”的另一项重要原因。教师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经常会担心孩子在意外受伤时要如何对家长解释。在日本,小朋友在幼儿园受伤了,家长会对老师说:“对不起,老师,让您担心了。”而我们的家长则会要一直追问孩子受伤的过程,这样的做法不利于教师组织活动。

3.政府施加的压力

安全事故的出现,同时带来的是家长甚至媒体的关注。家长的口碑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生源,这是民办幼儿园生存最根本的问题。如果按上级部门要求开展安全工作能减少负面因素,那他们只有服从,因此,为了更好地维护幼儿园现有的口碑,幼儿园也从小说“不”。教育部门定期到幼儿园检查校园及周边安全,规定幼儿园每月按时上交安全排查资料,街道民警每周到幼儿园进行安全及消防物品的检查,每学期至少两次的消防、)w急预案的演练等。每次检查结束后,检查部门都会提出整改建议,幼儿园必须根据建议整改,否则就会受到处罚。在这样的情况卜,幼儿园如何能对整改建议说“不”呢?

三、解决幼儿园安全机制过度的对策

1.引导幼儿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园应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幼儿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并提升自我保护能力。例如,为了教育幼儿“不玩尖利的东西”,教师可以设计进行“手指划破了怎么办”的活动,通过组织幼儿观看图片,然后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学会正确使用剪刀、游戏棒等尖利物。此外,幼儿在活动中玩得高兴时,常常忘记了要遵守规则和秩序,往往一拥而上、你推我挤,极易造成身体伤害。因而,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要求幼儿按秩序游戏,遵守游戏规则,这也是提升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使幼儿懂得游戏规则,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讲故事、游戏模拟等,让幼儿判断是非,知道遵守规则、互相谦让的重要性。又比如,幼儿在走路的时候喜欢几个人手拉手一起走,一旦有人摔倒,其他人也很容易摔倒,导致几个人同时受伤。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明确要求幼儿不要手拉手走路,并请幼儿回答为什么老师这样要求他们,以此提高幼儿思考的能力,从而使幼儿学会主动地规避风险。

2.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减轻家长对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疑虑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生活在娇宠中,缺乏独立、缺少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如果家长能给予孩子在危险中自我锻炼的机会,培养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那么当孩子在面对危险时,就小会手足无措,而是会想方设法地自我救护。因此,幼儿园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家长改变以往的那种过度保护的模式,给予孩子自我锻炼的机会。

针对家长对幼儿园安全机制要求过多的问题,幼儿园要做的就是积极主动地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的安全理念以及采取的相关措施,帮助家长树立对幼儿园安全机制的信心,减轻家长对安全的疑虑和担忧。比如,通过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安全理念、安全机制、安全工作,对家长所反映的安全问题和困惑进行解释,确保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得到家长的理解和赞同。幼儿园还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宣传栏等平台向家长介绍幼儿园进行的安全教育活动,并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监督幼儿园的各项安全活动,增强家长对幼儿园安全工作的信心。

3.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

教育部门加强了对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部署和检查,定期到幼儿园进行安全检查、要求按时提交安全工作资料等。幼儿园往往“疲于奔命”,对其提出的整改建议也是“照做无误”,并没有对相关部门提出的疑虑进行解释和阐述,也没有对其提出的建议进行思考和考察,而是自目地根据整改建议提出整改措施,以达到相关部门的要求。幼儿园应化被动为主动,积极邀请相关部门到幼儿园进行安全检查,详细介绍幼儿园的安全保护工作,耐心解答检查部门的疑虑和困惑,使其对幼儿园的安全工作有足够的了解,避免因了解不足而产生的误解。此外,针对检查部门提出的整改措施,幼儿园也要进行充分的思考,并且召开全体会议以及家长委员会共同商讨,在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整改措施。

营造良好的氛围,建立合理的机制 篇3

关键词:教师素质;师德;教师积极性

一、转变教师队伍的思想观念,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种手段

每个人都是有思想的,每个人的思想支配着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為了不愧对这一称谓,多少人呕心沥血、夜以继日、不辞劳苦地工作着。又有多少人不在乎眼前的称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些人缺少什么呢?缺少的是奉献精神。没有高尚的为人民服务精神。这种随遇而安的思想能不耽误别人的子弟吗?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清当前形势,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尽量不掉队。

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在教育改革措施上出台了一系列新的举措。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的需要。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供孩子上学多数人不成问题,他们怕的是孩子没有出息,怕的是一所学校里的教师素质低,耽误了孩子成长。这就要求我们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不论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时期,毛主席始终把思想观念的转变放在首位。当前社会主义建设更离不开思想观念的转变。

二、培育人才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也必须把师德放在首位

师德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要教书育人,自己必须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处处起表率作用,堪称学生的楷模。这样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班风。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了这种奉献精神,才能知不足而努力进取。有了这种精神,才能做好各方面工作。我们的领导班子内,教师集体中的矛盾才能从多到少,从少到无。团结向上,努力拼搏的竞争机制才能形成。

三、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动力,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体,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办好教育的关键。所以努力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让教师自己“不用扬鞭自奋蹄”是摆在领导者面前的首要问题。

管理者应该从物质方面、精神方面努力满足教职工的工作需要。积极为教职工学习、进修创造条件。不断改善干群关系,让职工真正体验到当家作主的滋味,充分发挥民主,心底要有集体观念,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理念扎根心中,职工们甘洒热血写春秋。雷锋生长在旧社会,小时候受尽苦难,新中国成立后,党把孤儿的他抚养成人,当上一名汽车兵,他心底里感到无比自豪。从心底里感激共产党、感激抚养他的人民,实际工作中,他处处体现了为人民服务。这种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的形成,外部环境影响他,内心挫折教育了他,他没摆花架子,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得到真正体现。

四、领导班子的选拔要特别慎重,教师们的考核、评估是否科学合理,影响了职工们的积极性

合理的竞争机制是人为制定出来的。所以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是否服众很重要。选拔领导干部应该注意到这一点:是否具备了无私奉献的精神,业务精通不、科学管理没、深入实际不、公正廉洁不。否则,“上梁正,下梁歪,好政策,人带坏”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合理的竞争机制,能大大调动教师们的工作热情。

阿荣旗那吉屯一中,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全面加强学校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摘自: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普教处编的《义务教育与学校管理的实践和经验》)

一所学校的领导者,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以上几方面工作,教师的爱国心、报国志、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就会逐渐增强,教师们解放了思想,那自然会开动机器,沿着“三个代表”指引的方向与时俱进、只争朝夕,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努力工作了。

参考文献:

李黎.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湖南教育,2001(03).

医院如何建立不合理用药干预机制 篇4

1 我国不合理用药的表现与问题

WHO认为全球有1/3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 与发展中国家缺医少药、有限资源严重浪费有关。我国不合理用药 (irrational use of drugs, IRUD) 的问题比自认IRUD普遍而严重的美国更严重。肺部感染抗生素滥用现象普遍, 成本效果差, 耐药菌问题严重, 用药者中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的病例不足10%。疾病平均误诊率高达27.8%, 恶性肿瘤、肺外结核误诊率占40%。医保覆盖面不及总人口一成, 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对初级卫生保健与RUD重要关系的认识比较薄弱。宏观上还没有建立有效的用药系统。我国常见IRUD主要有:适应证不明确, 用药禁忌, 剂量过大或过小, 疗程过长或过短, 用药种类与复方过多, 用药不计成本效果, 随访与遵从医嘱差。抗感染药合理使用率不足50%, 大医院药费开支前50位半数为抗生素, 甚至前十位全为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适应证不符, 疗程过长, 低热或已退热仍在用药者普遍存在。激素适应证过宽, 不良反应偏多。抗高血压药使用不规范。抗癌药的使用合乎治疗规范者也仅占两成。注射剂使用过宽, 合用配伍禁忌者多 (10%~30%) 。中草药处方者懂中医者少, 中西药合用情况混乱, 用药品种过多。我国住院者因IRUD导致或促成死亡者占住院死亡的比例, 据武汉、北京及长沙等地医院报告各为11%、17%及5%。常见的致命原因有:水及电解质紊乱, 急性肺水肿, 消化道出血, 肝肾衰竭 (异烟肼、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四环素、神经节阻滞药未减量或停用) , 心血管并发症, 抗感染药滥用致二重感染或致命性相互作用, 低血糖昏迷等。不少是因抗感染药物使用不合理而引起。美国1966—1996年30年间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及致死者平均占住院患者的6.7%及0.32%, 居美国死因第4位, 占人口的1/2200。

2 对策

2.1 制定国家药物政策 (national drug policy, NDP)

NDP是政府给医药界提出的目标、行动准则、工作策略与方法的指导性文件, 以利政府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协调行动。目前151个国家已有66个制订了官方NDP文件。我国尚未制定NDP, 应尽快安排, 加强立法与监督保障RUD。

2.2 加强执行《药品管理法》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的力度

修订后的《药品管理法》针对药品购销中收受回扣或其他利益做出了禁止性规定。《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规定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按规定报告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 国家鼓励报告者, 惩罚知情不报者。

2.3 完善基本药物政策

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处方集、治疗指南是推动基本药物政策、实现RUD的3种配套工具。最重要的是落实以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处方集为基础的国家治疗指南, 提高遴选基本药物与编写指南的水平, 遏制回扣决定选药的歪风。

2.4 落实抗生素使用管理办法

IRUD最严重问题是滥用抗生素。各部门制定的抗生素使用管理办法应得到落实。对广大处方者的用药水平与知识应定期考查, 实施有期限的处方权证书制度。

2.5 推行国家药品采购管理规范与药品调配管理规范

这两个规范从源头 (采购) 和出口 (窗口发药) 上为合理用药把关, 前者在我国还刚开始, 应迅速推广;后者尚未出台, 应及早制定, 认真执行。

2.6 加强社会科学研究与德育措施

医疗卫生工作是以社会人群为对象的工作。我国社会医学 (包括药学) 的研究与应用落后于发达国家, 甚至没有明确医学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交叉的学科。要倡导无德不为医, 大力进行诚信教育并加大对无诚信者的惩戒力度。医务人员首先应是有良好教养的人士。

2.7 在校教育与继续教育要增补合理用药课程

卫生教材普遍缺乏RUD的内容。药学教育除应按临床药师、社区药师、制药工程师进行面向医院、社区、药厂的定向培养外, 医学院校的教学、各级医师的继续教育内容中都应无例外地加大合理用药课程的比重。

2.8 积极参与改革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医疗机构及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将使合理用药大环境得到改善。改革目的是造福患者、让利于民, 废除以药养医, 以利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

2.9 建立完善的用药系统

目前只有极少数患者能受到从就诊到随访诸环节连贯的RUD服务, 绝大多数看病过程以开处方为结束。应逐步实行一、二、三级医院有机组合的医院集团, 以建成完善的合理用药一体化服务系统。

2.10 依托信息技术

在电脑处方网络上设置合理用药监测及指标系统, 能减少IRUD, 对管理者也很有帮助。

建立科学合理的用工机制势在必行 篇5

农村信用社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用工机制

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用工机制,成为搞好信用社工作的关键。我认为只有抓好以下几方面,才能有力地促进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的有效转变和各项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

一、选好信用社带头人

(1)联社要从抓领导班子入手,利用机构调整和人事用工制度改革的契机,通过考试考核和公平竞争,把那些思想品质好、业务素质高、有开拓精神、勇于挑担子的人选拔出来,把领导班子建成能征善战、能打硬仗的领导核心。(2)配好以主任为核心,副主任、分社主任、主管会计、主办信贷员为成员的信用社社务会。社务会要分工明确,各施其职,起好表率作用,形式新的活力和较强的向心力。

二、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1)引进和开发人才,增加复合型人才。要制定适合现代金融企业的员工准入标准,严格按条件和标准进人,彻底解决无条件无标准或降低条件和标准进人的问题。

(2)提高员工的政治和理论水平。要有针对性的对员工开展的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和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引导员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建设一支高水准员工队伍。

(3)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信用社应根据工作岗位的性质、职责和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上岗、在岗、转岗等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工作适应能力。结合现代金融企业的建设以及管理,对员工进行扩展知识的继续教育,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提高建交现代金融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1)加强和完善劳动用工制度,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在合理制定工作目标的基础上,强化监督考核,除正常的制度考核外,要准确评价员工的人才作用发挥情况。采取联社与信用社和机关科定、信用社和科定与员工签订目标岗位责任书,明确工作职责,实行按月考核。

(2)改革收入分配办法,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工作上要严格实行工效挂钩,把员工的工资报酬和经济效益、业务能力挂起钩来,奖优罚懒,打破员工收入平均分配的旧体制、建立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新体制,真正实现“增效凭效益,收入靠贡献”的激励机制,做到分配公开、公正、公平。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1)开展政治思想教育,激发员工干好工作的信心,要以“五爱”为要求,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事业心和紧迫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大力提倡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工道德和社会公德,树立“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创新”的行风;加强纪律教育,以依法合规、稳健经营、遵纪守法为主内容,增强员工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创建一流的金融环境。

“暖市”更需合理的市场秩序 篇6

根据近日龙湖、万科、华润、绿城在内的多家标杆房企回款情况乐观。较优业绩的取得,市场短期交易量上升,究竟是以价换量的预期效果,还是市场根本回暖,直接关系着下半年开发商在定价、拿地策略等一系列事关企业运营的重要决策。

在上半年房地产市场上,政府继续深化行政调控手段,基本实现了对房地产市场的降温,同时政策倾斜于刚需,打击投资和投机需求,形成市场理性购买和供应的局面。在此情形下,开发商得以主动调整供应结构,合理制定销售价格,达到购买者心理预期,使得刚需购买者出手,从而实现了市场“回暖”。此时的“回暖”,是众多房企“以价换量”的结果。

“暖市”下的开发商表现各不相同。不少开发商以为楼市已经全面回暖,开始明升暗涨,甚至开始捂盘惜售,并对外宣传“楼市全面回暖”,给购房者形成房价“看涨”的心里暗示,导致不少购房者恐慌性购买。一旦涨价的步幅迈得太大,可能会使得项目价格优势不复存在,并且引发市场反感,极有可能出现再度滞销,随后若“二次降价”,无疑会对项目品牌产生恶劣影响。

但也有不少品牌房企对宏观大势还是做出了准确预判。从6月底开始,包括万科、保利地产等在内的一线上市房企多次进行内部沟通及对外表态,均认为6月的成交数据难以断定市场回暖,加速推货消化库存仍是目前第一要务。因此上述房企都已经开始筹划加速推盘,抢占先机。而从这些标杆房企近年的销售业绩来看,“以价换量”的定价策略无疑是助推其业绩增长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再反观政策面可以发现,房价大幅上涨的基础并不存在。目前和2008年之后的那一轮房价暴涨,政策导向、市场环境都不同,因此这一轮涨价很难持久。而国家调控房地产的决心更未改变,6月份以来住建部、发改委、央行、银监会先后出来辟谣,否认楼市放松的谣传。

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房价离“回归合理水平”仍有距离,房地产市场也尚未真正达到健康、稳定的发展目标。此时,市场亟须合理的秩序和良好稳定的环境,而这些同时需要理性的政策、理性的购买者和开发商共同支撑,才可使得这一轮“暖市”有望持续更长时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合理的秩序和良好的环境还需继续深化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得以构建市场合理的供需架构。

幼儿园需要合理的安全机制 篇7

面对不断出现的安全事故, 幼儿园迫切需要制定相关的安全机制以确保幼儿的安全。这些机制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一些可能引发危险事故的因素, 但在保障幼儿生命安全的同时, 却又造成“保护过度”, 反而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一、安全机制过度的表现与不利影响

1. 安全机制过度的表现

(1) 三重门卫。幼儿园已经配置了专门的保安员进行门岗保卫和园所巡逻、出入登记、周边定时检查、物品器械的安全和维护等工作。但是, 当地的派出所直接到幼儿园安排任务, 明确表示由于公安部门人力不足, 在入园与离园时间不能到幼儿园维持工作, 要求幼儿园在门口对面再建一座治安亭, 请一位专职保安值班, 确保幼儿入园和离园安全。这样, 幼儿园的保安就变成了巡逻、门岗、门亭的“三重保卫”。

(2) 过度喷杀药物。在登革热防疫期间, 防疫部门通过上级部门不断强调:学校、幼儿园一定要做好日常的消毒工作, 并且做了详细的规定。为了确保幼儿园不出现传染病, 除了每日常规的紫外线消毒、消毒液浸泡消毒、高温消毒之外, 每周一、三、五在幼儿离园之后还要在教室内外喷洒灭蚊药水。

(3) 严禁家长进园。由于社会上出现校园袭击事件, 上级部门要求幼儿园禁止家长入园, 因此, 幼儿园就更改了相关的接送机制。晨间接待要求教师七点半就列队在幼儿园门口迎接家长和孩子, 从家长处接过孩子后认真观察孩子的情况, 然后孩子自行到校医处进行晨检, 最后自己走回教室;离园的环节中同样如此, 家长在幼儿园门口列队, 孩子在幼儿园内列队, 由老师一个个带出校门, 直接交到家长手中。

(4) 环境材料的过度。幼儿园为了安全, 把草地或花园改建为塑胶地面, 再铺上安全垫, 代替原来的草地和土地;教室内外所有的墙角、桌角、台阶边角等也都进行了“圆润”处理, 即用软包条、软包角给予包边处理, 做到幼儿园无坚硬棱角。

除此之外, 过度的安全机制体还体现在消防物品的配置、视频监控的安装、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机制及动态监管、检查、公示等方面。一定的安全机制是幼儿园安全的必要保障, 但过度的安全工作就变成幼儿园的工作负担。

2. 过度安全机制的不利影响

幼儿园安全机制的存在为幼儿园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 但目前安全管理上的“过度保护”, 却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园教育活动造成了不利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过度的安全机制会影响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例如, 走平衡木, 跳房子、踢毽子、蒙眼走路、踩小高跷等游戏活动, 这可以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灵敏度。相关管理部门一直向幼儿园教师反复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因此在组织活动时, 老师为了确保不出现意外, 为了顾及幼儿的安全, 忽视了对幼儿平衡能力、动作协调性的锻炼。

(2) 增加幼儿园不必要的成本。民办幼儿园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学费, 而在成本核算中, 职工的工资及福利待遇已经占了每月收入的70%, 剩下的30%还要维持幼儿园正常的运作, 如办公费、维修费、物业管理费、电费、设备购置费、培训费、财务费等开支;然而由于安全机制的规定, 幼儿园必须添置一些不必要的材料, 这就导致幼儿园的支出大大增加。例如, 门口保安的费用、园内地面软化费用、消毒器械的购置费、安全用品 (所有1.2米以下的墙边贴上防撞条) 费用等, 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幼儿园支出。

(3) 阻碍了与家长的正常联系。从幼儿园禁止家长进园这件事上看, 幼儿园忽视了“为家长服务”的办园宗旨。其实, 家长在每天接送孩子入园和离园时, 都是一个和老师简单交流沟通、了解自己孩子的一个有利时机, 可是幼儿园硬性的接送机制减少了家长和老师交流的机会, 阻碍了沟通联系。

二、幼儿园安全机制过度的原因

1. 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能力不足

在幼儿阶段, 孩子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 爱玩、好动、好奇的特点在孩子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爱跑、爱玩、爱探索, 对什么东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在活动中他们难免要奔跑、跳跃、钻爬、攀登等, 往往会忽视自己的安全。然而, 由于孩子动作灵敏性和协调性比较差, 在活动中可能会不自觉地闯祸甚至是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例如, 幼儿在活动中突然跌倒、因争抢玩具打架、从秋千上摔下来、抛接的物品落到自己或同伴的身上等情况。当处于危险时, 幼儿又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这就导致老师在组织开展活动时畏手畏脚, 甚至拒绝户外活动。

2. 家长的过多要求

家长对孩子的过度紧张与过度保护是造成幼儿园“过度保护”的另一项重要原因。教师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 经常会担心孩子在意外受伤时要如何对家长解释。在日本, 小朋友在幼儿园受伤了, 家长会对老师说:“对不起, 老师, 让您担心了。”而我们的家长则会要一直追问孩子受伤的过程, 这样的做法不利于教师组织活动。

3. 政府施加的压力

安全事故的出现, 同时带来的是家长甚至媒体的关注。家长的口碑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生源, 这是民办幼儿园生存最根本的问题。如果按上级部门要求开展安全工作能减少负面因素, 那他们只有服从, 因此, 为了更好地维护幼儿园现有的口碑, 幼儿园也从不说“不”。教育部门定期到幼儿园检查校园及周边安全, 规定幼儿园每月按时上交安全排查资料, 街道民警每周到幼儿园进行安全及消防物品的检查, 每学期至少两次的消防、应急预案的演练等。每次检查结束后, 检查部门都会提出整改建议, 幼儿园必须根据建议整改, 否则就会受到处罚。在这样的情况下, 幼儿园如何能对整改建议说“不”呢?

三、解决幼儿园安全机制过度的对策

1. 引导幼儿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幼儿园应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幼儿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并提升自我保护能力。例如, 为了教育幼儿“不玩尖利的东西”, 教师可以设计进行“手指划破了怎么办”的活动, 通过组织幼儿观看图片, 然后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 学会正确使用剪刀、游戏棒等尖利物。此外, 幼儿在活动中玩得高兴时, 常常忘记了要遵守规则和秩序, 往往一拥而上、你推我挤, 极易造成身体伤害。因而, 在游戏活动中, 教师要注意要求幼儿按秩序游戏, 遵守游戏规则, 这也是提升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使幼儿懂得游戏规则, 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如讲故事、游戏模拟等, 让幼儿判断是非, 知道遵守规则、互相谦让的重要性。又比如, 幼儿在走路的时候喜欢几个人手拉手一起走, 一旦有人摔倒, 其他人也很容易摔倒, 导致几个人同时受伤。根据这种情况, 教师应该明确要求幼儿不要手拉手走路, 并请幼儿回答为什么老师这样要求他们, 以此提高幼儿思考的能力, 从而使幼儿学会主动地规避风险。

2.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 减轻家长对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疑虑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 从小就生活在娇宠中, 缺乏独立、缺少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如果家长能给予孩子在危险中自我锻炼的机会, 培养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那么当孩子在面对危险时, 就不会手足无措, 而是会想方设法地自我救护。因此, 幼儿园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家长改变以往的那种过度保护的模式, 给予孩子自我锻炼的机会。

针对家长对幼儿园安全机制要求过多的问题, 幼儿园要做的就是积极主动地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的安全理念以及采取的相关措施, 帮助家长树立对幼儿园安全机制的信心, 减轻家长对安全的疑虑和担忧。比如, 通过家长会, 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安全理念、安全机制、安全工作, 对家长所反映的安全问题和困惑进行解释, 确保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得到家长的理解和赞同。幼儿园还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宣传栏等平台向家长介绍幼儿园进行的安全教育活动, 并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 了解监督幼儿园的各项安全活动, 增强家长对幼儿园安全工作的信心。

3. 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

教育部门加强了对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部署和检查, 定期到幼儿园进行安全检查、要求按时提交安全工作资料等。幼儿园往往“疲于奔命”, 对其提出的整改建议也是“照做无误”, 并没有对相关部门提出的疑虑进行解释和阐述, 也没有对其提出的建议进行思考和考察, 而是盲目地根据整改建议提出整改措施, 以达到相关部门的要求。幼儿园应化被动为主动, 积极邀请相关部门到幼儿园进行安全检查, 详细介绍幼儿园的安全保护工作, 耐心解答检查部门的疑虑和困惑, 使其对幼儿园的安全工作有足够的了解, 避免因了解不足而产生的误解。此外, 针对检查部门提出的整改措施, 幼儿园也要进行充分的思考, 并且召开全体会议以及家长委员会共同商讨, 在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提出合理的整改措施。

幼儿园应时刻把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 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仅仅依靠幼儿园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 它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卫生部门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再加上家庭和社区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这样才能确保幼儿园的安全工作万无一失。但是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 如因为过度关注安全而阻碍幼儿园正常教育活动的开展。我们要做的就是加强与相关部门以及家长的沟通联系, 争取他们对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追求三方共同满意的结果, 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愉悦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邹慧敏.浅论幼儿园安全管理[J].学前教育研究, 2006, (9) :34-35.

[2]张少莹.浅议幼儿园日常安全管理策略[J].教育导刊 (下半月) , 2011, (4) :54-56.

[3]刘馨, 李淑芳.我国部分地区幼儿园安全状况与安全教育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 2010, (12) :15-18.

[4]曲正伟.论民办幼儿园安全事故中的制度因素[J].学前教育研究, 2010, (9) :31-33.

探索科学合理的医用耗材定价机制 篇8

本文结合理论与实际, 借鉴发达国家管理经验, 探讨我国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医用耗材定价机制, 并提出必要的政策建议。

1发达国家医疗器械法规概况

1.1美国医用耗材管理概况

“医疗器械”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的法律条文上, 同时, 美国也是最早对医疗器械进行分类管理的国家。现在很多国家在制定医疗器械法规时, 往往都会参考美国医疗器械相关的法律条文。

在美国, 医用耗材的价格主要通过市场竞争来形成 (尤其是各个医疗保险机构之间的竞争) 。通常, 保险公司会与医疗器械公司在医疗器械的价格上进行商讨, 直到将价格压到最低。

另外, 除了市场竞争以外, 美国医用耗材的价格还受到卫生保健管理组织 (MCO) 等有关部门的影响, 如:制定医用耗材目录, 并且规定在某些领域只能使用较为便宜的医疗器械, 这样一来, 各器械公司为了能进入医用耗材目录就会主动降价;提倡多使用国内仿制的价格低廉但疗效相同的医疗器械。在医院, 负责采购医用耗材的部门必须与固定的医用耗材批发商直接签订购销合同并且定期进货, 而且规定医院从中赚取的差价只能占医院总收入的5%[2]。

1.2欧盟医用耗材管理概况

欧盟将医用耗材的管理分成3个层面, 分别为上市前、临床实验和上市后管理。其中, 对于价格的管理属于上市后管理。目前, 欧盟在上市后管理层面上并没有制定统一的法规进行约束, 而是由各国主管部门各自管理。例如, 德国有规定, 批发商必须将从厂家进的货直接销售给医院药房和药店, 不得中间转卖。

2新形势下探索科学的医用耗材定价机制的必要性

为了更好地规范医用耗材的价格, 原卫生部在2013年1月16日印发了《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规范》[3]。 但是, 我国医用耗材市场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其中包括集中采购所带来的问题。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4-5]。

2.1定价主体不唯一, 且能肆意抬高价格

目前, 我国医用耗材市场的四大定价主体分别是: 一是对其产品有绝对定价权的外资企业, 因为他们拥有市场垄断和技术优势;二是能制定最高零售价的招投标部门, 所有涉及的耗材都必须遵守由招投标部门所制定的封顶价格;三是国内医用耗材生产企业可根据其产品生产成本的变化而自由上调价格;四是经销商, 有时候经销商会对医用耗材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 尤其是小规模经销商, 通常采取特殊手段来抬高价格。

2.2医用耗材品种及种类难以规范化

很多厂商为了凸显其产品的与众不同, 就在申报注册名称上大下功夫, 这种行为不仅让国家有关部门在给产品分类时无从下手, 而且造成了产品不能在价格上进行横向比较, 导致专家们在审议时困难重重。

2.3目前的评审模式受主观影响较大

我国目前评审采用由主观和客观分两部分组成的双信封评审模式, 以客观分为主。虽然是以客观分为主, 但在客观分上缺乏统一的科学标准, 因此难以满足所有竞争企业的需求;而主观分则是以专家的认知为主, 这则难以避免受到个人喜好及认知所带来的影响。

2.4利益相关者缺乏控制价格的动力

中国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学会都是政府组织, 没有独立的机构代表医师和护士们的利益;与此相反, 在任何新药或医用耗材的背后却总有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 他们可能通过某些不合法的途径, 想方设法地让相关官员为他们的产品制定高价。因此, 某些医疗机构单位可以轻易地去强制降低医疗服务的价格, 却不降低高昂的药价和医用耗材的价格。目前, 国内医院的盈利增收模式导致医院根本没有降低医用耗材价格的动力, 相反, 都倾向于使用价格较高的医用耗材以增加收入。

3探索科学的医用耗材定价方法

3.1卫生技术评估应用于政府宏观决策

在有些情况下, 是无法通过竞争来对其进行定价的, 比如当某产品没有可比较的同类产品时, 可采用卫生技术评估中的经济学评价法来确定其价格。目前, 主要是成本效果分析[6] (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 CEA) , 其目的是希望能以一定量的资源消耗去争取最佳的经济效果, 或者为取得同样的效果, 而把人、财、物的消耗降低到最小化。换句话说, 这种方法就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 对医疗卫生政策、措施、方案等的经济性进行评价。它分析的是成本消耗后得到的效果, 效果可以是各种具体的结果, 这种结果能用自然单位表示, 也可以用货币表示, 还可以用合成的单位来表示。方法如下, 首先, 确定一个基准品, 基准品必须是已经经过竞标的产品;然后将被单列的产品同基准品一起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最后, 将基准品的竞标价格与成本效果分析所得的结果相结合, 从而确定单列产品价格区间。

3.2循证评价运用与竞标定价

有研究指出, 循证评价和经济学评价是医用耗材定价科学有效的工具[2]。

所谓医用耗材的循证评价, 是指根据证据, 对医用耗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的过程。主要结合3方面的信息来进行评价, 分别是与供应商讨论、临床专家意见和文献调查。通过供应商对产品的介绍, 管理者们可以对该类耗材有初步的了解, 包括各品牌之间的差异;专家意见是作对上述信息的补充;如果循证评价通过上述两种方式都不能完成, 则需收集相关的临床研究资料来完善评价工作。

目前, 我国医用耗材采用最多的定价方式为竞标定价, 但是, 医用耗材名称繁多且分类不清, 不同品牌的产品在设计或者材质上或多或少都会有区别, 这就给竞标带来了很多困难, 导致无法通过竞标来对医用耗材进行合理的定价。而与竞标体系不同的是, 在循证管理体系中, 重视的是终点指标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差异, 而非设计或材料这类指标之间的差异。

循证评价由3个步骤组成:分别是与供应商的讨论——以简单了解各种产品品牌间的差异;听取临床专家意见——可从使用者的角度对品牌产品的差异进行补充;文献调查——这是在以上两步都无法完成循证评价的时候, 通过查阅文献来完成循证评价。完成循证评价之后, 可以确定单列产品和非单列产品, 对于后者, 可采取竞标定价的方式, 而由于单列产品无法进行竞标比较, 则需对其进行卫生技术经济学评价。

3.3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于招标定价

模糊现象在社会上是普遍存在的, 例如对于美丑的判断是无法用数学模型或者用确定性来进行描述的, 但是有时却不得不对某些模糊现象进行评价与比较。模糊数学则是研究与处理这类模糊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它力求将各种模糊现象数字化和定量化。其中,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依据数学隶属理论, 将评价从定性转化为定量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对受到诸多因素制约的事物做出一个定量化的总体判断。这种评价法的特点是能较好地解决难以量化的问题。

目前国内很多医院采用专家打分评标的传统方法, 这种方法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评价指标单一, 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经研究发现, 将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到招标中时, 它将定性评价转变为定量比较, 还可进行信息化管理, 大大提高招标效率和档案管理效率, 且有很好的操作性和科学性[4]。

4政策建议

由于医疗体制等多方面的差异, 在医用耗材的定价机制上, 生搬硬套别国的做法显然不能解决我国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因此, 有必要寻找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和顺应社会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医用耗材定价机制。在综合考虑我国医用耗材市场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之后, 建议将上述方法运用到医用耗材定价之中。

4.1将卫生技术评估、循证评价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于医用耗材定价

在医用耗材定价时, 可以尝试将循证评价和卫生技术中的经济学评价结合运用到定价体系中。比如, 循证评价可以用来确定哪些产品可以竞标定价, 哪些产品应该单列;然后运用卫生技术评估的经济学方法来确定被单列产品合理的价格区间;将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到招标中, 能大大提高招标效率和档案管理效率。

4.2建立独立的医用耗材上市前与上市后的监管平台

由于医用耗材的收费价格不仅和耗材的购进价格有关, 还与加价率和加价水平密切相关[1], 据中国价格协会2005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 值 (介) 入类产品从出厂到医院销售给患者整个过程, 平均加价2~3倍[5]。因此, 政府有必要建立权威的医用耗材监管平台。加强医用耗材上市前和上市后的监管, 控制耗材生产商和经销商对产品的肆意加价行为, 降低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的实际加成比率, 并且做到信息公开, 以抑制医用耗材价格的不合理上涨。

参考文献

[1]Zhang H.China’s irrational medical pricing scheme[J].Lancet, 2010, 375 (9716) :726.

[2]陈以桢, 高慧君.美国、欧盟医疗器械法规概况及与我国法规的对比[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08, 32 (3) :218-226.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卫生部等印发《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规范》[EB/OL]. (2013-01-16) [2013-07-18].http://www.drcnet.com.cn/eDRCnet.common.web/docview.aspx?S earchRecordID=2594721&version=integrated&DocID=3116753&leafid=14124&chnid=3636&querystring=%d2%bd%d3%c3%ba%c4%b2%c4&searchquerystring=%E5%8C%BB%E7%94%A8%E8%80%97%E6%9D%90&SearchItem=subject.

[4]孙铠, 宋天一.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医用耗材招标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3, 19 (1) :12-14.

[5]韩璐.高值耗材价格“挤水”还在找路——医用耗材价格虚高状况解析 (上) [EB/OL]. (2011-04-21) [2013-07-18].http://www.drcnet.com.cn/eDRCnet.common.web/docview.aspx?SearchR ecordID=2594721&version=integrated&DocID=2517935&leafid=70&chnid=25&querystring=%d2%bd%d3%c3%ba%c4%b2%c4&s earchquerystring=%E5%8C%BB%E7%94%A8%E8%80%97%E6%9D%90&SearchItem=subject.

法院审前调解机制的合理设置 篇9

调解与审判作为我国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方式解决纠纷由来已久。目前的立法采用“调审合一”的模式, 在民事诉讼中设立第八章。立法者将调解纳入诉讼程序是基于这样的构想———通过法院调解既可以获得与判决相同或相近似的、法律上正确的处理结果, 同时又可以避免判决所具有的高成本和强制性, 但是, 这种理想本身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值得商榷。

最高法院出台多项涉及调解的司法解释, 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法院调解, 客观上也丰富了法院外调解, 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多元解决纠纷机制。联合出台的文件形成了“大调解”的格局。但是, 这些立法还是没有做到将调解与审判分离。调解制度在运行过程中还是面临有理想无实施、有原则无规则的困境。

为解决这一困境, 学界提出了调审分离的方案, 在法院内部, 在审前阶段实现调审分离。调审分离模式就是要通过审前调解机构实现调解与审判分离和对接。笔者认为应当肯定法院审前调解的模式, 即在“大调解”层面上, 将司法调解和非司法调解分立, 形成司法调解和非司法调解分立的二元结构;同时, 在法院调解层面上, 将调解程序和审判程序分离, 形成审判与调解的二元结构。

二、审前调解机制构建

(一) 审前调解的主体

为实现法院调解与审判的分离, 应当建立相对于审判而独立的调解机构, 可以借鉴台湾地区法院设置的调解委员会。调解机构为法院设置的调解机构, 是法院内部部门, 专司调解。立案庭立案之后, 依当事人的申请将案件交付调解机构, 也可以依法将法定调解前置的案件交付调解机构进行调解。

调解机构组成人员由法官及调解员组成。调解机构可以聘请社会经验丰富的、公正的、专业的各类人士担任调解员。调解员属于法院工作人员, 遵守法院工作人员规范。依当事人的选择, 可以由调解机构的法官或调解员进行调解。虽然调解员负责调解的具体事宜, 但是涉及调解协议效力及调解程序变动等事项只能由法官做出决定。调解的成立、认定、生效、失效与调解程序的中止、终结等程序性事项只能由法官职权裁决, 调解机构其他人员无此职权。

依据案件的具体情况, 法院调解机构可以将案件交付法院以外的社会调解机构进行调解, 或邀请其他调解机构或个人协助法院调解。各地在“大调解”的司法政策的指导下, 已经建立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等社会调解机构。将法院调解案件交付社会调解是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和高效利用社会资源的需要, 以实现非诉调解机制与诉讼调解机制的对接。

(二) 审前调解的范围

关于调解的适用范围应当回答两个问题:其一, 调解的案件类型;其二, 调解的程序阶段范围。

现行民事诉讼法并没有规定审前调解的案件类型的适用范围。调解适用范围可以借鉴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 采取“排除法”。结合我国现行的立法, 根据诉讼人数、案件性质、争议内容、标的金额的不同, 分为自愿调解、强制调解、不适用调解。关于强制调解,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十四条规定了六种强制调解的案件类型。但是根据当事人和案件具体情况, 不能调解的案件不应当调解。关于不适用调解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规定了不适用调解的情形, 这一规定显然是出于对公益事项当事人无权处分的考虑, 而在案件类型上作出限制;在权利行使能力悬殊的情况下进行调解当事人无法相互平等协商, 也不能调解, 家庭暴力纠纷就属于这种情况。排除以上两者, 余下的应当认为是自愿调解, 应当依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行使。

关于程序阶段, 审前调解在诉讼阶段适用的具体时间可以设置在当事人将案件交由法院立案, 立案法官在审前准备程序中对案件进行“分诊”过后进入和适用审前调解;对于同一案件诉讼请求只能在审前调解程序中进行调解, 一审自开庭至判决, 以及二审、再审程序中不再进行调解。

(三) 法院调解程序及运行

1.有关调解启动

调解应当依当事人申请启动。调解启依据案件类型不同存在不同的启动方式。自愿调解类型案件应当依当事人的申请启动;法定调解前置类型案件, 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并成功立案的, 向法院起诉应当视为同意先行调解。对依法不能调解的案件, 法院应当驳回此类案件的调解申请。

2.有关调解人员选任及参与

法院调解机构设置在法院内部, 在人员机构设置和人员设置上独立于审判机构。法院应当为调解组织和调解人员编辑造册, 以供选任。具体调解人可以是法官以及调解员。

调解人员参与调解的顺序可以借鉴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第四百零六条之规定, 调解员首先介入调解程序中, 向当事人摆事实讲道理, 减少争点增强沟通, 如果有达成合意的时候, 法官再参与到调解中来。法官介入的作用在于审查调解协议, 保障当事人的权益, 防止调解无效的情况发生。调解法官进行调解时, 程序由法官主导。调解由两个以上的调解员进行时, 法官指定其中一名调解员指挥调解程序。

3.有关调解期间

调解日期由法官职权确定, 并将调解申请书与调解日期通知书一并发送对方当事人, 并在调解日期通知书中写入调解不到场的后果。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不到场, 法官依情况终止调解或另定调解日期。

依据《关于进一步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的若干意见》, 调解以一个月为限, 当事人同意延长除外。期间不计入审限, 期间过后, 案件转至审判程序。

4.有关调解证据

调解过程中, 实施调解人员听取双方当事人以及与纠纷有利害关系人的陈述, 确认争议的焦点。调解人员可以检查现场或调解争议标的, 法官可以依职权调查取证。

调解不成, 案件进入审判程序, 调解过程中形成的材料不能作为证据向法庭提供, 包括调解人员提出的调解方案、一方当事人提出的对解决纠纷建议的看法或者提出的调解方案、一方当事人在调解中自认的事实和陈述、一方当事人表示同意接受调解方案的事实、调解程序的文件等等。调解法官应当遵循保密原则, 不得向其他人披露任何与调解有关的材料。当事人也不应当在庭审过程中将调解过程中形成的材料作为证据向法庭提供。

当事人在调解程序中提出的证据可以在庭审中作为证据出示。当事人如果在庭审过程中提出上述材料作为证据出示, 可以适用民事诉讼法第十章的规定处罚当事人。

5.有关解决方案

法官或调解员为使调解达成, 可以依职权对案件提出意见。调解时, 应当明确纠纷争点所在, 不仅消灭纠纷, 也消灭纠纷之源头。法官或调解员应当注意平衡双方当事人的损益, 提出公平的调解方案, 使双方让步达成调解效果。

有关解决方案, 可以借鉴台湾“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酌定公平方案 (第四百一十四条) 、酌定解决事项条款 (第四百一十五条一项) 、提出解决事件的方案 (第四百一十七条一项) 。法官或调解委员会经双方当事人的同意, 对案件提出公平方案和提出解决事项, 力求衡平当事人双方的损益, 并在双方当事人不能达成一致但极其接近时, 可以职权对财产争议提出解决方案。

(四) 审前调解特别原则

1.保密原则

保密原则是指调解程序中的法官、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对调解过程中的证据和调解协议负有保密义务, 不得泄露给本案以外的人。《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 (一下称《衔接意见》) 第十九条规定了参与调解人员的保密义务、证据运用与保密原则的例外。所以, 对保密原则有如下认识:1、对公众保密;2、对审判人员保密, 参与调解的人员不得向审判人员进行披露。保密原则对于调解十分重要, 直接影响到调解的效果和程序设计。首先, 保密原则鼓励信息披露, 当事人可以毫无顾忌地披露信息, 可以坦诚地交流, 从而更好地解决纠纷;其次, 禁止或限制调解员披露调解信息或出庭作证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保护, 并能够排除调解员继续在其后的纠纷中担任裁判者角色, 实现了调审分离。

保密原则之于审判和调解的重要性还在于证据规则的运用。我国仅对形式上的保密原则做出初步的规定, 还没有对调解的证据规则进行规定。调解的证据规则应当借鉴《国际商事调解示范法》第十条, 从证据类型及主体适用来规定调解中证据的运用:可披露与否、可采信与否、适用条件。

2.不公开原则

2004年最高法院调解规定第7条规定:“当事人申请不公开进行调解的, 人民法院应当准许。”2009年《衔接意见》第19条规定:“调解过程不公开, 但双方当事人要求或者同意公开调解的除外。”

不公开原则贯穿调解的全过程。调解进行中, 仅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与案件有关必须参加调解的人员参与到调解中, 其他与案件无关的人员不应当列席旁听。媒体不得就调解进行报道。

(五) 法院调解方式以及调解效力

法院调解方式多样, 在相关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当中, 形成了委托调解、协助调解、独立调解三种方式。虽然调解方式多样, 但是运用这些方式调解的主体为法院调解专设机构, 所达成的调解协议最终由法院调解专设机构进行确认。

1.法院独立调解

独立调解是指民事纠纷由法院专设调解机构进行调解。法院调解的主体仅是内部专设调解机构。主持调解的人员是专设调解机构的调解法官和调解员。

法院独立调解应当在庭审进行前进行。调解成功, 法院制作调解书;可以不制作调解书的, 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九十八条。调解不成功的, 案件应当转入审判组织。审判组织不再进行调解。

2.委托调解

委托调解, 是指法院对起诉到法院的民事案件, 在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后, 委托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组织或个人进行调解。在诉讼实务中, 法院对立案前的调解的处理, 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 把纠纷交给法院外的机构或者组织进行调解, 例如交给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会、妇联、商会等调解, 其法理依据是委托调解, 实践中大多是交给设在法院的“人民调解工作室”或“人民调解窗口”进行调解;另外一种是, 由立案庭的法官自己进行调解。

本文所指的委托调解是立案后、审判前的委托调解。立案前的委托调解有所弊端。立案前案件还没有进入到诉讼系属, 极易侵犯当事人的诉讼权益。这也会产生对法院行为合法性的质疑, 以及剥夺或妨碍当事人行使诉权的理论上的非难;当事人同意接受委托调解的情况下, 当事人的同意能否构成法院豁免立案审查义务的理由?

以委托调解方式调解的, 法院可以委托人民调解委员会、行政调解和行业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据《民事诉讼法》及《人民调解法》进行调解。行政调解, 是指负有调解义务的行政机关进行的调解。一般说来, 属于行政调解范围的有:合同管理机关的调解、主管机关的调解、公安派出机关的调解、司法助理员的调解、劳动管理机关的调解等。行业调解, 行业调解、社会团体、个人调解与诉讼调解相衔接的最通常的做法是在人民调解组织设立专业调解委员会, 吸收行业、社会团体人员、个人为人民调解员, 人民法院处理纠纷时将这些人员特邀为调解员, 开展委托调解、邀请调解和协助调解工作。

对委托调解的效力的确认有两种方式。其一, 进行司法确认。立案后的委托调解由于其实施调解组织是非司法机关, 所以协议达成效力具有准合同性质。当事人在达成协议之后, 应当向委托调解的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一百九十五条之规定。其二, 法院出具调解书。尽管实施调解的组织是非司法机关, 但是基于委托理论, 调解的结果应当作用于委托机关, 所以其本质上还是法院调解, 法院应当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法院可以出具调解书, 调解书具有与判决相同的效力。

3.协助调解

协助调解是指法院邀请调解人参与诉讼调解, 请调解人帮助法官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 以促进纠纷的调解解决。协助调解方式帮助法院解决了一些法院依靠自身力量很难办理的案件, 是法院引援的理想载体, 法院可以利用社区、街道、人民调解组织、司法所、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专家学者等各种社会力量服务于纠纷的处理和矛盾的化解。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进行调解, 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 应当协助人民法院进行调解。

协助调解人是协助调解制度的重点。总结各地做法, 主要邀请:1、人民调解组织的成员;2、工会、妇联、消协等组织;3、相关行政机关;4、人大代表、政协委员;5、专业人士;6、当事人亲属;7、律师。法院还应当改进协助调解制度:其一, 建立协助调解人队伍, 应当通过向相关组织、政府部门或者专家联系做好准备;其二, 应当扩大协助调解的范围, 在一些特定案件中发挥协助人的作用。协助调解人应当具有其独立性, 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协助调解是法院将社会力量引进调解机构的方式, 本质上还是法院调解。对于一些专业性的、个案性的问题, 协助调解人来解决;对于程序上的、相对复杂的问题, 由调解机构法官来处理。所以协助调解方式下的调解协议应当由法院出具调解书, 具有与判决相同的效力。

三、审前调解的保障

(一) 限制当事人调解反悔权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规定: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 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该条规定了当事人调解反悔权。

反悔权的设置看似给予当事人更多的处分和选择权利, 维护了当事人自愿原则, 但是在实务当中极易产生对自愿原则滥用的情况。双方当事人达成的协议应当认定为是契约, 契约应当严格遵守, 如果反悔则构成违约。而反悔权赋予当事人随时解除约定的权利, 极易引发当事人恶意调解的情况, 并极易使当事人失去对调解的信心。

反悔权的规定也造成了程序的反复, 浪费了司法资源。反悔权的设立无条件限制, 门槛过低, 当事人任意行使, 原来耗费人力、物力、精力达成的协议成为废纸一张, 所有的程序还要重新开始。这不仅耗费当事人的时间和精力, 也延长了案件审理的期限, 降低法院工作的效率, 有损司法权威。

限制当事人反悔权, 当事人只有在出现特定事由时才能够反悔。反悔权是基于保障当事人自愿原则而设立的。所以, 立法可以规定如当事人能够证明违反自愿原则, 如受到胁迫等情况, 当事人可以反悔。

(二) 保障调解协议履行

调解最终的目的是解决纠纷。履行调解协议是调解及其重要的环节, 在维护司法权威和增强当事人调解信心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后, 法院应当及时出具调解书, 使当事人能够尽快获得合法的权利依据。采用委托调解方式达成调解协议的, 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书进行确认。

在调解书制作的过程中, 法院可以将履行的方式规定在调解书当中。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 法官可以提出履行方案, 如分期履行、提供调解担保等方案, 兼顾双方当事人的权益, 尽快案结事了。

四、审前调解与审判衔接

机制砂的合理应用对环境的影响研究 篇10

关键词:机制砂,合理应用,环境,环保

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发展, 工程施工项目越来越多, 如公路和建筑物的施工, 都需要使用大量的混凝土, 而天然砂作为传统混凝土的配料, 大量的消耗使得天然砂资源越来越少, 尤其是工程项目较多的地区, 天然砂出现了资源枯竭的现象, 政府部门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部分地区已经开始禁止天然砂的开采。在这种背景下, 市场上的天然砂价格越来越高, 质量往往达不到相应的标准, 人工砂逐渐地取代了天然砂。我国的幅员辽阔, 石灰石和卵石等人工砂原料遍地都是, 合理地应用机制砂, 不但能够降低混凝土的成本, 同时也有利于环保。

1机制砂的特点

与天然砂相比, 机制砂中石粉的含量很高, 由于经过破碎工艺处理, 机制砂的颗粒是不规则的, 其化学成分和碎石完全相同, 不会对混凝土产生负面的作用, 可以配置不同混凝土, 而且其粘结性很好, 石质相对坚硬。机制砂作为人工砂, 颗粒的级配和细度模数都可以自由地设定, 根据工程使用的要求, 适当地进行调整, 天然砂显然不具备此点。现在的机制砂生产工艺, 细度模数通常控制在2.8~3.0之间。机制砂应用的早期, 受到生产设备等因素的影响, 在0.08~2.5 mm之外的颗粒较多, 使得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够, 导致混凝土外观质量较差。随着近些年机制砂技术的发展, 出现了很多外加剂, 可以改善机制砂的性能。国外应用机制砂的时间较长, 早已将机制砂纳入国家标准, 现在使用的机制砂不会受到气候的影响, 自身不易变形, 而且不会和其他建筑材料发生反应, 相比之下, 我国对于机制砂研究的时间较短, 对混凝土中石粉的含量等研究, 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性, 但是大量的实验研究, 无疑促进了我国机制砂技术的进步。

机制砂除了性能上的特点外, 经济性和环保性是近些年被大力推广的主要原因。首先, 机制砂的取材方便, 早期受到生产工艺流程等因素影响, 为了保证机制砂的性能可以满足使用的需要, 都是直接采用岩石作为母材, 而火成岩、变质岩和水成岩的分布广泛、随处可见。近些年我国机制砂技术的发展, 我国中联重科等企业都提出了先进的机制砂生产工艺, 利用各种尾矿、固体建筑废弃物、石屑等废弃资源, 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机制砂。而天然砂资源的日趋减少, 使其价格越来越高, 机制砂生产工艺的提升, 其性能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低, 很好地体现了机制砂的经济性。机制砂的环保性在生产、运输过程中都有很好的体现。天然砂作为自然资源的一部分, 无限制地开采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机制砂的使用有效地减少了天然砂的使用, 生产过程中也不会产生污染。天然砂的运输和存放, 都会产生扬尘等污染, 机制砂装袋运输的方式, 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2机制砂合理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2.1减少天然砂消耗

天然砂作为一种自然资源, 对于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非常重要, 如河砂的过度开采会造成河道的破坏, 其他地方砂的开采, 也会造成地形改变等。随着近些年我国环境的变化, 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 政府部门制定了很多限制使用天然砂的政策, 机制砂作为一种人工砂, 由于其性能良好, 人工生产成本较低, 可以很好地代替天然砂。相关的统计表明, 我国每年用砂需求量在6亿吨以上, 天然砂自身已经无法满足建筑使用的需要, 要想减少天然砂的消耗, 我国必须在短时间内, 加速推广机制砂的普及使用, 政府部门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 鼓励和扶持企业对于机制砂工艺的研究, 提高机制砂的性能, 同时降低机制砂的成本, 使其逐步代替天然砂。

2.2促进尾矿、石屑等废弃资源再利用

机制砂的生产, 对母材的要求较低, 强度在60 MPa以上的水成岩、80 MPa以上的变质岩、100 MPa以上的火成岩, 就可以生产出合格的机制砂。随着近些年外加剂和生产设备的发展, 机制砂对母材的要求越来越低, 各种工业固体废渣和尾矿等, 都可以通过破碎机加工用来做机制砂的骨料。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 我国尾矿规模在600亿吨左右, 虽然政府部门从各个方面促进尾矿的再利用, 2015年综合利用率在20%左右, 但是尾矿增加量还是高于利用量, 大力地促进机制砂的使用, 显然可以提高尾矿的利用率, 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此外, 我国以往粗放型的经济模式, 重工业排放的固体废料很多, 尤其是北方的辽中南和京津唐两个重工业区域, 已经成为了环境治理的主要地区。工业固体废料作为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 机制砂可以很好地对其再利用, 从而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2.3减少扬尘污染

天然砂的使用, 在运输和堆放的过程中, 都容易产生扬尘等污染, 运输中的天然砂容易产生粉尘污染, 因此很多地区限制了运砂车辆的行驶时间。堆放在施工场地的天然砂, 产生的粉尘在影响环境的同时, 周围人员吸入身体后, 容易患上一些疾病。机制砂的使用, 显然可以避免这些问题。机制砂的生产流程是将母料放入粗碎机中, 初步粉碎后用胶带传送机送到细碎机中破碎, 粉碎后的石料经过振动机筛选出两种石子, 满足制砂机进料的进行制砂, 不满足的返回再次细碎。现在使用的破碎机都是封闭的或者带有除尘装置, 不会产生任何的粉尘污染。机制砂的运输和堆放都是装袋的, 都不会产生扬尘污染。目前我国企业提出了机制砂+的概念, 可以提供高品质机制砂、高品质干混砂浆、高性能混凝土, 促进了预拌砂浆和混凝土的普及, 有效地减少了现场预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3结语

机制砂由于其性能可以满足工程使用的需要, 同时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 将来必然会代替天然砂。我国近些年非常重视机制砂的使用, 机制砂生产工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但是相关标准的缺失和管理方法不当, 我国机制砂的使用还存在较大问题。如有些人认为石头打碎就是机制砂, 生产出来的机制砂性能上无法满足使用的需要;有些地区在生产机制砂时, 石料的开采比较严重, 造成了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没有发挥出机制砂应有的作用。通过全文的研究发现, 机制砂的合理应用, 对环境可以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但是应用必须合理, 不能过度地开采石料, 否则会对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艾长发, 彭浩, 胡超, 等.机制砂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与作用效应[J].混凝土, 2013 (1) :73-76.

[2]刘战鳌, 周明凯, 姚楚康, 等.机制砂中细粉的危害性及评价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 2015, 18 (1) :150-155.

[3]章银祥, 夏旺, 王国强, 等.机制砂在干混砂浆中的应用[J].新型建筑材料, 2015, 42 (3) :14-17.

[4]王黎怡, 许利惟.机制砂和天然细砂复合配置混凝土的强度性能[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3, 11 (4) :315-319.

上一篇:民用建筑结构下一篇:雏鹰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