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直线段

2024-05-08

连续梁直线段(精选六篇)

连续梁直线段 篇1

关键词:特大桥,直线段,托架,施工

1 工程概况

锦赤铁路跨205省道特大桥位于辽宁省朝阳市下店村,主跨设计为(32+48+32)m连续箱梁,边墩高度分别为35 m和39 m。边跨现浇段梁长为7.6 m,梁高为2.5 m,梁底宽度为3.4 m,顶板宽度为6.5 m,混凝土为45.8 m3。

2 施工方案

由于墩身较高,采用落地支架的方法,施工难度大,费用高,因此采用了墩顶预埋安装托架的方案。托架施工断面图见图1,图2。

托架由预埋件、主桁架、分配梁组成。墩身施工时在墩顶以下95 cm安装预留孔和预埋钢板,用来固定主桁架;主桁架共4榀,三角形,杆件由双拼[32a槽钢构成,主桁架上部端头插入预留孔中,并用2根32精轧螺纹钢张拉与墩身锚固,主桁架下部与墩身预埋钢板焊接;主桁架上部铺设分配梁,分配梁采用Ⅰ25a工字钢,间距50 cm。分配梁以上铺设梁底模板,进行直线段混凝土施工。

3 设计计算

使用MIDAS软件计算,钢筋混凝土26 k N/m3,荷载分项系数1.35,模板及支架2.0 k N/m2,重力加速度为10 m/s2。人员机具及混凝土冲击荷载4.0 k N/m2。

先按连续梁计算分配梁,然后根据所得支反力计算托架。分配梁弯曲应力83 MPa<215 MPa,满足要求。

托架最大应力为103 MPa<215 MPa,满足要求(见图3)。

托架顶部最大拉力为561.1 k N,托架墩身的锚固采用2根32精轧螺纹钢张拉锚固,单根预张拉40 t,抗倾覆安全系数为800/(561/1.35)=1.92,满足要求。剪力为455.6 k N,对顶部2[32a型钢进行加强,增加2块20 mm钢板后满足要求。

墩身受力计算,混凝土浇筑后连续梁合龙前,墩身受到最大偏心弯矩为45.8×26×7.6/2=4 525.04 k N·m。

墩身最弱截面面积9.378 8 m2,顺桥向惯性矩为15.988 6 m4,顺桥向墩身宽度为3.72 m。

截面轴力为(70.9+45.8)×2.6×10=3 034.2 k N。

混凝土抗拉为0.207 MPa,小于C30混凝土抗拉强度,满足要求。

4 托架的施工

4.1 预埋件安装

在墩身施工时安装预埋件,预埋于墩身实体部分,把预埋件点焊固定于墩身钢筋上,保证高程和相对位置准确。

4.2 托架安装

托架提前按照图纸进行下料加工,安装前检查托架各部位的尺寸,检查焊缝质量。合格后开始托架拼装,拼装使用固定塔吊。安装完毕及时穿精轧螺纹钢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张拉。

托架安装完成后,将分配梁同桁架焊接,横向连成整体。

4.3 托架预压

托架安装完成后利用沙袋进行预压,预压的重量按照梁体自重的120%,总压重98.6 t。

托架预压过程中,按照预压的重量50%,80%,100%,120%分级预压,检验托架和墩身受力。通过观测,计算托架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指导模板安装和调整底模高程。

使用水准仪和全站仪对托架和墩身进行精确测量,托架主要进行沉降量观测,测点布置在托架端部,水准仪布置在主墩0号块上。

墩身主要进行位移观测,测点布置在墩顶。全站仪布置在墩身一侧地面固定点。

12号墩直线段托架预压数据汇总见表1。

4.4 施工监控

托架预压结束后,在托架上安装直线段模板,绑扎钢筋,安装预应力管道,进行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托架沉降和墩身位移进行动态监控,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观察墩身混凝土有无异常开裂,托架钢结构及焊缝有无异常变形等。

托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进行连续梁合龙,形成稳定结构,避免墩身及托架长时间受力,合龙前定期对托架进行测量检查。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测量数据同预压结果基本符合,墩身混凝土无异常变化,直线段混凝土浇筑20 d后,连续梁合龙。

4.5 托架拆除

支架在全桥合龙张拉完成后拆除,利用箱梁底部预留孔,用钢丝绳吊住托架外侧,先松开对拉精轧螺纹钢,逐步拆除模板及分配梁,最后利用卷扬机配合塔吊拆除托架。

5 结语

205省道特大桥高墩连续梁直线段采用托架法施工,通过理论计算、预压试验、施工监控等措施,保证了施工的安全质量,目前全桥已顺利合龙。

参考文献

[1]杨文渊.路桥施工常用数据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连续梁直线段 篇2

一、工程概况

迎宾大道连续梁为一联(35+60+35m连续梁,边跨现浇段长3.9m,梁底宽5.5m,梁顶宽11.6m。

连续梁1#边墩墩高8.5m,4#边墩墩高10m。

桥梁位置地质从上到下主要为:素填土,基本承载力不明;粉质粘土,基本承载力100KPa;淤泥质粉质粘土,基本承载力50KPa;粉砂,基本承载力不明。

二、主要施工方案简述

1、方案一:碗扣式满堂支架现浇法 主要做法:(1、以边墩二级承台标高为基准标高(标高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对原 地表素填土换填50cm片石及碎石,进行分层压实,查设计手册可知,基本承载 力可达200KPa。

(2、换填压实整平后,浇筑20cm厚C20混凝土做支架平台。(3、搭设碗扣式满堂支架。

(4、支架预压,采用砂袋装砂预压,按总荷载120%进行超载预压,测量支架体系 各部位沉降,以此沉降数据调整模板预拱度(因本现浇梁段较小,若测得沉降 数据不大,可不进行调整。(5、安装模板。

2、方案二:钢管立柱支架现浇法 主要做法:(1、在离一级承台30cm处横向插打4根φ630mm钢管立柱(打入深度根据地质情

况及施工总荷载进行检算,立柱内灌砂以增强其抗压强度及稳定性,立柱间 采用[20槽钢剪刀撑连接,用[20槽钢抱箍边墩并将抱箍用[20槽钢与钢管立 柱连接。

(2、在φ630mm钢管立柱上并排搭设2根I56a工字钢做横梁,横梁上搭设I32a工

字钢做纵向分配梁,分配梁另一端直接搭设在墩身上,其间距为60cm一道。(3、翼缘板处搭设扣件式脚手架。

(4、支架预压,采用砂袋装砂预压,按总荷载120%进行超载预压,测量支架体系 各部位沉降,以此沉降数据调整模板预拱度(因本现浇梁段较小,若测得沉降 数据不大,可不进行调整。(5、安装模板。

三、方案比选

1、安全性 方案一安全隐患:(1、地基处理局部不密实,局部受力不均,造成支架局部失稳垮塌;危险性较大,不易控制。

(2、支架节点多,支架搭设不规范,检查不到位,加固措施不到位,造成支架松动 倾倒垮塌,危险性较大,不易控制。方案二安全隐患:(1、因墩身及承台均未预埋连接钢板,钢管立柱稳定性无法控制。(2、墩身截面上大下小,墩身抱箍槽钢固定困难,且易滑落伤人。

2、可操作性 方案一:(1、碗扣式脚手架搭设简单,操作较方便,无需大型机械设备配合操作。方案二:(1、钢管立柱平台搭设简单,但需要电焊工、气割工等工种较多,且需要吊车、打桩振动锤等大型机械设备配合。

(2、现浇段梁较短,一级承台尺寸较大,钢管桩打入位置较远,且离承台太近, 打入桩摩擦力大打折扣。

3、经济性

方案一成本:(1#边墩支架:101018元;4#边墩支架:106793元;合计207811元(1、地基处理费用:10703元

(2、碗扣式脚手架费用(包括人工费:197108元(3、其它费用:无

方案二成本:(1#边墩支架:110696元;4#边墩支架:114745元;合计225441元(1、临时钢管立柱费用:86684元(2、工字钢槽钢费用:110505元(3、脚手架搭设费用:28252元(4、设备租赁费用:自有设备(4、其它费用:无

4、施工周期: 方案一循环工期:(8天(1、基础处理:1天(2、混凝土垫层:2天(3、支架搭设:3天(4、支架拆除:2天 方案二循环工期:(6天(1、打入钢管立柱:1天(2、支架平台搭设:2天(2、支架平台拆除:3天

5、现场文明施工: 方案一:满堂支架杆件较多,摆放较乱、场地情况困难,管理不易控制。方案二:钢管立柱支架零星配件较少,易清理。

四、结论

连续梁合拢段施工技术 篇3

关键词:连续梁 合拢段 体系转换

1 合拢段施工顺序

成熟的合龙技术是提高桥梁基础稳定性的重要前提。而合拢段的施工也是合拢段的关键技术。

常见的多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秩序有三个,即逐步从一岸到另一侧的桥梁,或按照从中间向两侧、从两侧向中间或先边跨后次中跨最后到中跨的顺序逐步推进,直至结束所有合拢段。如果是先边跨后次中跨最后到中跨,必须先顶推再进行中跨合拢。这种施工顺序需要有足够大的顶力。另外,也可以按照先中跨后次中跨再到边跨的顺序安排合拢施工,但要先顶推再进行次中跨合龙,只需有较小的顶力即可完成合龙施工。多跨预应力连续梁合拢施工顺序通常采用由边跨向中跨或由中跨向边跨同时对称合拢的方式合拢。如果工期紧张,部分工程可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逐步合拢,也可以多跨一次性合拢施工。笔者结合工程经验分析得知,次预应力桥梁连续梁的合拢施工顺序采用先边跨合拢,继而中跨合拢,为相邻浇筑节段对称施工创设条件,从而使桥梁从T形静定悬臂状态逐渐过渡为超静定状态,最终完成体系转换。

2 合拢段吊架

基于工期要求,结束连续梁施工后将三角形桁架卸除,内模架、轨道走行系统,合拢段外侧模直接采用挂篮外侧模,底模悬挂于已成梁段底板端部,内模用组合刚模和木模拼装而成,其余合拢段施工吊架与此相同。

3 合拢段施工配重

浇筑合拢段时,为了平衡结构体,须用沙袋或水乡注水的方式逐步在两悬臂端施加配重,配重总量与合拢段混凝土重量相当。浇筑过程中,参照浇筑速度逐步卸载配重。边跨合拢时,在边跨合拢段两侧及“T”构跨中悬臂端配重,根据混凝土的浇筑重量,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等量代换合拢段两侧水箱中的水或砂袋。中跨合拢时在中跨合拢段两侧配重,同样根据混凝土的浇筑重量,等量代换两侧水箱中的水或砂袋。

4 合拢段临时锁定措施

吊架安装到位后进行管道、钢筋和竖向预应力筋的安装。将底板钢束在合拢段混凝土浇筑前全部穿入,以使底板钢束能顺利通过合拢梁段。必须进行合拢段临时锁定,以免浇筑合拢段的过程中因梁体发生热胀冷缩影响浇筑质量,待合拢段模板立好后,选择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刻,将合拢段两端梁体锁定,同时按设计要求的张拉力张拉规定的临时预应力,锁定钢束。

5 合拢段施工的施工难点

在合拢段的施工中,为保证悬臂T构施工安全以及合拢段不出现裂纹,就必须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难点:①合拢段模板的安装;②合拢段设计高程偏差;③合拢段混凝土浇筑;④合拢段张拉。

5.1 合拢段模板的安装 施作合拢段时,预留一套合拢所用挂篮底模与侧模,将其余部分拆掉。跨梁合拢后不宜拆卸内模导梁,因此必须在最后一个悬臂段混凝土强度达标后逐步拆卸吊架和内模导梁。张拉预应力束前须保证混凝土强度已达标,张拉时,单个“T”构两端的挂蓝对称行走,直至边跨挂蓝行走至底模吊带孔和直线段上预留孔对应时停止。利用直线段上底板预留孔锚同底模托架,利用直线段翼缘板预留孔锚同侧模板。

5.2 中跨合拢时高程偏差 若中跨合拢段出现15mm的高程偏差,则需用水箱压重中跨合拢段一侧来调节两侧标高,待混凝土强度达到50MPa再将配重卸除;如果高差小于15mm双方的交叉折叠的部分,中跨将不采用压重。

5.3 合拢段浇注 选在低温时段浇筑合拢段混凝土,尽量在2h~4h内完成。悬臂端混凝土连接面必须先凿毛再彻底清洗。混凝土浇筑头一天先用水降温处理箱梁结构;宜采用高强、早强、微膨胀的混凝土浇筑合拢段,混凝土入模时坍落度尽量控制在20cm以内;浇筑合拢段时,根据浇筑速度,逐步将等量的平衡重同步卸除,可通过汽车吊或塔吊直接调运至桥下直接卸除。合拢段的混凝士强度满足强度标准后将内模、外模和临时支撑逐步拆掉。

5.4 合拢段张拉的相关工作 合拢段混凝土强度达标后,将吊架内、外侧模板放松;按设计要求逐步张拉预应力束,然后将底模卸除;浇筑合拢段时先将所有预应力钢绞线穿入波纹管,以免浇筑时堵塞波纹管,注意要用胶带缠绕密封接口,并仔细检查各孔洞,防止其受电火花影响被打开;浇筑合拢段时,不宜在波纹管的位置上设置混凝土口,并且能在合拢段一每根纵向波纹管顶埋设三通排气孔,以防合拢段管道被堵塞破坏压浆效果。张拉预应力束必须按既定的顺序逐步实施,以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6 结束语

合拢段施工直接影响到桥梁结构安全,是预应力连续梁桥施工和系统转换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也影响其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合拢段施工方案的选择,模板的安装、合拢段配重、合拢段的浇筑等施工技术都十分重要,必须保证按要求严格施工,以保证合拢段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白志强.装配式先简支后连续组合箱梁桥施工技术[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8(2):60-62.

[2]王洁,彭申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粱桥合拢段施工工艺的实施和研究[J].安徽建筑,2007.

高墩连续梁边跨直线段的技术探索 篇4

关键词:连续梁,边跨直线段,挂篮施工

1 工程概况

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工程DK67+158.7卜家岩湫水河特大桥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白文镇卜家岩村桥跨布置4-24 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53×32 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1-(40+64+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全桥全长1 996.84 m,其中1-(40+64+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上跨218省道曲线半径800 m,线间距为5.79 m~5.83 m,边墩墩高27 m,边墩坡度比为35∶1,梁面距218省道30 m,线路左侧设置声屏障。跨218省道连续梁采用40 m+64 m+40 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单箱底宽7 m,桥梁全宽13.3 m,左线中心线处梁全长145.4 m,中支点处箱梁中心梁高5.6 m,跨中箱梁中心梁高3.4 m,梁高及底板厚均以二次抛物线变化。横隔板均设置了孔洞以便供检查人员通过。主桥箱梁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分为纵向预应力束、横向预应力束和竖向精轧螺纹钢筋。其中0号梁段长度9 m,1号~3号梁段长3.5 m,4号~8号梁段长4 m,边跨直线段3.7 m,合龙段2 m。

2 边跨直线段施工方案优选

2.1 满堂支架施工方案

边跨直线段采用传统的满堂支架施工。经计算分析,存在以下问题:1)满堂支架搭设高度过高,且边跨直线段长度只有3.7 m,支架存在失稳的风险。2)墩身高,且边墩坡比为35∶1,满堂支架无法搭设至墩身顶部,经计算支架搭设至梁底后,距墩身存在1 m的距离,受力不明确。3)地基处理费用高。

该方案适用于低墩施工。

2.2 临时支墩施工方案

临时支墩施工方案,是施工边跨直线段的常用方案。但结合本桥直线段只有3.7 m,伸出墩身部分只有1.45 m,且临时支墩需大量钢材,经济效益差。该方案适用于长边跨直线段施工。

2.3 三角托架施工方案

三角托架施工方案是施工短直线段的优选方案之一。结构简单,受力明确。但此方案钢材用量较大。

2.4 挂篮施工方案

挂篮施工边跨直线段较为少见,适用范围有局限性。该方案结构简单,受力明确。在施工短边跨直线段时,可节省模板数量及大量钢材。

2.5 四种方案比选

基于本桥边跨现浇段比较短、重量轻的特点,优先选用挂篮施工方案,较其他三种方案有如下优点:1)安全性高。2)经济合理,节约大量钢材及模板数量。3)墩身与梁端同时受力,不存在墩身偏压问题。经多次检算对比,决定选用挂篮施工方案。

3 挂篮施工边跨直线段的关键技术

施工时所用的三角托架系统、挂篮需要支撑施工节段混凝土重量以及其他施工荷载,因此要求它们的强度安全可靠,以保证施工的安全。结合(40+64+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施工的情况,对挂篮施工边跨直线段的施工步骤及受力检算进行介绍。

3.1 挂篮施工边跨直线段的施工步骤

1)挂篮前移。边跨8号段施工完成后,两侧挂篮前移。挂篮前下横梁移至边墩托盘前,挂篮底纵梁,前伸部分支撑在墩顶。纵梁下采用方木做垫梁,并连接成整体,确保底纵梁稳固牢靠。挂篮后点锚固在8号块上。2)铺设底模。挂篮就位后,施工放样,确保标高、位置准确,铺设底模。3)安装侧模模板。a.侧模采用挂篮模板,在8号块预埋精轧螺纹钢将导梁安装在梁面上,并用倒链将导梁固定在挂篮前上横梁处,以减小导梁的变形。b.外侧模固定在导梁上,将行走梁前移伸出边墩墩顶,与梁面导梁前段连接,后端锚固在梁段上。c.将滚轴焊接到侧模桁架上,将侧模下放至行走梁上,利用导链及滚轴的滑动将侧模移至墩顶。d.施工放样后调整标高,加固定位。侧模顶面用拉杆固定。侧模安装完毕,安装示意图见图1。4)安装端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5)安装临时锁定设施,浇筑合龙段混凝土。

3.2 边跨直线段挂篮结构受力检算

边跨直线段长度3.7 m,节段重175 t。其中墩顶部分长度2.45 m,墩顶部分梁段重135 t。伸出墩顶部分1.25 m,重40 t。只计算伸出墩身部分1.25 m。挂篮前吊四根吊杆(吊杆采用32精轧螺纹钢)。按每根吊杆可承受50 t计算:K1=50 t×4/40 t=5.0。安全系数达到5.0,故挂篮满足受力要求。

3.3 边跨合龙段施工及检算

1)支架的设置。支架仍利用边跨直线段挂篮。2)支架的检算。边跨直线段施工完成后,直线梁段重心在墩身上,即使拆除挂篮,梁体也是稳固的,故吊架不受边跨梁段力。抗倾覆系数为:K2=175/40=4.37>2。边跨合龙段62.32 t,所用挂篮已浇筑最重1号块174 t。K3=174/62.32=2.8。梁段的最小安全系数也可到达2.8,挂篮满足受力要求。

4 实施效果

通过上述计算表明施工中采用挂篮代替三角托架施工边跨直线段是合理、可靠的。该桥施工实践表明:采用挂篮施工边跨现浇段施工的方案,提高了施工的进度和效率。对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昌将.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连续梁合拢段施工技术分析 篇5

梁式桥用梁或者桁架粱作为承重结构, 支点只产生竖向反力, 而且其制造和架设较为方便, 因此在桥梁建筑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按照其承受载荷的方式来说, 可以分为简支梁桥、连续梁桥和悬臂梁桥。其中简支梁桥各孔独立工作, 构造简单设计简便, 但其各孔连接处不连续, 车辆经过时容易产生跳跃, 对车速和桥梁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且随桥梁跨径增加, 主梁内力不断增加, 因此大跨径桥采用较少。悬臂梁桥又称伸臂梁桥, 在其悬臂端处挠度较大, 行车条件不好, 且主梁长度较同跨简支梁较长, 施工略微困难, 这都限制了它的使用。连续梁桥主梁靠多个桥墩支撑, 主梁弯矩绝对值相对于简支梁较小, 节省了主梁的材料;近一二十年顶推法施工技术简化了施工过程, 扩大了其使用;但主梁是超定静结构, 墩台的沉降会影响其内力分布, 因此连续梁在跨径大、地基条件好的桥梁使用较多。

合拢施工是整个桥梁上施工的关键环节, 对其进行必要的施工控制能够满足桥梁的构造顺畅性以及内力合理分配的要求, 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根据经验合拢段的施工难点主要包括施工准备及顺序、模版的安装、支撑段临时锁定以及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以下就这几方面的内容展开探讨。

2 合拢段施工准备及顺序

合拢顺序在连续梁施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其合拢之后, 连续梁所在跨的结构特性和梁段的收缩都将产生变化, 其悬臂长度最大, 应力最大, 受力状态较为不稳定, 因此风险较大。在合拢段施工之前需要准备的主要内容包括, 认真执行监控量测, 减少误差以保证桥梁的线形;清除施工现场多余的物体和设备, 精确测量轴线的偏位情况;严格控制合拢段的施工温度, 避免桥梁结构发生内力以及位移的变化继而产生开裂的现象, 影响工程质量。

采取不同的合拢顺序, 桥梁的初始应力不同导致其合拢后桥梁产生次应力, 影响其成桥线形和内力状态, 而且合拢顺序会对施工的工期、成本产生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 合拢段施工既可以整体全部孔一次合成, 也可以从一边按照顺序施工或者两头向中间对称进行施工。根据笔者经验, 在连续梁合拢时一般采用先合拢边跨再合拢中跨的方式进行。边跨合拢的施工一般包括边跨现浇段的浇筑、安装边跨合拢段支架、增加配重水箱、绑扎钢筋、安装预应力管段、贺龙锁定、浇筑、逐渐较少水箱配重、合拢段的张拉、锚固、灌浆处理, 最后拆除合拢支架。在边跨合拢段完成之后, 中跨合拢段的施工顺序为, 中跨合拢段吊架安装、加水箱、绑扎钢筋、预应力管道安装、合拢锁定、浇筑、水箱配重逐级减少、合拢段的张拉、锚固、灌浆处理, 最后拆除合拢支架。

3 合拢段模板安装技术分析

一般来说, 模板采用挂篮底模、外侧模、内侧模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 这样在经济上能够减少支架的使用, 又具有可以使混凝土变形与已浇筑段同步的作用。模版较多采用钢模板。模版的支立要足够牢固稳定, 保证其接缝的严实、平顺, 满足规范的要求, 在支立之后需要依据规范进行模版的平整度以及几何尺寸的检查。。需要解决中跨挂篮的后退和前移问题。在挂篮九尾锚固完成之后, 需要对底模、外侧模及翼缘模板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 若因各模板两锚固端间距过大而与砼面产生不密合的情况时, 就采用方木及竹胶板取而代之。内顶模及内侧模需待钢筋绑扎至一定程度之后方可进行安装并调整, 由此以来才能保证操作的协调性。

4 支撑段临时锁定技术分析

在合拢之前, 应先采取措施将悬臂段与边框现浇段临时连接在一起, 两边的标高应均等。临时连接应尽量确保相对固定, 这样可以避免在合拢段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出现早期的裂缝问题。临时锁定需要对其应力进行计算。大跨度的连续梁其施工中常见的临时支撑锁定装置主要有3种:外刚性支撑和内刚性支撑, 外 (内) 刚性支撑和张拉临时刚束、外刚性支撑。其中外刚性支撑依靠内外支撑共同承担合拢时的外力作用, 较为稳实但施工相对复杂, 成本较高;外 (内) 刚性支撑和张拉临时刚束能够利用刚束进行张拉, 提供压力储备;外刚性支撑减少了用钢量, 且内刚性支撑仅提供抗压作用, 实际中采用较多。

5 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

在浇筑的前一天需要对全梁表面以及箱内进行洒水处理, 使其充分得到湿润, 并且能够降低温度。使用的砼的强度需要比梁体的强度大一个等级, 还需在砼中假如适当的膨胀剂。为了保证混凝图凝固时不会对压应力造成影响, 需要在当天温度最低时间进行混凝图的浇筑, 浇筑后时值温度上升的时间段;而且尽量在温度变化小的时间内使其完全凝固, 混凝土一般保证每小时10m3, 并在2-3小时之内进行完成, 不得多于5小时。在浇筑的过程中, 需要有负责人按照浇筑的混凝土的质量分级卸去水箱的配重, 保证施工条件的平衡。浇筑顺序为先底板、腹板, 后顶板, 由中间向两边进行浇筑。在其完全凝固之后, 需要用土工布进行覆盖防止日照对其伤害, 并派专人负责用适当的水分对刚浇筑混凝土及其周围的混凝土顶板表面进行保养, 持续时间大约为7天。

结语

合拢段施工是保证梁体质量的关键所在, 在合拢段的施工中, 前期准备、施工顺序的选择、模块安装、锁定技术以及混凝土的浇筑对整个合拢施工乃至桥梁的工程质量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做好这些重点部位的技术工作的同时, 需要对如劲性骨架安装、合拢段拉张等细节统筹兼顾;并且按照标准执行, 做好现场的监理工作、质量控制以及安全控制, 才能够满足合拢段施工真正达到质量上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十思.悬臂浇筑连续梁合拢方式对线形及内力的影响分析[J].建筑设计, 2014 (05) :69-72.

[2]李艳娜.连续箱梁合拢段施工技术[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3 (09) :94-96.

[3]姜长清.跨高速公路连续梁悬臂浇筑合拢段施工技术[J].中国西部科技, 2014 (04) :43-44.

铁路连续梁合龙段施工及体系转换 篇6

不同的悬灌和合龙顺序, 引起的结构恒载内力不同, 体系转换时引起的应力重分布也不相同, 因此, 合龙及体系转换顺序一般由设计单位在施工图中明确。合龙顺序确定主要从结构内力合理、施工组织与安排及采用的机具、环境气温、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考虑。常见的合龙顺序有下列几种情况。

1. 1 从一端顺序悬灌、合龙

合龙顺序是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逐跨进行。这种方法可使施工所用的设备、材料从一端通过已成结构直接运输到作业面;另外在施工期间, 单T构悬灌完成后很快合龙, 形成整体, 使结构的稳定性和刚度不断加强, 常在多跨连续梁或较大跨桥上使用, 但存在作业面较少的缺点。

1. 2 从两边向中间悬灌、合龙

此法与从一端顺序悬灌、合龙的区别在于其可增加一个作业面, 对加快施工进度有积极作用。

1. 3 按先T构后连续梁顺序合龙

此法是将所有悬臂施工部分由简单到复杂连接起来, 最后在边跨或次边跨合龙。其优点是对于大跨或多跨连续梁桥施工, 能尽可能多地布置工作面, 也可对称地悬灌和合龙, 由于可对称悬灌合龙, 对结构受力和后期的收缩徐变控制较好。其缺点是在结构合龙前单元呈悬臂状态的时间较长, 结构的稳定性较差。

2 合龙段及体系转换施工工艺流程

桥面清理→测量观测→安装合龙段支架 ( 或吊架) →底腹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安装→设置压重→劲性骨架锁定及临时锁定预应力束张拉→解除边墩永久支座锁定 ( 只边跨合龙) →内模及顶板钢筋骨架安装→合龙口位移变形测量→合龙段混凝土浇筑及换重→梁体养护→外部劲性骨架拆除→解除主墩临时支座约束及拆除现浇支架。

3 临时结构设计

3. 1 合龙段劲性骨架、临时预压力束设计

合龙临时锁定一般包括焊接锁定劲性骨架和张拉临时预应力束; 常用的合龙口锁定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外 ( 或内) 劲性骨架和张拉临时束共同锁定; 另一种仅设外 ( 或内) 劲性骨架支撑。现场施工中, 多采用外劲性骨架支撑, 如图1 所示。当连续梁合龙施工顺序采用先边跨后中跨时, 且在合龙口锁定后立即释放一端的支座约束时, 合龙口劲性骨架受力情况为:

当升温时: N = Qf + Ny。当降温时: N = Qf - Ny。

其中, N为合龙口劲性骨架所受的压力, k N; Q为合龙半跨及相连自由伸缩段梁的自重, k N; f为支座摩阻系数, 对盆式橡胶支座可取0. 06 左右; Ny为预应力临时张拉束提供的预压力, k N。

当连续梁合龙施工顺序采用先中跨后边跨或连续刚构合龙, 由于合龙口两侧支座在温度变化时约束未解除, 且假设两端墩身无位移, 劲性骨架的计算应考虑升温引起的轴向力:

其中, N为梁因升温所受的轴向力, k N; Δt为升温值, ℃ ; a为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 l, lh, lg分别为合龙段总长及悬臂浇筑段长度、合龙口和劲性骨架长度, m; Eg, Eh分别为钢和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k N/m2; Ag为劲性骨架的截面面积, m2; Ahi为箱梁的第i段平均截面积, m2; lhi为箱梁的第i段分段长度, m。

3. 2 合龙段换重设计与施工

1) 边跨合龙段换重设计。当边跨合龙段在落地支架上现浇施工时, 不考虑配、换重; 当边跨合龙段采用吊架合龙 ( 或挂篮) 时会造成边中跨荷载不对称, 这时应考虑换重和加设配重。假设配重量 ( G) = 中跨挂篮重量- 边跨挂篮重量或 ( 吊架重量) + 其他原因引起的额外配重; 换重重量 ( G) = 合龙段混凝土引起增加的悬灌段重量+ 临时施工荷载。2) 中跨合龙段换重设计与检算。若采用挂篮进行中跨合龙段施工, 需将另一套挂篮拆除或后移;若采用吊架合龙, 需将挂篮拆除或对称后移。无论采用挂篮合龙或吊架合龙, 中跨合龙段施工一般只需换重, 不需要加配重, 只有在高程超过允许范围需要调整线形时才增加配重。换重重量为合龙段混凝土重量的1 /2。以上换重计算适应于重量加在桥轴线上, 且放置位置靠近合龙段; 如换重物体位置远离合龙段, 那么换重重量需按间距进行计算。合龙段配重和换重应在劲性骨架锁定和临时预应力索张拉前进行。配重和换重一般均采用水箱或混凝土块或钢材, 但应提前有计量标记, 以便于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按同步换重的方法进行卸载, 使合龙段两悬臂端在混凝土受力保持一致, 从而使合龙段两边悬臂高差保持不变。

3. 3 合龙段支架模板设计

边跨合龙段支架及模板系统常有挂篮、吊架和落地支架三种结构形式。其支架、模板的结构设计原则上同0 号段, 其设计和施工应注意如下几点: 1) 吊架和挂篮方案: 采用吊架或挂篮作为合龙段施工支架, 在最后两个悬灌段施工时应注意挂篮或吊架的预留孔道埋设, 同时应提前处理好挂篮底模系统与边跨现浇段支架的干扰; 处理好合龙段底模与边跨现浇段、悬灌段梁底之间的紧密接触; 若是边跨现浇段在落地支架上, 不会因为浇筑合龙段混凝土而影响线形, 因此, 换重只需考虑悬灌段上设置。2) 落地支架方案: 采用落地支架施工合龙段时, 支架地基处理、搭设可参照边跨现浇段落地支架施工, 并与边跨现浇支架同时进行。采用该方案也应注意处理好挂篮底模系统与落地支架的干扰, 在浇筑混凝土施工时不必考虑换重。3) 底模系统: 采用挂篮作为合龙段施工支架时, 底模系统直接利用悬灌段施工的底模系统, 随挂篮一起就位; 采用落地支架施工合龙段时, 底模系统一般采用木模结构 ( 胶合板面板+ 方木加劲肋+ 分配梁) , 人工由下至上安装。4) 外侧模系统: 外侧模系统一般情况下直接利用悬灌段施工的外侧模系统, 随挂篮一起就位。5) 内模系统: 内模系统在底、腹板及横隔墙钢筋、预应力管道安装完成后进行, 一般采用组合钢模与木模相配合的结构, 在进行安装时应注意腹板倒角处的加固, 可防止内箱模板上浮。

4 合龙段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安装

合龙段长度设计一般为1. 5 m ~ 2 m, 其结构尺寸复杂、钢筋、预应力管道、预埋件较多, 为了保证其施工质量, 必须按照制定好的工序及工艺进行实施: 1) 钢筋加工制作及安装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2) 波纹管制作和安装。布置波纹管时纵、横向位置按设计图纸尺寸定位, 波纹管中穿内衬塑料管, 为保证波纹管的成孔质量, 在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来回拉动内衬管。在波纹管接头处一定要将波纹管接口剪平后外套接头管, 用胶带裹紧, 以防止漏浆或在穿束时引起波纹管翻卷导致管道堵塞。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波纹管是否有孔洞或变形, 尤其是接头处是否密封好。

5 合龙段施工关键步骤

将一个挂篮移动至另一个悬臂梁端, 把挂篮外模滑移纵梁拉至对面悬灌梁翼缘板下悬吊固定, 再分别将底模和侧模拉过去收紧固定。将型钢支撑一端与悬臂梁预埋铁件焊接, 另一端暂不焊接, 布置合龙段钢筋和布置预应力管道, 并连接密封好。选定合龙时间, 将刚性支撑另一端与悬臂梁预埋铁件焊死, 张拉临时预应力束 ( 张拉钢束35% 的应力) , 立即连接所有钢筋, 收拢内模, 浇筑合龙段。待合龙段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时, 张拉底板预应力束, 完成体系转换。

6 结语

本文通过对连续梁施工过程中关键施工工序———合龙段的施工步骤及注意事项的论述, 提出了施工过程中如何保证连续梁桥的正常受力和设计线形, 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借鉴依据。

摘要:介绍了铁路连续梁合龙段施工阶段的关键点, 阐述了合龙段及体系转换的施工工艺流程, 并从劲性骨架、临时预压力束、支架模板等方面, 探讨了临时结构设计方法, 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连续梁,合龙段,体系转换

参考文献

[1]孙之芜, 叶生, 杨成斌.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监控[J].工程与建设, 2007, 21 (3) :55-56.

[2]卿三惠.高速铁路施工技术 (桥梁分册) [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3.

上一篇:专科学生思想道德下一篇:和谐图书馆读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