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英语课堂

2024-05-08

大一英语课堂(精选五篇)

大一英语课堂 篇1

英语专业2010级《基础英语》两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让作者感触最深的是:许多在中学英语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 进入大学后感到英语难学, 虽然很努力, 但成绩平平, 甚至落伍掉队, 出现英语学习的“休克”现象。不少同学认为英语“神秘莫测”, 而产生畏惧感, 动摇了学好英语的信心。其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其主要是与中学英语相比, 大学英语的内容多, 知识点丰富, 融入了许多文化背景, 词汇量大, 如果学生仍然按照中学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来学习大学的英语课程,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难以适应大学的英语学习, 结果会导致一步跟不上, 步步落后。因此如何引导大一新生顺利跨进大学英语门槛并学好专业英语的问题, 值得每一位大学英语教师认真反思、不断研究、解决。

影响大一新生走进英语学习的主要因素

1. 教材内容方面

中学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较少, 只是在语音、语调基础上进行简短的交际对话, 阅读量不太大;教材的坡度缓, 直观性较强, 易于模仿掌握。走进大学后, 教材编排设计的思路和内容截然不同, 对学生的语言学习习惯、语言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让大一学生一下子转过弯来, 理解并掌握教材, 确实不易。

2. 教师的教法方面

中学英语周课时较多, 每周安排的内容较少, 难度小。因此, 教师对难点、重点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地讲解, 学生可以反复地练习, 从而各个击破, 收效还不错。而大学就不具备这些条件, 那些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适合, 几乎是每4课时学习一个单元, 这对于习惯于中学较慢进度的大一学生来说是一大挑战。部分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常常因此而一知半解, 甚至处于迷惑不解的状态。

中学教师重视直观、形象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完每一个知识点以后, 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 不少教师好对句型和语法点进行分类, 让学生死记硬背, 并通过习题进行巩固。说白了, 中学是老师一步一步地“护着走, 甚至抱着走, 嚼着喂”。因此, 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依赖性, 机械记忆所起的作用相当大, 而此法在大学则行不通。

大学英语每课时的内容多, 知识点和词汇量远远超出中学阶段, 且运用灵活, 难度大, 教学进度快, 对难点、重点没有更多的时间反复强调, 对各层次的句型、知识点无法重复讲练。教师只是通过设问、设导、设陷、设变进行启发引导, 开阔思路, 然后由学生自己去思考, 去解答, 并逐渐学会举一反三。大学教学比较重视知识的启发过程, 侧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 提高应用的灵活性, 而且还让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不适应这种方法, 听课时就存在思维障碍, 很难跟上教师的思路, 影响英语学习。因此,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透彻, 灵活运用, 不能停留在对知识的死记硬背、硬套上;要注重英语思维在语言运用中的指导意义, 注重对知识运用的归纳和总结, 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不仅要求每个学生去掌握各个层次的语法点, 而且还要掌握知识的形成变化过程, 弄清各自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并不断地构建完善知识体系, 这无疑对学生的预习、听课、做笔记、合作学习、课后复习及扩充阅读等提出了更高要求。简单地说, 大学由教师引路, 学生自己走路, 创新路。

3.学生的学习方面

中学生习惯于跟着老师转, 不善于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 归纳总结能力欠缺。而大学, 则要求学生勤于思考, 勇于钻研, 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得出规律。

引导大一学生走进英语学习的措施

1.学习理念和学习目的的转变

中学的学习是为升入高一年级学校的学习奠定基础知识, 而大学的学习却是为以后的工作和继续学习进行知识和能力上的储备和准备, 这就要求将英语学习的理念转变到提高语言技能的运用上来, 即“用英语做事”。新的课程更加注重学生听说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因此, 大一阶段“将舌排活, 将耳朵打通”成为落实转变学生学习理念的首要一步。英语学习的成效不再是做对了几道选择题上, 几份考卷的满意得分上, 不会为考试而去背那些死板的句型结构, 而是为了运用语言而不断地钻研, 去汲取语言资料, 自觉地阅读大量的文章充实自己, 为学好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开拓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需要、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毅力、信心、态度、情绪、学习环境、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开发。

3. 开设英语学习方法指导课

一般是每两周一课时, 开设一学期或一学年并列入英语教学计划, 要结合英语学科知识的特点讲, 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讲, 边讲边示范训练。介绍如何读书, 如何调研, 如何记忆等一般的学习方法, 当然, 学法课有时也可以由学生自己上, 或请优秀学生, 或请高年级学生介绍学习心得, 或请有关教师作专题报告, 还可以参用讨论的方法。在条件成熟的院系里, 还可以从大一开始就给配备一位“导学”, 这类“导学”和学生的毕业论文导师是不同的概念, 他们的职责主要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地给学生提供学法上的指导, 适当适时的在学生的学习方向、学习问题和学习策略方面给予建设性的意见和必要的调整, 让学生少彷徨, 少困惑, 少走弯路, 进入积极有效的英语学习当中来。

4. 放慢起步教学进度, 逐步加快教学步骤

学习的过程就像爬坡, 开始爬得太急了, 对后面很不利, 很多学生会因困难而畏缩不前。因此, 在大一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分寸, 以起点低, 小步子, 多训练, 多层次的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温习旧知识, 适当地进行铺垫, 以减缓坡度, 分解教学过程, 分散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 通过努力能够掌握知识。在速度上, 放慢起始速度, 逐步加快教学步骤;在知识导入上, 多于交际运用相结合;在知识落实上, 先落实“死”课本, 后变通延伸“活”课本;在知识难点的讲解上, 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 对教材作必要的层次处理和知识衔接, 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运用要点作必要的总结及举例说明。

5. 加强读书指导, 培养自学能力

大学英语的交际运用主要以阅读、听说来体现, 学生必须通过花大量的时间接触各种语言材料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和知识面, 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他们做好笔记, 指导他们对某些材料进行讨论, 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自觉独立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6. 加强听课指导, 提高听课能力和水平

听课并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 而是情、听、想、问、记等的结合, 主动地探求知识。情, 就是要求学生课堂上精神饱满, 充满热情, 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听, 就是要求学生集中精力, 全神贯注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把老师讲的内容听清, 听懂;想, 就是思考, 要求学生对于老师的分析和概括多想几个“为什么”;问, 就是学生对不懂得问题或自己有不同看法的地方提出质疑, 敢于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观点;记, 就是要求学生做标记, 记笔记等。

7. 让学习英语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运用上, 语言知识和技能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下通过反复地接触运用, 才能习得和掌握。这就要求让学生学会随时随地人为地创造英语学习的氛围, 充分利用每一个零碎地学练英语的时间, 抓住每一个学练英语的机会每天至少开口30分钟。一些院校开展的“让英语进宿舍”活动就是一个很不错的举措。

8. 降低“教的营养感”, 增强“学”的“饥饿感”

在教的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只是帮助学生认真地组织好材料, 引导他们在交际活动中学, 在主动中发展, 在合作中增强, 在运用语言中创新。因此教师的教, 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习成为迫切的需要, 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增强他们的“食欲”, 而不是只给学生灌输一些知识, 让他们没了“饥饿感”。

参考文献

[1]崔军英.浅论怎样使职高学生走出英语学习的困境[J].新课程 (教育学术版) , 2009 (2) .

[2]2011年如何学英语:掌握好的学习方法.http://www.langfly.com/a/20110527/112222.shtml.

[3]英语个性化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http://www.langfly.com/a/20101026/122814.shtml.

[4]闫继芬, 马铁川.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英语课堂羞怯心理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07 (3) .

大一英语作文 篇2

“School videncen”is a popular word in the school during this years.And school videncen have many influence for us too.Many of us suffer form bully of school-bullies nowadays.

So, school videncen is what everyone in school should do.Teachers should have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carefully found the things which happened in your students and then timely educate and protect them.As we should have a sense of justive and also have a heart of fighting against with evil.Dont be feared,it just like a spring,you weak it will strong,you strong it will weak.

大一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音教学 篇3

关键字:语音知识;大一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

1 语音的重要性与现状

语音知识不仅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对非英语专业学生亦是如此。它是基础,不仅仅关乎学生的听力,口语水平,而且导致学生无法突破词汇量的限制,影响他们的阅读和写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发音不过关,英语将永无出头之日!”随着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笔试听力比重的增加,以及机试在大中专院校的普及,语音的作用凸显。可是目前,由于师资,授课手段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初中高中教学严重忽视语音教学,使得学生进入大学时的语音基础极度薄弱,甚至为零。因此,大学的语音教学任务势在必行,而且越早越好。

非英语专业大一的学生刚开学时存在许多语音方面的问题。如:不知道英语中究竟有多少个音标;不了解各个音标的准确发音;不明白相似音标之间的差异;缺乏连读,重读,失去爆破,语调,意群,节奏感方面的知识;单词量极度缺乏,有严重的“今天背,明天忘”现象。针对以上种种问题,对大一学生进行系统性语音知识教学迫在眉睫,学生也应该多学多模仿多练习,牢固掌握相关语音知识。

2 语音知识教学

语音知识的教学应该是多样性的。首先是一些基本的语音知识的讲解,其中包括:48个音标的发音;句子重音;语调;爆破;连读等的讲解;其次,语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应该和课本内容以及四级考试结合起来;然后,语音知识的学习应该是多样性的;最后;应该有一些考核和激励措施促进学生学习。

2.1基本语音知识的讲解

48个音标的发音是学习语音的基础。这些音标被分类为12个单元音,8个双元音,以及28个辅音。其中,单元音包括4个前元音[i:][i][e][?],3个中元音[?][?:][?],5个后元音[a:][u][?:][?][u:];8个双元音为[ei][u?][?i][?u][au][i?][e?][ai];28个辅音中有爆破音[p][t][g][b][d][k],摩擦音[f][s][?][θ][h][v][z][?][?],破擦音[t?][tr][ts][d?][dr][dz],鼻音[m][n][?],舌侧音[l][r]和半元音[w][j]。作为基础,学生必须牢固掌握这些音标以及他们的发音器官和准确读法,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在扩大英语词汇量以及正确拼写单词上迈出关键性的一步。而且了解了这些基本的语音知识后,学生也可以更好的去掌握失去爆破方面的知识,以及更好地记单词。众所周知,音标是音节的基础,而根据音节记单词是一个高效的手段,它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对单词的遗忘以及单词的错误拼写。

句子的重音就是要求着重读出的关键词。其中包括名词,实义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感叹词;简答句中的助动词,情态动词和be动词;比较句中as或者than之后的代(名)词;以及逻辑重音。目前大一学生说英语时,每个单词都用同样的力气,让人听起来机械而又费劲。一旦他们了解重音知识,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个现象。

语调有降调,升调和平调。语调的不同可以让句子听起来悦耳,同时也告诉听众自己的想法。然而,同学们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全部是降调,给人枯燥无力的感觉。语调知识的讲解讲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在朗读或者会话时表达自己的情感。

爆破现象为爆破音+爆破音/摩擦音/鼻辅音/舌侧音,这时候=前一个音失去爆破。大多数学生不能灵活掌握这一知识,导致他们在朗读单词是很吃力,在完成单词听写时听不明白所说单词。一旦学生掌握了语音知识,了解辅音的28个音标以及对音标的分类之后,他们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失去爆破这一知识,能够很好地应对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中的复合听写部分。每年四级考试的听写部分都会有对失去爆破这一语音知识的考察。英语任课教师可以结合四级题进行讲解,让学生感觉到失去爆破这一语音现象在应试时的重要性,使得他们从心理上真正重视。

2.2针对学生兴趣进行语音教学

当代大学设施先进,尤其是多媒体的引进,极大程度上方便了语音教学。大一非英语专业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手段,结合学生的兴趣,多方面采集英语材料,促进语音知识的巩固。双语歌曲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歌曲有曲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轮流呈现各个代表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在娱乐中学习,在愉悦中进步。比如西城男孩的Beautiful in White就是一个很好的讲解和阐释失去爆破的歌曲。里面的“my last breath”, “when we first met”和“I couldn’t speak”等都是解释失去爆破的典型例子,学生会更加乐意接受这些知识。同时,同学们可以跟唱许多经典的歌曲如My Heart Will GO On,Take Me to Your Heart, 和Big Big World等,提升他们的语调,节奏以及意群方面的水平。西方名人的演讲也是学习语音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比如苹果总裁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不仅仅可以锻炼同学们语音知识,同时也会给刚刚进入大学的他们上很好的一课。英语电影,尤其是动画片比可以帮助学生们树立语音学习的自信,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2.3学校要创造学习语音知识的环境

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创造学习语音的环境。在校园广播开通一个专门用于语音知识的频道,学生可以在课下或者空闲的时间带上耳机,用一种语言环境强化自己的语音知识。而且这些频道应该在不同时段开设多样化的节目去吸引听众再者,可以有语音知识,可以有电影对白,可以有歌曲,也可以有小故事以及一些英语经典名句。此外,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英语角,并且每周约定一个时间让同学们聚集在一起。感兴趣的同学在闲暇时可以去锻炼一下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检验自己的语音知识。同时,一些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前十分钟进行英语方面的演讲。内容可以涉及到一些英语笑话,谚语,西方的文化传统等。在这个学生演讲后,可以挑选另外一个同学对其演讲的内容进行点评,然后由对该话题感兴趣的学生进行提问。这个活动如果能够真正开展并坚持下来,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2.4增强考核环节

除了学生的自我主动性外,语音知识的掌握同样要靠一些客观措施。教师可以把对语音知识的考察纳入到学生的日常学生中,让它成为考试的一部分。可以通过音标的朗读,简单的日常对话,组对练习,小组讨论等形式来记录学生的语音水平以及进步程度。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选择一些发音非常出色的同学来引领其他同学进行语音的学习。另外,有一个很好检测语音知识的途径就是让学生们进行听写。老师可以把内容快速读一两遍,然后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写出来,然后检查学生的听写情况。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就是让学生们听一个大约两分钟左右的英语小短文,这个短文可以是一个哲理小故事,是一篇美文,或者是一些背诵名篇。比如一篇命名为Youth的文章,老师要求学生尽可能多次地去听这些听力材料,直到认为自己没有可能再捕捉到新的信息的时候,把听到的内容写到一个笔记本上。然后老师提供出来正确的参考答案,让学生进行比较,找出自己没有听出来的信息,以及没有听出来的原因。然后让学生去重点关注这些缺失的信息,并多次重复听力的内容。这种做法很痛苦,但是只要有学生把它付诸实施,并经常加以锻炼,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加强对学生听力水平进步的检测。

3 结语

语音知识的掌握与内化是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的重要学习内容。它对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语音知识的强化学习并非是学生一个人的事情,英语教师要因势诱导,激励学生,加强监测手段。学校也要充分利用自身便利条件,给学生提供浓厚的学习环境。只有各方面同心协力,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音水平,增强他们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服务学生的宗旨。

参考文献

[1]范连义.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语音教学实践调查报告[J].西安外国语学报.2001(12).

[2]李荫华.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3]翟士钊. 正音—美语发音基本功[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2001.

赵会婷(1985-),女,汉族,河南南阳,硕士,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大一新生的有效英语教学 篇4

“有效教学”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它主要包括: (1)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即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 (2) 明确教学目标, 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 (3) 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英语的有效教学不但体现于学生获得多少知识, 还看他们获得知识的方式, 看获得知识的过程与状态, 看听说读写译之间的综合协同效应。有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 也是一种教学策略, 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评价教学是否有效, 不是看教师是否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学任务或教得认真不认真, 而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它所关注的是教师能否使学生在教师教学行为影响下, 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地建构知识, 发展自己探究知识的能力和思维技能, 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 老师简简单单地教, 学生轻轻松松地学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

2 大一新生的特点

(1) 英语发音带有方言, 不会读音标, 发音不到位, 中式英语频出。

(2) 注重别人的评价, 焦虑、畏惧心理严重, 怕出错误, 不敢举手。

(3) 经过了高考的血雨腥风, 进入大学则万事大吉, 没有压力, 也没有了动力。

(4) 从中学的尖子生变成了大学的普通生, 自信心不足。

(5) 习惯于中学“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对大学教师主要是从宏观上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指导的授课方法一时无法接受。

3 大一新生的有效英语教学策略

3.1 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要建立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应该走下讲台, 在新生之间“传道、授业、解惑”, 让他们体验到教师的平易近人, 从而消除畏惧感, 增加自信心, 使他们“想说”“愿说”。课堂上, 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话, 都可能在师生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唤起新生学习的热情、活跃的思维。对于发音问题, 教师应多提供练习场所。同时, 教师要当好配角, 及时引导、指导、辅导新生, 让他们体会“在学中用, 在用中学”的乐趣, 从而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

3.2 因势利导地激发兴趣, 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 有兴趣才有潜力, 有兴趣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新生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该利用其争强好胜的优势, 因势利导地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

(1) 上好第一课, 唤起兴趣

(1) 明确学习目标, 为形成兴趣创造条件;

(2) 加强学习是享受的意识, 端正学习态度;

(3) 分析大学英语和中学英语的区别, 使他们有备而来;

(4) 提供学好大学英语的技巧, 提高对成功的期待。

(2) 灵活教学方法, 增强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多提供背景知识等外围性的知识, 也可以通过小老师、分组讨论、表演、讲故事、听音乐、演讲比赛、复述、优生带差生、手机字典等方法, 使新生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学习, 使他们逐渐学习自主化、学习手段现代化, 并将网络变成英语学习的主阵地。

(3) 尊重个性差异, 保持兴趣。学习的要义不在于一比高下, 而在于发挥自我。教师要采用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方法, 调动每位新生的学习积极性。

(4) 指导学习方法, 培养兴趣。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 教师应该让新生熟悉目的语文化, 通过对比, 批判性地看待西方文明、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及价值核心, 最终开拓其眼界, 激发学习热情。同时, 强调学习语言基本规律的重要性, 使新生认识到“学习一门语言是培养该门语言的运用能力的过程, 而不是不断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过程”;多分析长句难句, 帮助他们从深层次掌握语言规律, 学好语法。

(5) 个性教学, 提升兴趣。教师应该充分张扬个性,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使新生在课堂愿意学、投入地学、饶有兴趣地学。

3.3 合作教学是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是学生和学生之间或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 是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过程。要想使课堂真正见到实效, 首先要让学生从心里上与教师贴近, 从内心萌生学习的热情, 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应从传统的“单边”活动变为“双边”及“多边”活动, 这样既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 也可以改掉新生依赖、被动的学习习惯。而教师应该具备教育的智慧, 捕捉新生个性“问”与“学”之需, 尽情投入师生对话交流。

3.4 合理的教学评价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心理学家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欣赏和赞美。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提供及时的肯定反馈, 增加新生的成就感。新生英语底子差, 面子心理较重, 需要教师常用“试一试”“大胆说, 说错没关系”“再想一想”“你说得真不错”等激励、辨证的语言来评价, 使他们有受重视、被认可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有助于他们形成较强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 有利于实现有效课堂。另外, 运用榜样来指导学生合理地评价和看待所取得的成绩。鼓励他们不仅和他人比, 更要和自己比, 看到自己的进步, 这将有助于他们明白自身固有的价值和天生就有的动机。

3.5 有效课堂的无限延伸

情是心灵的钥匙, 爱是教育的基础。课堂前后, 教师要热爱、关心学生。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和他们保持联系, 随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以及情感上的困惑, 以确立师生间的“帮学”关系。这样, 他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 制定一套符合自己特点的学习计划。同时教师要收集课堂反馈, 和新生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 让他们在知道自己学习结果的情况下学习, 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这也利于教师检测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课后必须不断总结、不断反思, 以便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 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只要我们能根据大一新生学习英语的特点, 有意识地利用其优势、减少劣势, 就一定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收获和发展。

参考文献

[1]Carter, C., Bishop, J&Kravits, S.L.Keys to Success[M].Prentice Hall, 2003.

[2]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重大艺术大一英语 篇5

unit1

贝多芬的一生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德国的波恩,其父曾是一名歌手,是贝多芬的启蒙老师。不久以后,即使贝多芬还是一个小孩,他却常常参加巡演,以此来支持家庭。贝多芬在二十岁出头就迁居到维也纳,在那里度过了一生,于1827年3月26日与世长辞。

贝多芬是靠谱曲来维持生活的作曲家之一,没有受雇于教堂或是贵族。开始他是以才气横溢的钢琴手而出名,但到了30岁左右时贝多芬逐渐失去了听觉。即使在弹奏钢琴时听觉不好,他却在失去听觉之后谱写了一些最优秀的乐谱。

在他再也隐瞒不住其听觉障碍后,贝多芬采用笔记本让访问他的人写下他们想告诉贝多芬什么事情,同样,贝多芬也在笔记本上写下问他们要想知道什么。下面是一段摘录,是贝多芬写给友人的信:

“„„两年以来我一直躲避几乎所有的社交活动,要让我对别人说‘我是一个聲子’,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假若我干的是其他职业,这还较容易’但对我的职业来说,这太可怕了。“

贝多芬被誉为过去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之一。也许让他最有名气的是他的九部交响乐。他也谱写了其他类型的音乐,如:室内音乐、圣咏曲、钢琴曲、弦乐四重奏曲,以及一部歌剧。

音乐天才:莫扎特

沃尔夫同·阿马德乌斯·莫扎特1756年出生在当今奥地利的萨尔斯堡,于1791年死于维也纳。据描述,莫扎特的个头相当矮小,人也瘦,且一副苍白的面孔,看不出有一点特别的,也没有丁点天才的迹象,但他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

莫扎特的父亲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作曲者,但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莫扎特的姐姐7岁时就跟其父亲学练弹琴,而3岁的莫扎特总会在一旁聚精会神地观看。4岁时,莫扎特自己开始上钢琴课,弹奏得非常精准,而且乐感也很强。5岁时莫扎特就能作曲,父亲为他将这些曲子写下来。当年轻的莫扎特的音乐天赋日益明显时,最后,他父亲决定放弃作曲。莫扎特6岁时便和她的姐姐跟着他们的父亲开始周游欧洲,在那些宫廷里举办音乐会。在巡演中,莫扎特学会了拉小提琴和演奏管风琴。莫扎特8岁时首次发布了两部奏鸣曲,用拨弦古钢琴演奏。13岁时,莫扎特应一位君主要求谱写了他的第一部歌剧。不少的人认为,“小星星,亮晶晶”这首儿歌的曲子就是莫扎特谱写的,当时他只有4岁或是5岁。

几百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莫扎特是一位贫穷的天才,他曾向伙伴们写过求助信,他最终也葬手贫民的坟墓。其实莫扎特根本说不上缺钱,他过得很富裕,也曾是18世纪维也纳挣钱最多的人之一。’

Unit2

最多产的画家---帕巴洛•毕加索

西班牙画家帕巴洛•毕加索(1881年10月25日一1973年4月8日〉是20世纪公认的艺术大师之一,也因和乔治•勃拉克一起成立了立体主义画派而蜚声海内外。,毕加索因和他人共同创立了立体主义画派而非常出名。然而,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他也创作了广泛和变化多样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蓝色时期的作品,描绘了杂技演员、乞丐和艺术家的各种姿态。‘.毕加索也是《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承认的最多产的画家。他创作了大约13500幅I会画和设计,1000000版画和雕刻,34000幅书籍插图,以及300个雕塑品,陶瓷和素描。在1973年,他的作品总价估计为7亿5千万美元。’

毕加索最著名的作品是描述德国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的一幅油画:《格尔尼卡》。这幅大型油画向众人展现了战争的非人道和绝望。毕加索最著名的爱人,本身也是一位杰出艺术家的多洛•玛尔用一系列照片记录了油画的创作过程。很多年来,《格尔尼卡》一直悬挂在纽约现代艺术馆。毕加索承诺,只有西班牙重建民主后,这幅画才能送回西班牙。1981年,这幅画终于回归西班牙,并在马德里的莱蒂罗公园大宅中展出。1992年,当马德里的瑞内索菲亚美术馆开馆时,这幅画成为该馆亮点之一。

梵•高

1953年3月30日,在荷兰南部的北布莱班特省的一个叫的格如特一尊德特的小村子里,温森特•梵•高出生了。他的父亲瑟多瑞•梵•高是荷兰改革教会的牧师。温森特•梵•髙和他祖父同名。在梵高家族,温森特是一个很普通的名字。他的祖父温森特于1811年在雷登大学获得神学学位。祖父有6个儿子,其中3个成为艺术商。所以艺术和宗教是梵高家族喜爱的两个职业。

梵•高刚成年后就为一家艺术交易公司工作,奔走于海牙、伦敦和巴黎之间,之后他又在英格兰教书。从1879年开始,他在比利时的矿区作传教士。这期间,他开始给当地人画素描。1886年3月,他迁到巴黎并结交了法国的印象派画家。后来,他又搬到法国南部并被它强烈的阳光所吸引。他的作品在色彩上日趋明亮,并形成了独特而受到高度认可的风格。1888年,当他待在阿尔镇时,这种风格完全成熟。

梵•高的作品色彩生动,情感丰沛,对20世纪的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他深受焦虑和日益频繁发作的精神疾病困扰,因此,当他37岁时,他开枪自杀,悄然离世。活着时,默默无闻,死后却日渐名气大涨。今天,他巳被广泛认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并对现代艺术的形成作了重要贡献。

Unit3

美国电影史上的传奇人物---阿尔•帕西诺

1969年,阿尔•帕西诺首次出现在电影银幕上,在《我,娜塔丽》中演了个小角色。随后又在1971年主演了《毒海鸾鸯》。1972年帕西诺出演了《教父》中迈克•卡利厄里一角,迎来了演艺事业上的突破。该片一经上映就获得了巨大成功,甚至引起了奥斯卡奖的关注。他因该片而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几乎一夜之间帕西诺就从一个无名小卒变成了世界巨星。

帕西诺原本可以稳稳当当地演些容易的角色,但他却继续尝试好莱均电影中一些高难度的角色,如《冲突》中的警察、《热天午后》中的银行劫匪、《伸张正义》中的律师,这些角色展现了他宽阔的戏路。

《虎口巡航》(1980)和《欢喜冤家》(1982〉票房惨败,恶评连连,帕西诺的演艺事业因此陷人低潮。但1983年他凭借《症面煞星》成功复出,铸造了一个经典的恶棍形象,其后多年还为人们津津乐道。

1989年帕西诺担纲主演了《午夜惊情》,该片获得了巨大成功并开启了他演艺生涯的辉煌10年。在此期间,他主演了《教父III》《至尊神探》《拜金一族》和《闻香识女人》。在他七获奥斯卡提名后,《闻香识女人》最终让他问鼎奥斯卡影帝的宝座。

帕西诺有着惊人的激情和富有张力的表演,他塑造了无数经典角色,成为美国电影史上的传奇人物。

法国丽人——朱丽叶•比诺什

朱丽叶•比诺什,法国著名女演员,自1985年起出演过40多部电影。

1985年在安德烈•泰西内执导的法国电影《情陷夜巴黎》中比诺什首次饰演女主角,次年就因该片第一次获得惶撒奖提名,享誉世界。

同年晚些时候,比诺什在《布拉格之恋》中出演特瑞莎。这是她第一个用英语诠释的角色,获得了全球影评界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几年之后,两位知名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史蒂芬•斯皮尔伯格都向这位冉冉升起的新星发出了邀请。最终比诺什出演了基耶洛夫斯基的《三色之蓝色情挑》。该片在1993年威尼斯电影节上首映,她因此片荣获该届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接躍而至的就是《英国病人》。这部电影在全球取得了巨大成功,赢得了9项奥斯卡大奖,其中包括比诺什获得的最佳女配角奖。

比诺什最出名的作品还包括《浓情巧克力》《躲藏》《红气球》和《爱情对白》。《爱情对白》一片为她赢得了2010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殊荣,她成为史上第一位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桂冠的女演员。

比诺什喜欢冒险。她说“我喜欢未知,这会激起我们内心的恐惧。拥抱恐惧是一种绝妙的感受”。表演、绘画、写作,现在又是舞蹈。45岁时比诺什又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勇气。她和一个名in-i的现代舞团开始了世界巡演。比诺什的确在实践着“我的生活我作主”。Unit4

现代中国第一舞者:裕容龄

裕容龄(1882—1973〉是中国晚清官员的女儿。她把西方舞蹈引入了中国。

1895年裕容龄的父亲成为驻日公使,她随父亲去了国外。在日本居住期间,裕容龄学习日本古典舞蹈。四年后,她的父亲被任命为法国大使,她又随父亲去了法国。

在巴黎,她师从当时在巴黎演出和教学的美国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三年后,邓肯非常满意裕容龄的表现,邀请她在其舞剧中担任角色。

然而,裕容龄生在一个封建家庭。她的父亲不容许自己的女儿成为舞蹈演员,在当时这被看作低贱的职业。但是裕容龄很坚决,她勇敢面对父亲并最终说服了他。后来裕容龄在巴黎音乐学院进一步深造并参加了更多的舞台表演。

1903年裕容龄回到中国开始向中国介绍西方的舞蹈。她在宫廷里表演舞蹈,深受慈禧太后喜爱。之后,她在西方舞蹈的实践中进行了自己的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裕容龄被国务院任命为艺术官员。裕容龄逝世于1973年。她是现代中国第一个学习西方舞蹈的舞者。

舞蹈皇后

玛戈•芳婷出生于英国萨里郡的赖盖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苗蕾舞蹈家之一。她因在《睡美人》《天鹅湖》《吉赛尔》中的表演而成名。最初她在中国学习色蕾。1934年她加人圣德勒•威尔士色蕾舞舞团,也就是现在的皇家色蕾舞团。翌年,她成功扮演了以前由英国著名色蕾舞蹈家艾丽西亚•玛尔科娃扮演的舞蹈角色。直到1940年,她都一直是该团的首席舞者。1956年玛戈•芳婷获得大英帝国“女爵士”荣誉称号。20世纪60年代,她在英国皇家色蕾舞团与俄罗斯苗蕾舞蹈家鲁道夫•纽瑞耶夫搭档。

玛戈•芳婷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她令人难以置信和激动人心的舞蹈。她的艺术给许多观看表演的人带来欢乐。她让他们看到色蕾可以是什么样子并将其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她的舞蹈给世界带来了更多的美,让所有年轻舞者为之倾倒。

玛戈•芳婷比很多人都用功。她战胜了会让大多数人放弃(舞台表演)的脚伤。她可以照亮整个舞台,那是其他舞者难以企及的。她终其一生都在努力完善自己的艺术。玛戈,芳停不幸于1991年去世,但她的传奇故事将一直流传下去。

Unit5

贝聿铭与卢浮宫金字塔

贝聿铭是著名的现代建筑设计大师,美籍华裔,生于1917年,主要是在中国香港和上海长大。1981年,当时新当选的法国总统提出了一些建筑项目,其中一项就是整修卢浮宫博物馆。贝聿铭应邀参与这项工程,在悄悄去法国考察三次之后,他最后答应接受这一工作。丨

贝聿铭的其中一项设计方案是在卢浮宫建一个玻璃和钢架的金字塔。这个玻璃金字塔用做卢浮宫博物馆的入口。但是,那个时候公众强力反对他的这个设计。因为,许多人认为这个玻璃和钢结构的金字塔与具有传统设计风格的卢浮宫博物馆看起来格格不入。

为了平息公众的不满,贝聿铭采纳了当时法国总统的建议,在卢浮宫院子里摆放了一个实际大小的金字塔。在接下来的4天时间里,大约有6万人前来参观,之后批评者们的反对意见消失了。

1989年3月,卢浮宫金字塔正式向公众开放。人们认为,它的建筑风格是旧与新、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现在,卢浮宫金字塔已成为巴黎城市的象征。

路易威登

路易•威登(1821—1892〉是路易威登毛利特公司的创始人。人们通常称该公司为路易威登公司,简称LV。这家公司是最著名的国际时装公司之一。路易•威登生于法国,1835年他徒步从家乡走到巴黎,在长达400公里的旅途中,他干过各种各样的零活,以贴补旅途之需。在巴黎,他做过专门给法国贵族制作箱包的学徒工。在这个行当他有良好声誉,拿破企三世指名他作为自己的箱包制作人。这些经历使他积累了先进的箱包制作知识。此时,他开始了自己的箱包设计,这为公司的建立打下了基础。路易“威登去世后,他的儿子乔治•威登开始着手把公司做成一家全球性的公司。

路易威登通过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自己的商店来销售产品。这种销售策略不仅使公司能够掌控商品的质量和价格,同时也很好地避免了一些假冒产品进人商品配送渠道。路易威登产品不打折,公司也不开免税商店,产品的配送完全由该公司自己完成。

上一篇:融资支持平台下一篇:传感与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