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思想报告

2024-05-10

大一思想报告(共9篇)

篇1:大一思想报告

敬爱的党组织:

转眼大学已经过了近一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从对大学生活的一无所知到有所了解,从对党的知之甚少到充满希望和信心,接受的老师、学校、和党组织的谆谆教诲和指引,怀着喜悦的心情把我在这学期的变化汇报给党组织听,既成了此次之思想汇报。 进入大学后,我们拥有了更为自由的生活与学习的空间,也有了更多自我支配的时间。在进入大学的近一年时间里,我感触最深的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大学生中也掀起了高消费的热潮。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创造物质财富,我们的消费支出基本是来自于我们的父母或社会的资助,所以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绝不在于享受物质生活,而是用学习科学知识与社会实践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高校是育人的地方,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然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存在着奋斗目标模糊不清的状况,主要表现在文化品位不高,社会公德意识下降,道德观念淡薄,道德约束力薄弱,道德权威性观念淡化,道德地位下降等。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刚接触新环境的时候难免随波逐流,没有很好地做到这方面的约束和自我监督,没有真正认识到思想的缺陷,没有认真地、深入地学习有关先进理论。所以,我觉得加强思想素质教育是当务之急。

困此,在这一个阶段里,我着重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并联系自己思想、工作实际,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加强我思想的先进性。

如今,身边难免会有一些同学的品牌意识较强,处处讲“面子”,注重生活奢华,推崇及时享乐,并把这些思想当作是年轻人应有的所谓个性。社会变革过程中,人文思想也深受影响,有的人对社会主义制度任意指责,对社会主义发展前景产生怀疑,认为社会主义的理论好,资本主义的实践好。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在前些年没有认真学习党的有关知识之前,我也曾迷茫,不过在经过过了对有关理论的学习和理解,我坚定了社会主义的信念,特别是在经过党校学习以后,我更加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深信不疑。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基本上实现了小康水平,虽然西部地区还相对落后,但中国的进步是世人有目共睹的,深受广大人民的赞扬。

因此,我们只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紧抓住新世纪的经济高潮期,就能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达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中国将成为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课余时间,我对“三个代表”的深刻内涵进行了学习研究。“三个代表”是党在新世纪的宣言书,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三次思想飞跃。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学习“三个代表”,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党,要坚定不移地跟党走。我们要在具有自身特点的各项活动中,努力为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努力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

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我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去奋斗。我们要承担起这个历史责任,树立起远大理想,坚持奋发学习,注重锤炼品德,不断开拓视野,勇于进取创新,始终艰苦奋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征程中谱写更加壮丽的青春之歌。

虽然,我的思想在这一阶段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我还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对一些党的理论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着重加强这方面的能力,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绝不放松,牢记党的教导,不断进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

篇2:大一思想报告

作为一名刚入校3个月的大一新生,我有幸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和积极行动争取到了写思想汇报的机会。我想,这是我开始向党逐渐靠拢,学习党,深入党,最终融入党的漫长历程的开端。在开学之前,我便已暗下决心,要好好利用大学这一平台,积极向党靠拢,成为共产党的合格一员。如今,这第一份思想汇报正是我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首先,我想在我的第一份思想汇报中,向党阐明我对入党动机的诠释,同时也是在自我警告,要端正入党动机,这是决定能否有资格成为合格党员的必要前提!或许在大学以前,我的入党动机并不能说“纯洁”,似乎入党就是自己能力的证明,至少不会比别人差。有些随大流,有些世俗化。然而,当我为参与青共校考试而细读了《党章》和相关资料后,才发现 “什么是入党动机?”“为什么入党?”这些都是需要郑重考虑的问题。所谓入党动机,就是指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实际上就是人在政治生活中的信念和追求。信念是人生航船上的风帆,追求则是生命之船前行的动力。而要端正动机,就是对人生航程中前行的方向进行调整。不能因为党员光荣而入党,不能因为感恩党的救济而入党,更不能因为好找工作才入党……这些入党动机都是与党的性质、纲领、宗旨相违背的。

入党不仅不是因为党能带来什么好处,反而更是要比普通人做更多的事,吃更多的苦,把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献给党。正如作为学生的我们,首先当然在学习上要做出榜样,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国家效力,至少是不能挂科;而身为学生会干事的我,更应该为同学们着想,认真负责地给同学们办好事办实事。这些其实都是学生的本职,这些是端正入党动机之前,必须要明确的。

而正确的入党动机到底应该是什么呢?我们党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知道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党在现阶段的任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知道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这些理论知识,正是决定入党动机正确与否的标准——党章中也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即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的入党动机才能够真正地同人民群众走在一起,真正的发挥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作用,保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力。

我们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有持久不衰的动力,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把对****事业的忠诚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起来,逐步培养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生价值观始终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现在也有一些老党员偏离自己当初入党的真正目的,他们认为他们在年轻的时候为了人民做出了很多贡献,现在也该是享受的时候了,就不再顾及人民的生活,不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开始了享乐生活,那究竟是什么使他们犯了错误呢?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把自己纯正的入党动机坚持到最后,这就说明端正入党动机应该是种贯穿我们的一生,我们应该时刻的考虑这个问题,用它来警告自己。我们应该以一种崇拜和信仰的态度来对待入党。

总之,在我看来,我们应该把端正入党动机看成是一辈子的事情。从今以后,我一定虚心学习,认真实践,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要时刻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未入党的门,先做党的人”,要经受住各种考验,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这样,才能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以上是我的第一次思想汇报,请党组织批评指正。

此致

篇3:大一思想报告

随着中医药的优势越来越凸显, 近几年, 中医事业及中医院校的建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跨入中医院校, 开始了自己的学业。他们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及工作堪谓性命攸关大事, 关系到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 所以, 中医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就相当重要。然而,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当今中医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并不令人乐观。当前, 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全球化思潮给高等院校也带来了各种新奇思想、异态价值观念, 中医院校也概莫能外。一部分大一新生学习态度发生了变化, 放松了自己的学习, 有些学生甚至再也养成不了刻苦的学习习惯, 课堂上的“低头族”比比皆是。消极思想、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在很多大学生中广为流行。这导致了有些中医学子自我迷失, 甚至腐化堕落。最近几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 医学大学生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约占25%。这当然也包括中医学生在内。这些不良状态如得不到及时的纠正, 势必会影响中医学生的学业, 影响他们未来的事业。所谓“小洞不补, 大洞叫苦。”若从大一入学阶段就对中医学生进行强有力的思想教育,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端正学习态度, 自觉抵制不良思想和习气的干扰, 就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前中医院校中存在的不利局面。所以, 加强中医院校大一新生入学阶段的思想教育和道德建设极为重要。本文从若干层面对中医院校大一新生入学阶段的思想教育策略进行了探讨, 以期为中医院校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2 中医院校大一新生入学阶段思想教育策略

2.1 牢固树立忠诚于中医的思想

进入大学, 学生个性化意识逐渐增强。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 受崇尚个性潮流的影响, 医学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也容易产生不良变化。例如, 个人主义逐渐抬头。“只讲奉献, 不求索取”的观念已被大部分医学生摒弃。对集体奉献精神和对事业献身精神有所减弱。很多学生抱着“混文凭”、“混日子”的态度, 甚至把获得中医学历作为以后改行的过渡性阶段。若问起他们未来的打算, 有些学生张口就表示要出国、去国外定居等。可见, 受社会上所谓“实惠”观念和功利因素的影响, 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尺度已经渐渐向“功利化”偏移, 这影响了大学生对中医学的价值认同, 甚至怀疑中医。在这种情况下, 从大一入学阶段就牢固树立忠诚于中医的思想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学子入学伊始就应该明确医学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组织学生学习《中国医学生誓言》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育方式。《誓言》的第一句既是:“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人命关天。面对一个人病的快要死了, 普通人急得抓耳挠腮, 苦于没有办法。只有从医者才有可能救他。所以学医者的事业是一个神圣的事业, 我们以自己正在或即将从事这一行业感到自豪。学习《中国医学生誓言》, 让学生牢牢记住:志当存高远, 应以救死扶伤、弘扬祖国医学为己任。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是世界文化及医药领域的一枝奇葩。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也是东方大国深厚底蕴的体现。如今, 西方很多国家都在学习中医, 派了很多的交流学者和留学生来我国高校学习。作为中医大学生, 应切实以弘扬祖国医学为己任, 以高超的专业技术架起沟通世界的桥梁, 向世界推广中医, 使中医药能够服务于全人类。

2.2 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时的新鲜感, 正确引导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心

大学是人生中的重要阶段。从我们踏入神圣的象牙塔的这一刻起, 我们的人生就在悄悄地, 不停地发生着变化。我们的眼前展现着一片广阔的天地。这个天地是如此的崭新和五彩斑斓, 以至于我们多少有点迷茫和无所适从。但是, 大学及其周围也存在着容易让学生分心, 甚至走上歧路的因素, 如酒吧、传销等。小小的好奇心也许会将他们推入无底深渊。

“思想是指路的明灯。”刚进入中医院校的新生不能被花花世界所吸引, 而要意识到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从医者既要品德高洁, 又要医术高明, 二者缺一不可。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首先要修身养性, 不为外界的污浊空气所污染。“有所为, 有所不为。”“弱水三千, 我只取一瓢。”我们一定要守住中医这片净土。同时, 要刻苦钻研, 狠抓专业。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及临床经验是我们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必备条件。而这, 将需要我们四年或五年如一日的学习和投入, 乃至我们的终生。另外, 向他们展示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及社团组织等, 让他们时刻处于奋发向上的氛围中, 立足专业, 广泛涉猎, 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步提高。良好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有利于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 有利于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 我们应该创造一种格调高雅、健康向上、文明有益的校园文化环境。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把学生吸引到校园文化活动阵地上来, 促进青年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1]。

2.3 行为习惯的养成要从点滴抓起。

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说过:“行为习惯涉及人的修养, 涉及人际关系, 它不仅对本人起作用, 还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界起作用, 也可以说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国家的安定团结、对社会的稳步发展起着促进作用[2]。”中医院校新生在入学之初, 其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参差不齐。但他们都是对这座象牙塔存在敬畏之意的, 这是开展行为习惯养成的良好契机。大学生一进校门, 一踏入这座城市, 就被浓浓的都市文明气息所包围。这就像林黛玉进贾府, 一走进宁荣街, 就被人家那庄严恢宏的气息所感染, 提醒自己时时小心, 处处在意, 千万别叫人家笑话了去。他们都相信都市是文明的, 校园是洁净的。但是过上一段时间, 等他们习惯了, 就容易依然故我, 我行我素。比如, 有的同学看到有的人往地上吐痰, 自己也开始往地上大口吐痰。看到别的同学得过且过, 自己也随波逐流, 不肯刻苦。本来是怀着朝圣的心理进入大学的, 结果发现校园里不文明的现象也较多, 于是自己也就放任自流了, 这是不对的。当前主要的问题存在于文明习惯、安全意识、学习习惯、助人为乐的习惯、生活习惯、节俭习惯等。

从生理学上讲, 习惯是一种后天获得的条件反射。通俗的讲, 好的行为坚持的久了就成了好习惯。在大一新生入学的重要阶段, 一定要引导他们坚持养成一些好的行为习惯, 如注意公共卫生, 不随地吐痰;爱护教室卫生、宿舍卫生;公共场所要保持良好秩序, 不喧哗。养成鲁迅先生”随便翻翻”的读书习惯, 养成华罗庚教授的刻苦自学习惯, 养成齐白石老人“不教一日闲过”的创作习惯等等。这些良好的习惯, 都是他们走上成功道路的基石。正如先贤所说, “首先我们养成了习惯, 然后习惯养成了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大一新生若能始终记住这些教诲, 严以律己, 从点滴做起, 必然能使自己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4 增强竞争意识, 对就业形势具有前瞻能力

随着社会竞争和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 强化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已成为大学教育刻不容缓的紧急任务。中医院校大学生理所当然也应具备足够的竞争意识。培养能够适应未来发展, 具有竞争意识的合格中医人才是中医院校教育改革的关键。大部分学子早在中学寒窗苦读时就梦想进入大学后好好放松, 以弥补中学时的辛苦。就连他们的老师们也会这么“鞭策”他们。其实, 进了大学, 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否则, “毕业即失业”的悲剧就有可能在自己身上上演。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发展, 任何个人都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 在竞争中求发展。同时, 既要在竞争中开拓进取, 也要培养协作精神, 讲究手段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而未来就业的严峻形势也促使学子应该时刻有竞争意识。一方面, 由于医科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导致医学毕业生人数激增;另一方面, 医疗卫生机构改革要求提高医疗卫生质量, 精简机构, 减员增效, 对毕业生的需求层次不断上移。尤其是大多数用人单位不顾实际一味追求高学历和名牌大学毕业生。一些县级医疗机构甚至乡镇医疗机构在引进人才时开口就要硕士生、博士生, 根本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这些导致传统的医学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吸纳能力大大减弱[3]。还有的中医学生“铁饭碗”的观念太强, 使得他们的择业领域和就业范围大大减小。中医学生对这些就业形势要有前瞻能力, 要把竞争意识和就业的压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还要加强社会实践, 不断的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从而培养对未来环境的适应性与自觉性, 增大探索未来世界的信心, 增强社会竞争力。

3 结语

中医院校大一新生入学阶段的思想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除了以上谈及的一些措施和策略之外, 尚有其他诸多细节有待考虑, 比如中医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诚信教育, 感恩教育, 安全教育, 个性教育, 心理教育等, 以及各种教育所需要的恰当方式和手段等, 将留待我们以后继续探讨。目前, 市场化和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和现代化进程, 在纷繁复杂的现代教育环境下做好对中医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将会对中医学子的个人发展和中医事业的远景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因此, 我们必须利用好大一新生入学阶段这一良好契机, 采用合理的方式解决他们思想教育的问题, 从而发挥中医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有的积极作用, 提高我国中医院校办学质量, 为我国医疗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施亚芬.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12) :156-158.

[2]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新世界出版社.2003:21-22.

篇4:如何理解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关于“大一统”的解释

《春秋·隐公元年》开篇写到“元年,春,王正月”。对此,《公羊传》的解释是: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就是课文中所说“以大一统思想解释《春秋》”,这也是人们认为“大一统”思想正式提出的标志。

《公羊传》认为《春秋》中“元年”的意思是指君主即位之年;“春”的意思是一年之始。那公羊先生是如何论证“王正月”体现了“大一统”之义的呢?《公羊传》认为,“王正月”之“王”,是指周文王;将“正月”系于“王”,是为了表明采用的是周文王历法的正月。采用周文王历法纪年,自然就包含着对周文王和周朝天子的尊崇;诸侯用周正、尊崇周天子,当然是一种拥护天下一统的举动。

董仲舒在《三代改制质文》一文中解释“大一统”曰:“何以谓之‘王正月?曰: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人,通以己受之于天也。”这里可以看出董仲舒与《公羊传》不同,认为“王”不是指周文王,而是受命新王。因此,大一统不是一统于周天子,而是一统于新王。这说明不受命(天命)而王的王者统治不合法。王者受命而王后其政治秩序就具有了合法性。这样受命新王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等新政治秩序的建立是为了对天命进行报答,能够一统于天(得到天的认可),从而证明新建立的政治秩序的合法性非来自于人,而是来自于天(“所以明易姓非继人,通以己受之于天也”)。这样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的精髓“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思想便应孕而生。因此,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所要解决的是政治秩序合法化基础的问题,其解决的办法是建立一个神圣、纯正、本体的天来规范实际的政治秩序,使实际的政治秩序获得一个合理的存在基础,从而赋予实际的政治秩序以合法的权威性,达到以天之仁德而不是以暴力来稳定社会的目的。汉武帝也正是因董仲舒提出了“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大一统思想,为其削藩、改制、加强中央集权提供合法的依据,接受并采用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二、“大一统”思想的由来

人类历史发展历程中,统一现象时有发生,但从未有过中国似的大一统。这与中国特有的自然环境、政治制度、文化思想传统密不可分。

从自然环境看,中国的中原地区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这里东有大海,西有青藏高原和荒漠,南有南海和热带高温区,北有西伯利亚高寒区,因此中原地区自然成为亚洲东部的地理中心。与此同时,居住在中原地区的人们,在数千年间能够创造出领先世界的农耕文明与文化,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层出不穷,从而进一步形成文化中心、经济中心、科技中心和政治中心,并对周边地区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从政治制度来看,中国自西周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将天下与国与家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中国人有着很深的祖先崇拜、认祖归根的情结,而且古老的记忆都能够追溯到同一个祖先,因此这种情结特别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从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的“大一统”思想更是由来已久。自春秋开始,周文疲敝,政治秩序混乱。混乱既久,人心思定,故当时儒道墨法等各派思想中都潜藏着“大一统”的身影。孔子心中的理想帝王就应握有一统天下的权威,所谓“礼征乐伐自天子出”。老子主张以“一”为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42章)。“大一统”从此有了本体论。孟子讲“定于一”,荀子讲“一天下”,墨子讲“尚同”,法家更是公开主张用武力建立统一的政治秩序。

中国的文字有着非常稳定的信息传输性能(几千年前的字都很容易认得),从伏羲画卦、仓颉造字,到秦始皇书同文,中国古代统治者重视文字的统一和度量衡的统一。相传早在秦始皇之前,黄帝时代就进行过统一文字的工作,帝舜时代就进行过统一度量衡的工作。中国人始终使用象形文字符号体系,而且能够超越语音进行信息交流,并极大地促成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认同。对比之下,与中国面积相当的欧洲,由于采用拼音文字,不同国家的语言不同文字也不同,从而也就难以产生认同感,至今仍然未能完成大一统事业。

总之,大一统的思想发展至今,它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哲学思想或政治理念,而是一种概念,一种拥有无限向心力的概念;是一种气魄,一种积极开拓奋发向上的气魄;是一种胸怀,一种兼收并蓄包容一切的胸怀。它让我们的民族从分散归至凝聚,就算经历再多劫难,心中仍有一个祖国的轮廓。

篇5:大一新生思想调研报告-张航

学院:机电学院班级:10模具 学号:2010010406姓名:张航

本次新生思想调研由本专业几个学生组织,我们对大一一个专业的新生进行了思想调研。但是结果有喜有忧,很多新生多大学生活有不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48份。回收率96%。调查结果基本体现了大一新生的总体思想状况,我校2010级大一新生具有独立性强、思想前卫、注重身体身体锻炼等优点。结果显示90%以上新生在开学三个月内疚适应了大学生活,74%的新生与室友关系处理的很好,和谐,从不吵架。我们认为大一新生时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群体,又处在一个特定的时期,从高中国升到大学意味着自己已经不可能再完全依赖父母,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必须要学会独立,这需要经历一个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磨合,需要有一个由身体到心智的成熟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特殊的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以及不科学的家庭教育所带来的一些弊端,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的独生子女家庭约有8000万到一亿个,这部分青少年大多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成长,享受着两代人的呵护长大,只身一人来到陌生的环境,在生活方面遭遇些挫折时屡见不鲜的事情。一般来说,这在自理能力、自立能力、理财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方面表现尤为明显,我们在一项考察学生能力问题时,许多学生认为自己的自立能力急需提高,在“如何解决自己上学的日常生活费用”问题上,51%的新生选择了“家里、亲戚朋友提供”,仅有20%的新生希望通过自己勤工助学来解决,也正说明了这一点。调查中,近60%的新生有取得双学位、考研或者专升本的意愿。仅有近31%的新生以考近本校而自豪。93%的新生认为军训受益匪浅,约25%的新生早上坚持跑步或者晨读。虽然有39%的新生现学专业不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兴趣,但是82%的同学表示会对自己现学专业付出自己的所有。

接受调查的新生还对学校的一些举措表示不满和请求,44%的新生希望学校晚上不要熄灯,因为这样会很不方便。35%的学生希望学校把大

一、大

二、大三的下课时间安排错开,一起去挤食堂会花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将近88%对自己

以后就业表示担忧,因为现实的就业压力,使得学生们不知道现在该注重自己哪方面的能力。从影响新生学习效果因素的数据个反映许多客观因素已经成为影响新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原因,特别是经济因素影响之大不容忽视,尽管学校多年来一直施行诸如奖励减免、发放生活补助、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多种措施来改善贫困生的生活条件,但还有一部分新生因为家庭经济负担较重,承受了很大压力,不能集中精力投入学业。调查结果显示,近11%新生队自己所学呈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对一些有关于自己的事情不在乎。到大学只是消磨时间,不为自己的未来计划。调研另一项结果显示出,新生对重大事故的接受能力不是很强,不能正确和快速的面对挫折,使得自己有自卑感。

篇6:大一团员思想总结

时间转瞬即逝,转眼之间,我入团几经有6年的光景了,在这6年的时间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共青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是团组织使我健康的成长,是团组织使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发展并渐趋完善。自入团之日起,我就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经过大学三年的初期历练,我更加坚定了要成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信念!

作为一名团员,我积极参加青年团的相关活动,正确行使团章规定的权利,模范履行团员义务,共青团作为共产党的后备主力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从成为共青团员的那一刻起我便意识到了我所肩负的责任与义务,深切地感受到共青团员不只是一个称号,不只是一种光荣,而更是一种使命,一种成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为思想先进的青年的使命。因为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性质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进入大学以来,我时刻铭记自己是一个光荣的共青团员,处处严格地要求自己。但我深知更主要的是以身作则:学习上认真努力,政治上要求先进,活动中更要积极。我认真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我得到了很大的锻炼,这也使我对党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更加了解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等的真正含义,更加坚定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终将实现。下面我将总结一下我在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情况。

在思想政治方面。我积极要求进步,努力向党组织靠拢,并时刻用党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大一伊始,我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表明了我想入党的决心,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在上学期成为了重点积极分子。我知道努力决对不能盲目,要有正确方向的指引,与此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思想政治修养,所以除了学习党章之外,我还经常阅读一些有关党建、党史以及党员先进事迹的书籍和报刊等,而且把一些原则性的问题积极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在思想道德上的不断提高不仅是为我以后加入优秀政党提供了有力支撑,而且可以为更多同学入党做好充分服务准备工作。中国共产党“先公后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是我所追求的,我相信跟着这么优秀的政党,潜力是无穷的。

在学习方面。我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做到认真预习、复习两个方面一起抓,我积极阅读各种书籍资料和学术刊物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此外,我还多次参加学校、院系组织的学术论文比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取得的成绩不等于满足,而是作为一种动力促使着我更加进步,促使着我走向成熟,融入社会,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神圣的使命。

在工作方面。为了更好地锻炼自己,同时也想寻找一次为同学服务的机会,在开学之初我便积极参加班委的选举,有幸成为了班级的宣传委员,在任职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全心

全意为老师和同学服务。除此之外,在大二我进入了系学生会任团总支宣传委员,大三我任职学院社团联合会外联部部长和系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在组织和参与的多项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我取得的可能是些微不足道的成绩,但这与党组织的关怀、学校的重视、老师的帮助、同学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作为一名团员,我也时刻注意当今世界时事政治的变化。中国新一届领导人亲民化的路线让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也增加了我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向往。众所周知这些日子中国其实并不平静,处处充满着挑战:南沙岛屿争议、法国佳士得拍卖圆明园兽首等事件揪着国人的心,中国共产党将会如何面对,成为炎黄子孙又一个关注的焦点。最终,中国共产党给出了最令人满意的“答案”:面对强势决不让步,坚持自己的原则,淡定从容地体现着大国风范!中共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做着最灵敏的反应,制定出最具体可行的方针,中国已不再是沉睡的雄狮,已傲然挺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事实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篇7:大一思想总结2023

首先,学术方面,我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并努力学习相关的课程。虽然有时候会感到压力和困难,但我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学习态度,认真对待每一次课堂和作业。同时,我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竞赛和科研项目,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其次,人际交往方面,我结交了许多新朋友,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问题,也学会了倾听和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

最后,个人成长方面,我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我学会了如何平衡学习和生活,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也学会了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这一年的经历中,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成长,不断完善自己,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同时,我也认识到人际交往和情感管理的重要性,我会更加注重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以及自我内心的调整和成长。

篇8:大一思想报告

1. 思维活跃, 视野拓宽。

随着经济的发展, 电脑快速的走进每个家庭当中, 新生在进入大学前除了在书本、电视、报纸、杂志上接触到知识外, 也可以轻易的通过网络等接触到更多的信息, 从而更好更快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之近几年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 他们大多为独生子女, 在进入大学前就比较注重通过各种渠道拓宽自己的视野, 因此他们看待事物有一定的见解, 思维非常活跃, 思想也较以往的学生成熟, 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指导, 看待事物的时候难免过于片面, 甚至有时过于偏激。

2. 感到迷茫, 缺乏目标。

在大学里很多同学都反映到这样一个问题:不知道自己一天到底要做什么, 或者是做什么都不起劲。这在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因为他们失去了目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难分析。第一, 他们考上大学后就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显性的终极目标。对许多学生而言, 大学是他们最后的求学阶段。读完大学就要找工作, 可是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四年后的事情。第二, 大学里的教学方式与中小学时期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同。在大学里面教师不会再向从前一样天天围着他们转, 给他们反复的讲解。进入大学后学习上就需要由以前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显然这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第三, 大学里有许多属于学生自己的时间。从以前的早自习到晚自习, 都要老师把要完成的任务布置的妥妥当当, 到现在的没有任何人给他们安排应该要做什么, 让他们觉得茫然不知所措。第四, 大多数学生缺乏清晰、明确的人生目标。到底要做怎样的人, 到底要干什么事业, 这些对于他们而言毫无概念。慢慢地就形成了部分学生盲目的读书、入党等功利性行为, 部分学生天天参加社团活动, 更有甚者毫无目的地打游戏机、玩撒、拍拖等, 逃课更不在话下。

3. 人际交往能力有待提升, 心理承受力较弱。

由于独生子女比例在新生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在上大学前他们的生活、学习大多一帆风顺, 很少遭受挫折。其次, 他们往往缺乏与同龄人交流、沟通的经历, 进入大学后, 他们大多离家住校, 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的缺点就很易显示出来, 从而导致各种不适应的情况出现, 稍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自暴自弃, 心理承受力较弱。

4. 功利性增强, 服务意识有所下降。

社会行为个体化导致个人本位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加强, 在学习、思想、生活等各方面体现较强的功利性。现在大学校园里普遍存在着功利至上的心态, 部分学生在没有任何真实信仰可言的时候会为了所谓的前程而信誓旦旦;部分学生只把“成功”二字记挂在心怀, 而把正义、廉耻、人民的苦难统统的抛到脑后。

5. 以自我为中心, 集体观念薄弱。

随着我国社会的变革, 人们的价值观不断地受到冲击, 传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 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不断增强, 凡事只从自身出发, 很少考虑到自己的选择会给集体带来什么不良的后果, 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 往往以个人利益为先。参加集体活动或为集体服务等, 往往带有功利色彩。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集体活动, 都会采取明确的消极或抵制态度。

二、当前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1. 网络发展对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 网络时代的到来, 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和质量都有了空前的提高, 但往往也引发出一系列的网络问题。新生们不再满足于面对面的交流, 更多的新生选择使用虚拟的名字在网络来发表自己的心情、看法以此方式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曾有一位新生在微博上公开留言自己当时的轻生意念。同学们看到这样的留言马上联系了辅导员, 辅导员立刻把情况反映给上级领导。幸好网络上信息快速的传播性, 校方在危难发生前通过各种方式找到了这个学生, 消除了这次的危机。网络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机遇, 往往也对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 愈演愈烈的逃课现象值得关注。

大学里流传着这样一句惊人之语:“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逃课现象由来已久, 如今却愈演愈烈,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逃课更多地折射出了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近些年来高校连年扩招, 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使高校师资结构失衡, 课程设置及教材等与现实需求越来越脱节, 内容越来越陈旧乏味, 因而逃课的学生越来越多。现在很多90后的新生大多不知道大学里不是光学知识、经验, 还要学会做人。坚守课堂就是坚守信念, 对自己、对老师都是一种尊重。

三、开展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 以军训为契机, 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础。

军训是学生进校后的第一门课, 对他们未来的四年大学生活影响很大。在军训期间, 部分新生对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不太适应, 加之大部分的新生是独生子女, 在家中备受父母的溺爱, 普遍缺乏与同龄人相处、沟通的经历。开学后新生们首次离家住校, 军训的苦累、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对家中父母的思念等, 使新生们的心里渐渐地由刚入校的兴奋转化为迷茫、寂寞、孤独, 更加深了对父母、昔日友人的思念。辅导员们可以抓住这个大好的时机, 军训期间每天到训练场上去看看学生, 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多到宿舍走走, 与新生们谈心聊天, 听取他们的心声, 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 为他们解除困惑, 做他们大学里的第一个良师益友。军训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另一方面更是辅导员与学生建立感情基础的好时机。

2. 意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现在部分大学生中总是缺少一种精神, 大凡遇到很较真的老师安排闭卷考试、抓考勤、布置众多的学术参考书、认真地查抄袭作弊, 总会感到很不爽。他们往往认为现在是缴费读书, 学生作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学校满足他们的需求。按市场的逻辑来讲这是对的, 但是大学不可能是市场, 而是培养人的场所;培养就包括有与人的本性中的懒惰、贪婪、好逸恶劳等做斗争的基本要求。新生刚入校可塑性极高, 这个时候加以引导就会事半功倍, 加之新生入校后, 不少学生主动要求加入党组织。针对这种情况, 我系的做法是以党建为抓手, 辅导员和学生党支部及时的开展各种意识教育活动;在此基础上, 在新生入校后马上进行专业教育, 邀请本专业相关教授为新生进行专业介绍、答疑等。让新生们知道读大学首先要学好专业知识。

3.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引导新生树立目标。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期间, 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多方面内在需求的满足程度是否良好, 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只有这样, 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 才能选择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并通过职业生涯实现理想和目标。曾有新生这样问辅导员:“大学里人人都加入社团、争先入团学组织, 是不是学生干部非当不可呢?”这是大学里普遍存在的现象,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不难分析, 往往在于他们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针对这种情况, 我校在大一新生中全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引导新生树立人生目标。

4. 充分发挥好助理班主任的作用。

我校现实行高年级学生担任新生班级的助理班主任制, 助理班主任在思想教育方面有着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是辅导员所不具备的, 比如说他们都是年纪的年纪相仿, 有着很多共同的话题, 助理班主任对他们来说更近更亲切。因此, 充分发挥好助理班主任的作用将对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起到很大的帮助。

5. 抓住个体特点, 做好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 思想政治工作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根据每个不同的个体进行开展。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每个辅导员面对250个甚至更多的学生。因此, 我们应该把着力点放到对学生思想工作的总体把握上,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个人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 特别是做好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贫困生、学生干部这几类学生的思想工作。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辅导员经常与其谈心, 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 并及时上报校心理咨询中心;对于贫困生, 辅导员在入学初可通过新生信息表、绿色通道等第一时间掌握他们的信息, 及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和思想问题, 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 做到每个学生都不因贫困而毕不了业。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一环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形势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挑战, 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这就使辅导员在工作中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因此, 我们必须以人为本, 使思想政治工作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摘要:近年来, 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激烈转型、高等教育政策的变化, 当代大学生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 针对这些变化, 本文从大一新生入手, 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篇9:中华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

夏尚在传说时期,共主和各邦关系不得而知。商对外有征服,卜辞里有“征犬方”的记录。商没有封邦建国,封邦建国自周开始。周灭商后,大举“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立七十七国,姬姓国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篇》)。殷商时期,共主和各邦国是拥戴的关系、征服的关系,周时多了一个分封。分封,就向统一走近一步。

商人信天,信天命,还没有“天下”意识。周人始有“天下”意识。《周书》《易》《左传》《礼记》《论语》都有“天下”的记载,“天下”的意识逐渐普遍。

周人所能想象的天下,大约就是当时的文明世界,包括周王和诸侯国的国和野。天下是大于诸侯国家的一个领域。春秋战国时代的天下,实体的味道渐浓。《大学》所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天下”,已是大于国家居国家之上的实体了,孟子“天下定于一”已是大一统,天下一统。诸侯国间的战争、兼并,使人产生了“定于一”的思想和希望。

中国古代的大一统思想,不仅是政治上的统一,还包括文化的统一。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或宗族,骨子里有一种排外感情。“鬼神非我族类,不歆其祀。”(《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左传》成公四年)这都是血缘关系的排斥异族的思想意识。不是同血缘祖先都不食他的祭祀。族类不同,心也必不一样。但族与族之间,也有一种联合为一体,融汇为一家的因素。氏族与氏族,部落与部落是可以联合的,夷狄、华夏也是可以融为一体的。诸多氏族联合而为部落,诸多部落联合而为部落联盟,这在古代是常见的,华夏民族,即后来的汉民族,就是一个多源的民族融合体。截止到春秋时期,民族的差异大体已比较鲜明。华夏族居住在中原地区,以现在河南为中心向四面伸延的地区,东有夷,西有戎,北有狄,南有蛮。各个地区都有民族混杂居住的情况。中原华夏族居住的地区尤其如此。西自陇,东至伊、洛,都有戎人居住。“及平王之末,周遂陵迟,戎逼诸夏。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后汉书·西羌列传》)齐鲁之间,多有夷人。“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左传》僖公二十一年)

春秋时期,在华人眼里,区分民族的似乎已不是血缘关系而是文化关系。你是华人,如果你接受了夷人的风俗习惯,你就是夷人了。一个夷人,如果他接受华夏文化,风俗习惯同于华人,他就不是蛮夷了。这种胸怀,有助于民族融合。春秋时期已出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四海一家的思想。

春秋以来,是民族大融合时期。这些戎、夷、狄、蛮,文化水平高低不一,接触华夏族,和华夏人通婚,参与华夏人的盟会,逐渐华夏化。秦始皇统一后,三十六郡之内大体已无民族区分。秦的统一,不仅是政治统一,也是文化统一,民族的统一。秦始皇灭六国,出现真正大一统的帝国。

秦之后,两汉四百年基本上是统一的。有此四百年的统一,居住在此一大体“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大帝国内的约五千万人口,大体已泯除了先秦的民族界限,融合为一个大汉民族,过着“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同一个文化系统的生活。

五千万人口,认同一个文化、一个国家,这在二千年前的世界不是一件小事。文化水平不一定高过希腊、罗马,但一个文化圈内有五千万人口,却是当时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可比的。

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大一统思想是深入人心的。就是分裂时期,一些割据的国君也都想由自己来统一,不愿意分裂。大有作为的皇帝更不愿一寸国土被人强占。

五胡十六国时期,前秦王苻坚已占有整个北方和长江上游,西域都在他控制之下,但他仍要灭东晋,作一统大帝国的皇帝。起兵南征之前,他对群臣说:“吾统承大业,垂二十载。芟夷逋秽,四方略定,惟东南一隅未宾王化。吾每思天下不一,未尝不临食辍餔。”(《晋书·苻坚载记下》)天下不一,饭都吃不下去,这固然是皇帝国君的感情,也是中国大一统思想文化培育下的产物。

隋文帝作了皇帝,又想灭陈。陈的罪名就是“威侮五行,怠弃三正”(《隋书·高祖纪下》)。这是责陈不按天命行事。要灭陈的道理是“天之所覆,无非朕臣;每关听览,有怀伤恻”(同上)。他伐陈,一定会得到天助。上天会“降神先路,协赞军威;以上天之灵,助戡定之力”(同上)。他说他的一统天下,是上天的意旨。他在一个诏书里说:“方今区宇一家,烟火万里,百姓乂安,四夷宾服,岂是人功,实乃天意。”(同上)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是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思想结合一起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一种思想是夏可变夷,夷也可以变夏。夏人(汉人)接受夷人的文化生活习惯,就是夷人了;夷人接受夏人文化,就变成夏人。这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思想的根源。有大一统思想的,往往也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思想。前秦苻坚想灭东晋一统天下,他也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思想。他对他弟弟苻融说:“今四海事旷,兆庶未宁,黎元应抚,夷狄应和。方将混六合以一家,同有形于赤子。”(《晋书·苻坚载记上》)这是很大的气魄和抱负。他当时统一的条件不成熟,他失败了,但和他有同样思想的唐太宗李世民,却是成功的。《资治通鉴》贞观二十一年载有唐太宗和臣下的一段对话:

上(唐太宗)御翠微殿,问侍臣曰:“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原,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不谕其故,诸公各率意以实言之。”群臣皆称:“陛下功德如天地,万物不得而名言。”上曰:“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古就有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思想。这种大一统思想往往是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思想结合一起的,即和友爱、和平、中庸思想结合一起的。

(选自《何兹全文集·中国文化六讲》,中华书局。作者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史)

上一篇:研究生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下一篇:下一站春暖花开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