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德育教学管理

2024-05-05

詹天佑德育教学管理(精选五篇)

詹天佑德育教学管理 篇1

(1) 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 认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

(2) 感悟课文用帝国主义的阻挠、环境的恶劣衬托詹天佑的爱国和杰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 体会詹天佑是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教学准备]

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承上启下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初步学习了《詹天佑》这篇课文, 还记得课文围绕哪句话写得吗 (出示: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师板书:杰出、爱国。

师:这句话也是文章的中心句, 为了表达这一中心, 作者从三个方面讲述了詹天佑修筑铁路这件事情, 还记得是哪三个方面吗 (生说, 师板书: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 ?

二、勘测线路, 彰显爱国之心

师:大家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 画出詹天佑的所说、所做、所想, 说一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詹天佑, 用一两个词语写一写。

出示片断:指名读所说的部分———围绕四个“哪里”、“勘测”、“周密计算”以及詹天佑勉励工作人员的话中体会詹天佑的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对工作人员的严格要求 (生说, 板书:认真严谨、严格要求) 。

师:能把詹天佑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对工作人员的严格要带进去读一读吗 (指名读) ?

出示片段2:……

师:谁来找一找这段话中描写环境的句子?你体会到什么?

师:自己读读这些词, 体会一下环境的恶劣。

师: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 身为总工程师的詹天佑又是怎么做的呢?谁来读一读?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詹天佑 (指名读) ?

生说:从“亲自”、“扛着”、“背着”、“不管……始终……”、“白天……晚上……常常请教”等体会詹天佑的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不耻下问, 与工人同甘共苦的精神。

师板书: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不耻下问、环境恶劣。

师:自由练读, 体会詹天佑的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不耻下问、同甘共苦。

师:其实除了恶劣的环境, 在京张铁路的修筑过程中詹天佑还遇到了很多困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 京张铁路在修筑之初就遭遇了重重困难, 还记得是哪些困难吗 (生说, 师板书:阻挠、要挟、嘲笑) ?

师:然而, 在京张铁路的修筑过程中, 詹天佑所遭遇的困难远不止这些。老师这里还有一些资料 (师出示资料) 。

师:用一些词语说说京张铁路的修筑还遭遇了哪些困难 (生概括) ?

师:在恶劣的环境下, 面对千难万险, 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詹天佑却依旧能够坚持。是什么支撑着他这样做 (生说:报效祖国, 爱国之心) ?

作者分别从詹天佑的所说、所做、所思三方面进行了描写, 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爱国的詹天佑。

三、开凿设计, 展露杰出才能

(1) 线路终于勘测完成了, 铁路可以开工建设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 在京张铁路的修筑过程中, 詹天佑遭受了巨大的挑战, 特别是居庸关到八达岭这段。

(1) 首先请大家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 画出能够说明这段铁路难修的句子。

师:谁来说一说, 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这条铁路的难修?

师:这是一段艰巨的工程, 艰巨到———生读:连各国著名工程师也不敢尝试;艰巨到———生读:至于中国人, 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2) 师:这么艰巨的一段铁路, 詹天佑又是怎么解决的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5自然段, 画出居庸关和八达岭的开凿示意图 (请一名学生到白板上画, 师生点评) 。

(3) 师:想一想, 这两种开凿方法可以互换一下吗?为什么呢?

(4) 师:你觉得这两种开凿方法好吗?好在哪里?

(2) 师: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处隧道的开凿问题终于解决了, 可是很快麻烦又来了。铁路很快修到了青龙桥附近, 这个地方的山有个特点, 那就是坡度特别大 (师画出青龙桥处山的简单示意图, 突出“陡”) 。

(1) 师:如果直上直下地修这条铁路可以吗 (师画演示) ?为什么?

生答:不可以, 因为坡度太大, 爬不上去, 即使爬上去也不安全。

(2) 师:那么, 詹天佑采用的是什么方法?这样的设计好在哪里?

生说:减缓坡度, 降低了爬坡的难度, 使火车轻松爬过坡度很高的山坡。

(3) 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人”字形线路的视频 (出示:“人”字形线路的视频) 。

师:请大家认真看, 看完之后请大家画出“人”字形线路的示意图 (出示:白板空白页) 。

生画, 并请一生到白板前画;师评价。

(3) 师:同学们, 学习了开凿线路、设计“人”字形线路, 你觉得詹天佑是一位怎样的工程师呢?生说, 师板书, 引导学生突出詹天佑的杰出!

四、总结全文, 体会方法

(1) 师:凭着詹天佑的爱国之心和杰出才能, 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 (生读……)

(2) 师:课文学习到这里, 基本就要结束了, 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

出示: (1) 四年时间, 京张铁路修筑过程中感人的事例很多, 为何作者偏偏选择了书上这三个事例? (2) 课文主要想表达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可是却用了很大的篇幅写帝国主义者的阻挠和自然条件的恶劣, 为什么 (师生总结) ?

(3) 配乐出示:此后的几年里, 詹天佑一直为祖国的铁路事业四处奔走, 呕心沥血。1919年4月24日, 詹天佑病逝, 享年59岁。可以说, 詹天佑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铁路事业。今天, 当我们再次来到青龙桥车站, 看到詹天佑的铜像, 你心里一定有许多话想说吧。拿起你的笔, 把你想对詹天佑说的话写下来。

“关键词语推敲法”、“自学段落法”、“图示法”、“导读法”多种教法综合使用, 在第四步的学习中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兴趣浓。

浅谈教学《詹天佑》德育的渗透 篇2

要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过去,从而树立民族自尊感。《詹天佑》一文中告诉我们:清朝末年,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受帝国主义的欺侮。当清政府刚提出修筑京张铁路计划时,好多帝国主义国家都想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妄想控制我国的北部。他们既互相勾结,又互相争夺,百般阻挠,无理要挟,鄙视嘲笑,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中国人民的尊严、中华民族的气节受到了极大的侮辱。教学时,学生们个个义愤填膺。我抓住了这个火候教育学生: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有志气的人民。过去屈辱的历史让它永远过去,不再复返。我们要铭记在心,洗雪耻辱,树民族之魂,振中华之威,为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为使我们的民族更加兴旺发达而勤奋学习。

詹天佑德育教学管理 篇3

【关键词】德育 绽开 教学 育人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坚持教文育人,利用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挖掘文章内涵和美学情趣,以美怡情,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净化、陶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由此,我们得深入课本,解读文本,挖掘典范,从詹天佑的事迹之中为学生展现其榜样教育、爱国之情、创造之志来让德育之花绽开得完美无暇。

一、从詹天佑的事迹之中发挥学生的榜样教育

“榜样教育又称示范教育,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影响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应少年儿童善于模仿、崇拜英雄、积极向上的特点。”教学时,我抓住詹天佑这一人物的精神品质,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勘测线路中,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教育学生对待学习要有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教育学生树立知难而进,勇往直前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教育学生学习詹天佑夜以继日的忘我工作精神;他亲自带领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山顶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教育学生具有踏实肯干,身体力行和群众同甘共苦的工作作风。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的精神品质,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对学生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吸引力、鼓动力。

二、从詹天佑的事迹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他不负祖国之望,不负人民之托,在帝国主义国家百般阻挠的情况下,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他知难而进,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比原计划提早两年完成了修筑任务,给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为中国人民争了一口气。教学时,我结合这一教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受到熏陶,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过去,从而树立民族自尊感。小学课文《詹天佑》一文中告诉我们:清朝末年,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受帝国主义的欺侮。当清政府刚提出修筑京张铁路计划时,好多帝国主义国家都想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妄想控制我国的北部。他们既互相勾结,又互相争夺,百般阻挠,无理要挟,鄙视嘲笑,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中国人民的尊严、中华民族的气节受到了极大的侮辱。教学时,学生们个个义愤填膺。我抓住了这个火候教育学生: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有志气的人民。过去屈辱的历史让它永远过去,不再复返。我们要铭记在心,洗雪耻辱,树民族之魂,振中华之威,为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为使我们的民族更加兴旺发达而勤奋学习。

三、从詹天佑的事迹之中培养学的创造之志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包括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然而,小学生创造意识的形成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前提,使他们从小就要有一种创造的志向。詹天佑在当时科学技术极其落后的情况下,为了缩短工期,在开凿隧道中,结合实际采用了中部凿井法和两端向中间凿进的办法,从而提高了工效;为了使火车爬上陡峭的山坡,他又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这些都充分显示了詹天佑非凡的创造精神。教学时,我组织学生开展“我帮詹天佑想办法”的专题讨论,让大家开动脑筋,充分发表意见。从而形成了一种创造意识,使得为四化建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更多奇迹的远大志向播进了每个学生的心田。

詹天佑德育教学管理 篇4

一、导入:建构阅读话题

揭示课题后,为学生出示一份资料( 有关纪念京张铁路修筑一百周年的活动) 设疑:一条铁路的诞生,真得那么重要吗?京张铁路为什么在中国人的心中占据如此重的分量?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如此隆重地纪念它呢? 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它的答案吧。

二、初读:回顾难忘岁月

通过初读, 让孩子们心中明白詹天佑在任命前后以及修筑过程的工作情况,交流课文主要写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重点写了修筑过程中的三件事( 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 ,赞扬了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三、品读:再现动人细节

细读课文4~6自然段,感悟: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过程中的那些细节,让今天的我们依然深有感触? 在有所感悟的地方做上记号。

重点品读交流第4自然段:詹天佑勉励工程人员的话,从中明白了什么;他是怎样工作的,你有什么想法;面对困难,他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当时当地的环境如何;为什么这样写;等等。让学生的品读、感悟、交流有感而发,有话可说,进一步达到预期的目标。

四、研读:回眸百年沧桑

用心画出2、3自然段中,让你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的句子,谈体会。重点研读任命前后国内外的各种反应,帝国主义者嘲笑、阻挠、要挟;国内轰动。这些语句让人怦然心动,通过研读,让学生回眸历史,牢记历史,进而激发爱国热情。

五、活读:倾诉满腔情怀

面对着詹天佑的铜像,尽情地诉说心里话吧。

此环节旨在让孩子们在深入感悟课文的基础上写写对詹天佑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立志奋发,为中华崛起而努力。

教学反思:

本设计以读为主,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将学生完全浸润在文本的语言文字之中,尽情地触摸主人公的心跳,聆听作者的心声,感受主人公对祖国的浓浓的爱国之情和杰出的才干。让学生在朗读感悟中提高语言的感受力,丰富语言的积累,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力求实现“训练与感悟并重,工具和人文共振。”

开展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后,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他们抑或冥思苦想,或者激情满怀,或读或品,字里行间留下了他们读书思考的痕迹,交流感悟中留下他们智慧的结晶。但是往往在课堂中,他们会针对一个问题争论不休,但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谁也无法说服谁,空空地浪费了时间。这更让我感觉到,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少了,但其主导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没有教师的主导调控,整堂课就会是一盘散沙,在吵吵嚷嚷中没有任何实效。

教材《詹天佑》一文中,詹天佑接受任务反映了他高度的爱国情怀。然而在学习中,有学生却提出詹天佑接受任务也避免不了他可能有追求名利的嫌疑, 即使学生指出詹天佑是在帝国主义列强的阻挠与要挟下,是为中国人争一口气而接受的任务,可爱钻牛角的他仍固执己见, 认为詹天佑克服眼前困难就是为了以后的飞黄腾达。听他这样死咬“斜理”真有点气不打一处来,但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种思想的确是受我们当今社会的现实中的一些现象所致可詹天佑怎么能与那些唯利是图的人相提并论呢, 眼见学生理屈词穷,我话锋一转,顺势引导他们进行反驳:“谁能结合课内外资料说说做这个工程詹天佑能有多大的利润? ”于是有学生反馈:在修筑京张铁路时,由于政府的腐败衰落,经济紧张,拨款有限,而詹天佑在修完铁路时还为朝廷节余二十八万两银子, 试问他有多大利可图呢?该学生哑口无言,我趁势引导:“那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的? ”学生从文中理解到是在帝国主义虎视眈眈千方百计的阻挠与要挟下,在全国人民的殷切希望下接受了任务。此时,那个学生早已心服口服,他坚定地点点头。“那么,他接受任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我想大家一定能从文中找到他的思想根源。”学生立刻投入文本之中……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刻地体会到在自主学习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深化,促成学生的顿悟。同时也进一步体会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必须营造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教学氛围,没有民主、和谐就谈不上自主学习,没有自由、安全就谈不上探究、合作教师要放下架子,放开眼界,鼓励学生,要延迟判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孩子们明白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上你争我辩,真正体现课堂上的精彩无限。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形成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得以长期贯彻。

《詹天佑》教学反思 篇5

“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发现真理。”可见学习方法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学习方法乃学生为了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所采用的某种方式、手段、途径。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才能独立地探索新的领域,获取新的知识;才能顺应“知识激增之时代”,以“有限的生涯无穷之学问”。“学习方法”为多层次、多角度、多种类,这里只简介“程序引路,方法入门”的点滴做法和体会:

一、程序引路,循路入境

游览名胜古迹,大都需一张详尽的导游图,这样才能方向明、路线清、游览效率高。学习一篇课文,也需要一份清晰的思路图,这样方可循图入境,以“识斯真”、“悟其神”提高学习效率。在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根据文体特点设计一些基本的课堂教学程序,做为“学路”,可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那种纯粹的“接受”与“即兴”的被动地位;利于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学习规律,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利于达到“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之目的。

引导学生学习记叙文的基本程序为五步:

1、审清题目,理解题意(命题、体裁、单元重点)。

2、自读课文,捕捉中心(写什么?为什么写?)

3、默读课文,理清层次(怎样写?)

4、细读课文,品词品句(体会中心,了解写法)。

5、圈划批注,总结交流(聚零为整、统一思路)

根据“读写例话”篇幅短小,通俗易懂、阐明有关读写知识的特点,学习程序也为五步:

1、自读例话,圈点批注(题意,话“读”话“写”?字词,段意等)。

2、汇报交流,读懂内容(批注情况)。

3、弄清议题,寻找结论(明确读写知识)。

4、举出实例、说明道理(“例”怎样说明“话”)。

5、联系实际,训练能力(学用结合,检查效果)。

以上教学程序不是刻板不变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袁微子指出:“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应是常中有变,变中有常”。至于怎么运用,怎么变更,要因人制宜,因课制宜。“大体须有,定体则无”,一切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语文学习水平为准。

二、注重授法,促使入门

赞可夫把“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作为他的五大教学原则之一。他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学习内容,而且要注意自我观察,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怎样理解知识,巩固知识,怎样解题,步骤如何?还能做自我检验,自我校正,即作自我评价(认识过程),自我体验 (情感过程),自我控制(意志过程)。因此有了阅读的程序,还要让学生明确每一程序的目的,掌握完成每一程序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积极、有效。这里略举所授几法:

1、记叙文学习基本程序第一和第五步完成法:

第一步:审清题目,理解题意,要求学生分三步进行。首先要弄清命题方法,以此判断文章的体裁;再根据体裁特点,把握学习此类课文的规律;然后明确单元训练重点。如《詹天佑》一文,第一步让学生知道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命题的,体裁是写人,根据写人文章的特点,学习本课应弄清课文写了詹天佑的什么事,作者是怎样写的,他要赞扬什么,表达什么,结合单元训练重点弄清记叙中的说明。

第五步:圈划批注,总结交流,其目的是为了统一思路,课有所得。要求学生从题目、词句、段落、中心、内容、写法、感受等方面圈圈、点点、批批、注注。如在课题前注命题方法,课题后注文章体裁、单元重点,课题下注对题中关键词的理解,课文开头处注分段依据……充分利用文中上白、下白、旁白处注明自己通过学习弄懂的问题,鉴于时间有限,学生只需择己理解最好的两三处批注,变部分无意识记为有意识记。尔后交流畅谈收获。因学习智力的差异,态度的优劣,理解、记忆、接受能力的不一,所获知识的深浅,言语表达水平的高低,交流的情况则有悬殊。好学生理解得深,记忆得多,表述得美;差学生也可凭自己的优势谈“浅薄”之所得。这样你一言我一语,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学生所得的知识就会更准确、更有条理;就能促使学生入门达到“始与亲”的境地,学生思路和作者的思路得到统一;就会做到课有所得,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

此外对教师来说是调整教学效果的大好时机。教学目的是否达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学生的总结交流就是最好的信息反馈。

2、自学段落法:

将“段的思路法”、“设问法”、“关键词语推敲法”、“重点语句剖析法”、“人物形象分析法”、“课后问题理解法”等自学段落的方法教给学生,更有益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独立求索能力;更有益于促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有些段落,教师可完全放手让学生按“自学段落法”,运用其才智去自学,尔后进行“报告”和“讨论”,教师只需伺机点拨。如:用“段的思路法”自学段落,让学生通过独立思维概括出段的主要内容,分析段中之层,体会作者写段之用意,弄清段的结构。用“设问法”,让学生经过自我分析、理解、体会、判断、概括,提出与文章内容与中心有关的问题,采用“自问自答”、“自问旁答”的形式来解决。用“课后问题理解法”从课后揭示中找出与对应段相关的问题加以理解,弄懂段的内容。……不管采用哪种方法,一人讲完他人可以补充、可以纠正、可以讨论,各抒已见,畅所欲言,“使课堂真正成为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智力的土壤。”

上一篇:处方合理用药下一篇:JAVA编程语言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