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天使

2024-05-20

被遗忘的天使(精选十篇)

被遗忘的天使 篇1

她总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因为学习成绩不好, 她在班里一直不能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仿佛被遗忘在那个角落里了。

又到开运动会的时间了, 班长拿着比赛名单稿, 在班里急寻参赛人员。由于班上的同学们一直都埋头苦干拼成绩, 根本抽不出时间去做运动, 所以一个个你推我让, 不报名。不知是谁说了一句:“让梦参加, 她的体育非常棒, 一定能为我们班取得好成绩的。”这时, 大家才注意到了在角落里沉默不语的梦。

大家一拥而上, 全部都跑向那个角落, 一个个问长问短, 热情无比, 把梦吓了一大跳, 他们都叫梦去参加比赛。

于是, 梦在大家的鼓动下, 参赛了。她不负重望, 在跳高比赛中, 就获得了第一名。大家都围着梦, 跳啊, 蹦啊, 把她举得高高的, 梦高兴极了, 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变了, 她被大家注意到了, 而且是绝对的焦点。紧接着, 在200米比赛中, 大家全都站她身后为她加油, 希望她再接再励, 梦再一次获得了第一名, 这时, 大家对梦更加热情了。在4x100中……

因为梦的努力, 班级捧回了一张又一张金灿灿的奖状。

此时的梦, 简直被同学们奉若神灵, 大家对她都很亲热。连平时从未交流过的同学, 也都跑过来与她闲谈, 聊天……她们一起笑、一起嬉戏, 一切仿佛如此美好。这是梦到这个班以来, 头一次这么开心, 这么快乐。

但快乐总是短暂的, 在运动会后, 同学们再次投入到了紧张而繁忙的学习中。于是, 再没有人和梦一起谈笑, 一起聊天了。

梦再次被遗忘了, 被遗忘在那个角落。

一阵风吹来, 吹掉了那金灿灿的奖状, 梦也随着那阵风走了———她转学了。但大家仍然在埋头苦干, 没有人注意到那个角落已空了。

又是一次运动会, 班长又拿着比赛名单稿。发愁地向那个角落望了望……

逐渐被后人被遗忘的美好***俗 篇2

明 拜年送名片 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抵见人。各处贺岁皆如此,赠予纸店大笔金。

宋 教坊自乐 良辰美景奈何天,泪眼装欢又一年。堪喜岁首无官役,相聚青楼奏管弦。

宋 燃爆竹霹雳声中旧岁除,为惊疫魃燃青竹。一自火药发明后,难止新年放鞭俗。

这个还好,不过很多人已经不喜欢放鞭炮了。

明 走百病上城头 姐妹元宵结伴游,金吾不禁登城头。走出深闺祛百病,胜到岳阳万丈楼。

明 斗百草百花争艳满庭芳,莺歌燕舞女儿乡。不喜饮酒猜拳乐,闲将斗草过时光。

宋 担酒上坟 骑驴担酒祭祖坟,一路春光满眼新。道旁关扑掷得顺,竿挑利物好夸人

唐 内宴冷餐 御赐冷食满宫楼,鱼龙彩旗四面稠。千官尽醉犹教坐;归来月上金殿头

清 走百病 摸门钉 元宵雪衬一灯红,走百病后摸门钉。但愿来年生贵子,不枉今番寒夜行

元 结羊肠 元宵初过犹自忙,家家女儿结羊肠。含情暗思心中语:何时得似双鸳鸯。

清 请紫姑神 元宵之夜请紫姑,保佑吉祥赐安福,

资料

终归女儿同情意,焉辨荒唐事有无。

宋 蚕卜 捉弄米粉状蚕丝,内藏吉语待尔食。喜得佳兆虽自设,依然欢乐不可支

唐 放灯 火树银花不夜天,游人元宵多留连。灯山星桥笙歌满,金吾放禁任狂欢。

北朝 踏青 北国三月沐春风,香车纷然乐踏青。游人谁顾杨柳绿,竞看佳丽映桃红

北朝 踏青 北国三月沐春风,香车纷然乐踏青。游人谁顾杨柳绿,竞看佳丽映桃红

周(郑国) 踏青 溱洧河畔钟鼓交,踏青游人乐陶陶。红男绿女佩香草,两情相悦赠芍药

宋 迎富 古人采莲携鼓游,今朝杂花插满头。相随郊外游一日,迎富即是忘忧愁

宋 斗草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归。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清 猜灯谜 弹壁灯贴三面题,摩肩搭背来猜谜。本似前朝射覆事,文思机敏方解疑

清 猜灯谜弹壁灯贴三面题,摩肩搭背来猜谜。本似前朝射覆事,文思机敏方解疑

唐 送穷 年年晦日送穷神,柳车草船载出门。沥酒再拜早离去;老穷方走新穷临

明 鞭春牛 年年春打六九头,烟火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尹鞭春牛

宋 宫中赐银幡 新春拜过至初三,大内银幡赐百官。朝回两袖天香满,帽饰招得笑语喧

遗忘的,被遗忘的 篇3

一九○一至一九○五年的科举改革,中国急遽从科举时代步入学堂时代,此后兴学堂、变学制、改教法逶迤而来,目不暇接。废科事件被严复称为无异于“废井田开阡陌”,其震撼性影响,制度革新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晚清中国的知识人社会因科举停废而发生的巨大逆转。科举将废未废之时,即有人慨叹:“当此之时,四民失业者多,士为四民之首,现在穷困者十之七八。”由科举制度为读书人提供的升迁希望随着西学的盛行而日渐微薄。权势虽在转移,但士林风气的流变却往往滞后于此。一九○三年《申报》上有大幅议论描述时居上海守旧士人的可鄙状貌:“上海之布鞋大袖,大圆眼镜,斯斯文文自称我秀才者,不下四百余人。案头储则大题文府,高头讲章尚盈尺也。近日又购新书矣,则《直省闱墨》,《应试必读》者也。叩以五洲,问以大势,询以国政,瞠目而不知所对。呜呼,痛哉!”作者云,他将为上海之士习一大哭!晚清提倡新学经年,然科举一日未废,士习的扭转依旧只是少数先觉者的敏感。大部分读书人埋首于课艺帖括,醉心的还是那条功名仕途。科举既废,原本指望靠它出人头地、致君泽民的读书人既丧失了作为朝廷养士的身份,又不及吸取新知、顺应时势,因此生计日蹙,有惶惶不可终日之感。据张仲礼先生的研究,十九世纪后半期中国约有举人一万九千人、贡生四万人,生员则达到九十一万人,尚为保守估计。他们将寄寓何处?朝廷并非全无准备。举贡有考职拣选,城居者、年富力强者可继续进入学堂,家计殷实者可出洋留学,或者行商入幕,出途较之于科举时代是更加多样了,但对于乡野贫民、一般年华老大者,那些既无力反抗变革、又无能为自己寻找出路的白屋之民来说,就不免陷于困顿和凄惶。

朝廷的一纸诏令将无数人挡在了生计之外。在乡村社会,最早感受到这种绝望的,就是藉馆地谋生的塾师群体。塾师多为进身不顺的寒儒,以舌耕为业。科考废除之前,为帮助散居在乡村地区的众多塾师适应学堂制度,清廷和新兴的教育社团就曾积极推行私塾改良。一部分塾师接受革新,仍许其教馆,但他们在变动秩序中所面临的困境仍是明显的。学堂制度植入乡村社会,要求学生入蒙学堂和初等小学堂接受正规教育。因此即便已经接受改良、勉强维持的私塾,也存在生源减少、生计不保的难局。塾师也往往自觉无力适应,将就入馆,聊作糊口而已。

刘大鹏是山西省太原县举人,三次会试未中,自一八八六年起,在太谷县南席村票号商人武佑卿家塾中任塾师近二十年。一九○五年清廷废科上谕下达后,刘大鹏在日记中记下了自己近乎绝望的一段悲怆心路:九月十九日,停止科考的消息传至太谷,“甫晓起来心若死灰,看得眼前一切,均属虚空”。此后一直到光绪三十四年,他在日记中屡屡兴叹,科举停罢,藉舌耕为生者多失其业,“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寒无生路矣”。失掉馆地的乡曲宿儒,若非张皇不知措手足,即是苦于无米为炊,“坐困家乡,仰屋而叹”(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废科前后,刘大鹏身居乡间,耳闻目睹同行塾师与乡间寒儒的惶惑不安,眼前只见得一片苍凉。朝廷连篇累牍的上谕、诏令,凯歌高奏的新政改革在一个乡村老塾师的笔下却全是一派满目萧然的末世心态,这里自然有见识短浅、守旧顽固等原因,但生计被夺、一时无以安身的困厄境遇是更加致命的。藉舌耕为业者因为新的学堂体制植入乡间,无力随时势完成相应的转型,除了失业坐困,也只有徒生“我生不辰”、“将如之何”之叹。

这里,且暂旁逸主题,说说废科前后的乡村教育情况。从科举时代到学堂时代,按额取士的限制虽被取消,贫家子弟却又立即面临新的制度性障碍。新学堂体制更明显的精英倾向对求学者的经济条件和闲暇时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癸卯学制》规定除初等小学堂及师范学堂不收学费,各项学堂均令学生补贴学费。一九○七年学部奏定《各学堂征收学费章程》,规定学费额度:初等小学每人每月银元三角,高等小学为三角至六角,中学堂为一元至二元,高等学堂为二元至三元。这是就官立学堂而言。此外为数众多的公立、私立学堂,学费从四十元至七八十元不等,另需缴纳入学费,书籍、笔墨、纸张、石板及操衣、靴帽等杂费,寄宿者还有寄宿费、膳食费,各种费用加在一起,就很可观了。学杂费之外,学时和学制也是一个问题。学堂教育为规范的全日制学习,各学堂章程均有作息时间的严格规定,未经允许不得擅自退堂。据奏定学堂章程中关于学制的规定,初小五年,高小四年,中学五年,仅从小学到中学就需要十四年时间。学童六岁入初等小学堂,二十岁中学堂毕业,意味着在这十四年间家庭不但基本丧失这一劳动力,还必须为他筹集相当数量的学杂费,这对于大多数贫寒之家都是难以承受的。废科后,不断有人指责学堂教育的“贵族化”倾向和教育的不普及,比如,刘师培那篇声讨新政的著名檄文:

夫学堂之善于科举,夫人而知,然按其实际,则学堂之制,便于绅士富民,贫民鲜蒙其益,远不若科举之公。……彼乡野贫民,仰事俯蓄,尚虞缺乏,子弟虽有求学之心,亦以无资而中止。是则享学校出身之英者,均富民子弟。多数贫民,因失学之苦,致绝进身之望。无阶级制度之名,具阶级制度之实。若官立学校,虽免纳费,然舍达官荐达外,鲜克入校,白屋之民,望学校若阶天。岂非科举之弊,作弊者仅数人,学校之弊,则所在皆然,较科举尤甚!其因有以为利者,则牧令援之以超升,绅耆因之以敛费,少数新党恃为糊口之资,富室弟恃为进身之路,不独使昔日之儒生失业已也,即在下之民,亦以兴学之故,增加赋役,既吸其财,并妨其学。由是而降,贫民永沦为奴隶,富者益智,贫者益愚,因智而贵,因愚而贱,可逆睹也。(刘师培:《论新政为病民之根》)

这段涉及废科举、兴学堂的议论,略带偏激,但其中有两层意思值得深究:一为新制度的阶级内涵,贫富差距将导致更为严峻广义的机会失衡;二是“在下之民”永无升迁之途的绝境。这或许是救亡论者竭力回避的问题——时代的“进步”(如果我们暂且断定其为进步的),将以无数人的流离失所作为代价。这种抛弃,既是指生计的、前途的,也意味着种种心境上的怅惘。时代的洪流原本也不是人力所能扭转,在中国被迫卷入世界之际,讲信修睦的田园风光与优雅深沉的儒教理想显得迂阔而尴尬。想要坚守,则理不直气不壮。而我认为,这是晚清中国所面临的诸多困境中,至为无奈苍凉的一种。

时间在前行之余,留下了巨大的阴影。学堂时代的乡村寒儒,他们的声音隐没于历史的深处。在苏州府长洲县,举人管祥麟因为久试不进,遂绝功名之念,授徒自给。垂老依人,十数年来家徒壁立,不过苟延生计。科举废除以后,长洲县内广设学堂,私塾寥落,而书院的月课亦将裁撤,寒儒生计几近绝望。年力强壮者,尚可入新学堂,稍稍修习科学,他日进新学堂做教员。而如举人管祥麟这样的年届古稀者,已不具进入新学堂的资格,面临失业,生活困窘不说,连糊口之资也难保。苏州学务公所总董王同愈为此上书本地学务官员,他说:诏废科举,振兴学堂,朝廷因时布政,作育人才,意至深远,但旧时帖括之士,穷老不遇,也不可就此不管不顾。王同愈请求设立师范传习所,专为培训塾师之用,为寒宿儒筹划谋生之策。他还建议,校士项下常年有每两提出五分赏银拨充儒寡会,现应将这笔经费提出,专备长元吴三县举人七十以上年老无倚者津贴之用。一九○六年春,江苏学务处拨银二十四两移解乡约公所,由公所作为津贴拨给举人管祥麟(《力荐举人管祥麟任教及有关函件》,苏州市档案馆藏)。

这是一起颇具典型意义的个案,年届七旬的老举人,赖教馆为业,此外别无糊口之资。面对制度的骤然转型,上失其根,下断其路。苏州府的绅士们对于这些衰老无助的寒儒尚有温婉的同情,可新制度带来的社会压力已扑面而来了。随着“士”身份所赋予的权威象征渐渐消散,儒生们对下层社会曾保有的影响力也日益枯萎。在顺天府涿州,学务官员视察私塾改良情况,记西坛村小学,置于一破庙中,“坛宇颓剥,芜秽不治”,教师为一名六十九岁的聋老翁,学童八九人,所习科目仍然不过是《三字经》、《千字文》、“四书”之类(朱有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较之于长洲县的老举人管祥麟,这名塾师尚可算是成功接续新制度的转型者,但那生存境况也是极坏的。据教育史家的研究,清末,初等教育的重心仍在私塾而不在学堂,这与传统势力的植根甚深有关。然而,我们依旧可以看到新制度的来势汹汹。私塾改良的旗帜高张,各类视学员、劝学团体持续不断的视察与劝诫,这是一种无形中的紧张感与压迫感。塾师们的勉力维持恐怕已很不容易。

辛亥老人梁若尘曾回忆,在他的家乡广东省丰顺县的一个小山村,一九○九年村里才办起一间新式学堂叫“自助学堂”,村里的老塾师梁百泉不仅在他主持的学塾里照旧读四书、五经、千家诗,还带领一帮学童见到自助学堂的学生便连骂带唱地嚷:“学堂生人辱,辱死人”(梁若尘:《一个山村里的革命风暴》),这种仇视情绪自然有文化上守旧心理的作祟,但也不可排除生计被夺、困顿无措时的愤恨与无可奈何。彼时的中国,正“彷徨于两个世界,一个已死,另一个却无力出生”。一部分人亟亟以谋的,是要把中国变成现代国家;另一部分人却被迫在困厄中,体验并身受变化无端的世事。在一个变动的世界中,那些曾沐浴科名荣光的读书人正深感秩序的消散。山村中的学堂与私塾,可能正暗示了嬗替之际的中国,在新旧之间复杂而模糊的融合。

民国元年,苏州吴江县视学调查各区私塾情形,诸多可怜可悯的老塾师形象又让我们对于乡村寒儒的生存挣扎,得到了令人心悸的一瞥。严基顾氏私塾,设于一间三椽矮屋中,“光线黑暗,龃龊异常”。塾师顾卯生有小先生之名(因十四岁课蒙起至今已五十余岁)。劝学员描述其状貌——“甚为骇然”:背伛偻而且突出,满目烟容,衣衫褴褛。劝其改用新教科书,顾以手指口云,“我欲吃饭,有什么改良不改良”;随后劝说,改用课本亦可吃饭,顾云“我不会教”。像顾卯生这样的塾师在当时并不是个别现象,而带有相当的普遍性。施氏私塾,生徒共十人,课本用神童诗、《千字文》、《四子书》、《幼学须知》等,塾师施伯贤“满口斯文酸气”,劝其改用课本,施云:“洋书亦是中国字,何必改换”;萃塔徐氏私塾,生徒十一人,课本与施氏私塾大致相同。塾师徐少畲五十余岁,劝学员参观时劝其改良,徐云生徒父兄皆欲读此书本;告以不适用,徐正色而谈曰:“此乃圣经贤传,天地同昭,数千年于兹矣。”(《县视学调查报告》,苏州市档案馆藏)时值民国,大量乡间私塾仍未完成改良,塾师老苦无依,又不愿接受新学,别无出路,困窘之形状乃成为他们的常态。在这种常态的背后,既有传统式微的年代里老塾师对“圣经贤传”的深执,也有新旧交替之际衍生出来的种种困乏、苦难和不适应,还有心理上对一种古老生活的眷恋。无论是顾氏,施氏,还是徐氏、都以自己的窘态,刺目地写照了绵延千年的私塾制度的日暮黄昏。

触及对“人”的描写,废科举、兴学堂便不只是诏令下的那几道章程和学则,伴随制度兴革而来的利益关系调整,是尤为惊心动魄却又易被忽视的历史。从科举时代到学堂时代,固然体现出一种“前行”,但时代“前行”与乡村寒儒的茫然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那些被遗弃在新体制之外的老塾师,自然无法与革新派的热情和力量相抗衡,即使有不满也不可能找到有效的发泄途径,更没有可能构成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反抗。因此,在新时势下的被遗忘,也就成了一种群体的宿命。他们的挣扎与深悲,最终只能以一种徒然的方式沉入淡漠的历史。留在革新派笔下,关于那群乡村老儒荒谬可笑的历史记忆,使我这位日后的观看者产生了一种视觉上的震惊,及至直面历史时的一刻无言。也许我们可以说悲剧是自己酿就的,因为他们不能清醒地面对传统在新时代的日渐式微;也可以说他们只是遭遇了命运的随意摆弄,因为时代前进之急促并未给这些人预留足够的时间。而我则从中感受到了另外一种更严酷的逻辑:个人与历史的狭路相逢,归于沉默,乃是一种常理。

近些年,历史学界响应“声音考古”的号召,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历史深处的这些“失语者”。事情总有它的另一面。历史学的功用,还在于将“被遗忘的”从“遗忘的”历史记忆中打捞出来。本雅明说,历史学如果只对胜利者认同,便会不可挽救地沦为当前之当权者的奴仆。这意味着,不可默认存在即为合理。去挖掘曾经遭历史遗弃的那些人和事,则有助于人类对于自我持续不断的反省。当然,需要澄清,我所列举的并非事实之全部;在废科事件中,有人困顿,也有人成功。对于治史者而言,责任在于,让他们在共存的那个时代中彼此相遇,描述出悬搁状态下各种纷乱复杂的情节。近代中国沤浪相逐,“守”与“变”,传统与现代,其中并没有多少从容选择的余地,更无法做出是非对错的判断。“士”阶层的消失以及革命的爆发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与帝制末期的急促改革相关?清王朝的存在与否和中国能否成功步入现代是怎样地关联着?帝制的崩溃又何以发生在竭尽全力改革旧制度的当口?我常常做完诸如此类的假设,又徒叹历史留给清王朝的巨大难题。莫非,矛盾着,才是世界的本质?

有关于新学堂时代乡村寒儒的经历,科举制度的废除还仅仅是个开始。自此以后的三四十年间,私塾仍然在中国广袤的乡村地区,坚韧地存在着。新学堂对于私塾的挤压,是个很漫长的过程。到一九三六年,中国仍有私塾十一万零一百四十四间,塾师十一万零九百三十三名,塾生一百八十七万八千三百五十一人(《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教育》)。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先后开展过规模浩大的私塾改良运动,帮助遗留的塾师进入新体制。在整个民国时期,塾师仍然在初等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社会急剧的新旧变革中,塾师作为一个阶层,才真正消失。对于那些以舌耕为业、坐困乡间的塾师而言,时间照样像从前一样的过去,和龙旗飘扬的时代,无甚差别。总是《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朔望之日,或许还带领着一帮村童祭祀至圣先师。不同的是,他们再不会向往以科名显扬的往昔。私塾作为传统中国教化达至于底层社会的一种文化象征物,它的现代命运透露出的历史讯息令人深思。就像这些风烛残年的乡村老儒,任他们守着属于古典时代的一点点余温,伴着中国文化,一齐老去了。

被亲情遗忘的角落 篇4

2015年新春喜乐犹浓, 我走进病房, 像往常一样去做护理, 看到他躺卧床上。

没想过他开口第一句话竟是如此惊悚, 我竟无言以对, 更找不到一个词来形容我看到的他, 是绝望?无助?可怜?这些都不足以诠释, 而我的心情也是五味杂陈, 除了对他说会好的竟说不出任何有力的话。看到他热泪盈眶, 多了几分沧桑, 举手捶胸, 瘫睡在床上, 很想帮他擦擦眼泪, 但没能抑制住自己的情绪, 当时脑袋里只有一个想法, 帮他。怎样帮他?怎样以我们的力量为他做些什么, 除了每天照顾他的吃喝拉撒, 还是如他所说精神上的痛怎么治愈。

他叫李正华, 35岁, 郴州人, 2014年10月30日转入我院神经外科, 入院诊断为右颞叶脑出血, 当时情况危急, 处于昏迷状态, 有脑疝形成, 需紧急手术。但由于没有家属陪同, 无人签字, 医生请示医院总值班后, 本着以抢救生命为原则为其实施开颅探查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病人没有陪人, 没有可以联系上的亲人, 各项资料都不齐全, 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

由于治疗和护理的需要, 我们科的医护人员在主任和护士长的带领下纷纷捐物献力, 保证他正常的治疗和护理。后来护士长试着联系他家里, 但由于发病前在一家餐馆打工, 送到医院时手机证件等都落在餐馆, 老板将他送至医院后自行离开, 所以一直未果, 直到通过其所在当地公安机关了解到一些简略信息。期间有一位称是其哥哥的男子来医院看过一次, 当时他正处于术后昏迷状态, 上着呼吸机, 头部引流管未拔, 头部伤口也有敷料包扎, 哥哥以看不清脸无法辨识为由自行离开。

随着病情的平稳, 他逐渐恢复意识, 只是偏瘫和大小便失禁让他还是无法像常人一样自主生活。我们试着从他身上了解情况, 他开始是抵触的, 甚至想耍赖, 因为至此为止他的医疗费用都是负值, 还不包括我们给他提供的吃喝和日用品, 经过积极的治疗他的病情得到好转, 医生下医嘱予以停病危可转入普通病房, 但鉴于他无人照看, 科里还是决定把他留在监护室由我们照护, 包括每日的常规治疗护理, 一日三餐的准备和喂用, 一日不下五次的大便处理及床单被套的更换, 数次的翻身抹洗, 持续的功能锻炼……

可能时间长了被我们感化了, 他不再躲避, 主动向我们提起他的情况, 通过他微弱断续的介绍, 大致情况是这样:李正华, 原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 毕业后未找到理想工作, 而当年读书花掉家里不少积蓄, 无颜回家, 家中有六姊妹, 至今已有十几年未与家人联系, 曾偷偷回去看过母亲, 讲起母亲他哽咽着说他母亲是世界上最爱他的人, 他对不起妈妈对不起家人。

通过医院和科里的努力, 已联系到他的家人, 但他们始终不愿露面, 现在家里人间或会打电话来询问他的情况, 问他是否能下床, 是否能恢复到病前状态, 如若不能就免谈, 也不愿来医院看一眼。当时接到电话, 听到这些我不禁为李正华感到一丝悲哀, 从头至尾没有人表露过对他的关心, 只是质问, 只是担心现在的李正华会连累到他们。虽然现在他仍旧躺在我科病房, 但能明显感受到他的变化, 精神好了许多, 心情也算明朗了些, 但我不愿打破这份宁静, 给这个鬼门关回来的人带去失望。

时间过去这么久, 他大概也知道一些, 会经常跟病友讲没有人要他, 是自嘲是讽刺还是有些懊悔?总之是别有滋味。我们都不是圣人, 无法判别世事的对错与是非, 然而我们也不能自以为是揣测他人。他不该以为家人会嫌弃他没成功而擅自做主不回家, 可能亲情的念头早已被俗世看法隐蔽, 以至在最脆弱的时候孤军奋战, 尤显落魄。可时至今日, 还有什么不能被原谅, 至少他还活着, 生死边缘回来的人可能最有感受吧!

被遗忘的 篇5

坐在回家途中的车上,我略些无聊地将目光望向窗外,旁边的车里有一个小家庭。母亲在副驾上回过头和后面的孩子似乎说些什么,可能很有意思罢。他们的脸上也不自禁地挂着几丝笑容。

可我的眼,为什么更钟情于父亲呢?他似乎被遗忘,一个人倚着方向盘,直勾勾地看着红灯,好像在忧伤着什么。

心中一股酸楚缓缓地升起,事情竟是这样的吗:父亲为了甜美的家庭四处奔波,生活的艰辛在他们脸上刻下了难以融化的冰霜,但他们依旧坚持,可每每归家,孩子是只愿一头钻进慈母的怀抱的。也是,有哪个孩子喜欢严父呢?

孩子什么时候能够懂得他的心呢?忧伤的父亲想着,同时也更加寂寞了。

内心中慢慢地浮现出了父亲的身影。记忆中的父亲似乎只存在于童年,上了初中后,他便失了踪迹。每次询问,得到的答案都是出差,偶尔回来马上又要走,临行前只淡淡说一句:我走了。也许自觉是父亲,不是母亲,不习惯说些曲曲折折伤感的话。

可那是的我哪会注意到呢?我是宁愿把自己锁在狭小的房中,也不愿与父亲多说几句话的。当时真是错了罢。

当我从思绪中挣脱出来时,已经到家了。车窗外,一片漆黑,唯有月光洒落一地。轻轻开了房门,发现父亲已经在床上熟睡了,那个蜷缩的老男孩,像极了我,笑笑,给他盖上了被子,像极了那个老男孩。

在这一刻之前,那个小小的男孩都在你眼前用着非常缓慢的速度来生长和成熟。每天晚上,他都会在这个房间里看书,听音乐,做功课。或者和第二天就会见面的同学打一通长的令生气的电话,早上要出门的时候,将所有衣服拿出来一一挑选,拿着梳子,一会儿梳向左边,一会儿又梳向右边。每次经过我的门前,让你不得不为我着急。

被遗忘的财富 篇6

知识产权看不见摸不着,于是有些权利人不小心就忘记了这些重要的财富。因注册商标到期未申请续展,资产超过100亿元的庆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就吞下了失去一些“庆铃”注册商标的“苦果”。 按照《商标法》的规定,如果注册商标有效期满前未申请续展注册,并在期满后的6个月宽限期内仍未提出续展申请的,注册商标将被注销。2002 年6月29日,庆铃汽车申请注册的部分“庆铃”商标到期,此后6个月内也一直没有提出续展申请,“庆铃”商标即被注销。但庆铃汽车对此没有引起注意。 2003年9月9日,在这些“庆铃”商标期满未续展一年后不久,立即有人在3个与汽车相关的产品类别上注册了“庆铃”商标,包括第1类汽车刹车液、启动液等汽车商品,第9类汽车配件产品和第4类汽车润滑油、发动机用油等。幸运的是,整车上的“庆铃”商标仍在庆铃汽车手中。按照庆铃汽车相关人士的说法,“这些产品庆铃几乎没有生产,对庆铃公司影响不大。” 不过,对于清华大学而言,遗忘专利的代价似乎更大一些。据说,清华大学曾有一项化工材料发明专利正要和美国合资,人家要投一亿元人民币在甘肃建厂,但是该专利却因为没有缴纳年费而被终止了,现在要求恢复,因为美国人投资必须要有这个专利。最后的结果是,专利没有办法恢复,除非存在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 这些被遗忘的知识产权,有的成为公有领域的知识财富,比如被终止权利的专利;有的则被其他人拣了个“大便宜”。武汉安心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注册的“安心”商标,有效期至2007年8月13日。但它在2002年5月被当地工商局吊销营业执照后,已经忘记了自己还有一枚“安心”商标,结果在2008年2月13日宽展期届满前,仍然没有人对该商标提出续展申请。而肯德基早已恭候多时,随即收入囊中,推出了“安心”油条。 更有戏剧性的是一家香港投资公司的遭遇。这家投资公司原本在金融服务上拥有一枚中国商标,美国一家打算在中国发展业务的银行与该商标同名,一直寻求协商解决之道,希望共同分享这枚商标的使用,但一直未获香港公司的允许。万万没有让美国这家银行想到的是,香港公司竟然在商标到期时忘记了续展注册!结果显而易见,美国这家银行立即提交了商标注册申请,直到商标注册都被核准了,香港公司才清醒过来,提出商标撤销的争议。但这时,它已十分被动。 除了缴纳专利年费或商标续展注册这类程序性事务,有的公司甚至忘记了应该收取的知识产权许可费。在1997年,当福特刚开始着手专利授权的审计时,它发现有许多未付费的专利正在被使用。亨利 ·弗拉德金记忆犹新: “我的一位经理打电话给一位被授权人说,你知道你已经有10年没付专利使用费了吗?你知道每年都有一个年费最低限制吗?这个人完全懵了。他查阅他的许可协议发现真是这样的。原来是他的经理以为这协议已经过期了,因为他们已经不再使用这项专利,也没有得到任何提醒。他提出补偿10%。我的经理反问道,‘你是说你很乐意告诉我们,你不打算付给我们你们欠的钱吗?’他们这才决定全额支付。” 公司管理层应当像对待有形资产一样,认真对待知识产权的资产管理。但不幸地是,很多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知识产权问题,甚至连基本的知识产权常识都没有。《董事会里的爱迪生》一书在序言中指出:“知识产权可能会被人们忽略,它就像阁楼上的绘画作品一样,但是它一旦被挖掘出来,就变得价值非凡。”知识产权尽管可能价值非凡,但有些权利人一不小心,就忘记了缴纳专利年费、商标续展注册,甚至忘记应该收取的许可费。这些被遗忘的知识产权,有的成为公有的知识财富,有的则被别人拣了个“大便宜”。

解读被遗忘的真实课程情境 篇7

一、被遗忘的社会情境

案例:有趣的标志 (大班综合活动)

教师为了让大班幼儿了解标志的用途, 布置幼儿与家长一起上街找一找标志并收集各种标志的照片、图片。然后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根据标志的颜色进行分类。

教学基本过程:

(一) 听故事, 初步感知不同颜色、形状的标志。

1.故事:小兔子去公园。引起幼儿对标志的兴趣。

2.猜想故事中小兔子遇到的标志, 提问:小兔子回到家说了一句什么话?他在去公园的时候遇到了什么事情?是什么帮助了他?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标志)

3.感知标志颜色、形状的不同, 提问:这些标志的外形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二) 给标志照片进行分类, 了解标志的用途。

1.幼儿在自己收集的标志照片中找到并介绍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的标志。

2.幼儿将自己找到的标志与小兔子看到的标志对应摆放, 进行分类。

3.分别观察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的标志, 了解不同颜色标志的不同含义:红色———禁令标志, 黄色———警示标志, 蓝色、绿色———提示、指示标志。

(三) 欣赏幼儿所画的标志, 并进行分类。

1.幼儿欣赏班级小朋友所画的标志, 从中找出颜色标志。

2.幼儿给标志进行分类。

3.观察幼儿分类的标志, 进行纠错。

(四) 经验拓展。

1.教师提问:除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标志, 还有什么颜色的标志?

2.引导幼儿继续寻找各种标志, 并了解标志在各方面的广泛用途。

在该教学活动中, 有三个关键词:“标志”、“颜色”与“分类”。教师为了将标志中蕴含的知识点教给幼儿, 选择了标志的颜色特征来组织标志的分类, 按颜色将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示标志”、“指示标志”。这里, 教师忘记了标志与人之间的意义, 尤其是标志与幼儿之间的意义, 抛却了“意义”, 自然就抛却了应有的情境。其实, 在家长和幼儿上街收集标志照片时就有了很多很丰富的故事, 如果教师将那些发生在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有关标志的故事“带”进课程中来, 将幼儿园外的情境融入课程活动中, 那么幼儿对标志的认识就不仅仅局限于颜色这一维度, 而是带着情感、带着困惑、带着好奇在解读每一张标志照片, 并且, 幼儿自己的社会“理论”很可能就由此而产生。

由此看来, 这个教学活动的失败之处在于它将幼儿与家长收集标志照片的情境遗忘了, 如果教师让儿童说说自己和爸爸妈妈上街认识标志、拍标志照片的故事, 那么我们一定会发现发生在标志世界中的那些我们还不知道的事情, 我们更会发现儿童对那些事情的理解与我们的理解是多么的不同。如果教师允许幼儿将街上的情境带进课程中, 那么, 课程就多了一些故事, 多了一些“文本”, 不同的“文本”之间可以展开对话, 使得不同的标志和不同的情境得到更多人的解读。正是在对话的情境中, 标志的“意义”被澄清, 儿童与标志世界之间的关系得到澄明, 这才是“标志”进入课程的价值所在。

二、被遗忘的自然情境

有些幼儿园热衷于在教学活动中使用多媒体, 却忘记了真实的自然情境。有些教师认为制作了幻灯片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在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 唯恐落后。然而, 爱默生一语中的地道出了忧患:“文明人造出了马车, 却丧失了对双足的利用。”[1]比如, 有些老师将小草发芽的过程制作成幻灯片, 虽然小草发芽的过程在儿童惊讶的眼神中清楚地呈现出来了, 然而, 那份“惊讶”却是短暂的, “惊讶”之后是茫然或者是失落, 因为多媒体将大自然中活生生的小草和幼儿分离了, 并将小草生命中的阳光、雨露、泥土甚至蚯蚓都一一遗忘了, 小草的发芽离不开大地的滋养、阳光的照耀、春风的吹拂……小草总是藉着大地的芳香和天空的明朗而成长。然而, 多媒体却“编造”了一个虚假的情境, 使得幼儿在一个世界, 小草在另一个世界, 这两个世界却无法融合, 幼儿无法进入小草的世界, 因为儿童摸不着小草纤细的身躯, 闻不到小草那带着泥土的芬芳, 除了看到孤零零的几根小草发芽的过程, 再也没办法发现小草生长环境中的“朋友”与“天敌”。幼儿与小草本该处于同一个世界, 他们渴望与小草亲密接触, 甚至把小草看做是自己的朋友, 希望每天去看看它, 给它浇浇水, 陪它说说话, 爱着它, 亲着它, 看着小草一天天成长的历程和变化……正是在这样的日子里, 幼儿理解了什么是生命和生命的成长。可是, 为什么我们的课程就不能为这样真实的故事而敞开自然之路呢?

幼儿本是自然之子, 回归自然, 在真实的自然情境中他们的自由与灵性便会飞翔。让幼儿充盈跳跃的生命触及自然的秘密与美丽, 在奔跑与嬉戏中、在惊异与稚语中、在探索与创作中, 真实的情境连同幼儿自己的秘密便会一同被发现, 他们满心欢乐, 却浑然不知这样的欢乐让世界也为之感动着。这样的美丽时刻总在幼儿的世界中被发现:“一天, 不到3岁的笑笑在光洁的地板上来回蹦蹦跳跳, 光洁的地板砖上印出了周围大树的倒影, 跳得正欢的笑笑突然停下来, 指着树的倒影惊奇地说:‘咦!它也跳, 它也跳……’在惊奇与欢乐之中, 笑笑跳得更欢了……”在自然的情境中, 幼儿向世界敞开, 世界向幼儿敞开, 幼儿在跳跃, 世界也在跳跃, 在跳跃中, 幼儿发现了世界, 世界也发现了幼儿。因此, 纪伯伦告诫我们:“不要忘了, 大地喜欢抚摸你的赤足, 风也渴望与你的发丝嬉戏。”[2]

课程情境一旦脱离了幼儿的真实生活, 那么课程就不能引导幼儿走向美好生活。美好生活是真实的, 即使是幼儿的象征游戏, 对于他们来说, 也是真实的。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中呈现自我、理解自我、发展自我。因此, 只有“真实性”的情境能够提供真实性的教育, 情境的面目欺骗不了幼儿内心对自我探究的冲动, 他们会根据心灵的爱好来对情境做出融入或拒绝的反应。佐藤学认为, “探究‘真实性’的教育实践在构筑‘自我探究’的学习实践中得到具体化。‘自我探究’的需求是人类存在的需求, 是支撑学习活动的根源性需求。可以说, 只有当师生以‘自我探究’之需求为基础、生存于自己的世界, 发现自己的‘内心声音’并且忠实于这种‘内心声音’而生存, 学习从自己的‘内心声音’里寻求生活方式的妥当性时, 才会有‘真实’的学习。所谓‘真实’的学习, 无非是探索自身应有生活方式的伦理性学习。”[3]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程在人中, 人在课程中。”[4]

三、真实的课程情境的基本特点

界定真实情境的关键术语是“体验”。即情境不仅具有客观属性, 更重要的是应该也必须包括幼儿所体验到的特点, 仅仅根据客观物理环境和事件, 几乎不可能真正认识情境, 不能真正认识情境怎样作用于幼儿的行为和发展。情境不能仅仅是现实的物理环境, 情境本身就带有解释学和现象学的意味, 它会随着人的意识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只有与人的意义相关的环境和事件才能够获得情境资格。这里, “体验”将幼儿的认知与情感都带入了课程情境之中, 情感与认知本是一致的, “在某一情境中, 当我们感到高兴时, 我们既表现出情感上与身体上的舒适, 也表现出智力上的满足与平衡。”[5]由此, 我们可以引伸出真实的课程情境的几个基本特点:

真实的课程情境与幼儿的生活 (包括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 是一致的, 它能够让幼儿既感到其熟悉性, 又感到其新奇性, 它能够激起幼儿的情感表达, 从而让幼儿的生活故事能够在其中逐步酿成。

真实的课程情境具有问题性, 所谓“问题性”, 就在于情境让幼儿明白活动的目的与方向, 是问题 (无论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还是幼儿提出的问题或者是情境中蕴含着的问题) 唤起了经验的动力, 是问题开启了对话与理解。没有问题的课程情境是没有方向, 没有目的的, 因而这样的课程也是缺少知性的。

真实的课程情境具有时间性, 所谓“时间性”, 就在于每一个情境之间是有连续性的, 情境以自己的逻辑来组织时间, 而不是时间带动情境前进。

真实的课程情境具有丰富性, 尽管情境中的人和物并不是很多, 但是, 现有的人和物却包含着那些暂时并不在情境中的东西, 即那些不在情境中现身的东西却始终在场。海德格尔在《物》一文中以“壶”为例, 在论及壶之壶性在倾注之赠品中成其本质的观点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情境的丰富性:“在赠品之水中有泉。在泉中有岩石, 在岩石中有大地的浑然蛰伏。这大地又承受着天空的雨露。在泉水中, 天空与大地联姻。”[6]情境的丰富性并不在于情境中一定要有很多花哨的材料, 情境的丰富性在于教师有没有意识到和充分利用与该情境有关的“天空”与“大地”, 即在“水”的情境中有没有想到“泉”、“岩石”、“雨露”, 等等。也就是说, 情境的丰富性意味着联系性和相互蕴含性。

参考文献

[1]吉欧·波尔泰编, 赵一凡等译.爱默生集[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3:308

[2][英]纪伯伦著, 张琰译.先知[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4:54

[3][日]佐藤学著, 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120

[4]张楚廷, 人的教育需要人的课程来支撑[J].课程·教材·教法, 2009, (3) .

[5]Jame A.Beane, Affect in the Curriculum,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1990, 4.

被遗忘的北街三点导读 篇8

好文章如精心打理的私家花园, 随便一眼看去, 都有匠心。《被遗忘的北街》就是这样一座属于盛慧的花园, 异于别家的风景, 随处可见。

其一, 意境幽深。文章开篇用“乞讨的瞎子”、“无助的手”、“空洞的眼睛”这样一些凄凉痛苦的意象, 组合成北街的荒芜, 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这里, “一排一排的房子空了出来, 很少有人居住, 门锁生锈了, 房子倒坍了, 院子里野草疯长……”“暮春的雨后, 墙根还会长出红色的菌子。”闻到的是霉烂的气息, 看到的是昏暗的光线, 就是月光, 也是“清冷, 如同箫声中吹出来的音符”, 如此景物, 营造出一种幽深的意境。北街的凄清、破旧、幽暗、阴郁, 如雾弥漫, 无处不在。意境之幽深, 一如深山小径, 绵绵不尽。

其二, 心境悲悯。千百年来,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闲情让人忽略了乡村田间“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的辛苦。盛慧却在乡村的田园诗意之外看到了乡村的触目惊心的真实, 他说:“所谓的乡村并不是纯粹的诗意, 它的阴郁是一种现实, 它并不是天堂, 而是一群人在挣扎。”北街不是纯粹的乡村, 但它却同乡村一样, 有“一群人在挣扎”。开水铺的老光棍孙呆子, “一块小小的豆腐干, 就可以下半斤烧酒。”他突然死掉后, 店铺没有依时开门, 打开水的人们就咒骂起来。做过慰安妇的老太太, 在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成了我在墙角看到的“一团黑乎乎的东西”, 她嫁过的两个男人都嫌她不干净弃她而去, 孤苦岁月里她收养的小乞丐, 考上大学后再也不回来看她。有着很多传说的姨太太, 总在后半夜出来活动, 她“穿着年轻时的蓝色旗袍”, 在小镇“甜美的睡眠”中游走在街头, “也许是在缅怀着什么”。他们每个人都有长长的过去, 都有人生的种种挣扎和不幸, 作者没有居高临下的评价或是同情, 而是将他们很快就会被湮没的人生, 娓娓说来, 那份对苦难人生的悲悯情怀, 在静静的叙说中, 弥漫渗透在每一处字里行间。

其三, 比喻奇巧。写北街的环境气氛, “雕花的窗棂拆下来了, 孤苦无援的房子像乞讨的瞎子, 冰凉的台阶是他们伸出的无助的手”, “有时候会有一只鸟从空洞的眼睛中飞出来……”这种拟人化的比喻, 将本已毫无生气的北街描绘得更加死气沉沉。写孙呆子, “他总是穿着一条蓝色的背心, 背心上到处都是洞, 仿佛是一张蜘蛛网。”写的是孙呆子的衣服之破旧如蛛网, 却让人觉得这孙呆子自己就是那蜘蛛网中的蜘蛛。写冬天的冷, “我穿得严严实实, 但身子还是像一块冰, 我的嘴像是烟囱一般, 边走边呼出热气。”身子像块冰, 嘴像烟囱不停地呼出热气, 一静一动, 冷意也倏然而来。写老太太走路, “没有声音了, 像一片树叶落在地上。”树叶落地, 哪来的声响呢?神秘的老太太走路之轻偏偏如叶落于地般无声, 岂不让人吓得额头沁出了冷汗?

好文章若好女人, 用一分心去读, 读出一分风情;若用千分心去读, 则会读出千般风情来。

难点指津

堰头——一个潮湿的江南小镇, 那里, 有天下盛名的紫砂壶;那里, 也有作家盛慧对世界的最初体验。“每个小镇都有一个神秘的部分, 北街就是堰头小镇最神秘的部分。”在盛慧忧郁的笔墨里, 我们看到的, 是这个最神秘的地方, 正在荒芜中;这个叫北街的地方, 正在被遗忘中。我们还看到, 作者的害怕。

开水店的老光棍孙呆子突然死掉后, 他对孙呆子盒子里的硬币, 挂念了很久, “每次经过时, 都想从窗户里钻进去找, 最后还是因为害怕作罢了。”他害怕孙呆子的死亡。当北街“院子里野草疯长, 一年胜过一年, 终于可以没过人的头顶, 孩子们不敢去那里玩。”他害怕过人头顶的草丛里的蛇。传说胡中医的姨太太“睡在老鼠的背上”, 他觉得“非常恐怖”。大年三十的晚上偶遇老太太无声无息踏雪而行, 他“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他害怕北街透露出来的那种老旧腐朽的气息, 害怕每一个在等待死亡的老人背后所蕴藏的故事。那些故事就像人的影子, 时光越久, 日影越斜, 那影子就越深越长, 以至于大过了站着的活人, 阴沉沉地让人害怕让人恐怖了。

他害怕的只有这些吗?他有一本散文集取名《风像一件往事》, 大部分的篇章是他对故乡往事的追忆, 是他灵魂的倾诉。北街是他的故乡, 北街上有他的童年往事。他在那里出生, 又从那里离开。可是现在, 北街不仅在荒芜更在被遗忘了。

北街的荒芜, 让过去的他害怕;北街的被遗忘, 让现在的他害怕。

北街的荒芜, 看得见, 却也可以改变。北街的被遗忘, 只被有心人感觉着, 却无人可以改变。当北街被越来越多的人遗忘, 终于没有人记得时, 北街上那些曾经鲜活的人, 那些曾经生动的事, 就真的像风一样, 有过, 却无痕了。这才是盛慧心中真正的害怕。

考点训练

1.怎样理解作者在文中一再流露出的害怕与恐怖?

2.请从表面形象和深层含义两方面来分析北街是条什么样的街。

附:参考答案

1.参见难点指津

被遗忘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篇9

例1 (2014·上海) 如图1, 已知在Rt△ABC中, ∠ACB=90°, 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 过点A作AE⊥CD, AE分别与CD、CB相交于点H、E, AH=2CH.

(1) 求sin B的值;

(2) 如果, 求BE的值.

【思路突破】由已知AH=2CH, 在Rt△ACH中, 可求∠2的正弦, 要求∠B的正弦, 只需要证∠B=∠2.再由中线, 可求, 由sin B可求AC的长, 由勾股定理可求BC, 再通过tan∠2=tan B, 便可求出CE的长, 也就可求BE的长了.

解: (1) ∵AE⊥CD,

∴∠AHC=90°,

由AH=2CH, 可设CH=a, 则AH=2a,

由勾股定理可得,

在Rt△ACH中, s

∵CD是直角三角形ACB斜边上的中线,

∴AC=2, 由勾股定理得BC=4,

【解后反思】在不同的直角三角形中, 找出相等的角, 然后再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找出等量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例2如图2, Rt△ABC中, ∠ACB=90°, AC=6 cm, BC=8 cm, 动点P从点B出发, 在BA边上以每秒5 cm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 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 在CB边上以每秒4 cm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 运动时间为t秒 (0<t<2) , 连接PQ.

(1) 若△BPQ与△ABC相似, 求t的值;

(2) 连接AQ, CP, 若AQ⊥CP, 求t的值.

【思路突破】 (1) △BPQ与△ABC相似, 分两种情况;

(2) 抓住∠BCP=∠QAC, 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寻找等量关系.

解: (1) ∵∠ACB=90°, AC=6, BC=8,

∴AB=10.

又由条件可知BP=5t, QC=4t, BQ=8-4t.

分两种情况讨论:

(2) 过P作PM ⊥BC于点M, AQ、CP交于点N, 则有PB=5t, AB=10, AC=6, , 得PM=3t, BM=4t, MC=8-4t,

逐渐被遗忘的“三美”式的爱国诗 篇10

关键词:闻一多,徐志摩诗歌,传播性

一、引言

闻一多先生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爱国主义诗人,他作为新月社的发起人之一,既为新月社的创立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同时他的新诗又让“新月诗派”与众不同。他的诗歌正是对他的诗学主张的切实践行的结果,他的诗具备了严格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在很大的程度上具有古诗在韵律上以及形式上的特点。闻一多“带着镣铐跳舞”的诗无疑是给当时恣意疯长的新诗一种反对与批评,同时还诗歌以高雅与端庄。而同作为“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的徐志摩, 虽然支持“三美”,但却与闻一多有所不同,徐志摩的诗更多的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人的情感方面,他的诗歌更自由。本文通过比较闻一多与徐志摩的思想、诗学主张和诗歌,同时结合现在社会发展特点,来探索闻一多诗歌在现今社会中的传播性弱的原因。

二、闻徐二人的思想发展历程和特点

诗是诗人思想的结晶,精神的依托。闻一多的一生是曲折复杂的,这便使得他的思想的发展坎坷不已,充满了矛盾、 冲突。他十五岁起在清华学校的留美预备班中,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教育,这在他人生的起步阶段无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他向往资产阶级的文明,同时又有那个时代资产阶级的消极颓废的浪漫精神。当他带着自己对于资产阶级的崇拜之心奔往美国留学后,他的幻想、他的崇拜被残酷的现实打破了。资产阶级的独裁、普遍的种族歧视,让他明白了所谓的人的自由与平等不过是资产阶级的自由与平等罢了。 情是贯穿徐志摩一生的主题。在北方上大学期间,他亲身感受到军阀混战的现实,目睹屠杀无辜的惨象,他厌恶这“抹下西山黄昏的一天紫,也涂不没这人变兽的耻”的社会,故而怀着“善用其所学,以利导我国家”的爱国之情,奔向美国学习西方文化经典,以期成为一个中国的“汉密尔顿”, 当“五四”革命运动的浪潮波及美国留学生群中,他因着自己的爱国热情,积极地参加当地留学生所组织的爱国活动, 他有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三美”的严谨与“自由”的飞扬

闻一多和徐志摩同为新月诗人,也是新格律诗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新月派追求“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 因而以“和谐”与“均齐”为新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闻一多便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鼓吹是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他于“音乐美”之外,又要求“建筑美”,同时结合中国诗画想通的传统又提出“绘画美”。闻一多忧郁、内敛的性格加上他的专业以及人生经历,使得他的诗倾向于“和谐”、“均齐”的传统美,在他的诗中,努力地追求韵律以符合“音乐美”的标准,极力地讲求均齐、一致以符合“建筑美”的标准,而在诗中对颜色的频繁使用和挑剔又是为了符合“绘画美”的标准。闻一多对新诗“音乐美”的追求体现在诗中,便是音组C尺连续排列的韵律节奏, 样的节奏要比之前的白话诗在音节上的要求严苛的多。闻一多的审美倾向是严谨、整饬、坚实、明艳、直露、爽朗,体现出一种实在、厚重的和谐。

但要是看到闻一多所作的诗歌的另一面,闻一多诗歌大量地采用象征手法,他认为中国古典诗歌自始至终追求的就是这种“隐”的美学传统。闻一多的新诗在继承了传统的基础上,又在创作中引入了法国前期象征主义的象征手法,这便沟通了中国传统诗学的“言不尽意”与西方象征诗的象征、 暗示的表现手法之间的关系。如在闻一多的诗歌中,常以有声有色的物象暗示抽象的精神现象,没有呐喊,没有平衍, 更没有描写,而是以意象来烘托情感和哲理。

但徐志摩的诗则不同,他热烈的追求“爱”、“自由”与 “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他那活剥好动、 潇洒空灵的个性及不受羁绊的才华和谐地统一,形成徐志摩特有的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他执著地追寻“从性灵深处来的诗句”,在诗里真诚地表现内心深处真实的情感与独特的个性,并外射于客观物象,追求主、客体内在神韵及外在形态之间的契合。徐志摩总是抓住每一首诗特有的“诗感”、“原动的诗意”,寻找相应的诗律,这与闻一多的刻意追求音律的整齐有更多的自由,也更有韵律,容易理解,也朗朗上口。 故而他的诗便是含蓄、委婉、柔和、淡雅、参差错落,体现出一种空灵、飘逸的契合。

由于闻一多的诗是“三美”式的诗,过于整齐,甚至有时候显得死板,无法显示出新诗的自由,在人们对诗歌的热情逐渐冷淡的今天,也就远离这种格式化的诗歌,而更愿意追求诗中的自由以及诗的形式的自由了,空灵、飘逸的徐志摩的诗正好迎合了他们的这种追求,因而读者更愿意去欣赏徐志摩的诗歌,闻一多的诗也便逐渐受到冷落了。

现今社会的和平稳定为社会的各方面非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以经济建设的社会大潮流在不自觉地淡化普通大众对于政治的关注,同时强调经济方面的发展和自身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闻一多的诗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时代性和民族性,这也正是他的局限性,时移世易。而徐志摩的诗则更多地侧重于对人的普遍精神需求方面的阐释,更多地写人的爱、思念、忧愁等情感方面的东西,而这些情感却最普遍地存在于每个时代、每个人的心理需求之中,因此也是要传播的更广一些的。

四、结语

上一篇:威胁与攻击下一篇:省级气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