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被遗忘权”淡化网络流言

2022-09-11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 (例如网络论坛、社交网站、聊天软件等) 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带有攻击性, 目的性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名人要员、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

谣言的出现, 容易激发社会的负面情绪, 干扰公众的正常生活, 成为影响社会的稳定的不良因素。2016年国家网信办重拳出击, 对各类谣言出手, 打击这种不良行为。但是网络技术的发展, 使得记忆成为常态, 而且有些用户针对已经发布的网络谣言进行评论和转发会造成二次传播, 因此网络谣言的“被遗忘”成为一个不得不去考量的事情。

一、“被遗忘权”应用于网络谣言依据

(一) 法理依据

隐私权为“被遗忘权”提供法理依据, 在"被遗忘权"的研究过程中, 学者们均普遍认为这是“隐私权”在互联网空间的扩大。进入大数据时代, 传统的隐私权逐渐难以守护个人数据在网络空间的隐私, 这也使得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需要针对时代的变化进行变革。新的被遗忘权作为新时代的个人隐私保护机制, 主要是针对公开的合法的个人信息, 从立法层面上看, “被遗忘权”具有人格权属性, “被遗忘权”的确立是以隐私权作为基础的, 但是又与隐私权有很大不同, 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则是, “被遗忘权”是在保护已经公开的与现在的信息不相符的私有信息, 是对于隐私权的进一步扩大。

(二) 传播学依据

互联网环境下“把关人”机制遭遇到非常尴尬的局面, 网络时代的到来, 信息的泛滥和网民重新掌握话语权, 所以“把关人”的权利逐渐被分化, 不仅如此, “把关人”的角色也逐渐被弱化, 把关门槛一再降低。网络平台出现了大量的个人信息储存, 并且进行传播, 对个人造成了很多的不良影响。针对这一现象国家和网络层面针对这种情况都做了相应的措施, 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工作委员会于2003年与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知名门户网站签署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 承诺加强把关力度, 对有害信息进行抵制和管理, 但是网络空间并不是几条规则性的约束就能够起到作用, 因此“被遗忘权”对于此类环境的改善, 提供了法律依据, 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把关人”角色, 对信息发布者和受众都具有了把关职能, 可以对不是的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旨在促进社会信息的良性传播, 减少人们对于信息的认知误差, 对传播环境起到了净化器的作用。

二、“被遗忘权”对新闻传播业带来的影响

(一) 与公众知情权的博弈

“被遗忘权”的设立会阻碍公众对信息的知情权的使用。知情权, 又称知的权利, 知悉权、了解权, 指的是公民有权知道他应当知道事情的权利。知情权的行使, 需要信息的公开透明。然而“被遗忘权”却认为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国家有权要求数据操控着删除、更新或者阻止信息的传播, 这无疑是于公众的知情权相悖。

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 信息的流通的顺畅构成了新闻的价值最大化, 现代社会, 互联网平台作为信息的储存聚合的场所, 使得受众对有需要的信息有着更加深入的认知, 同时为从事研究工作的群众提供信息上的帮助。但是“被遗忘权”除了对网络谣言有着遏制作用, 对于信息的流通也有着限制影响, 制约着新闻传播机制的发展, 媒体记者在一定程度上也充当着预警器的作用, 能够及时发现谣言背后所出现的社会问题, 并且为有关部门提供资料。但是也有部分学者相悖的观点, Hendel在《记者不必担心被遗忘权》中认为“被遗忘权”只是针对个人数据, 并不会影响媒体对这些数据的转载或者使用。

(二) “被遗忘权”损害言论自由

新闻传播与“被遗忘权”之间也存在言论自由的纷争, 公众将媒体视作是能够窥视社会各方现象的工具, 而且在信息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首要渠道就是互联网, 也是新闻传播的自由表达的“主战场”之一。对于言论自由方面, 美国更加看中言论自由, 其法律法规也更偏向于言论自由, 在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条把“言论自由”列为首要的公民权, 因此对表达自由提供了至高无上的保护。“被遗忘权”恰恰则是与之相抗衡的力量。在广阔的网络空间中, 网络储存的数据信息已经成为人们查阅历史和认识社会的资本, 因此, “被遗忘权”在使用的时候, 必须要考虑到信息主体以及信息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蕴含的社会影响力。

在未来随着对“被遗忘权”的司法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必然会出现于知情权和隐私权相互冲突的情况, 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被遗忘权”的制度框架内, 有效保障公民的隐私权和知情权之间的平衡, 在淡化网络留言和信息社会健康发展的双重层面上起到推动作用。

三、结语

“被遗忘权”的核心是公民个人对信息的自主掌握, 他可以选择与个人有关的网络信息被继续传播或者被“忘记”。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中, 个人隐私被肆意的放大, 而且在新媒体时代能够被永久性的保存, 并且通过各种搜索引擎等工具永远的存在于公众视野。同时, 由于网络环境具有高强度的互动性, 网络留言非常有可能的被二次加工, “被遗忘”并不意味着被所有人所遗忘或者从人类历史上所有的记录中抹去。而是信息依然能够被获取, 但不是轻而易举、随随便便地被获取 (1) 。

所以笔者认为, 国家对网络谣言使用“被遗忘权”的重点是对谣言信息的删除、更新和阻止。删除那些原本不该存储的谣言信息, 实时更新辟谣的信息, 阻止谣言信息的二次传播, 才能确保网络谣言“被遗忘”。同时, 应该注意“被遗忘”可能会阻碍公众对信息的知情权以及媒体的言论自由权, 导致“寒蝉效应”。

摘要:步入网络时代后, 信息在互联网世界中变成了“永恒的记忆”, 信息容易通过多种渠道被他人获取并加以利用, 背离原来的形态呈现在公众的面前, 形成网络谣言。2012年欧盟委员会正式通过“被遗忘权”的提案, 以净化网络空间, 随后各个国家相应的对这一法律进行不同层面和方向的研究。本文立足于“被遗忘权”对于网络谣言方面的研究, 分析“被遗忘权”如何应用于网络谣言之中。

关键词:被遗忘权,网络谣言,个人数据

参考文献

[1] 周丽娜.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隐私法律保护:搜索引擎、社交媒体与被遗忘权[J].国际新闻界, 2015.

[2] 陶乾.论数字时代的被遗忘权——请求享受“清白历史”的权利[J].现代传播, 2015.

[3] 杨立新, 韩煦.被遗忘权的中国本土化及法律应用[J].法学适用, 2015.

[4] 倪洋.利用“被遗忘权”淡化网络谣言记忆探讨——以“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 2016.

[5] 张思渊.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个人信息保护[D].华中师范大学, 2016.

[6] 李汶龙.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保护与被遗忘权[J].研究生法学, 2015.

[7] 陈堂发.互联网与大数据环境下隐私保护困境与规则探讨[J].济南学报, 2015.

上一篇:工笔人物画中背景与人物的关系下一篇:半自动电光分析天平在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