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规矩,不能被遗忘高考满分作文

2024-04-12

老规矩,不能被遗忘高考满分作文(共7篇)

篇1:老规矩,不能被遗忘高考满分作文

老规矩,不能被遗忘高考满分作文

午后阳光,暖暖的,沏一壶清茶,听奶奶说老北京的那些老礼儿。絮絮叨叨间,我只听清了“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种种规矩,一板一眼,使我不禁想起了老舍笔下的.祁老太爷——老北京规矩的典范。

老太爷也是穷苦人家出身,做过生意,当过苦工,身上有中国人传统的美德,勤俭节约,洁身自好,祁家的院子每块砖都是用他的血汗钱买下来的。虽没读过书,他却信奉那些儒家的信条,比读过书的人们还坚定,规矩做人,规矩行事,行端坐正,并以此教育儿孙,严慈并施。过去的北京城里,一个个祁老太爷,对老规矩身体力行,出门问好,见面作揖,街坊邻居间宽厚友爱,又各自有礼。他们是老北京礼数的丝丝缕缕、点点滴滴,似一段段京胡弦语,激越铿锵,余韵悠长。

然而,时代终究会推动“老北京”变成“新北京”,恰如《四世同堂》的主人公瑞宣,喜欢逛八面槽、大栅栏、琉璃厂,可他也惋叹“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店铺都会消失”。而随之逐渐远去的,还有那些人,那些老规矩,似一首挽歌,哀伤,令人留恋。

没有规矩,我们看到了大街上倚老卖老、假装摔倒讹诈行人的老人,于是感慨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不知规矩,没有人性,我们痛心地看到新闻里丰台某小区的年轻男子“摔女童”事件,灿烂如花的小生命瞬间被毁灭;缺少规矩,我们叹息于公共场合那些身着校服的少男少女们过于开放的亲密行为……人们的思想行为怎么了?这个社会怎么了?

原来,老规矩既是规范人的一把戒尺,又是涤人心灵的一捧清泉,让人保有纯粹的心,坚守自己的净土。蕴含其中的,不只是待人接物的方式,更是驱动社会不断前进的文化主体。它用传统元素启蒙人,用现实价值警醒人,用未来意义鞭策人,规范行为,净化风气,使人们不至于道德出轨,使社会不至于道德滑坡。

老规矩,不能被遗忘。

篇2:老规矩,不能被遗忘高考满分作文

打开你的心扉,来迎接生命中的奇迹——大自然的美丽。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人们都在辛勤劳作之时,迷人的春便悄然入侵。“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果真,那像银针,像细丝,像牛毛的春雨扬扬洒洒,飘飘摇摇,纷纷繁繁的从天而降。“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不光是草,就连远处的山色也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啊!这“及时雨”下的可是让万物都旧貌换新颜,异常生机勃勃,朝气蓬发。

于是万物都进入了生命中最灿烂的季节——夏季。这热情如火的夏动感十足。它用它的活力感染百花齐放,让人心花怒放;它用它的青春辐射鸟儿欢唱,让小鱼尽情游荡;它用它的魅力呼唤云儿引吭,让太阳照射激昂。一切在夏的促使下更加欣欣向荣。夏的夜里,凉风习习,月色撩人,星空点点,伴随冰镇西瓜的无比爽口,我幻想遨游在“七八颗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夜空中。

光阴似箭,春去秋来。我们走进那稍纵即逝,引得无数迁客骚的人舞文弄墨抒发情感的最佳秋季。多少感人的离别愁绪,多少泪与笑的纵横,多少爱与恨的交织,多少千古佳话流芳百世,在这个季节里不停演绎。刘禹锡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生春朝”抒发他对秋日的浓浓爱意;杜牧一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为我们描绘一幅栩栩如生的深秋枫林晚景;张继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更是表达他在深秋人静时的满腔愁绪。金黄的秋,沉甸甸的麦穗在点头;金红的秋,红彤彤的枫叶林在陶醉;金粉的秋,晕沉沉的余晖在燃烧。秋总是那么美。

但是美丽的东西总长着一双会飞的翅膀。接着,迎接我们的便是白雪皑皑的冬了。

雪一片一片一片从天而降,像只只玉蝴蝶轻盈地在空中徐徐飞舞。漫天飞雪,像柳絮,似芦花,若蒲公英,遍布于每一个角落。不远处,墙脚清亮不媚俗娇滴的梅,“凌寒独自开”。也为瑞雪纷飞的冬日增添几分妖娆色彩。

看看吧,每天我们的视野半径只聚焦在我们周围,与如此之多各式各样的美景擦肩而过。所以空闲之余,希望大家多一点回眸,多一点关注,多一点欣赏这些被我们遗忘的精彩。

打开你的心扉,珍视这些被遗忘的精彩吧!

篇3:不能被遗忘的柏林墙

在所有的纪念活动中,最为震撼的莫过于一组名为“灯光边界”的装置艺术。11月7日至9日,8000只发光的氦气球被依此摆放在了柏林墙的原址位置。它绵延15公里穿过联邦议会附近的施普雷河岸、勃兰登堡门、查理检查站、波茨坦广场等重要地点,象征性地又一次将柏林一分为二。11月9日晚,包括马克·扎克伯格在内的参与者把这些象征自由的发光气球放飞夜空,以此来喻示柏林墙的消失。

柏林墙是冷战的标志之一,1961年8月13日由东德政府修建,一度隔断分属两德的东西柏林。25年前,一个新的时代随着柏林墙的倒塌而开启。作为德国第一个来自东德的总理,默克尔说,柏林墙倒塌时她的感觉只能用“不可思议”来形容。她在追思会上说,柏林墙的倒塌向那些基本权利受到威胁的国家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此前,《经济学人》曾在报道中提到,东德最后一任国防部长艾博曼认为,作为在德国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自由革命,1989年柏林墙倒塌甚至比1789年法国大革命更重要,因为1989年的德国统一是非暴力的。

25年来,德国人在经济和观念上变得越来越融合。德国《霓虹》杂志的一份调查显示,对于“如何评价德国统一”这个问题,47%的受访者认为统一是福音,6年前持这样观点的只有14%。

虽然柏林墙已经消失了,但德国政府并不希望人们将它忘记。他们不断地纪念柏林墙的倒下,就是为了不再有分裂的高墙竖起。

篇4:老规矩,不能被遗忘高考满分作文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家都有着自己的规矩。在我看来,老一辈人留下的规矩就是老规矩。拿我们家来说,在家里,吃饭得等长辈动了筷子我们才能开吃,大人回家了得主动问好;在外面,见到熟人,该叫叔叔叫叔叔,该叫阿姨叫阿姨,不许没礼貌不跟人打招呼。其实,在这些家里家外的规矩背后,无一不蕴藏着“尊重”二字。尊重,是现代文明的基础,是社会中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石。

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规矩已经不适合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了,但是,在那些我们至今还保留着的规矩的背后,“尊重”的观念从未被人遗忘。规矩只是一个表象,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才是这些规矩为什么存在的理由。

遗憾的是,无论是新规矩还是老规矩,在这个快节奏的都市中,似乎都被一部分人给有意无意的遗忘了。

还记得在我小时候,在电梯间里,如果是我第一个上了电梯,我一定要帮助后面的人按着电梯开门键的按钮,为后面还没上电梯的人提供一份便利。这样的行为体现着我们对一个陌生人的尊重,无论我是那个第一个上电梯提供这份便利的人还是后上电梯享受这份便利的人,我的心里都很高兴,能感受到一份陌生人之间的尊重与关怀。

但是现在,我已经很久没有体验过这种被尊重的感觉了。

“妈妈我要去买玩具!”,“喂,喂?我上电梯了信号不好!”。现在的电梯里,天南海北的口音不绝于耳,人们都在忙着各自的事情,却从来不会把温暖、善意的眼光投向周围的陌生人。

很多老北京人----这些老规矩的传承者----在不断的感叹,“唉,现在很多外地来的孩子都没规没矩的。”的确有一部分人是这样的,还记得上次去香山,看到一些人在抽烟,我就对他们说,“山里不让抽烟,把烟掐了吧。”结果,我得到的是一个鄙夷的眼神,转过身后,还听见他们挑衅般的说了一声,“你素质可真高!”

不过,即便是在传承这些北京老规矩的老北京中,也有着那么些“离经叛道”者。前几天我做公交车,恰逢早高峰,我想往后站一站给后上的人腾出更多的空间。于是我就对前边一位正专注看手机的一位稍胖的先生说了句:“先生借过一下儿。”三秒钟后,这位胖先生的身体仍连稍微挪动一下的趋势都没有,只是从嘴里挤出了一句,“你倒是过去啊!”

仿佛是在赶毛驴一般的口气,这京腔京韵的口音。呵!这就是我的北京老乡!

后来,我准备下车了,对这位胖先生说:“这位先生您下站下车吗?”依然是那纹丝不动的硕大身躯,从嘴里又挤出了一句,“你自己挤过去吧!”

公交车上,他的眼睛始终没离开过他的`手机,别说正眼瞧,就是斜眼也没看过我一眼。

北京的老规矩,以及这些规矩背后所蕴藏着的“尊重”的力量,从来都不是靠血统来继承和维系的。一个北京人,你可以选择从你的家庭和你生长的环境中继承与学习这些北京人引以为豪的老规矩。一个从其他地方来到北京打拼的人,你可以选择熟悉这所城市的脉搏,学会遵守带给这座城市积极力量的规矩。

北京之所以是我们可爱的北京,离不开每一个在这里留下过汗水的人,离不开这些维系着人情关怀、社会氛围的老规矩。而现如今,这些老规矩已经在一些人的心中逐渐崩塌,或者被人们选择性的视而不见。

鲁迅先生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慨,“救救孩子!”

篇5:不能被遗忘的美德(范文)

中华民族有许多国粹,有许多被我们传承下来了,但是还是有一些被我们所遗忘,甚至丢弃,中华美德似乎渐渐远离我们了。

佛山的小悦悦事件令我们痛心疾首,当小悦悦被车辗过的时候,就没有人告诉他一声:“车来了,躲一下。”当小悦悦被车压过的时候,难道就没有一个人肯过去把她拉到路边,在送到医院吗?令人失望的是,看着车辆从小悦悦身上压过的时候,都没有一个人把小悦悦抱到路边,送到医院去吗最后还是以为清洁工大妈把小悦悦抱到一边,可见当时社会的冷漠。

但是这只是少数的。中华美德还是有不少人所传承的,所亲身所做,以身作则的。

2008年那突如其来的大地震,牵动了中国亿万人的心,全国人民涌跃捐款解放军战士前赴后继地赶往再去进行救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句话很好的体现这里,白衣天使们也在这里救死扶伤冒着生命危险在这里救人。

还有一种就是自古以来的一种美德--尊老爱幼,《周易》上说:"正家而天不定一。《礼记》上说:“家齐而后治果。”《孝经》上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他人。”如果知正作到爱自己的父母,那必然会一同样的心态去尊敬周围的长辈。

篇6:老规矩,不能被遗忘高考满分作文

在党校学习期间,我们小组的同学一起去参观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红楼。我们走进首义广场,首先看到的便是孙中三的雕塑。他高高地肃立在红楼门前,仿佛在指引着我们前进的道路。看见他的雕塑,我们的小组成员都开始激动起来。那不能被遗忘的时刻,此时又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仿佛看到了100年前,这个身材不高但是具有宏伟大志的人,率领着那些爱国人士,一起策划,然后发动起义。

我们仿佛看到了类似电影《十月围城》里面那个紧张又危险的时刻,1911年10月到了,革命的策划就快要完成了,孙中三不断地奔走着各个地方,广州,香港,武汉,然而社会各界对他以及他所策划的革命却虎视眈眈,在他还未到来之际,准备谋杀他的人已经在等待了。然而,正义永远是会战胜邪恶的,支持他的人远比谋害他的人多,孙中三安全地奔走于这些地方,最后终于完成了所有的策划,发动了辛亥革命。

今天,我们置身于这个具有革命气息的地方,感受着伟人们的神圣。我们拍照,然后开展小组活动。我们在首义广场找了一块地方,围成一圈然后席地而坐,大家开始逐一地讲述我们对辛亥革命的了解以及发生在其间的一些小故事。我印象最深的是牛丽娟同学讲述的关于辛亥革命废除许多陋俗的规定,也许在我们现在听来,似乎觉得当时颁布的那些法令和条例没有产生多大的作用,但是听了牛丽娟同学的讲述,我才意识到,如果没有辛亥革命,没有孙中山,我们社会将有多少陋俗啊,多少人会受到封建思想的摧残啊!就拿裹脚这一陋俗来讲,古代的封建士大夫们,为了凸显自己的伟岸,凸显自己的男子本色,就对女子的外在提出了要求,要求女子都要体态婀娜,三寸金莲,这样才能让这些封建伪道士们得到自信。

而女子呢,因为要裹脚,这一辈子都活在一种疼痛中,从很小的时候就把自己的双脚用布抱起来,保持成一种曲状,然后脚就在这种扭曲中变烂,渐渐地成型,成型以后趾甲就嵌到肉里去了,并且一辈子嵌在肉里面不断地生长,这些裹脚的女人就疼痛了一辈子。留学归来的孙中山发现了这一陋习,也是在他的改革下,终于使得这一陋习得到了废除,从此女人放开了脚,得到了解放。

辛亥革命的影响无处,直到现在民族,民权,民生这样的词语还在我们的生活中广为使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我们也都耳熟能详。红楼门前我们看到两面大旗还在招展着,丝毫不减当年首义的风采,众多参观的人来来往往。是的,这样时刻是不能被忘记的,它是我们的历史,也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更应该铭记这样的时刻,时刻告诉自己要学习伟人们的首义精神,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冲在第一,一心为人民干实事!

篇7:不能被遗忘的字词教学

没有足够的字词积累,学生很难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对象,选择合适的、得体的词语,用词张冠李戴、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时有发生。阅读文本同样也是以理解词语为基础,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尤其重要,更需要学生字词的积累。没有足够丰富的词汇,就无法写出一篇语句通顺、表意清晰的文章。大而言之,会直接导致学生语文素养乃至人文素养的下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字词不但具有教学价值,而且具有教育意义。

一、加强对学生的词源教学

古汉语中大部分字词合一,而现代字词的意思和古代的词义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也会因年代久远而产生“恍如隔世”的迷茫。然而,现代汉语的词义绝大部分脱胎于古代汉语的词义,如果我们了解了词源,便会打通古今,举一反三。打通古今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词源的意识,刨根究底,追根溯源。如“益”是一个会意字,本义就是“增加”之意,是“溢”的本字,“好处”是后人逐渐丰富上去的义项,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曾益其所不能”和“精益求精”中“益”的含义。

教学中要巧妙地借用成语来串联古今,大多数成语词义相对固定,它们来源于古代,古今都在使用,所以成语当中保留了大量的古义,而这些古义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可借此来促进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和积累。从“瑕瑜互见”这个成语出发,我们可以掌握“瑕疵”“白璧微瑕”“瑕不掩瑜”等词义,也可以了解“见”字的通假现象,事半功倍。

此外,老师要充分掌握汉字造字法的“六义”,穿插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字词积累的兴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上课时:“‘帽的这一部分,既不是‘日,也不是‘曰,而是这样的,(范写冃),这个字念mào,是个象形字,古代的帽子就是这样写的。记住了!仔细看,这是书法家写的帽,把它写好。”增加字词掌握的量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触类旁通。

二、培养学生“抠字缝”的习惯

文章的深意往往蕴含在字里行间,需要读者去“抠”,去挖掘,而“抠”的抓手就是字词。对文章理解的深浅往往表现在他对字词的理解程度上。古人说,字斟句酌,文章都是由字词句构成的,抓住了某个字、某个词,有时就等于拿到了一把理解文章的钥匙,尤其是对那些经典的作品。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意蕴丰富,学生常读不懂,把握不准作者的情感。顾德希老师抓住了“悲愤总时时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中“悲哀”和“悲愤”两个词语的差别,“特别是若能对其中‘愤与‘哀两字感觉很敏锐,那么对鲁迅此刻要化悲痛为力量的感情就会有十分真切的理解”。

“对于词儿,不但要知道它的解释,还要懂得它的情味。你在读文字的时候,如果不用这步工夫,那末你不但对于所读的文字不能十分了解,将来自己写起文字来也难免要犯用词不当的毛病。(夏丏尊《学习国文的着眼点》)”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读者必须把抓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才能有辨出真滋味来——也就是接近作者的旨趣的希望。(《文艺作品的鉴赏》)”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和本义有时会大相径庭。比如贬义褒用,在《再别康桥》一课,有诗句“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其中“招摇”一词,本来是个贬义词,是“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的意思,可在这句诗中却不能这样理解,结合语境及诗意揣摩,就会发现它这里应是一个褒义词,是“让人喜爱、引人注意”之意。“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狡猾”,“实在标致极了”(鲁迅《藤野先生》)中的“标致”都是极具咀嚼价值的词语。

三、在写作中巩固字词积累成果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是让老师头疼的问题。老师对作文的批改常常是蜻蜓点水式的,并不能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笔者认为,没有了丰富的字词积累和正确的词语应用,一切写作的技巧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强化写作中的字词运用极为重要,这方面,朱自清、叶圣陶等前辈都有好的尝试值得我们借鉴。朱自清的《春》和《背影》是初中学生学习写景和叙事极好的范例,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汉语字词自身的独特魅力。“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春》),一个“闹”字让我们联想到“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两处“闹”字都在本义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引申,可谓一字活全句。类似这些字词运用的例子,学生在习作时是完全能够效仿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用词混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所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让学生充分理解字词对表情达意的重要意义,在遣词造句的修改中起到提升作文水平的效果。大凡名篇佳作都是经作者反复推敲,多次修改而成的。王安石在写“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一个“绿”字反复推敲,反复修改,于是才有了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修改文章不仅是对文章完善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更是对字词的辨识与运用的过程。

四、把字词教学引向生活课堂

仅靠课堂教学来解决学生字词学习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老师要跳出教材,将生活中的字词引入课堂;同时要拓展课堂,把字词的学习带入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入一些鲜活的例子,比如演员徐静蕾在她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房间里生了篝火,倒是很有度假的气氛。”这里就误用了“篝火”一词,因为“篝火”现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木柴燃烧的火堆,房间里生火不能用这个词语。类似的例子在《咬文嚼字》中比比皆是。我们也可以发动学生寻找报刊中存在的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更可以发现身边的不规范使用字词的现象,纠错的过程也是提醒自己规范用字的过程。开展词语竞赛、造句等行之有效的字词学习法。初中生可以用仿句或语段写作来代替单纯的造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提高字词使用的准确性,培养良好的语感,也更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

生活也是课堂,日常生活中的汉字比比皆是,有的用得好,有的用了错别字,有的用词不得当,甚至闹出了笑话。电视剧、广告、新闻、流行语,甚至是名家的作品中都有形形色色字词谬误。要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习惯,敏锐地发现生活中字词运用的瑕疵和错误,敢于质疑,积极维护汉字的纯洁性、准确性。久而久之便会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这样才能辨正误,知得失,从而自觉提高字词使用的规范性。

学以致用,字词教学中积累和运用是“体”和“用”的关系,两者缺一不可。语文老师有了这样的意识,才能让字词教学落到实处,并使之贯穿语文教育的始终,从而让学生深刻感受汉语字词的无穷魅力。

上一篇:中秋晚会主持人串词例文下一篇:谭千秋:那双手那守护的姿势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