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乡镇

2024-05-07

基层乡镇(精选十篇)

基层乡镇 篇1

1 乡镇基层统计工作的现状

统计工作是枯燥的数字工作, 其前提是确保有一个好的统计管理体质。但是乡镇经济的管理体制决定了乡镇统计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

1.1 利益分配在乡镇基层统计和县以上统计部门之间失衡

不少乡镇领导只重视统计的数据, 他们对统计的认识在于只要每月的汇总上报以及数据的统计搜集的任务完成了, 上报的数据以及数字能够符合上级的要求了, 就算完成乡镇基层统计了。但是因为乡镇财政的问题, 统计设备配备不到位, 给覆盖面广乡镇基层的统计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乡镇基层统计中, 现行的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使统计呈现一种低效率的状态。

1.2 在乡镇基层统计人员对统计工作认识不到位, 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一些乡镇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他们对统计岗位的业务不是非常熟悉, 因此, 对有关统计报表数据方面的核算上报等实际工作认识得并不是非常到位。一些基层统计的工作人员虽然也参加了市县级部门组织的基层统计培训, 但是在培训的时候, 很少对实际操作业务能力进行培训, 常见的培训往往是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以及最基本的统计人员基本上已经掌握的知识。因此, 乡镇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他们目前的业务技能已经严重影响到乡镇基层统计工作的效率。

1.3 浮夸瞒报现象蔓延

统计工作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 但是个别地方出现了虚报、瞒报、迟报、漏报、拒报统计数字的这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出现浮夸虚报现象的终极原因是因为市统计局对县年终考核排名, 主要考核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再加上点评的分数。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基层的一些党政领导同志开始干扰统计工作, 要求统计工作者的某项指标必须达到什么数。再有瞒报的问题。一些企业是民营、私营企业, 多报了没好处, 反而要多交税, 因此干脆瞒报甚至漏报, 不反应真实情况。有的是两本账, 有的干脆没有账, 叫人无从查起。

1.4 目前形势下, 传统的乡镇基层统计方法已经不适应统计调查任务的发展趋势

目前的乡镇基层统计方法以非全面调查为辅, 以全面调查为主。而在上报的时候, 各级统计数据上报的方式是以统计的报表为主。但是, 随着统计网络化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政府对统计信息量的需求越来越大, 统计报表上报的形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 统计报表的形式也阻碍了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 乡镇基层统计的未来走向

针对目前乡镇基层统计的现状, 需要乡镇统计部门以及上级各部门之间要进行一定的改革。

2.1 统一领导, 分级负责

针对目前需要统计数据的部门多的现状, 政府要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 实现乡镇统计工作由专门的县市统计部门来完成的现状。乡镇统计部门除了针对上级统计部门专门的各类调查任务进行统计工作之外, 不再应付其他部门要求的统计任务。而其他部门需要统计数据的时候, 直接到县、市统计部门进行索要。这样就有效避免统一统计数据多次统计的现状, 在很大程度上减低了乡镇基层统计部门的工作量, 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

在乡镇基层统计工作中, 政府统计活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乡镇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原来的统计管理中, 数出多门、重复统计以及各部门收到的报表口径不一, 使统计力量分散化, 不利于形成合力。因此, 乡镇统计活动的分散化需要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 进而实施统计调查活动的归一化管理, 将基层统计定位于县一级统计部门的要求。

2.2 垂直管理

乡镇基层统计在县级统计部门对乡镇统计活动垂直管理之后, 实现了乡镇统计资源的自由调配, 使统计人员得到了优化, 充分发挥了统计资源的作用, 在经费以及人员方面组织实施统计抽样调查, 以必要的统计报表、综合分析、重点调查为补充的统计调查体系, 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 也保证了乡镇基层统计的统计数据质量。

3 稳定基层统计队伍

3.1 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稳定基层统计队伍

一些乡镇基层统计的队伍不稳定, 这也导致统计人员本身素质参差不齐。因此稳定乡镇基层统计队伍, 建立一支勇于开拓创新的统计队伍, 才是经济时代抓好乡镇统计工作的有效途径。要保证基层统计队伍的相对稳定, 一方面需要乡镇政府管理人员不要随便抽调乡镇统计人员去做其他的工作, 也要在待遇上做到定编、定人, 保证基层统计工作的经费, 使统计人员能够安心、稳定地投入到统计事业当中。

各级政府要强化乡镇统计工作的领导, 将统计工作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保证统计工作经费支出, 保证普查、基层统计的基础建设的经费。同时, 在管理模式上要不断创新, 补足经费不足的部分, 确保各项乡镇统计以及普查工作的顺利的完成。

3.2 上级主管部门对下级统计人员要适时进行培训

上级主管部门对下级统计人员要适时进行培训, 不但要进行基础统计知识的培训, 还要进行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技能, 增强调查方法制度的可操作性以及调查统计的方式。如果乡镇统计人员因为工作原因调离, 也要提前安排相关人员进行统计培训, 以便统计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到统计工作中来。

4 大力推进基层信息化建设

在乡镇基层统计工作中, 要大力推进基层信息化建设。建立全现代统计信息网络化建设, 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统计人员工作的人力物力的利用率。同时, 要不断加大基层统计人员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培训的力度, 推广统计电子政务, 提高工作效率。对乡镇基层统计工作, 要加大统计执法的力度, 增强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加大对数据质量的审查, 避免弄虚作假和营私舞弊。

总之, 乡镇基层统计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但是只要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评估制度, 稳定基层统计队伍, 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科学性和及时性, 才能做到依法统计。

摘要:针对乡镇基层统计工作的现状, 要实行统一领导, 分级负责, 垂直管理, 稳定基层统计队伍, 大力推进基层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乡镇,基层,统计

参考文献

[1]常雪飞, 晁玉方.新形势下基层统计工作要求及绩效维度[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3) .

[2]贾红斌, 陈增华.对新形势下统计工作转型的思考[J].现代金融, 2007 (7) .

基层乡镇工作汇报 篇2

按照全县秋季农业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乡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各项工作进展有序,态势良好。截止目前,全乡秋收已全面结束,现已快速进入秋翻地、秋整地、秋备土、秋建棚阶段。全乡水田翻旋完成亩,旱田秋整地完成亩。

一是加强领导抓落实。乡里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推进组,包村干部与村干部一起逐地块落实人员、车辆。同时将各村工作成效与村干部工资挂钩,年终兑现奖惩。在进入关键阶段,乡里对公路沿线重点村的书记、村主任先行发放了500—1000元不等的奖金,极大地调动了村干部抓落实的积极性。

二是宣传到位抓落实。通过广播和入户等方式,大力宣传“三秋”工作的好处,调动广大农民投入到秋整地、秋备土和秋建棚工作中。目前,全乡每天出动近200人以上,大小机车40余台,投入到秋翻地、秋备土、秋建棚工作当中,效果比较明显,水田秋翻连片2个超千亩示范区已完成,旱田秋起垄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三是突出重点抓落实。把公路沿线地块作为重点,并逐步延伸抓落实。汤绥公路近7公里秸秆放倒率达到100%,出地率达到95%以上,往里延伸10公里沿线村、屯水田全部实现黑茬,并达到顺路连片,纵深发展,沿线豆茬全部起垄。1

在抓好上述工作的同时,林业秋整地任务全面完成,在**村南公路两侧完成林业高标准秋作床近15亩,并达到明年春天待栽状态。在***村北原松树地整地45亩,明年春天栽植樟子松。

乡镇基层医院财务管理优化研究 篇3

【关键词】乡镇医院;创新管理;优化

一、引言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实施下,医疗卫生服务行业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市场化的特点逐步更加凸显,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乡镇医院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由于人员少、经费少、医疗设备不足,一直处于竞争劣势的状态。在这种形势下,乡镇医院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尤其是以财务管理作为重点,通过优化改革财务管理体系推动医院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强化乡镇医院在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新时期对乡镇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能要求

1.计划职能。计划职能主要是指通过财务管理工作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安排,计划职能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能。重点是完成对医院财务状况的分析和预测,制定医院在某一阶段的财务管理目标以及实施策略,完成医院的资金管理、业务收支以及资产管理等具体计划的制定,属于对医院整体管理工作的把控。

2.组织职能。主要是为了确保医院财务管理目标的完成,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主体所进行的管理,通过以财务目标作为出发点,对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进行统筹的规划与安排,确保财务管理工作中各个要素都能够实现最合理的配置,具体的职能内容主要是医院财务管理组织架构的搭建、财务绩效管理、财务管理职能分工和职责确定、财务信息的沟通共享平台搭建等内容。

3.控制职能。控制职能主要是按照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对乡镇医院的经济活动执行情况与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差异,进而控制乡镇医院财务管理活动的具体执行,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出现的差异原因进行分析,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目标的完成。

4.监督职能。监督职能主要是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要求,根据医院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活动所进行的监督检查,以实现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确保医院财务管理活动有组织的开展。

三、乡镇医院财务管理创新优化措施分析

1.做好乡镇医院的财务基础管理工作。对于乡镇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应该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等文件制度的要求,制定符合乡镇卫生院实际特点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在具体的管理上,重点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确保财务收入核算、分配以及使用的统一管理,确保收费的政策、范围、项目以及标准符合规定要求,核对是否存在收入不报、瞒报或少报的问题;对各项支出是否符合财务制度规定、开支范围以及数额是否与预算计划一致、审批程序是否全面、凭证单据是否真实等进行管理;对乡镇医院建设项目的审批手续、预、决算的合理性等进行财务监督,对固定资产的真实性以及会计核算处理进行管理;完成货币资金的账务处理、借款、融资、租赁,并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可靠。对药品及材料、物资等进行管理,分类建好明细台帐及消耗帐,保管好各类物资与材料,同时定期度进行盘点并及时处理帐务,确保帐实相符。

2.探索采用绩效管理方法。为了提高乡镇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构建以财务目标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体系,在乡镇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可以积极地探索绩效化的财务管理。对于绩效管理内容,重点是集中在乡镇医院的成本管理绩效、资金管理绩效与风险管理绩效,将这三方面作为绩效目标落实管理措施。在绩效评价方法上,可以选择使用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率、年度收入盈余率、单位费用比率、总费用在支出中比率、资产利用效果比率、流动资产变现能力以及经营风险比率等作为绩效评价指标,对乡镇医院的整体财务状况进行系统的评价。通过绩效评价管理,为乡镇医院的财务管理决策制定提供依据,优化乡镇医院的资源配置,进而提高乡镇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

3.提高乡镇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信息技术由于业务处理效率高、准确真实,因而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阶段很多医院已经构建了信息化的财务管理体系,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卡通”应用。作为乡镇医院,也应该紧跟形势,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首先,应该对乡镇医院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优化,形成一体化的财务管理流程,通过将乡镇医院内部各个科室、医院与银行、社保中心的联网合作,实现资金交易管理的网上完成,减少现金管理、先进结账以及上缴结算等环节。其次,应该重点做好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权限管理设置,尤其是对于不相容岗位分离职务,更应该做好管理,通过对职责权限的明确,确保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

四、结语

在新时期,乡镇医院立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市场谋求发展,就必须结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及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市场情况,对乡镇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完善,提高乡镇医院的运营管理水平,不断地改善乡镇医院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进而实现新时期乡镇医院管理的跨越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华.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财务工作重点之探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06)

[2] 刘绍波.新旧《医院财务制度》的比较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05)

基层乡镇 篇4

一、乡镇债务问题的回顾及以往研究基础的制约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在我国, 乡镇层级的政府不仅承担着为民众提供优质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职能, 而且肩负着如何推动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责任。然而,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 数目庞大的乡镇债务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 成为农村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障碍。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注包括乡镇债务在内的基层乡村债务, 要求各级政府给予重视妥善解决, 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文件及措施。[3]武力主张从规范事权、强化财权的思路, 解决乡镇债务问题。[4]赵树凯从乡镇治理的视角, 从基层政府的制度环境与行为逻辑分析乡镇债务的现状、形成及化解。[5]何俊志在对上海郊区92个负债公开统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用实证分析的方法, 对上海市乡镇债务形成机制进行了阐释。[6]在相关研究中, 对乡镇债务问题的研究多是基于某个区域的个案, 或是来自于个人调查层面的感性认识, 乡镇债务整体的相关数据非常稀缺:要么是根据相关的赤字、财政收入等方面的数据推算, 要么是年代久远且较为粗略的估算数据, 抑或是某一地区的内部资料的汇总。虽然部分研究形成了以案例分析和地区为基础的数据, 但仍然难以形成反映全面状况的总体画面, 对乡镇债务问题的分析缺少全国层面上的数据支撑。

按照常理, 研究乡镇债务问题的前提首要是确定我国乡镇债务的总额。然而, 这一前提似乎在我国很难具备。由于乡镇债务的相关数据属于给基层政府政绩抹黑的范畴, 到目前为止, 官方报告中没有公布一个相对较为准确的数据。而且, 由于乡镇债务的构成没有确定明晰的边界, 乡镇债务收入、乡镇政府担保的债务、乡镇的欠款和挂账、准乡镇债务、乡镇企业难以偿还或是某些金融风险的转嫁等债务构成都有可能纳入。其中, 由乡镇担保的债务可以全部偿还或是部分偿还, 转嫁的相关金融风险也存在不同的概率。再加上政府内部纵向层级的信息不对称, 导致基层上报相关乡镇债务数据时也存在着不同的策略。在调查中, 我们就注意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地市级财政部门掌握的某一乡镇的债务明细, 与县级财政部门掌握的明细具有很大的区别。因此, 当前我国的乡镇债务总额处于扑朔迷离的状态, 研究乡镇债务问题就存在相关数据供给不充分的困境。

基于此, 我们以与乡镇债务事务密切相关部门的基层干部 (或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 为调查样本, 分别选取吉林、广东、湖南、辽宁、甘肃等地来进行实地调查和访谈。基层干部作为基层一线的工作者, 他们对乡镇的具体工作相对比较熟悉, 因此, 他们对乡镇债务问题的理解、对现有乡镇债务化解政策的看法、对乡镇债务问题的判断等认知程度, 对解决乡镇债务问题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意义。分析乡镇基层干部对乡镇债务问题的认知, 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突破当前乡镇债务问题研究的数据限制, 为乡镇债务问题的总体呈现提供一个切入的视角。

二、数据来源与说明

1.样本的选取及调查内容

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取消农业税后乡镇债务与基层政权建设”课题组对吉林白山、湖南张家界、辽宁大连和葫芦岛以及广东佛山、甘肃白银等六市的乡镇进行了抽样调查, 我们所采用的数据即来源于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反映全国层面乡镇债务问题的总体概貌, 课题组在有限的研究条件下, 分别选取东部、中部、西部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乡镇进行调查, 兼顾南北不同经济发展政策的影响, 调查对象主要以乡镇和村干部为主, 少数涉及市县农业经济系统的领导, 涵盖不同的工作年限、不同职级以及不同性质单位, 力求做到调查的客观性与全面性。调查采取实地问卷和半结构性访谈相结合的形式, 由调查员统一发放问卷, 经调查对象同意后匿名填写完毕, 当场收回。课题组实际发送问卷173份, 剔除无效问卷29份, 共回收有效问卷144份, 有效回收率为83.2%。调查内容涉及基层干部的基本情况、工作单位性质、职级、收入、对乡镇债务问题的知晓程度、对化解乡镇债务的乐观前景与悲观前景判断、当前化解乡镇债务的重要性、出台相关政策对乡镇债务的影响、乡镇债务的原因、新的情景下乡镇债务问题的趋势、对相关政策的评级以及对当前化解乡镇债务政策的总体评价等。

2.样本特征的总体描述

从年龄上看, 被调查者30岁以下占9.7%, 31岁到35岁占26.4%, 36岁到40岁占29.2%, 41岁到45岁占22.2%, 46岁以上占12.5%。从文化程度上看, 高中以下占4.9%, 高中 (含中专) 占20.1%, 大专占31.9%, 大学本科占39.6%, 硕士及以上占2.8%。从职级上看, 处级占2.1%, 乡科级占20.1%, 科员级 (有乡镇内设机构职务, 如站长、股长等) 占18.8%, 办事员及村干部占58.3%, 其他占0.7%。从工作单位性质看, 政府单位占31.9%, 事业单位占38.2%, 企业单位占6.9%, 村级组织占22.9%。从工作年限看, 1~5年的占9.0%, 6~10年的占14.6%, 11~15年的占33.3%, 16~20年占21.5%, 21年以上的占20.8%。从月收入上看, 1500元以下的占15.3%, 1500~2000元的占52.8%, 2500~3500元的占27.8%, 3500~4500元的占2.1%, 4500元以上的占0.7%, 缺失项占1.4%。从地域分布上看, 吉林的占25.7%, 辽宁的占15.3%, 湖南的占25%, 广东的占22.2%, 甘肃的占11.8%。

三、基层干部对乡镇债务问题的认知程度及性质判断

为了准确把握基层官员对乡镇债务的认知及其对已出台相关政策的看法, 课题组将调查对象限定在与乡镇债务问题非常紧密的相关部门, 如乡镇党委政府、财政所、农经站、妇联、联校、农技站、水利站、派出所及村级组织。课题组对部分调查对象进行了先期的深度访谈, 总结和归纳基层官员看待乡镇债务问题的共性认识和不同看法, 草拟出相关的调查问卷初稿, 并根据不同的测试维度, 将测定的认知分散至各个题目之中。在此基础上, 使用调查问卷初稿对部分对象进行初测, 反复对比且修改, 校正相关问题及选项, 确定调查问卷终稿。最后才将问卷在已经选定的调查对象中全面发放, 经回收汇总及数据输入后, 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基层干部对乡镇债务问题的认知及性质判断。总体而言, 基层干部对当前化解乡镇债务的政策实施效果认知较为正面, 认为“取得明显效果”的占3.5%, “有效果, 但不是很完善”的占到80.6%, 两项合计84%, 认为没有价值的仅占16%。

1.基层干部对当前乡镇债务问题的知晓度

根据课题组获得调查数据显示, 当前基层工作的干部大多数都知晓乡镇债务的含义, 其中知道乡镇债务含义的比例高达66.7%, 听说过乡镇债务问题, 但不确定明确含义的占26.4%, 两项合并之后的比例高达93.1%。对于是否了解国家为化解乡镇债务出台的相关政策, 其中非常了解的占到5.6%, 了解的占到59.0%, 缺项值为2.1%, 不了解的占到34.0%。由此可以看出, 大多数基层干部都知晓乡镇债务事项。对于“所在地方是否存在乡镇债务”这一问题, 回答存在且很严重的比例占8.3%, 回答存在的比例占63.9%, 回答不清楚的为27.8%, 在所有的调查对象中无一人选择不存在的选项, 这印证了先前学界关于乡镇债务在全国层面大范围存在的判断。

2.基层干部对乡镇债务问题的性质判断问题

在“有人认为, 当前乡镇债务问题是否已经成为全国层面的普遍问题, 并已经影响到基层相关部门的实际工作了”这一问题上, 选择非常符合的占13.2%, 选择符合的占31.3%, 一般占35.4%, 三项合并占到79.9%, 除去回答为不清楚的14.6%, 选择不符合仅为5.6%。这说明基层干部普遍都认为乡镇债务问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在性质判断上趋于负面。在同样考察性质判断的对应项, 即“如果您所在的乡镇债务风险比较高, 您是否会感到担心”时, 选择非常担心的为20.1%, 担心的为45.8%, 一般的为23.6%, 选择不担心和没感觉的比例仅各占4.2%和5.6%, 说明基层干部对于乡镇债务问题给予了较大的关注, 并关注乡镇债务问题的发展趋向。这一数据似乎可以推翻以往相关研究的某些结论, 如“当前基层干部对乡镇债务问题漠不关心, 并不在意债务的多少”的论点。

3.乡镇债务产生的原因

在“乡镇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修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普九教育、人员冗余、财政管理体制不规范、形象工程等”这一问题的回答上, 其中选择非常同意的占12.5%, 比较同意的29.2%, 一般的占38.2%, 前三项合计79.9%, 除去不清楚的选项11.8%, 选择不同意的仅占8.3%, 这说明乡镇债务产生具有体制性症结, 相当债务的产生基于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基层政权的运行方面。然而, 在回答“乡镇债务产生过程中是否有相关腐败因素”的选项时, 选择非常多的占9.0%, 比较多的占29.9%, 一般的占23.6%, 除去不清楚的选项比例23.6%之外, 明确回答没有仅为13.9%, 这说明乡镇债务产生过程中的腐败问题也不容忽视。

4.基层政权在乡镇债务问题的作为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称, 乡镇债务的数据具有很强的操作空间。对“当前乡镇债务问题存在乡镇故意夸大的说法”这一问题, 有5.6%非常同意, 有26.4%比较同意, 有26.4%认为一般, 有18.8%的人不同意这种说法。乡镇债务是否能够由乡镇自身努力来化解, 在“当前乡镇自身具备化解乡镇债务的能力的说法, 您认为是否符合现实”的调查问题中, 调查对象中有37.5%选择不符合, 有16.0%选择一般, 有29.9%选择比较符合, 有4.2%选择非常符合, 选择不清楚的为12.5%。对基层是否夸大乡镇债务问题以及是否自身有能力化解债务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分歧, 对立面相对比较平衡, 这可能是由于此次调查样本选择涵盖五省六市, 各地具有不同的经济基础, 对基层是否夸大情形以及是否具备自身化解乡镇债务能力, 不能一概而论, 需根据各地实际进行判断。对取消农业税后基层继续举债行为是否得到遏制方面, 有20.1%的人认为没有得到遏制, 有40.3%的人认为没有多大变化, 有18.8%的人认为基本得到遏制, 有6.3%的人认为已经得到遏制, 其他14.6%的人不清楚, 这说明取消农业税后乡镇债务问题产生的体制症结依然存在, 且有继续恶化的可能。

四、基层干部对乡镇债务问题认知的回归分析

课题组研究的是基层干部对乡镇债务问题的认知分析, 其含义是基层干部是否知晓乡镇债务以及对乡镇债务问题的相关认知。由于被解释变量 (是否知晓或相关认知) 是二分类变量, 即0~1型变量。因此, 我们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同向化处理, 将部分问题的选项“不清楚”作为排除项予以剔除, 数据越小, 说明被调查者对乡镇债务问题的知晓及认知情况越正面, 且所有问题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 将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作为自变量, 将对乡镇债务的知晓当作因变量, 然后采用Backward (逐步剔除法) 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按照概率临界值0.01进入, 0.10以上剔除, 从模型中剔除的解释变量有:性别、民族、学历、工作年限等变量, 最终获得的结果与原有假设基本一致, 具体情况见表1。

注:a.Predictors: (Constant) .SMEAN (月收入) , SMEAN (学历) , SMEAN (职级) , SMEAN (工作年限) , SMEAN (工作单位) , SMEAN (年龄) 。b.Predictors: (Constant) .SMEAN (月收入) , SMEAN (学历) , SMEAN (职级) , SMEAN (工作单位) , SMEAN (年龄) 。c.Predictors: (Constant) .SMEAN (月收入) , SMEAN (学历) , SMEAN (职级) , SMEAN (工作单位) , SMEAN (年龄) 。d.Predictors: (Constant) .SMEAN (月收入) , SMEAN (职级) , SMEAN (年龄) 。e.Dependent Variable:知晓。

第一, 基层干部的职级与乡镇债务的认知成正相关关系, 但影响力并不十分显著, t值大于0.05。这说明随着基层干部职级的增加, 其对乡镇债务的知晓程度也相应提高。可能原因在于随着干部职级的提升, 越能接触到乡镇债务的相关信息, 对乡镇债务问题的产生机理、体制成因及化解难度越清楚, 从而对乡镇债务问题的知晓程度较高。但由于此次课题组调查的对象限定在乡村基层干部及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部分县处级干部, 干部职级较为集中, 多为科级及以下, 故职级在知晓程度上的影响力并不是很大。

第二, 基层干部的工作单位与乡镇债务的认知成正比例关系, 但影响力不是很大。这说明工作单位依次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及村级组织, 其对乡镇债务的知晓程度依次递减。主要是乡镇债务的形成具有体制症结, 大多与基层政权的运行经费、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乡镇企业提供担保或协助等密切相关, 因此对乡镇债务的知晓程度依次递减, 但不太显著。这从侧面说明在基层乡镇债务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性问题, 或是知晓层面已经超越政府内部掌握层面。

第三, 基层干部的月收入与乡镇债务的认知呈正比例关系, 且t值的显著性水平小于0.05, 对知晓这一因变量的贡献很大。由于此次调查的范围涵盖吉林、辽宁、湖南、广东、甘肃等五省六市, 忽略职级对基层干部收入的影响之外, 月收入的差距更多地体现在地区差异上, 更多地反映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从一般层面进行分析, 基层干部月收入高的地域, 与之相对应的是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处于较高的层级。因此, 从这一回归关系上分析, 可以得出乡镇债务的存在与该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关系,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域, 其乡镇出现负债的情形的可能性更大, 但这并不能排除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域基层干部素质较高、更为关注乡镇债务问题的因素。

第四, 基层干部的年龄与乡镇债务的认知呈正比例关系, 且t值为最小, 对知晓这一因变量的贡献最大。这说明年龄越大的基层干部对乡镇债务问题的认知程度越高。可能原因在于基层干部年龄越大, 其工作时间也越长, 受相关工作经验的积累, 其对乡镇债务产生的各个环节都较为熟悉, 导致其对乡镇债务产生的体制成因及化解对策较为清楚, 从而对乡镇债务问题的知晓程度也越高。通过调查数据得知, 当前乡镇债务问题是一个大范围存在的问题, 年龄与乡镇债务的认知成正比例关系, 这也从侧面可以印证乡镇债务问题属于比较隐晦且较为复杂的问题, 即使是工作在农村一线的基层干部, 没有相关工作阅历的积累, 对乡镇债务问题也难以知晓。

五、结论

综上通过对吉林、辽宁、湖南、广东、甘肃五省六市基层干部调查数据的分析, 我们得出的结论主要是基层干部的年龄、月收入、工作单位、职级对乡镇债务问题的认知具有显著影响。这表明基层干部的基本情况是影响乡镇债务问题认知的重要因素, 同时从侧面可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环境、基层单位种类、不同区域与乡镇债务问题之间具有重要关系。据此, 我们建议从如下方面进行政策调整。

1.继续强化国家对化解乡镇债务的扶持力度

近年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国家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各种惠农政策层出不穷, 农村的发展环境有了较大的改观。有些舆论乐观地认为:乡镇债务虽然绝对数值较大, 相对于日渐增长的国力, 似乎这些问题不足一提。通过此次对五省六市的调查, 我们发现, 虽然经济形式日益向好, 但基层干部仍然认为乡镇债务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并且认为这一问题的解决, 仅仅依靠基层的力量很难实现。因此, 应该进一步强化国家对化解乡镇债务的各类政策扶持力度, 继续高度重视这一困扰基层发展的问题。

2.重视乡镇债务问题形成的体制成因

在访谈中, 部分乡镇干部感言, 乡镇的债务格局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的发展, 造成部分公共品及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降低了基层政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更为重要的是, 自上而下的“压力型”行政格局并未实现大的调整, 乡镇债务形成与产生的体制成因依然存在, 不排除未来农村发展的过程中, 为了实现上级政府的具体组织目标而出现重新借债的情形, 形成新的乡镇债务。因此, 在治理和化解乡镇债务中, 必须跳出乡镇债务形成的微观环境, 从乡镇债务问题的体制成因入手, 探寻乡镇债务的解决之道, 回应基层干部关注的实际问题。

3.建立多元化、多模式乡镇债务动态偿还体系

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债权原因形成的乡镇债务, 需要有不同的偿还对策。同时在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及民众监督意识方面的差异, 对偿还规模、速率及期限各有不同, 也要求乡镇债务的偿还体系是多元化的。可以借助债务依存度、基层财政收入与债务比、债务偿还进度及人均负债比例等指标, 划分不同的债务偿还等级, 允许某些债务在一定时间段留存, 确定债务偿还次序, 采取不同的政策应对策略, 形成相应的动态债务偿还体系。

参考文献

[1]文宏, 叶勇.后农税时代乡镇债务问题的出路[J].绥化学院学报, 2006, (04) .

[2]地方债务成“头号杀手”, 隐性问题亟待显性处理[N].21世纪经济报道, 2004-02-25.

[3]张秀英, 刘金玲.中国中西部地区乡镇负债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4]田永胜.中国之重——32位权威人士解读三农问题[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5.

[5]赵树凯.乡镇治理与政府制度化[M].北京:商务出版社, 2010.

乡镇基层 转正申请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是 2011年考取进村进社的王以武,2011年9月被分配到xx乡人民政府工作学习,试用期二年。两年来,我在这个团结求实,温暖友爱的集体里,亲身感受到了组织的关怀,团结奋斗的快乐,在组织的培养教育下,我认真按照一名基层工作者的标准去做,加强政治学习,对业务精益求精,现试用期已满,本人向组织申请如期转正。

试用期期间,在组织的关心和同事的帮助下,我顺利完成了从一名大学毕业生到一名基层工作者的身份转变,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都取得了一定进步。为便于组织对我的考察,我将自己一年来的工作学习情况向组织汇报如下:

一、思想和学习情况

(一)积极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政治理论修养。

我主动加强政治学习,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通过业余时间学习,通过向身边人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在思想上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学习,提高了党性认识、增强了自身政治素质、改进了工作作风。

(二)积极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工作能力。

1、作为一名新基层工作者,我始终抱以虚心学习的态度,向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在与同事沟通交流过程中,学习他人的优点,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2、继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在武装工作和包村工作中的工作方法。为了能尽快适应环境,更好地开展工作,我坚持“向人学、向书本学”:一方面,虚心向领导和同事学习、请教;另一方面,认真阅读与业务相关的书籍,努力使自己的业务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提升。主动学习了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与自己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切实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3、认真学习领会上级部门和县委、县政府下发的各种文件精神,使自己的思想和工作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完成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事后注重回顾和反思,争取天天有进步。

二、具体工作情况

(一)做好业务日常工作

作为xx乡综治办的工作人员,我自觉遵守综治办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和做好综治办各项日常工作开展,做好综治维稳材料的收集、上报和归档工作。乡镇工作是一项非常务实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有较高的法律、法规、政策理论水平,同时还需要工作人员将理论浅显实用的传达给普通群众,使之理解明白。

面对纷繁复杂多变的工作,我迅速摆正心态,尽力勤奋而有序地工作,注重顾全大局,处理好工作的轻重缓急,及时上报各种材料,对领导和来访群众热情接待。在领导的严格要求下,我工作细致性、稳重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在接待群众的过程中,通过与群众打交道,我深刻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深远意义,我将把这份感悟化成工作的激情和动力,勤奋学习,快乐工作,切切实实为群众服好务。二年的锻炼、学习,使我真正学会了学以致用,切实体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和结合地方实际的重要意义。

(二)积极做好联系村工作

2011年10月,在乡党委政府的安排下,我开始担任xx村驻村干部,我积极和村两委联系,尽快和村社干部熟悉起来。尽管是农村出身,但我对农村工作还处在一知半解的状态,包村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我积极和村社干部一起下村入户,学习村社干部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方式方法,并及时向包村领导汇报xx村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在包村村期间,我严格按照党委政府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比如积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合作医疗的收缴和养老保险的办理工作等等。通过近二年的驻村工作,我对xx村情况有了较为客观实际的认识,并且能很好的将这些认识运用到实际中,大大提高了我直接面对群众开展工作的能力。

(三)不断在工作中查找差距并积极整改

在一些重点工作和处理突发事件时,我从中了解到自己与能够统筹兼顾、果断决策、从容应对任何突发情况的领导、老同志之间的差距。也渐渐明白“年轻人就是要到最艰苦的工作岗位锻炼”的意义,我现在渴望能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三、存在的不足

经过两年的工作锻炼,我熟悉了乡镇工作的要求和要领,掌握了一些实用的工作方法,但由于实践工作经验的限制,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

1、细致度不够,考虑问题不够周全,容易犯小错误。

2、创造性不够,缺乏创新意识,不利于工作开展。

对于以上一些问题,我有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扬长避短,逐步解决。对我二年来的工作和学习不足地方,希望组织批评指正,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为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好组织交给我的一切任务,做一名优秀的基层工作者。我渴望按期转正,希望组织同意,我将虚心接受组织对我的审查和考验!

基层乡镇 篇6

关键词: 乡镇基层;文化建设

一、对乡镇文化站建设的重要性

1、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转型是顺应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要求的,这个转型不仅表现在物质性的发达、而且要求社会文化进步。农村原有的文化资源原本不足,乡镇以下的农村基层文化设施、文化活动、文化更为贫乏。很多传统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走向消亡。而乡镇文化站是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其职责是对群众做好宣传、组织、示范、引导。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为新农村文化指引方向。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与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目标相统一,建设和谐社会,农村文化建设要符合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共产党员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乡镇文化站就要着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农民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接受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民主法制观念等方面教育。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抵制不良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弘扬时代主旋律。

二、当前农村基层文化现状

1、各级领导对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清醒认识。当前,各级领导尤其是乡镇基层领导对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清醒认识,主要表现在:农村节庆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农村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力度不断加强。原州区除每年组织10场左右全区性的节庆文化活动和长年不间断的集中“三下乡”活动外,各乡镇重要节庆日文体活动精彩纷呈。

2、农村文化消费逐年增长。这主要反映在两方面:一是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二是文化品位逐步提高。民间传统的社戏、龙灯、庙会等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文化活动逐渐复苏并不断发扬光大。近几年来,卡拉OK、健身跳舞等非传统的都市文化活动在本区农村兴起,并渐成时尚。

三、基层文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1、宣传到位,群策群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先进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心骨、精气神、发动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各宣传阵地的作用,加大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广泛争取社会各界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与配合,调动一起积极因素,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的文化建设网络。

同时,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统筹城乡中的文化建设与整合,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实行必要的倾斜政策,认真落实各项文化建设项目,确保农村文化的健康发展。

2、对年龄结构层次不合理的现状,要进行合理调配。也许由于机制体制和政治待遇、经济待遇过低的原因,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基层文化工作,这就需要我们重视人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特别优秀的人才要用特殊的方式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只有广开门路,广纳贤才,输入新鲜血液,才能尽快、彻底地改变基层文化队伍青黄不接的现状。

3、群众支持是方向。廉政文化建设效果如何,群众说了算,群众的支持、配合和参与决定着廉政文化建设的方向。举办一些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廉政文化活动,达到在娱乐中接受教育、在教育中体现娱乐的目的。廉政文化既要体现时代特征、意义深远,又要结合实际、丰富多彩,更要群众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才是廉政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四、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丰富群众文化的活动形式

文化形式多种多样,相应的文化活动的形式也要丰富多彩。可以在基层开展以下投入少、影响大、效果好的文化活动:读书征文活动,向广大群众推荐各种明理、致富的好书,通过征文比赛激發群众读书的热情与积极性,当然各基层负责人要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以免活动流于形式;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比赛,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生产项目作为比赛内容,举个实例某地就借鉴中央电视台“360行”栏目的做法,吸引了众多基层群众报名参加。

五、立足多予,以城带乡

经过多年建设,城市文化建设日新月异,有了较大的发展,加大财政性建建设性资金向农村的投入,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加大城市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对农民群众的服务,形成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共繁荣的局面。把“三下乡”活动制度化,特别是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城市文化队伍下到农村传经送宝,要坚持立足多予,加大投入,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倾斜;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机制,把文化建设的重点逐步转向农村,推动文化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文化公共产品向农村倾斜、城市文明成果向农村辐射。

通过大力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我们深刻体会到基层文化站大有可为。我们认识到,基层文化站只要心系人民群众,围绕如何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问题,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全身入地投入,排除困难,争取主动,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党的文化惠民政策就一定能够落到实处,群众就一定能够切实得到实惠。

参考文献

[1] 赖先雄.浅谈抓好乡镇基层群众文化[J]. 大众文艺,2010(14)

[2]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意见.京政发[2002]26号[J].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2002(22)

[3] 蔡银芳.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推动文化事业发展[J].理论学习,2004(01)

乡镇基层群众文化构建问题及其对策 篇7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也越来越普遍。在城市中, 丰富的文化活动越来越多, 在广场、住宅小区以及街头都能够看到, 有集中性、分散性, 季节性、常年性, 有政府组织的、自发性的。为了更好的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 往往在很多方面能够体现, 各种文化广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建设、文化信息服务的改扩重建等, 而且生活中常见的扭秧歌、太极拳、京剧、唱戏、棋牌、球类等, 这些活动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老少皆宜。

一方面, 这些娱乐项目促进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另一方面, 不仅让人民群众的身体得到了锻炼, 而且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增加了生活的情趣, 也陶冶了道德情操。群众文化的发展与群众生活有紧密的关系, 为了提高生活的质量, 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活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二、构建乡镇基层文化的重要性

改变基层文化生活的现状只有加强乡镇文化基础的建设, 大力开展文化宣传活动, 才能使群众文化活动健康的发展。只有加强乡镇文化的建设, 才能提高群众精神生活的提高, 对发展和谐社会有很重要的意义。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市场内部的竞争和东西部经济发展下所产生的巨大化差异, 构建群众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相关探究者在群众文化的探究过程中发现, 需要以营造民主、欢乐和和谐的绯闻作为起点, 运用丰富多彩的和有益的活动内容, 对群众的实际生活起到引导和调节的作用, 努力营造诙谐的生活氛围, 为了更好的构建和谐社会, 群众的精神文化的创建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和谐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为了使制定的相关政策更能让人民所了解和接受, 需要在开展的活动中将党先进的政策以及先进的思想融入文化活动中, 并向广大群众传递思想与政策的同时, 进行思想的指导, 能够充分了解党, 对党进行工作的展开有积极的作用, 对推动政策的执行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党的了解的同时, 也丰富了自身文化精神, 提高了自身的觉悟与素质, 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国民群体的素质, 更好的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 能够对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立群众文化, 在很多方面能够体现这种新建立机制的优势。在广大的群众文化开展中, 让人民大众能够增长知识、提高才能以及相关经验的积累, 在其它方面, 能让人民群众对社会、自然和世界的认知上能够得到质的飞跃, 提高人民群众的认知程度, 学习和开辟自己不了解的领域, 能够充分的提高自身的素质, 不仅为提高和谐社会提供了智力基础, 而且也提供了人力资源基础。

三、乡镇基层群众生活建设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 文化本身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有紧密的联系, 基层群众的文化和谐又影响着整体文化的和谐, 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各种观念、文化的相互交融, 腐朽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转变, 非主流思想与主流思想的交替, 错误思想与正确思想的共存, 对不同文化产生了冲突、碰撞、摩擦;为了防止这些引起群众思想的混乱, 要进行合理的解决, 进行正确的引导, 避免引起社会危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强调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 尊重不同文化, 也尊重不同文化的多样性, 让群众能够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 提倡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实现弘扬主旋律与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根本在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体系价值由4个主要部分组成, 有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理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具体的体现为:马克思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的荣辱观等。

在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化和利益局势深刻调整的新形势下, 为了丰富发展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 需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前提,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趋势, 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只有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才能够抓住工作的重点、抓住根本, 才能使工作得到群众的认可, 让健康的群众文化得到发展, 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其中去。只有被最基层的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 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才能够转化为社会的群体意识, 群众也就能够自觉的遵守奉行。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加速文化与经济的交融, 让大众文化与经济社会能够协调的发展。然而在当代, 和谐社会不仅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也需要和谐文化的快速提高, 这样才能提高经济的同时, 改善群众的精神文化, 让群众生活感到幸福。这种群众文化还包括了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 也是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我国, 随着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 对良好的社会秩序、人际关系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此, 希望文化生活与物质生活能够对应, 社会更加和谐美好。为了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 要切实重视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 增强群众经济生活的文化含量, 努力开创群众文化与国民经济的和谐发展, 协调好并走向更美好的局面。为了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文化权益, 通过建设基层群众文化, 让各族人民能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 实现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协调发展, 并能够凝聚不同阶层、不同人群, 以共同的思想基础、价值取向和统一意志, 实现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优化环境, 实现社会的公平, 并走向共同富裕。

四、发展乡镇基层群众文化的途径

为满足广大群众文化的根本需求, 需在探索、创新的前提下, 寻求最合适的发展途径, 根据不同的文化, 服务不同的群体。

1. 发展群众活动的基本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综合实力在不断增强, 政府也在加强社会公共文化的建设, 群众文化的发展也呈快速增长的态势。打造乡镇基层群众文化为主要内容, 大力发展社会群众文化活动公益事业。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 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满足越来越小, 对精神生活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 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热情也在不断的增长, 例如, 商场前群众的跳舞, 公园里群众的太极拳、玩陀螺等, 这些都是发展群众文化生活的基础。在新形势下, 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也越来越重要, 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2. 加强文化基础建设, 拓展群众文化活动空间

基础的文化设施是满足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条件, 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也是有效法方法之一。近几年, 乡镇都建设了许多新设施, 给更多的群众提供了文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条件。比如, 各种广场、群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公园等的建设, 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让更多的群众能够参与其中。因此,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来拓展群众文化空间, 也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有效的方法。

3. 增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吸引力

群众文化是需要不断往更高层次、更广的领域发展的, 这样才能起到丰富群众文化的目的。只有了解群众的想法, 才能结合群众思想与文化活动, 更好的增添乐趣, 开展文化活动。

综上所述, 加强乡镇群众文化建设是国家发展必经的环节, 为了让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 开展群众文化建设能提高国民素质, 让社会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 使得人民群众追求精神文明的需要越来越快。为了满足广大基层群众文化的需求, 需要推动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 营造安定、团结、丰富、文明的基层文化活动。本文对乡镇基层文化产生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更好的建设基层群众文化活动, 提高精神文明的质量。

关键词:群众文化,重要性,需求,措施

参考文献

[1]程愉万.探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J].神州, 2013 (3)

[2]赵明明.新形势下群众文化需求探索[J].中华少年, 2013 (1)

[3]刘惠荣.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坚实基础[J].群文天地, 2012 (12)

[4]姚丽萍.试论群众文化生活的发展[J].赤子, 2013 (1)

谈如何做好基层乡镇档案管理工作 篇8

一、基层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对于基层乡镇来说,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对乡镇发展的历程进行全面的记录, 见证乡镇发展。在档案管理当中, 有些档案资料记录了乡镇的历史变迁, 是乡镇发展历史的镜子, 通过这面镜子可以还原乡镇每个阶段发展的情况, 为学术研究提供重要的资料。2.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虽然乡镇政府档案管理工作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但可以为乡镇经济的发展服务, 对这些档案资料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 可以帮助乡镇政府做出正确的决策, 促进乡镇经济快速发展。3.档案管理工作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以辅助乡镇响应国家的倡导大力建设精神文明社会, 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4.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还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基层党建工作, 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

二、基层乡镇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现阶段基层乡镇政府档案管理工作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现状不容乐观,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由于档案管理工作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有些基层政府领导人员还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2.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是基础乡镇政府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也是导致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 并且在档案管理人员当中兼职人员偏多, 档案管理队伍不稳定。3.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不到位, 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没有坚持为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建设服务的原则, 并且资料收集的范围比较狭窄, 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4.在档案管理的工作当中, 很多管理部门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 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不太规范。5.很多档案管理部门没有真正认识到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 不能很好地为档案资料的利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导致档案资料的利用率比较低, 失去了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三、提高基层乡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措施和建议

(一) 基层乡镇政府的领导应该进一步提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现阶段基层乡镇政府没有将档案管理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主要是因为政府部门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特别是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因此, 要提高基层政府档案管理的质量, 确保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就是要提高领导层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首先, 国家应该加大力度宣传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让相关领导人员能够真正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价值, 从而树立起档案管理的意识。同时, 也可以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作为政绩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 进一步提高领导人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其次, 领导人员需要主动将档案管理工作提上管理日程, 关心和支持档案管理工作, 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帮助, 这样, 基层乡镇政府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也能被激发出来。另外, 由于领导人员工作比较繁忙, 不可能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档案管理工作上, 因此, 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主动争取领导人员的支持。最后, 基层政府还需要适当增加档案管理方面的预算, 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 如相关的设备、人员等, 并且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程度, 和网络公司合作开发出一套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 尽量将所有的档案资料都纳入同一个操作系统当中, 以便可以快速地查询, 从而对档案资料进行高效地利用,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 为了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 防止损坏, 还需要将档案信息以多种方式进行储存, 如磁盘、光盘、云等。

(二)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档案管理工作的直接责任人为档案管理人员, 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息息相关, 因此,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首先, 选择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档案管理工作, 尽量减少兼职人员的数量, 组建高素质的、稳定的档案管理团队。其次, 定期组织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学习, 学习的主要内容不仅包括档案管理的专业技能, 还包括职业素质教育, 以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增强管理人员爱岗敬业的意识, 促使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工作当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严守相关秘密, 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最后, 还需要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档案的保存工作, 对档案室的温度、湿度等进行科学的控制, 防止档案损坏。

(三) 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对相关资料的收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第一个环节, 只有做好资料收集工作才能更好地进行档案管理,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首先, 资料的收集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在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的过程中要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为学术研究服务的原则以及为社会各界提供便利的原则, 适当增强资料收集的广泛性, 保证资料收集的完整性, 并且还需要对散落在社会上的资料进行充分的挖掘, 提高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其次, 还需要保证收集的档案资料具有地域特色, 以便可以更加鲜明地体现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最后, 还需要保证收集的资料具有针对性, 提高档案资料的研究价值, 以便对档案资料进行借鉴和利用。

(四) 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档案进行管理, 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在档案管理方面, 国家和政府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 如《档案管理制度》《档案保密制度》等, 基层乡镇政府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时要严格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 加强档案管理的法制建设, 依法治档, 依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另外, 各地的基层乡镇政府还需要根据当地实际的情况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并注意制定管理的细则, 保证所有的档案管理工作都可以落到实处, 并顺利实施。

(五) 加强对档案的开发和利用。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档案的开发和利用, 因此, 要加强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以便可以使档案资料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精神建设。首先, 在档案的利用工作当中, 档案管理人员要为档案利用者提供全面的帮助, 提供最满意的服务, 以便可以使档案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其次, 在新形势下下, 档案管理人员也需要主动地转变管理观念, 不应该仅仅满足于等待资料利用者上门, 应该将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 积极主动地做好档案的开放利用以及档案资料的编研工作, 为利用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使档案资料可以发挥最大的价值。同时, 还需要做好档案利用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 重点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 及时对档案利用过程中出现的不利于档案保密的行为进行纠正。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基层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在管理当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基层乡镇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并且比较琐碎, 想要真正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针对基层乡镇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信可以为基层乡镇政府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提供一些帮助。

摘要:档案管理属于基层乡镇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对乡镇发展的历程进行全面的掌握, 为乡镇政府开展其他的工作提供重要的支持。基于此, 本文将针对基层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 首先简单地阐述基层乡镇政府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然后分析现阶段基层乡镇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希望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基层乡镇,档案管理,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石其海.苏木乡镇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黑龙江史志, 2015 (1) :271, 273.

乡镇基层动物防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9

1 乡镇基层动物防疫存在的问题

1.1 免疫工作不到位

近年来, 虽然乡镇基层在动物防疫方面不断加大防疫工作力度, 按照全面实施“动物防疫整村推进”的工作要求, 成立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工作组织机构及制定了实施方案, 同时建立了防疫免疫小分队及突击队, 明确了相关责任人的职责, 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和经费保障, 在实际工作中人员到位率较差, 动物防疫免疫过程中仍然是以乡村两级动物防疫员单打独斗为主, 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动物防疫责任主体, 组织模式单一, 致使动物防疫的组织、宣传和动员等各项工作措施不到位, 入户率和防疫免疫密度较低, 未形成牢固的免疫屏障, 疫病疫情隐患依然存在。

1.2 工作量较大、任务较为艰巨

从当前面临的动物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下来看, 动物防疫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却极为艰苦。从事动物防疫的工作人员可以说是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

1.3 基层防疫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造成基层防疫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的原因有很多, 一是地方的畜牧兽医防疫工作量大, 工作环境较差, 补助报酬偏低, 使得防疫队伍工作积极性不高。二是基层的防疫队伍出现老化, 部分兽医防疫员的法律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

1.4 农户防疫意识差、畜禽饲养方式落后

从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来看, 部分农户的文化水平和素质偏低, 防疫意识差、畜禽饲养方式还相对落后, 对开展动物防疫免疫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一些农户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对动物防疫心存侥幸心理, 误认为自己饲养的畜禽只是自养自销, 也不会生病, 不愿意打防疫针, 从而导致防疫密度不高, 动物疫病疫情隐患增大。

2 解决措施

2.1 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完善各种措施

基层乡镇要充分体现政府的主导作用, 进一步健全完善动物疫病防控的组织机构, 明确职责, 认真落实“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工作职责, 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 制定工作方案, 明确工作目标和人员职责, 推行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全新模式, 从根本上转变畜牧兽医部门一揽到底, 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 真正突出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的工作要求。

2.2 进一步改善基层防疫人员的工作环境

要进一步强化基层组织协调动物防疫的职能, 各个基层要有专人组织进行防疫, 使防疫工作人员的环境得到改善, 进一步保证防疫进度以及质量的向前发展。建立起基层防疫人员的进出机制, 使基层防疫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以及专业化, 保证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的稳定发展。

2.3 提高乡、村两级专业技术人员的经济和政治待遇

进一步加强乡、村两级畜牧兽医人员的培训。一方面是出台相关优惠政策, 吸引高校优秀毕业生到乡镇工作;一方面是加强乡、村两级畜牧兽医队伍建设、人员的培训。

3 小结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基层乡镇的防疫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畜牧兽医队伍水平不高。因此, 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防疫工作队伍的建设, 建立起良好的畜牧兽医队伍新秩序, 更好的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向元容.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 (03) :17.

基层乡镇 篇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 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飞速提高着。与此同时, 我国肉制品需求量也在逐年攀增。肉制品需求量的增加, 促进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近几年我国牛、羊、猪、鸡、鸭等牲畜的数量呈翻倍式增长。在这种局势下, 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体现出来。乡镇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确保动物的健康成长, 同时也可以对肉类食品供应链的质量把控产生积极影响。该项工作不仅属于行政执法行为, 同时也属于动物防疫措施。基于此, 本次研究探讨了乡镇基层的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相关内容, 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2 乡镇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研究可以发现, 当前我国乡镇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中存在着如下几点问题:

2.1 人员配备不足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当前我国乡镇的猪、羊、鸡、鸭等禽畜的数量已经达到了非常可观的数字, 很多乡镇的牛羊数量过万头, 禽类数量达5万甚至更多[1]。如此庞大的禽畜数量, 想要正常进行防疫检疫工作, 必须要配备足够的防疫检疫人员。当前我国多数乡镇的防疫检疫人员仅有10名左右, 这么少的工作人员想要对整个乡镇进行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至少也要花费月余时间。防疫检疫工作的内容十分繁琐, 首先要安抚禽畜情绪, 随后为其打挂耳标, 再之后通过耳标识读器来上传禽畜数据, 同时为其注射疫苗。庞大的数量再加上繁琐的工作, 导致防疫检疫人员的工作量更为庞大。不仅如此, 有些养殖户还会抗拒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当工作人员前来时就故意躲开, 有时工作人员要上门拜访数次才可以成功完成防疫检疫工作。正是由于人员配备不足的原因, 最终导致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效率十分低下。

2.2 设备不够专业

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进行离不开相关专业设备, 然而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 当前很多乡镇的防疫检疫人员都没有配备专业的操作设备。绝大多数防疫检疫人员的工具都只有注射器、耳标钳、耳标以及疫苗等, 有些地区连交通工具都没有配备, 工作人员只能徒步工作或自备交通工具, 这样一来工作效率就更低了。防疫检疫工作要为动物打疫苗, 如果严格按照规定来操作, 疫苗必须要冷藏储存, 然而工作人员并没有相关存储设备, 因此只能将疫苗置于常温下, 这就导致疫苗效果减弱[2]。最近几年, 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往往都需要识读器来上传防疫情况, 然而很多地区的乡镇只有两三个识读器, 识读器数量的限制也使得工作效率变得更低。不仅如此, 有些地区的工作人员不懂识读器的使用方法, 这也为当地的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增添了难度。

2.3 检疫工作难以规范

由于大多数屠宰户都要在早上营业, 为了确保检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工作人员往往在天不明时就来到屠宰场进行工作, 非常辛苦。然而在进行检疫工作时, 很多屠宰户还会以极其恶劣的态度对待检疫人员, 使检疫人员身体和心理遭受着双重压力。有些屠宰户为了逃避检疫工作, 故意漏报屠宰数量, 私下里偷偷宰杀禽畜;有些屠宰户将私下屠宰没有经过检疫的肉类偷卖出去, 还有些屠宰户从不去屠宰场屠宰, 而是私设屠宰场, 以上行为都极大地影响着检疫工作的规范开展。屠宰场的检疫员每天工作时间很长, 有的甚至会从凌晨三点工作到晚上八点, 长时间的工作也导致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所降低[3]。

2.4 防疫检疫技术落后

由于我国乡镇各方面体制与技术发展相对落后, 在动物防疫检疫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有些地区的检疫技术甚至可以用简陋来形容。当前我国很多乡镇的禽畜检疫工作主要通过肉眼来观察, 这已经成为我国乡镇动物检疫工作的普遍现象。正因如此, 乡镇动物检疫工作中的解剖生理技术、病理鉴定技术以及病理鉴别技术也在逐渐没落, 传统通过刀割来检查淋巴病变的技术现在已经很少看到了。坦言而论, 要检验病死猪肉, 单凭肉眼是很难看出的, 只有经过专业的仪器和先进的技术才可以, 然而当前我国很多乡镇地区所配备的仪器不够专业, 所使用的防疫和检疫技术也相对比较落后, 这都极大地影响了我国乡镇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3 乡镇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乡镇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可以通过如下几条对策来进行解决:

3.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想要做好乡镇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首先要做的就是配备足够数量、足够质量的防疫检疫人员。通过前文可知, 当前我国乡镇防疫检疫人员的数量配备严重不足, 同时其中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 无法适应现代动物防疫检疫工作。针对于此, 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加强乡镇动物防疫检疫人才队伍建设。1大力引入动物防疫检疫相关高学历、高水平人才, 在毕业季时前往农业大学招聘相关专业的毕业生, 同时也要通过高福利吸引本行业专业人才加盟。2做好对防疫检疫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要定期对防疫检疫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性培训, 同时定期进行考核, 通过激励措施来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程度。与此同时, 针对当前很多乡镇防疫检疫工作人员不能娴熟地使用防疫检疫设备的情况, 还要对其进行设备使用培训, 从而确保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4]。

3.2 加大经济投入, 配备专业设备

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进行离不开专业的设备, 只有借助于专业设备, 工作人员才可以进行高质量的防疫检疫工作。然而由于经济条件限制, 很多乡镇地区的动物防疫检疫设备都不够健全, 这样就给防疫检疫工作带来极大地不便。针对于此, 乡镇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投入, 为防疫检疫人员配备专业的设备。对于一些携带有细菌和病毒的禽畜, 只有通过专业的实验设备才可以进行实时监控, 进而针对病毒采取针对性措施。专业设备的配备, 不仅可以提高防疫检疫人员的工作质量, 同时还可以提高防疫检疫人员的工作效率。

3.3 加强监督

当前乡镇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不规范的根本原因在于相关部门的监督工作没有到位。针对于此, 乡镇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 负责监督当地防疫检疫工作的正常进行。监督机构要切实做好对屠宰场工作的监督, 避免屠宰场检疫工作不规范现象出现。与此同时, 监督机构还要严密监察市场上的肉制品, 监督其是否具备检疫合格证明, 要及时清理市场上不具备检疫合格证明的肉制品, 并追查到屠宰源头。另一方面, 当前很多动物检疫工作人员在操作时出现不规范现象, 极大地影响了检疫工作的质量。通过监督工作的开展, 不仅可以提高乡镇基层动物检疫人员工作的质量, 同时也可以避免屠宰户私自宰杀牲畜的情况出现。

3.4 改进防疫检疫技术

当前我国乡镇基层动物防疫检疫技术的发展已经步入了歧途, 受于资金限制、人员限制、设备限制等方面的因素, 很多地区都仅仅使用最粗浅的防疫检疫技术来开展相关工作, 这样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可想而知了。针对于此, 我国要向发达国家学习, 引入发达国家优秀的防疫检疫技术。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防疫检疫技术, 同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 最终研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防疫检疫技术。防疫检疫技术改进后, 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质量, 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防疫检疫工作的效率, 这对于我国乡镇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4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未来人们对畜牧类产品的需求量将会更大。因此, 未来乡镇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也将更加重要。通过本次研究可知, 当前我国乡镇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存在着人员配备不足、设备不够专业、检疫工作难以规范以及防疫检疫技术落后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提出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经济投入, 配备专业设备、加强监督以及改进防疫检疫技术等解决对策。相信随着我国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不断开展与进步, 未来我国乡镇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发展也将步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裴幸彪.乡镇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及优化思路解析[J].当代畜牧, 2015 (35) .

[2]唐洪斌.乡镇动物防疫工作现状及建议[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 (09) .

[3]张松, 陈海辉.进一步完善基层动物防疫监管工作的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 2013 (04) .

上一篇:职业培训补贴下一篇:病原菌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