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评价机制

2024-05-14

资源评价机制(精选十篇)

资源评价机制 篇1

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现状

广州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作为为市政府提供技术服务的事业单位, 技术服务水平的高低, 其根本在队伍, 关键在人, 所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是做好技术服务工作的前提。

广州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非常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强化人才意识。近年来, 通过业务进修、学术交流、现场观摩、实地考察、自学自修等多种方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努力使人才队伍在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等方面不断提高。一是完善继续教育制度。全方位实施教育培训计划, 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 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组织广州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学术会议等学术交流活动以及各种调研、培训、学习活动, 为技术人员创造与外界交流学习、拓展视野的机会, 如参加国际非开挖学术交流会议、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广东省市、县施工图审查机构主任 (经理) 建筑节能培训班”学习, 组织技术人员到重点工程现场考察、参观等;三是制订和完善激励措施。进一步完善发表学术著作、学术论文、新闻通讯、科技获奖及发明专利等的有关奖励办法, 鼓励广州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员工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探讨, 提高员工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形成奖励创新的良性体制;四是着力培养骨干力量, 组织参加高级研修班学习, 提高中层干部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此外, 广州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 还有计划地实施人才引进工作,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进一步充实调整广州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人才队伍。

广州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是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比较集中的单位, 2010年以前广州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有工作人员50名, 到目前30名 (在编工作人员19名, 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1名占58%、高级职称12名占63%;编外人员11名) , 流动率40%。其中, 因编制原因正常调动占26%, 辞职占14%, 人员流动比较大,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州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的开展。为了留住高层次人才, 一直以来, 广州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结合实际, 尽力为他们构建发展的平台, 通过让他们在技术评审、技术咨询、建设科研等广州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三个战略中心工作中发挥作用, 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 用事业凝聚人才、激励人才。同时, 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对业绩突出的、有管理能力的高层次人员, 通过竞争上岗提拔到中层领导岗位上来, 或任命技术管理职务, 并相应提高工资待遇, 这不仅仅是经济利益的体现, 更重要的是对人才的知识价值、创造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肯定。

二、过去一年新型城市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去年广州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按照市委、市政府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决策部署, 围绕市城乡建设的中心工作, 以优化方案、节省投资、确保安全为重点, 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积极性, 认真开展工作。2013年广州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通过技术评审优化了市政工程、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工程等各类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项目844项, 同比增长26.7%。其中经评审发现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基坑支护设计共52项、有较大安全隐患的深基坑支护设计共123项, 为扎实推进广州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重点区域、市政道路以及民生工程建设, 实施美丽乡村行动计划,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弘扬岭南建筑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人才资源使用存在的不足

1. 人才的使用方面。

由于广州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职能特点, 广州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大部分业务工作以组织技术评审工作为主, 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特长受到一定的限制。如何结合本职工作, 充分发挥高层次技术人员的作用, 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2. 继续教育方面。

由于广州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的专业技术人员比较多, 专业比较广, 目前继续教育的专业内容还不能覆盖广州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所有的专业技术人员, 导致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完成每年的继续教育任务比较困难, 希望能更多地寻求一些继续教育机会。

3. 分配制度的激励机制方面。

事业单位自2011年实行绩效工资制度以来, 由于占绩效工资70%的基础性绩效按岗位标准进行发放, 而占绩效工资30%的奖励性绩效又受到绩效工资总额的限制, 无法真正体现“优绩优酬”。

四、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 高层次创新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 人力资源发挥着重大的功能意义。习近平在今年6月9日的讲话强调指出:要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 “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 避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要坚持竞争激励和崇尚合作相结合, 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有序流动。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 既要重视成功, 更要宽容失败, 完善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 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1. 搭建平台, 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发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作用, 就要科学把握给这些人才“压担子”和“卸担子”的节奏, 做到因人而异、人尽其才, 最大程度地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广州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要结合本办职能, 积极拓展技术工作, 为高素质人才提供充分发挥能力, 发展事业的平台。同时, 要营造浓厚的竞争氛围, 在竞争中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 保证人才在竞争中始终保持优化状态。

2. 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规划, 提出明确的培养标准、总量目标和结构目标, 使培训教育有章可循。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 树立终身学习的成长理念, 建立健全人才继续教育体系, 搞好现有的培训, 满足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学时需要, 着力提高各类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积极探索建立开放式、多渠道的人才培训路子, 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 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拔人才在职进修, 提高他们掌握先进管理知识和接受最新技术的能力, 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强他们驾驭复杂问题的能力, 从而促进其尽快成长。

3. 完善分配制度的激励机制。

对员工的成绩要进行鼓励, 对员工的失误要给予批评, 并且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和公正。要从制度上保证各类人才得到与他们劳动和贡献相应的报酬, 扩大事业单位分配自主权, 逐步建立符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事业单位薪酬制度。要重实绩、重贡献, 收入分配政策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 实行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在遵循国家保险福利政策的基础上, 调整福利分配政策, 制定高层次人才福利保险的实施办法。进一步体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人才战略思想。

4. 构建服务平台, 构建凝聚人才的良好环境。

要努力构建为创新型人才服务的平台,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坚持为人才服务, 进一步做好制定完善政策、营造环境、整合力量的工作, 建立相应的服务保障体系, 切实为各类人才提供包括工作、学习、生活等在内的相关配套和完善的服务, 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营造一个聚集人才、激励人才的良好环境。

总之, 创新型人才具备较高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这些人才往往表现出灵活、开放的个性, 具有良好的创新品质和道德素质, 对待工作坚持不懈, 有一定的冒险精神, 和丰富的创新经验, 有助于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将这些人才划入人力资源的范围内, 有助于争取更多的人才。

四好少年——评价机制 篇2

“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 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 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 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

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建队60周年的贺信中向全国的少先队员们提出了殷切期望和深情嘱托,它给我们少先队指出了一条重要工作方向。当改编成歌词的旋律在每个校园中奏响之时,四个好少年的每一条要求也像种子一样在每一个少先队工作者、每一个孩子的心中悄然生根,如何合理评价一个队员的成长情况?

一.综观“评价现状”

小学阶段,对少先队员的激励尤为重要,于是形式也多样,如用小红花、红五星或者用本子、笔等学习用品进行奖励,这些奖励曾经在激励少先队员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来已久的应试教育使人们形成了以“分数”为中心的评价观,其单一的评价目标、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导致了少先队员的片面发展、被动发展,只能给少数少先队员带来成功的体验。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新课程倡导的“注重对少先队员学习成长过程的评价”需要一个合适的载体将理念变为现实,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一种新的形式和方法来激励少先队员,让少先队员的各种潜能得到更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个好少年”的要求让老师们的心中有了有了一把崭新的尺子,孩子的心中有了人生成长发展的目标。那我们如何让“四个好少年”成为孩子成长的航标,发展的方向盘,让胡锦涛总书记的殷殷希望在孩子们的身上长叶、开花。笔者就结合实际开展的“争得四好奖章,做个四好少年”活动来谈谈用四个好少年优化队员评价机制,意在抛砖引玉。

二.全员认识“四好少年”与“素质综合评价”

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是学校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以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为评价对象的教育评价活动,是对学生素质的各个方面,各个过程进行多渠道认证的教育评价活动。其综合性体现在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包括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等诸多方面),评价内容的全程性(包括目标的确立、过程中的努力与最后的评定),还有评价渠道的多样化(包括了同学、教师、家长、学校等多方面评价的结果)。

解读胡锦涛总书记的“四个好少年”要求,它与毛泽东的“三好学生”、邓小平的“四有新人”、江泽民的“五自少年”,都传递了时代要求,在实质内涵上是一致的。从“三好学生”到“四好少年”,是结合时代发展、社会要求而确立的,是对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延伸和细化,内容更具体,要求更明确。“四好少年”是根据基础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高瞻远

瞩提出的: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致使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前进动力、身心不够健康;社会存在的不良风气导致处于成长关键时期的中小学生缺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也使一些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所以,胡总书记首先要求加强对学生的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知识教育;希望少年儿童发扬刻苦钻研的精神,为将来成为有用人才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树立关心集体和关爱他人精神;打下为以上“三好”提供关键保障的是身心健康基础。

当我们认真解读“四好少年”的精神,找到素质综合评价与四好少年之间的切合点后时,欣喜发现可以运用“争章夺星”的策略与原则科学地将“四好少年”的内涵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全程。发挥“争章夺星”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尽量让全体学生在适合的空间得到适宜的发展,我们完全能够让“四好少年评比”焕发出新的活力。

于是,学校少先队组织把“四好少年”的主要内容置于校内醒目的位置,充分利用少先队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形成声势,扩大了影响。综合运用横幅、标语、宣传画、粘贴画、动漫、舞台剧等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运用情感、艺术、时尚元素,充分发挥不同传播形式、不同媒介对不同年龄少年儿童的影响,提高宣传的有效性。确保全体少先队辅导员深刻理解胡锦涛总书记贺信精神,熟练掌握争当“四好少年”知识。让“四好少年”要求扎根心中

三.定章——让培养目标形象化,吸引队员关注发展目标。

在充分解读“四好少年”的基础上,我们开始入手制定“四好少年”争章体系。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具体可感的评价载体对他们有更强的吸引力。而面对评价载体的关注,反映的是对发展目标的关注。我们以教育家陶行知的多元和谐教育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的“四好少年”激励性评价活动内容全面、目标多元。因此,我们选择了形象直观的“章”和“星”等作为体现“四好少年”培养目标的载体。队员们可争夺的“章”分为母章“四好少年金质奖章”“四好少年银质奖章”“四好少年铜质奖章”。下属一些子章,子章分成必修子章和自修子章两大类别。必修章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的特色设定有“爱国章、勤学章、感恩章、艺术章、科技章、健美章”;自修子章设计范围宽广,有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和队内同学合成小社团形式设置章,有舞蹈章、巧手章、朗诵章等等。同时为鼓励队员们发展个性与特长,各单项章设“星”,比如“爱国章”栏目设置“爱国之星”;“科技章”栏目设置“科技之星”; “感恩章”下设“感恩之星”等。

如此丰富的内容涉及学习、体育、艺术、习惯、管理等许多内容,引导每一个少先队员都能根据自己的“强项”争“章”,寻找和发展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四.争章——让教育过程创新化,促进队员多元发展。

(一)特点鲜明的活动原则

活动儿童化——所有活动均根据队员成长的需要设计,而且留有充分的空间,让中队、小队去补充,让队员自己去设计、开展,让队员自己去评价,充分尊重队员的主体,自己享受收获的喜悦。

活动主题化——每月一个主题活动,三月(九月)是爱国主题月,四月(十月)是学习主题月,五月(十一月)是品行主题月,六月(十二月)是锻炼主题月。

活动品牌化——“争章夺星”贯穿其中,每月活动都有学校少先队特色品牌活动“红领巾名片”,让学生自己去施展才华,低年级的少先队员可以画一幅主题图画,中、高年级的少先队员可以有自己的作品,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品牌活动的深化。

(二)创新多样的活动载体

活动开展前,学校的老师们查阅了大量的教育评价理论书籍,征求了科任以及一些少先队员的意见,设计出了一些保障活动能顺利进行的载体,如:有的中队设计了《闪光的童年》记事本,主要作为教师、家长、同学、亲友、邻居表扬他们的载体;《“四好少年”申请表》《红星递进表》主要体现少先队员成为“星级少年”的过程;《四好少年榜》主要用于表扬、激励成为“四好少年”的少先队员,鞭策正在努力的同学;奖状主要在全校范围内阶段性表扬少先队员,使其得到更大的激励。

(三)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

1.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

“走遍祖国”系列活动——进行家乡变化小调查、办庆国庆主题小报、绘国庆主题画、“唱红歌颂祖国”、举行“走遍祖国”主题队会、“向祖国拜年”主题活动。

“红领巾名片”系列活动——常年开展制作“尊师卡”、“孝敬卡”、“友情卡”、“思念卡”等。

“和谐社区”系列活动——“爱心在社区发芽”主题活动,党员、团员志愿者与少先队员进社区。

2.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

“我爱学习”活动——课堂主渠道,兴趣小组活动,学生小社团。

“我爱科学”系列活动——每年4月、11月为科技活动月,开展科技制作、搞科学调查、制作科技DV、写科学小论文等活动。

“我爱艺术”系列活动——每年5月、12月为科技、艺术活动月,开展才艺展示、艺术电影周、艺术作品展等活动。

3.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

“手拉手”系列活动——学校手拉手、学生手拉手、社区手拉手。

“感恩”系列活动——感谢学校培养之恩、感谢老师培育之恩、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4.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

“看我露一手”系列体育活动——班班有体育特色项目、人人有体育强项。

通过几个方面少先队活动,紧紧围绕“四好”为队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融溶汇了知识、技能、思想、道德、情感相结合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为队员创设了自我展示的平台,交流发展的立体空间。使队员有效转换在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不同角色,感悟生活,体验生活的多彩。

五.考章——让培养目标生动化,科学评价促成长

“四个好少年”的评定考核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了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单纯通过书面测试、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来评比三好学生,转变为运用不拘一格的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它坚持了“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激励是手段,发展是目的”的新课程评价理念。在多元化评价主体的设计中,建立起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管理者、社区与社会共同参与、互动式评价结构。通过教师眼里的学生,父母眼里的孩子,同学眼里的同伴,看到了教师的嘱托、家长的期盼、学生成长的轨迹,懂得了“爱父母、爱老师、爱家乡、爱祖国”,使评价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调整的过程。

(一)考章的三大原理

原理一:“多把尺子”原理是手段,是工具,“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原理二:“以长扬长”原理是方法,也是过程,是“多把尺子”到“原动力”的重要中间环节,促使学生由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原理三:“原动力”原理是出发点,也是归宿,推着学生往前走,并持续强化这种动力。

(二)考章评比的常规化

根据 “少先队员”在校期间的日常规范,有安全、文明、清洁等方面的评比,并且每天有10分钟的晨会作为评价时间,间周有一节队会课专门用作评价与小结;每月学校评比出校园“四好少年”单项星;为鼓励队员全面发展,有“四好少年”为激励。学校每学期都会为获得单项星和“四好少年”的队员举行颁奖。在“四好少年”评比中,我们做到了及时性评价,以学生自评为起始点和终点,采取同桌互助、小组评价、老师评价、班级评价等多种方式。使评比阳光透明,渗透着民主、参与的意识。上学期评比出了145名校级“四好少年”金质奖章获得者、220名银质奖章获得者、370名铜质奖章获得者,在学校的评比栏中公示,起到教育作用。

六.护章——评价结果的意义化,推波助澜促发展

纵观整个“四好少年”的评比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四好少年争章夺星”不再是站在队员成长跑道终点按秒表的裁判,而是站在跑道两边呐喊助威的啦啦队。“四好少年争章夺星”是一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四好少年争章夺星”是一种评价,它以章和星为载体,对学生素质某阶段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旨在对学生素质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行激励。“四好少年争章夺星”还是一种教育,是以启动和强化学生发展动力为特征的教育。

为了强调“四好少年争章夺星”的意义化,增强少先队员护章的荣誉感。我们把评价结果不仅是填写在素质报告单上给家长看、给学生看的一个等级和话语,而且与学生的“三好”“品学兼优”评比直接挂钩,作为评比的一个先决条件。同时,我们在做好宣传表彰的基础上,向全体“四好少年”提出了护章要求,以大队部的名誉致信全体队员,让全体队员不仅以他们为榜样,并且要做好他们成长的监督员,如有发现他们的退步应及时指出,要求改正,如多次违反将摘除其“四好少年”称号,这样和队员后阶段的发展结合起来,成为队员下一个阶段的目标或发展起点;和学校的各项学生表彰制度挂起钩来。队员们才会自觉地将自己的日常行为和集体的评价联系起来,和舆论的监督联系起来,从而提升自己成长的自觉性,同时也能避免学校最终评价结果与学生现实发展状态之间产生的冲突。

资源评价机制 篇3

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能进一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以STC理念为指导,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进行评价,主要需要解决评价的原则、评价的维度以及评价标准,形成完善的评价机制,以评价促建设,从而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

关键词:

STC理念;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4019901

STC(School to Career)理念产生于美国职业教育的实践,即“从学校到生涯”,它的内涵主要包括:终身职业教育、全民职业教育、关注学生发展、加强与外界的联系、课程整合等几个方面,它的核心就是要求关注人的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学校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这种发展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教育理论。在STC理念下所建设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应该是一个面向多类学习者的一个学习平台,这个平台是开放的共享的,在校学生可以使用,社会学习者也可以使用,并且还应该注意资源的系统性、发展性,要形成动态调整的机制。以STC理念为指导,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进行评价主要需要解决评价的原则、评价的维度、评价标准等方面的问题。

1 STC理念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评价原则

1.1 共享性原则

我们在评价专业教学资源库必须考虑到资源的共享程度。高职院校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最直接目的就是通过实现资源共享,以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互联网+”的出现,对于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提出了高度共享的要求,这就需要拓展资源的来源渠道,丰富资源库的内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1.2 开放性原则

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开放性是达到资源共享最大化的前提条件。专业教学资源库由于以网络技术作为支撑,必然承接其开放与共享的特性。评价一个专业教学资源库是否优秀,就要看它的开放程度,看它所面临的用户是否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同时,保持资源库的开放性也能更好地更新调整资源库的内容。

1.3 动态性原则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新职业的不断涌现,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艺等不断更新,专业教学资源库不是一个静态的封闭的系统,教学库中的资源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一个成熟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应该具有动态调整机制,应该根据专业的特性以及社会资源的变化而补充、修订、完善、升级,评价过程中要考虑到专业教学资源库更新的周期以及内容的先进性,减少资源的滞后性,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可持续发展。

1.4 系统性原则

评价专业教学资源库时,要以系统性、整体性的眼光看待整个资源库。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一般是按照资源的分类以及教学的不同环节分为几个子系统分别进行,但务必要将其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个子系统都要服务于整个专业教学资源库整体功能的实现。最后,还要综合考虑硬件、技术、人员、环境等各个相关因素,将他们组成一个整体,共同来实现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1.5 多主体原则

专业教学资源库中的资源利用率要达到最大限度,就要能够满足不同主体的需求,各类教学资源是否合适,需要不同的主体从不同角度去评价,教学资源库的共享性和开放性决定了资源用户的多样性,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所面临的用户应该呈现多样化,主要有学习者(包括在校学生以及社会学习者)、教学者、专家、行业或企业、旅游爱好者等,不同的用户对资源的偏好不同,我们在建设资源库时就需要考虑到资源的共性与特性。

2 STC理念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评价维度及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衡量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一把尺子,也是资源库建设的指南。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能够及时把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现状,做出总结分析,以评价标准作为参照系,促使专业教学资源库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修订、更新,以达到最优化状态。在确定评价标准之前,首先要确定好评价的维度,根据STC理念,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评价维度。

2.1 STC理念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评价维度

2.1.1 资源库平台的设计

STC理念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的设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终生学习”的理念,所设计的平台既要能为学校内的学习者服务,也要为社会学习者服务。一个优秀的教学资源库应具有资源丰富,资源分类体系以及组织结构合理,系统稳定,用户界面设计合理并具有一定的个性化,更新及时,查询快捷、准确等特点。

2.1.2 教学资源的质量

专业教学资源库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本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如课程标准、教学设计

方案、微课视频、教学案例、习题试题、教材开发等内容,资源的内容是否全面?专业性如何?知识的关联性和适用性是否合理?资源能否满足不同需求者的要求?这些问题都是考量的标准。教学资源的质量到底如何?需要资源使用者去评价,因此,在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时,应该完善在线交流互动的功能,完善整个資源库的评价反馈机制,不断促使教学资源库中的各类教学资源保持先进性、科学性、专业性、教育性等。

2.1.3 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益

STC理念指导下建设的教学资源库应该具有多主体参与建设、多类型学习者使用、多角度组织资源内容等多样性特点。从高职教育的角度来说,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库,就是为了最大范围内聚集优秀的专业教学资源,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均衡化,通过交流互动加速资源的更新,固化专业建设成果,为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提供指导,因此,教学资源库应该最大限度被利用,只有真正被利用起来的资源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2.2 STC理念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评价标准

事实上,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评价往往没有区分专业,而是采用的统一的评价标准。STC理念侧重点在于关注学习者的生涯发展,考虑到了一个人发展的持续性和连贯性,体现了终身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这一理念下设计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评价标准就需要考虑到用户的多样性和资源的多样性以及持续性。

参考文献

[1]李利平.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改革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06).

[2]李真真.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2,(06).

[3]胡维治,杨智慧.教学资源库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03).

[4]陈英,彭涛.高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利用及评价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7).

创新型人力资源流动与评价机制研究 篇4

一、创新型的人力资源流动及评价机制现状

1.流动的现状。目前, 我国的人力资源面临着很严峻的问题, 人才的流失、流动现象特别严重。在很多企业、单位里, 人力资源不平衡的流失、流动一直困扰着该企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 使其很难从实际上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水平。就目前人力资源的流动趋势看来, 很多人才的流动都是从一个正在发展的企业、单位转移向已经发展的企业、单位, 甚至有一些是从发展中的国家流动到经济发展稳定的国家。我国也曾经对人力资源的相关制度进行改革, 以计划、管理及人才培养为改革的重点。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前进, 人力资源的管理制度逐渐变得薄弱化、单一化, 企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得不到创新, 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公共体制缺乏足够的表现力, 人才管理水平不够专业, 导致了人才的大量流动。所以, 各企业、单位应该加强政策引导, 整合人力资源的结构, 充分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2.评价机制现状。常规型的人力资源流动的思维属于主动性, 创新精神缺乏实质性, 对事情的处理往往按照常规方法进行, 并且随利益方向流动。创新型的人力资源基础就是全面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的人力资源体制属于一个全面发展人力、全面培养人才体制, 其流动会对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而且流动的过程当中也需要拥有更多的知识及更大的空间, 在这些客观因素的辅助下, 寻求一个适合自身有利发展的位置和环境。创新型的人才具有独立的个性, 而这正是培养创造能力必须拥有的个性, 而不是受到某种规范或约束而培养出来。创新型人力资源能够培养出自由、个性及独立的人才。目前, 我国的人力资源评价机制显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这导致了人才的大量流动, 影响企业、单位的发展力度, 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 当前各企业、各单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建立一个全新的评价机制, 改善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减少人才的流失, 降低企业、单位的经济损失。

二、改善创新型人力资源流动及评价机制的措施

国家、企业的科学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人力资源属于第一资源, 层次高的创新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 是国家、企业之间竞争的有利保障。如今, 社会竞争如此激烈, 人力资源更是发挥了自身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 企业、单位就应该鼓励、支持员工敢于创新和勇于创新等, 能够接受员工创新成功的喜悦, 也必须能够接受创新失败所致的后果, 用积极、正确的眼光看待人才创新。

1.加强人力资源规划, 完善教育。企业、单位若要改善创新型的人力资源流动及评价的机制, 首先就要规划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 并指出培养的标准以及目标等, 对人才进行教育。另外, 还要按照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树立不断自我完善的理念, 着重于人才的学习、实践及解决问题等相关能力, 并且建立健全人力资源体系。

2.搭建人力资源平台, 发挥人才作用。企业要想发挥人才的积极促进作用, 就必须为其建立一个适合发挥自己作用的平台。企业可以采取人尽其才、因人而异的原则建立发展的平台, 最大程度上激发、促进人才的创新。

3.完善激励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同时, 也要重视分配制度和工作质量的奖励制度。无论是处罚还是奖励, 都要尽可能的公正、公平。企业必须建立一个奖惩有度的机制, 确保员工的付出能够得到相应的收获, 不断扩大企业分配的自主权力, 发展一个自主灵活、形式多样的薪酬制度, 并且重视实际绩效, 重视人才的贡献等。

三、结语

近几年以来, 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非常迅速, 这给企业、单位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和更严格的要求。所以, 各个企业、单位必须重视人力资源评价机制的建立, 并采取有力措施避免人才的流失, 合理运用奖惩制度, 为企业员工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也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摘要:创新型的人力资源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创新型的人力资源是按照我国社会化生产及整体化的科学技术间的相关要求实施调节的。调节创新型的人力资源流动过程当中, 要十分注意其带来的诸多影响。研究、分析创新型的人力资源流动及评价机制, 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本文对创新型的对人力资源流动和评价机制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 并提出了相关的改善措施, 以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人力资源流动及其评价机制。

关键词:创新型,人力资源,流动,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肖生鹏, 陈勇平.我国创新型人力资源时空分异特征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5, 13 (7) :84-88.

小组评价机制之心得 篇5

课改之风吹来,小组合作先行。不管是一开始的围坐,还是现在的小组集中,都少不了评价制度。评价制度的存在,是为了使组与组之间、人与人之间达成一种良性的竞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化挖掘学生的潜能。

我们班实行了两种评价机制,即十三个小组之间的评价和每一个成员之间的评价。这两种评价机制相互补充,有时还会交叉使用。判断的标准是与小组的关系。如果和小组相关,得分失分就归小组,如果与小组合作无关,得分失分就归个人。比如上交的作业,有人没有带来,这就是他自己的行为导致的,就给个人减分。组长及组员就要提醒督促他下午带来,如果下午还带不来,此时,就会给小组减分。因为小组内每一个成员都没有尽到义务。

这两种机制是这样操作的:小组长负责记录本小组成员的.分数。每一排三个或四个小组,设一个课代表。课代表负责记录小组得分。这样,班内共设有四个课代表,十三个小组。我将评分标准划分为四个方面。即学习、纪律、卫生、活动四方面。学习包括成绩、作业完成情况、作业等级、上课发言、背诵情况等。纪律包括戴红领巾、穿校服、课间文明、做操、站队、迟到、上课交头接耳等。卫生包括做值日完成情况、个人卫生、地面、桌洞卫生等。活动包括值班、带花等。计分涉及到学生的方方面面。

建设高效课堂评价机制 篇6

目标设计的合理性

教学评价是推动高效课堂建设的重要因素,其基本思想是以学论教,即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评价课堂教学质量。高效课堂需要不断的反思与创新,高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主体意识,富有创新精神,并能进行持续的反思探究,不断生成自己的教育智慧。

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为宗旨,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做到:一要具体化,应细化到认知、技能、情感等领域各项目标,避免过分强调知识性目标;二要实际化,应在了解学生实际能力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教学重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三要分层化,教师必须将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从而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体现出合理的层次性,促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

课堂提问的启发性

课堂问答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种教学手段,学生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学习思考,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把握教学效果。课堂提问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学习;应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促进每个个体的发展;也可以通过计算来量化启发性提问的有效率(有效提问率=有效提问/提问总数×100%)。

注重板书设计的网络性,在“编织”板书网络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采取不同的网络结构,力求达到科学、精炼、好懂、易记的要求;在设计板书的网络结构时还应注意整体效果,做到合理布局、主次分明,在给学生以整体美感的同时,使学生明确重点难点,助其加强记忆;板书设计必须与教师讲解的内容紧密结合,使整个学习内容与板书网络的每一个支脉形成清晰的纲与目的关系。

信息技术及教学实践的适时性

通过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以量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来评价的适时性,即信息技术在课堂内的频繁使用是否让学生产生了视觉疲劳;信息技术带来的课堂容量增大是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信息技术的使用是否流于形式,导致凑热闹、搞噱头现象的产生;信息技术是否在利用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完成的情况下有效地解决了教学难点;信息技术是否主动地渗透到了教学必须的环节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度;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否确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高效课堂的生成。

实践中,笔者用以下几条标准来衡量来提升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学生能否主动地思考课堂教学中所产生的问题;学生能否在实践探究中解决问题;学生能否在反思质疑中发现新问题;学生能否在课堂学习中提高相应的能力水平。

在作业设计注重层次,作业的目的,应使其既顾及知识深化层面,又涵盖方法训练层面,还应考虑到学生能力提高层面;体现在作业的形式上,使其既具有必要性,又有典型性,从而达到以一当十、触类旁通的目的;体现在作业的要求上,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精心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作业,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做深浅适宜的习题,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都能得到有效提高。

课堂中教师的指导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首先必须具备适时性,在学生最需要点拨的时候点拨。教师的指导还应具备关键性,必须很好地把握教学中的关键要素进行合理指导。教师的指导还要具备灵活性,针对不同特点、层次的学生,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课堂评价的新机制促进了课堂的新变化。在新的课堂改革中,听到的是学生主动发言,或质疑的声音。课堂上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走下讲台,成为课堂的引导者。教师在课堂上很少说话,只是适时点拨、指导、纠错。课堂基本让学生占据,忙而不乱,忙中有序,学生课前主动预习,课上小组合作讨论、展示、释疑,真正做到了课堂人人参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好锻炼。

笔者所在校从“20+25”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中,移植了蒲江中学“幸福教育”模式,发展到如今的“快乐135”课堂学习模式,使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形成本校特色。通过探索,不仅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高效课堂学习模式,与之相配套的高效课堂评价机制也逐渐完善起来,此模式被宜宾县教育局确定为高效课堂建设实验基地,成为全县课堂改革的排头兵。2012年9月,宜宾县初中高效课堂现场研讨会在古罗镇中隆重举行,学校新颖高效的“快乐135”课堂学习模式令与会者大为赞赏。如张红英老师带领的语文组“三环节五步骤问题教学法”;邓永老师的“四教法则数学教学法”;刘鸿彬老师的“英语三速(速读、速记、速写)教学法”;袁爱民老师的“历史体系构建法则”等均获好评。

道德评价机制研究 篇7

一、道德评价机制构成

(一) 良心

王海明在新伦理学中给良心是这样定义的:“更确切些说, 良心是每个人自身内部的道德评价, 是自我道德评价, 是自己对自己行为的道德评价, 是自己对自己行为道德价值的反应。”[1]当每个人参与道德评价过程中时, 肯定是有自己良心发现的。因为良心来源于自己希望自己是一个好人, 而不是一个坏人。

当媒体传播某种特别的新闻时, 公民就会看到此信息, 然后就会用自己的良心来审慎此行为是否道德。当然被传播的人也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审慎, 这样一个对自己行为进行审慎的过程就是良心发现。良心一旦发现, 就会对此有所看法, 于是就会用文字或者图片等方式表达出来, 表达出来的文字、图片等就是可见的道德评价内容。

良心是一种不可见的抽象的从公民自身之中由内而外的完善自己道德素质的一种方式。良心是一种内在尺度的体现, 当一件事情发生之后, 比如你将废纸仍在街上, 别人告诉你这样做是错的, 你或许并不以为然, 因为你的良心并没有发现;但是, 当你反思之后, 发现这样做的确污染环境, 而且其行为不当时, 你的良心才会真正发现, 那样, 你下次就不会再犯, 而这种好的道德行为就会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习惯。这也是马斯洛需要理论中自尊的需要, 因为自尊, 你才会吸取别人的意见;因为自尊, 你才会检讨自己的缺失;也因为自尊, 你才会改掉自己的恶习, 把道德规范内化为良心, 从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良心是人的内在信念, 因而是使人遵守道德的内在力量。”[1]

(二) 名誉

王海明在新伦理学中给名誉是这样定义的:“精确言之, 名誉就是人们相互的道德评价, 是自己对他人和他人对自己的道德评价, 是舆论的道德评价, 是社会的道德评价, 是众人的道德评价和领导人的道德评价。”[2]这里讲的名誉主要是被社会认同了的好名誉——即荣誉。名誉来源于每个人都希望他人做一个好人。

公民参与道德评价的过程, 除了对自己要求外, 就是渴望自己是一个好人外, 更多的是渴望他人也是一个好人。公民在相互评价过程中, 获得大多数公民认同的就是荣誉, 否定的就是耻辱。每一个人都有尊严, 每一个人都渴望获得荣誉而不是耻辱。好的名誉大家争相在网上夸赞, 坏的名誉大家在网上争相抨击。而这种名誉通过网络使公民之间相互的评论、公站、专家等人的高见等方式表现出来, 这种名誉更具有自由性、全民性。

好的名誉——即荣誉可以给予行为者以巨大的快乐、利益, 我相信公民是非常希望得到赞扬而不是嘲讽的, 这种荣誉促使公民更加的遵守道德;而耻辱会让公民不快、甚至是痛苦和精神的损害, 但是他却可以阻止公民违背道德。

荣誉是一种不可见的抽象的从社会环境中由外而内的完善公民道德素质的一种方式。名誉不仅是惩治或者羞辱某人的道德行为, 也在一定程度上奖赏或夸赞某人。像地震英雄的报道, 每年评出的感动中国的人物, 这些不仅是给我们起一个模范作用, 同时也是为了奖赏他们。因为他们做出那么多的英雄事迹, 那么多的模范事迹, 但是也是需要认同的, 可以说是马斯洛需要理论中对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个人都渴望实现自我的价值, 对这种好的价值的肯定会激励好的道德行为的发扬, 于是, 名誉也是从外在的规范人的道德行为。“名誉是人的外在名声, 因而是使人遵守道德的外在力量。”[1]

通过上面的分析, 我们明白:一个人要进行道德评价, 其力量最根本的是来源于人的需要, 而这种需要迫使人们要有道德的生活, 社会才会文明, 才会更快的发展。道德评价机制由两方面组成:即良心和名誉。而良心和名誉是从人的精神层面来促使人进行好的道德评价, 这也是我这篇论文要讨论的重点。只有好的良心和好的名誉才能做出正确的道德评价, 而坏的良心和坏的名誉是不能作出错误的道德评价。比如, 随地吐痰, 这是一件很不礼貌而且很不文雅, 有损公共环境和公共秩序的一种做法, 但是当大家都并不认为是错误的时候, 那么就会用错误的良心和错误的名誉去评判他, 这样导致的是错误的行为继续, 而得不到好的纠正。那么, 要形成好的良心和好的名誉的话, 就需要大家做一个有品德的人。

“品德愈高, 行为愈能遵守道德;品德愈低, 行为愈不能遵守道德。可是, 道德评价是大脑对价值的反应, 它只能使人知道而不能提高自己和他人的品德。”[2]要利用道德评价来促使自己和他人道德提升, 看来最主要的就是要完善社会的体制和深入好的良心和好的名誉。如何完善社会体制与深入好的良心和好的名誉, 我觉得最主要的是通过完善道德教育和提升道德修养来完成。

二、道德评价机制的完善

(一) 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可以通过四个部分构成:言教、身教、奖惩和榜样。

言教:“言教是教育者主要通过语言向受教者传授道德知识的道德教育方法。”[3]言教主要体现在老师或者家长对孩子的言传, 所以学校里老师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当孩子发生一件事后, 老师或者家长对孩子的说教就是言教。比如, 当一个孩子乱扔垃圾的时候, 老师或者家长首先就要站出来对小孩的行为进行评价, 然后指出其错误之所在, 再讲出清洁卫生的重要性, 使得小孩从内心深处明白自己的错误, 从而改正自己。或者有的小孩一次、两次都会犯同样的错误, 但是, 我相信, 老师或者家长多次的说教终有让他改好的一天。

身教:就是以身作则, 用自己的行为感染他人。“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行。”[1]很多的语言都具有抽象性, 但是行动是最好的表达方式。身教其实就是用自己的道德行为展示出来, 用自己的行为去批判那些不道德的行为。

奖惩:我想奖惩可以说是个人的社会利益里联系最紧要的了。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物质需要, 而且道德的奖惩不仅可以用物质表达, 还可以用精神体现。“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展现了那么多的小英雄, 对这些小英雄也进行了表彰, 这些奖励促使人们觉得做一个道德的人是快乐的, 而这些英雄称号给小英雄们带来的荣誉也使得他们获得了精神的满足。

榜样:我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我们小的时候, 我们就一直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谣长大。我想在小的时候, 也常常会听到父母或者老师对我们说“你看某某这次又考了多少分”, “你看某某今天又打扫卫生了”, “你看某某今天捡到钱交公了”等等这样的语言。总之, 树立一个榜样似乎就意味着树立一个模仿的对象。我想当我们对某人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时, 有一个榜样用来进行对比自己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可见榜样, 既可以使他人在评价时树立一个形象化的道德规范, 也可以使自己在做自我评价时有一个参照物, 这样, 在这种反复对照的过程中逐渐使得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品德。

道德教育考虑更多的是希望他人是一个好人, 是外在的对人进行道德规范, 是利用名誉和个人的社会利益来促使人做一个好人, 是社会, 也是他人的需要, 也是自己生理和安全的需要。

(二) 道德修养

在马斯洛需要理论中, 我们知道, 人具有归属与爱的需要, 自尊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而这些需要不得不迫使人自己扮演成为一个好人, 也就是一个有良心的人。要使自己是个良心的人, 就必须内化自己的道德修养。如何内化自己的道德修养而使自己是个有良心的人了?我觉得主要得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学习、立志、德行、反省。

学习:任何一个知识最开始都来源于学习。通过学习, 我们就会明白, 什么行为是道德的, 什么行为是不道德的, 当我们掌握了这些道德行为的一般规范以后, 我们就可以用这些规范去评价他人, 也可以评价自己, 从而提高所有人的道德修养, 当然这个修养最主要的是自己的, 但是一旦参与到对他人的道德评价中去, 就会提高到他人的道德评价。学习是指人通过学习道德规范, 从而形成好的品德, 并将指导好的德行的存在。

立志:我们说过人人都希望自己是个好人, 但人人未必都是好人。因为有时候人会因为自私、贪婪、虚荣等因素而迷惑自己, 并走向错误的道路。因此, 我们必须要立志做一个好人。这让我想起2009年9月4日网上放的一段轰动中国大江南北的一段视频———广州小学生理想长大做贪官。这段视频上传到网上以后, 截止到第二天晚上就有1、74万次点击, 后来还引起了香港媒体的众相讨论。我想如果一个小孩从小就立志当一个贪官, 当然未必能当上官, 可要是有这种志向的人当上官, 结果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所以, 希望自己做一个好人, 并不只是希望就算了, 而是要有这个恒心, 要有这个毅力, 要从小培养, 不能在很小的时候, 就灌输给他一种错误的思想和理论, 要从小就让孩子立志做一个好人。当然这里的好人不是指好好先生那样的好人, 而是指一个合乎道德规范的好人。

德行:这里的德行是指自己去践行道德。任何理论只说不做, 其实意义都不大, 只有说了就去做, 让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和发挥才发可显现他的价值。你的良心不是用语言表达的, 你的良心是需要用行为来证明的。行为是向外人展示你良心和品性的最好表达方式。德行也可以参与到道德评价中去,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身边人都认识, 是一个熟人社会圈子, 当发现某个人的行为不符合道德时, 我们多半都隐藏自己的想法, 而不能直接去指出对方的错误, 使得错误的行为继续错下去, 得不到的纠正。其实, 当一个道德行为发生之后, 对他人好的行为的评价可以使他人得到好的名誉, 从而鼓励好的德行发扬, 对他人坏的行为的评价可以使他人得到坏的名誉, 从而纠正对方的不道德行为;对自己好的行为的评价可以焕发出自己潜在的好的良心, 从而鼓励自己好的德行的继续, 对自己坏的行为的评价可以使得自己良心的不安, 从而纠正自己不道德的行为。

反省:“吾日三省吾身”。[1]可见, 反省在道德修养中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知道, 人们在渴望他人是个好人的同时, 也就希望自己是一个好人。当我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是否合乎道德的同时, 我们会反省自己是否做得到。

道德教育从外部以名誉的形式迫使他人成为一个好人, 道德修养从内部以良心的形式迫使自己是个好人。名誉和良心是道德评价机制的构成, 而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是好的良心和好的名誉的形成手段。因此, 我们只有在掌握和了解这样一个机制与构成中发挥它的作用, 使道德真正的深入人心, 使每一个人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大写的人, 一个合乎社会需要的人。

参考文献

[1]王海明.新伦理学[M].商务印书馆.2008 (2) .第二版

[2]邓悦生、王海明.新伦理学原理.[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7)

资源评价机制 篇8

一、完善体制建设, 推动红色资源转化工资的固定化

制度化建设,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 是指群体和组织人员的生活方式从不固定的方式慢慢转变为被普遍认可的固化模式的转化过程。红色资源转化的体制建设, 就是要使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工作成为一种固化的模式、常态做法, 成为一种长期的工作, 彻底杜绝那种“运动式”、“形式化”、“唯利性”转化开发形式, 在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制度化建设当中, 应当主要关注以下方面:

一是注重转化的理论研究制度。对红色资源转化的研究, 目前在学术界还不是很深入, 点上居多, 面上居少。研究的深度、广度还不够, 这就需要利用广大的专门的社会工作者、红色资源理论专家以及党史党建和传媒等多方面、多学科的专家、学者、理论工作者, 去开展深入的红色理论研究, 并将这一理论研究定时定期以一种制度化的形式固定下来。例如2009年, 以遵义师范学院等9所地处革命老区高校联合发起“全国革命老区高校联席会”, 开发和利用革命老区高校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 以红色教育为载体, 通过一年举办一届的形式,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还可以每年在红色革命老区召开相关理论研讨会、联谊会、经验交流会等。这些都必须固定下来, 成为一种制度, 这样就不会走入一条“以短期经济利益为根本盲目炒作”的歧路。

二是开展红色基地员工培训制度。红色基地内部的工作人员因地域的限制, 表现出较为复杂的状态:既有党委部门官员, 也有红色理论专家, 只有通过红色资源制度化培训, 让红色基地相关工作人员意识到并且重视红色资源的转化工作时, 才能更有力地促进他们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并最终使红色资源转化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红色资源转化的反馈制度。问题反馈作为组织系统的重要内容, 在任何一个组织体系的正常运作中, 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红色资源转化工作的过程中, 建立红色资源问题反馈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通过相关问题的积极反馈, 才能够帮助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尽快发现红色资源转化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并及时加以解决, 确保红色资源转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过以上制度的落实, 可以切实推动红色资源转化有章可循。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 制度化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容易导致僵化、保守、不思进取、维持现状等弊端。制度化的实施容易使红色资源转化地的工作人员思想保守、追求安稳的工作, 导致组织不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变化, 影响组织的相关应变的能力。制度化程度过高时, 其工作人员尤其是组织的领导者可能倾向于维持现状, 忽略组织效率的发挥情况, 从而影响红色资源项目转型目标的实现。

因此, 在红色资源转化工作过程中, 需要建立起完善且合理的风险预警机制, 以便于能够及时发现这些僵化的、保守的、不思进取的弊端, 并消灭于萌芽时期。

二、要加强转化机制建设, 推动红色资源转化工作的有序化

有序, 相对于无序来说, 是指对于按照工作内在关系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工作所实施的管理方式。转化工作的有序建设要求红色资源转化工作的领导者要将在转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事项按照缜密的逻辑关联性编制成相对固定的程序, 然后由技术人员按照程序执行, 这是减少转化工作过程中基层工作人员的随意性、主观性的重要举措。

在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有序建设过程中, 相关部门要找准自己在转化工作中的位置, 形成一个系统的、有序的严谨关系, 然后按照这种关系各行其事, 各负其责。

首先, 党委主管部门应该找准自己作为“宏观主导者”的定位。因为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 说到底是为了传播党的发展历史, 巩固加强党的执政基础, 增强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点, 就会导致这个主导者的身份混乱和错位, 甚至导致相关部门工作的不作为, 胡作为, 乱作为。这就要求党委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 为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工作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为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工资做足指导者的责任。

其次, 是广大红色资源理论研究者要找准自己作为“宣传推广者”的定位。这部分人是一个广大的群体, 既有中央和地方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门这样的对口机构, 也有各省 (市) 高等院校、科研院 (所) 的雄厚理论研究力量。在转化工作的过程中, 他们起到的是一种重要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的作用:向上为领导部门提供理论支撑, 向下对红色资源转化开发部门提供直接的理论指导。如果广大的红色资源理论研究者按照这个定位, 真正沉下去, 做足功夫, 就能够收到很好的转化效果。

最后, 对于广大的红色资源转化开发部门而言, 就是要找准自己“逻辑终点”的定位。转化开发部门是将党委政府以及理论研究者们的思想内涵领会并最终贯彻实施的一个群体, 这些部门执行人员的思想意识、技术水平的高低, 将决定着实际的转化开发工作中转化工作成果的质量。在学校, 这些人就是传授知识的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社会, 这些人就是党政机关、科研院 (所) 、红色基地等的研究人员。红色资源转化开发的效果是否明显, 直接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科研水准。

三、要加强法制建设, 推动红色资源转化工作的强制化

法制化管理, 通俗地说, 就是一切管理以法律法规为准, 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严格执行, 人人平等。加强红色资源转化工作的法制化建设, 使红色资源转化目标明确, 工作规范有序、权责明晰、奖惩有据、措施具体、严格执行。在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过程中, 大力加强红色资源转化的法制建设, 提倡和推进依法转化工作, 是使转化工作不断得到加强的有力保障。具体而言,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 加强转化决策工作的法制法规建设。决策的法制法规化是红色资源转化开发工作的前提和依据。决策方面的法制化建设, 就是要运用法律规范、调控转化的决策过程, 使转化的决策行为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 即决策者在整个转化的决策过程中依法、用法、守法, 使决策制度化、规范化。现实生活中,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的红色资源开发出现雷同的现象, 这就反映了一些当权决策者的法律意识淡薄。如安徽省的岳西县、云南的昭通、江西的井冈山等地, 随着红色旅游的发展, 都打出了建设红色旅游强县、“红色圣地, 绿色家园”等类似的招牌 (2) 。这些都反映出了在决策过程中的随意性, 没有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

其次, 要加强转化开发工作的法制法规建设。转化开发工作的法制法规化直接影响着红色资源转化开发工作, 转化开发的混乱和无序, 在现有的红色资源转化开发工作中经常发生。红色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旦损毁, 将无法挽回, 在转化开发红色资源的过程中, 一定要通过法制明确: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一旦转化开发与保护相冲突、相矛盾时, 一定要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这方面急需立法部门加强研究, 尽快出台一部红色资源转化开发中的法规。

最后, 要加强转化工作的法制化建设。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 以致转化为红色产品、红色经济, 这里面就存在一个执行是否到位的问题。具体来说, 一是维护红色资源的尊严, 保障红色资源为人民群众所享受。二是加大对危害红色资源行为的处罚力度, 做到依法执行。三是建设一个稳定社会和法律责任相统一的氛围。

总之, 一个地方的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 转化为产品优势、经济优势, 与红色资源地领导的决策、开发与保护的法律意识、管理是否规范等密切相关。只有在体制、机制、法制建设方面加大力度, 才能够进一步推动红色资源转化工作的固定化、有序化、强制化, 最终使红色资源的教育教学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摘要:红色资源转化教育教学资源, 必须加强制度化建设, 推动转化工作固定化;加强程序化建设, 推动转化工作逻辑化;加强规范化建设, 推动转化工作合理化。最终使红色资源的教育教学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关键词:红色资源,教育教学,体制机制,转化

参考文献

①按照国务院《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界定, 红色资源是指“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解放前夕28年的历史阶段内, 包括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纪念地、纪念馆、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

高校学术评价机制研究 篇9

1 高校学术评价机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与科研, 目前对教师学术的评价主要通过对教师所承担的项目、项目经费以及成果的评价而获得, 而学术评价又是人才评价、职称评价、机构评价的重要依据, 往往与资源配置、业绩奖励等挂钩, 因此建立科学、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机制对整个社会的科学进步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目前我国的学术评价机制由于各种社会、历史原因还存在一些问题。

(1) 执行学术研究规范不到位, 使引文统计等计量评价法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1961年美国科学家尤金·加菲尔德创建了一个科学论文资料数据库 (SCI) , 收录发表在较重要的学术期刊上的论文的相互引用情况。上世纪80年代末, 南京大学将SCI论文数作为一种评价体系引入中国, 成为评价理工科教师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人文社科也有相应的数据库) 。强调“SCI论文”的初衷是好的, 可有助于鼓励中国学者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 同时因为SCI 数据库建立时所采用的“影响因子”、“及时指数”、“引用半期”等量化指标具有其科学性, 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一个学者的学术水平。但我国将“SCI论文”引入学术评价体系时附予了其不该承担的各种内涵, 如将SCI论文数与学位、职称、申请科研基金以及物质奖励相结合, 促使许多科研人员挖空心思地增加自己的SCI论文数。同时由于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学术研究环境不同, 在学术研究规范的建立与执行方面有一定差距, 现有学术研究规范未能有效地规范学术研究的成果, 对学术研究的规范化没有起到良好的引导与导向作用。例如, 写作中如何准确区分自己与他人的成果, 如何合理引用、避免剽窃, 应该遵守怎样的学术道德以及相关的知识产权意识等没有指导性文件或读本, 造成学术规范在大学教育中的缺失。因此, 一稿多发或将一篇论文拆成几篇发的学术失范行为时有发生, 这种有悖学术道德的事使“SCI论文”作为学术评价指标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当然并不是说“SCI论文”数作为学术评价指标就是完美的, 它也有其局限性, 例如:影响因子能否完全反映期刊的档次, 期刊的影响力和具体一篇论文的影响力能否等同;综述性的文章的被引次数往往比原创性论文高很多, 但它并不代表作者的学术水平。为解决上述问题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家乔治·赫希于2005年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办法——h指数法, 并于11月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上。h代表“高引用次数”, 一个人的h指数是指他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例如霍金的h指数是62, 这表示他已发表的论文中, 每篇被引用至少62次的论文共有62篇。要确定一个人的h指数非常容易:查出某个人发表的所有SCI论文, 按其被引次数从高到低排列, 往下核对, 直到某篇论文的序号大于该论文被引次数, 那个序号减去1就是h指数。显然, h指数的高低与从事科研的时间长短有关, 对于年轻的科学家来说, 由于发表论文数量太少, 论文数目成了其h指数的上限。赫希认为h指数的一个最大优势是难以通过自引来拔高, 因为它衡量的是一个人的全部学术成果能否经受长时间的考验。[1,2]尽管我国还没有引进这一评价办法, 但在目前学术研究规范意识不强, 规范不建全的阶段能否像赫希认为的那样“难以通过自引”来拔高还需要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2) 同行评价因中国特有的人情传统而越来越多地受到质疑。默顿认为“一般说来, 科学家想要让自己的成果得到认可, 就意味着要由他所认识的同行来评价他的工作是否得到认可, 这一需要是深深地致力于知识进步的结果, 而知识进步是科学的最终价值”。[3]同行评价在推动知识进步进程中有难以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 我国的同行评价制度在功能、程序、环节等方面还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其弊端主要体现在:大部分的同行评价都在本单位、本市、本省内进行, 既然是同行那么被评人和评价人往往相互认识, 这本来不是件坏事, 因为相互认识才更了解, 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情传统使相互认识的同行在评价时会有失公正。另一方面, 同行评价往往通过民主的方式, 即投票的方式来进行学术评价, 尤其在会议评审中, “学界权威”往往成为“意见领袖”, 容易左右最终的评价结果, 以“合法”的形式制造出“不合法”的结果。

(3) 过度量化导致学术浮躁与腐败。目前高校以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对教师进行等级划分, 再按教师的不同职称级别确定每年应发表论文的数量与级别、申请专利的数量、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及经费的数量等量化指标。[4]因此从事科研的教师不停地进行科研项目申报和科研经费的争取, 匆匆进行科研活动, 大量发表学术含量低的论文以满足校方的考核。这种评价机制只注重对人的考核评价, 而不评价学术活动本身的创造性价值, 导致学术浮躁, 弱化了“十年磨一剑”的学术研究氛围, 恶化了高校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急功近利”的现象。

2 完善高校学术评价机制的思路

2.1 在高校开设“学术研究规范”课程

遵守学术研究规范是进行有效学术评价的前提, 由于政治与历史的原因, 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科学研究作为学术活动得以全面恢复, 但无论是在学科建制方面还是在科学研究规范与科研活动管理方面都缺乏必要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土壤, 因此抄袭、剽窃等学术失范现象时有发生, 这种现象已引起了教育部的关注。为减少、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将学术研究规范作为大学生的必修科目, 在大、专科高等学校普及学术研究规范教育势在必行。据悉教育部社政司将组织高校专家学者撰写《学术规范导读》, 作为面向大学生层次读者的学术规范入门读本。由南京大学叶继元教授编撰的《学术规范通论》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将成为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学习学术规范的入门教科书。[5]将学术研究规范教育融入到学生学习论文写作的过程中, 使学生认识到学术规范不仅是一种限制和约束, 也是学术同行进行交流的必要工具,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学术研究规范的训练, 养成遵守学术规范的习惯, 为建立有效的学术评价机制打下良好基础。

2.2 建立学者学术信誉档案机制

学者应视自己的学术声誉为“生命”, 任何一项成果都应是学者们科学研究的结晶, 都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价值性和规范性。每一位学者专家在项目评审、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中的发言与意见都应从学术出发、为自己的学术声誉负责。同时科研管理机构在建立专家库时应增加学术信誉档案, 学术信誉可从出版或发表的成果是否存在学术失范、项目评审是否认真负责、项目完成是否按时保质保量等方面进行考察, 凡有不良记录的专家都应从专家库中去除。这样从机制外和机制内两方面加强学术道德建设, 为学术评价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3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科学研究按不同的学科门类可分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四个部类, [6]按研究内容可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综合研究、决策咨询研究等。不同的学科门类, 不同的研究内容决定了其研究方法和价值取向的不同, 对不同性质、不同目标的研究不能简单地使用同一尺度、标准进行评价, 应根据不同性质的研究类型和领域, 实施多元评价, 制定相应的符合内在规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于理论基础研究成果因其效应的隐藏性和间接性应多采用同行专家评议与引文计量分析的方法;对于应用研究和决策咨研究因其成果的显示性和直接性, 应采用实际应用情况评估、政策效果评估、民意检测和社会实验的方法。同时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还应体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理念, 科学研究不同于产品加工, 不能一味地强调数量, 应为科研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符合科学研究发展规律的学术环境。

2.4 加强学术成果出版或发表的评审制度

SCI、EI、SSCI、CSSCI等各类基于科学计量学、文献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的数据库均以发表的论文为基础数据, 数据库能否发挥其应有的评价作用, 论文的发表是关键的一环。各学术期刊或出版机构应承担起应尽的学术职责, 严格执行学术成果发表或出版的评审制度, 按学术论文撰写规范认真编校, 严把学术成果发表和出版关, 使伪学术或质量低劣的研究成果难以面世。另一方面, 学者应为自己的学术声誉负责, 从自身做起, 杜绝抄袭、剽窃、引文不规范等学术失范现象的发生。

2.5 回归学术评价的学术取向

目前, 学术评价往往与资源配置相关联, 而行政机关是进行为数不多的资源配置的主体, 因此学术评价规则制订、程序设置、组织实施等都由行政主导。尽管学术界本身也越来越多地参与了学术评价规则的制订及学术评价的进程, 但学术因素并不占主导作用, 最终话语权和决定权还掌握在政府机构手中。学术评价是对真科学的评价, 任何有关学术的问题都应在学术界取得共识的基础上, 在学术的框架内加以解决, 使学术评价真正做到以学术为本, 回归学术评价的学术取向。

学术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学术评价机制能否有效地进行学术评价涉及多方面的因素, 为使我国的科学研究等学术活动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从学术研究规范的制订与执行做起, 不断完善学术评价机制, 使学术评价真正起到促进人类科学进步与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邱均平, 任全娥, 谭春晖.国外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J].科学管理研究, 2006, 24 (4) :22-26.

[2]方舟子.美国学术评价的新招———h指数[DB/OL].http://new.lzu.edu.cn/article.jsp?newsid=4871.

[3]沈壮海, 张发林.论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应有趋向[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07, 3:12-15.

[4]范俊英.构建高校科研管理和谐机制之我见[J].科技管理研究, 2008, 1:124-126.

[5]任全娥.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评价比较研究[J].评价与管理, 2007, 5 (1) :1-8.

资源评价机制 篇10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 对资源类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资源型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和能源提供基地,其经济的良性运行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之一,丰裕的自然资源能够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然而20世纪50年代 “荷兰病” 现象的出现,开始让人们重新审视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Auty[1]在考察矿产资源国家的经济发展时提出了 “资源诅咒”的概念,用以描述丰裕的自然资源不仅没有成为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反而成为一种限制。之后,众多学者对资源开发对地区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机理解释。外国学者利用大量实证研究从国家层面验证了 “资源诅咒”假说[2,3,4,5,6],并基于国家间的比较对资源丰裕反而弱化经济增长的原因进行 了分析。Torvik[7]、Cordon等[8]、Gyfalson[5]、Papyrakis等[9]分别将 “资源诅咒”现象归结为制度弱化、贸易条件改变、人力资本缺乏和资源开发对技术创新的挤出效应,从而导致了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缺乏动力。

国内学者对我国不同经济区域的相关研究也表明,在我国地 区层面 “资源诅咒” 命题同样 成立[10,11,12,13],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多方面研究。王必达等[14]、张景华[15]认为制度缺失是造成资源诅咒的主要原因; 邵帅等[16]、徐康宁等[17]将资源诅咒归结为资源开发对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的挤出效应; 施祖麟等[18]认为资源型地区服务部门扩张而制造业萎缩, 因此损害到长期经济增长; 张复明等[19]通过资源型经济的自强机制解释了资源型地区的衰退路径。

现有研究中,尽管已从多个侧面考察了资源开发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但关于资源型地区要素流动特征和资源开发通过其他经济变量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分析仍然比较模糊。要素流动机制是地区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路径的根本影响因素,资源开发作为资源型地区的主要经济活动,不仅直接影响经济增长,还会通过其他经济变量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鉴于此,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将自然资源开发部门视为劳动密集型部门引入内生增长模型,借此考察资源依赖程度对资源型地区要素流动机制的影响,分析资源开发对地区经济的传导机制; 并将资源开发对资源型地区经济变量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分离开,分析资源开发对经济增长间接影响程度的大小,寻找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良性运行机制的主要突破口。

2资源型经济内生增长模型

假设在一国内部存在一个以自然资源开发为导向的小型经济体系,该体系包含3个部门: 最终产品生产部门、R&D部门和自然资源开发部门,劳动力可以在3个部门间无成本自由流动; 最终产品部门的生产既可以用于消费,也可以用于资本积累的最终产品,且仅供满足当地的消费者需求和物质资本投资。一国内部的最终产品为同质的,资源开发部门通过向区域外输出资源产品,换回等价值的最终产品满足额外的最终产品需求,最终产品和资源产品的价格均由市场外生给定。R&D部门的活动带来技术知识存量增加,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不考虑该地区与其他区域间的劳动力、物质资本、技术和金融资产的交易和流动。

该资源型经济体系的运行机理为: R&D部门利用已有技术知识存量,投入劳动力进行新技术研究和开发,并将新的知识和技术出售给最终产品部门; 最终产品部门投入物质资本和劳动力,使用购买到的知识技术生产最终产品; 自然资源开发部门投入劳动力开发自然资源,利用外溢的知识技术生产资源产品,并向区域外输出换回等价值的最终产品用于生产和消费。

2.1最终产品生产与自然资源开发

2.1.1最终产品生产部门

该部门通过使用技术知识存量A、劳动力投入量LY和物质资本存量K实现最终产品的生产,且最终产品部门对于新技术的使用不存在滞后性。生产函数采用规模收益不变的Cobb - Douglas形式为:

其中,0 < α < 1,LY为劳动力总量中投入到最终产品生产部门的份额。

不考虑资本折旧和税收转移支付,经济中任何时点上新增物质资本等于最终产品生产部门和自然资源开发部门的总产出扣除当期总消费,则物质资本净增加值可表示为:

2.1.2自然资源开发部门

自然资源开发部门是从事自然资源开发活动的主体,以矿产资源开采和矿产资源初级加工活动 ( 不包括资源的深加工) 为主,包括采矿业、资源产品初加工工业和高能源消耗工业等资源型产业, 该部门产出的产品统称为资源产品[20]。

假定存在一个专门从事资源开发活动的部门, 使用自然资源D和劳动力LR( LR为劳动力总量中投入到资源开发部门的份额) 两种生产要素生产资源产品,将其生产函数设定为固定替代弹性 ( CES) 生产函数的形式[21]:

其中各参数的含义如下:

( 1) μ 为技术滞后参数,0 < μ < 1。μ 反映资源开发部门对新技术的吸收和利用能力。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初级加工过程中的技术含量比较低,对劳动力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对新知识技术的使用需求和吸收能力有限,因此,假定资源开发部门在对外溢技术的接受和应用上存在滞后性。最终产品生产部门生产过程中运用存量技术A进行生产,μA为资源开发部门实际利用到的技术知识。

( 2) λ 为劳动产出弹性参数,0 < λ < 1。λ 反映资源部门总产出中,劳动要素产出所占的相对份额参数。( 1 - λ) 为资源要素产出占总产出的相对份额参数。

( 3) D为资源要素投入量,D > 0。D反映区域经济对资源要素的依赖程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D值越大,表明区域经济对自然资源开发依赖程度越高。

( 4) β 为劳动力与资源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参数,- ∞ < β < 1。在资源开发部门的CES生产函数中,替代弹性 ε = 1 /( 1 - β)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β 值越小,生产中要素的替代性越差,意味着区域经济中要素配置效率低下; 反之,要素配置相对有效。

( 5) ω,规模报酬率,0 < ω≤1。由于资源部门的生产特点,一般将资源部门视为规模报酬不变或规模报酬递减,因此规模报酬率0 < ω≤1。

2.1.3R&D部门

R&D部门为新技术的生产部门。根据Romer[22]等的思想,知识存量作为公共产品,对所有的研究者都是可以免费获取的,R&D部门的研发产出取决于研发人员投入和已有的技术知识存量,其生产函数为:

其中,表示技术知识增量; φ 为R&D部门的生产率参数; A为技术知识存量水平; LA为劳动力总量中投入到R&D部门的份额。则技术知识的增长率为:

2.2消费者行为

假设该资源型经济体系由具有无限生存期的相同的家庭所构成,存在L个家庭成员,每一家庭成员在每一时点供给1单位劳动力。假定经济中无人口增长,即人口增长率为0,则劳动力总量L = LY+ LA+ LR。所有消费者均为理性消费者,且决策相同, 家庭效用函数为:

其中: c为t期每单位劳动的消费水平; ρ > 0,为贴现率,即消费者的主观时间偏好率; σ≥0,为相对风险回避系数,是跨期替代弹性的倒数,σ 越大,消费者会较多地安排当前消费、较少地安排未来消费。

通过建立汉密尔顿函数求最大值方法推出Ramsey法则:

3均衡分析

3. 1均衡条件

假设最终产品市场、技术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市场,在平衡增长路径上应实现: 第一, 最终产品生产部门、R&D部门和资源开发部门均实现利润最大化; 第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第三, 所有市场出清。

3. 2均衡条件下的各部门行为

3.2.1最终产品生产部门

将最终产品价格单位化为1,即PY= 1,最终产品生产厂商通过选择雇用劳动力的数量和物质资本投入量来使其利润最大化。最终产品部门面临的生产决策规划为:

其中,WY为最终产品部门的工资水平,PA为技术知识的价格,r为市场利率。

式 ( 8) 的一阶条件为:

PA应等于A带来的最终 产品生产 的边际产 出,即:

3.2.2R&D部门

R&D部门将技术知识出售给最终产品部门,其生产决策规划为:

其中,WA为R&D部门的劳动力工资水平。

式 ( 12) 的一阶条件为:

式 ( 13) 说明R&D部门的工资水平等于该部门的边际产出。

3.2.3资源开发部门

该部门厂商的生产决策规划为:

其中,PR为资源产品的价格,WR为资源开发部门工资水平。由于国家依据对资源的所有权对资源开发部门征收资源税,因此设定 τ ( 0 < τ < 1) 为资源税率,由国家税收政策外生给定。根据我国现行的资源税收政策,目前主要资源税率为从量税, 故该设定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

式 ( 14) 的一阶条件为:

3.3平衡增长路径

由于劳动力可以在各部门间无成本流动,因此劳动力套利行为使最终产品部门、R&D部门和资源开发部门具有相同的工资水平,即,WY= WA= WR:

另k = K /ALY,c'= C / AL,将式 ( 9 ) 、 ( 10 ) 、 ( 11) 转化为人均有效形式:

由 WY= WR得:

由平衡增长路径性质可知,最终产品产出Y、技术A、物质资本K、消费C具有相同的增长率。令g表示各变量的增长率,则gY= gA= gK= gC,gC'= 0。

由结合式 ( 20) 、( 21) ,得:

由 gY= gA= φLA,得:

3.4比较静态分析

通过LA、LR、gY、gA和r的表达式可以看出, 在平衡增长路径上,当其他参数和变量既 定时, R&D部门和资源开发部门劳动力投入份额、实际利率、技术进步率和经济增长率均与人均有效资本存量k有关,而k又会受到地区资源依赖程度的影响。 这表明,对资源开发的依赖程度会影响资源型经济的演化路径。通过对各主要变量和参数的考察,可以分析资源型地区经济的演变机理和运行机制。

为考察资源依赖程度对资源型地区要素流动、 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式 ( 18) 、( 20) 、( 21) 、( 22) 、( 23) 对D求偏导来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可得到如下表达式:

表1中给出了不同参数条件下资源依赖程度对一个地区重要经济变量的影响。

由表1中的比较静态分析结果可以推出下列命题:

命题1: 资源型地区经济是否会发生 “资源诅咒”现象与该地区的生产要素配置状况相关。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 β < ω,即资源开发部门的要素配置效率低于其生产规模报酬率时,资源型地区的资源依赖度越高,其稳态的经济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越低; 如果 ω > β,则相反。

命题2: 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 β < ω,资源型地区的资源依赖度越高,其稳态的有效人均资本存量和资源开发活动投入的劳动力份额越高,而从事创新活动的劳动力投入份额、物质资本回报率即实际利率,则随着资源依赖程度提高而降低; 如果 ω > β,则相反。

由此可见,资源型经济并非等同于病态经济, 资源开发部门的要素配置情况对 “资源诅咒”发生与否起到决定性作用。当资源开发部门要素配置效率低于其生产规模报酬率时 ( β < ω) ,地区经济对资源开发依赖程度越高,资源开发部门吸引的劳动力份额越大LR/ D > 0。这一过程虽然会在短期中增加物质资本的积累k /D > 0,但会降低物质资本回报率r/D < 0,而且由于从事研发活动的劳动力数量减少La/ D < 0,降低了R&D部门产出,会削弱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导致资源型地区技术进步率和经济增长率放缓gr/ D < 0,gA/ D < 0。相反, 当资源开发部门的要素配置效率较理想且高于其生产规模报酬率时( β > ω) ,劳动力会趋于流向R&D部门LA/ D > 0,促进技术创新,为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的动力来源; 加之物质资本回报率也会增加r/D > 0, 使资源型地区走向良性区域经济增长路径 gY/ D > 0,gA/ D > 0,避免了“资源诅咒”现象的发生。

由分析结果可知,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β 与生产规模报酬率 ω 之间可能存在4种比较关系,即 β < 0、0 < β < ω≤1、0 < ω < β < 1、β = ω。经济体系一直处于动态运行状态,因此4种状态中 β = ω 的出现几率很低,可将这种状态忽略; 在 β < 0和0 < β < ω 两种状态时,即要素替代弹性 ε≤1,或 ε < 1 /( 1 ω) 时, “资源诅咒” 现象会发生; 只有在 β > ω 时, 资源型地区才有可能避免陷入 “资源诅咒”。可见, 资源型经济成为问题经济的概率远高于其良性运行的概率。这也表明资源型经济要规避 “资源诅咒”, 应着力改善要素配置环境,优化要素配置效率。

4计量实证

4.1模型设定

为解释人均GDP增长率与资源依赖程度和其他控制变量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关系,建立基本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考虑到不同地区初始经济差异,以滞后一期人均GDP自然对数作为基本变量,模型如下:

模型中,yt为GDP增长率; ln Yt - 1为滞后一期人均GDP的自然对数; RDt为对资源开发的依赖程度; Xt为其他控制变量向量级,包括制造业投入水平、物质资本投入水平、人力资本投入水平和技术投入水平; ε 为随机扰动项; t为年份; i为对应各截面省份; α1、α2、 α3为系数向量,α2和 α3分别可以反映资源开发依赖和其他控制变量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

根据内生增长模型的分析,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增长与要素配置状况有关,资源依赖程度会影响到物质资本投入、创新活动的人力资本投入等因素, 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为了进一步考察资源开发依赖对其他社会经济变量的影响,将资源开发依赖程度变量与其他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回归模型为:

模型中,Xt和RDt的的含义与前文相同,β1为系数向量,μ 为随机扰动项。通过回归系数分析资源开发依赖通过其他变量的影响,再结合模型 ( I) 可以考察资源开发通过其他社会经济变量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分析资源开发依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间接效应。

4.2计量分析

4.2.1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面板模型的时期范围确定为1996—2012年。在截面对象的选择上,以采矿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作为资源开发依赖程度的衡量指标,选取排名前10位的省级行政区,包括: 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河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模型中其他变量的度量指标如下: ln Yt - 1为滞后1期人均GDP自然对数,即1995—2011年10个省 ( 区市) 人均GDP的自然对数; yt为各省 ( 区市) 的GDP增长率; 采矿业投入水平 ( RD) 用采矿业从业人数占全部从业人数的比重作为度量指标。控制变量X包括: 制造业投入 ( I) ,与采矿业投入度量类似,用制造业从业人数占全部从业总人数的比重作为度量指标; 物质资本形成 ( K) ,用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占GDP的比重作为相应的度量指标; 人力资本 ( E) ,用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作为度量指标; 科技投入 ( T) ,用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作为度量指标。以上数据均根据1996—2013年各省 ( 区市) 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整理而得。

4.2.2计量结果

利用广义最小二乘估计法 ( EGLS) 对模型 ( I) 进行参数估计,采用截面加权方法以消除异方差的影响。通过Hausman检验确定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为了观察各控制变量对资源开发依赖程度的影响和对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影响,采用逐步向方程中增加控制变量的方法。计量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注: 1) 括号中数值为系数的 t 统计量; 2) ***、**、*分别表示系数通过了 1% 、5% 和 10% 显著性水平的检验

在表2第一行的方程 ( 1) 中,仅以滞后一期人均GDP与经济增长率进行回归,其系数为正,说明不同省 ( 区市) 间的初始经济差异对经济增长有影响。在方程 ( 2) 中加入资源开发依赖程度变量, 其系数为负值,且显著性水平为1% ,表明从总体上看,这些省 ( 区市) 的经济增长与资源开发依赖程度之间存在负相关。

为了进一步考察其他变量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逐步添加控制变量: 在方程 ( 3) 中加入了制造业投入水平 ( I) ,其系数为正值,说明制造业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在方程 ( 4) 、 ( 5) 、 ( 6) 中依次加入物质资本形成 ( K) 、人力资本投入 ( E) 和科技投入 ( T) 后,3个变量均在1% 的水平上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从系数值上看,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较大,其中科技投入的影响最为显著。加入控制变量后,虽然资源开发依然与经济增长呈显著负相关,但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略有减弱。

在逐步增加 控制变量 后,方程的可 决系数 ( R2) 约为0. 754,且各方程均通过了F统计显著性检验,说明模型较好地模拟了资源开发依赖程度和其他控制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资源开发依赖对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 “资源诅咒”效应,这也说明资源型地区的要素配置效率较低。包含所有控制变量的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资源开发依赖程度增加1% ,可以使资源型省 ( 区市) 的经济增长下降约0. 04% ,而物质资本投入、制造业投入和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

为进一步考察资源开发对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 根据模型 ( II) ,依次在各控制变量和资源开发依赖程度之间建立回归方程,计量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注: 1) 括号中数值为系数的 t 统计量; 2) ***、**、*分别表示系数通过了 1% 、5% 和 10% 显著性水平的检验

可以看出,除了物质资本投入与资源开发依赖程度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外,其他4个被解释变量的系数均为负值,均在1% 的显著性水平上与资源开发依赖程度呈负相关。这一结果反映出资源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固定资本投资,但对制造业投入和科技投入产生了挤出效应,并降低了人力资本积累能力。这说明资源开发会通过其他社会经济变量间接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影响。制造业发展、人力资本积累、技术投入以及良好的制度环境是保障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而资源开发吸引了更多的劳动力和资本进入资源部门,制造业部门的投入份额相应降低,造成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化、低级化的特征。由于资源开发对劳动力的知识、技能水平要求较低,所以导致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和技术投入随着资源依赖程度提高而降低。这一结果与运用内生增长模型分析得出的命题 ( 2) 一致。资源部门的要素吸纳机制造成了资源型地区趋于锁定的恶性循环路径,资源开发通过间接传导机制进一步阻碍了经济增长。

为了考察资源开发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程度, 将模型 ( II) 代入模型 ( I) 。可以看出,系数 α3β1能够反映资源开发依赖通过其他控制变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间接效应。结合表2和表3的回归结果, 可以进一步考察传导机制的效应大小和相对影响程度 ( 如表4) 。

可以看出,资源开发通过制造业、人力资本和科技投入3个传导途径对经济增长进一步产生负影响,总的负影响的绝对数值约为 - 0. 007 33,而物质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正影响绝对数值约为0. 006 46。从总体上看,资源开发对地区经济长期增长有阻碍作用,总的影响程度为 - 0. 000 87,说明对资源开发的依赖程度每提高1% ,通过其他经济变量的间接影响会带来经济增长下降0. 000 87% 。从传导效应负面影响的相对影响程度看,对资源开发过度依赖通过挤出制造业和降低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影响较大,分别达到了36. 83% 和43. 79% 。在模型 ( I) 的计量结果中,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作为显著 ( 系数值为0. 498 77) ,但资源开发依赖对科技投入的挤出效应较小 ( 系数值为 - 0. 002 85) ,因此资源开发通过挤出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负影响程度只有19. 37% 。这可能与科技投入选取的的数据 ( 财政支出中科技支出的比重) 有关,未能全面考虑企业的科技投入。科技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资源开发依赖对技术收入的挤出效应同样不能忽视。

4.3模型总结

通过资源型经济内生增长模型和计量实证分析, 考察了资源型经济运行的特点和内在机制,并对资源开发与其他社会经济变量的关联效应和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虽然从现实看短期中资源开发带来了资源型地区收入增加,但是却损害了资源型地区的长期经济增长; 而物质资本、制造业、人力资本投入水平增加均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

第二,资源开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 资源开发不仅会直接阻碍长期中的经济增长,还能够通过对其他社会经济变量的间接作用弱化经济增长的能力。通过对传导机制的分析, 资源开发通过带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正面影响,而对制造业、人力资本和科技投入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且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总体而言,资源开发投入水平上升通过其他社会经济变量又会进一步抑制长期中的经济增长。

第三,从计量结果看,在传导机制上,资源开发因挤出人力资本投入对长期经济增长的间接损害最大; 排在其次的是资源开发通过制造业传导机制对经济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 通过科技投入传导机制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5对策建议

为推动我国资源型地区经济良性运行,需要改善要素配置,寻求合适的途径和政策规范资源型地区的经济行为,主要措施有:

第一,加深市场化改革,优化要素配置环境。 生产要素的替代弹性往往反映在市场机制对要素配置作用的深度上,因此,规避和解决资源型地区要素流动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加深市场化改革和优化要素配置环境。政府应制定相关产业政策,积极鼓励制造业发展,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消除企业进入或退出市场的政策性障碍,扶持可竞争市场中的潜在竞争,形成若干有竞争优势的企业网络,推进产业层次递进; 完善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通过建设信息平台、物流网络, 在信息、商品和资金多方面加强与外部区域的联系和合作,促进生产要素流动,提高资源型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

第二,建设人力资本和创新能力递进机制。资源型地区应完善教育投资结构,加大职业技能教育投入,注重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 健全人才吸引机制,配合产业结构调整培养和吸引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人才; 通过搭建技术创新平台,积极吸引外部人才,加强区域间人才和技术信息的交流与互动,为高科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服务; 建设跨区域的科技信息网络,实现项目、技术、创新、产品、人才等方面信息的充分发布和互动; 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最大限度地保护企业创新成果。

第三,优化投资机制,构建可递进的资本形成机制。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实现的关键在于突破要素配置的刚性,构建可递进的资本形成机制。可递进的资本形成机制是指一个地区能够形成一种持续的投资机制,将经济发展积累的收益、财富以及人力资本和技术能力不断循环再投入到地区经济发展中,促进资本形成,并且要素配置能够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自发作出调整,在资本形成方向、要素配置方式上不断优化[23]。资源型地区要素配置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区域内投资渠道狭窄。要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应优化投资机制,促进资本形成。主要措施有: 优化金融环境,通过提供适当的信贷政策、金融服务、财政融资等手段引导资金流向、深化资金利用水平; 通过政策优惠,引导资金向非资源产业投资,优化产业结构; 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利用资本、人才、技术的跨区域流动推动本地区产业体系递进,为资本形成提供源泉和动力, 建设长效的可递进资本形成机制。

摘要:为分析资源型经济运行机制,通过建立资源型地区内生增长模型,考察了资源型经济的要素流动机制和路径选择特征,结果表明:在要素配置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依赖资源开发不仅会直接阻碍长期中的经济增长,还能通过其他社会经济变量的间接作用弱化经济增长;并通过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实现资源型经济良性运行,需要完善要素配置环境,通过相关政策规范资源型地区的经济行为,建设可递进的资本形成机制。

上一篇:IT应用型人才下一篇:员工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