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安全状况分析

2024-05-03

校园网安全状况分析(精选十篇)

校园网安全状况分析 篇1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伴随而来的网络攻击与日俱增,可以说网络攻击每时每刻的发生着。校园网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严重的威胁着网络的健康,轻则破坏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影响着网络生存,甚至于篡改数据散布虚假信息,严重的影响了高校秩序的健康稳定。目前,校园网中新兴的各种信息化平台也严重的依赖于计算机网络,使得用户对网络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园网的安全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2 校园网基本应用需求

2.1 教育网接入

校园网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为学校的教学和行政办公、师生公寓等提供教育网的接入服务。面对目前恶劣的网络环境,蠕虫、病毒、木马横行,使得网络的可用性及基本安全性都无法得到正常的保障。很多学校网络都出现过网络丢包严重、无法接入教育网、传输文件被盗取、密码泄漏等网络安全事件。校园网的接入服务由教育网提供,而内部的网络建设和管理由高校负责,出现问题最多的还是校园网内部,高校需要以适度的安全投资来保障校园网的安全。

2.2 各种应用和数据库服务

校园网配置有多种应用和数据库服务,比如OA、Email、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选课系统、成绩查询系统、校园网web服务等。这些服务一般是基于TCP/IP协议的Internet通信标准和Web方式的Intranet,其开放性在方便应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信息的泄漏、病毒的攻击造成的系统瘫痪、数据的丢失对其造成的危害都是致命的。Sniffer、sq注入攻击、DoS是常见的攻击手段。

2.3 资源共享服务

校园网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网络上分布着大量的教育、科研相关的数据资源,电子图书、教学文档、影音资料等。这些资料一般由学校购买或者科研教学创作产生,学校还会部署大量的数据服务器来存储这些数据资源,为保护其版权和保证服务器性能,需要设定完善的访问控制机制,限制于内外网络中合法用户下载、拷贝、使用。

2.4 校园网管理计费系统

许多管理体制严格的校园网都建立了基于代理服务器或者网关的管理计费系统,这个系统最重要的作用是接入控制和管理计费,很多时候这个系统都会为师生提供一个基于口令的登陆网络的帐号。当然网络安全中的一些功能也可以依靠它来实现,比如行为审计。此系统虽然用于网络管理,并且一些安全规则的设定也为我们网络安全提供了必要的机制,但其作为网络的咽喉,也是网络攻击最偏爱的一个方面。

3 校园网安全状况

3.1 校园网建设现状

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规定的信息化建设目标,我国的高校、中小学均建立了各自的校园网。在建设过程中,各校园网建立先后不一、各自独立建设、规模和配置不匀,差别很大。从网络安全的角度来看,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也千差万别。有的学校只是通过ISP建立了网络接入服务,没有任何的网络安全的设施及机制,甚至都没有相应的负责管理的机构或人员。这样的校园网,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连最基本的网络接入服务都没有办法保障、教学科研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建立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是校园网络安全的重要保证。安全技术措施根据涉及的方面,又分为物理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本文均从网络安全技术角度对校园网的安全措施进行讨论。

3.2 校园网安全的特点

3.2.1 校园网安全不同于其它商业企业Intranet的特征

1)由于校园网在保证教育应用的同时,还提供了办公网络、师生宿舍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所以校园网的管理部门看起来更像是一个ISP。不同于ISP的是,许多中小型高校并没有庞大的技术管理团队和充裕的建设、保障资金。

2)Intranet一般只提供OA相关的一个或多个应用,未使用的服务可以通过防火墙限制。而从前面的列举可以看到,校园网拥有Internet中已存在的各种网络应用服务,而且教育网络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实验性,很多未商业化的网络服务都是在教育网中实验运行。这样复杂的网络应用环境带来的是更多的潜在漏洞和更大的风险。

3)内部状况复杂。Intranet中企业通过对不同区域或部门设定不同的安全机制,可以有效的限制攻击,网络结构单一,易于控制。校园网的建设大多不是一步到位的,是在多年的建设-升级-改造中逐步形成规模的,采用的网络设备品牌、功能、性能等也不尽一致,安全防护难以均衡;师生共用的网络,情况复杂,网络受攻击的概率难以预测。

3.2.2 校园网安全风险不可忽视

Intranet安全一般牵涉到很多的商业应用及商业机密,在测算风险的时候其“可能收到攻击的资产”值会很高,风险值高就带来安全体系建立时更高的“适度投资”。而校园网由于很多风险都是无形的,或者不能直接用货币来衡量的,更容易让人们忽略其风险。

3.3 校园网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

3.3.1 信息的窃取

利用监听嗅探技术获取校园网上传输的有用信息。比如学校办公网络传输的保密的信息、明文的密码,当然这也可能只是攻击过程中利用到的必要步骤。

监听嗅探是原本是用于网络管理分析的手段,但这些强大的功能逐渐被黑客们利用。从外部网络嗅探内部网络通信的数据流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有数据显示,八成的网络攻击来自网络内部。由于嗅探的被动性,不用发出任何的信息,且操作简单方便,所以这些行为很隐秘,很难发现。例如我们常用的网络分析管理软件Sniffer、Ethereal都可以很容易抓取到广播到本机网卡的数据包,如果数据包里封装的明文的密码,那就可以轻松获取了。

当然,现在很多的网络使用交换机连接各个节点,这样从理论上来说就不能实施监听,不过集线器这样廉价的共享型的设备仍然还在广泛的使用。还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虽然使用了交换机,但是IPv4的ARP欺骗还是想尽了办法,欺骗各计算机把数据发送到攻击端。

3.3.2 拒绝服务

利用拒绝服务攻击DoS使网络无法为用户提供正常服务。校园网中的各种服务器以及路由器都容易受到此攻击,使得网络或服务不可用,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办公秩序。

DoS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网络攻击方法,它的攻击目标不是为了获取网络的控制权,而是使得主机拒绝服务访问。更有甚者,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通过发动大量“肉鸡”或者“僵尸网络”对被攻击者实施分布式的拒绝服务攻击,攻击力度更大、危害性更强。

校园网中,网络状况复杂,师生和办公环境中的计算机系统如管理不善便很容易成为“肉鸡”,那么在校内就可以发起对校园网某些服务的攻击。不过,校园网内计算机数量毕竟有限,产生的攻击源还不是最可怕的。而外网中的黑客甚至可轻易的调用上百万台“肉鸡”向路由器或者web站点发起的DDoS,服务资源被耗尽,系统崩溃。

3.3.3 利用TCP/IP协议漏洞的攻击

IPv4在设计之初就没有过多的考虑安全问题,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不设防的协议,遗憾的是它已经被最广泛的应用到了计算机网络之中。由于协议本身就存在着很多的安全漏洞,为网络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事实上我们面临的很多安全威胁都与TCP/IP协议本身的缺陷有着密切的关系。图1列出了TCP/IP协议各层中的一些安全问题。

3.3.4 利用系统漏洞的攻击

这里的系统指的是服务器运行的操作系统和网络数据库系统。为了获得主机的控制权,采用缓冲区溢出攻击、密码攻击已经是常见的方法;数据库系统存在的缺陷也能使攻击者获得数据库的权限,进而攻击者获得数据库数据或者数据库系统被破坏,比如sq注入攻击正是利用数据库系统用户输入字符审查不严格的缺陷。

3.3.5 病毒、木马、蠕虫等的攻击

计算机病毒、木马、蠕虫等恶意程序或代码的入侵仍然是计算机网络安全最主要的威胁。他们技术手段各异,品种、类型繁多,危害性大,且防护、检测、清除难度、工作量都非常的大,校园网复杂的应用环境更是它们滋生的良好场所。每一场恶性病毒袭来的时刻,都可以看到众多的计算机、服务器缴械投降,还有的是更多的病毒、木马、蠕虫在我们的计算机中运行着,根本就未被发现,他们肆意的破坏着计算机系统、盗取用户数据、危害网络的运行。

基于他们的种种特点,对于病毒、木马、蠕虫等恶意程序或代码的入侵,目前并没有一个完善、有效的防护体系。通常,我们会利用杀毒软件、防病毒硬件等方法进行被动的防御。当然,他们能够入侵我们的网络系统,主要因素也是利用了网络协议、计算机系统、应用程序暴露的漏洞。在校园网中部署网络版的杀毒软硬件,配合及时的漏洞检测和修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安全。这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在建立合理的防护体系上,指导用户合理的使用网络的习惯和必备的安全知识,及时的安全更新,配合网络的有效管理才是安全防御的核心。

4 校园网主要安全机制

4.1 访问控制

在明确了访问实体的身份之后,依照预先设定好的规则,控制实体的行为。控制用户做什么,不做什么。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授权的访问和使用,它是保证网络安全的核心策略。

4.2 系统的备份与灾难恢复

面对网络的安全威胁和不可预测的灾难风险,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是系统的备份与灾难恢复系统的重要功能。备份是必要的前提措施。有效的恢复机制可以保证在主系统和备份系统之间快速、安全的还原或者切换。

4.3 信息的加密

保证信息安全的的有效方法是加密。密文在传输网络中即使被窃取,也不能恢复为明文。

4.4 防火墙

防火墙是网络安全中最重要的设备,是安全策略实现的重要手段,但防火墙不是万能的。应用层加密的Web程序、应用程序的数据,防火墙是没有办法的。

4.5 入侵检测系统及入侵防御系统

主动检测攻击行为,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防御策略,这是对防火墙能力不足的有益补充。

4.6 实例

如图2,这是利用防火墙部署校园网安全的实例,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这是典型的DMZ模式防火墙系统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2)并联了入侵检测系统作为防火墙系统的补充;

3)串联了计费/认证网关管理内部用户对DMZ区域及Internet的访问;

4)内部网络关键区域可以利用内部防火墙隔离;

5)内部网络关键主机还可以利用分布式防火墙防御;

6)部署了网络防病毒系统,校园网主机安装防病毒客户端;

7)内部网络可以进一步划分VLan、利用MAC绑定认证等。

5 建立有效的安全防护体系

针对校园网安全,构建合适的防护体系显然非常重要。从安全投资角度所部署的由防火墙、杀毒软硬件、安全网关等构成的防护体系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已建立防护体系,适时的调整、优化防御策略才是根本出路。

5.1 部署完整的校园网建设架构

对校园网进行完整的网络安全设计,重新部署网络架构是保证网络安全必要的基础。“磨刀不误砍柴工”,正是这个道理。

5.2 从软硬件上配备完善的防御设备

部署网络防护的软硬件是保证网络安全必要的手段。利用防火墙将内外网、内网之间分隔,部署网络杀毒软件,建立堡垒主机防护服务器和内网的安全、建立入侵检测及漏洞预警系统。没有它们构筑的壕沟,网络的防御无从可言。当然,软硬件本身的功能的优化,还要依靠管理人员的智慧去配置合适的策略来体现。

5.3 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及应急措施

网络安全,三分在技术,七分在管理。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与正常工作可以从机制上防范网络安全风险。比如建立完善的实名身份认证体系,补充行为审计系统,让网络攻击可查可证,提高攻击者的法律风险,震慑了攻击行为。应急措施的建立可以让网络攻击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底程度。

5.4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网络安全学研体系

校园网不同与其它网络的特征之一就是依托的是高校。实验性质的教与学,给网络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那么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网络安全学研体系是引导他们将技术合理应用的方法。IPv6及其下一代校园网中的部署正是校园网安全的重要一环,高校作为学术研究的基地,建立起IPv6校园网以推动高校师生对IPv6技术的研究和实践,抢占IPv6技术制高点同样有迫切的需求。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网络的攻击和防御就像是矛与盾的关系,网络系统的漏洞在不停的被发现,攻击的技术和手段在不停的演化和进步,防御体系的知识与技术也要与时俱进,甚至超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防护整个网络的安全。网络安全学研体系的建立,促使了人才的培养,这也是校园网所赋予的一项功能。

6 结束语

校园网的安全,作为安全投资部署的软硬件设备是基础,建立有效的安全防护体系是关键,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才是重中之重。作为网络安全学研体系的根本目标,人才的培养是网络安全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戴英侠等.计算机网络安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王达.网管员必读.[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4]王新华.校园网安全策略[M].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6):1247-1248.

大学校园安全状况的调研报告 篇2

印明宝,张声纲,刘银川,朱鑫亮

摘要:本报告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考察、现场访问、查阅文献等多种方式调查华东交通大学在校学生在宿舍安全、电信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信息安全、心理安全方面的状况及对学校安全教育建设的建议,旨在了解学校的安全现状及在校学生的安全意识,分析校园内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方法。摘要:高校、安全、调查

一、调研背景

校园安全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关注的问题,更是大学生在校期间人身财产的重要保证。学生的生命健康高于一切。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学校在查寝时发现有学生在使用大功率电器和学校多次出现物品失窃以及各式各样的传销和电信诈骗等事件,对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并引起学校领导和师生的重视,多次组织了班级的安全班会,使校园安全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二、调研的目的及意义

在校园安全教育日益重要的情况下,我们组决定从大学生在校园中可能会碰到哪些安全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安全隐患,大学生对校园安全问题的看法及自身对校园安全的认识等几个方面对我校大学生展开调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到大学生对校园安全的认知程度,从而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意见并为大学生提供校园安全方面的帮助,以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保护自身的人身财产安全,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个安全文明的校园。

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既是高校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 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与实践意义。研究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总结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的有益经验和大学 生安全意识教育的一般规律,拓展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内容、丰富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方法,提出加强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的有效对策,丰富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理论,推动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和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科学发展。

对大学生科学地进行安全意识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观念,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整个国民安全意识,从而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水平。加强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不仅能够适应高校安全形势的发展,还可以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从而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环境,维护社会稳定。

三、调查方法与研究路径

本次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包括网络问卷和纸质问卷共

200份),对数据进行统计,绘出条形图,饼形图。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目前校园安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对这些数据和现象进行探究,并给出一些解决问题建议与方法。

四、交大现状调查结果

(一)火灾安全隐患

1.宿舍内火灾安全隐患

大学生宿舍内引发火灾的隐患因素很多,由图所示,列举了具有普遍性的几个方面。

我们可以看出,宿舍内燃蜡烛这个安全隐患较轻,仅占 5%,随着各式各样的台灯大量进入宿舍,燃烧蜡烛已不再是普遍现象。除此以外,其他各项火灾隐患均大量存在。几乎所有学生离开宿舍时习惯性的只带上需要的随身物品各自离开,都没有自觉的意识到离开宿舍要切断电源的重要性,此类 学生占到 48.5%,这个数字令我们毛骨悚然。

现在社会已不再是简单的电灯电视时代,高科技产品日新月异,笔记本电脑、高档手机、大功率电器等等争先恐后涌入各个角落,在宿舍人员密集的居住区,无限的电量通过有限的几根电线笼罩在各个房间,离开宿舍不拔电源,短路起火引发事故是必然。

在宿舍内吸烟占 18.5%,不仅是男同学吸烟,当下的部分女同学也有吸烟的癖好,这一类学生将近占了一半的比例;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也是部分专业的需要,几乎 80%以上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随之在宿舍内私拉乱接电线的学生也就急剧增多,占到 11.5%;当代大学生除了学习以外,个人形象和享受生活的愿望也配套涌来。

据了解,每天坚持洗头的同学占到 65%左右,大功率吹风机应运而生,因此在宿舍内使用大功率违规电器的学生达到 7+%;为了方便使用手机,绝大部分学生把手机充电器在充电状态下放在随手可及的地方,比如说枕头和被褥下面,这类学生占到 78.74%,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手机充电器都是高质量信得过产品,即使有危险,也不过是万分之一,他们在用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做筹码殊不知手机电池也有假冒伪劣产品、爆炸伤人的案例屡见不鲜,后果极其严重性。

总之,调查显示,大学生宿舍内火灾隐患因素随处可见,且屡禁不止,侥幸心理滋生,安全意识非常薄弱。

2.使用灭火器情况

调查中,73%的学生表示曾经通过各种渠道培训过或实际操作过灭火器的使用,遇到火情,会第一时间选择使用灭火器灭火,最大限度的挽救生命和财产。而有 27%的学生则表示从未接受过任何有关灭火器的培训或实际操作,也就意味着近1/3 的学生仍不会使用灭火器,在遇到大火险情时,这部分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学生还是有灭火常识的,少部分同学需要进一步认识使用灭火器的重要性。

(二)交通安全情况

1.过马路情况

调查显示:大学生过马路时,99%的学生能做到按照交通规则行走,仅有 1%的学生随心所欲,不看信号灯,不走斑马线,我行我素,随意穿插于车流之中。

不难看出,绝大部分大学生外出时都能考虑到自身安全问题,自觉保护人身安全和交通安全的意识较高。

数据显示,大学生外出搭车时,有 73.58%的学生会经常考虑搭车的安全系数,不会图一时之便搭乘摩托车或“黑出租”等无经营执照车辆,选择搭车时会比较慎重;16.31%的学生也偶尔考虑搭车的安全因素,但一般很少;10.99%的学生搭车很随意,根本不考虑安全问题。

不难看出,绝大部分大学生外出时都能考虑到自身安全问题,自觉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意识较高。

(三)饮食卫生情况

在饮食安全方面,33%的学生很在意饮食卫生,比如,在购买食品时,只买正规厂家生产的保质期内的食品,从不在小摊购买散装食品等。而 61%的学生则认为不用太注重卫生,大众化的饮食没有任何问题,偶尔的不卫生反而能增强体内的免疫力,散装食品和小摊食品更多样化,购买起来更方便。6%的学生在这方面非常随意,认为没必要那么小心,反而认为太注重卫生是洁癖,太娇气,甚至还自我安慰: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不难看出,大学生阶段,绝大部分学生对饮食安全重视不够,据了解,有近一半的学生来自农村,这可能与部分孩子小时候不太注意卫生而养成的生活习惯有关,比较随意,病从口入的安全意识薄弱。

(四)财产安全情况 1.信息外漏问题

关于信息外漏问题,在调查中发现 61%的学生经常把有关自己的信息告诉别人,比如,收到不明身份的邮件时,会打开网站填写相关信息;为了获得小赠品或一时的小利益,毫无防备的办会员卡,如实填写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重要信息;经常用自己的生日或电话号码作为银行密码等。11%的学生也偶尔外漏信息,但一般较少。比如,qq 聊天时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随意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告知他人等。21%的学生比较慎重,从来不将涉及自己的个人信息告诉他人,很谨慎的保护个人信息,比如,在 ATM机取款时,会警惕周边的行为防止密码泄露等。从数据看来,绝大部分同学因为年轻,社会经验较少,遇事不慎重考虑头脑一热就把个人信息(银行密码,个人信息,家庭信息,网络信息等)随意告诉他人,导致丢失被盗,上当受骗,欺诈受害甚至丢掉性命的恶果发生。

2.贵重物品防盗问题的考虑

调查显示:67%的学生能够意识到贵重物品要妥善保管,一旦发生丢失被盗情况,第一时间告知管理人员或报案;21%的学生大多数情况下也能意识到贵重物品不能随意乱放,但是没有养成良好习惯,仍丢三落四。只有 12%的学生认为贵重物品是自己的,怎么放置与别人无关,即使丢失或被盗,也会埋怨运气不好,忍气吞声或是自认倒霉。上图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生还是能清醒的意识到自己的贵重物品应妥善保管,严防丢失被盗,只有一少部分同学因为疏忽大意,丢三落四,丢失被盗意识尚浅,导致后果才悔恨当初。

(五)心理安全意识

1.因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导致心理安全问题

步入大学以后,要融入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不同成长背景的同龄人的大集体,生活习惯、个人兴趣、价值观念等都需要磨合,大学生阶段处于个性张扬时期,对人际交往的期望值较高,人际关系处理稍有不当,可能缩小生活圈,严重者可能会产生心理安全问题。据调查,遇到此类问题时,62%的学生能够或多或少的向朋友或家人倾诉,看情况自己处理的占 29%,闷在心理不说的占 7%左右,向专家求助的仅占 2%。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在人际交往方面遇到问题时,能够做到找人倾诉或发泄,也有一部分同学遇到困难时碍于自尊心的考虑,悄悄的压在心理,既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又不愿意找人求助,久而久之就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着身心安全。

2.因对学业成绩不满而产生的心理安全问题

因学业成绩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现象比较常见。调查中发现,58%的学生在经过努力之后考取的成绩不如所愿时,会向辅导员老师求助(为了获取奖学金等荣誉请求辅导员老师想办法更改成绩等),有 32%的学生了解成绩不如意以后,下定决心,课下努力,争取下次考试取得满意成绩,10%左右的学生因此开始厌恶学习,认为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取得好成绩,开始放任自流,成绩一滑再滑,成为后进生。由此看出,为了满足个人成就感,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比较重视成绩的,一旦成绩不理想会想方设法提高,只有极少部分同学没有计划目标,无视成绩好坏,自甘堕落,不思进取。

总结以上调查结果来看,无论是在“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安全问题”上,还是在“与大学生日常生活联系不太紧密的安全问题”上,大学生的安全意识都有值得肯定和发扬的一面,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重视并加以改善和解决的问题。

五、调研结果之对策建议

(一)加强校园安全专门立法

首先,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建立统一的校园安全防范制度,确立学校安全标准、明确学校与主管部门的安全责任等。世界各国如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都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校园安全法》,使有关校园安全风险防范与治理工作的开展有了充分的法律依据。校园安全关系具有复合性,它不仅包括纵向隶属性特征的教育行政关系,还包括横向平等性特征的教育民事关系,这种复杂的法律关系亟待相应的法律予以调整。具体来说,一是要规定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保障校园安全的具体职责;二是要规定学校在校园管理中的职权和安全职责及其法律责任追究制度,合理划分学校、家长及社会的责任及其承担;三是要规定校园常态管理制度和应急管理制度。

其次,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我们应吸取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和教训,将安全作为基本人权来考虑,从制度上建立一套防范不安全因素的规范,构建立法理念明确、层次缜密、配套完善的校园安全法律体系,从而将校园安全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此外,大学校园章程作为国家法治和高等教育法治的具体表现,应把大学的重要事项纳入其中。因此,大学也就有必要将保障校园安全作为体现基本人身安全权利的事项,并作为大学管理机构的职责写进大学章程。

(二)引入校园警察模式与多部门合作

随着近几年的不断扩招,校园呈现出开放与包容的特点,而校园安全形势也更加严峻,校园治安情况更加复杂,这使校园安全保障问题涉及范围更为宽泛。学校的教育性质以及经费来源决定了学校无论采取何种自我保卫力量都是薄弱的。就此而言,美国的校园警察制度值得我们借鉴。美国校园警察制度是校园安全风险治理的一个重要特色。1990年美国议会通过的《校园安全法》正式确认了校园警察制度,从而以联邦法的形式确立了校园警察体制的法律地位。鉴于我国目前严峻的校园治安形势,校园内安保人员的素质不高等现实,我国也应尝试建立这种制度。具体来说,规定校园警察不隶属于学校,其人员是《人民警察法》中规定的人员,是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的正式人民警察,学校警察机构列人到所在省市的警察机关序列进行管理。虽然学校警察机构与学校相关部门分设,但协调合作才能促进工作有序健康的开展。在工作中,警察机构对学校的安全工作进行指导,学校对警察机构的工作进行积极协助和配合,以此来共同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多元化的运作、多部门的合作是校园安全保障工作成功的核心。因为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时间、类型和参与主体的不确定性等,这就需要建立一个旨在整合学校各项资源,以公私伙伴关系构建的战略联盟。在这个框架中,不同组织部门运用自己手中的资源,共同为在校师生提供一个健康安全、和谐有序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在此过程中,公安、交通、消防、医疗、网络等各相关部门可在学校内共同成立一个管理机构,主要用来承担各自的校园安全伤害预防和善后处理工作。

(三)强化安全防范教育与管理 学校应加强在校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教育和日常的安全防范管理,同时在校学生也应提高自身的校园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把校园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实践证明,许多校园安全事件是可防可控的。

应加大校园安全法制教育的宣传,定期开展校园安全讲座,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对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应及时发现、及时疏导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宣扬科学与理性,宽容与谅解,杜绝校园暴力,以此加强在校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安全观教育。

高校应该把在校大学生的校园安全管理纳人到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学校通过规范组织部门分工,将临时性安全事件处理机构长期化、专门化,建立常设性的安全处理工作机构,为学校日常的安全事故处理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切实做到事发前及时预警、事发时应急响应和果断处理、事发后妥善安抚,以及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强化各项预防措施等。在这方面,一些高校的做法值得推广。例如,强化对校门的管理,采用验证进校的办法,并限制社会车辆穿行校园;辅导员人住公寓值班制度等。另外,北京高校的一些做法也值得借鉴。例如,北京工业大学在安防技术改造升级上舍得投入,先后投入23000多万元对安防设施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造升级,并在部分学生公寓安装了智能人脸识别系统,该系统通过准确捕捉人脸可对嫌疑人进行社会黑名单比对报警。北京工业职业学院实施“千名宿舍长培训计划”,通过每年对学生宿舍长进行轮训,使得宿舍长能积极参与宿舍安全管理,并带动其他同学提升资助管理能力。

(四)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教育服务体系

在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社会信息错综复杂的今天,对于大学生这一群体不能简单地运用传统的行政管理方法,对他们的违法违纪行为也不能仅仅采取简单打击的手段。那样的作法会使他们丧失自立于社会的信心,甚至会滋生对社会的不满情绪,产生报复心理。合理的教育和引导,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与支持,才是帮助他们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关键。应建立由政府机构、学校、社会组织和社会志愿者共同参与服务的多元化社会教育体系,运用多种社会管理手段进行社会预防和控制,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联系学校、个人和家庭的桥梁作用,加强社会工作者与学校、个人和家庭沟通的中介作用,全方位地防范校园安全风险。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服务型政府的理念越来越深人人心。由政府岀让社会可以承担的职能,然后社会中介组织在法律的范围内从政府手中购买服务,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化,这样也进一步提升了社会服务的效率与质量。社会工作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弥补学校在处理校园安全事件中的不足。社会工作者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运用社工的理念对问题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良好的心态,促进在校大学生健康成长,维护其合法权益,预防其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首先,在政策层面,通过政府主导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为社会工作者开展相应的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实现对在校大学生违法违纪行为的监管;其次,社会中介组织自主运作,不断加强专业培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水平;最后,在社会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建成并得到社会认同后,积极动员社会各方的支持与参与,不断充实社会志愿者队伍,从而能够更好地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五)构筑“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防范体系 人防对于我校安全防范来说是主要的手段。此外,还会辅以物防加技防的手段,共同维护高校环境的安定和谐。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这种安今:防范段已经几乎失效了。在新的社会格局和发展背景下,防范范围和难度都明显加大。为了提高防范精度,扩大防范范围,不仅要完善防范技术设施,还要使用高科技的防范。超前的安全防范工作将工作重心放在危险发生之前,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进行安全治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关部门的领导和负责人一定记要提高思想觉悟,充分认识技防的必要性,给予充足的财力和物力进行相关设施的述设,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和防护设施,并不断完善技防设备,奠定充足的物质連础。要加强相关设备的管理和使用,以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为基本原则,保证各项设备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于学校的屯点区域和事故多发区,要设置全面的监控系统,做到不留死依全面监控。此外,要做到全力位24小时不间断监控,尤其对于办公楼、实验楼等重要部门,更要加大监控和管理力度,建立完善的报警消防系统。同时,为了妥善处理突发事故,要建立事故快速处理小组,为了确保处理的及时性,要配备方便快捷的通讯工具和交通工具。人防在安全防范中占有重要作用,在重视技防的同时,也要加强人防的作用,保证校园保卫队的高水平,提高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尽量招聘受过安全保卫专门训练的保安人员,或者提供相应的保安培训。保安人员负责学校整体的治安,为师生提供-个安定的生活环境。此外,要根据重要性设置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对于卒要的部门要史加重视,安装防盗门和防盗窗,设立安全警示牌,为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要路上设置减速带。

学校的沿安防护体系是一个涉及而很广的问题,“人防、物防、技防”三方面都要重视。

(六)发挥宣传媒体的主导作用

了解校园安全状况、公开安全信息和必要的安全知识以及安全管理部门的主要措施和工作运行机制,有助于师生提高警惕,树立安全意识、有效加强自身防卫,积极参与校园安全建设,也有助于校园安全管理部门有效实施安全管理、及时获得师生帮助、降低安全管理成本、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效率,进而有助于防患于未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有效制止和打击各类危害校园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

就我国而言,师生安全意识不强、获取信息渠道不畅、缺乏必要的安全防卫常识,安全管理部门工作的透明度不高、校园安全预防的机制未有效建立、获得安全管理帮助的渠道不畅,是当前校园内各类案件和安全事放频发的重要原因。要发挥高校宣传媒体的主导作用,切实公开安全信息,增加安全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使师生的知情权得以充分尊重、安全防卫意识和技能得以提高、安全管理参与的热情得到鼓励,也使得校园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随时得到充分监督、履行职责和职能的责任感得以强化、获得安全管理帮助的渠道得以拓展,从而使校园的安全管理工作准确及时而又事倍功半。因此,可以借助广播、电视、校报、黑板报、校园网等各种宣传媒体广泛 展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灵活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

一方面,可以利用校报、广播等有针对性地报道校园外的安全事故的起因和危害后果,发挥校园媒体的优势,经常发布一些关于安全教育的信息,分析典型案例;利用专题板报、印发宣传手册、制作宣传海报、张贴安全警示标志牌等,向学生宣传法律法规、校纪校规知识,增强学生防火防盗等安全意识。另一方面,校园网络是学生了解学校和反映问题的重要渠道。有关部门和各院系一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学生反映校园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及时回答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二要将有关校园安全管理的各种信息通过网络及时发布,通报情况,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以此发挥网络在安全防范教育方面的作用。

各级学院要采取班会等形式及时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发挥预警功能。另外,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或建立QQ群等,发挥网上谈心服务或思想交流这一现代化教育载体功能,可以及时了解可能影响校园及师生安全的人和事,把事故苗头尽可能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

(七)加大预防资金投入

学校的安全问题具有不可预知的特点,保障高校安全则必要有一定的投入,没有人财物的保障,高等学校的安全管理就无从谈起,因此要设立安全管理专项经费。学校应当通过学校自筹、利用社会资金或合理统筹安排政府各项投入等合理的措施,为高校开展更加高效的安全保卫工作提供充分的经费支持。高校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就是要充分发挥保卫部门的专业管理人员的力量,落实好定期的校园巡逻活动,及时动态地掌握校园人员密集区等重点区域的治安管理状况,提高门卫等关键点的安全监管力度;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执行排查制度,对于外来人员采取正式登记、严格出入管理的措施,将校园各类潜在的治安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

由于各高等学校保卫组织体制不同,各种待遇也不尽相同,大多因学校规模大小、经费多少而定,造成很大的随意性。一旦发生案件,保卫干部又往往难辞其咎,遭受各方面的批评和职责,人们只看到了责任,却忽视了权力,保卫人员的奉献津贴、加班补贴、夜餐补助、通讯补贴等均需要落实到位。同时,也应当继续发挥以往传统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的作用,如利用围墙对校园的防护作用,对于公寓低层配备防护窗,在重要的或者易发事故的道路上设置明显的交通标志或配备一些有效的减速装置,此外也可以加大对于校园消防设施和器材 购买配置的费用等必要措施。

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当积极保证校园内基础建筑设施一定要按照消防部门制定的统一标准进行配备,并在主管部门经验收合格的情况下予以使用,积极开展各项文体活动,增加校园内的非正式控制,全力减少犯罪的死角,从校园的安全防范上着手。政府对于高校的安全管理建设工作应加强在财力以及物力等各项管理资源方面的支持力度,为安全专业管理队伍和各类安全管理监控设施的正常有序运行提供基础支撑。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视频频监控、电子报警等现代技术手段运用到安全巡更和安全门禁等安全保卫工作中去,逐步形成周界防范和消防中控等先进技术一体化应用的安全防范体系。

现阶段,可以有效地在校园普遍配置安全电子眼,也可以针对重点实验室重点配置安全报警系统,并且保证这些先进技术在投入使用后能够保持正常运行,如在各主要路口、重点部门、重要楼层和重点部位安装防火、防盗、报警求助,尽最大可能减少人身伤害。将最新的安全防范技术应用到高等学校的安全管理中,这对杜绝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和事故的侦破很有帮助。形成人防和技防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形成为一种有机结合的安全防范体系,将更加先进的安全工作理念和安全保卫形式运用到高校安全管理实践中去,以便在遭遇突发安全事件的情况下,高校的专业管理力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及时有效地启动善后工作。

六、结语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重要建设者、接班人,承载着社会各界的巨大期望,所以高校的校园安全历来备受关注,但是由于高校往往人员复杂、密集,加之大学生相对缺乏社会经验,思虑单纯,时常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宿舍用电不规范、物品摆放随意、走路玩手机、麻痹大意等是造成学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校大学生心理安全和信息安全问题愈来愈突出,这显示了新形势下高校安全问题面临的的新挑战。

虽然我校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问题已经卓有成效的渗透到各个领域,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事实上,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事实表明,在我校教育这一主阵地上,要高度重视安全知识的宣传作用,加大安全防范技能的培养力度,从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出发,针对不同时期的的安全环境特点,充分利用“宣传”与“防范”两大利器,进一步尝试将各种安全教育机制纳入教学计划的新方法,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出现在课堂讲授中,实现“教”与“管”的默契配合,共同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同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与提高实效,真正解决这一庞大群体在高校教育阶段存在和产生的各种安全意识隐患。

在当前的的安全形势下要维护学校长期的安全稳定,学生应当切实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防微杜渐,把握好心理防线;学校要加大安全管理工作的力度,坚持教育在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建立科学的学生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心理安全干预制度和安全保障体系,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S斌:《如何遏制校因安全事故发生》,栽《人民a报》2013年6月19 g第18版。[2]眛士桢:(世界各国、各地区校曲安全建设经验借鉴》,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3]梁捷:《莫纪宏(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保障校因安全应纳入大学章程》,栽《光明日报》2011年4月18曰第2版。

[4]吕斌:《如何遏制校因安全事故发生>,栽《人民日报》2013年6月19日第18版。

山西省果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 篇3

关键词:果品;质量安全;措施

文章编号:1005345X(2015)02001203中图分类号:S66文献标识码:B

食品安全是关乎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大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果消费量在人们的食物消费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果品质量安全问题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将山西省果品质量安全状况、存在问题与对策分述如下,供业内人士参考。

1山西水果生产及果品质量状况

1.1水果栽培面积和产量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境内土层深厚,光热资源丰富,降雨适中,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是我国北方落叶果树栽培适宜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果品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果业发展迅猛,果园面积、果品产量及产值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提高。据业务部门统计,截止2013年底,全省水果面积54.7万hm2,产量702.23万t,果品总收入196.36亿元,农业人口人均果品收入832元,果品贮藏能力200万t,可周年供应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的果品。

1.2加强标准果园管理,实现果品提档升级

强势推进果园管理标准化和提高果品质量是近年来我省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9年全国水果标准园活动启动以来,我省共建设标准化果园543个,覆盖果园面积0.95万hm2,覆盖果农11 933户,其中农业部的标准果园15个,覆盖果园面积达0.12万hm2, 覆盖果农达

尉亚妮:山西省果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

1 213户;省级标准果园528个,覆盖果园面积达0.83万hm2,覆盖果农达10 720户。标准果园的建设辐射带动了周边果园应用新技术和实用技术,大大提高了我省果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目前,全省约有400 hm2果园完成了GAP认证,临猗、平陆、吉县3个县的果园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单位,促进了山西果品质量提档升级。

1.3标准化技术应用不断提高,果品质量安全状况良好

山西作为全国果业生产大省,水果生产已由“数量效益型”转向“质量效益型”。 我们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加强对农民的质量安全教育,严禁违规农药品的使用,强化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广,确保果品质量安全。同时随着优质水果示范基地建设及“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基地县水果产业建设项目等重大项目的实施,果实套袋、果园生草、间伐减密、树形改造、无害化病虫防治等先进实用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在苹果、梨、葡萄、桃、杏等果树上得到广泛应用。果实套袋能够极大地提高果实外观品质,每年呈5%的速度增长。根据调查,2014年全省苹果、梨、葡萄、桃等果实套袋300亿枚左右,果园生草、间伐减密、树形改造、铺反光膜、无害化病虫综合防治等应用面积累计达66.7万hm2。标准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生产优质、安全、营养果品提供了保障。近年来,通过对我省果品农残抽检结果表明,我省果品质量安全总体状况良好,没有出现大的质量问题。

1.4果品逐步向国际高端市场迈进,果品出口量也在不断增加

近年来,我们以农残检测为抓手,以果品质量安全为保障,有力促进了全省果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果品出口逐步向国际高端市场迈进,出口量也在逐年增加。2009年、2010年我省苹果先后通过了澳大利亚进口水果风险评估考察和检疫准入检查,使我省成为我国首批获准向澳大利亚出口苹果的省份之一。2014年10月9-10日,美国农业部组成的专家考察团对我省临猗、万荣、盐湖区的苹果园和包装厂进行实地考察,均达到出口美国的相关标准,我省苹果获得出口美国的通行证。目前,在山西省检验检疫局及侯马局备案的出境水果注册果园共67个,果园面积达1万hm2,出境水果注册包装厂有24家。我省水果已出口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法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墨西哥、阿根廷、智利、南非等美洲和非洲国家,新家坡、越南、泰国、菲律宾、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国家和地区达到24个,出口水果鲜果总量达15万t左右,出口金额达3亿美元左右。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果业投入品的监管问题

目前果业投入品市场主体多元,在促进果业增效、果农增收的同时,果业投入品监管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果业投入品的科学使用意识不强。广大果农是果业投入品的使用者,他们知识水平有限,为了单方面追求果品产量和效益,不能科学合理使用果业投入品。而果业投入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片面考虑价格和自身利益,导致违禁果业投入品屡禁不止。

二是果业投入品的检测监督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市场上果业投入品种类很多,有的果农不到正规农资商店购买,而是凭自己的经验和直感在路边无证摊贩或流动的小商贩上购买,不了解内在质量。尤其是到了果树施肥、喷药的关键时期,随意乱用、乱施农药、化肥的情况仍继续存在。

三是市场监管不力。当前国家大力扶持合作社、种植大户等,部分人员为了谋取个人利益,借助国家惠民政策临时组建合作社,为入社社员提供化肥、农药等农资,他们不考虑所提供农资质量以及是否国家允许在果树上使用的化肥、农药等,为果品质量安全埋下隐患。

2.2果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果树生长发育、果品产量高低、品质优劣均与大气、土壤、灌溉用水等果园生态环境密切相关。近年来,全国各地雾霾现象特别严重,大气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5(2)

污染对果树生长及果品质量安全存在较大威胁。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氟化物、氮化物等污染果树叶片后,叶片受伤害后极易脱落,特别是二氧化硫在空气中被氧化后形成酸雨对果树危害更大。氟化物主要破坏果树营养生长,降低坐果率,使果实不能正常生长。雾霾中含的细小金属颗粒在果树花期影响授粉和坐果,对果品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影响,严重时果实将失去商品价值。另外,有的果农新建果园时,不考虑果园周边环境影响,将果园建在工厂附近,工厂向周边地区和空气中排放的废水、废渣、废气等对果园土壤、灌溉水造成污染,严重影响果品质量安全。

2.3果树栽培模式落后与用药不合理问题

果树栽培模式落后,导致果园病虫害防治用药频率、用药浓度呈增长趋势。目前我省约有23万hm2的果园是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发展的乔化密植果园,由于栽培模式和树体结构的不合理,造成果园密闭、通风透光性差、病虫害发生严重,导致果园单产低和果品质量安全性不高。根据调查,80%的果园病虫害防治主要依赖化学防治。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在消灭害虫的同时也会杀死有益的天敌昆虫,同时导致病菌和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果农喷洒农药的用药量越来越大,喷洒次数越来越多,喷洒浓度越来越大,最终造成生产出的水果“好看不好吃,好吃有危险”的食用安全问题。

3采取的措施

3.1扩大宣传,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意识

首先,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站等新闻媒体和会议及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增强果农果品安全法律意识和监督意识。

其次,要对企业、果业合作组织、果农开展大规模的果品质量安全技术及相关法规培训,普及农药、化肥等果品投入品的科学使用知识,提高安全、科学、合理使用水平。

最后,要加强禁限用农药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扶持果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氛围。

3.2强化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

果业投入品质量优劣和使用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果品的数量和质量,加强对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是确保果品质量安全的基础性工作。为此,要加强果业投入品的监管能力建设。

一是按照《农药管理条例》《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联合农业执法队伍,积极开展农业生产资料打假活动,把好生产资料投入关,注重源头治理;二是根据国家允许在果树上使用的农药、肥料种类,加强对果业合作社的进货渠道和生产物资的发放进行检查和督导;三是要加强果品的监督抽检,提高抽检频率,扩大抽检范围,严厉打击种植环节违法使用禁用农药、化肥等行为。

3.3加强果品安全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针对不同地区的农业资源和不同类型果园,加强果品安全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是积极推进生物农药及天敌昆虫的应用,逐渐取代依赖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的防治手段;二是发展生物肥料、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合肥料、腐殖酸类肥料、矿质肥料等生产工艺及其使用技术;三是积极推广矮化密植栽培、果园间伐和树形改造、果园病虫害预警和无害化综合防控技术、节水灌溉、覆膜保墒集雨技术等;四是积极开发和推广果品产后贮藏、运输、包装、销售和加工的无害化技术体系。

3.4健全并强化果品质量标准和监测检验体系

校园网安全状况分析 篇4

贵州民族大学校园面积广大,人口众多,地形复杂、校园交通压力很大。校园交通安全问题一直都是师生所关注的焦点,时日性、时段性的交通繁忙对校内师生的正常学习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困扰[1]。根据调查前的经验分析,贵州民族大学显性的交通压力主要体现在: 校内主要路口的时段性的车流人流集中,校内的不文明行车现象[2]。本次关于贵州民族大学交通安全的状况的社会调查,以校园的师生作为调查对象,以校园的教职工和学生作为主要的调查对象,以师生对校园交通环境的评价和认识、各主要路口、路段的车流量和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为主要调查内容,以期通过本次调查对贵州民族大学的交通现状得到一个比较客观、清晰地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改善交通状况的可行性对策。

二、调查的总体、样本及资料收集分析方法

本次调查的总体为贵州民族大学所有全日制在校学生和全校教职工。本次调查的样本规模为100份,其中有效样本82份,调查范围包括贵州民族大学所有全日制在校学生及全部教职工。本次调查的分析单位为个人,调查资料的收集主要是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文献调查法等。

三、调查的内容

本次调查,重点了解学校师生对交通环境的评价和认识,特殊时段时的主要路口、路段的车流量及教职工和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三个方面的内容,得到了比较详细的结果,以下就对重点涉及三个方面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 一) 特殊时段主要路口、路段的车流量状况

主要路段,是指贵州民族大学校园内车流量人流量相对集中和频繁的地段,主要路口指贵州民族大学的东门、北门及贵州民族大学堕落街路口。这些路口和路段都是经常性、时段性和时日性人流量车流量相对较大的地方,选择其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能抓住交通安全问题的主要方面。所谓特殊时段,是指一天内或一周内人流量、车流量的高峰时段根据调查,选择特殊时段进行分析,使得研究比较有针对性。具体情况如下:

1. 特殊时段主要路口的车流量状况

( 1) 贵州民族大学收费站车流量

观察时间:2015年12月3日11:25到12:20分

根据表1,高峰时段进出贵州民族大学收费站的车辆有面包车、中型客车、轿车、出租车、摩托车、电动车、小型货车等,其中主要车辆类型分别是轿车、出租车、摩托车三类,这三类在数量上排在前三位。2015年12月3日11: 30到12: 05分三类车的进出量分别是: 28辆、17辆、28辆; 49辆、8辆、30辆。位居首位的是轿车,其次是摩托车; 相对轿车和摩托车而言其他车辆的类型相对较少。

( 2) 贵州民族大学逸夫图书馆车流量

观察时间: 2015年12月9日17: 05到17: 50分

根据表2,高峰时段进出贵州民族大学收费站的车辆有面包车、中型客车、轿车、出租车、摩托车、电动车、小型货车等,其中主要车辆类型分别是轿车、出租车、摩托车三类,这三类在数量上排在前三位。2015年12月9日17: 05到17: 50分三类车的进出量分别是: 32辆、19辆、32辆; 56辆、15辆、42辆。位居首位的是轿车,其次是摩托车; 相对轿车和摩托车而言其他车辆的类型相对较少。

( 二) 师生对学校交通环境的评价及认识

调查统计显示,受访者对我们的交通安全状况持乐观态度的占多数,但仍有三成表示不满,在校园里,大多数的受访者认为校园交通更拥挤,特别是一些特殊时期和校园部分车辆停放、乱放的情况。60% 的受访者认为学校的交通设施、标志等需要改进。虽然校园的减速带可以到处看见,但有许多自行车,以避免颠簸前进的道路上,使用小洞或间隙通过。近6成的受访者建议在减速带安排在中间的一个小口供自行车进入。因为根据我们学校的特殊地理,地形环境。在学校骑自行车是不可行的。在问卷调查结束后,共有52名受访者对我校的交通安全状况提出了建议或意见,37% 的有效问卷,这表明我校师生对校园交通安全是一个高度关注的问题。

四、小结

通过对调查数据和资料的分析,对贵州民族大学的交通状况做出如下总结:

关于校园的交通安全状况,主要存在以下主要的问题: 校园车辆行驶速度偏快,教学楼附近,堕落街,主要干道的交通秩序相对较差,交通指示系统不完善,校外车辆的频繁出入,是造成校内交通安全的重要原因。在交通安全意识与知识方面还有所欠缺,这也是引起交通混乱和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针对民大的交通安全状况我们提出以下对策:

( 1) 加强出入车辆管理,减少车辆随意进出学校,缓解校园压力。

( 2) 在大型机动车辆进入校园的车速限制的基础上,明确校园内电动汽车和摩托车的速度控制。

( 3) 增加,改变学校道路上的路灯,增加照明程度,在关键路口设置交通警示标志。

( 4) 在主教学楼附近,收费站交叉口,设置临时交通管理组,在上课期间,进行交通疏导。

( 5) 加强对师生的交通安全知识培训,培养交通安全意识。

( 6) 在改善学校交通现状的过程中,应广泛收集各方的意见,以便提出更有效的修改意见。

以上是对贵州大学民族交通调查和分析,虽然我们严格按照社会调查的方法实施调查,并做了分析,但由于时间紧张,在操作过程中的步骤是比较粗糙的,数据有一定的可信度,但也缺乏准确性。我相信在学校努力管理的同时,只要所有人都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贵州民族大学交通安全状况可以得到质的提高,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安全、便捷的交通环境。

参考文献

[1]张莉,杨小朋.《荣乌高速公路潍坊段重大桥梁交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构建》[J].森林工程,2015(4).

中国周边安全状况分析 篇5

当今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所谓的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与中国相邻或是相近地区的安全形势问题了,而是在全球以及空天范围内只要对中国有重大安全影响的问题都已是中国的“周边”安全问题。所以,本次分析是以全球为背景,讨论中国所面临的传统与非传统方面的安全威胁,以及所能应对的措施。进入21世纪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有利于和平稳定的因素虽有增强,胆不利于和平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并时有激化,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明显特征,维护和平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依然任重而道远。

传统安全威胁方面:

一.海洋方面

海洋方面的安全问题,是我国面前的最大安全问题。海洋航道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生命线,各大国的海洋军事化更是我面临的传统安全威胁的最主要方面,所以,我国在进行海洋外交的同时,打造强有力的蓝水海军已成迫在眉睫的战略任务。

太平洋方向:

1.东北亚安全形势。朝鲜核危机对中国关于建立朝鲜半岛无核化是一个严峻挑战, 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没有半岛的安全, 就无中国现代化的最终实现。因此, 中国正竭尽全力促成朝核问题的多边会谈, 然而成效不大。虽然如此,然而朝核问题更多是中美两国进行利益角逐的砝码。朝鲜面临的国内及国际环境相当恶劣,只能求助于中国;美国虽然极力打压朝鲜,然而却非美国的战略利益,不可能冒着与中国开战的风险而出兵朝鲜。然而,朝核问题却影响到我国的战略利益,因此,也得谨慎处理。

2.东海安全形势。东海问题,主要是中日之间对东海的利益争夺问题,中日两国在东海有众多的利益冲突点,岛屿争夺,海底资源的开发争夺等问题,极易导致局部的军事冲突。同时,日本是我国的重大安全威胁,也是美国遏制中国战略的军事及政治前沿。中日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民族主义情绪,极易导致自发性的民间对抗,而且历史遗留问题非但未得到妥善解决,日本方面还不断挑起争端。日本的台湾政策,美军基地,极右势力无一不是我国防范的对象。5月初,我军穿越日本公海进行军事演练的后续**仍在,今日东海的矛盾问题开始升级,双方都在暗示用局部武力的可能性。虽然,中日经济的相互的依存性增加,然而中日两国远不是经济交往就能改善关系的。不过,日本的安全政策在美国的影响之下的,关系到美国的利益时,美国也绝不会让日本为所欲为的,所以中日的全面冲突可能性不大,局部军事行动却极易发生。

3.台海安全问题。台湾问题,是我国的核心利益问题,也是中美、中日爆发全面冲突最大可能因素。时至今日,中国仍未统一,台湾问题不得不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痛。台湾问题的解决无论对于我国的政治或是军事发展都有巨大的战略性利益。然而,台湾问题也正是美国困扰中国的最主要问题,台湾岛内虽有台独势力,但问题能否解决远非台湾能左右的,而是中美两个世界大国的博弈。美国是当今超级大国,绝对实力虽有所下降但相对实力任然是绝对领先的;中国虽有快速进步,但同美国还有全面的差距,所以当下我国没有实力来要求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让步,更谈不上不干涉台湾问题。中国无法威胁到美国的核心利益,所以中国在台湾问题上没有同美国谈判的资本,同时台湾又是美国重要的战略利益,美国甚至能以武力来防止大陆强硬解决。当前,台湾的政治还算稳定,马氏的不独不统策略也目前的各方利益,然而台湾问题不是日久就能让所谓的历史趋势能自然解决的,大陆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同台湾的联系,争取最终能和平解决,同时要加快自身的发展,加强军事建设,做好因台湾问题,而同美国日本及岛内台独势力进行局部或是大规模战争的准备。

4.南海安全形势。南海是极重要的战略通道,对保持国内稳定和长治久安具重要意义。但现在中国南海已经面临被瓜分的危机。目前,周边许多国家不仅对岛群提出了主权要求,而且还占领了大部分岛礁,对其附近海域进行疯狂的资源掠夺。中国的海洋领土和海洋权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南海形势目前非常严峻。南沙有500多个岛礁,中国只控制其中4个,现在他国这加速南海资源。南海水域日益呈现国际化、同盟化的趋势。从国际惯例来看,国际法尊重先占为主的原则,谁先占领并实行有效的管理,谁就拥有较大的主导权。如果从传统海疆线原则基础上后退,可能将最终推翻传统海疆线的原则,南沙群岛各占领国和主权拥有国之间就会展开平等谈判。这样下去,南沙可能永远回不来。所以,在南海为完全国际化前,我国应进行局部军事行动,捍卫我国的当前利益,用军事外交来保障政治与和平外交。

印度洋方向:

印度洋上的马六甲海峡承担着我国绝大部分的经济航道,然而印度作为南亚大国一向把印度洋当做自己的内海,对于我国海军护航行动都严密监视度洋北部的弧形战略地带是一条重要但却充满冲突和利益纠纷的地缘战略弧。随着全球能源需求量和海上贸易的逐年递增,该区域将不仅仅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战略区域之一,而且还将因为区域内根深蒂固的矛盾和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而成为世界上冲突爆发最频繁的地区之一。

中国在印度洋上巨大的利益关切,造成了以印度和东盟国家为首的印度洋地区国家的担忧和疑虑,“中国威胁论”在印度洋地区甚嚣尘上。结果,中国在巴基斯坦援建的瓜达尔港、在缅甸修建的公路等,尽管是基于互利共赢的经贸目的和发展援助计划,但印度却囿于其传统的“印度主义”战略思维,从安全和战略视角来曲解中国与其他国家间正常的经济合作关系,以至于有人炮制出了所谓中国旨在包围印度的“珍珠链战略”。毫无疑问,对中国印度洋战略意图的曲解和战略猜忌,给中国在该地区维护正当合法的国家权益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也造成了所谓的“马六甲困局”。如何破解这一困局,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的利益,就成为中国政府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在维护海洋权益过程中,中国还应该像其他国家一样,努力建设一支能够有效维护自身海洋利益的海上投送力量。虽然中国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道路,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就不能具有保卫自身远洋利益的实力。实际上,当今中国尤为需要一支“蓝水海军”来维护能源安全和航运安全,以及为“和谐海洋”秩序提供强大的力量保证。

陆地方面:

陆地边界领土争端不断得到解决,90年代以来,中国已先后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越南等国解决了边界问题和领土争端,目前只剩下中印边界问题尚未解决,而问题也主要在我国西南方向。

阿富汗是中国西部一个重要邻国,目前,北约在阿富汗驻扎大约3万部队,其中包括1.2万多美军。这是二战结束以来北约第一次在中国西部邻国长期驻扎数万部队。目前,驻阿富汗美军由于受到反美武装的袭击,疲于奔命,正要求北约增派更多的部队。北约部队在阿富汗主要进行维和和重建。大量现代化飞机驻扎在阿富汗大型空军基地。一旦需要,北约任何大型作战飞机可起降阿富汗,对亚太地区构成战略威慑。印度为了成为一个世界性大国,正加强军事力量的发展,尤其努力提高远程导弹部队的作战能力。印度已研制成功射程3000多公里的“烈火”弹道导弹,一旦开发成功5000公里以上的洲际导弹,将可以威慑整个亚太地区。1月10日,印度首次成功地用一枚火箭把3颗卫星和一个返回式太空舱同时送入太空,意味着印度已掌握了一箭多星技术。未来印度很可能继续拓展技术潜力,争取一枚火箭运载更多的弹头、打击更远的战略目标。印巴冲突仍是中国周边安全重要隐患。近年来两国核与常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两国今后在克什米尔再起冲突的危险性依然存在,而且与我国存在领土争议,其安全威胁不得忽视。

空天方面:

虽然国际上反对将空间军事化,在空间安全问题上,美国一直以独往独来、不受任何约束为前提,为此,一再拒绝中国和俄罗斯的有关提案,使裁军谈判陷入僵局,至今没有下文。人们知道,中国和俄罗斯两国曾经提出的关于“防止在外空放置武器、对外空物体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条约”的草案如果通过,全世界有希望就此达成新的国际法律文书,这将对防止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和维护外空的和平与安宁带来新的希望。然而,近阶段美国却悍然部署空天战机,给全世界带来实质性的军事。为此,我国为自身的防御,不得不加紧对空天作战的防御甚至是进攻的研究与准备。

非传统的安全威胁方面:

校园网安全状况分析 篇6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状况,建设方法

前言

校园体育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 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体, 以身体练习为手段, 以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文章在对校园体育文化进行价值认识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了校园体育文化的表现方式, 结合校园体育活动实际, 提出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实践建构策略。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 体育文化作为一种身体文化与人类的发展而同步, 因而其影响最为深刻;体育文化作为一种运动文化给人类带来快感和美感, 并给社会带来健康和活力。出于人类的共同需要, 人类对自身生存、发展、享受的追求和关注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校园体育文化主要是指学校体育传统和体育风气。通过对校园体育文化价值的深入认识, 并加强文化建构, 有助于促进校园体育文化价值的实现, 有助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本文通过分析校园体育文化物质环境、人文教育环境、文化活动环境的现状, 在认识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精神文化等校园文化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了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 结合校园体育活动实际, 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规划、培育强化和持续提升的实施步骤和具体措施等方面, 提出校园体育文化建构的思路和方法, 以期能够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能够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状况分析

1. 人文教育环境状况。

文化是一个众说纷纭各自表述的概念, 如《现代汉语词典》 (第1381页) 认为: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特指精神财富, 如文学, 艺术, 教育, 科学”, 当然这个概念中有许多成分是缺失的, 比如宗教、法律、哲学等没有涵盖在该概念中。体育既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活动, 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 它以身体活动的形式传递文化, 其发展演进过程, 在人类自我的个体生理环境、心理环境乃至社会群体的生理环境、心理环境中, 在不断地、永恒地创造和赋予新的意义和价值。它对于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特点和情感方式的影响, 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体育文化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视角进行理解, 广义上的体育文化可以理解为围绕体育运动所形成的文明的总和;狭义上的体育文化可以理解为体育运动某一方面的文明因素。在《体育运动词汇》中, “体育文化”一词被定义为: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体育文化的人文教育环境是指, 学校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 使得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否有必要的人文环境, 是当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除此之外, 由于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 也给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 网络文化内容丰富、发展迅速、高度开放等特点, 使其影响范围非常广, 影响程度比较深,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渐增, 并“以‘双刃剑’的特质, 深深地影响着一大批青少年的思想和日常行为”, 尽管如此, 但由于网络是新的传媒, 它几乎还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盲区, 需要在今后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进一步探索, 研究如何在人文环境教育中加以融入。

2. 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状况。

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主要是指学校开展的以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生活、培养体育文化素质、增强体育文化素养为主要目的和功能的各类体育活动, 比如, 课外体育活动、健身竞技、体育节、学生体育社团, 等等。这些体育文化活动的成功开展可以为同学们提供丰富的展示自我才华的机会, 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有些实际感受和体验能让学生受益终生。比如有的学校有富有朝气的舞蹈团、勇攀高峰的山鹰社、武术协会等等, 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 还提高了实际能力。有的学校还经常举办学术讲座, 讲座内容丰富, 知识覆盖面广, 涉及前沿的、与时代结合紧密的、学生感兴趣的主题, 讲座的主讲人既有校内的名师, 也不定期邀请校外的体育健将、国家队运动员, 让学生能经常与体育名人面对面地交流, 让学生从他们的思想中受到启迪, 让他们受益终生。其中, 学生社团在校园体育文化建构中具有特别的优势。当前, 日益蓬勃发展的学生社团越来越成为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在文化传播中,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文化的渊源不同而产生的文化传播的冲突及障碍, 在这样的背景下, 依托由学生组成的学生社团进行校园体育文化传播无疑是理想的模式。学生社团是由具有某方面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成立的、为实现成员共同愿望而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 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自己组织、自己设计、自己参加的, 因为兴趣相系, 所以学生参与社团类学生活动主动意识强, 积极性高。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人际关系交往的舞台、了解与认识社会的窗口和桥梁, 它也就必然成为学生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社团活动与文化活动的这种天然联系, 使学生社团在校园体育文化建构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 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的校园体育文化建构模式将有助于形成“阳光运动、快乐成长”的学生文化。但是, 从总体上来看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不同学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 如果领导重视、硬件条件和设施较好的学校开展得相对较好, 而领导不够重视的学校, 其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开展情况明显较差。

3. 物质支撑建设状况。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需要开展一系列的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相关的具体工作, 而相关工作的开展需要相应的物资设备, 比如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相应的体育场地器材和设备设施, 等等。然而, 有的学校虽然有体育硬件设施, 但与学校发展的需要对比来看, 还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 有一些必要的物质支撑还比较缺乏,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针对性物质支撑还明显不足, 不能满足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需要, 具体表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校都缺乏配套的体育文化活动设施, 实训场所简陋、器材陈旧。这种学校体育文化设施不足状况与学生日益高涨的体育文化精神需求成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较为突出的一对矛盾。

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 不可能一蹴而就。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还要体现学校的特征, 让所有人员学习、工作、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 从而培养出新一代有着承受挫折战胜危机的、具有顽强意志、勇于开拓、善于进行自我反思和调控、具有积极人生态度和主动意识、善于沟通、乐于合作、敢于负责、人格力量崇高的热心祖国建设事业的新时期人才。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建立一种教育环境, 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参与, 不断培育与强化, 才能形成正向的、健康的、积极进取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集体风尚。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社会文化背景也在发生变化, 校园体育文化也不能一成不变, 也应与时俱进, 持续提升, 不断具体充实。要体现时代要求, 反映当代社会价值观, 实现校园体育文化的持续提升。校园体育文化的持续提升还需要在管理机制上进一步做具体的工作, 管理机制包括刚性的管理机制, 即规章制度、行政措施等方面, 也包括柔性管理机制, 即精神环境、文化氛围等方面。校园体育文化要实现持续的提升, 这两个方面的工作不能相互替代, 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韩兵.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和作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1, (8) .

[2]左成.校园体育文化现状的探析[J].体育科学研究, 2011, (1) .

校园网安全状况分析 篇7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志丹县8所中小学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志丹县高级中学、保安中学、杏河小学、城关小学、金丁中心小学、红都小学、双河中心小学、永宁中心小学。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收集和查阅了相关领域的专著、文献资料法,并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本次问卷调查分别对志丹县高级中学、保安中学、杏河小学、城关小学、金丁中心小学、红都小学、双河中心小学、永宁中心小学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8份,回收8份,有效问卷8份,有效率100%。

1.2.3 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有效数据,运用Exce12003软件进行相应的处理,主要进行百分比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志丹县开展校园足球的基本现状调查分析

2.1.1 学校的总体情况统计分析

本文所选取学校的师生总人数9607人,其中教师667人(体育教师30人),学生8940人。

表1显示,足球定点学校有2所,所占比例为25%,非足球定点学6所,所占比例为75%;表2显示,学生占师生的比例最大,约93.1%,体育教师所占比例最小,仅约0.3%。结果表明:志丹县校园足球定点学校较少,体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2.1.2 学校足球课程的安排情况统计分析

表3显示,8所学校中每周足球课课时数共66节,占体育课总数32.4%,结果表明:有67.6%的学校在体育课中没有开设足球课,足球课的比重较低。

2.1.3 学校足球教师来源情况统计分析

表4显示,30名体育教师中只有2人来源体育院校足球专业毕业,仅占6.7%,而非足球专项体育教师却达到了63.3%,结果表明:专业院校毕业的足球教练极其缺乏。

2.1.4 学校足球场地设施情况统计分析

足球是一项对场地、器材的要求相对较高的运动项目,场地器材差不仅会对训练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容易导致运动员受伤[2]。标准化的足球场是学生进行高效训练、常规比赛和减少损伤等方面的硬性指标。

表5显示,有5所学校均为水泥场,占总数的62.5%;2所学校为人工草场,占总数的25%;1所学校有天然场地,占总数的12.5%。结果表明:大多数学校没有塑胶草坪场地,这为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进一步普及校园足球活动带来了困难。

表6显示,7人制足球场有4片,占总数的50%;5人制足球场也有三片,占到了总数的37.5%;11人制足球仅有一片,占总数的12.5%。结果表明:足球场地缺乏是志丹县各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2.1.5 校园足球活动的经费投入和管理情况统计分析

地方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需要地方的体育局、教育局、足球协会三部门相互合作开展,在具体活动运作方面,组织的主体不一样,活动产生的效果就不一样[3]。因此,足球活动经费投入以及管理举措要与它们紧密结合在一起。

表7显示,被调查的8所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均需要经费支持和帮助;有5所学校没有管理机构,占总数62.5%;其中3所学校有管理机构,占总数37.5%。结果表明:经费的严重不足给校园足球开展带来了困扰。监管机构缺失,制度建设不完善,使校园足球健康有序开展得不到有效保障。

2.1.6 校园足球队的训练比赛情况的统计分析

表8显示,有6所学校每周都有训练,占总数的75%,其中每周1—2次或3-6次足球训练均为37.5%,而2所学校无常规训练。表9显示,参加校内及校际比赛的学校有5所,占总数的62.5%;有3所学校无比赛,占总数的37.5%。结果表明:各学校每周足球训练次数不均衡,部分学校比赛机制不完善,校际比赛交流甚少。

2.1.7 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情况统计分析

中国学校足球在培养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上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制度、传统观念、经济条件的制约[4]。因此,志丹县中小学为县(市、省)级以上输送足球运动员和通过足球特长优惠倾斜政策升入一级学校的学生比例较少。

表10显示:8所学校前三年总共输送人才17人,其中,为县级以上输送人才12人,占总人数的70.6%;通过足球特长升入一级学校5人,占总人数的29.4%。结果显示:人才输送数量不大,高质量的后备人才需要大力培养。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志丹县作为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城市之一,校园足球定点学校分布少,因此增加定点足球学校数量,普及校园足球领域,对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学校在开展体育课程中没有广泛开展足球课教学内容,这对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足球和掌握足球基本技能造成了一定影响。

(3)高水平足球教练员不足是制约志丹县县校园足球水平不高的主要因素。

(4)经费保障不足,场地匮乏是制约志丹县校园足球活动广泛开展的最大阻碍。

(5)校园足球管理结构失衡,监督力度不到位现象严重。

(6)学校没有制定一份训练及比赛的确切方案,不同学校训练比赛存在差异性。

(7)学训矛盾突出,家长对足球运动存在认知差异,对学习与踢球缺乏共识,导致人才输送短缺。

3.2 建议

(1)适当增加定点足球学校数量,非定点足球学校的足球训练比赛不能松懈,这样能够宽领域的发现足球人才,从而让校园足球活动得到更好的发展。

(2)体育课教学中定量安排足球内容,多角度和途径宣传校园足球活动,创新教法,提高学生学习足球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喜欢足球。

(3)优化校园足球师资力量,引进高水平专业教练员。建立规范的校园足球教练员、指导员的培训体系,以促进基层教练员数量的稳步提升,提高教练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5]。

(4)扩大经费投入规模,改善场地设施状况。要寻求社会更广泛的支持,拉拢“校园足球”与企业的长期合作,获取社会的资助。

(5)建立完备、高效的校园足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力度[6]。体育部门、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需要积极寻求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确保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

(6)政府加大力度支持引导,扩大宣传力度。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足球竞赛体系,组织比赛,让更多学生参加比赛,营造良好的足球文化氛围。

(7)转变家长对足球运动的观念,正确处理好学生学习与参加足球运动之间的矛盾。学校要把“体教结合”贯穿到整个校园足球发展的过程中,同时又不能放松文化课的学习,这样就更有利于培养高质量的后备人才,有利于普及校园足球运动的健康运行。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主要从校园足球的课程安排、训练比赛、体育教师来源、场地设施、经费投入与组织管理措施和人才培养方面,对志丹县中小学校园足球的开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加强校园足球工作的科学合理化建议,为校园足球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志丹县,体育活动,中小学,校园足球

参考文献

[1]郭青.志丹少年因足球而快乐[N].陕西日报,2014-04-08.

[2]许诺.郑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邓正富.福建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的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朱永杰.浅谈校园足球与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4):80-82.

[5]王格.我国校园足球开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2):99-103.

校园网安全状况分析 篇8

一、校园媒体发展现状及调查总结

校园媒体, 目前来说, 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校内传统媒体, 分别有校报、校园电视、校园广播等;另一类是校内新媒体, 主要由校园新闻主页、博客以及微信、微博、人人等社交网络软件构成。校园新闻主页虽然已经存在发展十余年, 在新闻口径上与传统媒体一致, 但其具有即时性、交互性、多媒体性等传播特点, 我们依然将其归于新媒体的行列。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不断发展, 新媒体和微媒体越来越成为学生使用的主流。而传统媒体在校园内的作用被不断削弱。为了全面了解大学生使用校园媒体的现状以及他们对校园媒体发展的需求, 我们设计了《关于大学生对校园媒体态度的调查问卷》, 在山东理工大学校园内采用集中发放和分散访问的方式进行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 收回296份, 其中4份为无效问卷, 实际有效回收率为81%。调查对象中, 文科生82人, 理科生210人, 年级分布比例大概为大二46%、大三34%、大四20%, 考虑到做问卷调查时大一新生刚刚入校, 对校园媒体不了解, 故没有纳入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分布基本符合学校内部文理比例以及男女比例。问卷主要问题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1) 目前, 您平时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 (多选, 最多两项) 调查中, 将网络作为获取新闻主渠道的同学占约92%, 选择手机报等信息有60%, 其他还有12%选择电视, 4%的报纸杂志和1%的广播。

(2) 随着全媒体发展, 您更倾向于从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获取信息?54%的同学倾向于使用新媒体接收信息, 接近46%的同学选择两者兼顾, 仅有1人选择传统媒体。

(3) 您通常从哪些渠道获取校园新闻 (多选, 最多三项) ?在这项调查中, 47%的同学主要通过博客、微博、微信、人人网等社交网络来获取校园信息, 33%的同学还经常利用校内宣传栏来了解校园动态。传统校园媒体中, 校报利用率最高, 有近31%的同学选择校报, 利用广播的有19%, 13%的同学从校园新闻网获得校园信息, 仅有4人选择从学校电视台获知信息 (在电视分项调查中, 43%的同学表示无法获得观看校园电视的渠道) 。

(4) 校内四大媒体接触率, 综合统计如表1所示,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校园内校报、电视、广播、新闻网四种主要媒体形式, 以广播的接触率最高, 经常听和偶尔听的比例分别达到了7%和52%, 其原因主要是听广播很方便, 广播节目更贴近校园生活;校报和新闻网的接触率比较相近, “经常”和“偶尔”比例分别为7%、39%和1%、48%, 可见校报有用一部分较为固定的受众群体;电视接触率最低, 前两项之和仅为18%。在为何不关注校园媒体的几个问题中, 除了电视以外 (43%的被调查者在选择不看电视的原因时选择“没法获得观看校园电视的渠道”这个选项) , “内容空泛, 缺乏吸引力”这个选项, 报纸、广播和网络分别以38%、32%、30%被选择。在如何改革校内媒体的问题中, “报道内容的丰富与报道形式创新”成为最多被选择的改革方式, 选择率分别为报纸57%、电视47%、广播65%, 其他的改进选项主要集中在报纸的“稿件质量提高” (38%) 、“突出办报特色” (33%) 和“增加言论及与受众的互动” (27%) , 电视的“增加学校电视终端设备” (42%) 、“开展网络电视传播” (39%) , 广播的“完善露天广播终端布局” (33%) 、“开通数字调频广播” (20%) , 新闻网比较特殊, 受众认为应该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开发适合手机进行浏览的wap网站” (52%) 、“在校内各网站增加链接的入口” (37%) 、“提高新闻更新的频率” (34%) 。

由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目前大学生获得普通新闻信息的渠道主要来自网络, 另外还有一大半学生通过手机报等方式获得新闻信息, 而同学们获得校园信息的渠道主要来自一些社交网络和校内宣传栏, 校内四大媒体仅有报纸以31%的比例被同学选择, 广播和新闻网都只有不到两成的选择率, 电视更是微乎其微。在大众传播的时代, 大学生却通过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以及最古老的大众传播方式 (海报、宣传栏等) 获取与自身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信息, 这说明我们的校园媒体已经不为受众青睐, 在传播校园信息这方面的功能已经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必须进行改革来适应当前和未来一个阶段内校园受众对信息的需求。

二、高校传统校园媒体弱势原因分析

为何大学生在接触外界新闻信息的时候主要选择网络, 而接收校园信息的时候则变成了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和社交网络, 以及比较古老的平面媒体呢?这与校园媒体自身的发展形势和校园内部生活的独特特点有着密切关系, 主要表现在:

(1) 新闻信息内容的贴近性和吸引力缺乏。长久以来, 校园媒体都作为学校官方的喉舌出现, 这对于将学校层面的各种指示和精神传递出去很有好处, 而在信息最大的受众群体——在校大学生看来, 这样的信息远离他们的生活范围, 吸引力很小。虽然校园媒体在学校内四处活动, 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主页看似无处不在, 但对大学生来说, 这就像是置身于信息的汪洋大海, 却必须忍受缺乏有用信息的饥渴难耐。

(2) 接触渠道的方便易用性不够。目前大部分大学校园媒体仍在坚守自己的原始样貌:报纸每周发行, 电视有线播出, 广播用喇叭传递信息。这样的传播方式有其优点, 但却远远落后于新媒体的几何式发展。当前, 新媒体的浪潮席卷世界。一片小小的屏幕里面, 装着大大的信息海洋;手指触碰间, 信息流动全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息接收终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每个人都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 从海量的信息推送中选取自己中意的那些。虽然有些学校的校园媒体也致力于形式的革新。例如, 校报的电子版、广播电视的网站建设等, 但距离校园信息的全方位推送还有不小的距离。若不能把信息送到学生的接收终端, 被阅读或者观看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3) 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当代青年大学生大多具有强烈的个性和自信, 思想自由, “求新”、求知愿望强烈, 其资讯需求远远超出了校园媒体的能力范围。处于信仰重建时期的当代大学生, 其内心的“解构心理”不断消解高校校园媒体在信息传播及舆论引导上的努力:他们不轻易认可校园媒体所提供的资讯, 包括资讯中隐藏的观点, 拒绝让媒体的立场替代或者影响自身的价值判断。高校大学生不断更新的要求与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瓶颈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媒体所进行的引导价值观和政治立场的努力, 对学生受众起不到实质性的影响, 必须适应当前大学校园的传播特点, 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与创新。

(4) 学校内部公共关系的特性决定信息传播方式。由于大学生活主要局限在校园内部, 所以学生在大学校园内的传播方式受制于学校、二级学院以及班级等组织形式, 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成为校园内部公共关系的重要传播方式。学校各级组织同学生进行信息沟通和传播的途径, 相比较传统校园媒体, 更依赖于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而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结合新媒体的形式, 就形成了新时代学校内部信息传播的复杂形式:以人人网、微博、qq群等为代表的新型微媒体的积极活跃和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茕茕孑立形成鲜明对比。

三、高校校园媒体发展对策

校园媒体具有不同于大众传播媒介的显著特点, 它除了传递校园信息之外, 还以多种途径营造大学校园精神, 在构建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校园媒体所传播的内容中, 有大量名师大家的思想精华, 有年轻学者的创新张扬, 还有青年学子的肺腑感言, 这些都是大学课堂的延续, 是培养新型人才,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当前, 面对传播媒体的迅速发展和大学生群体特点发生的巨大变化, 大学校园媒体应当采取适当措施, 扩大自身影响力, 充分发挥其在育人中的作用。

(1) 创新媒体形式, 提高媒体被接触率。既然学生接触终端已经被新媒体所接管, 大学生可以有着自己的信息选择权, 那么大学校园媒体可以利用新媒体这一形式, 做出自己的改变, 让自己变成学生的选择之一。校报、广播、电视包括新闻网主页都可以建立自己的新媒体、微媒体平台。例如, 博客、微博、微信、人人主页等, 在这新平台上, 以短平快的方式, 将自己的信息推送到学生的面前, 提高自己被选择的可能性。

(2) 改变传播观念, 革新传播内容。新媒体的迅猛发展, 极度放大了从“以传者为中心”到“以受者为中心”这一趋势。校园媒体必须顺应这一趋势, 以校园媒体受众的需求为导向进行改革, 努力追求自由与平等的传播理念, 不仅要满足大学生作为信息接收者的需求, 更要努力满足其制造与传播信息的愿望。只有在传播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与传播方式的人性化上取得更好的进步, 校园媒体才能获取足够的生命力。

(3) 更新“人”的因素, 吸收更多大学生从事校园媒体工作。大学生作为受众, 最能够了解自身信息需求。校园媒体在当前高校用人方式受到一定制约的情况下, 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群体的作用, 吸纳优秀大学生从事校园媒体工作, 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 在把握大原则的情况下, 放手让他们进行媒体内容、表现形式和新媒体开发等工作。

麦克卢汉说过, 媒介是人体感觉的延伸或扩展。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各种媒介必将融合发展, 甚至实现任何媒体的融合, 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区分将不再明显, 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传播任何事件给任何人将不再是梦想。微媒体、自媒体等媒体形式的发展就是媒介融合的重要体现, 也是现代人追求个性、最求自由发展的结果, 受制于技术手段和体制机制的限制, 大学校园媒体距离完全融合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但在新的形势的要求下, 必须努力改革, 力争做到更新媒体呈现形式, 以“微”见著, 丰富新闻内容, 贴近大学校园生活, “网”罗校园信息, 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完成社会赋予高等教育的义务和责任。或许, 校园媒体在改革中会失去某些悠久的传统, 但却会迎来一个崭新的传播时代。

参考文献

[1]李丽.高校宣传中的校园媒体整合传播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22) .

[2]闫乃之.校园媒体发展状况及大学生参与情况调查[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 (6) .

某矿区生产安全状况分析 篇9

安全投入是指在预防安全事故方面所付出的一切费用, 包括安全设备和仪器的投入、安全技术培训、改善生产条件和生产设备、安全活动经费、安全奖金、质量标准化工作等各项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和安全意识的建立和强化所需要的各种费用投入[1]。矿山经济效益和安全状况的好坏与安全投入的计划性、有效性、科学性息息相关!

1 调查某矿区安全投入分析

在企业安全投入调查中采用相对指标[2], 可以更加直观的观察安全投入各指标的变化, 特别是在国民生产总值 (GDP) 中的比例的变化和人均安全投入的变化。人均安全投入是指分摊到每人的当年安全投入, 元;安全投入比例是指安全投入占统计企业国民生产总值 (GDP) 的百分比, %;思想误区比例是指存在思想误区的人占接受问卷调查的总人数的百分比, %。调查数据见表1, 各指标值变化如图1~4所示。

由图1可以看到, 该矿区在过去的十年间安全投入绝对量上增加较多, 这其中包括两个相对稳定时期:1994年至1996年, 安全投入保持在650万元左右;1997年至1999年, 安全投入保持在约1100万元左右。1997年的安全投入出现较大增长, 达到1000万元以上, 在2002年又有所提高, 达到1601.22万元。是1993年的5倍多, 反映了对生产安全的日益重视。与安全投入绝对量的增加相对应, 该矿区人均安全投入也呈现相似变化, 如图2所示。

在安全投入比例方面;从图3可以看出, 过去十年间, 煤矿业的安全投入GDP中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1994年为0.88%, 到2002年降为0.53%, 在1999年只有0.39%, 十年平均为0.602%。在过去的十年间经济发展了, 安全投入的比例却大幅度下降, 这说明该矿区对安全重视不够, 投入欠账太多, 同时用于安全投入的比例太低, 这势必造成事故频发!

在对该矿职工的问卷调查中, 调查表列出了三种思想误区和一种正确评价安全投入的思想, 结果从图4可以看出, 有思想误区的人的比例居高不下, 这又是一个造成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2 原因分析

若把矿山在某一时期的总投入划分为生产投入A和安全投入B, 总产出为C, 发生事故的损失为X的话, 则该时期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为[3]: (C-X) / (A+B) 。不难看出, 如果单从安全投入的效率来考虑, 最理想的方式为:X=B=0。也就是矿山在该时期无事故损失, 也无安全投入。所以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只要不出事故, 不影响生产就是最大的效益, 因而在实际生产中常存在三种安全思想误区。

第一, 由于安全工作的实际效益不能以降低成本、增加职工收入等形式直接体现出来, 只看到生产能使效益增加, 无形中认为还是生产重要。

第二, 安全投入不是建设性的, 而是为预防影响生产和人身安全的投入, 安全投入费用增加, 却不能给矿山企业带来直接效益。

第三, 虽然已在安全工作上投入大量资金, 但安全性的提高不能立竿见影, 而整改安全隐患又需增加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 使安全费用投入增多。

这三种思想误区, 对有效合理的安排矿山安全投入, 实现安全生产,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产生了很大的负作用, 致使矿山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 分析研究和重新认识矿山安全投入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图1~4可以看出, 在过去的十年间虽然安全投入的绝对数量上有所增加, 但安全投入比例却大幅下降, 同时, 存在思想误区的人的比例居高不下, 这些应是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也是制定安全对策的关键点。

3 安全对策

针对煤矿业的特点, 结合以上分析中暴露的问题, 现提出以下安全对策:要不断加大安全投入资金, 保持一定的安全投入比例;要有计划的进行安全设备、设施革新, 提高生产装备质量标准;要加强安全宣传教育的投入, 消除安全思想误区。

4 结语

煤矿业是危险性较高的行业, 要想减少事故发生就必须加大安全投入, 扭转安全投入比例连年下降的趋势。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事实上安全投入所产生的效益永远是正效益, 增加安全投入减少事故发生, 安全经济效益就能充分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池希武, 肖基础.浅析矿山安全投入与企业经济效益[J].矿产保护与利用, 1997 (4) :7~9.

[2]何俊, 景国勋, 孟中泽.浅析安全经济统计的对象和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3, 13 (9) :33~35.

[3]潘秋生, 杨兴东.某地区机械制造业生产安全状况及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3, 3 (1) :64~67.

石家庄市高校宿舍安全状况分析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抽取石家庄市4所高校在校学生,共发出调查问卷1 912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 608份,问卷有效率88.2%。其中男生576份,女生1 032份。用SPSS 10.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对上海商学院火灾事故的关注情况

65.7%的受调查者关注过发生在上海商学院的火灾事故并进行过相关信息的搜索。同时,受调查者反映宿舍没有电视等媒介是其不了解时事的重要原因。

2.2 宿舍内电器的使用情况

表1显示,在受调查者中仍有29.2%和18.8%的受调查者经常或偶尔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或“三无”电器。

注:()内数字为百分率/%。

2.3 失窃现象

74.3%(1 195/1 608)的受调查者能做到随时关门,32.8%(528/1 608)的被调查者认为宿舍楼内有失窃现象。66.6%(1 070/1 608)的受调查者反映宿舍楼内偶尔有陌生人出入。

2.4 卫生状况

1 608名受调查者认为自己所在的宿舍卫生状况良好、一般和极差的比例分别为61.5%,27.1%和11.5%。

2.5 宿舍管理状况

有24.4%(392/1 608)的受调查者报告宿舍有对外出租情况,17.0%(274/1 608)报告有男女混宿的情况。

有58.2%(936/1 608)的受调查者反映学校是不查夜不归宿的,报告定期和偶尔夜不归宿的比例分别为15.9%(256/1 608)和26.1%(420/1 608)。

有62.5%(1 005/1 608)的受调查者不会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分不清灭火器的种类,没有进行过火灾时如何灭火和自救、逃生的训练和培训。

3 讨论

据调查,有34.3%的受调查者没有关注过上海商学院火灾此类高校安全事故,对如此重大的校园安全事故不闻不问,说明这部分学生安全意识淡薄,也很难保证在实际生活中做到时刻警惕安全隐患,只有提高这部分人的安全意识才可能有效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安全教育工作的重点 。

大多数学生安全用电意识薄弱,对“三无”电器、大功率电器概念模糊,很难正确识别“三无”电器。在石家庄市的大部分高校宿舍均限制用电器(包括电炉、电饭锅、电炒锅、电磁炉、电热杯、电水壶、电吹风、热得快、电熨斗等和电热毯等危险性较大的电器),学生为了方便,无视宿舍管理规定,私自使用热得快、电炉、电饭锅等在宿舍烧水做饭、煮夜宵等。有的使用伪劣电器,极易造成短路、超负荷,造成火灾事故,这与苏延立[3]调查相一致。

陌生人出入无疑是对宿舍安全的一个潜在巨大威胁,盗窃、寻衅滋事的发生可能性增加。受调查者普遍认为,主要责任在于宿舍管理人员的玩忽职守,没有尽到作为宿舍管理人员的责任。此外,宿舍对外出租现象也是原因之一。

石家庄市高校宿舍的卫生状况整体良好,能为学生提供较好的生活环境,宿舍内因脏乱而发生疾病的可能性不大。但不可否认的,仍有11.5%的人认为宿舍卫生状况恶劣,这至少可以说明某些宿舍在个别地方、个别时间,卫生状况堪忧,影响到了学生的生活质量。为此,宿舍相关管理部门仍应加强清洁力度,消除卫生死角。

近些年高校不断扩招,宿舍资源的紧张,催生出“男女混宿一楼或一层”的现象。尤其是女性受调查者反映这样的安排严重地影响了她们的私生活和隐私,感到不安全。同样的,个别高校存在对外出租宿舍的情况,学生反映宿舍楼内经常会有推销、发传单的陌生人出入,这无疑加大了宿舍人员的复杂程度,加剧了宿舍楼陌生人的出入,其安全隐患不言而喻。

总之,要按照教育部要求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从维护稳定大局和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高度重视并切实担负起学生住宿管理的领导责任,将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列入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日程,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实抓好,努力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梁迪顺.影响大学生安全的负面现象剖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8):76-77.

[2]姜铁.“和谐校园”下的高校学生公寓安全状况探究-基于武汉市洪山区三所高校的实证调查与分析.今日南国,2008,100(8):166-167.

上一篇:培育模式创新下一篇:见习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