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实习

2024-05-03

见习实习(精选五篇)

见习实习 篇1

关键词:中职学生,见习,实习,对策分析

中职学生除了基础文化知识学习, 专业课程学习, 最重要的就是对所学的工作技能进行实践水平的提高, 而学校设计的见习和实习环节是学生进行技能实践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想实现中职学生“毕业与就业零距离”, 就必须要强化中职学生的见习和实习工作。现在国家也强化了对于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作, 技能型人才也是现在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所以我院的中职教育, 必须要要重视学生的实习和见习。

一、中职学生在工作前进行实习和见习的重要性

中职学生的就业途径大多数是校企合作的方式, 在校学生校企业联合, 学校组织和企业进行职业岗位的签订, 这样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上的保障学生就业途径的畅通, 给学生提供稳定的发展条件, 但要想让学生在毕业之后就可以顺利的投入到工作中, 需要学校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在学生正式就业前, 学生的见习和实习可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学生在进行见习和实习过程中, 可以深度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在岗位上也可以了解到企业生活, 熟悉企业生产中的工作制度, 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学校利用这样的机会, 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为社会提供更加优秀的有用人才。企业也可以在学生见习和实习期间, 培养优秀的员工。通过见习和实习, 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都能够获得长久的益处, 实现三方共赢模式。

二、中职学生见习、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生的见习、实习是中职学校教育的特色和传统, 虽然学生每年都有一定的见习和实习机会, 但由于不同情况的变化和可观环境的限制, 中职学生的见习和实习过程中, 还是存在较多问题需要解决。

1. 见习、实习过程中学生的问题

学生是见习、实习过程中的主体, 但在进行见习、实习时, 学生由于自身的因素往往会造成见习、实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在制约了自身发展的同时, 也和整体的见习、实习工作存在了一定的矛盾。在进入企业见习、实习的过程中, 中职学生应该认识到人际沟通的主要性, 在工作中应当接受同事的指导, 加强和同事, 领导之间的沟通, 锻炼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但现实的中职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比较欠缺, 在新环境里往往会孤僻, 不主动和他人进行交流, 并且还容易和同事之间发生摩擦, 这种情况也不利于学生见习、实习的顺利进行。

2. 学校管理有一定的偏差

现代企业管理中,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优秀员工的长期培养, 所以面对大量见习、实习的中职学生, 企业也不可能全部接收, 优胜劣汰对学生的见习实习管理提出了挑战。面对现实中存在的的这种情况, 学校往往会组织学生进入不同的企业落实安排学生的见习实习环节, 这样学校在管理方面就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分散管理需要学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可是我校中专部管理队伍人员力量匮乏, 严重缺乏相对应的管理人员, 使得我们及时掌握学生的见习、实习发展情况, 也不容易及时解决见习、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甚至有偏见认为见习、实习中, 学生的管理应该是企业付出更多的责任, 这样的想法是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见习、实习的管理工作的。

三、中职学生见习、实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1. 强化对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培养

学生进校开展有效的思想教育, 提早开展职业观念的培养, 在学生进行见习、实习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意识, 这将会有效的提高见习、实习质量的提高, 所以学生的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校进行思想道德培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中职学生的人际沟通训练, 不是上几节课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应该从学校大气候着手, 让学生敢于开口讲话, 敢于与人交流, 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敢于表达自身的意愿, 从班级建设出发、教室教育教学环节设计, 到中专部、学院活动设计等方方面面都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这样有利于学生增强人际沟通能力。

2. 学校加强对见习实习环节的管理和认识

见习实习环节直接考察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检验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度, 同时也检验了学校的管理能力水平。学校良好管理不仅仅可以维持学生的见习、实习秩序, 更可以让学生在见习、实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发展空间。学生在见习和实习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能力还不成熟,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学校强化管理。学校要强化和企业的沟通, 强化对学生的考核, 并且也要在学生的空闲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沟通, 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积极的及时做出解决。鼓励学生去接受周围的环境, 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并且要强化对学生的见习和实习的成绩总结, 真正做到见习实习环节的实际功效。通过学见习、实习成果做出毕业成绩的管理, 增加学生对见习和实习的重视。学校应该增加对中专工作的支持, 增加中专部管理人员的设置, 真正做到人财物全方位的支持。

四、结语

中职学生的见习和实习是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水平, 但学生在见习、实习过程中涉及的问题比较多, 虽然现在的中职学生的见习和实习存在一定的问题, 但只要做出合理的探究, 就一定可以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 促进中职学生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唐英辉.加强中职学生实习指导与管理的实践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4) :51-52.

[2]陈俊兰.职校学生校外实习状态个案研究[J].职教论坛, 2012, (4) :4-21.

[3]向跃进.推进中职学生实习管理的建议举措——以重庆市商务高级技工学校实习管理工作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 (35) :102-104.

见习实习 篇2

“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旨在解决航空职院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 增加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实践的机会, 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通过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和争取航空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参与, 为毕业生提供与专业、能力相匹配的就业见习实习机会, 在兼顾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利益基础上, 一方面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 帮助毕业生积累工作经验, 培养锻炼毕业生工作能力, 为今后就业创造条件, 形成一种关心、帮助毕业生就业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为航空企事业单位搭建一个选人用人的平台, 也缓解部分航空企事业单位人员紧张状态。

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至今, 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基础上, 发展了行业认证模式、短期培训模式、产学结合模式、订单合作模式等。但如何为社会培养真正具备职业特色的实用性技术人才, 如何有效实现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因此, 提出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模式。就业见习实习制度在国外取得了成功, 但在我国实施以来, 由于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以及就业见习实习模式的不完善, 就业见习实习制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质疑也越来越多;另外就是没有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所需要的基地建设, 没有把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放到重中之重, 工作中缺乏深入探讨。对工作思路、方法和路径把握不准, 工作成效不明显;还有就是就业见习实习岗位数量较少, 就业见习实习岗位质量不高, 服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覆盖面有待拓宽。从学校到企业, 从理论到实践的对接是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的重要任务, 也是价值所在, 但目前一些基地中提供的就业见习实习岗位未能使毕业生真正得到锻炼, 岗位多以技术含量低、繁杂、临时性为特征, 使毕业生感到意义不大, 参与热情不高, 就业见习实习基地与服务就业对接率较低。

2 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近年来, 到航空企事业单位就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逐渐增多, 用人单位有了较大的选择面。由于航院高职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 不能用以往工作经历作为参考, 仅靠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面试取舍, 难以选择到适合、满意的员工;而且对培训新进毕业生所需的大量的时间和经费投入也使得大多数企业更愿意聘用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求职人员。这将会引起企业用人成本的增加和人才资源的流失, 同时不利于航院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对于毕业生来说, 只有通过深入航空企事业单位亲身体会, 才可能选择自己真正适合的岗位, 获得宝贵的工作经验, 但航空企事业单位对个人工作经验的要求却常常限制了毕业生获得工作经验的途径, 影响了毕业生向“航空人”转变的过程。为了给航空企事业单位和毕业生之间提供更多相互了解的机会, 解决航空企事业单位用人与毕业生求职之间的矛盾, 吸引更多航空职院毕业生到航空企事业单位就业, 本着“互惠互利、各方受益”的原则, 成立“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

3 理论依据

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 (中办发[2005]18号) ;2006年人事部、教育部、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国资委、国防科工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 对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作出部署;2009年4月, 我国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工商总局、全国工商联和共青团中央也制定下发《关于印发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的通知》, 来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以“互惠互利、各方受益”为基本原则, 构建航空企事业单位与航空职院毕业生之间的绿色桥梁。形成一套适合航空职院毕业生发展的工作机制, 提升航空企事业单位人才存量的综合水平, 为实现“航空报国, 强军富民”的宗旨, “敬业诚信, 创新超越”的理念, 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4 研究目标和内容

经过2年的建设, 建成一批覆盖航院各专业的不同类型的“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其中机电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20个, 非机电类每个专业不少于2个。

组建“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领导小组, 统筹规划见习实习基地的建设, 协调解决双方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开发“航空企事业单位人才信息库”。根据不同的航空企事业单位和具体岗位的要求, 航空职院毕业生认真按照航空企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参与岗位的工作和学习, 主动了解该企业的企业文化, 工作业务, 技能学习等。发挥自己所学, 认真实践, 本着“互惠互利、各方受益”的原则, 与企业和谐相处。见习期间, “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工作小组和有关见习单位将为进入企业见习的毕业生配备一名带教人员, 定期进行交流、辅导和指导。见习期满后, 由“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颁发“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就业见习证明给航空职院毕业生, 并将其个人资料收入“航空企事业单位人才信息库”, 由人才中心向航空企事业单位推荐。

5 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是“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平台, 坚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作为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 进行基地与专业一体化建设, 实现建设“品牌基地、一流基地,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建立校企之间新型的协作机制, 从而建设稳定、多元化的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 使毕业生的见习实习经常化、制度化, 切实提高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本课题首先以张家界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毕业生为调查对象, 在2010级毕业生中开展调查和访谈, 试图了解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毕业生的实际, 客观深入地分析问题的根源, 并且以发展的眼光来解决具体问题, 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适应社会能力的策略, 力图促进“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的进一步发展。

5.1 文献研究法。

在研究前期, 密切关注当前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 积极收集关于航空企事业单位资料。

5.2 行动研究法。

在研究中期, 重视实践和探索, 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实践活动, 协调资源, 与有意愿、有能力的航空企事业单位合作, 为参加就业见习实习张家界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提供职业培训与劳动场所而构建一种系统工程。

5.3 个案研究法。

在研究过程中, 通过选择一家航空企事业单位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的研讨及个案分析来探讨如何在提出加强就业见习实习基地的建设、学生的道德教育、劳动观念教育和社会形势教育, 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5.4 归纳总结法。

通过“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和分析, 找出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主要问题与不足, 明确研究方向, 为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职业能力提高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保障, 加强毕业生的道德教育、劳动观念教育和社会形势教育, 创建一条良好的就业渠道。

5.5 经验总结法。

在研究后期, 要撰写研究报告、论文, 不断提炼经验, 探索规律。

6 实施步骤和措施

6.1 实施步骤

第一步:进一步收集分析国内的文献, 了解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的现状, 查询有关数据, 研究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的理论基础, 整理课题研究资料。

第二步:实施研究。

(1) 课题开题:1) 课题开题前, 明确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课题组成员分工, 确定各子课题研究人员和任务。2) 课题开题后, 着手子课题研究。

(2) 采取各种措施多渠道积极与航空学院与航空企事业单位之间建立合作关系, 基地建设要以点带面, 点面结合:建设重点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20个以上, 再以此为基础向外辐射, 构建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网络;综合基地为主, 专业基地为辅;综合基地要求该基地所依托的单位规模较大、业务较多、员工业务水平较高。

(3) 逐步公开发表相关论文, 提出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研究的对策建议。

(4) 筹建《航空企事业单位人才信息库网页》。

(5) 着手研究报告《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研究》的撰写。

第三步:研究总结。作好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研究的总结评价工作。完成论文公开发表和课题研究报告, 收集完善有关课题佐证资料, 做好课题结题鉴定的准备工。

6.2 实施措施

6.2.1 通过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 使校企达到互惠的目的, 从而使基地成为航空学院与航空企事业单位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纽带。

6.2.2 设计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航空企事业单位资格审查制度和选择标准。实习企业的资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实习质量, 所以, 学院要挑选管理规范、适应专业特点的航空企事业单位建设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重视质量, 严格把关。作为固定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的单位, 应该具备以下条件:管理规范, 有着深厚的航空企事业单位企业文化, 能够为毕业生提供示范行为;员工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较高, 能够指导毕业生的实践操作;有着较完善的就业见习实习的培训体制, 能够提供足够的实习岗位 (10人以上) , 配备足够的指导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

6.2.3 建立一套评价就业见习实习质量的指标体系。学院要与企业密切合作, 不断完善实习过程, 提高实习质量。

6.2.4 开发“航空企事业单位人才信息库”, 协调用人单位、毕业生和院方三方利益, 确保产“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方案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1]《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05, (9) .

[2]《我国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J].中国人才, 2006, (7) .

见习实习报告 篇3

理学院信科10-1班李德锋

一﹑见习实习内容摘要

实习时间:2011年12月27日星期二至2011年12月28日星期三 实习地点:桂林市北大青鸟八桂校区桂林市创新工业园区 实习指导老师:封全喜张琼芬邵远夫唐国强宋奇庆 实习目的:

通过一次校外实习丰富学生的知识,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更全面的认识,让学生了解跟自己专业相关的软件行业的相关情况,从而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更好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二﹑见习实习描述

实习第一天我们信科的两个班随同实习老师来到了桂林市北大青鸟八桂校区。北大青鸟是一个IT培训机构,拥有较多的资深讲师,培养了很多的IT行业精英。来到这里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里充满了浓厚的计算机学习氛围。这里有很多标语,其中有一个就是:教育改变生活。

第一天早上我们被安排到一个教室听北大青鸟的老师教授有关软件方面的课程。其中江华森老师为我们进行了关于IT行业的分析。他说软件就是一个为了解决困难、提供娱乐、提高效率的计算机程序。软件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不管是政府、金融、生产制造业,还是指导管理、发展市场甚至是零售业等等都需要软件行业的支持。江华森老师还分析了当前软件行业的发展形势,他说当前软件行业发展突飞猛进,社会正向信息化方向转变,同时政府和社会都加大了投入,所以软件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但是各个行业对软件人才的要求也没有降低,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知识,符合一定的标准。江华森老师还通过他自身的体会给我们讲解了很多关于软件的相关知识。接下来江华森老师为我们讲解了软件的分类。他说软件企业分为四个大的分类:外包企业、提供服务的企业、产品研发企业、做标准和平台的企业。其中外包企业有分为国内和国外的企业的像百度、淘宝等一些企业,它们有一个特点就是一次性开发,再运营软件的企业;产品研发企业有比如Adobe PTC oracle等等一些软件工具开发企业;最后的就是企业的老大设计标准的企业,所有的软件企业必须跟着它的标准去开发软件。江华森老师还为我们讲解了软件的开发流程:

一、需求调研分析。

二、概念设计。

三、详细设计。

四、编码。

五、测试。

六、软件支付准备。

七、验收。最后江华森老师还分析了企业的用人标准:

一、懂英语并注意细节。

二、服从企业的日常管理。

三、有发展空间。所有江老师的讲解都非常的精彩,让我们学习到的很多的知识。

接下来由北大青鸟课程体系指导老师李严给我们上课。他说教育可以分为学历教育和企业教育。两个教育都有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学历教育是:专业知识点学科课程的一个模式;企业教育则是:企业岗位技能课程的一个模式。它们有优势,学历教育培养的学生知识面广,有较强的学习、深造能力,但是同时学生有缺乏动手实践能力,一到企业不能马上适应自己工作的环境,必须通过培训去适应。企业教育有所不同,他们动手能力强,能很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很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在这个问题上,北大青鸟推出了一个学士后的一个教育方式,其实就是一个学历教育的学生取得学士学位后不是马上进入企业,而是继续学习,学习动手能力。他们还提供了一个很方便的就教育平台——在线教育。通过这个软件同学们可以图文并茂的学习自己喜欢的内容。这个软件提供了很多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同学们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地看视频,知道自己熟悉为止。这是课堂教育所不能达到的,不过这样的一个教育方式还是有缺点的。它的互动性行差,有时学生遇到具体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指导,这就要求老师提供另一个面对面的教育平台。北大青鸟也做到了这一点,他们会定期集合学生进行面对面指导。这一环节让我们认识到了,我们的教育方式不足与优势所在,更好地去权衡自己学习环境,利用课余时间去动手做一些有用的东西,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

最后北大青鸟的优秀学员给我们展示了他们的优秀作品,其中一个就是一个类似于QQ的一个聊天软件,这个软件可以实现很多功能,甚至QQ上没有的功能。经介绍得知这一个软件是学员通过三个月的学习得到的一个成果。另一个就是网上电子业务的一个网站,它的页面介绍了相关产品的详细信息,并提供了一个交易平台。这些作品令我们赞赏不已,相信我们也有能力做出这样优秀的作品出来的,只要我们加强这方面的学习,深入了解。

下午我们的实习内容是实践体验课。有北大青鸟的讲师给我买讲解一下一般软件是怎么设计的。这次实习内容是通天一个俄罗斯方块小游戏来介绍的。首先它是用VS开发工具进行开发的。这个工具以前我们都没有接触过,老师就一步步的交我们怎样去实现。过程中有用涉及一些更深的东西我们没有进行代码的实现,只是进行了流程的实现。这次实践很有意义,让我们知道了开发一个软件还是需要一定的经验基础的,不过我们同过以后的学习也会达到这样的一个水平。

第二天我们改道去了创新大厦参观。这里我们参观了三家公司:飞宇科技电子有限公司、一石媒体有限公司、聚果园果汁公司。第一家飞宇科技是专门研究航模的一家公司,他们的自动化设计很好,应用到飞机模型能让飞机模型保持平衡状态。在这里他们的销售经理给我讲解了许多的关于他们公司的一些东西,同时她也结合了自己的经历给我们大学生提了几个建议。第二家就是一石媒体公司,这一个跟我们的专业联系是最密切的,他们主要生产的一个多人视频软件,这个软件还支持触控。这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一个软件。第三家是聚果园果汁公司,虽然这家公司与我们的专业相关性不大,但是这是一个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个公司。公司老板跟我们讲述了他的创业经历。他的讲解让我们了解到创业不仅需要金钱还需要人,还有这个人的创业想法。通过一早上的参观我们结束了为期两天的实习。这次实习很有意义,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三﹑心得体会

这两天的实习让我有了几个心得体会。首先是学习方法和学习重点方面。我们在校学习必须完成自己专业的学习任务,同时我们还要在空余时间学习一些相关知识,并且还有多动手。利用好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都去参见一些活动,通过这样去丰富自己的课余时间,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基础。从现在起就要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并自主学习相关的知识,要有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我们不能知识局限于课本的知识,开阔视野是必须的。学习重点应该要有,偏向自己喜爱的并且准备从事哪个行业的东西。

其次是职业的一个选择方面。看一下我们这个专业其实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向。一个就是偏向数学,一个偏向计算机方向。数学方向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一个方向,因为数学是一个很有用的东西,去到哪里都需要数学的支撑。但是我们还可以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因为我们有数学方面的优势,更能研究深层的领域。所以我觉得今后学习有关计算机的东西,并以后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再次是怎样在大学就开始培养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工作者。其实在大学里边有很多机会让我去完善自己,而且这些都囊括方方面面的,我们必须有选择性的参与。一旦确定了自己就业方向,相关的讲座、活动都应该自动参加。同时当我们没有课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去听听自己感兴趣的课。这是一个很有用的习惯,如果我们能坚持下来,相信以后毕业定能找到一个符合自己的一个工作的。

最后就是人际交往方面。在学校只是一个小的团体,社会就不一样了,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懂得怎样与人交往,如何注意一些交往应该注意的东西。步入社会后应该有自己的一个好友圈。所有这些都可以在学校就培养起来的。平时应该多和同学交流,让自己被认识,也让自己了解别人。以上就是本次实习的心得体会。这次见习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我希望还有更多的诸如这样的学习机会。

见习实习 篇4

大学生实习,是指高校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或者说当学习告一段落的时候,向职场人士转变的准备阶段,区别于通常所说的勤工俭学,是作为就业前的一种特殊培训形式,验证自己的职业抉择、找到自身职业差距,累积工作经验的最好途径。

目前的《劳动法》以及《劳动合同法》保护的是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实习大学生只有在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形成实际劳动关系后,才能按照相关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现在社会中大部分的实习,要么没有签订协议,要么签订的协议不规范,实习劳动中产生争议时缺乏相关法律依据,实习大学生被用人单位盘剥、克扣工资、发生工伤、医疗等事故后得不到及时救济和赔偿的案例层出不穷,在这个法律管理的“真空地带”,在多方呼吁要积极探索与构建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保障体系的趋势推动下,《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见习条例》(下称《条例》)应运而生,这部在全国首个以立法形式出台的高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见习条例,为规范高校学生实习,促进大学生就业,并结合广东省实际,在2010年3月1日起实施。《条例》把实习大学生定位在一个特殊的法律主体,以立法的形式切实保障大学生实习,解决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当务之急,为实习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然而,该《条例》是否能从根本上改变实习大学生劳动权益受损的现状,还有待实践的进一步证实。

1 实习大学生合法劳动权益难以维护的主要原因

1.1 大学实习生的劳动者身份很难认定,与用人单位之间难以建立劳动关系

由于实习大学生的主要身份还是学生,与学校还存在教学关系,处于尚未毕业的状态。虽然现在社会上有用人单位不需要毕业生的档案和与身份有关的证明材料,但签订劳动合同或就业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基本都是以大学生已毕业为前提的,实习大学生还未毕业,没有毕业证,无法证明其毕业身份,所以用人单位难以与实习大学生建立劳动关系。没有建立劳动关系,自然得不到劳动相关法律的保护。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这就是说,需要同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才能成为受到《劳动合同法》的保护,而实习生既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也不属于《工伤保险条例》中所称的“职工”,所以也不能通过社会保险来获得救济。

没有法律上认可的劳动者身份,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遭受到工资或工时等方面的侵权行为时,无法获得工会的帮助,更不用说实习期间的劳动补助、特殊贡献和成果、独创的工业产权等合法权益的保护。此外,实习生大学生也不能享受劳动基准制度的保护。

1.2 相关法律保护依据缺失,实习期间劳动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

我国目前无论是在教育法律制度、劳动法律制度还是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方面,都没有对实习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劳动权益保护做出明文规定。

原劳动部颁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61条曾经规定了到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实习的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学生发生伤亡事故的,可以参照本办法的有关待遇标准,由当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发给一次性待遇。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向有关学校和企业收取保险费用。但后来国务院2003年4月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将该条完全否定,至今没有另外作出规定。

通常情况下,实习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只能定位在一般的民事雇佣关系。实习大学生和实习单位之间产生的劳务纠纷只能按照一般民事纠纷来处理,适用的是《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双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实习单位对实习大学生的人身损害承担的是侵权民事责任。

1.3 实习大学生缺乏自我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某招聘网站针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一项调查表明,57%的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首先是看其实习的经历和表现。实习经历丰富的学生是性价比相对较高,适应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有越多的实习经历,求职的成功几率越大。

在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大环境下,实习的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就业,想要获得一个好的实习机会变得越来越难。高校扩招,企业“僧多肉少”,在这种一岗难求的情形下,大学生一心只想抢抓实习参与权的求职心理压力过大,地位处于弱势,导致多数大学生在实习期间尚未享有相关基本待遇,有的实习单位甚至还要求实习生所在学校必须向其交纳一定的费用,对此,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都只能被动接受。有些学生家长甚至表示,愿意支付给企业实习期资源损耗费用,即使是“倒贴钱”也要让子女去实习。

实习过程中,大多数被侵权的实习大学生都是因为缺乏社会经验、自我法律保护意识薄弱或者“怕麻烦”而被当成了廉价劳动力,甚至受到人身伤害。很多实习生都在抱怨自己做的事比正式员工的工作量大而实习工资却不对等,自己的劳动没有得到相对应回报的同时,又找不到适合的保护机制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实习生受到侵害后,一方面,不能依据劳动相关法律来对用人单位提起劳动争议仲裁;另一方面,由于实习属于高校内部管理行为的性质,不能对高校提起行政诉讼。实习大学生劳动权益的自我保护陷入两难。

2 现行实习《条例》的进步意义和作用的有限性分析

2.1 进步性

广东省于2010年3月1日起施行《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这种以法规形式对高校学生实习作出规定,在全国尚属首例。

对于实习大学生,《条例》主要本着学校组织、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原则,突出了学校的组织责任和全社会保障学生实习的责任,且将企业接纳大学生实习由先前的社会责任上升为一种法律义务。《条例》明确了保障学生实习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必须”接收实习生,并发放报酬。在此过程中,政府将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对实习基地、企业单位等进行扶持和奖励。政府为企事业单位缓解用人过程中的经济压力,激发了企事业单位接收实习大学生的热情和动力,一方面,防止了实习单位把招聘实习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使用、学校从通过组织学生实习中牟利,从而导致学生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等现象发生;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政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诚意和决心。

在大学生毕业工作包分配转为现在的双向选择制度后,对于学校方,只负责批量生产大学生而不负责其毕业后能否找到工作,高校的就业率成为其一种荣誉而非责任。对于企业方,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节约成本,占领市场,一些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用人单位便在错误的价值导向下,利用实习生求职心切的弱点,把实习大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来盘剥。而今《条例》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应当按照在职职工的一定比例接收学生实习,同时学校应当安排一定比例的教学经费用于学生实习,且要动用一定的资金甚至安排专项经费来帮助大学生解决实习难的问题。这些规定调整了高校仅仅作为大学生培养机构的被动姿态,让其更积极、更务实地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空喊口号。《条例》另一项突破性的规定是:学生实习期间,学校、实习基地和实习学生应当签订三方实习协议,实习单位应当按照同岗位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向学生支付实习报酬或给予实习补助。《条例》的这项重要规定修正了过去弱化实习协议签订程序,以立法的形式极大地填补了实习大学生在受到侵害后无据可依的法律空缺,切实保护了实习大学生在参加实习前及实习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2.2 有限性

首先,《条例》没有就大学生的特殊劳动者身份作出明确定位。《条例》所称实习,是指高等学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到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强调实习是与教学相关的活动,是一种学习的延伸,没有突出实习大学生作为一种劳动力资源,具有其劳动性这一特点,也没有对实习大学生是否具有劳动者身份作出规定。现今高校实习形式的多样化已导致大学生实习期身份发生变化,由传统实习模式下单一的学习者转变为企业岗位上的工作者或者企业试用期的员工,这就使实习大学生可能具有劳动者的身份。笔者看来,只有对实习大学生作为特殊劳动者这一身份加以明确,才能涉及之后实习期间的劳动权益保护,否则法律规定仍旧会像一纸空文,在实习生劳动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找不到任何相关依据。

其次,虽然《条例》对实习的过程做出了很多正面的规定,比如第二十一条,规定实习单位应当履行以下职责:提供合适的实习岗位、必要的实习条件和安全健康的实习环境;根据实习要求,选派有经验的实习指导人员;对学生进行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等。此外,第六章法律责任也对高校和用人单位的行为规定了一些不作为的义务,但是,对于企业使用实习大学生过程中的严重劳动侵权,《条例》依旧没有明确法律责任。可以说,《条例》只保证了大学生有实习及与获得实习经验相关的权利,而淡化了用人单位在实习生劳动权益受到严重侵害后责任当如何承担的问题。

再次,实习大学生受到劳动权益侵害后的救济途径不明确。相比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纠纷后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而言,实习大学生在受到侵害后的救济环节几乎处于空白,只能向学校报告,由学校及时对有关问题和侵权单位进行协调处理。这样一来,实习生与用人单位的劳动权益纠纷转嫁到两个单位之间的协商,实习生在此时作为不适格的劳动当事人无法主动运用法律来对自身进行维权,只能被动地等待学校的处理意见,或最终还是回到过去的民事侵权解决办法中,寻求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来解决劳动权益侵害的问题。

3 结语

我们说,一部新法的出台总是具有其进步意义的,《条例》的颁布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实习大学生的权益,推进了构建发展和谐稳定社会关系的进程,但新法也犹如一个过滤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立法水平的提高还有许多亟需完善的地方。在法律方面,应尽快出台与《条例》相关的配套法规、规章或法律解释,对实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加以规范,如实习生工伤保险制度的规范等,为实习生提供更多更全的法律保障。此外,根据实习种类的不同,也可考虑适当扩大相关劳动立法的适用范围,将某些类似于带薪实习和就业实习的实习行为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规范大学生实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劳动纠纷,明确劳动权益保护措施以及劳动权益受到侵害后的有效救济途径。

总之,只有对大学生所享有的实习权、劳动权、社会保障权在现有的《条例》体系下不断完善,并在执行力上加以保障,才能真正全面实现大学生实习劳动权益的保护。

参考文献

[1]林嘉.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李弋强.大学生实习期身份的法律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10).

[3]张燕,黄巧玲.实习大学生权益保障问题探讨[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

见习实习 篇5

1 建立临床见习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临床见习管理制度》、《临床见习考核办法及考核标准》、《带教老师评价标准》等一套完整的见习质量评价体系,加强临床见习教学管理工作,规范见习学生行为,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保证临床见习的常规性开展。通过制度建设,推动临床教学工作,提高临床教学的管理水平,量化学生的见习质量(将学生见习情况转化为临床课程的考试成绩,临床见习成绩可以占课程总分的10-20%,甚至更大比例),了解带教老师的带教情况,及时发现见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临床见习的积极性,把“要我教”变成“我要教”,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2 加强学校和医院的互动

学校和见习医院都是为社会培养医疗人才的基地,医院是学生见习的主要场所,学校和医院要密切联系,要取得医院的支持和配合,把见习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可以通过互设教学基地,资源共享,合作办学,优先选择毕业生等形式,形成良好的合作双赢关系。在此过程中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主动协调,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保证临床见习的顺利开展。

3 精心组织,合理安排

在学生见习前,学校主管见习工作的部门应到各见习医院联系,协商好见习时间和科室,了解见习期间医院的主要病种,听取医院对见习工作的要求,协商制定出具体的见习工作方案。教学秘书要按照各医院科室情况和见习期间病种的不同,制订出科室轮转表,对各专业学生进行分组,安排好带队教师、实习队长。一般2-3人为一组为宜,避免人数过多影响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安排组织能力、组织观念强的学生担任实习队长和实习小组长,医院和学校要安排临床经验丰富,有一定带教经验的老师师带教,科室轮转实行交叉轮转,保证每一个学生见习期间都轮转到对应的专业科室。

4 精心挑选带教老师

带教老师是学生见习的引导者、启发者、指导者,(1)临床老师不仅带业务、带技术,更重要的是带思想、带品德,(2)尽量选拔一些理论知识好、临床经验丰富,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老师担任带教工作。带教老师要提前深入病房,要主动联系主管医师及病人,取得他们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在不会导致病人病情加重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让学生多接触病人,创造更多的观摩机会和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操作的机会。要制订出科室见习工作方案,写好见习教案(见习目的、教学内容、步骤、时间分配、教学重点)。在学生进入科室之前,带教老师要把见习内容,具体要求对学生进行系统地介绍,把见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及相关的基础知识交代清楚,明确应该何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以便学生提前作好心理准备。在带教中过程中,带教老师必须以身作则,体现对病人的关爱,做到既教书又育人,(3)以自己行医处事的方式来感染学生。

5 做好见习前的宣传教育工作

见习是医学生第一次接触临床,学生感到很鲜新,兴趣非常浓厚,积极性高。但学生普遍认为见习可以缓解因学习紧张造成的压力,对见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心理准备不足。学校应组织辅导员在班级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动员,让学生了解临床见习的意义和重要性,强调学校安排见习的不易,应该珍惜和把握见习机会,不要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见习不是放假,更不是好玩,期间更要加强临床知识的学习,为见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要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听从老师的安排,加强组织纪律性。在临床见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相关的临床知识,还应注意学习带教老师的行医处事方式,了解如何处理医患关系,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6 解决好教学进度和见习内容之间的矛盾

见习和实习不同,见习阶段是在学生学习临床课程期间,而实习是在学生学完整个临床课程之后。合理的见习安排应该是在理论课后的近期安排该病种的见习,但临床上不可能恰好就在理论课后提供足够的病例作,而常常是根据病房的病员、病种决定见习的内容,这样往往会出现见习内容和教学内容之间不一致,有些病种可能在课堂上讲了很久,有些可能还没有讲。如果直接让学生去面对病人,就会导致由于理论知识的缺乏而影响到见习的效果。临床课教师可以通过见习期间医院可能出现的常见病、多发病提前调整教学计划,让见习内容和教学内容尽量匹配,或在见习前将见习内容告诉学生,强调重点内容和注意事项,使学生快速了解见习内容的理论知识,做到有的放矢。对于病种不齐的科室,可以选择一些好的临床病例的病历用作教学,再结合典型病例的录像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7 加强见习期结束后的总结工作

见习期结束后,学校应组织学生代表、带教教师、医院主管部门召开专题座谈会,掌握学生见习情况,发现见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出更有益于医学生临床见习教学效果的新方法,使见习教学质量得以持续改进与提高。

总之,临床见习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进入临床的关键一步,要做到重视过程、细化流程、明确目标及建立完善的评价系统,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摘要:临床见习是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教学的三大教学环节之一,重视见习过程管理、细化管理流程、明确管理目标、建立质量评价体系是保证见习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结合多年对学生见习工作的安排,谈谈如何加强学生临床见习的过程管理。

关键词:临床见习,过程管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路会侠,李绍波.在临床见习中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思考[J].陕西教育,2007(11):115.

[2]曾超,李亚蕊.儿科临床见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2(5):532-533.

上一篇:校园网安全状况分析下一篇:传统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