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的再认识

2024-05-22

初中思想品德的再认识(精选三篇)

初中思想品德的再认识 篇1

1. 激发兴趣, 实现“共振”。

思想政治课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的重要任务,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知识传授之余, 在思想上努力引发学生达到共振的效果。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激发学生向善的热情———引发追求真理的渴望———致力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要抓住学生的兴趣链条, 以情感、意识、思想去引导, 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实践证明:意境的创设, 兴趣的激发才能引起求知欲的渐增, 思想意识的升华。从某种意义上讲, 学生兴趣的有无, 内心感染程度的大小就是学生对学习内容在知识与思想方面“共振”的表现。试想如果没有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的熏陶, 爱国主义教育势必成为雷声大, 雨点小的空洞说教, 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同时我们的教育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学生这个教学主体展开, 要时刻注意学生的细微变化, 及时抓住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 为及时组织进一步共振奠定基础。在工作中, 我们必须教育教学并重共举, 努力克服激而不扬, 扬而无度的现象。在激发学生个体工作中做到导之有术、导之有度。

2. 注重方法与能力的培养。

在教会知识的同时, 我们必须加强学生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必须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我们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工具,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各种学习方法。“条条大路通罗马”, 但最恰当的路却只有一两条, 所以在教学中, 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任务, 精心选择好特定的方式, 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方法的目的。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打破这一常规, 把启发、导读、讨论、比较充分引到课堂中来, 让学生在入情、入理、有味中学习知识, 净化思想。我们要依据“讲解方法———分析实例———指导运用”这一原则展开教学, 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真正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并且使学生的能力和方法有明显的提高。

3. 做好达标巩固与升华工作。

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是一个不断反馈并不断矫正的过程。这个过程应始终反射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服务于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现出知识能力, 思维立体式推进的模式。为了更为明显、更为深刻地检验教学效果的优劣, 我们必须以教材和课程标准为依据, 加强对学生的有效培养和训练, 依据学生实际, 设计出有针对性和梯度性的训练习题, 不要拘泥于形式, 要突出实际效果, 同时围绕目标的层次性, 实行分层教学, 做好分层达标工作。

巩固掌握知识, 并努力用于指导实践是政治课学习中学生的根本任务和目标。为了真正实现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 升华成为行动指南, 我们必须从教材体系入手, 加强对比、分点剖析知识, 加强线性联系。从整体上找出各部分知识的不同之处, 进一步深化学生理解。同时将知识推及运用于实践和实际相联系。在实践中, 对知识的理性和指导价值加以检验, 使知识真正成为思想和信念, 让学生把学到的东西运用起来, 成为明辨是非的原则, 这既是巩固知识的过程, 更是思想升华的重要环节。

对思想品德课教材的再认识 篇2

关键词:思品教材;生活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68-2

思想品德教材是例子教学中可以通过教材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学生来说,思想品德课中的重要概念一般比较难懂,作为教师如果能把这些抽象的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思想品德事实”,并采用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画龙点睛地教学,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思品教学活动环境中,增加实际生活体验,就能卓有成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用“师生自身的经历和体验”丰富和发展思品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体现。每一位学生并非上学后才接触思想品德课,也不仅仅是在学校中才接触思想品德知识,其实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各种思想品德现象、思想品德问题,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品德质性的、刚性的认识、思考乃至习惯,这些思想品德知识虽然是非正规的、不系统的,有的概念是模糊的,不清楚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生动有趣和真实的,是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学习思想品德的必要基础和宝贵资源。课前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思品生活实际,并回忆和思考自己的亲身生活体验,就能增强学生学习思品课的目的性,感受思想品德教育的现实意义。

譬如:在九年级学生学习《正确对待和参与竞争》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请同学们对以下所列心态和表现进行简短地评价,并谈谈自己面对竞争时的态度和做法。

1.“你们争吧,我先歇一会儿。”

2.“下次再落你40分我就跳楼。”

3.“我就比你强。”

4.“我已经尽力了,为何还是这样?老天,我算完了。”

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观点分成小组七嘴八舌地进行讨论。通过分析、争论、交流,学生知道了在校园生活里,竞争无处不在,人人须正确面对竞争,这样教学既丰富了学生对“正确对待和参与竞争”的正确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身边处处有思品学习素材,思想品德课就在我们中间,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就激起他们爱思品课、学思品课、用思想品德主动培育自己的情感,从而培养自觉地运用所学思品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积极意识与实践能力。

思想品德教材是资源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结合生活实际,唤醒学生的思想品德生活经验,摄取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开发生活、热爱生活。实施生活化思品教学的首要理念就是:思想品德即生活,生活即思想品德。这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的重要理论内核,也是目前“生本教学”双主体教学思想所积极倡导的。

譬如,在讲到“挫折也是财富”这一框时,笔者引导学生学习“中国的保尔”吴运铎、生命之树常青的张海迪、“乒乓皇后”邓亚萍等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典型事迹,感悟“在逆境中崛起”的人生哲理。生活化思想品德教学,是将思品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生活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边生活边学习,学以致用,倡导理论联系实际,让有实用价值的思品知识成为学生生活的宝贵财富,突破实践与思维的禁区,全方位多角度地去体验和感悟思想品德生活,去习得思想品德知识与技能,指导其快乐优质地生活,为其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思想品德教材是媒介教材只是传递教学内容的重要媒介,但不是金科玉律。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思品教学新课标的理念是从生活走向思想品德课,从思想品德课走向社会。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笔者围绕着基础知识、基本观点,遵循基本规律,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思想品德现象与现状,用身边的物品去演示、实验,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思想品德规律,理解社会生活中的思想品德科学,自觉地遵守学校纪律与社会规范。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对周围同学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探讨与解决;对他们感兴趣的思想品德小调查进行进一步研究、交流、实践、总结;对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中成长的学生进行重点表彰。

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不仅要转变教学理念,更要转变教学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心理特点,自觉地适应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笔者的做法是:

运用思想品德教材教思品教材中包含丰富的活力教学内容,笔者注意充分挖掘,运用教材开展活力教育。譬如,在学习《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框时,无论是资源节约型社会还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都蕴藏着社会生活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真理,它们既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点燃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力的有效素材。教学中笔者运用教材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理分析全球变暖、酸雨、天灾等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均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违背自然规律所造成,从而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活化思想品德教材好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我们一

定要以全新的理念改革教学,创造性地处理与利用教材,使其能充分体现时代发展的需要,努力恢复和彰显思想品德课知识的社会性、生活性、情境性和实用性。

譬如,在教学《践行民族精神》这一框时,笔者设计了一系列活动:(1)交流:你了解或参观过哪些引领我们认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列举它们,并谈谈它们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什么优良传统美德。(2)探究:联系与分析抗震救灾的有关材料,谈谈对抗震救灾精神的理解。(3)实践:说说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学生现实生活的具体要求;为班级弘扬民族精神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通过这一系列的课堂活动使教材趋于情境化、问题化、生活化和个性化,从而实现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世界、健康成长的需要相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与能力相沟通,也就是使思想品德知识恢复到人的生命生活质性层面的鲜活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生存息息相关,进而渗透生命教育,有效点燃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活力。

延展思想品德教材实近段时间丹阳市房地产市场炙手可热,于是在学习“合理消费”这一节时,笔者就针对生活中的这一热点问题进行讨论:①本市最近推出的某最火爆楼盘,房地产开发商大肆渲染的卖点有哪些?②请前期入住的学生谈谈自家是怎样作出选择的?交流中大多数学生除了就题论题进行热烈讨论之外,还结合现场情况在其中找出两条耐人寻味的告示:一是该小区为减少高层光污染而不允许装太阳能热水器,大部分同学(批判意识不强)表示认同,但也有不少同学说这样做是减少了光污染,但造成了资源浪费,与创建节约性社会不协调,况且大量使用燃气热水器,也会造成新的污染。二是发现通往本小区的公交车并没有房地产开发商原先承诺的那么多,例举了有几路离小区要步行至少两三站路的公交站,这足以说明住宅区应有方便居民出行(上班、消费)的区位,但这一小区并没有做到,导致生活质量不高、出行不便。俗话说得好:“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应该亲自去尝一尝。”实践和调查,大大延展了思想品德课教材,使之自然而然地回归到生活,由此,学生的认知便不再机械,思维异常活跃,活力跃然升华。

由此可见,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学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是时代的呼唤、学生的需要,也是思想品德课活力课堂的使然:生活的思想品德课“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的思想品德课“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生活的思想品德课“实”,有利于体现知识的价值;生活的思想品德课“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初中思想品德的再认识 篇3

一、自我认识的界定

所谓自我认识是指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 是自我意识的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包括自我感知、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3]。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只有先理解什么是“自我认识”,才能在对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培养中有的放矢。

二、初中生自我认识的现状

初中生对于自己、他人、事物的评价能力相比小学生时较全面和客观,但由于初中生知识、生活经验及情绪的不稳定等问题,容易做出不全面甚至错误的认识与评价。当然我们应该看到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 身体和心理尚未发育成熟,知识经验不丰富,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中,通过多种方法和措施,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他人和事物的能力。

三、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如何渗透对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培养

加强学生自我认识的教育, 能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认识问题的深刻性,是自我教育的奠基工程[4]。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自我认识培养的主阵地,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

1.开 展好 “认识自我 ”主题教育

在“认识自我”的主题教育中,围绕“感受青春、调控情绪客观评价”三个核心内容展开。 (1)初中阶段,学生开始从儿童向成年过渡,跨入青春的大门,身心与心理都经历一系列微妙的变化,“感受青春”的主题教育,符合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的课程设置, 让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身体与心理发育的基本规律, 学会正确处理青春期出现的身体与心理问题,增强自我认识的能力;(2)情绪是指人对认识内容的特殊态度,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有复杂多样的表现。情绪犹如一把“双刃剑”,不同的情绪会对人的言行举止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所以“调控情绪”主题教育,目的是在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青春期学生的情绪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与学生展开交流,探讨自己的情绪经历,从而进一步培养认识自我的能力;(3)人们在自我评价时,总会带些主观色彩,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的青少年在自我评价时,更容易受自身知识、生活经验及情绪的影响,所以“客观评价”主题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与评价自己,树立比较清晰的自我形象。在“客观评价”主题教育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的关系。尽管他人评价对自我认识的形成有重要意义,但若过于依赖他人评价而不能形成独立的自我评价,就会使自我的认识偏差, 甚至形成一味迎合他人评价的消极性格[5]。

2.充分利用经典故事进行 “自 我认识 ”教育

直接、简单的知识讲解与灌输,往往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进而产生厌恶情绪,效果自然不佳,所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我认识”教育时,不妨引用经典故事,以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1在讲解人应该正确认识自己长处与短处时,可以引用“长颈鹿与羊的争论”(长颈鹿:我的个子高,能够吃到树上的叶子,你可吃不到;羊:我能穿过门洞,吃到栏杆外的草,你却吃不到。 );2在讲解我们应该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人和自己时可以引用三国时期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典故;3在讲解认识自我的途径,要善于通过他人认识自己时,可以引用《旧唐书·魏征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镜矣! ”

3.利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可以引用一些典型案例,设置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案例可以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也可以是发生在学生之外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不是编出来讲道理的故事, 而是基于一定的事实而编写的,在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的能力。

4.通 过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 , 让学生熟悉基本的认识自我的途径

古语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鱼”是具体的食物,“渔”是教人家怎么捕鱼 ,“鱼”象征一个具体知识 ,“渔”象征一种具体的能力,这一古语生动地说明了“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五课《自我新期待》,向学生讲解认识自我的三个基本途径: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让学生养成“吾日三省吾身”的习惯;2通过他人了解自己。所谓“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3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集体对一个的评价往往更全面、更客观。

5.运用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一个故事、一段话语,看似平凡简单,却能点燃许多人心中的激情。“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更是一面旗帜。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为学生树立榜样,或让学生为自己选择一个学习榜样,培养“见贤思齐”的习惯,逐渐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

上一篇:剖宫产术前后临床护理下一篇:600MW级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