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与训练的

2024-05-18

体育教学与训练的(精选十篇)

体育教学与训练的 篇1

1、学校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结合的重要意义

从字面上看,学校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的结合是学校和竞技体育之间的结合过程,两者之间具有互补功效,能够实现互相促进的作用。 其重要意义的体现也可以从这两方面分别来看,具体来说如下:

1.1、对学校体育的意义

众所周知,学校是人流密集,人员数量多的场所,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接班人,他们的身体健康素质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将竞技体育融入学校体育训练对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 通过竞技体育的训练方式能够全面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竞技体育以竞争为主,在学校教学中引入竞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比赛意识。而竞技体育训练的高强度方法在学校体育训练教学中的部分运用,就能够达到锻炼身体、强身健体的目标,从而在各个方面提升学生的运动水平。

其次, 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融合丰富了校园体育的教学手段,提升了教学的实效性。 以往的学校体育教学大多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质量都无法得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不够灵活,课堂教学内容单一枯燥,某些体育课沦为了表面工程。 在学校体育训练过程中引入竞技体育训练方法,有助于丰富教学手段,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也脱离了被动教学,培养了学生的体育意识。具体来说,学校体育教师可以把竞技体育的身体耐力训练、体能训练、柔韧度训练等内容引入课堂之中,并将竞技思想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进行体育训练的基础上还能够提升学习的趣味性,真正提升校园体育训练的实效性。

1.2、对竞技体育的意义

由于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人们对自身的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随之而来的竞技体育竞赛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奥运健儿取得了良好的佳绩,其重要原因就在于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结合。 我国奥运健儿大多数都相对较小,很多还在接受教育,在学校体育训练中融入竞技体育训练方法,有助于教师发现具有体育潜能的学生, 进而扩大运动员的选拔范围,挑选综合素质过硬的学生进入国家队,从而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

2、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的结合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两者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的原因就在于它们具有密切的关系。

第一,两者的教育目的相同。 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而竞技体育的训练目的不仅仅在于提升运动员的竞赛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通过竞技体育的训练,人们也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标并提升自身的毅力和耐力。 因此,两者在教育目标上存在一致性。

第二,学校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能够弥补竞技体育的不足学校是学生的聚集地,是竞技体育人才发掘的重要来源之一,广泛的学校体育教学为竞技人才的选拔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与此同时学校是体育设施建设相对完善的地方,它能够满足竞技体育对场地的高要求,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据调查了解到,我国目前的竞技体育人才大多都具有不太高的文化水平,有些只接受过小学教育,对运动员价值的体现和我国对外形象的提升都起到了阻碍作用。 学校体育教育能够有效弥补这一问题,它能够对竞技体育者实施良好的教育,在提升他们专业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还能够完善他们的文化素质,从而提升我国运动健儿的整体形象。

第三,竞技体育对学校体育的促进作用。 除了学校体育能够弥补竞技体育的不足外,竞技体育也能够反过来作用于学校体育。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普遍宣传大众体育,体育训练的方式相对单一,技术难度不大,其虽然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但却不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无法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竞技体育训练方法的引入,能够增强学校体育的趣味性,将竞争引入教学,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体育锻炼。

3、学校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结合在一起的主要对策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的看到了学校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相结合的必要意义,并且看到了两者的必然联系。 两者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为了更好的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就一定要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促进其进一步结合。

3.1、改变学校体育的单一教学方法

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方式相对单一,教师在教学中只知道一味的进行知识灌输,在身体锻炼方法上也只有跑步、跳绳等,不注重体育锻炼的系统性。 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要将竞技体育的训练方式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各身体机能进行训练,使教学内容更加系统优化。

3.2、加强学校的竞赛活动

学校的体育竞赛不属于竞技体育的范畴,但是它却是以竞技体育为手段进行的,它能够提升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丰富教育的各种功能。 另外,加强学校的竞赛活动,还能够树立学生团结、 互助的精神,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并为竞技体育人才的选拔提供依据。例如,学校可以定期举办运动会,并在运动会上增加足球、篮球等竞赛项目,从而促进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有机结合。

3.3、进行课余竞技训练,实现两者的有机衔接

学校体育教学除了要定期开展竞技比赛以外,也可以将竞技训练和竞技运动运用到学生的平时课余生活中。 具体而言,各个班级可以根据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好开展班级内部竞技活动,学校也可以结合自身特点,确定本校的优势项目,并将其作为传统进行训练。 除此之外,学校还要不断提升教师素质、完善教学内容,将竞技运动教材与体育课教材进行结合, 并选拔具有专业能力的教师进行教学,从而切实发挥竞技体育的作用,实现两者的互相促进。

4、结束语

体育教学与训练的 篇2

【摘要】学校体育不仅要锻炼好身体,保证完成在校学习任务,还要为其终生体育打好基础。本文针对现阶段中学体育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谈谈如何将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良好的锻炼习惯与实用性作为教育重点,为其走出学校后,仍能根据变化了的条件运用学校已掌握的体育知识技能,以其系统化、信息化等多角度操作手段,继续从事体育活动,参加体育锻炼,体验体育的乐趣。

【关键词】体能训练 教育

传统的体育管理模式一直还是学生按照教学排课的方式进行,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具体需求,与此同时,教师的授课方法与经验的不足,也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充分调动学生训练学习的积极性。鉴于对终生体育的认识,在研究中学体育教育目的的同时,其教学内容、方法与组织模式都要进行整体的改革,使学生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同时,学会和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技能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同时也要为其走向高校乃至社会后,仍能利用这些知识与技能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使其终生受益。本人从事普通中学体育教学多年,现对在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结合自身实践,予以浅述。

长期以来,许多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其实不然,如果没有端正的锻炼态度,又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相反,学生对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与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二是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习惯。其中,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只有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称得上良好的锻炼习惯。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健康教育课中传授。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

一、把握形成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两个因素

(1)发挥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强,体育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之一,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锻炼习惯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认真贯彻课堂常规,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规范准确的讲解示范动作技术,并且加强练习方法方面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都经受一个科学锻炼身体的过程,并且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通过明示和暗示的综合效应,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2)促使学生形成自律性。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过程,学生是主体。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设法将学生从被动锻炼中解放出来,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目的。由被动转化为主动锻炼,需要很强的锻炼自觉性和自觉能力。因此,体育教师不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而且要帮助学生制订有个性特点、具体切实的个人锻炼计划。严格规定锻炼内容、方法、过程、运动量和时间等。教育学生要认真锻炼,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并引导学生加强对自己锻炼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不断提高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自律性,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教学与训练是统一和有机联系着的,但也有区别。教学、训练的区别在于两者的具体任务和方法不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们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技术、战术等;而训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技能、技术、战术等身体训练水平。由于任务不同,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教学和训练是在统一的教育过程中进行的。因此,两者不能截然分开,而只是各有所侧重而已。进行教学时虽然是以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和技术、战术为主,但其中也包含有训练的因素;进行训练时虽然是以提高技能、技术、战术和身体训练水平为主,但其中也包含有教学的因素。

技能、技术的形成和提高,大致包括三个主要阶段,即粗略地掌握动作阶段;改进、提高动作阶段;动作趋于巩固、运用自如阶段。这三个阶段既反映了人们认识的逐步提高和深化过程,也反映出人们的体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粗略掌握动作阶段:这个阶段一般是通过讲解、示范、尝试练习,建立动作的概念,体会动作的过程和要领,从而粗略地掌握动作。其特点是大脑皮层的条件联系处于泛化阶段,动作表现紧张、牵强、不连贯,缺乏控制能力,并伴随着一些多余的动作。因此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动作的能力,并利用各种方法,如徒手或各种教具给予保护、助力、阻力,以及固定和限制动作的方向、路线幅度、速率等,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动作。

改进提高动作阶段:主要是通过反复练习,以及深入动作的示范,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动作的质量,逐渐消除动作的紧张、牵强,以及多余的或错误的因素。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条件联系处于分化阶段,动作逐渐变得连贯、准确和轻快起来。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不倦地钻研,掌握动作的内在联系,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例如:掷铁饼,不仅要求会掷,而且要求掷好;不仅要求懂得掷铁饼的一般技术要领,而且要懂得摆臂幅度、速度、出手角度,以及全身的有关部位的动作与提高掷铁饼成绩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采用比较对照、分析、综合的方法对于改进提高动作的质量有积极意义。例如:篮球动作中,对各种传球、接球、运球、投篮的技术作对比;田径运动中对急行跳高与急行跳远的助跑技术作对比;技巧运动中对鱼跃前滚翻与前滚翻作对比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更精密更准确地掌握动作。在完整技术的教学与训练中,通过动作各个部分,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的分析(例如:游泳的划臂与打腿、呼吸的关系,幅度与速率的关系等)能使学生清晰了解动作与动作之间,局部动作与整体动作之间,动作的这一要素与另一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在练习过程中更自觉地掌握和完成动作。

动作趋于巩固和动作自如阶段:通过反复练习不断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使动作趋于巩固和运用自如阶段。这一个阶段的特点是动作定型,已经形成和巩固。能高度准确熟练和省力地完成动作并能随机应变、轻快自如地加以运用。动作到了自动化阶段,活动技能和运动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没有完结,而是将不断趋于更加完善的地步。其提高和完善的程度如何,取决于学生的健康状况,训练水平以及教学与训练的质量等条件。

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对于自动化的动作,仍然是要注意反复练习和经常运用,以便不断提高动作自动化程度和机体的能力。因为练习长期中断会使自动化的动作逐渐消退。在运动训练中创造各种条件(如利用电化及各种科学仪器进行教学)更深入细致地分析和改进技术某些细节问题,以便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技能、技术的形成和提高的三个阶段是有机联系着的,也是相对而言的。教学与训练工作,应从实际出发,灵活地运用这个规律,以加速掌握和提高技能、技术。

二、关于在体育教学中加强迁移规律运用的建议

所谓迁移,是指将已掌握的技能或知识运用于新环境之中以迅速适应新环境,即克服某类困难或完成某项课题的过程。从迁移的内涵上不难理解,迁移包含四个方面的寓意。第一,运用迁移规律者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新问题;第二,运用迁移规律者必须在新旧问题当中找出其相关相似相联之处,并且已有解决旧问题的经验;第三,迁移规律的运用不是永远的生搬硬套,它是一种活学活用,要用出新意,用出创新;第四,每一次迁移规律的运用都是一次经验再积累,再升华的过程,•只有注意总结才能更好更快地解决将来再次出现的问题。

迁移是体育教学中的一种广泛现象,而体育教学又有着其自身的特殊规律性,因此迁移规律如被科学灵活的加以运用,将在诸多方面促进体育教学工作的展开与提高。

第一、运用迁移规律,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已有经验的概括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去分析、理解、体会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将其理论、动作熟练地说出、做出。“一个优美娴熟的动作往往就是一个高质量的概括”。而且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越高,实现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霎那的迁移便是厚积而勃发的霎那飞跃。”例如:学习体操的踺子后空翻动作之后,就十分有助于撑竿跳高的起跳腾空动作特点的形成。“对已有经验的概括越凝炼,实现迁移所需的时间就越短暂”。

第二、反复练习待迁移动作,认真分析新动作要领,注意培养学生对学习情境间相同性或相似性的敏察与辩析。这种能力只有多举例证,多模仿、多练习、多听多想才能“顿悟”。例如;“在跳的助跑技术”与“短跑的加速跑技术”之间寻求迁移规律,只有靠反复分析、练习才能得以实现。当然,在两个相似的学习情境中,先前的学习与后来的学习之中包含的相同要素越多,迁移就越容易发生,后继的学习也会变得更容易。

第三、根据技术动作的特点,抓好技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实现迁移的主要条件,它将有助于最佳辅助性练习的选择和动作的创新。例如:栏上动作是跨栏跑技术的重难点,该动作又分起跨腿与摆动腿两个技术环节。因此,应选择以分类重复--强化提高为目的的辅助性练习为主要教学手段,这样将有助于迁移的形成。

三、提高耐久力在增强学生体质过程中的价值探讨

相关数据表明,学生近几年来近视率居高不下,其它生理健康指标在发展方面有高有低,没有显著差异,而唯有代表青少年体质相关密切的耐久力指标,明显有连年下降趋势。这是令人关注的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笔者对耐久力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办法与同仁们商榷。

(一)耐久力的生物学分析

耐久力项目的比赛历来被誉为是心脏的较量。生理医学研究发现,有45%的长跑运动员左心室肥大,而左右心室均见增大的约占20%,这种增大是由长期的进行耐久力训练使心室容积负荷增加,因而心室腔发生了适应性增大,使心容血量增多,它的每搏输出量增加,以保证途中跑对肌肉有更多的血液供应。科学工作者应用超声心动图等技术对马拉松跑运动员的心脏进行检查,证实这些运动员心室壁并无显著肥厚。但心室腔较显著增大,所以说,要获得良好的耐久力,那么首先就要锻炼强大而有力的心脏。

(二)在教学中应加强对耐久力的训练

(1)要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向学生讲解对耐久有力有氧运动锻炼身体的好处,要让学生认识到耐久力比赛不单纯是名次的比赛,而真正的是指人体重要器官的较量,要让学生认识到锻炼可利用心肺使血液大量吸收氧气,它可使头脑清楚,工作学习效果加强;再之在大量吸气过程中,它的深吸深呼过程就是隔饥助间饥腹饥肩带肌和背肌参与活动的过程,尤其是青少年生长发育时期,可促进胸部增长和内脏发育;利用大量业余训练的学生和普通学生的身高、胸围、肺活量、心脏每搏输血量等数据的变化,从生理基础原理向学生进行讲解,从而提高学生重视耐久力锻炼的意识。

(2)在耐久力锻炼中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慢到快,由近到远”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中长跑教学中应首先强调呼吸节奏问题,即两步一呼,两步一吸,并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意念导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学生在跑步时让学生默念“两步呼吸练长跑,心情愉快成绩好”;又如学生在“极点”过后让学生自己心里默念“脚下生风,越跑越轻”等提高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

(3)要有较长时间的匀速跑练习,因为有氧代谢是耐久跑的核心,这是让人体各器官系统适应耐久练习,锻炼强大心脏工作能力的好办法。在匀速跑时,心率应在每分钟150次左右,这种匀速的长时间的跑不易疲劳但又使心脏长时间维持在一定水平工作,能得到很好锻炼。

(4)要有较长距离的间歇跑练习,在匀速跑时心率总维持在一个中等水平,这是一个不足,而间歇跑可使强度提高。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用心率跳动次数来控制自己的运动量,在一个距离跑完后心率要求达到每分钟170―180次,然后休息至心率恢复到每分钟120次左右再跑第二次,这样心率再达到180次的高限,它和匀速跑交替配合使用可互补不足,作为耐久力间歇跑每次距离应在800―3000米。

(5)在生活中人们在很多地方都需要耐久力,如走路、上楼、骑车子等,要善于发现与提高耐久力的相同处,可参考以下方法做:①利用医学保健监测法,让学生用齐步走的速度(每分钟100-120步)上一般的五层楼,上去后心脏跳动次数,每分钟不超过原心率40%,没有明显的喘气现象,说明心肺功能好;②学生上楼锻炼前,鼓励学生在楼下进行3-4次深呼吸,这对心肺锻炼有好处,古人云:“登楼如登山”,它的锻炼价值很有相近处。

(6)锻炼要全面,要注重横向提高耐久力的效果,耐久力的锻炼不应只限一个项目,应安排一些其它所喜爱的项目,安排合理同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足球、篮球、游泳等项目,它们都能为提高耐久力起到良好的效果。

(三)提高耐久力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应在学校大力宣传国家倡导的全民健身计划,提高自觉锻炼意识,把提高全民素质当成百年大计来抓,为青少年终身健康打下良好基础。建议教育有关部门在修订体育教学大纲时要加大提高耐久力教学内容的比例。在学校要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要多组织一些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要让人们认识到,经常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学习成绩往往出色,课外活动的重要性不亚于家庭作业,实际上优秀学生往往“玩象玩的样子,学习象学习的样子”,只有提高了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性才能对提高耐久力起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体育教学与训练的 篇3

【关键词】高中体育 田径 训练强度 训练量

田径运动是一切体育运动的基础,也是高中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高中生身体健康协调发展,提高高中生各项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传统的高中体育田径训练中,往往采用低强度、高训练量的方法,训练强度和训练量比例的不合理导致学生神经系统易疲劳,身体潜能难以发挥出来,不仅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还易给学生身体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把握好田径训练中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关系。

一、影响高中生田径训练的因素

1. 体育教师因素

在学生进行田径训练时,体育教师作为田径运动训练的组织者、指挥者,是学生整个田径训练活动的总指挥官,对高中生的田径训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负责整个训练过程的实施、管理,保证田径训练的有效性;要积极地参与制订田径训练活动的目标、计划中去,可以说体育教师的个人修养、田径运动专业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进行田径运动的成效。

2. 社会、家庭环境因素

首先,中国的家长一般对孩子的体育运动活动不太重视,很多家庭家长的教育观念中只重视孩子的文化课成绩,不太支持孩子进行体育运动,家长的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对高中生进行适度田径运动非常不利,因此,必须提高家长对田径运动的认识,提高其对孩子参加田径运动的支持力度,才能更好地让高中生进行田径锻炼。其次,依据最新的调查统计数据,现阶段,我国社会对高中生是否参与田径运动关注程度较低,而要保障我国田径运动事业的顺利发展,需要各社会主体综合运用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宣传田径运动。

二、关于高中生田径运动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思考

1. 训练强度要适中且具有结构性

体育教师必须根据高中生的身体特点,掌握好田径训练强度。首先要制订出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训练强度既不可太大,同时也不可太小;过大的话,在训练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学生身体软组织拉伤,一旦治疗不及时,可能会留下后遗症。而训练强度过小的话,常常不会起到预期的训练效果,既浪费了时间同时也让学生感到身心疲惫,很难提高体育水平。体育教师可以参考我国体育界著名的教练员孙海平对田径冠军刘翔的训练模式,先对学生进行力量训练,然后再进行速度训练,让学生具备了强壮的体力以后,以此为基础,提升速度。

同时,在训练学生的过程中,训练强度要具有一定的结构,让整个体育训练过程、训练结果和参加体育考试时相差不大,就是说把平常的体育训练当成体育考试,严格按照考试的标准对待每一次训练。其次,还要足以保证训练强度的稳定性,保证体育考试前后学生的训练强度和日常训练强度相符,这样才不会导致日常训练所得成绩和体育考试所得成绩相差太远。最后,要注意田径运动的训练量也应该保持稳定,把训练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 保持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适度性

在进行田径训练时,体育教师必须掌握好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并使二者保持科学的比例。田径运动追求的最终的训练效果,只要保证训练过程的有效性,才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成绩。所以,在日常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田径训练时,必须把握好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平衡,在重视高强度、高负荷的训练方式时,也要重视训练量,一定要把高强度的训练建立在合理的训练量上。

其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因为专项训练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意志力、速度以及力量等。并且要把训练强度和专项训练的具体内容相结合,按照适度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把专项训练的相关要求和力度、强度等适当降低,构建符合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训练模式,把普通训练方式和专项训练方式相结合,逐步提升高中生的田径运动水平。

3. 完善高中生田径训练制度

首先,体育教师要使训练管理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相互融合,妥善解决田径训练和高中生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间的矛盾,满足高中生各个方面的发展需求。其次,在训练学生时一定要加强科学研究力度,高中生的田径训练成绩和他们自己的体能水平联系非常紧密,在某种程度,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其田径训练成绩。因此,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必须掌握丰富的田径方面的体育知识,认真研究田径运动训练强度及训练量,根据学生的身体成长规律,制订出适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训练计划,合理安排训练内容,训练的内容不可过大,以免过度的训练强度或训练量对学生造成伤害,也不可过小,否则训练无法起到其应有的效果,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此外,教师也应当积极研究田径运动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之间的关系,以制定出更加科学的适合高中生发展的训练模型。

三、结语

高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必须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体特点,把握好训练强度,保证训练强度具有一定的结构,掌握好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保持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适度性同时确保二者比例科学合理,并不断完善田径训练制度,究田径运动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之间的关系,制定出更为合理的符合班级学生特点的训练模型,提高田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志威.高中体育田径项目中短跑的力量训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1).

体育教学与训练的 篇4

现代体能训练是提高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的主要手段之一, 与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构成一个完整的训练系统。我结合多年的体育教学和篮球训练制定出以下训练方法, 分别在体育课堂和篮球专项训练中运用。

1、力量素质

(1) 发展颈部、上肢、肩背力量的练习

A.两手扶头, 在颈部转动时给予抵抗力。

B.俯卧撑。 (可以双手撑在篮球上做, 但要注意安全。)

C.引体向上。

D推小车。

E卧推 (水平、上斜、下斜;宽握、中握、窄握;正握、反握)

F哑铃/杠铃弯举

G俯立哑铃臂屈伸 (宽握、中握、窄握;正握、反握)

H杠铃俯立划船 (单臂哑铃划船)

I俯立飞鸟

J坐在健身球上做杠铃颈后推举 (宽握、中握、窄握;正握、反握)

K对坐, 两腿分开, 互抛实心球 (先离心后向心)

(2) 发展腰腹力量的练习

A.仰卧起坐 (加转体) 、仰卧举腿 (斜板)

B.侧卧体侧屈、侧卧双腿上举、俯卧做体后屈 (同时可抬腿)

C.跳起空中转体、收腹头顶球

D展腹跳

E肩负杠铃体前屈、转体

(3) 发展腿部力量练习

A各种跳跃练习。立定跳、多级跳、蛙跳、助跑跳、肩负杠铃连续上跳、跨步跳、跳深

B肩负杠铃提踵、半蹲

C快速摆动大、小腿, 可绑沙袋, 也可采用橡皮筋增加阻力

D传球、投篮练习

E骑人提踵

F杠铃剪蹲 (步子跨大些:主要锻炼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和臀大肌;步子跨得小些:主要集中锻炼股四头肌)

G悬垂举腿

2、速度素质

包括:反应速度、位移速度、动作速度

(1) 各种姿势的起跑 (10-30米)

(2) 在快速跑或快速运球中, 听、看教师信号, 做急停、转身、变向、跳跃、翻滚等动作。

(3) 利用快速小步跑、高抬腿跑、顺风跑、下坡跑、牵引跑等练习, 突破速度障碍。

(4) 全速运球跑、变速变向运球跑

(5) 绕杆跑、运球绕杆

(6) 利用简单的战术配合练习速度。

3、耐力素质

(1) 有氧耐力训练

A 3000米、5000米、8000米等不同距离跑。

B定时跑。如12分钟跑

C穿足球鞋长距跑

D 100-200米间歇跑, 400-800变速跑

(2) 无氧耐力

A 30-60米重复多次冲刺跑

B 100-400米高强度反复跑

C各种短距追逐跑

D进行5、10、15、20、25米折返跑

E往返冲刺传球

F规定时间做不同人数抢传练习

4、灵敏协调素质

A交叉步前进或后退练习, 侧向移动练习。

B各种跑。快速后退跑、转身跑、快速跑动中看手势变向。

C各种翻滚与起动跑。

D听掌声、哨声起动跑。

E喊号追认。

F两人冲撞躲闪。

G多种动作过障碍。

5、柔韧素质

A颈前屈、侧屈、后屈并绕环, 体前屈、侧屈、后屈并振动。

B前弓步和侧弓步压腿, 纵劈腿和横劈腿。

C前踢腿、后踢腿、侧踢腿和腿绕环。

D站立体前屈下压, 或靠墙站立体前屈下压。背伸、展腹屈体练习及腿肌伸展练习。

E两腿交叉的各种跨步、转身动作。

F投球、传球、抢截球等各种技术动作的模仿练习。

G跪压正脚背 (上体后仰轻轻振压) 及全脚背着地的俯卧撑练习 (主要拉长脚背韧带和小腿前肌群) 。

H模仿和结合球的大幅度振跨步、断球、各种上篮及投篮等练习。

体能训练的计划要适应篮球特点, 训练内容、跑动距离、跑动类型、力量与耐力、不同队员应有不同要求。上面主要从基础体能来谈, 下面进一步结合专项特点主要谈力量训练、速度训练和耐力训练。

一、专项力量训练

1、速度力量

练习强度75%-90%;练习时间5-10秒;间歇:以完全恢复为宜;重复次数:4-6次;练习组数:3-4组。

2、力量耐力

练习强度:60%-70%;练习时间:15-45秒为宜;间歇:一般心率恢复到120次/分左右;重复次数:20-30次;练习组数:3-5组。

二、专项速度训练

速度训练的运动负荷要求:练习强度:95%-100%;练习时间:3-10秒为宜;间歇时间视训练目的而定, 可完全恢复或不完全恢复;练习重复次数:6-8次;练习组数:3-5组。

三、专项耐力训练

1、有氧耐力训练

分为小强度间歇法和持续法两种。

持续训练法要求:练习强度:40%-60%;练习时间:25分钟以上;距离:5000-10000米。

小强度间歇法要求:练习强度:150次/分为宜;练习时间:30-40秒;间歇要求不完全恢复, 一般脉搏恢复到120次/分为宜;练习次数:8-40次;练习组数:1组即可。

2、无氧耐力训练

无氧耐力训练常采用次大强度间歇法训练。

无氧耐力训练要求:练习强度:80%-90%, 脉搏为180-200次/分;练习时间为:20-120秒;间歇要求不完全恢复, 脉搏一般在120次/分左右;练习次数:12-40次;练习组数:1-2组。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使学生产生了正负面的影响, 好的方面是:

1、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 随时保持充沛的体力。

2、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 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会或者减少学生的心理影响。比如惧怕。厌倦心理。

坏的方面是:

1、大量体能会给一些天生体质差的学生造成伤害。比如先天性心脏病。如果学校没有该生档案。本着大家一起接受训练的原则实施训练。会给个别学生造成难以估计的伤害。甚至致命。

2、大量体能训练。造成个别学生贪睡。班主任有的反应学习成绩下滑, 不爱劳动等等。

因此我有了一定的改进, 分别制定出力量训练周、速度训练周、耐力训练周和灵敏训练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因人而异, 分别制定冠军组、亚军组、季军组和进步组;强度各有不同, 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效果很明显。篮球专项训练要结合始终如力量、速度、耐力和技战术使我教学的主线, 使我校的女篮始终保持较高水平。

摘要: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能素质整体下降。2005年与1995年相比, 学生的柔韧、爆发力、肌力、耐力、肺活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 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已连续10年下降, 耐力素质已连续20年下降。由此可见, 中小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时代紧迫性。我作为一名高中体育教师深深地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结合实际总结教学方法, 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

小语教学中“读”与“说”的训练 篇5

2.“说”想象。想象文中描写的意境,让学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他们想象到的内容。学生说得越具体、越生动,说明他们理解的越深刻。

3.“说”体会。只有让学生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更深入理解课文,所以在学文后还要让学生说读课文后的体会。

当然,以“说”代讲,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教师对学生多启发、善诱导。训练要循序渐进、坚持不懈。这样,才能通过以说代讲,培养和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及中心的理解能力,而且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得到充分的训练。

初中体育立定跳远的教学与训练研究 篇6

1. 引言

立定跳远是一门基础性运动,也是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点,不仅能够实现学生协调能力、力量以及速度的发展,且能够实现其心血管系统以及渗井系统的改善,使学生因此获得健康的体魄。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需要做好教学方法的掌握,以此保障教学效果。

2. 立定跳远教学与训练方式

2.1 做好预备活动

在体育课程开展中,充分的课前活动十分必要,能够减少运动过程中因身体活动不足导致肌肉痉挛以及扭伤出现的风险。对于立定跳远这个项目也是如此,该项目对人身体的灵活性以及双腿承受力都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在课前能够将身体充分拉开,以此为后续立定跳远的动作学习做好准备。

2.2 教学模式多样化

如今,初中体育教学方式已经获得了较大的改变。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需要积极练习内容优化教学模式,在对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进行提升的同时获得教学效率以及效果的提升。如可以安排学生跳台阶,以此帮助其实现腿部力量的发展、获得跳跃能力的提升,也可以采用蹲跳起方式锻炼踝关节以及腿部肌肉力量。对于上述方式来说,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单个动作每次练习15-20次,重复进行3-4组。通过该种不同练习方式的应用,则能够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新鲜感,在对以往立定跳远固定性以及单一性进行改变的情况下使其能够形成良好的求知欲。

2.3 基本要领介绍

在立定跳远练习活动开展之前,教师需要做好基本知识的讲解,也只有学生掌握基本动作,才能够在按照其要求进行练习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收获。如对于站立姿势来说,应当为双脚左右开立,保证与肩同宽,而如果其站姿不正确,则可能在立定跳远中发不上力。同时,摆臂也是重要的动作,在摆臂时,应当保证两臂的前后摆动,在后摆时,屈膝对重心进行降低,前摆时,两腿要保持伸直,手尽量向后摆,以此更好的帮助学生在借助双臂力量情况下带动身体跳跃,并获得更好的成绩。当学生起跳后,则需要使用双脚快速蹬地,同时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并充分展体。在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将整个动作当中的要点做好讲解,并以示范方式的应用对学生实现动作的展示,使其了解到如何去做。通过该种方式的应用,则能够在帮助学生做好基本动作要领、目标明确的基础上获得学习成绩的提升。

2.4 游戏方式教学

对于立定跳远这项运动来说,从动作角度看来其实十分简单,学生在训练中仅仅需要做好双脚站位控制、摆动双臂以及呼吸的配合就可以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在讲解中仅仅是进行演示以及要点的讲解、之后就要求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则会使学生很快感到十分枯燥、无聊,并因此对学习积极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对游戏方式进行应用,使学生在游戏方式下获得更好的活动积极性。比如,在课堂中开展10米立定跳远接力的游戏:首先,将班级学生根据人数情况划分为适当的小组,在保证不同小组具有相同人数的情况下站在起点等待教师的哨声。当教师发出信号之后,学生则从起点开始立定跳远,在到达指定标志物之后跑回同下一位同学击掌、由下一位学生继续。以此类推,先到达终点的选手获胜。

2.5 指出缺点不足

在教师将立定跳远动作要点为学生讲述之后,则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感悟以及思考。在学生训练当中,教师也需要做好观察,如果发现学生在动作当中存在不足,则需要及时指出,使其了解到自身哪里存在不足、不够标准,在有所把握的情况下在后续练习当中对自身存在的缺点以及不足进行改正,更好的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例如落地缓冲时,学生应该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并屈膝落地缓冲。 如果在练习中没有符合要求,则将直接影响到成绩,此时,就需要教师及时指出,使学生在及时改正的情况下逐渐形成规范的动作。

3. 结束语

立定跳远是一项技术简单的项目,但想获得好的成绩,则与不断的练习是分不开的。对此,就需要教师能够做好训练指导,不断提升学生训练水平。

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互补 篇7

一、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概念及其基础理论

(一) 体育教学的概念。

体育教学的概念在《体育大辞典》上是这样定义的:“体育教学是实现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形式, 是一个按一定的计划和大纲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以向参加者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 有效地发展身体, 增强体质, 培养道德意志品质为任务。”

(二) 运动训练的概念。

《体育大辞典》对于运动训练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运动训练是实现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指在教练员的指导和多学科人员的配合下, 为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专项运动成绩而专门组织的教育过程。”内容包括身体训练 (含健康、机能、形态和运动素质训练) 、技术和战术训练、心理和智力训练, 以及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质的训练等。

二、互补原理的引入

(一) 互补原理。

互补原理是在1927年9月由物理学家尼耳斯·玻尔提出的, 作为物理学中的一种理论, 互补原理的作用在于能够描述出量子过程的特征, 对波粒二象性做出科学的解释, 但是由于玻尔是站在哲学的高度来运用互补原理的, 因此使它具有了认识论的普遍意义。互补作为看待事物的新方式, 主要是启示人们要善于从对立之中发现彼此之间“互补性”, 因此仅将互补理解为各有缺失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互补充是十分肤浅的, 无论是对自然学科还是对哲学, 互补原理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揭示了“对事物的完整描述需要两个相对事物共同作用”的现象, 并将它解释为一种事物的存在方式。互补原理中的“互补”的意义绝不仅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之间的互利互惠和相互渗透, 而是对立的相互联系和统一。

(二) 对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再认识。

互补原理本就是一种认识论, 它具有哲学的普遍意义, 哲学家们几乎用互补原理来解释一切物质现象, 可见它对体育现象的描述是可能的, 运用它来认识体育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也是可行的。第一个将互补原理引入体育这块领域, 并将互补原理作为立论基础的体育学者是我国的张洪潭教授, 他曾在其论著《技术健身教学论》中对互补原理有过一定的阐述, 并用它来分析体育教学中长期处于争执的“强化体质”与“传习知识”之间的关系, 并由此提出“技术健身教学”观点, 随后也有部分学者在体育事业建设的研究中引用过互补原理, 但为数寥寥。然而即便是如此, 互补原理的哲学意义也足以鼓起我们引用互补原理来分析和看待体育现象的勇气。

将互补原理引入到体育现象的认识之中是符合体育教学认识现状的, 它的认识论能够对体育教学进行再认识, 并作出合理的解释。互补认识论对体育教学的再认识反映出体育教学中教学的普遍性和训练的特殊性, 其中教学是为了传授相应的体育知识和一些为体质训练做准备而准备的诱导性练习, 而训练是直接服务于“增强体质”的目的的, 这完全符合互补原理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因为从体育教学思想的发展现状来看, 体育教学争论包括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等多方面的内容, 其中心议题是如何平衡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知识传授”与“体质提高”的矛盾。“终身体育观”也好, “快乐体育”或“主动体育论”也好, 都是想提高体育教学中“知识”和“教育”的含量, 使“身体教育”与“知识教学”融为一体, 但传授知识就要懂得“教”与“学”, 要遵守知识教学的规律, 它无法通过简单的练习完成, 同样地增强体质就要在教师的指导下, 遵从身体训练的规律, 掌握合理的练习方式与方法, 使机体得到充分的锻炼, 而这也是几堂教学课无法代替的。可见“传授知识”和“提高体质”的目的, 只能通过教学与训练这两种活动方式分别加以完成, 因此体育教学中存在着教学与训练这两种活动方式, 是客观的也是符合科学认知的。

三、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竞技运动的社会功能表现不明显时, 学校体育教学与竞技运动训练在手段与方法上都是以相同的模式向前发展的, 它表现为学校体育教学从知识理论到基础建设到后备人才的培养, 全方位地给竞技运动训练以支持, 而竞技运动训练则给学校体育教学提供相应的教学技术、技术理论及训练方法。这使学校体育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无法区别于竞技运动, 即使是在竞技运动与学校体育的功能差异日益显著的今天, 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仍然藕断丝连, 在某些领域存在着相互间的作用和影响, 其中正包括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这两者。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是具有可借鉴性的, 它们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相互间的交流与学习:一是体育教学可以借鉴运动训练的先进知识和科学技术, 以满足自己育人的需要;二是体育教学可以通过对运动训练中的专业手段和方法的学习, 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律和相关法则, 用以充实自己在教学与训练中的手段与方法。三是运动训练可以学习体育教学中的一般教学规律及相关的手段方法, 用以提高自己在运动员的软件 (这里指道德、文化知识和相关的专业运动知识) 培养上的水平。

四、结语

体育教学与训练的 篇8

1 建立四级培养新模式

目前,在我国竞技体操传统三级训练体制下,体操人才呈现“金字塔”型,竞技体操在为我国争取巨大荣誉的背后,由于训练的不科学性,而导致部分有天赋的少儿体操运动员夭折也是普遍存在的无可置疑的事实。从体操运动员成长的年龄阶段分析,训练周期长,且每一个阶段的有机衔接直接影响运动员是否成才。很多业余体操由于场馆、训练水平等的逐步落后,对输送进入省/市队的运动员的质量和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基层业余体操输送的苗子的质量与省市队的需求之间的差距和脱节现象越显严重,严重影响了体操梯队的合理构建。

通过几年基础阶段训练,少年时期已成为男子体操运动员从基础阶段向专项提高阶段过渡的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武汉体育学院体操训练基地通过准确定位,切实淡化眼前的运动成绩,以运动员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宗旨,将发掘优秀苗子,向国家队及各省、市体操队培养和输送优秀少年体操人才,作为体操队的训练目标,创新的构建了“业余体校—体院—省队—国家队”的四级体操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武汉体育学院作为我国三级训练体制中较为特殊的位置,介于业余体校和体工队之间、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在业余体操与省市队之间起到了良好的衔接作用,进而有效的提高了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截至目前为止,武汉体院由最初以湖北省基层业余体操为服务对象,目前所培养的运动员拓展到广东、四川、云南、北京、八一、广西、安徽、深圳等专业队,与全国各省市基层业余体校、省市专业队、国家队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机制。

2 良性循环的三级梯队建设

武汉体育学院的体操队员年龄分布在5~12岁之间,为了保证体操人才培养与输送的可持续发展,以运动员年龄和训练水平为依据,构建具有良性循环的三级运动员梯队队伍(见表1)。第一梯队即一线队员,为预备健将级水平,年龄在11~12岁,运动员源于各基层业余体校和自身培养出的优秀苗子,掌握先进的基本难度动作;各省队和国家队为第一梯队人才的主要输送渠道,例如所培养的11岁组张业琳子凭借“踺子后手翻向后跳转180°团身前空翻2周”的难度动作而直接进入国家队。第二梯队,为技术水平相对较好的运动员,年龄8~10岁,培养重点上主抓基本能力、基本技术,并适当注重基本难度动作的发展,为参加省市和全国少年体操比赛作准备。第三梯队是三线队员,年龄为5~7岁,为启蒙打基础阶段的运动员,主要以培养兴趣,狠抓基本姿态与基础能力为主。梯队建设已成为该基地训练的成功法宝,由于有完善的梯队建设,及明确的训练任务和目标,和特色训练方法,该训练基地培养的人才不断倍出,成才率达到85%。可见,武汉体育学院体操队一方面依托基层业余体校后人才人的输送,另一方面通过自身内部三级梯队的构建,保障了体操训练基地体操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3 科学安排训练内容

武汉体育学院体操训练基地运用亦训亦读、体教结合的办学模式,以教育体系为依托,以科学技术为先导,把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优秀运动员作为训练目标,以重点抓好少年体操运动员的基本能力、基本技术、基本姿态为定位,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为竞技体育培养优秀运动员的资源优势。其中树立先进的训练思路,合理、科学的安排训练内容,是其训练实践的核心成功经验。在女子体操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即根据我国女子体操下肢力量弱的现象,提出了从小加强发展下肢力量,以下肢带动其它项目全面发展的新理念,所输送的奥运冠军程菲,就以突出的下肢力量,创造了跳马的“程菲跳”;根据我国国家队突出“全能优先,单项突破”的发展战略,男子后备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全面发展身体素质,重点抓好基本能力、基本技术、基本姿态的训练。

4 全程跟踪服务体系

建立全程跟踪服务体系,对运动员进行动态管理,即对输出运动员的成长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对部分运动员进行转项服务,已输送出多名健美操和啦啦操的世界冠军;对所有运动员的文化进行全程服务,他们大部分都顺利进入高校深造,毕业后留在高校、训练队等工作,较好的解决了后备人才出路较窄等问题。

具体而言,武汉体育学院体操运动员实行院、系、教研室三级统一管理下的教练员责任制。由教练员对运动员训练、学习、生活进行全程跟踪服务体系。体育院校办运动队的特点是机构小,因此,管理人员的配备上比体工队少了很多;教练员不仅仅负责训练工作,还要负责与文化课老师沟通,了解运动员文化学习情况,检查学生作业,协助文化课老师抓好运动员文化学习。在生活上对学生更是关怀备至,运动员有伤、病时带运动员去看病,为了能更好照顾生病的学生有时还把学生带到家里住。周末、节假日让他们到教练家里来玩,体验家的温暖。做到在训练场上是教练,平时是“父母”,只有这样才能使运动员能在充满汗水和泪水的艰苦训练中坚持下去并取得优异成绩。这种全程跟踪服务体系能使教练员全方位地与运动员接触,了解运动员各方面的情况,使之更好地与之交流,并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这反映在训练中是队员对教练的充分信任与配合,提高了训练的效果。武汉体院很大程度上形成了负责训练队运动员小学、中学、高中、大学本科一条龙的文化服务体系,对于潜质的本科生升入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进行深造学习,通过提高体操运动员现役与退役后的文化水平,为其就业提供了保障。

5 结语

体育教学与训练的 篇9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拓展训练,契合,实施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全新的体验式教育模式, 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体育加娱乐, 更是对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的一次全面提炼和改革。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 是素质培养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所以,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是值得体育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拓展训练与高校体育教学的契合优势分析

1. 有利于培养社会人才素质

“80后”“90后”多为独生子女, 自小独自分享父母的爱与呵护, 经历挫折和困难较少, 不懂得分享和合作, 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集体意识也不强;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 他们会产生更多的心理障碍, 而害怕进入社会。而拓展训练作为新型的课外教学方式, 穿插在体育教学中, 其作用越来越明显。拓展训练与传统的个体体育教学不同, 它是以团队合作为基础, 逐步培养学生遇到困难时勇于应对挑战的从容不迫的心态, 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心理品质, 培养了现代社会所需人才的综合素质。

2. 有利于创新型体育教学的开展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开拓创新。拓展训练作为我国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 它不仅对以往的教育意识和教学状态进行了创新, 也符合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下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为体育教学设置创新性的教学内容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拓展训练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安全问题是第一

安全问题是体育教学中穿插拓展训练时所考虑的重要问题。拓展训练内容中的训练项目对参训的学生在心理上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对于拓展训练的前期准备要充足, 根据学生特点选择科学的、安全指数较高的项目, 不仅要突出挑战性, 也要保证其安全性, 从而为训练提供安全保障。

2. 因材施教是基础

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状况不同, 每一所院校的教学设施和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状况也不同, 所以,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订适合本校开展的拓展项目是拓展训练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在进行拓展训练前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的细致分析, 根据学校的特定条件和体育教学的特殊性, 选择既新颖又符合学校条件和适合学生身体素质的拓展项目;在进行拓展活动的筛选时要剔除不符合学校实际条件的项目, 适时增加新的创新性活动, 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兴趣, 达到教学目标。

3. 教师技能是保障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 也是连接学生与知识技能的桥梁。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引导水平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心理状况, 因此, 教师素养也是高校素质拓展训练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引导和预见能力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以及遇到突发状况时随机应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鼓励自信心不足的学生, 引导他们挑战自我;同时, 还要认真讲解训练中的注意事项, 以组织好课堂纪律。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不仅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的革新, 还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 拓展了体育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增强了体育教学方式的实用性、趣味性, 拓宽了体育课的功能, 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顽强的意志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有着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曾承志, 陆刚毅.拓展训练与学校体育的交融[J].邵阳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3) :118-120.

[2]于海涛.学校拓展训练课程的几点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17 (4) :68-70.

体育教学与训练的 篇10

一、组合训练法

近20年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成果广泛地运用于运动训练中,人们对中长跑训练方法的认识由过去静止的、片面的,变为发展的、系统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人们把过去的训练方法进行系统的改进,发展合并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训练方法,也就是组合训练法。有研究表明:这种组合训练法能够明显地提高运动员身体机能和专项能力。所以,在当今中长跑教学与训练中,组合训练法是被采用的最多的一种训练方法。所谓组合训练法,就是在一个或若干个训练单元或训练课中,合理地选择、安排不同性质、比例的训练内容,以求获得最佳的训练效应。它可以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和需要以及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灵活地、有侧重地选择使用。其主要特点是大力发展运动员的专项素质和能力,突出速度和速度耐力的共同提高。与以前传统的单一训练法相比,由于组合训练法各项能力训练的间歇时间缩短,所以它有利于运动员各项能力或各个供能系统之间训练效果的相互转移,可以有效地促进运动员各项能力的协调发展,从而提高训练效率。另外,由于组合训练法中不同性质的各种组合练习所需要的供能系统不一样,对中枢神经系统刺激不一样,因此,运动员不易疲劳,这就有利于运动员完成更大的整体负荷。

二、“三氧”训练法

训练实践证明,中长跑每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就人体能量代谢而言,都必须经历一个有氧供能、糖酵解供能和磷酸原供能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我国著名中长跑教练员马俊仁创立了“三氧”训练法。他将量、强度、恢复与人体的适应与控制科学地结合起来,把速度与耐力两大素质紧紧融于一体,既达到高速又达到持久之目的,使中长跑训练方法产生了新的变革,加速了训练过程的科学化,并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女子中长跑运动成绩。“三氧”训练法即开始阶段是有氧耐力训练,然后逐渐过渡到混氧训练,最后完全进行无氧耐力训练,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每400米所用的时间逐渐缩短。其实质就是把有氧代谢供能、磷酸原供能、糖酵解供能以及有氧、混氧和无氧代谢混合供能科学地衔接起来,在不同的训练时期,不同的训练阶段,按不同的训练比例,科学地融为一个完整的训练整体,促使运动员的速度、耐力、速度耐力及高速度持续跑的专项能力同时全面发展,使训练更符合比赛要求。

三、运动感觉法

本体运动感觉是指运动者对自身各部分运动和位置变化的感知,是运动者综合运动觉、平衡觉、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信息,经过分析加工后获得的复杂知觉。其包括本体运动动作感知觉、本体运动形态感知觉、本体运动动作方位感知觉、本体运动时间和速度感知觉及本体运动用力感知觉等。由于中长跑运动不仅是体能主导类竞速性项目,而且也是测量类项目。其运动水平的高低是通过运动员比赛用时来评定的。因此,在中长跑教学与比赛中,运动员对时间的精确感知非常重要,如对时间长短、间隔、运动节奏、动作速度、加速或减速等的感知觉。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中长跑运动员的本体运动感觉就是对时间的精确感觉。

中长跑运动员本体运动感觉的训练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长跑运动员在进行场地训练时,教练员把400米用时告诉运动员,以其让运动员建立正确的时间感觉;第二阶段是要让中长跑运动员对每400米的用时做出快速判断,然后教练员把实际所用的时间告诉运动员,通过与实际时间进行比较,以进一步提高中长跑运动员对时间感觉的准确性;第三阶段是教练员要求运动员按事先规定的时间去完成每400米的训练,这种练习可更进一步提高运动员对时间感觉的准确性。

四、队短促长法

中长跑项目运动员既需要磷酸能速度(ATP-CP),又需要乳酸能速度(糖酵解)。这两种速度的同时改善才能促进运动员速度耐力水平的提高。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磷酸能(ATP-CP)速度,可采用专项或专门的5~10秒重复性练习,间歇时间通常为30~60秒,如快跑10秒,间歇30秒后再进行重复练习等。有研究发现:在中长跑训练中,掺入大量的高强度短距离跑的训练手段,即发展中长跑运动员的磷酸能(ATP-CP)速度,在发展速度素质的同时,同样还能提高有氧系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而有氧系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则是中长跑运动员速度耐力提高的基础。而提高中长跑运动员乳酸能速度,目前在训练中采用间歇训练方式,每次跑的持续时间约为1分钟,强度水平为次最大强度(85%~90%最大强度),次间歇时间为4分钟左右。通过这种超量负荷的方法,使运动员血乳酸达到较高水平。有研究证实:在第一次训练后,运动员血乳酸的水平达到12摩尔/升较为适宜,然后保持在这一水平之上,使机体在训练中忍受较长的时间刺激,从而适应和提高乳酸耐受能力。中长跑运动员乳酸耐受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他们专项运动水平的高低。

上一篇:农村给水工程下一篇:数学检验方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