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社团活动

2024-05-02

体育社团活动(精选十篇)

体育社团活动 篇1

关键词:民俗体育,校园体育,融合

1、民俗体育融入校园体育是民俗体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1.1、民俗体育融入校园体育能促进民俗体育的自觉传承

将民俗体育项目通过挖掘、整理、选择, 引进到学校, 融入到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中, 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竟技比赛以及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形式, 把民俗体育项目传授给学生, 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民俗传统体育的传承方式, 实现民俗体育项目的自觉传承和发展。

1.2、民俗体育融入校园体育能促进民俗体育的科学发展

学校体育对于民俗体育的挖掘、保护以及发展有其自身的优势。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 学校可以对民俗体育项目进行甄别、选择、挖掘、整理,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自觉摒弃一些不符合科学原理、对身体有害甚至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民俗体育活动以及活动中的消极成分;可以对一些特色鲜明、健身效果显著、易于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民俗体育项目, 进行改造、整合, 发扬光大。

1.3、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能促使民俗体育走向世界

要使我国民俗体育走向世界, 不仅要使民俗传统体育项目规范化、科学化并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更重要的是要促使该项目的普及化。学校是体育运动项目发展的摇篮, 不仅是原生态体育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普及化的必由之路, 更是培养体育人才、普及体育知识、形成正确体育观的重要场所。民俗体育项目引入学校, 能够促使民俗体育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普及化, 并最终促使其走向世界。

2、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2.1、丰富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资源

我国民俗体育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具有区域性、民族传统性、内容广泛性、形式多样性、简易健身性、娱乐趣味性等特点, 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及娱乐价值, 适合各类学校依据自己实际情况来综合采用。将丰富的民俗体育项目引入学校, 引入课堂, 可以打破以竟技内容为主体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 实现体育教学内容由竟技化向生活化、人性化、娱乐化方向发展。有计划、有目的地将民俗体育中那些趣味性强、特色比较鲜明的项目引入学校体育, 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益于学生养成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和习惯, 为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打下坚实的基础。

2.2、繁荣校园体育文化

在学校里或体育课中, 利用民俗体育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物质生活状态和精神生活状态, 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 是体育教育工作者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学校应该创造性地编制体育课程内容, 充分利用课堂、课间、课外体育活动等形式, 全面推进民俗体育运动项目进学校, 进课堂。加强民俗体育项目的开发与利用, 让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 不仅可以充实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项目, 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 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繁荣学校体育文化, 而且有助于强化校园体育文化的德育功能,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3、实现体育课程目标

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之中, 能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内容, 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参与这些项目, 不仅可以使其在活动中实现自己娱乐表演的表现愿望, 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民俗体育课程资源融入学校体育, 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项目的活动技能, 就可以随时一随地参与, 有利于形成学生自觉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锻炼的能力与习惯, 便于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

2.4、推进学校体育运动竟赛体制的改革

将民俗体育项目作为学校体育运动会中的常设比赛项目, 实现民俗体育项目与现代竟技体育项目的有机结合, 能够促使竟技性较强的学校运动会变成趣味性与竟技性并重的运动会, 能够使学校的运动竟赛变成人人有项目、人人有比赛, 从而真正实现全体学生参与的良好效果。

3、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的对策与建议

3.1、完善中央和地方体育课程政策, 为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要促使民俗体育尽快融入学校体育, 我们建议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调整课程权力, 针对民俗体育引入学校, 制定详细、具体的体育课程政策, 给各类学校提供一定的课程决策权, 让它们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有权行使体育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指定和使用等方面的权利, 为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提供强有利的课程政策支持。

3.2、加强民俗体育项目的专门研究, 为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提供坚实的学术保障

依托国家和省级体育科研院所、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体育研究机构, 为民俗体育研究搭建广阔的学术平台。除了专门的体育大学以外, 有条件的大学体育院系, 也要不断加强民俗传统体育重点学科建设, 更多培养民俗体育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为民俗体育研究和实践提供专业的人才储备;分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 以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重大项目招标课题等形式, 引导和组织专门力量加强对民俗体育理论以及民俗体育项目的研究。组织民俗体育项目的研究人员、体育教师和民俗体育民间艺人, 合作对民俗体育项目进行挖掘、开发、改造, 研究项目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活动要领、组织形式、组织教法、评判规则、竟赛规则等, 形成适合大学、中学、小学不同层次学校民俗体育课程标准、地方或校本教材。利用现代电子音像科学技术等手段, 制作民俗体育项目的电影、电视、录像等电子音像资料。

3.3、加强民俗体育项目师资队伍建设, 为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有计划地安排现有体育教师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民俗体育项目令项培训。现有体育院校、师范院校的体育院系要增设民俗体育的本、专科专业, 加快民俗体育项目师资队伍的培养。要充分利用社会体育资源, 聘请当地民俗体育项目的艺人做民俗体育项目的兼职体育教师, 让他们既指导校内体育教师, 又参与学生民俗体育项目的传授和竟赛活动的指导。

3.4、探索民俗体育项目的活动形式, 为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提供生动丰富的样本

学校要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民俗体育融入学校的具体承载方式。要坚持课内与课外, 校内与校外、平时与节日相结合, 充分利用民间、民俗节日、民族节庆、体育夏令营、体育节, 、艺术节, 游戏节, 、舞蹈节“传统项目节”等各种节日, 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体育活动。将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互补充, 相互促进, 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内、校外文化氛围, 能够充分彰显民俗体育项目的活力, 充分体现民俗体育项目的教育功能和社会、文化价值。

3.5、规范民俗体育运动项目赛事体系, 为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的效果提升提供强有力的牵引

要建立以综合性民俗体育项目为主, 以单项民俗体育运动项目为补充, 国家、省、市或县、学校四个层面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民俗体育项目竟赛体系。让全社会都来重视民俗体育,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民俗体育运动中来, 并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实现与全民健身运动相结合, 真正达到大众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效果。

总之, 我国民俗体育根植十传统经济社会文化土壤之中, 是在传统经济社会文化的孕育中传承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现代体育的冲击, 我国民俗体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民俗体育需要融入学校体育, 并借助学校体育得以发展与传播。我国民俗体育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对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推动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 也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 既是民俗体育的创新过程, 又是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土程。要加快民俗体育项目融入学校体育的进程, 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及其相互联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李红梅论民俗体育的现代化发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8, (12) .

体育社团活动总结 篇2

2009—2010学年

这一学年我们的体育社团活动有序的开展活动。体育社团活动给学生们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喜悦,学生们在活动中让我们看到他们的另一面。现将本学年的活动总结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们天真、活泼好动,很喜欢体育活动小组组织的活动。利用体育活动小组的有利时机,为学生身心的发展打好基础。通过体育活动小组,锻炼学生的体力,开发智力,提高文化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优良品德,陶冶美的情操。

二、任务完成情况

本学年的体育活动小组组织严密,活动有效。严格按照学期初制定的计划,及早动手,积极筹划,使体育活动小组的活动时间、地点、人员固定,保证了活动的稳定性。另外,活动内容全面,小组成员对活动内容掌握较快,每次都达到了较好效果。学生不仅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而且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大大提高,自学能力也有一定发展。

三、主要经验和体会 1我每次活动都会精心备课,安排好每一节课的每一环节,以免活动时失控。

2、内容多样化。

3、针对性教育。活动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特长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发挥他们的长处,补足他们的短处,教师要分类指导,指定不同的目标,实施不同的教育。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活动有时比较缺少目的性,学生不知如何学习。以后要制定具体、明确的目标,严格要求和管理学生,要形成正规的管理模式,制定良好的纪律来规范学生,让学生学有所得。

五、取得的成绩

本学期我们田径、篮球等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体育社团活动 篇3

【关键词】高校 体育社团 大学生 课外体育活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进步,体育社团在我国迅速发展。《2005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重要性。在这种大背景下,大学生体育社团在高校中迅速发展壮大,已成为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校体育工作的延伸。

1高校体育社团性质及意义

1.1高校体育社团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是在高等院校内部建立、以大学生为主体并以体育为共同特征的学生自发的社会组织,具有同一性和互益性,是大学生中的非正式团体。

1.2高校体育社团的性质

1.2.1同类相聚性

体育社团就是以体育运动为目的或活动内容的社会团体。在高校,喜欢某一种运动项目的大学生自主组成一个团体,利用课余时间共同参与这一项目,并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切磋,已达到提高运动技能、娱乐、相互交往、增强身体素质等目的。

1.2.2组成自愿性

高校体育社团的成立是基于学生的自愿和互利的需要,社团章程由会员制定、修改。社团的活动与管理以志愿参与为主,社团的经费以自筹为主、学校拨款为辅,主要来源于社团成员所交纳的會费、或来自于社会赞助。

1.2.3内部互益性

大学生体育社团把满足成员的需要,为成员提供服务作为首要的目标,成员加入社团的目的是想通过社团获取其在班级、年级甚至院系所无法满足的有关成长成才与兴趣爱好等方面的需要。社团成员要在所组织的活动中取长补短,互利互惠。

1.2.4非盈利性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是一种非赢利组织,是基于成员利益的需要相聚而成的,是以互益为基本宗旨的,既使有进行任何收费和开展赚取利润的活动,那也是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服务,投入到组织的宗旨所规定的活动中去,而不是在组织管理者之间进行分配。

1.3高校体育社团的意义

1.3.1增强学生身心健康

大学生参加体育社团开展的课外活动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参加社团体育活动促使大学生身体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等方面发生一系列适应和趋优变化,从而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现代大学生将面临专业选择、学业考试、考研、就业等多方面的竞争,很容易产生沮丧、抑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经常参加体育社团组织的活动可使紧张情绪缓解,焦虑反应降低,改善不良情绪状态。

1.3.2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在高校体育社团中,对内、对外的各方面联络和组织工作都是由学生自己负责,社团活动不仅使学生的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需要他们与社会进行交流。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深入社区,通过联系、组织比赛,开展体育知识竞赛以及各种形式的辩论赛,请体育名人来校园进行讲座或座谈,组织社团成员观摩高水平的体育竞赛,特别是对大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的筹集资金方面等,给大学生创造了一个接触社会的机会,有助于大学生们拓宽知识面,加深对社会的了解。

1.3.3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社团活动的最大特征就是自愿和主动,社团成员都是基于对某项体育项目的极大兴趣,自主选择参与的,它完全屏弃一些体育课中出现的学生被动现象。随着在社团里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过程的不断推移,学生们的运动技术和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也亲身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价值之所在,并对这一运动项目逐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单纯的兴趣转化为对某项运动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形成自身固有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把体育运动作为自己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养成一种良好的终身体育运动习惯。

2体育社团在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体现

2.1突破了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传统

传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有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活动、课余训练、校运会等。这些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是学校统一安排、组织,在时间、内容、和形式上单一、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体育社团的兴起与迅速发展弥补了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缺陷。体育社团活动具有公开化、群体参与性高的特点,组织比较灵活,形式变化多样,他们更了解学生,组织活动与方式更符合学生的特点,活动时间更加灵活,项目可以自由选择,完全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深受学生欢迎。因此,学生愿意参加体育社团组织的活动。

2.2使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有了延续性

2007年5月国务院《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要加强体育课程管理,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学生体育社团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自我发展的群众性组织,这种组织管理方式使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能够定期、高频、有效的开展。大学生这种在负责人的组织下按照章程有计划的组织课外体育活动方式使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有了延续性,并且加强了与社会的联系。因为有些社团的活动范围之广常涉及其他学校、社区以及校外的单位或团体。学生体育社团的这种方式使高校教育积极促进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目标落到了实处,从某种意义上弥补了学校体育工作的不足之处。

3结论

高校体育社团因其性质和意义使自身在数量和规模上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使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在体育社团组织下有效开展。体育社团组织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突破了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传统,使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有了延续性,营造了良好的课外体育活动氛围。体育社团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是目前和今后高校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向。有关部门及高校应在政策上大力支持体育社团发展,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社团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体育社团物质上的支持。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因积极引导大学生体育社团组织开展活动。

参考文献:

[1]吴敏,王东升.论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特征与功能[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

[2]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崔树林,穆益林.大学生体育社团运作方式探索[J].体育学刊,2008

职业学校体育社团活动创新研究 篇4

职业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一大批一模一样的人才, 而是造就一大批富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 日益重视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 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已成为职业中学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

2 研究对象

本文以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校的各个体育社团为研究对象, 分析中职学校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的必要性。

3 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持与研究资料。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的必要性

目前, 我国中学 (包括职业中学) 体育教学常采用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按照自己的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进行授课, 教师说什么学生做什么, 教师是整个过程中的发动者、组织者和指挥者, 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是主体;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学习训练, 是客体。这种模式不适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通过和学生的交流, 学生普遍反映, 喜欢体育活动但对上体育课却不以为然, 对我校高一、二年级2300名学生进行喜爱的活动项目进行抽样调查, 从项目分布及人数比例上可见:对抗、激烈的运动项目选择人数较少, 而休闲、娱乐项目选择人数较多 (见表一) 。而我们的体育课却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提高方面, 难怪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大。

职业学校的学生较之普高学生学习压力要小一些, 下午二节课后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 针对学生普遍喜爱的这些运动项目, 为了主动抢占这一教育阵地, 同时也是作为体育课教学的补充, 我校从2009年3月起对体育社团式活动进行探索。其间开设了田径、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项目。旨在通过“社团式”的体育活动模式,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使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让学生对一至二项运动技术的知识、技能、技巧到理论进行专门和深入学习, 并使其熟练掌握一至二项运动的技术, 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4.2“体育社团活动”模式:

成立若干的体育活动社团, 学生自由报名参加社团, 成为社团团员, 定期活动 (每周2-3次, 每次60分钟) , 社团活动由具有专项技能的体育教师组织、指导, 体卫处负责考核。社团组织学生观赏高水平比赛, 学习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 练习体育技战术, 组织体育比赛等。学生是社团的主体, 教师起组织和指导作用。

体育社团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普通班的上课形式没有太大的区别, 尽管打破了班级的界限, 但没有改变班级授课制的组织方式。社团模式本身就不是以上课的形式出现的, 学生在社团活动时有很大的自主空间, 教师起到重要的协调作用, 教师的辅导可以是面向全体团员的, 也可以是针对个别人的。教师辅导的时候, 学生的学习欲望非常强, 学习的效果明显提高。

4.2.1 体育社团活动”符合职业学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根据我校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及相关因素出发, 问卷调查研究学生选项因素分析。 (见表二)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期, 其个性特点和思维方式多以兴趣爱好为主, 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厌烦体育课的现象。体育社团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锻炼项目, 充分发挥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4.2.2 体育社团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活动社团, 是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所采用的一种全新的体育教学模式, 是对体育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它遵循教学规律, 有教师指导, 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地选择锻炼项目, 上课教师、上课时间相对固定。把具有共同体育锻炼爱好的中职生, 从生理、心理、社会和自我完善等需要出发, 以素质教育、健康教育为目标, 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大纲要求出发, 把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群体竞赛、运动训练四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并纳入课程中, 成为一种综合的体育教学新模式, 我们把它界定为“中等职校体育活动社团”。它所采用的方法和措施能使学生把身体锻炼经常化、终身化, 并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体魄健壮、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结论

通过社团式教学活动的改革, 建立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中等职校体育教育新模式, 通过体育社团活动使学生掌握1—2项的专业技能, 作为终身锻炼的重要手段;建立起与学分制相适应的体育教学管理模式;为代表队提供更广泛的人才基础;以体育课程改革为切入点, 充分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高素质、复合型的技术人才, 中职生在完成学校学习生活后, 将面临着升入高一级院校继续深造或进入社会就业行业, 如没有健全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团结协作的精神是无法面对社会的竞争的。学校体育社团活动模式是以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习惯为目标的教学方式, 它把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结合起来, 使体育向终身化发展, 有助于中职学生身体的健康和缓解工作生活所带来的压力, 并在社团体育教学中学会合作、守纪、创新、团结、协作、拼搏、竞争等优良的品格, 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参考资料》[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钟启泉《体育教学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体育社团活动总结 篇5

这一年来我校的社团活动有序的开展活动。丰富多彩社团活动给学生们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喜悦,学生们在活动中让我们看到他们的另一面。现将本学期的活动总结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们天真、活泼好动,很喜欢参加社团活动。学校利用社团活动的有利时机,为学生身心的发展打好基础。通过各项社团活动,锻炼学生的体力,开发智力,提高文化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优良品德,陶冶美的情操。

二、任务完成情况

本学期的社团活动组织严密,活动有效。严格按照学期初制定的计划,及早动手,积极筹划,使社团活动时间、地点、人员固定,保证了活动的稳定性。另外,活动内容全面,小组成员对活动内容掌握较快,每次都达到了较好效果。学生不仅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而且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大大提高,自学能力也有一定发展。

三、主要经验和体会

1、每次活动都会精心备课,安排好每一节课的每一环节,以免活动时失控。

2、内容多样化。

3、针对性教育。活动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特长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发挥他们的长处,补足他们的短处,教师要分类指导,指定不同的目标,实施不同的教育。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活动有时比较缺少目的性,学生不知如何学习。以后要制定具体、明确的目标,严格要求和管理学生,要形成正规的管理模式,制定良好的纪律来规范学生,让学生学有所得。

五、取得的成绩

本学期我们多项社团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因此,我会继续把提高学生素质放在首位。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活动园地。

社团活动总结

大班体育活动:运蛋 篇6

1.发展抱、提、拉、钻和平衡等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运蛋,激发责任意识和呵护生命的情感。

3.懂得与同伴交流、合作,并从中分享成功,体验助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各种搬运气球的辅助工具,如塑料袋、纸板、小篮、报纸、棍子、小桶、旧衣、小推车等。“运蛋图”四张,吹好气的气球若干,装好水的气球“鸵鸟蛋”若干。

2.知识经验准备:(1)了解鸵鸟妈妈的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性,知道鸵鸟蛋是世界上最大的蛋。(2)结合科学活动,引导幼儿在装水的过程中感知气球充水后的变化及特性。

活动过程

一、玩气球进行热身运动

师:老师带了很多气球,一起找个地方玩一玩吧!看谁玩的方法既与众不同又能保护好自己的气球。

师:你是怎么玩的?在玩的时候是怎么保护气球的?(幼儿介绍方法:抛、接、拍、打、托、垫等。)

二、感知徒手运送“鸵鸟蛋”的方法

师:刚才老师接到鸵鸟妈妈的电话,请小朋友去帮助它运送蛋,那我们赶紧去吧!

师:运送时要小心,注意不能打碎鸵鸟妈妈的蛋(装有水的气球)。运蛋路线见图一:

师:刚才运送的过程中,你们是怎么保护鸵鸟蛋的?(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护蛋的动作,如托着蛋走,抱着蛋走。)

师小结:只有保持自己身体平衡,才能将“蛋”完好无损地运达目的地。

三、体验器具运送“鸵鸟蛋”的方法

1.探索“护蛋”方法。

师:鸵鸟妈妈又来电话了,请我们帮忙把鸵鸟蛋送到“甜甜”食品加工厂去,我们一起来看看鸵鸟妈妈留给我们的路线图(见图二):跳过障碍、跨过小河、钻过山洞、翻过山坡。

幼儿第二次运蛋,教师根据孩子情况给予提醒、鼓励和帮助,活动后组织幼儿介绍“护蛋”的经验。

2.探索多种“护蛋”方法。

师:刚才鸵鸟妈妈打来电话,要我们帮忙把蛋运到农村加工厂,这次路途比较远了(出示运蛋图三),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一次运又多又好的蛋呢?

师:这次的地形比较复杂,用手运“蛋”可能有些困难了,老师帮你们准备了一些运“蛋”的用具(事先放在活动场地旁边供幼儿自选),请你们根据需要自己选择,但是要说出你的用法。(用报纸包住蛋,用塑料袋装,用小桶拎……)

幼儿第三次运蛋。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在不同的路段练习相应的基本动作,并运用不同的工具,坚持完成任务。

四、集体合作完成运蛋的任务

师:刚才鸵鸟妈妈打电话说要奖励我们呢!不过它要看看小朋友集体合作运蛋的本领强不强,现在我们分小组进行比赛,看看哪个小组办法好,集体合作完成任务快。

1.教师与幼儿共同观察运蛋的场景(出示运蛋图四),讨论安全运蛋的方法。

2.练习各种运蛋方法:抱、推、提、背、拉、顶、平衡、钻等。

3.“运蛋”比赛。鼓励幼儿互相合作,看看哪一组运得又快又多又安全。

教师小结幼儿活动情况,重点介绍幼儿在不同的路段采用的不同的护送以及合作方法。

体育拓展训练引入课外体育活动刍议 篇7

近年来, 国家先后下发了《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 (简称教体艺[2006]5号) 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 (简称教体艺[2006]6号) 。教体艺[2006]5号文件要求, “广泛开展群体性的学生体育活动。学校要把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作为日常教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并纳入教育教学活动安排, 形成制度”。教体艺[2006]6号文件要求,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配合体育课教学, 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 形成制度”。2007年5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简称中央7号文件) , 中央7号文件明确要求, “没有体育课的当天, 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那么, 在实际教学中学校又是如何执行这些文件精神的呢?深入广大中小学调研不难发现, 多数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流于形式, 并没有真正地开展起来, 大多数学生利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在教室做文化课作业或在自由活动。在此背景下, 将体育拓展训练引入到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 不失为学校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个好的载体和做法。

一、体育拓展训练的特点

1. 以游戏为依托,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体育拓展训练项目将学生锻炼的身体素质巧妙地融入“游戏”中, 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扭转目前学生被动参与的局面。谈到游戏, 就会想到儿童, 对游戏的解释似乎成了对儿童的解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的也是孩子们在玩各种各样的游戏, 只要有孩子们的地方, 游玩的场所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地设立起来[1]。事实上, 中小学生同样也喜欢游戏, 如果我们将学生身体素质锻炼以“游戏”的方式来展现, 同样可以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走向操场, 锻炼身体。

2. 以合作学习为平台, 可以加大活动中学生的参与量

体育拓展训练项目选择对学生运动技能要求较低, 重在团队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展现,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量, 扭转体育赛事只有少数体育尖子参与的局面。课外体育锻炼一小时是一个需要全体学生参与的活动, 该项政策执行得好与坏, 主要关注的是平时不爱锻炼的学生, 只有想办法把这些不爱锻炼的学生吸引到操场上, 该项政策才有可能真正得到落实。对一些体育学困生的研究也发现, 他们不爱锻炼的原因主要是运动技能欠佳, 在体育活动中, 找不到成功的喜悦, 久而久之渐渐失去了兴趣。体育拓展训练重在团队合作, 对运动技能要求不高, 学生只要认真练习, 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再加上项目设计时要求学生全员参与 (项目设计时学生的参与数量与团队成绩成正比) , 在团队的带动和帮助下, 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项目活动中来。

3. 由班主任组织开展, 弥补了一些学校体育师资短缺的问题

体育拓展训练项目对于教师的运动技能要求不高, 活动重在考验教师的组织能力, 只要教师经过简单的培训, 就能带领学生组织高质量的、有序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设计重在组织, 而班主任相对组织能力较强, 因此可以有效解决因体育教师短缺而无法有序组织课外活动的问题, 弥补了当前因体育教师缺编而无法有效组织学生有序进行课外活动的局面。

4. 项目开展要求较低, 缓解了一些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

体育拓展训练项目在设计时可以充分考虑到学校经费的问题, 拓展训练项目对于体育经费充足的学校来说, 可以由教师统一购置, 对于经费不足的学校, 可以充分发动学生自制、教师收集等形式来完成。比如选择一些学校用过的物品, 如横幅或用废报纸作为道具, 开展“无敌战车”项目, 以废布条为道具, 开展“蛟龙出洞”项目等, 从而有效开展拓展训练。

二、课外体育活动中引入体育拓展训练的具体对策

1. 积极争取学校的支持

体育教师可以向学校领导递交申请报告, 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将学校体育拓展训练融入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中。学校体育拓展训练是一门新开发的体育课程, 一些学校不太了解课程的性质及意义, 因此体育教师要结合国家的相关文件精神, 向学校写出书面申请报告, 积极争取校领导的支持, 在学校的安排下, 在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下将体育拓展训练科学合理地穿插到课外活动中, 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积极地进行体育活动。

2. 对班主任进行培训

相关调查表明, 一些学校体育教师严重缺编, 一名体育教师要承担多班的体育教学, 有时甚至承担全校的体育教学任务, 此时在课外活动中让体育教师深入各班指导, 很显然是不可能的。由于学校体育拓展训练的活动项目重在考查学生的组织协作能力, 项目本身对教师的运动技能要求不高, 所以学校可以组织班主任共同参与, 由体育教师对他们进行拓展训练的培训, 大多数班主任经过培训都能指导学生。这不仅活跃了学校气氛, 增强了班主任之间的交流、合作, 而且还能帮助班主任更好地指导本班学生组织好其他课外活动。

3. 对各班体育委员及体育骨干进行培训

由于班主任工作繁忙, 在课外活动中让班主任天天跟班也不太现实, 因此体育教师可对各班体育委员及体育骨干进行培训, 采用体育教师总体指导, 班主任具体指导, 体育委员及体育骨干具体组织实施的模式, 将学校体育拓展训练穿插到课外活动中, 从而从根本上改变课外活动要么无人管理, 要么就是组织全体学生跑步等单调的活动模式。

4. 利用课堂教学推广拓展训练

依据教学大纲, 适时利用体育课堂教学推广学校体育拓展训练, 以降低班主任及体育委员的工作难度。学校体育教学大纲每学期的教学内容, 均有几个学时的教师自选项目, 体育教师可在教师自选项目中适当穿插学校体育拓展训练的教学内容, 以此在体育课堂上激发学生的课外活动兴趣, 帮助学生了解项目活动的内容和方法, 从而降低班主任及体育委员和体育骨干在课外活动中组织练习的难度。

5. 考评课外活动成绩提高学习效率

为了把学校体育拓展训练更好地融入课外活动中, 学校及班级可参照学校体育拓展训练的考评方式, 拟定课外活动考核体系, 以提高学生课外活动的积极性。成绩考核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方面, 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程度的简便方法, 是衡量学生是否完成教学计划的手段, 同时也是促进学生积极从事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举措。

课外活动拓展训练的练习项目分为攻擂项目和临时即考项目。所谓攻擂项目是指小组成绩考核两周后, 教师为每一个团队提供一次刷新自己和其他团队成绩的机会。以“运送西瓜”为例, 在基础成绩测试中, A队64个, B队67个, C队65个, B队暂时位居第一, 在成绩考核后, 教师告诉各团队的成绩, 并在两周后重新组织学生攻擂, 攻擂时学生可选择攻擂也可选择放弃, 但放弃后不能因为其他团队成绩超出而再次攻擂, 若再攻擂时A队72个, B队65个, C队71个, 则各队的攻擂成绩为:A队72个, B队67个, C队71个, 即攻擂结束后, 每个团队均取自己的最好成绩作为团队评定成绩。所谓临时即考项目是指在课外活动时间教师布置任务, 当时练习, 并在当天进行测评。当然, 如果学生练习兴致很高, 可适当延长学生的练习时间, 如任务布置后, 让学生练习一个或两个课外活动, 然后再进行测试, 但测试成绩只有一次机会, 即一次定胜负[2]。

学生课外活动成绩考评全部采用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 在每一次测试时总会产生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 (以四组为例) , 第一名得5分, 第二名得3分, 第三名得2分, 第四名得1分。学期课外活动每次测试各组都按照这个比例积分, 学期末根据总积分排出名次, 班主任和体育教师依据此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

总之, 学校体育拓展训练从项目设计、组织及实施, 充分考虑到了制约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种种因素, 选择对学生运动技能要求不高、对器材设施要求不高、以游戏为平台、以团队合作的形式, 巧妙地将学生身体素质 (爆发力、速度、耐力等) 专项练习融入到项目活动之中,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中, 既锻炼了体质, 又愉悦了身心, 从而确保学校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 在下午课后也能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的集体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项江.论体育游戏的游戏性.首都体育学院, 2008.

论体育运动、体育活动和健康需求 篇8

1 对“体育”与“健康”的理解

体育虽然有悠久的历史,然而“体育”一词却出现得较晚。在“体育”一词出现前,世界各国对体育这一活动过程的称谓都不相同。

体育一词,其英文本是physical education,指的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直译为身体的教育,简称为体育。在古希腊,游戏、角力、体操等曾被列为教育内容。17~18世纪,在西方的教育中也加进了打猎、游泳、爬山、赛跑、跳跃等项活动,只是尚无统一的名称。18世纪末,德国的J.C.F.古茨穆茨曾把这些活动分类、综合,统称为“体操”。进入19世纪,一方面是德国形成了新的体操体系,并广泛传播于欧美各国;另一方面是相继出现了多种新的运动项目。在学校也逐渐开展了超出原来体操范围的更多的运动项目,建立起“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这一新概念。于是,在相当的一段时间里,“体操”和“体育”两个词并存,相互混用,直到20世纪初才逐渐在世界范围内统一称为“体育”。在我国,“体育”这个词最早见于1904年,在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中提到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时说:“保全身体之健旺,体育发达基地。”在1905年《湖南蒙养院教课说略》上也提到:“体育功夫,体操发达其表,乐歌发达其里。”

健康,人体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体查不出任何疾病,其各种生物参数都稳定地处在正常变异范围以内,对外部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日常范围内的变化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关于健康有许多定义,都有其依据也都有其不完善之处。在众多的定义中比较权威性的一个,是世界卫生组织章程序言中提出的:健康是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全安逸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身体不适或不衰弱。有人指责它为可望而不可及的"乌托邦式"的定义,或认为这不是健康的定义,而是社会的奋斗目标,或称它是从社会学角度来理解健康。实际上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健康都是个模糊概念。运动是确保健康的一个重要手段,运动能使人处于一种很理想的状态。

2 对“体育运动”和“体育活动”的理解

词典里对体育运动的定义是用于增强身体素质的各种活动。从广义上的角度来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从作用上来讲体育运动具有强身健体、娱乐,另外还有教育、政治、经济等功能。也可以说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体育就具有不同的功能,但是自从体育产生以来,强身健体及其娱乐自始至终是体育的主要功能。但是随着各国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体育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些为求健康而运动的人们越来越感到无法适从。

学术界很多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提出了各种定义,从体育运动的作用上就引申出了竞技体育运动、休闲体育运动、娱乐体育运动和医疗体育运动等等多种概念;针对运动对象的不同又提出了职工体育运动和农民体育运动等多种概念。

纵观体育运动的功能和多视角的定义,结合运动项目的分类来给体育运动进行定义,体育运动是国家层面上为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需要,而大力推广的高水平的有国际间竞赛的运动项目的集合。体育活动是相对于体育运动而提出来的概念,是指一切非体育运动类项目的集合。体育活动与体育运动都是体育锻炼的一种形式。

3 体育运动、体育活动和健康需求之间的关系和现实状态

3.1 体育运动、体育活动和健康需求之间的关系

体育活动与体育运动都是体育锻炼的一种形式。体育活动与体育运动都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这一点是无需置疑的。人们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兴趣和其他种种层次的需要,在体育活动和体育运动的运动项目里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产业化的不断升级,场地设施、培训市场和现实需求的矛盾,以及国家对体育运动水平期望的不断升高等原因,人们在以健康为需求而选择运动项目时,体育活动与体育运动两者表现的差异性极大。

3.2 体育运动、体育活动和健康需求之间的现实状态

在我国,体育运动在健康议程中的比例逐步缩小,很多运动处方上都看不到体育运动的身影;在美国,体育运动已从健康议程中消失,其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甚至把重点放在提倡改善锻炼环境、鼓励人们进行非运动的体育活动上去了;加拿大的情况只是稍微比美国好一点。虽然大家嘴上都在说运动对于锻炼的价值,但在美国,以至于世界范围内,运动已经与体育锻炼扯不上关系了。我们很惊奇,为什么要在制定健康政策与具体实施它时把体育运动排除在外。

其实,体育运动来进行体育锻炼的其中一个优势在于其娱乐性,但有些参与者觉得体育竞争会剥削他们在运动时的快乐感。这也不是没有道理,但前提是我们要把一些不具备什么竞争性的体育运动算进去,如:冲浪,攀岩,山地自行车等。体育运动的第二个优势是:与体育俱乐部和体育服务所关联的一些社会体育基础设施资源能积极引发人们参与体育锻炼,就好像杠杆一样。澳大利亚与芬兰的经验告诉我们,要达到这个效果,我们的体育系统就要给人们提供适当的动机刺激与熟练服务。但这并不是说体育运动就一定要取代体育活动。实际上,人们参与体育运动应根据自己的喜好与习惯来。

4 体育运动在为健康而运动的人群中丧失优势的原因

4.1 体育运动传播体制定位出现偏差

公共健康协会之所以很少把体育运动作为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渠道,其实是因为他们是在对体育运动传播体制进行谴责。体育运动支持者认为健康只应是体育运动所赋予的,却忽略了体育运动应由大众来主动选择。如果我们的体育组织不按照这一规则来规划,管理,经营,就无法让它们为增强大众健康做贡献。了解这些事实能帮助增强我们的体育规划与传播团体的价值。

4.2 体育运动导致的负面行为

体育运动能建立自信,提高道德水准,指导生活技能,而这几项也正是人们接受体育运动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显示体育确实能树立个人价值观与锻炼生活技能,但也有时也会阻碍道德发展,产生负面行为。其正反角色取决于体育运动的服务规划与完善落实。当我们认为体育运动具有社会优化作用时,体育服务与管理就具有了目的性。特别是当这些服务是针对青少年设立的时候,我们就要重新规划,落实,并评估它。研究显示,体育的组织形式与教授方式只要发生了变化,其拥有的社会价值将会有明显的提高,但在变化中也会受到来自家长,教练,管理者的阻力。以孩子为中心进行改变,会让很多原来不愿意让他们的孩子加入体育运动中去的家长改变主意,有利于体育市场的开发。通过体育手段介入来组织或扭转那些负面行为是一个具有挑战的课题。如果体育运动能创造出一种社会环境,而这种环境能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体育运动就有可能转变一些负面行为,如:防止退学,减少犯错。如果一项体育服务的效果取决于他的规划与实施,那么它的效率也同样取决与这两种。我们需要在特定条件与特定目标下找出这种服务的特点,判断其效果。不光如此,还要考虑为什么这种服务会促使或阻碍我们获得期望的结果。

4.3 社会体育指导员体系不完善

人们为了健康参与体育运动,首先要做的是能够熟练的掌握这项运动,这就需要社会体育指导员来进行指导。在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体系存在着几个问题影响人们参与体育运动,首先,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虽然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在逐年增加,但是还是不能满足人们群众日益扩大的体育运动需求,而且在我国大部分注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根本没有发挥指导员的作用;其次就是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重技术能力,轻体育认知,虽然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认证需要考核体育认知,但是实际生活中,体育指导员和体育运动群体都不重视,这就导致了运动群体在学习技术时,长时间不能掌握技术,不能参与体育运动,甚至还会造成运动损伤,从而退出体育运动。

5 体育活动在为健康而运动的人群中占据优势的原因

5.1 体育活动符合个性化的需求

体育活动类运动项目往往没有竞争性,一部分人群认为这更有快乐感,如冲浪、攀岩等项目,更能体现个性。

5.2 体育活动没有运动场所、器材和经济方面的限制

体育运动往往需要专业的场地,专业的器材,在我国公共运动场地相对稀少,满足不了大部分运动者的需求,很多体育运动场所都是商业化运作,对大部分运动者来说都是不小的开销,出于健康需求而参加运动的人群往往会考虑没有场地限制而又没有经济负担的体育活动项目,如跑步、骑自行车等运动项目。

5.3 公共健康协会对体育活动的推崇

因为体育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足,比如负面因素和运动损伤等,公共健康协会往往会向大众推广体育活动类项目,这就会在舆论上让人们觉得体育活动是最好的健康锻炼方式,这对以健康为需求的锻炼群体来说是非常有引导性的。

6 小结

体育活动与体育运动都是体育锻炼的一种形式。体育活动与体育运动都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在以健康为需求的锻炼群体中,体育活动类项目往往是他们的首选,这是因为体育组织在体育运动的推广上出现了偏差,这需要政府改变推广方式,让人们在为健康而锻炼时有更多的选择,重铸体育精神。

摘要:从健康的角度来揭示体育运动与体育活动的含义,从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体育运动、体育活动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发现人们在以健康为目的而进行体育锻炼时,选择体育活动的比例远远大于体育运动,原因主要体现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和在体育运动推广过程中出现偏差。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育活动,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郑志明.特大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

[2]张利刚.北京市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及管理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

浅谈高校体育社团的体育文化作用 篇9

关键词:体育社团,文化作用

一、体育社团的兴起

体育社团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19世纪末, 发端于欧洲的现代体育借助于体育社团传播到了全世界, 20世纪50年代体育社团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加之当前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 体育社团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必然凸现出来, 社团发展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具有非常的教育意义与功能。体育社团有自己强大的生命力, 在高校中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高校体育社团能够最影响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升创新意识以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高校体育社团文化的概念

高校体育社团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学生为主体, 在学校这个特定的范围内, 以共同目的和爱好组成的各种体育团体和组织的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 以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三、体育社团在校园中的重要作用

1、促进与提高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体育社团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内容和形式上丰富了学生的课外体育生活。随着社会的进步, 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各种娱乐活动、场所的增加, 大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而多彩。而这些娱乐活动或场所有健康的、也有消极的。现在有部分学生沉溺于男、女朋友的交往;沉溺于网吧玩网络游戏, 这不仅严重的影响了学习成绩, 还损坏了身心健康。如何把学生吸引到文明、健康的体育社团活动上来, 不仅是学生的主观需求, 还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体育作为人类追求美和健康的手段, 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体育社团作为学校体育的分支, 它承担着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健康体魄、磨练个性和品质的重要责任和义务。将学生吸纳体育社团中来, 通过学习和锻炼。它使每名体育社团成员深切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快乐的氛围, 使整个校园都洋溢健康、美好的生活情趣, 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使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更加丰富。

2、促进与提高学生体育基础水平

根据近几年的大学生体质测验的数据显示, 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虽说每所院校都依据教育部的规定开设了体育与健康课程, 但大部分学校安排每周2课时的体育课程远远不能达到锻炼学生身体、培养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体育社团是有一些有共同爱好的学生组成, 社团成员通过在社团中训练、交流、比赛或是指导教师的点拨无论是在基础素质水平、专业技战术能力、心理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促进与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体育课程教学是学校体育的基础部分。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讲解基础的理论知识、运动技能和正确锻炼的习惯和方法, 因此必须使学生掌握较系统的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体育的基本技能技术, 才能形成某种运动能力。但是由于课时数的限制, 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础理论知识较差等因素的原因往往影响着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我在足球专项课的教学过程中, 有不少学生喜欢足球, 身体素质也不错, 就是足球基础太差, 往往是这种脚法还没掌握好, 受计划的阻力不得不继续向下进行, 最后导致学生哪个动作都掌握不太好, 影响了教学效果。学生也深刻的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部分学生踊跃的加入了足球社团, 他们还聘请我当指导老师, 通过在课余时间对他们的训练和指导发现他们无论在技术水平和足球意识上都有很大的进步。

四、提高和发展体育社团的保障措施

1、学校加强管理, 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

高校体育社团要想良好的运营与发展, 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体育社团组织需要和谐、团结的校园氛围, 但科学合理的管理是社团得以健康发展的必备保障。在行政管理方面, 大学生体育社团组织体系分为团委领导下的自发性体育社团组织和相关体育部门领导下的学生体育社团组织两种。不管哪种管理方式, 对创建学生社团的审批、登记一定要正规, 对每一个社团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指导。作为职能部门, 不能仅作为一项备案的简单程序而草率处理。

2、保证场地、器材的合理安排和使用

场地和器材是目前体育社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他们宁愿减少交流或比赛的机会以节省资金来购买器材或租用场地。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的有限大大的阻碍了体育社团活动的次数, 阻止了本打算想参加体育社团成员积极参加活动的热情。学校在忙着扩招学生的同时, 也应想一想学校本身体育场地和器材是否符合国家教育部的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应考虑如何利用好, 为学生服务;没条件的应克服困难, 新建或修建一些场地, 可供学生们进行体育活动。

结束语:高校体育社团开展得如火如荼, 它不仅促进与提高学生体育基础水平、体育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学校体育文化氛围。同时学校建立相关的政策法规, 从而保证体育社团健康的生存和发展。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课题编号:sz2011450)

参考文献

[1]符健.试论体育文化和学校社团文化的联系.内江科技, 2008, (8) .

[2]何维民.高校体育社团的文化载体效应及其发展.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5) .

高校体育课程与体育社团的融入发展 篇10

关键词:体育课程,体育社团,融入

1 高校学生体质下降和高校体育课程弊端

1.1 大学生身体素质呈缓慢下降趋势

对于每个人来说, 拥有良好的体质都是可以受益终身的, 尤其是对于高校里的大学生而言,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他们今后为了自己的未来努力奋斗的基础和本钱。然而,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 大学生身体素质呈缓慢下降趋势概念[1]。为了应对大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 让体育不至于拖一些同学的后腿, 许多高校也纷纷降低了在校大学生生体质测试的最低标准, 这是出于无奈的举措。那么, 为什么明明有国家条文的规定、常规体育课程的锻炼、体育工作者勤勉的工作依旧有许多高校大学生体质呈普遍下降趋势呢?高校体育课程是基于良好的目标才开设成立的:让学生进行户外活动, 缓解学习压力, 增强体质以及增加对某些体育运动理论知识的了解等。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一直以来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比较重视, 并相继颁布和出台了一些相关规定。由国家教委1990年9月颁布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就对大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做了明确规定, 即每周不得少于两次。2002年, 教育部颁布实施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 指出:“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 (社会、野外) 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 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然而这些明文规定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实施, 到现在, 唯一可以看到的就是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依旧呈下降趋势。

1.2 高校体育课程的多种弊端

首先, 体育课课时较少, 目前高校体育课的必修时间为两年, 学时也仅为144学时[2], 限制了高校大学生的锻炼活动时间, 也有许多学生为了学分, 对体育课并不重视, 只要按时出勤就好, 其他无所谓。其次, 陈旧的“三基”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力性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厌倦枯燥、乏味的身体操练、身体素质教育。再次, 单一的课程考核违背考核机制违背了素质教育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原则。体育课的考查制度也让一些同学对体育课程提不起兴趣, 简单应付了事。部分学生在所选的专项考试中可能得到了很高的成绩, 就忽视了平时的出勤率, 认为自己已经学好了该有的技能, 再去上课也是浪费时间, 只要期末考试及格就可以了, 为此高校也做出了相应的措施以增加学生的出勤率, 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让学生对体育课程更加反感。再次, 体育课程内容的来源和素材单一、呆板、匮乏, 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当反映高校体育课程目标所期望的内在价值, 应当体现蕴涵在其中的科学性和人文性。但是,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竞技运动为教材体系, 结果现在的高校体育课程中的更多的是竞技类内容, 少量的娱乐、健身内容;可有可无的休闲内容、野外拓展内容。而且在教材中更为注重技术内容的体现, 忽视了教材编排的娱乐性、生活化, 不能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来组织教材, 结果也无法让学生把体育课程中学到的内容融入自己的生活, 无法形成适合自己的体育习惯和体育生活方式[3]。当前高校学生由于体育技能、运动水平的参差不齐, 导致教学内容无法统一, 即使有分层次的选项班, 老师仍需重复讲授基本技术, 这就导致部分悟性高、技能强的同学不喜欢体育课。最后, 相比于某些专业课, 许多学生思想上并不是很重视体育课, 即使现今高校对体育运动的益处已普遍认同, 但在整个教育系统中体育课程的地位依然是尴尬的, “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依然是体育课程的典型处境[4]。以上课程的种种弊端最终形成学生不愿意上体育课的恶性循环。

2 高校体育社团的兴起

为了弥补体育课程的不足, 学生们纷纷开始建立各种体育社团, 以此来满足自己对某一个体育项目的需求。这种由一群具有共同运动爱好的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自发组织形成的群众性团体就是大学生体育社团, 体育社团自然也有其优、缺点。从优点来看, 高校体育社团作为一种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及手段, 具有灵活性、集体性、娱乐性等特点, 是体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加之有效的组织管理, 可以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兴趣、体育习惯等各方面的积极功能[5], 同时, 它是能够弥补从大学体育必修课到社会体育之间所存在着的时空的缺失。体育社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也合理利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 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 增强体质锻炼, 对增强学生体质有着积极的作用。凡事均有两面性, 在显露优点的同时, 缺点也开始暴露出来。大学生社团由于是自发组织的, 内部常常出现由于组织松散、纪律约束, 矛盾和隐患也比较多。

3 体育课程和体育社团的尝试性融入的创新模式

3.1 体育课程和体育社团的对比以及融入的可能性

体育社团和体育课程是高校中存在的两种形式, 一种是学生自发地、积极地去参与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并且为之努力, 来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 让自己在该领域里面得到更多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而另一种则是学校强制性的、为了加强学生体质、丰富学生生活等原因而开设的课程。而这从出发点来说具有相似性, 但却也截然不同, 毕竟是主动和被动的关系, 参与的积极性便会有所不同, 所取得的效果自然也就不一样。唯一相同的就是二者各有优缺点, 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 因为有的思想在学生的心中早已经根深蒂固。体育课程因为是学校开设的, 所以自然有其强大的执行力和规范性。作为必修课, 不管学生愿不愿意, 这是必须接受的教育。至于体育社团, 学生积极性纵然是有了, 没有强有力的执行规则, 也就造成了学生懒散、可去可不去的态度。从这些方面来看, 可以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二者是互补的, 便可以尝试让二者结合起来, 取长补短, 相互融入, 相互渗透, 共同创造一个更适合高校学生拓宽学习生活方式的新方法。

3.2 取长补短———体育课程和体育社团彼此融入的切入点

提到相互融入, 对于体育课程来说, 首先想到的便是学生的考核和成绩问题, 估计很多人上体育课也就是为了它的成绩, 那么体育课程又该如何进行融入, 如何吸收体育社团的长处呢?体育社团的优点之一就是学生具有参加的积极性, 那么不妨将参加体育社团的部分计入体育成绩中, 按照比例来调整体育课程的成绩, 让大家积极踊跃地参加社团活动, 增强体质锻炼。但是, 既然体育成绩又增加了社团的部分, 那么会不会有人为了提高成绩, 而趁机在社团活动中投机取巧, 继续重复在体育课上的事情呢?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就要求社团活动在体育成绩的评定中占得比例不能太重, 起辅佐作用即可, 这样不至于给老师造成太大的负担, 也可以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在制订考核方案时, 不要加入过多的硬性要求, 如参加比赛获得奖励, 每周至少几个小时等, 可以在社团中安排相关人员, 在社团活动时了解每个成员的具体情况, 在最后体育成绩评估时参考学生平时的参与度、表现情况、技术等多方面来判断一个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最终得分, 以此来减少一些学生滥竽充数, 只为成绩的思想。

既然考虑将社团活动作为体育评测的一部分, 那么由谁来做这个工作呢?由谁在社团里来判断一个学生的表现呢?这时便需要体育课程的思想和理念渗透到体育社团中, 重视体育社团的课程规范化和约束力建设。二者是学生确保体育社团相关活动能向课程化转变的基础[6]。如果说学分制在体育课程中具有绝对权威的话, 那么相信如果将这一方式运用到体育社团中的话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社团活动的积极性, 由于本身就对该种运动有一定的兴趣, 再有一些外在的硬性条件约束的话, 一定可以让体育社团变得更有活力。如果能够实施的话, 那么从学生自主选择进入一个体育社团开始, 在一个有约束但不死板的地方娱乐、练习, 就和上体育课一样, 因为大多数学生在选择体育课时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的, 只不过体育课的强制性更多一点, 所以才让很多学生较为反感, 在这个方面, 体育社团则不同, 即使有了约束, 那也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共同为了一个目标而在努力着。除此之外, 还可以邀请更多的体育授课老师来进行指导, 这样一来, 在并不压抑的情绪下, 学生可以更好地和老师交流, 促进师生间的互动和理解, 同时也可以有利于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 推进教学改革。

3.3 保持各自独立———体育课程和体育社团彼此融入的基本要求

当然, 二者的彼此融入、彼此渗透并不意味着合二为一, 或者一个为另一个的附属品, 它们仍旧独立, 只不过是取他人之长, 补己之短, 尽管在相互学习后形式十分相似, 但本质还是不一样的, 一个是学校开设的课程, 一个是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 共同目的就是让学生加强体质锻炼, 多参与户外活动, 提高对某一项或几项运动项目的兴趣和热情, 来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4 体育课程和体育社团共同作用于高校学生

高校体育社团利用闲暇时间鼓励学生参与到体育实践中, 通过所开展的各种体育运动来激发大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精神品质, 这些都是体育课程的有益补充和延续。体育社团和体育课程相互学习并不是为了给体育社团带上枷锁, 也不是为了给体育课程绝对地放宽政策, 二者要找到彼此的一个平衡点, 不要让二者的沦为一样的形式, 保持自身的特点, 继续在高校的学生教育中发挥各自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EB/OL].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297454/2052573.html.

[2]张勤.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改革试探[J].体育文化导刊.2013, (1) :104-107.

[3]许兰, 刘苏.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优化模式研究[J].药学教育2012, (6) .

[4]任晓龙, 刘敏.体育课程隐性价值的迷失[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5, 29 (1) :57.

上一篇:协同学习与高职教育下一篇:经典吟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