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因素

2024-05-03

缓解因素(精选三篇)

缓解因素 篇1

一、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分析

1. 工作复杂化与评价简单化之间的矛盾。

教师从事包括学生的学习辅导、生活管理、心理疏导、班级创建等事务性工作, 凡涉及学生的事儿都与教师工作有关, 工作难度和工作负荷都比较大。这种工作的无边界性要求教师必须投入比其他职业岗位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 这种付出却不能得到客观的评价。一般说来, 对学生的教育在短期内可能无法看到明显的结果, 更加无法用量化的指标来考核, 而事务性工作的考核标准普遍存在“一票否决制”, 即只要有一个学生出了一件事情, 那么所有的工作全盘否定。评价标准的错位导致教师心理失衡, 产生不公平感。

2. 工作期待高和投入少之间的矛盾。

教师是从事学生教育和培养的骨干力量, 承载着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发展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高期望。然而, 能对教师队伍投入的却并不多, 教师的政策待遇落实很少, 他们往往处于领导和行政人员的“边缘地带”, 地位尴尬, 在培训进修、职称评定、干部提拔、收入分配等方面都得不到有力保障。权利义务的不对等容易引发不公平感。

3. 工作要求高与控制力弱之间的矛盾。

教师是学生事务管理的主要承担者,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都对其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现实中, 教师普遍感到对自己认为最有效的工作方式缺乏足够的权威, 控制能力弱化, 控制手段缺乏。

一方面,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学生有可能比教师更快更全面地了解相关信息, 打破了教师的信息优势。信息优势的丧失导致教师无力给学生更多的指导以获取学生的信任和依赖, 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同时, 学生思想多元化和个性化与教师接受系统的培训进修从而提升工作能力的机会又很少的矛盾进一步弱化了教师的控制能力, 使教师产生危机感和焦虑感。

另一方面, 教师在工作中既要树立角色权威, 又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既要履行管理职责, 又要如同学生的保姆;既要树立教师的领导地位, 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角色的冲突使教师工作缺乏专业权威性, 也缺乏必要的工作介质对学生进行控制, 而控制手段的缺乏影响了教师的职业地位和职业价值认同, 使教师产生严重的挫折感。

4. 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需求与发展非职业化的矛盾。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每个人都有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强烈愿望, 教师也不例外, 希望工作岗位能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事实上, 教师职业地位和职业价值认同度不高。长期从事教师工作会被认为“没本事”。而教师自身随着年龄增长, 从事学生工作的活力和精力也会出现不适应, 加上周围舆论的压力所带来的沉重心理负担, 不少教师都寄希望转岗。出路不畅使教师对个人发展前景非常不乐观, 离职愿望强烈。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运用缓解策略

恰当的激励对于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缓解工作倦怠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提高激励水平应从内外激励两方面入手。这里通过强化内外激励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缓解其工作倦怠的方法。

1. 提高完成工作任务的期望值

第一, 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 提高其完成工作的能力, 信息社会对教师的知识系统和专业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除了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外, 还应了解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青年学的一般原理, 熟悉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 掌握大学生教育和管理的一般规律。此外, 教师还应对所带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发展前景有所了解, 以便给予学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为此, 学校可以从实际出发, 制定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计划。如针对新人进行岗前培训;针对有工作经验的教师组织进行在职培训进修、参加心理咨询师的认证学习等;针对优秀的教师选送参加国内国际交流、为其提升学历创造条件等。系统的培训不但可以提高教师从事学生工作的能力, 教师通过培训获取的广博知识也有利于形成其个人独特的魅力, 增强其威信和吸引力。这些都有利于提高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对学校的归属感。

第二, 为教师的工作创造便利条件。一方面, 学校应根据教师的工作特点, 在岗位津贴、办公条件、通讯经费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 为教师的工作提供必要保障。另一方面, 应为教师工作营造和谐的环境。如今的学生工作是涉及专业教学、后勤管理、生活服务、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系统工程。教师作为这个系统正常运行的协调者, 必须要与校内各岗位的人员接触, 学校领导层和各职能部门, 应给予更多的人文支持, 在校内营造尊重和支持教师工作的氛围, 帮助他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

第三, 重视工作效果的及时反馈。科学有效的评价与反馈系统可以克服教师工作绩效非显性带来的心理困扰, 有利于教师及时修正工作行为, 体验工作成果被肯定后的成功感受。学校应根据教师工作的特点,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显性成绩与隐性成效相结合的原则, 注重过程控制, 及时客观地向教师进行工作效果的反馈。使教师看清自己在工作中的优势、不足以及在教师队伍中所处的水平层次, 便于其确定工作努力的方向。

2. 提高获得外酬的期望值

工作完成以后, 能不能得到相应的奖酬?每个工作者都有这样的疑问, 并且会对这个可能性进行估计。一般说来, 得到相应奖酬的可能性越大, 工作者努力工作的劲头儿就越大。提高教师对完成任务后获取奖酬的可能性估计, 必须要以明确的奖酬政策为前提。对教师这一具有高度技巧和创造性的工作, 可采取分级管理的模式, 由低到高设立1-5级岗位, 最高一级等同于教授。在此基础上, 学校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和效果赏罚分明, 树立信誉。对于表现突出的教师, 可通过工资津贴的提升和奖金的发放给予物质奖励, 当然, 奖励幅度相比专职教师系列、行政人员系列是存在内部公平的;也可以通过授予各种荣誉称号给予荣誉奖励;还可以通过提前定级或晋升高一级职务给予晋升奖励。对于工作不负责任、造成事故和不良影响的教师则要追究责任、给予处罚。

同时, 每个教师对各种外酬的需要和重视程度都不一样, 如年轻的教师可能对进修、参观、学习比较感兴趣, 而成家的教师可能觉得提高奖金额度更为实惠。为使外酬发挥有效的作用, 就必须将其与个人目标联系起来, 投其所好。为此, 管理教师的职能部门要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 尽量根据不同类型的要求安排奖酬, 提高教师的满意度和争取外酬的积极性。

3. 提高工作任务本身的成就感

一是明确教师岗位职责, 尽量减少工作任务的不确定性。学校应根据上级有关规定, 制定教师岗位说明书, 明确教师岗位职责。不得随意指派教师从事繁重的非本职工作。这既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荷, 又可以避免教师感觉自己像勤杂工,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地位和职业认同感。

二是重新设计教师工作, 使其多样化、丰富化。长期从事一种工作难免枯燥单调, 工作的吸引力和满足感也会降低。为此,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 让熟悉学工岗的教师兼职教学工作有利于教师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在实践中提高理论水平, 又用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选派教师到相关单位挂职锻炼, 多方面拓展教师的才能, 满足其创造欲和成就感。

总之, 要提高教师对本职工作的认同, 学校应尊重教师工作, 营造一个关注支持教师工作的大环境;发挥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增强其职业自豪感, 从而缓解和克服职业倦怠。

摘要:教师职业倦怠是指在多元化的思想道德意识背景下, 面临复杂的工作任务而职业价值和社会地位不能被有效认同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系列消极的情感、意识和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工作冷漠和低成就感。它已经成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重大障碍。在这样的背景下, 讨论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策略与缓解对策,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缓解因素 篇2

[关键词]高职教师 职业倦怠 影响因素 对策

[作者简介]赵孟静(1972- ),女,河南浚县人,鹤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河南鹤壁458030)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6-0045-02

一、引言

在高职教育撑起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今天,建设一支健康、有活力的高职教师队伍显得尤其重要,他们的整体素质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他们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工作中起着决定作用。

高职教师作为我国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职业角色和社会地位既区别于普通高校教师,同时也不同于中小学教师。人们在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涯的同时,却往往容易忽视高职教师这一特殊群体。即使在高职教育内部,也一贯比较注重教师文化素质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却相对忽视了对教师职业生涯及其心理、行为变化的研究。实际上,高职教师已经成了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可以说,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已经成为“职业教育中的危机”。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就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高职教育工作中的压力时,所处于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这时的教师显得不知所措,筋疲力尽,疲惫不堪,工作热情下降,开始与人疏离,对人的态度缺乏人性,自身潜能不能充分发挥,创造力丧失,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工作表现越来越糟糕,从而影响到教育效果的发挥。

高职教师作为一种新兴类型的教师,其职业倦怠现象与其他教师相比,具有特殊性。高职教师面对的不是升学、成绩排名等硬性指标的压力,他们更多的是面对如何跟上知识更新速度、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等专业发展压力,以及从中专教师向高职教师角色转变的适应压力等。高职教育大规模的迅速扩张,致使高职教师队伍的数量有极大的增长,而增量中最主要的成分是高学历的年轻教师。据1993年Cordes等的研究表明:30岁以下年轻人群易患职业倦怠;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不仅发病率高,而且症状也较重。因此,关注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是对教师职业生涯的一种人文关怀,更是一个影响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乃至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现实问题。

二、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一)心理因素

1.人格特征的偏激。教师的人格特征是职业倦怠产生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倔犟、低自尊、外控型、神经质、A型性格、感觉型以及逃避型应激策略的人会表现出较高的工作倦怠。外控的人,由于其将事件和成就归因于强有力的他人或机遇,因而比内控的人更多地体验到倦怠。对大五人格维度的研究发现,倦怠与神经质维度的关系密切。神经质指个体体验消极情绪的倾向,神经质维度得分高的人更容易体验到诸如焦虑、抑郁等消极的情绪,他们对外界刺激反应比一般人强烈,对情绪的调节能力比较差,并且这些人思维、决策以及有效应对外部压力的能力比较差。据弗里德曼·罗斯曼的研究表明:产生教师职业倦怠的人群,大部分是具有A型人格特征的人。主要表现是:喜欢极端的竞争,具有较高的成就感,具有攻击性倾向,性情急躁,缺乏耐心,并且不安定。也有证据表明,“感觉型”的个体比“思维型”(依据荣格的分析)的个体更容易体验到倦怠,特别是人格解体。

2.自我价值的失落。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被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排列的,一般在低级需要满足的基础上才会产生高级的需要。在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今天,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获得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将更加强烈。在平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们尽管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由于高职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素质欠缺,教师的付出并没有显著的效果,有时候,教师的付出还得不到学生的认可。这样的状况会降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导致其成就感低落,致使其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期望值高或成就动机大的个体对工作投入程度高,且希望承担更多的工作,容易体验到情绪衰竭,而且一旦期望落空,就会随之出现去个性化应对方式及成就感降低。

3.应对方式的消极。人们遇到压力时,常产生焦虑、沮丧等情绪。个体的应对方式对于倦怠体验也有重要的影响。有研究者发现,低的坚韧性、低的自尊、外控和被动的应对方式构成了应激倾向个体的典型剖面图。如果在遇到应激事件时不采取积极行动并寻求外界支持,而是逃避问题,则会增强情绪的疲惫感及工作的冷落感,也可降低教师的个人成就感,不利于教师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从而使个体较多地体验到倦怠。

4.职业认同感的削减。一般说来,个体从事同一工作的时间越长,越容易产生职业冷漠感。这是因为,非常有规律的工作、按部就班的生活,很容易熄灭一个人的激情。有教师说,一个内容讲了无数遍,感觉很乏味,十几年过去了,实在很无奈。对生活富有激情的内心追求与客观情况的差异,往往会引起人的矛盾心理,使之产生对职业的抵触情绪,导致拒绝感、平淡感等消极心理的发生。

(二)社会因素

1.社会公众的高期望。教师职业一向被社会视为是崇高的,其所承受的社会期望值更具体、更直接。我国素来就把教师比喻为“园丁”“春蚕”“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这些观念无形地赋予了教师角色过高的标准,造就了教师职业的“崇高”形象,当这些标准在教师的努力过程中变得可望而不可即的时候,教师的热情、希望都将逐渐销蚀,变得悲观,失去了奋斗的力量,便加剧其职业倦怠的产生。

2.社会地位的尴尬。目前社会大众仍受“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对职业教育心存偏见,认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二三流教育”,不能与普通高校相提并论。处于这种背景下的广大高职院校的教师,不论是其社会地位还是经济地位,都被认为是区别于普通大学教师的“低层次”教师,这种尴尬的境遇严重地影响着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3.角色适应的压力。高职教师在学校承担着众多的角色:知识传授者、行为示范者、班级管理者、教育研究者、学生的知心朋友、心理咨询师等。这些角色在每天的工作中要不断地转换和定位,容易出现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研究表明,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与职业倦怠存在中等或高强度的相关性。在高职教师的众多角色中,有些角色有时是矛盾的,如教师既要充当班级管理者、家长代理者,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己。我国许多高职院校是由中专改制或合并升格而成的,教师们在对自身角色的认知上,往往觉得自己既算不上高校教师,又不是中专或中学教师,而是处于一种边缘地位,教师往往找不准自己的定位,从而在自身发展目标等方面的意识模糊。角色适应带来的心理压力如果长期得不到调适,极易造成这一群体产生心理问题。

4.社会支持的缺乏。许多研究发现,社会支持的缺乏与教师的职业倦怠之间往往存在着显著的高相关。研究指出,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相比,教师很少有时间与家人、朋友进行轻松的交谈。即使在同一个学校里,教师之间的教学互助和合作行为也少得可怜。也就是说,教师职业实际上是一项“孤独的职业”。

三、缓解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缓解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教师本人的不懈努力,既需要政治上的关心,还需要舆论上的宽松和心理上的支持。

(一)建立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是个体面对应激事件时从外部获得的物质和精神支持。社会支持主要是来自家庭、亲友、社会各方面(同事、组织、团体等)在情绪上和物质上的帮助与援助,它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支持系统可以减轻个体的压力,缓和倦怠的产生。为此,在政府层面,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功能,加大宣传力度,倡导新型职业价值观,破除鄙视高职教育的陈腐观念,从而提高高职教师的社会地位,这对高职教师是很重要的支持。在社会层面,要给予教师更多的理解和关怀,针对社会对教师的过高期望,积极优化社会舆论,确立对高职教师合理的角色期待,给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舆论环境。在学校层面,应为广大教师营造一种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和谐人际环境与工作环境,并给予教师更多的工作灵活性和自主权,以使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得以发挥。有研究表明,如果某个职业的从业者对工作中所需资源没有足够的控制,或者个体对使用他们认为最有效的工作方式上没有足够的权威,则容易产生无力感,并最终导致职业倦怠。所以,给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主权,对缓解和预防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显得尤其重要。

(二)加强个体自我调适

1.了解自己,确立正确的自我认知。了解自己就是能够正确地评价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并能悦纳自己。高职教师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要摆正职业立场,建立适度的成就动机,促使自身专业化成长与发展。与此同时,还必须提高角色知觉水平,努力促进自身与他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自我的完善。

2.不断提升人格。阿尔波特认为:“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一个人对环境独特的适应。”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建立在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资源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高职教师应自觉加强人格锻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这样才能坦然面对教育的压力,不消沉,不沮丧,满怀自信地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3.学会调节情绪,加强心理保健。现代心理学认为,情绪在心理健康中具有核心作用,如果自己的情绪长期得不到合理的宣泄,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潜在的能量,即“感情势能”,它一旦超过了个体所能承受的限度,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高职教师如果出现了异常的情绪,就要进行积极的调节,以保持心理平衡。如采用“阿Q式”的精神自慰法;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写日记等活动合理宣泄压力;转换思维方式,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和调适心理等。在遇到难以自行解脱的危机时,不妨求助心理咨询,心理咨询被誉为“温柔的精神按摩”,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摆脱危机,进而保持身心健康。

4.积极进行人际交往。卡耐基曾说过,人际关系在一个人成功中起85%的作用,这充分说明人际关系的作用。当一个人感到有可以依赖的人在关心、照顾、尊重和爱护自己时,就会减轻挫折反应的强度,增加对挫折的承受力和适应性。因此,高职教师要积极进行人际交往,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钭启升.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

[2]王彬.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3]杨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7).

[4]杨莉.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矫正与调适[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中职生厌学的心理因素及其缓解对策 篇3

一、厌学心理的来源

一种现象的产生, 总是有其原因。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自信导致厌学

中国人不喜欢张扬, 以谦虚为美德。通常认为表扬会使人骄傲, 批评才能使人进步。这样的观点使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常以批评为主, 对于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往往忽视。但是表扬和称赞这种鼓励学生正向发展的教育才是主动教育。

对学生行为的管理是为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但是严格管理除了批评、指责这一种方式外还有赞扬和肯定。及时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给予表扬和肯定, 可以激起学生努力的欲望, 这种不断的肯定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相反对于学生如果只看到他的错误, 对他一味的进行批评, 那这个学生就容易自暴自弃、丧失自信, 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2、对学习没有兴趣。

厌学的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的兴趣, 他们认为上课没意思, 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 没有学习的目标, 缺乏学习的动机。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旦对从事的工作失去兴趣就会有消极情绪, 对于这些学生我们要帮助他们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对他们取得的一些成功要及时表扬、鼓励, 让他们在成就感中养成学习的兴趣。

3、压力导致厌学

人们一般认为压力是学习的动力。但对于有些人来说, 过大的压力不仅不是动力, 反而会成为努力的障碍。压力过大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一个原因。

有的学生或家长对学习成绩赋予过高的期望, 在这种高期望值的压力下, 学生容易产生焦虑总是担心失败, 结果出现上课精力不集中、听不进去课等现象。我们知道学习成绩的好坏除了自身努力之外, 还受到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知识基础、智力水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趋利避害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 渴望成功的愿望和自身能力的局限这种矛盾所造成的对失败的恐惧, 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他们不知道如何才能避免失败, 因为害怕失败的压力来自于学习, 拒绝学习成为了减轻压力的本能反应。

4、情感忽视造成厌学

有些家长平时对孩子关心少, 也从不对孩子成长做任何要求。父母是孩子成长的导师, 父母不能给孩子指出方向, 孩子在成长中就没有方向, 只能随心所欲的生活。而学习是一件必须约束自己付出辛苦劳动的事情, 而这个年龄阶段自身约束力比较差。父母对孩子莫不关心的态度, 也容易引起孩子有意无意中使用不努力学习或者故意犯错等方法来引起父母对自己关注的现象。

二、厌学心理的缓解对策

1、家长要多用鼓励的语言教育孩子。

生活中有句俗语说“说你行, 你就行, 不行也行;说你不行, 你就不行, 行也不行”。这句话说明积极的、正面的引导有助于孩子向好的方面发展, 反之一味的否定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缺乏自信。所以家长要多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孩子, 多用赏识的眼光看孩子。当然赏识孩子不是说不要批评, 批评是必要的, 但要讲究策略。尤其是对处于“反抗期”的孩子, 策略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成长中的树苗需要阳光的沐浴, 也需要风雨的磨砺。和风细雨要比暴风骤雨更有利于树苗的成长。赏识和鼓励是照耀孩子心灵的阳光, 讲究策略的批评似和风细雨, 润物无声。

2、学生要善于接纳自我, 树立自信

一个人要真正拥有自信, 接纳自己, 首先要突破“狭隘比较”的心理障碍。有的学生总认为自己不够聪明、能干和美丽, 这往往是把自己和别人相比较的缘故, 或者是把现实中的自己和理想中的模式相比较的结果。这些学生很少注意自己有什么优点, 或者习惯用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常常看到别人美好和幸运, 也希望那些美好和幸运被自己所拥有, 却很少想到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

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长处,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目标, 并通过不懈努力去争取属于自己的成功。关键在于你是不是相信自己, 在于你是不是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擅长什么, 如何将自己的所长与目标结合在一起。其实自信和自卑只有半步之遥。在相同的智力、能力、境遇条件下, 有的人很自信, 经过努力得到成功;有的人很自卑, 放弃努力导致失败。两种不同的心理造成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

3、正确面对考试和成绩

考试前学生一般都会有焦虑情绪, 适度的焦虑有助于学生集中精力答题, 但过度的焦虑则会影响正常的发挥, 严重地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付焦虑的最好方法就是坦然面对它, 承认自己确实存在某种程度的焦虑。你有理由相信:焦虑有利于我更好地发挥出水平, 那么我必然可以利用它带给我的积极影响, 克服它带来的消极影响。

面对学生的成绩, 家长也要有正确的态度, 当孩子考试失手时不要责备他, 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 吸取教训不能再犯。家长要耐心的引导孩子让他正确面对学习中的挫折, 经过这种不断的激励, 孩子即使遭受到挫折和失败, 也能冷静的分析原因, 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充分激发他们内在的积极力量, 挖掘他们的潜力, 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

实践证明, 作为一名教师, 积极的运用心理学去教育、管理学生, 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学习成绩。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 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务。但是我们坚信, 只要有责任、有耐心地对他们进行教育, 会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具备较强的心理适应和心理承受能力, 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

参考文献

[1]杨芳:别让孩子在否定中成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8, (7) :43。

[2]刘英红:积极心理教育在孩子健康成长中的成功实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8, (7) :45。

上一篇:护理研究生毕业下一篇:企业基建会计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