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化学成人教育

2024-05-07

医学生物化学成人教育(精选十篇)

医学生物化学成人教育 篇1

1 充分认识生物化学的重要性和教学的艰巨性

生物化学是研究人体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基础生命学科, 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和各种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 学科知识更新速度快, 理论和技术已经渗透到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各个领域, 用以解决医学各门学科中存在的问题。因此生物化学在医学领域内的重要性不容置疑。掌握生物化学知识, 不仅能理解生命现象的本质与人体正常生理和疾病过程的分子机制, 更重要的是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基础课程和医学各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但由于生物化学是用化学语言揭示生命现象的科学, 需要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 因此注定了该课程内容的抽象性、复杂性、枯燥性和深奥性, 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1]。如果相关基础知识欠缺, 必将增加对生物化学学习的难度。

我校成人医学教育的学生, 绝大多数是各专业的中专毕业生及医学院校毕业的成人脱产和业余大专生, 护理、中西医结合等专业毕业的中专学生是成人医学教育的主力军, 他们的生物化学知识仅基于中专学习时期的水平。而目前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生物化学的教学状况也令人担忧。除了检验、药剂等少数专业开设了生物化学这门课程外, 其他专业如护理、中西医结合等许多专业均未开设这门设课程。与之相关的重要基础课如化学, 护理专业的学生虽然学过, 但在“够用、实用”原则的指导下, 以很少的课时结束教学, 使学生了解的化学知识非常有限, 而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甚至连化学都没学过。生物学这门课程, 几乎所有专业的学生都没有学过。可见, 学生的相关基础知识非常匮乏, 因此要想在成人医学教育中学好生物化学需花大量时间, 教师要教好该课程也要花费大量精力。

2 充分了解目前成人医学教育学生的特点

目前成人医学教育的学生主要有两大部分:一部分学生年龄较小, 中专刚毕业不久, 参加工作时间短, 工作经验少, 并且多数无学生物化学基础, 相关基础知识也较差, 由于工作压力而参加继续教育。其学习热情较高, 但心理还不够成熟, 缺乏毅力, 在接触生物化学后, 感到其难懂、难理解, 就可能产生畏难情绪, 甚至个别学生的入学动机不纯, 只想混张文凭。这些原因势必造成部分学生不珍惜面授时间, 出现经常缺课的现象。另一部分学生, 年龄较大, 工作时间较长, 工作经验较丰富, 有一定的生物化学基础, 理解力也相对较高。在教学中愿与教师交流, 对生物化学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但这些学生大多已成家, 工作、家庭负担重, 也会造成在面授时出现经常迟到、旷课的现象。加之成人医学教育的学生多数是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的骨干力量, 由于目前医院里科室工作人员紧缺, 请假比较困难, 从而造成到课率低的现状。所有这些原因都会使生物化学的教学不能落到实处, 造成一部分学生在考试时才开始学习, 于是窥看、携带小纸条等作弊行为时有发生, 这样势必给成人教育毕业证书的含金量大打折扣, 成人教育的质量将遭到质疑, 社会对成人医学教育的认同感也会降低[2]。

3 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对策和建议

3.1 加强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生物化学教学

“健康所系, 生命相托”, 这充分说明了医学的重要性, 其知识来不得半点虚假, 其技术要求精益求精。要做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 必须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生物化学是医学各专业中最重要的基础科目之一, 应该是学生重点学习和掌握的课程。因此, 应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各专业重新开设生物化学这门课程, 以便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不要因为难学就删除它。医务工作者毕竟与其他技能人员不同, 如果在“够用、实用”原则的指导下, 医务人员只掌握简单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 那么任何人经过培训都能达到此水平, 而当遇到病因不明或危重患者时, 单靠熟练的操作技术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其后果肯定不堪设想, 也就不能真正实现医学治病救人的宗旨。

3.2 加强成人医学教育的管理

医学院校和联办学校要严抓质量管理。一抓考勤, 学生的出勤率至少达到80%才能参加考试, 但也要合理安排面授时间;二抓考试管理, 端正考风, 杜绝舞弊现象, 补考不讲情面;三抓作业独立完成率;四抓生源素质, 避免为了扩招而降低入学门槛, 等。通过这些管理措施, 既可督促学生的学习, 又能使学校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这样, 生物化学面授和学生自学复习的时间有了保证, 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就会变得容易。

3.3 重视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基本技能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加深对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最大吸收峰波长”这一内容, 只经过理论讲授, 学生可能没有完全明白, 而在实验中通过使用722型分光光度计, 学生就一清二楚了。所以,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实验教学, 使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互促进。

3.4 注重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互补性

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各有优势, 互为补充。多媒体教学能够克服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化静为动, 并把大量的文字图像化, 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动态化, 较好地解决了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认知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3],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如在“细胞间信息传递”一章中关于“信息传递途径”这一内容, 单靠教师讲授学生易感到枯燥, 如果播放flash动画, 使这一内容显得直观形象, 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了。因此, 教师要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 将声音、图像及动画有机结合, 以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 从而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效果。但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 显示速度快, 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 过多使用则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和记忆, 因而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因此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如在讲授葡萄糖有氧氧化的ATP计算时, 教师书写板书, 学生跟着教师一步一步的板书讲解, 有时间来进行思考和互动, 也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该知识点。因此, 在教学中要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互补充, 才能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效果。

3.5 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由于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 代谢反应错综复杂且相互联系, 所以它是医学院校基础课程中一门难教、难学的课程。将这些深奥难懂的理论知识和错综复杂的代谢反应转变成

蒉蒉蒉

浅显易懂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就需要教师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效果[1]。

3.5.1 病例教学法

疾病是人体内生物化学反应或代谢异常的反映, 因而生物化学知识与临床病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教师应结合病例讲授生物化学知识。如在讲授糖代谢时, 可结合糖尿病来讲授人体内糖的正常代谢和代谢异常, 使学生感到能够学以致用, 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可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3.5.2 联想教学法

生物化学内容相对枯燥, 在教学中教师可联想生活中的例子对其进行解释。如讲授糖异生和糖酵解途径的不可逆反应过程的相互关系时, 可联想到生活中人若借助梯子爬上二楼, 将梯子抽走后只好想其他办法下去这样的例子, 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3.5.3 比较教学法

生物化学内容庞杂、繁琐、难记忆, 可采用比较教学法将相关内容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如将“复制和转录”这一内容进行列表比较, 以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

在教学中还可用到课堂讨论法、专题讲座法等许多其他教学方法, 使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形象、具体和生动。

3.6 建立网上沟通

成人医学教学的时间 (特别是业余成人班的面授时间) 有限, 再加上学生的基础问题及其他原因, 使学生对某些生物化学知识不能完全明白。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运用网络技术建立与学生的联系, 通过e-mail或QQ等交流工具, 对学生不明白的问题进行网上解答, 这样便于学生及时理解和巩固较难的知识点。

3.7 编写合适的教材

现在的《生物化学》教材都是由医学院校该领域中的专家、教授编写的, 教材质量不容置疑, 但参加编写的人员中真正从事成人医学教学的一线教师较少, 特别是联合办学中中等职业卫生学校的教师几乎没有, 从而造成教材质量高, 但脱离学生实际的情况, 对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教学均造成了困难。因此, 应由真正从事成人医学教学的教师编写教材, 才能贴近学生实际, 更好地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效果。

总之, 我们要认识到生物化学教学在成人医学教育中存在的主、客观因素, 潜心研究, 有针对性地解决各种问题, 才可以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效果, 达到生物化学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丽翠, 贺俊崎, 于培兰, 等.成人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7, 9 (2) :145~146.

[2]曾婷婷.成人教育管理危机与应对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26 (7) :44~45.

医学硕士研究生生物信息学教育 篇2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实施使生命科学进入了信息时代。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芯片 技术的发展,使得与生命科学相关的数据量呈线性高速增长。

对这些数据全面、正确的解读 ,为阐明生命的本质提供了可能。

连接生物数据与医学科学研究的是生物信息学(Bioinform atics)。

应用生物信息学研究方法分析生物数据,提出与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或基因 群,再进行实验验证,是一条高效的研究途经。

医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医学研究在基础上 就注定离不开对生物信息的了解。

我国目前医学研究生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医学本科教育延续过来的理论型, 这种类型 的教育是在本科教学大纲的基础上, 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理论讲授, 最后按照导师指定的课题 完成毕业论文。

这种培养模式突出理论学习, 忽视了实验机能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二是科研 能力培养的前轻后重型, 前期只是进行理论授课, 后期由导师指导学生的科研。

这种模式虽 然开设了一定的实验项目, 但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缺乏系统性, 并且前期的培养不足直 接影响到研究生后期的学位课题和论文的进度、质量。

因此,笔者对生物信息学在医学硕士研究生中的教育初探,不但有利于该门课程尚未完全形 成成熟的课程体系之际,为教师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教学实践经验,更有利于医学硕 士研究生对生物信息学的学习。

1 生物信息学的研究范围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生物学、数学和信息科学等学科领域,并注定以互 联网为媒介,数据库为载体,利用数学知识、各种计算模型,并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各种 生物信息分析,以理解海量分子数据中的生物学含义。

生物信息包括多种类型的数据,如核酸和蛋白质序列、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的数据等 。

由实验获得的核酸蛋白序列和三维结构数据等构成初级数据,由此构建的数据库称初级数 据库。

由初级数据分析得来的诸如二级结构、疏水位点、结构域(Domain),由核酸序列翻译 来的蛋白质以及预测的二级三级结构,称为二级数据。

创新算法和软件是生物信息学持续发 展的基础,高通量生物学研究方法和平台技术是验证生物信息学研究结果的关键技术。

因此 ,现代生物信息学是现代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物理学和化学 等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交叉学科,是应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论方法研究蛋白质及核酸序列 等各种生物信息的采集、存储、传递、检索、分析和解读,以帮助了解生物学和遗传学信息 的科学。

医学生物化学成人教育 篇3

【关键词】医学化学实验绿色化学教育

中国分类号:R-33

1.绿色化学

1.1绿色化学是一种趋势

绿色化学的提出有利于环境友好型发展,是世界主流国家都会应用的一种方案,绿色化学将会不再应用有毒、有害处的物质,不再会产生令人头疼的废物垃圾,也就避免了垃圾处理的困扰,通过实验改革提高学生的学综合实验能力。[1]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分析,绿色化学的本质是对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在实验过程中合理的利用资源节约了实验的成本,既保证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又为学校节约了成本,一举两得。绿色化学的理念就是合理利用能源,并时刻注意着成本的问题。学校还应当集思广益,不断创造条件,开设微型化学实验,微型化学实验是实验的一种,以其自身的小试剂,节能环保为宗旨,并且能得到较显著的反应现象和相对非常准确的实验,比如在选择实验仪器时,可以挑选医用的废弃点滴管作为反应导管,资源的二次利用,既节约了能源,又达到了实验的目的,一举两得。

1.2利用科技手段实现绿色化学

现代科技水平越来越完善,可以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仿真模拟实验,可以进行模拟那些毒害性大、危险性较高、化学试剂使用量大、价格昂贵的元素及其相关物质性质的测验和分析的实验,还可以用于那些在实验室难以进行、难以实现的或需要高温、高压或低温、低压过程的实验。这种计算机辅助仿真教学的模式能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同时又可以把操作失误的情景给学生们呈现出来,既可以提高学生们对实验的严谨性的认识,知道实验失误带来的严重后果,也为以后同学们亲自实验提供了较好的警示,从而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害。总之,这一应用的实现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节约能源,既体现了化学实验教学绿色化的理念,同时又体现出了现代科技教学手段的优势,一举多得。

1.3寻找实验之间的紧密联系

实验与实验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一种物质不一定只适用于一个实验,这个实验的生成物质,也许就是下个实验的反应物质,所以只要把握住这些细节,就可以节约不少的实验试剂,还可以让学生们对这些现象之间的联系自行进行联想,从而使学生们更深刻的掌握这些反应现象和转化规律。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2]通过对"铁的系列化学反应"的实验,我们就可以看出利用一系列的巧妙设计不仅可以减少试剂还能够做到节能环保。比如我们可以把"糖的性质"这样一个简单的性质实验,设计成一个有关"糖"的系列实验,比如"糖的性质与鉴别",或改成"还原性糖和非还原性糖鉴别"、"酮糖和醛糖鉴别"等系列实验,这样既节能、环保,还节约时间,同时又加强了学生们对"糖"的理解及不同性质"糖"的内在联系。

1.4选择合理的实验内容

医学化学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与此对应的医学化学实验也具有一定的专业特点,由此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与医学关系紧密相连又同时具备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实验。比如选用我们熟悉的营养丰富的鲜奶来做"鲜牛奶酸度及钙含量的测定";抗炎、解热、镇痛药"扑炎痛"的使用很广泛,几乎人人都使用过,所以可以让学生们在实验室制备"扑炎痛";用茶叶作原料来做"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实验,所用溶剂是无毒无害的乙醇,并可以将其回收再利用,使用过的茶叶可以做肥科,环保无害。还可以根据不同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性而把不同的实验合并起来一起进行。

2.提升思想意识

2.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提升到日程上来,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和职责来做好这件事情,每个公民都应该加强自己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学校可以通过张贴海报、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并鼓励学生们实施绿色化学,节能化学,对做的好的学生可以给予表彰和奖励。与此同时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都应得到相应的完善,[3]在医学化学实验教学中,从教師到学生都要心中有着绿色化学的信念,时时刻刻与那些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2倡导微型化学实验理念

微型化学实验所用仪器小巧、所用试剂较少,反应现象明显,与常规实验相比更加简便易操作。而小巧可爱的仪器以及用极少量的试剂就可以观察到很明显的实现现象,这些都更容易引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更有利于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实验之中。所以微型化学实验不但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具有环境意识的化学实验习惯,还可以减少成本、降低化学实验对环境的污染,真正做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2.3养成及时处理实验"三废"的习惯

在实验当中,"三废"的处理尤为关键。"三废"的处理办法很多,可以将废气、废液、废渣进行回收处理,以备它用。比如,在制备碘酸铜实验中,可以用四氯化碳萃取升华的碘,得到的大量碘一四氯化碳溶液,加入硫代硫酸钠就可回收到大量的四氯化碳,可以再次用于萃取实验,从而降低了试剂的损耗。回收再利用的办法可以大大减少实验"三废"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教师和学生们应该不断地对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最大程度地来减少废气、废液和废渣中有毒物质的排放量,为保护环境而尽我们的绵薄之力。

结语

在医学化学实验领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的构想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思想,绿色化学应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件实验做起,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不断地进行改善,对每个实验细节和反应结果,反应的产物都做好相应的处理。相信我国的绿色化学理念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越来越趋于成熟化,完善化,朝着环境友好化的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陈琰;鲁莹;赵平;张翮;俞媛;李国栋;孙治国;邹豪;钟延强;利用中试制备实验完善药剂学实验教学[J];药学实践杂志;2011年04期

[2]姚彤炜;胡永洲;袁弘;何俏军;刘滔;吴昊姝;陈柳蓉;构建具有科研特色的药学实验教学新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年05期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 篇4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渗透,生物化学

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人学”。医学与人文密不可分, 可以说医学人文是医学的灵魂, 医学的本质是人学, 抽取了人文精神, 医学就失去了灵魂, 但是医学人文的现状引起社会各界的忧思, 特别是对医生人文精神的诉求和渴望换来了今天人们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注和热盼。

1 医学人文素质现状分析

国内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 医疗纠纷日益上升, 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各种日益发达的诊疗技术却没有掩盖医疗高投诉和社会低满意度的局面。有人说, 中国医护界的主要问题, 不是缺乏工具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是人文精神在一定程度上的失落。

1.1 人文意识的淡薄

一方面, 长期以来, 由于社会强烈的功利化取向, 大学教育特别是高职高专教育有演变成工具性教育的倾向, 学校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忽视或轻视人文教育, 许多学校虽然开设了人文课程, 但人文教育内容空泛化、教条化、概念化, 人文知识并没有转化成人文精神;另外, 大多数专业课教师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认为人文教育是文化课教师的责任, 与专业课教师无关, 医学专业与人文学科两张皮, 互相融通性差, 缺乏连贯性。另一方面,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在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生活学习各个方面及成长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拔苗助长、主次失调和越俎代庖的倾向。这样发展下去的结果, 就是学生很少或根本不知道如何关爱父母, 忽略父母的内心感受, 这样的学生走上社会, 他们就会习惯性的表现出一切以自我利益为中心, 没有奉献精神和关爱意识, 对他人和社会缺乏关爱、缺乏责任感、对生命缺乏同情, 甚至对生命和健康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人文教育的缺失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他导致学生整体人文素质低下。

1.2 过分依赖高新技术, 缺乏与患者沟通

医学生在医学院校和实习医院里潜移默化中以追求一些高新技术为目标, 在毕业后的从医生涯中往往依赖于大型设备检查和化验, 而忽视患者在心理和情感方面的需求, 这是导致医学人文服务欠缺的重要原因。从目前患者投诉的问题分析, 多数患者所表达的不满是出于义务人员的服务细节, 尤其是冷漠和沟通不良所带来的对患者心理上的伤害是引发投诉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2 加强医学生的人文教育迫在眉睫

近二十年来, 在医学界亟需加强人文服务的高呼声中, 医学界从观念上、行动上逐渐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医学服务开始关注人的生命质量而非单纯的治疗疾病。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评价标准除了医疗技术力量本身外, 还有医疗服务的人文因素。医护过程中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需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 开始注重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这就决定了医学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互相渗透融合的趋势。这就要求医学生不仅具有专业知识技能, 而且还具备深厚的人文素质底蕴, 具备关注人类价值与精神的能力, 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多途径出发去处理、对待患者和疾病。近年来, 医学界收受药品回扣, 滥用抗生素, 收受患者红包, 小病大治、急病慢治、无故增加患者医疗费用, 以及对患者冷漠、不负责任的态度已引起社会公愤, 而我们的大学生、天之骄子, 在学业上弄虚作假, 抄袭, 作弊, 屡禁不止;经济上骗取贷款, 补助, 拖欠学费;生活上自私自利, 不讲信用, 缺乏爱心、责任心。医学生作为大学生的一部分, 他们要面对的是对疾病束手无策的患者———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因此, 对医学生加强人文教育, 培养医学生的人文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治本就必须清源, 要想从根本上清除医学界的不良之风, 要想医学界充满人情味, 就必须从医学生开始, 加强医学生的人文教育迫在眉睫。

3 在生化教学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

提升医学生的人文医学精神的重点应该是让医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渐体恤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属所带来的身心痛苦、切身了解病患除了医疗技术之外的人文要求、体验和感悟医学人文服务的内涵。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3.1 在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

首先, 教师要以身作则, 在讲课过程中, 要保持高度的热情, 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感染学生, 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到爱岗敬业的精神;微笑对待每位学生, 关注和关爱每位学生, 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动态,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甚至是对教师的质疑, 都要耐心解答和表示理解, 使每位学生时时都感受教师的关爱和责任心, 营造一个民主、平等、严谨、和谐和充满爱心和责任心的课堂氛围。其次, 在向学生讲授生物化学知识的同时, 紧密联系临床实际, 如在讲授钾代谢时, 结合临床补钾的原则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在讲授基因信息传递中的抗代谢物时, 结合临床抗癌药物的副作用培养学生关心体贴、同情患者;另外, 还可适时引入生物化学先辈在探索真理过程中战胜困难的毅力和获得成功的艰辛等方面的史实, 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奉献精神。

3.2 在实验课教学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

在实验课上, 严格要求学生, 规范实验操作。一方面, 生物化学实验吸量几乎都是微量, 学生对吸量及整个实验过程不太熟悉, 有时要费九牛二虎之力、反复多次才能完成, 正好可以锻炼学生的耐心;另一方面, 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或操作经验不足造成实验结果错误或出现误差, 学生不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过程, 而是修改或伪造数据, 掩盖实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 久而久之, 会形成弄虚作假的心理。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制止, 并说明在实验中出现错误或误差是常见的事, 一定要如实记录, 找出问题所在才是关键, 才是认真负责的态度, 久而久之, 学生会养成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还有, 要求学生在实验中选出主操作人, 其他人配合, 并且同组学生轮流做主操作人, 每个学生一学期至少当2~3次主操作人, 为了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在实验评分时给表现好的主操作人和小组加分, 对表现不好的主操作人和小组给予批评。这样, 既可以培养大家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也锻炼主操作人的组织能力。还有, 在实验课上, 也应强调任何先进的技术设备都不是万能的, 设备本身的局限性, 如许多设备对疾病的定性、疾病全过程的监控, 以及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都无法检测, 且设备检测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等, 均会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 国内外的资料都显示, 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引进临床医学之后, 临床误诊率并没有下降。所以, 再先进的设备都永远不会代替人脑, 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临床诊断的基本要求, 在临床诊断中详细的询问病史、全面的体检和与患者愉快的交流、沟通是提高诊断率的必要步骤, 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3.3 注重作业批阅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

填写实验报告或做作业时, 大家可以分组讨论, 讨论过程中可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严禁抄袭作业, 抄袭实验报告, 也严禁把书本内容一字不落的照搬到作业本上, 一旦发现, 要及时制止, 讲明这种弄虚作假的心理, 长此以往会养成不讲信用和不负责任的习惯, 及时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对语言组织精炼、知识结构合理而完整的讨论组予以加分。

总之, 医学人文与医学专业课程之间应紧密融合和贯通, 医学人文教育应渗透和融合到每一个学科, 贯穿于整个学习生涯乃至职业生涯的教育当中。

参考文献

[1]于德华, 白莉华, 梅竹, 等.医学生人文医学实践性教育浅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7) :1-2.

[2]王琳.中外医学人文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医学与哲学, 2009, 30 (7) :71-72.

[3]祝娇娇, 卢建华.从近期频繁的医疗卫生事件看医学生的诚信教育[J].医学与哲学, 2009, 30 (7) :80-81.

[4]朱宝英.浅谈如何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9 (3) :225-226.

[5]李智涛, 谢向波, 张芳, 等.对临床诊断中先进技术的哲学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7 (2) :222.

医学生物化学成人教育 篇5

汪文娟,徐亚君,张士化,张国南

(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检验教研室,浙江 宁波 315100)

[摘要] 目的:探讨生物安全防护知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及教育效果。方法:教育前后分别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197位学生关于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防护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将前后两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教育前学生对生物安全知识相对缺乏和防护意识薄弱,教育后生物安全知识和防护状况都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高职医学检验学生多种途径有针对性的生物安全防护教育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医学检验;生物安全;调查;效果评价

Investigation and educational evaluation of biosatety protection in students of vocational medical laboratory

WANG Wen-juan,XU Ya-jun,ZHANG Shi-hua,ZHANG Guo-nan

(Ningbo Tiany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Ningbo315100,Zhejia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way and evaluation of biosatety portecion education.Methods:197 students in vocational medical laboratory were selected to teach and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before and after teaching by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Biosafety protection knoeledge was lack and awareness was weak before teching,but the knowledge level and awareness of biosafety protection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teaching, the di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t(P<0.01).Conclusion:Biosafety protection education changed effectively concept and action to reduce occupational injuries in students of vocational medical laboratory, and achieved a certain educational effect.Key words:medical laboratory;biosafety;investigation;educational evaluation

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为避免微生物和医学实验室各种活动中生物因子对人、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或潜在危害,而采取的防护措施、人员素质及管理措施,以达到对人、环境和社会的安全防护目的的一种综合行为。自从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在新加坡、中国台湾和北京发生实验室感染事件后,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引起了各个国家的重视。国内外实验教学中发生生物安全事件并不罕见,2004年出现的两例实验室内SARS病毒感染者是在实验室从事课题研究的学生;Wicker S等研究中发现有58.8%医学生在操作中至少发生一次针刺伤事件。医学院校学生特别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在实验室里经常接触血液、尿液及其他体液进行检测,更易[3][2][1]

发生生物安全事件。本文对在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三年制2010届和2011届学生分别在进行专项教育前后,开展防护知识的问卷调查,探讨生物安全防护知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及教育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本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三年制2010届和2011届学生(共197人)为研究对象。

(二)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两届学生分别在教育前和教育后在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行为进行问卷调查,以作对比。以无记名答卷形式当场填写并收回问卷,供发放调查表197份,回收197份,回收率100%。针对教育前学生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的调查,采取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进行教育,具体教育方法如下。1.开展生物安全培训及宣传

在学生接触专业课程之前进行生物安全知识的培训,介绍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实验室管理办法、实验室标准操作手册(SOP)、安全手册、仪器设备操作手册等。带领学生到临床实验室实地参观,了解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标准建设和管理,规范的样本处理过程,生物安全柜的正确使用,废弃物的处理流程等。2.生物安全防护模拟训练

防止学生在实验室中发生职业暴漏事件,在开展实验实训前,对学生实施生物安全防护模拟训练。让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了解哪些操作容易导致职业暴露及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如何正确穿戴、脱卸各种防护设备;标本洒落如何正确处理;离心标本时发生碎裂如何正确处置,等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可用角色扮演等方法进行讲解和讨论,进一步加深学生的防护意识和处理能力。

3.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设备

只有很强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全面的生物安全防护器材。在原来实验室只有工作服的基础上,投入了防护服、手套、废弃物分类垃圾处理设备等防护器材,使得生物安全防护教育顺利实施开展。4.加强实验室管理

加强医学教学实验室的管理,认真作好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与落实,负责检查监督生物安全的落实情况,这样生物安全才真正的有保障。因此,在进入实验之前,要求学生自用物品、课本等应放在清洁区,禁止在实验室内吃东西、玩手机甚至打电话,接触任何标本要戴手套,各种实验室用品应按规定放置,保护实验室台面、地面及物品表面不被血液、体液及排泄物直接污染。

5.专业课程中渗透生物安全教育

在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教学实际教学中,将相关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融人教学中,如在临床检验验课中标本采集操作时:(1)采集前:要求学生穿戴工作服、口罩、手套,做好一切防护准备;(2)采集过程中:教育学生采集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观念,防止锐器刺伤和禁止回套针帽;(3)采集后:按照检验流程正确规范的处理医疗废物。为了使学生能够重视生物安全知识的教育,在实践考核中也融入生物安全防护教育,作为考核的技能要求之一。

(三)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16.0数据包进行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生物安全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从表1调查结果显示,在进行教育前,学生对基本的生物安全知识的认识是知之甚少,特别大多数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分级及对待实验室紧急情况几乎无人知晓。但进行生物安全教育后,学生对于各项问题的知晓率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生物安全知识知晓率调查

内容

教育前 知道(%)不知道(%)

教育后

知道(%)

不知道(%)6(3.0)18(9.1)

84.5

<0.01

χ2

P

你知道什么是医院感染115(58.4)82(41.6)191(97.0)吗?

你知道什么是职业暴露? 56(28.4)141(71.6)179(90.9)你知道威胁检验人员健康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你知道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分为几级?

你知道自我防护的措施有哪些?

你知道如何处置医疗废物?

你知道如何正确使用防护用具?

你知道如何处理实验室紧急情况?

2.生物安全防护状况调查

159.5 <0.01 145.8 <0.01 370.4 <0.01 156.4 <0.01 155.5 <0.01 186.3 <0.01 206.3 <0.01

34(17.3)163(82.7)141(79.9)56(20.1)2(1.0)

195(99.0)193(98.0)

4(2.0)11(5.6)

67(34.0)130(66.0)186(94.4)

48(24.4)149(75.6)171(86.8)26(13.2)23(11.7)174(88.3)158(80.2)39(19.8)1(0.5)

196(99.5)137(69.5)60(30.5)

从表2调查结果显示,在进行教育前,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的防护状况令人担忧。只有8.6%的人在接触标本时会戴手套;10.2%的人曾经有过实验室刺伤或标本污染现象;甚至有5.6%的人在实验室内饮水、进食,但是经过一系列教育措施后,这种防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教育前后关于实验室操作时穿工作服分别为98%和100%;对于学校是否有必要开展自我防护教育在教育前后分别是97.8%和1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学生对实施生物安全防护教育持有肯定和乐观的态度,这将促进防护教育的成效。

表2生物安全防护状况调查

内容

你在接触标本时是否戴手套吗?

你进行实验操作时穿工作服吗?

你在实验操作时是否发生刺伤或标本污染事件? 你是否在实验室内饮水、进食?

你是否在操作过程中使用手机或接听电话? 你是否把课本、报纸等相关资料带入实验室?

你在实验操作后是否按“六步洗手法”洗手? 你认为学校是否有必要开展自我防护教育?

三、讨论

实验室生物安全已经引起了高等医学院校相关专家和学者的高度重视,但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在医学院校学生中普及还任重而道远。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对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要求很高,学生在实验课中需要接触大量标本,但是有些学生认为只是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没有直接接触病人,存在侥幸心理,极易引发生物安全事故。本调查研究结果也充分显示,教育前学生对生物安全知识的知晓情况平均仅为22%,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相对缺乏;生物安全防护状况方面,91.4%的学生在接触标本时没有戴手套,防护意识薄弱。但是,教育后在防护知识知晓率和防护状况都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大多数学生经过系统教育后已经意识到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重要性,希望获得更多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教育。因此,实验人员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认识和重视,是能否搞好安全防护的基础。

本调查研究中也发现,有88.8%的学生将各种资料包括随身物品带入实验室,有28.4%的学生会在实验中使用手机,尽管经过教育、加强实验室管理等措施后,这种现象也明显减少,但是生物安

[6]

[5][4]

教育前

是(%)17(8.6)193(98.0)

否(%)

教育后 是(%)

否(%)

χ2 P

180(91.4)132(67.0)65(33.0)142.7 <0.01 4(2.0)

197(100)

0(0)

2.3

>0.05 <0.01 <0.01 <0.01

20(10.2)177(89.8)3(1.5)194(98.5)13.3 11(5.6)186(96.4)1(0.5)196(99.5)8.6 56(28.4)141(71.6)5(2.5)192(97.5)50.5

175(88.8)22(11.2)19(9.6)178(90.4)247.1 <0.01 121(61.4)76(38.6)189(95.9)8(4.1)69.9 192(97.5)5(2.5)197(100)

0(0)

3.2

<0.01 >0.05

全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制订和有效的实行仍然是高等医学院校应当重视的问题,建议建立实验室准入制度及培训,对于培训考核不合格的老师和学生,禁止进入实验室。

总之,我们在生物安全防护教育中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教育还存在着不足:防护器材不够齐全,教育途径的多样化,效果评价方式等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有条件希望建设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基于工作流程开展生物安全防护教育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生物安全防护教育仍然是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各大高等医学院校一定要根据实际条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有针对性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降低生物安全事件的几率。

[参考文献]

[1] 曹洁梅,罗荣兰,梁海韵,等.某医科大学学生对实验室安全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8,10(4):279-281.[2] 赵秀英,陈丽娟,闫惠平.浅谈医学研究生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的培养[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6):118-120.[3] Wicker S, Nurnberger F, Schulze JB, etal.Needlestick injuries among German medical students: time to take a different approach.Medical Education,2008,42(7):742-745.[4] 张景霞,张磊,赵宁宁,等.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4):267-770.[5] 杨佳,郑磊,李海侠,等.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生物安全管理[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5):765-767.[6] 申子瑜.浅谈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3):134.基金项目:2009年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研究课题(编号:YB09049)

医学生物化学成人教育 篇6

关键词:生物安全高职教育

1医疗机构生物安全状况

1.1影响医疗机构生物安全的社会因素生物安全是防范和控制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国家经济、社会、公众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1]医疗机构面临的生物安全威胁包括生物技术对环境及人群的危害和致病性生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全球的大交流是影响医疗机构生物安全的最主要的两个社会因素。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生物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比如食品工业、农业、制药工业等等。特别是生物技术的滥用和医学伦理的约束性减弱使生物技术的应用开始具有危险倾向。并且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也给自然生体体系和全人类的健康带来了隐患。一旦生物技术对全社会产生了危害,医疗机构就是担负人类健康的主体。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群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大,危险致病生物的迁徙范围和变异速度随着人类活动进一步扩大,因此在医疗机构中面临新的病原体的几率大大增加。近些年来,新的致病生物出现,旧致病生物的致病性的变迁和传染性的改变,对医疗机构应对这样事件的处理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影响医疗机构生物安全的经济因素我国地域广泛,地理环境复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地理因素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是东部优于西部,城市优于农村。与经济发展趋势一致的是,更多更先进的优质医疗器具器械医疗手段方法都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结构。而交通运输的高度发展造成了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给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医疗机构带来新的压力,增多的外来人口带来了更多的外来就诊人员,对生物安全有更多的要求。由于我国目前的大部分医疗机构仍然是以公益服务为主,所以在应对生物安全事件时的资金及硬件投入仍然来源于国家和地区投入,自然而然的在经济发达地区生物安全的应对和防护相对要发达而完备,反之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资金和硬件设施的不全就导致生物安全状况的相对危险。而人口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很可能将一些不安全的生物携带到发达地区。

1.3影响医疗机构生物安全的人员因素上述的经济因素也间接影响到了医疗机构应对生物安全问题的人员的素质。首先,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从业人员具有相对较高学历,较容易接触新知识、新事例,面对生物安全问题能够做出较好应对。其次,经济发达地区具有较多的高水平医疗服务机构和医疗管理机构,这些高水平医疗机构一方面要接受医疗水平的质量控制而生物安全也是其中一项,并且也较一般偏远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更加重视生物安全。然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于医疗机构的生物安全卫生行政机构对生物安全管理的内容理解不到位,举办生物安全管理的学习班较少。[2]基层医疗工作者很少获得专门的培训,各个部门不能够协同合作保证生物安全。现实情况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往往可能会出现院内感染一类的生物安全事件。

2医学高职教育相关对策

2.1生物安全法规、标准和规范生物安全是公共卫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对生物安全的更深入理解,笔者认为,应当站在更高层次上审视生物安全问题,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它是指防范和控制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国家经济、社会、公众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尤其是在新型传染病的巨大危害面前,必须有相应的法规标准和规范。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文件,这些文件保证了医院的生物安全,也为医疗工作者提供了自身防护的指引。作为医学高职教育工作者,培养不但能够服务社会也能保证自身安全的高技术素质人才,必须在日常教学实践工作中紧密结合临床贯彻执行相应的法规、标准和规范。

2.2生物安全教育软硬件准备涉及到生物安全的相关硬件主要是在医疗机构使用的能够起防护作用的物品、设施,以及当危险生物出现或扩散时阻止继续危害的相关设备。医学高职教育强调培养目标和就业要求的一致性,也就是说我们培养的高职生应该是能够适应临床各种状况的高素质人才,生物安全的相关知识学习和培训在学生实习之前就进行,所以在教学资源许可的前提下,有必要在校内实训环节添加形影的硬件设施以适应对学生的培养和锻炼。

2.3生物安全教育的执行结合医学职业教育培养对象的就业方向,大部分学生将来是要深入基层,为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基础的医疗服务的。结合我国现阶段基层医疗单位生物安全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在校期间,在每个相关的学科都应该结合生物安全相关法规和标注设置相应的理论讲授,并且把生物安全的理论贯彻到相关课程的实训教学的全程,使生物安全成为学生进行专业活动的指引。

2.4生物安全教育和临床的衔接从临床生物安全威胁发生的规律来看,医疗机构的每个部门和环节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其中以临床检验实验室发生的机会最多、其次门诊医生可能是最早能够接触到危险生物的人群,护理部门又是需要长时间与危险生物接触的部分,因此每个医学专业都应该结合本专业特点,综合病原生物学、传染病学、实验室诊断学、护理理论等学科,通过理论的融合和实践的总结加强各个专业对生物安全的认识和操作能力。同时学校的生物安全教育和培训也应该给予一线医疗工作者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支持。

在生物安全形势日趋严重的今天,如何从人才的教育入手结合现有实际条件解决现在医疗机构中普遍存在的生物安全问题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久成,王锦梅,舒东,金军,郭安凤,马静.生物安全———中国公共卫生的严峻挑战[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7,23(3):236-238.

[2]王文新,陈红芸,黄雯.偏远地区基层医院生物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改进[J].中外医疗,2011,25:186.

[3]黄伟.某省医学职业教育现状调查及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7(04).

作者简介:

医学生物化学成人教育 篇7

1.1 医学模式的历史演变

医学模式,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医学的理念构架、人们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理念构架及人类医药活动的行为范式。关于医学的理念构架,是指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医学及医疗医药活动的根本看法,即医学本体论;人们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理论构架,是指医学本身发展中的认知范式,即医学认识论;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从事医药活动的行为范式,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医务人员从事医药活动的行为范式,即医学方法论。作为一种模式,上述三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具有特定性、稳定性、结构性、系统性等特征。其中,医学本体论是其医学模式的核心部分,即医学哲学观对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及医学思想方法、医学思维方式、医学实践方式、医学行为范式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尤其是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我们认为,在医学史上,医学模式大体经历了远古时代巫术医学模式、古代自然医学模式、中世纪神学医学模式、近代生物学医学模式和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2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 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内科学教授恩格尔(George L. Engel)正式提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概念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实现了对生物医学模式的超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是以人类的疾病谱以及健康观念的变化为依据的。这一模式认为导致人类疾病的不只是生物因素,而且还有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因而治疗方法除了传统的生物学方法以外,还应当包括社会科学法和心理学方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研究对象不仅是自然的人, 还要研究人的状态和人所处的环境。医学必须建立在人与其生存环境的和谐适应基础上, 改善人的生存状态, 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治病、防病和促进健康。

1.3 当今世界的医学模式

现今时代是生物医学模式和心理医学模式交替的时期。生物医学模式的最基本概念就是把人看作为单纯的生物或生物机器。机器是由另部件一个个组装起来的;反之,也可以一个个拆开还原;因此,作为生物机器的人体同样可以用物理化学的概念还原为物理化学的单体。生物医学模式最根本的观点是要求任何疾病都要有生物学上的证据,即要求任何疾病都可以在器官、组织、细胞的形态上找到可以检测的形态变化或生理生化上的异常。此即莫干尼所说的,凡病均有“病灶”。生物医学的疾病概念强调的就是病灶。而心理医学模式的最基本概念和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人”字。也即生物医学注重的是“病”,心理医学注重的是“人”。心理医学注重的是心身统一的整体和心身统一的社会实体的人。心理医学的健康概念包括以下内容:(1)生物机体是完好的;(2)心理是健全的;(3)与社会是协调的。其中尤以后两条更为重要。心理医学认为,心理上的失常是最重要的不健康,对社会的不适应是心理失常的最大原因;所以,根据这一健康概念,心理症(neurosis的另一种命名)将是临床心理医学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和重要的防治疾病,心理卫生是预防医学的重要内容。

1.4 现代医学面临的新挑战

1.4.1 时代信息化,心理负荷加重

20世纪以来,信息量骤增。有人称这个时代为信息时代。信息时代距离和时间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竞争意识激烈,抢时间、抢速度,意味着经济效益和利益;意味着进步和前途;甚至意味着“生存”。这既是社会的进步、社会的文明和物质财富的巨大创造和积累,但也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社会压力,心理和社会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成为心因性疾病的致病原因。因此,如何稳定心态,如何诊治心理上的的疾病和保护心理健康以及开展心理卫生工作,如何认识心理的物化和人体潜力、潜能的本质,如何进一步探索、研究、讨论这一系列原来是很少有人关注的问题,现在却成为现代医学及其重要的课题。

1.4.2 人口老龄化问题

世界将进入老年社会,这是医学又一个面临的不容忽视的新问题。老年既有生理上特点的问题如:衰老和抗衰老问题,更有特殊的以往很少关注过的老年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老年的心理问题与社会问题是密切关联在一起的。心理衰老(也即精神衰老)是促进、加速生理衰老的重要原因,而心理衰老则与社会问题(主要是社会矛盾)有重要的关系。生物医学所研究和解决的衰老问题其重点往往放在生物学上的生理衰老,而很少甚至从来还没有考虑心理衰老的问题。现在,与生理衰老密切相关的心理与社会问题将成为医学的崭新课题。

1.4.3 病谱及病谱顺位变化

近现代的高科学技术对生物性、体因性疾病的防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生物性的致病因子在大量高效药物及先进预防措施的干预下,得到明显的控制;好多曾经吞噬过成千上万人类生命的烈性传染病,有的已经消灭,有的也近乎绝迹;一般的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也已明显减少,死亡率显著下降。但是,另一方面,在与心理社会因素明显相关的心血管疾病、肿瘤、以及心理症和精神疾患却在不断上升。因此,整个人群的疾病谱和病谱顺位发生了深刻的、根本性的变化。曾经有很高发病率的结核病已被排在第十位以后,而心血管病、肿瘤却上升到第一、第二位;在某些地区、某些年龄阶段的心理症和精神疾患则几乎被列为首位而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面对这种情况,单纯生物模式医学的诊治手段和药物几乎已难以为力。

1.4.4 医学观念更新

存在决定意识。观念总是带有时代特征。当医学的现状发生变化时,人们不得不检查一下原有的原理、理论、学说、观点是否还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一般说来,观念总是滞后于现实发展,它的惰性相对较大;当时代已经大踏步向前、新事物大量涌现时,人们这时才思考(不得不思考)原有的东西需要更新;这时,新观念方随之出现。新医学模式的诞生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是客观的事实存在所决定。

2 分析与策略

2.1 我国医科院校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信息时代最大的特征是“人本位”概念,一切以人为本。人本位贯穿在所有领域。医学更不能例外。医学是人的医学,更突出人本位的重要。只看到“病灶”和“病”,而忽略人,或不重视人,这个医学就是个落伍于时代的医学。当前的生物医学最大的缺陷就在于此,所存在的问题、矛盾的根源也在于此。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医学越来越多地干预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对医学的最大负面影响就表现在它导致医学生不重视甚至忽略病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属性。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往往把病人看作是疾病载体,而不是看作一个生了病的人,对人身上的疾病非常重视,全部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思考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之中,对病人则持冷漠的无所谓态度,即所谓“见病不见人”。加之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的不断增强,市场经济带来了利益格局的多样化、分散化,使得我国社会生活领域中出现了多种价值观、道德观相互交错、相互摩擦碰撞的局面。这种道德观念的交错与摩擦,正是造成社会道德失范的思想根源。而且这对于需要复杂,情感丰富而不稳定,崇尚个性而适应新环境能力较差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一些青年从自己所信奉的价值观、道德观出发去选择自己的行为,对社会所提倡的共同价值观采取否定态度,从而为医学高校人文教育的开展及强化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以恩格尔等人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既要看到“自然的人”,又要看到“社会的人”,对待健康和疾病问题不应只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认识,还要从社会科学特别是心理学和人文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从而对提高医生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新的医学模式向我们表明,不应该把对医学生的其它素质教育看成是医学知识之外的额外要求,它们应该是医学教育本身极其重要的内容,把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人文社会科学本身就是医学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不应是医学院校的附属,而应成为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医学的本质是以社会的人为研究对象,救死扶伤是医生的神圣使命,然而现代医学院缺乏的正是宝贵的人文精神,现代医生中有不少因缺乏人文素质而不懂得尊重、理解、关爱和抚慰病人。因此,医学院校不能再继续只教给学生解剖、生理、病理、生化等自然科学知识,应该赶快补上医学渗透交叉的医学人文科学,我们培养的医学生不应该只是学到专门医学知识去诊治“疾病”的医学技师,而更应该是富于人文素养,慈祥可爱的白衣天使。

2.2 医学高校人文教育呈边缘化倾向

我国长期以来医学高等教育实行的是过窄的专业教育,片面强调大学生专业素质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如何认识自我。其中包含了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我国的医学院校学生,除了能够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之外,很少有时间和机会接触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和接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笔者认为我国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弱化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点:(1)人文学科的选修课比例不适当;(2)不能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3)我国医学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科学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正确。克隆技术的出现及运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单纯的医学科学技术问题,但绝对不能应用于人类社会,因为它是缺乏人文导向的反伦理、反人类现象。

2.3 在医学院校开展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一位医学院校的医学生,毕业后足不出户,沉浸在做实验、练技术的追求之中,为了练习娴熟的手法竟到了忘我的境界。按理说,这个医学生的精神值得赞赏,但是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单纯追求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技术素质固然是一位医生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但无论技术有多好,也只能成为局限于本专业狭窄领域的单向型专家。而要成为专业技术素质和人文素质兼备的全面发展的学者型人才,在教学理念与教学环节上,注重人文修养与人文环境熏陶至关重要。政治课不是说教课,应与时俱进,根据现实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为医学生搭建培养人文关怀情感的教学整体环境,弥补他们在人文关怀情感上的缺失。医学专业最早把人当器物研究,包括对各种疾病的研究,后来发展到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人作为社会人、整体人来看,人的疾病不单纯是机体因素,还有环境、工作压力、情绪使然,新型的疾病被称为心身疾病。以治病为对象,只诊病不看人,桎梏了医学的整体发展,当前强化医学教育的人文底蕴,非常紧迫。在掌握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自然科学技术方法的同时掌握人文科学方法,是未来医学教育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加强医学人文科学教育。首先,要加强对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医学教育的人文底蕴的研究和宣传;其次,加快医学教育改革的步伐,体现医学人文科学性质和强化医学教育,人文底蕴应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最后,还要加强医学人文知识分子队伍建设。

2.4 关于医学院校开设人文教育学科的几点构想

医学院校人文教学的学科设置,一般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医学哲学、医学史为代表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医学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其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医学科学家提供支持。二是以医学伦理学为代表的学科,其中包括生命伦理、高新技术应用中的伦理、生态伦理等,主要任务是帮助医学生如何做一个好医生。三是以医学社会学为主的学科,其中包括医生与病人、医学与法、卫生保健政策、卫生经济学、医患沟通技巧等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医学生处理好医疗保健服务中的种种社会问题。根据这一设想,当前我国医学高校宜以以下七门学科为主要人文学科: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卫生经济管理学、医学社会学、医患沟通技巧,此外还应该包括音乐、美术、文学、美学、历史、哲学、语言学等方面的课程。课程只是载体,通过课程来实现培养目标,塑造人文精神。课程设置要坚持采取必修课、选修课和公选课相结合的形式。

重视人文课程是必要的,但人文精神的培育绝不是单纯通过课程设置来实现的,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同样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责任。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人文精神培育尤为重要。要把人文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过程中,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将人文关怀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传授医学知识与传播人文精神结合起来。许多医生在工作初期大都胸怀任爱之心,恻隐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医生对病人的关爱逐渐淡化,道德观念和价值伦理偏离。应该看到带教老师的语言、行为、仪表、态度、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人文教育不单纯是培养高素质医学生的需要,还应成为临床医生继续教育的内容之一。

3 结论

恩格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理论要点是:第一、从医学本体论来说,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健康主要由社会因素决定(这与马克思所说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相契合)。那么,医学研究的对象,就不再是人体,而是社会的人。第二,从医学认识论来说,健康的内涵和外延涵盖了传统意义上的生理健康或器官健全,更强调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健康,健康是一种积极状态,个人对自己的健康负有责任。早在恩格尔之前,WHO签署的章程序言中健康的定义即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症,而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第三,从医学主体来说,医生既是生物医学家,也是医学心理学家和医学社会学家。第四,从医学方法论来说,医疗卫生服务的任务不仅是人们在身体上恢复健康,也要在心理上、社会上改造和完善人,而且除害灭病,保障健康决定于社会环境的改善,政府要对人民的生命健康承担责任,要组织动员家庭、社区和社会各行各业的广泛参与。随着恩格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许多论者和学者提出了与恩格尔现代医学模式相结合针对现代社会对医学提出新要求:医学主体扩大化;医学内涵深度化、外延化;医生的职能多样化。强调医学科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综合,医学科学不仅要具有科学精神,还要具有人文精神。

一位尽职的医疗工作者一定是位具有优美人格的人,因此人格养成可说是全人类医学教育之核心。医疗工作因涉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生命价值的判断等严肃问题,简单的说,医疗工作者对他人的生命可说“操生杀大权”,因而医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之重要性不言而喻。医学学科蕴涵着丰富的人文价值,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医学学科发展的目标,医学与人文具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无论是时代的要求还是医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需求,将医学与人文融为一体是医学和社会向前发展的客观必然。因此,加强医学生的人文 素质教育,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是医学发展的必然和需要。

参考文献

[1]邵贵平.关于加强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12(9):68-69.

[2]张玉梅.加强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1):18-19.

[3]荣辉,杜荣.浅谈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咸宁学院学报,2005,25(1):109-111.

[4]张丽霞,吴水盛.重视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5,10(23):14-15.

[5]丛红群.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人文学科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4,40(3):276-277,279.

[6]祝葆华,姚榛祥,刘胜春.在临床带教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3):320-321.

医学生物化学成人教育 篇8

1 科学史及其科学史教育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什么是科学史?科学史是研究科学的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具体地说, 它是研究科学思想和科学理论的演化过程及其发展规律, 研究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研究科学家科研中的成败原因, 研究科学发展中不同观点和理论之间的纷争与融合, 研究影响科学发展的各种历史因素等。科学史属于文理交叉性边缘学科, 其独特的研究对象使其在现代科技人才教育中发挥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1]。但是, 在实际自然科学教育过程中, 自然科学教育并不关心科学史的教育, 似乎遗忘了对科学发展的历史即科学史的教育。在许多科技教育工作者的眼中, 科学知识的最终定论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而科学的发现和发展历史则似乎是多余的;所以很多科技教育工作者注重把经过几代人精雕细刻、反复打磨的科学结论、概念、规律等传授给学生, 对学生而言, 这些结论性的东西让他们的学习内容足够丰富, 应付考试也已足够。这样, 就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 认为科学的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 科学理论总是完美无缺的, 让学生不知不觉把已有的科学成果奉为一成不变的信条, 这与现代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是格格不入的。

科学史内容是人类精神的资源宝库, 进行科学史教育可以让学生动态地把握科学的本质, 可以让学生理解自然科学的起源与历程, 有利于他们从历史维度把握科学的本质;同时, 科学史教育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每一种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 几乎都经历了一系列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所以我们在进行科学技术知识传授过程中应该注重科学史的教育。

以生物化学中核酸是生物遗传物质为例:很多生物化学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讲授核酸时穿插一些核酸发现历史的相关内容, 但这仅仅是落在很肤浅的层面上, 如通常告诉学生1868年由瑞士青年科学家F.Miescher从脓细胞中发现核酸, 后来1953年J.D.Waston和F.Crick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再后来发现核酸特别是DNA是生物遗传物质。而实际上很少有人提起1912年Levene提出的核酸中含有等量的4种核苷酸, 这4种核苷酸组成结构单位, 核酸是由四核苷酸单位聚合而成;即“四核苷酸假说”。该假说严重阻碍并推迟了人们对核酸结构和功能的正确认识。1944年, 美国科学家O.T.Avery等从加热杀死的S品系细菌提取液中, 分离出高纯度的“转化因子”, 并鉴定出它是DNA。将这种“转化因子”注入R品系细菌体内, 能够使其转化成S品系细菌。如事先用DNA酶将S品系细菌的DNA分解, 则不可能发生这种转化。这个重要发现, 首次用实验证明遗传物质就是DNA。由于“四核苷酸假说”的强大影响, 当时大多数学者认为Avery提取的转化因子纯度不高, 正是其中不到0.02%的蛋白质“杂质”起了遗传作用。直到1948年, 美国生物化学家E.Chargaff读到Avery的论文后, 大受启迪, 认为如果不同的生物种类是由于DNA的不同, 则DNA的结构必定十分复杂, 否则难以适应生物界的多样性, 因此对“四核苷酸假说”产生怀疑。1949-1952年, 他采用纸层析法分离碱基, 再用紫外吸收光谱作定量分析, 发现DNA的碱基成分随生物种类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而A和T、G和c的分子数总相等。这意味着DNA分子中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可能蕴藏着大量的信息;从而彻底推翻了统治学术界30年之久的“四核苷酸假说”;其间从核酸的发现到其生物学作用的提出已经经历了70多年。像这样简单讲授, 就容易导致学生理解成核酸是生物遗传物质这个科学事实是一开始就发现的, 不能让他们真正认识到科学认识过程是迂回曲折的, 其间既有实证, 又有猜测;既有成功又有失败;科学理论是可变的。这样教学的最终结果就是很难让学生从现成的科学知识中学到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思维以及科学的方法, 从而很难让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意义上得到培养。

也许我们有的教师会提出, 目前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已经让学生喘不过气来, 我们不可能给学生花过多的时间在科学史上讲授, 其实很早就有人提出科学课程不应是百科全书, 我们可以对其进行选择性的删除、替换甚至更新[2]。科学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获得新知识并使一切知识成果不断经受批判和检验、从而获得无限发展的过程。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通过对科学史的讲授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已有的科学知识, 既看到知识的正确一面, 又看到其局限甚至错误的一面;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发挥其创造性思维。既然我们看到了科学史教育的诸多好处, 那么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科学史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2 利用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首先, 让我们来看看创造性思维如何培养。教育学家斐斯泰洛齐曾指出:“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知识的积累, 而是发展思维。”思维能力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和科技创造性活动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 而创造性思维是这些活动的核心。它往往带有强烈的探索动机, 并经历质疑、假设、推理、顿悟、验证等阶段, 达到对新事物或者对真理的认识, 解决一些前人或者自己不曾解决过的问题, 因而就表现出创造性, 而这一创造过程就表现为科学的进步。下面我们以酶学的发展历史为例来理解这一创造性思维是如何培养的。

人们对酶的认识起源于生产实践, 而真正认识则源于对酵母发酵过程的研究。西方国家在19世纪对发酵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810年, Jaseph Gaylussac 发现酵母可以将糖转化为酒精。1857年, 微生物学家Pasteur等人提出酒精发酵是酵母细胞活动的结果, 他认为只有活的酵母细胞才能进行发酵。但Liebig反对这种观点, 他认为发酵现象是由于溶解于酵母细胞液中的酶所引起。1878年德国生理学家Kühne才给酶一个统一的名称, 叫Enzyme, 这个字源于希腊文, 其意思是“在酵母中”。直到1897年, Büchner兄弟用石英砂磨碎酵母细胞, 制备了不含酵母细胞的抽提液, 并证明此不含细胞的酵母抽提液也能使糖发酵。从而说明了发酵与细胞活动无关, 发酵是酶作用的化学本质。1926年, 美国化学家Sumner从刀豆提取出了脲酶并获其结晶, 证明脲酶具有蛋白质性质。到1980年代初Cech和Altman分别发现具有催化功能的RNA——核酶, 这一发现打破了酶是蛋白质的传统观念, 开辟了酶学研究的新领域。

从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创造性思维所经历的历程:首先是对发酵现象本质的探索动机, 人们开始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但由于当时的条件约束, 人们不可能认识很清楚, 所以对发酵本质进行假定——由活酵母细胞所引起, 到推理、假设、顿悟、验证阶段——不是由活酵母细胞所引起, 而是由酵母细胞中的酶所引起;这时, 人们对其研究并未停止, 到后来发现的核酶 (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使人们的传统观念——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被彻底打破。这样, 我们在对酶发现史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先让学生阐述对酶的认识, 再询问他们为什么会产生上述的认识, 然后进行总结, 最后来阐述整个酶的发现史, 在进行发现史讲授的同时, 有意识地把酶发现过程所经历的时代背景讲述给学生听。当讲述完之后, 对整个发现过程进行总结, 把里面值得借鉴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举出同样或者相关的例子, 或者让他们对现实生活的一些事物提出自己的观点及其解决方法。做到授课的同时不断营造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培养环境。另外, 鼓励学生的首创精神, 对于那些有首创精神的学生给予及时鼓励, 而对那些因循守旧、简单模仿的学生给出不好的评价来推崇创新。这样长期下来,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就会慢慢形成。其实在我们的生命科学中, 还有很多的实例, 如酶专一性作用机制、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等。生物科学教育工作者可以很好利用这些例子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伟大创新能力的同时, 要努力培养学生多思善问、质疑问难的良好习惯, 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科学发现需要“大胆想象”即创新思维, 同时也需要“仔细求证”即科学实验能力。

其次, 我们来看看如何通过科学史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进行科学创新, 除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外, 还要懂得一些创造的规律、创造方法。科学史是实践操作原始性创新的源泉, 它表现在“科学史不是发现的历史, 而是使发现成为可能的方法的历史, 因为方法是一切过去、现在、将来发现的源泉, 它比起任何一种可能出现的发现, 自然更加重要。”[3]科学史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前人是如何发现需要探讨的课题, 是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是如何得到正确的结论;这可以给学生在进行实践操作原始性创新提供借鉴意义。以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发现为例:在20世纪初开始, Knoop F 在1904年所做的对脂肪酸分解代谢反应机制探索的实验中, 在现代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方法还未出现的情况下, 他巧妙地设计出第一个用于生物化学实验的“示踪物”——苯基, 并将偶数或奇数碳的脂肪酸分子的末端甲基接上苯基, 用这带“示踪物”的脂肪酸喂狗, 然后分析狗排出的尿液, 根据示踪物——苯基在体内不被代谢而以某一特定的有机物被排出, 发现了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从Knoop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到他设计出的这个方法的根源是利用苯环物质在体内代谢不发生变化的原理, 这就为我们的实验提供了方法论。

我们可以在进行实验教学时, 一改传统式实验教学, 让学生根据最初的实验目的去自行设计实验, 写出实验过程, 然后分成若干组, 每组采用一种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结束后, 让同学们自行比较各自实验的异同点, 分析实验结果;整个实验过程要做到老师只进行指导, 决不能包办。这种让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的做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 还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想能力, 并能有效地把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结合起来, 形成综合的创新能力, 经过长期的训练, 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此外, 还有在证实基因突变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3个著名实验:1943年Luria等的变量实验、1949年Newcombe的涂布实验和1952年Lederberg等的影印平板培养法都可以给学生在实验设计和方法创新方面提供很好的借鉴。让学生从科学史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中汲取方法论的养分, 从而提高其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分析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纵观生物科学史, 许多科学家能够取得成功都与其注重科学史的学习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分不开的。

综上所述, 科学史教育应当引起我们每一位科技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我们应该力求做到在讲授具体科学知识的同时, 渗入科学史教学, 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科学家创新精神、创新过程和创新思维的轨迹, 使学生从生动、具体的科学知识中获得创新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摘要:在现代高校科技人才素质教育中, 科学史教育占十分重要的地位。从科学史教育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入手, 讨论如何利用科学史教育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科学史教育,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胡化凯.简论科学史与现代科技人才素质教育[J].教育与现代化, 2000, 57 (4) :53-57.

[2]刘兵.科学史教学面面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6, 12 (2) :56.

医学生物化学成人教育 篇9

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概况

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生物学、工程学、医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 从工程的角度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以解读生物医学中人的生命奥秘, 解决医学中的实际问题, 保障人类的健康, 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的学科。作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兴边缘学科, BME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 被认为是今后几十年内最容易出现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的学科领域之一。美国的生物医学工程是全球发展最早和最快的, 早在1953年就制订了其学科研究计划, 并于1967年把培养BME专门研究人员列入该计划。此后, 一些著名大学相继开设了BME专业科系, 开始了其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目前全美共有60余所大学的BME本科专业获了美国工程技术认定委员会 (ABET) 的认定, 获得授予学士学位资格。而我国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据不完全统计, 到2008年全国已经有110余所大学有该专业的本科招生计划, 其中约24个为医科院校 (包括两个军医大学) , 其余八十余个为理工或综合性大学。随着设立该专业的高校迅速增多, 各高校面临的生源竞争日趋激烈, 同时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更加严峻。因此, 亟需积极探索、创新和完善该专业的教育培养方案, 形成自己的特色, 创出品牌, 以鲜明特色和高质量在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本文主要以国际知名高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重庆大学的最新本科培养方案为参考样本, 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学位设置等方面, 对比分析了中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基本情况, 希望对国内该专业本科教育发展有所启示。

二、两所中美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对比

在美国很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美国新闻 (US News) 和世界报道 (World Report) 最新联合公布的2009年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育排名表中,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位列第一, 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这里就选择了这所国际知名高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最新本科培养方案为参考样本, 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学位设置等方面, 同样与国内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重庆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分析, 以分析不同和找出差距。

1. 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及要求的比较。

在这个方面, 美国的BME本科教育更多地是为研究生培养 (含职业教育) 打基础。这个理念反映在他们的培养目标上, 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理科、工程、医学及人文社会学科等相关领域的四年本科教育, 使其具有广阔的工程学和生物医学背景, 能够理解、阐明并应用相关工程学原理解决医学问题;能够成功地从事职业实践并继续深造, 具有独立的学习和工作能力。他们并不强调让学生具备某种专业技术技能, 更看重的是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从而使得毕业生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我们是以培养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学仪器以及其它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设计、制造、应用、开发和企业管理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 更强调学生对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等专业技术及技能的掌握。相比之下, 我们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 要求更加具体, 但也存在过于单一和局限的问题, 因此学生在择业的广泛性方面远不及美国。

2. 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比较。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BME本科课程分类较细, 虽然具体类别的提法有差异, 但大致都是分为科学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关注领域课程、设计课程、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其它选修课程等六类。其中科学基础课程相当于我们的通识教育课程, 核心课程与关注领域课程合起来相当于我们的专业主干课程, 设计要求相当于我们的集中实践环节, 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相当于我们的文化素质课程。在最低毕业的课程学分方面,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一般对课程是以一个学期 (16周) 内每周上50分钟的课计为1个学分, 而重庆大学对于课程是以16个课时 (45分钟/课时) 计为1个学分, 计算方式相近, 因此重庆大学 (137学分) 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129学分) 差别不大。但在各类课程的学分分布及学时比例上有很大差异, 特别是我们高达43个学分的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在美国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并未体现, 这也是在课程设置上的最大差别。

3. 学位设置比较。

在专业本科教育的学位设置方面, 美国高校更具多样性和灵活性。比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设置了生物医学工程理学学士、文学学士及本硕连读三种学位项目。理学学士针对那些对生物学和医学有浓厚兴趣, 计划在工程领域内选择职业或深造的学生, 其本科阶段主要投入于学习工程课程;如果学生只想要一个基本的工科背景, 计划在工程以外的领域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 希望本科学习工程的份量稍轻, 而更侧重于商业、管理等方面, 可选择攻读生物医学工程文学学士;而志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内择业或深造的学生可选择本硕连读, 用5~6年的时间获得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相比之下, 我们的BME本科培养计划仅设置了生物医学工程理学学士学位, 及为其它专业的学生提供了BME辅修方案。尽管我们也在鼓励学生攻读双学士或辅修, 但并没有像国外那样纳入BME专业的培养计划中进行系统考虑和规划, 因此可操作性不强。

三、对国内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教育培养方案设置的启示

通过以上与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BME本科教育培养方案的对比分析, 可见国内高校尚有明显差距。尽管有国情、体制机制、学校研究水平、教学资源、BME专业构建基础及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差异, 但美国高校的一些培养方式及具体做法, 仍然值得参考和借鉴, 现总结出以下几点, 作为对制订国内大学BME本科教育培养方案的启示。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教育应重在为研究生培养打基础, 以择业的广泛性为宗旨。正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其对BME的描述中所说:如果在河两岸没有坚实的基础, 桥是无法站立的, 对于BME这样一座建立在两个不同学科之间的桥来说, 它的发展要求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必须在这两个领域里都要有较深入的了解。而在四年的本科教育中, 培养学生较宽的知识面, 往往会削弱其专业知识的学习。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在与其他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竞争工作时, 本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处于劣势。许多公司宁愿雇佣电子、计算机或机械工程的学生, 也不愿雇佣BME的学生。这在BME产业最为发达的美国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该产业远远落后的我国, 其情况就更加严重。而这种就业上的劣势, 从某种意义上讲, 是由这个专业本身要求知识面广的特点所决定的。而在本科教育阶段, 能做的主要还是以打好理工科基础, 培养一定的生物学和医学背景为主, 真正的某方向专业知识的深入及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往往是在研究生及其的学习或工作中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生物医学工程本科培养方向应多元化。在产业发展链上, BME涉及设计、开发、生产、同一团队中不同学术背景人的管理、协调、销售、销后服务等多个环节, 需要各种类型、各个方面的人才, 这就需要该专业的培养方向多元化, 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并顺应学科的发展规律。在这方面, 国内大学可充分借鉴美国高校的经验, 在专业及培养方向的设置上更加灵活,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

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因材施教。由于入学时, 学生缺乏对本专业的了解, 有很大的盲目性, 在学习、个人规划等方面都需要指导, 因此可参考美国高校的做法, 建立完善的咨询体系, 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因材施教。

摘要:本文以国际知名高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Johns Hopkings University) 和国内高校——重庆大学的最新本科培养方案为参考样本, 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学位设置等方面, 对比分析了中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基本情况, 希望对国内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 (BME) ,本科教育,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袁力, 焦红霞, 秦斌, 杨树亮.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发展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人才培养[J].中国医学装备, 2008, 5 (10) , 27-29.

医学生物化学成人教育 篇10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情境中教育学的基本规律的学科, 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规律, 帮助学生更好地汲取知识,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激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良好、有效的沟通。教育心理的研究, 可以有助于解决如何教得更好的问题, 进而有助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为有效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增强教学能力,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育心理学在医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生物学是医学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医学课程,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深度的、积极的学习活动, 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欲望,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需充分了解学生及其心理动态, 在此基础上结合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才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汲取知识, 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 掌握技能, 更能陶冶情操, 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在医学生物学教学中, 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应用教育心理学:

(一) 认真钻研教材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教师应认真钻研教科书, 阅读有关参考资料, 明确教学目的、要求以及内容。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 也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教师必须吃透教材, 才能因材施教。

(二) 做好学情分析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 深入了解学生实际, 是教学过程重要的环节。学情分析仅分析学生的知识背景、学习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增加学生心理动态、心理特征分析, 充分了解学生, 针对不同的对象而采取不同的要求和教法, 使教材的使用和教法的选择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三) 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

学习环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 愉悦的课堂气氛对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以健康向上的情绪带动整个课堂, 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控制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 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情绪状态,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微笑、言语亲切、学会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调动气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进度, 难易适度, 深入浅出, 循序渐进,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 激发学习的兴趣, 增强学习的价值感, 使学生积极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比如, 我院的医学生物学的教学安排是连续上3个学时, 而学生很容易疲惫和情绪下降, 出现走神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这个时候教师可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者讲个笑话, 重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消除学生的疲劳感, 这样教学才有好的效果。

(四) 加强记忆, 强化印象

医学生物学这门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强, 内容多, 概念杂, 微观抽象, 学科进展快,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记忆很多知识点和概念, 透彻理解抽象微观的内容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 根据大学生的记忆特点、个性差异及教学内容等的不同而进行教学设计和指导, 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通过大量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料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强化印象。

(五) 善于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上课时多采用多种媒体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 用适当的评价和赞许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引导加鼓励,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对学生的反应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 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课堂上经常提问, 促使学生思考和分析,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思考的能力。例如, 在医学生物学教学中, 我们采取分小组完成相关教学内容的备课, 让学生转变角色成为“教师”上台授课, 学生认真准备, 再加上有小组之间的评比, 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 学生的参与意识特别强烈, 在给他们自我展示机会的同时, 学生的成就感得到满足, 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很大提高。

总之, 教师在医学生物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心理学的运用, 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心理及其变化规律, 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增强学习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宗洪.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 2015 (4) :159-160.

[2]张顺仓, 骆乐, 蒋金金, 等.浅谈教育心理学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 2016 (52) :219-220.

上一篇:民办高校的道德责任下一篇:公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