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研究

2024-05-14

构成研究(精选十篇)

构成研究 篇1

一、OECD国家税制结构分析与借鉴

(一) 税目划分

根据OECD国家的公允划分标准, 税收收入被划分为所得税、社保费、工薪税、财产税、商品与劳务税 (增值税) 、其他税、关税七类, 与我国相近。有两点值得一提:

一是工薪税近年来所受诟病较多, 因其只对工薪阶层征税, 并且多为累进税率, 其税目设置越来越不能满足税收公平原则, 反而挫伤工薪阶层的生产积极性, 故在OECD国家中逐步取消。对于我国而言, 尽管我国没有特别设置工薪税, 但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所得占比竟达到85%以上, 这表明, 对于收入较多, 劳动价值含量较少的资产所得、个体经营所得, 政府并没有给予与其收入相匹配的税收征缴, 这也就使得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流于形式, 结构失衡, 有失公平, 个人所得税正面临“沦为”工薪税的风险, 有违分配公平的社会价值取向。目前OECD国家已经开始逐渐摒弃工薪税设置, 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具有相当的警示和启迪。

二是社保费由于其特定的转移支付性质, 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 尽管对社保费在税收收入中应以何种口径统计仍存在争议, 但随着我国社会保险体制的完善, 征收管理趋于合理优化, 社保费必将以正规口径纳入税收收入统计, 将社保税作为我国税制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更好地衡量政府转移支付的能力和水平, 从而更加充分地实现税收的经济职能, 社保费费改税终是大势所趋。

(二) 税收比例

税收比例的划分决定着一国税制的主体特征, 也表现着国家对于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同理解与不同侧重, 根据OECD国家税收比例的不同, 分为以下四类:

1. 以北美与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大洲国家

这类国家是明显的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 个人所得税与财产税总和过半。从历史原因来看, 北美与澳大利亚都曾为殖民国家, 历史较欧洲更短, 政治上更加呼吁自由与平等, 社会阶级简单甚至是均一。因此, 将所得税作为征税主体有利于降低税收成本, 较好地平衡公平与效率, 对税收的扭曲作用较小。而增值税则略低于其他国家, 尤其美国, 是世界著名的征收全额流转税的国家, 尽管对于增值税的税收扭曲作用仍存在争议, 但大洲国家的简化方式不失为一种简单又合理的税制结构。

2. 以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大陆及英国为代表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地中海沿岸与英国是资本主义最早的发源地, 历史悠久, 社会阶级复杂, 税收历史演变曲折, 也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税制改革也不像北美和澳大利亚那样流畅, 改变旧体制存在诸多阻碍, 并且近年来, 欧洲左派政党势力逐步加强, 对于社会福利的呼声越来越高, 因此综合以上诸多原因, 形成了主要以社会公平再分配为导向的税制结构, 一方面, 缓和欧洲大陆日趋复杂的社会矛盾, 另一方面, 说明欧洲大陆国家的经济发展趋于健康和完善, 经济运行稳定, 虽无高增长点, 但更加注重百姓福祉。

3. 北欧国家

北欧国家一直以来都以高福利著称, 但北欧国家在社保税一项上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超越欧洲大陆国家的趋势, 反而更趋向于所得税与增值税的双主体特征。究其原因, 是由于北欧国家对于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的弹性政策。由于北欧国家相比欧洲中心较为偏远, 人口稀少, 甚至出现负增长。农业休耕时间长, 产业结构较为单一, 故无需每年将税收收入拿出一定比例用于社会保障, 而是列入单项的社保基金与社保计划, 保证税收收入的使用效率。

4. 东欧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国家

这类国家税制结构与我国类似, 增值税比例高于所得税, 由于社保费主要由所得税征收得来, 因此可以认为这些国家实行以增值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 发展中国家由于贫富差距大, 发展程度低, 故税源更多地依赖商品生产和流通环节。但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保水平非常高, 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几乎无异, 可见社保费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重要地位。

(三) 经验借鉴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因此以增值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对于把控税源, 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营改增”已经全面试点展开, 增值税“一税独大”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有所改变。从OECD国家税制中, 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

1. 尽量减小增值税占比

“营改增”后, 我国增值税占比已超过50%, 地方自主筹集财政资金能力弱化, 财政状况吃紧, 地方财政流于土地财政的现象亟待解决和改变。减小增值税占比有两种方法, 即直接减小增值税占比, 或扩大其他税收收入占比, 稀释增值税收入。前者基本不可能, 所以扩大其他收入的方法成为了解决地方财政问题的关键, 换言之, 需要为地方财政扩大税源, 加快完善地方税体系建设。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并不能认为中央目前提出的“增值税收入分成”是长久之计, 因为增值税征缴税款不存在地域差异, 因此将转移支付与增值税挂钩存在逻辑矛盾, 无论是根据地方征缴税款的多少分成, 亦或是根据贫富程度分成, 其结果都不会使各地方的转移支付效应保持均衡, 因此还需从根本上调整税制结构, 加快地方税改革进程, 尽快弥补地方财政的缺口。

2. 提高社保费比重

从OECD税制中我们了解到, 社保费支出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 均占有较大比例, 我国目前社保费占比明显提高, 但仍需进一步提高比例, 并且完善口径划分, 尽快构建起完善成熟的社保体系, 同时加快社保费的改革进程。

我国与欧洲大陆国家一样, 历史悠久, 社会结构复杂, 历史遗留问题较多, 并且提高社会福利越来越成为百姓的主要诉求。相比大洲国家与北欧国家, 欧洲大陆国家对于中国的税制结构有着更多的借鉴意义。

二、宏观税负分析与启示

(一) 趋势分析

整体而言, OECD国家的税负水平不约而同地呈现二次函数的特征, 且均在2000年前后达到峰值, 之后税负水平有所下降, 但仍然高于2000年之前水平。2000年后由发展中国家引领了福利经济学的新发展, 促使税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国越来越意识到完全自由放任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弊端, 而政府干预经济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税收, 因此, 税收在各国的地位愈加重要, 这也造成了各国宏观税负的总体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 2008年前后的经济危机似乎对各国宏观税负影响不大, 这似乎也可以说明税收对经济周期的烫平作用不甚明显, 至少各国均未在经济低谷期做出明显的增税或减税政策。

(二) 数量分析

对世界而言, 大洲国家、东欧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税收负担较轻, 他们所代表的是税收负担的两个极点, 大洲国家由于社会结构简单, 经济发展已十分完善, 固不需要进行大量税收来实现税收职能, 税收更多的起到社会再分配体现公平的调节作用。而发展中国家和东欧国家因为经济状况较差, 税源有限, 矛盾突出, 国家不宜征收过高赋税以免造成社会不稳定。而北欧国家和欧洲大陆国家则趋于一致, 税收水平高, 因其社会问题复杂, 福利诉求较高, 政府需要保证一定程度的税收收入来解决相关问题。

我国宏观税负如加入社保费, 其负担率约为24%, 略低于OECD国家水平。但宏观税负要与转移支付情况相结合, 宏观税负减去转移支付情况, 才是国民“净税负”, 且转移支付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和性质差异, 如果统筹考虑, 问题就会相对复杂。但总而言之, 我国宏观税负并不高, 转移支付水平是关键。

三、基本结论

论犯罪构成研究 篇2

论文摘要我国司法实践中一直遵循着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但是理论界关于犯罪构成的论争却已持续很久,集中在是坚持或者完善四要件犯罪构成,还是以三阶层犯罪构成予以重构。本文从比较的视角,从概念、结构、出入罪机制等方面对这两种犯罪构成理论予以论述。

论文关键词犯罪构成 四要件 三阶层

近年来,刑法学中的犯罪构成理论在我国和德国、日本成为研究的热点,如德国的希尔斯、威尔兹等的目的行为论、主观犯罪要件与总体犯罪要件等方面的研究,日本井田良、振津隆行、山中敬一、竹田平直山口厚等的主观违法要素现在与目的行为论等方面的研究,还有韩国的金日秀、裴锺大等的体系性犯罪论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犯罪构成理论,从贝林提出的“客观的、中立的”犯罪构成理论发展到洛克辛的“包含所有不法要素的总体的”犯罪构成理论。我国郑军男、陈兴良等的犯罪论理论的系统整合与犯罪构成位阶性研究,使得三阶层犯罪论体系的立体与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的平面更加明晰,进而形成两个旗帜鲜明的研究流派。

一直以来,我国刑法采用的是缘于前苏联的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近些年来,关于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走向成为理论界论争的热点,存在着坚持、完善、直接引进和创新模式等几种主要观点,前两种观点归为“改良论”,后两种观点归为“重构论”。改良论的立场在于坚持“四要件”构成理论框架,重构论的立场在于采用大陆法系的“三阶层”犯罪构成理论。目前,实务界仍然采用“四要件”构成理论。司法考试似乎也受到过理论界论争的影响,的《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采用了“三阶层”犯罪构成理论,现在仍然采用“四要件”构成理论。

一、两种理论下的犯罪构成概念

犯罪构成是刑法规定的认定犯罪的规格和模型,不同的犯罪构成理论下,对于犯罪构成有不同的界定。四要件构成理论下,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组成的有机整体。三阶层构成理论下,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反映行为的危害性(法益侵害性)和应当承担责任性(有责性)的客观和主观构成要件的有机整体。

两种构成理论的共性表现在:都强调犯罪构成的法定性;都认为犯罪构成是主客观要件的统一整体,这主要是由于两种犯罪构成理论的起源和历史相同。犯罪构成的概念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刑法学者法利丘,后来,德国刑法学家克莱因将其译成“犯罪构成”,不过,此时的犯罪构成仍属于诉讼法上的概念。直到费尔巴哈从罪刑法定原则出发,把刑法分则上关于犯罪成立的条件称之为犯罪构成,才赋予其实体法的意义。在德国刑法理论的影响下,前苏联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进行犯罪构成的研究,形成了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并且于20世纪50年代被我国刑法学界所接受。

二、两种理论下的犯罪构成结构

一般认为,四要件犯罪构成的逻辑结构具有平面的耦合性特点,由四个相互并列的要件组成,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是指刑法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关于犯罪客体能否成为犯罪构成要件也是刑法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之一;犯罪客观方面,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犯罪的客观外在表现,通常由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因果关系等要素构成;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的单位或者个人,作为犯罪主体必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行为及其后果所持的心理态度。这“四要件”彼此之间没有前后的逻辑关系,只要同时具备即构成犯罪,成为犯罪构成的积极要件,缺任一要件则不能构成犯罪。而作为“形似有罪、实为无罪”的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等排除犯罪的事由是犯罪构成的补充,成为阻却犯罪成立的事由。

三阶层犯罪构成则采取递进式的逻辑推理形式,由该当性(符合性)、违法性和有责性三个要件组成,各要件之间具有明确的位阶关系,逻辑清晰,成为一种立体的犯罪论体系。该当性(符合性),是指构成要件的实现,即所发生的事实与刑法条文所规定的构成要件相一致。构成要件该当性的判断,是一种价值关系的事实判断,是一种抽象的、定型的判断,包括犯罪主体、犯罪行为、结果、因果关系等要素。违法性,是指行为违反法律,即为法律所不允许。关于违法性的判断,是一种具体的、非定型的价值判断,研究的内容主要有违法的实质和违法阻却。有责性,是指能够就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对行为人进行非难、谴责,即非难可能性,包括责任能力、责任形式等主要内容。

两种犯罪构成框架虽然要件不同,逻辑结构不同,但是,在关于犯罪构成的考量要素上则具有对应性,即主体、行为、结果、责任能力、故意与过失等要素的对应。

三、两种犯罪构成理论的出入罪机制

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体系中,对入罪机制的构建比较完善,只要符合耦合的四要件即构成犯罪;但是,对出罪机制的构建则不够完善。有学者认为,四要件犯罪构成先入为主的认为被告人是有罪的,然后在有罪的前提下对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进行推理,与无罪推定原则相违背。虽然刑法规定了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阻却犯罪的事由,但是阻却犯罪的事由并非犯罪构成要件之一,不在四要件的逻辑结构之内,而是对四要件犯罪构成的补充。犯罪构成与阻却犯罪事由的`这种罪与非罪的关系,使得四要件犯罪构成重入罪而轻出罪。

平面构成教学的研究 篇3

关键词:平面构成 教学改革 创造性思维 设计实践

一、平面构成与设计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并称为三大构成,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由日本传入我国,在设计教育界备受重视和关注。平面构成培养的是在二維空间中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将设计元素进行组织、编排,它是三大构成的灵魂所在,是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平面构成课注重各种设计形态的研究以及与设计实践的联系,是对学生设计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审美,对平面构成掌握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设计作品质量的高低,正如一些优秀的设计师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平面构成的影子。

尽管我们的生活是在三维空间中开展,然而造型活动却常常是在二维空间中实现,即使是一些立体形态的设计也会遇到表面处理的问题以及图纸的表现。在从事教学的过程中,看到一些学生的设计作品,其质量的高低与对平面构成原理以及实际的运用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平面构成的教学中,注意学生对平面构成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与设计实践的联系是我们作为设计专业的教师应该仔细研究和思考的。然而在近年来的一些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感到现今的平面构成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由此也产生了一些思考。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

1.更新教材内容、注重平面构成基础训练

平面构成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视觉形象美的规律以及对事物的观察、判断、表现能力以及创造性的思维并将其应用与设计实践中能力,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感到很多平面构成课的教学还流于形式,学生并没有真正领悟平面构成语言的规律,蜻蜓点水式的学习让学生对平面构成课的意义提出质疑,而同时在许多高校平面构成的教材和教学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程度和逐步细化的各设计专业后续课程的发展需要了,以致让刚接触平面构成的大一新生充满疑惑,从而忽视平面构成课的重要性。

平面构成传入我国已有三十来年的历史,尽管当时在设计教育界备受推崇,而且为设计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但一些教材的设计在如今看来已经不适应设计发展的速度而显得陈旧和滞后。课程的建设应从教材的建设开始,翻看平面构成的教材,笔者感到有些内容常重复出现于多本教材之中,所使用的图例也是类似,缺乏新鲜的内容,不能反映当前设计的发展和更新,练习内容也多是以单纯的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等构成形式的骨格、表现形式等内容为主,而忽视基本形的组织方式及创造的训练,构成形式的练习所训练的是骨骼和基本型的排列规律,并按照规律而严格的方式进行练习,而这些需要在完全理解和掌握平面构成原理的情况下进行才有意义。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也感到基本形态的创造及组织方式的练习难度更大,正是因为它没有过多的规则可遵守,而完全依靠个人的审美感和创造力,因此笔者认为及时更新教材、加大基础训练的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将重点放在基本形态的创造、形态之间的组织上,培养创造性思维,为以后的设计实践课做准备。

2.平面构成的练习可以手绘为主,电脑辅助

传统的平面构成练习是以手绘的方式完成,手绘是一种思维运动、创意形成的过程,但却比较花费时间,因此笔者认为完全可以适当的借助最便捷、最快速的方式——使用电脑辅助完成。创作是一个过程,他要经历准备——设计——修改——在设计——完稿等一系列步骤,这个过程可以一分为二,在前期的设计构思及修改过程中鼓励学生以手绘设计稿的方式完成,这是一个大脑思维不断运动、创意不断涌现的过程,草图以手绘的方式勾勒不必中断思维来考虑拉伸一根线该用什么工具、换一个颜色需要什么操作……当创意如泉涌时,精力的不集中很容易断送一个好的构思,而影响设计者的创作状态。完成稿的制作是把设计的结果以最完美的方式呈现,仍然使用传统的笔、墨工具比较耗费时间,而作为一门课程是有严格的时间安排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如果学生完全把精力放在图形的绘制上精工细作就容易降低学习效率,没有精力进行创作构思,使学生感到枯燥而变得应付作业,只能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绘制工整的工匠,对于平面构成的教学目的是逐本求末,而使用计算机辅助制作可以有效的减少制作的时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设计和构思上。

3.加强平面构成课与设计专业课的联系

在进行平面构成课教学的时候应该加强与专业课的联系避免与后期设计专业课处于一种脱节的状态。平面构成课常常作为设计基础课在大一新生中开设,考前的美术练习主要是针对素描、色彩的应试训练,而对于平面构成的知识涉及甚少,单从教材上的理论和图例也很难真正的理解与设计课的联系,因此在课堂讲授时就需要有意识的把专业设计融入到平面构成的理论当中,这样既加强了前后课程的联系,让学生对后续课程有了感性认识,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平面构成中晦涩的理论。

如,在讲到点、线、面的构成在设计中的运用时,可以将一些完整的设计作品从平面构成的角度来诠释。以一张设计完成的广告为例,从平面构成的视角来理解作品,将具体的内容用点、线、面取代:如连续排列的说明文字可以看成是点的连续排列,大面积的图形、图片是面的形式……并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分析画面的构成和设计语言。同时,在讲到不同的内容时让学生举例相应的一些优秀的案例并进行独立的分析,帮助更好的理解平面构成在设计实践中的灵活运用。

4.鼓励对新材料的认识和使用

传统的平面构成练习作业一直以来都是以毛笔、颜料、卡纸为工具,所使用的表现手法也不过是平涂、勾线、打点而已,形式单一,对于某些设计思想不能充分的表现。而平面构成的重要目标除了形式感的训练以外,更重要的是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因此表现手法就无需限制在传统的方式上面。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掘新的材料,使用适当的材料和技术来表现设计意图。在不断挖掘新材料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材料本身的质感、肌理所呈现出的天然美感,也能激发出创作的灵感,走出传统对平面构成只有黑、白两色,只有颜色涂抹的基础习作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外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 篇4

第一, 大陆法系犯罪构成理论。

现代大陆法系犯罪构成理论的构成要件是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组成的综合, 这三个要件之间的逻辑结构递进式的, 因此称其为递进式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

第二, 英美法系犯罪构成理论。

因为英美法系国家法学以判例法为基本特征, 没有形成完整、科学、系统的犯罪构成理论, 但也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英美刑法中是通过实体 (本体要件) 和程序 (合法辩护) 两个方面来衡量和判定犯罪是否成立的, 前者由控诉方证明, 后者由被告方证明。这种具有双层次逻辑结构的犯罪成立条件被称为“犯罪构成的双层模式”。

第三, 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

我国的犯罪构成要件由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四部分组成, 这种犯罪构成是事实评价与价值评价相统一。我国犯罪构成评价方面的特征是综合性的一次性评价, 被称之为耦合式或四边形结构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

2 中外犯罪构成理论比较

2.1 中外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共性

(1) 历史起源的关联性。

几大理论体系都起源于意大利, 创立在德国。在19 世纪下半叶, 前苏联受德国刑法理论的影响开始研究犯罪构成理论, 形成了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 并得到发展。20 世纪50 年代我国借鉴了前苏联的理论。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和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理论是同根同源的。英美法系国家是不成文法、判例法国家没有犯罪构成理论体系, 但随着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相互影响和逐渐融合, 英美法系受大陆法系犯罪构成理论的影响也逐渐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犯罪构成的双层模式”。因此, 可以说中外犯罪构成理论的起源、历史具有关联性。

(2) 本质内容相通。

我国和大陆法系理论, 虽然其研究的逻辑、层次不同, 但是研究的本质内容是一致的, 相关内容大体上有对应。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中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对应大陆法系构成要件要素中的行为主体的特定身份;主观要件与大陆法系构成要件的故意和过失及责任的故意与过失对应等。大陆法系的递进式犯罪构成体系与英美法系犯罪构成的双层模式在本质上亦有相通之处, 即都反映了刑事责任追究范围上逐步收缩的定罪构成, 体现出犯罪构成的内在制约机制, 从而有利于犯罪的司法认定和保障人权的双重功能。

2.2 中外犯罪的构成理论的差异

2.2.1 犯罪构成的基本性质

大陆法系刑法学则主张形式的犯罪构成, 而我国刑法界主张实质的犯罪构成, 这是两种犯罪构成区别的关键。

2.2.2 犯罪构成要件是否等于犯罪成立要件

在大陆法系刑法学中, 犯罪构成不能最终决定某一行为是否成立犯罪, 它的符合性只是与违法性、有责性相并列的犯罪成立的一个要件;而在我国刑法中, 犯罪构成就是犯罪成立要件的唯一意义上的犯罪构成。

2.2.3 犯罪构成各要件的逻辑结构不同

我国犯罪构成体现的是各要件具有密切的相互依存性, 对犯罪与否的评价是综合性的一次评价, 形式和实质内容的判断没有先后循序之分, 各要件间的逻辑关系相对模糊;而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体系三要件之间是相互独立并各自发挥独特评价功能的关系, 三要件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对某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先形式后实质”的一种判断过程, 各要件间逻辑结构相当清晰。

2.2.4 构成要件要素的差异

第一, 有无“犯罪客体”。

大陆法系国家犯罪成立体系中有称为客体的, 也是作为行为客体或保护客体意义上的概念来使用。这里的行为客体就是前苏联刑法理论中的犯罪对象, 而保护客体是指法益, 行为客体是构成要件, 保护客体不是构成要件, 而在我国, 在保护客体意义上使用的犯罪客体概念却是作为构成要件来使用的。

第二, 排除犯罪性行为 (违法阻却事由) 的法律性质与法律地位。

由于我国强调实质性的犯罪构成, 形式要件是以实质要件为基础的, 实质要件的排除同时也就意味着形式要件的否定, 因此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及意外事件等事由之所以阻却犯罪, 是因为其根本不符合犯罪构成, 没有犯罪构成的形式存在, 且其法律地位是被排斥于犯罪构成 (成立) 体系以外独立存在;而大陆法系由于主张形式的犯罪构成, 认为对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行为, 在违法阻却事由存在的场合可排除违法性而并不排除犯罪构成符合性, 且其法律地位, 无论在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的犯罪成立体系中都能找到立足之处。

2.3 中外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优缺点

(1) 大陆法系犯罪构成理论的优缺点。

通过构成要件符合性, 违法性, 有责性, 这一从事实判断到价值判断的收敛性递进式过程, 有利于对刑罚权的制约, 构成要件符合性的明确性与法定化, 使公民对刑法使用具有可预测性。超法规的阻却事由、实质的违法性论与期待可能性理论, 强调了刑法的程序正义和人权保障机能。三元模式体现了与刑事诉讼机制的一体性, 为刑事证明责任的分配提供了实体法基础, 反映了刑事诉讼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固有之缺点在于未将主客观要件统一于构成要件中, 将责任能力与犯罪主体剥离; “行为的客体”、“保护的客体”的论述值得反省, 将故意、过失置于责任能力之前的矛盾没有解决。三层次的评价不仅使要素的评价发生不必要的重复, 还使得三要件间的关系与内在联系难以在理论上取得一定的解释, 并且由此也使得这三个要件的含义莫衷一是, 各要件间的区别日趋模糊, 学说纷争异常复杂。

(2) 英美法系犯罪构成理论的优缺点。

英美法系同大陆法系一样, 其犯罪构成理论体现了对刑罚权的制约和程序正义, 有利于保障人权, 体现了与刑事诉讼机制的一体性, 更明显地为刑事证明责任的分配提供了实体法基础。与大陆法系不同的是其整个理论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强调司法经验, 注重简便、实用, 仅适用于英美法系的刑事诉讼模式。也正是因为如此, 其犯罪构成理论不注重抽象研究, 缺乏系统性, 很难从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发展, 更不适合其他法系国家的借鉴、移植。

(3) 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优缺点。

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优点在于不仅充分反映出社会危害性这一犯罪的本质, 而且不必像大陆法系那样主观、价值评价重复进行, 可大量节省司法资源。但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在对刑罚权的制约、保障人权、体现程序正义等方面仍不及欧美的犯罪构成理论, 在刑事证明责任的分配方面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事实与价值评价未分离而在同一平面内综合性一次进行必然出现重事实判断轻价值评价的倾向。此外, 我国在排除犯罪性行为的处理、客体的存在必要与否、实用性、价值判断过于前置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

3 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的完善

笔者认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在现有框架下经过改造、完善完全能成为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同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应当将犯罪客体要件排除出犯罪构成体系, 而在犯罪本质理论中进研究。

(2) 将我国的正当化事由 ( 违法阻却事由) 纳入到犯罪构成理论体系中, 作为独立于犯罪构成四要件的一个层次。

(3) 在我国现有体系内加强对违法性阻却事由中的超法规的违法阻却事由和“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研究, 使我国理论更加完善。

4 结语

犯罪构成理论在犯罪论体系中甚至整个刑法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不同类型的犯罪构成理论在其构建思路、体系、方法上有很大区别, 各有其特征和优劣, 但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可以说是毫无缺陷或是一无是处的, 因此我们要认识到我们的理论体系的不足, 学习、研究、借鉴外国犯罪构成理论的精华部分并将其融入到我国的现有体系中来, 不断地完善、优化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李永升.中外犯罪构成理论体系之比较[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1999, (3) .

[2][日]小野清一郎.犯罪构成要件理论[M].王泰, 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04.

[3]魏东.当代刑法重要问题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343-344.

[4]王勇, 高拓.传统犯罪构成理论三阶段史的四维解读[J].宁波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2009, (5) .

[5]马克昌.简评三阶层犯罪论体系[J].刑法论丛, 2009.

舞台美术设计的构成要素研究 篇5

传播最本质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而信息又必须借助一定的符号作为传播媒介和载体才能得到充分的表达和交流,这种情况同样适用于舞台表演。一般来讲,舞台中所运用到的视觉传达符号主要包括布景、灯光、服装以及道具等,这些被统称为舞台美术设计。其主要任务就是根据剧本要求和舞台演出需要,在既定的艺术构思中加入多样的艺术造型和手段,以创作出符合剧本任务角色和故事发展情节的环境背景,使整个舞台表演呈现出一种非常独特的舞台艺术之美,从而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并展现出舞台表演完美的艺术感染效果。

一、舞台灯光的流动变幻

舞台灯光作为一门比较独特的艺术手段,在舞台美术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欧洲舞台美术设计革新运动的先驱者阿道夫阿庇亚曾经说过:只有灯光才能使剧中的人物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也只有灯光才能赋予舞台表演在空间环境中所创作的立体价值。现代剧场艺术理论的先驱戈登晚雷也强调过:灯光是舞台表演的灵魂,是舞台上的神奇的画笔。由此可以看出,虽然灯光只是辅助舞台表演者的演出,但是其对整体舞台演出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舞台灯光是在舞台灯具作用下的效果,它的色彩、明暗以及光影等都在不断地变化,以满足不同观众的欣赏需求。比较常见的舞台灯具有聚光灯、柔光灯、泛光灯、散光灯、换色灯、成像灯等,尤其是近年来新兴起的电脑灯、LED灯等高科技灯具更是成为了舞台美术设计的新宠,舞台灯光师可以运用这些多样的灯具制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和舞台表演效果。

查字典范文网

此外,舞台灯光设计是一项非常敏感而又富于个性的工作,灯光设计师在进行灯光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需求,在灯光的流动变幻中创作出深层次的语义,并实现舞台视觉效果的有效沟通,这有利于观众的理解和欣赏。舞台灯光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到所有舞台灯光的主次关系和剧情发展的空间构成,还要考虑到不同表演场景的不同的色彩、明度和照度的需求,以表现出灯光色彩的和谐。其具体需要把握住以下两点设计原则:第一,舞台灯光的变化要符合整体剧情发展的需要,设计师要按照舞台表演的高潮、低潮以及主场、次场等的变化来配置不同的灯光,做到不同场景切换之间的自然有序以及多种色彩搭配的协调合理,保证不同情绪之间的鲜明对比。其次,舞台灯光的设计还要和表演者的动态表演保持高度一致,要保证两者合二为一,无论是灯光的静还是灯光的流动,都要配合演员的表演,以突出演员的主体地位。

在舞台的灯光运用方面,上海戏剧学院黑匣子所上演的话剧《牛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整台舞台表演中,冷酷的白光照明贯穿着整个剧情,并依靠光线的投射角度和亮度所形成的光影来丰富舞台画面,衬托话剧人物。剧中,亚瑟被出卖后也出卖了自己的同志,睡梦中,亚瑟另外一个自我的影子出现在了画面中,且随着模拟心跳的鼓点声渐渐移动,最后被紧紧地拘禁在一个狭的光圈之中,灯光也随着鼓点声的大不而表现出不同明暗程度的变化,这种灯光的流动变幻揭示出了一个内心饱受良心煎熬的年轻人的心路历程。

二、舞台布景的环境模拟

布景是指舞台上或是摄影场地所放置的景物,是对环境的一种模拟。舞台布景的概念相对来说是比较广泛的,除了人物之外,舞台画面中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归属到舞台布景的范围之内,可以说舞台布景是舞台美术的主体构成部分。我国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曾经说过:没有舞台布景,就没有戏剧这门形式。恰到好处的舞台布景,能够渲染舞台表演的氛围,以加深观众对舞台表演的印象。同时,舞台布景作为舞台美术不可或缺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能够有效地扩展舞台表现空间,加强时间和空间的对比,从而保证了舞台表演的顺利进行。正如同美国的伯里安在评价英国设计师为《时髦的人》所作的舞台布景时所说的话此处的舞台背景既表达出了惊人的准确性,又向观众传达出了一种既定的幽默感,还有助于对不同场景的空间环境进行描绘。

从最初的侧片布景到现代的立体布景,从原始的绘景到现代的数字化虚拟视频的广泛的出现,舞台布景已经经历了300多年的风雨历程。具体而言,舞台背景可以分为写实布景和写意布景两种类型。一是写实类舞台布景,这类的舞台布景遵循的是再现的真实性这一布景原则,其要求舞台设计师在进行舞台布景设计时要尽可能地还原现实生活或自然形态,以给受众带来极强的现场感和真实感。如在对舞剧《漓江情韵》进行布景设计的时候,设计师对漓江山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后采用了由翡翠绿构成的漓江山水,最大限度地还原了漓江山水的真实面貌,从而使观众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二是写意类布景,这类的布景比较抽象,不注重真实的再现和现实的还原,常借用浪漫主义和隐喻的表现手法,以此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以中央实验室所表演的话剧《阿Q正传》为例,设计师在进行布景设计的时候并没有对江南水乡进行写实的.描绘,而是立足于我国的传统文化,采用我国著名的白描手法,在长麻布上用墨色点染出绍兴的水乡作为外景。这样的布景设计引发了受众对该戏剧内在精神世界的思考,有利于把受众带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去,从而能使人感受到一种高层次的视觉感受。

三、舞台道具的空间渲染

舞台道具是舞台美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舞台灯光、舞台布景、舞台化妆、舞台服饰等共同构成了舞台环境这个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器具相比,舞台道具拥有更加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造型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代表意义。在业界,舞台道具又被分为大道具和道具两种类型:大道具是指在舞台表演中所占空间较大的、用来表现大环境和地点的道具,如宅院、城墙、山峦、书桌、机器等大型的道具;道具指所占空间很不的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道具,如花瓶、水杯、笔墨、书画、烟袋等都属于道具。但无论是大道具还是道具,它们都是舞台美术设计所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它们的运用甚至关系到舞台表演艺术的成败。

具体而言,舞台道具在舞台表演中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营造舞台环境。在舞台美术设计构成中,舞台道具发挥着营造舞台表演环境的重任,这和舞台布景的作用有些相似。以话剧《北京人》为例,画面中的笼中鸟就营造出了一种能令人窒息的、压抑的舞台环境;又如话剧不品《产房内外》,带有红字的白门帘就表明了事件发生在妇产科,并获得了一帘幽梦的美称。二是渲染舞台气氛。如果说营造舞台环境是舞台道具的静态呈现,那么渲染舞台气氛就是舞台道具的动态展现,如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火山、火盆、虎皮等道具渲染了匪窟中紧张、阴暗的氛围。三是串联故事情节。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好多剧情都是靠舞台道具连接起来的,并以此来推动剧情的深入开展,如《红灯记》中的密电码就贯穿了整个舞台表演艺术的始终,其连接了李玉和一家人与鸿山、土连举做斗争的故事情节,自然而又连贯。四是塑造人物形象。在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的过程中,道具的使用是比较典型的、最为简便的一种方式,它是演员的第三只手,同其他的构成要素一起来塑造人物形象。如大铜锤代表的是京剧《二进宫》中徐延昭;号志灯则代表着《红灯记》中的铁路工人李玉和。总之,设计师在设计舞台道具的时候要注意视觉效果的呈现,但是也不能对道具进行无限制的夸张和造型,其应该更加深入地研究道具表面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思想理念。

竹产品形态构成设计研究 篇6

文章介绍了形态构成的基本概念,按照形态构成要素对竹产品的形态构成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得出线性竹材更适合竹产品的材料设计特性。本文根据现代社会个性化产品需求趋势,提出了传统竹工艺在现代竹产品设计中应用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竹产品 形态构成 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130-02

由于竹子独特的形态特征,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器具的生产设计之中。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的一句名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揭示了竹子在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竹子作为一种特殊的质体,从古至今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更融入到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甚至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竹文化。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东亚过去被称为“竹子”文明,中国则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可见竹子对国人生活的影响之深。竹子的功能性特征主要通过各类竹产品进行表现,随着社会需求的演变,竹产品的功能属性也在不断地更新迭代,最显著的表现就是竹产品形态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一 产品形态构成概念

形态包括“形”与“态”两个方面,“形”主要是指产品的形状、外形等物质化的客观表现,“态”主要是指产品的态势、神态等精神化的心理体验。二者一起构成了产品对人的整体感知体验。对于任何产品来说,形态是给人的第一认知体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对产品的最终评价。

构成的最大特征就是分解与重构,新形态就是在分解与重新组合的过程中产生。构成就是以既有的事物或形态为素材进行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感受和分析,对素材按照一定的想法和秩序进行分解与重构,从而建立起一种理想的事物结构关系,或再造成为一种新的形态组合形式。

形态构成主要包括形态要素和构成法则两个方面的内容。形态要素主要包括点、线、面、体,这些形态要素形成了产品造型中的形态语言,也是产品设计中形态创新的源泉。产品形态的干变万化都是利用形态要素的特征变化和组合来进行呈现。对美的追求和创作是产品形态构成的重要目的之一,构成法则是形态造型语言的“语法”,诸如节奏感、韵律感、生命感、体量感、空间感等都是构建新鲜形态的手法。由于形态要素的多样化,在构建美的形态时需要对各个要素进行差异化的合理安排,合理利用和调节各种形态要素,运用恰当的构成法则进行新形态的创造,构建丰富变化的产品形态。

二 竹产品的形态构成分析

竹产品的原材料是各种原竹,通过对原竹进行多样化的形态分解和重构,得到新的造型形态和功能形态,满足人们的装饰需求和功能需求。按照构成要素分,原竹可以加工分解成点、线、面、体等多种形态原料,进而经过编制、连接等加工得到最终的产品。原竹的材料特性与木材等其他材料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最大的特点就是竹材的中空性。原竹的切分方式可分为横向切分、纵向切分和横纵切分,得到多种形态特征的原料(如图1-图3)。由于运用的竹材料形态不同,最终的竹产品呈现的形态构成样式也有较大差异。

(一)点材竹产品形态构成

在形态构成要素中,点的体量感最小,但是点材具有活泼、灵动、精巧的特点,点的形态构成方式也更加灵活多变。点的聚集能够形成空间的集群化效果,依据点的集聚方式不同可以创造出不一样的空间秩序感和韵律感。从加工工艺来看,从原竹加工成点材,再进行产品制作,加工过程繁琐,加工难度较大。古代受制于加工工具的短缺,我们看到的竹产品中点材形态较少,主要以原竹或线材为主的竹编产品。现在加工技术的提高,生产点材竹产品已经没有技术难度,生活中点材竹产品也经常看到,通过一小竹块拼接而成的麻将席,以及竹杯垫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点材竹产品(如图4-图5)。

(二)线材竹产品形态构成

线的形态变化主要体现在线型的不同,线具有情感特征,直线给人理智、肯定、爽朗的感觉;曲线给人活泼、含蓄的印象;粗线使人感到豪放和强壮;细线则让人联想到尖锐和敏感。线形态竹材是竹产品中最为常见的形态样式,也是竹材一种“原始”状态的一种利用,这与原竹便于加工成更细的材料有很大关系。线性竹材既可以像竹杖、扁担、竹凳(如图6)等直接利用,也可以加工成竹条和竹篾,作为竹材“面性”利用的原材料,用来制作“面性”或者“体性”的竹类产品。线性竹产品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竹编产品(如图7),竹编是传统竹产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之一,竹编工艺主要以线性竹材为主,以手工进行编制而成。竹条和竹篾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加上匠人巧妙的编制技法,创作出了许多形态优美,功能丰富的竹产品。

(三)面材竹产品形态构成

面最大的形态特征就是空间的围合和转折,面的大小、方向、色彩、肌理的变化营造出不一样的形态美感。现在面性竹产品主要是对竹材的重新加工而得到的新型材料,与原来直接对原竹进行切分利用不同,面性竹材是将原竹切分成竹条,修整后加入黏结剂,热压成型的竹胶板(如图8)。这种面性竹材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竹材的利用空间,让竹材可以运用到更多的产品中,但是这种材料的成产过程会产生很大的环境污染,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以竹代木”的目的,这与竹材原有的低碳环保特性相违背,更没有体现绿色设计的理念。

(四)体材竹产品形态构成

体量感是体形态要素的主要特征,由于竹材本身的尺度特征,原始大体量的竹材是不存在的,体形态的竹产品主要依靠点线面形态的竹材堆积而成,实际上是其他形态竹材的聚集,在实际竹产品生产制作中运用得较少。因为原竹本身不具备大体量材料的特性,新型的竹板材经过空间围合能够营造体积感很强的产品形态,但是这一样需要对原竹进行复杂的加工,同样不符合竹材利于的环保理念。

随着人们环保理念的增强,低碳环保绿色设计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口号,竹子资源丰富,生长周期短,“以竹代木”成为可能,但是“以竹代木”不是简单把竹材加工成木材进行利用,因为加工成竹胶板等材料的过程本身就存在很大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线性竹材最能体现竹材自身特色和使用方式,也更加符合对竹子绿色环保的开发理念。线性竹材是最为主要的竹材利用方式,面性竹材、点性竹材和块性竹材只起到补充作用。

nlc202309011455

三 现代竹产品的设计趋势

(一)竹产品的功能性

中国竹资源丰富,竹材获取方便,普通老百姓就地取材创作出了各式各样的生活器具,大量的竹产品出现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满足了普通居民的生活需求,竹产品朴素化的特征在传统竹产品中表现得非常突出。产品形态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产品功能服务的,产品形态既为使用功能提供了物态的客观实体,也为人们提供了具有美感的视觉功能。竹子在中国被赋予了很多精神的内涵,优秀的竹产品既具有优良的使用功能也具有丰富的视觉功能,竹产品在人们使用的过程中既满足了功能的需求,又让使用者体验到了竹材独有的文化魅力。

(二)传统竹工艺在现代竹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为了追求生产效率,现代化的竹材加工设备越来越多,简单粗陋的批量化竹产品涌向了市场,传统竹工艺品中所蕴含的精巧、细腻、自然的形态美感很难在现代竹产品中感受到。有人认为,手工制作的产品要比机器生产的产品更有情感,因为手工艺品是靠匠人的双手制成的,手与心相连,匠人通过双手随时可以感知到产品缺陷,并及时进行改进调整,更重要的是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个性化是工艺品独有的特征,匠人的灵感随时都有可能被激发,改变工艺品的一些细节和功能。机器永远只与机器相连,批量化的产品追求的是标准化,在一个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的社会,批量化的产品生产模式已经渐渐式微。优秀的传统竹工艺可以为现代竹产品提供个性化的形态元素,改变现代竹产品造型单一,品质粗陋的现状,这也符合现代人们的需求,同时还能实现传统竹工艺的传承和保护。

(三)挖掘竹产品的非物质形态

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竹子具有鲜明的文化符号,竹产品除了功能性之外还具有丰富的非物质因素,体现出很强的情感特性。在竹产品生产设计中融入情感设计能增强产品的亲和力,提高消费者对竹产品的认知度。通过情感化设计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个性化的设计和服务,这也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特点,有利于竹产品高附加值的实现。

四 结语

竹产品独有的形态特征和环保特性受到越来越多使用者的青睐,国内外产品设计师也越来越喜欢利用竹材进行产品设计,没有竹资源的国家也再次尝试引进栽植竹子,可见竹材在未来产品设计中的潜力非常巨大。竹产品设计需要从对竹子本身的研究开始,了解竹子的形态特征,懂得竹材的工艺特性,通过对产品需求的分析,找到竹材与产品需求之间的结合点,通过设计师的创新设计,提高竹产品的整体设计水平。

色彩构成方法论研究 篇7

色彩构成, 即色彩的相互作用, 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 用科学分析的方法, 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 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 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 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色彩构成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 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2. 色彩构成的概念

色彩构成是艺术与设计的视觉造型基础, 作为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它与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被统称为“三大构成”。构成是按要求将视觉元素按照一定的美学规律, 搭配组合成新的视觉形象。而色彩构成就是在正确的色彩原理指导下, 利用不同的色彩元素组合传达情感, 构造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色彩效果。

3. 教学目的与教学特点

3.1 色彩构成是以培养学生的色彩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为目的, 通过系统地掌握色彩组合的基本规律, 以及大量的技能训练, 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色彩构思方法和色彩技能训练, 使学生能够从科学的角度认识色彩的性质并掌握色彩艺术创作的应变能力, 把握色彩调和与组合的多种途径, 为后续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色彩构成课程属于实践课程, 在理论知识讲授的基础

上依靠学生的手工制作来掌握课程内容, 一般情况下, 先通过知识的讲解, 进而穿插色彩基础图片的观摩及设计成品与色彩构成的关系之间的观摩分析来理解色彩构成课程, 最后通过学生的色彩基础, 例如:色环、色谱、渐变、明度变化、纯度变化、色相变化、色彩间的变化等训练来达到掌握色彩构成知识的目的。

4. 教学方法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流程, 例如色彩的基本认知、色彩构成的形式法则、色彩的对比构成、色彩的调和构成, 以及色彩的心理效应和与设计实践的关系等构成了普通的教学流程, 以下是对教学流程的基本认识。

4.1 基本认识

通过对色彩的原理、分类、色彩的混合及色立体的解释来认识色彩。

4.2 形式法则

对色彩本身所具有的均衡、节奏、韵律、单纯化、主次、呼应、点缀、互补等现有形式法则进行逐一介绍, 使学生认识各种色彩之间的基本关系。

4.3 对比构成

通过举例说明和解释色彩之间各种对比的效果, 如色彩的同时对比、连续对比及三要素的对比, 在三要素对比中强调:色彩的三要素:“明度”“纯度”“色相”之间的对比及所表现出的长短色调的调和变化。

4.4 调和构成

通过对色彩调和的说明、色彩调和理论的解释及色彩调和构成方法的介绍来阐述色彩通过调和所表现出的调和关系。

4.5 色彩的心理效应

各种色彩能够给人以不同的色彩感受, 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就是色彩与心理的关系。另外, 不同的色彩及通过色彩的调和能够让人产生不同的情感联想, 这也是色彩心理效应所表现出的一种性质。

4.6 教学流程的优缺点

色彩构成教学从色彩的定义、色彩的原理、色彩的认识、色彩构成的形式法则、色彩的对比、色彩的调和构成、色彩的心理效应、色彩构成与设计实践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使学习色彩构成的学生能够了解并认识色彩构成及色彩构成所产生的各种不同的构成效果。在课程的讲述及学习中, 一般情况下通过每一章节课后的作业训练来达到掌握每一章节授课内容的目的。

通过课后的学习, 学生掌握一定的色彩构成效果的制作方法, 一般情况下因为学时的限制, 或者作业数量的限制, 所学习到的色彩知识及构成知识比较凌乱, 掌握一般情况下的色彩构成效果的制作方法能够使学生基本了解色彩构成的原理及基本制作方法, 能够使学生对整个色彩和构成法则做到整体的认识、了解、掌握、熟练运用, 以及在各个设计领域举一反三, 这对学生系统地学习和训练色彩构成有着极高的要求。

5. 色彩系统训练方法的提出

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 色彩构成书籍在系统地讲述了色彩构成原理的基础上列举了很多图例, 之后在每一章节的课后都制定了一些作业, 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认识色彩构成, 通过制作课后作业的办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色彩构成知识。从多年色彩构成的教学经验来看, 学生普遍不能完全明白色彩构成的实用意义, 以及在其他课程方面的作用, 如图案设计课程、包装设计课程、VI设计课程、环境艺术等方面的具体运用。

针对色彩构成学习的实用性问题和它对其他课程的作用, 我们总结出一套色彩构成学习的方法, 即将整个课程的学习通过某项固定的设计方案表现出来, 这个设计方案可以选作图案设计方面, 也可以选作环境艺术设计方面。通过色彩构成与实践课程的结合, 再加上色彩构成课程的讲述, 学生在明白色彩构成原理的同时, 也能达到色彩构成与其他设计综合运用的实际效果。

6. 训练方法的运作方式

为了清楚地表达色彩构成训练方法论的步骤及重点, 在这里对方法论进行了有步骤的顺序排列。

6.1 先将色彩的基本知识即色彩原理进行讲述, 通过某些

小实验使学生看到色彩的来源及色彩在大自然中的表现方式和表现效果, 然后将色彩的分类、属性、色彩的混合、色立体等色彩原理进行图片讲述。

6.2 作为色彩构成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的重点, 在讲授

色彩构成的形式法则之前, 我们首先要对需要进行形式法则训练图形的确定, 运用同一主题或者同一主题图案进行色彩构成的形式训练。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白在同一主题或者同一图案的基础上因为色彩的变化, 图案的效果也会发生各种不同的变化, 这种变化有可能来自于对视觉的点缀、冲击、偏差、隐晦, 也有可能来自于对感觉感情上的清爽、开朗、明亮、苦闷等。

6.3 作为色彩构成方法论的训练重点, 我们将固定的主题

或者图案进行色彩构成形式法则的训练, 例如在对色彩的认识训练中, 我们通过同一主题图案将色彩的均衡、节奏与韵律、色彩的单纯化、色彩的主次、色彩间的呼应、色彩的点缀、色彩的互补等进行逐一训练, 使学生认识到在同一主题图案中通过色彩构成法则的形式变化就可以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效果。假设所固定的主题图案是为了某项环境艺术设计或者视觉传达设计所固定的图案, 那么通过这样的色彩构成训练就可以使这些效果变化丰富多样, 同理, 通过这样的训练也能使学生随心所欲地对内心所向往的图案进行描述。

6.4 作为色彩构成方法论的训练重点, 我们通过同一主题

图案进行色彩构成的对比训练, 让学生通过同一主题图案进行色彩对比的同时对比、连续对比、三要素对比的训练, 明白在同一主题图案中三种不同对比所表现出的不同颜色效果。

6.5 作为色彩构成方法论训练重点, 我们还是通过同一主

题图案进行色彩调和的训练, 这其中既包括色相、明度、纯度等有秩序的调和, 又包括类似调和中的同一调和、近似调和, 以及对比调和中的主色调调和、面积调和、隔离调和等调和训练, 使学生明白并掌握在同一主题图案的情况下因为色彩的调和方法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效果。

6.6 作为色彩构成方法论训练重点, 我们同样通过同一主

题图案进行色彩心理效应的训练, 将色彩的冷暖感、轻重感、软硬感、进退与缩胀感、兴奋与沉静感、华丽与朴实感, 以及色彩联想的色彩表现训练, 让学生掌握在同一设计主题图案的基础上通过色彩的手段能达到各种不同的色彩心理效果。

7. 训练方法的连续性

色彩由认识到逐步复杂训练的加深, 同时也要求我们对训练方法保持前后顺序的同一, 这样能够使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色彩构成知识及在其他设计领域的运用法则, 如果没有按照步骤或者缺失其中一步, 就会使学生在色彩构成知识的掌握方面思维与训练手法混乱而影响效果, 因此色彩构成训练方法论的连续性也至关重要。

8. 方法论的重要性

色彩构成训练方法论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模式, 注重探讨色彩构成的构成原理, 以及通过同一主题图案在不同色彩构成手法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各种效果, 因为主题图案的设立, 让学生明白在其他相关设计领域中色彩的使用方法及具体的操作方法, 对学生学习色彩构成、理解色彩构成、掌握色彩构成、活用色彩构成起到至关重要的方法型作用。

摘要:色彩构成是艺术与设计的视觉造型基础, 作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 与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一起被称为“三大构成”。在色彩构成课程中能否掌握色彩理论知识是色彩构成课程学习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作者通过对色彩构成学习方法论的探索研究, 归纳总结出掌握色彩构成逻辑思维方法以及色彩创造能力的方法, 进而为色彩构成学习探索出有学习规律可循的研究方法论。

门神年画的装饰构成形式研究 篇8

在年画艺术中, 最重要的部分是门神画, 它是年画艺术的瑰宝, 由于历史较长, 又是年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历代民间艺术家为之付出了不少心血。中国传统门神年画的图式构成和画法以继承传统为主, 并形成了鲜明的地方艺术特色。本文就将中国传统门神年画的装饰构成形式进行研究, 探讨传统门神年画的共同特征, 以及四大年画基地门神年画的地域特征。

因为民间艺术要符合大众化、通俗化的需求, 所以民间门神年画主要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 画面布局以满为美。

中国民间文化中, “美”的观念是和“满”的形象紧密联系的, 像“圆满”、“美满”、“满堂红”、“幸福美满”等象征美好、幸福、团圆的词汇中都有“满”字。老百姓对任何事物的结局总是希望圆满落幕。

门神年画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 只有同普通大众的审美需要相契合, 才会获得他们的认同, 才会有更广大的市场。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年画创作要求画面构图都要充实完满, 并且尽量不留多余空白。这与中国传统“雅文化”如国画中留白的美学风格正好相反。但构图的“充实完满”并不会让人觉得画面过于拥挤, 因为民间艺术家非常注意运用对立统一的法则去寻找变化, 具体做法如利用大面积白色背景对画面进行统一, 再如利用画中线描和白色的区域在“满”中求变化, 达到画面既饱满紧凑, 又自然轻松, 从而形成民间年画“满而不挤、空而不虚”的审美样式。这便是我国年画在装饰构成上追求构图的“充实完满”, 同时又“满而不挤、空而不虚”的高明之处。

门神年画的“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均衡

门神画在构成上具有强烈的装饰性, 如果使用成对的门神, 在构图上要求彼此必须呼应, 手中的武器、器物也尽量对称, 而单个门神画在构图上也需做到稳定平衡。民间年画艺人常使用装饰图案来进一步突出人物形象, 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人物和图案两者达到完美统一。

(二) “空地仗”和“满云”

门神年画的底部也需要民间艺术家进行构图创作, 常见的方法有“空地仗”和“满云”两种。“空地仗”是在主体人物形象底部使用空白衬托主体, “满云”则是在主体形象周围的空白处背景上画出蓝天、祥云或者其它吉祥图案, 渲染喜庆吉祥效果。满云图案有很多种, 如吉祥花卉、喜寿图案、飘带等都经常作为底部装饰图案, 形成极为活泼华丽的装饰效果。

如图1, 该图产自山东杨家埠, 题材为是典型的赐福文门神。画面构成以人物为中心, 纹饰充实、布局密而有序, 画面上方和人物背后饰有白描类型的“满云”纹饰, 上方分别以一双对凤捧侍“日”、“月”纹牡丹, 人物背后的横纹又使画面内容增加了空间感, 加深了故事内容的纵深性。同时, 画面中下部的重彩渲染又与上方的白描纹饰形成疏密对比, 取得了主题突出, 形式规整的艺术美感。

其次, 构图基本以对称的形式为主。

中国人对双的追求, 是对“圆”的形象、“满”的形象的喜爱和追求的进一步延伸。中国人常讲“好事成双”, 重要节日如端午、七夕、重阳都是以“双”为名。在门神年画构图中, 民间艺术家尤其重视“双”的形象。他们对构图中包含的对称美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如从秦琼尉迟双武将到福禄双星, 都是对称构图。

在强调构图的同时, 对称形象并不完全一致, 而是呼应变化, 人物形象在疏密、虚实、动静上处理得十分得当, 具有很强的装饰特征。门神年画中的对称蕴涵了中国人自从汉代起一直就崇尚的“中庸”的审美观。

中国传统门神年画人物形象几乎都是成双出现, 所以在人物姿势、年画构图、装饰色彩上都更加注重对称性。如为使两张年画看起来更和谐优美, 两个人物形象必须是双脸相对的, 暗含美好和睦之意。

再次, 散点透视法的运用。

中国门神年画跟中国画一样, 在构图上基本都使用散点透视的画法, 加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 同时散点透视以满和散为特征, 也体现了中国民众以满为美的深层审美心理。

门神年画既满足了普通民众充实、热闹、丰足的实用目的, 也实现了门神画应具有一定的庄严、神圣气氛的实用心理。在画中无论题材是文是武, 画中神像手中必然持有象征性的物品, 神像的五官必须能被看到, 且多以正面出现。

总之, 中国门神年画在构图上通常饱满、紧凑, 画面布局上空下实, 人物形象安排巧妙, 整体效果和谐美好。如图2《立刀将军》, 二门神为三国关羽及水浒人物关胜。该图出自山西中部, 属于北方年画体系中的产物, 图式构成极其饱满, 勾画的部分几占画幅的五分之四, 然其中构成因素的灵活运用使画面看上去毫不粗蠢, 而是凝重有力, 变化丰富。

图中两个门神既相互对称, 又互有变化, 使用满云的手法将身上翻飞的袍袖和身后的战旗作为补充纹样, 增强了人物动势, 显得动感活泼。人物外形轮廓自然一体, 但在面部以及其它细部刻画上追求变化, 如形象上和善和威猛对应, 面部色彩上红白相应。人物线条轮廓粗犷, 有虚有实, 对比性强。采用古代人物画尤其是花鸟花的技法, 线条纯朴、结实、整体粗而不笨, 狂而不乱, 具有十分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摘要:年画艺术中, 最重要的部分是门神画, 它是年画中的瑰宝, 由于历史较长、又是年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历代民间艺术家为之付出了不少心血。本文就将中国传统门神年画的装饰构成形式进行研究, 提出传统门神年画的共同特征以及四大年画基地门神年画的地域特征。

参考文献

[1]张道梁.天津年画百年[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2]范小平.绵竹木版年画[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7

[3]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杨家埠卷[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 2005

[4]范小平.绵竹木版年画[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7

[5]沈泓.杨家埠年画之旅[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 2006

农业产业链组织构成研究 篇9

一、农户

农户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 不仅包括从事农、林、牧、渔等农业生产农户, 而且包括从事农产品加工, 以及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经营活动的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是世界各国农业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究其原因是治理结构简单、激励充分、效率较高。家庭生产经营集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于一体, 经营权与利益索取权高度集中, “委托—代理”关系内置, 无须进行专门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在高度组织化的人民公社消亡后, 农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凸显了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作用。在我国, 由于长期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 农业是弱质性产业, 农民处于弱势地位。在农业产业链上, 农户处于链条的最底端, 从事农产品的生产。我国农户数量众多、生产规模小、分散性强、组织化程度低, 在链条中没有话语权、自主意志得不到体现, 常常成为强势集团的掠夺对象。因此, 分散的农户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组织起来, 提高其谈判能力与抵御风险的能力, 获得分享农产品在加工与流通环节价值增值的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

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随着农业产业链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其名称各不相同, 有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股份制合作社等, 由于我国农业发展不均衡,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也不均衡。目前我国的现实是多重形式共存, 在本研究中统一称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一)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产业链中的功能

一是组织功能。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链组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户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必须依托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 按照下游企业的要求进行规模生产, 并对生产进行协调管理。组织农户集体购买, 获得比市场价格便宜的农业生产资料;代表农户与企业谈判, 提高其谈判能力, 提高农产品收益。

二是中介功能。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联结公司与农户的纽带。公司与农户一对多的联结关系会增大交易的繁琐度, 并且由于农户分散、组织化程度低, 导致农户在链条中处于弱势地位, 利益得不到保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广大农户的代言人, 代表农户与公司、市场进行交易, 提高农户谈判能力、保护农户利益、节约交易费用、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其目标。

三是服务功能。

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 为农户提供有效的服务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功能。在产前为农户提供农资信息、科技指导以及市场信息等;在产中为农户提供机械化生产工具并进行生产指导;在产后为龙头企业与农户牵线搭桥, 并代表农户与龙头企业进行价格谈判, 组织农户进行统一销售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链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二)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分类

1. 专业技术协会。

专业技术协会是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的农民, 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 以产品和技术为纽带, 组建的社团性组织, 主要为成员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农户自愿加入协会, 协会对会员进行无偿和低偿服务, 成员之间没有权益联结关系, 是一种松散的组织关系。农户加入、退出专业技术协会都没有限制, 专业技术协会也仅仅进行种养殖的技术指导和信息提供, 一般不代替成员销售农产品。专业技术协会并不能帮助农户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农户仍然需要独立面对市场风险。专业技术协会虽然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上只是一个起步, 能起到的作用也有限, 但是, 它在帮助农户脱贫致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阶段, 在经济相对较落后的地区, 专业技术协会还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但是, 由于专业技术协会是自发性组织, 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 协会的长期发展受到制约, 常常是解体与成立交替进行。

2. 专业合作社。

专业合作社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典型形式, 其基本特征是: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入社自愿, 退社自由, 平等持股、自我服务、民主管理、合作经营。这类合作组织一般是实体性的, 内部制度比较健全、管理比较规范、与农民利益联系紧密。专业合作社是比较紧密的合作经济组织形式, 除提供技术与信息服务外, 还组织农户进行生产与销售;代表农户进行谈判, 通过集体谈判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购买生产资料;与龙头企业谈判, 以较公平的价格将农产品销售给企业。专业合作社对内服务、对外经营, 为自身发展会留存一定比例公积金, 然后将利润按照交易额返还给成员, 成员之间有一定的权益联结关系, 是一种较紧密的组织关系。一般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社, 需要一定的契约形式对农户的入社与退社进行一定的限制。专业合作社通过组织分散的农户进行生产与销售, 在增强谈判能力的同时, 也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专业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原来由农户完全承担的市场风险, 农户则主要承担生产风险, 这一点极大地增大了农户入社的积极性。

3. 股份制合作社。

股份制合作社是在合作制基础上实行股份制的一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基本质特点是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相结合、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股份制合作社是法人组织, 是成员按资产或资本入股, 利润除按交易额返还, 还按入股的份额进行二次分配, 成员间是紧密的组织关系。股份制合作社一般采用民主管理, 农户的利益诉求通道比较畅通。因此, 股份制合作近年发展较快, 在推动农业产业链发展,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方面起到了很显著的作用。股份制合作社则比专业合作社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入社农户要签署入股、分红契约, 明晰权益与风险责任, 是一种责权利都很明确的利益联结关系。在这种情况下, 农户为了规避市场风险和减轻市场竞争压力, 有很高的参与积极性。

上述三种方式, 与农业产业链的发展阶段和市场专业化的发育程度紧密相关的。在产业链萌芽期, 市场专业化程度较低时, 专业技术协会是较适合的方式。因为市场专业化程度较低时, 农户的进入、退出成本就会成为一种较大的风险, 而影响农户的入会积极性。没有进入、退出障碍有利于促使农户加入专业技术协会。在市场经过一定的发育, 对农产品的需求也比较稳定时, 专业合作社以其在资金、技术、抵御风险能力的优势, 又成为较先进的方式。农户也因其有利于抵御风险、促进增收而踊跃加入。而股份合作制, 对参与的农户的素质、生产的规模、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市场发育的成熟度都有较高要求, 适合经济较发达、农产品市场比较成熟的地区。

三、农业龙头企业

农业龙头企业是指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营业务, 通过一种或多种利益机制与农户结成稳定关系, 并带动农户进入产业链, 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进行有机结合的加工或流通企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链中的链核组织, 既可以是加工企业也可以是流通企业。龙头企业肩负有开拓市场、创新科技、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在农业产业链培育中, 龙头企业处于主导地位, 由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链发展。主要包含了四个内容:一是龙头企业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二是龙头企业肩负有开拓市场、创新科技、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 能够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带动商品生产发展, 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是以农产品为对象进行加工或流通, 其企业内的每一个环节的增值都来源于农产品;四是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一般以稳定的契约关系为联结纽带。

参考文献

[1]王学林.中国农业龙头企业运行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 2006.

[2]王凯.中国农业产业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创意产业环境构成要素的研究 篇10

(一) 学术界的观点

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 (Creative Industry Task Force, CITF) 把创意产业定义为“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才干, 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 具有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凯夫斯 (Caves, 2004) 从文化经济学角度定义创意产业, 并力图构建新的创意产业的文化经济学。他认为, 创意产业提供给我们宽泛地与文化的、艺术的或仅仅是娱乐的价值相联系的产品和服务。霍金斯 (Howkins, 2006) 从专利授权角度出发, 认为创意产业主要包括著作权 (Copyright) 、专利 (Patent) 、商标 (Trademark) 、设计 (Design) 等四项产业, 并由此形成了智慧财产。因此, 创意产业可界定为: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 本质是用创意资本投入把所有产业联系在一起。

(二) 国际组织和国家 (地区) 的观点

截至2008年底,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关于创意产业内涵与外延的提法, 依据名称划分成三种:一是以英国政府定义为基础的“创意型”, 比如创意产业是以创新思想, 技巧和先进技术等知识和智力密集型要素为核心, 通过一系列创造活动, 引起生产和消费环节的价值增值, 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供广泛就业机会的产业;二是以美国政府定义为代表的“版权型”, 比如版权产业是生产和分销知识产权的产业, 包括所有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产业;三是中、韩等国的“文化型”, 比如文化产业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二、产业环境的重要性研究

首先, 企业外部环境历来是战略管理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Daft (1988) 提出企业外部环境或许比其它因素对组织结构、内部过程及管理决策影响更大, 并进一步将企业外部环境中的一般环境细分为科技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其次, 和生物体一样,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是一种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Moore (1993) 首次提出和定义了“企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这是一个“由相互作用的企业组织与个人形成的经济群体”, 企业所处生态系统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任何一个企业都应与其所处环境共同进化 (Co-evolution) , 塑造一个开放、抵抗力强的生态系统。企业生态系统由企业及其环境构成, 这些环境包括企业、政府、供应商、顾客、股东等利益相关者, 以及企业所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等。

最后, Cooke (1992) 提出区域创新系统是“企业及其机构经由以根植性为特征的制度环境, 系统地从事交互学习, 并由治理结构 (Governance Structure) 和商业创新 (Business Innovation) 两个关键维度构成。根据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 (GREMI) 的观点, 企业是环境的产物, 创新环境是培育创新和创新性企业的场所, 区域创新网络正是这样一种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区域治理结构。

三、关于创意产业环境构成要素研究

国外学者很少直接涉及创意产业环境的构成要素的讨论, 但是他们对创意城市产生因素和条件的研究, 对本研究有很大的帮助。英国经济学家汤姆·坎农提出, 未来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发展, 将更主要依靠人的创意和创造力来推动其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 创意的思维和理念将渗透到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各个领域, 这类城市称为“创意城市”。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重点就创意城市产生因素或条件展开讨论。

(一) 急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环境

Peter Hall (2000) 通过对比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14世纪的佛罗伦萨、莎士比亚时期的伦敦、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的维也纳、1870—1910年间的巴黎以及20世纪20年代的柏林, 得出高度保守、极其稳定的社会, 或者所有秩序已消失殆尽的社会都不是产生创意的地方。拥有高度创意的城市, 在很大程度上是那些旧秩序正遭受挑战或刚被推翻的城市。

(二) 三因素说、“3T”理论与“3S”学说

首先, Hospers (2003) 归纳出非稳定状态 (Instability) 、集中性 (Concentration) 和多样性 (Diversity) 是创意城市形成的重要因素。第一, 越是在危机、冲突甚至动乱的时期, 越容易出现创造性成就, 因此, 非稳定状态是引发创意的不可或缺的基本因素;第二, 由空间集聚产生的规模经济能够带来人们信息交流和社会交互所必需的集聚效应, 使得城市中创意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但这只是“创意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第三, 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行业的艺术家相互交流, 各个门类的创意设计和信息相互渗透, 互相提供机会, 形成了互相共生和竞争, 多样性为创意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和动力。

其次, Florida (2003) 以传统模型为基础, 提出构建创意城市的关键要素是“3T”理论:即技术 (Technology) 、人才 (Talent) 和包容度 (Tolerance) 。但Glaeser (2004) 认为Florida的“3T”理论是一种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 而且Florida关注的是美国中西部和东部的一些工业化城市, 但就全美国来说, 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还有很多, 比如人们喜欢居住在阳光充沛的地方, 而且人们的确喜欢那些以汽车为中心的城市 (Car-centered Cities) 。Glaeser坚持真正有效的是“3S”因素, 包括技能 (Skills) 、阳光 (Sun) 和城市蔓延 (Sprawl) 。

(三) 四活力与七要素说

Landry (2000) 强调城市的活力和生命力 (Urban Viability and Vitality) 是创意城市的主要测量指标, 包括经济活力、社会活力、环境活力以及文化活力等四个方面。他进一步指出创意城市的基石是: (1) 人员质量; (2) 意志与领导素质; (3) 人力的多样性与各种人才的发展机会; (4) 组织文化; (5) 地方认同; (6) 都市空间与设施; (7) 网络动力关系。

部分国内学者也从创意城市产生因素的角度, 对创意产业环境的构成要素展开讨论。如盛垒和杜德斌 (2006) 对英国的伦敦、美国的纽约、波士顿、芝加哥、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中国的上海、香港、台湾等国际著名创意城市进行了对比研究, 归纳出创意城市产生的七个条件: (1) 发达的创意产业; (2) 密集的创意阶层; (3) 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 (4) 宽松开放的创意氛围; (5) 众多知名的大学; (6) 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7) 完善的制度结构。

四、小结

第一, 创意产业的发展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 体现当前经济发展的本质特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商品的个性化需求和文化诉求势必越来越高, 经济必然要产生出一个越来越庞大的创意产业, 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种创意经济。这种创意经济的意义, 不仅仅局限在满足人们的个体和文化需求方面, 另一方面也体现为, 社会经济的任何一个产业, 通过引入合适的创意, 其附加价值就会大大提高。

第二, 创意产业是通过“越界”促成跨行业、跨领域重组与合作的全新产业。创意产业已经超越一般文化产业, 更加强调文化产业与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产业的融合和渗透。任意一种创意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 通过重塑传统产业结构来完成价值实现。

第三, 创意产业来源于人的创造力。创意产业首要特征就是人的创造力, 因此, 创意产业可定义为那些具有一定文化内涵, 来源于人的创造力和聪明智慧, 并通过科技的支撑作用和市场化运作可以被产业化的活动的总和;创意产业是依靠人的创造力、技巧及天赋, 来创造财富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形式。

第四, 创意产业的基石是文化。按照创意性质和文化应用的区别把创意产业分为两个大类, 即通过赋予历史文化某种新的内涵, 从而给予产品或服务以艺术想象力的消费性创意产业;以及探索适合本土文化需求的产品设计创新, 或者企业经济体制、管理模式应用创新的生产性创意产业。由此可得, 每个创意工作者都可以在植根文化的基础上将个人对产品的理解和创意冲动倾注于创作中。所以, 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地位由此奠定。

第五, 知识产权保护在创意产业存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创意产业是一个智力密集型产业, 创意存在于技术、经济和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由于创意知识在转移中不具备排他性, 因此, 必须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才能够创造财富。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保护, 创意产业将面临任意仿制、随意复制的混乱局面。失去利益的保障, 也就没有了创意的动力, 整个行业都将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危机。

通过对上述5个特征的归纳, 不难发现, 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经济环境、合作氛围、人力资本、文化基石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支撑, 而这些要素都是创意产业发展的环境要素。所以, 研究者提出:

(一) 产业环境的重要性表现在企业与环境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企业外部环境理论、企业生态系统理论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均强调企业是环境的组成部分, 必须将环境和企业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企业适应和塑造环境的能力。

(二) 创意城市产生条件的讨论, 为创意产业环境建立了要素框架

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 如果把这些创意城市的产生因素和条件归纳起来, 和最初明确的创意产业的5个特征 (经济环境、合作氛围、人力资本、文化基石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即创意产业发展的环境要素, 有很多重叠之处;而国内学者对创意城市产生条件的进一步讨论, 更验证了创意产业环境的构成要素框架, 这对于我们展开创意产业环境的研究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Caves, R.Creative Industries: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M].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约翰.霍金斯.创意经济[M].上海:三联书店, 2006.

[3]Daft, R.L., Sormunen, J.&Parks, D.Chief Executive Scanning, Envi 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any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Stud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8, 9 (2) .

[4]Moore, J.F.Predators and Prey:A New Ecology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3 (3) .

[5]Cooke, 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Competitive Regulation In the New Europe[J].Geoforum, 1992, 23 (3) .

[6]Hall, P.Cities in Civilization[M].London:Phoenix.1999.

[7]Hospers, G.J.Creative Cities in Europe:Urban Competitive ness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J].Intereconomic.2003, 38 (5) .

上一篇: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下一篇:演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