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开发与应用

2024-05-05

微课开发与应用(精选十篇)

微课开发与应用 篇1

教育信息化已经风风火火进行多年,随着网络建设的完善、移动终端的大范围普及,使得学习者不再受时间、地域空间的限制,可以无时无刻学习来自世界各地的知识,知识零散化、碎片化的理论由此而生。技术为教育多样性提供了支撑,使教育有更多的可能性,为教育注入更多的活力。微课作为一种由技术孕育而生的教学资源,是知识零散化、片段化的产物,它可以改变课堂的模式,把学习知识放到课外,作业放到课上,这是对传统教育的颠覆,对教育改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中数学知识多、系统严密的学科特点非常适合微课的开发,但如何在高中数学学科中利用好微课这一资源还有待探究。本文对微课开发与应用模式进行研究,确定微课开发的步骤及微课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具体的应用模式。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微课一词,国内最早见于佛山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1]对此的报道,其全称是微型视频课例,简称微课。

目前对于微课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界定,但是核心和理念是一致的,都认为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不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截屏,而是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后开展的教学活动。

对微课研究比较深入的学者有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李玉平、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焦建利等。其中,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最为系统的是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胡铁生老师,他从系统观的角度率先提出“微课”的概念,围绕开发“微课”资源库展开,提出建设微课程资源库将是当前网络时代背景下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新趋势,通过建设佛山市“微课”资源库,总结了“微课”资源库开发的步骤和途径。李玉平从“关注小现象、开发小策略、积累小故事”的三小研究转化到“微问题、微研究、微课程”的三微研究,这个转变不仅仅是研究视角的变化,更是一种成长方式的重建,是“微课”出现的标志,他认为:1. 微课程能主动嵌入,化整为零,每集虽然只一个小点,但结构完整,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选择学习,选择实践。2. 能引领实践,微课程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基于一个问题,层层深入,策略水到渠成,虽然只有5分钟,但引发的思考并不少。焦建利认为“微课”可以被应用于面对面的课程教学、在线学习(包括混合学习和颠倒教室教学模式)、教师的专业发展、其他终身学习者的学习和使用等四个方面,对移动学习实践和终身学习实践会发挥重要作用,并对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和教学质量产生重要应用。2011 年起,以“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作品展播平台”与“微课网”为代表、上海地区电子书包项目、2013 年焦建利与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合作,在6 所学校启动“颠倒教室”的教学改革实验等开始了微课实践层面的尝试[2]。

( 二)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在国外的研究中, 与“ 微课” 有关的名词有Minicourse、Microlecture、Microlesson等, 但研究取向不完全相同。

如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 年首先提出微型课程(Minicourse),也可称为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它实质上是由一系列的半独立的单元所组成。新加坡教育部于1998 年实施的Microlessons研究项目,指的是基于信息技术的、用于教授待定内容的教学材料,是小容量的教学单元,涉及多门课程领域,支持广泛的学习结果。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提及的两个国家的微型课程,并非以视频为载体的,而是如教学设计等教学资源。

2004 年7 月,英国启动教师电视频道,每个节目视频时长15 分钟,频道开播后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可,2008 年秋,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一分钟教授”Penrose因首创影响广泛的“一分钟的微视频”的“微课程”而声名远播,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

综上所述,国外重视“微课程”、“微视频”的研究,但其核心组成资源不统一,有的是教案式,有的是视频式;课程结构较为松散,主要用于学习及培训等方面,应用领域有待扩充;课程资源的自我生长、扩充性不够。国内微课起步比较晚,开发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实际的应用经验。针对以上情况,本文结合高中数学,开展微课的开发应用研究,由应用促进开发,由开发服务应用。

三、开发策略

调查发现,佛山市微课的现状是以课堂某一环节的拍摄为主,这种拍摄型微课对拍摄技术要求较高,也需要学生配合,操作难度较大[3]。本文提倡简单、快捷、能广泛普及的开发方法,而录屏型微课最合适,只需要一台电脑,利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 6.0 就能完成录制、后期处理的工作。下面就高中数学具体学段的学科特点阐述开发策略。

( 一) 录制前

1. 把握好微课“短小精悍”的特性

微课倡导的是视频时间短、容量小、内容精[4],讲解一个概念、一道题、一个知识点就足够了。在开发微课时做到“短小精悍”有以下优势:(1) 便于传播、修改、完善,(2) 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精力集中的时间有限;(3)内容单一,目的性明确,有效性高。针对数学逻辑严密的学科,可以对微课按章节进行归类,形成系统。

2. 明确试图传递的核心概念

概念是数学的骨架,作为开发者,明确核心概念显得尤为重要,“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英国(Napier University)T.P.Kee认为学生应当掌握核心概念以应对快速增长的学科知识与交叉学科融合。

3. 根据教学环节需要,结合核心概念形成初步设计

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可将微课分成五大类: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5],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由核心概念出发进行丰富完善,从学生的角度对其学习心理、学习习惯考虑,形成初步的设计。

4. 选择呈现媒介

形成初步设计后,需要选择呈现工具,可以是白画布+ 手写板进行的板书,可以将内容做成Power Point,也可以用画面更美观的Prezi作为呈现媒介。针对练习需要反馈学习者个人信息,Trivantis公司正式发布了Power Point嵌入式快速课件制作工具Snap!by Lectora中文版,这是一款交互性软件,学生在选择答案的同时系统会进行统计,做完后能回看错题,软件可以把制成的课件直接发布到网页、制成CD盘或是发布到学习管理系统。

5. 利用信息技术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利用几何画板可以做出高中数学绝大多数生成类的动画,例如图像的伸缩变换、求轨迹方程等等,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更好地突破难点,同时也更容易吸引学生,技术更好的可以选择用Flash制作动画,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知识更具体,更形象。

( 二) 录制时

Camtasia Studio 6.0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录屏软件,集录屏、后期编辑于一身,可以记录下屏幕的操作及声音,如有需要可在此基础上另外配备手写板。

1. 声音清晰,语速适当

录制时应选取一个安静的场所,调整好麦克风距离,以免因声音太大造成噪音。

2. 利用鼠标的聚焦作用,注意移动速度不能过快

鼠标可以使观看视频的人聚焦到某一点上,在录制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鼠标的聚焦作用,在移动时不宜过快,乱晃。

3. 根据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设置适当的提问

问题有助于强调及检验所讲的重点,设置适当的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4. 结束时有简短总结

在录制结束时,进行简短总结,梳理知识要点。

( 三) 录制后

1. 做好片头的编辑

片头要简洁明了地呈现出:章节、课题名称、知识点、重难点,如果是针对性练习根据需要说明解题思路。一般片头呈现时间为5s,开发时应做到格式统一,以便按照章节收录,形成系统。

2. 运用字幕进行内容的补充,强调

Camtasia Studio 6.0 有多种字幕样式可供选择,用字幕呈现重要的步骤、概念可以起到强调的效果,除了强调的作用外,字幕也可以补充不易说清的部分,只需呈现关键词语即可。

四、应用探索

国外比较成熟的应用模式有翻转课堂、电子书包、可汗学院,在国内大学也兴起MOOC,但就现阶段的普通高中而言,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以上的模式适用性有限,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以下更符合实际的应用探索。

( 一) 课外应用( 线上应用)

微课是针对学生自主学习提出的概念,目的在于解放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知识,课外是学生可控的时间,因此微课重点集中在课外的线上应用。

1. 建立微信平台

能否建立快捷有效的平台无疑决定着资源的利用率,除了常规的网页平台,随着微信的大范围普及,微信服务号成为了更快捷的交互平台,将录制的微课按知识结构分类编辑成菜单栏,学生就能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学习。

2. 利用“学习清单”引导学习

由于数学的逻辑性较强,设立每章节的学习清单来指引学生学习会使学生自学更有条理,更高效。学习清单包括:(1) 罗列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考点;(2) 提供建议的学习路径,即明确的、有层次区别的学习任务( 可以设置成问题情景的形式提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设置不同层次的任务有利于每个学生各取所需;(3) 提供相应的微课视频( 提供给学生建议观看的微课名称);(4) 相应的检测练习( 利用上文提到的软件Snap!by Lectora做成交互性练习有更佳的效果)。

3. 根据检测练习的结果进行学习诊断

根据练习的结果,对错误较多的知识推送相关微课资源及巩固练习,为后续的自主个性化学习提供依据,提高学习的效率。

4. 设置多样的学习形式

除了个人学习外,还可以创设小组协作(用户自行组队,提供问题清单及分工,由组员协作完成)、组间PK、错题辨析(给错误的解答,要求用户找出错误并给出正确解答)等多样化的学习形式,提升用户的兴趣。

5. 设立用户交流区,应用促进开发,开发服务应用

设置用户交流区便于用户间相互协作,交流经验,讨论问题,同时也能收集用户的反馈,通过学生用户的反馈信息调整开发,探索不同课型的开发侧重点,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式,以应用促进开发,开发服务应用的良性循环。

( 二) 常规课堂的应用( 线下应用)

1. 在课堂适当穿插微课,提升学生的注意力

对可以通过动画将其具体化、形象化的抽象知识,都适用于做成微课,特别是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的软件,只要将需要展示的内容做成微视频,就不需要任何操作的门槛,大大增强适用性。另外,在适当的时间播放视频,可以重新使得学生聚焦注意力。

2. 根据检测结果,对普遍出现的错误进行释疑

根据平台的统计数据,对学生普遍的错误在课堂上进行解释,提高课堂的效率。

五、数学应用案例

下面以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 第一章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为例介绍高中数学微课的应用。

( 一) 学习目标

1.通过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2.体会“二分法”逼近思想。

3. 体验合作、分享的愉悦。

(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步骤。

难点:“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精确度的理解。

( 三) 教学基本流程

1. 按照开发策略开发微课,发布微课资源,并通过“学习清单”课前预习问题引导学生自学。

2. 针对重难点设置网络检测练习检验学生自学预习效果。

3. 课堂分小组讨论分享预习成果,达成统一意见,各小组展示成果。

4.针对存在仍未解决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解。

5.课堂练习,对知识进行巩固提高。

( 四) 学习清单,检测练习设计

“学习清单”课前预习问题(体现“先学后教”):

情景:对于函数yf(x),若由定理知零点在(1,2)内,能不能进一步缩小零点所在的范围呢?

方法一:

1.取区间(1,2)内的任意一个值,例如1.2,计算f(1.2),若零点在哪个区间?

2.取区间(1.2,2)内的的任意一个值,例如1.3,计算f(1.3),若零点在哪个区间?

方法二(二分法):

3.取区间(1,2)内的中间值1.5,计算f(1.5),若零点在哪个区间?

4.取区间(1.5,2)内的中间值1.75,计算f(1.75),若零点在哪个区间?

5.进一步缩小零点所在的范围,你觉得是方法一的效率高,还是方法二的效率高,为什么?

6.二分法要一直做几步?有衡量的数学量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二分法的操作步骤及优势,以及对精确度的理解。

网络检测练习

1.用二分法求函数的零点,以下可作为起始区间的是()

A.(0,1)B.(1,2)C.(2,3)D.(3,4)

2.用二分法研究的零点时,第一次计算其中一个零点第二次应计算____( )

A.(0,0.5),f(0.25)B.(0,1),f(0.25)C.(0.5,1),f(0.75)D..(0,0.5),f(0.25)

3.解答题:用二分法求在区间(2,2)内的零点的近似值(精确度1.1)

(五)效果反馈

在任教的两个班级进行了这个实验(下面以A、B班称呼),A、B班都做两次网络检测练习,学生在没有学习清单的情况下看书预习,然后做第一次网络检测练习。然后提供给A班学习清单以及微课资源,只提供给B班学习清单再进行一次预习,做第二次网络检测练习。A班有47份有效结果,B班有46份有效结果,问答题答案分四个层次进行评价1是全对;2是明白二分法取的步骤,部分理解精确度的作用;3是明白二分法的步骤,不理解精确度;4不会做,或者不明白二分法的操作步骤,图1、图2为统计结果。

A,B班第二次做得都比第一次好,有提供微课资源的A班进步更明显,问答题全对及对精确度能部分理解的人数均明显提高,没有出现不会二分法步骤的学生。B班在第二次中仍有同学不会二分法的操作步骤。能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对精确度的理解是这节课的重难点,所以从纵向、横向的对比发现微课能帮助学生自学,在后续的课堂实践中,A班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提升,比B班有更高的效率。

五、结语

小学数学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论文 篇2

小学数学微课是指教师将数学课堂上的某一特定的教学环节或知识点以10分钟左右时长的视频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音频综合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体验。在新课改全面推进实施的背景下,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开发与运用是十分必要的。在课堂上,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教学内容。微课具有极强的融合性,可以将多种教学资源以视频、音频和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还有效改善小学数学课堂氛围,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此外,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学校对电子教学设备的配置为微课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提供了便利条件,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使微课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平台。

中职德育微课的开发与应用初探 篇3

关键词:德育;微课;开发;应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6-0034-03

一、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产品的普及,使移动学习成为一种新型的知识学习方式,为微课的开发、应用和推广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自2010年佛山市教育局全国首创“微课堂”以来,中国教育界掀起了微课热潮,影响深远。笔者也开始尝试在中职德育课程中开发和应用微课,本文将结合微课的特点和个人的实践,探讨如何开发和应用中职德育微课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二、微课的概念和特点

(一)微课的概念

什么是微课?不同的专家由于着眼点和侧重点不同,对微课的表述也有所不同。归纳起来,基本上认为,微课是以微视频的形式全程记录教师围绕某个重要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新型的教与学的活动,其核心内容是教学微视频。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微课资源来说,还应包括与该微视频相关的微课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习题、教学反思以及学生反馈等辅助性资源。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内容精炼

微课教学内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精炼,一般是精心选择学科知识中的某个重点、难点问题或某个重要知识点进行集中解决,教学目标单一,主题突出,内容精简。

2.教学时间简短

微课的教学时长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这样的教学时长符合学生的视频驻留规律和学习认知特点,使学生可以零碎式地在简短的时间内高效学习。

3.教学类型多样

由于学科种类、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设计意图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微课的教学类型可分为讲授、答疑、演示、实验和探究等几种。

4.资源容量较小

微课视频一般是以rm、flv、mp4或3gp等视频质量不错且体积较小的流媒体格式输出,适合在线播放或者下载到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上播放。

三、中职德育微课的设计和制作

在这里,笔者以中职德育课程《哲学与人生》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中的一节微课《识别假象,谨防受骗》的开发为例,探讨如何根据微课的内涵和特点开展德育微课的设计和制作。

(一)精选微课教学主题

微课教学能否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微课教学主题的选择。要让学生在10分钟内掌握某项技能或学会某个知识点,就需要对学科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先将某一单元或某一课的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独立的知识点,再依据小而精的原则,精选其中的重难点或疑点,作为微课开发的内容。

笔者针对《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这一课的内容和特点,经过深入的分析和比较,选择“识别假象,谨防受骗”这个知识点进行微课开发。因为该知识点是在学完现象和本质的概念及其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普遍感兴趣的问题。

(二)撰写微课教学设计和视频录制脚本

微课的教学设计非常重要,是成功开发微课的关键,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微课的教学设计在方法和策略上都有别于传统,它更偏重于从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学习习惯、生活经验以及知识基础等角度来考虑问题。除了选题意图、教学目标、教学反思、学生反馈等与传统教学设计大同小异外,它还包括教学类型、教学用途、学习者特征分析等新增条目。其中,教学类型主要是依据选定的知识点的特点、教学意图和学生需求的差异来确定的;教学用途主要是说明怎样使用微课,是适用于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还是课中讲解、探究,或者是课后学生自主再学习或复习;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分析学习者在学习微课之前需要了解什么样的知识、学习者的身心特点以及生活经验等。

微课教学过程的设计也与传统有较大的差别,它是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的所有环节。同时,由于微课主要是供学生课堂以外自主学习的,虽然仍有问题思考和探究环节,但是传统教学过程设计中直接面对面的“师生互动”被隐去。

教学过程设计完成之后,还要在此基础上撰写微课视频录制脚本,以保证微课录制的各个环节能够有序开展。录制脚本一般包括视频构成、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时长等主要条目。

为了使《识别假象,谨防受骗》这节微课视频的录制过程更加清晰,更易于从整体上进行操作,笔者将它的教学过程和视频录制脚本的主要条目合并在同一张表上,简略如下表所示。

(三)收集、制作微课资源

在《识别假象,谨防受骗》微课录制前,除了制作PPT课件之外,还需要收集与微课教学主题相关的各种图片、音频、视频、案例以及社会热点问题等资源。笔者还根据教学需要用photoshop软件设计、绘制若干图片,用flash软件设计、开发了“购物陷阱”、“合同陷阱”和“传销陷阱”三段简短动画片段,为视频录制和后期剪辑、合成做准备。

(四)录制微课视频

微课视频的录制,最主要的方式是视频拍摄和屏幕录像两种。屏幕录像一般采用屏幕录像专家等录屏软件录制教学过程。视频拍摄一般采用专业摄像机、DV 或手机等摄像工具录制教学过程。《识别假象,谨防受骗》微课的录制,笔者采用的是屏幕录像方式。

(五)剪辑、合成微课视频

微课视频录制完毕后,还需要使用会声会影等后期剪辑软件,制作或添加片头、片尾。为了强调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引起学生注意和重视,笔者还在录制好的视频的关键位置嵌入提示性的文字、画面、音频或特效,并将“购物陷阱”、“合同陷阱”和“传销陷阱”三段简短动画片段合成到视频中,最后剪辑输出一节完整的《识别假象,谨防受骗》微课视频。

四、中职德育微课的应用方式及效果

(一)课堂学习方式及效果

1.课堂学习方式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短小精悍的教学资源,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现实需要灵活地嵌入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笔者尝试将中职德育微课嵌入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有课前复习、新课导入、核心知识讲解和拓展提升等几种。

(1)课前复习

在进入新课学习之前,通常都有一个复习旧课的环节,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制作微课复习视频,让学生在课后观看,巩固已学知识,同时,为衔接新课学习做准备。例如,在学习《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这一课之前,笔者设计了一节非常简短的、图文并茂的微课视频《运动与行动》,快速回顾之前所学内容。

(2)新课导入

在课堂教学的新课导入环节,可以根据新课的主题和特点制作导引性的微课视频,通过播放微课视频引起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例如,在讲授《变化发展与顺境逆境》这一课之前,笔者制作了《手机发展简史》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转入新课的学习。

(3)核心知识讲解

中职德育课程理论性较强,某些概念或重要知识点比较抽象,诸如本质、意识、价值规律等概念,不少学生感到难于理解,因此,对于这类抽象且比较核心的重难点知识,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的同时,穿插相关微课视频,变抽象为具体化、形象化、可视化,易于学习。例如,在讲授“价值规律”时,笔者制作了一段简短的微课视频,通过正弦曲线动画向学生演示每次曲线变化期间,商品价格的变化情况,配上简洁的讲解和文字提示,一个复杂的价值规律问题及相关知识,得以轻松地解决。

(4)拓展提升

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开发一些适应不同层次、短而精的拓展性微课视频,可以是交互式测试题、延展性案例或者扩展性知识,在完成新课教学任务后的拓展提升环节播放或者供学生课后自行在线或下载学习。例如,在讲完“反倾销”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反倾销”、培养驾驭国际贸易摩擦的能力,笔者专门制作了包含新闻视频和案例分析的微课视频,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拓展提升。

2.应用效果

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中,根据需要穿插微课视频,综合发挥课堂教学和微课视频两者的优势,可以拓宽延伸课堂教学边界,变换学生的思维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探索热情,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率。

(二)便携学习方式及效果

1.便携学习方式

微课除了可以用于课堂学习,还可以用于学生的课外学习。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使随时随地的便携学习方式成为可能。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不再局限于课堂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灵活机动地利用零碎时间通过移动终端,无拘无束地反复学习。

2.应用效果

微课的这种便携学习方式,可以克服中职德育课堂上的诸多弊病和不足,诸如学习内容大而全导致学习针对性不强、理论知识枯燥乏味导致学习兴趣低落、学习持续时间过长导致注意力不易集中以及难以自主选择个人最需要、最薄弱、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等问题,使学生能够更主动、更灵活、更高效地获取知识和技能。

五、问题与建议

(一)微课自身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在中职德育课程中引入微课的实践告诉我们,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具有灵活性和轻便性,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处在发展初期的微课,目前尚不成熟和完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知识碎片化、分散化、认知表浅化、非系统性等问题。同时,以在线或线下方式进行德育微课学习,就目前中职生的素质状况来说,很可能会因为缺乏面对面的管控、互动和评价,而难以保证主动、持续地学习,结果很可能是微课的开发前功尽弃。

因此,笔者建议开发单元化、专题化、系列化的德育微课,使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需要,选择系统性学习或个性化学习。要使学生在课外能够主动、持续地学习微课,建议开发校级微课网络平台,要求学生利用校园网或移动设备,登录个人账户进行自主学习,并规定基本的在线学习次数或学习时长,累计积分,在达到基本要求时,将积分转化成学习成绩或学分的组成部分。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嵌入微课,有时会出现衔接不畅、互动突兀等问题。因此,需要研究将微课引入课堂教学时如何解决各个知识点、各个环节之间的串联与融合的问题。

(二)德育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问题与建议

中职德育教师基本上是文科出身,与技术打交道的机会很少。因此,在开发微课时最挠头的问题就是技术问题。目前,绝大多数德育教师能熟练运用powerpoint制作教学课件,但是,当碰到需要设计、制作图片或动画、需要对视频进行后期剪辑、合成时,不少教师就会犯难了。

因此,笔者建议要尽快为中职德育教师开展多样化的微课视频制作技术培训,普及并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三)德育微课网络平台建设的问题与建议

由于微课教学是近年刚刚兴起的,受重视的程度非常有限,绝大多数学校目前尚没有搭建微课网络平台。同样地,面向中职学生提供德育微课的公共网络平台也没有真正搭建起来。因而,德育微课很难得到大范围的应用和推广。

因此,笔者建议一方面要促使各家中职学校重视微课校园网络平台的建设,另方面,也要尽快搭建中职德育微课的公共网络平台,为德育微课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2]汪晓东.微课的外在特点与核心特征[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1).

[3]胡铁生,黄晓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4]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

[5]程岚,肖贵桥,王英,朱莉.微课教学设计思路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6]殷海明,叶利华.“微课”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4(6).

初中英语系列微课的开发与应用实践 篇4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版) 》提倡“有效整合课程资源, 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渠道和空间”“合理开发积极利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材料, 支持系统和教学环境”。在课标的第四部分专门有一节谈开发利用网络资源的课程, 其中着重指出:“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 是学生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新的学习模式 (教育部2012) 。因此,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 要积极创造条件, 使学生能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 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自己的教学网站, 开设网络课程。”

在信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 我们为什么不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越性, 让教育网络化、信息化呢?微课这个集网络、信息于一身的新生事物, 正如微博、微信等一样顺应着历史潮流诞生, 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手段, 引起了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它也以其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 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 满足学生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迅速进入一线教师的视野, 具有十分广阔的实践应用前景。

下面, 笔者结合自己开发、运用微课的实践, 谈谈自己对初中英语微课的认识与见解。

一、什么是微课、系列微课?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 经过精心的信息化设计, 以一段小的教学视屏为主要载体, 记录教师在课堂或实践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开精辟、完整的教与学的过程。“微课”的核心要素是微视频教学, 微视频一般以5~8分钟为宜, 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内容短小、图文并茂, 集中说明、解决一个小问题, 可用于网络在线学习, 内容力求短小精炼, 角度开放, 可以是讲解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等, 具有相对独立性、完整性、针对性和示范性。

微课可以使用手机、数码相机、DV等摄像设备拍摄和录制, 也可以使用录屏软件录制音频或视频, 或其他形式。录制时可以配上黑板、白板、课件等载体, 也可以借助手写板、几何画板等, 甚至可以借助实地场景进行拍摄。“微课”正因为其微型化才具备了制作简易、使用灵活、便于选择性点击观看等优点, 因此激发了很多教师的创作兴趣, 力图设计出富有创意和个性化的作品。

系列微课是指一系列讲解具有连贯性专题知识的微课。它把某一个专题或单元的知识体系分解成若干个细小的知识点, 再把每一个知识点制作成一个微课, 若干微课组成一个系列, 以支持可持续性地个性化学习。

二、初中英语系列微课开发的实施

(一) 选题突出主题

英语特级教师教育部课程标准专家组成员刘兆义 (2015) 认为, 教育信息化的关键, 在于做好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英语教材的编排结构、语料选择、活动设计等, 科学地对学与教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了渐进式的细化分布, 如果把学与教的核心资源———教材, 比作“咖啡”, 那么信息技术就是“咖啡伴侣”。这个“咖啡伴侣”必须满足教与学的自主性、拓展性、开放性, 以实现与“咖啡”的同步性、渐进性和基础性。因此, 信息技术必须融合上述理念, 尊重学生认知规律, 实现听、说、读、写、测等学习实践与学生语言能力的渐进性相匹配。由此, 微课的选题要依据《英语课程标准》、教材用途和特点、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信息技术的使用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 所选的内容必须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 精准把握单元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 (上) 为例, 从Starter Unit 1-Starter Unit 3三个单元中, 主要语言目标是学习英语26个字母、辨认物品、拼写单词。七年级学生尽管在小学已学过三年的英语, 但仍存在很多字母拼写不规范的现象, 类似“It’s book./It’s pen.”的表达, 错误比比皆是。对于拼写单词, 掌握26个字母中元音字母在开音节、闭音节中的简单、常见的发音规则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七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读和拼写一些简单的单词, 但对于元音字母在开音节、闭音节中的简单、常见的发音规则却了解甚少。针对起始年级学生的特点, 依据这三个单元的语言目标, 我们确定的微课选题是:英语26个大写字母的规范书写;英语26个小写字母的规范书写;初步感知a、an、the;元音字母在开音节、闭音节中的常见发音。

(二) 设计体现“以生为本”

微课设计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注重学生的发展和学习过程的体验。设计微课时要做到导入迅速、条理清晰、语言简洁。几分钟的微课视频呈现的形式要达到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 以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 七年级上册Unit 7, 首要的语言目标是询问价格。学生对于How much is/are...?句型询问价格时, 经常在be动词的使用方面出错, 在用句型It’s/They are...dollars/yuan.回答价格时, It和they的使用混淆不清。针对这个知识点, 笔者设计了一堂微课。同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样, 这节微课的教学过程也包括导入、讲授、小结三个环节。为了达到导入迅速、语言简洁, 设计了如下导入:Hello!Welcome to my English lesson.Today we’re going to learn how to ask the price of the things.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让学生一开始就知道微课要讲授的知识点。Let’s watch a video and answer my questions.What does Mary want?How much is the dress?What does the animal want?How much are those shoes? (见下图1、2) 设计意图:通过一段卡通情景录像短片,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感知购物的目标语言;观看录像之前布置几个简单的问题, 让学生从价格的答语中了解钱dollar (美元) 和yuan (人民币) 的表达方式。

紧接着教授目标语言how much, 重点让学生了解how much句式当中be动词的选取及回答。在此过程中, 通过图片呈现、情景讲解、基本训练、总结归纳等与学生互动,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笔者设计了相配套的学习资料, 如学习任务、进阶练习、知识链接等。

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发制作系列微课后, 将教师的智慧与互联网结合起来, 搭建微课网络平台。借助系列微课的网络平台, 可以更好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网络化服务, 实现家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达到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融合, 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三、系列微课的应用与实践

新颖灵活的微课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引入英语教学, 其目的不在于技术形式的翻新, 而在于给学生带来学习方式的全新改变。

(一) 在课前使用

基于理想的“翻转课堂”模式, 微课程是学生课前在家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 在家观看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 完成对应的进阶练习, 检测学习效果;然后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 教师解难答疑, 练习巩固、展示表演等。

(二) 在课中使用

对于45分钟一节课的课堂来说, 一节课的知识重点和难点都由教师来讲授, 学生难免产生视觉、听觉疲劳, 如果换用新颖活泼的微课视频来教授重难点, 能使学生精神振奋、精力聚集, 将课本中枯燥无味的“死”知识变成趣味盎然的“活”知识, 有助于提高学生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三) 在课后使用

对于当前大班教学来说, 要在45分钟的有限时间内实现分层学习是比较困难的。而微课恰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 学生对于课堂中没有掌握的内容, 可以通过课后的微课排疑解难, 对于课堂中感兴趣的内容, 课后可以通过微课获得更多的知识链接, 为优秀生提供知识拓展的机会。

四、微课的优势

在教学实践中, 笔者尝试将开发的系列微课作为教学课堂中的一种教学资源, 适时地应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 既成就了高效课堂, 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微课的无穷魅力。

(一) 利用微课突破重难点

初中英语课本中设计的语法点很多, 初中生记忆与理解这些知识点的难度较大。虽然教师在课堂上也反复讲解, 但是比较枯燥乏味, 效果也不理想。将语法知识点的讲解制成微课在课堂上播放, 短短几分钟之内, 明快的图片和朗朗上口的口诀, 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吸引学生认真观看学习, 积极记忆、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点, 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英语大、小写字母的规范书写在七年级的初始阶段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为此, 笔者制作了相关的微课:英语26个大写字母的规范书写和英语26个小写字母的规范书写。例如, “英语26个小写字母的规范书写”微课, 首先将字母在四线格中的位置通过口诀呈现, 让学生对小写字母的规范书写有整体的了解 (见图3) ;接着用动画逐个演示字母的书写笔顺, 要求学生边看边跟着念、跟着写, 并总结出小写字母书写笔顺的基本规律;然后引导学生把26个小写字母的书写按所处在四线格中的不同位置进行归类, 用通俗易记的口诀归纳 (参见图4) ;最后通过玩游戏的方式, 要求学生在26个小写字母中找出两笔写成的字母 (参见图5) , 以达到强化巩固的目的。

微课全长6分钟, 简单实用、形象直观。同时, 琅琅上口的口诀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掌握这个重点内容的概率。

(二) 利用微课创设情景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常常需要为学生的交流创设情景, 微课可以较好的实现这一目的。团队的王敦老师在教授八年级Unit 5第三课时, 利用手机拍摄的一段暴风雨肆虐岳阳市的真实视频, 录制了一堂渗透德育的微课。微视频在课堂上播放时, 学生被人们在灾难面前无所畏惧、互相帮助的场景所震撼, 教师没有开口说一句话, 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见图6) 。

(三) 利用微课提高复习效率

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复习课效率, 一直是英语教师深入研究的热点之一。复习型微课能够有效地解决初中英语复习课时少、复习课乏味、单调的问题, 大大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在一般过去时态归类复习时, 团队的方莉老师录制了一个复习型微课,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首先, 她将自己在英国学习时的照片制作成视频并配上音乐, 边讲解、边播放, 播放第一遍时, 要求学生说出所听到的过去式动词, 然后基于这些过去式动词, 学生回顾总结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 在微课中还设计了游戏、rap等形式加以操练巩固。播放第二遍时, 通过师生问答引出过去时态的陈述句和疑问句, 引导学生回顾总结过去时态的句式特点并加以操练, 然后配以书面练习来进一步巩固。这几分钟的微课, 对过去时态的复习一气呵成, 将单调乏味的复习课变得生动有趣而且效果显著。

实践证明, 复习型微课避免了教师在多个平行班之间的重复讲解, 教师之间可以资源共享, 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 可以将视频拷下来课后再看, 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复习, 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四) 利用微课促进教师业务成长

制作微课就是微研究的过程, 微课制作的过程是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其本身就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 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业务成长。微课便于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传播, 方便了教师之间教学经验和方法的交流。系列微课便于教师进行知识管理, 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微课制作的学习和实践, 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

结束语

微课不仅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而且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能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魅力,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微课不“微”, 这是我们的共识。通过课堂实践, 感受了微课程的魅力:语言精炼、结构严谨、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深入浅出、通俗有趣。

微课利用其网络传送的便捷与录影重复利用、成本低的特性, 将会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成为一种新型的教与学的资源。

参考文献

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微课设计与创新应用 篇5

----参加戴尔“互联创未来”经验交流会汇报之二

【作者:许玲娣

发布时间:2013-12-21 22:22:18 点击数:651】

今天聆听了柯清超教授关于《微课设计与创新》的专题讲座,进一步了解到今后教学方式的发展趋势,受益匪浅。

柯教授在讲座中提到课程教学方式的发展将由封闭走向开放,而MOOC课程已经在变革当前的课程教学。所谓MOOC课程就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通过社会化网络学习环境向参与者提供围绕某个主题的分布式开放教育资源和活动,允许参与者在领域专家指导下通过自行组织学习方式参与课程资源建设与分享、建构个人学习与概念网络,形成个性化意义与观点的关联式课程。MOOC的核心是社会化学习,是基于社会化网络的以连接、沟通、分享和创新等为主要活动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是通过协作共享空间寻找、消费、创建和贡献信息的新范式。

目前翻转式课堂(微课堂)正在弥补着传统教学的不足。

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Woodland Park学校的化学老师 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为那些耽误上课的学生,录制在线视频课程,创造了“翻转课堂模式”。

2007年美国的一名基金公司分析员Salman Khan通过自己制作的微课件为表妹补课的模式获得巨大成功。目前美国每天有上百万学生晚上在家观看Khan学院的数学教学视频,第二天则跟同学一齐在教室做作业,遇到问题有老师和同学可以请教。这跟传统的“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方式正好相反,被称为“翻转课堂”。翻转课堂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

那么这名美国的基金公司分析员可汗(Khan)他所制作的微课都有哪些特点呢?

1、面向学生,聚焦学习;

2、知识粒度适中,支持碎片化学习;

3、思维的可视化与动态展示;

4、语言精炼,讲解亲切;

5、符合网络传播的技术规范。翻转课堂对“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两个认知环节进行了优化。

那么今后的大数据与智慧教育的紧密结合将会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新愿景。教育大数据汇聚存储了教育领域的信息资产,是发展“智慧教育”最重要的基础,而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技术是连接教育大数据与智慧教育的桥梁。

微课是什么?微课是“微课堂”、微型教学、微型课件,是网络时代下以促进学生知识建构与能力发展为目标的新型资源形式。根据教学内容或教学用途,微课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微课不应是传统灌输式教学的新手段,它应该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表现形式等方面有创新。

微课该如何应用呢?它应该是:作为“补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作为课程教学的组成要素,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模式;作为移动式自主学习资源,支持非正式学习,如移动学习、终身学习等。

微课程资源不是使用视频取代教师,不是让学习者无序学习、孤立学习;微课程资源是一种手段,创设更多机会让学习者积极主动学习;微课资源为培训与教学模式创新提供基础,但不是教学的全部,不是要替代传统教学,它只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

那么微课有哪些制作方式呢?微课资源有多种制作方式:PPT讲解录制、视频拍摄、平板电脑录屏、可汗式录屏等。

1、基于PPT的微课;

2、PPT+旁白式;

3、PPT+快课工具式;

4、使用录屏软件录制可汗式微课;

5、使用拍摄设备直接录制教学视频;

6、使用平板电脑录制。

方法一:使用PowerPoint2010制作微课:准备好“微课堂”的PPT课件;使用幻灯片放映中的“录制幻灯片演示”逐页录制解说;使用文件中的“另存为”功能,保存为windows Media WMV视频格式。

方法二:使用快课工具制作:快课课件(Rapid Learning Courseware)指的是充分利用教师已有讲义,迅速把教学内容e化的资源建设形式。同时Rapid Learning也指的是一种学习方式,包含高效学习、快速学习的涵义。

快速课件的制作过程:准备授课课件(PowerPoint格式);打开PPT课件,应用快课工具逐页录制讲解;加入互动活动元素,如互动练习题、测试等;生成“快课”课程资源(可选Flash格式、HTML5等)。

可汗视频使用的工具:录屏软件CamtasiaRecorder;手写板Wacom BambooTablet;免费绘图软件SmoothDraw。

微课开发与应用 篇6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微课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5-0069-02

1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微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逐渐占据一席之地,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微课”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微课”资源的选择和应用关乎语文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模式。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在写作文时碰到的主要问题就是不知道该写什么,这主要也源于小学生缺少对身边事和物的观察和领悟,因此在语文写作时觉得没有素材。“微课”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

2 小学语文作文传统教学与微课模式分析

语文作文是培养学生个性、创造力的教学活动,它应该能体现出小学生的内心思想和自我。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多通过优秀作文分析、写作技巧传授等方式来进行作文教学,大多数小学生的作文都缺少灵气,内容大多是陈词滥调,或由优秀范文语句堆砌而成,小学生这个年纪该有的童真、童趣无迹可寻。当写作时,小学生往往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地凑字数。长此以往,小学生会觉得作文课枯燥无味,对语文作文的教学质量必定产生消极的影响。

小学语文作文微课,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确定好教学主旨,然后将教学内容与音频、视频、图片、文本等结合起来形成PPT或者微视频,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移动教学等方面。小学生语文作文微课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将枯燥的语言以生动的图片、动画等形式直观地展现于小学生面前,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课堂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可以说,小学生语文作文微课能够有效地解决小学生“不会写作文”“不知道作文写什么”的难题[1]。因此,教师在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方面需要下足功夫,鉴于微课的时长有限制,其教学主旨必须明确,且能凸现重点和难点,一些综合素材要能吸引住学生的眼球。

3 小学语文作文微课资源的开发

選择语文教材内容作为微课资源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一些精美的文章,教师可以将其作为微课素材进行设计,不仅能够有益于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且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小学语文教材有的语句生动地刻画出人的神态、动作,有的能深刻地反映出人的心理活动,有的是对环境、季节的形象描述。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这些素材进行归类设计,辅助以音乐、图片、情境模拟等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此外,针对教材中一些比较好的课文,教师在进行完课文教学后可以把其设计成微课,让小学生根据原文续写、缩写等方式来加强他们的写作功底,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微课资源开发途径。

将小学生活动视频作为微课素材 小学生还处于爱玩的年纪,课间休息、活动课、体育课中,他们总是愿意投身到有趣的游戏中,尽情地展现他们的童真和欢声笑语。此外,学校也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如演讲比赛、运动会、歌唱比赛、拔河比赛等。这些活动无疑是教会小学生去观察、体验生活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便携式的设备,将小学生参加活动的这些瞬间录制成视频,通过剪裁后作为微课的视频素材。在微课中将这些活动视频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师此时可以加以引导,让学生用语句进行适当的表达,锻炼他们的文笔。例如,在播放拔河比赛视频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描写获胜一方和失败一方的表情、动作和潜在的心理活动。这样的写作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有兴趣动笔。

同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能仅局限于视频记录,更应当注重实际生活中点滴细节的观察。当然,为了增强对学生的感官刺激,教师可以为视频适当地增添一些艺术文字、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结合小学生活动的视频微课教学对于培养小学生细心观察人物、事物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增强了课堂趣味性[2]。

为小学生创造真实的情境感受 小学生语文作文教学中不乏一些关乎自然美景、季节的题材,由于小学生的阅历还不够丰富,很多人对下雪的冬天、炎热的夏天观察不细致,他们在写作时的思维往往也只能局限于读到的范文、平常电视里的场景。因此,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可以将每个季节的特点、季节的变换呈现在微课中,让学生对每个季节有切身的感受,包括:冬天飘落的雪花,结冰的河水,穿着厚衣服的行人;夏天的蝉鸣,炙热的太阳;秋天飘落满地的黄叶;春天清脆的鸟叫声,新鲜的种子在发芽……将这些场景以图片、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配上适当的音效制作成微课视频,让学生感觉在经历季节的变换。教师引导学生将每个季节的特点以及他们对每个季节的感受用文笔表达出来,学生在如身临其境后也更加愿意用文字来抒发情怀,表达出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

将学生的实践经历作为微课资源 素材来源于生活,小学生的年纪还小,他们的作文素材更应当从生活实践中获取。教师首先鼓励学生多去亲身实践,如帮助妈妈做家务、扶老人过马路、多读些名人轶事等,并让学生用文字、图片等形式记录下来他们的感受。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就可以选择性地将学生的实践经历加进去,让一个人的素材成为共同学习的素材,这对于开拓小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对学习、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具有很大帮助。

4 小学生语文作文微课的前景

教师在制作微课时,选择的微课资源不同,微课的类型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有写作技巧微课、优秀范文欣赏微课、语文课文写作练习微课等。我国现阶段微课资源仍主要依赖微课比赛积累,与小学语文作文相关的微课非常少,因此可以说小学语文作文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更需要人们去努力地探索。将微课视频与其他教学资源相结合,建设成小学生语文作文教学数据库是将作文微课应用于实际的重要前提。

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目标是让小学生了解语文作文的重要性,通过作文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自我,培养自己细心观察的能力;小学生通过作文教学应该能写出诸如叙事、想象、写景、写人等多种体裁的作文。小学生语文作文微课应该按照这个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和制作,并做好资源归类。“人物描写技巧微课”“如何写好作文开头微课”“写一种动物微课”都是很好的微课教材[3]。

作文微课的适用性和互动性非常重要。首先,教师在选择微课资源时,一定要考虑到现实的教学情况,比如学生的作文基础、班级的学习氛围等,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微课资源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学生能够从作文微课中受益,提高其写作水平。其次,作文微课的在线互动性也非常重要,学生或者学生家长的建议和意见是督促教师进行微课资源优化的重要力量。

5 结语

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微课作为可移动的课堂具有很广阔的发展与应用前景。由于小学语文作文微课资源较为稀缺,建立一个微课资源共享和应用平台十分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制作微课时,更需要注重微课资源的选择与应用,这样才能满足小学生在语文作文学习和写作能力培养方面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2]罗莎.语文作文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35):25-26.

[3]马国义.互动教学重要性的探讨: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吉林教育,2014(7):19-21.

微课开发与应用 篇7

关键词:微课,学科式微课,系列微课,三维动画

2011 年, 广东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老师首次提出“微课”概念。之后微课因为“参与性强”“技术门槛低”“易制作生成”等特点发展迅猛, 甚至形成“全民微课”的壮观现象[1]。但是, 目前的微课开发应用仍存在重技术轻设计、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等问题。微课数量虽多, 但分布零散, 没有形成专题式、学科式、系列化的微课体系, 不利于学生系统化的知识建构[2]。那么, 学科式的系列微课应如何进行开发和应用呢?下面笔者将结合高中三维动画校本系列微课的开发和应用实践进行探讨。

一、学科式系列微课的内涵

微课按其教学内容的构成不同, 可分为基于知识点的微课、专题式和学科式的系列微课。基于知识点的微课通常由1 节左右的微课组成, 聚焦于某个知识点的解决。专题式微课通常由3 节以上微课组成, 是指围绕某个特定的教学专题或主题、一系列具有逻辑关系的层次化、连续性、独立化的微课集合[3]。学科式微课则在教学内容上比专题式微课范围更广, 通常由7 节以上的微课组成 (具体数量根据学科内容而定) , 是一门完整学科的微课集合。学科式系列微课可向学生传授完整的学科知识。

学科式微课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和零散的微课教学, 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及其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但可以在课堂上, 而且可以在家中等课外的碎片时间通过计算机或移动设备进行学习。相比在课堂上教师现场讲课的一次性, 学生在课外可以反复多次的观看微课视频, 直到明白为止。这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帮助尤为突出。

第二, 学科式系列微课可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系统的、连贯的、完整的建构式的课程知识。通过学科微课的学习就可以把一门学科课程完整的学下来, 其教学效果是一两节零散的微课无法比拟的。但目前我国的微课资源大多是零散的, 知识点谱系的随意性较强, 而学科式的系列化微课却凤毛麟角。因此学科式的系列微课将是今后微课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第三, 可重用性。微课经过开发、实践检验和修改完善后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可以多次反复用于教学实践。特别是建立学科微课库后, 教师课堂上知识传授的要求会相对减轻, 从而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答疑和知识的内化方面。

二、高中三维动画系列微课的需求分析

学科式系列微课在开发前应对该学科的教学现状和需求进行分析, 以确定项目开发的目标。以高中三维动画的学科教学为例:高中三维动画设计是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于2010年开始新增的一个评选类比赛项目, 是所有评选类比赛项目中最难的项目之一, 每年全国的参赛作品总数不足二维动画的一半。通过前期的教学实践, 笔者发现三维动画开发技术复杂、教学课时少和辅导教师不足是难出作品的主要原因, 并且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逾越。于是, 笔者尝试通过开发和应用系列微课来突破教学难点, 主要从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和教师情况三个方面进行需求分析。

第一, 教学内容分析。三维动画教学内容庞杂, 特别在建模、蒙皮、动作表情设计等方面尤为复杂, 而且还缺乏优质的教材和学习资源。这就要求系列微课不但能够对知识点精准击破, 而且能对知识点选题得当, 能够提供系统的、连贯的、完整的建构式的系列课程知识, 有利于学生系统的自主学习。

第二, 学生情况分析。目前高中的教学课时安排以高考科目为主, 兴趣班的课时非常有限。学生在三维动画设计方面基本上是零基础, 想在课内的有限课时完成庞杂的知识建构非常困难。这就要求系列微课能够满足学生利用课外的碎片时间自主学习的需要。

第三, 教师情况分析。目前, 绝大部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并没有接受过三维动画设计的专业培训, 三维动画的辅导教师严重缺乏。如笔者所在学校就只有笔者一位三维动画辅导老师, 却要同时对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的学生上课。这就要求系列微课至少可以完成知识呈现和知识的初步内化功能, 使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聚焦于答疑解惑和师生交流, 从而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三、高中三维动画系列微课的设计原则

学科式系列微课要满足教学的需求应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笔者所在学校的三维动画系列微课以流行的录屏式软件操作型微课为主, 以三维动画的设计流程为主线。对其设计原则, 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提出如下八点建议:

(一) 选题要得当, 章节目录宜清晰

学科式微课是层次化、系统化的微课集合, 因此在开发前首先应根据学科的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情进行选题, 建立微课的章节目录框架。例如, 笔者根据三维动画学科内容庞杂、学生零基础、课时少的特点, 对课程目录采取以三维动画设计流程为主线、同时以主线课程和拓展课程并举的方法。其中, 主线课程构成课程体系的主要框架, 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拓展课程是主线课程知识内容的拓展, 其基础内容学生已经入门或者学习难度相对较低, 可由学生自主控制学习的进度。若把主线课程比作树干, 则拓展课程则是伸展的枝叶, 主线课程选题宜精, 拓展课程选题宜博。通过主线课程的学习, 学生可以快速掌握学科的骨干知识, 窥看学科知识的整体框架。通过拓展课程的学习, 学生可掌握学科的知识细节, 扩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二) 单节微课的知识点粒度宜精

微课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内容精。微课的时间长度大多在5-8 分钟, 一般不超过10 分钟, 在这个时间长度中, 学习者的精神集中度最高, 学习效果最好。教师应根据微课的时间长度对微课的知识点进行适当分割。如果某个知识点, 用一节微课可以讲透, 则按一节微课进行教学设计。否则可将该知识点进行适当分割, 按两节或更多的微课进行教学设计。例如, 蒙皮是三维动画设计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角色模型通过蒙皮之后可使角色的骨骼运动带动角色皮肤的运动, 从而使角色模型产生动画效果。蒙皮的操作对学习者来说相当复杂, 特别是蒙皮细节调整就更难。如果蒙皮做不好, 角色运动过程中将出现很多奇怪的不合常理的皮肤变形, 严重影响动画的美感和质量。显然一节微课无法将知识点讲透, 于是, 笔者将蒙皮的知识点进行分割, 制作了基础蒙皮和蒙皮调整两节微课。

(三) 引入宜创设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 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对于软件操作型微课, 通过创设生动的问题情景, 笔者认为至少有三大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使学生明确制作的目标, 三是引起学生的思考:目标是如何制作的?例如, 讲解可编辑多边形建模入门时, 笔者先在3ds Max中展示一张制作完成的餐椅模型, 然后提出问题:这张漂亮的餐椅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又如在讲解蒙皮原理的时候, 笔者先展示一个人物模型行走的动画, 然后提出问题:这个人物模型是怎样动起来的?

(四) 软件操作的思路和原理宜清晰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结构就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观念, 它不仅包括掌握一般原理, 而且还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懂得基本原理可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有利于记忆, 适于迁移。而对于软件操作类的微课来说, 软件操作的思路和原理正是知识结构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而这恰恰正是许多微课普遍容易缺乏的环节。因为如果没有讲清楚操作的思路和原理, 学习者就很容易迷失在繁琐的操作步骤中, 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只有真正理解操作的原理和思路, 学习者才会明白具体操作步骤的意义, 才会举一反三。例如, 路径约束动画在三维动画中是指物体沿着特定的曲线路径进行运动的动画。而在3ds Max中几何体是不能直接沿曲线运动的, 需要借助虚拟体的帮助, 因此操作步骤非常繁琐。为了把问题讲清楚, 笔者在微课中, 首先展示了制作的成品——小汽车沿曲线运动的动画, 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然后讲解路径约束动画的基本思路, 最后才是教师演示具体的操作过程。这样, 尽管操作步骤繁琐, 但是学生思路清晰, 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五) 重难点的把握要准确, 讲解宜详细

教学重难点的把握, 很大程度关乎教师的教学经验。只有经过丰富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教学反馈, 才能准确的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学习难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例如蒙皮是三维动画制作的重点和难点, 蒙皮没有做好, 角色的骨骼动画就无法开始制作。以往按每周6 个课时计算, 学生一个月时间也没有完成蒙皮是常有的事。蒙皮中可能出现的皮肤变形情况千差万别, 需要一定的制作经验才能掌握。而目前讲述蒙皮调整的资料非常少, 也没有提供完整的方法和步骤。在制作蒙皮微课的时候, 笔者首先总结整理出蒙皮调整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并对相关的步骤进行详细的原理讲解, 让学生把知识点理解透彻, 然后才以相关的例子进行示范操作演示。

(六) 语言表达要流畅、清晰和富有感染力

微课教学通常是教师非现场教学, 因此要让学生有亲临课堂现场的感觉就需要教师的语言表达富有感染力,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笔者认为至少应做到三点:一是语速恰当, 二是吐字清晰流畅, 三是语调抑扬顿挫, 富有感情。语速如果过快容易使学习者听不清楚, 过慢又容易产生懒洋洋的感觉, 使学习者失去耐心和精神分散。同时, 可多用启发性的语言, 引起学生的思考, 激发学生的兴趣。

(七) 资源配套要完善

微课的资源核心是教学视频, 除此之外还需要相配套的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等。如果是软件操作类微课, 相关配套还要有更高的要求。比如PPT课件中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思路要清晰, 操作步骤要详细。这样学生不但在新课学习的时候对操作的原理思路和步骤会更明确, 而且复习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看PPT课件, 不一定需要重新观看教学视频, 从而节省了复习的时间。另外, 还需要配套教学视频中用到的源文件 (包括初始源文件和操作完成的参考源文件) 以及作业中需要用到源文件等等。

(八) 视频高分辨率宜高

高清的视频分辨率能使学习者更容易快速理解微课的教学内容, 特别是软件操作类微课对分辨率的要求更高。例如三维动画软件3ds Max和Maya软件界面庞大、操作命令复杂, 需要较高的分辨率才能看清楚。如果视频分辨率较低, 学生对操作的命令和过程看不清楚, 即使勉强看明白也比较费神,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就容易明显降低。反之, 如果微课视频分辨率较高, 甚至和学习者的电脑屏幕一致, 学习者就容易产生教师直接在自己的电脑上进行操作演示的感觉, 教学效果会明显提升。目前主流显示器的分辨率均达到720p或1080p, 所以笔者建议软件操作类的录屏式微课的视频分辨率可设为720p甚至1080p。

四、高中三维动画系列微课的开发

微课按开发技术可分为拍摄型微课、录屏式微课、软件合成型微课和混合式微课。录屏式微课主要是指使用录屏软件 (如Camtasia Studio 6 中文版) , 同步录制教师在电脑屏幕上的演示内容或操作讲解过程。录屏式微课所需设备简单 (如一台电脑和麦克风) , 制作快捷, 并能充分展示软件的操作细节和过程, 是信息技术课软件操作类微课的最佳选择。高中三维动画系列微课正是采用了“Camtasia Studio 6 中文版+ppt+3ds Max”的典型的录屏式制作方法。录屏式微课的开发技术简单明了, 但是在制作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 不宜频繁变焦。有时候在分辨率较低的微课视频中, 为了使学习者看清楚细节, 会使用变焦的技术, 使局部的细节放大。但是, 频繁的切换会使观看者容易产生视觉疲劳, 容易产生头晕的感觉, 而且容易使观看者搞不清楚该局部在全局的准确位置。笔者建议减少变焦的次数或者完全不使用变焦, 直接采用720p或者1080p的高清分辨率录制视频。当使用高清分辨率时, 视频细节自然可以一览无遗。其实即使用高清分辨率的录屏式微课视频文件也并不大。笔者采用1080p的高清分辨率录制的一段约5 分钟的录屏式微课视频也不过12MB左右。

第二, 字幕不宜过多。微课的特点之一是简单明了。适当的字幕提示是需要的。但是如果字幕过多, 观看者既要追踪视频中的操作步骤又要追踪屏幕中的字幕提示, 就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 精神反而不能集中。笔者建议, 尽量减少字幕的提示, 或者直接使用ppt中呈现的文字来作为字幕。因为PPT中的文字通常比较大, 位于视频的中央, 而且做软件操作演示的时候PPT通常会隐藏在软件界面的后面, 观看者观看视频会更加自然, 精神更加集中。

五、高中三维动画系列微课的应用

目前微课的应用方式主要有微课导学、翻转课堂以及作为自学材料等等。微课导学是指把学习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部分。课前学生在微学案的指导下观看微课视频, 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课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微课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同时尝试完成相关作业, 教师同时对学生进行答疑。课后学生利用微课资源进行复习和继续完成未完成的作业[5], 具体如图1 所示。而翻转课堂则是把学习过程中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颠倒过来, 主要为分课前和课中两个阶段。知识的传授在课前完成。上课前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完成针对性练习等方式完成知识的传授。知识的内化主要在课中。课堂中教师通过创设环境、答疑解惑等引导学生交流、协作、解决问题[6], 具体如图2 所示。笔者认为这些应用方式各有长短, 具体使用哪一种方式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方面进行考虑。翻转课堂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但是因为知识传授阶段在课前完成, 因此要求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自学能力较高, 课外的学习时间也要较为充裕, 并且有相应的计算机硬件环境支持。微课导学的方式对学生课前学习的要求不如翻转课堂高, 但是却需要较多的课堂教学课时。另外, 建构主义认为, 学生知识的建构都是在学生自己原有的经验之上构建的。因此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来说, 入门的时候需要教师更多的指导。当学生入门掌握了该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学习方法之后, 才更容易进行自主学习。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三维动画的教学内容, 对主线课程的前期入门部分采用微课导学的方式, 对主线课程的后期部分和扩展课程则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

六、学科式系列微课开发应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学科式系列微课目前在中小学的实践案例较少, 在开发应用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难点和棘手的问题。笔者以自己的亲身实践为例, 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一) 时间成本高的问题

开发一节高质量的微课, 其开发成本是相当高的。需要预先做好教学设计, 制作好课件, 进行预讲。另外, 以录屏式微课为例, 视频录像通常还不是一次可以做出来, 需要反复多次打磨, 才能保证质量。以笔者为例, 不算教学设计和课件, 通常一节微课视频的制作时间都要半天。但是通常一线教师的教学任务都比较重, 能够用于制作微课的时间并不多, 而且微课视频还需要一定的制作环境, 比如拍摄型微课需要准备教室和拍摄的器材, 录屏式微课需要相对安静的录音环境等等。因此, 笔者建议最好是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开发。具体可以由团队主持人和成员先确定学科微课的目录, 分好章节。按每个成员负责一个完整的章节内容, 保证该章节制作风格的统一性。每个成员在制作视频前先做好各自章节的教学设计和课件, 由团队共同研究通过后再进行视频制作。团队合作有利于减轻单个教师的工作量。

(二) 质量控制的问题

微课的最大优点之一是可重用性, 微课的实际教学效果也依赖于微课的质量, 因此微课的质量至关重要。如果微课质量不好, 不但影响当前的学生, 还会影响下一批的学生。因此笔者建议, 宁愿在微课制作特别是视频录像上多花点时间, 也要保证质量。以录屏式软件操作型微课为例, 在录屏时很容易出现口误或者误操作这些瑕疵。比如在制作汽车路径约束动画的时候, 汽车链接到虚拟体之前是需要先链接到世界坐标空间的。如果教师在演示时忘记这一步, 后来发现出错, 返回重新做, 又不把问题讲清楚的话, 学生思路就会很混乱, 变得无所适从。当然, 如果是通过故意误操作来提醒学生注意, 同时把问题讲解清楚就另当别论了。

(三) 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任何探索和创新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无论采用哪种应用方式, 制作的微课经过教学实践之后总会发现各种问题, 需要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教师需要反思:微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的学习反馈怎样?怎样改进教学效果会更好?有没有出现一些知识性的错漏?有没有一些学生经常会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等等。教师发现问题之后需要及时对微课进行调整, 设计调整过程如图3 所示。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经常进行教学反思, 同时对微课进行不断的调整完善。比如, 笔者原来开发的三维动画系列微课是没有分主线课程和扩展课程的。但经过教学实践之后笔者发现, 现有的教学课时有限, 课程内容是讲不完的, 即使勉强讲完, 留给学生进行项目设计和开发的时间又会严重不足, 导致参赛作品不能按时完成。因此, 笔者做了大胆的尝试, 把课程拆分为主线课程和扩展课程。主抓主线课程的教学进度控制和重难点落实, 同时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对拓展课程大胆超前学习, 适度控制拓展课程的教学进度。

七、结束语

近年来通过高中三维动画系列微课的开发和应用, 笔者所在学校的竞赛成绩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广东省内更处于领先水平。学科式系列微课能使学生获得完整的建构式的课程知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微课的质量和应用方法, 需要做到选题科学、教学设计优良、应用方法符合教学实际等, 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尽管前期开发成本稍高, 但微课具有较好的可重用性, 教师在课堂上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答疑解惑和师生交流中, 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教师的工作也会更轻松。因此, 笔者希望学科式系列微课的开发和应用实践可给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冯智慧, 郑晓丹.微课新界定:从技术开发迈向有效设计——访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和佛山教育局胡铁生老师[J].数字教育, 2015, (4) :56-60.

[2][3]胡铁生.微课建设的误区与发展建议[J].教育信息技术, 2014, (5) :33-34, 70.

[4]王同聚.“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 2015, (2) :112-117.

生理学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性研究 篇8

1 资源开发的目的和原则

生理学微课资源的开发目的, 主要是针对课堂中的难点或较为抽象、不易讲解的知识点进行答疑解惑, 以期有效辅助学生在课余时间对学科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在资源开发中, 课题组始终以学生需求为主导, 坚持内容的实用性、讲授的带入性和传递的有效性原则。

2 资源开发的类别和要求

生理学属于医学类基础学科, 其课程一般分为理论和实验两部分。依据使用目的和内容的不同, 课题组将生理学微课资源分为指导型、理论型和实验型3 种 (见表1) 。指导型微课基本与各章节对应, 主要帮助学生宏观把握某模块知识和学习方法;理论型微课与实验型微课主要针对课堂和实验课中的疑难点进行讲解或示教。为方便学生全面掌握微课知识点, 课题组将每一类型资源均按视频资源和配套资源两部分准备。视频资源录制应根据讲授内容和教师个人要求, 可采取多种方式, 时长一般不超过15 min, 影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 主要内容 (或环节) 有字幕提示。配套资源是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学习的资源, 包括可能用到的课件、互动习题、动画、图片和总结等。

3 资源开发和应用流程

在微课制作过程中, 教师首先根据微课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和授课准备, 然后编写脚本, 选择相应模式录制。录制完毕后交由技术人员进行后期加工剪辑, 同时个人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相关拓展资源和测试练习的补充, 具体流程见图1。微课的应用选择学校Moodle (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 课程管理系统, 即“面向对象的模块化动态学习环境”, 将其作为生理学微课资源应用平台。

4 应用评价

4.1 对象

课题组于2015 年3 月从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4 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6 个大班中,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选择了1 个实验班和1 个对照班, 并进行了生理学微课资源应用对比研究。其中实验班193 人, 对照班182 人, 两班学生性别、年龄和入学成绩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4.2 方法

两班生理学课程由两名不同教师讲授, 其教学水平基本一致, 所用教材、授课内容和讲课深度相同。实验班额外进行第二课堂微课应用, 具体措施如下: (1) 要求所有学生每周登录基于Moodle平台的生理学微课网在线学习不少于1 次。 (2) 实验班学生期末总成绩中微课平台学习成绩占20 分, 满足以下条件即可获得:在讨论区留言20 条以上;认真完成作业并提交5 次以上。实验班和对照班期末采用同一试卷进行考核, 同时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微课应用问卷调查。

4.3 结果

4.3.1 实验班微课问卷调查 (见表2)

4.3.2 两班期末理论成绩比较 (见表3)

5 结语

微课平台是微课资源展示和应用的重要载体, 但是其开发繁琐。近年来有文献报道我国部分教师利用公共免费的社交空间进行微课的应用探索, 如刘慧霞[4]将微课视频上传至QQ空间, 同时借助每个班级的QQ群, 建立即时互动的微课学习平台, 取得良好效果。张志宏[5]认为建设微课平台要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 注重操作的便捷性、开放性和吸引力。Moodle网络课程平台最早由澳大利亚教师Martin Dougiamas于2002 年开发设计, 目前已升级到2.6 版本, 该系统除了具有免费、源码开放等优势外, 完全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而构建[6], 自带资源、作业、测验等多种活动模块, 这与微课的核心价值理念完全一致。课题组通过对生理学微课资源的搭建应用, 发现实验班学生各项学习指标满意度均较高, 且期末理论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说明在当前我国尚缺乏主流微课应用平台的情况下, 借助Moodle系统搭建满足自身需要的微课资源并开展教学, 不失为一个简洁、有效的途径。

微课资源的“碎片化”呈现特别符合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调取, 迎合了人们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 这也正是微课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7]。Moodle由于受自身功能模块的限制, 并不适应移动学习的要求。我国近几年已经有人在进行积极研究, 司雨昌[8]对Moodle平台进行了支持移动学习的扩展设计;傅霖、李胜宾[9]利用Moodle本身内置的Mobile Web Service, 使用最新的网页开发技术HTML5、CSS3、j Query Mobile和开源的移动框架Phone Gap进行开发, 构建了一个实用的、基于Moodle系统的移动学习客户端应用程序。本课题组进行生理学微课资源开发所用的Moodle平台是基于2.5 系统上主题皮肤“clean”的套用, 经测试, 亦能较好适应学生移动终端的访问。

在生理学微课资源开发过程中, 课题组深刻感受到, 基于完整学科的微课资源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中优良的教师团队是核心要素, 团队成员既要有扎实、广博的专业知识, 又要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 同时也离不开与多媒体技术人员的有效沟通和协作。课件前期进行动画设计和美化加工, 可对后期的视频编辑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趋势下, 探索专业学科教师信息技能培养模式、方案及手段具有更为积极和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中国高校微课研究报告[R].北京: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2014.

[2]王佑镁.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可用性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0 (4) :69-72.

[3]刘慧霞, 马建伟, 闰秀英, 等.微课在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 (电子版) , 2012, 2 (4) :14-16.

[4]刘慧霞.微课在护理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 2013, 10 (11) :489-490.

[5]张志宏.从面向学习者的角度架设微课平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 (324) :52-53.

[6]何元.基于Moodle的《电子商务基础》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8 (9) :1755-1757.

[7]张建列, 李宇红.微课让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N].广东科技报, 2013-01-18 (7) .

[8]司雨昌.基于Moodle平台的移动学习扩展技术探究[J].计算机时代, 2011 (2) :38-40.

国外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案例剖析 篇9

英国教师电视网站视频库

英国教师电视网站 (Teachers TV, TTV, http://www.teachers.tv) 的微课视频资源建设从2004年开播以来至2011年4月被迫关闭, 经历了7年时间。英国教师电视网站视频库中的微课视频资源应用和推广远超预期目标, 只是后来视频资源服务器无法承受来自全世界范围的众多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巨大访问量, 其点击率曾一度超过了586万人次, 加上近年来英国也面临金融危机, 无奈之下英国教育部将那些由政府出资开发的3500个精品微课视频通过签约的方式转让给了国内的其他网络运营商, 如TES网站, 并要求其继续免费给教师开放使用。

1.微课视频的目标:由英国学校与家庭部 (Department for Children, Schools and Families DCSF) 全额资助, 但是视频内容的编辑完全是独立的。2004年创办时就规划用5年时间帮助学龄儿童和中小学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 当时的策略基于利用好教师教学以外的时间, 投入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学设计研究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 (Agnes Mc Mahon, 2008) 。

2.微课视频的内容:微课内容涵盖了英国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所有课程, 每段视频长度一般在20分钟左右, 而且视频的中间或开头结尾部分通常会穿插教育研究者或管理者与教师的随机访谈视频, 课堂实境教学内容10分钟左右。英国各地课堂教学改革或学校教育管理改革的时讯专题节目 (长度10~15分钟) 也会定期通过该网站播放, 然后收录到网站视频库, 从预告到发布, 最后到入库成为常态。

3.微课视频的用途:能帮助教师拓宽教学技能, 深化教学实践, 通过资源能帮助教师联系更多的同行。视频资源的开发深入了学校、深入了课堂。这些视频资源能帮助教师节省时间并获取一些实用性的建议、教学思想和课堂资源。

4.微课视频网站的七大愿景: (1) 在教学技能、教学管理和教学引领方面承担有目的性的培训。 (2) 分享彼此的实践经验, 传递先进的教学思想。 (3) 提供实践指导思想以便帮助教师在节省时间的同时, 提高教学质量。 (4) 为广大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资源。 (5) 鼓励通过与时俱进地传递教育改革新闻和教学信息并走向专业化。 (6) 引导广大教师利用好其他的网络教学资源。 (7) 为广大教师建立志同道合的网络社群。

5.微课视频的开发原则: (1) 在展示近期教师专业发展的时候, 遵循视频证据的重要性。 (2) 直观记录教学方法对课堂产生的影响要比教师对教学行为的文字描述更加有效。 (3) 重点记录学习的发生情境, 鼓励观众聚焦学生和他们的学习结果。 (4) 对有需求的辅助资源提供恰当的综合描述。

6.绩效的考核指标: (1) 达标率:微课视频资源受众面百分比以至少每月连续观看5分钟以上, 观众数量以每月连续观看5分钟以上来计算。 (2) 忠诚度:视频观众的百分比每月至少连续观看5分钟和每月观看30分钟 (不需要连续观看) 来计算。 (3) 互动性:关注特定用户, 以及视频下载的文件总数和流量需要超过一个月。 (4) 适用性:运用于本校课堂或满足培训要求的视频节目。 (5) 用时合理:要评定上个月教师观众的学习平均分, 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对频道视频的用时是否合理。 (6) 易用性:公开视频发布的时间表, 容易发现网站资源。评价量化目标要与视频评价绩效管理模式和评价指标相对比。

7.微课视频对教学实践的影响:视频访问量的统计从开办的第二年9月单月访问量56837人次上升到第三年7月的单月访问量116099人次, 访问量早已实现了翻倍。开通第三年有2%的班主任认为这些资源对他们的教学实践很重要;29%的教师认为有一些效果;37%的教师认为对他们的教学能力和岗位绩效有效;54%的人认为相当受鼓舞。

基于维基管理功能的微课视频应用

美国密西西比西北社区基金会 (Community Foundation of Northwest Mississippi) 属于非营利性的学术机构, 总部位于美国中南部地区。2008年由乔·托马斯 (Joe Thomas) 博士带领的视频编辑团队创办了基于维基功能的视频资源库“观看知道学习” (Watch Know Learn, http://www.watchknowlearn.org/) 。他们的工作重点是根据学生用户的多样性推荐视频, 全体编辑拥有强烈的责任感要给用户提供最优质的素质教育。为实现这个目标, 邀请教师或教育工作者推荐能被收录至目录的视频, 然后采用维基框架和理念, 对那些视频进行审核和批准, 进行恰当分类。这些视频是从互联网上找到的最优质的视频, 涵盖中小学 (3~18岁) 的所有教育主题, 而且儿童观看绝对安全。

1.视频库目标:打造一个世界顶级的在线中小学教学视频库, 这些在线视频的域名可供教育者储存、分类和最佳等级评分。确保这些服务是免费的, 以便于教师、家长和学生在世界任何地点能存取与使用。

2.视频库内容:已收录超过5万个教育视频, 整理成一个包含5千多个类别的目录。授课教师和在家学习的学生无需任何注册费用, 就可以自由浏览视频目录, 按照科目和年龄进行搜索。为确保效用, 视频标题、说明、年龄段和评分得到编辑。网站不拍摄视频, 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广泛邀请教育专业团队人员采用维基系统来管理那些优质的微课视频, 将优质微课视频的链接提供给世界各地的教师和学生使用。

3.视频库的发展:2008年美国维基百科的共同创始人之一拉里·桑格 (Larry Sanger) 博士设计和发起成立一间新型的教育视频图书馆, 通过维基理念让教学实践中的教师集体管理这间网络在线视频图书馆。桑格博士2009年担任了该视频图书馆的执行主管, 2年后, 该项目转由托马斯博士负责。此外, 该项目也吸收了有影响力的哈佛学者Lawrence Lessig和Chris Dede给在线学习资源注入了学术的生命力。

4.课堂教师自己做主: (1) 视频 (由群组或个人) 共同管理, 为学校学生提供视频学习。 (2) 视频库可以提供个性化子域名称, 与博客和维基服务类似。 (3) 教师个性化维基视频管理可以展现个性化的徽标图。 (4) 教师可以选用学校特定颜色和视频的皮肤。 (5) 教师个性化选用的视频目录, 使用权限可对内或对外开放。 (6) 教师可以将新的视频嵌入自己的课堂中并加到自己的视频目录中, 展现众人受益的维基之道。 (7) 正如教师自己在使用的视频文件一样, 在导入视频的时候, 记得加入标题和描述。

英语学科专业微课视频应用研究

美国“英语中心” (English Central, 简称EC) 视频网站创始人施瓦茨 (Schwartz) 在2008年创建了“英语中心”英语学习视频内容库。9000多个地道的和特别制作的视频提供最新最全的内容。以内容为基础的沉浸式语言学习:看学说 (Watch Learn Speak, http://www.englishcentral.com) 学生不仅可以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来学习, 也可以将英语分为专题来学习。通过初、中、高三个级别来选择课程目录。如“沟通技能”, “演讲技能”, 还有专门的“发音课程”和“词汇课程”。

1.视频目标:对英语阅读、听力、口语、语法、写作和发音纠错等学习过程进行整合和指导。

2.技术特点:视频还采用了计算机自适应、时间间隔学习系统, 可以追踪每一个从看单个视频到成功掌握的学习过程。

3.应用策略:只要设置一个“课程页面”, 教师就可以规划自己的班级, 个性化设置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收听学生的录音和跟踪他们的学习进度, 下载并打印班级报告。微课视频应用途径: (1) 将微课视频与现行的课程 (教科书的内容) 进行整合; (2) 将微课视频与在线学习内容进行整合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3) 将微课视频资源与教学内容的复习巩固进行整合。首先, 技术创新体现在视频字幕播放和词汇释义可以同时进行, 甚至语音拼读包括音节和音素呈现可以实现同步;其次, 以视频为基础的词汇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课的考试分数, 以及利用独特的互动语音评价技术提高口语流利程度和发音反馈进行跟踪式评价。学习内容拥有超过2万个中心词。利用“上下文”学习, 使用户能够看到单词在真实视频剪辑的多个实例 (搭配) 。根据视频和字幕提示可以进行配音, 支持英语听、说、读、写和测试过程。最后可以进入视频博客社区交流, 网络研讨会分享其他学校的成功教学经验。资源绩效评价量规值得儿童、青少年甚至成人学习者参考 (如表1) 。

微课视频资源开发和应用的启示和建议

1.启示

微课视频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从开始贯彻政府教育政策为切入口, 逐渐由政府投入过渡到学术机构和专家团队的自主创新引领应用。通过辐射带动社会公益资金的投入, 基于维基功能的微课视频库共享管理机制最后向多元化、学科化的发展方向找到了未来的出路 (如表2) 。

2.建议

如果教师把对微课视频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行动放到实践性活动场域中, 那么, 对教师教育和专业发展的研究就能够寻找到最理想的着陆场。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做过有关教师教育和教师信念的测量, 测量量表值得教师参考和借鉴, 或许能寻找到自己切实可行的研究路线图 (如表3) 。

当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 能借用网络微课视频资源将优秀教师从繁重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的时候, 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师生关系。要让学生体会到技术除了打字、发送信息之外, 它也能使学习过程变成更具意外发现的学习、敞开大门的即时的学习、“揭秘式”的学习。视频是增强实境的学习资源, 也有利于学习环境的创设, 比较容易实现自然用户界面、实现语义互联的应用。教师在关注学生21世纪学习技能评价的同时, 也在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和提振自己的教师信念。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外微课视频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文献进行研读, 聚焦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建构所需的增强实境、自然用户界面、实现语义互联应用、对21世纪学习技能的评价, 分别对英国教师电视网站视频库、美国中小学微课视频维基资源库和英语学科微课视频库的开发和应用进行了研究综述, 将微课视频的开发和应用的目标、内容、技术特点和相关的案例效果等进行了横向的比较。最后阐述了国外微课视频资源开发和应用的策略对国内开发和应用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增强实境,微课视频,视频维基,翻转学习

参考文献

[1]吴秉健.新媒体联盟对未来教育技术应用的十大趋势展望[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2 (11) :75-76.

[2]Agnes McMahon Teachers TV Education Analysis Report Research Report DCSF-RW060 Agnes McMahon 2008ISBN 978 1847752369 [EB/OL] http://dera.ioe.ac.uk/8584/1/DCSF-RW060.pdf 2013-3-2.

[3]EnglishCentral 学术用途 [EB/OL] http://www.englishcentralchina.com/academic#!/teacher-resources2013-3-2.

[4]Tetsuo KIMURA The Effects of English Speaking Practice with a Web-Based CALL System NiigataSeiryo University Kimura, 2010, JALTCALL 2012 (2012.06.02, Konan University) [EB/OL] http://www.authorstream.com/Presentation/tetsuokimura-1435149-the-effects-of-english-speaking-practice-with-web-based-call-system/ 2013-3-2.

[5]Gary Price Watch, Know, Learn: A Rich Online Video Academy Apr 2, 2012 [EB/OL] http://searchengineland.com/watch-know-learn-a-rich-online-video-academy-116767 2013-3-3.

[6]eSchoolMedia 2012 Readers’ Choice Awards Fifty edu-products and services that are making a difference inschools p12 [EB/OL] http://www.eschoolnews.com/files/2012/01/RCA2012Final1.pdf 2013-3-9.

论高职英语微课的设计及开发应用 篇10

关键词:高职英语,微课,开发

“微课”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人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提出。以可汉学院与TEDED为代表的微型网络教学视频的出现进一步触发了教育研究者对微课应用的可行性探索, 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个山区学校——林地公园高中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的“翻转课堂”研究也给教育者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借鉴。

国家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 其背景是现阶段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 互联网带动了各类经济和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发展, 使得社会逐渐走向现代化、网络化。近几年, 生活中出现的微信、微小说、微商、电商等都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 微课的出现也是顺应了“微时代”发展发趋势, 成为各大高校研究的热点。

1 微课的优点

微课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在以前的认识中, 笔者一直认为微课是记录课堂活动的一小段视频, 或是将45分钟的一节课分解成多个的课堂碎片。但是经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后, 笔者才对微课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 以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为载体的, 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活动。虽然微课时间短, 但设计和制作精良, 讲解细致, 知识点小而明确, 学习效率高、效果佳。通过研究, 笔者发现微课作为一种教和学的新模式, 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1.1 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中进行, 而知识的吸收与掌握则在课外。学生需要克服学习中的重点、难点时, 教师往往并不在现场, 而教师也没有做到因材施教。而如果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环境颠倒过来, 学习的有效性将发生怎样的改变?微课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自助餐”式的学习体验。微课以一个个完整而独立的知识点呈现, 无论是学习新知识, 还是课后复习, 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 选择性地学习某些知识难点或者技能, 并且可以反复播放学习, 针对性强, 灵活性强, 学习时间充足, 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

1.2 有助于师生间的良性互动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因此如何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就显得十分重要。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弱, 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 课前不预习, 课后不复习, 所以课堂中很难跟上老师的上课进度, 这样就会造成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而微课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 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观看与课堂讲授相关的知识点, 有了准备, 学生在课堂中也会表现积极, 参与度和热情也会有所提高。对课堂中将后内容有疑问的话, 课后还可以对微课进行学习。微课短小精悍, 可以下载到手机里观看学习, 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学习中还可以通过微信或公众平台进行交流, 分享彼此间的知识和见解、共同解决学习中的疑问, 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

1.3 有利于推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 各校应积极引进和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微课可以尝试与翻转课堂相结合, 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观看教师设计的微课视频, 让学生了解教学的重点、难点, 对于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录, 课堂中教师重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解决学习难点, 将教学从课堂向课外延伸, 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整体教学效果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2 微课设计原则

微课的设计在于挖掘每个教学点的策略, 从表象看深度问题, 微课主要研究教学中发生的问题, 也可以把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难点作为教学点, 制成微课程, 它是课堂的一部分。

2.1 选题要窄, 避免繁杂

微课不但时间短, 且内容要单一明朗。不能包括过多的内容, 一个知识点足以成为一个微课的选题。另外, 如果为了参赛, 微课的选题最好选择本课程的精彩片段或适合运用各种教育技术手段的教学单元。

2.2 手段要新, 避免简单

有学者把微课分为“PPT式”“讲解式”和“情景剧式”, 这只是为了学习或研究微课特点的一种分析。如果运用PPT式, 教师又不出镜, 微课的表现手法就受到了限制, 整个微课显得过于简单。笔者认为, 讲解式是最能表现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模式, 并且通过后期制作添加PPT和情景剧, 教育技术手段比较丰富。

2.3 制作要精, 避免粗糙

微课制作比较难解决的是各种素材, 有的教师从网上下载或抓屏获得各种素材, 这些素材往往有图标或与微课无关的字幕, 有的视频分辨率过低, 有的背景有干扰, 这些都会影响微课的质量。另外, 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视频的原有尺寸, 不要有“漏光”或黑边。视频录制最好请专业人士来拍摄, 音频素材也要注意防止噪音干扰。

2.4 导入要快, 避免拖延

微课的片头和课程导入都要明快, 片头动画与微课名称一气呵成, 10秒左右就足够。课程导入也要快, 尽快进入主题。有的教师在进入主题前要举一个例子或做一个大纲, 所有这些尽量要快, 一两分钟已经足够长了。

2.5 讲解要灵, 避免啰唆

教师在讲解时, 语言要精练, 语速要快捷, 语音要明亮, 思路要清晰。一定要防止语言啰唆重复或表达不清的现象, 教学过程节奏要快, 层次要清楚。

3 微课设计及应用分析

目前国内有不少学者对微课的设计原则和模型进行了研究, 笔者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 根据教学实践设计出以下模型。

例:设计主题——过去完成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准确记住部分单词的过去分词。

能准确记住并说出过去完成时态的构成及句子结构。

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的过去完成时态的句子描述简单的图片。

重点和难点:准确记住并说出过去完成时态的构成及句子结构。

运用所学的过去完成时态的句子描述简单的图片。

教学设计:

★导入

首先看一个时间轴, 用含有过去时态的两个简单句子描述轴上的图片。进而引出含有过去完成时态的复合句:By the time Li Lei got up, his sister had already washed all the clothes. (配图)

★新授

继续展示两个时间轴, 模仿上述复合句用含有过去完成时态的句子描述时间轴。 (配图)

By the time I got to school, the teacher had come into the classroom.

By the time I got home, my little brother had gone to bed.

★结构

构成:过去完成时的基本结构:“had+动词的过去分词”。

定义:过去完成时表示过去某一时刻或某一动作之前完成的动作或呈现的状态, 也就是说发生在过去的过去。

过去完成时的结构归纳: (通过视频, 让学生找出所学时态)

1) 可以用by, before等构成的短语来引导。

2) 也可以用when, before, after等引导的从句来引导。

也就是说By the time=When/Before/After+过去时态的句子表示从句, 用含有过去完成时态的句子表示主句。注意从句用过去时态, 主句用过去完成时态。

★评价及反馈

1) 当我到达火车站时, 火车已经离开了。

By the time I got to the station, the train_______.

2) 到上学期末为止, 我们学了1500个单词。

By the end of last term we______1, 500 words.

3) 当他到学校时, 他意识到他把作业忘在家里了。

When he got to school, he realized that he_____his home⁃work at home.

在教学中可以将微课应用于翻转课堂中, 主要流程为:制作微课并上传到学习平台或网站——学生到学习中心学习或下载到手机学习——课堂活动及问题反馈——教学评价及反馈——改进提高微课制作质量。这一过程不仅实现了课内课外相结合, 而且通过教学实践也促进了教师微课制作水平和内容质量的提高, 有助于高职英语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4 微课建设中的问题及建议

首先, 选题很重要, 一定要见微知著。微课在制作之前, 最重要的是要确定课题, 即一个知识点, 而并非一整堂课, 我们必须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困惑的一个重点难点或易错点切入。所以, 微课制作之前的选题很重要, 要科学, 有启发性, 能唤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从而达到见微知著的效果。

其次, 深入解读文本, 设计脚本。高职英语的学科特点, 决定了高职英语学习的特点, 在微课制作之前, 一定要针对学情, 深入地解读文本, 抓住重难点, 撰写设计脚本。脚本设计中, 教师的讲授过程要简明扼要, 深入浅出。微课展示的时间短, 这也对教师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 以最少的语言把问题的症结点破, 不枝蔓, 不拖沓, 深入浅出, 透彻、明了。

最后, 微课的制作和呈现要简洁, 信息技术的运用要恰到好处, 不需要高大上, 更不要喧宾夺主。英语微课的制作一定要努力呈现英语的学科特点, 体现英语学习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管是Camtasia Studio还是Office 2010, 都只是在微课制作时提供的技术方面的支持, 不能反客为主。在遇到一些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 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将知识点显性化、形象化、传媒化, 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 体现英语学科和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黄俐.高职行业英语微课的教学设计[J].语文学刊, 2015 (11) .

[2]胡铁生.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4 (24) .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4]应筱艳, 吴星杨.基于录屏技术的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 (11) .

上一篇:自动化运行技术下一篇:历史学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