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艺术

2024-05-10

新闻采访艺术(精选十篇)

新闻采访艺术 篇1

1 新闻采访艺术手段

新闻采访艺术手段主要体现在记者的提问内容、效果和形式上。对受访者做出有效的提问能够提升采访效果,能够让受访者更好地接受采访,拉近记者与受访者之间的距离,为采访提供良好的氛围。

1.1 抓住主题。

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中需要根据新闻的主题进行提问,所以抓住新闻的主题,对于保证新闻采访的成功率十分重要,它可以减少采访者提出问题的次数,也可以避免提出和新闻主题不相干的问题,受访者也乐于回答主要问题,而不是回答更多偏离主题的问题。

1.2 积极引导。

在需要受访者积极配合,对采访提问回答更多的相关内容时,需要采访记者在完成提问之后,积极地引导受访者进行作答,特别是在受访者有隐私、模糊或顾虑时,更需要耐心引导受访者,利用巧妙的引导方法消除受访者的顾虑,唤醒其记忆。

1.3 具备亲切感。

新闻记者在采访中,首先需要让受访者明确自己的身份和工作情况,让受访者快速地了解自己,这有助于进一步拉近受访者与记者的距离。新闻记者应该以明确、和蔼、谦虚的态度进行提问,在受访者回答问题时,新闻记者需要认真聆听,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采访效果,顺利完成采访。

1.4 灵活多样。

新闻采访艺术的主要体现就是采访的提问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在进行采访时,要保持一个与受访者相近的情绪态度上,然后进行换位思考,尽量揣摩受访者的思想、感情、爱好。不要去追问受访者,让受访者产生厌烦感,也不要搜索、分析、复原过去避讳的事物,应该重视真实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物,然后根据事物的特点进行灵活采访,发掘事物之间的联系,采制出真正有价值的新闻。

2 新闻采访的比对

在新闻采访时,比对是记者经常运用的采访手段,也是运用较多的采访手段之一,通常情况下,记者会根据新闻素材找到具有政治意义和大众关注的内容进行比对,利用比较来确定事件的重点,这对于采访的不断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2.1 政治内容比对。

政治方面的采访会有许多过往的素材,记者在进行政治采访时需要对受访者进行充分的分析,对要采访的内容进行联想和比对,运用政治标准找出采访涉及到的重要素材及问题,了解所找的素材能否引起社会反响,提出的问题是不是以往所提出的。只有和过去的采访内容相比对,找出过去采访相近的素材,才能从中发掘重要的素材和有效的有价值的信息。

2.2 新闻情况的比对。

新闻情况的对比主要是对受众普遍性的比对,对受众时效上的比对。受众的普遍性的比对,主要是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的普遍性的比对,为了方便采访,发现受众关注的新闻内容。受众的普遍性的比对能够更好地了解新闻的整体播报情况,人民群众对社会上普遍存在问题的一些看法。时效上的比对,主要是新闻采访时间的比对,采访的时间是否具有时效性,如果新闻内容不具有时效性,不是当日发生的采访,就会让广大观众觉得新闻内容陈旧,所以,采访中必须注意新闻的时效性,要报道最新、最近的新闻素材,通过和过往的新闻素材进行对比,找到最新素材的重点内容,然后对新事件进行采访。只有具备新闻性和时效性的新闻才更有播报价值,才能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

3 结语

新闻记者的新闻采访艺术,主要体现在采访手段和采访内容两个方面。做好适宜的采访手段、.恰当提问、善于观察和耐心倾听,能不断提高新闻记者的综合能力,更好地完成新闻采访。

摘要: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对要报道的内容所做的采访工作,需要运用语言技巧充分表达采访的内容。新闻记者一般需要从提问、感受、对比等方面进行多种艺术的展示,目的是提高新闻采访的质量,让新闻采访更有价值。在采访中,需要受访者积极参与到采访过程中,这样才能提高采访的效果,让新闻记者可以顺利完成采访。我们要让新闻采访成为语言艺术,让受访者与新闻记者积极互动,不断提高新闻记者的新闻采访质量。本文通过对新闻记者的新闻采访艺术的探讨,给新闻采访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及建议。

关键词:新闻记者,采访工作,采访艺术

参考文献

[1]杨青.浅谈记者新闻采访的提问艺术[J].红河学院学报,2013,(1):83-84.

[2]周乐.电视记者新闻采访工作中提问的方法与技巧[J].中国传媒科技,2012,(16):172-173.

[3]潘旭光.探析电视新闻采访中的提问艺术[J].新闻窗,2014,(2):75.

浅谈新闻采访的沟通艺术 篇2

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为采集新闻而进行的调查或访问活动,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如何与采访对象进行心理沟通呢?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态度的被采访者,应采取有效的沟通艺术。

一、迅速接近采访对象

根据不同的情况,记者与采访对象接近的架“桥”艺术各有千秋,一般需要注意的是:

1.采访前,对采访对象有所了解。这方面的准备很重要,记者对采访对象的有关情况掌握得越透彻,判断就能越准确,就越能找到感情上的通道,便于架设接近的“桥”。

2.尊重对方,以礼相待。记者态度谦恭、落落大方,将使采访对象产生愉悦、畅快的感觉;记者态度不好或脾气浮躁,将使采访对象产生厌恶情绪,会对记者表示冷漠与反感。在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态度要谦逊诚挚,不卑不亢,从人格上尊重任何采访对象。在记者面前,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是采访对象,都是平等的,应扫除等级观念和自傲、自卑等心理。

3.诚实守信,说到就要做到。守信的记者能获得采访对象的信任。守信包括以下方面:预先约定了采访时间、地点,一般不要变更,记者应按时赴约,以示诚意与礼貌;对个人隐私或采访对象讲明不能传播的内容,记者都要为之保密;记者答应为采访对象办的事,应照办不误,若临时发生困难,也应及时说明情况。这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就能建立起互相信任、协作的关系,为今后采访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

4.记者要表现出应有的思想和知识修养。记者的谈吐、举止,要注意文明修养,大方而不做作,说话通俗而不庸俗。记者的仪表应端正庄重,除外貌整洁外,更要注重内在气质,尤其在采访中要注意神态与坐姿、立姿。

二、采取适当的应变对策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应注意采访对象的一举一动,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有的采访对象初次见到记者,可能显得拘谨、局促,表现出眼光飘忽,目不正视,或搓着双手,或坐立不安。这时,记者就要通过闲谈、说笑来缓和对方的紧张心理。记者采访中随机应变,灵活采取适当政策,总的原则是:采访对象喜时,乘兴追问;采访对象怒时,促其冷静;采访对象疑时,释疑解虑;采访对象悲时,给以安慰;采访对象疲劳时,适可而止;采访对象拒谈时,暂不强求。

三、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感应规律

新闻采访这一特殊的调查研究,其中充满着复杂奥妙的心理感应活动。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感应规律,大体上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访对象社会需要的程度,制约着采访的局面。很显然,采访对象之所以乐意接待记者采访,热情洋溢、滔滔不绝甚至不厌其烦介绍情况,是出于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或者称为精神的社会的需要。反之,采访对象不愿接受甚至拒绝记者采访,往往认为没有需要或者对自己的利益有所损害。因此,记者采访满足采访对象社会需要的程度,制约着采访的局面。

2.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记者与采访对象,双方的第一印象如何至关重要。采访对象往往是从记者的提问和谈吐中感到记者的思想水平与为人品格,因此,高明的记者大多重视第一问题的设计,能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记者平时在基层采访工人农民,若是初次见面,寒暄内容可以是家庭成员生活状况等。若是家访,还可以从家庭摆设、庭院花草等聊起。这需要记者因地、因时、因人制宜,从聊天中逐渐转入正题。

3.自己人效应与异己人效应诱导着心理沟通的成效。“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是自己人效应与异己人效应的通俗化解释。记者与采访对象谈话,应努力寻找共同语言,即共同感兴趣的事物,共同的观点与情感等。这样,心理上产生共鸣,双方产生好感与亲近感,心理距离就会大大缩短。

4.采访谈话需要稳定的情绪。情绪,是一种随感觉而来的心理状态。访问谈话中需要稳定的情绪,即愉快的安静的放松的情绪,而不是不快的狂躁的紧张的情绪。有经验的记者反对在旅馆房间、会议室中访问人,因为这些都是人员杂乱、不得安静的地方,不利于情绪的放松。采访谈话是记者了解事实经过与真相、收集新闻素材的主要途径,目的性强,因此不允许与采访对象东拉西扯、漫无边际、离题甚远。

如何提高电视新闻采访的艺术性 篇3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234-01

引言

电视采访是技巧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艺术。采访的艺术性往往是电视新闻报道中应注意的问题。宏观上应对新闻采访活动的特征及其共性进行把握,微观上对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进行分析,再深入地了解并把握采访的方法、技巧及思维方式。电视采访作为一门艺术,不但要继承采访活动的历史性质,而且还要展现现代采访的新潮流。

电视新闻采访是电视新闻报道的表现手法之一,是记者运用一定的电子手段,认识客观事物,采集和挖掘新闻事实的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电视新闻报道的基础和前提是采访。采访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新闻作品的质量,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应该十分注意电视新闻采访的艺术,在采访上下功夫,这样才能创造出优秀的电视新闻作品。

1 实现采访艺术性的基础:访前准备

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是访前准备,被称为“静态采访”,记者确定选题后,为了准确无误的掌握宣传口径,研究与当次报道有关的方针政策,特别是最新的方针政策,从而体现最新的宣传意图。新闻界有句俗话叫“吃透两头”,意思就是记者必须坚持加强自身的政治和理论学习。我们要用“新闻眼”去发现新闻,搞好新闻报道采访前需要研究事件和采访对象材料,了解事件的背景,为采访做好准备。就是上要深刻了解黨和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方针、法令法规,下要了解民情。

为了使这项准备工作更充分,应当拟定采访提纲,列出所要提的问题。所提问题可依具体情况按时间先后或逻辑关系列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深入到被访对象所处的环境中去,和采访对象打成一片.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与距离感。

2 实现采访艺术性的若干问题

2.1 语言的技巧

语言艺术对于采访来说十分重要,语言运用的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采访效果的好坏。根据不同的人记者要提出不同的问题,这也正是人们所说的“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精心设计的提问以及语言技巧的灵活运用,这将成功的激起每一个被采访者倾吐述说的愿望,把得到的内容通过概括、归纳后,设计出能够触动被采访者“兴奋点”的提问。记者在采访时,一定要尊重对方,注意礼貌,把自身与其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

2.2 提问的艺术

记者提出的问题应该是针对性强、具体、简洁、明确的,而不是大而抽象、笼统而宽泛的,提问要尽量具体,问题需客观,记者必须始终清晰地认识到,以“个人的身份说话”和以“第一人称说话”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说话要把握好分寸。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电视记者应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尽可能获得真实、生动、新鲜的材料,捕捉最有价值的素材。

2.3 方式手段的多样化

在采访过程中为了全面了解情况,记者应经常与主管领导进行交流,包括工作过程、缺点、成绩、教训、经验、群众反映等;可以使用书面材料的形式,从现成材料中找一些线索的突破口:可以以开调查会的形式,对个别重点问题进行全面了解,丰富报道材料。总之,要进行立体式的采访,从多角度、多方位获得材料,力求报道准确、真实。

2.4 善于营造气氛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采访气氛,记者可以以聊天、谈话的形式进行采访,避免被采访对象精神紧张。为此,记者一定要控制好现场的气氛,包括控制好采访对象的情绪以及自己的情绪。如果记者顺着被采访对象的思路走,那么采访肯定会失败。记者要学会采取聊天谈心的方式,使被采访对象无意识的回答问题,这样获得的材料最富有真情实感,也最能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当采访对象回答问题时,记者可以通过之身的表情或肢体语言来控制和影响对方的谈话。如果对方答非所问或不着边际,记者可以摇摇头或皱一下眉头,用表情或肢体语言来予以否定,以此来提示对方转变谈话思路。换句话说如果对方说的句句切合新闻中心。记者也可以用表情或肢体语言来表示赞许、肯定与兴奋,证明这正是记者所需要的新闻材料。记者自身的装束乃至言谈举止,都会在采访中影响采访对象的情绪。如果记者文明礼貌,谦虚谨慎,举止大方得体,态度诚恳热情,就相当于给采访对象安排了轻松愉快的情绪环境,这样采访工作自然会顺利进行。

2.5 注意细节

要懂得如何在采访中捕捉那些细微的闪光点,积累丰富的素材。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有了具体的东西,有了新的视角,才能深入认识事物。没有一个个具体的数据,具体的事实,只凭一般性的材料是很难写出新颖的新闻的。因此记者提问要具体,不能漫无边际,没有宗旨。在采访过程中,要通过访问、观察等方法,深入掌握事实。当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后,经过一系列的筛选、分析、判断、提炼.思路才会逐渐清晰,一篇报道的主题才会明确起来。

3 采访同期拍摄与后期作品形成的艺术

电视新闻采访中,应努力提高记者的业务能力和职业修养。因为镜前采访是电视采访中最突出的标志。电视报道就是将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谈直接呈现在观众眼前。电视新闻记者在现代传媒中的角色定位更加丰富。记者的作用不在局限于采访和传播新闻消息,其现场交流、提问、访谈等动态活动也参与了新闻制作,其对观众的吸引力,也以成为了新闻制作及组成的一部分。

广播电视记者进行采访的手段,除了语言之外。还要依靠摄录器材。记者的观察、询问、分析、报道以及被采访者的现场表现、摄录器材的记录效果,都会影响着新闻素材的采访及传播。区别电视记者和文字记者的又一特点是其对器材的相对依赖性。对于广播电视记者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能熟练地操作摄录器材,这也是广播电视记者所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

电视新闻报道与技术手段紧密联系在一起。拍摄过程中,新闻画面拍摄准备不足,主体对象选择不清楚,推拉、摇拍等手段运用不合理,以及全景、中景、近景处理不当,都不能较好地反映新闻主题。电视新闻可以通过“等”、“抢”、“挑”、“偷拍”、“组织拍摄”等方法进行拍摄。作为新闻素材,一定要突出电视新闻特点。要拍好画面,使画面富于美感,规范工整:要精心搜集现场背景声,鼓励记者现场出镜,并交待新闻背景,点评新闻事件,这会增强新闻的可信性。只有采集到好的画面和各种声音的素材,后期才能制作出精彩的电视新闻。

4 结语

掌握并灵活运用现场采访提问的技巧,练就一门过硬的现场采访基本功,这不仅是我国电视事业发展形势之所需,更是作为一名优秀的电视记者所应具备的素质。但这种素质的练就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实践,反复探索总结,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李艳:《对改革开放以来电视新闻创新发展的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12).

[2]盂旭舒:《电视新闻采访的语用区域》.《当代传播》2008(1).

[3]靳增武、马丽娜:《浅析电视新闻采访中的“霍桑效应”》,《新闻知识》2007(2).

[4]张默:《新闻采访与写作》/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新闻采访的艺术分析 篇4

1 新闻采访的语言艺术——“学会沟通”

新闻采访建立在沟通的急促之上, 语言艺术的体现依托“沟通”的直观体现。对于新闻记者而言, 语言艺术的科学把握, 关键在于“学会沟通”, 在沟通中体现人文风貌、真切的表达思想情感, 这些都是语言艺术魅力的着力点。语言艺术的构建, 主要在于新闻记者要具备扎实的职业技能, 在情感表达、提问技巧等方面, 紧紧围绕采访主题, 让主题在采访中升华, 在新闻事件中“以小见大”、“一针见血”, 这才能达到新闻报道的效果。

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 记者应与采访者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 进而在沟通中形成“倾心而谈”、“真情表达”的沟通氛围。因此, 沟通是新闻记者所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 更是采访艺术的重要构成元素。沟通作为新闻记者的特殊本领, 一是要随机应变, 在采访中消除陌生, 建立起亲切的采访关系, 在适应采访者的同时, 更需要适应自己, 营造和谐的提问氛围。无论是提问技巧的把握, 还是提问语言的表达, 都需要在沟通中准确表达情感, 在情感中获取所需要的新闻素材, 进而出色地完成采访任务。

2 新闻采访的技能艺术——“学会控制”

新闻采访是一个过程, 需要记者具备良好的控制能力, 控制采访中各要素的状态最佳化。新闻记者在采访中, 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沉着冷静、思维缜密, 紧紧围绕采访主题, 布局好、控制好这个采访过程。无论是被采访者的身份如何、地位如何, 新闻记者都要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 学会控制既是对自己的尊重, 更是对被采访者的尊重。

首先, 对被采访者的态度与方式控制。被采访者是采访过程的参与者, 对待采访者的态度与方式, 考验的是新闻记者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在实际中, 一些新闻记者表现出高高在上的新闻姿态;一些新闻记者表现出自我感情抒发的新闻状态, 这些新闻状态的出现, 究其缘由, 就是新闻记者的技能艺术缺乏, 在情感上控制不到位, 对被采访者缺乏尊重。因此, 学会控制是新闻记者所需具备的基本技能与素养;其次, 对于采访中突发事情的控制。采访中突发事件的发生, 难以避免。如, 被采访者突然出现情绪波动;采访环境突然恶劣等, 这些都需要记者保持沉着冷静的处理心态, 及时控制采访现场, 并进行采访现场的重新布局;再次, 对于采访中的情感控制。新闻记者作为一种职业, 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情感的有效控制一方面是完成采访任务的重要基础, 也是记者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因此, 记者要善于控制情感, 在采访中正确的表达情感, 不能出现过于偏激的情感表达。

3 新闻采访的艺术——“学会做人”

新闻采访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过程, 期间有情感、有故事、有情节, 而这些要素的构建需要“学会做人”的艺术体现。首先, 沟通是采访的基础, 建立在人与人的真诚沟通之上, 强调人的情感的真情流露, 而非虚情假意、欺骗情感的“报道”;其次, 新闻采访要强化对人的关注, 特别是对生命的真诚关注与热爱, 是获取新闻生命力的重要基础;再次, 新闻采访要针对不同的人, 提出不同的问题, 让采访所处的环境对应其主题, 方可实现有效的新闻采访。例如, 采访农忙中的农民, 不应将人家叫到乡镇里, 而应该主动走到他们工作的地理田间, 和农民聊收成、唠唠家常, 这符合新闻采访的主题。因此, 新闻采访要“学会做人”, 做有心人、做爱心人, 在工作中充分尊重自己的职业, 也充分尊重每一位被采访者。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新闻采访的艺术性体现, 主要在于如何在采访中构建艺术元素, 在元素中体现采访技能, 进而让采访紧紧围绕主题。因此, 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一是要“学会控制”, 控制情感、控制现场;二是要“学会沟通”, 为新闻采访的成功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三是要“学会做人”, 尊重自己、尊重被采访者, 尊重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 才能出色的完成采访任务, 达到所期待的新闻采访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崇彬.浅谈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J].才智, 2014 (02) .

[2]陈琳.采访中提问艺术的分析[J].新闻传播, 2013 (04) .

[3]郑艳丽, 魏晓雅.新闻采访的艺术[J].新闻传播, 2014 (07) .

新闻采访艺术 篇5

口述历史是近年来中国大陆学界的一个热点与亮点,口述历史有助于普通民众书写历史,展示历史叙事的多元性,有助于深入认识人类思维及叙说方式的特质,中国当代口述历史抢救和创造了鲜活史料,弥补了文献历史的缺漏与局限,为还原历史真相提供了可能。

【摘要】口述历史近年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新方法,也成为媒体和图书市场上出现的新标签。但是,以问答形式出现的文章或影像都是口述历史吗?口述历史访谈与新闻采访有何异同?本文对口述历史研究与新闻传播的互动关系进行梳理,从人物关系、工作方法、职业伦理道德以及具体的提问方式、价值判断标准等方面,对新闻采访与口述历史访谈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进行比较。

一、口述历史与新闻传播的关系

国外学者认为最早的历史记录都是口述历史,但现代口述历史始于上世纪40年代,并直接受益于传播学的兴起。从物质条件上看,它依赖于现代传播技术。录音是现代口述历史研究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录音技术特别是便携式录音机的出现,现代口述历史便不存在。近年来飞速发展的数字化影音技术更让口述历史研究如虎添翼。

口述历史研究与新闻业关系密切,美国最早的口述历史学者艾伦·内文斯就曾是一名新闻工作者。1948年,艾伦·内文斯于哥伦比亚大学创立第一座口述历史档案馆,开始进行“有系统地从还活着的美国风云人物口中和文件上,套取他们最近60年来参与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全部记录”。这被认为是现代口述历史研究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正是由于这种渊源,口述历史在访谈方法、人物对象选择等诸多方面与新闻报道有相似之处。

口述历史研究者在访谈中直接借用新闻采访的现成经验。曾任美国口述历史协会会长的历史学家唐纳德·里奇写了一本《大家都来做口述历史:实务指南》,其中关于“如何提出尴尬问题”等访谈技巧主要借鉴名记者的采访方法。口述历史访谈强调与受访者建立良好关系,要求访谈者尽可能倾听被访者的谈话,这些有助于提高访谈质量的基本方法和观念大都来自于新闻采访。

二、新闻采访与口述历史定义

(一)关于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是为搜集新闻素材、撰写新闻稿件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采访是新闻的前提和基础,记者每写一篇稿件.都要首先进行采访活动。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的定义,新闻采访是一个通过观察、推理和核实而进行的采集事实的过程。这些事实组织在一个新闻报道中,就可以给读者和听众一个关于某事件的完整的说明。记者的工作就是寻找隐藏在表层之下的真相。

(二)关于口述历史

20世纪40年代,具有现代意义的口述史学在美国产生,六七十年代在欧洲和其他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利用。近年来,口述史越来越被中国大陆史学界所重视。口述史首先是一种研究方法,口述史学能否作为历史学一个分支学科尚待实践和研究。如果仅仅作为一种方法,口述史方法应当具备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史学家搜集史料的方法;其二,史学家利用口述史料撰写历史的方法。①如司马迁的《史记》,就 是依据大量实地考察得到的口述访谈资料与丰富的文献记载相互引证而撰写的。在古希腊时期,“历史”一词的含义就是“根据事件目击者所做的证词去推究事实真相”②美国历史学家唐纳德•里奇在《大家都来做口述历史》一书中说:“那些能够被提取和保存的记忆是口述历史的核心。简言之,口述历史是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口述历史访谈指的是一位准备完善的访谈者向受访者提出问题,并且以录音或录影记录下彼此的问与答。”口述史最大的特点是“拿来主义”,基本上是原汁原味地把口述内容用文字反 映出来,并冠名以“口述史”。③

三、新闻采访与口述历史的异同

(一)相同点

二者都为探求“真相”,都以调查方式工作,口述历史访谈与新闻记者采访相似,也是向对象进行采访,然后把采访所得的材料进行整理。有以下的相似点

1、事件、人物与访谈对象

口述的叙述对象是人物和事件。口述历史访谈也相应地分为以人为主和以事件为主两大类。以人为主者,或是个人叙述一生或一段经历者,对于访谈中这一对人物,口述历史界称之为“访谈者”和“受访者”,新闻界称之为“采访者”和“被 ①②梁景和,王胜《关于口述史的思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里特尔.历史学概念辞典(W.Ritter,Dictionary of Concepts inHistory)[Z].纽约,1986.③梁景和,王胜《关于口述史的思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采访对象”。名词不同,角色却极为相似:一个设计问题、提出问题,一个回答问题;一个主动,一个被动。口述历史访谈与新闻采访都严重依赖采访对象的话语,但口述历史的依赖程度显然更大,因为新闻记者在对方不开口的情况下还可以观察采访。

2、目的相同——寻求真相

真实是口述历史的价值所在。口述历史要求的真实,不仅仅是口述访谈录音整理的“真实”,更重要的是受访者所口述的“历史内容”的真实。后者显然远比前者更重要。因此,整理访谈录音无论再“真实”、再“原汁原味”,也无法保证口述“历史内容”的真实;口述历史的真实与否,主要取决于受访者口述“历史内容”的真实与否,而不完全决定于整理者是否忠实于访谈录音。要求受访者所讲的一切都符合“客观事实”,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口述者无意作伪造假,而是抱着实话实说的真诚,但因为其当时的见闻条件、历时记忆在一定程度上的必然失真、以及不可能不加进的主观因素等,对历史事件的忆述也不可能符合已逝的客观真实。有人说:“口述中包含各种不真实成分,几乎是难以避免的。二者都以忠实记录为最高标准,都认为正在书写历史或记录历史,都试图颠覆人们已经形成的固有认识,向读者揭示一个原本不被知晓的真相。因此,它们在获取信息的手段上有很大相似性,都采取了面对面访谈、资料搜索等方式。

口述历史的访谈者也是“发问专家”,也要事先精心准备,罗列问题提纲。他们也要取得受访者的信任,让受访者以坦诚的态度讲真话。二者都要与采访对象进行沟通,打破彼此间的陌生感。

新闻采访要对信息核实,口述历史访谈也要去伪存真。唐德刚为李宗仁做口述传记《李宗仁回忆录》时曾查阅了大量资料,证明李宗仁所说的某个细节是错误的,李宗仁看到佐证后不得不承认记忆有误。口述历史的作品并非有言必录,按照唐德刚的看法,口述访谈所获得的信息只能在最后的作品占一半或三分之一的比重。

3.职业伦理道德相似

在职业伦理道德方面,二者都要求尊重受访者、保护受访者个人隐私或其他利益不受侵害。口述历史工作者在与受访者签订的协议中明确标出哪些内容是目前不能发表的以及发表的时限,并承诺在一定情况下隐匿受访者姓名。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口述历史协会都有详细的工作手册,其中重要内容是访谈者对受访者应尽的义务。

新闻采访也遵循类似规则,如果被采访对象不愿意公布某事(对犯罪新闻的揭露性报道除外)要尊重对方的选择,在法制报道中要保护未成年人„„为了保护被采访对象可以采用匿名消息来源的形式,美国《华盛顿邮报》在“水门事件”报道中将重要线人化名“深喉”,其真实身份和名字一直被保密。

(四)、新闻采访与口述历史的差异点

尽管口述历史访谈与新闻采访有诸多相似之处,但记者与口述历史工作者之间却不能划等号。口述历史有一整套规则与标准,只有符合规则的访谈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口述历史。所以,大量的电视访谈类节目并非口述历史。

1、时效性方面

新闻采访关注刚刚发生的事情或者早已发生但未被了解的事情,时效性是新闻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口述历史则相反——更关注过去的事情,访谈者要有足够耐心倾听被访者讲述几十年前的故事。

关于被访者,新闻采访更关注名人,强调受访者的“异常性”。在新闻的“数学公式”中,名人+平常事=新闻,普通人+不寻常事=新闻,但普通人+普通事=0。而口述历史不仅仅关注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更关注普通人在某一历史时期的生活命运,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中被访对象多是文革中的普通人。关注普通人是口述历史的重要特征,也是口述历史研究与以往文献研究之间的重要区别,它让没有话语权的弱者说话。笔者对伪满洲国时期作家进行访谈,他们大多因为受审查等原因长期失去发表文字的权利,是不能“发声”的弱者。

2、时间安排也不同

口述历史访谈的目的是抢救活态信息,探究历史真相,是从学术研究角度拟定问题提纲。新闻报道讲究速战速决,记者对于信息挖掘的深入程度与预先确定的报道篇幅、报道形式有直接关系。除调查性报道外,新闻采访都有很强的时间限制,提问针对性强,直接目的是为完成报道任务。而口述历史的访谈则可以从容进行,针对一个人物的访问一般是几天、几周甚至更久,访谈者的态度是多多益善。

3、采访过程的不同

记录方式不同。录音,对于口述历史访谈来说是一个必要条件,而对于新闻采访来说则是可选择性的。在日常的新闻采访中,记者一般都不录音,或者录了音也没有时间整理文本。而口述历史的标志就是以录音或录像记录谈话,如果没有留下影音资料而仅仅是笔录,一般不能称为口述历史。对于访谈的原始记录,记者以个人方式保管(是否长期保存全凭自愿),而口述历史学者以档案管理的方式长期保存。在新闻采访中,记者一般不让采访对象漫谈,而口述历史访谈则让对方尽情述说。新闻采访是一问一答,记者要进行大量的追问。而口述历史以受访者讲述为主,访谈者以眼神与对方沟通、很少插话。

4、采访提纲设计不同

二者在问题设计方面也大不相同。口述历史是“过去时”的,要求受访者回忆多年以前的事情;而新闻报道是“现在时”的,要求采访对象讲述刚刚发生的事情。口述历史访谈多以人物为中心——研究受访者的“生命史”(即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者王铭铭提出的“人生史”研究),而新闻采访多以事件为中心。新闻采访的提纲针对性很强,而口述历史的采访提纲比较宽泛。

对于受访者所掌握的大量情况,新闻记者只要其中一部分,而口述历史访谈者则想要全部。

5.对信息的处理方式不同

新闻采访心得谈 篇6

关键词:新闻;基层;采访

中图分类号:G2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210-01

新闻采编工作是一门具有极强挑战力、心理战较强的职业。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采编人员,必须有强烈的新闻敏感性、超强的政策理解力、敏捷的思维能力、渊博的知识和较强的职业素养。具备这些基本素质的同时,再加强学习,注意总结、研究,就会在新闻采编的道路上如鱼得水,得心应手,越走越远。

一、认真做好访前准备工作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自己的衣服着装,仪容仪表,精神状态以及访前采访题纲等。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越仔细,越充分,采访的成功率就越高。如果你的采访对象是一个整日在田间劳作的农村老大爷,而你却西装革履,油头粉面,那么后果你就去想吧,这样的一个淳朴无华的农村老人是否能看的惯你的作派,是否愿意多看你一眼,更不要说和你拉家常说知心话了。如果你去一个大型的高级会议采访一个举足轻重的政要,而你却是不修边幅,拖泥带水,一副刚起床的懒散模样,那么你也去想,人家会不会再去答理你,会不会再去和你有第二句话。所以,无论干什么事情,一定要给人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这样才能有接下来的第二步。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物,一定要用不同的状态去适应,否则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俗话说的好,知已知彼不战不殆。访前精心准备一个采访题纲,也是心不可少的环节,哪也要问哪些是重点哪些问题花不要去涉及,一目了然心中有数,还可以随时提醒你有没有遗漏的地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努力找到共同点

有些被采访者,由于种种主观或是客观因素不愿配合采访工作,而我们做为新闻工作者又有时间限制,耽误不得,这时就必须急中生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取得被采访者的同情或信任,比如我们可以可从被采访者的口音认老乡,从对方与自已的经历中寻找相同之处,寻找爱好和认识相似点,见到工人说技术,碰到教师说教学,遇上农民说种地,碰上领导谈政策,使被访者乐意接受采访,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记得有次做三农节目,需要采访一位农村支书,但这位支书大约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意识,始终不愿出面做任何安排,我们就通过各种关系给他讲利弊,讲政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并且保证不涉及他的隐私,不干拢他的正常工作,并且着重说出记者的父亲也是一名村支书,也有各种纷至踏来的麻烦事,但有事不要怕要勇于面对。终于这名支书再三思考后答应了我们的节目要求,圆满完成了节目制作,受到了观众好评和领导褒奖。

三、做好与被访者的心灵交融

被采访对象是否愿意与你进行沟通,很大程度取决于采编者的態度,要用真情实感去感化对方,要和蔼可亲的走进对方心里,为对方着想,站在被访者的立场去看问题,让对方信赖你,愿意与你交心,愿意说出他的心里话。反之,对被采访对象冷漠,当作程序工作去完成,那么被采访者对你的采访也没有什么好感,只会机械地配合你把工作完成,也不会对你讲内心之言,采访只能以失败告终。特别是对弱势群体进行采访时更是如此。面对弱势群体,你如果趾高气昂,盛气凌人,话语尖刻,想想看有谁愿意和你讲他们的点点滴滴,讲他们的水深火热。因为弱势群体本身就对这个社会有抵触情绪,他们生活不如人意本身就有心理障碍。所以对于这样的采访,你心须做到心灵相通,多为对方着想多为对方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难题,只有这样,人家才会把你看做救身符,才会乐意相信你,信任你,才会将内心深处的想法和遭遇告诉你,你才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才会获得别人轻易拿不到的第一手材料。

四、采访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正面冲突

芸芸丛生,性格各有不同。有的人直言直语,无所顾忌,心直口快;有的人谨小慎微,守口如瓶,惜字如金;有的人傲气十足,目中无人,唯我独尊………。面对这形形色色的被访者,你是否想过放弃。但是做为一名记者,你不能说走就走,这是责任使然。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时时总结,时时创新。只要有好的方式方法,并且灵活运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再坚固的冰块也能融化。主要有这么几点:“循序渐进”法。只要有耐心有爱心,总会成功;学会“虚”“弱”“柔”三个字,要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示弱,以柔刻刚,感化对方;还要有亲民表现,尊师重教,尊老爱幼这些中华美德永不褪色。在采访活动中,如果能把这些技巧活学活用,相信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五、采访前的心态调整很重要

新闻采编者的心理状态如何,直接关系着自己的言行与才能的发挥,所以采访前必须让自己的心态有个定位,坚毅沉着不浮燥。

一是要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行,一定能胜任。只有自己给自己打气,才能在采访活动中产生勇气,才能敢于向前,才能敢于闯关,才能精神振奋,才能足智多谋,才能获取采访的成功。二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新闻采编者每日疲于奔波,居无定所,常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难题,这样那样的竞争和险情,所以,做为新闻工作者在采访活动中一定要有顽强的毅力做支撑,审时度势,想方设法完成任务,同时也必须懂得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三是要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情感。爱国爱民爱家 ,这是做为一名新闻采编者的必须有的情感,我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我就是为平民百姓解忧的。为了工作,为了事业,新闻采编者应当多一些愉快、乐观、坦然,少一些烦恼、忧愁、伤感,要善于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情绪。

参考文献:

[1]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议电视新闻采访提问艺术 篇7

区别于新闻发布会上记者提问切中要害的方式, 日常采访通常需要考虑被采访者的镜头感和问题的设置。正式采访同期声前, 记者一般都会和被访者针对特定的问题进行交流。一种采访的做法是把交流的重点总结归纳, 给被访者一定的提示;另一种做法则是通过几次提问, 让被访者主动的谈或者说。在采访过程中尤其是时间紧张的情况下, 第一种方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重点。但是这样做有一定的局限。通常被访者对电视采访的现场不熟悉, 在镜头面前会显得局促不安, 对记者总结归纳的内容难免会有所遗漏, 收视的直接反映就是“记者教的”。而后者则弥补了这样的缺点。

这样的采访就要求记者不仅要明确自己的采访问题, 同时还要在采访中发现新的“点”, 并针对新“点”进行提问。通常应首先选择一个或者两个被访者最熟悉, 答案比较简单的提问, 进行wram up, 然后可以直接切入采访重点。需要注意的是, 记者在采访前和被访者会有交流, 而一些重点对于被访问者来说是不会重复对同一个人说两次的。这就需要记者在交流的时候能够抓住这些内容, 在采访时进行查缺补漏。此外, 在同期声的采访中, 被访者通常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和念头, 这些往往是通过谈话难以得到的, 记者需要有敏锐的嗅觉抓住它们, 往往这样的内容能够给新闻带来新看点, 使新闻更加充实丰满。

同时记者也应该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要设置开放式的提问, 不要问类似“是不是”“好不好”的问题, 这样的提问回答最多是两个字“不是”或者“不好”。开放式的问题则倾向于提问“怎么样”和“为什么”, 回答就会比较充实。但是, 需要注意的是开放式的问题需要给出一定的范围限定, 否则答案会比较冗长, 不宜后期制作。比如, “你觉得哈尔滨的经济状况怎么样”, 这样的问题既可以从工业谈也可以从农业谈, 给采访对象不知所从的感觉;但是如果提问, “从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对照来看, 哈尔滨外贸出口的态势如何”, 这样的问题在限定范围内既有针对性, 同时对被采访者来说也是一种答案选择的过程。通常精炼和单刀直入的问题会得到比较直接的答复。至于是正面提问, 还是迂回求解, 还是选择激将法, 这需要记者把握被访者的心理变化。最重要的是记者应该反复锤炼自己的提问语言。

在采访中, 还有一类就是突发事件的现场采访。需要记者在短时间内整理现场的各类线索, 同时选择一位恰当的人回答自己的问题, 往往这样的同期声在采访前是没有交流的。记者需要明确是要被采访人讲述事件发生的经过还是要评述事件发生的特点, 这基于记者对稿件的设计和把握。但无论是哪项内容都需要记者对现场情况全面把握, 在此基础上对采访对象的同期声进行甄别, 以免出现与实际不符的错误。突发事件的采访还须注意采访的紧急性, 记者应尽快地找到当事人或知情人, 采访提问要开门见山, 简短扼要, 因为, 突发事件中的有关人物往往很快就离开现场。而在一些突发事件现场, 往往我们也会碰到目击者或当事人回避采访的情况, 这种情况多是采访者没有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 给采访者足够的安全感。优秀的采访者可以在对方意识不到的情况下, 预先进行一些日常交流来打破僵局。比如, 在夜间的一起交通突发事件中, “这么晚了, 回家安全吗?”“这里的车都这么快吗?”这样的问题往往会拉近采访者与被采访者间的距离, 建立交流, 把最初的小话题顺利地引向第一个严肃的问题, 也就是把谈话从小事导向正题, 那些敏感的问题最好在采访的后半部分提出, 这样, 先前建立的和谐氛围就能像预期的那样, 使谈话度过危险地雷区。

在日常的采访中, 我们还需要避免提出诱导性问题、内容过剩问题和垃圾问题三种情况。诱导性问题, 这种问题的本身就包含了答案:“您喜欢看日落, 是吧?”在一定程度上会误导被采访者作出肯定的回答。内容过剩问题, “有人说, 您的公司霸占了土地, 污染了空气, 全然不顾工人和广大民众的健康和幸福, 这是事实吗?”这样的提问和回答只能表明你正在上演“新闻戏剧”, 而不是在为采访收集素材。而垃圾提问, 这类提问为回答布置了障碍。就像是采访者把一堆堆垃圾放到了公路上, 强迫被采访者越过这些垃圾, 然后为他们提供答案, 这样一来, 原本想坦诚回答你的提问的被采访者也会改变初衷。

浅谈记者新闻采访的艺术 篇8

1 观察的艺术

观察,既是一种采访艺术,也是一种采访手段,是指仔细察看某种客观事物或现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直觉行动,是人对现实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主要通过人的眼睛来观测和察看。在采访过程中,既要观察新闻事件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内容,还要观察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环境背景,新闻事件中的细节观察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观察中,还应把“想”和“问”结合在一起。优秀的记者善于在采访过程中细心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由此来揣度对方的心理状态,以便有效引导。

1.1 观察的类型和方式

1.1.1 参与性观察

参与性观察,又叫体验性观察、隐性观察,是指记者在不暴露自己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的情况下,通过观察和亲自体验的手段参与新闻事件。1961年,美国白人记者约翰·格里芬为采访黑人受压迫的情况时,采用服药、照紫外线的方法来改变肤色,进行化妆后混入黑人社区进行采访。

1.1.2 非参与性观察

非参与观察,也称局外观察、旁观性观察,是指记者在公开身份的情况下,不参与新闻事件,不参与新闻人物的活动,完全以旁观者或局外人的身份进行观察。参与性观察比较全面、深入,能获得大量、真实的感性材料,但观察结论易带主观感情成分。非参与性观察比较客观、公允,能增加许多感性知识,但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的、甚至偶然的社会现象。

1.2 观察的技巧

1.2.1 明确主题,找到观察的方向

社会学家欧文·克里斯托尔曾经评论道:“除非一个人知道他要寻找什么,否则他就不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观察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需要有明确的目的。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只有迅速明确采访的主题,才能更快、更准地抓住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使新闻报道更加丰满,具有真情实感。

1.2.2 抓住重点,让采访独特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观察角度会产生不同的采访效果,所以记者必须要学会观察新闻事件中最具有新闻价值的那部分并进行比较分析,从共性中看出个性,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

1.2.3 善于思考,挖掘背后本质

观察绝不是简单地看待事物,而是要从事物的现象中看到本质。这就要求记者在观察中善于思考,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从而抽丝剥茧,深入事物内部,写出兼有深度和广度的报道。

2 倾听的艺术

同样的采访对象,不同的记者去采访会出现不同的采访效果,甚至差异很大,原因在于记者倾听的内容不同。记者应善于倾听、仔细倾听采访对象的谈话,并利用谈话的内容逐步把主题引向深入。只有扮演好“倾听者”的角色,才能更好地引导采访对象从而深化节目的主题。

2.1 专心听取,虚心求教

专心听取,是指记者集中精力,排除各种干扰,用心听取,理解采访对象的讲话。尽管采访对象的讲话也许不是全部都有价值,记者也应专心听取,才能从大量新闻素材中抓住有价值的信息。虚心求教是针对记者采访的态度而言的。把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比作“问路人”和“指路人”,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新闻事实的知情人,对方才愿意对你倾诉,才能获得想要的信息。

2.2 耐心倾听,注意概括

采访中常常会碰到这种情况。想听的通常采访对象不愿意说,而采访对象愿意说的却不是想要的。耐心倾听,才能捕捉住对方谈话中的真实意图和目的。在倾听的过程中,把听到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再反馈给采访对象,让他能及时进行补充修正。这样一种耐心听取、注意概括的态度也更能打动采访对象,激发他的表达欲望。

2.3 适时给予反应

在倾听的过程中,记者应适时给予反应,表明自己正在认真听讲。可以通过微笑或者点头示意对采访对象的讲述进行鼓励。通过挑眉、睁大眼睛等面部表情表示疑惑,示意采访对象详细讲述。适当的反应不仅仅指体态语言,还可以通过讲话体现,但切记不能对采访对象所讲的内容进行评价。这样会挫伤采访对象的表达积极性,且肆意评价对方的谈话对于新闻报道的写作也会有影响,会影响到写作的公允。记者所做的一切反应都是为了使谈话能顺利进行,使谈话气氛更加和谐。

3 提问的艺术

提问是新闻采访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新闻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同时,提问又是一门艺术。著名记者艾丰曾说:“理想的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决不是冷若冰霜的‘公事公办’的关系,也不是一个拼命挤,一个张嘴吐的‘挤吐关系’;而应当是双方互相影响、互相启示、互相感染的‘互激关系’。”记者在进行采访中,要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1 提问的方式

新闻采访提问方式多种多样,需因人而异,因事而别。一般来说,由于受个性、文化等多种因素制约,采访提问应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采取不同的问法。

3.1.1 开门见山式

这种形式一般适用于以下几类采访者。当采访对象过于熟悉,不需要寒暄就能进入主题时候,可以采用此种方式,就像老朋友在一起聊天,直切主题,获得有效信息。当采访对象性格开朗直率就采取坦率直露的言语表达,拉近两人之间距离,减轻采访负担。当采访对象是领导或经常接受采访的人时,其本身就具有相当丰富的社交经验和阅历,根本不需要过多言语铺垫,直接发问就能得到想要得到的信息。尤其在紧急的新闻采访过程中,采用开门见山式的采访方式更能节省时间,使报道更加及时、新鲜。

3.1.2 循序渐进式

新闻采访大多数时候面对的都是普通人,在接受采访时或多或少都会紧张。有的还没开口就先脸红;有的说起话来吞吞吐吐,不知所云;还有的采访对象无论如何引导,都找不到感觉,领会不了采访者的意图。这时,采访者千万不能轻易放弃,要采取循序渐进式的提问方法,在提问时尽量缩小问题的范围,有方向性地提问,帮助被采访者一步一步进入状态。通过不断沟通,从交谈中把握机会,找到理想的素材。在与采访对象谈话中应努力寻找共同语言,共同感兴趣的事物、共同的观点与情感等,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这样就能激发出采访对象的表达热情,较好地进行良性沟通,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让对方产生好感与亲近感,进而产生“知己效应”。

3.2 提问的态度

采访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信息互动行为,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在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的平等的交流沟通。人们常说,记者是“无冕之王”,如果采访时以一种审问或者上级对待下级的态度进行采访,就会陷入被动局面,不能完成采访任务。在提问时,应明确自己是“问路人”,而采访对象是“指路人”,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知情人,才能使气氛融洽。

3.2.1 尊重

尊重采访对象首先要把自己与被采访者放在平等位置进行交流,对采访对象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予以理解。对于当事人较为敏感的话题,要提前沟通交流,再获得当事人同意后再予以披露。当对方在讲话时不要左顾右盼、随意打断,要注意倾听,从中获取重要线索。

3.2.2客观

记者在采访新闻事件时要端正立场,抽离于事件之外,客观真实地进行采访。当多个采访对象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要注意辨别谁真谁假,不要先入为主,被有心人利用,做出错误判断。

客观还表现在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对于既定事实不要予以干涉,明确记者职业只是新闻事实的记录者,而不是改造者。只需把自己看到、听到的原封不动加以记录表述,功过留给读者自己去判断。不要在采访中带入自己的主观想法,引导被采访者的思路,使采访不符实。

3.3 注意事项

3.3.1 根据采访者身份进行提问

在采访之前先要研究采访对象,制定采访计划。研究采访对象,不仅要熟悉他的生平事迹、职业、专业特长、文化素养,还要了解他的性格、爱好、家庭、语言表达状况等。就像斯诺所说:“要采访一个人,尽可能先了解他,了解到像一个未见面的老朋友一样。等到见了面,又要有捷径,找到沟通双方思想的桥梁。”当采访农民、工人的时候,尽量用朴素语言直接提问,少用专业术语,以免对方听不懂造成尴尬的局面。当采访知识分子的时候,问题可以深入,刨根问底,有利于提升新闻价值。

3.3.2 提问应围绕主题

为确保采访的成功,要自始至终围绕采访主题进行提问,让对方在回答中尽量减少题外话。游离于主题之外的回答或谈话要巧妙、及时地加以制止,不要形成问不对题的局面。当采访对象对问题有所规避时,不应正面提问以免发生冲突,而应侧面提问,观察细节,以获得想要的信息。

3.3.3 提问应简洁、具体、温和有力

首先,提问应该简洁。记者对每个要提的问题,应该事先想好,在问题语句长短上也要再三斟酌,宁短不长。这是因为,人的记忆力有限,提问一长,采访对象就记不清,反而还需要费时间再做解释。

4 结语

新闻采访中的提问艺术 篇9

1 新闻采访前要充分准备

采访工作要有序、高效地进行,就必须要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因为提问是记者们获取新闻的重要方式,所以,事先要做好准备工作,要先弄清楚被采访者的相关背景及兴趣爱好、习惯和特性,以便于找到共同点。然后明确本次采访的主题,根据对受访者的了解,构思符合主题的问题,要遵循宜多不宜少的原则来准备这些问题,只有这样才会在采访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时不至于手忙脚乱,进而影响采访活动。所以,新闻记者切记不要不做准备、头脑空白地去采访,一定要做足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2 新闻采访时的提问技巧

2.1 提问应层层深入

采访者应按照事件发生的逻辑去制定排列提问的顺序,要由浅入深,层层深入,逐次递进。因为一个事件的发生也是有一定顺序的,也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问题制定的跨度不要太大。比如某地发生火灾,应该先提问由什么引发的火灾,其次是火势的大小,里面有没有被困人员,最后才是火势是否得到控制,有没有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是多少。这就是一个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即使采访被打断,只要有这个逻辑还是可以继续进行下去的,给受访者观众还原了事情发生的概况。

2.2 提问时应努力营造融洽的气氛

新闻记者的工作是吸取新闻,而不是给予采访,所以提问时应该尊重受访者,因为平等是相互的,和受访者进行交流,如果怀着一颗这样的心态,就会让受访者感到平易近人,这样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反之则会对受访者造成一种心理逆反。再者,采访时要自然,面露微笑,这样会使受访者感到亲切,由于采访时,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很可能只是第一次见面,所以很容易造成场面尴尬,这时只要采访者自然、微笑的应对,就会缓解尴尬,使采访继续下去[1]。

2.3 提问时要认真倾听

新闻采访不只是提问,还要认真听取被访者的回答,并从中挖掘出新闻线索,好的提问技巧应该包括倾听,如果按部就班地根据原来准备好的问题进行提问,而忽视了被访者的回答,那这个采访还有意义吗?对于采访者而言,要在采访中发现有效的线索,就必须认真聆听被访者的回答,并根据这个线索进行逐步深入,从而获得有价值的新闻,将好的新闻资讯奉献给观众,这就是只提问而不认真倾听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2.4 提问时应注重创新

采访者在提问之前应该做好准备工作,但是许多采访者提出的问题往往大同小异,没有什么新意,面对千篇一律的问题,受访者有时也会失去兴趣回答,这样采访也不会挖掘到什么重要的新闻线索,造成工作受挫,所以要想收集到重要的新闻线索,在提问时要注重问题形式上的创新,只有提问的问题能挠到痒处,让受访者眼前一亮,让受访者感到惊喜,受访者才会有兴趣回答下去,才能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从而带来精彩的报道。

3 新闻采访时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在采访过程中要想得心应手,就必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但是还要注重细节问题,任何事情都是细节决定失败,节目采访中的提问也是一样的,同样需要留意细节的不足之处,并合理地处理,使之不影响采访[2]。

3.1 语言尽量通俗易懂

在提问时,语气要不卑不亢,亲切自然,要做到尽量通俗易懂,因为受访者千差万别,有的受访者可能文化程度不太高,若提问中用大量的专业术语或比较前卫的语言表述问题,就会使受访者感到吃力、不理解,从而寻找不到有价值的线索,所以提问时应该尽量口语化,确保对方可以理解,并能做出回答,在提问时注意:不要用过长句子,不用倒装句,不用否定语气的提问,不用有歧义的话进行提问,也不要生造词语和任意改动专用名词,学会并习惯用口语,把长句子分为几个短句来提问。这就要求采访者用简单的语言组织这次访问的问题[3]。

3.2 问题要具体化

有的记者问题内容多于受访者的回答,有时留给受访者的只是一个字的回答“是”或“否”、“对”或“错”。这样的采访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受访者也不喜欢配合,所以采访者应该清楚要问的问题关键,让对方详细完整地回答,让对方有话语权,这样才会得到新闻线索。

3.3 要有重点

由于时间和环境的限制,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不可能长时间地生活、工作,所以由于被采访的不同,采访时间有长有短,这样对采访工作带来了各种限制。如果还是按部就班,还没有问到这次采访的关键问题时采访就因为受访者有其他事情而结束了,那这将是一次失败的采访。所以,在采访中应该把握好重点,围绕这个重点,展开由浅入深的问题讨论,千万不要想问的一句话都没有问,没有用的话却说了一大堆,这样既耽误时间又影响效果。

3.4 要集中精神

采访者在采访时,要用心观察被采访者的语速、神情等方面的变化。根据对方的各种变化,及时分辨出有用和无用的信息,同时利用瞬间出现的新闻亮点,挖掘采访内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访者应选择那种安静舒适的地方,这样更有利于其集中精神,也更利于受访者放松情绪[4]。

3.5 提问结束前要回顾主题

采访即将结束时,采访者往往觉得任务完成了,终于结束了,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从而精神懈怠,这一点一定要避免,因为在结束之前还要和被访者核对材料的准确性,还有碰到自己不理解的领域和不熟悉的报道内容时,要让被访者及时补充,解释及确认。因为新闻不止要求快速,更要求准确性,所以再回头看看是否有遗漏的东西,以便让被访者及时进行完善,从而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结语

通过新闻媒体,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是无数记者们辛勤工作的结果,他们通过新闻采访及时将一条条新闻快速地传达给受众,但是新闻工作是一个接触面比较广的职业,要接触各种职业,各种各样的人,因此对记者的提问技巧有更高的要求,记者要根据各种不同场合、不同的人运用不同的提问技巧。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成的,这就要求记者们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技巧。总而言之,有了高质量的记者,也就有了高质量的、上档次的电视节目。

参考文献

[1]吴胜华.充分运用提问艺术手段,提高电视新闻采访效果[J].青春岁月,2012,(6):265.

[2]秦勇.关于新闻采访中的提问艺术研究[J].科技传播,2013,(14):10,12.

[3]赵菁.浅谈新闻采访的提问艺术[J].科技视界,2014,(15):178.

新闻采访中艺术手法运用探析 篇10

1 上下结合

一个事物报道的是否得当、深刻, 除对事物本身的了解是否正确深刻外, 还决定于能否把它在整个生活中所占的位置摆正, 能否把这一事件同它所处的环境正确地联系起来。而“从上到下, 从面到点”的进行采访, 正好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上下结合, 即将上级精神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将“上情”与“下情”相结合。上下结合又可分为采访步骤的上下结合与报道思想内容的上下结合。

1.1 采访步骤的上下结合

上下结合, 有两种情况, 即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1) 所谓自上而下, 是指采访步骤上, 先上级后下级, 先领导后群众。这不仅使记者先对全面的情况有个了解, 而且便于具体地、有目的地深入采访。记者在多数场合下, 均是采用这种自上而下的结合法。记者采用自上而下的上下结合法, 一开始就可以掌握全局, 选准典型。采访中如果遇到困难, 也容易在领导关怀和群众支持下得到克服。这种采访艺术, 比较适合采写综合新闻、经验新闻 (又称典型新闻) 、工作通讯等。同时, 便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采集典型事实材料, 为新闻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所谓自下而上, 就是先与群众接触, 了解“下情”, 然后找领导, 了解“上情”。一些突发事件的采访, 记者往往抓紧时间直奔现场, 待采访结束或告一段落后, 再同领导部门联系。这种采访常常运用于水灾、火灾、交通事故等灾祸现场。记者自下而上采访, 同样采集了大量新闻素材, 既了解了突发事件——灾祸的经过和进程, 又了解了各阶层的动态与领导部门的善后处置工作, 随即写出新闻稿发表。

2 报道思想内容的上下结合

1) 吃透“上头”。主要是指记者要领会中央和地方党委的政策、文件精神, 关心形势和社会动向, 根据当前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 掌握每个时期实际工作的全貌和发展趋势。

2) 吃透“下头”。是指记者要及时掌握大量的实际情况, 掌握基层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劳动中能够充分反映新形势、新动向的典型材料和事例, 以及新成就、新问题、新思想、新人新事等等。

吃透上、下“两头”在记者的采访中是统一的, 密切联系的。吃不透“上头”, 情况就抓不到关键处, 也抓不准典型, 吃不透“下头”, 就不能深刻领会党的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 写不出思想性、针对性较强的新闻。

3 点面结合

点面结合和上下结合一样, 都是记者采访中通常活动的基本方法。从广义上说, 人们认识一个事物, 总要经历个别到一般, 再从一般到个别这样两个过程。所以, 点和面包括个别和一般、特殊和普通、局部和整体等多种含义。从狭义上讲, 点面结合这种活动方法, 是基于典型报道和综合报道的需要。

点上的采访, 是指记者深入一个点的采访活动, 也即考察一个典型的活动, 人们通常把这种活动叫做“下马观花”, 这是典型报道的需要。这种采访的特点是深入细致, 调查系统周密。但要知道你采访的点是否值得报道, 又必须了解面上的情况, 方能有比较, 有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 点的采访又必须和面的采访结合起来。

面上的采访是和点上的采访相对而言的, 是指了解总体情况。这是综合报道的需要。综合报道是在一个主题思想的统率下, 把许多具有不同特色的情况综合起来。做到采访中的点面结合, 记者就要善于把点上的个别事实和面上的普遍事实联系起来, 从而认识和掌握新闻事实的现象、本质及其意义。这有以下两种方法:

3.1 由点到面“解剖麻雀”的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 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不断走上了富裕路。有的报刊在报道某市一所高校教师购买轿车的的同时, 接着报道了面上——全市市民买轿车的情况。然后, 由点到面, 将一般事实写成新闻的典型例证。说明生活富了的人们, 从城市到乡村改变自己的交通条件已成为一种趋势。

“点”里的新闻事实是埋在“面”上一般的事实中的。揭示出该新闻所具有的普遍意义。

3.2 点面结合法, 即“面上找题目, 点里做文章”

记者在采访时, 首先应该对普遍事实有个面上的了解, 即对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社会矛盾的焦点、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事物进展的程度与现状等有所了解, 然后才能够得心应手地去采集新闻事实。

总之, 点面结合, 反复对照、比较、分析、研究, 既是记者在采访中的辩证思维方法, 也是记者在采访中较充分透彻地认识事物的过程。无论是由点到面, 还是由面到点, 记者都必须充分认识和理解个别事实与普遍事实之间的有机联系。认清事物的个性与共性、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从而挖掘出富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材料。采访中, 有点无面不算完整, 有面无点不算深入。我们提倡点面结合, 正是为了采访工作能够做到既完整又深入, 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4 纵横结合

纵横结合是一种立体交叉式的情况综合, 纵的认识是对事物历史与发展的完整了解。横的认识是对一事物与他事物有机联系的了解。这两者的结合在采访非事件性新闻时尤其重要。

非事件性新闻是相对于有着明显时间界限与独立事实的事件性新闻而言, 反映的是延缓发展却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实, 需要纵横结合, 才能揭示事物本质及其内在规律。在报道中, 运用纵横结合法采写某一典型事件时。记者首先纵向叙述了这一事件的历史与发展, 然后将这一典型事件与其它事件联系起来分析, 作横向的认识, 通过纵横结合的分析, 记者获得了理性认识, 这一深度报道显得鞭辟入里, 发人深省。

5 正反结合

正反结合是指正面的点与反面的点之间的结合, 是相反的两个个别事实之间的联系。它有利于深刻认识先进与落后、正确与谬误、美好与丑恶等矛盾, 有利于深入采访。正反结合手法的一种表现形式是, 在实际采访报道中有时将正反典型事实兼收并蓄, 形成反差度极强的鲜明对照, 从而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正反结合手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将反面事物作“暗靶”, 进行“暗处理”, 而突出报道正面事物。细心的读者只要联系时弊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即能领悟其中的奥秘与内涵。

参考文献

[1]董玥.浅谈新闻采访的技巧.新闻天地, 2001.

上一篇:草坪的种植技术下一篇:减少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