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学总结范文

2022-06-18

无论是开展项目,还是记录工作过程,都需要通过总结的方式,回顾项目或工作的情况,从中寻找出利于成长的经验,为以后的项目与工作实施,提供相关方面的参考。因此,我们需要在某个时期结束后,写一份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闻采访学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新闻采访学总结范文

新闻采访学知识点总结

新闻采访学

采访:记者为取得新闻材料而进行的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摄像、录音、录像等活动。

记者的类型

1、专业记者

定义:专门采访报道某一领域的记者。如专门采访报道农业领域的记者,称农业记者;专门采访报道工业领域的记者,称工业记者,等等。专业记者一般有两种形式:专门的记者和编采合一的记者。

特点:一言以蔽之,曰专,即要非常熟悉他报道领域的专业情况、专业知识和专业政策。

要求:需要有热爱新闻工作的敬业精神,还需要有勤奋学习的精神,深入采访、刻苦钻研业务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

2、机动记者

定义:不局限某一领域某一地方,类似特派记者,有时甚至就以特派记者的身份外出,直接受总编辑或记者部派遣与指挥。主要负责重要的报道任务和调查任务,以及突发事件的报道。

特点:任务不固定,哪里需要去哪里,机动灵活,随时出击。

要求:政治和业务两方面的素质都应该较高,政治水平要高,新闻敏感性要强,知识面要广,工作经验要丰富,写作要快,身体要好。

3、特派记者

定义:因特殊采访任务的需要,受编辑部特别派遣的记者。

要求: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都应比一般记者要高,否则难以胜任编辑给他的任务。

4、特约记者

定义:特约记者的编制不属于编辑部,是社(报社、通讯社)、台(电台、电视台)外的工作人员,应约完成社、台一定的报道任务。

目的:第

一、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第

二、弥补记者力量的不足;第

三、发现人才,为报道增色。

要求:他们应当是热情的社会事业家,应当是党与国家的方针和任务在各地实施的观察者、监督者和报告者,应当是各地人民群众舆论的代表者,应当是各地向全国报告工作的一个代言人。

(特约记者的工作一度出现问题,主要表现为有些新办的报刊在发展特约记者时,没有严格掌握标准,多而滥;个别新闻单位甚至出卖特约记者证牟取暴利,给不法之徒利用特约记者身份招摇撞骗一可乘之机。)

记者的职责

1、采写新闻报道:采写新闻报道是记者的首要职责,包括消息、通讯、调查报告等在内的各种新闻报道。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采写新闻报道的责任重大,记者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新闻报道具有传递信息、宣传政策、弘扬先进、批评监督、传播知识、教育人民等功能,记者要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 2)、记者要发挥作为新闻报道主力军的作用。要重视才写新闻,不漏报重大新闻,不断开拓创新。

3)、要正确处理好记者与编辑部之间的关系。服从调遣,从实际出发,发挥主动性,处理好和编辑的矛盾。

2、反应情况,指一写内参稿的形式,反映那些不宜公开发表,但对编辑部和党政领导机关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情况。在具体操作上应注意的问题: 记者方面

1)、要及时反映情况。情况贵在及时。 2)、要如实反映情况,要反复核实,并说明资料来源,以做到对事实负责。

3)、要贯彻全面反映情况的方针,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作全面反应和分析,力戒片面 4)、对工作中一些带尝试性的做法,因为尚不成熟,可以先写成“内参”,供领导机关的参考。

5)、记者通过调查研究,对某些问题形成一些新的看法,为慎重起见,也可先写成“内参”供领导阅读。

6)、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被反映情况的变化,如果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可以公开宣传,作正面报道。

7)、要警惕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记者反映情况 新闻单位方面:

1)、新闻单位领导对记者反映的情况要敢于支持、保护 2)、记者出的差错,只要不是有意造假,就不要追究记者个人的政治责任,不做政治处理,而应按岗位责任制处理

3、做群众工作,结合自已的采访活动,或者在自己分工采访的地区、部门,重点做好通讯员(或报道组、做着积极分子)的工作。地方记者的群众工作:

1)、做群众工作要有长计划、短安排 2)、要协助当地党委开展通讯工作 3)、要经常联系一批骨干通讯员 4)、把编辑部每个时期的宣传意图、报道要点,告诉给自己经常联系的骨干通讯员,以便他们及时掌握,进行报道 5)、组稿

6)、与通讯员合作写稿 7)、征求通讯员和读者对宣传报道的意见,并报道给编辑部,以利于报道工作的改进 8)、给通讯员讲课 9)、关于读者来信、来访的问题 10)、为搞好报纸发行,开展群众工作

记者的修养

1、 政治修养: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感性、政治远见

2、 理论修养:理论水平即马克思主义水平,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和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

3、 知识修养:记者知识修养的标志,主要看他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既要博,又要专。 第一层次: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

第二层次:文学知识、历史地理知识、经济学知识、法学知识、社会学知识、统计学知识、心理学知识

第三层次:自然科学知识;第四层次:新闻业务知识;第五层次:外语知识

4、 专业修养

1)、要学好新闻学

2)、要有较强的独立作战能力,一专多能,成为业务上的多面手

要讲究语法、逻辑、修辞,掌握新闻写作规律,重视语言,还要训练写的好,写的快。写新闻要专,同时也要能写评论,报告文学,写散文等。

记者的道德(指新闻职业道德)

道德通常是指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用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种解释是:“从质的规定性来看,所谓道德,就是人类现实生活中,有经济关系所决定,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一种社会现象。”

1、新闻职业道德产生和发展 1)、邹韬奋的新闻职业道德

要有正确的的动机,要为社会大众的福利而活动,不能为私图,有健全高尚的人格,才可以做新闻记者,才可以谈其他各种技术方面的问题。

2)、中国记协的公约准则

拥护抗战建国纲领、坚持新闻岗位,为中国新闻事业而奋斗、不非法收受金钱、发扬集体主义,加强团结、建立平凡坚韧之工作与生活作风、努力自我教育。 3)、修订版的准则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守宪法、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发扬团体协作精神。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3、坚持新闻的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

4、保持廉洁奉公的作风,不以舆论权谋私。

【“有偿新闻”表现形式:广告式新闻;拉广告,用新闻作交换;“三包”(包路费、包吃、包住);红包;重奖记者;出卖版面等。

“有偿新闻”是拜金主义在我们新闻队伍中的一种表现,也是社会上不正之风在我们新闻队伍中的一种反映。“有偿新闻”实质是钱稿交易,用钱换稿,用稿换钱。西方舆论称“有偿新闻”为“新闻改革的怪胎”。“有偿新闻”破坏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标准,党性原则;破坏了当的新闻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和良好形象;腐蚀了新闻队伍;容易被坏人利用。】

5、道德与法律边缘问题。有些问题,既涉及道德,又涉及法律,带有边缘性,必须慎重对待,如诽谤、揭人隐私、抄袭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等。

6、保守党和国家的机密,这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安全和利益的大事,是社会主力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采访意识

1、 信息意识:广辟新闻信息源、增大新闻信息量、传播正确的信息、提供含金量高的信息、让信息增值、快速传递信息、重视信息反馈、加强对信息的综合利用

2、受众意识

记者树立和强化受众意识,归根到底要解决为受众服务和服务的更好的问题。 报道要看读者对象,满足读者正当需要,要对读者负责,要引导读者,要重视读者参与

3、监督意识 1)、学好党和国家关于舆论监督的提法、条例和规定,树立和增强舆论监督意识;

2)、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是批评性报道,其突出特点是公开性、揭露性、扩散性 3)、要知难而进、迎着矛盾上 4)、要争取党政领导支持,揭露和解决矛盾 5)、要掌握批判报道艺术

4、未来意识。树立未来意识,重点要落在搞好预测性报道上,给受灾展示一个未来世界 预测性新闻,是指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作的报道,即前瞻性报道。要重根据、比较、辩证。 预告性新闻所报道的是那些将要发生又一定要发生的事情,具有必然性、确定性。

5、竞争意识,要注意反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形成合力,讲求合作。

采访路线【结合“走、转、改”】

1、 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是党的新闻采访工作的优良传统,怎样深入?

1)、要下决心长期的无条件的全心全意的深入到群众中去,深入到实际中去。这取决于记者要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感,不怕困难,不怕艰苦,不怕挫折。 2)、深入新闻发生的现场,直接接触新闻源,这是记者认识采访对象,掌握第一手材料的需要。

2、正确处理好深入的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采访领导机关和深入基层的关系; 2)、正确处理好形体深入和思想深入的关系; 3)、正确处理好报道实际工作和关系实际工作的关系

采访方式

1、直面采访:是指记者直接面对采访对象进行采访,或称面对面采访。其特点是,记 者通过口头提问,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了解客观情况,搜集新闻素材。

掌握的原则:平等、因人而异、主动权

2、视觉采访:用眼睛采访,记者在采访时,要善于把自己的眼、耳、口、鼻、舌、身等 人体的各种感官都调动起来,为采访服务。 1)、认识和发挥眼睛在采访中的作用

接收信息、发现线索、识别美丑、辨别真伪、洞察本质、捕捉情景 2)、视觉采访与视觉新闻。视觉新闻是指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

3、书面采访:指在不能面对面的交谈情况下,通过书信提问的形式进行采访,得到书面答复。要说明采访意图,设计好问题,给对方一个答复期限并给与反馈。

4、体验式采访:指记者参与被报道者的生产实践和工作实践,亲身体验他们的劳动的酸 甜苦辣,并在体验中进一步采访。是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

规律性:选好体验点;甘当小学生,向被采访对象学习;不是为体验而体验,体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写好报道,并把报道和采访结合起来;体验时间的长短视情况而定;报道要有体验的特点,区别于一般报道。

5、电话采访:指记者通过电话同采访对象对话,了解情况,采访新闻。

哪些情况下宜用电话采访:

1)、联系采访对象 2)、重大事件,收集反应 3)、重大事件,快速报道 4)、热点话题,广泛调查 5)、咨询专家,释疑解惑 6)、留下悬念,需要追踪 7)、传闻颇多,澄清事实

具体方法: 1)、要有一套查电话号码的本领 2)、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问题 3)、报身份,讲明意图,争取合作 4)、要有礼貌 5)、记下对方谈话的语气和感情等 6)、

核实新闻

6、互联网上采访。方法:了解最新信息;拓展消息来源;运用网络进行调查;通过电子邮件和网络聊天工具进行采访;收集背景资料;同谣言作斗争。要树立补课(提高文化素质)、法制、网络规范的观念。

采访方法

1、上下结合。在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之间,既要自上而下采访,又要自下而上采访。

2、点面结合。基于典型报道和综合报道的需要

3、交叉采访与跨行业采访

1)、交叉采访:记者到一个地方进行采访时,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往往可以发现好几个新闻线索,在采访第一条新闻的同时就顺便为第二条、第三条新闻收集材料。 2)、跨行业采访:跨行业采访一般发生在专业记者身上,跨行业采访的两种情况:记者的采访任务涉及另一行业,需跨行业采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了非本行业的重要新闻,在时间允许条件下应该跨行业采访。

4、易地采访:指记者到自己分工范围以外的地区去采访。应注意的情况:1)、一般以专题采访为宜 2)、由于情况不熟,要有把握了后再写 3)、对当地记者平等,尊重 4)、不与当地记者抢新闻 5)、利用机会学习外地记者的长处

5、抽样调查:按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的结果对全部研究对象做出估计和推算,已达到对全部研究对象认识的目的。

新闻线索:是提示新闻的信号。

1、 发现新闻线索的渠道 1)、关于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重要活动 2)、关于各种会议 3)、关于新闻媒体 4)、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 5)、关于受众来信来电来访

2、增强新闻敏感: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别人不能一下看出他的新闻价值,而你却能,这就是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记者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

怎样训练新闻敏感度: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 2)、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价值的理论 3)、要胸有全局 4)、掌握科学的现代思维方式

新闻策划的定义

我们所谓的新闻报道策划,是指在承认新闻是客观事物的反应这一前提下的策划,按新闻规律办事,实行新闻资源的最佳组合和配置,更好的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

采前准备(了解)

在事前做好充分准备,以便在采访是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做到心中有数,以缩短主管和客观之间的距离,提高采访效率,在有限的采访时间内获得比较满意的采访效果。

1、 采前准备是初步认识采访对象的工作,以下几类需要记者做好采访前的准备: 1)、采访高级领导干部、知名人士、国际要人 2)、采访重要会议 3)、采访重大典型 4)、采访大型国际活动 5)、采访特殊事件 6)、采访不熟不懂的问题 7)、去陌生的地方采访 8)、国外采访

2、 准备工作包括的内容

1)、明确采访目的 2)、熟悉采访对象 3)、学习党的方针政策 4)、充实新知识 5)、准备一些问题 6)、设计“作战”方案 7)、体能准备 8)、物质准备(采访本、钢笔、铅笔、名片、介绍信、资料、电脑、照相机、微型录音机、手机等)

访问规程

1、分清访问类型与选准访问对象 访问类型:

形式上:现场访问、非正式访问、正式访问

事件性新闻:突发性事件新闻和非突发性事件新闻

非事件性新闻;人物新闻访问、经验新闻访问、风貌新闻访问、批判性新闻访问

2、研究访问对象接受访问的心理

1)、愿意接受记者访问的 2)、不知道怎么接受记者访问的 3)、不愿意接受记者访问的

3、遵守时间,讲究礼貌,信守诺言

讲究礼貌:尊重对方风俗习惯;注意对方身份,提问得体;注意倾听对方的谈话

信守诺言:为新闻来源保密的承诺;不得发表的承诺;不得透露姓名的承诺;送审稿件的承诺

4、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谈话气氛

5、提问的技巧 1)、看对象 2)、由远及近,由易到难 ,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3)、抓住要害,提出对方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4)、提问具体 5)、正反两面问 6)、提问要讲究方式

6、问与看相结合 1)、观察采访对象 2)、观察访问对象置身的环境

7、记录

善于观察

1、 对观察的基本要求:敏锐、独特、准确、抓要害、抓特点、要深刻

2、 观察术 1)、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 2)、粗细结合,以细为主 3)、用眼睛观察数据 4)、在比较重观察,在观察中比较 5)、在观察中联想

突发事件

1、定义:指那些“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2、特点 :突发性、异常性、破坏性、紧迫性

3、报道基本要求 1)、留心异常现象和先兆 2)、对突发事件严重程度等级的认定问题 3)、要有紧迫感 4)、沉着应对,稳而不乱 5)、既要勇于赴汤蹈火,又要善于保护自己

4、做法:如实公开报道方针;从积极着眼报道灾情;进行连续报道;快速报道,“后来居上”(深层次报道);精心策划

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与显性采访是相对的,指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意图隐藏起来的一种采访方式。又称“秘密采访”或“暗访”。

1、 隐性采访的必要性

社会环境是复杂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用显性采访的方法不灵,采访对象不仅不 会推心置腹的同记者讲真心话,反而心生疑窦,多了戒备,从而设置种种障碍来应对记者,

使记者了解不到真实情况。

规律:隐性采访都是有条件的;出发点的积极意义;要冒一定风险。

2、隐性采访的类型:侦查型 体验型 验证型

3、隐性采访应注意的问题

暗访与明访的关系,将两者结合;处理好勇于冒险与善与保护自己的关系。

对“无冕之王”的看法

1、此语处于19世纪英国《泰晤士报》三大主笔时期,当时,被称为“大力神”的《泰晤士报》成为英国舆论领袖。主笔辞职后,常被内阁吸收为阁员,地位很高,人们称他们为“无冕之王”,他们在政治上没有一定的权力却有很大影响力。后来,西方新闻界也自诩记者为“无冕之王”,意思是说记者享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殊地位。

2、其实,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新闻媒体大多属于垄断资本所有从根本上说,他们是为垄断资本的利益服务的。记者们的报道也受种种限制,日本的记者标榜自己绝对的自由,称自己为“无冕之王”,称舆论是独立于政治和法院之外的第三势力,可实际上这这是办不到的,如日本记者对皇室是绝对不敢侵犯的,因为政府有一个宫内厅不断对媒介设置各种框框。即使是自由撰稿人,也有新闻职业道德准则约束他,还有国家这样那样的法律管着他,他也不能随便逾越的。所以说记者享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殊地位,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有些西方记者也不承认。

3、向记者不做“无冕之王”,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方面拓展。

第二篇:2007年《新闻采访学》B卷_新闻采访学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7--2008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2006级新闻、广电、网络、播音专业《新闻采访学》卷〈B〉

命题老师:夏琼打印份数:180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4分,共20分)

新闻采访新闻线索采访策划激将法观察法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 什么是记者?记者应备怎样的专业素养?

2、 简述采访前准备的意义与作用。

3、 怎样选好访问对象?

4、 影响记者访问的心理消极因素有哪些?

5、 人物观察与现场观察各有什么要求?

三、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根据你对目前新闻宣传报道政策及新闻价值的把握,你作为《武汉晚报》的记者,

试判断下列新闻线索采访后能否使用?并说明为什么?

a) 近日,湖北部分高校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在长江大学召开。

b) 昨天,2名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登山时失踪,这两名留学生都是湖北天门市人。

c) 近日多雨,某制伞企业,拟向马路上值班民警送去了一批该厂新产品,该企业经理

向报社送来邀请信,邀请记者随行采访。

d) 武汉市政府组团去香港招商引资,在港府协助下举办了大型的港台商人见面会。

e) 湖北省荆州市近日出台一项地方法规——《荆州市环境影响评价实施办法》。

四、分析题(15分)

联系本学期采访实训的体会谈谈怎样做好人物专访。

五、操作题(25分)

近日,由武汉市体育局等单位主办的元旦迎春长跑活动,在汉口塔子湖全民健身中心举

行。近万名热情高涨的市民参加了活动,迎接奥运年的到来。本次长跑活动的主题为“与奥

运同行——我健身,我健康,我快乐”。你作为《长江日报》体育版记者,就市民积极参加

迎奥运健身活动这个话题,策划做一个专版,请你列出自己的详细采访大纲。

第三篇:新闻采访学试卷

A、读者B、编辑C、作家D、评论员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3分,共计30分)

1、新闻线索

2、新闻敏感

3、专业记者

4、临时准备

5、预测性新闻

6、突发事件

7、“养”新闻

8、视觉采访

9、隐性采访

10、新闻真实性

一、填空(本大题共7小题,其中每空1分,共计30分)

1、新闻的六要素是()、()、()、()、()、()。

2、记者“六勤”指()、()、()、()、()、()。

3、采访重点指()、()、()、()、()、()、()。

4、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是(),其突出特点是()、()、()。

5、泄密的类型有()和()。

6、记者的知识结构要求既()又()。

7、“三抢”是抢()、抢()、抢()。

四、简答(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2、记者为什么要深入现场?

3、追踪采访有哪些特点?

4、常用的采访提问方式有哪些?

5、《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三次修订)的内容是什么?

五、论述(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记者按内部分工有哪些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2、记者如何把握与采访对象的关系?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

1、机动记者的特点是:()

A、“满天飞”B、随时出击C、身体健康D、机动灵活

2、记者的修养包括:()

A、政治修养B、理论修养C、知识修养D、专业修养

3、符合面访中记录形式的有:()

A、当场不记B、录音C、笔记D、心记

4、符合新闻价值要素的有:()

A、时新性B、接近性C、重要性D、人情味

5、眼睛在采访中的作用有:()

A、接受信息B、使用线索C、识别美丑D、找到本质

6、符合采访的原则的有:()

A、真实性原则B、及时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D、可读性原则

7、属于突发性社会安全事件的有:()

A、“9.11”恐怖袭击事件B、“5.12”汶川地震C、飞机失事D 、莫斯科地铁爆炸事件

8、新闻除了传播信息的功能外,还有()。

A、监督功能B、引导功能C、教育功能D、批评功能

9、采访方式包括()。

A、面对面采访B、眼睛采访C、书面采访D、电话采访

10、广义的记者包括: ()。

第四篇:武大新闻采访学试卷

4、大纲撰写能很好的为主题服务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05级新闻传播学类《新闻采访学》卷〈B〉

命题老师:夏琼

打印份数:150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4分,共20分)

记者

新闻敏感

采访准备

正问法

采访主题

二、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25分)

1、 什么是新闻线索?记者应怎样获取新闻线索?

2、 简述采访前准备的意义与作用。

3、 记者提问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4、 采访策划有何特点与作用?

5、 简述新闻观察的作用与方法。

三、判断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

根据你对目前新闻宣传报道政策的把握以及你对省级党报编辑方针的了解,你作为《湖北日报》的记者,试判断下列新闻线索采访后能否使用?并说明为什么?

a) 近日,全国部分高校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在长江大学召开。

b) 昨天,2名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登山时失踪,这两名留学生都是湖北天门市人。

c) 近日酷暑高温,某太阳伞生产企业,拟向马路上值班民警送去了一批该厂新产品,该企业经理向报社送来邀请信,邀请记者随行采访。

d) 武汉市政府组团去香港招商引资,在港府协助下举办了大型的港台商人见面会。 e) 湖北省枣阳市近日出台一项地方法规-----《枣阳市环境影响评价实施办法》。

四、分析题(15分)

联系本学期采访实训的体会谈谈怎样做重大题材的采访策划工作。

五、操作题 (25分)

近日世界杯足球赛已进入四分之一决赛阶段,市民们看球赛的热情不断高涨,大街小巷的人们每天都在谈足球,你作为《长江日报》体育版记者,就市民看世界杯足球赛这个话题,策划做一个专版,请你制作一份详细的采访大纲。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05级新闻传播学类《新闻采访学》卷〈B〉

标准答案

命题老师:夏琼

打印份数:150

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4分,共20分)

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讲,记者泛指一切新闻从业人员,包括新闻单位的社长(台长)、总编、编委、主笔、编辑人员和采访人员等。从狭义上讲,记者特指从事新闻采写活动的新闻工作者。

新闻敏感:也有人称之为“新闻眼”或“新闻鼻”,它是成熟记者所特有的职业性敏感,是记者敏锐地发现、鉴别和预见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

采访准备:指记者为采集新闻材料而进行的前期性、基础性的工作。分为平时准备和临时准备。

正 问 法:也叫开门见山法,是记者直截了当地从正面提出问题,请采访对象作答的一种提问方式。

采访主题:也称采访选题,是新闻采访的题目,即新闻采访活动的具体对象,它涉及到采访什么以及从哪个角度进行采访的问题。

二、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25分)

1、 什么是新闻线索?记者应怎样获取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是指可能成为新闻报道对象的某种事实所传递的信息,或者是将要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所发出的信号。

答题要点: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决议、指示及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中来; (2) 从党政机关和业务部门的各种会议中来; (3) 从通讯员和作者积极分子中来; (4) 从各业务部门的书面材料中来;

(5) 从新闻媒介已经发表的报道、文章、读(记)者来信中来。 (6) 从各种广告及气象预报中来;

(7) 从记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来。

2、 简述采访前准备的意义与作用。

答题要点: 采访前准备的意义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有助于记者进一步明确采访的目的和重点; (2) 有助于缩短记者与采访对象间的距离;

(3) 有助于记者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采访,提高工作效率;

3、 记者提问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答题要点:1 问题要简洁明确,不要提太笼统的问题,

2 问题要具体,不要提太大太空的问题,

3 要问的关键而有策略,不要提大外行的问题

4、 采访策划有何特点与作用? 答题要点:

1、 采访策划是指记者对将要采访的题材重大的新闻事实所作的事先谋划或策划

2、特点:选择重大题材,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主体性色彩。

3、作用: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充分利用新闻资源,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功能。

5、 简述新闻观察的作用与方法。

答题要的:

1、作用:有利于记者直接获取生动、形象的现场材料与细节材料;有利于记者直接获取第一材料;有利于记者产生真情实感;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成为记者不能被剥夺的采访武器。

2、方法:现场观察要注意基本情况、“动态”和细节,并要学会“透视”,选择适当的观察位置与角度。

人物观察要注意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

五、判断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

根据你对目前新闻宣传报道政策的把握以及你对省级党报编辑方针的了解,你作为《湖北日报》的记者,试判断下列新闻线索采访后能否使用?并说明为什么?

a) 近日,全国部分高校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在长江大学召开。

不能报道。不具备省级党报的宣传价值

b) 昨天,2名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登山时失踪,这两名留学生都是湖北天门市人。

不能报道。不符合省级党报的报道范畴

c) 近日酷暑高温,某太阳伞生产企业,拟向马路上值班民警送去了一批该厂新产品,该企业经理向报社送来邀请信,邀请记者随行采访。

不能报道。涉嫌给厂家做广告。

d) 武汉市政府组团去香港招商引资,在港府协助下举办了大型的港台商人见面会。

可以报道。政府经济活动是省级党报目前的报道重点与热点。

e) 湖北省枣阳市近日出台一项地方法规-----《枣阳市市环境影响评价实施办法》。

可以报道。法律法规建设是目前的宣传重点。

六、分析题(15分)

联系本学期采访实训的体会谈谈怎样做重大题材的采访策划工作。

答题要点:1.做好人物专访的基本原理与要求,

2.结合本学期的采访实训内容谈自身感受与体会, 3.有观点、有见解、内容新颖、结构完整、表达流畅。

五、操作题 (25分)

近日世界杯足球赛已进入四分之一决赛阶段,市民们看球赛的热情不断高涨,大街小巷的人们每天都在谈足球,你作为《长江日报》体育版记者,就市民看世界杯足球赛这个话题,策划做一个专版,请你列出自己的详细采访大纲。

答题要点:

1、能基本按照采访大纲格式要求写;

2、问题设计合理,有针对性;

3、采访角度新颖,设计构思巧妙;

4、大纲撰写能很好为主题服务者。

第五篇:新闻采访学考试要点1

第一节认识新闻

1、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反过来则是人们了解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

2、新闻的定义:新闻具有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的新闻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中刊播的各种新闻体裁和报道形式的总称,它包括消息、通讯、评论、调查报告、新闻图片、新闻资料等;狭义的新闻是专指消息这一体裁,包括简讯、电讯等,它是各种新闻媒介中最常见、最惯用的新闻报道体裁。

3、陆定一的观点:“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4、新闻的特有属性:一是真实性,即对发生事实的报道要真实、准确,不得虚构、夸大或者推测;二是即时性,即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要求反应快速、事实鲜活;三是公开性,报道是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这个载体进行公开的传播。

5、新闻的基本特征:(五个)

①存在性(本质属性):新闻的本源如陆定一所说,是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或问题。因此,新闻报道必然具有客观性。

②新鲜性(特有属性):“新”指时间新、内容新。“鲜”是指所报道的事实必须具有鲜活的个性,奇特的表现,能引起人们的兴趣。新闻具有新鲜性,决定了新闻报道必须具有时间性。

③接近性(派生属性):接近性是新闻价值要素之一,这种接近性主要指新闻事实发生地域的接近,也包括时间的接近、思想内容的接近、传授形式的接近,新闻的接近性决定了新闻报道内容的选择性。

④价值性(派生属性):新闻的价值性,要求新闻报道要注意舆论导向性

⑤传播性(派生属性):新闻的传播性,要求新闻必须引起大众的注意,这就决定了新闻报道的艺术性。

6、新闻的五个基本特征决定了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即客观性、时间性、选择性、导向性和艺术性。

7、新闻的本质:

一、新闻是当前社会生活的反映。首先,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客观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其次,新闻是当前社会生活的反映,新闻并非客观事实本身。客观事实本身是一种物质的客观存在,是实实在在的客体,它不依赖任何人的意识而存在。

二、新闻属于意识形态。同一事件,不同的新闻社有如此截然不同的表达,说明新闻是可以体现它的倾向性、政治性、思想性的。

三、新闻是讯息。信息的概念与讯息和新闻的概念均无法并置。信息包含讯息和新闻。

8、确定新闻即讯息的意义在于确认新闻的商品属性。新闻的商品属性在我国是上个世纪末才被确认的,而讯息的商品属性却是自然存在的,由于它本身的物质存在,其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表现的更为客观。

9、新闻的双重属性:商品属性和政治属性。

10、新闻报道的分类:

(一)按传播媒介划分:报刊新闻(按大众媒介诞生的时间,报刊是第一媒体,是以空间方式呈现新闻报道的平面媒体。)、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网络新闻。

(二)按体裁划分:名词解释消息(消息即狭义的新闻,这是所有媒体最常用的新闻体裁,具有简洁、快速、主题突出的特点。)、通讯(这是报刊常用的新闻体裁,在广播电视报道中一般成为“专题”。)、深度报道、新闻述评

(三)按内容属性划分:政治类新闻、经济类新闻、文化类新闻、社会类新闻

(四)按内容形式划分:事件性新闻、非事件性新闻

(五)按新闻的社会价值分:硬新闻、软新闻、正面报道、负面报道

(六)按事件生成原因划分:自然发生的新闻、策划产生的新闻、介入式新闻

(七)其他分类方法:a、按新闻事件发生地分:国际新闻、国内新闻、本市新闻、郊县新闻、乡村新闻等。b、按新闻事件发生的部门分:人大新闻、政协新闻、企业新闻、行业新闻等。c、按新闻刊播时间划分:昨日新闻(日报)、今日新闻(晚报)、早间新闻、晚间新闻、直播新闻等。d、按新闻语言划分:普通话新闻、方言新闻、民族语新闻、外国语新闻等。

第二节新闻价值

1、记者判断新闻价值要依赖新闻观和价值观的集合体,叫做新闻价值观。

2、★名词解释新闻价值的定义:新闻价值是事实构成新闻诸因素的客观存在,是记者和编辑判断事实可否成为新闻及新闻影响力大小的尺度。新闻价值是二阶的。

3、简答题新闻价值五要素: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

★显著性:顾名思义,是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具备非同寻常、引人注目的素质。套用并扩展曾在西方流行的“新闻教学式”,可以比较直白地解释这一新闻价值因素的内涵:

公式一:平常人 + 平常事 = 非新闻

公式二:非常人 + 平常事 = 新闻

公式三:平常人 + 非常事 = 新闻

公式四:非常人 + 非常事 = 非常新闻

时新性:用来合指新闻所发生的根据具有确定新闻事实的起码素质。

4、新闻价值的赋值主体是多方的。通常认为关于新闻价值的判断主要来自传媒把关人那里,广义的把关人除了传媒记者编辑外,还包括媒体之外的其他力量:政府政党、广告主、势力集团、公众(注意次序排列)等。

第三节新闻敏感

1、★名词解释新闻敏感的定义:新闻工作者对某一事物是否具备新闻属性和有无新闻价值及新闻价值大小的觉察和判断能力。

2、记者的觉察和判断能力概括起来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判断新闻线索价值的能力。

(2)在构成同一新闻事件的许多事实中,进行价值大小的判断。

(3)对报道新闻事件的时效性的判断能力。(4)感知受众看、听、读兴趣的能力。

(5)判断在已发表的新闻中,发现哪些可能发展为更重要新闻的能力。

3、新闻报道的采访与写作可分为主题先行式和主体后立式。

4、新闻敏感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a、有利于迅速抓住新闻线索,发现有价值的新闻。b、有利于挖掘新闻素材,鉴别最有价值的事实。c、有利于选取最佳的报道角度。d、有利于预见新闻背后的新闻。e、有利于发现独家新闻,增强媒介影响力。

5、如何培养新闻敏感(6点)

(1)好奇驱力是新闻敏感的点火器(2)思想敏感是新闻敏感的发动机(3)知识积累是新闻敏感的蓄水池(4)新闻实践是新闻敏感的加油站(5)社会责任感是新闻敏感的强心针

(6)职业压力迫使新闻敏感的素质

第四节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

1、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1)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

a、采访的首要目的是制作新闻。b、采访的第二目标是传播讯息。c、采访终极目的是服务社会。

(2)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的成败

a、只有全面的采访才有深刻的作品。b、只有深入的采访才有准确的作品。c、只有公正的采访才有客观的作品。

(3)新闻写作是第二次新闻采访

a、自采访 — 翻检材料。b、“过电影” — 确定主题。c、定主题 — 准确立意。

第一章记者的职责与修养

第一节记者的地位

1、新闻媒体的社会职能包括五个方面:a、报道新闻,传播信息。b、表达意见,引导舆论。c、服务社会,指导生活。d、传播知识,普及教育。e、供给娱乐,刊登广告。

2、狭义的记者即职业记者,是指那些在编辑部外进行新闻采访活动,以新闻报道为专门职业的人员。

3、记者的地位

(1)第四等级 — 第四权力 — 第四种族

1644年11月,英国诗人、资产阶级政论家约翰·弥尔顿向议会发表《出版自由请愿书》的长篇演讲,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出版自由的口号。

(2)朱自清先生就在《三祝报章文学》里说:“新闻记者是无冕之王。”

(3)瞭望者 — 看门狗 — 导盲犬(4)灰领职业的记者

4、★一个有思想的记者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1)要有独立的人格(2)要有质疑的精神(3)要有独特的发现(4)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5)要有创造的热情、激情和才情

第二节记者的职责

1、记者的职责(四个方面)

(1)采写报道新闻:a、新闻的主要发现者。b、新闻的主要采访者。c、新闻的主要报道者。

(2)采写情况反映(3)开展群众工作(4)参与新闻监督

★注:记者在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目的纯正——不假公济私,不弄虚作假

b、目标集中——不四面出击,不蜻蜓点水

c、行为正当——不违法乱纪,不挟嫌报复

d、报道公正——要全面客观,要给人出路

第三节记者的修养

1、记者最基本的修养包括(五个方面)政治理论修养、作风纪律作风、道德情操修养、知识技能修养、意志体魄修养。

2、法律对新闻报道的规定性

根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和《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任何出版物和广播电视节目,不得含有以下内容:

(1)反对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的;

(2)危害国家同

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3)泄露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

(5)宣扬邪教、迷信的;

(6)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7)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8)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9)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

(10)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3、道德情操修养

1991年1月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此后又在1994年、1996年进行了两次修订,成为目前的定本。

《准则》共有6条: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3)维护新闻的真实性。(4)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5)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6)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第二章新闻采访与新闻策划

1、《焦点访谈》曾得到李鹏、朱镕基、温家宝三任总理的题词鼓励。

2、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起抓,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观点是指导媒体各项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采访性质和采访原则

1、名词解释 采访的定义:是指新闻工作者为了获取新闻材料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它包括了解情况、分析情况、掌握线索、酝酿主题,进一步挖掘和补充材料的全过程。

2、采访活动应包括的内容:(1)日常的知识积累、生活积累和思想积累;(2)广泛了解情况,取得新闻线索;(3)调动和运用各种手段,详细搜集新闻材料;(4)综合分析,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

性认识;(5)明确主题思想,完成新闻作品的构思与写作。

3、从独家获得时效,独家新闻,一般解释为:由一家媒体独立发现并率先报道的有特殊新闻价值的报道。

4、美国的自由论坛主席Charles L.Overby提出了新闻公正性公式:

A+B+C+D+E=F

准确+平衡+全面+客观+伦理=公正

(Accuracy+Balance+Completeness+Detachment+Ethics=Fairness)

第四章采访准备

1、采访前的准备分为直接准备和间接准备。

2、采访又分为意内采访和意外采访。意内采访是指可预知的事件的采访,意外采访则是指对突发事件的采访。

3、知识准备的主要内容:专业知识准备、泛知识准备、实践经验准备。

4、知识准备的主要方法:记者的学习有四个方面内容:(1)从书本中学习;(2)从实践中学习;

(3)向专家学习;(4)向群众学习。

5、记者采访前材料准备的作用:(1)有助于发现新闻线索;(2)有助于了解新闻背景;(3)有助于了解采访对象;(4)有助于确定采访主题;(5)有助于确定报道样式。

6、高质量的材料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针对性。就是准备那些与本次采访目的相关的材料。

(2)关联性。材料的关联性包括两方面,即与采访对象直接相关的材料和间接相关的材料。(3)新鲜性。新鲜性是新闻的第一价值要素。(4)独到性。材料准备不单是对现有材料的占有、研究和判断,还要设法自己调查占有第一手材料。

7、新闻来源的定义:顾名思义,就是构成新闻事实或新闻事件的源头。

8、新闻线索的定义:所谓线索,是指事情的头绪。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也有人把新闻线索概括为“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

8、★新闻线索的特点:一是比较简略,没有细节,没有具体的形象,没有事物的全貌。二是比较含混,新闻五要素未必齐全,第六要素基本全无。三是可靠性差,不少新闻线索的提供者不懂新闻规律和报道纪律,也有的线索中夹杂个人情绪,还有的则纯属子虚乌有。

9、新闻线索的作用:(1)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2)指明记者的采访方向。(3)支持记者的采访活动。(4)决定记者的报道质量。

10、采访选题的原则:(1)实施第一性原则。(2)新闻价值第一原则。(3)平衡性第一原则。(4)公共利益第一原则。

11、采访选题的标准:(1)主题明确。(2)针对性强。(3)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4)个性化角度。(5)可操作性强。

第五章采访对象

1、采访对象的质量、数量、地位直接决定记者采访的成败。

2、采访对象则是以人为主的信息提供者。

3、什么样的采访才是好的?

(1)合适恰当。(2)合理合法。(3)诚实可靠。(4)能说会道。(5)权威公正

第六章采访方式

1、基本的采访方式有:当面采访、视觉采访、书面采访、电话采访、体验采访和网络采访。

2、采访方法主要包括:提问方法、座谈调查、现场观察和隐性采访。

3、美国记者约翰·布雷迪的话意味深长,他说:“采访与其说是靠技巧,不如说是靠本能。一次采访无非是一场生动活泼的富于思想的交流罢了。”

4、一般来说,当面采访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记者与单个采访对象面对面的采访,即个别访问或一对一的访问;二是记者与群体采访对象面对面的采访,通常叫做座谈会或一对多访问;三是众多记者对单个采访对象的访问,或称群体访问,包括新闻发布会采访和集体采风式采访。

5、论述题 ★ 为什么说当面采访是最主要的和最为人看重的采访形式呢?

一是从采访的可靠性上来看,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可以确认采访对象的真实性。

二是当面采访通过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对话,采访对象与记者可以当面纠正语言失当之处,记者一般都能得到比较准确的材料。

三是记者在采访中五官并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双线并进,对采访对象及其陈述的事实更便于形象捕捉,对记者随后的新闻写作大有裨益。

四是直观性,如果说报纸记者的当面采访转换成文字符号后已失去采访对象的原生态的陈述,那么广播电视记者的当面采访就能够生动形象地表现这一点。

6、记者是采访主体。从整个采访过程看,记者是采访的施行者和使动者,而采访对象则是被动者。记者如何才能掌握主动权呢?

(1)掌握采访时间的主动权。(2)掌握采访内容的主动权。(3)控制采访对象的主动权。(4)良好的场面控制力。(5)展示记者个人魅力。仪态仪表、语言风格、个性魅力。

7、现场观察观察,是观看与认识,是新闻采访中主要方法之一。观就是看(这里的看是广义的看,不单是视觉,它同时包括五官的直接感受),只表示看到什么,它所反映的是事物的表象;而察则是在看的基础上思索、考校、鉴别、认识,也包括提问,由此发现表象背后的本质性的东西。就是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8、★现场观察的方式:(1)旁观式观察。记者身份公开,不参与采访对象活动。(2)参与式观察。记者身份公开,参与采访对象活动。(3)隐匿式观察。记者身份不公开,参与采访对象活动。(4)秘密式观察。记者身份不公开,也不参加采访对象活动。

9、名词解释:体验式采访,是指依照采访对象的职业、身份、地位和生存状态,亲身从事与其相同的工作活动,直接观察对方的生活环境,验证对方身心感受的采访活动。

10、隐性采访,是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指在一定条件下,记者不向采访对象公开自己的身份、不告之自己的采访目的,通过模拟某种社会角色或以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报道采访源,获取新闻事实的一种非常采访,故亦称“暗访”或“私访”。用于电视报道的采访时,一般称为“偷拍”、“秘拍”或“潜拍”等。

11、★隐性采访的基本方法:化装采访、卧底式采访、旁观式采访。

12、★网络采访的特点表现在:(1)采访地域无边界性。(2)采访对象的无障碍。(3)采访时间无限制性。(4)采访主体的模糊性。(5)采访手段的多样性。(6)采访工具的数字化。(7)获取信息的丰富性。(8)采访时效的快速性。

13、★网络采访的方式:(1)网上寻找新闻线索。(2)网上进行新闻访谈。(3)网上查询背景资料。(4)网上查证新闻事实。

第七章采访提问

1、★一般来说,意外采访中的采访对象选择应该坚持以下原则:(1)当事人原则。(2)知情人原则。(3)权威性原则。(4)扩展性原则。(5)即时性原则。(6)公正性原则。

2、开放式提问和闭合式提问的优缺点:

(1)开放式提问是指问题问得比较抽象和概括,开口很大,范围很广,采访对象有充分回旋余地。开放式提问的长处是问答双方谈话气氛自然、和缓;但短处是没有针对性,采访目的很难达到,写出来的作品必定浮泛枯燥。

(2)闭合式提问是指问题问得比较具体和集中,口子是封闭的,范围是有限的,采访对象要有明确的回答。闭合式提问的长处是目的明确,问题集中。短处是以“我”(记者)为主,主观性强,容易遗漏某些问题,导致片面性。闭合式提问是记者的主要提问方式。

3、座谈调查,是一种特殊的采访方式。调查座谈是一对多或多对多的采访活动。

4、实务题(操作)座谈会的开法(P223):

(1)会议规模要适当。一般座谈会的规模应控制在三至七人。人数太少,代表性、普遍性就值得怀疑;人数太多,就成了开大会,不但成本太大,而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记者无法从中提取有用的东西。(2)与会人选要慎重。a、与会人员选择的标准可以以“知情”“明理”“懂行”“敢言”“善讲”十字概括b、选择与会人员时要注意分层分类c、选择与会人员,可以采取记者与被调查单位共同协商的办法(3)时机选择要适当。选择座谈会的时机应注意:与会人员有比较充分的时间;与会人员有比较充分的思想准备;与会单位的同意和支持;避开生产旺季(4)内容准备要充分。一是座谈会内容的准备。二是座谈提纲还应该事先告知与会人员,让他们也有思想准备和材料

准备的时间。(5)座谈形式要灵活。座谈会应由记者亲自主持,而且最好不要有非与会人员在场。记者主持座谈会要注意调动与会人发言的积极性,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融为其中一员,这样有利于活跃会议气氛,让与会者能够畅所欲言。(6)调查反馈要及时。记者召集座谈会进行有目的的调查,对调查结果要有及时的信息反馈。

第八章时事政治新闻

1、时政要闻是指以重要性新闻价值为主要标准,以政治事件为主要目标,围绕政治人物报道为内容的时事新闻。

2、政治新闻是指那些关于政党、政府、政治团体及政治人物、政治事件的报道。

3、兰斯·班尼特解释说:硬新闻是指一个社会人应该了解的内容,包括许多政府行为、竞选代表立场、影响我们的国际形势发展、可能改变我们生活的政策、新出现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历史问题以及其他一些问题。

软新闻所需要做的就是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软新闻是根据市场调查和人口统计学的结果来选择的,目的是为了抓住目标观众的注意力,以向广告商来卖节目。

4、政治报道的特征:题材重大、时效性强、风险较大。

5、政治敏感主要表现在对大是大非问题的快速准确的判断,对大局的基本把握,以及对是否构成新闻、可否进行报道、如何进行报道、报道后的效果与责任的预判。

6、《新华日报》原总编辑刘向东论述新闻耐读性的六个特征:思辨性、规律性、宏观性、震撼性、史实性、指导性。

7、选择题政治事件采访的选题标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选题标准是: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事件重大。

8、名词解释外事新闻也称外交新闻,是指关于国家或地区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活动的报道。外事新闻是国际新闻的一部分。

第十章社会灾难新闻的采访

1、名词解释社会新闻:是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军事新闻之外,不受行业限制,侧重于从人际关系、群众生活和道德品质的角度来反映社会状态、社会风貌和社会问题的新闻。

2、名词解释法治新闻:是指新近发生的,与法制相关的事实的报道,如普法教育、法庭审判、司法改革、法律废立等。

3、简答题社会新闻和法治新闻的区别

(1)从内容上看,社会新闻所反映的社会动态、社会风貌、社会问题、社会趋势,较多地从社会公共道德层面出发来看待新闻事实的本质;法制新闻注重的是那些社会动态,社会问题与法律的关系,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2)从表现手法上看,社会新闻主要以情驭事,看待某一新闻事件,有较强的故事性和娱乐化可能;而法制新闻多是以案说法,所有新闻事件的正负判断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相对于社会新闻,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新闻题材。

4、社会法制新闻采访的原则:(1)合法性原则。(2)公正性原则。(3)人道性原则。(4)证据性原则。(5)职业性原则。(6)保护线人原则。

5、灾难新闻:关于新闻发生或即将发生的自然灾害和人为活动对人类生存状态造成实质性损害的报道。

6、灾难性新闻的采访要求

(1)记者必须在场。一是与受害者一起进退,此时的采访对象主要是受害者或施救者,而记者可能是受害者之一或是施救者,他可以对受害、得救写出亲身感受的报道。二是站在记者立场,他最好还要对灾难的发生原因进行必要的调查,这才是他的职业责任。(2)自然灾害的采访。

7、文艺新闻是指关于文学艺术界人物和事件的报道。

8、文体新闻采访中的原则

(1)对于文体事业的产业化保持警惕。(2)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要正当。(3)记者的个性表达要恰当。(4)文体报道要专业化。(5)提防文体新闻娱乐化。(6)文体新闻采访要有所突破。

9、★教育卫生新闻的采访要求:(1)建立对话平台。(2)辨识新闻来源。(3)采访要有针对性。

(4)采访要尊重科学。

上一篇:学习安全生产法范文下一篇:新闻学专业试题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