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评价研究

2024-05-08

质量评价研究(精选十篇)

质量评价研究 篇1

会计利润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评价指标, 它不但是上市公司业绩好坏的标志, 还为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等提供决策相关的利润信息, 因此, 会计利润作为业绩评价指标对上市公司本身和其外部利益相关者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 近年来国内外上市公司的种种问题已引起相关部门对会计利润问题的高度重视。

事实说明, 会计利润易被操纵, 以会计利润评价企业业绩并不能达到利益相关者预期效果。因此, 建立一个较为科学的利润质量的评价方法, 对于促进会计理论的修改完善、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会计利润质量的评价指标选取

(一) 研究方法

目前国内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现金流量与应计利润相互关系的研究侧重了利润质量的现金保障性因素, 而对持续性、成长性和安全性则无法涉及;应计利润信息含量的研究, 需要应用大量的股价等数据。而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不完善, 股价波动大, 受人为操纵影响严重, 不适用这种研究方法;多个财务指标的分析方法, 虽然可以从利润质量的现金保障性、持续性、成长性、安全性分别进行分析, 但是没有形成体系;在自建模型分析的研究中, 指标赋权时多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 解释性较差。因此, 本文将针对已有研究的缺陷, 通过建立新的模型进行分析, 力图较为全面地分析评价上市公司会计利润质量。

(二) 指标选取

为了方便对比分析, 本文选取了会计利润的两个常用指标: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参照指标。

1.现金保障性

现金保障性也叫利润可变现性, 是指上市公司的利润确认是否伴随相应的现金净流入, 它是利润质量的核心。一般而言, 会计利润能带来充足的现金净流量, 说明现金保障性强, 会计利润质量高, 否则企业的财务状况就可能恶化, 财务风险也将为之增加。

本文设计如下现金保障性指标:

(1) 每股现金流量净增加额

每股现金流量净增加额=现金流量净增加额/普通股股数

本文选择每股现金流量净增加额作为每股收益的现金保障性指标。两者对比将体现应计制与现金制下每股收益的差异。两者差异越大, 说明利润质量越低;差异越小, 利润质量越高。

(2) 净利润现金含量

净利润现金含量=企业现金流量净增加额/净利润

净利润现金含量具体从量上反映企业现金流量净增加额和净利润之间的差异。指标值在1左右, 说明企业现金流量净增加额和净利润有较大的同步性, 小于0或远大于1表明两者差异较大, 净利润不能体现上市公司实际的现金收益。

(3) 主营业务收入现金含量

主营业务收入现金含量=销售商品与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

该指标表明每元销售收入中实际收到多少现金, 若该比率大于1表明不但收回本期销货款, 而且收回了前期的应收账款, 表示企业利润质量较好。

(4) 营业利润现金比率

营业利润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营业利润

该指标反映经营活动所创造收益的现金保障水平。在一般情况下, 比率越大, 企业利润质量就越高。

2.持续性

利润的持续性指上市公司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利润水平变动的基本态势。目前会计利润既包含经常项目带来的利润也包含非常项目带来的利润, 经常性业务 (如主营业务、其他非主营业务等) 带来的利润具有持续性, 非经常项目 (如投资项目、补贴收支、营业外项目等) 带来的利润不具有持续性。持续性会计利润是上市公司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的体现, 对上市公司未来利润有较强的预测价值, 而暂时性会计利润没有持续性, 对上市公司未来利润无预测价值。持续性越强, 利润质量越高。持续性指标设计如下:

(1) 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

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营业利润/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在利润总额构成中最能体现持续性收益, 如果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越大, 企业收益持久保持的可能性越大, 利润质量越高。

(2) 主营业务鲜明率

主营业务鲜明率=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

该指标是衡量利润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利润构成中, 主营业务利润是企业利润的核心, 具有永久的持续性, 是利润中最稳定和最可预期的部分。根据美国会计学家列夫 (LEV) 的研究结果, 利润的质量与其持续性呈显着正相关关系, 而主营业务利润比重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利润质量和获利能力。主营业务利润是企业基本经营活动的成果, 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获得利润中最主要、最稳定的来源, 它预示着企业利润能力的高低和稳定程度。

(3) 经营现金净流量占现金流量净增加额比率

经营现金净流量占现金流量净增加额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企业现金流量净增加额

该指标是主营业务鲜明率的现金保障性指标。采用经营现金净流量占现金流量净增加额比率作为主营业务鲜明率的对比指标, 具体分析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下上市公司的收益差异。

3.成长性

按照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一家上市公司及其所属的业务单元必然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几个基本阶段。上市公司处于不同的成长阶段, 其主要任务和关键成功要素存在差异, 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财务特征。一般而言, 上市公司的初创期和成长期属于资源的投入期, 利润水平较低甚至是亏损, 而成熟期则是上市公司前期投入的收获季节, 利润水平相对较高。显然, 在会计利润水平相同的情况下, 成长性好的上市公司由于其良好的利润前景而表现出高的利润质量。成长性指标如下:

(1) 销售增长率

销售增长率=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 /上期主营业务收入

(2) 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

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 (本期主营业务利润-上期主营业务利润) /上期主营业务利润

(3) 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增长率

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增长率= (本期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上期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上期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是上市公司现金收益的主要来源。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越高, 表明企业当期盈利水平越高,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每期逐渐增多, 表明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越好。

4.安全性

利润的安全性实质是对上市公司面临的风险水平的评估。风险是影响上市公司价值的两个基本因素之一, 对上市公司利润质量进行分析, 必须充分关注上市公司所面临风险的大小。只有无风险或风险比较小的利润才是安全的。上市公司风险影响因素很多, 如宏观经济环境、区域经济环境、政策环境、行业特征、市场结构、资产结构、成本性态、资本结构等。为了便于计算 (经济政治环境等风险无法量化) , 本文不考虑无法量化的风险。因此, 本文以资产负债率作为安全性指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是企业总负债和企业总资产之间的比率, 是衡量企业负债水平及风险程度的重要标志。资产负债率低代表财务风险小, 资产负债率高代表财务风险高。一般认为, 资产负债率的适宜水平是40%~60%。资产负债率可作为财务杠杆系数的替代指标, 衡量企业由于负债融资程度所导致的财务风险水平。

三、评价模型的设计

(一) 指标数值标准化处理

由于本文选取的11个指标值经济意义不同, 单位也不同, 不能直接相加, 因此, 在建立模型之前要对数据进行处理, 以其相对值代替绝对值进行研究。各类指标具体处理方法如下:M= (Xi-Xmin) / (Xmax-Xmin)

其中, M代表标准化值, Xi代表原指标, Xmax和Xmin分别代表该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如果指标为逆指标 (如资产负债率, 值越大表明风险越大, 利润质量越低) , 则:M= (Xmax-Xi) / (Xmax-Xmin)

值得注意的是, 当上市公司的指标出现异常, 数值过大或过小, 为避免计算结果异常, 这时应该将其剔除或者对数值限定上下限值。

(二) 指标赋权方法

在建立上市公司会计利润评价模型时, 由于每个指标对利润质量的重要程度不同, 不能简单地把各个指标直接加总, 必须按各个指标在整个指标模型中的相对重要性程度进行评价和确认, 即赋权。

目前权重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采用研究人员自定、专家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来对指标权数加以确定, 解释性较强, 但结果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研究人员或专家们的知识背景、价值观念和情感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客观赋权法完全依据指标的统计性质, 由调查所得的数据决定, 如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其优点是精确度较高, 但解释性较差, 这是由于完全客观的统计结果, 并不能代表实际指标与指标体系的内在联系。利润质量的判定, 本身就是主观判断的结果, 采用客观赋权法解释性较差, 有时会与实际情况相悖。因此, 本文采用主观赋权为主、客观赋权为辅的赋权方法——层次分析法。

(三) 分配指标权重

(1) 目标的确认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利用上文所述11个指标建立上市公司会计利润质量指标评价模型。

(2) 建立层次结构

根据上文利润质量的特点, 将利润质量评价指标分为三层:第一层目标层即利润质量综合评价;第二层是准则层, 即会计利润质量的几个大的指标——现金保障性、持续性、成长性和安全性;第三层是指标层, 以11个指标构成。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3) 构造成对比较判断矩阵

本文所用软件为层次分析法专用软件——Yaahp软件。具体判断矩阵设置如下:

设要比较n个因素Y={y1, y2, ……yn}对同一目标的影响, 每次取两个因素yi和yj, aij表示yi与yj对目标的影响程度之比, 其中aij的取值由萨迪 (T.L.Saaty) 教授的1-9值标度法决定见表1。

一致性检验:如果比例小于0.1, 则认为标度的选取是可接受的。标度选取具体情况见表2, 表3, 表4, 表5所示。

(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54;对总目标权重:1.0000)

(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77;对总目标的权重:0.4832)

(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00;对总目标的权重:0.2717)

(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00;对总目标的权重:0.1569)

根据表2, 表3, 表4, 表5的相关数据, 得出利润质量各指标权重, 见表6:

(四) 会计利润质量评价模型

将上述计算出来的权重代入模型, 得到具体模型如下:

Y=0.0508X1+0.0918X2+0.2488X3+0.0908X4+0.0776X5+0.1553X6+0.0388X7+0.0448X8+0.0895X9+0.0224X10+0.0882X11

四、结论

根据上文的模型, 本文选取深市上市公司 (剔除ST、PT上市公司后共选取386家) 2005-2008年4年的经过处理的相关数据各取其平均值代入模型, 部分结果如表7、表8。

从表7、表8可以看出, 按照模型计算的排名与净资产收益率排名差距较大, 采用模型分析的结果较为客观。

摘要:会计利润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评价指标, 对上市公司本身和其外部利益相关者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 近年来国内外上市公司的种种现象充分说明, 会计利润极易被企业操纵。因此, 为了更好地评价会计利润的质量, 有必要建立一个较为科学的利润质量的评价方法, 这对于促进会计理论的修改完善、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利润质量,评估指标,评价模型

参考文献

[1]王安武, 窦洪波.从现金流量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0 (2) :38-42.

[2]陆静, 孟卫东.上市公司会计盈利、现金流量与股票价格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 2002 (5) :34-42.

[3]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 1999 (9) :25-35.

[4]夏立军, 鹿小楠.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信息披露质量相关性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 2005 (10) :145-152.

[5]杨琼.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盈余质量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 2004.

[6]李小兰.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05.

矿区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篇2

矿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是矿区地下水保护的重要内容,是合理利用、保护水资源的科学依据,同时水环境质量也成为影响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针对刘桥矿区几个地下含水层的`部分水质指标,采用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对其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矿井水环境质量等级,结果表明矿区地下水环境质量受矿区开采影响严重.其评价结果为今后的矿区水资源保护以及水资源循环利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 者:宋晓猛 杨淼 刘勇 相国瑞 作者单位:宋晓猛,杨淼(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江苏徐州,221008)

刘勇(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相国瑞(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安徽蚌埠,233000)

佳林公司林地质量评价研究 篇3

关键词:林地质量;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 S75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6-0095-03

Abstract:Based on results from Jinlin Company forest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survey for forest land quality evaluation research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of each subcompartment site index and forest quality factors,this paper concluded the site index model for Chinese fir,Pinus massoniana and Pinus elliottii,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forest management plan.

Key words:Forest land quality;Evaluation;Research

当前我国森林资源的突出问题仍是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效益低下、结构失衡。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林业工作中片面追求森林覆盖率与森林面积的增长,而忽视了森林质量的保持。为了使森林充分发挥其效益,在不断提高森林面积和覆盖率的同时,加强森林资源质量的监测与管理已是当务之急。只有不断提高森林质量,才能改变现有林业落后面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通过对佳林公司森林资源外业综合调查的成果分析,对其林地质量进行评价研究,旨在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1 林地质量在森林经营中的重要性

由于林地所处的海拔高度、坡向、坡位以及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形成了林地质量的优劣,对林木生长量影响最大,最终导致森林生产潜力的差异。因此,林地质量问题是森林经营管理和组织森林经营利用必须考虑的条件之一。由于林地质量的不同使相同年龄林分生产力差异很大,如20年生、立地指数16的杉木林生产力大约是立地指数18的65%,其他树种也有相同的趋势。因此,林地质量高低的不同,不仅是衡量森林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规划树种、材种、培育期限、培育技术措施的主要依据。

2 林地质量评定的方法

林地质量是表明林地对于某一既定树种的生产力概念,表明林地质量的综合指标有地位级、立地指数和数量化立地指数等三种[2]。本文采用立地指数指标按照下列步骤进行林地质量评定。

2.1 收集林地质量信息资料 在森林资源调查中收集各个小班的海拔高、坡向、坡位、坡度、土层厚度、黑土层厚度、石砾含量等林地质量因子资料,调查杉木、马尾松、湿地松等优势树种的优势木树高,通过查找安徽省相应树种的立地指数表确定小班的立地指数。

2.2 建立立地指数模型 对各个小班立地指数与林地质量因子的调查资料进行回归分析,以小班立地指数为因变量,以小班的海拔高、坡向、坡位、坡度、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层厚度、黑土层厚度、石砾含量等因子为自变量,对自变量因子进行数量化编码,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通过计算,得出佳林公司杉木、马尾松、湿地松立地指数模型如下:

2.2.1 杉木立地指数模型 从表1可以看出,杉木立地指数与小班的海拔高、坡向、坡位、坡度、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层厚度、黑土层厚度、石砾含量等因子的回归相关系数达到0.97,说明高度相关;其中关系更为密切的因子首先是土壤质地、黑土层厚度和土层厚度,其次是坡度、海拔、石砾含量、坡位等因子。通过对回归模型进行F检验,F=1 933.88,远大于F0.05(9,461)=1.88,因此回归关系显著[3]。

2.2.2 马尾松立地指数模型 从表2可以看出,马尾松立地指数与小班的海拔高、坡向、坡位、坡度、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层厚度、黑土层厚度、石砾含量等因子的回归相关系数达到0.96,高度相关;其中关系更为密切的因子首先是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和石砾含量,其次是黑土层厚度、坡位、坡度、海拔等因子。通过对回归模型进行F检验,F=15 100.85,远大于F0.05(9,6104)=1.88,由此判断回归关系显著[3]。

2.2.3 湿地松立地指数模型 从表3可以看出,湿地松立地指数与小班的海拔高、坡向、坡位、坡度、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层厚度、黑土层厚度、石砾含量等因子的回归相关系数达到0.95,高度相关;其中关系更为密切的因子首先是土壤质地、海拔、土层厚度和黑土层厚度,其次是坡位、坡度、石砾含量等因子。通过对回归模型进行F检验,F=739.97,远大于F0.05(9,328)=1.88,由此可见回归关系显著[3]。

2.3 林地立地指数模型的应用 根据上述建立的杉木、马尾松和湿地松立地指数模型,估算所有小班的杉木、马尾松和湿地松立地指数,并据此进行林地质量等级划分。按照划分的林地质量等级在森林经营方案中进行如下应用:(1)按照林地质量等级进行立地条件类型划分,并据此对造林更新小班进行树种、材种、培育期限、培育技术措施的规划设计;(2)对现有林分树种选择不合理的小班进行林分改造(逐步更换树种或培肥地力)。

3 林地质量评定成果及其应用

3.1 林地质量等级划分成果 分别根据马尾松、杉木、湿地松的数量化立地指数模型对佳林公司所有林地进行立地指数的模拟估算,而后将立地指数按照<10,10~14,>14等三个等级标准进行林地质量等级划分。林地质量等级划分成果详见表4。

3.2 应用林地质量等级划分成果进行森林经营规划 根据林地质量等级划分成果,对佳林公司林地按照下列原则进行森林经营规划:

3.2.1 对于海拔超过800m的林地,按照马尾松指数等级进行森林经营规划 (1)中等级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其他灌木林地、以及疏林地规划为黄山松用材林新造型;(2)中等级乔木林、竹林分别按照现有优势树种林分进行集约经营;(3)低等级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其他灌木林地、以及疏林地规划为竹林新造型;(4)低等级乔木针叶林林通过低改采伐,规划为阔叶树用材林新造型;(5)低等级乔木阔叶林林通过低改采伐,规划为黄山松用材林新造型。

3.2.2 对于海拔大于或等于500m且低于800m的林地,按照杉木指数等级进行森林经营规划 (1)高等级和中等级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其他灌木林地、以及疏林地规划为杉木用材林新造型;(2)高等级和中等级乔木林、竹林分别按照现有优势树种林分进行集约经营;(3)低等级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其他灌木林地、以及疏林地规划为竹林新造型;(4)低等级乔木林通过低改采伐,规划为竹林新造型。

3.2.3 对于海拔低于500m的林地,按照马尾松指数等级进行森林经营规划 (1)高等级和中等级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其他灌木林地、以及疏林地规划为湿地松用材林新造型;(2)高等级和中等级乔木林、竹林分别按照现有优势树种林分进行集约经营;(3)低等级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其他灌木林地、以及疏林地规划为竹林新造型;(4)低等级乔木林通过低改采伐,规划为竹林、阔叶林新造型。

4 结论

通过佳林公司林地质量评价研究得知,佳林公司林地杉木和马尾松立地指数最高为12,无培育杉木、马尾松的中、大径级用材林的林地;外松立地指数最高为20,立地指数大于14的面积为1.21万hm2,对发展外松短周期速生丰产林有利。

参考文献

[1]张珍珠.福建省林地质量等级划分方法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2012(02):44-47.

[2]孟宪宇.测树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99-112.

[3]吴坚.应用概率统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研究 篇4

一、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概述

1. 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涵义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信息真实、可靠、合法及相关性。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身份与需求是多样的, 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价。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的是评价主体依据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制度等方面的规定, 通过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指标与评价方法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行判断。

2. 会计信息质量评价要素

(1) 评价主体。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主体指的是所有使用会计信息的人。会计信息有很多的使用者, 不同的使用者对于会计信息的需求是存在差异的。

(2) 评价客体。评价客体是由评价主体的需求决定的, 与评价主体是相对应的。对于企业来讲, 评价客体指的是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的内部、外部等方面的相关因素。

(3)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指的是对评价客体有助于评价主体的衡量, 是用来对评价客体进行衡量的, 评价指标的组合就是对评价客体的全面反映, 最终形成了指标体系。

(4) 评价目标。评价目标指的是会计活动需要达到的结果, 是设计与运行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南与目的。

(5) 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指的是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衡量的方式, 评价方法包括定量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两种方法相互结合。

(6) 评价报告。评价报告指的是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结果, 属于一种结论性的文件。评价报告中包括企业状况、评价结论以及评价主体、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

3. 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指的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与特性。对会计信息的标准进行规范, 能够确保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与高质量, 同时还能够与利益群体的会计信息需求相契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对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作用强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实际上就是会计信息评价过程中所需要达到的要求。

对各国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之后发现, 这些研究中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辅助特征方面的论述是基本一致的, 最主要的不同就集中在可靠性与相关性哪个位于主要地位方面。从理论方面进行分析, 兼顾可靠性与相关性能够实现会计信息效益最大化。但是通过实践可以发现, 可靠性与相关性在实现的过程中是存在一定矛盾的, 必须要找到相互平衡的点之后才能够实现两者兼顾。通过对我国的经济环境与经济体制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我国的会计信息的核心应该选择可靠性, 在可靠性的基础上实现相关性。这种做法并不是说证明可靠性比相关性更加重要, 而是说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需要进行这种选择, 可靠性与相关性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

二、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

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众多, 而每个信息又分为不同的层次与类别, 而且各个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会计信息的影响因素大致分为背景因素与供需因素两个方面。

1. 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中的背景因素

(1) 会计技术背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会计信息采集、传递与调用更加快捷、方便。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使会计信息的定义、加工等更加多元化。网络技术与数据库技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主要包括: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等。

(2) 经济、法律与文化背景。会计信息系统是通过人的创造而产生的、为经济管理活动服务的系统。人类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会对会计信息产生影响。文化背景是会计背景中重要的方面, 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存在着相关性。社会诚信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会计信息质量。

2. 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中的供需因素

(1) 会计信息的生产受到供需因素影响。第一, 会计核算机制的规范性。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需要遵循会计规范, 提高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会计核算机制从法律规范的约束力与程序方面的保障来对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保证。第二,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健全性。会计信息由企业内部产生, 可能存在被操纵的情况, 因此需要通过内部控制来保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健全的内部控制能够对管理者操纵会计信息的行为进行防范, 对接触与管理企业资产的人利用会计信息舞弊进行防范。第三, 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企业的会计信息都是通过会计人员来形成的, 对其会计信息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确保会计人员的素质水平, 才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2) 会计信息的披露受到供需因素影响。会计信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是一种特殊的产品, 有着自身的供需规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供方影响因素众多, 例如会计工作人员素质、企业内部控制等;需方影响因素主要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要从供需两个方面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进行考虑, 受到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在会计信息披露的过程中, 供方只有一个, 而需求方数量较多, 而且需求也不相同, 这就导致了供需不平衡, 出现会计信息质量高或者低的问题。因此, 要加强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信赖程度。

三、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标准

1. 可靠性评价标准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指能够对情况进行真实的反映, 为使用者所用。具有可靠性的会计信息是能够被信赖的, 经得起核实与验证的。在进行可靠性的评价过程中, 要明确可靠性只能通过强弱来表示, 而不能表示对错, 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只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可靠, 却不能够保证完全正确。

2. 可比性评价标准

对信息通过的人在不同时期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对比, 这些会计信息的口径一致就表明该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可比性中评价指标包括会计政策的变更情况、会计估计的变更情况、会计差错的更正情况。

3. 相关性评价标准

会计信息与使用者之间的需求关系就是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具有相关性的会计信息能够更好地促进问题的解决与决策的变更, 满足信息使用者不同的需求。会计信息需要对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预测才能够成为相关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 相关性决定着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只有会计信息符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才能够判定该会计信息是有用的。会计信息相关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者需求之间的相关;另一方面是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者利益之间的相关。相关性是从信息使用者角度对会计信息所做出的价值判断, 并非是会计信息所固有的。

4. 有用性评价标准

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这就是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决策方面的有用性指的是会计信息质量对决策者的决策质量与后果的影响, 是会计信息最为进步的质量特征, 是确保决策正确的前提与基础。

5. 完整性评价标准

在满足重要性与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 会计信息中的内容是全面的, 这就是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完整性包括:财务报告附注信息披露、会计政策与估计变更披露、或有事项披露、关联交易披露等。

6. 重要性评价标准

会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影响程度就是会计信息的重要性, 主要取决于需判断项目的规模、所致差错的大小等。重要性的评价指标包括:财务报告中重大财务问题的分析情况、重要分部信息的提供情况、重要项目的内部审计与监察情况等。

四、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 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

(1) 为评价主体提供评价手段。基准点的设定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基准点的基础之上能够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价。在会计质量评价的过程中基准点的选取相当关键, 基准点的合适选择能够确保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精准性。本文中的基准点就是评价指标, 合理的评价指标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评价质量, 使评价的结果更加的真实。会计学术界中非常关注会计信息质量评价问题, 关于评价指标方面的研究非常多, 但是距离形成完整的指标评价体系还有一段距离。

本文通过分析之后, 分类与整合了相关的评价指标, 而这些评价指标都与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这些来实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并对其有效及可行性进行验证。通过这些评价标准体系就能够使评价主体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价与检验, 使评价主体使用的会计信息质量能够确保质量较高, 确保其经济决策能够更加的科学与完善。因此,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为评价主体提供评价手段。

(2)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的效率。我国的财政部门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与指示, 检查与监督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一些存在会计信息舞弊与造假的企业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对其他企业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 使各个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是由于检查与监督系统并不完善, 导致了检查与监督工作效率不高, 工作效果并不明显。我国并不存在具体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 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检查也仅仅停留在准则层面, 其评价的指标与标准并不明确, 而且检查结果往往比较模糊。

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能够是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 是检查工作的效果比较明显。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能够为会计信息检查工作提供比较明确的检查范围与检查方式, 实现检查工作的有的放矢, 提高检查工作的针对性。

2. 会计信息质量评价原则

(1) 系统性原则。系统性指的是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中, 要全面地考虑各个因素及其内在关系。要通过系统的评价标准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价, 从而得到全面而又正确的分析结论。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众多, 因此需要从对个方面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价。系统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中包括完整性、相关性、稳定性等方面。

(2) 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指的是在利用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价时, 得出的结论要客观、合理。在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线选取的过程中必须观察科学性的原则, 能够对指标的有用性进行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与层次的影响因素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指标。

(3) 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指的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评价指标, 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并对西方权威部门评价的方法进行借鉴。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的设计必须具备可操作性, 否则的话不管在理论方面设计的多么科学合理, 都不能够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解决遇到的问题, 不能够为信息使用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不能够对会计信息质量评价发挥作用。

(4) 重要性原则。不同的会计信息对于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来说有着不同的重要性。首先是年度报告中财务信息评价, 在财务报告中, 年度报告时比较常见与比较重要的方式之一。信息使用者更加看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然而由于可靠性的特性, 不能够对其进行完全的鉴别。因此, 需要对重要性原则进行重点把握, 换个方向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价。

(5) 成本-效益原则。如果选择一个合理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该指标进行评价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 此时就应该考虑通过可替代的指标来对其进行替代。这就是所谓的成本效益原则。进行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目的就是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解, 最终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如果需要在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过程中付出加大的成本才能够得到预期的收益, 那么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意义就不存在了。但是如果某种需要重大成本投入的指标在进行替代的过程中, 没有合适的替代程序, 那么为了确保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正确性, 还是需要对该指标进行收集工作。

3. 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选取

(1) 相关性评价指标选取。可比性指标选取———会计策略变更情况、会计估计变更情况、会计差错更正情况;重要性指标选取———财务报告中重大财务问题分析的情况、重要分部信息提供情况、重要项目内部审计监察情况;及时性指标选取———定时报告及时披露、重大事项公告及时披露、会计业务处理及时披露。

(2) 可靠性评价指标选取。谨慎性指标选取———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合理性、或有事项确认合理性、重大投资项目分析合理性;完整性指标选取———年报信息披露完整性、会计政策与会计变更披露完整性。关联交易披露完整性;实质重于形式指标选取———关联方关系的认定注重实质的情况、收入确认遵循业务实质的情况、企业合并遵循业务实质的情况;真实性指标选取———会计基础工作情况、高层管理稳定剂信誉情况、会计工作人员素质情况、公司治理结构情况、企业资信情况、会计处理方法与会计原则的符合情况。

4. 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如图所示。

五、总结

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与我国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环境, 全面的分析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 从会计信息生产的方面将其会计信息质量分解为会计报表生产的质量与会计披露的质量。从相关性与可靠性两个方面进行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 从会计信息生产与会计信息披露两个方面对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

摘要:在经济活动中, 会计信息是对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态进行反映的经济信息, 能够帮助人们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进行了解, 同时为主体的管理与决策提供相关的依据。会计信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着直接的影响, 进而对资源配置、资本运转产生影响。本文针对我国当前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的建立。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评价,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令媛媛, 黄美娟.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过程与研究成果——文献回顾[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 23 (64) :21-24.

[2]王玉翠, 康楠楠, 任秀梅, 生艳梅.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J].价值工程, 2012, 14 (44) :96-97.

[3]黄辉, 闫飞.论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J].商, 2012, 02 (21) :40+39.

[4]吴明涛, 刘颖, 石瑶.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评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4 (33) :383-385.

[5]童映磊, 周彩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评价问题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03 (33) :21-23.

[6]王竹泉, PETER SECORD.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性与会计信息质量——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A].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财务管理与会计研究院、厦门大学会计系.资本市场会计研究——第八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财务管理与会计研究院、厦门大学会计系, 2010:10.

[7]李红霞.金融危机下上市公司会计盈余信息质量评价——基于钢铁行业的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 (上旬刊) , 2011, 06 (55) :57-59.

[8]柯有梅.简析单位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01 (32) :57-58.

[9]刘骏.会计准则、盈余管理方式与会计信息质量——基于中国AB股微利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台湾政治大学会计系.第四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会计学会、台湾政治大学会计系, 2012:25.

遥感影像融合及质量评价研究总结 篇5

总结分两大部分:融合部分和评价部分。图像融合阶段包括图像的预处理,最佳波段的选择,以及融合方法的选择。

图像的预处理主要有对接收图像质量的控制,几何校正,正射校正。论文中列出的算法均为常用算法。而后是对重采样后图像像素亮度的处理,有直方图均衡化,直方图匹配。最后对多源影像进行影像匹配。

最佳波段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多波段图像间各波段图像中信息含量多、相关性小、地物光谱差异大、可分性好的波段,进行波段组合,进行后续的图像融合。

融合方法的选择方面除了常规方法以外,作者提出了2种改进型融合算法: 在像素级的融合方面(1)将HIS变换与小波变换结合算法;(2)小波变换的改进算法。在突出边缘的融合方面采用将突出边缘的特征级融合图像与像素级融合图像再融合的改进算法。

图像质量的评价这几篇论文进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最终以评分的形式确定图像的质量。主要有

1、基于人眼视觉系统HVS的评分系统;

(1)基于HVS感兴趣特性和对比度的遥感图像无参考质量评价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人类视觉系统感兴趣性的原理,在对比度计算时考虑视觉感兴趣区域与背景区域权重系数,实现了一种基于HVS的感兴趣特性和对比度的遥感图像无参考质量评价方法。并利用遥感图像专家库的图像和数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章方法更加符合主观评价的结果。

(2)基于HVS掩盖效应和图像模糊的遥感图像无参考质量评价方法

该方法以盲测量图像模糊算法作为理论基础,将HVS的空间复杂度掩盖模型、亮度掩盖模型引入到图像质量评价过程中,并对人眼灰度敏感度进行建模,建模过程依据人类视觉系统对灰度具有差异的敏感性这一特性。实现了基于HVS和模糊的改进的遥感图像无参考质量评价体系。

2、基于模糊集的评分系统;

该方法基于模糊度理论,选取若干个图像质量参数,确定图像模糊度,由模糊度级隶属函数划分图像一级等级,然后再按二级隶属函数划分二级等级。次方法过程较复杂,工作量较大,结果相对精确。

3、针对土地利用项目的各个阶段质量对应控制的质量评价方式。

这种质量控制方法从阶段到整体对图像处理的每一步均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每一阶段图像质量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最后再对结果进行整体检验,确定图像质量。其针对的是土地利用变更遥感监测项目,针对性较强。

遥感图像融合及质量评价总结.......................................................................................................1

一、融合阶段总结:.......................................................................................................................3

1、遥感影像预处理.................................................................................................................3

1.1几何校正.....................................................................................................................3 1.2基于影像直方图的预处理.........................................................................................3 1.3 影像配准....................................................................................................................4

2、多波段遥感影像最佳波段选择.........................................................................................5

2.1遥感影像最佳波段选择指标.....................................................................................5 2.2分析试验数据.............................................................................................................6 2.3 试验数据最佳波段选取............................................................................................7

3、图像融合方法.....................................................................................................................8

3.1像素级融合处理方法.................................................................................................8 3.2 突出边缘信息的影像融合方法................................................................................9

二 质量评价阶段总结...................................................................................................................10 1基于HVS的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10 1.1建立主观评分数据库...............................................................................................10 1.2基于HVS和SSIM的遥感图像全参考质量评价方法............................................11 1.3基于HVS感兴趣特性和对比度的遥感图像无参考质量评价方法.......................11 1.4基于HVS掩盖效应和图像模糊的遥感图像无参考质量评价方法.......................12 2基于模糊集理论的主客观相结合评价方法......................................................................13 2.1评价参数选取...........................................................................................................13 2.2建立基于模糊集的评分系统...................................................................................14 2.3评分并评级...............................................................................................................16 3阶段性与整体性图像质量控制方法..................................................................................16 3.1图像接收阶段...........................................................................................................17 3.2 图像预处理阶段......................................................................................................18 3.3 图像融合阶段..........................................................................................................18 3.4 整体性图像质量检验..............................................................................................18 小结................................................................................................................................................19

一、融合阶段总结:

1、遥感影像预处理 1.1几何校正

1.1.1位置校正 1.1.2重采样

论文列举方法有最邻近内插法,双线性内插法及三次卷积内插法。最邻近内插法的优点是不破坏原来的像元值,处理速度快,但会使原影像中的某些线状特征变粗成块。双线性与三次卷积内插法则可以减少线状特征的块状化现象,但两种方法均具有低通滤波性质,校正后滤掉信号中的部分高频分量。在实际工作中,应依据具体的影像和应用目标选择不同的内插算法。

1.2基于影像直方图的预处理

1.2.1 直方图均衡化

直方图均衡化又称直方图平坦化,是将一已知灰度概率密度分布的影像,经过某种变换,变成一幅具有均匀灰度概率密度分布的新影像,其结果是扩展了像元取值的动态范围。其实质是对影像进行非线性拉伸,重新分配影像像元值,使一定灰度范围内的像元的数量大致相等。

直方图均衡后每个灰度级的像元数理论上应相等,但实际上为近似相等,直接从影像上看,直方图均衡效果是:

1、各灰度级所占影像的面积近似相等,因为某些灰度级出现高的像素不可能被分割。

2、原影像上出现频率小的灰度级被合并,频率高的灰度级被保留,因此可以增强影像上大面积地物与周围地物的反差。

3、如果输出数据分段级较少,则会产生一些大类地物的近似轮廓。

1.2.2 直方图匹配

直方图匹配是通过非线性变换使得一个影像的直方图与另一个影像直方图类似。直方图匹配对在不同时间获取的同一地区或邻接地区的影像,或者由于太阳高度角或大气影响引起差异的影像处理很有用,特别是对影像镶嵌或变化检测。

为了使影像直方图匹配获得好的结果,两幅影像应有相似的特性:

1、影像直方图总体形状应类似。

2、影像中明暗特征应相同。

3、对某些应用,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应相同。

4、影像上地物分布应相同,尤其是不同地区的影像匹配。如果一幅影像里有云,而另一幅没有云,那么在直方图匹配前,应将其中一幅进行去云处理。

直方图匹配在HIS变换融合、主成分变换融合和小波变换融合中用得较多,且能起到辐射增强的效果。许多研究表明:直方图匹配能够在尽量保持光谱信息的情况下提高融合影像的细节信息,增大信息量。

1.3 影像配准

影像配准为对从不同传感器、不同时相、不同角度所获得的两幅或多幅影像进行最佳匹配的处理过程。其中的一幅影像是参考影像数据,其它影像则作为输入影像与参考影像进行相关匹配。

影像配准是影像融合处理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在影像融合的各项预处理过程中,多幅影像的几何配准精度对融合影像的质量影响最为显著。主要有两类像素层影像配准算法:基于区域的配准算法和基于控制点的配准算法。基于区域的影像配准算法已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影像配准领域,它运用的是整个区域的影像像素灰度值来进行配准。基于区域的像素层配准算法主要分为三类:灰度相关类算法、快速相关算法(如变灰度级相关算法、FFT相关法、序贯相似性检测算法(SSDA)、变分辨率相关算法等、以及相位相关算法)。这类配准技术目前发展较为成熟,在没有太大的畸变情况下具有较好的配准性能且对各种影像场景都有较好的适应性。由于基于区域的配准是以像素的灰度值为基础,当存在较大的灰度畸变时,这类算法就难免失效。此外,整个区域的影像灰度值难以正确描述影像的结构信息,当存在较为复杂的结构畸变时,基于区域的配准算法也很难得到正确的配准结果。针对以上两种情况,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基于控制点的影像配准算法。

基于控制点的影像配准方法通过选取影像间明显的控制点对,利用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来获得配准结果,从而解决了无法掌握灰度畸变成因而失配的难题。控制点的选择分为人工选点和自动选点两种,两种选点方法的选点精度都受到影像质量影响,例如在低分辨率或噪声干扰大的影像中选取的控制点的精度都会有所降低。而影像配准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控制点选取的好坏,因此,如何选取高精度的控制点是基于控制点的配准算法的关键所在。

2、多波段遥感影像最佳波段选择 2.1遥感影像最佳波段选择指标

通常,波段选择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1)波段或波段组合信息含量的多少;(2)各波段间相关性的强弱;

(3)研究区内欲识别地物的光谱响应特征如何。

那些信息含量多、相关性小、地物光谱差异大、可分性好的波段组合就是最佳组合。因此常选用下列指标判断最佳波段。

2.1.1均值、标准差、信息嫡和联合嫡 1)均值

均值就是像素的平均灰度值,对人眼反映为平均亮度;标准差反映了相对灰度均值的离散状况,标准差越大,灰度分布越分散。一般认为平均灰度接近128和更大方差的图像有较好的视觉效果。

2)标准差

标准差反映了图像灰度相对于灰度平均值的离散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标准差也可用来评价图像信息量的大小。若标准差大,则图像灰度级分布分散,图像的反差大,可以看出更多的信息。标准差小,图像反差小,对比度不大,色调单一均匀,看不出太多的信息。

3)信息嫡

图像的嫡值是衡量图像信息丰富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嫡值的大小表示图像所包含的平均信息量的多少。对于一幅单独的图像,可以认为其各像素的灰度值是相互独立的样本,则这幅图像的灰度分布为p={p0,p1,…,pi,…,pL-1 },pi为灰度值等于i的像素数与图像总像素数之比。根据shamrnon信息论的原理,一幅图像的信息嫡为

4)联合嫡

两幅图像的联合嫡为:

式中Pi1i2是图像X1像元亮度值为i1与图像X2中同名像元亮度值为i2时的联合概率。一般来说联合嫡值越大,图像信息量越大。

2.1.2 相关系数及最佳指数 1)相关系数

融合图像与源图像的相关系数能反映两幅图像光谱特征的相似程度,其定义如下:

式中,f和a分别为融合图像与源图像的均值。通过比较融合前后的图像相关系数可以看出图像的光谱信息的改变程度。融合的影像与相应多光谱影像的相关系数p能反映融合影像同原多光谱影像光谱特征相似程度,即保光谱特性能力。同样,通过比较融合增强前后的图像相关系数可以看出融合影像与高分辨率影像的空间分辨率改善程度。2)最佳指数

美国查维茨提出的最佳指数OIF的概念,即 __

其中,Si为第i个波段的标准差,Rij为i,j两波段的相关系数。对n波段图像数据,计算其相关系数矩阵,再分别求出所有可能三组合波段对应的OIF。OIF越大,则相应组合图像的信息量越大。对OIF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即可选出最优组合方案。

2.2分析试验数据

以议论文中选取IKONOS和QUICKBIRD影像试验为例

QUICKBIRD影像是2005年5月份合肥地区256平方公里的数据,IKONOS影像是2001年5月份北京地区100平方公里数据。

由表可以看出:QUICKBIRD标准差Ⅱ>Ⅱ>Ⅲ>Ⅰ,IKONOS标准差Ⅳ>Ⅲ>Ⅱ>Ⅰ,标准差越大越好,则图像灰度级分布分散,图像的反差大,说明信息量丰富;QUICKBIRD信息嫡Ⅳ>Ⅲ>Ⅱ>Ⅰ,IKONOS信息嫡Ⅳ>Ⅲ>Ⅱ>Ⅰ,墒值的大小表示图像所包含的平均信息量的多少,信息嫡越大说明信息量越丰富。

2.3 试验数据最佳波段选取

一般来说,波段选择有两点原则:①所选择的波段和波段组合的信息量最大;②所选的波段和波段组合使得某些地物类别之间最容易区分。对于论文中试验数据做各个波段组合分析:

由上表可知波段Ⅰ、Ⅲ、Ⅳ联合嫡和最佳指数最大。由联合嫡、最佳指数以及以上各波段的分析可知,最佳波段组合是Ⅰ、Ⅲ、Ⅳ。

3、图像融合方法 3.1像素级融合处理方法

论文中对于此类列举了几种常规算法并一种改进算法,包括: 3.1.1影像代数运算融合方法 1)加权平均融合方法 2)乘积性融合方法 3)比值融合方法 4)高通滤波融合方法 3.1.2彩色空间变换融合方法 1)HIS变换融合法

2)YIQ与YUV变换融合法

3.1.3 PCA变换融合方法

3.1.4基于塔式分解和重建融合方法

1)基于拉普拉斯塔形分解的影像融合方法。2)基于梯度塔形分解的影像融合方法。

3.1.5小波变换融合方法

3.1.6 改进算法

1)将HIS变换与小波变换结合算法

其基本思想是:多光谱影像经TROUS小波分解后生成不同尺度的近似影像和一组相关分辨率的小波面,不同尺度下的近似影像及每一小波面的尺寸都与原影像的尺寸相同。在不同尺度下的近似影像中,低频分量集中了绝大部分能量,它与多光谱影像中的光谱信息相对应。高分辨率全色影像经TROUS小波分解得到一组不同分辨率的小波面,在每一小波面中,绝对值较大的系数对应于原始影像中的显著特征(如边缘、线、区域边界等),它反映了原始影像中的丰富细节和空间结构。

因而在高分辨率全色影像与多光谱影像融合时,尽可能保留高分辨率全色影像的小波面系数;另一方面保持多光谱影像的近似数据,并抑制高分辨率全色影像的近似数据,以达到融合影像既保留原始影像中的丰富细节和空间结构,又不改变原多光谱影像的光谱信息。因此将高分辨率影像经小波分解得到的各小波面叠加到低分辨率多光谱影像中,从而既提高了多光谱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同时又保持了多光谱影像的光谱信息。

2)小波变换的改进算法

该算法根据待融合影像分辨率之比来确定采用几进制小波,将待融合的高分辨率影像进行多进制小波变换,然后把高分辨影像经小波变换后获得的低频成分和低分辨率影像依据一定的关系进行相互替换,以形成新的高分辨影像的低频成分,经过多进制小波逆变换获得融合后的影像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待融合影像的信息,防止了影像信息的丢失。

3.2 突出边缘信息的影像融合方法

3.2.1经典边缘检测算子

常用的边缘检测算子有Sobel算子、Prewitt算子、Roberts算子、Laplacian算子和Canny算子。

3.2.2改进算法

首先对高分辨率全色影像与多光谱影像选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像素级融合,同时,对边缘信息丰富的全色影像进行不同算子的边缘检测分别得到边缘影像1和边缘影像2,然后将两幅边缘影像进行特征融合,融合后的边缘影像与前面生成的像素级融合影像用下列公式进行叠加,其中,N(x,y)、F(x,y)、L(x,y)分别为边缘增强影像、像素级融合影像及边缘影像;K为权系数。

其流程图如下:

二 质量评价阶段总结

1基于HVS的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HVS:人类视觉系统,论文提出的所有方法均以HVS为依据,按尽量符合人眼观察信息时的生理特点而设计。

1.1建立主观评分数据库

论文中选取10张原始遥感图像,经过4种失真方式处理,获得了 240张待评价图像。选择3个专家人员以及15个非专家人员参加图像主观质量评价。按照ITU-R BT.500-11中有所描述标准,评分系统采用双刺激连续质量测量法的设计,为评价人员展示图像对。评分人员对图像打分(百分制)。该过程工作量较大。

1.2基于HVS和SSIM的遥感图像全参考质量评价方法

该方法主要针对大部分图像无法较准确的评价包含严重失真的图像的问题而设计。具体实现的过程如下,首先生成相应的视觉感知图,生成过程使用到图像的空间域视觉特征(包括空间位置、纹理复杂度以及亮度对比度等)。其次生成失真感知图,该图可通过计算块结构相似度得到。接着通过视觉感知图计算获得相应的视觉特征显著区域,同时通过失真感知图计算获得相应的失真严重区域,再进而计算视觉注意焦点的转移,要分别从视觉特征显著因素与失真严重因素这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分析该转移影响了视觉感知的哪些方面,在考虑视觉注意焦点转移的基础之上,重新生成一幅视觉感知图(焦点转移后的)。最终图像的客观质量可以通过将块结构相似度与两幅视觉感知图加权求和获得。

1.3基于HVS感兴趣特性和对比度的遥感图像无参考质量评价方法

实际为在对比度计算时考虑视觉感兴趣区域与背景区域权重系数,实现了一种基于HVS的感兴趣特性和对比度的遥感图像无参考质量评价方法。

通过①计算图像中感兴趣区域与非感兴趣区域的加权因子以及归一化后的加权系数;

②计算出图像的原始对比度值以及添加HVS特性之后的对比度值。所得结果作为评价标准。论文中实验结果为

此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添加了 HVS特性之后的对比度值与图像的主观评价值相关性和单调性都高于传统方法。这就意味着,在添加了 HVS特性之后,图像的评价值与其主观评价值更为相似,即加入了 HVS特性之后的图像评价值的结果更为符合人类在现实生活中对图像所进行的评价。

1.4基于HVS掩盖效应和图像模糊的遥感图像无参考质量评价方法

该方法以盲测量图像模糊算法作为理论基础,将HVS的空间复杂度掩盖模型、亮度掩盖模型引入到图像质量评价过程中,并对人眼灰度敏感度进行建模,建模过程依据人类视觉系统对灰度具有差异的敏感性这一特性。实现了基于HVS和模糊的改进的遥感图像无参考质量评价体系。

该方法通过对图像进行掩盖后确定图像的边缘,则使用边缘检测算子计算出边缘结果,然后计算该边缘点的灰度敏感度s(g),由s(g)求出所有边缘点基于HVS的模糊度HB,取其最大结果作为该图像的模糊度。

论文中实验验证结果为:

如表5.5,在第一组实验中,引入了 HVS的掩盖特性的质量评价结果(HB)与主观评价结果的相关度:pearson相关系数为90.4%,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90.7%,说明本文的方法与主观评价结果更加具有一致性。

在第二组实验中,虽然三幅图像均使用同样的模糊半径进行模糊,但由于亮度不同,评价人员从视觉感知上对他们的打分显然有所不同,而评分也反映出它们的质量是依次下降的。对于原始的模糊度值(B)得出的评分确实完全相同的,根因也是其并未考虑人眼灰度敏感度特性的影响。根据评价分析可以看出,三幅图像的基于HVS的掩盖特性的质量评价结果(HB)与主观评价结果的相关度:pearson相关系数为94.1%,spearman秩相关系数高达95.1 %,表明本文方法所得到的模糊程度评价结果与主观评价结果更加具有一致性。

根据以上两组实验,可以推断,引入了 HVS的掩盖特性的质量评价方法更加符合人眼的视觉特性。

2基于模糊集理论的主客观相结合评价方法

模糊集合是将普通集合论中元素 x 对于集合 A 隶属关系体征函数的取值范围从{0,1}拓展到了[0,1]。从而导出了模糊集合(也称模糊子集)的概念。检测图像质量时选取若干个相应参数,用这些参数确定图像的模糊度,再将模糊度代入隶属函数,确定图像的质量等级。

2.1评价参数选取

客观质量的评价的元素,应该具备

①靠元素的一个数值便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质量的优劣; ②数值的大小应与质量和分数都应呈线性关系(无论正反比),便于建立函数为宜。因此经过分析,在客观评价方面采用影像几何精度、调制传递曲线、分辨率、信噪比、元数据和说明文件正确性以及完整性、为评价标准。评价是采用10分制模式。

其中影(1)像几何精度采用Kappa 度量模型,K临 经Kappa分析所得的图像合格临界值

(2)调制传递曲线采用MTF 度量建模,(3)分辨率采用

(4)信噪比

(5)元数据和说明文件正确性以及完整性

另外再加一项(6)主观因素

这里采用传统的描述方式,由专业人员先按五分制打分,再转化成十分制,其标项有:影像的清晰度、影像的色彩、影像的亮度、对比度以及色差、色斑等分别列表如下:

具体得分细则如下:

2.2建立基于模糊集的评分系统

此论文运用模糊集原理将遥感图像质量划分为五大级,每一大级再细分为五级,共25级,并从整体,局部,特征三方面评分:

1、整体 信噪度 分辨率 清晰度 图像精度

2、局部 局部信噪度 局部分辨率 局部清晰度 局部精度

3、特征

说明文件完整性

元数据完整性

元数据正确性

主观因素性

评分项目列表如下:

2.3评分并评级

多位评分人员计算上述评分参数,建立评分矩阵,与对应权重矩阵相乘,将结果代入对应一级模糊度隶属函数出区间值模糊综合评判矩阵,计算最终模糊度。根据模糊度划分一级,然后再代入二级模糊度评分函数,确定二级区间,划分二级等级。

基于模糊集的评价方法步骤多,而且每个参数的计算量较大,由参数代入隶属函数计算模糊度时也比较多,但结果精确。针对不同融合目的的图像,应选择不同的模糊度评价参数,保证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3阶段性与整体性图像质量控制方法

这种质量控制方法是对图像处理的每一步均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每一阶段图像质量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最后再对结果进行整体检验,确定图像质量。其针对的是土地利用变更遥感监测项目,针对性较强。操作流程如下图:

3.1图像接收阶段

数据接收阶段是数据质量问题最早出现的阶段,在对接收到的各种数据进行生产 和加工之前就需要对所接收到的各种数据进行数据质量的检查。针对该项目在该阶段 所接收到的数据大致包括:基础底图、原始影像、DOM 数据、2010 年度的土地调查 数据库及年度疑似新增的建设用地数据库等。

接收数据检查及处理表:

3.2 图像预处理阶段

该阶段检测针对的是预处理中的几何校正和正射校正。

3.3 图像融合阶段

该阶段论文针对的是土地变化进行的检测。

3.4 整体性图像质量检验

该阶段针对提交前成果按监理组相关标准,对提交成果进行全面检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成果是否完整,格式,命名,组织是否正确。

2、数学基础(坐标是否统一、投影是否正确)

3、DOM 检查

4、镶嵌块信息文件

5、检测图斑

6、逻辑一致性

7、XXB检查

8、DMM检查

最后按这8个大方面对提交前的结果进行整体性检查,保证最终提交结果的质量。总体上看此方法目的性、针对性较强,某些评价指标不具代表性,而且论文各阶段进行质量控制方面属其对操作过程的规范化,后续图像质量的检测又属图像处理中的必须工作。其整体检测思想可以借鉴。

小结

本次总结主要真对图像融合处理各阶段,其中融合阶段包括图像预处理,最佳融合波段选择,融合方法选择。其中预处理和波段选择阶段的算法属于常规方法。图像融合阶段论文根据融和信息抽象层次包括数据层(即像素层)、特征层和决策层,按这三个层次将融合分为三级,即像素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提出了在像素级融合、特征级融合的改进型算法。

质量评价研究 篇6

[摘 要]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内容。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是长期困扰高校教学管理者的难题。转换视角、改变思路,探索建立以学生自我评价为基础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不失为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改革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学生;自我评价;课堂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423.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2-0028-02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首要任务,而课堂教学质量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和核心,长期以来备受关注。为稳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国的众多高校相继建立起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并将其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从制度层面到操作层面,都做出了系统化的设计与安排。

一、国内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回顾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以凯洛夫为代表的苏联教学理论的影响下,我国初步建立起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但评价水平和层次较低,难以满足提升教学质量的需要。1984年,北京师范大学尝试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开创了国内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先河。到1990年,国内已有近500所高等学校开展了以课程评估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为重点的校内教学评估试点,约占当年高等学校总数的一半。1991年,北京师范大学在国内最早设计出教师教学评价指标并开始试行。在此大背景下,国内高校通过学习、借鉴、模仿、改造等不同形式,先后建立了校内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逐步走向系列化、规范化、公开化、常规化,乃至专业化、系统化。

二、国内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反思

当前,国内众多高校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多是按照不同权重对教师自我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学生评价等评价形式进行组合,区别在于评价具体表现形式及其权重的不同。组合评价的模式虽能弥补单一评价的缺陷,但仍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一)评价主体的选择主次不清

评价主体(即评价者)的选择以及所占权重的确定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至关重要。确定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体解决的是“谁评”问题。教师自我评价往往当局者迷、同行评价容易感情用事流于形式、专家评价不够全面缺乏公平、领导评价不够专业缺乏说服力、学生评价难以确保对事不对人,因此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更多的是转移评价矛盾,而真正的受益主体(学生自身)则容易被弱化或形式化。而评价权重的分配,能够直接反映评价的指导思想,由此,权重的分配差异较大。

(二)评价标准的统一忽视差异

评价标准是开展科学评价的基础。目前许多高校的评价标准是根据已搜集到的相关评价指标,结合各学校实际,经过综合类比后产生。同时,为了使评价标准达到所谓的“操作方便、规范一致”,许多高校对于课程类型和专业属性不加区分,使用大同小异的同一评价标准,导致课课一个标准,人人一个模式。标准统一的指标体系忽视了教师的个体差异和课程的教学背景,难以对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抹杀了被评价课程的专业性、特色化,导致评价结果可信度不高。

(三)评价结果的使用违背初衷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本意在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但长期以来,课题教学质量评价演化为以奖励或惩罚为目的,评价结果被过多地用在各类评优评先或工作业绩考核等方面。这种奖惩性的评价,虽然对教师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也能为各级管理者在教师的聘任、提升、增薪等决策方面提供一定依据,但它孤立地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过程,忽视授课内容的独特性以及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很难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基于大学生自我评价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改革与探索

存在主义教学思想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质量好坏的承载者,尤其是大学生,他们具有较为成熟的心智,能够较为理智客观地评价教师是否具有很强的学术人格魅力,是否具有很宽阔的学科眼界,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是否使他们在学习中真正地获得收益。同时,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育的直接“消费者”,也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信息来源,理应对教师教学质量最有发言权。学校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最终效果应通过学生的感受或变化加以体现。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学生评教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性:一是由于课程教学的学术性以及教学质量的滞后性、潜在性等特点,决定了仅靠学生评价并不能完全如实反映教学实际;二是学生自身存在的偏向性、情感性、差异性、随意性等问题,容易导致评价结果失真;三是由学生直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由于强化了单方面的评价权,容易成为部分学生泄愤的途径,诱发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四是由于师生人格地位的不对称,教师刻意讨好学生、放松学业评价标准等现象时有发生。上述现象的大量出现致使评价活动背离初衷,甚至适得其反。

基于此,以学生自我评价为基础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运而生。以学生自我评价为基础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具有如下特点:

1.由学生直接评价教师课堂授课质量改为学生评价自身的学习收获,弱化师生的对立情绪。

2.由课程结束后的终期评价改为课程结束前的节点评价,减少师生的利益冲突。

3.由系统化的定量评价改为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模糊评价,维护教师的尊严。

4.由学生任意评价改为限定性正态分布评价,避免学生评价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5.由以学生评价为主改为以学生评价为基础,同行专家实施终评,力求评价结果的公正客观。

以学生自我评价为基础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要实施环节包括:

1.开展调查。在学期期中时,所有学生依据当学期所学课程的个人感受,逐一做出“收获很大”(A)、“收获较大”(B)与“收获不大”(C)三种判断,要求当学期所学所有课程不能使用同一判断,且“收获很大”与“收获不大”之和小于或等于“收获较大”。

2.统计数据。教学管理人员对单门课程原则上按照收获很大、收获较大、收获不大三种结果分别对应3分、2分、1分进行统计。教师单门课程教学质量s×100,其中M为参与调查大学生的得分之和;N为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人数×3。在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时,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自我评价过程中因个人认知水平差异和个人感性主导等不利因素的干扰,需要对课程评价结果提前进行预防性纠偏,例如:(1)难度大的课程,学生收获调查结果中的A级选项值按3.3分计;(2)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收获调查结果中的A级选项值按3.3分计、C级选项值按0.8分计。

3.终评校正。初步统计结果出来以后,针对可能出现的数据失真问题,进行二次校验,此时需要发挥各级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引入同行专家校正机制。各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应重点考虑新开课、开新课、一人多课、对学生要求严格、班级规模小、课时少等影响评价结果真实性的诸多现实问题,视情况酌情调整教师所授课程的评定等级,从学生收获调查前40%的课程中,确定30%的A级课程;从学生收获调查后15%的课程中,确定10%C级课程,其他课程为B级课程。

4.分级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最终确定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分为A、B、C三个级别。A级为“优质课程”(学生收获很大,专家评价高),C级为“不合格课程”(学生收获不大,专家也认为应该大力提高),A级与C级之间的“普通课程”为B级。

5.结果公示。将A级课程在本单位进行公示,同时将学生收获调查后15%的课程与C级课程以信息封闭方式通知教师本人,所有课程均不公布具体分数。公示期间,对课程认定结果有异议的教师可提出申请复议,学校调查处理后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本人。

6.奖优助劣。学校定期总结A级课程在创新教育、能力培养和教书育人方面的经验,对相应课程大力推广,对相关教师宣传表彰;对C级课程进行整顿提高;对于学生收获调查后15%的其他课程进行分析,帮助其查找原因,确实有问题的课程需指派专人予以帮扶指导。

从实施效果看,以学生自我评价为基础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在尊重学生的评价权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教师的合法权益,评价结果得到了绝大多数教师的认可,能够极大调动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并促使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思想、教学水平、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深刻反思与剖析。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以学生自我评价为基础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需要在数据统计的智能化、课程等级系数的合理化、特殊情况的处理等方面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不断提高评价的真实性,以期实现评价的应有功能。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光耀,肖红,刘承栋.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与设计[J].高等建筑教育,2009(1):44-48.

[2] 杨玲.试论高校学生评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3):109-112.

[3] 杨丽萍,张彦通.是什么影响了高校学生评教的信度和效度[J].中国大学教学,2009(3):72-74.

[4] 何强.高校学生评教工作的改善与探索[J].江苏高教,2010(4):58-60.

网络科技论文质量评价研究 篇7

目前, 网络成为了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电子出版物是科技论文发表的重要载体。网络电子出版物的种类很多, 从不同的角度可进行不同的划分。从与印刷型期刊的关系上业界将其划分为: (1) 纸质期刊的电子出版物; (2) 纯网络发表的电子出版物。纯网络发表的电子出版物具有容量大、高效、交互、便于检索为鲜明特征, 以区别于传统的纸质科技期刊。读者可以最快速随时随地从网络中了解、获取新需要的信息, 参与信息的传播, 这些对科技信息的产生、流通、获取等产生积极的作用, 使网络版传播的科技信息更有效、更有价值。本文将纯网络发表的电子出版物称为网络科技论文。

1 网络科技论文质量评价的必要性

网络科技论文有利于创新性科学思想和科学技术更及时的、更有效的传播和交流, 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同时也利于科技人员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而且这种科技论文在线形式也具有科技期刊网络版的特点。

科技论文在线发布平台有别于其它科技论文发布平台, 为使它更健康、更有效和可持续发展, 网络科技论文质量的评判显得尤为重要。按照评判方法来分, 网络科技论文可初步分为三种, 发表者自评、第三方评价和网络计量 。发表者自评一般是读者自身根据自己所选择的方向, 参考其他的相关文献, 从自身的角度对自己要发表论文的一个评价, 这种评价要相对主观。第三方评价主要是从发表论文的网站的角度以及相关信息服务学术机构来进行评价。利用网站的角度来评价主要注重于网站的权威性, 网站的浏览率, 网站的点击率等来进行一个大体的评价, 就论文本身的质量来说, 这种评价方式的专业指导性不强。利用信息服务学术机构来进行评价, 侧重于论文自身的内容和质量, 主要适用于比较专业的研究人员评判的方式, 这种评判较能体现论文质量和内容的创新性等, 因此这种评价也可作为用户自评的参考。网络计量法对论文进行评价客观性比较强, 主要是从论文的引用次数, 链接次数来进行分析, 但要按此能客观的评价出论文的质量, 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中国科技论文在线”采用“先公布、后评审”的论文评价方式, 论文在线公布后, 立即请同行专家进行评审。然后编辑评议意见后公布, 并由同行专家从“论文题目”、“中英文摘要”、“科学创新程度”、“研究方案的合理性”、“数据处理方法是否妥当”及“参考文献引用情况”等方面得出对该论文的综合评定, 其参考值以一至五颗星显示, 分别对应同行专家对该论文的综合评价为较差、一般、较好、良好和优秀。

2 网络科技论文质量的评价准则

2.1 网络科技论文来源的权威性

网络科技论文的质量首先要考察论文来源网站的权威性, 如果是转载的论文还必须挖掘出其原始来源网站的相关资料, 甚至找出发表人员的相关资料, 如所在学校或所在科研地等, 有时候可能还找出其发表的相关论文进行一个整体的评价, 还要对其发表论文的参考文献进行考察, 在相对应的领域里研究这些信息对论文质量的评判都是很有必要的。

2.2 网络科技论文内容的最大信息量

对网络科技论文质量的评价需要在了解作者表达的观点是否真实可靠的前提下, 对其内容反映的最大信息量也要进行评价, 最大信息量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体现 , 一是在表述不同信息的若干篇作品中, 最大信息量追求的是相对量, 即相对于作品的信息中受信者不了解的内容或需要知道的内容表述得越多的作品, 其信息量越大。二是在表述相同信息量的若干篇作品中, 最大信息量追求的是使用的书面语言材料的绝对量, 即使用的语言材料越少的作品, 其信息量越大。三是当一篇作品面对若干个受信者时, 最大信息量追求的是相对量, 即相对于某个受信者, 该作品满足其需要的程度越高, 其信息量越大。

当然, 在保证科技论文最大信息量的同时, 网站的组织者、拥有者或者评价的专家也会影响到论文质量的评判, 不同的论文, 分析人员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所以在保证论文内容的同时, 评判的客观、公正也很重要。

2.3 网络发表论文的新颖性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各领域的发展也在不断更新, 反映各学科前沿的论文, 尤其是网络发表的论文必须不断更进, 而日期与新颖性密切相关, 对网络科技论文质量的评判也非常重要, 可通过论文内容中反映的时间信息, 文章出版的时间日期或最近更新的日期, 版权信息中的日期进行考察, 同时要对一稿多投以及对内容无修改却更改了发表日期的论文进行更深层次的发掘, 找到其原始发表的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评判。如:“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可为发表论文的作者提供该论文发表时间的证明, 并允许论文作者同时向其他专业学术刊物投稿, 以使论文新颖的学术观点、创新思想和技术成果能够尽快对外发布, 并保护原创作者的知识产权。

2.4 其他指标

通过看其他专业网站 (论文发表平台) 是否有链接到该网站, 考察网站的浏览人数等也能从一定角度对发表平台的质量、权威进行评判, 进而对发表在其上的论文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价。还有部分是基于对现有评价指标的分析, 如:载文量指标、传统引文指标、文摘率指标等, 网络引文率、链接流行度指标、网络述及指标、网站性能指标等进行分析, 探讨其可行性、可信性及可操作性。

3 网络科技论文的评价体系

3.1 指标

(1)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测度学术水平及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 影响因子越大, 说明论文平均被引用率越高, 同行专家认可的程度越高, 学术影响力越大。反之, 说明该学术影响力越小。影响因子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论文作者的影响力等因素而引起的不公平现象。

(2) 总被引频次。

是指从发表到现在被其发表网站、发表期刊被引用的次数。总被引频次是一个绝对指标, 在统计时有条件限定, 即限定统计年限, 限定学科领域。统计年限的限定便于某一时期内进行比较, 有学科限制的统计结果必然小于无学科限制的统计结果。被引频次的最大特点是能够从历史水平和现实水平体现长期发展的总体水平。

(3) 即年指数。

可测量论文被利用的速率以及对学科发展过程中新的科学问题的快速反应程度。

3.2 分析方法

(1) 引文分析法。

引文分析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量化评价论文质量的方法, 它是由英国化学家加菲尔德研究创立的, 即通过文献的引用与被引用关系来综合评价论文的影响力和学术质量。而一般最直接的是利用引文分析工具SCI、SSCI等的《期刊引用报告》 (简称:JCR) 提供的期刊影响因子的大小来评价期刊质量。

由于影响因子的获得是在对前两年论文的引用数据的基础上获得的, 网络发表论文的及时性比较强, 很多影响因子不高, 但是其即年被引指数一般都很高, 比较符合论文通过网络传播的特点。因此建议在利用传统的引文分析法应用于网络论文的质量评价时, 用即时被引指数取代影响因子对其进行质量评价。

(2) 链接分析法。

采用链接分析法对外部链接数和网站网页进行统计, 然后根据网络影响因子将论文的链接次数等进行排序。一般影响因子高的网站会吸引更多的外部链接, 其网络影响因子也高, 论文的链接次数也多。

4 网络科技论文质量评判中的问题

对网络科技论文质量的评判, 目前多采用的是同行专家评价的方式在进行, 主观性较强, 评价以人工方式进行, 受到个体价值取向的影响。而链接分析, 定量统计等能通过计算机实现, 客观性较强, 但必须选择合适的客观性指标以达到真正的实现对论文质量的评判, 而且论文网络发表的最终目的是更有利于创新性科学思想和科学技术更及时的、更有效的传播和交流, 传播的途径就是学习、引用, 这些人为的需求用计算机是无法实现的, 所以必须将这两种方式合理、有机的结合起来, 使其更科学、更能评判出论文质量的好坏。

网络科技论文的评价体系也必须不断的更新, 而目前对于它的评价主要采用影响因子、即年指数、引用次数等指标, 但这三个指标只能静态地从不同侧面来评价其学术质量。这些仅仅是对论文某一特定时期学术质量的评价, 不能反映它的发展趋势和质量的稳定性。实际情况是有些论文只能反映其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质量较高, 科技在不断发展, 我们都需要能快速反映时代前沿的东西, 所以静态的评价指标不能正确评价这种发展趋势, 需要采用新的动态指标对它的动态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价。

摘要:通过对网络科技论文的质量评价准则、评价体系进行分析, 根据其评价指标指数、影响因子、被引频次以及利用引文分析法和链接分析法进行质量评价研究。

关键词:网络科技论文,评价指数,影响因子,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应竣, 徐一新.专业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方法及指标[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04, (2) .

[2]司有和.科技写作中语言运用的最大信息量原则[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姜联合.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动态评价指标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1, 12 (6) :1-3.

[4]李武, 刘兹恒.一种全新的学术出版模式:开放存取出版模式探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4, (6) .

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研究 篇8

随着时代的发展, 教学质量管理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升教学质量, 研究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1 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历史沿革

现行的小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前苏联教学理论, 其主要探讨的是“如何上好一门课, 怎样的课堂教学内容和程序才是一门‘好课’。”“一堂好课”的要求曾经对提高我国课堂教学质量, 规范师生的课堂教学行为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这一评价标准有明显的重教轻学倾向, 过分强调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 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与主体地位。20世纪80年代, 西方教育评价理论与方法传入中国, 根据一定的评价量表对课堂教学评分, 并对评分结果进行量化分析成为主要的评价手段。这种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公正客观, 然而, 因其对课堂要求的统一管理, 凸显了小学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僵化倾向。

当前小学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大致分为两方面内容:在评价策略上, 多数评价标准是将小学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逐级分解, 并进行比对分析, 直至形成完整的教学质量 (尤其是教学结果质量) 评价标准;在评价内容上, 则将教学分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等要素, 依据每一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确立评分标准。然而, 当前通行的评价标准仍存在模糊评价、印象评价、结果评价与直觉评价的缺陷, “他评”的评价方式难以使评价标准自觉变为被评价者自我调节的内在标准。

2 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内涵新探

如前所述, 以往对教学质量的认识多以结果质量为核心, 导致片面教学质量观盛行。然而, 在教学质量的构成中, 教学过程质量更应被关注。教学过程是教学质量生成的主体内容, 而教学结果是教学过程的结果, 教学过程质量理应居于教学质量的核心地位。

近年来, 在小学教学的研究领域中, 对教学交往问题、教学主体性问题、教学认识的社会性问题等均有丰富的研究成果, 极大充实了基础教育的理论研究。在对小学课堂教学的空间构成、时间构成、师生角色及课堂互动等问题研究的基础上, 对教学过程质量的认识被提到了新的高度。本文即以教学过程质量为研究重点, 认为小学教学质量评价应主要关注教学过程质量, 即一堂课应如何展开及其展开的质量状况。

3 以教学过程质量为核心的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在整体的教学质量评价中, 教学过程质量处于重要地位, 教学过程质量评价应成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现代教育理论推崇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 要引导、启发、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基础教育阶段, 更是培养小学生认识与感知世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并建构基本的知识结构的重要阶段。体现学生主体性, 并以过程质量为核心的教学评价标准应强调以下几方面。

3.1 学生主动参与标准

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是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基础上, 用现有的认识结构去“同化”外部世界, 并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的主动参与标准, 不仅应考量学生本身的活动能力与主体意识, 也要考量教师的教学理念, 及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的空间与时间, 并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 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机会, 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学生。

3.2 学生合作学习标准

小学课堂的学生活跃度较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尊重学生人格, 关注学生的情感, 鼓励学生在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之间的平等交往中展示自己的能力。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交往互动中体现出来的群体人际关系, 通过实验、观察、讨论、操作、交往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并引导学生积极建立合作学习关系。

3.3 鼓励创新标准

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深入思考, 提出疑问, 主动质疑, 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并努力使学生经常体验到创新的乐趣。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思维, 创设问题情景, 着重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如今, 我国小学教育深化发展的重点已由推广普及办学规模转向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而教学质量评价对于建构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教学质量评价理念与方法主要集中在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体性地位的发挥以及教学结果质量的监控上。而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小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探索小学教学质量评价的新维度, 以教学过程质量为核心的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以期为现行教学质量评价理论与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摘要:教学质量是小学教学的生命线, 而教学质量评价是抑制或促进教学质量的关键。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已滞后于新教改的要求。探索新形势下的小学教学质量体系, 制定全面、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对于提升教学质量, 改善教学风气,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郭铁成.小学生学习策略教学与指导实验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3 (10) .

[2]安源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

[3]杨鸿.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 2006.

基础交通数据质量评价研究 篇9

采用布设在路侧的固定型车辆检测器(如环形线圈、微波、微线圈等)采集交通数据是目前国内外智能交通系统广泛采用的交通数据采集方式,采集的基础交通数据[1](如交通流量、车速、占有率)反映了道路上交通流的状况,基础交通数据经过处理和集成,生成交通管理应用所需的交通状态信息、交通预测信息和决策支持等信息,为管理部门实现更智能化和科学的交通管理提供信息支撑,并为公众提供交通信息服务。可见,采集的基础交通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如果采集的基础交通数据存在严重的缺失、无效或错误等现象,无法正确反应当前的交通情况,则基于这些数据的应用不准确甚至会给出错误的决策,因此,高质量的基础交通数据是智能交通系统发挥其应有作用的一个必要前提条件。

如何衡量基础交通数据的质量,其适合采用的评价指标有哪些,目前国内没有一个标准或规范可遵循。论文采用目前数据质量评价常用的客观评价法[2],通过分析引起基础交通数据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以及数据质量问题的主要表现,得出能全面反映基础交通数据质量特性的多维测度,研究建立交通数据质量的评价体系、评价准则和评价方法,适用于对智能交通系统基础交通数据质量的客观评价。

1 交通数据质量的涵义

传统的数据质量仅仅指其精确性,通常用数据采集的误差来衡量。在信息时代,人们侧重于从数据使用者的角度定义数据质量,对数据质量赋予更丰富的内涵,为具有多元属性的综合性概念,精确性已不再是衡量数据质量的惟一标准,将数据质量定义为数据适合使用的程度[2,3,4]。

本文所述的交通数据为在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中采集、传输和存储的以数字形式表示的基础交通数据;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交通数据质量是指采集的基础交通信息对用户需求满足的程度或特性。其中,基础交通数据的用户主要为交通运行管理和维护者、交通行业管理者、交通信息发布者、交通规划和研究者等;用户对基础交通数据需求主要有:辅助交通管理和控制、交通状态生成和行程时间发布、决策支持、交通预测、交通规划研究等。

2 交通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1 交通数据质量问题分析

影响基础交通数据质量的因素,涉及范围从基础交通数据的生成到上传至目的地(如交通监控中心)数据库之前的过程,主要来自几个方面:外场检测设备检测性能下降、外场检测设备发生间隙性故障或永久性故障、设备断电、通信系统故障或软件系统故障。

由于外场检测设备长期运行,缺少适时的维护造成设备性能下降,可能造成采集的交通数据精度不足,导致交通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降低;因外场检测设备运行不稳定,发生间隙性故障,可能导致数据间隙性缺失、间断性数据错误或无效、数据重复上传,会对交通数据质量的完整性、有效性、准确性带来不利影响;因外场检测设备永久性故障,可能导致长时间数据缺失、长时间数据错误或无效,会对交通数据质量的完整性、有效性、准确性带来长时间的影响;当设备断电时,导致数据缺失,影响数据质量的完整性;当通信系统发生故障时,可能导致无数据或冗余数据上传、数据上传延误等现象,有可能对交通数据质量的完整性、有效性、实时性带来影响;软件问题,包括固有的软件缺陷以及运行中软件发生的问题(如软件非正常关闭等),可能导致校时不准、冗余记录或记录丢失、数据记录格式有误,很可能对交通数据质量的完整性、准确性、实时性均带来不利影响。可见,交通数据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数据完整性、有效性、准确性、实时性的影响。基础交通数据质量问题分析框图见图1。

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通过上述分析,建立评价基础交通数据质量通用的多维指标体系,即完整性、有效性、准确性、实时性[5,6,7,8,9,10],下面对每一项指标进行定义说明和建立评价准则。在对基础交通数据质量评价时,宜结合用户对基础交通数据的应用需求,分别从这4个方面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分析。

2.2.1 完整性(completeness)

完整性定义为实际采集到的非冗余的参量数据相对于应该采集到的参量数据的比值。它是用来衡量采集数据缺失程度的指标。完整性同时反映了时间和空间维度的数据质量指标。完整性可以整条记录的完整性或以某些关键参量的完整性表示,这取决于使用者的应用需求或采集数据的具体特性。

完整性表示为:

completeness=navailabledatantotalexpected×100%

式中:navailable data为实际采集到的非冗余记录数或参量数;ntotal expected为应采集到的记录总数或参量总数。

2.2.2 有效性(validity)

有效性定义为在采集到的数据中,满足一定有效性判别准则的、符合接收条件的数据比例,或者落入相应可接受值域的数据比例。有效性是用以衡量采集数据异常程度的指标。有效性也可反映时间和空间维度的数据质量指标。有效性可以整条记录的有效性或以某些关键参量的有效性表示,这取决于使用者的应用需求或有效性的判别规则。

有效性表示为符合有效性判别准则的记录或参量数据占总采集记录或参量数据的比值来表示,即:

valid=nvalidntotal×100%

式中:nvalid为符合有效性判别准则的记录或某参量数据数量;ntotal为采集到的记录或某参量数据总数。

2.2.3 准确性(accuracy)

准确性是系统采集参量(单一参量或多个参量的集合)数值与真实值(假定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数据源)之间的接近程度。准确性用以衡量采集参量数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偏离程度的指标。

选取哪些关键参量进行准确性评价宜根据不同业务系统的应用需求、以及可否获取真实值而确定。如通常对交通流量和车速进行准确性评价,而占有率因无合适的测量手段获取真实值而无法对其进行准确性评价。

准确性可用多种误差指标来表示,主要有正负误差、绝对误差、正负相对误差、平均绝对相对误差和平均均方根误差。

1) 正负误差(signed error,SE)

SE=1ni=1n(xi-xreference)

2) 绝对误差(absolute error,AE)

AE=1ni=1n|xi-xreference|

3) 正负相对误差(signed percent error,SPE)

SΡE=1ni=1n(xi-xreference)xreference

4) 平均绝对相对误差 (mean absolute percent error,MAPE)

ΜAΡE=1ni=1n|xi-xreferencexreference|

5)平均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

RΜSE=1ni=1n(xi-xreference)2

式中:xi为统采集值;xreference为实测值作为真实值;n为采集样本数量。

上述5种误差指标均是评价准确性的有效指标,但分析角度各有侧重,如正负(相对)误差侧重于分析数据是否始终存在偏大或偏小现象;相对误差以百分比表示,侧重于分析数据相对准确的程度。不同应用系统的不同参量宜根据自身特点及应用需求选用合适的误差指标。例如,20秒流量误差适合采用正负误差;小时流量误差适合采用平均绝对相对误差或正负相对误差;当使用于统计应用时,适合采用平均均方根误差。

2.2.4 实时性(timeliness)

实时性定义为采集数据在满足应用所需的时间内或规定的时间内可提供至目的地的程度。实时性是用来衡量采集数据在生成后经过传输、中间环节存储和处理,至传输至目的地之前时延的指标。

对于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原始检测数据由外场检测设备采集后,按系统设定统计间隔(如20 s、1 min或5 min)的生成原始记录,原始记录由通信系统打包上传至相应交通监控中心,其间可能经由通讯站的转接处理环节,监控中心对接收数据进行解包和数据预处理后,将数据记录存入数据库。这原始数据上传的整个通信过程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称为通信时延,在通信系统运行正常的条件下,该时间应有个预期值,该值不应超过一定阀值(称为可接受的通信时延),如果超过该阀值,称为数据上传延误,延误数据有可能不能满足监控系统的实时应用需求,会对交通系统的实时控制和管理运行带来影响。

实时性通常由以下2种方式或其中一种来评价:在规定的时间内接收到数据的比例(percent timely data,PTD)和平均延误(average delay,AD)。

1) 在规定的时间内接收到数据的比例PTD(%):

ΡΤD=non-timentotal×100%

式中:non-time为在规定的时间内接收到数据的总条数;ntotal为接收到数据的总条数。

2) 平均延误AD:

AD=1nlate×∑(tlate-texpected)

式中:nlate为具有延误的采集数据总条数;tlate为所有延误数据的实际传输时间;texpected为采集数据期望传输时间。

由实时性评价指标的定义和公式可知,评价实时性指标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获取采集到数据的时间,以及写入至目的地数据库的时间。

3 数据质量评价方法

交通数据质量评价作为交通数据质量管理的一个基本环节,一方面用于检验交通数据质量各指标是否达到应用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交通数据质量评价,找出数据质量缺陷的特征和规律,作为有针对性地提高交通数据质量的依据,因此,在进行交通数据质量评价时宜兼顾两者的需求。

3.1 完整性评价

由于完整性体现了时空维度的指标,在具体分析时,空间上可从路网、路段、断面和车道的角度,时间上可从采集周期开始,至小时、日、周、月、年进行分析,或根据用户需求从特定的时空维度组合分析评价完整性,找出完整性不足的主要特征和规律,评价交通数据完整性。

当需要通过完整性诊断造成完整性不足的原因时,宜分析完整性在时空关系上的动态变化特征,而只给出一个统计结果值是不合适的。比如,在某评价时段内当完整性值为90%时,可能原因是10%的交通参数采集设备始终处于故障状态或断电,无法提供采集数据;或由于系统间隙性故障原因导致90%的时间提供采集数据;也可能由于空间和时间上的双重原因造成的,此时必须分析完整性的动态时空变化特征。

3.2 有效性评价

对交通数据的有效性评价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①建立一组有效性判别准则,根据所研究对象的交通流特性,建立一组交通流参量值或整条记录是否有效的判别准则,该准则可能是多个判别规则的有序集合,实施层层筛选,尽可能精确地剔除无效数据,保留有效数据;②通过时空组合实现对有效性进行宏观(如路网年度级)至微观(如车道采集周期级)、静态或动态的评价,以此分析和诊断造成有效性不足的原因;③由于不同有效性判别规则筛选的是数据质量存在缺陷的不同方面,反映了数据采集设备存在问题的不同方面,因此,当需要分析数据采集设备有效性的不足是由于何原因造成的,哪些是主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这些因素造成的有效性不足是动态波动变化的还是一个相对恒定的值,这些问题均需要针对不同有效性规则进行分类的时空有效性分析和评价。

对于有效性判别准则,不同道路交通流特征不同、采集的关键交通参量不同,其数据有效性判别规则一定存在差异。有效性的判别准则,宜结合道路交通流特征采用适合的、有效的规则集,可以从单参量的有效性、交通流三参数之间的关系、交通流时间上的相关性、空间上的相关性以及统计特性5个方面进行有效性判别,见表1。

针对各类不同等级道路采集的基础交通数据质量的评价,宜根据这5个判断规则进行具体特征阈值的确定,尽可能准确地剔除无效数据和保留有效数据。

3.3 准确性评价

3.3.1 真实值的获取方法

准确性评价对象是交通业务系统的关键参量,根据准确性的定义,首先需要获取真实值才能对采集数值的准确性进行评价。真实值通常指实际值、参考值或基准测量值。对交通数据参量真实值的获取可有多种途径或方法,通常情况下需要通过人工及借助辅助设备现场采集。

对交通基础数据可进行准确性评价的关键参量主要有:流量、速度、车型。对流量和车型真实值的获取,借助于录像机现场录像,人工统计的方法,或直接由人工现场记录的方法。将人工计数值作为真实值,作为评价车检器采集的相同时段的交通流量的基准。其中,对于车型分类,当人工判别也存在一定的误差时,宜由两个人对相同的录像按相同的方法分别统计,当两个人的统计结果误差小于一定容限值时(如±2%),将两人统计值算术平均后作为真实值。

车速真实值的获取只能借助设备,要求该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符合规范的校正和标定。比如,将经过校正和标定过的检测器(如雷达枪)检测的车速作为真实值,或者利用录像进行分帧计算的车速作为基准车速。

3.3.2 真实值采样要求

准确性评价中真实值的采样,由于受到人力和物力的限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真实值进行全面采样。但为了确保准确性评价能基本反映路网交通流数据准确性总体状况,真实值的采样要求满足两个条件:样本应具有代表性;样本数量满足要求。

真实值在取样时,宜考虑各种可能影响数据准确度的因素,在时空维度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和时段进行采样,如尽可能满足覆盖不同交通流特征的道路,覆盖不同类型的检测设备,覆盖不同的交通流状态(如覆盖高峰时段和平峰时段)。

对准确度的评价可使用简单随机抽样原理对需要采集的样本量进行计算,取置信区间为z值,抽样误差限为e,估计量的标准差为S(可用所取样本标准差),则采集样本量的计算公式为

n=z2S2e2

3.4 实时性评价

实时性的评价对象是外场设备采集的交通基础数据实时上传至目的地数据库的时间,即传输时延。评价实时性指标需要获取两个时刻,一个是交通数据采集时刻。外场设备实时采集交通数据并按规定时间间隔(如20 s)生成一条统计记录,该记录中的采集数据间隔截止时刻即为交通数据采集时刻,通常在记录中生成;另一个是记录写入至目的地数据库的时刻,通常通过日志文件获取。

4 结束语

基础交通数据质量在数据生成、上传和存储等诸多环节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交通数据质量评价是交通数据质量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以固定型车辆检测器采集的基础交通数据作为评价对象,数据采集并上传至目的地数据库的过程为基础数据质量评价范围,研究基础交通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各项指标的评价准则和评价方法,基础交通数据用户可根据具体应用需求确定满足自身应用需求的评价指标阈值。研究结果具有普遍适用性,对智能交通系统的数据质量评价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摘要:高质量交通数据是智能交通系统(ITS)有效发挥其功能的基础,建立一套数据质量评价体系是ITS数据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文中采用客观评价法,以固定型车辆检测设备采集的基础交通数据为对象,通过分析引起基础交通数据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以及数据质量问题的主要表现,建立评价基础交通数据质量的多维指标体系(即完整性、有效性、准确性、实时性)及其评价方法。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上海市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对基础交通数据质量的评价。

关键词:交通数据,数据质量评价,多维评价指标,数据质量度量,判别规则

参考文献

[1]杨兆升.基础交通信息融合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2]王学良,商广娟.多指标的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综述[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07(6):30-32.

[3]丁海龙,徐宏炳.数据质量分析及应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2):236-238.

[4]宋敏,覃正.国外数据质量管理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7(2):7-9.

[5]Traffic Data Quality Measurement[R].Washington,D.C.:U.S.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2004.

[6]Shawn Turner.Defining and measuring traffic data quality[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Jour-nal of the TRB,2004(187):62-69.

[7]Ahn K,Rakha H,Hill D.Data quality white paper[R].Washington,D.C.: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FHWA-HOP-08-038,June,2008.

[8]李红伟.快速路动态交通数据质量评价与控制方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9]赵慧,于雷,耿彦斌.国内外实时交通流数据质量控制比较分析[J].ITS通讯,2005(2):15-19.

[10]裴玉龙,马骥.实时交通数据的筛选与恢复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3(7):78-83.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篇10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学生,院系专家,教师

一、对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的意义

目前, 在人才日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 教学质量即培养人才的质量关乎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而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经过许多教师一系列教学活动的过程并通过学生的发展变化体现出来的, 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质量, 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是全面提高学生质量的根本保证。被称为“现代教育评价之父”的泰勒曾提出:评价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和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程度的过程。有两个主要着眼点:一是评价;二是发展。因此, 教学质量的评价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评价过程旨在对被评价者做出判断。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根本目的是促使教师不断地查漏补缺、不断改进教学, 以提高教学质量。此外, 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丰富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 会有力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可以使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了解教学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并改进工作, 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评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手段, 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来了解教学情况, 适时进行调控, 以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3、加强学校对教师的绩效管理工作。评价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奖优罚劣提供依据, 根据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 在学校内部建立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 最终为保证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4、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有助于完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高校对于教学质量的监控主要是通过检查和评价来实施的,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关键, 只有客观公正地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才能进一步完善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综上所述,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对象虽然是教师, 对学校管理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我们也应该看到, 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落脚点在学生身上, 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培养具有专业基础扎实宽厚, 具有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学生。

二、构建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

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为指导, 遵循教育规律, 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系统而全面地反映培养目标。

2、通用性原则。

评价对象是承担教学任务的所有专兼任教师, 即对所有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都是适用的。因此, 本研究力图剔除不同课程及专业的差别, 对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全景式观照, 对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科学梳理, 即从教学活动开始的编制教学大纲、授课计划、选择教材到备课当中教案、课件的制作, 一直到课堂教学以及辅导学生、课程考试、课程总结的所有教学环节的关键点量化为评价指标, 以此来考查教师的教学质量, 编制出具有鲜明导向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3、科学性原则。

借鉴国外有效教学理念及国内的研究成果, 在对本校相关管理人员、教师、学生进行广泛访谈, 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搜集、归纳和分析的基础上, 对每条指标的内涵进行反复推敲, 各指标的表述既明确又互相联系, 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评价标准既符合现实又客观全面, 教师通过努力可以达到要求, 也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

4、可操作性原则。

具体来说, 有三个方面:一是评价指标应符合实际, 切实可行, 既体现教师教学的特征又体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二是指标体系的数量适当, 既能体现教师教学的过程又能抓准关节点;三是评价指标尽可能量化, 以便在评价过程中操作实施。

5、动态性原则。

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教育对象的变化,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 其评价指标必须是动态和发展的。因此, 对评价结果分析、反馈利用既是一个评教周期的结束, 也是下一轮评教工作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 教学管理者要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根据变化的实际情况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保证评价的效度。

三、评价主体的确定

一个完整的评价系统应该有多元化的主体参与, 从不同角度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然后综合不同主体的评价结果, 给教师教学质量以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目前, 我国高校的评价主体主要有学生、专家、同行、领导与教师自我评价。在这些信息来源中, 学生评价较同事评价、教师自评和专家评价具有更好的信度和效度。

我们是对各教学环节进行科学梳理, 把其中的关键点量化为评价指标的, 因此, 根据此指标体系的特点, 最终, 我们确定了由学生评价、院系综合评价、教师自我评价相结合的三维评价主体。学生是教学的对象, 是教师教学的直接感受者和收益者, 他们是学习的主体, 是教学效果的直接体验者, 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等感受最深, 对课堂教学质量最有发言权。院系领导本身是教学的直接组织者与管理者, 其本身是教学专家或教学管理专家, 他们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对教师的教学等进行更好的把握。教师自我评价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激励和自我提高的过程, 是促进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是促进自身素质提高的内在机制。因此, 我们确定学生评价占70%、院系综合评价占20%、教师自我评价占10%的比例。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指标是指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 通过系统的收集资料、对评价对象的质量、水平、效益及其社会意义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是以特定的目标为依据的, 在实践中, 我们将目标具体化。而指标就是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化和操作化的目标, 它是评价的直接依据。指标体系是由各级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指标权重和评价标准所构成的集合体。一般的评价指标会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会产生对某几项指标的反复使用与评价, 往往会造成评价主体因角度不同, 结果往往相悖的结果。而我们在构建指标体系时, 学生评价侧重于教师的课堂教学, 院系专家评价侧重于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环节上的各关键点。这样, 既覆盖全面又各有侧重, 评价的结果会更具有可信度。

1、我们构建了9个考核点、21项指标的学生评价指标体系。

如表1所示。 (表1) 本指标体系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加上了教师的“个性品质”与“教学技能和风格”, 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心理和个性特征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 教学质量的评价除了需要考虑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以外, 还需要考虑教师教学过程中人文关怀的因素。具有人文关怀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愉快健康的心理, 促进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总之, 教学质量是在一定人文关怀条件下, 教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一种效率体现。人文关怀实质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精神,

2、构建了10个考核点、21项指标的院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表2) 本指标体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教学文件的编制与更新, 因为这是保证教师教学质量的基础;二是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三是重视对一个轮次结束后课程的总结与学生的反馈, 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

教师自评也是由客观等级评价与主观评语评价两部分组成。

总之, 以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采用“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 “他评”与“自评”相结合, 真正做到了以评价促进教师发展, 为教师发展而评价的目的。

五、评价结果的应用

充分利用校园网, 建立网上评价系统, 学生和院系专家可以通过校园网对每位教师进行网上评教, 利用信息化网络手段, 可以准确、快速、高效率地采集到评价工作所需要的信息, 可以使教学管理部门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掌握教师的教学状态以及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实施和教学保障的工作状态, 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处于实时监控状态, 以便及时决策调控。

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对评价结果分析、反馈利用既是教师的一个评教周期的结束, 也是下一轮评教工作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 教学管理者要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根据变化的实际情况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保证评价的效度。量化结果一方面要反馈给校领导、院系负责人及教师本人;另一方面也要适当与教师的职称评聘、课酬等挂钩, 以达到让教师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尽快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调动广大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促使教师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教学和教学改革上来, 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魏红, 申继亮.高校教师有效教学的特征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5.

[2]陈厚德.有效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3]李春玲.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在我国的实践发展和理论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 2005.4.

上一篇:跑步锻炼下一篇:取值范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