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制造

2024-05-09

低成本制造(精选十篇)

低成本制造 篇1

随着西气东输、中缅管线等主要油气干道的建设, 国内输送管制造企业近几年获得了较大的技术进步, 部分企业也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装备更新升级, 产能进一步释放, 做大做强成为了一些制管企业追逐的目标。但由于油气资源分布主要在西部, 进口天然气主要来自中亚或中东、东南亚, 这些油气主管线从西到东的走向成为定局, 可国内制管企业布局却偏向沿海, 物流运输成为这些制管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瓶颈。因此, 将物流管理纳入到钢管制造业的低成本发展战略中去, 优化物流运输方案, 精细化物流管理, 能够使这些处于充分竞争领域的制管企业获得更好的效益。

2钢管制造业实行物流管理的必要性

2. 1钢管制造业已符合完全市场竞争模型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类型中, 买卖人数众多, 买者和卖者是价格的接受者, 资源可自由流动, 信息具有完全性。钢管行业技术门槛低, 随着进口替代的实现, 高端钢管的超额利润将逐步回归赚取正常的加工费, 输送管国产化进程和利润回归已经走在能源高端无缝管的前列。正因为国产化的快速推行, 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系统内部的油气输送焊管产能趋于过剩, 如中石油的宝鸡钢管产能已经达到300万吨, 渤海装备也不相上下, 这直接使得管道建设方在未来的招标工作中越来越注重供应商的品牌、资质和成本, 具备过往优良业绩的供应商才能获得投标资格, 同时以胜利、珠江、金洲、玉龙为主的体制外民营企业竞争格局也将逐步趋向稳定。因此, 油气输送钢管市场处于或即将处于充分竞争的态势。

2. 2物流管理是钢管制造业低成本发展战略主要的一环

制造业的发展和变革离不开物流业的发展, 在钢管制造业的发展历史上, 物流服务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钢管制造业的发展[1]。比如在进行钢管制造的过程中, 需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 于是就会对物流技术进行重要改革, 以降低物流成本, 同时也降低了钢管制造的成本。钢管制造业一般应做好三件事: 一是钢厂卷板的采购和运输, 二是钢管制造与质量控制, 三是钢管运输到用户需要的地方。因此, 物流管理在卷板采购—产品制造—价值实现过程中举足轻重, 建立一套有效的物流体系, 将运输方式、运输成本、运输质量和安全、售后服务进行有机的统一, 对钢管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尤其重要。

2. 3降低物流成本能够促进钢管制造业低成本战略的实现

在完全市场竞争情况下, 由于产品的同质化和供需矛盾的异常突出, 用户能主导装备制造企业的行为, 一般会按照 “逐利” 原则选择质优价廉的产品。在相同质量、 相同服务的情况下, 谁的成本最低, 谁就能获取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利润, 谁就具有了持续发展的基础。否则, 成本高企将造成市场份额的减少, 造成持续的亏损, 扩大再生产将失去基础。常言道, 企业不消灭亏损, 亏损就将消灭企业。因此, 成本控制是钢管制造业现实的主题。钢管制造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 钢管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资金保障。钢管制造的主要材料之一就是卷板, 卷板在制造产品的价格中所占的比重非常高, 达到了60% 左右的份额。余下部分除制造成本外, 卷板的运输及钢管的运输成本占据较大的比重, 因此, 物流成本往往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如果钢管制造企业远离钢厂, 而且远离用户, 即使制造成本再低, 也只能有心无力, 过高的运输成本就让企业失去竞争力。

3如何将物流管理纳入钢管制造业低成本发展战略

物流管理对于钢管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对于如何将物流管理纳入钢管制造业,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3. 1科学计算运输成本, 优选运输模式

物流运输成本是物流成本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降低运输成本能够有效地降低钢管制造企业的制造成本。在钢管运输的方式中, 通常有水路、公路和铁路这几种。在这几种运输方式中, 水路运输方便快捷, 长距离运输成本较低, 但缺点是二次倒运费用有可能增高; 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建成, 一定范围内的公路运输也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可一次运到用户指定的地点, 但不足之处是安全风险较高, 产品质量可能面临运输过程中的损伤, 同时随着运距增长, 成本也相应上升; 铁路运输是非常普遍的一种运输方式, 它具有运输量大、运输效率高等优点, 长距离运输具有较大的优势, 准时、 安全、质量可控, 但由于铁路部门附加费用较高, 在中短途运输与水路、公路运输相比具有劣势。因此, 钢管制造业在每一个订单实现过程中, 需要树立物流管理的理念, 将水路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三种方式进行充分的对比, 认真测算卷板从钢厂到管厂、钢管从管厂到用户之间运输的费用, 采用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手段选择最优的运输方式, 将运费降低到可控范围内, 这其中铁路部门的运杂费也是有一定下降幅度的。必要时, 也可将多种运输方式联合起来。

3. 2提升内部物流管理效率

提升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效率是钢管制造企业进行物流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很多钢管制造企业中, 常常出现内部物流管理效率低下的情况, 这主要是由于钢管制造企业没有对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进行统筹有效的规划, 缺乏整体规划意识, 将物流管理理解为原料或产品仓储, 没有有效意识到物流规划可带来效益。因此, 钢管企业要统筹兼顾, 牢固树立物流也能创造效益的意识, 合理规划卷板从厂外到车间、钢管从生产线到发运出厂的管理, 坚持 “发运优先、一倒到位、快倒快发”的理念, 防止卷板、钢管在企业内部的无效中转或应急倒运。同时, 无发运计划的订单应暂缓生产, 避免暂用库房或堆场, 产品一旦生产出来, 就应尽快发运给用户, 及时实现货款的回收, 提高库存产品和资金的周转效率。

3. 3优化中间环节, 外包装卸发运

外包是装备制造专业化生产的一种常见的方式, 它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输风险, 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效益[2]。钢管制造企业也可将物流管理中的内部运输、产品倒运、装卸发运等环节进行外包, 引入一些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物流公司, 以降低物流管理安全风险、质量风险、人工成本的刚性增长等问题。但要注意外包并不是放弃, 而是低成本战略在物流管理中的进一步深化, 使物流成本的降低始终处于受控。

3. 4物流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钢管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各行各业对于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 信息化管理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钢管制造企业在将物流管理纳入低成本战略的过程中, 要积极推行钢管生产线的信息化, 制造数字化钢管产品, 提升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通过对每一个钢厂每一个卷板、每一根钢管的信息化管理, 精确计算每个订单的成本, 并通过对产品数据的深度挖掘, 获得更好的效益。

4结论

随着物流业的兴起, 钢管制造业和物流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钢管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效的物流管理。有效的物流管理能够大大降低钢管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以及制造成本,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在钢管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 应将物流管理纳入到钢管制造业的发展战略管理范畴, 对物流管理进行统筹规划和设计, 实施对物流成本的控制, 从而使钢管制造业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逄锦荣.基于服务模式创新的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联动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 2012.

“中国制造”的低成本创新途径 篇2

然而,我们也看到,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正在被削弱――人民币持续升值,石油、铁矿石等资源价格继续大幅提升,土地、劳动力和环境成本的上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对中国产品质量的质疑,也在2007这一年前所未有地成为西方媒体追逐的热点。悲观者认为,中国仅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末端占据了支配地位,中国的竞争力仅仅是低成本的制造能力。相对于产品的数量和规模,中国在价值创造上的成就几乎可以忽视。而且这样的模式不具可持续性――成本上升将让中国产品的竞争力难以维持。

中国制造给西方企业带来了恐慌,但是中国企业自己内心也不踏实。我在商学院当教授时,经常被问到两个问题:来自跨国公司学员的提问是,价格战在中国什么时候是个头,何时不会再遭遇中国企业这么恐怖的价格杀手?而来自中国企业学员的提问则是,我什么时候能够走出价格战的泥潭,享受跨国公司的超额利润?

我的答案是: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于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在全球的流动性,任何技术创新所能带来的模仿壁垒和垄断利润都在快速降低。竞争不断同质化让低成本成为任何企业参与竞争的必要条件,而中国、印度企业的崛起只不过是把全球竞争的残酷性推到了一个新高度。无论是中国企业还是跨国公司都必须正视残酷现实,不能有任何幻想。谁能尽早领悟新的游戏规则,并率先培养出适合新竞争环境的核心能力,谁就能主下一轮的竞争。

中国企业崛起的原因

有一点被许多人忽视:早于中国起步的日本、韩国,在它们高速发展的阶段并没有成为“世界工厂”,而中国获得了这样的称呼,这是因为中国不仅在众所周知的服装、箱包、制鞋和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内具有全球竞争力,而且在家电、汽车零部件、机械、电子、造船、信息技术等众多制造业领域内也具有低成本优势。中国企业不仅在跨国公司主动撤出的产业链环节上证明了自身的能力,也进入了跨国公司并未放弃的一些领域。中国企业正在进入医疗设备和精细化工行业,即将进人汽车行业的核心,而在生物技术、飞机制造和装备这些复杂的行业里,也开始出现了中国企业的身影。

中国企业之所以比当年的日本、韩国做得更好,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企业遇到了更好的机遇。20世纪的最后,信息革命使世界变得扁平,技术、资金和人才跨越了过去的壁垒,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流动,产业在全球进行水平分工。各个行业的技术都趋于平台化、模块化,极大地降低了技术壁垒,产业价值链被分拆成“即插即用“的许多模块。而就在这个时候,中国正好开始改革开放,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中国企业可以从最简单、最小、附加值最低的模块切人,不断累积经验、能力和资源,再通过一个个模块往上延伸,逐步突破竞争的壁垒。

例如,中国企业之所以在手机行业有所突破,原因之一就是原来整合在诺基亚、摩托罗拉这些大企业中的设计环节被剥离出来,产业链当中突然出现许多独立的设计公司,它们可以帮助中国企业克服技术壁垒,进入全球市场。再以汽车行业为例,奇瑞之所以能够快速推出这么多产品,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跟意大利的设计公司,奥地利的发动机公司合作,利用全球的资源,借助外脑的力量,在产品层面上进行创新和整合。跨国公司在过去20年里,反复强调聚焦和外包,换句话说,它们把产业链中越来越多的环节让了出来,中国企业正好可以把很多这样的产业环节接下来。因此,中国企业进入世界竞争的壁垒大大降低。而当年日本企业的崛起靠的是把汽车跟电子两个行业全部吃下来。韩国则是拿全国的力量集中去拼几个产业,才形成了一些突破。但是中国完全适应了全球化的浪潮,由于模块化和水平分工,中国企业可以相对比较轻松地从组装和制造环节切人。

手工业化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定制。工业化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标准化、大规模的流水线。而我们现在所处的后工业化时代,最大的特点则是“大规模定制”。中国企业靠大规模制造进入了全球经济,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全球经济模块化的发展,许多新的空间产生,凭借低成本优势拿下低端产品市场的中国玩家,虽然高端市场仍然够不着,但可以通过大规模定制的方式占领很多中端市场――这是我们在未来十年最大的机遇。

现实中,跑在最前面的中国玩家们已经远远超越了简单的低成本制造,它们能够以低廉的价格提供高质量、多元化和专业的产品――过去,这些产品大多高成本、高价格,为领先的跨国公司带来长期稳定的超额利润。然而,现在提供给全球消费者的经济价值方程式已经被中国竞争者以低成本创新的方式改写。被中国制造宠坏了的全球消费者把性价比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价格战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生存能力一定是最强的,它们可以把底层市场做得无比扎实,把性价比做到最优,然后向产业链中附加值更高的环节突破,通过一个一个细分市场进入中端。面对中国企业的进攻,有些跨国公司选择向高端退守,但越是高端的市场规模越小,于是这些跨国公司就会陷入困境:除非创新的速度超过中国企业学习的速度,否则在高端市场只能坐以待毙,因为中国企业在中低端市场把规模做大后,就更有实力慢慢占领更高的细分市场了。所以,大多数跨国企业都会选择在中端市场和中国企业进行激烈的阵地战。将来的趋势很明显:中国企业不断从低端往高端走,跨国公司不断从高端向下面渗透,它们将在中端市场短兵相接,决定成败的因素将是性价比。

用低成本创新改写竞争

全中国的企业都在拼成本。如果说,中国企业最初的成本优势来自于天然的成本优――廉价劳动力和规模效应,以及市场不完善时人为压低和扭曲资源低价,那么目前许多中国企业已经开始确立创新带来的成本优势。它们以低成本的方式进行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的方式降低成本――这种“低成本创新“将成为未来全球竞争的核心。

虽然自主创新已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但中国企业目前与原创基础技术还有相当的距离,通过应用型技术的创新实现性价比飞跃是当前更现实的路径。

整合创新 在一个充分竞争、几乎没有任何空隙的市场里,海尔创造了非常令人吃惊的业绩,这个业绩的支撑点就是整合创新――每一样技术都是现成的东西,每一样东西都不是海尔独创的,但把它们联合在一起的方法是海尔独创的。从一个并不高的起点出发,海尔通过集成过去的创新能力,整合全球的设计和研发,最终形成颠覆性创新的实力。例如,小小神童洗衣机的成功,甚至引领了欧美同类企业的研发方向。

中国企业未来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在于运用整合创新的战略横扫欧洲、日本细分市场里的隐形冠军。这些隐形冠军是在过去近百年的工业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它们聚集的行业往往具备以下特点:中等技术难度,技术相对密集,应用型研发,中等劳动力(主要是熟练技工)密集,中等资金要求。中国企业可以利用中国市场物美价廉的研发能力,迅速改进技术,同时利用中国的人力成本和大规模制造的优势,把产品价格大幅度降低。而产品价格大幅降低往往会吸引新的用户,使得市场规模迅速壮大,由此进一步发挥大规模制造的优势,让一个个隐形冠军不得不退出市场竞争。

然而这只是第一步。中国企业在中低端做到足够大的规模之后,可以在相对标准化的平台上,用模块化的方式做大规模定制,把这些原本隔离的细分市场逐步打通,最后一网打尽。由于大规模定制可以共享研发平台、技术平台、制造平台和营销,其成本优势是原来的隐形冠军无法想象的。这将在根本上改变全球产业竞争的基础。

同时,这样的战略可以和并购很好地结合起来。很多隐形冠军都是第二三代的家族企业,继续发展的动力不是很强,是很好的并购对象。,中国企业仅在德国的收购就有300多起,大多是两三千万欧元到一两亿欧元之间规模的中小企业,做的多是机床、机械等高、精、尖的小产品。实际上,作为资源依然相对匮乏的新兴跨国公司,中国企业必须立足全球整合资源,把全球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充分为我所用,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中国。

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也转向了全新的思路。过去它们的思路是“全球化思维,本地化运作”,现在的新思路是“本地化思维,全球化运作’’。看起来只是把两个词换了位置,但是含义完全不一样。具体一点说,跨国公司原来的思路是把成熟的产品拿到中国来,做一些适于本地的简单调整;但是它们现在的思路则是用全球的资源,针对中国客户的需求进行研发。这是跨国企业很大的转变,赶超中的中国企业在思路上必须直接进入这一新的阶段。

流程创新 流程创新战略的核心在于如何创造性地利用成熟技术,在生产流程方面进行创新。比亚迪是一个经典案例,它最大的特点是在资本不足的劣势下,利用流程改造,把手机电池制造这一资本密集的产业变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大限度地将技术与中国的比较优势――劳动力结合,获得了外国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成本优势,迅速赢得市场份额,

流程创新为比亚迪带来的第二个优势,是可以快速、低成本地做到产品的多样化。比亚迪的半自动生产线非常灵活,推出新产品时,只需调整原有生产线的一些关键环节,对员工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即可。而竞争对手日系厂商的全自动化生产线,每一条线通常只能生产一种产品,如果要推出新品,往往必须改建生产线,费时费力费钱。

比亚迪半自动、半人工的生产流程在柔性化生产上有巨大的优势,既能满足客户个性化的要求,又能做到大规模生产的低成本,做到大规模定制。手机行业自身非常激烈的竞争要求电池厂家必须做到快速反应、型号多样、成本低廉,因此比亚迪这个“先天不足“的新来者,在与跨国巨头进行的性价比之战中快速崛起,不到十年就成了全球手机电池业的老大。

对于那些生产线可以做到半自动化的机械制造类企业来说,这种创新方式能够带来很大的竞争优势。我们在越来越多的行业都看到了这种趋势,比如液晶显示屏的封装、风能设备的组装等。全自动生产线的总体效率难以跟中国的半自动化比拼――也是把一条生产线分解成很多环节,核心环节用自动化控制,其他环节由人工完成。这种战略也是中国装备工业整体较弱的情况下的现实选择。但是,它反过来又能促进装备工业的升级。因为被分解后的生产线往往技术难度要低很多,可以较快实现本地化生产。当本地的设备制造厂家能力得到提升后,又能配合客户的需求,不断升级换代,最后提供性价比大大优于原来生产线的配套设备。这种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是中国制造业整体能力不断提升的典型发展路径。

从长远来说,这样的创新会越来越难,因为中国的人工成本不断提升,对环保、资源的关注都会给这种模式带来冲击。不过,这可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在十几年内,甚至更长时间内,流程创新都是中国企业的竞争利器。

颠覆性创新 在IT、通信等高端技术领域,不少中国企业选择了颠覆性创新的路径,例如做超级计算机(高端服务器)的曙光集团,它的董事长指出:“创新的核心不能沿着行业领袖的脚步亦步亦趋。如果我们追随跨国公司的战略,我们永远也不会赶上它们。在同一个方向上,我们无法超越它们。当行业出现重大的技术变革的时候,我们选择在另外的方向上突破,可能更容易取得成功。”

华为是中国企业进行颠覆性创新的典范之一。为保证技术的不断突破,从成立之初,华为就有了把销售收入的10%用于研发的规定和传统。《华为基本法》第26条明确规定,“我们保证按销售额的1 0%拨付研发经费,有必要且可能时还将加大拨付的比例”。近来,华为对3G的研发投入已经超过50亿元。每年持续不断地投入,最终才有了华为在核心技术上的突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4月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华为提交的中国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249件,甚至超过了思科的212件,占到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的10%。从20初至今,华为已经中标的12个3G网络项目中,6个在欧洲。华为3G在全球的发展重心正明显地从中东、亚太等地区逐步向欧洲等移动通信发达地区转移,其无线产品已经进入包括德国、法国、英国、葡萄牙、荷兰、美国在内的14个发达国家。

总结一下,我发现中国企业在自主创新上突破、形成核心能力的思路如下:第一个战略是整合创新,创造性地满足客户需求,冲破跨国公司的垄断(例如海尔);第二,是流程创新和创造性地利用成熟的技术,先去满足低端市场的需求,再反过来推动技术不断地升级换代,最终甚至形成对原来所谓高端的替代(例如比亚迪);第三,一开始就赌最前沿的技术,抓住技术发展断裂性的机会,一步到位(例如华为)。

低成本创新的障碍

海尔、华为等企业所取得的成就让人鼓舞和向往。然而,它们通过整合创新、流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所实现的低成本创新有多大的借鉴性和普遍意义?低成本创新的局限性在哪?

像所有的战略一样,中国企业的低成本创新也有其局限性。低成本创新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越来越多的产业形成了全球的水平分工和模块化的结构。但是,还是有不少产业由于产业链(特别是流程协调)的复杂,并没有形成模块化的结构,整个产业主要依然是寡头竞争的格局。在这些行业,由于巨大的进入壁垒,低成本创新战略面临天然局限,无法发挥大的作用。

系统性的价值网络障碍 阻止中国企业低成本创新战略的一个重要障碍,是被经济学家们称为系统性价值网络(systematic value network)的东西。换句话说,在某些产业里,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管理一个综合的、大致上不能分割的行为系统,目的是把一个吸引人的产品/服务传递给消费者。快速消费品,如快餐和个人护理产品,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些产业并不涉及特殊的高新技术,但是企业必须能够协调一个复杂的系统,将繁杂的市场研究和产品开发结合起来。在这种行业,还要涉及非标准化的全球采购(特别是自然原材料,而不是标准化的工业部件);制造过程必须连贯,协同的物流必须考虑到产品的变化(例如不同食品的保存期限)和复杂的促销活动。传递到最终消费者的价值实际上直接受制于这个网络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组织好整个系统的运营才能获得竞争优势。在这样的行业里,中国企业也许可以通过在个别环节的创新,例如某种新产品的推出、某个消费概念的炒作、渠道的覆盖率等,获得短暂的优势,但在长期里却往往由于系统管理能力的缺乏而最终失利。而且,在这种不需要太多高新技术的行业里,延续性和经验的积累非常重要,而中国企业作为后来者,利用颠覆性技术创新赶超的机会也很少。这些系统性的、根本性的制约,导致了中国企业在快速消费品行业对诸如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和汉高等跨国企业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击,却依然无法动摇后者在中国的市场地位,更不用说进行国际扩张了。

无形资产 一个和系统性价值网络障碍相关的挑战是无形资产,例如品牌、专利技术和经验。这些无形资产建立起来缓慢而昂贵。在那些无形资产对竞争成功至关重要的行业,中国企业作为后来者要赶超相对困难。

在某些产业中,大部分消费者甚至不会考虑新的供应商,如果他们不认可那个品牌的话(例如在奢侈品行业)。这时低成本创新的拉动力量远远弱于品牌的壁垒。

零售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的零售商们面对着相当大的无形资产壁垒,以及强大的零售品牌――例如沃尔玛和家乐福。零售业的成功涉及到许多无形资产,包括供应商管理、物流、货架空间管理、展示、推销和销售人员的培训等知识。由于劳动力成本大部分受当地的工资水平驱动,中国企业难以将成本优势传递到海外的零售业务上。与此同时,低成本创新的范围有限,因为这个行业也很难用模块化的方法去组织服务。

专利和技术是制约低成本创新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在石化行业,大部分关键技术仍然在专利拥有企业手中。自1985年以来,埃克森、壳牌和BP在中国申请了1,770项专利,而陶氏化学、巴斯夫和拜耳申请了2,560项。此外,大部分化工生产流程是持续性的,需要巨大的资金投资。这些特征使中国企业难以把一项生产行为分割成松散的小块,因此低成本创新的空间很窄。

行业生命周期 通常在行业发展早期,主导技术尚未出现,中国企业的低成本创新战略就不那么有效。缺少了主导技术,快速学习、扩大规模和不断降低成本这种以往有效的套路难以在这类行业展开。同时,在行业生命周期的早期,技术变化的速度非常快,跟上技术变化就已经很难,更不用提创新了。而且,当一项新业务正在形成时,性能和质量,而不是价格,往往是消费者最重要的选择标准。中国企业因而在主导产业发展方面面临巨大挑战。

市场规模有限 如果中国的市场规模相对于全球需求比较小,那么中国企业低成本创新的杠杆作用也很难发挥。例如,奇瑞前些年的年产量略高于10万辆,天津一汽的规模仅比奇瑞略大,而吉利的产量甚至更低。它们与全球巨头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不用说规模逾800万辆的丰田、通用和福特,即使是位居全球第七的韩国现代年产量也超过300万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将受到很大的制约。而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竞争力在最近几年的大幅攀升,和中国汽车市场从开始的井喷式增长是同步的。

“低成本创新”听起来有些矛盾,在商业世界里,大部分人都习惯将提供功能更多、复杂度更高的产品与创新联系起来。但事实上,低成本创新打破了传统智慧,这也正是它有可能改写全球竞争现有规则的原因。

参透低成本制造与品牌营销之道 篇3

深度洞悉市场,如何在新的环境下重新认识产品与品牌的辩证关系,领悟低成本制造与品牌营销之道,是企业快速摆脱后危机困扰,开创市场新局面的关键。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些世界知名品牌或者轰然倒下,或者步履维艰。于是人们对企业的品牌营销提出了质疑,有人则拿企业的品牌战略当笑料。实际上,这些品牌在危机中倒下,其原因之一在于企业未能准确认识产品与品牌的关系,未能深刻洞悉消费者对品牌的微妙心理与感性认知。在市场前期,或者面对新兴市场,产品创新越快企业就可能获利越多。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市场日益成熟,技术不断更新,企业之间的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更加容易模仿。品牌产品不仅渗透了企业的商品劳动,也融入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智慧,从顾客价值来说,品牌不仅包含着对消费者功能性利益,还包含着对消费者情感性利益的满足,而消费者的情感性利益和心理依赖,正是企业塑造知名品牌的重要条件。然而,金融危机颠覆了以往的惯性认知,消费者越来越看重的则是产品的功能性利益。

面对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企业必须适时改变自身的品牌观念。显然,市场萎缩、消费疲软,大宗用品滞销、高端产品下滑,顾客更加精打细算、企业日渐营销乏力,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和营销人的心病。在消费者把钱袋子捂得越来越紧的今天,过去顾客盈门的大商超,如今依然熙来攘往,所不同的是很多顾客只看不买。食品柜台更是一反常态,往往是顾客挨着尝鲜儿却屡尝不买。甚至大商超也突然间促销声、打折声一片,哪里喊甩卖哪里就人头攒动。于是,人们怀疑营销的终极目标是否在于打造品牌?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品牌的内涵则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实际上,这次金融危机和市场动荡,既为企业上了一堂生动的营销课,也为企业认清市场本质,理解营销道术提出了+重要问题,这就是企业如何在市场环境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能够有效应对?

世界看好中国。近期,食品巨头卡夫完成对英国品牌吉百利的收购,意味着全球最大的糖果企业诞生,中国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市场也必将硝烟再起。与此同时,欧美各大奢侈品品牌也纷纷加速向中国转移,其一改往日的傲慢与偏见,低下高昂的头颅亲民营销,正抢滩布局二、三线城市。这或多或少告诫人们,在今天,对品牌的真正含义,企业和营销人都需要重新认知。

虽然腾中重工收购悍马案早已尘埃落定,吉利收购沃尔沃依然备受关注。尽管李书福那句“要像卖白菜那样卖汽车”的狂言呓语没有打响市场,但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车”到“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则可以见出吉利的品牌战略正在加速转型。对“白菜说”我们不必咬文嚼字,也不必在意他那句“汽车就是两个沙发加四个轮子”的“格言警句”。但李书福的造车梦想源于对洋车“价格高得离谱”的创业冲动,则在业界广为人知,其成功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商业逻辑?对于其它自主品牌汽车,无论比亚迪还是长城,其成功的背后又有哪些核心模式?观察吉利汽车的成功之路,探究比亚迪、长城的制胜方略,我们都发现了一条共同规律,即走低成本制造,行品牌营销。低成本制造并非竞争制胜的全部,低成本制造加品牌营销才是成功之道。换句话说,卖廉价产品难以做大,低价产品加品牌营销才容易成功。格兰仕无疑是这一战略的经典案例。如果汽车、家电制造尚可如此,其它为数众多的制造企业何不借鉴它们的成功模式?

多元低合金耐磨锤头制造工艺 篇4

破碎机在冶金、矿山、电力和建材等行业应用非常普遍。破碎机工作中, 锤头承受着高速冲击载荷, 因此要求锤头不仅具有良好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而且还应该具有较高的冲击韧性指标。近年来, 不少学者在耐磨锤头的材料、制造工艺和性能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1], 在高锰钢耐磨材料及其制造工艺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应用[2,3,4,5]。

通过对破碎机工作过程、破碎机里和锤头承受载荷分析, 作者认为提高锤头的冲击韧性指标有助于提高锤头的寿命和工作可靠性, 因此在研究和应用改性高锰钢耐磨材料的基础上, 研究了多元低合金耐磨材料, 设计了锤头用多元低合金材料成分, 提出了铸造工艺和热处理工艺, 并成功地进行了工业试验和应用。

1 耐磨锤头的成分设计

破碎机工作过程中, 锤头承受着高速冲击和复杂多变的载荷, 因此破碎机锤头不仅应具有良好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指标, 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冲击韧性指标。在设计多元低合金锤头的成分时, 要充分考虑各种元素对于锤头机械性能尤其是冲击韧性指标的影响。

耐磨钢中的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主要是:强化铁素体、增加珠光体、细化珠光体, 改善钢的低温韧性, 提高钢的耐磨性。其通常含有的合金元素为硅、锰、铬、钼、镍等, 充分发挥这些合金元素对材料基体组织及淬透性的强烈影响, 可提高材料的耐磨性。中碳多元低合金耐磨钢, 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韧性, 可以抵抗磨料的嵌入与切削及磨料冲击引起的反复塑性变形, 因而其耐磨性较高。综合考虑耐磨件的磨损机制———切削磨损﹑冲击磨损 (塑变磨损和疲劳磨损) , 选用中碳多元低合金耐磨钢, 满足Cr/C=4~5。

通过对各种化学元素的分析, 确定了耐磨锤头的材料以Mn、Si、Cr为主要合金元素, 添加少量的Mo、Cu和稀土元素, 并经过微合金化和变质处理。所设计的低合金耐磨锤头的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

%

2 锤头的冶炼、铸造工艺

低合金耐磨钢采用碱性感应炉熔炼, 熔炼工艺分为熔化期、钢液合金化与成分调整、脱氧出钢期几个阶段。熔炼完后进行浇注, 采用消失模铸造工艺。试制的锤头铸件如图1所示。为保证锤头的机械性能, 在浇注系统的设计上要重点考虑是否有足够的补缩能力, 因此选用浇冒口共用的浇注系统。因为铁砂具有强化冷却作用, 会导致铸件边缘过早凝固, 因此在造型时, 将浇口设置在铸件上表面中部, 以保证锤头工作部的性能要求。

浇注温度是影响消失模铸件质量的主要因素。浇注温度低, 金属流动性差, 易使铸件产生冷隔和浇不足等缺陷;但过高的浇注温度会增大金属液的收缩和含气量, 易使铸件产生缩孔、缩松、气孔和粘砂等缺陷。经过大量实验研究, 在1 560℃~1 600℃出钢, 在1 460℃左右浇注, 保持负压状态, 并维持较大的抽气流量, 以避免气孔。浇注后20min~30min后出箱。

3 锤头的热处理工艺

锤头在铸态下硬度较高, 难于加工, 不能承受任何的机械冲击。为了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和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锤头铸件需要进行热处理。本文采用了淬火加回火的热处理工艺。

确定淬火工艺时, 增高温度, 淬透性和机械性能都会提高, 但温度过高, 奥氏体晶粒易于粗大, 淬火后得到粗大的马氏体组织, 且淬火后试棒易变形开裂, 得不到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经反复试验, 确定的热处理工艺如图2所示。在 (910±10) ℃保温1.5h, 出炉空冷到300℃保温1.5h, 出炉空冷至室温, 最后在 (250±10) ℃保温2h回火后空冷。

热处理时, 要严格控制淬火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 尤其严格控制下贝氏体转变区的保温时间。

4 工业试验与性能分析

根据前面所述成分配比将配制好的材料在1 000kg中频感应炉中熔炼, 1 560℃~1 600℃出钢。在1 460℃左右浇注, 20 min~30 min后出箱。将所得铸件按图2的热处理工艺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完毕, 将铸件切割进行组织、成分和机械性能检测试验。

从试制的锤头上切取一个平面为20mm×20mm的试样, 对其用PDA-7000A合金光谱分析仪进行分析, 定量测出试样中各化学成分含量, 经测定试样的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 为:C:0.458%;Si:1.191%;Mn:1.056 5%;Cr:2.328 9%;P:0.029 60%;S:0.031 44%;Cu:0.567 57%;Mo:0.652 50%。

通过化学分析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试样的实际化学成分与设计的化学成分是一致的。

将试验的锤头铸件, 用DK7740线切割机切割成10mm×10mm×10mm的试样, 经磨平、抛光后, 用4%硝酸酒精溶液腐蚀, 通过VEX-600E金相显微镜进行金相观察与分析, 其显微组织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 锤头经过热处理后, 显微组织为:马氏体+下贝氏体+碳化物+少量残留奥氏体组织, 组织分布均匀。

经过机械性能检测, 锤头试件的冲击韧性平均值为17.8J/cm2, 硬度平均值为54.3HRC。

5 结论

通过对破碎机工况和锤头承受的载荷分析, 研制了一种新型多元低合金耐磨钢, 并研究开发了锤头铁砂造型的消失模铸造工艺, 制定了最佳热处理工艺, 经过试验, 得到以下结论:

(1) 提出了耐磨锤头用多元低合金耐磨钢主要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 范围为:C: (0.45~0.52) %;Cr: (2.0~2.5) %;Mn: (1.0~1.4) %;Si: (0.8~1.2) %;Mo: (0.2~0.4) %;Cu: (0.3~0.8) %;RE: (0.4~0.6) %;P, S≤0.03。

(2) 采用铁砂造型消失模铸造成型工艺。由于铁砂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充填能力、耐火性、溃散性、透气性和强度, 铸件在型腔中的冷却速度较快, 使铸态晶粒得到细化, 致密度得到提高, 防止裂纹的产生。

(3) 锤头铸件经 (910±10) ℃淬火, 出炉空冷到300℃保温1.5h, (250±10) ℃回火处理后, 其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 组织均匀。

(4) 试验结果表明, 低合金耐磨钢锤头的硬度达到50HRC以上, 冲击韧性接近18J/cm2, 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

参考文献

[1]高澜庆, 王文霞, 马飞.破碎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冶金设备, 2001, 8 (4) :13-16.

[2]李世峰, 甘玉生, 李永堂, 等.破碎机环锤制造工艺及性能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 2010, 46 (4) :54-59.

[3]李世峰, 甘玉生, 李永堂, 等.改性高锰钢环锤生产工艺的优化[J].铸造, 2009, 58 (1) :71-74.

[4]李永堂, 付建华.多元低合金耐磨钢破碎机衬板制造工艺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 2013, 49 (12) :72-77.

低成本制造 篇5

当代大学生消费水平提高,身患“懒癌”,加上沉迷游戏,如果有一个小卖部近在咫尺,又能送货上宿舍门口,那我想诱惑是非常大的。这个市场值得开拓,成本投资只需几百块,买个冰箱,近点热门货甚至香烟等,只要价格合理,相信订单将络绎不绝。

2. 打印复印服务

与宿舍小卖店相似的还有打印复印服务,打印店复印店其实很多学校都有,看起来好像市场饱和,其实空间仍旧很大,尤其是在毕业季,学生们要打印各种报告、简历等资料,这项创业关键是要找对位置。学校的复印店大多开在教学楼、食堂等区域附近,因为人流量大,常常应付不过来,不少学生看到人太多,也会选择另找较近的复印地点。而且成本很低,打印机还有纸和墨水,回本速度快,后期有流量了可以延伸其他业务比如证件照,PS等业务。也不失为一个小创业项目。

3.校园代理

相信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了,在学校,总有不少商家想在大学生这个市场获取利益,因此就有了校园代理,比如驾校代理,中国电信代理,送水代理,专升本代理等,尤其是驾校代理等介绍费是非常高的,介绍一个人报名驾校的报名费大概5K左右,给到的介绍费就大概有50-100了,如果这个校园代理做得好,那么来钱自然非常快。

4. 高校O2O平台

O2O平台作为自媒体盈利的手段,非常适合低成本的创业选择,作为O2O平台,只需要做好资源的整合及管理便可,比如某某高校的外卖平台就是一个O2O平台。

由于美团,百度外卖,订餐人数多,配送时间慢,而且可能无法送到学校宿舍门口,那只要有人做学校外卖平台,那肯定可以很快占据整个高校市场。

把学校附近的商家店铺整合起来,与他们合作对接,让他们入驻外卖平台,在校内招送餐员,引导学生使用平台即可。然后再从每一单进行抽点。

由低水平制造到分类定位 篇6

关键词解读

当前,我国衡量一所高校水平高低的主要尺度是考察其占地面积的数量、在校师生的数量、教授讲师的数量、重点学科的数量……而不是高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即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发现、发明的相关率,高校的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的吻合率,高校的人才培养与雇主需要的适应率,高校毕业生的有效就业率、高校的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的有效率等。我国高校评价体系亟待重构,只有以改革的姿态,务实的精神,才能有效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促进高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彰显优势。

实行“分类定位”“特色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康: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点和要点,不是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也不是让更多的专科学校变成本科学校,不是要低水平地制造更多的硕士点、博士点,发表更多的所谓“论文”,而是要提高高等教育服务改革创新的能力,提升高等教育引领和支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基本职能。行分千种,业以万计。发展需求的千姿万态,呼唤不同的高校走“分层次定位”“分类型发展”的服务道路。

改革大学教授“挣工分”式考核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大学校长金东寒:按理说,大学教授都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但是我们的生产关系,就是用来考核教授的恰恰是用50年前考核农民的办法——挣工分。教学任务算多少分、发表一篇什么档次的论文挣多少分、得个奖回来拿多少分……两会结束后,我就要着手本校科研评价体系的改革,通过分类指导让考核也个性化。比如科研做的好的,他不需要发文章也不需要承担教学任务;有的教学好的,就专心教学,不用管其他事。一年一次的考核周期也要拉长,实行任期考核,在3-5年的任期结束后再考核,这样就可以做一些大事。还有,现在考核论文的标准中有一条,名字排在第一位才算数,第二位就不行,这就导致大家各自为政。现在要鼓励不同专业集成一个团队做大科研,排名先后不重要。

科研绩效评价值得思考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今年春节期间,美国人发现引力波的消息传到中国,刺痛科技界的神经——为什么中国科学家错过了引力波? 在天文学家眼中,引力波这个重大研究命题,将会诞生若干个诺贝尔奖。我们一开始并非没有,却最终错过了!30年前,美国上马LIGO项目研究引力波,前后总共投入了100亿元,几乎同一时间,我国也开始支持与引力波相关的研究项目,迄今共支持了近50个项目,加起来总共投入2000多万元。2016年,美国人震惊了全世界。反观我们,相关科研项目一直断断续续,有的半死不活,有的石沉大海。都说十年磨一剑,高校怎么22年还没磨出一把剑来呢?我认为,钱不是主要关注点,科研绩效评价值得思考。

以学科国际评估体系为准

打造低成本低风险数据迁移新技术 篇7

虚拟存储技术

异构虚拟存储技术能够使数据迁移风险和成本最小化。使用异构虚拟存储方法时, 数据源和目的地都要增加必要的虚拟存储设备, 通过SAN (存储区域网络) 与新旧存储系统相连, 识别并正确地配置和测试新的存储系统。数据被复制到新的环境, 也被重新定向到新的存储系统, 期间不会有任何额外的运行中断。一旦数据被安置在新的存储系统, 旧的系统就可以退役了。这种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停机时间, 允许较高的数据吞吐量, 并且对于不同的中断窗口都非常灵活, 且能够扩展到大容量数据。

对基于主机的数据迁移, 新存储系统的识别以及迁移完成后旧存储系统的释放可能会引起运行中断, 这些中断取决于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类型, 如Sun Solaris的旧版本Sun5.8在数据迁移完成后需要重启服务器, 从而导致了一个运行中断, 而新版本Sun5.10则是动态的释放旧的存储系统, 不会引起中断。

表1表明了虚拟化存储技术对环境有着最小的影响, 但需要大量的前期成本。而当一个客户已经迁移到虚拟化存储环境, 这种方法就会有不少的优点。

迁移成本比较

在研究各类成本数据的基础上, 可以建立一个成本模型来表示数据迁移总成本, 从而可以更直观地分析基于各种技术的数据迁移成本。研究表明, 使用光纤通道SAN存储的行业平均迁移每万亿字节成本要超过5000到7000美元。目前许多研究把注意力集中在存储平台上, 而忽略了在SAN交换机层上、主机操作系统层、主机总线适配器级别上客户要求的互操作性。此外, 执行数据迁移的技术和工具成本通常也会被忽略, 因为在新的存储平台上使用脚本重建自动控制也会需要这些技术及工具。

图1表示了在研究中得到的不同成本要素所占份额, 我们可以看到在企业迁移的总成本中, 数据迁移内部资源成本一般不超过$2000/TB, 服务承包商的花费在$2000到4000/TB, 在迁移工具上的花费大致在$6000~12000/TB浮动, 另外还有基础设施、脚本开销、主机修复这三类成本, 我们可以从图中得到这三类成本的大致开销。

企业存储迁移的平均总成本总是轻易地超过每万亿字节15000美元, 接下来我们将会详细介绍每一种类的迁移成本。

首先需要阐明的一个成本要素是用来表示迁移成本的度量尺度“TB”, 这个度量尺度不是基于存储的容量, 而是基于迁移数据的大小。这个数据的大小通常是使用之前已分配好的存储容量。在本文的迁移成本模型中我们假设数据的大小与之前使用过的已分配的存储容量一致。

为了与这个成本模型相适应, 一般的组织机构可以把这个成本的单位转换成每台主机, 一个企业存储迁移成本是直接与相关的主机成正比的 (此外一些其它的因素如多站点的实现、维护窗口的时间和日期也会直接影响迁移成本) 。随着每台主机的平均容量到达1.25TB到1.5TB, 相关的迁移成本会在每台主机10000到12000美元间浮动。

本调查的注意力集中在内部资源和外部承包商执行迁移的开销上。表2提供了调查中一些关键标准的结果: (我们可以计算得到内部资源成本是$2095/TB) 。

迁移技术是整个项目成本和工期的主要的决定因素, 研究表明对于内部资源来说, 使用虚拟化技术所需要的花费是基于主机迁移的1/6—1/4。从表3可以看出。

企业组织一般不会把主机管理和维护的安全问题委派给外部承包商, 因此主要的压力就落在了内部IT人员身上。

在工期方面, 我们也有同样的发现, 基于主机的迁移项目要比虚拟化存储技术多用一倍的时间, 如表4所示。

据研究表明, 美国服务供应方面的平均开销是$3552/TB。这个值是用服务供应开销除以平均迁移容量得到的。聘请外部承包商和顾问是本行业为支持非营业时间的数据迁移的普遍做法。外部承包商利用其数据迁移的技术、工具、流程方面的经验和知识也会有助于减少迁移成本。应用程序运行要求, 迁移技术和工具, 内部IT人员的专业知识, 还有维护窗口和项目规模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所需要的外部承包商和顾问的数目。研究表明, 每个迁移项目在承包商和顾问人员的平均开销是$251, 000。

此外研究还表明, 每个迁移项目在技术和工具上的开销是$5099/TB。这个值是用迁移工具和技术上的总开销除以迁移数据的大小得到的。这个值高度依赖于所使用的技术, 供应商选择的工具及软件的授权结构。

模型中的第四类成本“基础设施的间接成本”为$263/TB, 这个间接成本是在迁移过程中所需要的额外的基础设施成本及其相关的费用。如执行迁移过程中, 目标存储系统的容量必须不少于源存储系统的容量, 目标存储平台的端口、电力、冷却等方面的要求也必须满足不低于源存储系统。我们用行业标准磁盘的单位GB以及在超过规定时间的基础设施预算费用来得到的值为$236/TB。使用后者可以更好地反应在迁移过程中源存储帧保存较长时间时相关的金融负载关系。

模型中的第五类成本“脚本处理”的平均值为$1767/TB。这个值是与迁移相关的脚本处理成本除以平均迁移容量得到的。迁移中这个值的底线是内部资源开销和服务开销之和, 另外这个成本很容易波动, 主要是取决于受调查者所使用的不同平台的数目。我们能从研究的结果中发现, 平均31%的迁移成本都是用在目标存储系统创建新的脚本上。

研究表明, 为支持最近一次的存储迁移, 需要平均花费四天来修复, 在主机修复中的平均成本为$4965/TB。这个值是由相同时间的等效成本乘以调查得到的成本除以平均迁移容量得到的, 主要的决定因素如下:

--由应用程序中断所引起的维护窗口大小;

--被访人员主机已使用年限及主机上运行的操作系统的版本;

--存储承包商的互操作性要求 (不包括旧的操作系统, 主机总线适配器, 光纤通道SAN交换机) , 如果一个组织没有时刻更新其IT环境, 那么他们也不得不让部分主机升级以支持目标存储平台。

基于经验和新技术降低数据迁移风险

在关于数据迁移经验的研究中, 我们发现了一些确保数据迁移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这些决定性的因子大多数都是基于经验和一些成功范例来确保顺利迁移。

研究表明, 有10%的预算超支都是因为经验缺乏。当执行迁移时, 要利用一个有着不同类型迁移经验和方法的团队。研究表明, 最佳范例的关键如下:

--应用的逻辑分组

根据应用程序受存储资源变化的不同影响及其对业务盈亏的影响, 对应用进行分组, 同类型的应用具有相同的索引字段和存储特性, 有助于改善存储管理效率, 便于数据迁移。

--将数据迁移分割多个阶段

数据迁移服务一般分为五大关键阶段, 包括事先规划、发现、设计、实施与测试、以及知识传授阶段。在事先规划阶段, 评审项目的范围、交付和工作方法, 并就整个迁移目标向客户提供建议;在发现阶段, 开展数据收集工作, 并对当前环境进行研究和审计;在设计阶段, 开发出具体迁移解决方案, 并准备规划与设计报告;在实施与测试阶段, 开展模拟移植测试、验证和认证工作, 然后才进行实际的数据迁移工作, 以确保所有新老存储系统, 以及应用程序均能够正常运行;在最后的知识传授阶段, 提供有关移植工具、设计与概念的全部信息, 并提供项目完工后的整体评估。这一方法可确保制定出一个条理清晰的系统化计划, 保障数据迁移过程能够无缝高效地完成, 进而满足客户的期望。知识传授阶段还可以确保移植相关的概念和技能被传授给客户, 以便支持未来的工作。

--分期/测试

数据迁移的成功与否, 最能说明问题的应该是模拟测试和整体测试。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分析透彻, 确定是否是数据迁移引起的错误。

模拟测试即根据设计的数据迁移测试方案测试数据模拟迁移, 也就是检查数据模拟迁移后数据和应用软件是否正常, 主要包括:数据一致性测试、应用软件执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数据备份和恢复测试等;整体测试即按照数据迁移测试方案测试数据迁移效果, 并对数据迁移后的数据库参数和性能进行调整, 使之满足数据迁移后实际应用系统的需要。

除此以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 将出现用于打造低风险数据迁移的新技术。前文已经提到过, 异构虚拟存储技术能够使得数据迁移风险和成本最小化。它也是构建服务导向型存储的关键要素之一。服务导向型存储是一种具有优异经济性的存储架构, 它将存储与业务需求统一起来, 为企业节约总体拥有成本 (TCO) 。企业在部署具有优异经济性的存储架构时有多种选择, 既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采用这种架构, 也可以将其作为整个数据中心技术更新的一部分来部署。这些架构在购置方面可能并不是最便宜的, 但它们的拥有成本更低。

使用一个综合的策略来减少迁移的风险和成本

数据迁移项目将会消耗一定的资源并存在一定的风险, 有一些最佳范例和关键技术可以使得企业减少成本和风险。本文关于企业数据迁移成本的介绍为IT部门构造成本模型来评估不同的数据迁移操作提供了一定的信息。在此研究和行业数据的基础上, IT部门应该评估新的存储平台和迁移方法来降低数据中心操作开销。

准确的成本模型能够为企业现在甚至将来的数据迁移降低成本。选择具有优异经济性的存储架构, 并与成功经验及最佳范例相结合, 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更低成本更小风险的数据迁移。

数据迁移将能够使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因为数据迁移能够轻易避开过时技术, 从而允许我们更灵活地改变和再次利用现有资产, 或者促进了技术的更新。当您规划下一次数据迁移时, 不妨利用上述经验和知识来引导您的数据迁移, 获得最低风险最小成本的一次迁移。

参考文献

低成本制造 篇8

Maxim推出低功耗、低成本智能卡接口DS8313。器件能够在主机微控制器与5 V、3 V或1.8 V智能卡之间进行电平转换, 为智能卡工作提供高达80 m A的电流。DS8313具有业内最低的停止模式功耗 (典型值为10 n A) , 允许系统在不增加电源预算的情况下支持智能卡通信。此外, 器件还提供±8 k V ESD保护 (IEC) , 防止在卡插入和拔出时损坏系统。DS8313专为ISO 7816和B-CAS应用而设计, 理想用于付费电视、金融终端、消费类机顶盒、SIM卡读卡器以及智能卡读卡器产品。

DS8313与TDA8024和ST8024功能兼容, 而这2款芯片的功耗较高, 且不具备停止模式。DS8313支持无需与智能卡引脚C4和C8通信的应用。器件工作于-40℃~+85℃扩展级温度范围, 提供28引脚SO和TSSOP无铅封装。

Maxim公司电话:010-62115199, 传真:010-62115299, 网址:http://www.maxim-ic.com.cn。

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协同创新体系构建 篇9

简单地讲, 低碳技术是指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包括社会发展利用什么能源以及怎样利用能源, 即如何开发利用新能源以及合理开发利用现有的常规能源;怎样改进技术装备,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即如何减少能源消耗,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怎样处理已经排放的温室气体, 即如何降低温室气体的危害。低碳技术可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是减碳技术, 是指高能耗、高排放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 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技术等;第二类是无碳技术, 比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第三类就是去碳技术, 典型的是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 (CCS) 及对温室气体进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

根据低碳技术含义, 本文将低碳技术创新的概念界定为:从狭义的角度来看, 就是一个从低碳思想的产生, 到低碳产品设计、试制和生产的过程;从广义的角度来看, 除了低碳产品设计和生产外, 还包括对低碳产品的市场营销与推广等一系列市场活动, 亦既低碳知识的产生、转化和现实应用的完整过程, 其本质含义是低碳技术的诞生和应用;从更广泛的含义看, 低碳技术创新还包括低碳技术政策、低碳技术体制、低碳技术意识等一切有助于低碳技术产生和应用的要素。

二、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协同创新的必要性

目前, 我国低碳技术市场环境发展还不够成熟, 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意识比较薄弱, 进行低碳技术创新会面临很多问题。

第一, 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伴随着高昂的成本支出和较强的溢出效应。低碳技术创新具有较强的外部性, 制造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才和时间等, 但他们创造的收益无法完全内部化, 特别是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所做贡献很可能由社会大众分享成果, 但却由企业承担成本。而且在知识产权不清晰的情况下, 率先进行低碳技术创新的制造企业面临着被其他企业“搭便车”的风险, 从而导致创新成果的外溢。这种溢出会使制造企业的创新收益无法保证。如果有一个协同创新网络把企业内部同外部紧密结合起来, 内外部之间的资源和技术等相互分享和转移, 那么无疑可以有效地降低制造企业成本支出及减弱溢出效应。

第二, 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会面临技术锁定问题, 并产生锁定效应。所谓“锁定”, 是工业化国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路径依赖的状态, 这种状态是一种“技术-制度综合体” (TIC) , 是技术系统与社会制度系统形成的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因为技术一旦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企业进行扩大投资时, 为了降低风险, 必然会选择现有的主流技术。而行业也会通过制定标准, 设立特定的供应关系, 进行教育和培训等各种措施, 不断强化固有的技术系统。同时围绕技术系统, 各种社会制度也会与其共生演进, 并且彼此相互影响。比如, 技术系统会促进学校、工会、消费爱好者协会、工程师协会等私人组织的建立, 因为在技术系统中, 这些人发现彼此的共同需求, 或者提供共同的专业技能, 进而结成各种联盟, 所以导致各种非市场力量也被锁定。为了维护既定技术系统的利益, 他们会组成庞大的利益集团, 进行政治游说, 最终可能影响政府的行为, 产生所谓的“管制的俘获”。

上述问题依靠单个制造企业是无法有效解决的, 需要众多的利益相关者, 需要一个协同网络来推进解决, 这个协同网络可以在技术上给予更大的支持, 并大幅降低成本。此协同网络突出制造企业的主体地位, 从焦点企业视角出发, 有选择地与其他企业、政府、中介机构、高校、研究组织等, 组成持久的稳定关系, 通过这些主体的知识和技术反馈支持来实现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

三、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协同创新体系构建

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 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引致创新周期缩短, 全球化市场竞争给制造企业带来的创新压力与日俱增, 拥有有限创新资源的企业单独创新变得越来越困难, 必须在与用户、金融机构、高校、科技服务机构、政府和其他企业的相互作用中进行创新。

(一) 用户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

以往的创新研究文献指出, 最初提出新产品创意的人通常是用户, 而不是制造商。有鉴于此, 系统化收获这种创意的企业, 有望赢得竞争优势。因此, 在制造业低碳技术创新流程中, 必须引入顾客参与, 让顾客自己成为研发过程的一个贡献者, 因为只有顾客自己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并且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 用户已经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产品的信息, 这可以减少用户和制造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从而增加研发流程的效率。

(二) 金融机构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

在全球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中, 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不能置身事外。一方面就金融机构本身而言, 扩展全球化视野、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建设“软实力”、把社会责任纳入其发展战略等, 也是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课题。目前金融业已经成为污染控制的一个重要工具, 中国金融业也将承担越来越多的环保责任;另一方面低碳技术创新也需要绿色金融支持。技术进步已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前提, 而由劳动节约转向资源节约的技术进步必然会增加关联行业的技术开发成本, 同时伴随着技术的不经济性, 技术开发与实施过程存在各种风险, 客观上需要绿色金融的支持。

(三) 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

高等院校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 为低碳技术创新提供基础知识和技术支撑。高等学校的基础学科门类齐全、体系完整, 基础研究队伍庞大且具有充足的后备人力资源, 在基础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 为低碳技术创新提供人力资本。高等学校具有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特殊优势, 它不仅进行日常的教学工作, 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大批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而且也担负了部分社会人员的培训任务, 为社会人员提供了进修、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等机会;第三, 直接参与低碳技术创新。高校直接参与低碳技术创新活动, 在大学、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建立起伙伴关系, 在三者中建立良性合作的研究与资本化机制, 增强了技术扩散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科技服务机构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

科技服务机构是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通过发挥技术转移“桥梁”作用, 提升其客户企业的创新能力。科技服务机构的桥梁作用主要表现为:第一, 从技术研发机构购买新技术 (购买者) ;第二, 将新技术转让给客户 (供应者) ;第三, 与其他机构联合开发新技术 (合作者) 。创新技术在科技服务机构与其客户之间的流动不是单向的, 而是交互式的。它一方面从客户获得信息以便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方案;另一方面也借此增强了自身的技术储备。科技服务机构是介于技术开发者与技术需求者之间的桥梁和平台, 对提高其客户, 特别是中小制造企业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技术中介及合作创新的作用。

(五) 政府在低碳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在低碳技术创新过程中, 市场失灵现象隐含在每一个技术因素中, 所以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具体包括:第一, 提供低碳技术创新中的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公共产品性质主要集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一部分, 这部分产品只能以零价格生产或者提供, 因此只由公共部门及政府来提供;第二, 克服低碳技术创新的外部性。政府必须通过相关政策的安排, 吸引投资者注入资金, 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 多渠道、全方位的资金支持和保障体系;第三, 消除低碳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低碳技术创新面临着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技术创新收益和制度等方面的风险, 要克服上述各种风险, 必须通过政府引导, 鼓励风险资本的发展。

(六) 企业联盟在低碳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联盟模式下低碳技术创新就是技术创新过程的虚拟化, 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及内外部资源的整合来完成产品或技术的开发及商业化的一种创新模式。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优势:第一, 优化资源配置。成员企业可以利用伙伴企业的优势能力来整合内、外部资源, 通过优势互补来促进资源在联盟内的合理流动, 最大效率地利用企业的有限资源;第二, 分散和降低风险。基于联盟的低碳技术创新, 有效及时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使各创新主体能更好的预测市场需求, 降低了技术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第三, 增强竞争优势。联盟模式下的低碳技术创新, 成员企业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附加值高的功能上, 创造出比竞争对手更高的价值, 进一步培养了核心竞争能力, 增强了对外竞争力。

摘要:由于自身资源有限, 加上低碳技术创新面临外溢性和技术锁定等问题, 制造企业单独进行低碳技术创新非常困难, 必须联合其他部门进行协同创新。从外部资源获取的角度, 构建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协同创新体系, 探讨金融机构、高校、政府等在低碳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关键词: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协同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丁志刚, 徐琪.供应链实施低碳技术的博弈与激励机制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4.

[2]贺俊.中国低碳技术创新面临的新问题与政策调整[J].中国能源, 2014.3.

低成本制造 篇10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模式, 不仅是时代需要, 更是长远的、负责任的企业精神体现。对企业而言, 特别是作为我国社会发展主要成分的制造型企业, 更需要努力贯彻和落实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企业可持续发展壮大企业、服务社会;通过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其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而制造型企业可持续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低碳化运营, 通过企业运营的低碳化达到节能减排, 进而达到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目的。

针对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 目前, 国内外相关学者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具体到制造型企业, 特别是以制造型企业为对象进行企业低碳化运营方面的研究也不少, 其中主要有:清华大学教授吴维库对企业的低碳运营方式进行了具体的界定[1], 即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 在企业价值链全过程中, 尽量减少温室气体与污染物质的排放, 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发展机会, 最终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所有经营活动均为企业低碳化运营方式。何韬从企业边际成本的纯理论角度研究了企业开展低碳运营以及资本的低碳金融等工作的可行性和合理性[2], 这也为本文制造型企业低碳化运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刘兆征从发展机遇、企业成本、企业效益以及竞争力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企业应对低碳经济新要求的发展策略[3], 这也是一种企业低碳化运营的方式。鲁莉莉和史仕新具体研究了我国国有钢铁制造型企业的可持续化之路与低碳化发展方式, 他们认为, 作为耗用煤炭资源最多行业之一的钢铁企业, 为了企业自身未来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改变原有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 转向低碳发展模式, 只有这样, 钢铁企业才能长期存续、长期发展[4]。韩森以太钢为例分析了钢铁企业低碳能源发展战略[5]。王智宁等研究了我国企业低碳化运营的具体路径与策略开发, 该文从企业角度探讨了实现低碳化成长的路径与策略, 更重要的是文中提出了企业如何从个体、组织、经济、社会、环境五个层次的互动作用入手构建企业低碳化成长的路径框架[6]。以上研究从各方面综合了我国企业在现有形势下开展低碳化的运营方式及其必要性, 这也是本文研究的背景和基础。但是, 综合上述研究可以发现, 具体以企业实际低碳化运营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的较少, 特别是针对目前企业低碳化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和对策的研究不足。因此, 这也是本文针对制造型企业低碳化运营进行研究的意义。

2. 制造型企业低碳化运营的相关理论分析

(1) 企业循环经济理论。

企业循环经济主要是指将生产所需的资源通过回收、再生等方法再次获得使用价值, 实现循环利用, 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经济生产模式。可见, 企业循环经济能够减少企业使用的非再生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环保效益、减少资源投入成本、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废物管理费用、循环利用具有较高价值的副产品和废弃物, 进而获得经济效益的提高。通过实行循环经济, 达到企业废弃物的减量化、利用资源化, 从而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

(2) 企业清洁生产理论。

企业清洁生产是生态产业和生态工程中一类生产方式,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其定义为:在工艺、产品、服务中持续应用和整合预防的环境策略, 以增加生态效益和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这意味着企业的清洁生产对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的运营过程能整体预防环境污染的战略, 而这也是企业进行低碳化运营的微观基础, 是企业实现低碳化运营的基本手段。

(3) 企业绿色经济理论。

“绿色经济”一词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在其专著《绿色经济蓝图》中首次提出的, 其对象不仅包括社会群体, 也包含其中的企业和个人等个体。所谓企业绿色经济是指一种以高科技产业为手段的运营方式, 它通过科技力量的巨大作用使社会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中不损害环境与人的健康, 使高科技的绿色产品极大占有市场, 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导, 不仅满足广大低收入者对绿色产品的购买需求, 而且要创造人与自然间的动态平衡, 实现社会公平。从该意义上讲, 企业绿色经济为企业, 包括制造型企业实施低碳化运营提供了理论基础, 最终目的是人与自然的平衡以及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3. 制造型企业低碳化运营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 低碳经济已被看成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甚至可以说第四次科技革命将是一场以低碳经济为主的产业革命。在这一轮低碳经济发展浪潮下, 发达国家正着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 着力发展低碳技术, 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7]。同时, 我国也开始重视社会生产和发展中的低碳和节能问题, 特别是在耗能较多, 污染较大的制造型企业, 短短几年的低碳改进和绿色经营产生了显著成效, 但由于起步晚, 具体低碳化运营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可总结为如下三方面。

(1) 新能源利用。

据相关统计数据可知, 制造业在我国社会经济的总耗能上占了近60%以上, 因此, 通过制造型企业的低碳行动能更为有效达到节能降耗的目标。而作为低碳运营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新能源利用, 但目前我国制造型企业新能源利用情况却不容乐观, 虽然我国新能源产业到2010年底水电装机达2.75亿k W, 居世界第一;风电装机总量达2215.3万k W, 居世界第二;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连续两年世界第一, 同时, 核能和生物能也迅速发展, 但具体到企业用能, 特别是制造型企业在大规模生产中的新能源利用却不多。

(2) 生产效率提高。

目前, 我国制造型企业能源使用效率一般为43.4%, 相比以往提高较大, 但相对发达国家制造型企业而言却低了30%。其中, 一些重要行业如电力、钢铁、石化、交通和建筑等大型制造类企业平均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30%~60%。这也说明我国制造型企业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还可大有所为。特别是, 我国在2009年9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明确提出:截止2020年要使我国的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40%, 并进一步使碳强度降低, 以上任务的完成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更需要我国制造型企业的努力。

(3) 企业低碳消费。

所谓企业低碳经济与低碳运营不仅涉及企业的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型, 更涉及到企业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因此, 在努力实现低碳生产的同时还要号召员工进行生活方式生活和工作理念的改变, 进而影响其行为与日常行为。而在这种思想层面的低碳经济素养上企业还相对缺失, 作为实体经济的领军者, 制造企业更需要从自身做起, 不仅以企业的低碳生产和经营作为企业工作重点, 还需要加强员工的低碳经济素质, 通过工作和生活共同促进企业的低碳运营和社会的节能降耗。

4. 制造型企业低碳化运营策略研究

针对我国制造型企业在低碳运营中存在的上述几方面问题, 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个角度着手改进, 改进方法立足于技术和生产两个方面, 通过技术的改进降低能耗和排放, 通过生产的改进提高企业的低碳化运营, 这些尝试都需要制造型企业首先开始的。当然, 这也是国家和社会赋予社会企业, 特别是制造型企业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

生产中减少能源的投入点和投入量。投入能源利用最大化是制造型企业低碳生产的核心。目前能更大效率提升企业能源减少点和量, 以及利用最大化的途径就是技术创新, 而生产和制造中的低碳技术创新又分为事前应用技术创新和事后应用技术创新, 两者差异主要是, 前者包含有减少能源投入与使投入能源利用最大化, 属于事前技术创新, 而碳捕捉、碳封存属于事后技术创新。两者的低碳技术创新又能具体到如下三个方面。

(1) 流程改进。

加强生产原料的回收利用, 增大短流程生产工序所占比率。在一般制造企业生产中对生产流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短生产流程;另一种是长生产流程, 而不同生产流程需要的生产原料不同。长生产流程需要的配料多, 工序复杂, 与此同时能源浪费多、利用效率低。因此, 通过生产中的长、短流程转变是提高制造型企业低碳生产的一个有效途径。

(2) 高新技术应用。

一般而言, 新技术出现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生产问题, 带来生产效率提高。特别是在如今绿色经济要求下, 制造生产中新技术的出现往往能带来能效改进。因此, 降低企业能源消耗和提高企业低碳运营的一个途径就是积极开发和引入新技术。

(3) 多次开发与梯级利用。

制造型企业达到节能降耗的另一个基本方法是对生产原料进行多次利用和梯级开发, 在普通的制造生产中原料的初次利用率固然高, 然废弃物中往往也包含较多有用材料, 包括是污染的原料, 这是制造型企业进一步提高低碳运营效率的一个较好切入点, 即对初始原料进行多次开发, 在生产中对其进行梯级利用。

5. 结束语

我国制造型企业的低碳化运营是社会和国家赋予的责任和要求, 是引领其他企业和整个社会实现绿色经济的关键。以笔者目前所从事的碳素业生产而言, 该要求日益明显, 其不仅仅是一种责任, 通过低碳化运营还能有效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减少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因此, 如何更进一步提高制造型企业的低碳化运营效率也是笔者一直在努力思索的问题。

摘要:低碳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绿色经济的基本途径, 也是未来发展的需要。制造型企业作为我国社会和经济的核心, 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因此针对制造型企业低碳化运营的现状与策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制造型企业低碳化运营进行研究:第一, 企业进行低碳化运营的理论;第二, 目前我国制造型企业的低碳化运营现状;第三, 如何提高我国制造型企业低碳化运营效率。

关键词:制造型企业,绿色经济,低碳化运营,策略

参考文献

[1]吴维库, 李贞恩.企业低碳绿色战略研究[J].经济纵横, 2010 (7) :85-87.

[2]何韬.浅析从企业的边际成本出发开展低碳金融工作[J].经济师, 2010 (8) :8.

[3]刘兆征.低碳经济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J].科学社会主义, 2010 (4) :108-110.

[4]鲁莉莉, 史仕新.低碳经济视角下钢铁企业未来发展模式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 2011 (1) :25-26.

[5]韩森.论太钢低碳能源发展战略[J].冶金动力, 2011 (5) :83-84.

[6]王智宁, 吴应宇, 叶新凤.企业低碳成长的路径与策略开发[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1) :84-87.

上一篇:穴位贴压治疗下一篇:市就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