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兑损益

2024-05-19

汇兑损益(精选四篇)

汇兑损益 篇1

1. 现行汇兑损益自动结转模块的功能及操作。

外币折算业务主要包括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两个部分。现有财务软件中, 都开发设计了“自动调汇”或者“汇兑损益”模块, 用以解决已发生的外币交易业务在资产负债表日进行调整的处理, 该模块不处理交易日和结算日的业务, 这部分业务需要自行进行凭证录入, 同时也不包含外币报表折算业务处理的功能。一般来说, 发生外币交易业务的企业由于持有外币, 在资产负债表日因汇率变动而引起的汇兑损益需要进行调整, 软件一般要求选择一个对应增减科目:增加或冲减财务费用。一般的操作过程如下:进行汇兑损益自动结转设置。设置时需要确定对应的汇兑损益科目 (财务费用) , 一般而言, 这项设置只需要在使用该模块时进行一次即可, 以后各期不需要进行重复设置, 除非有重大损益科目变更。然后输入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 (期末汇率) , 系统可自动按照交易日的折算数据与期末的数据进行比对, 生成资产负债表日的调汇凭证。

2. 现行汇兑损益自动结转模块的应用缺陷。

按照现有软件的功能设置, 该模块一般适用于已发生的外币交易业务在资产负债表日进行调整的处理, 适用于日常经营中的外币货币性项目的期末调整和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期末调整。但是对于以下业务处理并不能适用:第一, 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外币汇兑损益;第二, 对于以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存货的期末调整;第三, 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股票、基金等非货币性项目的期末调整。

二、汇兑损益模块应用方法与步骤分析

1. 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的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 对于设置了外币核算的货币性项目, 应当以当日即期汇率折算外币货币性项目, 该项目因当日即期汇率不同于交易时或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在使用软件时, 软件会自动调取所有现存的外币核算科目及其余额, 操作人员需要设定汇兑损益科目为“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输入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以及选择凭证类型, 系统自动生成正确的调汇凭证。

2. 资产负债表日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设置了外币核算的非货币性项目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按照会计准则要求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 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就是说, 非货币性项目不产生汇兑损益, 在操作现有财务软件时, 系统虽然自动调取所有在资产负债表日拥有的外币余额的项目, 但是操作人员不需要对此类项目进行调整, 可以在不同外币核算科目中进行排除。但有些软件不具备选择项目功能, 则操作人员只需要把调整汇率填写成与交易日一样汇率即可。

三、会计准则框架下汇兑损益模块的完善设计

1. 对于按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存货的期末调

整以及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股票、基金等非货币性项目的期末调整。这些项目按照会计准则要求不需要调汇, 需要按照可变现净值或者公允价值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或者“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但是一般通用软件在汇兑损益模块调汇时都是把相同科目的本期外币余额进行汇总调整, 如果企业存在上述业务, 则在余额中包含了不要调汇的金额, 需要把这些金额分解拆开。

笔者认为, 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第一, 软件在设置外币核算时, 对应都具备一项选择“是否期末调汇”功能, 一旦设置了该功能, 该科目即进入期末自动转账的程序, 为此我们可以改变这个设置方式, 不在科目设置中进行是否调汇的设置, 而是在外币核算业务发生进行凭证录入过程中进行, 在输入外币金额及汇率后, 对于外币核算科目增加弹出菜单功能, 提示该笔业务是否进行期末调汇。第二, 前期科目设置不变, 在汇兑损益模块开发设计时, 不要对相同外币核算科目进行汇总, 按照逐笔业务分行显示, 在生成凭证时可对相同科目分录进行汇总。

2. 对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外币汇兑损益处理。

现有财务软件一般设定汇兑损益科目时只给定了一个选项, 即对于外币折算业务, 基本默认的科目是“财务费用———汇兑损益”科目, 很显然这样的设计思路是不能完全适用于会计准则要求的, 比如外币借款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在资产负债表日进行调汇的业务。完善该问题有两种设计思路:

第一, 可按照上述第1条中的完善思路, 不对各个外币业务汇总余额, 而是逐笔显示, 这样对于费用化的汇兑损益业务可以选中“财务费用———汇兑损益”科目, 对于资本化的外币汇兑损益业务选中“在建工程”等科目。

汇兑损益核算的账务处理 篇2

例:①11月1日,某企业发生三笔出口业务,各50万美元,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以下简称“汇率”,)为1:8.70 借:应收(外汇)帐款——A客户US$500,000 ¥4,350,000 应收帐款——B客户US$500,000

¥4,350,000 应收帐款——

C客户US$500,000

¥4,35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销售收入¥13,050,000 ②11月10日,收回上述两笔出口业务款,当日汇率1:8.80,全部结汇。

借:银行存款

8,800,000 贷:应收帐款——A客户US$500,000 ¥4,350,000

应收帐款——B客户US$500,000 ¥4,350,000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100,000 ③11月30日,月末。市场汇率调为1:8.90,在逐笔结转汇兑损益方式下,不必调整应收外汇帐帐户汇兑损益,也不用做调整会计分录。

④12月15日,汇率1:8.90,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进口商品一批,价值10万美元

借:商品采购——进口商品采购

890,000 贷:应付帐款——X客户 US$100,000 890,000(2)借入外汇借款20万美元,购入工程物资 借:在建工程—工程物资

1,780,000

贷:长期借款——外汇

$200,000

l,780,000

⑤12月31日,市场汇率为1:8.75,已至年底,无论采用什么办法结转汇兑损益,均应调整各有关外汇帐户,计算结转汇兑损益。

计算结转汇兑损益,并做如下调整会计分录:

C客户=($500,000×8.75—$500,000×8.70)= = 25,000 X客户=($100,000×8.75—$100,000×8.90)=-15,000 长期借款=($200,000×8.75—$200,000×8.90)==-30,000

A.借:应收帐款—C客户

25,000

贷:汇兑损益

25,000 B.借:应付帐款—X客户

15,000 贷:汇兑损益

15,000

C、借:长期借款——外汇

30,000 贷:在建工程

30,000

汇兑损益核算的账务处理:(集中结转方法)例:①11月1日,某企业发生三笔出口业务,各50万美元,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以下简称“汇率”,)为1:8.70(集中结转方法)

借:应收(外汇)帐款——A客户US$500,000 ¥4,350,000 应收帐款——B客户US$500,000

¥4,350,000 应收帐款——

C客户US$500,000

¥4,35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销售收入¥13,050,000 ②11月10日,收回上述两笔出口业务款,当日汇率1:8.80,全部结汇。)集中结转方法

借:银行存款

8,800,000 贷:应收帐款——A客户US$500,000 ¥4,400,000 应收帐款——B客户US$500,000 ¥4,400,000 ③11月30日,市场汇率调为1:8.90,在集中结转汇兑损益方式下,应调整应收外汇帐帐户汇兑损益。

结转汇兑损益,做调整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帐款——A客户

50,000 应收帐款——B客户

50,000 应收帐款——C客户

100,000($500,000×8.9—4,350,000)贷:汇兑损益

200,000 ④12月15日,汇率1:8.90,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进口商品一批,价值10万美元

借:商品采购——进口商品采购

890,000 贷:应付帐款——X客户 US$100,000 890,000(2)借入外汇借款20万美元,购入工程物资 借:在建工程—工程物资

1,780,000

贷:长期借款——外汇

$200,000

l,780,000

⑤12月31日,市场汇率为1:8.75,已至年底,无论采用什么办法结转汇兑损益,均应调整各有关外汇帐户,计算结转汇兑损益。

汇兑损益计算结转如下:

C客户=($500,000×8.75—$500,000×8.90)=-75,000 X客户=($100,000×8.75—$100,000×8.90)=-15,000 长期借款=($200,000×8.75—$200,000×8.90)=-30,000

A.借:汇兑损益

75,000 贷:应收帐款——C客户

75,000

B、借:应付帐款——X客户

15,000 贷:汇兑损益

15,000

C、借:长期借款——外汇

30,000 贷:在建工程

汇兑损益 篇3

关键词:外币;预付账款;期末;汇兑损益

中图分类号:F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7-0069-02

一、外币预付账款期末是否进行汇兑损益的思考

汇兑损益是指外币货币性项目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异。换而言之,对于外币货币性项目应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增或调减外币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因此,外币预付账款期末是否进行汇兑损益处理,关键在于预付账款是否属于货币性项目。

那么预付账款究竟属于货币性项目,还是非货币性项目呢?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中规定,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偿付的负债。其中,货币性项目又分为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货币性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货币性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而非货币性项目是指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包括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可以发现,预付账款不在所列举的项目中,故而业内人士对此各持己见。

有些观点认为对于预付账款而言,款项已经支付,汇率变动风险随着款项的支付将由收到款项的一方承担,记录预付账款的一方不再承担未来的汇率变动风险,同时未来收回的一般是存货、固定资产等,不是货币资金,经济利益的流入金额是不固定的,所以认为预付账款是非货币性资产,不应按照期末汇率对预付账款进行调整。

然而,笔者认为应从货币性项目的定义出发,针对外币购销业务的预付账款,如果购销合同中明确规定标的物的外币金额、预付款的时间及比例,卖方将按照合同外币金额提供货物,若卖方不能按照合同约定提供货物应退回预付款,则此类外币预付账款可以确认为将来是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

《合同法》第142条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合同法》第132条规定,标的物的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时起转移,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从《合同法》的这两条规定可以看出,如果法律没有另行规定或当事人没有另行约定,动产的购销则是以交付时点为标的物所有权风险报酬转移时点,所以针对买方而言,标的物资产应按交付时的即期汇率入账,前期预付账款同标的物资产确认入账时的汇率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

二、举例分析外币预付账款期末汇兑损益核算的必要性

针对外币预付账款期末是否应进行汇兑损益处理,本文将通过举例来分析期末应作汇兑损益处理的必要性。

例:甲公司为境内上市制造企业,2011年6月30日,甲公司与国外乙公司签订一份购买原材料的购销合同,合同中约定该原材料的价值为10 000美元,并将于2011年12月31日交货;货款分三次支付:2011年6月30日(即期汇率:1USD=6.47CNY)预付货款的20%;2011年9月30日(即期汇率:1USD=6.35CNY)预付货款的30%;2011年12月31日(即期汇率:1USD=6.30CNY)交货时支付剩余的50%款项;国外乙公司于2011年12月31日准时交货。假定每个季末为甲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日,假设甲公司发生外币业务时按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

处理方法一:将预付账款视为非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不进行汇兑损益处理,并且存货等资产分别按预付款项时的即期汇率确认入账。

(1)2011年6月30日

借:预付账款12940

贷:银行存款——美元12940($2000×6.47)

(2)2011年9月30日

借:预付账款19050

贷:银行存款——美元19050($3000×6.35)

(3)2011年12月31日

借:原材料63490

贷:预付账款31990($2000×6.47+$3000×6.35)

银行存款——美元31500($5000×6.30)

处理方法二:将预付账款视为非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不进行汇兑损益处理,即只在交易日按即期汇率核算,待货款清账时再一次性结算汇率差额。

(1)2011年6月30日

借:预付账款12940

贷:银行存款——美元12940($2000×6.47)

(2)2011年9月30日

借:预付账款19050

贷:银行存款——美元19050($3000×6.35)

(3)2011年12月31日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490[$2000*(6.47-6.30)+$3000×(6.35-6.30)]

贷:预付账款490

借:原材料63000($10000×6.30)

贷:预付账款31500($2000×6.30+$3000×6.30)

银行存款——美元31500($5000×6.30)

处理方法三:将预付账款视为货币性项目,除了在交易日按即期汇率核算预付账款,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进行汇兑损益处理,调整预付账款的记账本位币金额。

(1)2011年6月30日

借:预付账款12940

贷:银行存款——美元12940($2000×6.47)

(2)2011年9月30日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240[$2000×(6.47-6.35)]

贷:预付账款240

借:预付账款19050

贷:银行存款——美元19050($3000×6.35)

(3)2011年12月31日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250[$2000×(6.35-6.30)+$3000×(6.35-6.30)]

贷:预付账款250

借:原材料63000($10000×6.30)

贷:预付账款31500($2000×6.30+$3000×6.30)

银行存款——美元31500($5000×6.30)

从上例我们不难看出,处理方法一使原材料在交付入账时存在三个汇率,原材料没有按交付时的即期汇率确认入账;处理方法二虽然按交付时的即期汇率确认原材料的初始成本,在货款清账时对外币预付账款进行汇兑损益的处理,但在交付前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外币预付账款没做汇兑损益处理,这样会造成交付前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资产的计量不够可靠,同时也导致利润的虚增或虚减;相比之下,处理方法三更为合理,一方面原材料按交付时的即期汇率确认初始成本,另一方面本例中的外币预付账款符合会计准则中货币性项目的定义,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进行汇兑损益的处理,提高了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会计信息质量的准确性、可靠性。

三、外币预付账款期末是否进行汇兑损益的结论

综上所述,外币预付账款在符合以下三个条件时应确认为货币性项目,期末资产负债表日应作汇兑损益处理:(1)买卖双方有签订购销合同;(2)合同中明确约定标的物的外币金额、预付款时间及比例;(3)合同中没有对标的物所有权上风险报酬转移时点作出物别约定。当然,预付账款的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的划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例如,买卖双方没有签订合同或合同约定不清,外币预付账款就不能视为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不能作为货币性项目,也不应在期末进行汇兑损益的处理。正因为存在这些不同情况,所以会计准则没有把预付账款简单地放在货币性项目或非货币性项目的任何一类中,这也体现了准则的严密性。

参考文献:

[1] 隋辉.外币交易中汇兑差额计算探析[J].财会通讯,2011,(9).

浅议汇兑损益结转调整的分别记账法 篇4

笔者认为, 这种处理方法过于复杂, 其将本期所产生的汇兑损益分成已经实现的汇兑损益和尚未实现的汇兑损益两种, 并分别结转到当期的财务费用中。事实上, 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 本期所产生的汇兑损益无论是已经实现的还是尚未实现的, 只要产生了, 就要计入当期损益。因此, 没有必要在结转时分清已经实现的汇兑损益和尚未实现的汇兑损益, 只需要将本期已经发生的汇兑损益一次性结转到本期的财务费用中即可。所以笔者认为, 分别记账法可以按下述方法来处理:

对本期发生的外币业务, 先把各项外币业务所涉及的外币账户按外币金额单独记账。如果涉及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 则设置货币兑换账户进行过渡账务处理, 期末将本期发生的外币业务, 分别按照账户对应关系进行汇总, 然后按期末市场汇率一次性折合成记账本位币记账, 结出外币余额和记账本位币账面余额。

因外币账户实际记录的是外币金额, 它所对应的记账本位币的金额应是按期末市场汇率折算的金额, 因此期末应对记账本位币账面金额进行调整。具体方法是将外币金额按期末市场汇率折合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作为该账户的记账本位币期末余额, 该余额与该账户原来的记账本位币账面金额的差额列为本期的汇兑损益计入财务费用, 对于货币兑换账户的本期各项发生额也应按期末市场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月末结平货币兑换账户, 其差额亦作为汇兑损益, 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例:某企业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期初“银行存款———美元”科目余额为10 000美元, 汇率为8.27, 折算的人民币余额为82 700元。本期发生如下业务: (1) 5月8日企业收到客户归还的欠款5 000美元, 存入银行。 (2) 5月10日企业采购一批材料, 货款3 000美元 (不考虑税金) , 用美元支付。 (3) 5月15日企业用100 000港元兑换美元, 当天的美元买入价为8.25, 卖出价为8.29, 港元的买入价为1.06, 卖出价为1.09。 (4) 5月20日企业销售一批产品, 货款为10 000美元 (不考虑税金) , 已存入银行。 (5) 5月29日企业用美元支付前欠的材料款8 000美元。 (6) 5月30日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为8.26。

平时发生业务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1) 5月8日收到欠款时, 借:银行存款———美元5 000;贷:应收账款———美元5 000。

(2) 5月10日采购材料时, 借:材料采购———美元3 000;贷:银行存款———美元3 000。

(3) 可兑换的美元金额=100 000×1.06/8.29=12 786.49 (美元) 。借:货币兑换———港元100 000;贷:银行存款———港元100 000。借:银行存款———美元12 786.49;贷:货币兑换———美元12 786.49。

(4) 5月20日销售产品并收到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美元1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美元10 000。

(5) 5月29日支付欠款时, 借:应付账款———美元 (xx单位) 8 000;贷:银行存款———美元8 000。

上一篇:变化意义下一篇:方式策略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