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久别亲人相见的句子

2024-04-23

与久别亲人相见的句子(精选8篇)

篇1:与久别亲人相见的句子

以前总以为,人生最美好的是相遇。后来才明白,其实难得的是重逢。如果说相遇是久别重逢,希望我们别来无恙。山水相逢的是一段往事;蝶恋春天的是一种情怀;而我们相遇的,是一个故事。有些人在我们的生命里,不期而遇,又在寂静的时光里,渐行渐远;有些人一旦入心,便再也不会忘记。时光易老,不忘来路,不改初心…… 也许,几年过去,时间不会让我忘了谁,只会让我习惯没有谁,我已经说服自己可以换一种更轻松的方式爱你——因为即使你有一天从我这儿走了,我还会在心里腾出一块最干净、最柔软的地方留给你,然后继续我接下去的人生。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相长即相爱

世界上有这样一种温暖

时常想起这句话

其实,生活可以很简单

感谢上苍

放逐一份心情,不为繁华只为遇见;不言离殇,只为感动的那一瞬间;一程风雨,伴一程流年,红尘胭脂妩媚的不只是春天,还有不变的温暖;流年烟雨温婉的不只是惦念,还有永恒的誓言。岁月会老去我们的容颜,消瘦我们的身躯,却无法抹去刻在我们生命里的点点滴滴;记忆的心灯总在漆黑的午夜,照亮了,此岸,彼岸。最终,我们走散在街上,转回头是各自的人海茫茫,但你还是我的糖,装进别人的口袋的念念不忘……一直认为时光是有香气的。就如这春天,那么多的花儿约好了似的一起绽放,散发着浓淡相宜的花香,让人沉醉。将心事说与小草听,说与花儿听,在一抹绿色中将心停歇,用露珠荡涤这一路的尘埃,将岁月用字符密密串起来,微笑着用手指默数,相信有一天所有的靓丽会因为沉淀而隽永。而属于我们的美好,也许一直都会在…… 我知道我无法洗濯世间的无奈与苍凉,但我愿用我的真诚,让岁月玲珑。

篇2:与久别亲人相见的句子

仓央嘉措, 1968 年出生于西藏的农奴家庭, 父母都信奉可以恋爱结婚的宁玛派。在五世达赖逝世后, 当时的执政者桑结嘉措为了稳定极度混乱的政治局面, 一面秘不发丧, 一面把仓央嘉措秘密选为转世灵童。于是, 仓央嘉措在外受了十四年的宁玛派文化氛围的熏陶, 十五岁时, 因为桑结嘉措事情败露才开始坐床, 迎回了布达拉宫。呼吸过自由空气, 享受过平凡人生活的仓央嘉措对布达拉宫沉闷枯燥的生活表现出了不适应。桑杰嘉措对他管教甚严, 作为西藏法王的他没有任何实权, 只能像傀儡一样在布达拉宫接受严苛的藏传佛教教育。再加上藏族统治阶层正在与蒙古统治阶层进行炙热的权力斗争, 于是在现实的苦闷与精神的禁锢之中, 仓央嘉措找寻到了释放压力的出口。他不顾各方的责难, 走入民间, 拉萨街头, 酒吧到处有他的足迹。在这种刺激放松, 享受生命与青春的日子里他思如泉涌, 创作了大量关于情与佛的动人的诗歌。他将爱情与佛法完美结合, 在他的眼里爱情和佛法都能使人达到极乐世界。他凭借自己独特的视角与经历, 让佛与情完美的相生相融。可是, 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 沿着从布达拉宫到酒庐的雪迹, 政敌找到了他不守清规的证据, 大量的诗作成为击垮他的借口, 当然,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桑结嘉措在斗争中被杀, 仓央嘉措的达赖身份受到质疑。毫无疑问, 他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断头台成了这个活佛最后的结局, 可是他的情诗以及情诗中所包含的佛法却穿越时空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

二、情缘与佛缘的交织

仓央嘉措是西藏黄教的领袖, 是藏传佛教的活佛, 虽然他写了许多为人称道的情诗, 可是细细品味, 这些诗歌当中未必没有蕴含佛理。他曾在《问佛》中写到:“佛是过来人, 认识未来佛。”他在人世间为佛, 却又在佛界中为人, 他的红尘未断, 而慧根又让他不能抛弃佛界。仓央嘉措在藏语中意为“音律之海”, 这个名字是完全符合他的, 他的情诗带着出淤泥而不染的澄净穿越浊世, 带来不死的光辉。读他的诗可以让人感到与佛相通, 与佛同境。

在仓央嘉措情窦初开时写了一些比较青涩, 简单童真的诗:

“皓齿人儿含笑, 向满座瞧了瞧, 眼珠娇滴滴一转, 斜瞅少年的脸儿。”

这首诗表面上看写的是一个天真美丽的女子在宴席上含笑看中一个少年的场景, 几句话便活灵活现的勾勒出了当时暧昧的场景。仔细研读一下, 这其中也蕴含着一点哲理意味。据《无门观》记载:“昔世尊在灵会山上, 拈花示众。是时, 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然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 涅槃妙心, 实相无相, 微妙法门, 无立文字, 教外别传。付嘱摩柯迦叶。”这就是佛教史上著名的拈花微笑境界。就如座中女子, 默默含笑不语, 一切尽在不言中, 眼神的流转, 脉脉无语, 可是情谊却表现的分外鲜明。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首诗成为无数人心中传唱的经典。曾经担心多情的我会折损修炼的佛法, 入山修行又不愿意和自己爱的女子分别, 这该是多么矛盾啊。世间如果有那两全的办法, 使我既能不辜负如来的恩赐, 钻研佛法又能和自己心爱的女子常伴到老就好了!在前面的背景中已经提到过, 仓央嘉措的家庭成员全都信仰的是宁玛派, 这可能是造成他如此思想及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个宗教主张的是把世俗与爱情完美的结合, 经历了十四年熏陶的仓央嘉措对于这种思想是侵染较深的。他潜心的对待佛法, 也真心的眷恋生活, 在他的身上是将人情与活佛修炼的结合。他不是有些人说的只想爱情, 叛逆宗教的人, 也不是醉心佛法, 不注重情爱的人。情爱是红尘的现实存在, 只有勘破贪, 嗔, 痴, 才能得到解脱。我感觉他是有一种在红尘中顿悟的做法, 破戒未尝不是一种受戒。

而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首诗便是那是广为流传的:

第一最好不相见, 如此便可不相恋。

……

第十最好不相遇, 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不相知, 相见不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决绝, 免教生死作相思。

他的这首诗完全符合中国诗歌与人情的审美传统:温柔敦厚, 哀而不伤。整首诗以反语一以贯之, 所有的爱情都是以相见开始, 相识相知延续, 以相思缠绵。没有了最初的相见便不会有后来的各种嗔怒怨喜。从一到十, 该是多么的肝肠寸断!爱是人修行的必要功课, 仓央嘉措的雪域高原上的布达拉宫里修行, 而尘世中的人们也在人间处处修行。在各种人生的经历中明白感情是无法躲避的。如果说了“不”, 生命的故事将为零, 一切将没有了意义。所以, 不管是活佛还是平民, 勇敢地去追求那份爱, 直面人生的修行。

三、结语

仓央嘉措以他传奇的一生以及大量的诗歌成为无数人追捧的对象。他用诗歌来寄寓自己的信仰, 把佛理载入诗作中。他的情诗在佛光的照耀下有阳光的温度, 他的情缘与佛缘的纠缠铸就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摘要:仓央嘉措是西藏历史、雪域高原上最尊贵的人间之神, 他以他不拘一格的行动和美丽动人的情歌在人们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他是诗人, 浪漫的情怀铸造了他特有的情缘;他是活佛, 他将佛性用诗歌传达。本文试图通过他的生平及诗歌探索仓央嘉措的情缘与佛缘。

关键词:仓央嘉措,情缘,佛缘

参考文献

[1]于道泉, 第六代达赖喇叭仓央嘉措情歌[M].北京.1930年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单刊甲种之五.

[2]李殊睿, 不负如来不负卿——仓央嘉措的佛性与诗心[J].青海西宁.2011年11月.

篇3:安倍与普京的相见之难

所谓“行程过于紧密”,并非完全是借口:4月26日,安倍已动身前往美国访问,行程长达一周,到5月3日方返回日本,此后就日美间跨太平洋自由贸易协定(TPP)和日美安保防卫指针新修改版等和国会协商。但5月9日“胜利日”活动举行时,安倍回国已有一周,行程“过于紧密”或许有之,“无法调整”的说法则有些勉强。

俄罗斯是去年12月向安倍发出邀请的,当时日方并未明确表态,坊间则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安倍自上任以来就一心想打开日俄关系这把“锁”,此前刚刚因为美国的压力,被迫取消了邀请俄总统普京于2014年秋访日的安排,如能出席“胜利日”活动,将是对这一“冒犯”很好的修補;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安倍的对俄政策不得不受到“保护伞”美国的掣肘,既然美国对俄“胜利日”活动不以为然,安倍就算满心想去也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应该说,这两种观点都不无道理。

安倍的确有意和俄罗斯改善关系,个中缘由,不外乎希望和中俄关系“对冲”,希望参与俄远东开发并由此提振日本经济,以及希望在“北方领土”和日俄和约等“老大难”问题上获得突破,等等。为此,他于2013年4月底访俄,不仅成为10年中首次访俄的日本首相,并且在访问期间竭力淡化日俄在“北方领土”问题上的分歧。也就是在那次访问期间,安倍向普京发出访日邀请,并获得普京首肯。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初,日本政府也有意表现得和美欧立场有所距离,甚至一度暗示想介入调停。

但这种对俄“吹暖风”的策略,很快受到了美俄关系冷却的影响。

自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后,美俄关系就不断趋冷,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和升级,则让彼此间矛盾趋于激化。普京对美国采取咄咄逼人的态度,而美国则驾轻就熟地联合盟国,对俄采取制裁、禁运、孤立等一系列措施,其目的是通过不流血手段削弱俄罗斯和普京的“杀伤力”,使之不再对美国构成威胁。

在这种背景下,即便独立性相对更大的欧盟各国,迫于美方压力,也不得不在对俄政策上尽可能和美国步调一致,如欧盟对俄制裁几乎和美国“同步同调”,且主要国家领导人均以不同形式回避了“胜利日”活动,稍显特殊的是默克尔等采取“仅仅不参加阅兵、但参加其它活动”的方式两不得罪。这样一来,普京的“胜利日”阅兵变得越来越像一场“站队”。作为经济上对美国依附性更强、政治和军事上仰赖美国保护的日本,安倍就算有再多“自己的想法”,也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美国的步伐走。

正因如此,安倍不想在普京访日问题上出尔反尔,但他这么做了;日本也不情愿对俄实施制裁(这不符合日本经济利益),但同样也参加了。和这些相比,“胜利日”对安倍而言本就未必是“胜利”的象征,他原本就不见得心甘情愿去亮相,美国压力一来,自然就顺水推舟地就坡下驴了。

当然,安倍内阁还是希望“戴着镣铐跳舞”,在不跳出美国人划定窠臼的前提下尽可能搞好日俄关系。因此在新闻发布会上菅义伟宣布,将由日本驻俄罗斯大使原田亲仁作为日本政府代表出席“胜利日”活动,并“考虑各方面因素”,为促成普京年内访日“继续努力”。

抛开俄罗斯方面是否配合的因素,只要美国“依靠盟国、孤立俄罗斯”的路数保持不变,日本所能做到的“继续努力”着实有限。纵然普京访日成行,日俄之间能谈什么?在“北方领土”问题上,即便日本肯出大价钱“赎买”,普京也未必会松口。至于金融、投资等领域的合作,由于受到美国牵头对俄制裁的制约,日本除了“空口说白话”,还能干什么?

篇4:《相见欢》的愁绪表达

词人起笔就道“无言独上西楼”。“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 “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 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 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喻的多少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啊!“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寥寥12个字, 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 缺月如钩。“如钩”不仅写出月形, 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 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 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呢?俯视庭院, 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 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 怎能不“寂寞”情生!然而“寂寞”的又何止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 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 然而“锁”住的又何止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 孤寂的心, 思乡的情, 亡国的恨, 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 此景此情, “愁”何以堪?古典诗词中常借梧桐抒发内心的愁闷。温庭筠“梧桐树, 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 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更漏子》) ;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写雨中梧桐, 最能表现诗人内心的愁苦。写缺月梧桐, 则又是一番境界。苏轼的“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卜算子》) 即是如此。缺月、梧桐、深院、清秋, 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份凄凉的境界, 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 为下片抒情做好铺垫。“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用丝喻愁, 新颖而别致。前人以“丝”谐音“思”, 用来比喻思念, 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 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李煜用“丝”来比喻“离愁”, 别有一番新意。然而丝长可以剪断, 丝乱可以整理, 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 理还乱”。那么, 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涌动的是怎样的离愁别绪呢?是追忆“红日已高三丈后, 金炉次第添金兽, 红锦地衣随步皱” (《浣溪沙》) 的荣华富贵, 是思恋“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破阵子》) 的故国家园, 还是悔失“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河山” (《破阵子》) 的帝王江山?然而, 时过境迁, 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国奴、阶下囚, 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 故国家园亦是不堪回首, 帝王江山毁于一旦。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 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 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而今是尝尽愁滋味, 而这滋味又怎一个愁字了得。“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紧承上句写出了李煜对愁的体验与感受。以滋味喻愁, 而味在酸甜之外, 它根植于人的内心尊的天子, 如今成了阶下囚徒, 备受屈辱, 遍历愁苦, 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 还是恨……恐怕词人自己也难以说清, 岂又是常人所能体会得到的呢?若是常人, 倒可以嚎啕倾诉, 而李煜不能。他是亡国之君, 即使有满腹愁苦, 也只能“无言独上西楼”, 眼望残月如钩、梧桐清秋, 将心头的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强压在心底。这种无言的哀伤更胜过痛哭流涕之悲。

在这首词中, 李煜把自己的离愁别恨刻画得丝丝入扣, 形象生动, 真不愧是写愁情的高手。在他的另外一些词作中也有写愁的句子, 最有名的两句应该是“离恨恰似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清平乐》)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前一句把愁比作春草, 以远接天涯、绵绵无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恨, 生动形象, 自然贴切, 以遍天下之春草, 把人人心中所欲言而又不能言的东西, 写得让人心里感受得到, 眼里似乎也看得到, 手里几乎还能触摸得到:春草一望无际, 是离愁浩渺无边;春草尖细绵密, 是离愁绵绵郁结;春草破土而萌, 是离愁割之不尽……这是李煜以春草喻恨的名句, 的确是传神之笔。后一句把愁比作了一江春水。古代诗词中以水喻愁的佳句不少, 但李煜的这一句最负盛名。不过, 用水来比喻愁, 李煜并不是第一个。李白曾经说过“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这是我们大家熟悉的诗句。他在《金陵酒肆留别》中也曾用水来比喻离别的愁情:“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说别情的长短可以跟东流水比, 别情能量长短吗?东流水虽然有长短但不能用尺子去量, 诗人用不能丈量的别情与长得无法丈量的东流水作比, 真是别出心裁。但李白的诗跟李煜的这一句一比, 却比出了长短。因为李白的诗是在金陵 (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写的, 这个东流水指的是长江, 而李煜的词是在汴京 (今开封) 被囚禁中写的, 白是用眼前的景物作比, 李煜的词是用远离自己的长江作比, 长江成为怀念故国的一部分, 这个比喻里就有怀念故国的深切感受, 比李白的“别意”深厚多了。这是李白不如李煜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东流水”只能让人感受流水的方向, 而“一江春水向东流”不仅有方向, 而且还能让人想象出:滔滔滚滚的一江春水, 波涛汹涌, 奔流不息, 而词人的离家之愁、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就如这一江春水无穷无尽、日夜奔腾。这两个人的愁情谁更深更浓也就比出了高下。

李煜之后, 用水来比喻愁的诗家词家就越来越多了。北宋名臣寇准也曾用春水来写愁情。他说:“日暮汀洲一望时, 柔情不断如春水。” (《夜度娘》) 这里用春水比柔情, 跟李白的句意相似, 可以说是模仿李白, 所以更不能与李煜的词句相比。欧阳修的“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秦观的“春去也, 飞红万点愁如海” (《千秋岁》) 、“便做春江都是泪, 流不动, 许多愁” (《江城子》) , 贺铸“漫将江水比闲愁, 水尽江头愁不尽”:都用春水比闲愁, 让人触目惊心。

这中间比较有名的是欧阳修的“离愁渐行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这两句很显然受了李煜的影响, 把他用春草、春水喻愁的名句合二为一了, 写出了离愁的绵延不绝。秦观的《江城子》中“便做春江都是泪, 流不动, 许多愁”也是写愁的名句, 其实秦观的这一句也借用了李煜的创意, 但不是照搬照抄, 而是反用了他的意思, 创造出更新的意境。“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感, 可以用细丝乱麻比喻它的繁乱、无头无绪, 用春草比喻它绵延不绝, 用一江春水比喻它无穷无尽, 但它又怎么能够流动呢?仔细品味一下, 原来作者经历了这样一个化合过程:心中之愁———眼中之泪———江中之水, 于是作者的“愁”就可以尽情流淌了, 而且“满江都是泪”, 说明作者的泪多、愁深。是“流不尽”词人眼中的泪、心中的愁。词人的泪之多、愁之深几乎难以言传, 唯有神会, 全凭你去想象了。

秦观几乎把愁写到极致, 由南唐入宋的郑文宝后来在他的《柳枝词》中又翻新意, 他说:“不管烟波与风雨, 载将离恨过江南。”你看, 这“愁”不仅可以流淌, 还可以用“船”来载了。于是在此基础上, 出现了宋代写愁堪称愁绝的女词人———李清照, 她的词作中写愁的句子简直太多了。在她的笔下, “愁”这个抽象的感情概念, 变成了无数鲜明、具体、可感的形象。“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 许多愁”, “愁”有了重量,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愁又似乎可以游走了,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愁有了“雨打梧桐”似的声音, 它能够从清晨到黄昏, 又有了绵延不断的时间感。真是出神入化, 处处都是绝妙之笔!

篇5:教皇新堡与中餐的“相见恨晚”

Jean-Pierre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谦逊、诚恳、周到,聊天的过程总会时不时会问起他的语速,以确保每个人都能清楚领悟到他的意思。Jean-Pierre出生在法国第二大葡萄酒产区罗纳河谷(Rhone Valley)的一个酿酒世家,他的家正好与著名的旭茲拉如斯葡萄酒大学(Université du Vin de Suze-la-Rousse)是邻居。

人生是个很奇妙的旅程,往往会有很多“命中注定”的情节出现。Jean-Pierre正是这样,特殊的出身注定了其毫无悬念地踏进了旭茲拉如斯葡萄酒大学的校门,毕业后也顺理成章的从事起葡萄种植和酿酒的行业。Jean-Pierre说勃艮第(Burgundy)酿酒业的发展及酿酒风格令自己折服,于是对勃艮第的成功之道心存好奇。幸运的是,他很快便得到了去勃艮第工作的机会,并有幸加入了勃艮第最著名的白酒村庄之一的Chateau de Chassagene-Montrachet。在那里他对勃艮第的酿酒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为自身资历加注砝码的同时也给予自己的葡萄酒之路注入了更多的勇气与信心。

2002年,他回到自己的故里罗纳河谷,并被任命为OGIER酒庄的总裁,这家酒庄建于1859年,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它是罗纳河谷最好的产区教皇新堡村庄最好和最大的酒庄之一,并且与1994年归让让(Jean Jean)家族所有。Jean-Pierre的加入无疑为酒庄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信念就是:“每一年,我们都致力探寻罗纳河谷更卓越的葡萄酒。我们要在我们的产区酿造最好的葡萄酒,而且要擅长葡萄酒的酿造和储存方法。” OGIER不仅在葡萄栽培方法上尊重环境和保持土地的完整,还积极推广有机葡萄栽培技术,并获得了Terra Vitis 体系的有机葡萄栽培和灌装证书(欧盟有机认证)。同时也通过独一无二的酒窖技术树立了其在罗讷河谷葡萄酒的成熟和储存领域的专业地位。

酒庄特有的“老井”酒窖现在是教皇新堡产区最古老的酒窖,Jean-Pierre介绍说目前酒庄及酒窖已经正式对外开放,这在新世界的美国和澳大利亚可能很常见,但在法国并不是很多见的事情。因为法国人讲究葡萄酒的个性化,所以一般酒庄的酿酒技术是保密的。而OGIER酒庄则选择将酿酒及存储技术的展示出来,分享给广大的葡萄酒从业者、爱好者、媒体等等,让更多的人了解OGIER、了解教皇新堡。风土一词在法国人的酿酒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一地的土壤、阳光、气候都是影响葡萄酒风格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OGIER酒庄还将其葡萄园所处产地的土壤也搬进酒庄,让来访者直接感受土壤对葡萄酒的影响,这在教皇新堡也是独一无二的做法。

而真正吸引观赏者的还是酒窖内的设施,从发酵用的传统立式大木桶,到成排的陈酿小木桶,Jean-Pierre介绍说这每一种橡木桶都会对葡萄酒的熟成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他们也会根据葡萄本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橡木桶存放,以使其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最为震撼的还要走到酒窖底层,酒窖是延伸的长条形,通道两侧是整齐摆放的小橡木桶,来到延伸的通道中间,脚下便会出现一个方形的柔和的光窗,低头仔细看,是一个1米见方的透明玻璃地砖,透过玻璃地砖看见里面是一眼内大口小的水井,井内有射灯照射,井水清澈,灯光透过玻璃地砖柔和地形成窗子,在本来就不是光线很亮的酒窖中,显得很有意境。这里的温度和湿度就是靠打开和关闭这扇玻璃盖,用这口井的凉气来调节的。1859年,法国那时还没有空调这样的电器设施,通常,在酒窖调节温度上,一般的思维方式是想到山洞、地窖等。而OGIER人则想到了用一口井这样一个天然资源来为他们的葡萄酒培育创造良好的温度和湿度环境,既实用而又节能,一劳永逸又环保,不得不说是OGIER酒庄一项聪明的设计。

Jean-Pierre说,酒庄所处的教皇新堡(Chateauneuf du Pape),在法国葡萄酒当中独具气质和个性。由于这里临近地中海,冬天温和、夏天日照充足,葡萄的生长得天独厚,全都饱满成熟。产区的土壤变化多端,当中最著名的是砾石质土壤。土块有如在鱼缸内的小石卵般大小,可在日间吸收阳光的热能,留在晚间释放出来,令这里葡萄的生长充满劲度。这里的葡萄都强横饱满,酿酒师都会在调配中混进白葡萄汁以减低浓稠度,法定的13种葡萄在酿酒师手上恍如调味料般随意发挥,故此区的酒都有复杂多变的香气和口感。

除了OGIER酒庄总裁的身份,Jean-Pierre还是产区推广的积极推动者,他是InterRhône(

罗讷河谷葡萄酒行业协会)、Union des Maisons du Rhône以及Echansonnerie des Papes的成员之一。其中InterRhône致力于将罗讷河谷葡萄酒推向世界,他也曾代表协会多次来到作为罗纳河谷葡萄酒主要国际市场的中国,对中国市场也做了深入的了解。对这个特殊的市场,协会意在跳出法国葡萄酒的概念,基于罗讷河谷葡萄酒与中国文化的联系,投入新颖而积极的宣传。近期,宣传的立足点定位“红色”,因为80%的罗讷河谷葡萄酒是红酒,而红色在中国恰恰又是代表着吉祥。Jean-Pierre说,希望能通过这一系列“入乡随俗”的推广方式,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罗纳河谷这个产区、爱上罗纳河谷的酒。

教皇新堡这个名词在中国目前还没有很高的知名度,并不像波尔多、勃艮第的如雷贯耳。但Jean-Pierre相信她很快便能赢取中国酒客的芳心,因为这个产区典型的混酿GSM (Grenach、 Syrah、Matera),表现出了法国酒不同的一面,那就是口感圆润,这也许更符合中国人的胃口。另外,在这几次来中国探访的过程中,细心的Jean-Pierre发现中餐虽然东西南北各大菜系千差万别,但教皇新堡总能从中找到那款与自己绝配的菜式,特别是各种使用酱料的肉类菜品。她特有的浓郁的果香遇到中餐的酱料,而厚实的单宁遇到中餐肉菜的质地,定会是一种天作之合的邂逅。

菜品示例:

宫爆鸡丁:本菜肴味道特别浓烈,因此必须选择一种香味特别浓郁、口感特别丰厚圆润、单宁足的浓烈红葡萄酒,以压灭和封锁住火辣的作料,最佳搭配当然是教皇新堡。

烤鸭:该名菜的特点是鸭肉质地细腻和香味浓烈。由于包鸭肉的面皮和配料的特殊香味、尤其是绿色大葱特别浓烈的香味,可考虑选择一种更加丰厚、尤其是更加香型、或至少是单宁构架浓烈的酒,自然也是教皇新堡 。

红烧肉 :该传统菜的特点是香味浓郁、肉质鲜嫩、甜性足,应配香味特别浓郁与单宁酸高的浓烈红葡萄酒。比如教皇新堡。

烤猪颈肉 :同样,烤猪肉的口感既鲜嫩又松脆,尤其是香味特别浓烈,与之最好的搭配是选择一种单宁足、口感强、尤其是香味特别浓郁的葡萄酒。这里,教皇新堡自然是首选。

篇6:与久别亲人相见的句子

本文不以叙事者“我”、当红男星为中心, 而以“我”凝视的对象、“我”的情人, 弗洛伦斯 (Florence, 下文简称“弗”) 为中心, 从侧面讲述了她演艺事业的上位过程。弗有一个幸福的小家, 曾做过女演员, 一个有夫之妇。她是“我”的“智囊”, 在她的无私指导和牵线搭桥下, 我从一个跑龙套的演员晋升成为演艺圈中小有名气的男星。“我们”的相识多少有点机遇的味道:她看了我的演出, 主动找我, 一段交往后, “我们”关系亲密, 但是, 在我们约好共同外出度假的时候, 她的丈夫出现在了月台上, 于是, 但在“她”的现任丈夫面前, 我们成了“陌生人”。我甚至和“她”的丈夫成了“旅友”。期间, 我以朋友“哥们儿”身份再次结识了弗。于是, 我将弗介绍给剧组, 帮“她”成为的女演员也就顺理成章。弗的丈夫多次对“我”表示他很爱他的妻子, 而且暗示对“我们”的关系存有怀疑。这个短篇小说到底是部别样情史还是女演员的成功上位史?哈尼夫巧妙地融合了多种元素, 抹去了不同类别间的界限, 对审美和认知提出了杂糅、开放、错位、再定位、不确定的新主张。这篇一万两千八百五十七字的短篇小说似一瞥睽入都市生活光怪陆离的掠影, 新奇之余不乏管中窥豹之效。故事隐喻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变化、不拘一格的人际关系;以及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下, 生活在社会中的看似平淡的独立个体多样、复杂、表里不一的人生。该文拟以女主人公的事业上位路线为中心, 由勾勒出弗与丈夫、情人间的疏离关系说明人与人间貌合神离的复杂关系, 以此说明弗的不同社会角色间所表现出的不同身份。

1“聪明”的成功之道

想成功:最聪明的选择是帮助别人成功小说叙事人、当红男星“我”的情人弗洛伦斯不但是男主人公关注的焦点, 更是叙事者“凝视”的焦点。在女性缺少话语权的社会背景下, 弗以行动将“想成功?最聪明的选择是帮助别人成功”付诸现实。

文章叙述人, 男主人公身兼多重身份:当红男星、弗的地下恋人、弗的上位推手。文章不止一处渲染“我”的个人魅力, 从轻松在旅馆吸引女生到在荧屏上成为众人最喜欢的角色, “我”的魅力以溢于言表。为什么魅力四射的“我”, 一个小有名气的男演员, 会这么热衷于“偷窥”?因为弗和丈夫就住在这个旅馆, 这家“我和弗一起决定、做好了具体的行程规划、包括具体餐饮, 我还为此买了头等座票”, 这样一个浪漫的小假、我和弗头一次在外的约会、我第一次因演男一号赚得的奖金, 我却一个人, 因为弗的丈夫突然出现, 所以, 两人假期成了三人休假, 而“我”, 只能在拿着杯子、放在墙上、听隔壁的对话, 在支离破碎的语言中想象隔壁的情景。如此“和谐”、充满自我牺牲意味的三角关系很自然地解构了传统二元的夫妻关系:“我”, 虽然发现弗是“有夫之妇”, 但心甘情愿隐藏自己的“情人”身份, 为了她家庭的美好和完整, 忍受独自的“休假”。而弗, 并没有表现出对丈夫的厌恶, 她小鸟依人, 和丈夫有说有笑——多和谐的夫妻。二十九岁的弗成功吸引了年轻俊俏、小她多年的“我”拉里 (Larry) , 在深爱她的丈夫阿奇 (Archie) 面前仍是一对模范夫妻。

不禁有人会问, 弗为何身处幸福的家庭, 还要“寻刺激”?“魅力四射”的阿奇, 为何单对她没有吸引力?乍一看, 弗是寂寞的受害者, 她结婚后便成了家庭主妇, 有一个五岁、可爱的儿子。丈夫和她都出生在伦敦南部, 传统意义上的“上城区”, 有体面的工作和收入。阿奇就职于某家公司, 西装革履, 全新工作。慢慢地在弗引导来自伦敦南部、家住“下城区”、没受过多少教育、参演舞台剧的阿奇走上银屏, 将他推荐给某导演、出演男一号的过程中, 弗毫无疑问地改变了阿奇的人生轨迹。如果开始弗躺在阿奇的身边出于成熟女性的诱惑, 那慢慢地阿奇对弗更多是知遇之恩、人生导师的感激。弗比阿奇的经济人精明许多, 弗对阿奇的归化早已超出了阿奇本人的梦想。对于阿奇而言, 能不靠偷车为生、摆脱下城区孩子的固有命运已很不错了。

弗对阿奇是慧眼识珠么?故事慢慢描摹出弗的梦想, 她一生热爱、奋斗的源泉——表演。从发现阿奇, 和他一起推敲剧本、带阿奇去不同的剧院、参观不同的展览, 到她婚后走出家庭, 在一小酒馆的剧场里做演员, 她对表演的热爱、奋斗以及艰难的上位过程在作者轻描淡写 (understatement) 的叙事中不禁让人动容。

当红似乎与背景无关, 弗的出身没有帮到她, 虽然她家住伦敦西部的泰晤士河沿岸, 窗口即能看到“汉姆史密斯桥” (Hammersmith Bridge) , 但舞蹈演员的她在多次试镜的过程中无奈发现自己只是沧海一粟, 她以为结婚能解决她的困惑, 但结婚五年后, 她在与情人拉里共赏剧本、引导他一步步走进文艺殿堂的热情中, 似乎看到了弗青春的复苏。而弗恳求拉里“不要结束”说“因为我爱你”的时候, 弗爱的, 似乎更多的是因为拉里的存在, 她能更多接触到文艺的机会。此时的拉里, 除了是弗的情人, 更是弗的作品, 拉里的成功, 似乎是弗自我奋斗的另一种层面上的成功。所以, 弗能告诉拉里, 丈夫阿奇已经知道了他们间的关系, “他不是来和我度假, 而是要把我们抓个正着”。她能一边稳住丈夫, 一边对拉里恋恋不舍。而拉里在行文中, 一步步发现自己无法进入弗的世界, 更不了解弗, 因为他不敢承认, 弗爱上的不是他本人, 而是一个能表演的他, 一个有男星潜质的他, 因为这样一个当红演员的身份正是弗渴望的, 拉里为观众所接受, 正是弗梦寐以求、而永远无法做到的。

2 三方共赢的婚外情

经过“三人假期”, 阿奇发现了弗和拉里的秘密, 他在一旁静静观察, 观察妻子和妻子的情人。他和拉里成了陌生的熟人, 而弗和拉里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弗生命中的两个男人, 在宾馆的餐厅进行了弗“不知道”的交谈几个月后, 阿奇放弃了原来的工作, 以更低的薪金进入和出版行, 他决心不再做让自己不开心的工作。他和拉里一样取得了成功。经过三人的假期, 拉里明白了自己不属于弗和拉里的世界, 他在演艺的道路上走得顺风顺水, 他不但是多部电影的主角, 还因为名气, 在电台广播、音频图书、出版唱片中实现了多元发展。

九年后二人再遇, 弗向阿奇诉说了自己的“中年危机”:她想在柴可夫斯基或易普生这样的剧作中扮演女主角, 她将照片投给不同的机构, 期望获得青眼。但最终她在酒吧剧场得以圆梦。她不在乎这是无薪的, 更不在乎表演的是田纳西·威廉姆斯的《玻璃动物园》中的母亲。拉里能做的是以喝酒娱乐的方式邀请自己圈中的导演们、朋友们来观看弗的演出。他了解弗的努力和对戏剧的理解, 但是, 他也知道, “作者看中独创、敏锐的部分观众不一定买账, 观众们更注意剧情, 而不一定是剧中的演员”。拉里看着台上的弗, 她不是陌生的枕边人, 似乎他们真的熟识多年, 心灵相通, 她, 成了另一个自己;导演们接受、赞许的不再是弗, 更像是自己是否能被大众所承认。所以, 他以“弗演的多了会越演越好”这样的话语来告慰在剧场外、等着自己的弗的丈夫、阿奇。至于弗是否最终圆梦、成功上位成为知名女星, 则湮没在未有结局的故事中。

弗和丈夫亦或是情人的关系以很难用空间上的亲疏或者心理上的亲密来界定。任何度量方式都成为错位的表达。但是, 就是在这样的错位中, 在凝视、被凝视的隐喻中, 弗、阿奇、拉里不间断的身份变化似乎隐喻打破传统地缘身份的城市身份的现实性:在流动的社会身份中, 每个个体都在艰难进行着社会身份和精神身份的双重之旅。

参考文献

[1]Kureishi, Hanif.Strangers When We Meet[M].Intimacy and Mid night All Day Stories:A Novel and Stoties by Hanif Kureishi.London:Scribner, 2001.

[2]哈尼夫·库雷西.相逢不相识[J].王卫新, 译.外国文学, 2009 (3) .

[3]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郑克鲁,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4]唐煜, 南峰.跳舞的虫子——《瓢虫午餐》中的错位现象[J].大众文艺, 2011 (6) :87.

篇7:与海明威相见

我一眼就把他认出来了,那是1957年巴黎一个春雨的日子,他和妻子玛丽·威尔什正经过圣米歇尔大道。他在对街朝着卢森堡公园的方向走去,穿着一条破旧的牛仔裤和一件格子衬衫,头戴一顶棒球帽。唯一看起来与他不相搭调的是一副金属框眼镜,仿佛很年轻就当上了祖父似的。当时他58岁,体格壮硕,在旧书摊和索邦大学走出来的大批学子中,他显得朝气蓬勃,谁都不会想到,四年后他就去世了。

一刹那间,我像以往那样,发现自己被分割成了两个相互竞争的角色。我不知该上前请他接受采访,还是向他表达我对他的无限景仰。但无论哪一样,对我来说都不容易。我只是把手收握成杯形放在嘴边,像丛林里的壮汉那样大喊:“艺—术—大—师!”海明威明白,在众多学生中不会有第二个大师,所以他转过头来,举起手,亮着孩子般的嗓音,用卡斯蒂亚语对我喊道:“再见,朋友!”这就是我见到他的唯一时刻。

不知道谁曾说过这样的话:小说家为了领会别人怎样写小说时,才会去读别人的作品。这一点我相信。我们以一种不可言喻的方法将小说分解到它的实质部分,在弄清了作者的奥秘后再把它回复原样。不过,把气力花在分解福克纳的书上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因为他几乎没有写作的有机体,而是盲目地穿过《圣经》的宇宙,就像一群山羊被摆放在了满是水晶玻璃的店铺里。人们试图剥去他纸页表层的东西,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弹簧和螺丝钉,无法复原了。相比之下,海明威的灵感则少一些,狂热和激情也少了一些。他态度严肃,把螺丝钉完全暴露在外。

海明威在巴黎与乔治·普林普顿的历史性会见中,曾阐明了这样一点——言简意赅对写作是有益的:其中一个困难就是如何组织好词句,当你难以继续下笔时,重读自己的作品还是十分值得的。这样可以让自己时刻不忘:写作始终是艰苦的劳动,只要没有来客和电话,一个人可以在任何地方写作。正如人们所说,新闻工作并不会埋没作家的才华,恰恰相反,只要他迅速摆脱这个职业就可以了。“一旦写作成为你主要的癖好和极大的快乐时,”他说,“只有死亡才能止住它。”最后,他对我们的教诲是,当一个人知道第二天该怎样接下去写时,他当天的工作就必须停下来。

海明威的作品都洋溢着他闪闪发光但却瞬间即逝的精神。这是人们能理解的。他内在的紧张状态是因严格掌握技巧造成的,但技巧却无法在一部长篇小说的宏大而冒险的篇幅中经受紧张状态的折磨。这是海明威的性格特征,而他的错误在于试图超越自己的极限。这说明了一切多余的东西在他身上比在其他作家身上更引人注目的原因。他的长篇也包罗万象,与之相比,他的短篇小说的精华就在于给人以这样的印象:作品中省去了一些东西。确切地说,这正是他的作品富于神秘优雅之感的原因。当代伟大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也有与之相同的局限,不过他并不想超越这一限度。

在一篇短篇小说中,海明威描写了一头利瑞尔公牛擦过斗牛士的胸部,就像“猫转弯子”返回头来。我非常谦恭地认为,这种观察在某种蠢举中是一个极富灵感的部分,而这种蠢举只有那些最庄重的作家才具备。读者会发现,海明威的作品中,这种简单而又令人眼花缭乱的东西比比皆是。它揭示出的观点是:写作如同冰山,如果想得到下面那八分之七部分的支撑,就务必要打好牢靠的基础。

过于注重技巧无疑是海明威未能在长篇小说领域博得声望的原因。他通常以训练有素、基础坚实的短篇小说来获得赞誉。当他谈到《丧钟为谁而鸣》这部作品时说,他对这本书的构思没有预订计划,而是在每天的写作中有所发明创造。

相比之下,他那转瞬间就激起灵感的短篇小说是无懈可击的。就像五月的某个下午,他在马德里写下的那三篇小说一样。当时,一场暴风雨使圣伊希德罗城的节日斗牛赛被迫取消了。正如他对普林普顿说的那样,那三个短篇小说都得到了权威人士的鉴定。在我看来,沿着这条线索看下去,他的力量最为压抑的一篇正是最短的《雨中的猫》。

《过河入林》这本书在1950年问世时,曾招来了猛烈的批评,但也是不正确的。海明威受到了巨大的伤害。他在哈瓦那为自己辩护,这对如此身份的作家来说,未免显得有失尊严了。这本书不单单是他的最佳作品,还是他最富于个人感情的作品,因为他是在一个动荡不安的秋季的早晨完成这本书的。当时,他对已逝的那些不可弥补的岁月怀有思念之情,对生命之余的最后时光有着使人心碎的预感。他从未在任何一本书中把自己放在这样一种与世无争的位置上。他怀有一种温柔和完美之感,并未感到一种使作品与生活结为必不可少的感情的方式:胜利是徒劳无用的。他的主人公离开得那样平静,那样自然,但却孕育着他本人日后自杀的不祥之兆。

当一个从事创作的人在世上停留了这么长时间,一直怀有这样强烈的感情和慈爱之心时,他就不会采取任意一种方式让自己的作品与现实生活脱离。在圣米诺言尔广场的一家咖啡馆中,我花费了许多时光来读书。因为在他看来,这里对于写作是颇为适宜的,那里似乎有一种温暖、欢乐、明净和友好的氛围。意大利、西班牙、古巴——半个世界都留下了海明威的踪迹,这些地方他也只是淡淡提及而已。在科希马尔这个哈瓦那附近的小村子里,在《老人与海》中那位孤独的渔夫居住之地,安放着纪念他英雄业绩的匾额,上面挂着镀金的海明威半身像。

在古巴一个庄园里,他一直居住到逝世前夕。那所住宅在树荫保护中仍完整无缺,里面依然陈列着他的各类藏书,安放着他的猎物与写字台,摆放着故人的那双大鞋子,以及他生前从世界各地收集的许多小玩意——这些东西直到他逝世之前还归他所有。现在他虽然离开了人间,但这些东西依旧存在着,他曾经以占有它们的魔法赋予它们以灵魂,而现在,它们同这颗灵魂共存。

篇8:与久别亲人相见的句子

一、品“不相见”之妙, 发现文本的新意

朱自清先生是提倡用白话进行散文写作的, 但是在这里却烦琐地用了文言:“不相见已二年余了。”为什么不用相对简洁惯常的“离别”“分别”呢?这正是作者的妙笔所在。“不相见”其实是“不及黄泉, 无相见也”的缩写, 是这个典故的活用。它语出《左传·隐公元年》。意思是:郑庄公因母亲姜氏支持共叔段谋反, 一怒之下, 将其安置到颍城, 发誓说:“不及黄泉, 无相见也!”事后, 非常后悔。后来就有个叫颍考叔的孝子给庄公出主意, 机智提出“掘地及泉, 遂而相见”的办法, 在地道里, 最终庄公与母亲姜氏得以相见。这是历史上著名的郑庄公“掘地见母”“黄泉相见”的故事。

作者妙用这一故事传达出自己的愧疚之情、悔歉之意, 希望父亲能忘却自己以前与他的不愉快, 原谅自己的年少无知, 接纳自己真诚的道歉, 以化解父亲心中多年的郁结之气。庄公与母亲可谓有深仇大恨还能“黄泉相见”, 母子团圆, 而父子之间就为了那些生活琐事而愿意彼此长久分离吗?

余光中先生是这样评价《背影》开篇一句的:“《背影》开篇第一句就不稳妥。以父亲为主题, 但开篇就先说‘我’, 至少在潜意识上有‘夺主’之嫌。‘我与父亲不相见’, 不但‘平视’父亲, 而且‘文’的不必要。‘二年余’也太文, 太雅。朱自清倡导的纯粹白话, 在此至少是一败笔。换了今日的散文家, 大概会写成:不见父亲已经两年多了。不但洗清了文白夹杂, 而且化解了西洋语法所赖的主词‘我’, 句子更像中文, 语气也不那么僭越了。典型的中文句子, 主词如果是‘我’, 往往省去了, 反而显得混无形迹, 灵活而干净。”如果把“不相见”理解为“没有见到”, 或者是“分别”“离别”等, 那是正常不见的, 不是故意不见的, 那么“二年余”就是“太文, 太雅”。如果把“不相见”理解为作者是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愧怍之情, 那么, 余光中先生的评价就值得商榷了。“不相见”与“二年余”可谓一脉相承, 作者正是运用“二年余”这样的“文”提醒读者, 包括他的父亲, 想到“不及黄泉, 无相见也”这样的“文”章, 想到“掘地及泉, 遂而相见”那样的“雅”事。至于“主词”“我”就更不能省去了。“我与父亲不相见”, 用“主词”“我”突出了“我”的责任, 强调了“我”“二年余”“不相见”是因为“我”的原因, 是“我”在与父亲耍小孩子脾气, 同时, 又在暗示“我”像庄公一样是多么后悔呀!如果去掉了“我”, 就没有了“我”的主观故意性, “不相见”就是父亲的原因了。如果父亲看到文章的第一句话, 心里会舒服吗?不是还在抱怨父亲吗?况且“我与父亲”中的“与”是副词“跟”的意思, 不是“连词”“和”的意思, 也就不是“‘平视’父亲”了。如果“换了今日的散文家, 大概会写成:不见父亲已经两年多了”, 那才寡然无味呢!语言是简洁明了了, 但还能传递出“我”的愧疚之情、悔歉之意吗?还能达到这样的表达效果吗?

可见文本解读不仅要明白作者写了什么, 是怎么写的, 更要清楚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能达到什么样的表达效果。不仅读懂文字字面的意思, 还要善于发现文字背后的东西。那就是语言的奥秘、情感的奥秘、思想的奥秘。

二、知“不相见”之因, 探寻文本的深意

要弄清楚为什么用“不相见”来表达忏悔, 就必须搞明白为什么“不相见”。现在用文学作品文本解读常用的方法“知人论世”的还原法, 来梳理一下作者的写作缘由:1915年, 由于朱自清父亲包办他的婚姻, 他不满意, 父子产生矛盾。1916年, 他在北大把“朱自华”改为“朱自清”, 父亲很生气。1917年父亲在徐州纳了几房妾, 他的姨太太得知大闹一场, 上司怪罪下来, 撤了父亲的差。父亲“变卖典质”, “还了亏空”, 祖母不堪承受此变故而辞世。《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1921年, 他回到扬州八中任教, 父亲领取他的薪酬。后来他愤然离去, 到外地执教, 父子从此失和。1922年, 他为缓解与父亲的矛盾, 带着妻儿回家两次, 一次不准他进家门, 一次不予理睬。1923年虽又回家一次, 但与父亲的关系仍未回暖, 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1925年, 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1928年, 朱自清父亲读到《背影》, 冰释了父子多年来的矛盾与隔阂, 朱自清写作的目的达到了。1947年, 朱自清在回答《文艺知识》的提问时说:“我写《背影》, 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 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 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 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父亲来信的那句话是:“我身体平安, 惟膀子疼痛厉害, 举箸提笔, 诸多不便, 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所谓“大去”不就是“死”吗?作为儿子, 看到父亲一个“将死之人”的来信, 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有谁能无动于衷呢?有谁不念及拳拳亲情呀?又有谁还能记恨过去?还有什么事不能放下、不能原谅呢?况且“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 只是惦记着我, 惦记着我的儿子”, “写了一信给我”, 父亲态度的变化, 也使儿子对父亲的感情已经有了质的变化, 由当时的不理解变成了如今的忏悔。

像《背影》这样一篇背景复杂、感情交织、较难把握的文章, 运用知人论世的还原法以后, 解读起来就相对容易而且深入得多了。因为这些散文大都是作者受到现实生活中某种因素的触动有感而发的, 它与作者的社会背景、思想状况息息相关, 因此必须知其人论其世, 设身处地地揣摩作者的心境, 合理运用想象, 填补文章的空白, 才能得到更正确恰当的理解, 才能准确把握作品的情感主旨。

当然, 这些东西不一定都要搬到课堂上, 全盘教给学生, 但要像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 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 以便能够应付裕如地掌握教材, 到了课堂上, 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出最重要的来讲。”教师备课时只有深度解读, 课堂教学时才能适度教学。

三、悟“不相见”之情, 把握文本的本意

诗有“诗眼”, 文有“文眼”。本文的“不相见”可以说就是文本的“文眼”, 是作者情感的密码, 是作者情致的脉络。如果能够理清脉络, 解密情感, 那就较为精准地把握了文本的本意。

首尾照应, 浑然天成。“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作者开篇化用“不及黄泉, 无相见也”的典故向父亲巧妙地传递出自己的悔恨之意, 并且在结尾再一次向父亲抛出了橄榄枝,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何时”照应“二年余”, “相见”照应“不相见”。首尾圆合, 结构浑然, 既注意了文章的起承转合, 又戛然而止, 余音绕梁, 耐人寻味。一个“相见”不就是“掘地及泉, 遂而相见”的略写吗?不正是希望“黄泉相见”吗?“何时再能”这是多么渴望父亲能捐弃前嫌, 父子团聚呀!一个“唉”字, 是感叹, 还是感动?是感激, 还是感恩?万千情感尽蕴其中。但还隐隐约约透露出自己的不自信, 能否得到父亲的谅解, 也是不得而知的。于是“最后终于决定自己认错, 请父亲原谅, 既不向老人争曲直, 也不希望有回音, 只是尽其在我的发出信去。就是这样的一份感情, 心绪得到了平静, 对父亲产生了强烈的怀念, 而写下了这一篇《背影》”。

情感跌宕, 欲扬先抑。《背影》中父亲和儿子的感情不是一下子就显露出来的, 而是在整个送别中逐渐表现出来的。当“他终于不放心”要送“我”时, “我”的态度是:“其实我那年已经二十岁, 北京已经来往过两三次, 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没有什么要紧”实际上是对父亲把自己当作小孩子的奚落和埋怨;当父亲“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时,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 “再三”即一再坚持, 言外之意, 送不送都行, 不送更符合“我”的心情;当父亲“和他们讲价钱”时,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 “聪明”是反语, 一点也不聪明的意思, 是作者事后醒悟过来的自责;当父亲“嘱托茶房”时,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 而且认为“我这样大年纪的人, 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总之, “那时真是太聪明了!”面对父亲的体贴入微, 自己不但视而不见, 反而误解, 觉得可笑, 现在想想是多么后悔呀!面对父亲的行为方式, 自己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 无一不是在责备自己, 无一不是在表达愧疚之情、悔歉之意!而对儿子的不太领情, 父亲感觉不到, 似乎毫不知会, 执意要买橘子。这一次, “我”看到父亲肥胖的身子、臃肿的穿戴、“不潇洒的动作”, 没有嘲笑, 没有反感, 突然良心发现, 深受感动, 以至于两次流泪。这“泪”既是感动的泪, 也是悔恨的泪;既是理解的泪, 也是惭愧的泪。作者的忏悔是很沉重的, 沉重到每想起父亲的“背影”, 就流下眼泪。父子之间在这个过程中内心感情的差异和变化, 使文章跌宕起伏, 感人至深。文章所表现出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情感和儿子对父亲关怀的感激之情, 是毋庸置疑的, 但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懊悔以至忏悔之意也不容忽视。

上一篇:医院评审情况记录下一篇:员工考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