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发明家名人故事

2024-04-15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发明家名人故事(精选3篇)

篇1: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发明家名人故事

人物简介

毕昇,北宋布衣。北宋六安州(今湖北省英山县)人,卒于北宋皇佑四年二月,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家。宋初为杭州书肆刻工。[1] 宋庆历年间(1041—1048),他根据实践经验,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技术,即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这一技术未及推广,毕昇就去世。他的字印为沈括家人收藏,事迹见于沈括的《梦溪笔谈》。活字印刷术具有一字多用、重复使用、印刷多且快、省时省力、节约材料等优点,比整版雕刻经济方便,是印刷技术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对后世印刷术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1990年在湖北英山县发现毕昇墓碑。

人物故事

 

篇2:纸及印刷术的发明与报纸的问世

报纸与其承载的介质——纸密不可分, 因此, 在介绍报纸的诞生史之前, 先说说纸的发明。纸是用植物纤维制成的光滑柔软的平面介质, 是记载、存储、交流和共享人类思想文化的信息载体。我国的文人雅士给“文房四宝”都取了人性化的名字, 纸的雅号叫“会稽褚知白” (见图1) 。会稽是现在的绍兴, 出产贡纸;楮树之皮是造纸的上等原料, 而褚与楮形近音同, 故取“褚”为纸的姓氏。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见图2) 。纸发明之前, 兽骨、羊皮、竹简、木片及丝帛等都曾是人类镌刻或书写文字的材料, 但也都因或太重或不便或太贵, 无法大规模推广使用。我国西汉时就已能生产一种叫絮纸的纸, 但这种纸产量少, 成本高, 主要在朝廷和官场中使用。

世界上发行最早的报纸, 即抄发皇帝谕旨和臣僚奏疏等文件及有关政治情况的《邸报》, 就是在西汉时期创办的。直到我国东汉宦官蔡伦发明造纸术后, 人类才有了实用、价廉的书信材料, 大大促进了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蔡伦 (1世纪~121) 湖南桂阳 (今郴州市) 人, 出身农家, 家境贫寒, 15岁时进宫做了太监。他小心谨慎、尽心尽力地为皇帝效劳, 渐渐取得皇帝的信任。公元97年, 蔡伦被任命为“尚方令”, 负责管理宫廷内部事务, 并为皇室制造御用器物 (见图3) 。蔡伦上任后不久, 经皇帝特许回乡省亲。一次, 他在河边散步, 发现垂到河里的树枝上挂满了白色的絮状物, 一丝丝的, 很有韧性。老农告诉他:树皮麻头在水中沤久了就变成这个样子。蔡伦听后立马联想到了能否用它们作造纸材料。回宫后, 蔡伦将此事禀告了皇帝, 并受命研究造纸技术。

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造纸经验, 对造纸原料和生产工艺进行改革。他把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都收集起来作为造纸原料, 又在碎切、沤泡、捣洗等造纸工艺的基础上, 增加了用石灰液蒸煮的工序, 从而使造纸有了一套完整的生产工艺 (见图4) 。经长时间的研究和不断试验, 公元105年, 蔡伦造出了达到书写实用水平的优质纸张, 被称作“蔡侯纸”, 呈献给了皇帝。汉和帝大加赞赏, 并下令推广。造纸术很快推广到全国各地, 并传播到世界各国。

对现代报纸的出版, 光有纸不行, 还需要将文字印到纸上的印刷技术和设备。因此, 我们再来说说印刷术的发明。在印刷术发明之前, 人类文字的记载和传播, 主要靠手抄, 抄于布帛称“帛书”, 抄于竹片称“竹简”, 抄于纸张称“手抄本”。大约在公元7世纪前期, 早期的印刷术——雕版印刷在中国就出现了, 但效率仍很低下。11世纪左右, 中国的毕 (见图5) 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见图6) , 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 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但是, 毕发明的活字印刷仍靠手工操作。15世纪中叶, 德国发明家约翰尼斯·谷腾堡 (Johannes Gutenberg, 约1400-1468) (见图7) 发明了金属活字和印刷机 (见图8) , 又解决了油性墨的生产工艺。这样, 一整套金属活字印刷技术都齐备了, 1452年, 谷腾堡的金属活字印刷机开始投入使用 (见图9) , 从此印刷走上了机械化的道路。

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为现代报纸的问世创造了技术条件。现代报纸起源于15世纪德国出现的单张单条的新闻传单, 但人们一般都把1615年创刊的《法兰克福新闻》看作是第一家真正的现代报纸, 因为该报每周定期出版一次, 每次印有数条新闻, 并且有固定的名称。现代报纸的生产工艺, 除了新闻的采集和编辑外, 大致包括三个工序:排版、印刷和发行。

早期报纸的排版采用人工排版的方式, 工人按照新闻稿一个字一个字地拣铅字, 排列成所谓的“毛条”, 然后再根据版面设计, 编排成报纸的版面 (见图10) 。这种方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照排机的采用。

早期报纸的印刷采用的是由碾压橄榄的碾压机改装成的印刷机 (见图11) , 实现了整张报纸压印的均匀性, 从而保证了印刷文字的清晰。

篇3:印刷术发明与创新历程

追溯起来,印刷术的发展已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程。总的来说,印刷术的发明必须具备以下4个方面的条件:

1.图画和文字

书画同源。中国绘画起源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中国汉字就是从象形符号演变而来。甲骨文是最早成熟的汉字。

2.印章与雕刻技术

雕刻技艺是发明印刷术不可缺少的基础技术。印章在商代就普遍应用。印章对于印花术的发明起到重要的启示作用。

3.物料和工具

墨和笔的使用大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大麻是中国最早应用的纺织材料之一。丝绸更是中国的独特发明。麻布和丝帛织造技术的发展成熟使得印花术的发明成为可能。

4.社会需求

原始社会的先民很早就学会在脸上和身上用矿物颜料涂抹各色花纹,即“绘身”,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穿上了衣服,发明了纺织,于是将直接画在身上的纹样转移到衣服上。

公元前3世纪开始,中国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人们生活逐渐安定,对美化生活的需求更加强烈。应用于生活装饰作用的印花技术便应运而生,这就是最早的印刷术。印花技术以图案为主要复制对象,承印物为纺织品,早期主要是指丝绸和麻布。目前,我国出土了西汉时期的印花丝绸以及印版。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多件西汉印花纱更是令世人惊叹。唐代印花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出现了漏印、夹缬和凸版技术。近年,敦煌地区还有元代印刷的壁画出土。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创新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雕版印刷术是真正意义上的“文明之母”,它开创了用技术手段来促进人类传播知识信息的历史时代。

尽管不断出土的实物证明,早在西汉初年就开始使用纸。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拥有“四大发明之一”地位的造纸术还是蔡伦所发明的造纸术。蔡伦扩大了造纸原材料的范围,降低了造纸成本;创新发明了造纸工艺,造出了适于书写的优质纸张。从此,纸张的大量生产成为现实。

人们发现在石碑上盖一张微微湿润的纸,用软槌轻打,使纸陷入碑面文字凹下处,待纸干后再用布包上棉花,蘸上墨汁,在纸上轻轻拍打,纸面上就会留下黑底白字、跟石碑一模一样的字迹。这样的方法比手抄简便、可靠。我们通常认为,拓印技术是印刷术产生的技术先导。

雕版印刷术发明以前,书籍全靠人工抄写,并发展出专职的抄书职业——佣书。佣书代表了中国图书发行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随着佛教的兴盛,需要大量的佛经佛画;科举制度的推行,对书籍的需求大增。抄写作为一种复制图书的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现错漏,在短时间内也很难传抄出大量复本,已无法满足当时社会的需要。

自然,人类印刷史上最光辉的里程碑——雕版印刷术应运而生。雕版印刷术开创了纸张印本书籍的先河。人类社会从此淘汰了笨重的竹简书、昂贵的帛书,告别了手抄本书,开启了规范、轻便、快捷的印刷书籍时代。它是迄今为止,人类文化传播技术手段中占据主流技术地位时间最长、生命力最强的一种文化传播技术。

1974年西安郊区出土的7世纪初印品《梵文陀罗尼经》,为现存最早的印刷品实物。唐代的雕版印刷品流传至今的还有:约757年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雕印的《陀罗尼经咒》,公元868年王玠刻印的《金刚经》等。这一时期,民间刻印的历书也有多种实物流传至今。从以上文献记载和实物流传证明,雕版“肇于隋时,行于唐世”。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创新

在宋代,印刷业的兴盛为教育繁荣和知识传播创造了条件。相应地,宋代浓郁的文化科技氛围也刺激了印刷技术的发明创新,由此揭开了古代印刷史上辉煌的一页。

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详细地记录了毕昇发明泥活字的工艺过程,包括活字制作、排版、活字存储、印刷等一套完整的工艺。毕昇的这一发明,是印刷术从雕版印刷发展到活字印刷的标志,是印刷史上的伟大里程碑。

1988年,甘肃亥母洞寺遗址发现了西夏文佛经《维摩诘所说经》,经专家鉴定它不仅是12世纪中叶的活字印刷品,而且是泥活字印刷品。1991年,宁夏贺兰县拜寺沟方塔中,又发现了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合本续》9册。经有关专家鉴定确认,为12世纪下半叶的木活字版印本。这两件活字印刷品,在中国古代印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元代的王祯对木活字工艺进行了改革。他在任旌德县尹期间(1298年)雇工刻木活字,设计了转轮排字盘,按韵存放活字,他将自己对木活字工艺的改良,写成《造活字印书法》一文,附入所著《农书》中。这是最早记述木活字工艺的著作。书中记载,在王祯之前不久还有人使用过锡活字,这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的金属活字。

清代对于活字版印刷,不但使用比例大大超过任何时代,而且各种活字都有使用。康熙后期,开始制作铜活字,到雍正年间,完成了《古今图书集成》的排印。乾隆年间,在金简主持下,刻制枣木活字大小各一副,共25万个,用以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金简所编的《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全面介绍了武英殿木活字工艺技术,是古代珍贵的印刷技术专著,被译成德、英等多种文字,广泛流布国外。

近现代印刷术的发展与创新

公元13世纪起,中国的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先后传播到欧洲。1450年前后,德国人谷登堡首创了铅合金活字,他发明的木质印刷机,开创了印刷业机械化的时代。1815年,第一本铅活字《英华字典》在澳门印成,开始了印刷术西法东渐的进程。随着铅印技术的传入,西方的其他印刷技术也相继传入我国。

1.王选和激光照排技术

鉴于西方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当时我国印刷业落后的状况,1974年8月,我国成立了748工程领导小组。748工程分为3个子项目:汉字通信、汉字情报检索和汉字精密照排。

1975年,北京大学承接了748工程的汉字精密照排项目。1976年,北京大学王选教授作出越过当时国际流行的第二代、第三代照排机,直接研制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的大胆决策。

nlc202309011101

王选针对汉字印刷的特点和难点,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和高速复原方法,率先设计出提高字形复原速度的专用芯片。王选获得了一项欧洲专利和8项中国专利。

1987年《经济日报》率先购进华光Ⅲ型照排系统,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张采用计算机组版、整版输出的中文报纸。它象征着中国传统出版印刷行业从此“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这是印刷术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1992年,方正彩色出版系统在《澳门日报》投入使用。1993年,方正93系统进入港澳台地区。此后,方正系统又进入马来西亚以及美国等国家的华文出版业。1993年,方正系统占据海外80%的华文报业市场。

1997年,方正日文出版系统正式出口日本,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较大规模地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产品品牌的高科技应用软件出口到发达国家。方正系统使得整个华文世界享用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将中国激光照排技术推向世界,让中华文明绽放出巨大的光芒。

2.传统印刷与数码印刷

如今,一般我们根据印版的特征分为5种印刷方式: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凹版印刷、丝网印刷和数码印刷。一般将数码印刷之外的印刷称为传统印刷。

1993年,Indigo和Xeikon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彩色数码印刷机,标志着数码彩印的诞生。此后,数码印刷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所谓数码印刷,就是图文信息由计算机直接传送到印刷机,从而取消了分色、拼版、制版、打样等步骤。如今数码印刷技术成为了潮流。数码印刷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技术,结合了印刷、电子、计算机、网络、通讯的多个技术领域。

伴随着数码印刷技术的成熟,数码印刷市场正快速成长。中国的数码印刷市场由于起点低,增长率更高,并且近几年还在持续高速增长。可变数据印刷、个性化印刷、个性化直邮、按需印刷成为数码印刷的主要应用领域。

总结与展望

以上简要介绍了中国印刷技术的发展历程。事实证明,中国不但发明了印花、雕版、泥活字,套印,而且在使用木活字、金属活字等方面都是世界最早的。

2000多年来,印刷术不断探索新的承印物,从织物到纸张,从平面到立体。如今,人类开始准备迈入信息社会,承印物将变有形到无形,印刷术的定义将不断延伸。一个可能的趋势是,传统的出版物在文化传播中的比例逐渐减小,而以彩色印刷技术为主的装饰性、商业性的领域还将高速发展,不断创新。2012年包装装潢印刷总产值占全行业的60%以上。可以说,包装印刷已经成为中国印刷业增长的支柱。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再加上3D打印技术的发展,印刷术还可能作为一种新型制造手段服务于中国现代新型制造业。

作者单位:中国印刷博物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发明家名人故事】相关文章:

小发明故事04-20

发明的故事05-15

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故事10-03

如何成为一个发明家08-23

怎样成为一个发明家09-17

省力发明范文05-17

科学小发明05-08

发明专利价值05-04

职务发明创造05-10

梦想发明家作文400字04-10

上一篇:网游活动方案下一篇:册亨县冗渡小学五五普法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