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效与前瞻

2024-05-07

时效与前瞻(精选七篇)

时效与前瞻 篇1

一、中国画现代转型的必要性

1. 当代社会的大众化趋势要求中国画必须转型

进入20世纪之后, 大众化趋势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20世纪之初, 与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土崩瓦解几乎同步, 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现代社会的观念迅速普及, 日益成为社会各阶层人士共同追求的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 疏离大众无疑是没有前途的, 也是无法自下而上的。而传统的中国画则是“非闾阎鄙贱之所能为也”的雅事, 其精英性质和疏离大众的特点是根深蒂固的。面对汹涌而到的大众化浪潮, 中国画必须作出毫不苟且的回答:是继续孤芳自赏地坚持精英原则以作茧自缚, 以致有朝一日地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 还是主动转换体格, 让古老的中国画艺术在新时期争得生存的空间, 参与到新文化的构建中来。

2. 传统中国画轻视色彩与形似的创作原则阻滞了中国画的多元拓展

中国画在世界绘画艺坛上能自成体系, 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它有着不同于其他绘画艺术的独特的评审标准与创作原则, 概括起来就是:气韵与笔墨。与对气韵笔墨的极端强调相对立的是对色彩与形似的极端轻忽甚至蔑视。翻开中国古代的任何一部画学著作, 皆有此类证据, 如“画道之中, 水墨最为上”, “古画画意不画形”, “论画以形似, 见与儿童邻”等, 以致对任何企图突出色彩与图像的做法均要斥为“习者之流”。这种削弱绘画造型功能与视觉效果的创造原则无疑不能适应时代。

3. 中国画旧的语言体系在表现现代景观时力不从心

丰子恺在《谈中国画》一文中指出:

中国画真有些古怪:现代人所作的, 现代家庭里所挂的中堂、立幅、条屏、尺页, 而所画的老是古老的状态, 不是纶巾道服, 便是红袖翠带。从来没有见过现代的衣冠器物、现代的生活状态出现在宣纸上……

丰子恺所指责的中国画一味迷恋孤山旷水、纶巾道服的古怪现象, 除了某些画家的刻意好古外, 更多的是出于无奈。仍然以山水画为例, 传统的山水画“丈山、尺树、寸马、豆人”, 很少讲究人造景观, 文人画家们对附置于山水之上的草亭、茅屋、渔夫、樵子之类大多草草为之。而这些点景之物皆为古代农耕社会中的日常所见, 所以画家虽不经意, 但却与自然界中的山水造化天然凑泊, 十分和谐, 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憧憬和理想。时至今日, 昔日的草亭茅屋代之以铁路高楼, 渔夫樵子代之以西装革履的俊男和新潮前卫的靓女。这些现代工业文明的骄子, 一旦置身于以农业文明为背景的山水画之中, 立即显出其彼此的抵牾和滑稽来。

在花鸟画领域, 传统中国画的画家们过于专注那些便于寄托文人理想和情趣的少数品种, 而且即使是那些少数品种, 其绘画语言和表现手法也十分贫乏, 与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审美需求相距甚远。而在人物画方面, 传统中国画的表现语言不是致力于人体结构和动作造型, 而是致力于富有书法性笔意的衣褶。这种绘画语言表现峨冠博带、宽袍大袖的古人也许较为适宜, 然而用以表现积极向上、奋力拼搏的现代人则未免显得捉襟见肘, 难以措手。

综上所述, 由于大众化潮流的冲击、大众审美的多元化需求和传统中国画语言的单调贫乏, 中国画的现代转型成为一个不可回避和刻不容缓的重任摆在每一位国画从业者的面前。

二、我们该怎样做

面对传统中国画与现时代的种种不相适应, 抱残守缺、固步自封是不合时宜的, 我们应积极回应时代的要求, 调整自己的方向, 去除与时代精神相背离的因素, 端正自己的价值观念, 完善自身的语言思维。

第一, 面对汹涌而到的大众化浪潮, 中国画的出路只能是调整方向, 走出自我封闭的象牙之塔, 积极吸收大众文化的积极因素, 克服精英文化的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为日趋边缘化的中国画艺术注入生机与活力。

第二, 在今天的图像时代背景下, 如何既能保持中国画的笔墨气韵, 又能加强色彩、图像的视觉化效果, 以适应新时代的中国画的消费群体的审美需求, 无疑是当代中国画转型的重要课题。传统中国画重笔墨轻造型、重气韵轻色彩的审美趋向在特定的时代条件下有其积极的意义, 使其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格调, 但也造成它的封闭和保守。在多元并进的现时代的文化语境下, 单一的“轻墨落素”、“逸笔草草”已不能适应人们的多元审美需求。而真正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在坚持中国文化种性与艺术本质的前提下, 适当地吸收西方绘画的有益成分和民间绘画的朴拙因素, 扩展笔墨的表现力, 解放色彩, 重视图像, 对传统中国画以线条为核心的语言体系进行体格转型意义上的解构和重构, 从而弥补中国画视觉效果不足的缺陷, 使中国画的美学特征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和凸显。

第三, 在中国画体统笔墨语言无法与现代事物相匹配的方面, 我们除了应该继承传统外, 更应该对旧的语言体系进行改造, 即在继承旧的语言体系的基础上, 融合借鉴西方绘画或民间绘画的某些因素, 创造出一种新的绘画语言, 从而达到减少乃至化解中国画旧的语言体系与新的表现内容之间不相适应和无法满足的矛盾。

第四, 在现时代, 人们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 审美意识也随之不断变化, 视野变得越来越广, 人们对中国画新的发展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现代艺术的向前推进, 在传统与现代、国画与西洋画, 乃至国画本身的各个画种间的关系, 从审美的角度来说, 界线变得愈加模糊, 中国画原先以水墨画为主的定式无法在水墨画中解脱。唯有真正地以新颖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绘画语言来表现, 才能体现出中国画的现代审美价值, 开启中国画的新篇章。

第五, 由于现代物象的丰富多彩, 直接感观物象早已被不断更新换代的电视、影像、电脑等传媒所代替, 绘画原本依赖的直观物象的单一模式表达内心的再现方式已经过时, 艺术家的创造能力越来越显得重要。如何用新的审美精神弥补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所带来的精神空虚, 恢复人们的心灵自由与平衡, 就成为审美文化的一大课题。传统的中国画是以其审美形式的和谐特征作为法则的, 要求物象与笔墨情趣相统一等。而现代人们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生活不断无序化, 这就导致精神上的负面影响加大, 原有的艺术和谐并不能医治人们的心灵创伤, 因而呼唤艺术要对人生深切体察, 终极关怀。新的艺术的不和谐将成为新的和谐, 不规范成为新的规范, 不完美成为新的完美。所以对新中国画的审美观念, 不能以简单的词汇来阐释, 否则, 艺术就将失去魅力。

三、对中国画的前瞻

在中国画的现当代转型的路途中, 几代中国画创作者殚精竭虑, 前赴后继, 不断求索, 演出了一幕又一幕精彩感人的生命活剧。展望未来, 虽然种种偶然和必然的神秘雾障使得中国画的发展前景充满无穷的变数, 其演变的结果既非人类的智慧所可预料, 更非笔者的绵力所能妄指, 但是中国画未来无限可能的未知却蕴含着某些万变不离其宗的可知。这种“可知”概括而言, 可大致归纳为以下两点:

第一, 中国画还将继续发展和演变, 今后的中国画必不同于今天的中国画, 更不会同于过去的中国画, 这一点表现在形态体格上尤为如此。

第二, 中国画今后的发展演变, 仍将是一个总体上变动不居与阶段性相对稳定的漫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中国画的文化种姓和艺术本质是不可改变的原则性;不断探索、试验、反复、突围, 以期与其所处的时代和情境相协调, 则是能够改变的可允度。

时效与前瞻 篇2

于长义

时效是指权利经过一定期间所产生的变动效果。根据最新民法理论,时效分为可变时效和不变时效,可变时效分为消灭时效、取得时效,不变时效即除斥期间。消灭时效分为实体权消灭主义、诉权消灭主义和抗辩权发生主义。诉权消灭主义分为起诉权消灭主义和胜诉权消灭主义。根据最高院的诉讼时效司法解释,我国的诉讼时效由胜诉权消灭主义转为抗辩权发生主义。

一、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是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自己民事权利的期限,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诉讼时一般为2年,但涉及商品质量不合格、人身损害、寄存保管、租金的,诉讼时效为1年。但诉讼时效从权利实际被侵害之日起最长不超过,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超过诉讼时效起诉的,丧失胜诉权;对方放弃或不主张诉讼时效利益的,实体权利仍将得到法律保护。

工程索赔中,工程款、窝工损失、奖金、利息及违约金、过期赔偿等债权的诉讼时效一般为2年。关于工程质量索赔时效阐述如下。

1、工程质量索赔不适用1年的诉讼时效。因为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建设工程不属于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而商品是用于交换的产品,因此,建设工程质量不适用商品质量不合格的诉讼时效。

2、工程质量索赔时效一般会超过20年,人民法院可依法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A、《建筑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建筑物在合理使用寿命内,必须确保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的质量。”;第二款规定“建筑工程竣工时,屋顶、墙面不得留有渗漏、开裂等质量缺陷;对已发现的质量缺陷,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修复”。因此,对于屋顶、墙面及一般质量缺陷的诉讼时效为2年,但对于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的质量缺陷则为其合理设计寿命。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试行)》,按民用建筑的主体结构确定的建筑耐久年限分为四级:一级耐久年限为1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指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总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二级耐久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建筑;三级耐久年限为25――50年,适用于次要建筑;四级耐久年限为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也就是说,除临时性建筑以外,民用建筑的合理使用寿命最低也应在25年以上,在这个期间内,必须确保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和主体工程不发生影响建筑安全使用的质量问题。在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寿命期内,因地基基础工程或主体结构质量问题造成安全事故的,有关责任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B、《建筑法》第八十条规定:“在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寿命内,因建筑工程质量不合格受到损害的,有权向责任者要求赔偿。”房产的设计寿命一般为50年,低于住宅的土地出让最长年限70年,但在50年的房屋使用期限内,若发生质量问题而受到损害的有权向责任者索赔,50年的索赔期限一般也会超过20年的索赔时效。

二、索赔时效

根据《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试行)GF--0216 》通用条款16.2索赔条款,承发包双方互相索赔的时限为30日,过期不索赔对方不再承担任何责任。()该文本相对于此前的通用文本,时间由28天改为30天,更重要的是明确规定了“过期不索赔对方不再承担任何责任的条款。”因此,该30天为除斥期间,过期产生的法律后果是直接丧失了索赔的实体权利,对方不在承担任何责任。即使权利人有权在诉讼时效期间内起诉,但因为实体权利已经丧失,法院不会保护权利人的实体权利。

三、诉讼时效与索赔时效的差别

索赔时效和诉讼时效均是为了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维护正常稳定的交易秩序,“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区别是:诉讼时效是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自己民事权利的期限,是法定时效,其指向的对象是法院,是权利人寻求法院公权力的保护期限。索赔时效是权利人请求义务人确认和给付债权权利的期限,是约定时效,其指向的对象是义务人而不是法院,是权利人依约定谋求私权保障的期限。索赔时效不是诉讼时效,索赔时效应理解为除斥期间,不是消灭时效,超过索赔时效丧失的是实体权利,义务人的给付将构成不当得利,有权要求返还;超过诉讼时效丧失胜诉权,实体权利不丧失,义务人给付的无权要求返还。权利人有权在超过索赔时效的诉讼时效期限内起诉,但其实体权利得不到法院保护。

创新与前瞻 篇3

北汽集团首次参会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童立在此次会议中以“实施创新驱动,加快传统动力总成的升级换代”为题发表讲演。

马童立从新能源及传统动力总成升级两个方面介绍了北汽集团技术发展路线,通过与德国西门子、韩国SK、美国ATIEVA等公司的合作,加快提升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匹配能力和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水平。在开发节能减排产品的技术创新路径上,北汽集团重点围绕两个方面举措,一是继续加强传统汽车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包括发动机和变速器技术升级;另一方面,是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产业化。

北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是以整车集成能力建设为手段,以电机、电池、电控等核心零部件开发能力建设为抓手,坚持以“纯电驱动”为产品开发主要技术路线,开展产品研发能力建设;通过整车研发团队建设,组建普莱德电池合资公司、北汽大洋电机合资公司,形成近1000人的新能源研发团队,初步掌握了整车集成、电机、电池、电控关键技术。基于北汽自主品牌传统车型,完成了E150EV、绅宝EV及威旺306EV三款纯电动乘用车产品开发,并投入市场,实现超过2000辆的生产销售。

沃尔沃零排放战略

沃尔沃零排放战略已经提出多年,在会议现场,该公司高级副总裁兼研发部门主管peter Mertens 博士强调,生物燃料应该被更多的开发和利用,针对发动机创新研发,沃尔沃主要在升压装置、低温燃烧、活塞材料改进等方面创新技术。沃尔沃绿色驾控战略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传统发动机车型的改进;第二个阶段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与纯电动车研发;第三阶段是到2020年,沃尔沃所有车型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为每公里90?100克,直至最后实现零排放。

peter Mertens博士在此次会议上还就应用在全新沃尔沃XC90上的两升新型柴油机进行主题讲演,新一代的XC90是被沃尔沃寄予重望的一款车,它是第一款使用沃尔沃新设计理念的量产车、也将是描绘沃尔沃品牌车型未来设计走向的车型。除了设计领先潮流以外,在技术配置方面XC90也是集大成者,沃尔沃的SPA平台实现了模块化,另外,其下一代发动机也将整合先进技术。

沃尔沃XC90柴油发动机配备i-ART(智能高精度精细技术)喷射系统,这项由日本电装研发的技术,在每个喷油器中设有闭环控制系统,基于喷射器上的油压和温度传感数据自主调节喷油量和供油正时,比传统的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更精密。

其他前瞻技术

主要为现在和将来在道路交通、整车技术和动力总成方面开发解决方案的德国FEV公司也参加了本届中国亚琛汽车和发动机技术年会,FEV强调改善汽油机和柴油机燃烧过程和降低排放的方案。为说明这一点,FEV在此次年会上展示了两级可变压缩比连杆等前沿技术,它们将进一步为降低油耗和排放提供潜力。FEV的可变压缩比系统是通过将活塞销安装在一个偏心的可旋转机构上实现的,其优点是不需要任何外力,只需通过发动机内部气体力和惯性来驱动。此次FEV公示展出的1.0L福特Ecoboost发动机在2014年度三次获得国际发动机大奖。

用于BMWi8的新三缸双极增压汽油机;丰田全新2.0L直列4缸ESTEC D-4ST发动机增压直喷汽油机;德尔福柴油共轨系统……本届中国亚琛汽车年会上还有许多的前沿科技话题,对于来自国内外的汽车工程师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行业聚会。

中国区域经济的演进与前瞻 篇4

区域经济是大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高效运行的前提, 对于自然和社会人文条件地区差异大的多民族大国, 区域协调发展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 亦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故此,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成为“五个统筹”的重要内容,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 艰难地探索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开启了国家发展的历史新纪元。

改变地区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的这份旧中国留下的沉重遗产[1]。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953~1957) 按照“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 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 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 并且利于备战”[2]的原则, 5年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沿海与内地分别占46.7%和53.3%, 5年内动工的694大型工业项目中, 222个摆在沿海地区, 472个建在内地。当时重工业建设的重点在东北, 特别是辽宁的鞍山、沈阳、阜新等地, 围绕冶金、机械制造、煤炭工业等的大规模改扩建与新建, 较快地形成了支撑全国经济建设的装备、钢铁与有色金属、能源的供应基地。内地建设中, 80%以上的投资集中在湖北、内蒙古、四川、甘肃、山西、河南、黑龙江和吉林9省 (区) , 集中建设了武汉、包头、成都、兰州、西安、太原、郑州、洛阳、哈尔滨、长春和吉林市等工业基地。

第二个五年计划 (1958~1962年) , 原定的部署是:继续加强东北工业基地;充分利用、适当加强华北、华东、中南沿海城市的工业;内地除继续进行武钢、包钢等新基地的建设, 同时在西南、西北和三门峡周围地区进行以钢铁、有色金属和大型水电站为中心的新基地建设;继续建设新疆的石油和有色金属工业, 加强西藏的地质工作。起于1958年夏秋的高指标、瞎指挥和浮夸风的泛滥, “小土群”星罗棋布, 新铺工业基点数以万计, 打乱了原有的正确部署, 使国民经济陷入严重困难, 不得不从1961年起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并在“二五”计划期届满, 继续“三年调整” (1963~1965年) 。从1958~1965这8年, 尽管经历了相当大的曲折, 但是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终究建起了鞍山、本溪、武汉、包头、上海、北京 (首钢) 、太原等10个钢铁基地, 钢产量达到了1223万吨 (1965年—下同) , 建成了抚顺、阜新、开滦等几十个大型煤炭和煤电基地, 原煤产量达到2.32亿吨, 特别是60年代初期在松辽盆地建起了大庆油田, 连同原有的玉门、延长等油田, 1965年原油产量达到了1100多万吨, 实现了国内需求全部自给。

早在1965年4月, 根据毛泽东对当时国际形势的估计, 中央发出了《关于加强备战工作的指示》, 第三个和第四个五年计划 (1966~1970年和1971年~1975年) 都以备战为中心, 突出国防建设, 在工业和整个经济布局上突出大三线[3]。

2 “两个大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 早在按照“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 医治“文革”十年创伤之时, 就提出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 带动大部分地区, 这是加速发展, 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4]。随后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将先富帮带后富的“大政策”发展为“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思, 提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 使这个拥有2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 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 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 又要求沿海地区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 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4]。如果说“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是从时间维角度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的时序安排, 那么, “两个大局”, 就是从空间维角度, 对疆域广袤的中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就宏观经济布局和区域经济关联的战略进行部署。

从“六五计划”起, 国家计划 (规划) 中开始专门列出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篇章, 《六五计划》 (1981~1985) 按沿海、内陆和少数民族地区3类, 分别指出其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七五计划》 (1986~1990) 改按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三分法”, 一直沿用到“十五”计划 (2001~2005) 。

按照“两个大局”, 加快沿海地区对外开放, 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的战略构想, 从20世纪80年初开始, 先从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起步;继而, 进一步开放了大连、天津、上海、宁波、广州直至北海市等14个港口城市, 在对外开放方面, 比照执行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随后又陆续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厦 (门) 泉 (州) 漳 (州) 闽东南地区、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海南设省建经济特区, 直至90年代初加快浦东新区的开发与开放, 并首先在这些城市/地区, 建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等, 随后逐步推向中、西部地区;上述功能区, 既是改革的先行先试的“试验田”, 又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平台, 更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地, 用较短的时间, 在投资环境、体制机制和人才诸方面, 形成优势, 在“点”上构建起产业集聚的高地, 新技术的战略支点, 对“面” (区域) 上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效应。这样, 通过点——线——面的结合, 在东部沿海地区, 构筑起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依托区位和侨乡等优势, 加快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有效地发挥了对外开放的门户与窗口作用;率先改革、率先开放, 尽快融入国际经济的大循环, 抢先抓住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第三次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 通过多途径、多方式的承接, 使东莞、昆山、慈溪等一大批昔日的农村, 用十余年时间, 迅速成长为工业基地、经济重镇, 吸纳了数以千万计的内地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 逐步扩大出口, 从轻纺消费品起步, 到机电产品直至成套设备, 换回当时国家紧缺的外汇, 引进先进技术与装备。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 成为拉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前行的“三驾马车”, 带动了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和沿 (长) 江、沿 (陆地) 边 (境) 与内陆省会城市的对外开放, 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梯次推进中于“八五”期间 (1991~1995年) 形成。对内对外开放, 结束了地区经济社会生活长期的封闭沉闷, “敢为人先”, “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只争朝夕的竞争意识, 从深圳蛇口等开放窗口, 吹向神州大地;改革, 使地区、使各级地方政府在国家统一政策下, 拥有自主发展的职权与职责, 一改以往像算盘珠一举一动都等待上级指令的拨动, 地区经济活力迸发而出, 中华大地呈现一派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之势。

20世纪80年代, 内地经济亦有较快发展, 特别是中、西部众多能源、原材料基地, 对支持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转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终因区位、自然和历史基础条件与沿海地区的差距, 通过经济体制转轨和差别政策的双重放大, 到90年代初期、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有所扩大。面对寻求加快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捷径伴生的国内社会成本显现之时,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着重论述了“什么时候”、“在什么基础上”由第一个大局过渡到第二个大局, 对前一个问题他明确指出:“太早这样办也不行, 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可以设想, 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4];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到 (第二大局) 那个时候, 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 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4]。

根据邓小平同志上述深邃思想, 十四届五中全会 (1995年9月) 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 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之一, 并制订了相应举措[5]。“八五”、“九五”期间 (1991~2000年) , 国家投入巨资改善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 贯通9省 (市) 的南北大通道京九铁路、连接桂滇黔三省的西南出海通道南昆铁路等相继建成运营。到世纪之交, 当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相继提前实现, 国家经济实力上到新台阶 (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万亿, 达到99214亿元) ,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及时地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作为迈向第三步战略目标的第一个重大战略决策, 为21世纪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从多方面拓展了新的空间。西部大开发从2000年起全面启动, 标志着“第二个大局”拉开了帷幕。

3 走向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 党的十六大作出了“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决策, 2003年10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随后还编制、公布了包括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三市二盟③145万平方公里广袤地域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在全面总结我国经济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 特别是整合世纪之交以来,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陆续推出的重大战略举措的基础上, 提出了:“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从国家全局需要和不同区情出发, 提出不同区域各自的定位与发展重点, 实施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从“十一五”规划开始, 以四大广域政策覆盖区, 取代“三分法”, 即西部地区12省 (市, 区) (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内蒙古) , 东北3省 (辽宁、吉林、黑龙江) , 中部地区6省 (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 , 东部地区10省 (市)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海南) 。在进入“十二五”规划期的前夕, 国务院颁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2010.12.21) , 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不同地理空间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现有开发强度与发展潜力, 确定相应的主体功能与开发方向、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规划》分国家级和省级两个层面, 国家级主体功能区, 按开发方式分为4类:对现有经济规模较大、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 需通过更新再配置的城市化地区, 划为优化开发区域;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 集聚人口和大型工业条件较好、具备大规模开发的地区, 划入重点开发安全区;对拥有大面积连片基本农田有较好的农业发展条件, 从国家保障农产品供应安全出发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农产品主产区和关系全局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 划入限制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为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珍稀动植物基因资源而设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等, 划入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功能区。从开发内容的视角看, 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 属于以提供工业产品和服务产品为主的城市化和工商业集聚区;限制开发区中以提供各种农产品为主的地区, 属于农产品主产区;限制开发区中的其余部分和禁止开发区, 则属于维护自然文化遗产, 提供生态产品的重点生态功能区。

根据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结合国家交通运输网络、国家能源基地开发与输送通道布局, 以及森林资源分布等, 勾勒出了国家城市化、农业与作物布局和生态安全的空间战略格局:

城市化战略格局以“两横三纵”为主轴线, 陇海——兰新陆桥通道和沿长江通道为“两横”;“三纵”即沿海大通道, 京哈与京广、京九通道和包 (头) 昆 (明) 通道。全国21个主要城市群通过5条城市化主轴线和相应的交通运输、信息设施等实现网络连接。

农业战略布局, 以“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是保证国家农产品安全的7个主要农业区;与此同时, 推进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 分别向最适生的区域集中, 形成23个或更多的某类农产品的优势产业带, 通过种养区域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化,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根据我国三级阶梯地势等自然本底, 构建以“两屏” (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 “三带” (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 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 连同各类生态功能区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两大战略相配合, 使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与国土的合理利用, 人口的适当分布, 经济的科学布局紧密结合;既解决区际发展的协调分工, 又重视区内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不同区域定位清晰, 相互优势互补, 协调联动, 国土空间高效可持续利用,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均等化的目标。

3.1 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第一个10年 (2000~2009) , 在中央预算内建设资金、长期建设国债资金的带动下, 社会资本和区外、境外资金的进入,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幅超到20%, 基础设施建设, 环境生态治理取得实质性进展, 青藏铁路、西气东输一线、二线、西电东送等举世瞩目的重大工程相继建成投入运营;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超过10%, 特别是从2007年起, 年增长率连续4年超过东部, 2010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达到18.7%, 比大开发前提高一个多百分点;西部人均GDP相当于东部地区的45.2%, 比大开发前夕提高了两个多百分点。

进入第二个10年, 将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 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围绕“两个加强” (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 , 有效利用对口帮扶与政策支持, 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的步伐, 建设国家能源、战略资源接续地和资源深加工基地, 有序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 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将特色农业、旅游业培育成地区优势产业;强化新疆优质棉花产业带、渭河流域、河套灌区和河西走廊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等。

“十一五”期间, 集中力量培育了成渝、关中——天水和广西北部湾3个核心经济区, 今后在继续提升上述3区的同时, 还将重点建设呼 (和浩特) 包 (头) 鄂 (尔多斯) 榆 (林) 、宁夏沿黄经济区 (银川市和吴忠、石嘴山、中卫等) 、兰州——西宁 (含白银、格尔木) 、天山北坡 (以乌鲁木齐——昌吉为中心, 含石河子、奎屯、克拉玛依、乌苏和伊犁河谷地区) 、黔中 (贵阳和遵义、安顺、都匀、凯里) 滇中 (昆明和曲靖、玉溪、楚雄等) 和藏中南地区 (以拉萨为中心的藏南河谷地区) 等重点开发区。同时针对青藏高原、黔滇桂喀斯特地区、黄土高原和新疆、内蒙古沙漠戈壁不同的生态问题, 构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或防风固沙的生态功能区。

3.2 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东北地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工业建设的重点, 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为国家发展与国家安全做出过历史性重大贡献, 同时亦是计划经济历史积淀最深的地区。路径依赖的消极影响, 体制与结构双重老化导致国有经济比重偏高、经济市场化程度低, 企业设备与技术老化, 结构调整缓慢, 历史包袱沉重, 矿竭城衰问题突出, 下岗职工多, 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 使东北地区在经济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大势中相形见拙。为及时扭转相对衰退的“东北现象”, 2003年10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从政策、资金和项目上, 给予了有针对性的支持。振兴战略从深化改革开放入手, 激活了地区经济发展活力, 2004年以后, 东北地区经济年增长率连续多年超过10%, 2009年辽吉黑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过3万亿元, 在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已回升到8.4%, 2009年9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突出了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

首先, 通过装备制造、原材料、汽车和农产品深加工等既有优势产业的升级、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 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发展现代农业, 构建稳固的国家粮食战略基地, 完善东北地区的现代产业体系。在经济布局上, 重点推进沈阳经济区④、辽宁沿海经济带⑤、长 (春) 吉 (林) 图 (们江) 经济区、哈 (尔滨) 齐 (齐哈尔) 工业走廊和牡 (丹江) 绥 (芬河) 对外开放地区的发展, 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和沿边境地区开放开发;支持资源枯竭城市与地区转型发展;抓紧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森林生态区和三江平原湿地生态功能区的建设, 以保证可持续发展。

3.3 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中部6省陆地面积占全国的10.7%, 人口占全国的28%, 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19%左右, 无论在区位、资源、产业基础和人才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 矿产资源丰富, 是国家煤炭、水能和原材料的主要生产与输出基地, 亦是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 地处全国水陆交通运输网的中枢, 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区位优势;人口众多, 人口密度高, 经济总量达到相当规模, 但人均水平低。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 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总体要求与战略定位, 即努力把中部地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为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随着《意见》的贯彻落实, 中部崛起之势已显端倪, 中部6省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过8.5万亿元, 在全国的占比达到19.7%, 比“十一五”初提高了1个百分点。

今后将有序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与自主创新有效结合, 围绕“三基地——枢纽”, 加快中部地区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坚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 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依托黄淮平原、长江中游、汾河平原等农业主产区, 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优质水稻、专用玉米、优质棉花、畜产品和水产品产业带。以“两横” (陇海铁路沿线、长江中游沿线) 、“两纵” (京广、京九铁路沿线) 为主轴线, 以郑州、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和太原为核心, 重点推进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合肥经济圈与皖江产业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太原城市群⑥的建设, 促进人口和产业向其集聚, 带动周边县域经济发展, 同时推进大别山、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和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及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建设, 遏制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恶化。

3.4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东部10省市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 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 其面积不足全国的1/10、人口约占全国的1/3, 提供了一半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 (53%) , 在全国进出品贸易总额中占87.6% (均为2010年数据) 。多年来快速发展和高投入、高消耗、重污染使东部的一些城市与地区土地、水等资源与环境容量已难负其重, 近些年来受人民币升值, 要素成本上扬等诸多影响, 东部一些代工/贴牌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举步维艰,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继续蔓延、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 10省 (市) 正结合各自的省 (市) 情, 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 实现率先发展, 继续发挥对国民经济的引领与支撑作用, 在改革开放中起到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

京津冀、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作为国家层面的优化开发区, 通过优化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城镇布局和人口分布, 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构建引领全国、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区域, 同时有序的向中西部和省内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腾笼换鸟”。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特大城市, 将突出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突出现代服务业和高端产业发展。北京从打造“五都” (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 和谐宜居之都) 入手, 朝着建成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前进。上海市的目标是建成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与航运四大中心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河北省沿海经济隆起带、冀中南、东陇海和海峡西岸经济区⑦作为重点开发区, 将成为东部地区的新增长极, 分别建成为国家精品钢铁、高分子材料基地和现代物流中心, 国家新能源、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海峡西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与对外开放新通道。沿海各省 (市) 按照陆海统筹原则, 发展海洋油气、海洋运输、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 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同时抓紧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化等生态功能区建设与江河湖泊的治理,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是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与任务, 亦将在朝着两个宏伟目标迈进的征程中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1].谷牧回忆录[M].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7:174

[2].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04-25

[3].国家统计局.新中国60年.2009

中国广播业现状观察与前瞻思考 篇5

一、发展现状

2008年以来, 广播媒体面对新媒体快速发展带来的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创新发展的重重阻力与障碍, 坚持深化改革、抢抓机遇、积极探索、开拓创新, 努力打造本土化、多样化、专业化、品牌化的节目形态, 大力推进节目营销、广告经营和产业发展。

(一) 发展格局正在调整。

据统计 (不包括港澳台) , 2008年底, 全国有广播电台257座, 广播电视台2069座。[2]2009年底, 广播电台251座, 广播电视台2087座。[3]2010年底, 广播电台227座, 广播电视台2120座。[4]2011年底, 广播电台197座, 电视台213座, 广播电视台2153座。[5]2012年, 广播电台169个, 广播电视台2185个 (含县级广播电视台1992座) , 付费广播频率14个。[6]上述数据表明, 在新一轮广电传媒业改革中, 伴随着电台、电视台合并的脚步, 广播与电视、新媒体的融合进一步加快, 广播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

(二) 传播能力稳步提升。

据统计 (不包括港澳台) , 2008年, 全国公共广播节目套数2437套, 付费广播节目套数1套, 生产制作广播节目649.40万小时, 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1162.97小时, 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0%。[7]2009年, 全国公共广播节目套数2520套, 付费广播节目套数1套, 生产制作广播节目671.65万小时, 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1226.55小时, 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3%。[8]2010年, 全国公共广播节目套数2549套, 付费广播节目套数3套, 生产制作广播节目681.42万小时, 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1266.03小时, 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8%。[9]2011年, 全国公共广播节目套数2587套, 付费广播节目套数3套, 生产制作广播节目693.70万小时, 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1305.75小时, 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1%。[10]2012年, 全国公共广播节目套数2831套, 付费广播节目套数14套, 生产制作广播节目718.82万小时, 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5%。[11]数据显示, 我国广播频率数量、节目制作能力和综合覆盖率持续提高, 广播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三) 广告收入持续增长。

广告是传统广播经营创收的主要来源。2008年以来, 受世界经济发展放缓的影响, 媒体广告资源总量增长收紧, 广播广告却持续保持了高速增长。2008年全国广播广告收入为72.23亿元, 比上年增加6.84亿元, 同比增长16.91%。2009年全国广播广告收入为81.46亿元, 比上年增加9.24亿元, 同比增长12.25%。2010年全国广播广告收入99.58亿元, 同比增长22.24%。2011年全国广播广告收入123.32亿元, 同比增长23.84%。2012年全国广播广告收入136.20亿元, 同比增长10.44%。[12]与此同时, 新媒体广告价值日益凸显, 改变了企业广告预算结构, 越来越多的广告投向新媒体和自媒体, 不断分流传统广告市场, 也在改变着广播电视广告收入结构, 电视广告收入在广电媒体广告总收入中的占比已从2008年的86.81%下降至2012年的82.37%, 新媒体的广告占比由2008年的2.90%上升至2012年的6.91%, 广播广告占比由2008年的10.29%上升至10.72%。[13]广播广告收入保持高速增长和在广电媒体广告总收入中的占比持续增长, 充分彰显了广播媒体在传媒领域依旧拥有强大的广告吸附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 频率定位更加清晰。

广播频率专业化、类型化是广播媒体发展的基本方向, 面对新媒体的挤压和受众市场的细分, 广播频率正在从大综合向专业化、类型化演进。中央和省级、地市级广播频率已经实现了小综合、大专业的转变, 正在从专业化向模式化推进, 变“广”播为“窄”播, 以“窄”播实现整体的“广”播。2002年12月20日, 我国第一个类型化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开播, 开启了我国广播类型化发展的新纪元。2008年以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的加快, 特别是家庭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 以交通广播、汽车广播为代表的类型化广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广播频率迈入类型化发展新阶段, 实现了广播从“媒体本位”到“听众本位”再到“目标听众定位的主流化”的转变, 频率定位更加清晰准确, 广播发展由栏目品牌化进入频率品牌化发展时期, 对于大中城市、东部发达地区来说, 谁拥有更多的频率, 谁就掌握了类型化发展的更多主动权, 广播频率的资源性优势也就更加突出。

(五) 制播分离有序推进。

广播改革处在从单个节目制播分离向节目制作部门制播分离再向频率或全台可经营部分转企改制三个层次渐进式推进、同时并存。节目制播分离是通过招标的方式把广播节目交给社会化公司制作, 或者把节目制作和经营委托社会化公司运作。1997年,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在全国率先通过招标的方式引进社会化公司参与节目制作, 这是广播制播分离改革的最初尝试。2008年以来, 广播制播分离步伐明显加快, 以频率或台为单位整合资源、组建公司, 开启了广播制播分离改革新篇章。2008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实施制播分离, 频率作为播出平台, 负责频率规划、节目审查和安全播出, 节目制作和经营则委托北京央广智库广播有限公司。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成立了节目制作中心, 把除新闻性节目外的节目统一交由节目制作中心策划、制作、编辑、包装、推广和销售。浙江电台交通之声把宣传与经营剥离, 成立了浙江交通旅游传媒有限公司, 率先走出了广播“频率+公司”的制播分离模式;甘肃广播电影电视总台成立了甘肃三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负责各广播频率节目策划、制作、包装、推广, 广告经营和大型活动承办。制播分离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体制束缚, 让广播产业化发展成为可能。

(六) 跨区合作不断深化。

我国广播结构是按照行政区划建立起来的, 每家广播电台只能在自己的行政区域内覆盖播出, 成为影响和制约广播媒体发展的体制障碍。2004年, 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淄博等地电台成立半岛城市联盟, 联合打造《半岛城市新闻》, 实现了地缘性电台的跨地区覆盖。2009年9月24日, 北京、上海、安徽、江苏、陕西、河南、河北等广播电台成立了全国戏曲广播联盟, 实现了相同频率的跨省覆盖。如果说上述案例是浅层次的内容层面的跨地区合作, 那么, 广东电台与广西梧州电台、深圳广电集团与桂林广播电视台的合作, 则把广播媒体的跨区域合作引入了更深层次领域。2005年, 广东电台与广西梧州电台签订为期12年的合作协议, 梧州电台把新闻综合频率、音乐交通频率除新闻外所有节目的制作、播出、管理和经营委托给广东电台;深圳广电集团与桂林广播电视台成立“深桂广播电视合作体”, 双方共同经营管理桂林电台旅游音乐广播。纵观当前广播跨地区合作实践, 可以预期, 随着政策的放宽, 广播跨地区合作将渐成趋势。

(七) 台网融合步伐加快。

台网融合延伸了广播的传播领域, 拓展了广播发展空间。1995年4月, 美国西雅图的“进步网络”在其网页上设置了Real Audio System的使用版本软件以提供“音频点播”服务, 标志着网络广播的问世。[14]我国广播数字化、网络化发展与世界同步。1996年12月, 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办了广播网站, 成为内地第一家上网播出的广播电台。[15]随之从中央至各省市乃至越来越多的县级电台陆续建起自己的网站, 通过网络直播、听众点播、推送广播等形式满足人们个性化的收听需求, 提供的“伴听功能”和“补漏功能”, 弥补了传统广播即时性和易逝性的缺憾。北京电台把积累的音频资料按内容整理上传到北京广播网, 用户可以通过“广播回放”、“听吧”等栏目检索和收听北京电台播出过的11大类、3万多小时、11万个节目, 通过“实时广播”栏目选择收听北京电台正在播出的节目, 通过“视频直播”栏目选择收看9套开路广播的节目直播, 通过DAB数字广播终端——“听立方”, 点播、收听和保存专门为数字广播编排的13个栏目。2011年7月8日正式上线的北京电台菠萝网络电台是全国唯一支持多路广播节目混排、自定义节目播放时间和节目内容时时更新的网络电台, 拥有北京电台9套开路广播、15套有线调频广播的600多档直播和回放节目, 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由定制节目, 建立个人专属电台, 成为“菠萝蜜”。北京网络电台还设有互动功能, 用户在收听广播时适时发表意见和感言, 参与到广播节目的制作播出过程, 满足了人们参与和自我表达的诉求。台网融合变广播由单向传播为双向互动, 变“听”广播为“看”广播, 变“听众”为“用户”, 开辟了广播发展的新空间。

(八)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我国广播产业发端于制播分离, 节目的制播分离催生了广播节目制作专业公司和广告传媒企业, 频率或台制作与经营分离, 实现了把广播产业从内容制作、经营延伸到新闻出版、金融、房地产、旅游、汽车、演艺会展、酒店经营等更加宽广的领域。无锡人民广播电台成立的无锡广播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下设金融部、房产部、汽车部、综合部, 全面经营全台的节目生产、节目交易、广告经营等, 2011年经营创收1.755亿元, 同比增幅23%。[16]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把北京广播公司作为产业化运营平台, 成立了11家全资或控股公司, 经营范围涉及文化传播、节目制作、文艺演出、多媒体、酒店经营等诸多领域, 其旗下的北京交广传媒公司拥有1039汽车服务公司、1039广告公司、交广信息技术公司、二手车汽车咨询公司、交广科技发展公司和交广数字传媒科技公司6家企业。2010北京广播公司实现经营收入5.6亿元, 2011年实现经营收入4.36亿元, 2012年实现经营收入7.82亿元。在广播界不懈探索和持续推动下, 我国广播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经营创收能力不断增强, 上缴利税不断提高, 成为广播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观察分析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传媒业格局的深刻调整, 在高度市场化的新媒体冲击下,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衰退无法挽回, 边缘化趋势几成定局, 来自于体制、市场和自身的制约日益显著。

(一) 法制建设不够完善。

从世界范围内看, 广播业发达的国家都建立了完整的法律体系, 依法保护和推动广播业的发展。在广播业最发达的美国, 1920年第一家广播电台诞生, 1927年国家颁布了《广播法》, 此后随着广电业的发展, 颁布了《1934年联邦电信法》等新法, 并根据需要不断修订现有法律, 仅《版权法》1976年以来就修订了46次。完善的法律体系有效地保障美国广播业的有序发展。与之相比, 我国广播管理除了国务院颁布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就是国家广电行政管理部门下发的法规性文件, 行政性大于法律性, 其中许多政策规定都是临时性的, 今天发个文件“限制”这个, 明天发个通知“禁止”那个, 缺乏长期实施的效力。法律体系的不完善, 还影响了顶层设计, 难以从国家层面建立广电传媒业发展长期稳定的战略框架。

(二) 管理体制滞后发展。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立起来的“四级办台”体制, 在一定时期推动了我国广播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传媒业格局的调整和新媒体的兴起, 按照行政区划建立起来的“四级办台”体制问题日益显现, 每级广播电台只能覆盖同级行政区域, 行政级别高的广播电台挤压行政级别低的广播电台, 广播电台的发展空间随着行政级别的降低逐步缩小, 县级广播电台特别是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县级广播电台基本失去了市场价值, 只能依靠财政拨款勉强“糊口”;层级分开、条块分割, 阻碍了广播资源的整合, 难以形成全国广播大市场。加之, 国家对广播频率资源和信号传输功率的管控, 既不允许地方广播电台跨行政区域异地办台, 也不许加大信号发射功率异地覆盖。与广播媒体受到严格管控相比, 新媒体的发展环境则要宽松得多, 虽然没有采访权, 却可免费转载或以近乎免费的“白菜价”使用传统媒体的新闻资讯、音视频资料, 可以无偿使用网民上传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 使得新媒体迅速发展壮大, 成为传统媒体强有力的竞争者, 甚至有朝一日会成为传统媒体的“掘墓人”。

(三) 用人机制僵化固化。

从政策层面看, 我国尚未建立与广播业发展相适应的用人政策, 人员身份分为事业编制、劳务派遣或聘用人员, 有的电台把劳务派遣人员又分为特殊派遣、一般派遣和临时劳务关系, 有的电台把人员分为台聘人员、部门聘人员、栏目聘人员和临时聘用人员等, 签订的用人合同可谓五花八门。事业编制人员能进不能出, 派遣和聘用人员想进进不来, 造成同在一家电台干同样活的人, 事业编制人员干得少、拿得多、福利好, 劳务派遣人员和聘用人员干得多、拿得少、福利差甚至不享受福利待遇。同样是劳务派遣人员和聘用人员, 又分成三六九等, 身份不平等, 同工不同酬, 让派遣人员和聘用人员缺乏认同感、归属感和安全感。而新媒体平台影响力不断提升、创作发展空间大、薪资待遇优厚、合作契合度高、工作环境自由, 对优秀广播电视人才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一些业务骨干陆续选择加入了新媒体阵营, 传统媒体正在沦为新媒体的人才“培养基地”, 僵化固化的用人机制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障碍。此外, 广播机构属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人员工资总额受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控制, 一些广播机构经营效益再好、利润再高、单位再有钱, 也不能自主决定增加职工收入;相反, 经营效益再差、利润再低、单位再没钱, 职工收入也不能减少。旱涝保收、出工不出力、干多干少一个样, 难以调动事业编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事实证明, 一些人整天嚷嚷的“传统媒体缺乏人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伪命题, 缺乏市场化的用人机制才是问题的本源。

(四) 主体性质模糊不清。

我国各级广播机构没有公共电台和商业电台之分, 既不能像国外公共电台那样无需考虑经营创收, 只讲覆盖率不讲收听率, 专心致志地埋头提高节目品质, 承担起国家舆论引导、文化传播和公共服务职能, 担负起提高全民文化素养的职责;也不能像商业电台那样成为市场经营主体, 在国家法律规定和行政许可范围内, 努力创新节目形态和内容, 千方百计吸引公众注意力, 挖空心思提高收听率, 以收听率换取广告投放量, 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赚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我国广播电台作为国家事业单位, 具有党和政府的喉舌的性质、意识形态的属性, 决定了其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政府对广播电台的财政拨款有限, 又鼓励广播电台积极开展广告营销, 大力开发广播市场, 发展广播产业, 努力开辟经济渠道, 提高经营创收能力, 不断增加经营收入。广播电台既要讲社会效益又要讲经济效益, 既要发展事业又要发展产业, “事企不分”的模糊身份, 无法明确的市场主体地位, 让广播电台不可能充分参与市场竞争。

(五) 观念陈旧思维落后。

在广播产业发达的西方国家, 广播网站和新媒体已成为商业电台节目播出、品牌推广和经营创收的重要平台。我国广播网站建设和新媒体发展虽然与西方国家同时起步, 但我们是“醒得早、起得晚”, 绝大多数广播网站还只是“内网”, 处于“闲置”或“休眠”状态;用办广播的思维办广播新媒体, 形似而神非, 难以打开市场。何以至此?客观地说, 我国广播界早已认识到发展网络广播和新媒体的重要性, 看到了台网融合、新旧媒体融合是广播发展的必然趋势, 问题出在了观念和思维上。比如, 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把网络广播电视台定性为播出机构, 管理体制决定了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决定了办网模式, 用办广播的思维来办网站, 基因还是广播电台的, 靠其发育起来的广播网只能是广播电台的“复制品”, 新瓶装旧酒, 换汤不换药, 致使广播网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媒体。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差别不是名字、传播载体和接收终端的不同, 用传统媒体办出来的新媒体依旧是传统媒体, 用新媒体思维办起来的媒体才是真正的新媒体。观念陈旧、思维落后, 加上投入不足, 这样建起的广播网和新媒体内容单一、功能不足、使用不便, 既不能满足公众“一网天下”的信息需求, 也无法满足公众使用PC、i Pad、手机、数字多媒体终端的多样化、细分化、个性化、碎片化和即时性、伴随性的收听需求。许多广播网成了“摆设”属情理之中, 新媒体产业成为广播电台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六) 市场机制尚未建立。

我国广播产业还囿于行政化管理体制之内, 受到法律、政策和制度的严格规制, 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禁止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的进入, 自身又无法完全面向市场跨界融资;行政化的管理体制, 管理层级多, 决策效率低, 面对市场瞬息万变、商机稍纵即逝的传媒市场, 迫切需要扁平化管理、高效率决策作支撑, 现行管理体制与广播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行政化建立起来的广播电台分割了广播产业的发展空间, 让广播产业进行跨行业、跨地区发展困难重重, 优质资源无法有效整合, 产业链无法形成, 固化了四级广播电台的产业规模和排列顺序, 层级低的广播电台产业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固化了广播电台的主体性质, 迟滞了广播产业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既阻碍了全国广播大市场的形成, 又影响了广播产业参与国际广播市场的竞争。

三、前瞻思考

在看到广播发展面临严峻形势的同时, 也要看到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新媒体的勃兴、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和汽车家庭化的普及, 为广播发展提供的新机遇, 应深化广播体制改革, 开辟广播新的天地。

(一) 完善法律制度体系。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广播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的支撑。加快建立以《宪法》为基础, 《新闻法》、《广播电视法》为主体, 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规章为补充的法律体系, 依法规范广播管理机构、广播电台生产传播行为和广播产业从业人员的行为操守, 把管理者和从业者的责、权、利划上等号;依法实施对广播生产、播出和传输的监管, 减少印发“禁令式”、“通报式”等“临时性”、“短期性”文件, 提高政府行政监管的权威性、长期性、规范性和合法效力。加快建立起法制基础上的广播机构制度体系, 把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到广播节目生产、播出传输、广告经营、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全部过程。让广播业行走在法制的天空下, 徜徉在制度的环境中, 让全社会都能参与广播的监督管理, 依法保障广播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 推进广播业顶层设计。

随着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不断深化, 广播的商业价值日益凸显、产业规模不断升级, 迫切需要依法对现行的广播体制做出制度性调整, 重新进行顶层设计,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广播体制和游戏规则, 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广播发展战略框架。借鉴国外广播发展成功经验, 尝试公共电台与商业电台分离, 从现有电台中拿出1—2个频率办公共电台, 保留行政级别, 变差额拨款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完全公益化, 着重于覆盖面、到达率, 弱化收听率, 不播出广告, 不从事商业活动, 做好舆论引导、文化传播和公共服务工作, 在全社会依法监督下, 承担起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提升全民文化素养的重要职责。让商业电台完全走向市场, 明确市场主体地位, 充分参与市场竞争, 在法律框架下, 开展节目生产、制作、包装、播出和销售, 依托频率开展广告营销和市场开发, 依托广播节目打造内容线下产业链, 依托新媒体打造广播增值服务产业链, 通过合资合作进入非广播、非文化产业领域, 通过资本运作融资上市、扩大产业规模、壮大经营规模, 实现做大做强。构建公共电台与商业电台定位精准、分工清晰、职责明确、协调发展的格局, 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发展体系。

(三) 放宽广播机构设立许可。

在国家大力倡导和支持下, 我国广播产业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仍要看到存在的差距。据不完全统计, 在人口3亿多的美国有开路广播电台1.5万余家, 我国有13亿人口, 但仅有开路广播电台169个、广播电视台2185个 (含县级) 、节目套数2587套, 在全国56个民族中, 有许多民族尚无自己语言的广播。我国广播频率与我国经济发展、人口数量、民族构成、阶层分布、人群结构极不相称, 数量偏少。对现行广播机构设立许可制度进行调整, 逐步放开广播频率审批限制, 商业电台领域逐步对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和外国资本开放, 用开放的市场机制引导商业电台在公平竞争中实现类型化、差异化、本地化发展, 激发创新节目形式、丰富节目样态、提高节目质量的活力, 提高广播收听率, 吸引收听人群, 让广播更好地满足不同公众群体个性化的收听需求, 建立全国广播大市场。

(四) 建立科学用人机制。

人才是广播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广播与新媒体走向融合的今天, 长期形成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激励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广播对人才建设的需要, 必须全面改革人员选用、人才选拔、在职培训、考核评价、管理监督、激励保障、福利待遇等机制。从国家政策层面逐步取消对广播电台人员编制、工资总额等的限制, 把分配自主权交给各级广播电台, 让分配权和经营权对等起来。在电台内部逐步打破人员身份界限, 推行全员聘用制度, 建立平等人事关系;加快建立岗位定酬与任务定酬、业绩定酬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建立保险、休假、医疗、住房和培训等福利保障机制, 实现全员同工同酬同待遇;建立人才流动机制, 畅通人才上升渠道, 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在岗位竞聘、职称评定、考核评比、表彰奖励上一视同仁, 让每个员工都能找到归属性、认同感和安全感, 自觉地把实现自我价值与电台发展划上等号。

(五) 推进广播类型化发展。

在传媒业不发达时代, 社会阶层比较简单, 广播电台选择走综合性频率发展路线, 完全能够满足公众收听需求。改革开放36年来, 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调整, 社会阶层和人群结构分化加剧,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人群收听广播的需求日益多元化, 新媒体打破了人们收听广播的时间、地点和空间限制;人们收听广播也不再只是获取新闻资讯, 更多的是为了满足休闲娱乐、获取生活服务信息的需求, 综合性广播频率与人们收听需求、收听习惯、收听方式的不相适应日益显现。综合审视广播发展的内外环境变化, 广播电台类型化已成为广播发展的大势所趋和时代选择。广播电台类型化建立在充分了解不同人群收听需求的基础上, 频率定位更加准确, 变“共赏”为“分赏”, 从“大众”走向“小众”, 更易于满足特定人群的收听需求, 更有利于广告的营销;“时钟式”、“轮盘式”播出模式, 内容资源重复利用, 减少了采编人员, 降低了运营成本;变数量有限的综合性频率“广播”为众多类型化频率的“窄播”, 通过面向各个人群的小众化“窄播”, 实现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大众化“广播”, 实现了广播本地化、差异化竞争。类型化广播节目编排更具碎片化特征, 可以在新媒体上无障碍传播, 乘新媒体发展东风, 建立互动交流平台, 让广大听众充分参与节目的制作播出, 提高听众对广播频率的忠诚度, 走出一条类型化电台的特色发展之路。

(六) 发展现代广播产业。

我国广播产业起步晚、主体少、规模小, 亟待加快构建以内容生产和广告经营为核心的现代广播产业发展体系。加快培育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 打造广播产业发展平台;发挥内容生产优势, 大力发展内容生产制作产业, 打造节目生产、制作和交易平台;充分发挥节目和频率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节目关联服务产业, 打造广播衍生服务产业发展平台;加快发展新媒体业务, 积极开发网络广播资源, 推进新媒体终端产品开发、推广、营销和服务, 开辟广播经营创收新平台;整合广播、广播网和新媒体的广告资源, 发挥三种媒体在广告经营上的叠加效应, 构建全媒体广告营销平台;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引入社会资本, 壮大产业规模, 搭建资本运营平台;积极开展对外合资合作, 建立内容产品海外推广营销机制, 搭建起国际化广播发展产业平台, 让广播业更加充分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七) 实施全媒体发展战略。

新媒体改变了媒介生态, 构建了多元参与、双向互动的媒体传播新格局。加快实施全媒体融合发展战略, 用新媒体思维建设、经营、发展新媒体, 是各级广播电台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新媒体搭建了广播媒体的社交平台, 让公众通过短信、微博、拍客、播客、微信、易信等互动方式, 全程参与广播节目的策划、制作和播出, 满足他们主动选择、深层参与、多渠道互动、多终端收听的个性化选择需求, 提高青少年、白领阶层和移动人群收听广播比例, 提升广播的广告市场价值;创新广播节目形态, 使广播的节目呈现方式由“单向线性非视觉”传播转化为“双向互动可视化”传播, 满足PC、i Pad、手机、数字多媒体终端受众群的个性化收听需求, 延伸和扩大广播节目的有效覆盖率;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 创新广播新业态, 丰富服务内容, 增加服务渠道, 开辟广播产业新领域, 发展新媒体增值业务, 推动广播产业全面升级, 搭建起跨区域、跨领域、跨媒体的广播产业发展新平台。

注释

1[1]贺骏.1000亿美元市值, 腾讯并购搜狗.证券日报, 2013—09—18.

2[2][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授权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华社, 2009—02—26.

3[3][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授权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华社, 2010—02—25.

4[4][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授权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华社, 2011—02—28.

5[5][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授权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华社, 2012—02—22.

6[6][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授权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华社, 2013—02—22.

7[12][13]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 (2013) (广电蓝皮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8[14]黄岚岚.美国网络电台的发展特点及启示.中国记者, 2012 (04) .

9[15]李新全.融合提升广播影响力.新闻战线, 2010 (06) .

新时期师德建设反省与前瞻 篇6

一、师德缺失的现象

1. 进取心不足, 缺乏敬业精神。

教师的劳动具有献身性。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师应该“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但是现在部分教师缺乏奉献精神和教育热情, 教学工作得过且过, 不能认真钻研教材, 分析学生, 改进教法, 仅仅依靠教参和书本照本宣科, 不求创新, 不注重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和研究, 自我提升的动力不足, 对于学生的作业也是敷衍了事。

2. 缺乏爱心, 体罚严重。

教育强调以人为本, 教书育人。但长期以来的知识本位观让许多教师只教书, 忽视育人, 在教学中缺乏耐心与爱心。有些教师以成绩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优差的惟一标准, 难以实现一视同仁。比如当成绩好的与成绩差的学生同时犯错误时, 老师常常会狠狠指责后者而宽容前者。有的老师面对犯错的学生使用挖苦、讽刺甚至体罚来摧残孩子的身心, 比如打穿学生耳膜、用刀片割学生的手指、划学生的手心。这不仅是教师爱心的沦丧, 也体现出部分教师法律意识的淡薄, 不仅影响了教师自身的健康发展, 更会给学生造成难以磨灭的伤害, 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极大的阻碍。

3. 追求私利, 观念扭曲。

一些教师受到市场经济发展中一些不良思想比如拜金主义的影响, 无视本职工作, 热衷于追求经济利益, 开辅导班或进行“有偿家教”, 暗示家长将学生送来辅导。对于学校的工作, 他们却敷衍了事。有的教师利用职务之便, 以对学生的“特殊照顾”为由, 收取家长的礼物或红包以谋取不正当的个人利益。

二、师德缺失的成因

造成小学教师师德缺失的原因应该从社会、学校、教师个人三方面去分析。

1. 从社会的层面看,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

良思潮, 这让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步产生变化甚至扭曲, 教师也深陷其中。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他们逐渐背离了自己的专业理想, 利用自己的身份之便, 赚取私利。

2. 从学校层面看, 我们可以从师范院校和工作学校两者分析。

许多师范院校在培养小学教师时, 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忽视了在道德修养方面的建设与专业理想的关注, 这就导致许多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产生师德的缺失问题。同时, 许多小学对教师的管理多偏重于只满足教师外涵性质的眼前, 而忽略了对教师精神的价值观的激励。为了提高本校的知名度, 只重视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盲目追求教育教学质量, 轻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建设。在效绩考核中过于看重学生的分数这一指标, 学习活动中多强调专业水平的提高, 忽视对教师思想道德上的教育。这些都导致教师偏重于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 缺少对自身师德水平的反思与提高。

3. 从教师自生发展层面看, 除了受到社会与学校两

方面的影响, 许多教师的师德缺失行为甚至教育违法行为都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有直接的关系。如今随着新课改的进行, 小学教师地位的提高, 社会对小学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学校考核制度也越来越严格, 这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这种压力导致部分教师的心理异常、扭曲, 使得他们暴躁易怒、赏罚不公、冷漠无情, 这些势必影响他们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式, 做出违背教育原则甚至违反法律的行为。

三、建设小学教师师德的策略

1. 师范院校加强教师师德的培养。

(1) 教师的培养首先要依靠师范院校, 完善师范院校的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师范院校要帮助师范生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树立崇高的专业理想。让他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特点有一个明确而透彻的理解, 抵制社会上不良思潮的侵蚀, 领会教师职业的献身性、求实性、创新性等特点, 尽可能避免今后的职业倦怠, 坚定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理想与信心。

(2) 针对小学教师的特点开展相应课程, 尤其是强化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学习, 使师范生在将来的工作中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3) 师范院校应积极增加学生的实习机会, 让师范生逐渐适应小学教学工作环境并切身的感受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同时针对他们的实习情况进行案例分析, 交给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 切实地培养他们的教育机智, 有效减少他们将来因为缺少指导而在教育事件中采取过激行为的几率。

(4)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 教师的角色, 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方式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都发生了改变, 强调民主、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 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师范院校必须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实践, 依照这些现代教学观的要求培养教师, 使他们成为符合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养的合格的小学教师。

2. 小学重视师德的建设与监督。

(1) 小学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 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要求主导着教师的发展方向。因此, 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 首先要学校领导以身作则, 高度重视师德的培养, 开展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工作, 使学校重视师德建设, 从而引导教师积极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

(2) 学校要制定并执行相关的制度规范。具体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活动, 定期组织教师反思与学习, 并以优秀教师的典型事例进行激励, 用他们的做法和经验鼓舞和带动更多教师, 形成积极争优风气, 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修养。二是健全监督和考评制度, 加强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检查, 在奖惩制度的规范下, 采取学校、家庭、学生三维评价方式, 切实履行奖优罚劣并记入年终考核。同时各学校间也可进行师德考核, 以教师的考核结果作为学校及领导评优的条件, 强化对师德的关注与建设。三是建立心理咨询处, 帮助教师疏导心理压力, 保持心理发展的健康状态。

3. 教师主动提升自身道德素养。

(1) 教师要树立和坚定教师的职业理想。建设教师的师德归根结底需要教师从自身出发, 努力完善和提升自我。理想能为一个人的前进提供方向和动力。教师只有在崇高的职业理想的激励和鞭策下, 才能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 不再是被动地对待自己的专业发展, 而是把专业发展看作是自我实现、自我提升的需要, 从而达到职业的满足感, 并努力向着更高目标迈进。

(2) 教师要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道德责任具有自觉性、广泛性、必然性的特点, 偏重将外在的道德约束内化为主体的主观的道德自觉意识或内在道德理性。小学生的模仿力很强, 可塑性也很大, 作为他们学习的引导者和榜样, 小学教师的行为举止, 道德品质都会成为他们今后行为习惯形成和品德发展的模板。因此, 小学教师有责任严于律己, 为人师表, 这不仅是教师自身素养提升的必然要求, 更是实现教育目的, 提高教育成效的题中之义。

(3) 教师要时刻用爱对待学生。教师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只有热爱学生, 才能真正地了解他们、尊重他们, 关心他们, 耐心细致地教导他们,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爱也会换取学生的信任与尊重, 从而使师生之间产生和谐融洽的气氛, 这种气氛会对师生双方的发展同时产生动力。

(4) 教师要加强学习, 不断提升自己。师德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拥有敬业精神, 即能够在教学中踏踏实实, 不断反思、学习、研究和创新, 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培养自己的研究能力, 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创新, 切实做到教好书。一个教师的真正成功不在于他运用别人的理论是如何淋漓尽致, 而在于有自己的教育理想, 能够创造一套有利于自己、适合于学生发展的和可操作的、建立在对自身的实践的反思基础上, 特别是借助于先进的教育理论, 逐渐积累形成富有个性的见解和创意。

小学教师的师德建设对自身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质量的提高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每一名教师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加强道德修养, 使自己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摘要:小学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路人, 他们的师德修养水品对于学生未来的生命发展状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 当今小学教师师德缺失现象仍然存在, 如:进取心不足、缺乏敬业精神, 缺乏爱心、体罚严重, 追求私利、观念扭曲等。通过社会、学校、教师个人三方面分析成因, 本文提出了要建设小学教师师德, 师范院校应该加强教师师德的培养, 小学要重视师德的建设与监督, 教师要主动提升自身道德素养的观点。

关键词:小学教师,师德,缺失,策略

参考文献

[1]何忠国.浅谈中小学教师师德问题及对策[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 .

[2]高建宏.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师的师德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 (266) .

[3]李晓梅.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探析[J].辽宁教育研究, 2008, (3) .

[4]姚丹丹.陶行知的师德观对当代教师的启示[J].福建教育, 2007, (3) .

[5]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新闻编辑时效性的意义与实现 篇7

1. 新闻只有在第一时间播报才能体现出其新闻价值

新闻编辑时效性意味着新闻是否能够及时地在第一时间播报出去。新闻是人们掌握第一手资料的特殊媒介, 新闻的主要价值也主要体现在其时效性上。若是新闻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发挥其作用, 整个新闻就失去了播报的意义。

2. 新闻编辑时效性是新闻发展的有力后盾

新闻编辑时效性是新闻能够全面发展、并充分体现其作用的坚实后盾。新闻编辑对时效性的掌握是新闻事业持续发展、新闻价值得以体现的重要手段, 因此新闻编辑时效性对新闻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新闻编辑时效性是新闻传播特有的属性

新闻所具备的基本三大属性即真实性、时效性和简洁性。而实现这些属性的主要来源便是新闻编辑对新闻素材的编排与整理。新闻编辑时效性是新闻传播时效性的集中体现。

二、新闻编辑时效性对新闻的作用与影响

新闻编辑时效性是新闻得以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新闻编辑时效性对新闻价值体现的影响作用。

1. 新闻编辑时效性是新闻在第一时间进行传播的重要保证

新闻编辑在对新闻进行整理编排之前, 新闻素材毫无新闻价值可言, 只有通过编辑后在第一时间传播出去, 才是一件成功的新闻作品。新闻编辑是新闻作品满足时效性和真实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2. 新闻编辑时效性是新闻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量

新闻时效性是新闻价值得以体现的重要属性, 而新闻是在经过编辑之后, 达到播出要求的前提下才能向受众传播播报的, 因此, 只有新闻编辑重视起时效性, 才会在最有效的时间内, 使新闻价值得以发挥, 受到人们的关注, 才能推动新闻的持续发展。

3. 新闻编辑时效性是新闻传播的重要手段

新闻最重要的属性之一就是时效性, 人们只有在第一时间接收到的信息才是新闻, 若是失去了时效性, 人们便无法及时掌握新闻事件, 或者已经在其他途径中获取了信息, 这样的话电视新闻传播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播报的新闻已经失效或者人们已经得知, 并不能引起受众的关注度。因此, 新闻编辑时效性作为新闻时效性的重要保证, 作用不可忽视。

三、新闻编辑时效性的价值

1. 新闻基本要求是新闻编辑时效性的具体体现

新闻的基本要素, 真实性和时效性都不是新闻素材本身所具有的属性, 而是需要通过新闻编辑对素材的加工与处理后所体现出来的。这也是新闻编辑必须掌握时效性的基本要求。

2. 新闻编辑时效性是社会属性的体现

新闻主要是对社会上的人文、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新鲜事的报道, 反映的是社会现实, 因此及时与真实是新闻编辑在对新闻素材进行编排时首先应关注的问题。新闻编辑的时效性是社会属性的主要体现形式。

3. 新闻编辑时效性是新闻价值的体现

新闻编辑对时效性的掌握, 是新闻能够及时报道的重要体现。因为新闻是在经过编辑的整理与编排后, 一档制作精良的新闻节目才会被受众所看到, 时间的及时性是受众接受信息并产生作用的具体体现。

四、新闻编辑时效性实现了新闻的社会效益

新闻传播不仅是单纯的将新闻事件播送出去, 同时还体现着多种的社会效益。新闻价值对社会效益的实现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 新闻编辑需要在提炼新闻重点、对新闻素材进行优化的同时, 注意时效性。新闻编辑时效性是新闻是否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传播的重要保障, 对新闻传播价值起到了推进作用, 加大了新闻对社会的影响力。

其次, 新闻编辑时效性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 发挥了新闻的重要作用。对于新闻来讲, 新闻编辑是二次加工的过程, 不但是对原有素材的丰富和提炼, 也是赋予新闻事实一定的思想和内涵的过程, 所以, 新闻编辑的时效性对于新闻来讲非常重要, 是发挥新闻重要作用的前提保证。

再次, 新闻编辑时效性使新闻能够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扩大了新闻的社会效益, 使新闻的传播时间和传播层面能够延长和拓宽, 使新闻的社会效益能够集中体现出来。所以, 新闻编辑的时效性对于新闻社会效益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江小萍.从获奖看广播新闻的四个趋势[J].新闻前哨, 2013 (7) .

[2]王伊.新闻快餐:广播新闻的时代定位[J].新闻界, 2013 (6) .

[3]刘放.广播新闻的信息含量探讨[J].新闻界, 2012 (1) .

上一篇:经营费用下一篇:施工过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