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精神

2024-05-03

诗人精神(精选四篇)

诗人精神 篇1

“不学古人, 法无一可。竟似古人, 何处著我?字字古有, 言言古无。吐故纳新, 其庶几乎?孟学孔子, 孔学周公;三人文章, 颇不相同。”[1]

《续诗品》是袁枚的一组论诗诗, 共三十二首, 收在他的《小仓山房诗集》卷二十中。他在诗前有小序曰:“余爱司空表圣《诗品》, 而惜其只标妙境, 未写苦心, 为若干首续之。陆士龙云:虽随手之妙, 良难以词谕。要所能言者, 尽于是耳。”表明他的这组论诗诗并非如司空图的《诗品》那样对诗歌的风格意境作美学上的赏析, 而是想以此来标明学诗、作诗之法, 也就是在诗歌创作和鉴赏中应该注意到的问题。其中《著我》一则就集中体现了诗歌创作中的构思与表现的问题, 它表明了袁枚诗论中对继承与创新, 对诗歌的个性化特征, 对诗歌的表现对象等方面的主要观点。

考察袁枚所说的“著我”, 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到他是以“性灵说”的核心内涵“主真情”为前提的。所谓“著我”就是要在诗歌作品中表现出创作主体的真实而独特的情感和思想。由于时代和环境际遇的不同, 这种情感和思想与前代诗人的感受必定是相异的, 而在艺术创作的表现和方法上, 所谓“吐故纳新, 其庶几乎”, 既要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 又要根据诗人个性和诗歌发展规律作出新变。“唐人学汉、魏, 变汉、魏, 宋学唐变唐。其变也, 非有心于变也, 乃不得不变也。使不变, 则不足以为唐, 不足以为宋也”。[2]其次, 他的观点是针对拟古的风气而提出来的。袁枚反对拟古的范围比较广泛, 无论是宗唐宗宋, 凡不是从“我”出发而是步人后尘者皆在他的排斥之列。无论唐法、宋法都是诗人根据当时的诗歌发展趋势和个人的条件而制定出来的创作规则和方法, 并不是在任何一个时代、对任何一个诗人都适用的。袁枚在《答沈大宗伯论诗书》中就直接指出“诗有工拙, 而无今古”, “未必古人皆工, 今人皆拙”, 提出以“工拙”评诗的标准, 从而否定了以“今古”论诗的成见。要之, 其核心目的如刘衍文、刘永翔在《续诗品详注》中所言:“欲求在诗中 (人间世亦然) 著一最理想之真我;换言之, 即欲著一最真纯、最高尚、最有修养、最有识见、最有显著风格、最能自我创造之我;亦即最具性灵之我也。‘著我’虽自法古来, 然当吐故而吸新, 不当好古而违今, 尤不当失常而趋怪。”[3]

袁枚提出的这一追求独特性与创新性的创作理念, 既继承了清初以来诗人们要求摒弃唐宋诗派的束缚的传统, 又反映了当时大多数诗人的创作要求, 所以在清代诗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实际上, 从清初以来, 诗人们对诗歌个性化的追求一直是非常鲜明的。这种要求脱去依傍, 追求个性特征的创作风气, 肇自清初的钱谦益, 他批判明七子貌袭盛唐, 而实际上无真气、无个性。在师承源流和诗歌理论上, 他多次标举“别裁伪体, 转益多师”, 主张广泛向前人学习。他的主张主要是针对单纯模仿汉魏盛唐的明代诗风而言的, 但客观上却开创了清诗的风气。对于这一点, 清人已有共识。如清代中期的朱庭珍评价他:“钱牧斋厌前后七子优孟衣冠之习, 诋为伪体, 奉韩、苏为标准。当时风尚, 为之一变。”[4]自钱氏以后, 清代诗人逐渐摆脱了明人好模仿的恶习, 以求为我之诗。

对于这一点, 清初的诗人是非常自信的, 徐世昌这样评价清初诗坛:“昔人本以学问为辞, 各极其所诣, 于同时名宿, 不相附丽, 不相訾謷, 盖自信皆足以传, 初无取于相竞。”[5]他们追求个性的要求是如此强烈, 有时甚至到了过激的地步。纳兰性德《通志堂集》有这样一段关于清初诗人钱澄之的记载:

近时龙眠钱饮光以能诗称。有人誉其诗为剑南, 饮光怒;复誉之为香山, 饮光愈怒;人知其意不慊, 竟誉之为浣花, 饮光更大怒, 曰:“我自为钱饮光之诗耳, 何浣花为!”此虽狂言, 然不可谓不知诗之理也。[6]

在钱澄之眼里, 对前人诗的模仿毫无价值, 即使是对前代最优秀的诗人的模仿, 也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 他甘愿为自我之诗。这段话非常生动地反映出钱澄之以模仿古人为羞耻的态度。他和前面所述的钱谦益反对明代七子的复古, 开创清诗的风气息息相通, 共同显示了清初诗人逐步脱离前代, 纷纷另辟蹊径的倾向。这种力主个性, 不相依傍的精神, 是清初诗人能够超越元明, 开创清诗繁盛新局面的重要原因。到了乾隆中期, 清代诗歌的发展已具一定规模, 以“性灵”诗说主盟诗坛的袁枚便提出了“著我”这一概念, 很快得到大多数诗人和诗论家的认可。

纵观清人对“著我”的阐释和他们的诗歌, 我们可以发现, 这一概念至少包含了三个方面的涵义:诗歌的个性化特征, 诗歌创作的创新性特征和诗歌表现中自然真实的人性化特征。

从“诗本性情”的角度出发, 诗人首先强调诗歌内容上应具有独创性, 诗歌应表现人的个性, 表现其独特的性情思想和审美感受。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指出:“作诗者, 各有身份, 亦各有心胸。”[7]还说:“作诗, 不可以无我, 无我, 则剿袭敷衍之弊大, 韩昌黎所以‘惟古于词必己出也’。”[8]诗歌最吸引人, 最能引发人的共鸣之处就在于灌注着诗人自己独特的真情。

袁枚在论诗诗中首先提出:“提笔先须问性情, 风裁休划宋元明。”[9]诗写性情, 而由于时代、环境和个人遭际的不同, 诗人的性情和思想也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特点。所以他又说:“至于性情遭际, 人人有我在焉, 不可貌古人而袭之, 畏古人而拘之也。”[10]诗中必须有我, 而这个“我”的体现, 不仅在于诗歌的表现内容, 也在于诗歌形式上与前人的不同。这一点, 在乾隆三大家的诗歌和诗论作品中表现得都非常鲜明:

但须有我在, 不可事剽窃。 (袁枚, 《书所见》六首之五, 《小仓山房诗集》卷十四)

惟直抒所见, 不依傍古人, 而为我之诗。 (蒋士铨, 《学诗记》, 《忠雅堂文集》卷二)

共此面一尺, 竟无一相肖。人心亦如面, 意匠戛独造。同阅一卷书, 各自领其奥。同作一题文, 各自擅其妙。 (赵翼, 《书怀》, 《瓯北集》卷二十四)

只有独抒性情, 别出心裁, 才能绝去依傍, 自成一家。

在袁枚的《与稚存论诗书》中, 这个思想表达得更为透彻:

足下前年学杜, 今年又复学韩, 鄙意以洪子之心思学力, 何不为洪子之诗, 而必为韩子、杜子之诗哉?无论仪神袭貌, 终嫌似是而非;就令是韩是杜矣, 恐千百后世人, 仍读韩、杜之诗, 必不读类韩类杜之诗, 使韩、杜生于今日, 亦必别有一番境界, 而断不肯为从前韩、杜之诗。 (《小仓山房续文集》卷三十一)

袁枚论诗, 以独特性鲜明为优。学习古人, 应学古人作诗的方法和精神, 而不应该袭形袭貌;正如明代董其昌跋宋代张即之的帖子, 说张之佳处不在于能与古人和, 而在于能与古人离。学古人之妙, 在于能离而不在于能合, 否则, 学古人学得越像, 就越失去了诗人本身的个性, 那么, 人们只要去欣赏古人的诗歌就好了, 又何必去读那种毫无意义的仿作呢。袁枚的这个“著我”的观点对洪亮吉的影响很大, 此后, 洪氏在《答随园前辈书》中称:“追惟阁下教以自成一家之言, 实于亮吉有师友渊源之益。寻山识路, 饮水知源。虽取径之不同, 洵瓣香之有在也。”[11]洪氏论诗作诗, 前期与袁枚有相近之处, 当时性灵诗学大行于天下, 时风所及, 洪亮吉也不能不受到影响。但到他晚年手定《北江诗话》时, 他所持的论诗宗旨则与袁枚有异, 他说:“诗之可传者有五:一曰性, 二曰情, 三曰气, 四曰趣, 五曰格。”[12]他所说的“性”, 指的是诗人所具有的高尚人格和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尚的品性, 以“性”居于可传者之首位, 显然是与袁枚的“必以情”的观点相异。两人的诗学观点虽然不同, 但也正由此可以证明, 袁枚的个性论诗学对洪亮吉的影响, 正因如此, 他才能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诗学观。又如袁枚的后学张问陶有诗《颇有谓余诗学随园者笑而赋此》:“汉魏盛唐犹不学, 谁能有意学随园?”“愧我性灵终是我, 不成李杜不张王。”[13]对此, 后人有评之者云:“船山的不学随园, 恰恰是‘性灵’诗观的自我尊重, 也是对袁枚的尊重。诚如‘学我者死’之谓, 谱系分明还算什么性灵?”[14]由此可见, “著我”的思想在清中期诗人中有很大的影响, 正是在这种推崇个性精神的倡导下, 诗人们才能够各逞异才, 乾嘉诗坛才能够呈现出如此异彩纷呈的局面。

继袁枚之后, 清代诗人对个性的追求者以他的后学为多。乾嘉时期的张问陶论诗云:“诗中无我不如删, 万卷堆床亦等闲。莫学近来糊壁画, 图成刚道仿荆关。”[15]这种论调实际上和上述袁枚的看法如出一辙。个别的词句未免有些过激, “荆关”仿照一下也未尝不可, 只是“仿”不能作为作诗的目的, 而是把它作为一种通向个性化诗学的手段。所以嘉庆时期的岭南诗人宋湘说:“学韩学杜学髯苏, 自是排场与众殊。若使自家无曲子, 等闲挠鼓与笙竽。”[16]他在诗中首先主张惟有学习古代优秀的诗人, 才会有深厚的根柢;而主要的论点则在后两句, 强调继承前人不是为了拟古, 最终还要落实到创造, 要有“自家曲子”。为此他反对邯郸学步, 因为“效颦固失人, 学步乃非我”。[17]

诗人精神 篇2

马 桂 启

摘要:边塞战争促成了盛唐时期民族的统一和社会的繁荣,受到了朝廷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获取军功成为当时成就功名的出路。于是诗人们顺应时代的需要,投笔从戎,创造了大量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气象雄大,恢宏豪迈,充满了尚武精神,对战斗精神教育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边塞诗 尚武精神

盛唐时代的边塞诗气势磅礴、雄奇高亢,充满爱国激情,令人振奋鼓舞,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以边塞战争为背景,盛唐边塞诗歌颂战场军功,塑造军旅英雄,表现了唐军克敌制胜的巨大威力,激荡着一种气吞骄虏的雄风,体现了强烈的尚武精神。深入分析盛唐边塞诗的尚武精神,对于开拓我军战斗精神教育的传统文化资源,增强战斗精神教育的感染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功名只向马上取—盛唐诗人尚武精神的产生背景

在中国古代,中原农业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生存斗争延续不断,游牧民族经常在中原秋黄粮丰之时南下抢掠。秦为抵御匈奴而修筑了长城。到了唐初,中原内地则遭受着突厥、吐蕃和契丹的严重侵扰。武德八年(公元625年)七月,突厥人颉利可汗率军10万余人大掠朔州,太原唐军张瑾部全军覆没;武德九年(公元626年),颉利趁“玄武门之变”,亲率10余万骑兵进占武功,威胁长安,后被李世民智取而退。为解除突厥人的威胁,朝臣建议修复和加固长城,李世民晓谕臣民:“朕方为公扫清沙漠,安用劳民远修障塞乎①!”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军备战,为发动边塞战争创造了条件。630年,唐灭东突厥,657年,唐平定西突厥;唐还与吐蕃征战了200余年,至851年,吐蕃衰落。

唐朝的边塞战争,尤其是前期的拓边之战促进了民族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保障了丝绸之路畅通和中西文化的交流,为唐朝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在声势浩大的边塞战争中,唐王朝创建了统一的大帝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繁荣、强大和光辉的时代,文治武功显赫于世,国运天威震慑四方。由于边塞战争事关国运兴衰,唐王朝对战场上有功人员给予高度褒奖并委以重任,以鼓舞士气,激发战斗精神,于是唐初社会就开始形成了向往边关、渴望军功的社会风气。“先望立功勋,后见君王面”(敦煌曲子词《生查子》)正是这种风气的集中表现。

二、感时思报国—盛唐诗人尚武精神的价值取向

上述社会风气引起了唐朝诗人的群体性高度关注。浩浩荡荡开赴边塞的大 ① 《资治通鉴·文白对照》第3900页,西安出版社。

军,不时传来的胜利捷报,无不使诗人们受到鼓舞,激起了心中强烈的创作欲望,形成了盛唐诗人独特的审美风格和洋溢着浪漫色彩的时代精神,于是边塞诗应运而生。初唐四杰杨炯在《从军行》中宣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为这种崭新气象奏响了铿锵的第一声。伴随着边塞诗的兴起,涌现出了一批擅长创作边塞诗歌的杰出诗人。他们创作的边塞诗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成为唐诗这座诗歌艺术高峰之上的璀灿明珠。尽管边塞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早有雏形,唐以后亦继续出现,但是,能够在诗坛上发生如此重大影响、形成如此宏伟局面的,却只有唐代的边塞诗。这根源于唐朝诗人的人生价值追求。

唐朝的前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升并达到高峰的时期,政治较为开明,统治较为宽松,这为新兴的知识分子、文人墨客提供了施展个人才华、实现个人价值的广阔舞台。边塞战争关系国运沉浮,更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诗人们则感时而动,顺势而发,投笔从戎,远赴疆塞,代表当时潮流的杰出诗人,几乎都涉足了边塞诗这一领域。当然,“学而优则仕”,在已经开始实行科举考试制度的唐朝,诗人们当然也有强烈的求取功名之心,但是“功名只向马上取”(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他们能够把奔赴边塞、报效国家作为求取功名的途径,体现强烈的使命意识,这就把他们个人的价值需求与时代的呼唤紧密地结合了起来,因此他们因自身价值需求而外显的投笔从戎、驰骋疆塞的行为总能得到朝廷与社会的肯定和褒奖,不断得到激励和鼓舞。这就充分调动了他们的艺术潜能,使他们以最大的热情去实践,去书写,不断地进行艺术创造,铸就了后人无法逾越的诗歌艺术高峰,也成就了一大批千古流芳的盛唐边塞诗人。初唐著名诗人陈子昂用诗句“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对这一历史现象做出了概括和总结,而“男儿本自重横行”的高适则是边塞诗人价值追求的成功实践者;高适出塞归来曾官至节度使、封渤海县侯。岑参的经历则更能说明盛唐诗人的价值取向与他们的艺术成就的关系。岑参在未出塞前,一心不忘获取高位,无奈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灭,致使他的诗歌的内容多为感叹身世,写景赠答,缺少深刻的社会意义;戎马风尘的边塞生活,大开拓了岑参的诗境,最终成为与高适齐名的边塞诗大家。

三、击剑酣歌当此时—盛唐诗人尚武精神的动力源泉

唐朝前期尤其是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艺术风格雄浑豪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时的唐朝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不仅是唐朝社会的高峰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这就是人们熟知的“开元盛世”。宋代的诗论家严羽曾经用“盛唐气象”来称赞唐代开元前后的诗歌,而“盛唐气象”这一文化魅力在边塞诗中的体现更为突出,边塞诗人们用乐观高亢的基调和恢宏壮美的意境,典型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全盛时期 2 的精神风貌。盛唐边塞诗总体上都以积极的审美观念反映了人民为强大国力所激发起来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同时,这种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又是边塞诗尚武风行的动力源泉。盛唐边塞诗大多是英雄尚武的赞歌,投笔从戎成为反复鼓吹的主题。许多诗对忠君报国做了热情的赞许,更对战场军功作了热烈的颂扬,如“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岑参《轮台歌》);与此同时,普遍贬斥和亲与妥协的政策,例如“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王维《送刘同直赴安西》)。

四、男儿本自重横行——盛唐诗人尚武精神的表现形式

气势磅礴的边塞战争,赋予了边塞诗极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崇尚军功的历史背景、投笔从戎的价值选择、气势恢宏的民族自信使唐朝边塞诗人们确立了尚武的创作风格,对进步的边塞战争和各族人民的边塞生活作了精彩的描绘,表现了鲜明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人道主义和民族进取等唐朝社会的精神风貌,形成了一条多姿多彩的艺术画廊,在艺术上独树一帜,充满了阳刚的气概。大唐帝国版图辽阔,那一望无际的广阔原野,巍然险峻的高山奇峰、奔流不息的长江大河、荒野茫茫的戈壁沙漠,都是盛唐诗人写不完道不尽的诗歌题材,表现了蓬勃向上的精神和浪漫主义的风采,歌颂了建立军功的理想,“不作边庭将,谁知恩遇深”(张说《幽州夜饮》)。他们往往不注重战争血腥场景的细微刻画,主要着力于英雄人物意气风貌的表现和边塞景物、生活情趣的描绘。

盛唐边塞诗赢得了崇高的赞誉,人们从中看到了民族伟力的迸发,表现了唐军克敌制胜的巨大威力,激荡着一种气吞骄虏的雄风。从王维的“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我们可经看到一种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忠君报国思想;从岑参的“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我们又可以看出一种横扫敌患、靖定边尘的自信自强精神;从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我们更能看到唐朝诗人向往边关、建功立业的人生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高锐.中国军事史[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蒋学浚.历代爱国诗词鉴赏[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4.张晓生.历代兵诗窥要[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5.刘全胜.汲取军旅诗词的战斗精神[J].《解放军报》2007年1月17日第七版

通 联:(710025)西安二炮工程学院文法教研室,马桂启 副教授

走进诗人的精神家园 篇3

[考点链接]

诗歌一般借助于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我们读诗、赏诗,首先要领悟作者在诗中的情感,这是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基础,也是读诗的根本。

[考点解读]

感情是诗歌的生命,不管是“有我之境”的诗歌,还是“无我之境”的诗歌,本质上讲都是抒情的,只有理性的思维而没有感情的冲动的诗歌,无论如何也不能唤起读者的共鸣。纵观近几年高考诗歌,现分类简说如下:

1.思乡:指赞美家乡、思念家乡、依恋家乡的情感。

2.咏人:指同情百姓、歌咏亲情、赞颂爱情的情怀。

3.慰己:指胸怀大志、壮志未酬、年华易逝的抒怀。

4.报国:指济时忧国、保家卫国、伤时叹国的抱负。

5.伤世:指感时伤世、昔盛今衰、借古讽今的慨叹。

表述诗词所含思想感情的词语,大致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考题剖析]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是命题者考查的重点所在。把握作者的感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必看题目:借助诗歌的题目,推断诗歌的主题思想,体味思想感情。

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认真研究诗歌的题目,分析其包含的信息,我们就可以直接通过诗歌的标题推断诗歌的思想。如望月就可能思乡怀远,寄某某就可能表达对某某的怀念之情,登高就可能是思亲,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更何况有些诗歌本身就表明了作者的基本态度。如李绅的《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诗题“悯”就表明作者对农民艰辛生活的深深同情。

例1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表,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善欺。

[注]①将:岂②纪:经营。

如果考生能够对这首诗的题目产生足够的重视,认识到陶渊明写的是搬到新家之后的事情,那么就会考虑到新家的环境和与邻里的关系。再根据诗歌的细节,就不难理解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谊”。这一类题目在诗歌中的数量最大,考生们应该重视。

2.必看作者:了解诗歌的作者,知人论诗,以察诗情。

对于历代文学大家,我们应该了解掌握其经历、风格。通过了解作者,知人论诗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很有帮助。考试时,试题有时在注释中指出了一些与作者和背景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不容忽视。

例2阅读下面的诗歌。

早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尤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①觉:醒。

问: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

如果知道这首诗是诗人到杭州第二年的早春所作。杭州本是他幼时立志去做官的地方,如今宿愿已偿,心中自然快慰,可以想象诗人在杭州看到第一个春天即将来临时内心的喜悦激动。答案自然为:“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描写入微,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3.必看背景:借助背景,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不应忽视对其创作背景的了解。这里所说的背景,包括诗人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对诗人的诗歌创作往往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我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就应当借此来理解诗歌、把握诗歌思想感情。

例2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问:“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简析]如果了解孔尚任为搜集素材,足迹几乎踏遍南明故地,期间,又与一大批有民族气节的明代遗民结为知交,接受他们的爱国思想,加深了对南明兴亡历史的认识,自然就能知道这首曲子写的是明亡后南京的残破景况,抒发兴亡巨变后的感情。再通过对整首诗的把握,自然就能得出答案: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4.必看注释:辨清词义,理清词序,疏通文意。

一首诗歌,一旦给了注解,往往有重要作用:一是暗示背景,就是介绍作者这时所处的环境,诗歌写作的背景;二是解说重点字词、典故,消除阅读障碍。但无论哪一种,都要在读完整首诗后,结合诗歌本身细细阅读注解。有些诗歌在诗题下面附有一段文字作为序言,它的作用不外乎点明诗歌创作的背景,诗歌的写作目的等,读这样的序言可加深我们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例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夸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7):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一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问: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简析]通过读注释,可以获得如下信息:①范成大去职归隐,不慕名利;②姜夔一生不仕,笑傲公侯。诗的后两句歌颂范成大的品格是显而易见的。联系上句“家住石湖人不到”,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他以廊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视富贵

如浮云,惟恐缁尘再染素衣,所以“家住石湖人不到”。实亦对范品格的称颂

5.必看形象:从形象入手,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人写诗喜欢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某个事物上,通过对这个事物的吟咏表达自己的情怀,如陆游和毛泽东都写过《卜算子咏梅》,都是借梅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陆游表现的是寂寞孤独、无依无着的形象;毛泽东表现的却是傲霜独立、笑看风云的形象,命题者在考查时往往让考生分析作者借某个特定的物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怀。答题时一般要知人论世,找作者情感与所托之物的共同点,实现人与物的对接,从而把握作者的感情。

例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问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糸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阙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击如飞。

问: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简析]在我国古代诗歌中,一般说来,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答案为:本诗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引;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

6.必看景物:根据诗词描写景色的“冷”“暖”色调把握思想感情。

古人写诗作词,常常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因此,鉴赏时首先要找出写景的词句,再体味所写之景的“冷”“暖”,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6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简析]这首诗中的写景主要是在二、三联,诗人先用“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写出开阔而幽美的草堂四周环境,再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你看,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燕子在微风的吹拂下轻盈地飞翔,多么欢快、多么自由啊!诗人正是通过绘制这样的“暖”色之景,抒发了一种历经战乱之后暂得安身的闲适而喜悦的心情。

例7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表亲

问: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诗人精神 篇4

邓世广

而今我亦赋闲人,已悔当年未了因。

路见不平拔剑起,酒逢知己对花斟。

合该蹈矩遵绳墨,偏爱逞强批逆鳞。

检讨平生如厕石,一身傲气不堪闻。

【梁晗曦荐评】此律格律严谨,起承转合章法巧妙,笔法老练劲道。转结处轻松着墨却蕴藉深沉,令人读罢有欲大呼“快哉”之感:好个傲人!寥寥数笔形象鲜明,足见性格,亦足见作者坦荡襟怀。“厕石”之嘲乃以调侃之辞发愤激之情,我行我素且不畏世俗冷眼,反而受人敬重,究其原因,盖非“人格魅力”者乎?诗词果然是有性格的,读此律信知此言不虚!

释人生

丁 芒

人世何能不结庐,境由心造爱由书。

盘餐咸淡随他去,唾沫稀稠任我糊。

跳出利名无敌手,避开牙眼不为输。

高风在抱临天下,那管加减与乘除。

【梁晗曦荐评】此诗句式整齐,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如珠落玉盘,铿锵入耳。清风襟抱,掷地有声。盘餐咸淡随他去,唾沫稀稠任我糊。何等超脱,何等豁达!跳出利名无敌手,避开牙眼不为输。何等通透!何等睿智!此诗堪称当代版的《逍遥游》。如同炎热的三伏天一剂风油精或清凉油,人生种种由不如意而生的莫名烦恼与焦躁庶几可除,善莫大焉!

千峡湖觅诗之一

樊玉媛

蓝胜天池峡隐仙,流光飞影入晴烟。

诗家彩笔三千柱,谁写琼湖第一篇?

【梁晗曦荐评】蓝胜天池峡隐仙,流光飞影入晴烟。用语凝练而意味隽永,千峡湖之色、形、光、影甚至包括神仙在此胜境隐居的传说,和盘托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堪称传神妙笔,亦见出作者遣词炼字自如的功夫。诗家彩笔三千柱,谁写琼湖第一篇?此处笔锋一转,发出意味深长的一问,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留下想象空间,余音袅袅,久而不绝。

郑州至昆明机上寄内二首(选一)

王亚平

直上高寒试霸才,云边捕得夕阳回。

入门妻子应刮目,拍翅我从天外来。

【梁晗曦荐评】初读此诗,我就忍不住笑了。谁那么大本事到天上云边一展霸才,然后霸道地拎着几缕夕阳,拍着翅膀回家,向老婆炫耀说:“我从天外回来了!”好一个呼之欲出的天外来客!短短四句28个字,极尽神吹海侃之能事,如此诙谐幽默,非风趣潇洒之人不能为也。一个“捕”字,生动贴切,夸张之余妙处全出,令人忍俊不禁!起承转合更是手到擒来,游戏神通,天衣无缝,足显作者驾驭章法之得心应手,岂止娴熟而已!

梦两个儿子

夏爱菊

左右娘牵街上走,至今模样小时候。

阳光明媚百花开,写那温馨词不够。

【梁晗曦荐评】小诗用仄韵别具韵味。口语入诗通俗易懂,尤其适合少年儿童念诵,其诗意一念便知,甚至不用老师讲解。小诗抒发感情相当质朴,真实自然,浑然天成。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也。

浣溪沙·金陵十二阙之九 清凉山

董学增

解系铃铛恰似真,不虚莲座羡空门。槛高难内等闲身。 一帚难除天下叶,六根何净世间樽。识禅明道惜缘人。

【梁晗曦荐评】全词构思精妙,手法独到。开头三句娓娓道来不疾不徐,似说故事,实则铺垫。“一帚难除天下叶,六根何净世间樽”乃全词出彩之笔,巧妙镶嵌清凉山“扫叶楼”之“扫叶”二字,自然无痕。与全词冲淡平和的基调相当吻合,可谓匠心独运。“六根何净世间樽”乃“六根清净”的巧妙移用,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静。比喻已没有任何欲念。“六根”乃佛门用语,指眼、耳、鼻、舌、身、意。结尾抒发作者“识禅明道惜缘人”的良好愿念。全词禅意充盈,潇洒出尘。

旅川绝句二首之一

匡 英

不到黄昏天已暗,只缘窗外雨霏霏。

诗书灯下无人管,梦里天山催我归。

【梁晗曦荐评】小诗开笔写景,由景而情,情景交融,不事雕琢而意在笔先,如美酒般醇厚耐品。不到黄昏天已暗,只缘窗外雨霏霏。写景自然,读者不知不觉被带入到特定场景之中。诗人远离天山旅居四川,在一个阴雨连绵的午后,诗人深困幽室,由于下雨光线昏暗不得已开了台灯,诗人手握书卷却神思飘忽,此情此景,怎不令人顿生回乡之念,思亲之想?但是无奈的现实使诗人成为旷日羁旅,办事不顺,路途遥远……于是诗人生发慨叹:诗书灯下无人管,梦里天山催我归。感情生发不着痕迹,衔接过渡天衣无缝。我现在独自一人在这里自我宽解,俨然成了一个没人管的人了,爱人也不管我了,儿子也不管我了,只有一盏孤灯陪伴我吟诗读书以遣愁怀。有人管着是幸福的,是踏实的。今夜的梦中,远在天山的亲人们是不是会到梦里来催我回家呢?小诗委婉曲折地写出了诗人深居幽室的孤单冷落之苦,更将诗人思念亲人的刻骨铭心抒发得淋漓尽致,含娇佯怒,如嗔如怨,真切动人。

据篙人

亦 鸣

长篙突短浪花浑,岸浅船倾欲夺魂。

任尔汹涛拍几丈,浮沉由我令乾坤。

【梁晗曦荐评】此诗构思高远奇绝,想落天外,尤其是转结如同警语破空而来,跌宕起伏,气势如虹!任尔汹涛拍几丈,浮沉由我令乾坤。“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大丈夫气概顿时凸显无遗。短短28个字,在神光离合之间,于起承转合之际,蕴含了多么丰富、多么浑厚的诗意和哲学思考!

钓鱼岛

杨 健

钓岛流离久,和风锈战袍。

云长应笑我,不敢赴单刀。

【梁晗曦荐评】这是我极为珍爱的一首小诗。钓岛流离久,和风锈战袍。“流离”,贴切生动,“锈”,更是无可替代,见出作者炼字所下的功夫。转结构思非常巧妙,宕开一笔,借关云长之口道出自己的心声:像我这样一个懦夫,正当壮年却不敢单刀赴会与倭贼一较高下,云长若泉下有知也一定会笑话我吧!使读者在一种不动声色的自嘲自责中,深刻体味出作者所抒发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赤子情怀,这赤子情怀让人肃然起敬。

次韵熊东遨先生十首之一

梁晗曦

空山听夜雨,莫奈客愁何。

怀旧悲闻笛,还乡惊烂柯。

苦心浑破碎,豪气半消磨。

别恨知多少,相逢泪更多。

【梁晗曦荐评】五言律绝较七言更加洗练,一字不可含糊。本诗语言朴素,不同于她的大多数咏唱。首联出其地、时、人、情。“莫奈”无可奈何,基调已出。颔联熔铸两个典故,嵇康临刑之叹,向秀《思旧赋》之嗟;后一典故即王质烂柯的传说(此联其实是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的妙移),这里并而用之,一“悲”一“惊”,无限感慨尽在其中。颈联抒发感慨,一“浑”一“半”,运用《修辞学》的“故用精确”格,又将无形的“苦心(情)”“豪气”化虚为实,一“破碎”一“消磨”,形象鲜明,演绎于读者面前,己之苦楚引发读者心共鸣摇曳,可谓功夫老到。尾联用夸张之笔极写“别恨”无限,今日相逢喜极而悲“泪更多”,两相对比,表达惜友谊盼永聚之情,更深沉的背景当是人世跋涉遭逢艰蹶、心境寂寞,否则何以这么念旧!该诗中二联对仗工稳严格,应说明的是颔联中的“旧”,形容词用作名词,对“乡”可;“闻笛”,动宾结构,“烂柯”即“柯烂”,主谓结构,在古诗词文中均可通对,不可视为不严。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诗人精神】相关文章:

诗人漫步04-10

朦胧派诗人04-08

诗人1范文05-15

进步诗人范文05-16

诗人雅号范文05-17

唐代诗人杜甫04-26

诗人爱国诗句05-07

柔情的诗人杜甫04-07

唐代诗人论文题目05-07

如诗人生范文05-17

上一篇:代位权制度下一篇:计算机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