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仿古

2024-05-18

建筑仿古(精选十篇)

建筑仿古 篇1

下面就以太原市晋阳会馆、深圳万科第五园、成都芙蓉古镇三个实例来介绍和分析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理念、精髓。

1 太原晋阳会馆

太原晋阳会馆地处山西省田园诗千峰南路,特点是外立面进行装饰改造。所采用的材料是用旧砖与木石等传统建筑材料,尤其在入口处理部位,完全是古代建筑装饰的移植。材料的仿古效果大大加强了仿古建筑氛围。屋顶形式采用歇山形式,屋顶起翘强烈。屋顶形式轻盈,但色彩厚重,在整体上贴近于南方传统建筑的轻盈之感,这也在相当程度上符合了餐饮建筑想要营造的氛围。色彩以灰色为主,辅以局部装饰的红色,营造了强烈的北方传统四合院建筑的氛围,同时旧砖中隐隐透出的黄又给建筑立面增添了不少山西黄土高原的味道,散发出强烈的山西味道。

细部装饰采用的门窗既有传统建筑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简洁,营造了大方、怀旧的气氛,材料的选择上除使用了玻璃之外,其它都是传统建筑材料。

在室内分隔上大量使用中国传统木建筑的构件,如屏风、雀替、天花等。

室内隔断的大量使用,使内部空间的层次大大加强,使不大的空间变得丰富起来,而且室内砖墙的建造给室内就餐带来了除自然光之外的另一种自然元素。

室内顶面由于采用了中式的梁枋分隔,既起到了分隔室内空间的作用,又增添了室内的空间趣味,天花本身也成为一种艺术品而很吸引人们的眼球,令人驻足观赏,由于它本身既有古典韵昧,又现代简洁大方,十分耐看。

晋阳会馆的建筑外立面改造,在造型上醒目,在风格上完整,既有整体效果又不乏细致处理,给餐厅带来了复古典雅的氛围,吸引了就餐人的目光,真可谓中国传统古建筑艺术魅力与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

2 深圳万科第五园

该建筑风格具有现代建筑仿古韵味,材料选用混凝土、砖石、钢。用现代建筑的材料,来营造传统建筑空间与氛围。屋顶采用现代平屋顶形式,屋顶的特色是大量使用的封火墙,从安徽民居的马头墙演变而来,即使经过了建筑师简洁的处理和设计,仍然具有强烈的可识别性,成为该建筑群的一大特色。第五园的整体设计意向来自于南方传统民居尤其是安徽民居,因此,色彩也与江南民居保持了高度的一致,黑、白、灰三色,成为建筑的三原色,三者相互交织,具有强烈的对比效果,给人以清爽自然之感。

该建筑细部处理非常能打动人的心。从建筑的立面营造上来看,并非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关系,而是一种均衡,这种均衡与迈耶的白色建筑有异曲同工的效果,但每一个细部,都用中国传统建筑的细部装饰,赋予了独特的韵味,值得人细细品尝。

无论是阳台挡板还是底层柱鹿,都经过了建筑师的创造性处理,建筑的细部设计原则与整体效果的设计原则相一致,即既不生搬硬套中国传统建筑,又不把现代建筑强行建造在中国本土,而是对二者进行了一定的思考与调合,在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之外,填补了民族特色的情感诉求。

3 成都美蓉古镇

该建筑的风格具有古建筑现代化。一眼望去,就能感受到强烈的古建筑之风,而且与现代建筑并无多少联系,由此可知,建筑师的目的,是意欲对古典建筑形式进行提炼,运用于当下的建筑之中。

材料采用传统的砖瓦与现代建筑常用的混凝土玻璃等有机组合。现代的建筑材料保证了使用的舒适与安全,而传统的材料则传达了古典之美。用这样的手段,达到了现代与古典的融合。

古镇的屋顶完全采用传统建筑,但建筑师对其进行了微妙的处理,起翘不再那么明显,取而代之的是明朗的直线条组成的屋顶形式,给人以疏朗之感。

古镇的色彩统一而和谐,采用黑白灰的基础上,大量运用了暗红色。暗红色大量而细微地出现在建筑的各个角落,带给人们一种别样的感觉。

细部处理与晋阳会馆类似,均是在古典形式的基础上进行提炼,使之既能满足施工简便的要求,同时不失古典韵昧。

美蓉古镇的这种设计处理方式,介于晋阳会馆与万科第五园之间,既不完全用仿古,也不在现代基础上去营造古典氛围,而是在忠实于传统建筑的基础上,朴实地进行改造与提炼,在满足现代人的生活舒适要求的基础上,完成了对传统的回归。

通过以上三个建筑实例介绍与分析,说明中国应该在发展现代化的同时,发展具有本民族的文化和特色。一是设计师要深入研究传统建筑风格特点,二是要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合理选择建筑材料,二者完美的结合才能设计建造出有中国文化传统特色的建筑,使人们满足现代化带来的舒适的同时,也传承、发扬、欣赏着中国古典建筑的神韵,使我国的传统建筑风格更具中国魅力。

摘要:在现代化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对传统建筑装饰的应用效果的研究。中国传统建筑装饰非常丰富,我们要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对传统的建筑装饰继承发扬光大,使中国的文化大放异彩。

仿古建筑线描写生课件教案 篇2

手绘线条图像──仿古建筑描绘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以及《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的学习,对手绘线条图像已经有了较好的了解与把握,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对学生进行写生等一系列的练习,以此巩固学生所学到的有关手绘线条图像的知识,根据永宁中学周边景点多而又散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手绘线条图像──仿古建筑描绘》一课。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已学过的手绘线条图像的基础上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同时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从课堂中走进现实生活中,再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物象关系带回课堂,从而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美的存在。(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进行自我表达与交流,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得到协调发展,智力与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同时让保护环境、爱我家乡的关念扎根于学生的心中。

重点:了解仿古建筑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掌握手绘线条图像的技能、技巧。难点:学生对物象空间的理解与表现。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2分钟)

学习手绘线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

老师小结

1、手绘线条图像能够让我们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以简单明了的方式表达出来。达到自我表现,自我展示、交流和抒发情感的目的。

2、我们作为永宁的中学生,要说所见、所闻最多的那应当是我们永宁的环境变化了,由于近几年仿古建筑群的修建,永宁不但在温江、成都乃至全国都很有名气。为此,这节课我们就用我们手中的画笔来描述一下我们眼中的永宁仿古建筑。

二、出示课题。(多媒体展示)(1分钟)

提问引入新课:说到古建筑,同学们首先会想到哪里呢?

学生回答----芙蓉古城(这是永宁镇最早的仿古建筑,也是永宁建筑的代表)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永宁中学美术校本教材

三、鉴赏仿古建筑群(多媒体展示)(35分钟)

(一)鉴赏《芙蓉古城》

1、芙蓉古城大门

(学生齐声朗读)芙蓉古城:集古代民居之精髓,融合现代建筑理念,综合老成都民居特色,以川西居为主,融入苏杭民居、云南民居、唐风建筑等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既保留了老成都特点,又在各种原有地方风格上创造发展,使中国的建筑古文化在现代建筑语言上得以再现。

(占地800亩的芙蓉古城园区内繁花似锦,风景秀丽,皇城巍峨,民风悠悠。酒楼、茶馆、叫卖声声,石板、雨巷、民风民俗,如一幅现代“清明上河图”徐徐展开„„)

3、川西区——商业区。从林立的商铺,熙熙攘攘的人群让我们仿佛看到古蜀国那繁荣的经济┅┅。

4、苏杭区:(综合了中国古典园林之精髓,强调苏杭水乡的布局脉络,结构简洁而凝重,风格古朴而洒脱。一砖一瓦、一门一窗都凝聚着历史的痕迹,阐释着园林艺术与人文景观融合的高尚审美理念。从这里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含义了。)

5、大宅门

6、皇城:皇城:大屋顶(金黄色的琉璃瓦象征着皇权)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既是对历史的一种重建,又是历史在当下的绵延。(现外界通过“芙蓉古城”了解到了永宁,更了解到了永宁人,因此,作为永宁人、特别是我们永宁的中学生也就有义务来宣传“芙蓉古城”,以便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了解它,所以,请同学们拿出笔来,在作业上用线条勾勒出我们眼中的“芙蓉古城”吧。

(二)用手绘线条勾勒出我眼中的芙蓉古城。

(请从三幅图片中任选一幅用线描进行作画.要求画面应具有空间感和美感)

学生作画,老师巡视指导

1、学生作品展示

2、老师小结

(1)空间的表现方法

(2)构图(画面的近景、中景、远景)

(3)线条的处理:①要流畅、②疏密得当

(引入)

同学们一开始就说到了,在永宁的仿古建筑除了“芙蓉古城”外,还有很多,2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永宁中学美术校本教材

因此,下面我们就一一再给大家欣赏一下。

(三)鉴赏“城武街”、“芙蓉家苑”、“胜地金芙蓉”

1、了解这些建筑的风格

在建筑风格上采用以翘角、挑梁、坡屋顶、吊角楼等川西建筑元素为基础,不仅体现出传统的川西建筑文化,小区的景观有效地借鉴唐代的小桥、流水、方亭、假山等传统景观模式,并加以改良,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为永宁这个悠久的古镇增添历史的厚重感。

2、了解这些建筑对我们生活的作用

如果说“芙蓉古城”让我们在座的各位仅仅满足了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那么“城武街”、“芙蓉家苑”、等仿古建筑他们就不仅仅满足了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更是让我们许多同学在物质生活方面也得到了满足。因此,我们同样没有理由不宣传它吧?所以,请同学们拿出笔来,再在作业上用线条勾勒出我们眼中的“城武街”、“芙蓉家苑”、吧。

(四)用手绘线条勾勒出我眼中的城武街或芙蓉家苑。

(请从三幅图片中任选一幅用线描进行作画.要求画面应具有空间感和美感)

学生作画,老师巡视指导

四、课业拓展(多媒体展示)(2-3分钟)

1、(提问)除手绘线条图像外,我们还可以用那些方式来宣传永宁的这些仿古建筑?(学生讨论、回答)

(多媒体展示)---利用广告、影片、歌曲等形式宣传永宁的图片

引申:我们要爱护永宁的环境,让这些仿古建筑更加美丽。

2、学生朗读:“芙蓉古城”、”芙蓉家园“、”城武街“等建筑以深远的探寻、独特的构思、亮丽的风景在温江永宁这块土地上建构着一种承继历史连接当代、关爱生命体现快乐的新的生活模式。

(全课结束)

仿古建筑斗拱后置安装技术 篇3

斗拱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关键构件,在古建筑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围绕如何在现代仿古建筑中改良斗拱的使用功能,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进行论述,利用了现代建筑材料及施工技术手段实现古建筑斗拱表达效果。

一、工程概况

十笏园文化街区项目是“以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为核心,集旅游、商业、公共服务设施、居住为一体的仿古建筑群”。在古建筑中斗拱作为重要的受力构件及装饰构件得到了大量的运用,十笏园文化街区项目大量运用当代技术、现行工艺、新型材料对古建筑斗拱施工进行工艺改良,改变了斗拱的使用功能,将斗拱由受力构件转变为纯装饰性构件,从而降低了施工难度、加快了施工进度,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古建筑与现代仿古建筑斗拱使用功能论述

1、斗拱的概念: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构件,是广泛应用于大式建筑建筑上的一种装饰性构件。同时斗拱也是由若干个栱件层层垒叠,相互搭接成的具有悬挑作用和装饰效果的支撑性构件。

2、斗拱的组成:斗拱由斗、栱、翘、昂、升5种基本构件组成,将这些独立构件层层叠加、相互组合成坚固且美观的受力构件称之谓“攒”。

3、斗拱的作用:斗拱可以增加屋檐出檐宽度,延长落水距离,保护建筑物外墙及基础免受雨水的侵蚀;斗拱可将檐口荷载进行均匀分布,增加稳定性,增加抗震性能;斗拱也是古建筑中的重要装饰性构件。

4、仿古建筑中斗拱的作用:现代仿古建筑大量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原有的斗拱受力性能逐渐丧失,斗拱也逐渐演变成纯装饰性构件,随着使用功能的改变斗拱的施工工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施工手法层数不穷。

三、主要创新技术

1、采用斗拱后置倒挂安装技术。解决了传统斗拱安装工艺复杂、工期长的缺点,使斗拱由受力构件变为装饰构件。

2、斗拱预拼装成攒,整体提升,与结构间通过锚筋可靠连接。斗拱进场后,首先进行预拼装成攒,整体提升,与结构上的后置锚杆进行牢固连接,降低了工作难度,缩短了工期。

3、采用微电脑数控机床加工技术,实现场外批量化生产。根据古建设计图纸确定了斗拱各部位(斗、拱、翘、昂、升)的尺寸,将数据输入电脑进行自动化加工,克服了传统手工制作的种种弊端。

四、仿古建筑斗拱现代工艺表现技术

通过分析古建筑斗拱构件模数结合工程结构特点,我们将斗拱拆分为内外两侧装饰性斗拱,内外两侧对称布置,采用场外加工、现场拼装成攒、整体提升的施工技术,简化了斗拱施工工序,同时将斗拱施工与上部受力构件施工分离,有效缩短了施工工期。

1、工艺流程

构件场外加工—现场预拼装—测量定位—后置埋件施工—整体提升安装—面层装饰

2、施工要点:

1)采用微电脑数控机床加工技术,实现场外批量化生产。根据古建设计图纸确定了斗拱各部位(斗、拱、翘、昂、升)的尺寸,将数据输入电脑进行自动化加工,克服了传统手工制作的种种弊端,同时实现了上部结构与斗拱施工的同步进行,加快了施工进度。斗拱制作要先施实样,套样板。样板要如实的反应每个构件的每个部位,榫卯的尺寸、形状、大小、深浅,以保证成批制作出来的构件能顺利地、严实地按构造要求组装在一起。

2)斗拱构件进场后预拼装成攒,在所有斗件部位安装丝杠。斗拱进场后,首先进行预拼装成攒,即草验,草验过程中将丝杠与斗拱临时进行固定,试装好拼装成攒的斗拱要做好标记以便整体提升。为保证斗拱安装顺利,在正式安装之前要进行“草验”,即试装,试装时如果榫卯结合不严,要进行修理,使之符合榫卯结合的质量要求。试装好的斗拱一攒一攒地打上记号,用绳临时捆起来,防止与其它斗拱混杂。正式安装时将组装在一起的斗拱成攒地运抵安装现场,摆在对应位置。各间的平身科、柱头科、角科斗拱都运齐之后,即可进行安装。

3)用水准仪、经纬仪进行抄平、定位,用墨斗弹好斗拱安装的水平控制线;按斗拱安装间距要求,做好竖向控制线,并用经纬仪进行复核,按控制线做好斗拱安装位置的定位标记。

4)在精确定位斗拱的部位后在混凝土构件内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埋件,埋件下表面焊接螺栓以便与斗拱内的丝杠有效连接(亦可采用焊接连接)。

5)斗拱安装时,首先贴牢混凝土墙安装斗栱及拱板,按号就位后,用不锈钢铁钉按标钉牢,钉帽比构件表面进1cm,然后依次安装翘、拱、昂、正心枋、盖斗枋、外拽枋、挑檐枋等构配件。构件拼装好后,用φ14mm的不锈钢通丝螺杆分别自底到顶穿过翘和昂,露出斗拱后,与现浇主体结构螺拴旋紧焊接,安装完毕后应再次校正标高及位置,确认无误后将丝杠尾部丝帽隐蔽。安装外观应构件齐全,层次清楚,棱角分明,斗拱配置均匀一致,翘、昂、耍头要保证出入平齐,高低一致,各层构件结合严密,确保工程质量。

6)面层处理采用三道灰油漆彩绘施工工艺。首先在处理后的基层上再用粗油灰满刮一遍,干后磨平、除尘、擦净。当压布灰干硬后,用磨石磨平、除尘,满刮中灰(油满:灰油:血料=0.3:0.7:2.5,加适量砖灰调和而成)一道,抹平抹实。当中灰干硬后,磨平、除尘,用细灰(油满:灰油:血料=0.3:1:7,加适量砖灰调和而成)满刮一道,让其干燥。当细灰干硬后,磨光去尘,涂刷生桐油一道,待油干后用砂纸打磨平滑。充分干燥后即可进行油漆施工,局部不平部位采用腻子修补。

五、结语

在现今古建筑传统技术的继承已处于十分薄弱的状态下,不仅保护古建文物应得到充分重视,在古文物保护区内建设高质量的仿古建筑以保护文物古建筑的环境,继承延续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文脉,进而创建有中国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的现代技术也正在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斗拱彩绘工艺复杂,施工难度高,采用上述技术施工,将传统技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取得了理想的施工效果,值得今后的仿古建筑施工借鉴使用。

论仿古建筑的文化价值 篇4

五千年的中国建筑史同时也是五千年的文化史, 不论是陕西省西安市慈恩寺的大雁塔还是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 亦或是天水玉泉观的亭台楼阁、后街清真寺, 她们无不积淀着当时的文化、社会伦理、风俗习惯。亦佛亦道或者是其他宗教或者是民族的精神无不渗透其中。从木结构的建筑中我们似乎还能感受到柔和、内敛的中国舞蹈, 那盘旋的斗拱如同移步拧腰、旋身环臂的女子——宁心静志。全然不似石砌建筑那般刚毅不通人情。翘首仰望苍穹的脊兽犹如钦天监在浩瀚星空中观星占卜。

文化通过建筑的表现形式向世人展示他的独特性、传承性。同样, 每一个不同时期新建或维修的古建筑又从结构到工艺处处传递着文化讯息。从西周建筑的左祖右社中我们可以推测出当时的礼法制度;又能从天坛、地坛的建造中感受到古人追寻的“天人合一”。从天坛的圜丘和祈年殿我们能感受到古人“天圆地方”的思想。古时的“天人合一”, 如今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从古建筑中我们能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是如何影响现代哲学的, 也能更深层次的理解建筑文化性的内涵。即使有些理论和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 认识水平的提高, 变得不是那么符合科学性, 但她凝聚了一个或者是多个朝代的认识论、科学观。通过文化性的分析能够深入理解建筑的构造样式的变迁, 时代的发展;同时, 通过对建筑物的研究又能反映出当时当地的建筑技术水平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因此, 不论是古建筑的修缮还是仿古建筑的新建, 或者是运用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的“新”建筑的建设都应该体现出建筑的文化性内涵。

2 功能、技术、形象和文化完美统一

体现建筑的文化性并非是单纯仿古, 应该将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与社会文化性统一起来。

仿古建筑形式有两种不同的认识, 一是利用现代建筑材料 (如钢筋混凝土) 或传统建筑材料 (木、砖、石) , 对古建筑进行符合传统建筑文化特征的再创造;二是纯粹利用传统建筑材料、传统建筑工艺进行的古建筑的复原。全国各地的仿古建筑风无外乎就是这两种。这样的仿古建筑对于市场来说灵活度比较高。它既可以当做文化福利事业用房, 诸如天水市博物馆、麦积区博物馆、礼县青铜器博物馆, 同时也可以当作商业开发的别墅、铺面来销售。如甘肃天水麦积区的仿古街、天水伏羲文化广场。那么他们是否就能够表现出建筑的文化内涵呢?答案很明确:不全是, 或者说表现得不够完全。

当下, 正是一个每天可以从不同的渠道获得丰富信息的时代。世界文化夹杂在这些信息中冲击着每一个人, 无论是思维还是行动都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 在建筑形式的表达上也同样受到了这样的影响。在这种多民族多国家多种文化影响下的建筑设计师怎样才能设计出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建筑来。我想这才是富有中国建筑文化责任感的建筑设计师应该探寻和努力的方向。只有让建筑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同时展现在一个设计作品中, 建筑的中国魂才有机会和可能体现出来。

3 近代仿古建筑的的发展

那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仿古建筑和木结构的仿古建筑哪个更能显现出中国建筑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呢?显然是木结构建筑。从仿古建筑的美学层面上来看, 木构建筑中的斗拱、藻井、雕梁画栋从结构美到层次美, 从动态美到对称美, 再从装修美到韵律美。

当仿古建筑用异型模板现浇的钢筋混凝土代替了榫卯结合的木构时, 传统建筑的灵动性和精神性几乎不见踪影。只能称其为一座“房子”而已。就如同天津近代建筑青砖砌成的利顺德被通体抹上了水泥砂浆, 她的文化性和历史性在工人抹砂浆的那一刻就一块儿被抹进了墙壁里。幸运的是天津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了这一点, 从2009年就开始了她的修复工作。如果当时的修复能从保存利顺德建筑的原貌和完整性上入手, 而不是简单的覆盖, 那么2009年的这次耗资巨大的修复工程就可以避免了。今天, 我们更应该重视新建仿古建筑的结构与材料选用的重要性了。对于不同使用要求和不同投资的仿古建筑应该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仿古和木结构的仿古建筑的论证上既要考虑建筑的耐久性和经济性还要考虑建筑的文化性。

木结构的建筑并非一定要雕梁画栋, 比如从出土的工艺品中能看到西汉建筑并非曲面藻井而是低矮平直, 甚至从现在我们看到的直棱窗中还能感受到那种古朴以及当时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唐宋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 所以在建筑中也表现得体量更大, 风格恢弘凝重。

从建筑的民族性、宗教性和区域性上来看, 仿古建筑只有在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装饰细节上诠释出中国民族、区域的特点才能从外观到内涵表现出建筑的文化性。纯粹的文化或者是发展中的民族文化都可以体现。如果我们要做个仿秦时期的建筑, 就应该深入研究秦时期的建筑遗迹, 史料、壁画等等, 从设计图纸到施工方案上都要体现出秦文化、秦施工技法。这样的建筑物, 才是有灵魂的, 才能让观者更切实的体会到秦时期的建筑样式和生活方式。

如何在仿古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更好的表达其民族性、宗教性和区域性, 既要有继承也要有发扬。比如通过建筑结构的延续, 可以继续发挥木材的抗震性和调节温度湿度的特性建造梁架结构的木建筑;同时, 还可以对木材进行阻燃和防腐的处理, 延长木建筑的使用寿命;利用木材天然的纹理作为其装饰特色将其运用到风景园林景观的建筑中。对于木材这样的可再生能源, 能再次成为建筑结构主材, 也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延续, 也是仿古建筑保持其文化性的一个方面。即使不能做到大范围的推广, 仅仅在仿古建筑中、景区建筑中也能展现其身姿, 带给人视觉上和精神上美的享受。其次, 还可以通过建筑符号在细节构造和装饰的运用体现出仿古建筑的民族特点、宗教特点以及区域特点。在个别地域, 还可以大面积推广。例如, 在天水木刻盛行的甘谷、武山地区, 可以在门窗的雕花和拼装上多做研究, 选择与建筑样式匹配的运用其中;在张家川这样的回民聚居区在建筑装饰纹样上选用植物或文字的图形, 而不用动物纹样;在天水景区麦积山和街亭温泉旅游线路上修建全木结构的农家乐、观景台, 既能与苍翠的森林自然景观遥相呼应, 又能感受到木结构建筑冬暖夏凉的舒适度。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仿古建筑的新建, 从设计到施工都应该充分体现出建筑的文化性, 不论是宗教性质还是博物馆性质, 或者是公园等, 都要思考仿古建筑将要传递出怎样的文化价值, 通过怎样的设计和施工才能让她传递出相应的文化信息。我相信:拥有民族性、宗教性、地域性的新建仿古建筑, 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复制品, 更不是功能低下的山寨屋, 她会散发出自己独有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05-01

[2]刘健甘南藏族民居建筑及其特点[J]甘肃高师学报2007.2 20-22

我国仿古建筑工程造价标准 篇5

我国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仿古建筑造价标准。这似乎是因为仿古建筑的特殊性造成的。经过检索,我国河南省、陕西省、北京市、江苏省等几个省市有相应的造价定额编制。但在实践中,因为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在仿古建筑造价这方面产生了许多矛盾。笔者以自己所服务的古建筑施工企业遭遇过的实际情况为例,提出仿古建筑造价应该细化的呼吁,以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仿古建筑造价标准是什么?首先应该明确的是,仿古建筑不是古建筑,而是当代建筑。只是它的外观、内部细节等仿造古建筑而成。既然是仿古建筑,就有一个建筑的时代问题,仿的是哪个朝代,哪个时期建筑的问题。一个很普遍的情况是,不分或者不会区分建筑风格,导致该仿古建筑计价也不分,造成计价不准确。

中国南北建筑风格相差很大。如果以长江为界的话,大致上江北以北方建筑风格为主,南岸则以江南建筑为主。而且南北方都有大量清式营造则例、唐宋营造法式风格的仿古建筑或文物古建筑。笔者所在企业在江苏各地承建过的,以及现在建设的其它寺庙基本上都是营造则例风格仿古建筑,按现行江苏仿古建筑计价表竹林寺整体都将无法正确计价。

如木作工程。首先营造法源作法项目的名称跟营造则例做法项目完全不同。其次做法不同。北方叫斗拱,南方叫牌科。北方斗拱的基本模数是斗口,南方牌科的模数是四六式、五七式以寸为单位。营造则例座斗不带弧,南方的座斗带弧形内凹。北方斗拱有蚂蚱头、菊花头,南方斗拱有云头。虽大体相同,但毕竟至少专业人士看来相差很多。

仿古建筑许多细部构件,需要手工制作。而这部分定价很难统一起来,业内流行做法是,口头商议,依据则是约定俗成。大量的木雕、石雕、砖雕部件,特殊的细部构件,以及特殊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措施等,都没有准确的定额,采用的大多是参照现代建筑标准定额。这在实际上也令施工企业吃亏不少。

仿古建筑浮雕及墙龛的施工 篇6

关键词:浮雕墙龛坤红衬底按钉玻化砖框边双组分大力胶活动鳞片

某仿古建筑工程,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在建筑物的北立面(正立面)和东、西立面二层墙面,设置了共四幅大型“龙凤”浮雕,另外在北立面东西端部,二层至四层共设置了四幅建筑物名称标示墙龛。依照建设单位和设计人员的确定意见,大型浮雕及墙龛框边,均采用工艺美术陶瓷产品。

1、陶瓷成品的构造情况:

1.1、大型“龙凤”浮雕有四部分组成:浮雕框边、浮雕衬底、浮雕主体(龙、凤)、浮雕附件(彩云、宝珠等),整个浮雕立面尺寸4.15X4.15M,采用石湾陶瓷最高超的“坤红”釉料工艺,龙体气宇高昂,凤姿娇美高贵,浮雕价格昂贵,给生产、运输、安装施工等带来比较大的风险和难度。

1.2、结合生产厂家多年的陶瓷产品制作经验,为便于安装施工,浮雕的制作按照分段、分件、分层的处理方法,现场施工安装按照组装图,进行分层、分段、分件进行施工。

1.3、另外各分件、分段的陶瓷构件,留设有孔,便于采用膨胀螺栓进一步与墙体拉结固定。

墙龛构造与浮雕基本相同。

2、安装步骤和方法(以浮雕为例):

2.1、安装步骤:

浮雕附着墙体的砌筑——→墙体找平抹灰——→浮雕衬底的铺贴——→浮雕框边的安装与灌浆——→龙体凤身的组装——→浮雕附件的安装——→修补成活。

2.2、浮雕的安装方法:

浮雕衬底为规格1.0mX1.0m抛光砖,采用大力胶黏贴方法;浮雕框边采用含入墙体,补充灌浆的方法;龙体凤身及浮雕附件均采用“大力胶”黏贴于衬底抛光砖面,另补充膨胀螺栓补强固定,修补工作主要指对黏贴边进行补胶处理和对膨胀螺栓、组装拼缝进行覆盖与修补。

3、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3.1、墙体施工技术要求:

3.1.1、对于浮雕附着墙体,为减小受温差、振动等影响变形量,建议采用MU10红砖,M10水泥砂浆砌筑,对应整个浮雕面积,增设“田”字型构造柱与构造梁,混凝土梁柱断面均为180X180,内配4Ф12纵向钢筋,φ6@200箍筋,用C20混凝土浇筑,构造柱、梁均按现砌砖后浇筑的施工做法。

3.1.2、砌体施工时,须确定浮雕安装(含框边)的准确位置,在框边安装的部位,底框砌体(两皮砖含灰缝140mm)按照“”间断砌筑的做法,间断中距为360mm,平内墙面砌筑120墙;上部(180墙)做三皮砖通长砖带(配筋3φ6);竖向边框设于“田”字型构造柱位置内侧,采用留孔眼做法进行上下间断,孔眼宽度为120mm,孔眼中距360mm。

3.1.3、砌体工序和构造梁柱浇筑工序完成后,对墙面进行抹灰找平处理,采用1:2水泥砂浆,抹灰厚度16mm。

3.2、玻化砖施工技术:

衬底玻化砖,规格1000×1000mm,厚度16mm,抛光面,瓷质,背面粗糙,适宜于水泥膏粘帖及干挂。为保证玻化砖的安全可靠,增加Ф8(100mm长)膨胀螺栓进行加固。做法为:待玻化砖铺贴硬化后,由陶瓷厂技术人员进行浮雕安装前的图形描画,在龙身、凤体、云朵、饰边范围,根据玻化砖的分布情况,进行钻孔,增加膨胀螺栓加固,要求紧固前增设橡胶垫圈,作为膨胀螺栓的紧固附件。

墙龛玻化砖主要采用澳洲产双组分“大力”胶黏贴的施工做法。具体做法为:

3.2.1、根据单个玻化砖的平面規格,每块设置七个黏贴点,中间一点,其它四点按照正方形角点分布,纵横点距500mm。

3.2.2、对应黏贴点,在墙身钻Ф12孔,深度120~150mm深,风机吹风清洁干净,并规定“按钉”面平整度和垂直度后,填灌大力胶,插入“按钉”,侯干固化。

3.2.3、分别在“按钉”面涂大力胶,在保证玻化砖干燥的情况下,进行从下至上粘帖,要求水平每黏贴一排玻化砖,待确定固化后再进行上一排玻化砖的粘帖。

“按钉”构造:

铺贴质量要求:平面平整度整体不大于2mm,拼缝宽度不大于1mm。拼缝水平控制及垂直度整体不大于1mm。

其他要求:

(1)全部玻化砖缝铺贴(黏贴)完成后,拼缝要求控制在0.8mm内,表面平整度控制在2mm内,垂直度控制在2mm内,其中墙龛部位垂直度,全高控制在5mm内。石胶填缝。

(2)玻化砖需要套割时,必须保证边较完整,确有小破损时,需用细砂打磨机打磨。

(3)固定膨胀螺栓钻孔时,尽量打正砌块,避免打正灰缝,采用橡胶胶圈和金属戒指,收紧适当。

(4)加强对玻化砖面的保护,防止损坏和画花。

3.4、框陶瓷构件边框安装技术

框陶瓷构件边框含入玻化砖面60mm。要求弹出定位基线,安装准确,精度要求水平向偏差控制在全长不大于±3mm,竖向垂直偏差不大于±2mm,整体平整度不大于±5mm。在砌体背后,对预留间断砌体及陶瓷构件进行灌浆处理,灌浆材料为C15细石混凝土。陶瓷构件为空心,安装前首先采用轻质泡沫填充至端部60mm~80mm,每个孔插入1φ6钢筋,然后对留空的60mm~80mm灌1:2水泥砂浆,凝结固化后才能进行含入墙体的安装。墙体细石混凝土灌浆时,钢筋自然锚固入细石混凝土内。

3.5、浮雕龙体、凤身及宝珠、彩云等陶瓷构件的安装技术

浮雕龙体、凤身及宝珠、彩云等陶瓷构件的安装,主要采用“大力胶”粘帖。由生产厂家提供定位图,拓印在玻化砖面,根据陶瓷构件预留孔的位置,在抛光砖面打入φ12膨胀螺栓(长度要求100mm),按照预先编好编号的构件进行组装粘贴。粘贴前除按照正常程序检查陶瓷构件的质量状况外,还应检查粘贴基面是否清洁、干燥,保证粘贴质量。对陶瓷构件将覆盖的玻化砖面,用打磨机将玻化砖面打磨粗糙,采用灰刀,将配制好的“大力胶”均匀涂刷在陶瓷构件底部,小心定位,先用手轻轻挤压,再用软头工具进行均匀敲打,保证粘贴牢固。安装过程请生产厂家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

墙龛玻化砖衬底及陶瓷框边安装参照浮雕安装相同步骤方法处理。

注意:根据前期与陶瓷生产厂家的协商意见,龙身、凤体、云朵、饰边,预设了一定数量的隐蔽孔,便于粘帖后另加膨胀螺栓固定。但对玻化砖的固定必须避开陶瓷产品的隐蔽孔,便于分开加固。

3.6、修补工作

主要包括对陶瓷构件拼装的拼缝处理、膨胀螺栓的覆盖处理、补胶处理、印章粘贴等。根据生产厂家提供的陶瓷覆盖材料(龙鳞片、凤羽片、云朵片等),采用“大力胶”进行粘贴覆盖。对于部分可能出现的浇水溢出流坠,进行剔除、局部漏胶部位进行补胶等,印章粘贴的原则应在不影响浮雕整体艺术效果的前提下,在边框内的左下角进行粘贴(竖贴)。

整个工作完成后进行验收。

4、总结

仿古建筑的屋面施工管理 篇7

1 混凝土浇筑施工管理

施工中,要求先制定完善的混凝土屋面施工方案,并提请监理单位审批后依方案实施。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混凝土坍落度不宜过大,否则会沿着屋面流淌,造成屋面混凝土厚薄不均匀,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要分段分区进行,在浇筑之前,首先要检查钢筋的数量、位置、保护层厚度;其次模板工程对混凝土成型影响极大,所以要对模板工程进行严密的检查,保证位置正确,尺寸、标高准确,支撑牢固,模板拼缝严密;在对以上项目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

1.1 混凝土浇筑方法

沿大坡屋脊下的第一坡、第二坡及对面坡的纵长方向,设木挡板(50×80方木),每400 mm间距一道,距离现浇板底模的距离为100 mm,在梁箍筋上设垫铁,垫铁厚度为箍筋上100 mm,用14号铅丝将木挡板与梁箍筋绑扎牢固,木挡板的接头设于每开间梁的上部,木挡板于每开间的中部设连接点,采用ϕ12制作成与屋面同坡度的U型卡,U型卡上部采用ϕ8钢筋与上、下梁箍筋点焊固定牢固。

先对每一施工段的长向坡进行浇筑,由檐口开始,自下而上沿着纵长方向进行浇筑,每次浇筑宽度为400 mm;当浇筑面至屋脊的长度与对面短向坡几乎相等时,采用360°环形法进行浇筑,每次浇筑宽度为400 mm,由下而上进行浇筑,随着阶梯形的不断延展,则可连续向前推进,360°一周。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不应大于150 min。

浇筑竖向混凝土或施工缝前,底部应先填30 mm~50 mm厚度的同配比砂浆。

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看模,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埋件的情况,当发生变形移位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使用插入振动器时要快插慢拔,插点呈梅花形布置,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

混凝土振捣密实后,以钢筋上的标高拉线检查平整度,在已经浇筑的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并加盖草帘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 d。

混凝土施工用垫板,采用50 mm厚的木板,长度同开间,沿着纵长方向一次排开,施工时垫板上下移动。

1.2 混凝土质量要求

商品混凝土要有出厂合格证及有关试验报告;混凝土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要符合规范要求;混凝土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缝隙等缺陷;作好混凝土施工记录。

2 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管理

坡屋面施工现场特殊,有极大的危险隐患,所以施工现场要防护措施到位,防护设备齐全。班前要作好安全交底,让每个工人都切实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安全条例,保证施工安全。

进入施工现场要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严禁吸烟,严禁上下抛掷物品;泵车后台及泵臂下严禁站人;拉线人员必须穿胶鞋戴绝缘手套,以防止触电;作业前,检查电源线路情况,漏电保护装置是否灵活可靠,机具各部件连接牢固,旋转方向正确;屋顶四周应采用密目网进行全封闭,高度应该高出挑檐1.5 m。

3 屋面盖瓦及彩绘工程的管理

作为古建筑其屋面不外乎是由苫脊、瓦面、正脊、重脊、创脊、博脊、角脊等有关部分组成。所以,对屋面的控制:一是防水的问题;二是屋脊的变化起伏是否达到设计效果,是否体现了古建筑的美学价值。

防水处理上,灰的使用相当普遍,也很考究。泥背、灰背的使用,一般称为苫背,具有防水保温的作用。现在大量的仿古建筑群的屋面是现浇混凝土斜屋板面,与传统的屋面防水截然不同,但仍然必须采用泥背、锡背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水、防渗漏、防腐的效果。防水层处理完后可以盖瓦,盖瓦时铺成的灰条要均匀,盖筒瓦时下面的灰要充实,但是灰不能过多外溢。屋面瓦盖完之后,对每垄筒瓦沟进行均匀的勾缝补隙,瓦沟逐步清理干净。

彩绘是仿古建筑的点睛之笔,一道道的线条,一笔笔的图案,一片片的祥云,一只只的瑞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目前的彩绘基本上以清式彩绘为主,总体上分玺、旋子和苏式。在施工过程中,不但要清楚其基本施工程序和法则,还要理解其文化内涵,要用中国文化独有的审美情趣去透视。古建筑以浓郁的地域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神话古都之地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摘要:针对仿古建筑群在建筑过程中的难点,重点探讨了坡屋顶施工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混凝土浇筑施工管理、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管理以及屋面盖瓦及彩绘工程的管理等问题,以达到提高屋面施工管理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混凝土,仿古建筑,屋面施工,管理

参考文献

某藏式大殿仿古建筑结构受力分析 篇8

本工程是某藏式大殿, 为一座典型的仿古建筑。整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一共五层。在遵循“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和国家有关现行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与标准的基础上, 根据该仿古建筑的相关CAD设计图纸与主要技术指标, 确定了结构的布置方案与结构的计算模型。

本设计在现代力学的基础上, 通过对大主殿的结构分析, 阐述了现代仿古建筑的受力特点以及对仿古建筑加固的关键部位, 得到了翔实的分析资料, 验证了建筑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对仿古建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工程概况

大殿的各层平面均为左右对称的矩形, 布局简单实用。对称结构的刚度分布均匀, 可以具备更好的稳定性, 从而保证其能够起到最优的抗震效果。一层到二层的中空架构, 三层开始有楼板, 供人们游览之用。

柱子整体上下贯通, 这样的设计方法使得建筑造型优美, 整体性增强。内圈通柱是主要的承力柱, 承担楼板、屋面自重和人流荷载。下层的金柱到上层变为檐柱, 这样的设计方法不仅使得建筑造型优美, 而且重心降低, 大大增强了稳定性。因为该大殿是中空构架, 楼板刚度较小, 所以建筑的侧移刚度有很大一部分需通柱提供。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中表现的更为明显。大殿的详细信息如表1所示。

建立模型

根据工程概况, 对该建筑进行简化, 建立模型。因为模型的建立以贴近实物为原则, 所以本文建立的模型能够真实的反映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受力特性。

第一层总面积为41800×26800mm, 总体布置成对称结构。650×450mm的矩形混凝土梁;直径500mm的混凝土圆形柱;100mm厚的混凝土墙楼板:120mm厚的混凝土现浇楼板。第一层平面模型如图1所示。

第二层总面积为37400×22000mm, 总体布置成对称结构。650×450mm的矩形混凝土梁;直径500mm的混凝土圆形柱;100mm厚的混凝土墙;120mm厚的混凝土现浇楼板。第二层平面模型如图2所示。

第三层总面积为37400×22000mm, 面积递减, 对称结构;650×450mm矩形混凝土梁;直径500mm混凝土圆形柱;100mm厚混凝土墙;120mm厚混凝土现浇楼板。第三层平面模型图3。

第四层总面积为37400×12000mm;600×400mm的矩形混凝土梁, 中心梁为1000×600mm;650×450mm的矩形混凝土梁;直径500mm的混凝土圆形柱;100mm厚的混凝土墙;120mm厚的混凝土现浇楼板;第四层平面模型图4。

第五层总面积为37400×500, 面积递减;650×450mm的矩形混凝土梁;直径500mm的混凝土圆形柱;100mm厚的混凝土墙;120mm厚的混凝土现浇楼板;第五层平面模型图5。

风载对结构的影响

风荷载属于水平荷载。由于该建筑出于非地震区, 不用考虑地震作用的影响, 只要满足基本的抗震构造要求即可, 风荷载是该建筑的唯一水平荷载。风荷载对建筑的影响包括内力、层位移、层位移角等物理量的影响, 具体情况如曲线图6—8所示。

从图6中可以看出, 风载作用下, X方向上的反应力随着层高的增加而降低, 这一规律与基本力学知识相符合;Y方向上的反应力整体上也是有随着层高的增加而降低, 但是反应力在第二层的地方突然增加, 因此应注意加强结构底部的构件来提高抗剪承载力和抗弯承载力。从图7中可以看到, 由于X方向的刚度远大于Y方向上的刚度, 所以X方向上的位移也就远小于Y方向上的位移;但两个方向上的位移都满足规范的要求。图8中, 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1223, 小于1/550, 层间位移角满足抗震规范要求。

内力的计算

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建筑的各种荷载 (包括恒载、活载、风载等) , 将荷载施加在所建立的模型上, 从而计算出工况下各层弯矩图。这里只展示第一层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 如图9所示。取建筑最不利的一榀框架, 算出弯矩图, 如图10所示。

从荷载下的结构弯矩图可以看出, 在同一楼层上, 内圈梁所受到的弯矩数值相差不大;内圈梁上的弯矩随着楼层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因为建筑下面两层是中空的, 上面三层出现了梁上柱, 柱子把上面传下来的轴力作用在梁上, 因此梁中的弯矩会异常增大, 应对这里进行加固处理。

结语

仿古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探讨 篇9

1 仿古建筑和古建筑的不同之处

仿古建筑是指在建筑形式上模仿传统建筑, 保证基本的传统建筑外观, 蕴含了传统建筑风格的主要特点。部分仿古建筑在结构、材料和施工技术等方面又有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外观形式趋于古建筑, 内部结构更接近现代建筑的类型, 即采用水泥混凝土和钢结构之类的现代材料做为传统的主要承重构件, 施工工艺上简化了榫卯结构, 并没有按照传统工艺制作。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 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 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 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 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目前有的仿古建筑依然在使用钉子和铁钎等材料进行加固, 而在古建筑中主要是以榫卯形式作为连接构件, 很少有钉子之类的材料。所以仿古建筑大多是外貌保持一致, 材料和工艺已经更接近于现代建筑, 体现不出时代风格和建筑技艺。

2 仿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结合的意义

仿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有机结合, 是两种文化的体现, 更是两种建筑形式的兼容。仿古建筑展示了古代文化, 呈现的是历史建筑形态, 而现代建筑赋予更多的时代感和科技感。比如扬州的迎宾馆, 扬州是一座拥有25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 也是一座园林城市。扬州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不仅历史悠久, 而且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中国园林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迎宾馆地处于蜀冈——瘦西湖风景区的核心地带, 周边众多旅游景点:瘦西湖、盆景园、红园、虹桥坊商业区等。因此迎宾馆在规划和设计的前期, 更注重的是能体现古代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可以体现一种建筑风格和文化价值, 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互动的过程, 使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互相融合和整合。通过对传统元素的理解、提炼并有机地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 使建筑既简洁明朗、形式与功能高度统一, 又具有真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以现代的设计手法“取其形, 延其意, 传其神”为原则, 将这些传统设计元素加以提炼和简化, 并得到提高和升华, 创造出现代、简洁、舒适而又能体现扬州园林文化和意境的现代建筑风格, 形成一种符合地方特色和地方文化的设计理念。

如今在现代建筑设计时, 设计者们应该有机地吸收中国古代建筑中对“天时、地利、人和”传统哲学思想的应用, 将环境与物质技术处理与运用, 完美的统一起来。现代建筑中的传统元素的应用并非单纯的仿古, 而是应该深刻理解中国文化, 将中国文化通过建筑中的传统元素表达出来。对待建筑传统, 不能局限于形式层面而仅仅追求外在形式的继承, 应该延展中国建筑优秀文化传统, 将重点放在深层内涵的精神继承。

3 仿古建筑的发展方向

文化是一种精神的体现, 建筑又是文化的体现。仿古建筑的发展有着其生命的印记, 是一个时代人们审美观的物化, 了解建筑的内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通过对传统元素的研究, 可以了解古代人的审美和思想、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这是一种精神特质的体现和升华。当下如何在仿古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更好的表达其民族性和区域性, 既要有继承也要有发扬。比如扬州的宋夹城, 历史上的宋夹城是战略防御城池, 是囤积粮草和操练士兵的军事要地, 它位于宝祐城和宋大城之间, 至今已有近800多年历史, 虽然后来经历战乱等历史因素影响, 但城池地貌特征依稀可见。2010年2月, 扬州考古队揭开了宋夹城北门遗址的神秘面纱, 沉睡了近800年的宋夹城拉开复建序幕。宋夹城完全是按照文献记载的原貌陆续复建的, 先后在原址上复建了北门、西门、东门、南门、角楼、兵器库、练兵场等仿古建筑和军事设施, 历史场景和城池地貌以及军事设施得以再现。其实宋夹城内建筑物的复建, 就是仿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的综合体, 也是可逆式结构建筑物, 不深挖或浅挖, 采用的是筏板基础, 建筑物内部主要是钢结构支撑方式, 外墙面是仿古的城墙砖做为外立面的材料。城门的上部主要是木构架结构重檐建筑, 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 屋檐是仿宋的斗拱, 屋面为琉璃瓦。城门的主要入口采用更为现代的玻璃幕墙, 符合简洁和直观的设计理念, 既能让人感到很舒适, 也能让人感知到两种文化的存在。

仿古建筑未来的发展, 有着不错的前景和空间。随着人们对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 人们的品味和审美都有了质的飞跃, 人们的物质追求也发生了变化, 尤其居住空间的改变, 一座座以亭、台、楼、阁为主的仿古建筑, 配以景点小品、叠石和植物的私家园林应声而起, 一方面能体现本地区园林景观特色, 另一方面是人们对中国古典建筑和传统文化的认可。因此仿古建筑今后应该从设计到施工都要充分体现本地区文化特色和建筑形态, 不能一味复建而复制, 要尊重历史, 注重文化, 通过建筑符号在细节和装饰上体现本地区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背景。

4 结束语

仿古建筑的不断涌现, 反映了一个城市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 更加注重城市固有的历史价值。历史的变革, 朝代的更新, 能保留下来的历史文物和古代建筑数之胜少, 历史文化延续不能消失, 因此就孕育了更多仿古建筑的诞生, 同时每个城市都会根据文献记载复建一个个古建筑, 让更多的历史景点展现在世人的眼前, 更多的文化让世人熟知。同时要加强古建筑的保护, 古建筑是一座城市的记忆, 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 它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文化积淀。一旦损毁, 文物本体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都将不复存在。总之。只有把古建筑保护好、维修好, 让它们以其原有的面貌长久地保存下去, 才能发挥“实物的史书”、“历史的年鉴”、“文化的载体”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晓波.重庆仿古建筑形态与装饰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 2014.

[2]李舜.仿古建筑装饰设计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 2010.

[3]王磊.清式厅堂古建筑与仿古建筑的结构性能比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园林仿古建筑中的檐口设计 篇10

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建筑业得以进一步兴旺, 从而促进了园林仿古建筑的悄然兴起。文化遗址的保护及风景旅游区的开发……, 一座座造型优美, 装饰华丽的传统形式建筑不仅美化了环境, 装点了城市, 更光大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

西北重镇兰州, 是丝绸古道上的一颗明珠, 千年的历史积淀, 在华夏文明的怀抱中, 发展着自己特色的建筑艺术, 它属于典型的北方古典建筑形式。

笔者自一九九四年开始从事园林仿古建筑设计工作至今, 参加了多项园林仿古建筑及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的保护性修建工程建筑设计, 其中有市级保护文物张掖路兰州晚报社院内敕造庄严禅寺的保护性异地迁建, 五泉公园西龙口万源阁重修工程等等, 并参与了兰州碑林、小西湖公园、雁滩公园等内部的部分仿古建筑的设计工作, 对古典建筑的内部构造和仿古建筑的设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认识和心得。在工作中发现中国古典建筑虽然在平面布局形式上比较单一, 但在院落中各单体的组合上却是丰富多彩的, 引申到现代的园林仿古建筑设计上就发展到由屋顶形式的不同组合而丰富单体建筑平面上的多样性, 要知道中国古典建筑的屋顶形式那真是太多样了:庑殿式、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攒尖式、十字脊式、正脊式、卷棚式……, 因此在建筑设计上屋顶形式的巧妙组合就成为了园林仿古建筑设计中的灵魂。形式有了, 那么就要涉及到具体的细节设计问题, 因为就现今常用的建筑材料来讲, 仿古建筑结构就可以分为全砖木结构、半钢筋混凝土半砖木结构、全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对于全砖木结构及全砖木结构、半钢筋混凝土半砖木结构来讲, 不存在任何问题, 因为木屋顶部分只需要按定制设计就可以了。对于全钢筋混凝土结构仿古建筑来说, 屋架举折及屋面起坡也不是问题, 但外露的檐口部分设计就比较棘手, 如何才能模仿出古典建筑檐口那层叠翘飞的真实形态是保证建筑外形美观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的不断摸索, 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种形式:

1 平挑檐上部起坡形式 (如图1)

这种结构形式在檐口上为平板悬挑, 整体包括角部飞起一体支模浇筑, 施工简单快捷。但缺点是由于板底是平挑结构加之无椽或采用挑檐底模板上支一皮竖砖, 每隔两块取走两块的方法仿制方椽, 或预制110X110方截面钢筋混凝土矩形椽间距200与挑檐板底预埋件焊接的方法设置仿制椽, 在外形上显得生硬呆板。一般来说, 它比较常用于高层或多层需要与建筑其它部分相呼应协调的现代建筑上, 或景点建筑群中非主体建筑的小型建筑单体, 如厕所、变压器室等。

(1) 平挑檐上部起坡形式屋顶在檐口外观上的一系列硬伤, 使我们不得不加以改进, 于是出现了第二种形式, 即斜挑檐形式, 其做法与平挑檐差不多, 只是在檐板出挑部分由原来的平挑改为斜向下30度左右挑出, 这种檐口在外观上就比较接近传统形式了。

(2) 斜挑檐虽然说是比较接近传统檐口形式, 但是椽子的仿制还是没能有所突破。我们在兰州碑林的施工图设计中想出了一个新的方法, 即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变截面椽 (如图2)

它的优点是可以批量制作, 檐口下排列时其间距可以随所采用筒瓦规格的不同而自由调节, 在接近角梁的飞檐起弧区也可以进行扇形排列。但它的缺点是由于在起弧区域椽子越接近角梁长度就越长, 所以在批量预制椽子的长度不变的情况下, 施工安装时其后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去除一部分, 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和材料的浪费, 加之施工工艺的种种限制, 使得预制椽的截面不能有方飞椽和圆檐椽的区别, 檐椽缺少变化, 给彩画的敷设造成困难。

(3) 斜挑檐加木制飞椽和檐椽的檐口形式, 在以前的园林仿古建筑设计中, 其实就有许多装饰构件如三叉头、麻叶头、霸王拳、雀替等等, 都是采用木制的, 即用木质材料按具体形制雕刻制作好后, 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建筑物的相应部位。既然这些构件可以木制, 为什么檐口的椽子就不能呢 于是在设计中我们将檐口悬挑部分改为双层, 第一层的厚度与大连檐相同, 而第二层的厚度则是相应定制的飞椽的截面高度加望板厚度。第一层板下放置木制飞椽, 第二层板下放置木制檐椽 (如图3) 。

这样一来施工也不麻烦, 即不存在材料的浪费, 又很好地解决了历来仿古建筑檐口不仿真的问题, 还避免了全砖木结构及全砖木结构或半钢筋混凝土框架半砖木结构中存在的防火问题 。

2 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多年从事园林仿古建筑设计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心得。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文明的产物, 是民族最伟大的遗产。在新材料新理念层出不穷的今天, 钢筋混凝土林立的城市中保护和发扬传统建筑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何在尽量使用现代建筑材料的基础上, 提高仿古建筑的仿真度, 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园林古建建筑师面前的难题。但相信本着对传统古典建筑的热爱和保护发扬它的使命感会促使我们更加努力, 永不懈怠!

摘要:如何在尽量使用现代建筑材料的基础上, 模仿出古典建筑檐口那层叠翘飞的真实形态是保证建筑外形美观、提高仿古建筑的仿真度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作者多年从事园林仿古建筑设计工经验总结出一些心得与体会。

关键词:园林,仿古建筑,檐口设计

参考文献

上一篇:大学生政治下一篇:网络教学下的师生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