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后加固仿古建筑论文

2022-04-15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规划的实施,古镇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被地产开发商开发利用,但其开发手段与目的都对古镇原貌和古镇文化有相当程度的破坏。文章以开发较为成功、保护较为完善的无锡荡口古镇为例,分析保护与更新的矛盾性和实际中的人、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来说明在保护古镇原生状态的前提下,结合现代的生活模式,如何进行古镇建筑的再利用和古镇文化的再生与传承。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火灾后加固仿古建筑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火灾后加固仿古建筑论文 篇1:

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消防保护措施

摘要:针对佛山市禅城区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工程,从预防火灾,保护历史文化街区角度,提出相应的消防安全保护措施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消防安全;措施

佛山市禅城区祖庙东华里片区位于佛山老城中部,该片区属佛山老城区的核心保护区,是佛山文物古迹最密集,规模最大,传统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该区域内共有22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祖庙和东华里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简氏别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随着岁月的增长、社会的发展和城市逐步现代化,祖庙东华里片区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街区内相当一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年久失修,亟待进行拯救式保护;旧城区日益萎缩,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奇缺,居民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袒庙东华里片区内丰厚的历史文物资源,若能有效整合、统一规划,保护性恢复和优化古老建筑群,并将其融入佛山中心商业圈,不仅可使古老的祖庙东华里焕发新的风采,而且可以拓展、深化和提升佛山整体形象,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200"/年,佛山市禅城区启动了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改造项目,改造祖庙东华里片区具有岭南民居风格的珍贵历史建筑,注入现代时尚元素,让历史与现代元素和谐地融合,使之成为佛山的城市中心和城市标志。然而,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的消防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消防管理,确保消防安全,是摆在我们消防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就结合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消防安全保护措施。

一、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改连项目的特点

(一)历史文化街区现状。禅城区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I地块面积约56,058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67,800平方米,第一期发展部份用地面积约25,748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23,830平方米,现有楼房高度一般是一至两层高,区内包括多幢保护文物单位建筑及保留历史建筑,保留建筑面积约2,980平方米。片区当中包括了一所省级保护文物建筑的简氏别墅,另有六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酒行会馆,李众胜堂祖铺,龙塘诗社,祖庙大街店铺,黄祥华如意油祖铺及简照南佛堂。一期内保护街巷主要包括了祖庙大街、文明里、臣总里、麒麟里等历史街巷,这些历史街巷的建筑与建筑之间只有2~4米宽。

(二)改造项目的历史文化特殊性。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以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与文化保护单位三个层层相扣的保护体系去周详考虑:从城市到街区,再到更小的文化保护单位的协调保护与建设发展,都有著一脉相传的连结。因此,必须遵循三个原则:保护历史真实载体;保护历史环境:合理利用、永续利用。保护规划应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改善城市环境,适应现代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的消防安全问题

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改造设计中,也遇到了与现行消防技术标准相冲突的的问题:

(一)防火间距问题;

(二)消防车道问题;

(三)消防设施配置问题;

(四)安全疏散问题:

综合以上保护原则、内容、重点及存在的问题,以“不改变文物原状”为方向,尽量在消防设计及设备安装上减低对原建筑物的破坏。笔者认为在改造历史文化街区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消防安全保护措施:

三、消防安全保护措施

(一)防火间距设计考虑。改造完成后,街区内建筑分成四种建筑类型:

1、文物保护单位。为历史价值高的建筑物,按政府规划必需保护的建筑物。

2、保留历史建筑。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伪建筑物,基本保留或经加固修建成原貌,只是将一层沿街部位的小门窗改为具有商业气息的玻璃橱窗。

3、新建仿古建筑。在独特历史街巷两侧的新建建筑,都保留了岭南历史建筑的独特特征:清水砖墙、红砂岩外墙面、坡屋顶小青瓦、锅耳山墙、陶瓷或水泥窗花或栏杆、趟龙门、花岗岩门窗套、花岗岩勒脚、入口台阶以及街巷内的石板条等等都运用其中,延续了岭南历史建筑的特征风貌。

4、新旧结合风貌建筑。原有建筑部分墙体结构保留,加以改建或扩建,改建部分仍采用传统建筑方法及模式进行,尽量保存或恢复其历史风貌。

为保留区内多栋历史建筑物及保存原有旧区小街窄巷的旧城风味,减低对保留建筑的破坏,针对这四种类型的建筑,我们在考虑建筑单体之间的防火间距时应该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1、文物保护单位及保留历史建筑物多属砖混结构,部分属砖木结构,层数多在三层以下,新建仿古建筑亦保持相同的建筑高度,多属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度与现在建筑物相近,限制在9至12米内。砖混及砖术结构旧建筑物之耐火等级为三级,新建独立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之耐火等级为二级,因此,防火墙应考虑在新建仿古建筑一侧设置,使文物保护单位及保留历史建筑物得以保持原有特征。

2、在新旧建筑之间或旧建筑问的防火间距设计上,应尽最利用旧建筑的山墙、镬耳墙等作为防火分隔。若旧建筑单体之间不存在设置防火墙的条件,应针对建筑的价值重要性来采用其他消防保护措施。如安装固定防火门窗等。

3、要保护的历史街巷如祖庙大街、文明里、臣总里、麒麟里等,两侧的建筑之间只有2~4米宽,楼层一般是一至两层高。在改造中应考虑街巷两侧建筑的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且建筑内燃烧构件的安装尽量保持在6~8米的距离,形成有效的防火间距。

(二)消防设施配置设计

针对上述四种类型的建筑,在考虑消防设施配置问题上应采取以下方法:

1、文物保护单位。可采用室内消防栓(改置室外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灭火器,在这里笔者认为采用细水雾灭火系统进行保护是不错的选择。细水雾灭火系统可避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灭火后。产生大量水渍,易造成古建筑中文物的破坏等缺点。其灭火效能高,反应时间快,仅需喷淋系统的10%或更少的水量;它可局部应用,独立的保护古建筑某一部分,又可作为全淹没系统。保护整个空间;安装时隐蔽性强,能很好的维护文物的整体景观,符合文物建筑保护要求。

2、

保留历史建筑。可采用室内消防栓(改置室外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及灭火器。

3、新建仿古建筑。可按规范设置室内消防火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及灭火器,提供全面保护。

4、新旧结合建筑。设置室内消防火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及灭火器。

5、街道消火栓系统。按照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原则,为保存原有保护区的历史街巷风貌特色,原街道路面狭窄,不能拓宽情况下,消防车无法通行,为弥补这方面的不足,除市政街道上外,区内可让消车通行的街道上亦增加提供街道消防栓协助扑救。

6、室内消防栓箱系统(改置室外使用)。文物保护单位及保留历史建筑的一般室内消火栓箱改装置于各建筑物首层室外的消防栓箱内,以减低对文化保护单位及保留历史建筑的破坏,设置在外面同时方便了消防人员协助扑救,亦增加对外的扑救范围。

(三)消防车道设置

1、在改造项目地块周围市政大街设置环形消防车道,以便于消防车抵近现场扑救。

2、在简氏别墅广场及中心广场两处连通部分有充足空间,亦可以让消防车通过,抵达街区的中心,有助深入区内扑救。

3、可以采用小型消防车扑救火灾,此类小型消防车体积小,乘员4人,车上携带水带、水枪等基本的灭火器材,可以2米左右的狭窄街巷中穿行,对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扑救区内的火灾是相当有效的。

(四)安全疏散设计。

1、建筑内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尽量通过此类指引,疏导大量的人员离开建筑,进入街巷,从而疏散至安全区域。

2、历史风貌小街巷两侧于适当位置设置疏散指示标志,提供清晰的消防疏散出口方向指示,避免形成死胡同,当发生火警时引导街上游人可以尽快离开窄巷直接跑到主疏散通道,市政大街或主集散区等安全区域。

(五)消防管理

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以最大限度保护历史建筑及减少损坏为主目的,历史文化街区的管理与使用单位,要把日常的消防安全管理列为整个管理工作的一个霞要部分,其具体消防管理包括:贯彻执行例家发布的消防法律法规;制订和落实各项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区内防火宣传教育,定期教育训练工作人员,普及消防知识:定期组织防火安全检查,及时褴改隐患:制订灭火应急预案,发生火灾时及时组织有效的扑救;制订人流管理措施及安全疏散路线,定期进行疏散演习;定期检测消防设施,保持完好有效。

作者:廖赞威

火灾后加固仿古建筑论文 篇2:

对明清时期荡口古镇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方法研究

摘 要:随着乡村振兴规划的实施,古镇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被地产开发商开发利用,但其开发手段与目的都对古镇原貌和古镇文化有相当程度的破坏。文章以开发较为成功、保护较为完善的无锡荡口古镇为例,分析保护与更新的矛盾性和实际中的人、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来说明在保护古镇原生状态的前提下,结合现代的生活模式,如何进行古镇建筑的再利用和古镇文化的再生与传承。

关键词:古镇;保护;营造;更新

1 江南明清时期古镇现状概述

1.1 现存明清时期的江南古镇分布

不同时期江南所指的具体地理位置是不同的,本文所说的江南指的是在《太湖平原的环境刻画与城乡变迁(1368-1912)》一书中定义的“以太湖为中心的长江南岸三角洲地区”,即苏州、常州、嘉兴、湖州、杭州、镇江、无锡、上海这些地区。这些古镇沿水而建,主要是因为水路是当时主要交通路线,所以水网密集区域多为明清时期较繁华的市镇,有复杂的商业体系和频繁的贸易。

1.2 目前被开发与未开发的明清时期江南古镇状态

明清时期的古镇是居住与商贸的地区,古镇被水系贯穿,水网密集使这些市镇贸易频繁,当地的经济文化得以迅速发展到全国领先地位。同时,江南地区远离政治中心和战争,也为后来江南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时代的发展,长江三角洲的特殊地理位置使江南地区的经济水平依然保持在全国的领先位置,而明清时期的江南古镇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中。早在1999年乌镇就开始规划开发古镇旅游业,并于2001年对外开放并开放东栅、西栅景区,从此乌镇成了著名的景区,游客络绎不绝。接着其他一些开发商开始效仿,模仿乌镇的开发模式,将古镇以文化景点的方式开发,吸引游客,达到宣传与盈利的目的。旅游业成了江南古鎮最主要的业态,也是文化、教育、科研与开发盈利中最平衡的支点。随着旅游业的开发,古镇的餐饮业、商业也逐渐发展。细数目前开发的古镇业态大多在旅游、餐饮、住宿、文化与教育的范围内。

目前未被开发的古镇数目较多,其原因有古镇文化可挖掘的深度不够、民居建筑破外严重开发难度大、原住民与开发商的经济纠纷、古镇规模小不足以容纳足够数量的游客等。这些未开发的古镇大都有原住民在内生活,缺乏现代化的天然气、自来水等设施,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有待改善。居民无保护意识的改造对古镇的风貌也有一定的破坏,因此,无锡市发布了首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名单,在保证原住民健康生活环境的条件下,保护明清时期的古镇原始风貌。

1.3 江南古镇开发优缺点分析

古镇的开发、开放是历史发展进程中必然性的事情。对古镇进行开发是让古镇复活,让古建筑以现代的生活方式存在,对其进行开放就是向外诉说古镇的历史、文化。同时其带动了旅游业、餐饮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一方面增加了地区经济收入,提高地区知名度,另一方面传播了地区文化和历史。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一些古镇开发过度,导致了过度地商业化,古镇的原始面貌被破坏,直接成了一条商业街区,破坏了古镇原有的面貌。有些古镇运营缺少维护,加上餐饮业污染严重,反而污染了水系使古镇没落。

一些未开发的古镇虽然一定程度地保存了原有的建筑风貌,但由于当地政府未能及时给予保护,年久失修导致原住民流失,形成了无人村。再加上当地原住民缺少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对古镇民居建筑进行拆除重建,以满足自己对建筑功能的需求,导致了古建筑的二次破坏。

2 无锡荡口古镇调研分析

2.1 古镇的区位、布局与业态分析

荡口古镇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南鹅湖镇境内,面积约20.68万平方米。古名“丁舍”,相传是东汉孝子丁兰故里,因位于鹅肫荡口而得名。

古镇的水系自西北向东南流,并在镇中汇集形成塘。古镇的建筑都依水而建,其布局由水、街、建筑三种元素组合而成。三种元素穿插组合排列,形成荡口古镇的布局关系。通过古镇布局的分析,可以了解到荡口古镇的交通以水路为主,水路两侧为街道,街道上多为沿街店铺。街道与街道之间架设桥梁,水系两侧可互通。明清时期整个荡口古镇的桥梁有27座之多,可见明清时期的荡口交易频繁、人口密集。

古镇有南北向沿河的两条街道,北侧街道较宽,为主街道,华氏建筑群等广泛分布于这一侧。南侧较窄,现为特产、小吃经营地。

2.2 古镇建筑空间布局与内空间结构分析

古镇内的建筑经过适当的修缮、加固,以修旧如旧为原则。古镇建筑主要有三大类:以多进式庭院组成的建筑群,一层、二层店铺形式的建筑群,公共活动建筑群。从建筑形式上看,华氏建筑群整体保留着无锡建筑特有的屏风墙,整个华氏建筑群占地面积约3030平方米,其中包含对外开放的华蘅芳生平事迹陈列馆和陈列馆西侧的未能开发的建筑群。华蘅芳生平事迹陈列馆为华氏建筑群第一组,为五间七进院落。院落第一进门厅面阔五间,明间次间等宽,边间稍窄。门厅左右两侧设有门房,门厅后为桥厅,面阔五间,是宅内主人起轿落轿的地方。再往内为堂屋,也称“大厅”,是用来接待宾客和日常活动的地方,大厅后有砖雕门楼,是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再往内走是轩厅,这里的轩厅是主人读书写字的地方,前后设有庭院景观,现在后庭院与轩厅之间用砖墙隔开,但依旧环境优雅。主轴线一侧的次轴线分布着各个小间,现为展区,与主轴线不连通。次轴线的右侧则为备弄,备弄主要是方便院落前后的快速穿通和火灾时的快速通道,一般为家中佣人使用。

与常见院落形式不同的是,供起居用的女厅不在主轴线上,而在左侧两条次轴线上,单独与主院落相连接。遗憾的是次轴线的建筑破坏较为严重,目前尚未成功修复。但从未修复的院落中依旧可以看到其建筑布局为并列成排的三进院,分别为门厅、大堂、女厅,大堂二层与女厅二层用廊连接,院落之间通过备弄横向连接贯通。就目前的建筑体量来看,可以推测由于华氏主人的更变,后期的建筑改动较大,最初的建筑体量远远超过现在所见。

主轴线的华氏庭院门厅、桥厅为圆作,大厅、轩厅为扁作。门厅、桥厅五间六界,其中内四界加前后廊柱各一界,柱体涂以深红色漆面防腐。大厅顶部搭设草架,以内四界为主体,内四界前设回顶内轩,轩前为前廊轩,内四界后有后廊。厅内木柱为金丝楠木,以防虫处理。此厅是保存最完整、修缮最少的厅,厅内面积是院内各厅中最大的。其后的廊枋、廊桁上均有彩绘,这种技艺现已失传,无法修复。之后的轩厅内四界边贴用一脊二挥的做法,正贴内四界用抬梁式,大梁上架山界梁,使室内空间呈无柱结构。山界梁上承一斗六升牌科,牌科上架山雾云,大梁下架设梁垫并装饰以蜂头,梁端雕刻,体现主人的身份和次厅在建筑中的特殊地位。

两次轴线建筑由于主人变更等原因,建筑布局改动较大,目前为一座三进院和一座四进院,且都为圆作。这一片主要是主人的生活起居区,建筑较朴素简练。三进院为门厅、堂屋、女厅,四进院为门厅、桥厅、堂屋、女厅,其中堂屋与女厅二层都为起居室,中间用连廊连接相互贯通。门厅、桥厅面阔五间,为三界回顶,前后廊为一界。堂屋五间七界,内四界与前廊加后双步,内四界四柱子落地,脊柱不落地,后双步川童落地。女厅亦是如此。圆作厅朴素简洁,体现主人虽然为士绅但拥有节俭朴素的优良品质。而扁作厅更多的是装饰性作用,一般作为接待客人的堂屋或读书的轩厅使用。

古镇现存以多进院形式的建筑群还有王莘故居与须家米行,主要以圆作为主,其他建筑多以一二层居多,沿街、沿河排布,推测其大多是旧时的店铺,二层为起居层,一层为商铺。

2.3 古镇道路与景观修缮状态

荡口古镇道路保存了完整的旧花岗岩石板,左右两侧设下水道并辅以青砖横向错位排列铺设。整体的铺装设计为了保留原有的古味,只是将新的铺装介入其中,新旧材质形成了一种融合。河道边的栏杆扶手为后期建造,以防止游客失足掉入水中。周边的景观植物主要是香樟树、桂花、柳树等乔木类,辅以迎春、月季、杜鹃等。现在经过商业改造的商铺上还种植了攀爬的爬山虎以营造气氛吸引游客。另外还对古桥栈道做了加固性的修补,外观与原有形式基本一致,并增加了一些公共的广场与走廊供游客歇脚。古镇内还有一些大型广场空间,推测为后期将建筑拆除后建造,江南古镇建筑机理是较为紧密的,很少出现大面积的空地,由于缺乏古镇原貌的资料因此无法断定之前是否有大型公共广场的存在。

3 荡口古镇保护与更新分析总结

3.1 古镇建筑与街道特征保护

荡口古镇的建筑形态并未因旅游业的开发而进行大量的改造,基本是在原有尺度、材料基础上进行小规模、局部性、保护性的修缮,这从一些细节中可以看出。如华氏建筑群中梁或枋上的彩绘,在没有能力修复的条件下选择保留。建筑内部的一些花窗等构建的损坏,都是请有能力的木作师傅进行雕刻重制。对建筑内部的梁柱进行了分类保护,对有腐蚀与蛀虫的梁柱进行了替换或刷漆防虫防腐处理,而对一些用材精良防虫耐腐的木材,如金丝楠木则依然保留了梁柱的原样,使整个古镇建筑的比例保持协调。现在的一些仿古建筑的比例出现问题,是因各个朝代营造尺度不同,尺度的参考是由可采伐的木材截面的尺度决定的,所以没有一个完整的建筑标准,即使是形成体系的《营造法原》也并未给出固定的尺度标准,唯有部件之间的相互比例关系。

在修补建筑的外立面上,主要是使用砂浆和石灰,在基层砂浆层上抹上石灰,江南的季风气候多雨潮湿,时间久了墙体表面会产生霉斑,這种修旧如旧的手法保留了最直观的建筑特征。而现在重建的一些仿古建筑主要使用的是混凝土墙面,墙面不吸水,故不会有霉斑的形成。

古镇街道布局也很有特点,这和古镇的发展历史有关。荡口古镇为明清时期的市镇,主营商业贸易,其建筑依水而建,交通与取水便利,而主道路就依附着建筑并顺着河流贯穿全镇东西。主道路横向延展成蟹爪形的支路,则是在当时等级制度严格的封建社会大环境下,一般民居建筑的面阔都不可超过三间,导致江南民居朝着建筑纵向延伸,扩大建筑内部空间,从而建筑与建筑之间就形成了弄。江南地区并非政治中心,其建筑排布并没有像北京四合院建筑群一样整齐地排列,而是参差交错的,这导致了蜿蜒曲折的巷道形成。

3.2 古镇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

在荡口古镇能看到较为传统的乡土民居的特点,主要的营造分类有木作、瓦作、石作,其中木作包含的范围较广,有大木作、小木作。大木作是指建筑的梁架结构,是建筑的骨骼。小木作一般有门窗、栏杆、挂落等,是起建筑装饰作用的构建,一般不起承重作用。瓦作以砖、瓦为主,如屋顶、墙面、门楼、花窗等。石作有地铺、牌坊、石桥等。

古镇中还留有零星的木工,通过与师傅的交谈了解到,古镇的木作结构普遍为圆作,因其加工简单、省材料,一般民居中普遍使用。在古镇中找到了一间酱作,其结构有代表性,边贴内四界加前后廊各一界,进深六界,中脊柱落地,左右各为双步。其双步下并未镶嵌楣板,做法较简单,双步与步柱连接处以梁箍柱的做法,在柱上端开胆口仔,对应的梁端挖孔,套在柱子上,梁端出头,同时梁上端应留连机口并留胆,以架桁条与连机。其金童柱与山界梁连接做法亦相同,脊柱与双步连接用聚鱼榫做法,廊川与步柱之间为榫卯的形式插接,廊川一段做榫头,步柱做榫眼,并且交接处做吞肩做法。正贴的柱径比边贴要稍粗些,其中柱不落地成抬梁式,其余与边贴几乎相同,这样的结构在古镇中大量存在。

由于条件有限,对于古镇中的瓦作、石作了解有限,但这一些传统营造技艺被保留下来,使修复的古建有真实感,有历史深度,并富有地域特色,并且对将来古镇的修建改造有指导性的作用。

3.3 新旧生活方式相互融洽

保护古镇更应当以“人”为中心,考虑古镇居民以前如何生活、将来将如何生活,改造后的古镇如何能保持人气,这些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古镇建筑在修复、更新的同时,新的生活方式融入其中,这大大地改变了原住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产方面,当地的居民将一层店铺作为商铺出租或自营特产,一方面解决了收入问题,另一方面有助于地方特产文化的发展。在生活方面,道路的修整、水系环境的整治、植物绿化、现代化的生活条件,给予了原住民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使原住民愿意继续在古镇中生活下去。目前荡口古镇依然能看到很多原住居民在其中生活,说明新旧生活方式已经相容,这种新旧生活方式相互融合的方法也是目前古镇开发中常常考虑和关注的问题。

4 结语

在一种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下对古镇的更新与保护更多地需要结合古镇的文化、场地的辐射效应、对区域经济影响等,对保护与更新有更多目的性的规划,这些趋势也将影响古镇保护与更新的功能方向。

参考文献

[1]无锡经济委员会,无锡县乡镇企业管理局.无锡县工业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无锡太湖文史编纂中心.梅里志·泰伯梅里志[M].北京:中国文化史出版社,2005.

[3]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尹盛平.史记:周本纪[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9.

[5]雍振华.江苏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6]冯贤良.太湖平原的环境刻画与城乡变迁:1368—1912[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王天琪

火灾后加固仿古建筑论文 篇3:

盘点十大名楼今世出身

真古迹还是假景点

前不久,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等中国十大名楼拟打包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这个计划很快证实搁浅,引发了各界热议。最普遍的质疑观点是:很多所谓历史名楼都是近年重修的“假古董”。的确,中国古典楼阁基本都是木质结构,在消防手段不发达的时代,建筑材料本身即决定了它们很难一座永流传,几乎都经过了多次大毁大建。现在耸立在游人面前门票不菲的名楼,前世都很辉煌,今生则出身参差。本刊稍作梳理,以供读者“鉴古”参考。

湖南岳阳楼

现代技术保古建

洞庭湖与长江交汇之处的岳阳城,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相传三国时期,吴国鲁肃在此处建阅军楼,用于操练水军。唐代在阅军楼旧址重建楼阁,称为岳阳楼,后毁于唐末战火。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范仲淹的官场好友、与他同年考中进士的滕子京被贬至岳州,次年主持重修岳阳楼。滕子京写信给范仲淹求一篇楼记,附一幅《洞庭晚秋图》供他参考。当时范仲淹因主持庆历新政失败被贬至豫西的邓州,正好借机抒发家国之叹。未登岳阳楼的范仲淹,写了一篇根本没有描绘楼阁本身形貌的文章,却使岳阳楼与一般形象工程有了格调上的根本区别。以今天的眼光看,滕子京是很有宣传头脑的干部。他请书法家苏舜钦书丹、雕刻家邵竦篆刻,将《岳阳楼记》刻于雕屏。楼、记、书、雕刻,并称四绝。1078年一场火灾,烧毁了雕屏和仅建成三十三年的北宋版岳阳楼。现在,岳阳楼陈列着两件仿宋代四绝的雕屏,一件为乾隆年间书法家张照书写,一件为道光年间雕刻师临摹。

岳阳楼有史可查的修葺与重建共三十余次。现存楼体为清朝光绪六年(1880年)时任知府张德容所建。1932至1934年,湖南政府对岳阳楼进行了维修,竣工时蒋中正送来匾额“中流砥柱”,这块匾在1949年前后遗失。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几次拨款维护岳阳楼,规模最大的是1983年进行的落架大修。

大修过程中,主楼拆卸成木构件40800多件,保留使用的20500余件,修补翻新2040余件,复制替换18200余件。支撑古楼的40根楠木柱,保留原件20根。另外20根已被白蚁蛀成蜂窝。其中11根损坏严重的复制替换,9根采用化学加固法整修,即把构件内部腐料剔除干净,填上小木块,再注入不饱和树脂和石英粉混合物,使填充木块与外壳凝成一体。如意斗拱1200多件,经修补翻新后继续使用990多件。清代琉璃宝顶、龙凤脊饰和宋代花岗柱石等保存原件使用。为加固楼基,浇铸钢筋混凝土地梁使台基加高30厘米。最后的油漆彩绘工作,由曾参与天安门、故宫三大殿、卧佛寺、天坛等古建筑修复工程的北京油漆工人队完成。

民国时期岳阳楼匾额为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题写, 1961年撤换。当时岳阳县政府有意请毛泽东题匾,毛认为自己的草书风格与岳阳楼气质不符,推举郭沫若。郭沫若写了好几幅用于备选,塞进信封先交给毛泽东。毛看了觉得都太拘谨,倒是信封上郭沫若随手写的“岳阳楼管理处收”几个字潇洒飘逸。今天岳阳楼的匾额是从左向右书写,无落款,因为这三个字是从郭沫若信封上摘下的,而他此前正式题写的几幅字都是仿照古代格式从右往左写,且左下有落款。

南昌滕王阁

梁思成手绘复原图

滕王阁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建于赣江之滨,他的封号是滕王,阁因此得名。滕王阁在江南名楼中成名最早,一是因为它是皇家建筑,出身高贵;二是建阁二十余年后,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在阁上即席作赋,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神句。历史上滕王阁重建21次,第22次重建于1989年落成。

滕王阁最后一次被毁是在1926年北伐战争期间。为阻止国民革命军进攻南昌,守城的孙传芳部下岳思寅、唐福山、张凤岐等人,命士兵在城墙外纵火。滕王阁就在南昌城章江门外,连同万余户民房店铺被烧得片甲不留。烧毁的这座滕王阁建于1869年,规模远逊于唐宋,设计也比较简陋。1926年11月,北伐军破城。12月,时任北伐军政治部主任的郭沫若主持审理战犯案件。1927年1月,郭沫若在公审大会上宣判岳思寅等五名纵火犯死刑。

1942年,梁思成和助手莫宗江考察南方古建途经南昌,江西省建设厅厅长杨绰庵有意在抗战胜利后重建滕王阁,邀请他们绘制《重建南昌滕王阁计划草图》。梁思成与莫宗江根据“天籁阁”旧藏宋朝宫廷画《滕王阁》,并参照《营造法式》,绘制了八幅草图。其中彩色透视图一幅,平面图一幅,立面图三幅,断面图三幅。

20世纪50年代,江西省人民政府准备根据这八幅草图建阁,并且再次征求了梁思成的设计意见,在原方案基础上增添10米高台,代替已经拆除的城墙,呼应滕王阁。但三年饥荒来临,为建阁筹集的财物挪作他用。1985年,重建工程开启,历时四年完成。

山西鹳雀楼

鹳雀一去不复返

在山西永济1997年重建鹳雀楼之前,这座楼已经在世间消失七百多年。由于失传已久,它不像黄鹤楼、滕王阁等有历朝绘画和近代照片作为参考。重建时经研究论证,确定了仿唐风格。

鹳雀楼最初为北周大将军宇文护为镇守黄河畔所建,唐代成为观黄河风景的名胜,盛唐边塞诗人王之涣在此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元朝初年,鹳雀楼毁于战火,但楼基直到明初还存在着。后来黄河泛滥,鹳雀楼仅存的遗踪也付诸流水。

鹳雀楼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古时黄河岸边有大量鹳雀,一种类似鹤的水鸟,它们时而在浅水中捕鱼,时而成群飞到楼顶栖息。现在这种鸟已经很稀有,属于保护动物,鹳雀楼景区建成后,曾经养过几只,但饲养手续繁杂,只好都放生了。这座高73.9米、占地8362平方米的宏伟建筑,建成后游客量一直不大。

山东蓬莱阁

海岸山巅的明代建筑群

蓬莱阁于宋嘉祐六年(1061年)始建,明代扩建,清代重修逐渐形成现在所见的建筑群。1982年入选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代定为明朝。主体建筑坐落于丹崖山极顶,阁前数尺就是悬崖绝壁,大海茫茫。双层木结构建筑,阁上四周环绕着观景明廊,是欣赏“海市蜃楼”的最佳地点。

蓬莱阁扬名海内的契机是苏轼被贬至登州(宋时蓬莱隶属登州府)。他在登州仅任职五天就被调走,但他游蓬莱阁后写了一首《海市诗》,虽然他并没看到海市蜃楼。登州士人将他的手迹摹勒上石珍藏于阁中。

苏轼逝世后第二年,即1102年,蔡京、童贯得势,查禁政敌书籍,朝廷下诏“应天下碑碣榜额,系苏轼书撰者,并一例除毁”。《海市诗》碑刻遂被毁。现在蓬莱阁有一方《海市诗》碑刻,为金皇统年间根据宋代拓片复制,是“镇阁之宝”。汉白玉质地,长2.17米,高0.92米,厚0.23米,正面为《书吴道子画后》,是苏轼在登州官员家中观赏吴道子作品后写下的感想;背面为苏轼楷书《海市诗》。

武汉黄鹤楼

历朝翻新花样多

黄鹤楼传说是起源于三国时期的军事建筑,兴盛于唐代。屡次摧毁于战火,和平时期重建,兴建黄鹤楼俨然成为盛世象征。历朝重建黄鹤楼,并不把它当作古迹来复原,每一次都依当时审美重新设计。最后一次重建是在清同治四年(1865年),国力衰微,同治楼的规模比乾隆版的黄鹤楼小得多,但设计精美,建成后被制成彩灯造型送至京城,一时闻名海内。光绪十年(1884年),汉阳门外董家坡民房起火,大火借风势将木结构的黄鹤楼烧得只剩下一座宝盖铜楼鼎。清末至民国,再无太平盛世,黄鹤楼也就没再重建。

1975年有人提议“一年建成黄鹤楼,让毛主席登楼赋诗”,因社会动荡搁浅。1978年重新提上日程。参与设计的建筑师都认为应当以同治楼为蓝本。但突然有人提出清代黄鹤楼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有关,新建楼应该模仿宋代、明代式样。后来又提出要搞“八十年代的、社会主义的黄鹤楼”。设计师们只好做了些仿人民大会堂屋檐、仿天安门屋顶的式样,不伦不类。

最后,“文革”前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建筑师向欣然拿出设计效果图,一举中标。他坚持参照“同治楼”,体量扩大,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新黄鹤楼属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仿古建筑的精品,1987年获得鲁班奖。

南京阅江楼

明朝写记,21世纪建楼

南京下关区的阅江楼是2001年建成开放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以至有专家说,阅江楼参加打包申遗是“开国际玩笑”。1374年春,明太祖朱元璋决定在都城南京的狮子山建一楼阁,以纪念建国伟业。他曾经在这里大败劲敌陈友谅。长江在狮子山脚下流过,朱元璋亲自为之命名阅江楼,并撰写《阅江楼记》,又命众文臣每人写一篇同题作文。大学士宋濂写得最好,后来入选《古文观止》。明朝初年财力不足,而且还在修筑南京和中都凤阳的城墙,建豪华的楼阁不合时宜。楼基刚打好,朱元璋后悔了,决定停建。他对外宣称,神仙托梦给他,叫他停工。

昆明大观楼

重修设计师是庾澄庆祖父

大观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约1690年),楼址位于昆明滇池草海北滨。咸丰六年(1856年),云南回民起义反清,楼毁于战火,同治五年(1866)重建完成。1930年,昆明市长庾恩锡受云南省主席龙云嘱托修葺大观楼。他请书画家赵鹤清协助,以“西湖十景”为蓝本,仿西湖白堤、苏堤,修筑长堤;增一榭,如秋月平湖。大观楼周边至此发展为集湖光山色的公园,景观延续至今。

庾恩锡早年留日,攻读园艺,任市长期间发挥专长,不仅设计大观楼景区,还改建了翠湖、古幢、金碧等公园。他不满官场作风,任职十三个月后就辞职,将全部市长薪俸捐赠给昆明警长、警士。辞职后,他创办了著名的重九云烟公司。新中国成立之初,市文教局拟聘请他参加市园管工作,但“运动”相继兴起,他的计划都未能实施。庾恩锡心情抑郁,1951年投滇池自尽。庾恩锡之子庾家麟迁居台湾,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庾澄庆。

西安钟鼓楼

暮鼓晨钟六百年

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原建于今西安西大街北广济街东侧;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整体东移一千米,所用木料都是原件拆下又复原组装。鼓楼坐落于北院门街的南端,与钟楼相望,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

西安钟楼原来悬挂的巨钟是唐朝景云年间铸造的“景云钟”,原为长安城内的景龙观(现西安西大街)所用,明初移至西安钟楼。1953年景云钟移藏至西安碑林博物馆,现陈列于二门里东亭内。鼓楼上原来的大鼓毁于战乱。1996年,钟鼓楼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促进文化旅游,鼓楼重制了一面大鼓,高1.8米,鼓腹直径3.43米,重1.5吨,鼓面直径2.83米,是用整张牛皮蒙制而成。同时仿制景云钟,1997年1月30日悬挂于西安钟楼基座的西北角。每逢节假日,钟鼓楼都会再现暮鼓晨钟的传统。

天心阁

文夕大火中成焦土

自明代以来,天心阁被视为古城长沙的标志。它位于长沙地势最高处,其基座为始建于西汉的古城墙,明洪武年间修复加固。1923年开始,湘督谭延闿下令拆除古城墙修筑环城马路,一批文人提议保留天心阁下城墙作为文化遗迹。现在这段城墙成为长沙古城唯一遗存实物供人凭吊,长251米,高13.4米,顶面宽度为6.1米。

1938年11月,日军占领岳阳逼近长沙,蒋介石密令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实行焦土政策。结果火势失控,整整烧了五天五夜。由于12日在当时的电报代码中称“文日”,大火发生在夜间,这场灾难史称“文夕大火”。三千多人丧生,包括天心阁在内的长沙城中所有地面古迹及文物尽毁。

现在的天心阁为1983年重建。200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及“文夕大火”67周年,“文夕大火”警世钟在天心阁落成。2005年11月12日,亲历大火的老人、市民代表和长沙市领导共同敲钟十二下,告诫市民勿忘国耻。

天一阁

建筑与藏书都是国宝

在打包申遗的名楼之中,天一阁也许是最接近世界文化遗产标准的。它坐落于宁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世界最早的三大家庭图书馆之一(另外两个是意大利的马拉特斯塔图书馆和美第奇家族图书馆)。明朝兵部侍郎范钦1566年建成天一阁,存放他收藏的七万多卷典籍。为阁楼命名时,范钦取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以水制火之意。楼前掘“天一池”,蓄水以防火。范钦的重孙范文光绕池叠砌假山、修亭建桥、种花植草,使天一阁及周边发展成典型江南私家园林。

天一阁历经十三世,四百余年。经过几次失窃和近代侵略者掠夺,到1940年,阁内的藏书仅存1591部,共13038卷。1949年后,天一阁收归政府,追回流失在外的三千多卷原藏书,补充当地收藏家捐赠的古籍,现藏珍版善本有八万多卷。

结语:在中国古典文化里,登楼抒怀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行为。楼阁多建在视野开阔的河流湖泊之畔。极目远眺,逝水长天,特别容易勾起文人思考人生观世界观,尤其是被贬谪的文人,都喜欢登楼,一登楼就伤感。拍遍栏杆,抚今追昔,佳作名篇水到渠成。拜托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滕子京认为:“山水非有楼观登临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千百年来流传的登楼文化,也许比楼阁本身更值得称之为“遗产”。

作者:江仙

上一篇:建筑施工中成本管理论文下一篇:技术创新的石油工程论文